电子政务的方式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的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校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模式是要打造一个包括网络、管理和资源平台三层架构体系的平台,这个平台要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
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实现办公自动化
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已基本建成了校园网,校逐渐具备了办公自动化的软硬件基础。不过现阶段的办公室尚未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仅仅是办公物品的电子化。要实现无纸化办公,这就需要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的瞬间传递。
建立基于B/S模式的高校信息门户系统平台
高校信息门户平台通常是讲同组织结构和数据库来源的多个分散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再通过统一的入口访问,使得信息的访问、传递和协作能够在一个集成化的环境完成。该平台以浏览器的方式对外向用户展开,对内面向高校广大师生提供重要信息,能够向登陆的每个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资源的查询、搜索和共享。基础平台:提供基于网络和主机系统的基础服务,集成了各个应用系统和程序,为用户提供系列化服务,促进各应用程序间的数据共享,基础平台包括用户管理与认证、权限管理、数据交换、信息与检索、网络管理、工作流管理、网上支付等服务。
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校园内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人事、财务等各种业务相关的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合理流动。各个业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相对独立的进行,可根据需要分阶段完成,提高开发速度和效率。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如需互访的话,需要遵循应用集成的标准,通过基础平台提供访问接口。对于那些只是数据共享,而无需同他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互访的,通过基础平台的数据中心就可以完成了。门户系统:处于各类应用系统之上,是高校电子政务的窗口。
个性化门户为用户提供了统一的使用界面,在系统进入后可获得同权限相符的各项业务。并且还能将用户本人常用的应用系统、文档目录灯储存在个人空间中,还可以根据不同角色设置不同的办公桌面,使用相应的应用系统。信息通过门户平台展现给客户。
实现区域高校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第一步是高校电子政务一站式,其次,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的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就是提出更高层次的拓展--区域高校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伴随着跨平台的应用服务在互联网上不断发展,特别是技术上将“Webservice”概念引入后,网上Webservice服务越来越多,软件的可以复用对象也渐渐增多,因而重复开发的成本降低了,这促进了由不同语言编写的并且操作系统也不同得各软件之间的交互,减少了系统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和通信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兼顾了对对旧系统旧数据的兼容,采用改良的整合方式,同意用户身份、核心数据、以及门户展现,构建好平台后进行集成;另一方面则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不同高校还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想要的建设规划,并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同,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并且制定好每个阶段的建设目标。通过合理分布业务,划分功能,共同建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一个区域大学校。
篇2
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主要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原理显示活体生物活动的医学影像技术,可探测机体的代谢情况。PET/CT是在PET和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影像设备,具有PET的定,同时又有CT的定位功能。随着近几年国内PET、PET/CT的应用越来越多,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也备受关注,特别是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问题。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是高能(511keV)γ射线,其照射率常数分别是常用的131I 和99mTc的3倍和9倍[1],下面以最常用的18F-FDG为例介绍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辐射问题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1 生产及使用流程
1.1 制备 回旋加速器离子源电离氢气产生带电粒子,在射频系统和磁场系统的作用下在D盒内加速,当加速至一定能量(西门子Eclipse RD型回旋加速器最高能量为11MeV)时被引出,轰击靶腔内的18O-H2O,通过18O(p,n)18F核反应生成18F-,回旋加速器生产结束后将18F-经过专用的防护管道系统传输到FGD药物合成器内,合成器均是放置在带有铅屏蔽的合成热室中,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合成热室外面的工作站(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而控制合成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FDG,初步生成的FDG经过纯化柱、Al柱、C-18柱等纯化处理后再通过一个无菌滤膜传输到无菌收集瓶内,然后将盛有FDG的收集瓶放进防护分装罐内备用。
1.2 使用 按照1 kg体质量0.1~0.15 mCi的比例,在分装热室内根据检查者的体重将FDG分装到注射器内,然后放入注射器防护套内传送到注射室,由护士为检查者注射。注射过FDG的检查者被安排在隔离室内休息。经过大约25 min后,由医生指导检查者到检查床上进行检查。
2 生产及使用中的防护
2.1 制备过程的防护
2.1.1 回旋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18F过程中的辐射源主要有: 瞬时辐射源( 主要指放射性核素和伴随产生的中子、α粒子) 、中子活化产物以及中子在慢化吸收过程中产生的高能γ射线和放射性废物。现在大部分回旋加速器都带有自屏蔽,在核素生产时加速器室内的辐射水平基本可以接近本底。其次通过防护水平达标的回旋加速器室墙壁及防护门等可以使加速器室周围的辐射降低到本底。生产核素结束2 h后再进入加速器室或尽量缩短在加速器室内的逗留时间,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对于回旋加速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放射性气体、气溶胶等,有文献报道,这些气态物质对人产生的辐射可忽略;而且回旋加速器大厅要求的通风系统开启后,可将这些气态物质排出,对人体影响很小[2,3]。
2.1.2 合成热室 回旋加速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18F传输到合成器后,合成热室内存在大量的放射源,主要为γ射线和α粒子。放射性核素合成结束后,大部分被传出到产品收集瓶内,剩余部分会残留在反应管、纯化柱等处。设计合理的热室可以将热室外的辐射降低到本底,一般合成热室都是由60 mm以上铅当量的铅砖围成,现在也有的要求达到了≥70 mmPb,合成过程中足够防护内部辐射源。经过合成结束后10个半衰期的衰变以后,18F半衰期为109.8 min,即第2天再打开分装热室工作基本就没有什么辐射了。条件好的医院也可以通过机械手的使用来解决合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2 使用过程中的防护
2.2.1 分装防护 此过程主要为γ射线和α粒子,一般在分装热室内进行。对于传出的FDG要进行放射性活度、浓度(或放射性浓度) 的测定来确定给药的剂量抽取。有的厂地采取人工取出收集瓶来测量全部药物的活度及质量差值计算比活度等方式,但这种方式所造成的辐射剂量较高,条件好的单位可以通过自动分装系统或是机械手分装减低工作人员的手部照射,如果没有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辐射。根据日常合成过程中的参数指示及经验,估测药物的比活度进行抽取;熟练掌握取药和给药技巧,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放射性药物的操作;用长距离操作工具操作放射性药物;以非放射性溶液练习抽取药液等。分装好的药物由护士为检查者注射,药室和注射室如不是同一房间,可将装有抽取好的FDG的注射器防护套放入防护罐内运输。
2.2.2 注射防护 FDG的注射应选择在防护屏下进行,而对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防护屏应特殊一些,防护屏的防护标准应不低于50 mm 铅当量。分装好的药物从地下室经专用电梯传送至注射室,操作人员使用预先建立的静脉通路,快速将药物注射完毕。这样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从而减少了手部受照剂量。另外拿取注射器时应尽量手持注射器远端,最好避免手部紧贴药液外壁。
2.2.3 扫描防护 扫描过程中的防护主要是通过减少扫描床旁逗留时间,最好办法是操作应熟练,动作要迅速。
2.3 其他防护措施
2.3.1 内照射的防护 对内照射的防护措施是阻止或减少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加快进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的排出。主要有以下措施: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严格按规定在通风橱或手套箱内处理放射性药品;不要用手套或防护服接触口和鼻子,防止放射性物质吸入。
2.3.2 沾污物的处置 沾污物包括使用过的注射器,止血棉签,手套等,都应当按正电子放射性废物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3.3受检人员及周围防护 受检者注射FDG后就成为了一个小的放射源,会对其本身和周围造成一定的辐射。主要防护措施有:①将所有注意事项、检查目的、方法、所需时间均在注射放射性药物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注射药物完毕后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使之安静休息,保护工作人员,减少辐射;②设立患者专用的卫生间及患者通道;③防护要从根本上如放射源的控制入手,如以预约的受检人数等情况来决定生产药物的量;根据经验尽量以最低的(最恰当)剂量来达到检查效果;④注意对受检者尿液和痰液等的防护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的防护主要应遵循防护最优化原则:缩短受照时间、增大与放射源间的距离、采用良好的屏蔽物质。在整个过程中应做到:①技术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快速完成相应工作。从而缩短受照射时间,减少外照射累积量;②工作人员应戴铅眼镜、围铅围脖、穿铅防护衣等。但也应注意该类物品的防护效果不足。手套对于防手部污染造成的照射更为重要,眼镜对于防β射线对视网膜的损伤更为有效;③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剂量仪,以准确记录个人摄入量,防止个人过度照射。对于频繁近距离接触源的工作人员应配备带有报警装置的剂量监测仪,以防对源的意外污染不知情而受到照射。还应进行环境监测,改进,总结经验等来取得更有效的防护效果。
总之,根据多个相关报道监测数据,18F产生的γ光子虽然能量高,但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不会超过国家安全要求的20 mSv/年的限值。只要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优化操作流程,缩短操作时间,都可保证工作人员和患者接受的剂量得到控制,完全可把受照射剂量降到合理的水平[3-4]。
参考文献
[1] Chiesa C,De Sanctis V,Crippa F,et al.省略parision between
technetium-99 m,gallium-97 and iodine-131 radiotracers and flo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1997,24 :1380-1389.
