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经营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区经营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区经营规划

篇1

关键词:花境;居住区规划;植物配置

作者简介:钱 多(1983―),男,江苏姜堰人,助教,主要从事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5103

1 引言

花境是植物配置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手法。花境是人们参照自然风景中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状态,经过艺术提炼而设计的自然式花带,其艳丽的色彩和丰满的群体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园林中,花境不仅增加自然界的景观效果,还有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同时花境既可以表现植物个体的自然美,又可展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

2 花境规划的特点与现状

2.1 花境规划的特点

花材作为配调,由各种花卉共同形成季相景观,即每季以5~10种花卉为主,所谓花境规划,就是在城市绿地系统基础上合理配置各色花卉草木的规划,通过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

花境的规划形式上沿着长轴方向演进的带状连续构图,带状两边是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直线或曲线。其基本的构图单位是一组花丛。每组花丛通常由5~10种花卉组成,一种花卉集中栽植。犹如林缘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自然景观。花丛内应由主花材形成基调,次花其他花卉为辅,用来烘托主花材,共同形成季相景观;植物材料以耐寒的、可在当地越冬的宿根花卉为主,间有些灌木,耐寒的球根花卉,或少量的1、2年生草花。

2.2 花境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花境规划近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花境规划中盲目的大面积使用色块组合。绿地规划必须以人为本,要将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同时大面积草坪的养护工作量也十分惊人,无疑使本来不足的养护经费带来更大的缺口。我国国林中用在花境规划上的植物种类较为贫乏,与“园林之母”的称号很不相符。如在国外公园中观赏植物种类有上千种,而在我国植物种类最多的广州目前也只用了300多种。

花境中各种各样的花卉配植应考虑到同一季节中彼此的色彩、姿态、体型及数量的调和与对比,整体构图又必须是完整的,还要求一年中有季相变化。几乎所有的露地花卉都可以布置花境,尤其宿根及球根花卉能更好地发挥花境特色,并且维护比较省工。但由于布置后可多年生长,不需经常更换,所以对各种花卉的生态习性必须切实了解,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并予以合理安排,才能体现上述的观赏效果。

2.3 居住区花境规划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是“以人为本”进行建设的。花境景观设计要符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的更高要求。居住区的园林绿化及花境建设应以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强调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建设的着眼点,并在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色彩和香味,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丰富居住区花境景观的层次与色彩,增添居住区的生气和野趣,最终实现绿地达标、花木成景和情景交融的目标。

3 南京市居住区花境规划分析

笔者走访了南京几个主要的高档居住区,如天润城、东郊小镇、汇林绿洲等就调查现状分析,优缺点均有。优点包括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量采用南京市的乡土树种,如香樟、雪松、桂花等;多数小区植物景观层次分明,采用了丰富的立体绿化手段。缺点则为绿化设计所用的观赏植物种类较少;草地与乔灌木比例不协调;即时效应与长远效益不协调;多年生宿根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生态综合效益不够明显。

3.1 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居住区花境规划应与社区公园的花境建设相协调,从而体现居住区花境建设的整体性。 根据居住区各自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选择不同的基调花木,突出居住区花境主题。

(2)以落叶乔木为主,在不影响采光通风的情况下,常绿树和落叶树的配置比例控制在 3∶7左右较为合理。同时配植观赏价值高的小乔木、灌木和开花地被以增加层次感,要有完整的整体效果,又要有单株观赏的意趣,还要考虑到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变化,突出视觉和嗅觉的享受,使乔、灌、花和草相结合,处处郁郁葱葱,达到绿、美、香、彩漫溢的景观效果。

(3)利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攀援植物进行竖向植物造景,使其沿着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阳台、楼顶攀援覆盖,形成垂直花境景观。

(4)加强花境景观与园林式建筑风格的一致性,使绿化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营造较为完整的景观效果,并以此削弱建筑形体的生硬感。

(5)注重观赏花木与历史文化的结合,在不同的环境下,利用植物的“形”(对植物进行不同的搭配,其干、叶、花、果和姿态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会产生形态、色彩和季相的变化),引申出“神”(意境)。

3.2 花境规划的景观塑造

花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季有景,所以规划时要注意季相的变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但居住区绿地不同于公园绿地,面积较小,而且单块绿地面积更小,如果在一小块绿地中要体现四季变化,势必会显得杂乱、繁琐。如果第一个花境绿地中都体现四季变化,那么,整个居住区花境也没有主次,没有特色。

(1)一个居住区内应该注意一年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产生春则繁花吐艳,夏则绿荫暗香,秋则霜叶似火,冬则翠绿常延。一个片(几幢居住建筑)应该突出某个季节景色为主,或春、或夏、或秋、或冬。一个条(单幢居住建筑前后)应该突出某个季节的某种植物为主,这也是绿地特色的最好体现。如以春天的白玉兰为主,或以夏天的石榴为主,或以秋天的银杏为主,或以冬天的蜡梅为主。

(2)基调树的统一,一个居住区花境两旁的行道树、背景基调树统一,使之在变化 中有一种和谐的美感。基调树一般取常绿、落叶、乔木、灌木各一,而行道树落叶,如马褂木,银杏等。

