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5:0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语文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语文作文

篇1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缺乏一种可资借鉴、可供操作的理论,难以准确地认识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普遍缺乏因材施教,制约了学生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恰恰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

1.多元智能理论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教好每一个学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今天我们国家的大学教育要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非常有必要学习和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创造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教育。

2.根据学科特点,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受教育者的不同智能,提供适合每个受教育者个体不同智能的教育需求,进而使受教育者的各种智能得到充分、全面发展和完善。”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写作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2.1从学生作品发现其智能结构和智能水平

“我和母亲”话题作文集里,习作《我带给母亲的伤害》表现学生内心的愧疚、自责、懊悔的文字非常真切感人,反映该生自我认知智能较优秀。习作《我和母亲》则洋溢着母女之间亲密无间的至爱亲情,反映了该生较为突出的人际智能。习作《钢琴曲中的母子深情》,记叙的是在作为音乐教师的母亲指教下,苦练钢琴并小有成就的事。该文讲述的故事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当中,文章反映出该生具有出色的音乐智能。写作教学中,学生从观察和感受生活,搜集和整理材料,到选择和确定主题,构思和谋篇布局,都与其智能结构和水平息息相关。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若干次写作过程的细心观察,就能基本掌握每个学生的智能结构,即学生多元智能结构中哪些方面智能发展要好些,哪些方面智能发展尚有不足。教师通过学生作文发现其智能结构和水平,无论对于教育教学还是对于学生自我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2.2通过写作教学,优化学生智能结构和智能水平

2.2.1“扬长”与“补短”并重,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智能结构和智能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指导上,特别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做到“扬长”与“补短”并重。比如数学—逻辑智能发展不足的学生,逻辑推理、科学分析方面的能力较低,在写作事理说明文和议论文时有相当困难,教师在进行上述文体写作教学时,要给予这些学生特别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对数理—逻辑智能较强的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给予更高的期待。再比如,自我认识智能较低的学生,在自知、自处、深入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方面能力低,要写好自传、自省方面的作品恐怕不易,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要更多一些,确保他们通过写作能在这项智能发展上取得进步。

2.2.2找准学科定位,注重培养语言智能

加德纳教授强调,人类的多元智能发展中语言智能居于首位。语言智能通俗地讲,包括听、说、读、写四项技能,而这四项技能恰好指明了进入语言智能开发的路径。大学语文课程当中,写作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学生语言智能。培养和提高其他方面智能以及优化智能结构,仅仅是大学写作教学的附带的作用和目的。作为大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头脑清醒,找准学科定位,分清主次,千万不可舍本逐末。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智能发展。

2.2.3创设情境,注重写作过程体验

大学语文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当中,要充分利用应用文所涉及的社会生活极其广泛的特点,培养大学生多元智能。譬如,在贺词、欢迎词等礼仪类文书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多媒体资源,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既学会了相关文体的写作,又学会如何得体地与人交往沟通,从而达到提高人际关系智能的目的。再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求职信的写作时,就可以设计一场求职应聘的情境活动。学生在这种写作教学活动中,通过反省自身才能性格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高了自我认知智能。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智能结构与多元智能[J].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2)

[2]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诠释、悖离与超越[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篇2

关键词:大学英语作文 内容 语言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产生大量的语言问题那种存在于学习者中介语中,持续时间长,但又难以改变的语言现象就是语言僵化现象。如:“He is work in a company.”“It was happene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关于这种语言僵化现象的起因,有许多理论。Vigil和Oller认为:在语言的学习交流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两种信息的交换:一种是情感方面的信息,一种是认知方面的信息。情感信息以超语言的形式,如表情、声调、手势等来实现,认知信息是以语言的形式来表达的。如果在交流中得到肯定的情感反馈和肯定的认知反馈,会鼓励学生以同样的语言形式试用下去。如果学生的语言中有大量的错误,这种形式的反馈会造成错误形式的僵化。防止语言僵化的最佳方法是:肯定的情感反馈与否定的认知反馈。这一理论对教学有明显的指导作用。教师要把握教学及其反馈,既要做出肯定的情感反馈,鼓励学习者继续语言尝试,又要做出否定的认知反馈,示意学习者有必要做一些变化和修改。