[2] Paulsen DE.Dose to the staff in the center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t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in Copenhagen.Copenhagen,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1995.
篇3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为了规范行业、促进行业的有序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开始组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考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共设四个等级:跨境电子商务员、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和高级跨境电子商务师,旨在测试考生在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环境中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及企业提供人才。一般来说,中职学生所对应的等级是跨境电子商务员,高校学生对应助理跨境电子商务师或跨境电子商务师,教师对应跨境电子商务师或高级跨境电子商务师。教师知识的更新与学校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控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探索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基于跨境电子商务囊等嗽钡母谖荒芰Φ摹翱胃谥ひ惶寤”人才培养模式则显得很有必要。
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1.校企合作,建立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作为顾问,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派出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与调研,了解行业发展。同时,学校建立企业兼职教师任教制度,长期邀请企业人员对学校教师与学生进行授课,讲解行业发展的最新知识。
2. 以“证”为标准,以“岗”为目标,整合课程体系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证的知识与技能涵盖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两个领域的知识,这一范围要求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课程需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等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同时,根据考证需求,辅以“跨境电子商务员考证辅导”等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行业岗位需求,依托校企合作,在“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上引进企业实战项目, 做到以“岗”为目标,实现课程与岗位标准的无缝衔接、学生“零距离”就业。
3.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队伍
学校聘请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到校担任“跨境电子商务实务”等课程的兼职教师、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兼职顾问;利用合作关系,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实现“校企互通”。
4. 建立实训教材体系
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 以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资格证内容为主线,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企业岗位实操内容的实训教材。重点建设服务于项目教学和实训练习的跨境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如“跨境电子商务实务”“跨境电子商务营销实务”等。
5.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程实践活动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校企合作途径,可以把企业实践项目引进课堂。课外,可以成立各种创业型的跨境电子商务社团,让学生利用已学技能,开始接校外简单的产品上传、网络营销等任务。一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丰富学生课外生活,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6.建设实训、实习功能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与学生规模相当的校内仿真的模拟实训基地。校内模拟实训应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训指导。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模拟组建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尝试通过合作企业承接校外订单。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争做项目负责人;可以聘请已毕业的项目执行能力强的学生回校担任学生创业项目负责人。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带学生,能更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跨境电子商务的新兴与迅速发展,让学校不得不重新调整原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跟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实现“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这一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梅蒋巧.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研究[J].管理观察,2014(31).
篇4
制定电子政务的策略,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正确把握电子政务本身的基本特点,处理好“电子”与“政务”的关系。“‘电子’是手段,‘政务’是目的”,似乎已经为大家所认可,但其实不然,实践中典型的反面例证即是“电子”对“政务”喧宾夺主或两张皮的现象。其表现诸如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脱节(应用严重滞后)、系统实效性差、重复建设、人为造成的信息孤岛等等。
一方面是正确的原则要真正落在实处并非易事,需要在实践层面上解决问题。比如,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技术主导力过强且分散、宏观协调不力、投资约束偏软、效果测评和考核落实不够等等;另一方面是在人们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我们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上的不足,使各级决策者制定电子政务策略时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为了深入探讨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律,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研究课题。这项研究采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在探索建立我国电子政务基础理论和策略分析框架方面进行尝试,获得了一些新颖的研究成果。
基于“电子”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对电子政务发展的一般趋势,人们可从用户界面的特点变化上将其归纳为四个递进的阶段:一是公共机关在网上单向信息;二是局部政务应用上的双向互动;三是双向在线实时的政务处理;四是整合多种政务应用系统基础上的在线政务,即面向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电子政务。与此大同小异的是,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业部新近的报告,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起步、单向互动、双向互动、事务处理和无缝集成五个阶段。这种“五分法”与前面“四分法”的区别,是把前者所提第三阶段展开为“双向”和“实时处理”两个阶段。
这样归纳电子政务的一般趋势及其阶段划分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仅此是不够的。它们共同的弱点比较明显:从方法论上看,仍过于把视角放在了“电子”上,而忽视了从“政务”的角度进行归纳和阶段划分。
基于“政务”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
一旦将电子政务回归于“政务”,其发展趋势和阶段会展现出另一种结果。我们基于不同的公共行政学基础理论之上的不同的行政目标,对与之相匹配的电子政务策略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比较了电子政务基本策略所涉及的电子政务目标优先顺序、实施原则、管理标杆、操作步骤和障碍消除等方面,将电子政务区分为如下五种依次展开和递进的阶段性策略,即:技术应用型电子政务策略、管理信息化型电子政务策略、扁平服务型电子政务策略、电子民主型电子政务策略和全面响应型电子政务策略,并进而探讨了这五种不同阶段策略的内容和特点。这样归纳出来的电子政务不同阶段策略之间的区别,不仅仅反映在“电子”技术利用的程度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了“政务”系统策略目标的区别上。
电子政务阶段目标设立与政务环境的关系
电子政务阶段性策略取决和服务于公共行政的目标,而后者又与不同的政务环境相关。不同国家的电子政务策略选择是不同政务环境的产物,因此,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引入行政生态学的理论方法,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不同国家电子政务策略选择的依据,及进一步分析其策略实施的有效性。
课题组应用行政生态学的方法,基于相关数据,系统探讨了电子政务与政务环境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有力地支撑了关于电子政务策略与行政环境互动的观点,并且对经济要素、沟通网、创新基础、人力资源这四大类环境要素对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和策略的影响范围和方式、相关程度、重要性程度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电子政务阶段策略的行政生态学研究得到的一个基本启示是:电子政务与发展环境高度相关,不存在对各个时期、各个国家都通用的一成不变的电子政务模式。不同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国家,通过电子政务,希望和能够解决的紧迫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不同,需要根据本国行政环境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定位
根据课题组提出的基于“政务”的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划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从整体上看,正处于从技术应用向管理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少数发达地区和部分电子政务走在前面的部委,正在尝试进行政府扁平化服务的创造性实践。从与行政环境互动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大体适应现阶段的行政环境。
用发展的观点考虑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阶段策略的目标定位,我们认为,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短期内要在转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建立适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需要的电子政务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政府技术应用和管理信息化,适时全面推进到政府流程再造和服务型政府的建立,以及结合我们的国情,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扁平服务型电子政务策略是我们接下来最主要的可选发展空间。
我国是在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推进信息化的,这一基本国情必将在电子政务行政方式的过渡性和复杂性上体现出来。借用国外行政生态学家雷各斯关于过渡社会“棱柱型”行政模式的概念并加以发展,课题组提出,中国电子政务在行政方式上的阶段策略目标是要建立“双棱柱型”行政模式。这里,第一重棱柱,是实现从农业组织方式向工业组织方式的过渡;第二重棱柱,是实现从工业组织方式向信息组织方式的过渡。这种“双棱柱型”的阶段策略,是由我国所处的半农业、半工业、半信息化的复杂行政环境决定的。在推进电子政务时,不考虑行政环境中的农业社会遗留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脱离国情;不考虑信息社会挑战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丧失机遇;更重要的是,不考虑工业社会的现实问题,行政策略选择就会失去重心。
以此理论来对照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实践中的若干现象,可以启发我们作进一步思考。
例如,有政府主管官员把我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动因归纳为“四个需要”,即: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更好地为民服务,提高监管水平和工作效率;二是制止重复建设的需要――许多政府部门建立了大量的网络体系,但互联互通不够,网络利用率低,需要加快建立统一标准和统一平台的步伐;三是拉动内需的需要――通过政府率先加快信息化,创造市场需求,拉动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四是应对中国加入WTO后挑战的需要――全面提高行政的透明度,增强依法行政能力。
转变政府职能属于行政改革的策略诉求,制止重复建设属于提高行政效率的诉求,提高透明度属于改进管理和加强行政能力的诉求,它们可以分别对应于上述基于“政务”的电子政务前三种策略的范畴中。课题组认为,把拉动内需作为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诉求点有不妥之处。尽管电子政务的推广在客观效果上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拉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但是,若在指导思想上把这一点提得过高,就很容易产生“泡沫”、“电子”与“政务”脱节和浪费等负面效果。换个角度看,也不应该用创造了多少内需作为评价电子政务成效的依据。而且,需知经济运行本身存在着周期波动,需求不足时用它来拉动内需,需求过热时难道就不需要电子政务建设了?
