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社区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社区的特点

篇1

摘要: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有许多贫困地区亟待发展,这类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忻州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实际,分析贫困地区的面临的困境,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特点;问;新农村建设;贫困地区;应对措施

1.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当前我国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通过部分地区试点实行然后进行前期探索,摸索出可行的道路,最后再在更广阔的地区来实行,以提高政策实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当前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的联调联动机制,在中西部地区先行开展实验的地方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建设,如农村土地综合利用,农村水利建设,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等。在各个方面的新农村建设中,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和业务范围,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同时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特殊需要规划设计符合当前情况的新项目新计划,因地制宜,依托项目以点带面全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由中央部门牵头各地区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开展了一系列的发展农村经济的专项活动,如农业部主导的循环农业发展行动,商务部的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环境保护部的农村村容村貌计划,民政部的非公组织服务新农村活动,水利部的农村饮水用水安全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活动等等[1]。

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积极行动,而且为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其次,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在积极探索和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涌现出了许多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

山西省各地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村企共建、和谐双赢”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全面促进了本省的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陕西省在养老服务领域,资助建设了1200个农村幸福院和100个以上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站和老年餐桌,使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2张,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老人养护问题。第三,分类研究、分层推进的战略思路。在过去的几年实践中,各省普遍采取的新农村建设方法是根据各地区有差异的发展层次,发展机遇,社会环境,采取分类研究、层层推进、分批建设、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式,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先天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如山西省一是从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同,分为四个层次推进;二是从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不同,分为山林区、牧区、平原区三种类型地区;三是从区域分布和地域分类不同,分为晋北,晋中,晋南地区。

2.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卫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3]。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设,我们必须深刻总结找到应对之策。

第一个问题,农村地区资金投入和管理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十六大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资金投入量显著增强,较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总体来看,农村地区的基础实施仍然落后,显著地表现为道路和水利工程以及文卫设施的不足。资金投入的不足使得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了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瓶颈。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有很多村镇的饮水和农田灌溉设施老化失效,造成村民饮水困难和农田产量下降,道路年久失修影响村民出行和货物运输。许多村屯没有文化站等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的设施,也没有处理生活垃圾、污水排放的设施,造成了垃圾围村的现象。另外资金的挤占挪用的现象相当普遍,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投入渠道不足而且及投入结构不够合理,央地之间权责不明晰,国家拨付的农业资金使用不合理。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个问题是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一个是农村医疗条件及水平都不足,设施落后。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仅是15.6%,中西部地区村镇医院危房率高达33.3%,85%的医院需要装备。二是教育投入不公平,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城市,教育质量差别较大。同时还存在着农民教育负担过重,辍学率高等问题。

三是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许多村镇都没有篮球场,文化站,图书室等活动场所,缺乏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阵地,结果是是一些封建迷信低俗活动的流行。第三个问题是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014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为9.2%。全年农民工总量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2864元,比上年增长9.8%。但是这些年来虽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都以很高的比例增长,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没有得到根本缩小,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利益得不到保障,企业拖欠工资的事情时有发生。目前显著存在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贫困问题凸显,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工资增长缓慢且权益经常受到损害。农民收入增长不足,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是摆在新农村建设面前的一座大山,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3.应对措施

一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考虑到扶贫的问题。在一些贫困地区当地政府通过济困式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包片整体推进等模式为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起到了独到的作用。当前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应该利用这一时机大力开展乡村建设,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为契合点,以综合开发为重点,把解决农村温饱问题和增收问题结合起来。

二是建立农业资金投资管理机制[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缺乏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根据现阶段的农村现状,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建设仅靠财政拨款是肯定不够的,这就要求必须拓宽农业资金筹集渠道。在政府方面我们要立法保证农业资金的稳步提升机制,提高农村地区科教文卫的支出水平。在各地区要结合当地情况构建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自给自足,合理有效的凑集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并且建立科学的监管运行体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职业知识技能水平。首先就是建立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对于农民利益的保护措施。其次是要提高农村地区生产条件给农民创造有利于其收入增加的环境。第三是要从土地流转的方面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建立村民农业合作社,以及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切实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第四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五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用科学的力量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含金量。(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2010年,江西省全面开展精品农村社区建设活动,着力打造100个“精品农村社区”。今年该省又提出全省打造“精品农村社区”总量翻倍的工作目标。日前,江西“精品农村社区”模式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活动品牌。

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一会五站”

作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江西省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即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到目前,江西省已形成了“中心+村落”、“一村一社区”、“一村几社区”、“几村一社区”的多种农村社区设置模式,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440个、社区居民活动中心16344个、社区图书阅览室14554个、社区卫生所12175个、社区警务室3993个、农资超市5788个,基本形成了覆盖社区全体成员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精品农村社区”成为全国品牌

为提高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去年,江西开展了“创建100个精品农村社区”活动,到今年1月,全省共打造“精品农村社区”132个。今年1月,江西省都昌县、南昌市青山湖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日前,该省为顺应农村城市化变迁而创建的“精品农村社区”模式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活动品牌。

江西创建“精品农村社区”主要选择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民主制度健全、有一定经济基础、社会治安好、民风淳朴的村开展。邀请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县、乡农村社区工作者和创建村“两委”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能力。在创建活动中,各地注重突出区域特色、传统特色,精心培育不同类型、不同建设模式的农村社区,不搞“一刀切”,并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承受能力,有效整合资金、资源、资产,避免重复建设。政府尊重农村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支持引导农村居民参与社区规划、建设、管理,使这一活动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居民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篇3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统筹城乡规划提出的新课题,所以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又具备新的特点,就是在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城镇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农村合并,实现农村集约发展,形成更集中的农民生活和生产区域,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最常用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囊括了很多方面,不仅关系到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日趋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逐步被大众认可,并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应用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方效益的协调;其次,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村服务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方案是科学有效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布局散乱。根据各地乡镇的实际反应情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并没有实现集约式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农村规模小、数量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第二,建设用地粗放。根据农村实际调查情况显示,现在农村存在许多闲置或废弃的房屋,甚至出现村庄闲置,导致空心村和老人村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仍然面临着生活和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维护基础设施运营的程度低两大问题。第四,农村绿化和美化水平低。农村房屋建设大多是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房屋的地址、结构、标准等,所以农村乱搭乱建的现象经常可见,从而农村的美化和绿化程度受到影响。

(二)产生的原因

1、不尊重自然环境。地形、河流和资源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村庄分布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村庄的地理环境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全面考量农村自然环境,而是通过农村的区域情况划分农村社区,进而出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农村社区。

