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体会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入学教育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个希望的季节,我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活,同时又迎来了我的大学生活,我怀着一份激动而又迷茫的心情来到了这个学校。
在入学的四天里,我们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接受了入学教育,在各位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了许多心中不明白的问题,首先在第一堂课中,我感受到这是一所拥有严格而又完善制度的学校,对于家庭贫困、学习优异的学生,学校都有帮助和鼓励,这给了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又有很严格的处分,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可以很好的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感到受益匪浅,最让我铭记的是:大学的成功=身心健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社会经验+职业化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旺盛的人生成就欲望,连老师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对他的钦佩由心而发,连老师有问我们“你为什么而活着”我们都是有责任心的人,都是存希望的人,为了明天得更好我们努力、怀有希望的活着。
每一位老师都是经历过许许多多风雨的前辈,他们的话里都有许多的人生的真谛、从他们的话中我收获了许多努力都得不来的知识。
我们应该做一位自强不息,追求卓跃的大学生,在这个学校的生活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很好的人生规划,塑造完美的生活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更为以后的学习和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最后,希望我在计算机学院的学习深涯中开心快乐。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500字
您们好!很高兴多年后又回到了久违的校园!校园是这个社会中难得的一方净土,就如上面陈学嘏同学所说的那样校园了少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多了一份师生情、同学情!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这些年才真正懂得这份感情的难能可贵!我更加珍惜这次重返校园的机会。其实工作了这么多年,常常在工作中遇到很多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才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很有限,所以才下定决心重回校园学习。很多年没有碰过书本了,现在学习起来还是很费劲的,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老师和各位同学多多帮助!在这里特别谢谢李老师和李玟伽同学这段时间对我的帮助,因为工作太忙,很少能到学校来,多谢两位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呵呵,一定要支持我这样的后进生,不要让我拖了我们班的后腿。
俗话说:人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知识经济社会没有知识是难以在社会立足的呀,为了悬崖勒马,我来到了电大充电.能在这里学习是自己的一个大好机会,那么我定会珍惜这次学校和社会为自己创造的这个条件,让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通过获取知识来充实自身头脑.
又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我也很赞同,大家为什么会聚到电大?我想没有一个人会说为了好玩吧,我想都会统一认同是:想让自己为社会能付出多一点,而得到社会回报大一点吧.
入学教育心得体会500字
时光如流水般飞快,不知不觉间,小学六年就这样过去了。如今,我们告别了小学生活,来到了崭新的初中校园。我们每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希冀与憧憬,踏进了这相崭新的校园,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入学教育课上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要重新定位,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要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待人。如果在小学你给自己的要求是95分以上,那么到了初中,就象是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也一样要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
不仅如此,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自然要树立一个全新的目标,而且要时时刻刻记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当你到外面去和朋友玩的时候,你要想想你的目标;当你在学习时忍不住开小差的时候,你要想想你的目标;当你觉得累了想要休息的时候,你要想想你的目标。目标不是靠说的,它是靠无数个朝夕的坚持磨练出来,必须要有足够的毅力,你才能始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泄气。
篇2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高一(2)班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家在新的班级、新的学期里取得新的辉煌!
怎样度过下面这两年紧张而又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呢?下面我来谈谈几点看法:
第一、同学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1.作好吃苦的准备
选择理科,同学们将要面对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要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要面对更长的在校时间,这都要求同学们要树立起一种意识、高考意识,要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
2.尽快适应新环境
高中阶段不仅所学知识深度、难度加大,而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所以大家要尽快适应新环境。
3.学会自主学习
较之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重新自我定位
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记住,进入高中,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3年的时间足以不断提高成绩。因此,我们要明白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要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给予自己正确评价,并激励自己不断向目标努力。
第二、同学们要养成九种好的习惯
1、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就谈不上愉快地生活,也不可能安心地学习,因此建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坚持锻炼身体。
2、管理习惯
要学会管理自己,也要学会管理他人,可通过毛遂自荐的方法,进入班委会或学校学生会、团委会以及学校的其他学生社团。充分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
3、要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
同学们听说过会移动的黑板的故事吗?大科学家安培经常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有一次,他走在大街上,正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忽然看到前面有一块黑板,于是他便从口袋里掏出粉笔,在黑板上认真地演算起来,算着算着黑板开始移动,于是他也跟着移动起来,后来黑板移动得越来越快,他实在跟不上了,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遗憾地说:“可惜我还没有算完”,其实我们的学习要的不就是这种全神贯注的习惯吗?