篇5
一、中国电子政务实践现状分析
电子政务具有与政务体制的紧耦合性,具有政治、意识形态的强相关性。当前横向职能制、纵向层级制的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现实的行政生态环境,不同政治制度下,政府体制存在巨大差异,公共部门的定位、构成、职责、行为模式和政务活动等也大相径庭,政务信息化的目标、路径、方法、过程具有显着相异性,导致国外经验与国内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现成经验不适于直接借鉴。此外,政府投资是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核心动力。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主体是由财政供养的各级政务部门,因而其信息化建设及运维所需资金与其他基建项目所需资金的筹措方式并无区别,主要依靠公共财政筹措安排。
1.电子政务实践问题分析。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限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分级投资的财政体制等约束,总体上是“以项目为中心”、“以部门为主体”而推进实施的,加之政务业务具有的复杂的跨领域知识与跨部门执行、高度知识密集型及流程密集型等性质,电子政务工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1)电子政务领域与行为模式的封闭性,信息化主管官员成为掌握领域话语权的主要群体;(2)投入大,自2003年以来,近10年总计投入超过6000亿元,投入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中央财政占政府投资的比例为13.15%,地方财政占政府IT投资的86.85%;(3)电子政务建设统筹规划不足,造成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作用的有效发挥。(4)电子政务服务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特别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较弱,与领导同志的期望和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绩效评估开展不到位,新技术应用不足,创新发展不够,人才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2.电子政务理念误区分析。理念层面对电子政务的作用、目的和期望普遍存在脱离现实条件的过度拔高现象。(1)意图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困境。不理解信息化是手段,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政府)发生转变的过程,而手段的结果(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一个“信息化”之外的价值选择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管理创新是依靠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整体建构,信息技术仅处于政府管理创新的最低层次,可以被用于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政务模式。单纯依靠零散的、技术层面的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要取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电子政务不能解决体制问题,更不能解决政府管理创新的价值问题。(2)认为在信息社会,政府必须走在技术前沿,应利用最新技术成果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忽视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能性前提,忽视政府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本国科技进步现状,成为国外技术和产品的盲目的吹鼓手和推销者,使电子政务发展误入歧途。(3)目标越位与缺位。期望通过政府先行的方式,把电子政务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赋予电子政务超出本身内涵的诸多外延目标,模糊了电子政务发展应有的焦点,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聚气发力,该干没干好,不该干的却投入了巨资,浪费社会资源,损害公共利益。
二、电子政务研究滞后于实践
电子政务实践中表现出的各类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刻指引,与电子政务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相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深度远远不足,研究成果在泛化和具体化两端之间摇摆,电子政务研究存在将“电子”与“政务”两部分知识机械堆积、叠加的问题,学术研究存在表层化和简单化倾向,电子政务还未走上科学化演进发展的轨道。
1.缺乏研究共识。一门学科的创生通常有三条件,首先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其次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后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电子政务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方案、项目等建设转,我国电子政务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技术主导的阶段;电子政务具有学科融合的交叉性、多样化特性,作为一个单独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尚未形成,如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仍有争论、电子政务研究的范畴和体系也不成熟、未能明确哪些问题有待研究,电子政务的概念、内涵、共同的研究问题、问题领域等都有不确定性,共同认可的原理、原则、理论、方法和学说都没有出现。对电子政务认识的多元化表明了电子政务目前缺乏共识性的研究范式以指导整个学术团体的研究工作。
2.缺乏理论思维。理论思维体现在模型和方法两个方面。现有电子政务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为主,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描述性,由于理论、工程、技术三者互相割裂,不可能出现互相促进的循环加速过程,电子政务发展后劲堪忧。由于缺乏引领作用的“理念”,只能“闻技起舞”,网站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就成了政府网站,微博由公务员使用就摇身为政务微博,云技术出现在电子政务中变身为政务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常舞常新,最终演变成一场场的投资盛宴,技术采纳的应用效能不强。
3.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分类是科学的起始,然而电子政务学科边界模糊。顶层规划和工程实施“两张皮”,政务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尚未形成一个融合技术、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的格局,电子政务工作者分别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阻碍了电子政务的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主管领导重点关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发展模式、推进机制等上层构造,对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变革潜力重视不足或者视而不见;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则重点关注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只考虑在已有体制上引入电子手段,其结果只会是固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与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实践过程中不是“重”什么的问题,而是没有形成电子政务特有的理论框架有效融合“电子”和“政务”,电子政务研究中两者都很轻。
4.学术发展随意主观。尽管国家电子政务有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各地方、各部门也有相应的规划,但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提高。现行体制下,国家电子政务一般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经费进行分配,而项目的提出与评审通常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特定专家内部讨论形成。专家为避免被孤立、边缘化的危险,“理性地”形成了主动迎合领导意图的文化下意识,对于行政人员的诱导性观点,专家们总会集体无意识地附和并强化,因而最终决策结果缺乏充分的客观依据,需求动力被异化,一方面导致了科技人士围着行政人员转,严重损害学术竞争;另一方面科研发展的随意性和不均衡性问题严重。
5.缺乏学者群。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导致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缺乏共同的研究视角,难以形成研究共同体。相关研究者对电子政务的专注度和深入度不足,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仅是偶尔涉足,公共管理、情报与文献学、信息学科等领域的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仍立足于原有学科,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并未拥有一批持续的稳定的研究群体,而各级政府信息部门侧重于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缺乏既有行政背景熟悉政府运行机制又致力于电子政务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学术团体,难以形成学术规模效应。
6.学术地位有待提升。电子政务相关的研究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期刊以及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作为电子政务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尚未出现,电子政务研究对学术交流平台的影响不足。此外,2014年前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项的电子政务研究课题仅48项,并且从年度立项数量可以发现电子政务的研究呈下降趋势,反映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竞争力偏低。
三、电子政务若干基础研究论题
电子政务研究论题是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适应新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探索电子政务研究新领域、丰富电子政务理论、推动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理论研究论题可由电子政务的学科界定等科学问题、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等应用问题和环境制度因素等生态问题三方面构成,当前亟需开展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1.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研究。科学定位可以指导努力的方向和需要做的工作,所以定位是带有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重点回答电子政务是一个混杂的、外延不断扩展变化的学科集合,还是一个有自己特殊的内在规律和体系的独立研究领域。把电子政务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等单一学科取向的研究,会使政策、管理和技术的融合关系被扭曲,使电子政务研究难以从理论上解决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与服务范式变革等有机结合的问题。因而电子政务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动态兼容性的特征,将零散的电子政务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抽象化的梳理、概括与归纳,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一个通过电子治理来实现一个有能力政府的理想框架,并把这个知识框架引入学术研究,引入政府履职之中。
2.电子政务影响分析研究。电子政务实施是组织制度安排的信息技术执行过程,同时在技术执行过程中促使组织制度不断演化变革。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基础设施后,政府对其依赖也越来越强,一旦政府部门职能、施政方法、理念发生变化,强化、固化传统政务模式的信息化设施也面临重构甚至废置的境地,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投资甚至是业务的中断。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和改革关系,如何才能拥抱改革创新而不成为职能转变的限制条件,需要重点研究制度安排、组织形式、流程机制、权力分布、行为方式、结构形态等与信息技术执行的相互影响作用,主要包括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研究、电子政务对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影响,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与政务环境的影响,电子政务对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管理方式、行政成本的影响等。