(3)块面效果。植物与植物搭配时,根据生态学的观点,不仅要有上层、中层、下层植物,而且要有地被植物,使之黄土不见天,形成一个饱满的植物群落。而在这一群落的第一种植物,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一个块面效果,植物的种类不宜过多,而开花、矮小、耐修剪的花灌木应占较大的比例。如木槿、孔雀草、玉簪、醉鱼草、火炬花、连翘、丰花月季、常夏石竹、桂花等,当这些植物开花时,使之形成各种颜色的色块。

3.3 花境规划的意境挖掘

(1)意境的产生应该与居住区的命名有联系。每个居住区都有自己的命名,居住区一个好的命名给我们设计居住区绿地的意境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居住区绿地意境的体现以为居住区命名扩大了影响。如果居住区的命名无法为意境创作提供条件时,规划者应从另一些途径来创作特定的意境。

(2)意境的体现应该是既含蓄又具体的,但又不是虚幻的。居住区绿地中创作的意境,应该是从居民小憩、游览的过程中领悟出来、感受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植物、山石、建筑、道路、水体等园林物质要素加以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意境的体现如果虚幻,居民在小憩、游览时不能感受出来,那么花境将失去它精神上的价值。当然,恰到好处的点景(对联、命名、题咏),能提高居民小憩、游览时对意境的感受。这一点也是不可缺少的。

(3)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道路等来体现。但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心的芬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用园林植物创作意境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优美的姿态。苍劲古松――坚强不屈;青翠竹丛――气节、虚心;傲霜寒梅――不畏、无所畏惧。

(2)利用丰富的色彩。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

(3)利用沁心的芬香。桂花――甜香;兰花――幽香;含笑――浓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4)利用美的芳名。合欢――全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富贵、幸福。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作为居住区绿地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花境规划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国外,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花境规划已经发展比较成熟,而我国才属于不断摸索和研究阶段,所以有必要对居住区花境规划进行应用分析,从而提高我国居住区整体绿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美仙,刘 燕.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06(6):49~51.

[2] 刘 燕.西方现代花境植物配置手法的借鉴[J].安徽林业科技,2004(1):6~9.

[3] 夏宜平,顾颖振,丁 一.杭州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调查[J].中国园林,2006(12):89~94.

[4] 顾颖振,夏宜平,丁 一,等.论花境的造景形式与分类[J].广东园林,2006,28(5):17~19.

[5] 袁 娥.师法自然,构筑美景――花境设计与营造[J].园林,2004(11):28~29.

[6] 纪书琴.北京地区花境植物资源及其应用[J].北京园林,2007,23(3):20~23.

[7] 王美仙,刘 燕.我国花境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2006(6):49~51.

Application Analysis on Flower Border in Residential District Project ―Nanjing city as an example Qian Duo

篇2

关键词:环境保护;城市规划;采取措施

Abstract: City plann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ut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mitations,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faces water pollution, city ai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disaster caused by flooding water, solid waste, garbage siege phenomenon is serious, the noise phenomen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refore, in the city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to be taken.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ity plann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

前言: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城市污染正以与其相同或更快的速度扩展。过度的扩张已经引起了城市很多居住环境的不良反应,威胁到城市的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因此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问题之一。但我国主要负责各个县市城市规划的规划局在城市建设上面对环境的管理比较缺乏,城市规划局大都是从整个城市的整体规划上着手考虑,但是对城市建设而带来的各种环境的污染,水污染的不断产生,空气污染的增强、噪音污染的增加,对于这些造成的环境破坏的各种问题都没有详细进行考虑。都是带有当环境问题发生了恶化在去解决的态度进行规划城市的发展,但是等待环境已经恶化在解决的方法,需要花费比在建设初期就注意环境问题更多的成本与社会资源。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初期就解决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成为了城市环境保护的重点。

一、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1.空气质量恶化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量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粉尘、硫氧化物和碳氧化物等使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城市绿地规划面积较小,植物的净化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都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污染严重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资源。然而,在人类享受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的污染却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激增,工业发展迅速,由于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淡薄,导致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体,严重破坏了城市水环境,导致水体以及水体周围的环境恶化,危害生物圈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发展,威胁人体健康,进而威胁到整个城市环境。此外,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日趋枯竭,这些都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短缺危机。

3.噪声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随着城市工业、交通运输以及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高强度的噪声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使人们易疲劳、易产生消极情绪。

除此之外,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多,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在城市老城区,有限的土地资源被固体废弃物所侵占,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还可能诱发其它污染问题的发生。

二、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措施

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针对城市规划中受到的环境问题,应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前期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环境规划部分就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城市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

2.大气排放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从而制定排放规划。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然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型煤、太阳能、地热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实行区域集中供热、消灭千家万户的小烟囱,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术等手段创建无烟控制区。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理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倡公共交通,推广新型能源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城市规划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划一支笔,建设一张图的原则,各部门在敷设管线时要一次到位,否则不允许破路施工,以避免“天天挖沟”现象发生。提高城市绿化率、选择抗污染性好的树种,大力发展植物净化。