语言僵化现象大量存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笔者利用语言僵化理论指导作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写,又要总结其常见错误,及时提醒,防止其语言僵化。可以从内容安排和语言表达两方面人手。

1. ―内容安排

1.1 指导学生很好地处理开头。

教师可把开头的方法总结如下:

(1)概括、总结法。可用如下句型表达:

There is no doubt that;It is obvious that;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2)引用谚语、典故法,可按如下表达:

A proverb says like this;There is an old saying;As the old saying goes.

(3)如所写的可能不为读者所熟悉,可用下定义法,先解释一下。常用词有:

define;refer to;in other words;mean;explain;be defined as;in definition

(4)图表法。如根据图表说明问题,可用如下表达:

The diagram shows that

The table illustrates

The picture demonstrates

The chart indicates

1.2 指导学生对段落及段落间过渡的处理。

(1)在一个段落里,主题句一般放在句首。在句子的表达上,要选择适当句型,尽量做到长、短句,复合句综合运用。

如:

a. ―状语开头:

For the whole day,I did nothing.

b.宾语开头:

This sort of thing you may find in some other cases.

c.表语开头: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is love.

(2)在段落之间,要注意用过渡句,过渡词连接,以保证内容完整、合理。

a.表结果:thus;so;therefore;as a result

b.表原因:owing to;due to;as a result of

c.表让步:although;yet;in spite of

d.表对照:on the contrary;rather than;by contrast

e.表举例: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

(3)文章的结尾要简洁有力,最好与论点相呼应,使读者对篇章内容一目了然。

表结论的句子有:

1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l can draw a sound conclusion that

l can reach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that

2. 语言表达

2.1 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

(1)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少:Your friend will be small and small.

应为:Your friend will be fewer and fewer.

(2)动脑筋:move your brain

应为;use your head,think hard

(3)说谎:speak lie

应为:tell a lie

2.2 教师要加强对学习策略的指导,训练学生用多种表达方法来表达同一意思。

如:

a.“我对英语很感兴趣”可有如下表达:

I am interested in English.

1 am keen on English.

I care a great deal for English.

b.“不发达国家”可有如下表达:

developingnations;emerging nations;less-developedcountries

2.3 积累形近的词或词组,避免在作文中出错。如:

informal正式的series系列 except除……之外

former前任的 serious严重的excerpt摘录

总之,用语言僵化现象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一方面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语言认识方面的交流,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篇3

学打羽毛球

五月二日,我做完了功课,和爸爸一起来到院子里的一块草坪上,爸爸教我学打羽毛球。

我拿着球拍,不知道该怎么打球。爸爸对我说:“拿着球拍,身体要侧过一点,对这羽毛球用力打去,球就会发出去了。

我照着爸爸的方法就练开了,开始的时候,球拍怎么也不听话,老是打不着球,就是打到了球,球也很不听话的往斜里飞出去。我一遍遍地练习,感到很累了。爸爸对我说:“先休息一会,再继续练,练好了发球打球就省力了。拿冠军的运动员是很伟大的,但他们平时付出的努力是很打很大的,我心里暗暗地想,我一定向运动员们好好学习。于是我又开始练球了。

篇4

我是这样学会的。教练叫我,第一步把球抛起来,第二步看准羽毛球掉下来的时候把羽毛球拍用力一打,打的时候,要大力得打,羽毛球就像闪电一样飞了过去对面。

“如果羽毛球打得高,那就飞得更远了!”