3.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认识政府是研究电子政务必须首先明确的现实问题。政府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机构而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仅凭一般的感性认识,我们只可能获得片面的理解。由于不同文化和制度下的管理问题具有不同的特性,各国电子政务都具有本土政府的“情景依赖”性,基于我国公共行政条件的政府建模是认识分析政府运行机制的基础,是整个电子政务研究的先决条件。政府模型包括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信息实现模型等的总体概念框架,是为我们描述政府一个手段,在现实中体现为一套组织结构体系,政府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三定方案、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权力清单等是某种形式的政府模型。建模方法研究需要回答如何有效地获取、抽象、形式化、结构化和数据化这些政府知识,可按照政府功能域、业务领域、业务单元、业务活动、业务流程的最终产出成果等对政府进行多级分类研究,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政务理论体系。
4.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如何构造建立一种妥善地考虑我国各级政府目前的体制、观念和各部门利益的的权责分配机制是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以项目为中心的推进机制导致建设缺乏全局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特定主体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出发,基于职能和使命为解决特定问题的症结,达成应然目标所需要的手段、资源、路径及实施步骤等所进行的全面设计构想和安排。在战略层次,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宗旨、使命、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实施路径。在政务层次,要以政府业务流程梳理和再造为中心,同时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等进行相适应变革。在技术层次,则应对支撑政府业务流程的信息资源、关键技术、管理机制等进行设计,确定电子政务的技术架构。加强顶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须从政府改革、社会趋势、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的重新设计,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政府角色、目标价值之间的冲突等方面来研究推动跨部门、跨地方的协同和互操作。 5.电子政务安全的权衡研究。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的关键问题,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建设过程中需防止“强化安全、弱化发展”的过度安全保护倾向,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尚不具备在短期内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的能力,因而核心信息装备的非国产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决定的。信息安全是不断升级的矛与盾的攻防战,信息安全是相对的,在当前发达国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现状下,脱离技术现实条件的盲目推行“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重“安全保障能力代差”,从而造成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应伴随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电子政务安全既要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我国自主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更要立足当前,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安全保障差距。电子政务安全权衡研究要回答如何着眼于现有条件和需求设定电子政务安全的目标。
四、结论与启示
篇6
〔关键词〕 电子政务,行政体制,空间
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力最高评价标准已从过去的土地、原材料、技术、人才等变为以信息能力为最高参数的评价标准系统。对信息的把握和支配能力,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要素之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构造更加适合时代要求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十六大报告指出了我国政府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当前我国政府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但同时也更具备了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基础、方向指南与技术准备。作为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的典范,电子政务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三大矛盾
1.崭新的电子政务工作形式与陈旧的政府组织结构的矛盾。我国政府组织结构是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是纵向层级和横向职能制的矩阵结构。纵向层级制的行政组织系统由纵向的若干层次构成,形成一个金字塔状。横向职能制的组织结构由横向的若干部门构成,实施垂直领导。
电子政务是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将政府各个部门整合起来,公众享受政府服务只需一个入口,不必再一个一个“衙门”去拜访的串行工作方式。电子政务希望展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公共服务结果可能是,公众一次性地将办理业务所需的证明材料或其他文件传递给一个政府业务处理入口,政府内部业务处理可以并行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这种并行式办公方式并非简单的“一站式”或“一厅式”的服务,很多部门简单地集合办公,而是后台系统的协调统一工作。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府服务转移至网上实现,这种电子政务要求的后台协调一致的工作流程与政府“条块分割”的组织结构的之间的矛盾将会愈发尖锐。
2.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墨守成规的法律建设之间的矛盾。伴随政府上网工程的推进,人们对于电子政务的需求已经不只停留在浏览政府网页,知悉一些政府法规的状态上,而是希望可以通过政务平台可以与政府进行交流。这时电子政务法规的不健全对于电子政务的制约就逐步显现出来,如电子邮件是否具备法律效率,电子签名是否合法等。
环顾世界电子政务法规建设现状,世界各国电子政务法律体系目前处于无统一规范、不断修订的不成熟阶段,我国目前要建立相关的法规确实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电子政务法规的制定不同于传统法律法规,并非对于电子政务的事事都要有个说法,应该抓住重点逐步完善。主要集中在电子签名的有效性、信息公开程度等方面做出规定或者司法解释,这是目前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核心问题。
3.政务活动的安全性要求与为公众服务的信息开放之间的矛盾。政务活动不同于商务活动,它关系到党政部门、各大系统乃至整个国家的利益。因为政务信息比商务信息更为敏感,所以电子政务作为政务活动在信息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安全第一”的思想一直贯穿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全过程。
同时,政府是为公众服务的,政府的大多数部门和大多数公务员承担着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的大多数信息是为公众服务的,是需要为公众所知悉的。电子政务倡导的就是利用网络优势加速信息的流通,使公众更好的享受政府服务。
由此,电子政务的安全要求与电子政务平台的开放性要求成为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最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如何把握安全与开放的平衡,一方面要把握住哪些信息是政府机密哪些是可公开信息;另一方面,在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摆脱“安全绝对化”倾向。
(二)三大难点
1.电子政务一体化即业务关联性较强的政府信息化系统之间的一体化。标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畅通等,是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中的老问题,如今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依然存在。目前我国政府机构复杂,彼此之间缺乏沟通,为电子政务的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并将给未来全国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构成极大障碍。
2.数字鸿沟的出现同样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建设。随着政府“E化”的加深,电子政务反而可能进一步强化社会不均,因为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往往是那些无法上网、无力应用高科技手段的弱势群体。若数字鸿沟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有可能加大贫富分化,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出现。而尽管我国已经拥有1.11亿上网人口,数字鸿沟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3.电子政务计划成功率的低下同样困扰着建设者。作为一个新兴项目,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初期,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也还在探讨之中。这就使得即使是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或事务处理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政务改造的就更少了。如何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是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三大滞后
1.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认识滞后。电子政务打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部门的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工作思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电子政务的推行,打破了原有政府的金字塔之间的界线,构成了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传统政府的金字塔式结构改变成平面化、无中心的网络结构,网络中没有权威,行政机关原有的领导权威受到严重挑战。政府官员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事实上,人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关键因素,人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
2.电子政务统一规划滞后,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我国相对滞后,既缺乏宏观规划,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系统内自上而下的纵向推动;一种是地区内横向推动。从理论上讲,可以大大加速我国政府信息化进程,但是,如果两者之间缺乏协调,那么最终就会产生严重的兼容性问题。还有,技术标准上的条块分割,是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突出问题。
3.对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明显地滞后于电子政务实践。历史上几乎每一项重大科技进步,都是以理论上的突破为基础和先导的。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问题的系统工程,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所存在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政务本身的发展。目前,理论的研究工作已经明显地滞后于实践。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的实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转贴于
二、电子政务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拓展了全新的空间
实现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历史上,政府形态经历了专制型——管制型——管理型——服务型等几种。未来政府的理想目标是:作为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应该成为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心,形成所有资源的无缝集成、零成本运行、个性化服务和即时反应的管理体系。服务型政府的模式是,EG—G:电子政府—政府;EG—B:电子政府—企业;EG—C:电子政府—公民;EG—E:电子政府—公务员。根据这种模式,电子政务的实施,除了要解决信息收集、过程建模、系统集成、安全保密技术等问题外,最主要的是政府职能要做相应的转变,要公开公共信息,尽量公开政府部门掌握的、目前尚处于封闭状态的大量公共信息,使其充分发挥作用;要规范业务流程,明确每项业务所包括的内容及程序,减少政府工作人员的随意性;要加强相互沟通,通过网络纵向及横向的信息同步更新,防止各个部门成为信息孤岛;要讲求实用有效,在认真做好系统分析及设计的基础上分步实施,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