2、不尊重人文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以组以及自然村进行划分,居住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农村的人文环境存在差异。然而在某些农村社区规划的时候忽视这种差异性,仅仅是村组数量性的划分,出现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不尊重自然与地域特色。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存在着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但是人口数量少,分布区域比较散。一些乡镇农村社区容易忽视少数民族村庄社区建设,在许多农村会出现规模小的单独社区。所以,不尊重农村社区的自然与地域特色会导致农村社区规模小的情况出现。

4、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区虽然是一项惠民工程,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于城市,其社区建设必然会需要外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欠缺致使农村交通、娱乐、医疗、教育等建设进度缓慢,进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落后。

5、不集约用地。受到地形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身村庄分布就不集中,规模也是大小不一,而且农村在用地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农民住宅在质量和结构上又没有保证,废弃的房屋在农村中大量存在。加之,政府对农民房屋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农民房屋乱搭乱建,随意选址,没有明显的村庄中心划分区。农民对村庄的绿化意识也比较缺乏,导致农村社区的美化和绿化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绿色可持续理念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一)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绿色可持续理念可以拆分成“绿色”和“可持续”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绿色主要针对的是资源环境化而言,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经济社会下的产物,其发展的基础不再依靠自然资源,而是将自然、社会人文以及科学技术三方面资源协调运用,实现农村社区环境和经济的绿色化。可持续是农村社区发展方式的选择,是根据农村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等实际情况,以最下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实现农村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式。故而,绿色可持续理念是新型农村社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实现农村长久稳定发展。

(二)规划策略

1、空间布局规划

(1)根据当地的文化合理规划。社区是将分散的人群集中到一个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文化情况,合理布局农民社区文化交流区域,并保护和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佛教文化、羌族文化等。布局结构应有利于社区农民之间的交流,加强人与人、人与社区以及社区和社区沟通,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进而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

(2)适宜居住。农村社区的建设位置上应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工厂位置等多方考虑。首先,泥石流多发或易发区不能建设社区,例如土质疏松的山脚处;其次,夏季雨季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边不能建设社区;第三,地址结构不稳或者经过资源开采的山体地区不能建设社区;最后,社区的位置不能再工厂顺风区。

(3)从整体反映地方与人文特色。社区的建设可以将当地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例如某县被誉为北方的“竹林水乡”,在北方拥有最大的竹林,还有秦河由北向南从社区流过。社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依托秦河,将“竹林水乡”的意境展现出来。

2、功能结构规划。功能结构的规划包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农村社区是属于镇区的管辖之内的,所以社区公共设施应该和镇区的设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做到统筹共建,互相共享。社区内部基本公共建设应齐全,比如,乡镇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等。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可以拟建老人院、市场、客运站等设施。其次,配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水厂等,一些使用煤气的社区还应配备煤气厂。

3、绿色交通规划。社区交通犹如人体中的血脉,贯穿着人体的全身。绿色交通是保证社区居民出行方便快捷的前提,在社区绿色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社区道路不同于城镇道路,社区道路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所以社区道路建设应具有很好的流通性,但是不能有太多的车流量,避免社区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社区居民屋前道路成环状,并与社区道路相互连接。社区停车场设置可以参照小区关于停车场的标准进行设置。社区内的停车场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沿路停车、房屋底层车库、公共区域停车。为了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停车位置,可以根据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和商业设施周边场地等情况,合理地配置公共停车场,使外来车辆和农机车辆有停放的空间。

4、绿化景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规划突出表现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美化农村社区,改善社区形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社区绿化景观可以利用“核与轴”、“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在社区中建立绿化带,做到多样化种植,在社区中呈现出“干、枝、叶”的绿地结构形式。在社区中心,可以改良原有的水渠,将其充分利用,形成中心区的滨水观景带,并且可以在中心区和相邻的居民区之间建设水系,同时在水系的周围修建步行景观走廊,走廊沿线区域可以添加绿化场地,为居民的生活休闲提供场地,使之成为社区的绿化中心。

5、可持续能源及固弃物处理规划。可持续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天然气等生态能源,可持续能源在社区中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等消耗资源的依赖,还有益于环境压力的的降低,减少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和废弃废渣排放量,改善农村社区的环境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居民使用可持续能源。比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社区建设应考虑太阳能利用的规划,通过宣传手段,使可持续能源被居民接受,还可以利用政策优惠的方式大力推广居民使用太阳能。同时,在社区建筑建造时,应考虑太阳朝向问题。固弃物处理应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为建设目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再利用分类的清运以及回收将其废物利用。

6、水资源的可持续规划。由于我国南北降雨具有较大的差异,水资源的分布也是很不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项目。无论降雨丰沛区,还是降雨量地的地区,首先水资源的规划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增加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其次,雨水充足的地区,农村社区要做好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排水系统,将社区雨水通过雨水管网重新收集,使之成为回用水源,利用简单的过滤手段进行处理,存放在绿化场地中的雨水收集池以及水景水内,这样观赏水景以及浇洒绿地、道路用水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雨水相对较少的社区,可以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形成两路供水,可以将洗车用水、家庭洗漱用水、场地冲洗用水等用中水代替,循环利用水资源,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促进了社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4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转身 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农民工和城镇郊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上,很少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视角研究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市民化的意义。因此,了解和考察这一新社会群体的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关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身份转化的重要作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何以成为农民转身的优选路径

所谓农民转身,就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转身,一是要实现职业转移,只有实现了职业转化,才能改变其身份。二是要实现地域迁移,集中居住,且必须得到农民的心理认可。三是要实现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因为只有实现了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转换,但其前提是职业的转移。四是农民转身的路径要与国情相适应。

对于农民市民化转身,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坚持的是“城市化转移”之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实践中也使我国农民转身面临着严重问题:一是出现“半城市化”、“边缘化”问题;二是出现了城市人满为患的“城市病”和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土地闲置等严重社会问题。尽管我国农民城市化转移面临许多问题,但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让亿万农民离开土地,融入城市,实现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其具有先天的亲和性和后天的发展优势,有望成为居村农民市民化的优选路径。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房价及生活成本在农民的期望值内。实现农民市民化的最大障碍,事实上就是农民城市住房难以解决的问题。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普遍愿望,但目前农民却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高昂的房价冷却了农民的“进城热情”。在公共设施建设不可能惠及农村每一个村庄的现实状况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较现实的做法,通过打造与市民生活等值的居住环境,能“低成本”地实现农民市民化。