4、要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当年求学的自勉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就是他在学习上持之以恒的写照。
5、思维习惯
高中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6、阅读习惯
“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就要加大阅读量,并作好读书笔记。
7、质疑、求教习惯
高中的知识比初中知识难度加深,不易理解,学习上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同学们要大胆质疑,虚心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8、总结归纳的习惯
对每一阶段的知识和学习,我们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
9、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高中的学习,课程多、时间紧,要求同学们学习要有计划性,要定出各个学科,各个时段的学习计划,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这就等于赢得了大量的学习时间。
高中入学教育心得体会二:高中生新学期入学教育心得体会(722字)
九年寒窗终成桂山学子,当我提着行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激动。往日的理想终成现实,桂山,我曾在心里把您召唤。今日我终于可以依偎在您的怀中恬憩。桂山,这间充满灵秀之气的百年老校已经孕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国家栋梁。
在萦绕着浓厚文化气息的校园内,学习是一种幸福。在学前教育中,我们回望了桂山的历史,就像观看一部电影。故事情节永远是那么的高亢那么的激奋人心。虽然桂山的过去我们无法参与,但是桂山的未来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严格的校纪,独立式的校园生活可以锻炼同学们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在这里才是真正的独立与自理。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单位,不同的班有着不同的特点,于是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几天的相处,我们同学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团康活动中,每个人都是显得那么积极。我们设计了本班的班名、班词、班规还有班歌呢!每一样都凝聚了同学们的心血,是我们智慧的结晶。
结束了学前教育,接踵而来的就是军训了。在依山傍水的国防教育基地给人一种为之一振的感觉。换上一身军装,肩上似乎也多了什么叫团结,什么叫服从,什么叫毅力……我们更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炎炎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但是没有人愿意倒下,没有人愿意放弃人生的挑战。迎难而上,开启新的篇章。毕竟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就;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所以我们满怀希望地播下种子,洒下辛勤的汗水,最终摘取最丰盛的果实。
学前教育令我们明白要德馨学厚,军训令我们自强不息。短短十天的时间教我在迷茫中摸索,在徘徊中坚定,在风雨中成长。不管未来会是怎样,只想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亲手编织属于自己的未来。我仿佛化作一只雏鹰,在桂山这片蓝天下展翅翱翔,经历风雨挑战,最终冲向胜利的终点。
高中入学教育心得体会三:高一新生入学教育心得感想(4153字)
16岁的花季,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如何让花季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不仅是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更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教员的神圣使命。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因身体、心理及外界的诸多变化,内心深处不断聚变着、涌动着、迸发着。引导好了,向良性循环发展,他们可以作出一番伟业,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才;而偏激了,误入歧途,将贻误终身,更有甚者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后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新闻、报纸、广播及我们身边不乏事例。因此,我认为必须大力做好高中生的入学教育,把这一起点作为人生的第二次启蒙期,打有准备之仗,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
由于教育对象、教学环境和教育方法的差异性,不同的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入学教育。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经过几年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认为在对广大高中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最重要的是突出强调两点:
一、养成良好习惯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成长有利,而且会受益终身。这里我所说的“良好习惯”,不仅仅指学习习惯,还包括生活习惯、心理习惯。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21世纪的职业主体是技术性工作,这就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劳动者应该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新技术适应能力更强、具备计算机应用和跨国语言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首要的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如果能够课前认真预习、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巩固复习、思考发现问题,然后加以分析、解决、整理,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而相反,如果课前不闻不问、课堂似是而非、课后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加工和整理,学习起来自然无头无绪,久而久之,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会比较混乱。这就提醒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形成,从而可以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便以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也要求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住关口,在入学初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深深地烙印,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快速地克服、解决过去存在的不良习惯,保证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文明健康方式促进成长。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活生生的一份子,其生活状态如何,也直接或间接地关乎着社会发展的状况。而作为学生,能否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他一生的学习、工作、发展等意义重大。由于受到形形扑面而来的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是心情浮躁、追求时尚、注重感官刺激,结果做事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不设想将来,往往为了一时的潇洒而耽误了一辈子的前程,后悔莫及。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指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处理眼前诱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进而确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困难,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确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为国家、社会发展尽义务。
3、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以积极乐观心态挑战羁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从关心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逐步深入到关心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广泛的人群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青少年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不占少数,而且呈现上升的势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认真观察,也不难发现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厌学、情绪频繁波动、早恋、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人对事缺乏信任感、缺乏自控能力等等情况。看到这样的局面,我很着急,也很痛心,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的至关重要性,更在思考如何指引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勇敢地面对、思考、解决人生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还是多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多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多关注学生接触的外部环境,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随时进行心理调节。这样在遇到问题甚至是难题时,学生才不会一味地退缩、逃避、恐慌,而是可以逐渐地面对、正视、调节,直至加以积极地解决。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心病的“治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心理战斗的准备,抓反复、反复抓、长抓不懈,方能逐步解决长期以来被忽视而又积聚很深的心理问题。