(一)外网中电子政务实际应用网络的建设将是今后的重点。在门户网站已基本建成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重点将逐步转向应用网络的建设上来。国家“863”计划“中国电子政务管理系统”课题组组长许光建教授认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设备阶段、基础网络建设阶段、应用环境建设阶段和系统链接阶段,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在一个政务体系内应用的纵深发展,但是各政务体系之间的互联互通还远未实现,不同政务环境间尚需有效的整合,系统链接将是中国电子政务下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政府专网将成为今后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焦点,也是今后政府加大投资的主要领域,应当引起各服务厂商的重点关注。目前我国的外网建设已基本结束,而内网(局域网)仅仅实现了联接到互联网,大量信息资源库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内网的很多功能都无法进行。而各地的政府网络的联接存在很多问题,中央政府网站和地方政府网站、地方政府各部门网站之间几乎是互不联接,严重制约了全国电子政务业务的发展,这正是因为电子政务专网目前几乎处于空白阶段,政府部门之间的网站缺乏有机联系所造成的。
(三)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和政府行使公共职能的要求,进一步设计我国电子政务的整体结构。加快推进中央政府已定的建设项目,边建设边发挥效益,要在整合外网平台、建设门户网站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他项目要稳步推进;根据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办法,使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振兴我国信息产业密切结合,促进创新能力增强,提高产业竞争力。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技术政策,实施有利于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促进国内软件和系统集成产业的发展,制定电子政务项目概算标准,保障运行、维护和培训经费,特别要合理确定和提高软件费用占项目总投资的比重,研究建立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机制。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 绩效评估 评估模式
自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撒切尔政府推行的雷纳评审和1993年美国白宫《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GPRA)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理念和实践遍及世界各国。进入信息时代,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成为政府绩效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评估实践和理论的评析,探讨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的特点、经验与教训,为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一、国际社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回顾
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都开展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和相关实践,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国内已经有很多文章对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做赘述。下面仅就这些理论与实践进行简要总结。
⒈美国:“绩效参考模型”(PRM)
美国是最早倡导发展电子政务,也是最早推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国家。2002年,美国政府推出了电子政务联邦事业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FEA),包括了与相关的五大类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业务参考模型、服务组件模型、数据参考模型以及技术参考模型。“绩效参考模型”是整个联邦事业架构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个模型,旨在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电子政务项目评估体系,主要由六大评估领域(Measurement Areas)构成,包括对任务和业务结果(Mission and Business Results)的评估、 对用户结果(Customer Results)的评估、对业务流程及活动(Process and Activities)的评估、对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评估、对技术(Technology)的评估以及对其他固定资本(Other Fixed Capital)的评估。
最近,美国问责署(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对过去几年推进的25项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进行了评价,结果是美国的电子政务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为此,美国负责电子政务管理的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OMB)近期提出,今后的注意力将逐渐从项目建设转移到项目的绩效和应用效果上,并且重新设计了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新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指标:参与度、使用度和用户满意度(参见表1)。OMB将借鉴企业界的通行方法,采集数据用以建立各项目的绩效基准标杆,并向公众、政府部门等公布,经客观评估得出绩效评估结果。目前,首批使用新绩效评估体系进行绩效评估的有18个电子政务优先项目,包括福利援助资格在线审查、“一站式”娱乐服务、在线保税服务等项目,而其余7个电子政务优先项目和业务流程也将逐步开展这样的绩效评估。
⒉加拿大:“以结果为基础”的评估体系
加拿大是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成熟度非常高的国家,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连续多年被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评为全球第一。在电子政务建设的绩效评估方面,加拿大政府主要着眼于用户的满意度和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并认为应采取更为宽泛的评估方法,而不是仅评测网站服务的可用性,还应同时考虑到效益的提升以及对公民传递的价值。为此,加拿大财政部于2002年与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展开合作,并吸纳各政府部门广泛参与,以共同制定出一个“以结果为基础”(results-based)的评估体系。
⒊欧盟:基于电子欧洲战略的评估体系
欧盟从2000年开始制定“电子欧洲(eEurope)2002”计划,到2002年制定了“eEurope 2005”计划,都配合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测评指标。在制定以信息社会为目标的计划的同时,也配合制定实施了衡量eEurope发展的测评指标,包含多种指标,最主要的就是SIBIS(Statistical Indicators Benchmark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SIBIS主要针对在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来对应设计,最终用于评估政策的结果、有效性以及评估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
⒋联合国:综合性的国家电子政务评估体系
联合国从2002年就开始推出以全球范围内共144个联合国成员国家为研究对象的电子政务测评报告,其目的是通过树立标杆的办法引导全球电子政务发展。该报告从三个方面评估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一是分析各国政府网站提供的内容和一般公众最经常使用的在线服务情况;二是对各国IT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三是评价人力资源能力。根据这些指标最后加权平均得出电子政务指数,从而对各国的电子政务环境(制度、人力、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衡量。从2003年开始,联合国对于电子政务的测评主要根据两个指标:电子政务准备度(E-Government Readiness Index)指数以及电子参与指数(E-Participation Index)。2004年与2005年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上与2003年相同,只是根据测评的结果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的判断和发展指引。2004年,针对数字鸿沟以及国家之间差异的扩大,联合国提出如何缩小这种差异、共同面向机遇的途径和方法,2005年提出“全球E家”,基本上是2004年的延续。
⒌埃森哲:以“总体成熟度”考察政府网站绩效
埃森哲公司从2000年开始,连续六年追踪研究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例行了6份电子政务年度测评报告。2000年,埃森哲第一次了全球电子政务年度测评报告,报告的主题为“梦想与现实”,该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想得要大、起步要小、扩展要快(Think big,Start small,Scale fast)”的电子政务发展理念。由于当时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埃森哲公司只提出了一套具有粗略框架的评价体系。到2005年,埃森哲的全球电子政务年度评估报告主题为“客户服务领导力――新期望,新体验”。该报告重点评价了政府在客户服务方面的进展如何,为此对前几年一直沿用的评估框架进行了较大修改,从以往的电子政务领导力转变为聚焦客户服务的领衔程度。2006年的报告《客户服务领导力――建立信任》,也明显反映了这种评估的导向和偏重。
⒍布朗大学:特性指标检测网站绩效
由学术机构进行的相关评测中较为有名的是美国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 公共政策中心,该中心在韦思特教授(Darrell M. West)的主持下从2001年开始连续5年对全球各国的主要政府网站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评,所有样本数据均通过互联网上获取。其方法主要是采用一些特性指标检测网站的建设状况。
此外,印度政府也提出了“电子政务评估框架(EAF)”。该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项目分别提供了包括总评、细评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并为模型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说明。该模型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办法。
还有许多咨询公司和研究机构(如TNS公司、Gartner公司、IBM电子政务研究院等)也对全球电子政务绩效进行了评估。
二、知名研究机构对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的总结
⒈IBM政府事务研究中心:从技术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
IBM政府事务研究中心于2007年提出一份《评估电子政务绩效》(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Government)的研究报告,报告主要研究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其中州政府包括密西西比、弗吉尼亚、德克萨斯以及明尼苏达。
该报告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平行分成三个部分,即投入(Input)、产出(Output)和效果(Outcome),这也是目前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划分方法。第二,报告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导向上有两种评估体系,一个是技术导向型的评估,另一个是服务导向型的评估,而后者是今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IBM这份报告为我们研究和总结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了一个基础框架,限于篇幅,下面仅以表格方式对研究报告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参见表2)。
⒉CTG: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突出公共价值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政府技术中心(CTG)是全球领先的电子政务专业研究机构,曾因在电子政务领域的杰出贡献被美国总统克林顿授予“政府创新奖”。CTG最近完成了一份电子政务绩效研究报告,报告名称为《政府IT投资回报分析:公共价值框架》(Advancing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 for Government IT:A Public Value Framework),报告认为目前的评估存在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公共价值分析不完整,造成所考虑的公共回报的范围过于狭窄;二是缺乏从公众视角对政府IT投资如何产生价值的系统性关注;三是缺乏适于某特定背景与目标的政府IT投资的公共投入回报(Return on Investment,ROI)评估方法,现有的方法也能应对政府IT投资风险,但主要是从技术开发与实施的角度来看,涉及到公共投资受益者的风险应引起更多关注。