于是,我按教练说的话去做。我又把羽毛球扔得高高的,等羽毛球掉下来的时候,我用羽毛球拍把羽毛球往高处打,果然,羽毛打的更远了。

我记得教练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你一定有看准羽毛球才打,不然羽毛球就打不过去。”

以后我每天拿着羽毛球对着墙壁打,羽毛球有时飞过左边;有时飞过右边,害得我东跑跑,西跑跑不久我就学会了打羽毛球。我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中,有以下趣事。

趣事一:有时我和教练打羽毛球,教练打得很高,害得我要跳起来,大力地打,有时用力过度很容易打到脚,害的我的脚肿了起来,弄得我的双脚全黑,“呜呜!”我便哭了起来,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很好笑。

趣事二:我和教练打羽毛球,教练打得很远,我又立刻跑到后面,才可以把羽毛球打回去,突然!我的脚往后一滑,我便摔跤了。

趣事三:我和教练打羽毛球,这次教练打得很低我要立刻跑到前面才接到球。我有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还滑了2分米了!这次我哭得更大声了!

篇5

I felt very bad early today because everything went wrong.

Then in the classroom I found that I brought a wrong test book and no pen.

Finally when I got home everything became much better.

Peter的文章

I felt very bad early today because everything went wrong.In the morning my alarm clock didn't work and I didn't went school on time.In the kichen my mum was angry and hooling at me.She thought I went to bed too late last night.On the way to school it started to rain and I forgot to bring my umbrella.What bad luck!

Then in the classroom I found that I brought a wrong test book and no pen.When I was eating my lunch I found the rice taste sour and there was a worm in my apple.In the afternoon my stomach felt strange.It must be the sour rice.How could this be!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62-02

人文素质是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学校都是人文精神塑造地。但是让我们遗憾的是现在很多高校在教育中对人文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视,只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忽视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随着问题的加剧,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重视。学校开展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教导学生怎么更好的做人。如今,在大学开展的所有课程中,大学语文因独特的人文色彩受到关注。近几年,大学语文的课程进行了深入改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学理念由原来的“文学教育”转变为现在的“人文教育”。大学语文的教材都是由人文母体构成,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充分地体现出来。但是“人文教育”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它覆盖的面非常广泛,贯穿于“人文教育”的各个领域。大学语文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不仅包含了人文素质教育,还包含了文学课和文化概论。

一、通过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文学不仅和人生有密切的联系,和大学生的现状也有一定的联系。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精神的学习。在现在的大学中,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呈现下降的趋势,很多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都出现了一些偏差,习惯性的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行为,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做任何事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思考,不愿意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无偿的贡献;在价值取向上,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较重,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从功利方面考虑。缺乏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心,集体主义荣誉感和民主自豪感都较淡薄。在现在的社会中常出现大学生犯罪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刘海洋的“伤熊”事件,就是因为人文素质的缺乏而造成的。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是最主要的课程,大学语文能将人文精神进行快速的传播,能够将思想教育和道德熏陶融入到学生学习中。在对人文素质进行教育时,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讲述,还要结合古代的经典文学,对节操、廉耻、气节、正气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感染下将思想的境界得以健全和升华。新版的语文教材,主要对我国的文学遗产和传统文化进行了介绍,并涵盖了社会生活知识、哲学知识以及我国的历史知识。将这些作品中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高尚的人格阐述出来,学生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对以往的历史进行批判和辩论,受到其中的审美价值以及智慧理性的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精神境界造成影响,还能改变学生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理性的启迪,在真实情感和感性经验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推动者和建设者,身上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它不仅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还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强化大学语文在人文须知教育中的作用

在大学的教育中,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要想将大学语文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将大学语文教材中德育的因素进行充分的挖掘,并将语文课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道德素质是人文精神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人文教育虽然不能促使人成为天地境界中的“天民”,但是它至少是社会的一员,它所产生的行为就是符合道德意义的。在《大学》中,有这么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进行德的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它改变了人们的恶劣思想。