要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好人,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
二、学会理性思考
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前,基于所处的年龄段、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能力以及个人的认知构成,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以感性认识为主。步入高中之后,由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成长,课程的科目设置、难易程度的增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而跨越式发展的程度除了与个体差异相关外,还与能否尽快学会运用理性认识关系密切。
所谓“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高中新生由于特殊的年龄、心理、认知能力,使他们具有如下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刚刚接触高中教材,因此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未免存在一定的肤浅、偏颇和模糊。所以,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遇到问题、困难是草率、冲动,还是理智、冷静,我想结果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而能够自觉地运用理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培养、形成的过程。而这里我强调的学会理性思考,既指这一过程,更是要突出思考的内容。
1、思考人生的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步入高中阶段,应该说是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更加成熟、理性,而其中无法回避地就要探询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要逐步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利用事物,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一个人能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于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青年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当前时代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以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完善。可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确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是选择生命之舟航向的大问题。这同样也是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个大考验。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导学生设计人生的蓝图、确立前进的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从而能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大舞台上有所作为。
2、思考未来的专业方向——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由于缺乏对人生的长远规划,很多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很被动,特别是对于自己将来到底要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方向,许多学生从来没有慎重考虑,甚至出现很多随潮流、大帮哄、凭感觉、看情绪的情况,高考报自愿、选专业很盲目,上了大学发现并不是自己的专长或者远非自己的兴趣所在,严重的还有所选方向早已落伍于时展的要求,以至于学习起来很痛苦,看不到前途。这就充分说明一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真理性。所以,在学生步入高中时,老师就应该提示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观察时展的趋势、思考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这样就可以提前很长一段时间探询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且不断地加以调整、完善,到报考时就可以水到渠成,缩短发展方向,少走很多弯路,人生道路就可以顺畅、宽阔许多。
3、思考终身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抱负。
由于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中国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青年学生必须具有历史责任感,担负起时展的重任,而能否树立起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具有决定性意义。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生思考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就会有前进的巨大动力,对自己及国家的长远发展就会有所思考、有所行动,不会为眼前的困难、浮躁所羁绊,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关系重大,所以这方面的教育尤为重要,而且方法必须得当,否则会流于形式、变成说教,反而让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反感,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把握住时展的方向、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教育的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品质,与时俱进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并能够自觉地转变为求知的欲望、品德修养和投身伟大实践的行动,在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篇3
关键词:多维体验;学生品行;品德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269-02
《品德c生活(社会)》作为一门活动型课程,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一体。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养成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和体验,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二十年的教学,我深切感受到在教学中,一定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去认识、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方位的体验、感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
一、重视情感体验,触发学生心灵。
人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情感体验是指通过体验与反思,使知识进入学生的内世界,并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整为一体,实现道德情感的共鸣与升华。
我在教学《说说我家的故事》一课时,我先请一个学生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对自己的家庭进行介绍,介绍完后再把全家福贴到展板中。在学生一个接一个的介绍中,家庭氛围越来越浓厚,学生已然进入了情境。于是,我又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支歌。音乐一响起,课堂上充满着浓厚的家庭气氛。此时,全体学生的情感体验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话语:“太令人感动了……。”“好温馨的一家人!”“我很想我的爸爸妈妈……”说着说着,几个留守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是呀,他们太想自己的爸爸妈妈了。几分钟的情感体验,触发了学生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激起了学生想家、爱家的情怀,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
二、多样活动体验,发展道德行为。
(一)表演,让学生与教材中的角色心连心
表演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事情。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要引导儿童通过生活进行学习,让他们在自身的活动中获得一些体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生活态度,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构建良好的道德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表演教材中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从自己的表演中获得体验,并萌发出内心真实的感受。