第二,定居新型农村社区由于离家近便,既可兼得工农、城乡两利,利于农村的繁荣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也便于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加强对子女的托管和对父母的照顾,符合农民的情感诉求,有利于克服“城市病”和农村社会问题。

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产业转移,中小城市不断扩容,城市工业、商业、服务业创造了众多就业、创业机会,为农民就地实现职业转移创造了前提。

第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符合我国国情。因为“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甚至更多,即使届时城市化率达到60~70%,中国仍然有大约4.5亿~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①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走传统的“城市化转移”之路是不可能的。

第五,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命题,自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方向。

第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定位准确。将它定位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值”服务的理念,能够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和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经提出,便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和支持率,“是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农村社区建设的理想模式,也是当前中部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重点推介的模式。”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民转身的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脱胎于传统村落,但与其有重大区别,它的建设宗旨在于对接城市社区,消解城乡差异,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同等值发展,因此,在促使农民向市民“华丽转身”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的身份转变。“我是谁”是个涉及到人的社会身份与角色定位的问题。农民生活的最大特点是自给自足、乡土气息浓厚。而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住在高层楼房或独栋别墅里,走的是林阴大道,且家庭支出构成也像城里人那样,要交纳电费、水费、物业费等,新型农村社区里的居民的突出特点是正在“去农民式生活”。③

首先,新型农村社区居民的职业身份有望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多元转变。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承包的方式脱离了土地,为了生计,他们多从事建筑、制造、加工、服务、修理等非农工作或成为农业工人,与城市居民一样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自由的时间观被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取代,生活的散漫性转变为富有节奏性和条理性。

其次,制度设计使社区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权利。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许多地方就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现代化城镇体系的末端节点”,并打破城乡户籍藩篱,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突出了城乡一体的制度诉求。尽管打破制度藩篱的顶层设计很难一朝一夕完成,但毕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社区农民已经获得许多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身份和权利。

最后,新的管理理念促使居民市民人格的形成。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而言,社区管理在继承了传统村庄管理经验的同时,当然又被注入了城市社区管理的“新理念、新标准”,高标准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再造了新型农村社区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心理等,促使社区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民向市民转型,因为他们对物业管理、社区自治、公民权利、社会保障等城市话语已耳熟能详,实事求是地说,虽然他们中相当数量的群众,特别是中老年群众,仍缺乏城市人的精神气质,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观念与社会心理等正在发生变化。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生活空间转换。新型农村社区既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更是农民转身的重要阵地。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尽管没有彻底离土离乡,但由于新型农村社区能“低成本”地实现更多农村人口转身,因此,它比农民工和城郊农民的市民化更有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建设目的上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始终秉持城乡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基本理念,旨在通过政府投资,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来实现城乡等值发展,以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市民转化,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以往从事农业劳动的居民适应社区生活,喜欢社区生活,融入社区生活,逐步转变居村农民的思维方式、生活观念、行为习惯、文化认同,使其拥有“城市性”,并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市民。

从空间形态上看,新型农村社区拥有全新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空间,既与城市社区不同,与传统村庄社区也不可同日而语。确切地说,它具有城市特质―高楼大厦、林荫大道和现代公共设施。

从公共服务设施等器物上看,就建设规模和社区公共设施的种类和质量而言,新型农村社区都不是以往村庄社区的翻版,也不是旧村庄社区的再造,社区规模多则上万居民,少则数千居民,社区硬件内容更多体现了城市社区的品质,绿化、照明、道路、交通、供水、取暖、文体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都和城市社区一样,医疗、购物、教育、治安、快递等一应俱全,其中一些与城市社区区别不大,社区居民已经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各项公共服务,获得全新的生活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促使农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转换。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村庄整合等方式改变了人们的聚居模式,集中居住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以往村与村、组与组,以及家族、宗族的传统居住格局,人口、家族结构异质化,从而导致社区居民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转换。

首先,促使社区居民的交往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入住社区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而随意的相互串门,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断裂,以往以血缘、地缘为主的人际关系被解构,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相互认识的可能性,从紧密向松散转变,从熟悉向陌生转变,社会关系功能结构趋于开放、松散、陌生。同时,社区居民也因工作差异而缺乏共处的时间和空间,由以往面对面的直接的熟人交往为主,转变为间接的多元沟通为主,交往频率变低,社区除了居住功能外,其他功能都在弱化。

其次,促使社区居民的生活节奏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村落社区,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入住社区以后多数人职业发生变化,家庭收入靠的是工资,自由的时间观被严格的工作时间观念取代,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惯转变为富有节奏性和条理性。

最后,促使社区居民的行为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入居新型农村社区以后,在新的生活环境之中,人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形体发型、穿着打扮、说话做事方式,大多数人的出行方式、生活节奏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传统村庄社区人们生活方式的痕迹日趋式微,新型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正在对接之中。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助推农民转身的措施

新型农村社区为居村农民市民化转身构建了一个可能实现的空间。但村庄的“社会关系及其残余,不管是物质的、意识形态的或其他,都会对现今的社会关系产生约束”。④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转身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加大外在拉力,为农民转身提业支撑。所谓拉力就是为新型农村社区存在和发展提业支撑,因为产业是社区农民新生活可持续的物质保障,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新型农村社区是‘壳’,产业发展是‘核’。”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中城市一般都是产业富聚的地区,拉力有余,容量有限。而新型农村社区则相反。因为农村地区一般信息闭塞,缺乏交通和区位优势,投融资比较困难,导致落户于新型农村社区的企业少之又少,这在客观上制约着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活力。但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地方政府要坚持以产业发展带动资源集聚、人口集聚,紧紧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立足于环保低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外引内联,千方百计为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业支撑。要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地方实际,面向市场发展生态农业、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向城镇群众需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确保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居民有业可就,把产业和就业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和建设目标。