基于这样的分析,CTG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公共价值框架”(如图1所示),着重强调以公众的观点而不是政府的观点作为评估的基础。
该框架的策略在内容上看似简单,但在应用中却比较复杂:将政府所发生的事情(图1左侧的内容)与对公共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图1中间一列的内容)相联系,然后报告并应用该结论。左边的行动确定潜在的价值机制和产出目标。这些都与中间一列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影响和风险相关联。曲箭头表明实际上这个过程很少是线性的,需要反映和跟踪。整个报告提供了该示意图的详细解释,显示了这些行动之间的关联。
这个框架基于的原则是:政府IT投资的价值应该从它所服务的公众的视角来进行评估。基于这个原则确定了两个不同的但同等重要的公共价值:对公民传递的直接效益以及提升政府自身作为一种公共资产的价值。
该框架还确定了政府IT投资与公共价值相关联的基本方式。最简单的关联,就是直接嵌入服务传递流程中的IT投资以提高其对公民或官员的价值的方式来实现的。总价值可能是几个独立的测度的组合,比如成本节省、质量、提高信任。
框架以中等通用性的形式提出,就是为了使之得到最广泛的使用。每一个政府IT项目都有其自己的独特目标、价值取向以及利益相关者。所以框架能与测量方法、分析工具以及特定情境下的报告技巧相结合,用于规划和指导基于公共价值理念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报告对与该框架相关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评述,包括详细的评估过程的流程图、几种ROI模型和方法的概述,以及对分析和结果报告的建议等,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三、当前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主要特点
⒈从发展阶段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从总体上看,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大势所趋,是提高政务投入效益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绩效评估工作本身的发展水平看,即使是在那些电子政务发展比较早、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也是在2000年后开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念和指标体系等都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完善,并没有形成一套“一统数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进展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政府改革推进的力度和方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政府绩效评估通常是各国推进政府改革的重要手段,因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推进的速度、方式从根本上取决于政府改革的需求拉动。二是信息技术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的衡量。如何衡量信息技术的贡献度,必须要有重要突破,在经济发展领域有著名的“索洛悖论”,在政治生活领域面临着难于界定和评价IT对公共价值的贡献等问题。
⒉从评估主体上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关注重点各有不同
如果以评估主体来划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分为内评估和外评估两种模式。前者是指由政府自身开展的评估,后者是政府以外的第三方组织、咨询机构以及学术机构开展的评估。
目前开展电子政务绩效外评估的主要是咨询公司和高校研究机构两类,埃森哲、TNS、Gartner等知名咨询公司都开展过类似的评估和研究,美国布朗大学、纽约州立大学CTG、世界市场研究中心(WMRC)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先后开展过电子政务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从评价的投入、产出和效果这三个环节看,外评估主要是针对产出进行评价,这主要是由于非政府研究和咨询机构无法获得准确有效的投入数据,也不可能对电子政务项目进行全程、全方位跟踪造成的。因此,外评估往往从较容易获取数据的政府网站入手,对各个国家进行综合排名。以联合国、埃森哲、布朗大学为代表,它们主要关注政府网站绩效。政府网站作为电了政务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把电子政务的中间流程假设为难以测评的“黑箱”,那么可以从易于量化的“产出”着手进行考核,并将此项考核结果看作整个流程的绩效,这是目前大多数国际机构进行此类电子政务评估时运用的原理。外评估的重大贡献在于引导电子政务向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型”发展,但由于其自身体系的缺陷,外评估也存在很大局限性。
与侧重政府网站分析、横向排名比较的政府外评估体系相比,政府内评估体系相对更为复杂,也更为全面;内评估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和效果三个环节;内评估带有明显的行政强制性,一般有法规和制度上的保障;由于内评估的评估过程和结果相对封闭,使用内评估的社会影响力不如外评估大。表3简要比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两种评估方式。
⒊从发展趋势看,强调“效果”是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
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开展较早和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较高的美国、加拿大的经验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总体上朝简化指标和强调评价效果方面发展。加拿大政府认为需要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衡量电子政务实际应用效果,比如在政府网站建设方面,在线服务数量的多少并不意味着公民就能够顺利访问这些服务,而在线服务的复杂程度也并不意味着公民就喜欢和愿意使用。要认识到在线服务传递这种形式并不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全部,它不过是政府进行电子服务传递的一种渠道;而且提供在线服务只是一个过渡过程,政府的目的不是“为上网而上网”,而是要最终提高政府的服务品质和让公民受益。为此,加拿大提出了包括“产出”、“结果”和“影响”3个一级、11个二级指标的“以结果为基础”的全面评估体系。美国政府最近也将评估重点从过程(Process)和产出(Output)转变到结果(Results)和收效(Outcomes),并将其电子政务原6大领域评价指标体系改为3大领域,更加突出实际使用效果和用户满意度。IBM和CTG的研究成果也说明,更加注重服务导向和公共价值是下一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点。
四、借鉴与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结合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实践,提出如下建议与思考。
⒈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保障体系
从国际经验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推进依赖于相对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尤以美国2002年通过的《电子政务法》为标志。目前,美国已经构建了一套全球范围内最为全面和最具代表意义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进行,也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保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的顺利推进,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制定、调整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拿大政府为保证政府网站建设的质量,在启动加拿大政府在线工程不久即推出了相关的标准规范和绩效考核办法。中国应逐步建立电子政务建设的法规体系,切实加强电子政务评估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对政府财政预算内支出的监管,完善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⒉建立科学完整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框架
从国际趋势来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从原来的仅重视技术或基础设施的评估转为对产出、结果与影响的全面关注。目前国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多是对政府网站的评估,这类评估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政府网站只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网站绩效不能代表电子政务的整体绩效,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完全集中在政府网站上,是不完善的;二是当前对政府网站的评估主要是针对“产出”的评估,而不能对投入效率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性大打折扣。基于这两方面原因,当前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还很不完善。
笔者认为,全面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该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电子政务投入产出效率,包括电子政务的资金、人力、物力等投入,以及包括网络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安全体系等的产出,总体原则是成本控制;二是内部提升,包括组织流程优化、管理体制完善、人力资源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三是电子政务在公共领域产生的价值,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四是用户满意,包括服务成熟度、用户满意度、对政府信任度等。
⒊形成适应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
从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看,按照评估主体的不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有内评估和外评估之分,两者各有优势,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从美国、加拿大政府电子政务管理的实践看,应当以内评估为主,辅之以外评估,这样既能够保证评估的完整、全面和权威性,又能够动员社会力量,增强评估的开放性。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采取了以外评估为主的方式,只有个别省市采取了以内评估为主的方式。当前应该将内评估和外评估充分结合起来,今后逐步转向以内评估为主,外评估为辅的发展模式上来。内评估主要用以评估政府内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和电子政务对政府产生的内部收益情况,外评估主要评估电子政务对社会产生的收益以及社会用户对电子政务的满意程度。
⒋切实加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
通过国际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各评估体系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电子政务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电子政务实践。作为全球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的创始者和领先者,美国和加拿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取得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背后一整套的电子政务发展理论,比如成形于20世纪70年代的信息管理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政府预算常规程序的投资项目费用效益分析理论和方法,政府改革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相应的“服务型政府”理念,等等。从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情况来看,这项工作推进所依赖的理论体系和指标设立过程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都还没有形成,这方面的工作需要特别加强。
学习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非常重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应当走国际合作的道路。需要指出的是,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需要与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已经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支撑体系,他们开发的一些评估模式以及取得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参考,但绝不能照搬。中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必须根植于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土壤。否则,直接引进国外的模式或做法,要么缺乏可操作性而流于形式,要么应用过程中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病症,或者是由于对国外制度背景研究不够透彻而产生潜在的副作用。我们在分析、借鉴国外经验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The 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Program Management Office. The Performance Reference Model Version 1.0: A Standardized Approach to IT Performance[M].2003