在教学《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从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的人中自主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模拟体验。一听说要表演,学生们都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因为他们觉得表演是一件很好玩、很有趣的事情。于是,我故意延长了体验的时间,慢慢地,孩子们脸上的兴奋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难过与难堪。于是我趁热打铁,说:“同学们,你们刚才体验的,只是残疾人生活中的一小部分生活场景,那只是冰山一角呀!假如从现在起,让你永远听不到大自然的声音、看不到我们这个花红柳绿的世界,甚至整日里瘫痪在床上,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你们的生活又会是怎么样的?你们的心里又是怎么样的感受呢?”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显然,孩子们已经真正用心感受到了残疾人的艰难与困苦,他们的心灵被震撼了,许多孩子都流下了眼泪。在后面的全班一起交流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具体事例时,他们显得特别的严肃庄重,显然,此时,学生心里装满了对残疾人的同情、敬佩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又如在教学《引人入胜的京剧》时,我让学生分组合作上台模仿表演京剧,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表演得惟妙惟肖。通过模仿表演,学生对京剧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激起了学生对京剧的热爱之情。
(二)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体验道德行为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游戏按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找朋友游戏。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创设一些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验道德情感。例如我在教学《我帮你,你帮我》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知道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游戏结束后,老师当小记者采访学生,有的学生说:我找她做朋友,因为在我遇到困难时,她曾经帮助过我。另一个学生说:我找他做朋友,因为我摔倒时,是他扶我起来的……
2.竞赛游戏。小学生好胜心强,竞赛游戏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把认知转化为行动,慢慢地他们便知道在生活中要做到知行统一。我们在课堂上要多为学生创造一些竞赛的环节,让学生有表现道德行为的机会。例如:在《规则在哪里》一课的教学时,一上课,我便组织学生进行男女生的“扳手腕比赛”。我先不按比赛规则要求故意在班上选择一个个子最高的男生和一个个子最矮的女生进行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男生轻而易举就获得了胜利。接着,我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比赛进行思考:刚才的比赛,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发现刚才的比赛很不公平,想到既然是比赛,就要定比赛规则。于是,我引导学生定出了比赛规则,组织学生在自己定的规则中,再一次进行比赛。学生在竞赛游戏中体会到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生活中需要规则。在接下来的整节课的教学中,我都以闯关竞赛的游戏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在有趣的闯关游戏中学会了枯燥的规则知识,懂得了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人人都要遵守规则。
3.角色游戏。孔子说过:“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由此可见,只有亲身体验的事物,才是最可靠、最牢固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过:“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角色游戏指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相似的情景,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重新思考问题。在课堂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从而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看问题,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不同情境下不同的想法和情感。
我在教学《我们的大地妈妈》一课时,在引导学生进入教材故事后,通过读文观图“大地妈妈哭了”,激发学生想象:小鸟的家没了,小鱼的家被污染了,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望着画面中小鸟被雨淋的无家可归的具体形象、小鱼因喝了污水被毒死的悲惨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入了角色。“小鸟全身都被雨淋湿了,它难受极了。”“小鸟在雨中冷得发抖。”“小鸟一定会生病的。”“我们再也看不到小鱼了。”……借用角色扮演,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滥砍乱伐、河水污染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产生了“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强烈愿望,在情理交融中,提高了道德行为认知。
又如我在教学《关爱残疾人》一课时,我特意设计了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残疾人和少先队员”,引导学生在扮演中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从而知道要尊重、理解和关爱残疾人。
三、引导模拟体验,强化道德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和经验。针对这一点,我经常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并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走进市场》时,我设计了一个跳蚤市场买卖的模拟游戏,让W生体验当售货员、消费者。学生们买卖的东西多种多样,有的学生卖书,有的学生卖笔,还有的学生规定东西可以进行等价交换……通过这项体验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竞争与合作的心理。教师再根据学生在跳蚤市场获得的体验,引导他们把生活经验和刚才的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道德认识中得到升华,道德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生活(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多些活动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没有体验,整个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时刻引导学生多方位地体验,以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育的实效性。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语文作为母语,是学校教育的一门最重要的学科,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着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r也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本人经过反复思考后认为:“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思想情感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一、创设情境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听了很多语文课,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方面,大部分是采用单纯说教灌输的办法,渗透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很快营造课堂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优质课比赛时听李老师上的《伯牙绝弦》一课时,她就处理得很好。
首先播放《高山流水》,并在大屏幕上播放高山流水的风景画,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下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其次,她向学生介绍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接着她在后来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在头脑中、在学生的眼前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读出“峨峨”的重音和“洋洋”的绵长,引领学生们思考“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语言背后暗含的意思,从所念的有高山流水,到仿照句式补充说话“善哉,萧萧若春雨。”“善哉,皎皎兮若明月”理解所念的还有美好动人的事物后,教师引导:让我们静下心来,再想一想,伯牙的琴声只是在表现这些美好的事物吗?古人往往诗以言志,借物抒情,他在琴声还表达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出所念的还应有理想、抱负、情操、志向、心情等。
再次,她出示课件《警世通言》,让学生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