2.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心理素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它是众多人才素质中唯一能动的因素,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时,能调节整合内部环境产生的作用。心理素质是人体素质的核心,所以对人文素质进行的教育中,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魅力的完善是重要的内容,它能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力,让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在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将人的心理与人的生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钱钟书的《论快乐》中,用辩证的方法对“快乐”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的山水田园诗中,王维、孟浩然以及陶渊明都对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进行了描述。让人们明白在遇到挫折时不要放弃,不要灰心,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这样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3.将大学语文中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进行培养。文学艺术中,出现了实证性的“真”,但是这些“真”的现象常常令人们匪夷所思,携带着无数的问号;也出现了虚无缥缈的“假”,但是这些“假”的现象却能为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魔力。在李白的诗词中,出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绝句。李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将自己看到的画面夸张地描述出来。很多文学作品都运用了想象力,这些想象力不仅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还能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现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都是依据古文编写的,在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还能让学生深刻体会文中的情感和思想。古文作品的翻译为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平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二十二字将现实和作者的遭遇进行了表述,既没有进行景色的描写,也没有运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用最简单的文字将自己最复杂的情感表现了出来。这就是形象思维的魔力,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就能将心中的感情抒发出来,简洁有力的文字在无形之中将作者的动作、思想、神情都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

参考文献:

[1]彭书雄.基于人文素质培养和语文能力提升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徐洪波.高职《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培养探索[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8,10(6):67-68,73.

[3]洪山,杨锦鸿.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36-140.

篇7

区别于早前的语言学派,认知语言学既弥补了以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忽略“语言作为符号系统所具备的固有规则”这一不足,也避免了生成语言学过于强调语言自治性而引发的循环论证问题。为此,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确定为“现实———认知———语言”,所提出的隐喻、原型、范畴以及构式语法等概念,既在理论上拓宽了人类对语言的认知维度,也为应用性的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范式。我国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引进、介绍到迅速发展、多方面应用及理论反思几个阶段,迄今已二十余年(束定芳2009)。从开始对国外学科知识的关注与引介,到将理论运用到汉语本体研究,再到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中国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学界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并成为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综观学界的研究内容,还基本停留在“模仿———运用”层面,鲜有理论上的创新,这一点是值得国内学者反思并加强的。

2、语言对比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说过,“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这充分说明对比在语言学习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Linguistics),又称“对比分析”,从对比的角度出发,对不同语言进行比较研究,描述其异同,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综观其学科发展,首先产生的是“对比分析”这一共时的研究方法。随后基于二战后外语教学的需要,美国语言学家B.Whorf首次提出“对比语言学”的名称。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R.Lado出版了LinguisticsAcrossCultures,标志着对比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潘文国,2002)。由此可见,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基础是外语教学,二者在目的与方法上始终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的汉外对比研究从《马氏文通》开始,经过几代语言学家的努力,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学英语的热潮,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学科建设方面,许余龙的《对比语言学》提出对比语言学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步骤及方法等,强调语言项目的共同对比基础,运用统一的理论进行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然而与认知语言学相比,对比语言学的独立程度稍显不足。究其本质,对比只作为一种方法来进行研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尽管国内“对比语言学”的提法层出不穷,笔者经过反复考量,认为这一指称有待商榷。综上,虽然“对比语言学”是否作为独立学科尚无定论,但“英汉对比”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仍给英汉语的研究及教学提供了思路。

3、英汉认知对比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为语言对比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事实也证明对很多语言现象都有较强的解释力。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不是简单再现外部世界的物体、事件或关系,而是人类将自己对外部事件的认知用语言表达出来。由于全人类对外部世界的基本经验相似,因此同一意义的表达在不同文化与语言中具有共性,这为语言对比提供了可能。但不同的社会环境存在差异,并体现在语言文化上,这使得对比存在必要性。文旭(2009)指出,认知框架下的语言对比在国外已具雏形,但以认知为基础的英汉对比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成果只分散于部分著作与论文中,如赵世开先生的《汉英对比语法论集》,沈家煊先生的“英汉对比语法三题”等。更进一步,探讨二者的结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笔者认为也十分有意义。下面就结合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