加大社区公共投入,为农民转身提供等值的公共服务保障。居民的“华丽转身”能否顺利,取决于社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等公共服务建设水平的高低。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水、电、路、汽硬件服务都与城市社区相同,只要新型农村社区的社区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软件服务也与城市社区相同,新型农村社区就会产生魅力和吸引力,农民就会主动实行市民化。农民市民化转身需要城乡等值化公共服务支撑,唯有城乡公共服务大体相当,农民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身份和社会权利。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树立“城乡生活不同类但等值”的执政理念⑥,抓紧建立科学的财政保障机制,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提供坚实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有坚强的财政支持。同时,要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权责统一的考核和奖惩机制,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规范化,通过公共服务的发展让农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行为方式逐步与市民并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农民转身提供管理保障。“就个人而言,只有改变了思想、感情、态度、行为模式的健全人格,才算是成功的适应。”⑦这就要求社区管理融入高标准,关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着力营造社区群众讲文明、革陋习、树新风的良好氛围。首先,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建立社区道德、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转变农村居民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角色意识、社会权利、行为习惯,培育居民的市民人格,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规范表达诉求和履行职责。其次,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建立广场文化、传统娱乐活动等,通过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把市民道德意识、文明规则、环保意识、法律制度等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引导农民树立市民生活理念,遵守市民生活准则,再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彰显文化“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功能。最后,加强社区管理,逐步实现社区物业、保安、保洁、绿化、治安等规范化、科学化,减少农民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失落感和不适感,提高市民化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破解发展难题,为农民转身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创新土地管理制度,以“确权颁证”为核心,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促进农民转身。土地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核心利益,土地流转实质上是增加农民的资产性收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加快农民市民化转身,就应该为农民承包的土地“确权颁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为使用权能转化为农民的资产性收入提供制度保障,解除农民进城流转的后顾之忧。二是放宽户籍迁徙限制,为农民进城提供必要条件,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异地安置制度,允许农民户籍跨区迁徙,保证农民自由选择农民和市民身份的权利。三是要借鉴城镇居民购房按揭制度,尽快制定出“新型农村社区农民按揭购房抵押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等,解决农民购房资金短缺的难题,支持农民抵押贷款购房,降低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门槛。四是建立保障兜底制度。重点改革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大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养老保障的保障力度,解决农民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

(作者为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2013年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信阳市‘三化’协调科学展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809)

【注释】

①余佶:《城乡统筹与农村改革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1页。

②李华,付强:“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道路的新探索”,《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7期。

③吴业苗:“农民转身:新型农村社区的适应处境与公共服务建设”,《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④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页。

⑤任晓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中州学刊》,2013年第4期。

⑥卢璐,许远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与方向“,《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篇5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慕课;App;资源库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社区教育作为新农村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它是新农村居民终身教育的平台,也是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的有力武器,更能够为农村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带动新农村走向更加繁荣的农村和谐文化。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本文把慕课理论应用到农村社区教育实践中,通过慕课方式构建适合农村社区教育的泛在学习资源,为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持,确保新农村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确保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一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片面化

现阶段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化、片面化。其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技能知识及政治理论学习等。社区受众群体多为农村从业人员,然而现在农村中的人群结构多为老人和青少年,其教育内容对于这种人群来说根本激发不出任何学习的热情及兴趣。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地区将道德教育、特色文化项目等内容纳入到了农村社区教育。

(二)组织形式单一化

当下农村教育的培训形式以培训班为主,农村生活的最大特点即是时间上的零散性,分为农闲和农忙两部分。当进入农忙季节时,学习和农事活动的冲突不可避免。从而造成培训班形同虚设。

(三)管理能力不足

在农村社区教育日常管理中,主要依托社区学院的辐射,由社区学校或镇街文化站承担管理主体,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严重缺乏,从而造成场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设备遭到破坏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需求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教育资源需求

首先,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在传统教育资源中,政府部门及社区以农村为根基,深度挖掘能够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将其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并赋予时代特色,开展各种各样不失地域文化的个性与主流文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符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教育活动,如民间艺术巡游、美食节、龙舟赛等,特别是在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南门村宋皇族文化中的“祭礼”。其次,传统教育资源还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其中。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亟需培养一批职业农民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他们不仅要练掌握先进的现代农业知识,而且要重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等是传统教育资源需求的一部分。

(二)泛在学习资源的需求

在泛在学习视角下,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以下列几点为需求:1.正式的课程学习。根据农村各地的区域特点,聘请专业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并编制教学大纲以及泛在学习资源,根据农事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当课程完成一个阶段后,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测评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整个教学过程。2.非正式资源学习。当农村社区现有资源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时,学习者应具备重新查找更为合适资源的素质。特别是在当前移动4G网络普及的情况下,基于移动网络为载体,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手机App教育资源库,可方便快捷的提供学习资源,学习者在学习、思索和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定的心得与感受,甚至编写一些新的资源,提供到资源系统中,形成生成性的共享资源,从而为其他人的学习提供便捷。3.准正式主题学习。准正式主题学习,通常由教育培训机构根据农村社区学习的主题,深入结合农民的共性需求,设计主题培训项目,由此创设出泛在学习环境,编制泛在学习资源,同时合理设计出农民的学习进程,教师并给予相关的辅导。

三利用慕课方式构建泛在学习资源

慕课(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的。具有规模大,学习系统较为完整等优良的教学特性。相比较传统的网络公开课,它具有更加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较完善科学的学习评测方式,督导力度更强,能够精简教学安排等优势。随着互联网发展,MOOC也走农村社区教育中,并衍生出很多新型的学习模式

(一)慕课与传统教育资源的融合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资源中融入慕课,特别是把将慕课融入到手机App中,既不会耽误教学时间,也不会学习者的各项事务。进一步改变现有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自主学习者,培养终身学习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度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村社区教育需根据农民自身特点,慕课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云服务,能够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及时检测,并迅速给出测验结果。慕课花样繁多的教学手段可以融入农村社区教育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多彩。慕课的知识元都是零碎化的,纵然满足我们对零碎时间学习的需求,但是却不能带给学习者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而我们传统教育资源,教学的连续性比较强,可以很好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二)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遗产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改革的浪潮涌现,我国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目前处于失传的状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社区传统教育应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皇族祭礼”就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皇朝起,距今已有长达1052年的历史。这种皇族祭礼仪式,一千多年来一直以口授相传的形式沿袭下来,直至2008年夏,由南门接霞庄宋魏王29代传人赵德春以文字形式整理成文,随后由南门毓秀社宋魏王30代传人赵承华再作相关修编,使祭礼仪式相关程序、祝文等较为完整规范。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构建,利用慕课进行组织开发,才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四慕课在社区教育的应用实践

慕课是一种完全在线的开放式课程模式,笔者认为选择慕课的前提是要认清慕课在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定位,也就是对慕课在教学手段的类型中进行较明确的划分,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帮助学习者筛选知识和发现知识。在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中,慕课的的应用实践如下几点:

(一)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凸显教学本位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农村社区教育融合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技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相冲突的问题。慕课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将知识点讲的有趣,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活跃气氛。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因为慕课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使用,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它可以是做一个科学小实验,也可以是专业技能的精彩讲解,所以,使用慕课来组织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二)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力度

基于慕课本身的建设而言,为了能够将知识得以更加完美的呈现,在对农村社区教育培训过程中,有可能会涉及到动画制作或虚拟仿真技术,这些技术大部分属于外协,一般按秒计费;同时由于是外协,需要教员和制作者反复沟通,占用了大量时间;造成制作时间较长、流程较多和成本庞大。慕课就可以很方便地组织各类学习资源,可续断点,可进行考核管理,并可交流互动,支持O2O混合学习模式,农村居民的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进步,都能以现代化信息手段展开个性化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主体,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服务于终身教育。此外,慕课作为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呈现形式,要求农村社区教育的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缺乏面对面交流会影响社会交往活动的效果,很难进行深度交往和建立牢固的社会关系,这就需要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以及适当提供面对面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五结语

篇6

关键词:农村社区规划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s currently a very important socia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and how to scientifically develop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are discussed, for the current rural community planning some planning ideas.

Keyword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者是由一个行政村建设而成,形成的新型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然而在农村社区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的模仿大城市建设风格;过度注重表面,没有实用性;没有突出建设的重点,缺少切实可行的农村社区规划标准。再加上一些地方官员过度的追求政绩,最终导致在农村社区规划和发展走了一些弯路。所以,对农村社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对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已经成为了目前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本文针对农村社区的规划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对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2农村社区建设及规划存在的问题

2.1现状农村社区规划滞后

在我国乡村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的状况,居住用地布局散乱,道路狭窄,交通不畅,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恶化加速。例如珊溪镇李夏社区现状配套设施基本上属村级配套设施,规模小且不完善。社区内道路网不成系统,连贯性差,道路宽度普遍较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社区的公共绿地严重不足,内部缺乏公共活动空间。

2.2缺少科学完整的农村社区规划理论体系我国农村社区种类繁多,所处地理环境各异,现行《镇规划标准》很难适应全国众多农村社区建设的需要,农村社区只得应用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和规划管理模式,使得农村社区建设套用大中城市建设模式现象非常普遍,有些农村社区规模较小,人口也不多,一般以居住用地为主,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界限不是很清晰,很少有较大的商业设施及行政管理设施,这样公共设施用地就会达不到规划标准中的指标。2.3农村社区用地规模偏小,缺少发展空间,吸引和带动能力不强首先,文成县的农村社区大部分是在原乡政府所在地及地理位置较好的村庄设置,社区之间差别大,总体农村社区规模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其次,部分农村社区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区域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农村社区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其结果是都形不成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3农村社区规划原则

3.1科学发展原则

社区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区环境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3.2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社区规划必须从区域角度出发,把握本区域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注重与周边在功能拓展、道路联系、活动组织等方面衔接,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3.3因地制宜原则

社区规划必须立足现状,结合村庄空间肌理逐步展开,完善村庄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创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3.4集约高效原则

集约利用土地,高效率组织道路交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社区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及科学发展。

3.5可操作性原则

强化规划设计与现状的衔接,重视村民参与规划的力度与深度,合理把握各功能设施的规模及建设指标,有利于建设实施。

3.6规划弹性原则

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分期开发的需要,通过规划方法和控制手段的创新,在保障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强规划控制的弹性和适应性,强化用地使用功能的兼容性。

科学制定农村社区规划

4.1合理确定社区性质和发展规模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城镇以外的,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为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既包括农村居民的自然区域环境,也包括在这些辖区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社会群体。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是当今农村工作的重点,联系文成县实际情况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在农村社区规划编制上需要和本地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相适应,既要考虑到目前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基层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必须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象工程量力而行。搞大呼隆和一刀切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社区的发展,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对一些环境基础较好,经济条件达到一定要求的社区,应该注重发展,使其发挥龙头作用带领周边社区共同发展。

李夏社区规划依据珊溪镇“1+X”村镇规划理念,依托当地人居发展趋势特点环境优势,发展配套完善的新农村为本次规划的思路。规划设计的宗旨为“以人为本,和谐共生”。自然而安静的居住生活是人们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成为了时尚品位的体现。规划充分利用现状水系特色塑造沿河绿化带、社区公园,积极引入绿化空间,融入日常生活是本次规划最显著的特色。

篇7

【文章摘要】

本文在结合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背景下,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探究。当前连动型、自治型、依托型、产业型、互动型等是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所采用的主要发展模式。农村社区多元化服务体系发展模式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改革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文化的构建要坚持低碳生活理念、以人为本、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等全新理念,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文化;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

1 当前农村社区体育服务现状

本文结合华南理工大学陶李选择不同的村庄进行的农村体育服务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社区体育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投入不足和利用率低,农村体育经费来源单一,多靠上级财政拨款,村庄投入甚少;同时通过对村庄的调查发现农村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表现为运动场地匮乏。在 30 个有效村庄样本中,各类体育场地个数合计 57,村均拥有体育场地 1.9 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约为 3 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 0.18 平方米(见图1)。

2 对我国农村社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分析

针对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服务方面存在的经费投入不足,人均场地低等问题,本文结合农村地域、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方式等,提出采用连动型、自治型、依托型、产业型、互动型等模式,从而促进农村体育服务的发展。

2.1 依托型发展模式

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是由教学单位负责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开展工作的模式即为依托型发展模式,该教学单位主要以大中专院校或中小学校为主。学校里的体育资源较为完善,不仅有专业的体育教师作指导,还有健全的健身场地器材,将学校作为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支持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工作的开展: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当中;由体育教师担任社区体育的指导工作;学校场馆器材在节假日期间对社区居民是免费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但学校在调动、组织社区体育资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2.2 连动型发展模式

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以农村村委会带动各生产小组、生产队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工作的模式即为连动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农村社区体育服务所采用的主要发展模式,农村村委会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倡导者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起到协调、监督、调动的作用,

连动型发展模式是一种行政管理模式,可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但该模式存在缺乏持久性、连续性的缺陷。

2.3 自治型发展模式

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以村民自发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活动的模式即为自治型发展模式,在该模式中体育协调委员会是唯一官方机构。由社区颇具影响力且热衷社区体育活动组织的个人或单位成立专门机构,由其负责发动、策划、协调并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但该发展模式因缺乏行政管理部门的威慑作用导致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随意性,难以形成有效、持久的凝聚力。