[2] Peters R M, Janssen M, van Engers T M.Measuring e-Government Impact: Existing practices and shortcomings[C/OL]// Janssen M, Sol H G, Wagenaar R W.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 Series Vol. 60: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2004, Delft, The Netherlands, October 25-27, 2004. [2007-06-25]. 省略/docs/peters/peters_janssen_vanengers_egov_meas-urement_2004.pdf
[3] Cresswell A M, Burke G B, Pardo T A.Advancing Return on Investment Analysis for Government IT:A Public Value Framework[R/OL]. Albany : Center for Technology in Government,2006. [2007-06-25].ctg.albany.edu/publications /reports/advancing_roi/advancing_roi.pdf
[4]Stowers G N L.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Government[R/OL]. IBM Center for The Business of Government,2004. [2007-06-25]. 省略/pdfs/8493_Stowers_Report.pdf
[5] 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 关于电子政务测评的国内外相关经验介绍及对比情况说明[EB/OL]. [2007-06-25]. 省略/cn/detail/detail.asp?NewsID=755
[6] 张成福,唐钧.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比较与实质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4⑸
[7] 李晓燕,孙晓娟. 国内外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评估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2006⑼
作者简介:
于施洋,男,1974年生,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处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在职博士生。研究专长为电子政务与政府治理创新、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规划。近年来致力于电子政务政策、管理研究,积极推动跨国合作,主持过多项部委级电子政务、信息化研究课题。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2-0084-0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当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方面政府管理面临着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创新已成为唯一的出路;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了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来改造政府、重塑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府、实施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追求的战略目标。所以,电子政务是政府再造的理性选择和信息技术进步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争相进行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公共行政改革的一个方向。大多数的观点是将电子政务的核心界定为政府上网。政府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并且在网上设有自己的网站和主页,可以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使“政府公开”。政府还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务在网上与公众互动处理;政府机关之间、政府和社会之间由各种电子化渠道互相沟通。当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极大的改变和重塑着社会公众生活方式的时候,电子政务自然地成为社会对政务变革的必然要求,成为政府管理创新的最佳平台。
二、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管理创新的一些问题
通过推进政务信息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创新效率,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实际上在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电子政务的实施反而会让政府觉得一时无所适从,先进的办公手段被迫闲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不适应。由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更新,使得电子政务在建设的初期投入很大,这时我们会发现电子政务的实施导致政府行政成本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
第二,电子政务的内容太少,作用太小。首先,内容太少,相当多的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网上信息更新不及时。其次,政府信息网络比较重视网页的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却缺乏与用户的积极沟通手段,公众和企业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第三,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管理中条块分割不适应。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主要问题在于,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难以整合工商、国税、地税、海关等重要经济部门的电子政务,没能发挥其综合性政府网站所有的应用。
第四,标准建设弱化,难以发挥电子政务全国整体优势。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比较落后,在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上都没有国家制定的一定时期的统一的规范。标准化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府发展的巨大瓶颈,使部分构建电子政务系统的地区和单位,已经开始出现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是冲突。
第五,信息安全成为政府管理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的管理要创新,采取的工作方式之一就是政府上网,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电脑罪犯就可能在网上窃取到政府的部分权力,进行犯罪活动,这些都将影响到政府工作目标的达成和形象、政府的管理效率和公众形象以及威信的塑造。
第六,数字鸿沟问题成为制约电子政务整体发展的瓶颈。在中国,数字鸿沟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将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难题。
三、近期内应该采取的策略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策略:
1.加强宣传,突破误区。
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2.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3.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
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民参与;消极因素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3-0060-02
1 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价值维度:公民参与
发展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术界一般把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和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显然,这主要是立足于技术,效率层面做出的一个描述性定义。强调电子政务的效率优势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必要的价值定位,那么,人们对于电子政务的认知将走向错误的技术决定论或效率至上论。
技术是强大的物质力量,但需要体现合法政治意志的制度安排来赋予其社会政治内涵。正如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技术和制度变革必然会影响到各种权利或权力的分配一样,政府政务在技术和运作方式上的改变,也将使公民政治参与权及其实现方式发生变化。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标准是平等的公民政治权利,而平等的政治参与又是后者的关键要素。所谓“公民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政治运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价值取向等,从而影响政府政治决策和政府行为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将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确定为发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超越电子政务的技术决定论认知观:电子政务并不简单地等于政府开展政务方式的信息化、电子化,它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公民与政府之间、不同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的有序互动,来体现其自身的政治合法性。这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对电子政务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
另外,发展电子政务还是促进其它政治、社会和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的重要手段。具体包括:第一,更多公民的知情、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将有利于塑造公民的主体意识,进而促进民主政治进程和政治稳定;有利于政府降低信息成本,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信息的置信度,从而为更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与的流向流量,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反腐倡廉,第二,公民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交流意见,有利于减少意见分歧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增加“社会资本”;第三,更多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种政策信息。有利于其更新经济行为的预期和决策,进而提高微观以及宏观经济效率。
有鉴于此,认真分析当前不利于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瓶颈”因素,进而探讨积极有效的改进方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 我国当前存在的不利于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消极因素
首先,在我国。信息网络资源在不同地区、群体收入阶层公民之间的分布十分不平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中国至z000年网民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1.3%,尽管“数字化鸿沟”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一步到位地解决,但需注意到,网络资源失衡配置不仅阻碍了公民参与,而且可能因此产生政策方面的“逆向选择”,即需求最紧迫、最需要政府关注的公民或群体的意愿要求难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得到有效表达。这实际上提出了另一个重要课题,即在“数字化鸿沟”还很大的当前情况下,实现大而纯的政务电子化是否是一个合意的目标?政府应如何处理发展电子政务与维持传统政务渠道之间的关系,从而既能够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促进公民参与的潜在优势,又能使弱势公民群体的利益要求得到表达?