3.1语言的意义———范畴化理论

认知语言学指出,范畴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上义层次、基本层次和下义层次。人类以范畴化认知外部世界,从基本层次范畴认识物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原型。在学习使用语言时,属于基本层次的词比其他层次的更显著,易掌握。如汉语中“汽车”是基本层次,人们提及此概念时,既不会说“交通工具”,因为太抽象,也不会说“跑车,奔驰车”等,因为太具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虽然不同语言的基本范畴相近,但仍存在细微差别,因此英汉语词汇在范畴上不能构成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对于二语习得,我们不能拿二语中新的语言形式套用学习者母语中旧的意义,而是要引导学习者通过对照两种语言的异同来掌握二语中新的概念和范畴,以及这些新知识所形成的网络体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英汉语词汇在范畴上的异同,例如英语的cousin和汉语的“表姐”、“堂弟”等词并不等同,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英汉文化差异及认知范畴区别。结合这种思路,我们不妨在写作教学中引入“头脑风暴”式训练,引导学生对某一概念的汉语义联想尽可能多的英语表达,从而作文语言多样化,避免行文单调。例如“优点”一词,引导学生联想advantage,merit,virtue,strength。同时引申出“缺点”,英语对应disadvantage,drawback,shortcoming,weakness。这两组词可构成一个知识域,使学生了解英汉语在词汇意义上的对应方式,意识到写作时可以替换使用。

3.2语法的意义———构式语法

认知语言学关于语法的研究派系众多并各有重点。Croft(2004)指出该框架下的语法理论主要包括四种,即Langacker的认知语法,Lackoff和Goldberg的构式语法,Fillmore的构式语法,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尽管诸学者有不同的思路,但大体上构式语法的特点由Holme(2009)总结为:(1)语法是由符号综合体或构式构成。(2)语法能够表达意义,建立形式与意义的表征关系。(3)语法意义像词汇意义一样是经过概念化处理的范畴,用于记录某一特定方式的认知情境。构式语法强调语言是形式与意义的统一,对习语、词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比如way构式(Goldberg1995),what’sXdoingY构式(Kay和Fillmore1999)。同样的,构式语法也成功解释了汉语中长期困扰学者的特殊用语,如沈家煊(2006)分析了“王冕死了父亲”,陆俭明(2002;2004)分析了“吃了他三个苹果”。相对于乔氏句法理论,构式语法在解释力与发展前景上有很大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结合英汉对比,引入构式语法的概念与思路,有意识地让学生分析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帮助他们识别语言中存在的大量构式,加强他们对构式的整体把握。例如英语中的therebe存在结构、双宾语结构、系表结构等,都是学生看似掌握但容易出错的地方。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整体输入这些构式,记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而不是分析语言内部语法;再结合汉英互译练习,通过模仿进行语言输出。此外,对于英、汉语中同一概念但表达对应方面容易忽略的构式也要注意。如“某地有某人/物”这一认知概念,英语对应的表达是therebe结构,但学生容易出错。如“我们大学有5000多名大一新生”,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很多学生写成Ouruniversityhasmorethan5000freshmen.相信所有能进入大学的同学都掌握该句的英文表达Therearemorethan5000freshmeninouruniversity,但为什么自己输出时会犯错呢?这就反映了学生对于英汉双语的认知及构式理解有偏差。这些都是教师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