2.4 产业型发展模式

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将农村体育产业作为服务体系构建的载体,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以开发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健身俱乐部、文化发展公司以依托的,使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趋于产业化,该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康社会工作的全面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更推动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3 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体育文化构建研究

3.1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好体育文化传承工作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可以在社区文化中融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使农村社区文化得到极大的丰富,形成多元化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发挥到最大。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在结合人文特点、地域环境的基础上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将农村社区当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新载体,在新载体的传承中焕发生机活力。将赛龙舟、赛马、斗鸡、放风筝、踏青、扭秧歌、舞龙、踩高跷、舞狮、踢毽子等传统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引入到农村社区当中,使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得到丰富扩充,使农村社区的居民在活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3.2 增强社区体育文化活力,紧跟时展潮流,做到与时俱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迎来了信息化的全新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被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业领域,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创建了更大的信息平台及发展空间。在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紧跟时代信息化发展潮流,保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先进性、时代感,通过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来推进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进程,增强社区体育文化活力,使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机构更加快捷、简便、实效,构建信息化的社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模式,使社区体育文化的服务水平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并使社区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3.3 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坚持低碳生活的健康理念

之前我国很多农村为追求经济高效益而忽略了生态环保问题,使周遭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经济效益的提高是以牺牲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翠绿的树木为代价的,农村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较为薄弱。在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农村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使其树立低碳生活的健康理念,将环境保护意识和低碳生活理念渗透到场馆设施的使用、规章制度的修订、标语口号的宣传、农村社区体育器材的方方面面,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振中.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下山东省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1:64-65.

[2]马大慧,王小垒,李文辉.新时期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04:15-17.

[3]张俊伟,苗苗,郑卫民.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模式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1,01:55-59.

[4]范传芳,王颖,葛庆焕.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及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03:7-11.

篇8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警务 机制建设

新农村社区警务是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优势,以警方为主导,以合法手段积极开发农村社区资源,强化社区文化,以寻求公众最大程度地参与警务工作,达到有效预防犯罪,长效维护社区治安稳定的警务模式。新农村社区警务建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建立一套良好的新农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胆改革、积极创新、勇于实践。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打好一个基础

新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是一个繁杂的工程,必须要有健全的保障,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要着重做好以下保障工作:

一是政治思想保障。在实际工作中,要求社区民警要加强学习哲学理论,学会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去认识和化解矛盾。同时,社区民警要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社区警务战略思想,树立超前意识、全局意识、责任意识。

二是物质装备保障。搞好社区警务建设首先要改善和完善基础装备的建设,包括基层派出所的办公用房、交通工具、通讯设施、消防器材、办公用具等等。同时必须做好落实社区警务室的办公用房和相关设施的配置,并搞好社区警务室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人员保障。根据农村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的实际,在逐步增强总警力的前提下,对治安情况复杂、设卡巡逻任务重的地区,警力配置要适当倾斜,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事业编制,在当地政府协调下,制订农村基层派出所警力配置的具体计划,分步实施解决。

四是经费保障。要落实好经费保障首先要保证农村社区警务室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和社区民警正常的福利待遇,做好开源、借助社会力量筹措经费,以及提高公安经费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安排使用公安经费,时时处处围绕公安工作重点安排经费预算、购置技术装备,切实提高农村社区警务室经费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要建立健全沟通机制,构建一份和谐

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走综合治理的路子,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以下沟通工作:

一是相关部门的沟通。要保证农村的稳定,首先应该立足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公安机关依靠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治保人员来源于群众,生活在群众中间,最了解和熟悉民情,这是治保会的优势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农村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必须通过治保会这根纽带,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组成严密的防范网络,形成预防犯罪的铜墙铁壁。 二是内部沟通。每个社区的工作需要社区民警开展,这是一个个别概念,但社区警务是一个系统。因此,社区民警应充分运用系统思维,促进各警种、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通过内部沟通,交流体会,最终达到保持警察组织内部对社区警务战略及其运作在认识、评价以及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性。同时内部沟通还具有系统自我修正与完善的能力,并能对外力作用具有适度的反应。

三是群众沟通。农村社区民警通过与群众的沟通,了解农民的想法,听取他们的建议,这样既可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整合社会力量,严密社会面的控制。同时,经过交流还可以消除群众对以往工作的误解,然后得到他们的理解。在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中,我们提倡邻里照看,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一家有难,邻里相帮,这些思想都可以在沟通交流中传授。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一套程序

社区警务是一个整体工程,有工作导向和基本原则,而这些都要通过具体工作体现,所以社区警务工作的规范性非常重要。

一是周密的社区警务工作计划。社区警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之前要有完整的计划,其主要包括分阶段完成的任务、需要达到的目标等。

二是全面的治安信息调查。社区民警需要掌握的信息主要包括:社区对党和国家举行的重大活动、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反映,社区存在的矛盾,社区的区位、范围(大小),人口规模、密度、结构,社区内的建筑布局、道路、街巷等自然或人文方面的特点,社区内单位、组织的数量、类型、活动情况,特别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型组织的活动情况,社区人、财、物、信息等的流动性,社区的产业结构及其功能特点,社区文化、认同感、归属意识,社区人际关系特别是邻里关系情祝等等。

三是积极的宣传教育工作。宜传教育职责是社区民警的重要职责之一,社区民警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动员和组织社区成员参加社区的治安防范工作,培养社区成员的自助和互助能力,以营造社会和谐感。

四是经常的社区巡访制度。实行巡访制,让社区民警有的放矢地深入社区掌握情况,搞好社区防控工作。社区警察主要是深入公众当中,进行走访交流、巡逻、帮助失足青年、处理家庭纠纷等服务性工作,其价值在于公众对警察态度的改善和公众安全感的增强。在社区巡访的过程中,也可以为群众送法律、法规知识,送安全防范常识,帮群众建立群防群治组织和整改安全隐患。

五是便捷的警务互动模式。在警务工作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群众的意见要认真听取,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及时追究,尽量使工作程序合法、合理、便捷,为群众对公安机关信任提供保证,以达到群众帮警察,警察帮群众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增加一份动力

美国管理学家赛蒙说过:“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而领导艺术的核心,在于激励下属主动而又积极的工作。”笔者认为要充分调动农村社区民警的积极性可采用以下几种激励方法:

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法是指派出所领导者用本单位的奋斗目标、美好的前景来激发和鼓励农村社区民警努力工作的一种艺术和方法。