把听,说,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最后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伯牙绝弦,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情境的艺术感染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引导学生珍惜友情、热爱朋友,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二、感受参与体验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在课堂中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进入角色,眼前有画,从而唤起学生的接受机制,让学生在感受参与体验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指导日常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就注重创设这种让学生感受、参与、体验的情景。在“检查预习”环节,王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一想嘎羧在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在引导学生归纳出“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这三件事。在“品读体验”环节,王老师以第七自然段中的重点句子为凭借,让学生抓住“泪光闪闪、久久地”等重点词语开展讨论,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披挂着象鞍,保护家园的情景。”引导学生将“久久地摩挲”转化为具体的可视画面,让学生把自己当成了嘎羧,正在战场上披挂象鞍,与战友们一起浴血搏杀。在以上所有活动的参与中,学生的视觉、听觉、口头讨论交流全部都用上了,可以说在学生的参与感受体验中融进了学生的情感,融入了学生的体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成功的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例子。
三、课外作业的巧妙设计有助于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语文这个大课堂中,我们不但可以利用课内的教学设计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可以合理安排、巧妙设计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的过程中,自觉感悟、自我渗透和内化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例如,“以勤俭节约为荣”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渗透到《慈母情怀》一文的教学中,我设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自觉践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篇5
通过这次教育教学观摩活动,为我们新入职的英语教师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学习机会。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听了两节课,感觉收货颇丰。这两节课的教学结构设计十分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过度自然,部分细节方面设计很是细腻。虽然这两节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是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的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了两位老师不同的调动学生的方式。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怎样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难易适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孩子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着都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的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进距离,不断进步。
篇6
一、精彩导入,进入佳境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别具匠心、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能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镜头一: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
我在黑板上画一棵树的枝干,再画上几片浅绿色的树叶,对学生说:Look!The leaves are green now. What season is it now?出示单词season和spring。
接着我继续在树枝干上画树叶,并加深树叶的绿色,说:Look!There are more leaves. Summer is coming.出示单词summer。之后我擦去一些树叶,将一些树叶染成黄色,提问学生:What season is it now?Oh,it’s fall now.板书fall。最后将大部分树叶擦去,画上雪花,说:Now the weather is very cold. It’s winter now.板书winter。
二、情境创设,身临其境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情境创设能加快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镜头二:教学Our School
出示学校大门的一张图片,师生对话:
T: Look!This is our school. It’s so beautiful! I like our school. Do you like it?
S: Yes, I do.
T: Now, Let’s visit our school. ok?
S: Ok!
出示学校地图,根据校园分布图教授词汇。首先,教师提问:This is a map of our school. What’s in our school?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playground, garden, teacher’s office, library, canteen五个地方。其次,用“Where are we in?”分别提问这五个地方,学生会积极举手发言。最后,设计Mike来学校参观这一环节,让学生轻松掌握这五个单词的读音及意思。
三、意义操练,妙趣横生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离不开操练,但大量反复的机械操练,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总是喜欢新奇、特别的事物,教师进行意义操练可使词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镜头三:教学My Favourite Season
我编了一段chant:
Spring, spring, spring. It’s warm, warm, warm.
Summer, summer, summer. It’s hot, hot, hot.
Fall, fall, fall. It’s cool, cool, cool.
Winter, winter, winter. It’s cold, cold, cold.
Season, season, season. There are four seasons.
配上有节奏感的音乐,让学生在吟唱过程中,熟悉词汇,快乐掌握词汇。
四、快乐游戏,意犹未尽
小学生天性就喜欢玩游戏,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蹦蹦跳跳、读读唱唱中快乐地掌握词汇。
镜头四:教学词汇:ruler, pencil, crayon, erase
分别将ruler, pencil, crayon, erase放在讲台上,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位同学随意拿起一个学习用品,让另一位蒙住眼睛的同学摸,猜一猜这是什么。猜错时,全班同学齐说No;猜对时,全班同学齐说Yes。
篇7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这一理想境界呢?我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六字方针──静、竞、径、尽、镜、进,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静──静心宁神,为有效的学习提供可能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心浮气躁,坐不住,往往打了预备铃,还在追赶嬉闹,上课很久都难以平静下来。这样的状态能接受多少知识都难说,更不要说自主学习了。所以,学生能否静下心来,平心静气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体育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队列对形”的教学内容来改变这种现状:一是在新学期开学初的前一个月,利用每次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进行“队列对形”的教学。例如:队形变换、三面走的步伐要求、齐步走、跑步走等等,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集中注意力,听讲动作要求和口令指挥,动作做到“快、静、齐”。经过一段时间下来对治疗这帮好动的学生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是在课前由小组长组织带领学生对上次课的新学内容进行复习操练。只要打了预备铃,所有学生必须马上站位,按照小组长的口令指挥开始练习。这样一来,为有效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可能性。