4、结语

篇8

【关键词】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流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对象是已经基本掌握了英语语音、语法知识的大学本科学生。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表现为:不仅要帮助学生巩固语言基础,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发现,文化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一词是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提出的,此后对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本文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文化形成及发展的前提,并且各国语言对其文化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达到英语和相关文化有机融合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文化的熏陶。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修正孤立的英语学习,要将语言学习放在英语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语言、学习英语及其使用英语的交际过程。这样的学习经历才能使学生不仅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且具备使用英语的文化交际能力。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拓展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从而借鉴、融合外国文化精髓,提高自身全面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教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促进作用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大学英语的课堂上教师通常都会讲到文章中某些词语的意义、用法、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关系等等,并组织学生通过不同方式进行词语练习,但对词语的文化内涵设计不多。而英汉两种文化都是历史悠久,英汉两种语言也都是成熟发达的语言,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词汇,这些词汇又和各自的文化紧密相连。各民族的词汇都直接反映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社会现象认识的关度和深度。文化在词语上的映射主要表现在词语的意义上,其中联想意义表现最为突出,词语的联想意义主要包括内涵意义,情感语义以及社会含义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大不相同,使得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联想意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教学内容会对词汇教学起到以下的促进作用。首先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以往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偏重词语的音、形、意,而英语是吸纳性很强的语言,再加上英语中的成语、谚语、俚语等等纷繁复杂,处处渗透着浓郁的西方文化气息,它们既展现出英语语言文化的历史演变,同时也展现出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文学艺术、历史典故、寓言神话等方方面面的丰富内容。同时汉语言文化也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适时地进行文化对比,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英语语言文化的动机,从而有效的提高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学习效果。其次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教学内容会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深层理解。在世界文化领域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两种文化的特点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国文化偏于静态,西洋文化偏于动态,中国语言趋于直觉思维,英语趋于逻辑思维,中国文化的模糊性特征明显,西方文化准确性特征突出等等。这些文化特点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词语的联想意义有着很大不同。可以表现为语义错位、语义空缺、语义碰撞等。在词语教学中讲解英汉词语联想意义差异的表现及其内在原因,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含义的深层理解。另外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文化对比教学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词汇。

四、文化教学对英语读写教学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的读写教学虽然这些年先后出现了情景法教学,交际法是教学,任务型教学等等,但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一直还在延续,因为要教授如何读懂英语,如何正确地用英语表达,必然要分析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篇章以及修辞方面的异同,加强对英语语言结构的认识,逐步完成学习过程。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用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完成了对英语语言规则的学习后,进一步需要学习和理解的是英语的语言文化,否则就很难达到使用英语完成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而且英语学习越加深入对文化的要求就越高,因为语言就是一面反映民族文化的镜子,而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包含了特定的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等。因此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应敏感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含义,逐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减少跨文化交际失误,从而真正理解所阅读的文章。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新目标,具有文化才创造力的学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化知识并与汉语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在语言能力上,更是在文化交际层面上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 地方文化 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别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地方文化这块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归纳起来,地方文化有四个方面的“作为”:

一、在编写校本文化教材中大有“作为”

民勤地方文化内容浩繁,如何使其为我所用,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二教材,我们披沙拣金,曲径探幽,作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利用有奖采风征文的形式,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最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写成书,成为我们师生手中一本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教材。其中的主要内容有:(1)大量鲜活生动的民勤方言俗语,例如“白眼狼戴礼帽――假装好人”、“板凳上钉钉子――有板有眼”、“包老爷断案――六亲不认”等;(2)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例如苏武牧羊、休屠王和祭天金人、青土湖的金牛等;(3)质朴健康的传统民俗,例如端午节戴花绳、中秋节花样西瓜祭月神、大年初一“燎天篷”等;(4)历史遗迹和地理名胜,例如汉代的烽火台和连古城、现代的瑞安堡、苏武山和苏武庙等。