奖惩激励法。奖惩激励法是指派出所领导者在队伍管理中,运用奖惩措施,来激发农村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方法、艺术。

关怀激励。关怀激励是指派出所领导者在队伍管理中通过对农村社区民警的热情关怀,帮助其解决困难,激励农村社区民警奋发向上,积极工作的一种方法、艺术。关怀包括派出所领导者对农村社区民警的思想、工作、生活、家庭成员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子女上学、就业,家属下岗等诸方面给予全面的关心和关怀。

参与激励。参与激励是指派出所领导者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主动邀请农村社区民警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使农村社区民警有多种机会展现自己才于,从而激发农村社区民警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和艺术。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民警提建议、出主意、想办法,并给予重视、采纳,这能给农村社区民警带来尊重,使其产生信任感、成就感。

典型激励。典型激励是指派出所领导者在领导和管理活动中树立好农村社区民警典型,推动农村社区民警奋发向上的激励方式。树立典型时应严格把握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典型要有好的思想基础,应是品行好、作风正的人;二是典型要有好的群众基础,可以立起来,示范于人,为人所学;三是典型要有适合成长、发展的环境。这样才能保持典型性,并持续发展。在此前提下,领导要教方法引导典型,组织活动宣传典型,号召民警学习典型,并教育民警一分为二看待典型。只有这样,典型才能成为大家的榜样,典型的激励作用才会发挥出来。

这些激励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同时需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团队环境,强化责任,建立公正廉洁和人尽其才的人事管理机制、动力机制。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农村社区民警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激发农村社区民警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动力。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供一份保证

监督是国家的一种职能,是维护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秩序的手段。因此,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农村社区警务室建设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警务部门应着重做好两方面的监督工作:

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舆情;舆情反映;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6—0055—02

舆情,简单地解释就是民众的意愿,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因此,舆情也可以说是社情民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舆情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政治态度,包括对自身的认知、对所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评价和对整个社会的态度。如果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舆情成为整个社会的舆情热点,那么农民最关心的利益意愿和诉求也就成为整个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农民对一些社会热点、焦点和民生问题的反应、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社会大众的意见。因此,面对目前河南情况各异的广大农村地区,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干部群众及农民自身角度,来了解他们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舆情反映问题,将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舆情反映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舆情变化随着不同时间、地点和区域、在不同层次和不同人群产生不同的舆情反映,这样的多元化发展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舆情信息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特别是面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利益矛盾,部分村民还会产生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消极心理因素和各种不满情绪。如果不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舆情反映问题,不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好、管理不好,而且会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原经济区建设,直接影响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1.拆村并庄中出现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要发展地方经济等某些需求,对一些村庄进行拆村合并。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很多村庄仍旧保留着浓厚的乡村气息,并有各自村落的文化积累和积淀。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拆村并庄会导致村庄地理界线的消失,但村民心中的村落文化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某种目的拆村并庄,既没有考虑现实中的地理界线,也没有考虑村民的文化认同,只是对一些村庄进行一种行政捏合而不是真正的让村庄进行经济社会文化的彻底融合。目前就出现了在新型农村社区里面,各个村庄对各自利益的维护。

2.群众的“被自愿”问题。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往往拿上访率低或者零上访来标榜自己。事实上,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由于涉及到农民土地这一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农民自然非常强烈关注自身在这一进程中的利益得失。但有的地方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味地利用一切力量威迫群众就范。作为个体,群众无能力与政府抗拒,担心不服从会受到打击报复,虽然表面同意,实则怨恨在心,一有机会就会发泄不满,有的可能会形成,被别有用心的人和组织利用。如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不确保农民的权益、权利得到保护和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将失去民心、寸步难行。

3.征地搬迁矛盾多发问题。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定因素。尤其被征地群众,往往不愿意失去土地,或尽最大可能为自己争取利益。有些诉求合理合法,可以予以满足,但是有些诉求则超出党委政府能力范围,不能得到满足,就造成了上访案件增加,“群访”、“非访”甚至寻衅滋事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矛盾,处理不慎就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4.被要求全面推广的问题。有些地方在全市(县、区)全面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种做法和初衷是好的,但如果一个地方没有经济实力,政府强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如果战线过长过宽,造成当地财政超负荷运转、人员不够用,服务不到位,管理也跟不上,不但群众有意见,连干部也会抱怨工作没法干。

5.存在模仿问题。一些地方各乡镇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但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却被要求各县镇要以县城内的社区建设标准为要求,并以此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和措施。这种工作方法却忘记了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农业生产是农村的主要生产方式,城市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和定位应当是有差别的。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城乡差别和各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城乡结合部的社区应该怎么进行,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的农村应该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有所区别对待,不可一味复制,搞一刀切。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舆情引导对策建议

1.要始终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舆情集中反映的领域几乎都集中在农民利益遭受侵害的领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是农民权利和权益不受侵害。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始终关怀农民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真正把农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农民的创造性,不搞强迫命令,不做任何越俎代庖的事情。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践中,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致力于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尤其要依法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有利的舆情环境。

2.及时掌握舆情信息并化解矛盾纠纷。农村基层矛盾纠纷发生之时,正是他们的利益在遭受侵害初期,亦是舆情发生的起始阶段,如果我们能及时掌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舆情的产生原因及其主要领域,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政策的宣传力度,依托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耐心细致地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既要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乡、村两级干部算清算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这本涉及群众长远利益的“大账”,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运作的自觉性,又要帮助群众算清算好财产保值增值、收入增加受益以及生活水平提高这本涉及群众切身和具体利益的“小账”,让群众充分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好处,提高他们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使他们正确理解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使我们能够及时掌握舆情信息,疏通村民的诉求渠道,对所存在的矛盾和利益纠纷提出正确有效的化解方法,这样才能预防的发生。

3.调控舆情引导的最佳时机。调控舆情引导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条件之一,也是新型农村文明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舆情引导的正确方向主要是针对一些偏激、偏见、谣言、诽谤、消极情绪、有害信息等非主流、非正确、非理智的情绪观点和意识形态的调控与矫正。农村舆情信息具有易变性、随意性、功利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因此,在舆情发起时期更应该进行引导和疏导。同时,农民的看法还处于不稳定时期,更容易通过正确的渠道和知识来干预矫正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以形成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和认识。