其次,即便享有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可及性的公民,也可能出于多种因素而不愿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程度。例如,历史形成的服从政府权威的心理定势,使公民在短期内难以认识到自己在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地位和作用;从另一方面讲,公民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反映社会现实,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公共物品。在缺乏有效激励情况下,许多公民可能出于自利考虑或仅仅关心与自身有关的政治参与,或根本不参与。
最后,政府机构服务性行政观念调整滞后、电子政务配套制度规范和科学评价体系的相对缺位,会对公民的参与意愿构成负面影响。例如,政府只注重政策信息的发表。而不注重对公民意见的积极回应甚至大搞“献礼工程”,将严重挫败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关于公民参与电子政务的具体行为规范、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等方面的制度不健全,将使公民参与和不参与一个样,评价和不评价一个样,从而引起公民的抵触不满情绪和非制度化参与行为,甚至给社会增添不稳定因素。
3 促进电子政务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为缓解或克服以上消极因素,不断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公民参与,本文认为在实践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在不同地域和阶层之间的“数字化鸿沟”无法短期内有效弥合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在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的同时,保留开放一些方便于欠发达地区公民和其他弱势公民政治参与、意愿表达的传统政务形式和渠道,尽可能公平地保障每个合法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利,防止各种不具有电子政务信息网络资源的公民因大而纯的电子政务模式而被排斥或“挤出”。此外,进一步加强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信息传媒方面的建设投入,保证弱势公民的政策政务知情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巨大的“数字化鸿沟”。
第二,政府从观念和行动上确立公民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中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公民参与的思想保障。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认识到。政治权利从政治国家返还公民社会,并不意味着社会公共权威的萎缩或消失,而只是意味着这种公共权威应最终建立在政府与公民相互协商合作的基础之上。只有立足于这种思想观念,电子政务巨大的潜在效率优势才能够充分发挥并得到民主的控制。在相应的行动方面,则要求政府及时、积极、公平地对公民的评价性意见做出回应,而不是把公民视为纯粹的消费者或公共资源的竞价者。只有当公民意识到政府的电子政务确实尊重了他们的意见且积极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公共服务,公民的参与热情才能被有效调动起来。
篇10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速
2003年2月28日,由政府上网工程服务中心主办的调查活动暨推广大会在京举行。调查结果显示政府上网工程实施三年来,全国政府部门建立的网站已突破一万个,三年净增十倍,网上办公、网上审批已逐步开展,很好地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目前,中央国家机关已建成门户网站90多个,基本实现了中央国家机关在网上的集体亮相。政府上网工程对推动和促进中央国家机关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政府上网工程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站便民交互功能不强、部委内部和部委间信息资源共享亟待解决、政府网站宣传力度有待加强等。
电子政务培训大纲出台
对干部、公务员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领导水平,推动电子政务顺利有序地发展,强化各级干部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意义重大。
据悉,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已经被纳入“国家信息化培训工作”中,成为“国家信息化培训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政府有关部门文件的指示精神,CEAC—国家信息化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成立了“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专家委员会”,并制定了《国家公务员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应用能力培训大纲(试行)》,同时配套制定了《考试大纲》和题库,由信息产业部信信息化推进司组织编写了《信息技术与电子政务》系列教材。
昆明市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近日,昆明市政府正式启动第二批10个部门、144个行政审批项目的电子政务“一窗式”行政审批试点工作。至此,昆明市便民服务中心近半数的行政审批项目实现了网上审批,这标志着昆明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昆明市政府要求,今年4月30日以前,凡是进入便民服务中心的行政审批事项目,都必须全部使用电子政务系统进行集中受理和网上审批,把电子政务行政审批工作作为改善昆明市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公开透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真正给群众、企业带来方便,从根本上提高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和办件质量。
电子政务重在政务,不在电子,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但是,究竟怎样才能“重在政务”,人们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很显然,电子政务本来就是与政府管理有关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在缺乏对政府管理的组织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对现有政务的简单照搬和信息化移植,是远远不够的。“重在政务”应当具体落实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前导性、基础性工作,必须是有关政府管理本身的事务,而不是技术和设备;同时必须明确以政府管理为本位,而不是以技术和形式的更新为本位;注重政务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不是技术设施的建设。只有以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来保证、落实电子政务的“政务”本位,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在政务”才会落到实处。
弄清政务基础设施的内涵
要实现电子政务“重在政务”,弄清什么是政务基础设施十分关键。
那么什么是政务基础设施?
政务基础设施是指政府管理过程中所必需的人力、物力、管理方式、技术和信息资源基础。政府人力资源基础涉及到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政府物力资源基础包括政府财政收入、政府用于支持新项目发展的可支配财力状况,以及政府基本办公条件的状况;政府管理方式是指政府所可能采用的行政手段、程序和结果的性质和状态;政府的技术资源基础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政府所可能得到和利用的技术类型和技术更新状况;政府的信息资源基础是指政府管理过程中决策和管理得以进行的基本信息和项目信息。这几方面是政府管理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抽象地说,政务基础设施的状态是永续发展的、相对的概念,并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最佳模式。正是由于这种相对性,特定政府管理工作才会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是当政府管理面临特定需求的时候,需求所形成的标准客观上会对政务基础设施的状态形成分类和评价。电子政务就是目前阶段我国政府所面临的特定需求,实现和有效运行电子政务的目标,客观上对我国政府的政务基础设施状况提出要求。
目前我国政府的政务基础设施基本上还停留在政治导向的、经验型的、可监控程度较低的和知识、信息积累低水平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电子政务的基本运行要求相差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电子政务尽管可以实现政务的“电子化”,但根本上无助于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由于电子政务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因此如果电子政务仅仅只是改变了政府工作的外在形式的话,那么电子政务本身所蕴含的巨大效益和社会政治意义是无法发挥出来的,纳税人贡献的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本也将会被无意义的消耗。为避免出现这样的局面,在目前的电子政务发展热潮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政府管理改革的意义,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政务”本质,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务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着眼于政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为了有效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益,发挥电子政务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政府应当根据各自的情况,首先加强自身的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为政务的电子化准备条件,打造基础,积极避免单纯的技术追新行为。
不能忽视政务标准化
政府在打造政务基础设施的工作中,除了应当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寻求财政来源和支持、进行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外,目前尤其应当重视对政务工作的量化研究和管理,并在政府管理量化的基础上,对绝大部分政府管理工作项目和环节进行标准化,制订政务流程和环节的地方和国家标准,实现政府管理的非人格化与过程的透明化。应当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是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的,但基本上限于技术领域,政府管理行为和过程的标准化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国家和政府法制化水平均较低的情况下,政府管理的标准化建设问题更是困难重重,甚至超出了人们想象的范围。实际上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制定有明确、详细、操作性强、可量化的政府管理工作标准,应当说政务管理的量化和标准化不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障碍。不过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在目前条件下,政务标准化的建设还存在相当多的困难,但如果能够认识到政务的标准化是电子政务有效运行的前置性工作,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实现政府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电子政务的内在意义与效益将无从发挥的话,那么创造条件,积极发挥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的潜力,迅速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政府管理工作和环节的调研、咨询和标准制定工作,将政府管理工作标准化,也不是不可以做到的。
从操作的角度看,政务标准化并不一定要与电子政务的建设同步进行,而完全可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前置性工作,当然也完全可以成为电子政务项目的组成部分。
- 上一篇:畜禽养殖标准化
- 下一篇:初级会计报考审核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