二、在课文课堂教学中大有“作为”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勤地方文化,我们强调首先要依托于教材,因为如果我们在课堂引入地方文化的方式过于突兀,那势必引起学生的困惑。而如能依托于教材,适时、适量地在课堂上涉及、讲解与文章有关的民勤地方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带动学生认真学习相应的篇章,而且还可以引发他们去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本地文化。如此一来,学生接触地方文化的兴趣提高了,教学品位和质量也会相应提高。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不失时机地引入民勤民居的特点,北京胡同文化的封闭性和民勤保存完好的“瑞安堡”有着惊人的相似,二者都折出传统儒家文化心理的影响。这一细节给学生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个别学生还提到了山西民居和平遥古城,老师恰到好处地点出,民勤的许多居民正是明清时期中央王朝迁民充边时由山西迁入,而民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这样,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知识链清晰而完整。再如讲授《报任安书》时,讲司马迁的忍辱含垢以成大志,民勤的历史名人苏武自然成了最好的对照,苏武在北海茹毛饮雪十九年的精神和司马迁一样光照千秋。而实际上苏武精神早已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它更为民勤人所熟知和津津乐道,情感也更真实亲切。

三、在作文训练中大有“作为”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关键在于无话可说,而无话可说的原因则是手中掌握的素材太少。民勤地方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写作素材宝藏。语文教学和地方文化相结合,在作文训练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现身说法”,比如民勤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自古就有大队驼队走南闯北的传统,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风尚:一是立照子。驼队到达休息地点后,第一要紧事,就是在最高的显眼的沙丘上,用整株的麻黄栽一个标记,俗称“立照子”。人们出外作业,或有行路人在沙漠里迷路的时候,就能够寻见住人的地方。二是边外无盗贼。人们在沙漠中作业,往往一住数日,在此期间,哪怕离开宿地很远,时间很长,露宿地摆着的东西一样也不会丢失。迷路的人到这里,可以喝水吃馍、打火做饭,只是走时决不带走任何东西。三是盖井和续火。驼队离开宿地时,有两件必须要做的事情:第一是把掏下的井用草盖好,插上草标,让过往行人或驼队到此可开井取水;第二是在火堆上再续上干透的畜粪,留下火种,过路人至此,可拨开火堆做饭,临行时火种不断。当老师把这些民勤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鲜活素材摆在学生面前时,真是“吹皱一池春水”,有人据此写出《大漠驼铃》,表现沙漠风寒、真情依在的感人画面;有人写出《薪尽火传》,讴歌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呼唤道德良知的回归……把地方文化纳入作文的轨道,是一种彰显人文精神、提高作文素养的非常有益的尝试。

四、在“大语文教学”实践中大有“作为”

社会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它也是“大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里面有丰富的语文资源,隐含在地文文化之中,如果好好利用,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民勤一中语文组与学校政教处密切配合,利用星期天或者节假日的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调查研究活动,亲身感悟民勤地方文化。其中的话题有《民勤姓氏考证》、《三角城和休屠王》、《漫话苏武牧羊》、《民勤门楼楹联的特色》等等。我们认为这些活动是成功的,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的风光与秀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解读家乡人文精神的精美;与自然对话、与古迹对话、与诗文对话、与名人对话,在对话沟通中,扩大自己的视野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也能够使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身上得以继承和发展。活动结束时,多数同学写出自己的调查报告,经过精心评选,对优秀者给以奖励,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地方文化是一条涓涓不息的河流,从古流到今,并奔向未来。合理地利用它,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仪态万千、异彩纷呈。

篇10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cause, artificial substances, release, waste produc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nsumption of goods, bring it under control, agriculture, chemicalsubstance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 read a piece of news recently。 It says that in Japan marly businessmen ave selling fresh air to customers。and now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Why? --Fresh air is getting less and less in Japan, and so is it in the U。 S。 A。

In fac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a very serious problem the whole world is facing。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waste products released from artificial substance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increased consumption of goods。 Bedsides, the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in agriculture also cau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Look at the sky, you can see that dense smoke is being released from the high and big chimneys; those dirty and poisonous substances are flowing into the rivers that we use for drinking water and millions of tons of waste products are heaping around us。

How to change this condition?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re trying to work out some effective means to bring it under control, but no great success has been made。

环境污染

最近我读了一则消息说在日本,许多商人向顾客出售新鲜空气,现在这种情况越演越烈。为什么呢? 因为在日本新鲜空气越来越少,在美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