二、竞──竞争机制,激发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征。而竞争机制的引入正是利用了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征而成为激发学生外在动机形成的最有效果的手段之一。好的竞赛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外在动机,而且能够作为一种鼓励进取、鞭策落后的诱因去调动学生尚不成形的各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使其活跃起来,强烈起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我求成”的需要、积极向上的需要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拼搏、不甘落后的精神和成功感等健康的思想品质。我们可以把所有学生按照优劣、动静等进行合理的搭配组成小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竞赛,并且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进行评价,保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径──方法路径,教会学习的正确方法
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自主学习更强调教学活动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同样也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摸准学生,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选择,去发现、去感悟。例如,在以往学生觉得最为枯燥的田径课教学中,改变单一的一节课或几节课仅仅只学一种技术的教学安排,突出学生身体锻炼的实效和身心的愉悦,设置了障碍跑练习、负重奔跑练习、两人三足行、各种姿势的跳跃练习、追逐球练习等,课前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点组成练习小组,并要求学生边练习边探讨哪一种动作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远、合作得更默契,最后在结课时由每个小组组长进行小结、评价。这样,培养了学生主动练习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凡是教材中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思考、观察、练习和探讨的内容教师都可以放手,释放给学生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一种让学生自己回味、思考的教学境界。
四、尽──各尽所能,完成各自层面的作业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设计有弹性的练习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进行练习,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各自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一方面能够解决“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困难生吃不了”的问题,充分发挥和挖掘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镜──以人为镜,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反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实践证明,会总结归纳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学生,一般都是善于学习的人。只会努力学习,却从不思考自己为什么这样学,这样学有多少效果的学生,往往成绩平平,学习效果不突出。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定期地进行学习上的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别人好的学习方法要学习,自己好的方面要坚持。每周都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一周的学习情况,既要写收获,更要写不足之处。然后,再将这些反思拿出来共同分享,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以人为镜,及时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
六、进──共同进步,获得学习的自我成功感
成功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成功感的强弱,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结果紧密联系。学习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成功感,较强的成功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成功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因此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成功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教会学生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如果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应该让他们从小的、容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着手,同时让学生自己记录一下自己每一步的成功,教师也应该为这些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89-01
教与学是学习行为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课堂效率,是英语教师正在积极探索并实践的问题。教师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教师的学生观主要是指学生的发展观和教师对学生的信赖与期待,是树立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树立学生发展中的可塑造的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就会正确看待和适度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当前发展,而且考虑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树立 学生是有情感、活泼的生命体的观念,在教学中就会关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心里体验,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将情感教育融于教育融于后进的转化之中,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也就是说,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相互谅解,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师长,同时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和你进行思想交流,敞开心扉对你倾吐心声,教师才成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教育。反之,没有信赖的教育就像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此外,教师对学生喜人是一种希望,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基金因素,使他们加倍努力:树立学生在认知水平和智力上是有差异的观念,教师就会注意增强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中的个性特长;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教学中就会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发现式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地接受教育发展为主动滴规划自身发展。
二、开展趣味英语教学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闻名的生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佳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生理成分,首要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要让他们携带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踊跃愉快地去学习和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更需要布满激情的课堂。
学生感觉英语学习的枯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语言学习环境,尤其是英语接触起来非常的枯燥。我们应该开展有趣的趣味活动,帮助学生来进行单词的记忆,以及锻炼他们英语的表达能力,相信学生一定会对英语学生产生兴趣。我们可以在进行爆破音学习的时候,在桌子上摆放一些蜡烛,老师先不去进行讲解,让学生来自己进行寻找,哪些单词读出来能够让桌子上摆放的蜡烛灭掉,学生在反复寻找中,找到几个单词,老师在根据这些单词的发音特点进行总结,最终,找到了爆破音的发音特点。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所以,对单词的理解记忆会更加深刻,加上有趣的吹蜡烛游戏,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在学习方面自主性的积极性。
三、完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氛围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完善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营造发挥主体性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轻松地空间里找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说教式的评价模式,要在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过程等都要作出准确的评价,以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的能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关键。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运用最佳方法领悟和运用语言,进而达到交际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议论、自我监督,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要求,使自我意识达到一定水平,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 教学改革 体会