篇10

关键词:农村;牧区;社区建设;兴安盟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兴安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包括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汉族在内的20多个民族。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全盟常住人口数为1613250万人。汉族人口为874393人,占54.2%;蒙古族人口为665828人,占41.2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3029人,占4.53%。其辖区内共有853个行政村,总耕地面积6.5万hm2。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农村、牧区人口占多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有助于兴安盟更好地抓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进城乡的一体化。笔者通过对兴安盟农村社区的走访调查发现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并就加强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

1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村容、民主自治、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发现,兴安盟农村社区建设虽有明显差异,比如说有些社区建设注重村容整治、有些社区下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等等,但总体上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对于农村社区建设认识不足

1.1.1从政府的角度看

对于社区的功能给与了错误的定位,管理多,服务少。许多政府部门把社区当做了办事机构,把“无利、费力、不讨好”的职能强加给社区执行,政府任何涉及社区方面的职能部门都有权力对社区发号施令,造成社区工作无所适从,卫生收费、村容管理、普查登记、数据统计等行政性事务繁多,而针对农民的服务性工作很少。

1.1.2有的乡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部分干部在认识上仍有偏差,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措施不够充分,有畏难情绪,工作被动应付。

1.1.3对于农民自身而言

作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评判者和受益者,他们并没有成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同时,村民们不知道社区建设对于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所以导致农民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把新农村建设当成政府工程,与自己无关,“等、要、靠”思想严重。

1.2社区建设缺乏合理规划

有些农村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规划先行的意识,想怎么建怎么建,今年铺铺路面,明年规整一下街道,没有统筹社区建设当中的各要素,比如街道、绿化、美化、房屋建设等,缺乏合理的布局。还有些村的建设属于无序状态,尽管有些村进行了规划,但由于长期形成的老村建设格局,一时间也难以达到规划目标。同时,由于村民的不能积极配合或是没有征求群众意见导致的规划但实施不了的情况也客观存在着。

1.3社区建设资金紧张

钱从哪里来,这是社区建设的关键。一方面,社区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资金缺口大,筹资难,已经成为制约社区建设的重大难题。这集中表现在:

1.3.1政府投入不足,大部分地区没有把社区建设纳入到财政专项支出中,而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1.3.2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为可用收入不足而无法建设,即使建设好了,也存在后续资金和经营管理费用的缺口,导致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1.3.3社会投入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经济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资金投入未能实现多元化。

1.3.4农民自主投入少。一方面农业产业不发达,农民生活还不富裕,没有更多的剩余资金投入基本建设;另一方面由于社区建设的宣传不到位,村民对社区建设认识不清,缺乏自治的意识。对于社区的政治表现出冷漠、被动和无所谓的心态。所以,对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公共服务,也不愿意投资投劳。

1.4社区服务功能不强

经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农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

从整体上看,农村社区居民与城市社区居民享有的服务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服务层次低。城市居民通过城市社区享受到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综治警务等公共服务、社区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的便民利民生活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而农村社区还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待遇。大多还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服务项目,比如在卫生服务方面,打针、吃药倒是有,但体检、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几乎没有。而这种低层次的服务也难以保证它的质量过关,乱开药、滥打针的现象并不少见。

服务设施不健全。比如说文化设施的紧缺,农民看书、看戏、看电影难。有的虽然有这些设施,但真正开放的并投入使用的却很少。书屋中的书更新也比较慢,有些书不能引起农民的兴趣,所以利用率很低。村民的闲暇时间除了看电视外,喜欢打牌的比较多,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社区文化的形成。

服务领域窄,相比城市社区的服务,农村社区缺乏一些满足农民群众新需求的服务项目。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经商,农村出现的大批的留守儿童和大量空巢老人,他们有的需要生活上的关照,还有的需要精神上的关心,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机构,导致这些农村的弱势群体无人照顾。

1.5社区工作人员素质总体不高

1.5.1社区建设 需要一批有知识、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但现有的大多数社区工作者都是些学历不高、年龄较高的中老年人。他们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措手不及,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接受能力差,反应速度慢,缺乏应对能力。

1.5.2社区工作 者待遇低,在职的积极性不高,年轻有为的又不愿意参加社区建设。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断档。

1.5.3对相应人 员的培训不够,大多数在任职前都没有接受过社区管理和建设方面的培训,有的虽然参加过培训,但培训内容大多是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的,而为社区村民服务的培训内容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社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职责的空位与缺位。

2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通过调研,我们既看到了兴安盟农村(牧区)社区建设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经验,综合国内一些省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案例,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农村社区至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对于政府和社区干部而言,要清楚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是要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这就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建设农村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增加农村居民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居民满意的社会经济生活场所。

而作为农村社区的直接受益者,农民更应该认识到,农民不仅是受益者,还应该是重要的参与者。社区的建设单单靠政府和社区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2.2制定科学的规划

充分考虑和尊重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配置情况统筹进行空间布局,结合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明确规划内容,包括住房、街道、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要把社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纳入到规划范畴。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规划设计。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依法查处违规建设行为。

2.3形成多元的投资机制

政府多投一点,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建立涉农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平台,按照“项目捆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对能够整合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作用。

政策免一点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各种证件办理、各类行政性和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或是免收这些收费项目将会大大降低社区建设的支出。

吸纳社会建设资金。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群众自筹一点儿。充分发挥和调动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农民自筹资金和找与本村有关联的名人、能人募捐,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实行市场运作,把村集体资源通过公开拍卖、承包加以开发利用,获得的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

2.4改善人居环境

2.4.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搞好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五改”“五化”“五整治”工程,建设村容整洁的宜居社区。即“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房”“布局优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污水净化、垃圾无害化”“畜禽粪便污染整治、生活污染整治、垃圾固废污染整治、化肥农药污染整治、河沟疏浚污染整治”。设立生活垃圾回收点,成立农村社区清洁队和农民志愿者环保协会。依靠农民自己来改善生活环境。

2.4.2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

要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逐步构筑起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基础,经营为依托,志愿互助为补充的相互衔接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体系。

对照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项服务,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农民的需求出发,拓宽社区的服务领域,提高服务层次。比如说,定期为农民提供免费体检服务,提供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诊断明确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护理和伤残康复、生殖健康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的管理,突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收集与报告等服务。再比如经常性开展具有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体性文体活动,比如说大秧歌、围棋等。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强居民的凝聚力。

2.5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立一个“愿意来、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机制。要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改善社区工作者的待遇。通过“派选聘考”等渠道,选用素质高、能力强、对社区建设感兴趣的人参与社区建设。同时还要经常组织和开展必要的培训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2.6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