当今社会经济突飞猛进,改革的浪潮一浪高于一浪。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势在必行。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摒弃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给学生注入生命之活水,让其长出生命之绿洲。
下面,笔者来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以求抛砖引玉之效应。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焕发出智慧的光彩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主宰学生命运的“大神”,学生则是随其任意摆布的“小巫”。教师喜欢你,你就有发展的优越条件;教师不喜欢你,你会是个“多余的人”。教师在课堂上喜欢学生“静”,温顺得像绵羊。于是,教师便利用各种方式来压制学生的动,以显示自己的权威与尊严,树立起自己的风范形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机械接受知识的容器,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一直讲,唾沫横飞乱溅;学生一直听,不停地记。教师讲得越详细,学生听得越明白;教师讲得“云罩雾锁”,学生听得“云雾满绕”。这种教学方法是固定的、呆板的、单一的,教学过程是封闭的。这样就缩小了学生的视野,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哪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可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思想的普及,笼罩在传统时代教师头上的神圣光环已消失了,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学生是发展及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占有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互动、互信、友好的合作关系,双方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尊重、赞赏学生,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其潜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焕发出智慧的光彩。
笔者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时,就注意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控好课堂活动的过程。课堂上,有个学生说,既然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为,什么我的成绩那样低呢?他的话立即让全班哗然,议论纷纷。笔者心里一怔,并没有训斥,而是平和地说:你这个想法很奇特,你能说说具体的想法吗?和蔼可亲的态度和鼓励商量的语气,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对于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观点,笔者没有摆出长者的臭架子来说教,而是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文中的相关语句和段落,反复推敲,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各小组发言,最后达成共识:任何人都有创造力,而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样,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发言权,营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也使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
二、优化课堂提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这是很正常的,但问题是有的教师把教学内容加工成一系列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思维价值。如听《小橘灯》一文时,老师这样提问: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应该学习小姑娘的勇什么,乐什么,镇什么的精神?这样的提问没有任何价值。又如,有的教师上课喜欢问好不好啊,喜不喜欢啊,是不是啊,对不对啊等,借此来产生齐鸣共应的效果,企求搞活课堂气氛。这样的问话大概成了其专利了,可惜没转让给市场。甚至,有的教师对那种按教材内容推磨出来的一问一答的教学,误认为启发式教学,其实是灌输式教学。针对以上的教学弊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各单元的知识体系,熟知课文内容,以课文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认知目标;其次,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有价值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教学目的。另外,课堂提问必须要做到活,就是灵活多样,不求一致。课堂提问中,教师要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不要生搬硬套,必须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来。
课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利用各种方式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仅此还不够,只有加上提出问题能力才是主人教育。孔子说过:“疑是思之始,当之端”高度评价问题及意义。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不疑,疑则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提问作用的充分肯定。我们要让学生懂得提问题的重要性,要创造良好的“提问题”氛围,鼓励学生多置疑,教师也要加强保护和善于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篇10
关键词:光电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作者简介:安心兰(1978-),女,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湖北 孝感 432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73-02
一、“光电技术”课程目的性的定位
光电技术是一门在光学与微电子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很强且发展迅速的交叉学科,同时它也是支撑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覆盖的领域很多,如光子技术、微电子集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材料学等,因此如何根据学生专业知识特点及发展需要来定位组织课程内容的讲授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
1.课程意义的介绍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清楚开设课程的学习意义,只是为上课而上课,为学分而上课,为考研而上课。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在第一次上课时通过生动的图像演示和多领域的应用介绍引导学生领略课程的魅力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会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2.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结构、教授者的课程研究、教材编写者的课程定位以及学生课程学时分配等,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选定不同的授课内容。不主张整书内容泛泛一讲到底,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增删地精讲、专讲及深讲。
二、课程教学的探索与体会
1.传道、授业、解惑
自古以来,教师一直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旧的知识体系一直不停地被新的知识补充及更新,这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地不断补充并完善自身的知识容量和结构,以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课堂的教学任务及更好地服务学生。因此在对待这一门交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相应专业学生所欠缺的基础知识及时补充,以保持学生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连贯性。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当受教者在受教过程中知识的连贯性被打破,而学生暂时无法自主地修复,则会影响学生对后续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给学生衔接上,则学生对未知知识学习的畏惧心理自然会减少,学习的兴趣自然相应地提升。当然这对教师知识的深度及广度要求较高,故从教师这一角色考虑,对大学教学中教师的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主动性要求更高。结合笔者针对本院大三学生教授这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分析,进入大三的学生课程多且压力较大,而且面临多种的选择。很多学生在这一情况下不会分配过多的精力在某门课程中,学习积极性及效率自然大打折扣,再加上课程本身对学生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下降。针对这一矛盾,笔者认为,这样一门选修课的教学应该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惑、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主动的求索,进而增强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及信心。
例如笔者在教学中一般会把学生欠缺的或者薄弱的、教材无暇涉及或者很少涉及但阻碍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先梳理一通,然后再进入该门课程的学习。当然有读者会注意到,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的处理有可能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光电技术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主要讲述四大技术领域(如红外技术领域、激光技术领域、光纤通信技术领域以及信息显示及存储技术领域)的理论发展及技术应用。根据笔者对学生专业课程开设的研究、和其他课程教师探讨及学生谈话中发现,光信息专业的学生在大二、大三会陆续开设并学习到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及光纤通信原理等课程,提前或者同步于光电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此种条件下,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以及注重课堂效率及提高学习质量等,笔者重点把教学内容放在红外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和信息显示存储领域,把激光光源及光纤传感器应用顺利过渡到课程教学中。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照顾应用,对激光技术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不作要求。电工电信班学生由于没有开设激光原理及物理光学这两门课程,但由于他们的专业特点,笔者对他们的课程内容安排主要侧重红外技术、激光技术及信息显示存储技术,适当注意理论学习中重点侧重实践应用方面学习的拓展。
笔者在作了上述的安排后,一般在教学中会把课程调整及变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课程预习方向和内容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这门课程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活动开展的体会
(1)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及研究中发现,教材的选定很重要。合适的教材不仅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深受教师喜爱。它能给学生较高的理论依据及全面的系统框架、更多的前沿技术知识介绍。当然教材中的错误失误更少,这对授课者和听课者的影响较大。
(2)笔者经常思考,知识框架体系整体具有一个时期的印记,而教授者却可以灵活地捕捉这其中的变化进程,恰当地在教学中关注、积累,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发展演变轨迹,可以适当地以些许风趣生动的话语调节,减少教学中的枯燥,起到启发影响学生的作用。对知识的乐趣与兴趣不是灌输的,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作用不可小视。例如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在讲授LED时,介绍它出现的历史原因,随后科技人员对它的兴趣逐渐增加、不断研发以及竞争,形成垄断专利保护、产业链、多个应用领域以及对世界和国家经济就业多方面的促进及影响等。这样,增加学生对LED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了解技术钻研和创新中的坚持和投入,增强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使命感。笔者发现: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欢迎,教学质量提高明显。当然这样对某一个知识点的延伸讲解机会很少。所以后来笔者在对CCD的授课中作了更加全面的延伸,重点侧重它在工业精密测量自动化中的系统理论学习和应用探索、对比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国内一些院所和企业的研究成果、在测量精度方面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激发学生投入科学技术的热情和毅力。
(3)在教学手段的利用中,如今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以前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黑板板书教学这种传统授课方式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更多的教师选择多媒体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明显的教学优势:首先,学生不论在哪个位置都能清楚地看清屏幕上的内容;其次,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都能更及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毕竟形象的视觉刺激有时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教学效果;再次,从教学容量方面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省下了板书的时间,相对地增加了教学的时间,学生实际听课的容量确实增多了,同时减少了粉笔灰的粉尘污染;最后,这种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更加灵活。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隐性的问题。首先,多媒体教室的光线一般较非多媒体教室暗淡一些,学生更趋向靠后坐,而教师面向幻灯片的时间增多了,难以明显地把握学生听课的动向,不能及时调整授课的节奏,造成实际效果可能大打折扣。其次,从受教的自然舒适角度分析,黑板的上下高度差对学生而言基本是近似平视,左右跨度较大,这样不易造成身体的不舒适感和眼睛的疲劳感,而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整体是近似仰视的角度注视屏幕,长时间地维持这样的姿势容易造成身体和眼睛的不舒适感,进而难以持续关注屏幕的教学内容。当学生连续接受这样的教学,后面的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从实际学习规律而言,理工科教学中经常涉及到理论公式和结论的推导以及演算分析,在黑板板书中占据半个或者一个黑板的容量,演算推导过程的连贯性并没有被破坏,学生对公式、结论的印象和严谨性认可度高。如果通过幻灯片来演示,则需要分成若干张幻灯片来完成,这样连贯性被破坏了。学生对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印象时间过短,学生的思维一时难以适应,造成前后知识的割裂,易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对教师而言准备多媒体教学相对比较轻松,这样易造成教师由于有现成的教学资源而对教学内容相对准备不足,一旦u盘忘带,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学生易造成不良的影响,继而轻视课程的学习。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发挥黑板板书的优势,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便利,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幻灯片的内容经常作一些调整,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重视上课的教学内容。经常有学生在下课后向教师拷贝幻灯片内容。如果幻灯片内容一成不变,那么学生自然有理由不重视课堂,甚至消极上课。
(4)在师生教学互动中,教师有时候可以扮演学生的角色,而学生也可以适当地担任教师的角色。教师和学生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相互理解的:教师觉得学生不尊重自己的付出,而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要么晦涩难懂,要么枯燥乏味……总之对上课兴趣不高,教学合作并不和谐。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是很强烈的。在一次关于纵向电光效应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半个学时请班上一名学生就强度调制中的小信号线性调制条件推导和图表分析给班上学生讲述他的理解。笔者事先让学生熟悉文献检索、查询、下载的知识,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他在笔者设定的时间里在班上当了一回临时教师(面向学生讲解这个内容)。通过这次实践增进了他对教师的理解,体会到教师授课的不易与付出。同时教师坐在下面体会学生的听课感受和听课质量,为双方相互增进了解提供了机会。在后来的授课中,如果时间允许,笔者一般会就某一个知识点的延伸请学生上台自由发言。这样的小插曲中学生比较积极和踊跃。在锻炼了学生的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评价并提出发展建议。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相比以前机会增多了。可以适当地在教学中促进学生锻炼及培养能力,提供机会让他们感受知识的获得途径、方式很多,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总结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关注光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把前沿的动态有选择性地补充到课堂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启发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维途径,培养他们投身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意识。因此对于该门课程如何寻找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笔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钻研。
参考文献:
[1]安毓英,等.光电子技术[M].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郭培源,等.光电检测技术与应用[M].第二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出版社,2011.
- 上一篇:高中生寒假安全教育
- 下一篇:车站卫生管理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