3.水污染控制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计算出排放标准。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控制排放量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4.垃圾本身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处理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是尽可能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其次是尽可能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再次是尽可能对可燃物进行焚烧处理;最后是对不能进行其他处理的垃圾进行填埋处理。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属厌恶性项目,选址在建成区经常遭到居民强烈反对甚至上访,且与其他市政设施相比,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具有占地面积大、防护距离要求远的特点,城市规划必须与环境卫生规划同步进行,环卫设施规划中对垃圾产生后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用地布置必须结合实际,纵观全局,统筹安排,立足长远,远近结合,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改造与新建的关系。

5.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培养人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三、结束语

城市环境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城市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标志城市社会文明的象征。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各种污染上,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对城市污染中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固体污染、噪音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与解决。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 环境规划指南 国家环保局计划司.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杨虹,秦丽媛,李哲莹.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16)

【3】 刘海涛,王娟; 生态型城市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2年第3期

篇3

关键词: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认识误区

一、引言

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农业生产规模化才能产业化,才能现代化。通过对东北粮食主产区的考察发现,东北地区有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良好条件,并长期以来进行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探索。如黑龙江省克山县,2012年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面积已发展到 240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80%;辽宁省新民市土地规模化经营达到85%以上。但长期以来,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对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都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每当谈到土地规模经营,就认为是将土地集中管理,经营的土地面积越大越好,有规模就有效益。在这样的一种认识下,一些社会资本(企业和个人)通过正常和非正常的手段开始进入到土地领域,集中土地,也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甚至侵害农民利益。因此,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就会走入歧途。

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应该遵照规模经营的规律行事。一是看是否具备条件。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一般把60%~70%的农业劳动力稳定地转入非农产业作为实行规模经营的起步条件,也就是非农产业发展到能够吸纳大量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就业,这样才能实现土地集中。二是看是否具有效果。从数量上看,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不能一味地追求其规模大,还要看土地产出效率。如果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低,经营土地再大的规模也没有意义。因此,推行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盲目,要因地制宜,重在效果。

二、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土地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数量集中。一些地方政府一谈到土地规模化经营,就想把土地集中起来,认为这样就是规模化经营了。在实践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推行的,国家以粮田为基准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使农民享受到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增加了农民对土地的重视。在东北地区,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推行土地规模经营是有优势的。如哈尔滨市从2010年就开始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农机合作社扩大土地连片规模,推动农民带地入社,以短期或长期租赁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方式,促进土地多渠道向农机合作社流转,扩大土地规模经营。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确实提高了劳动效率,也给农民带来了利益。实际上,地方政府看重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利益,同时也忽略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风险。认为如果土地租金收入高于农民自己经营土地的收益,农民就会流转自己的土地,就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而农民在第二三产业能充分就业,又会得到一份收入。如果农民在第二三产业不能顺利就业,其预期收入就无指望,那么风险就产生了。因此,政府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逻辑就是如果要实现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就必须向农民支付比农民自己经营土地的收入高得多的租金。在东北地区,因制度的“路径依赖”,政府依然按这种逻辑贪大求全地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我们也可以理性地想想看,租入土地的公司或机构凭什么就可以从土地上获得高收入,这里面存在着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如2010吉林省某地一公司租170多公顷土地,在当年春耕生产时却雇佣不到劳动力,即使找到了劳动力但人力成本也比较高,一天工资至少是100元,并且是现金支付,中午还要有免费午餐。如果租用土地的公司不能盈利,就不能全额支付土地租金,那么农民的收入就受到影响。如果农民不能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中获得土地的增值收益,节省出来的劳动力也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而不会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时农民又不能收回土地耕种,那么农民的生存就困难了。因此,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这一实践误区,会造成一些土地规模化经营不良的后果。

误区之二:把土地规模化经营看作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形式或样板。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推进的进程中,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总体上的发展趋势。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就人为地打造了一些有一定基础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单位,出现了农民“被规模”,但最终结果并不好,甚至伤了农民的心。我国总体上是一个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大国,有2.4亿多农户,户均农地规模不足0.4公项,推行农业土地经营化规模,要根据农业土地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确定。受人多地少的约束和农村人口流动与耕地面积下降趋势的影响,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不能贪大。在东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虽好,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有效转移速度、农村人口流动和耕地减少的速度之间相互矛盾,再加上土地类型的多样性,也使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不能一刀切。比如,在平原区土地连片,适合机耕作业,具备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本条件;在山区和半山区则更适合小规模的以农户为单位的土地经营。在二三产业发达的地方,受土地自然资源禀赋的约束,即使90%的农民都成功地转移到城镇或非农产业,依然会存在户均不足4公顷耕地的小规模经营。近年来的文献资料显示,截止2010年底全国已经有1.5亿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但土地规模经济发展并不快。在东北地区,有成功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一些个案,多数是政府培植的种植大户、个别强势村委集中土地返租倒包和个别专业合作社所形成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单位,但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多数。因此,东北地区要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就要根据东北地区的土地自然分布、市场、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等条件,通盘考虑,以确保土地规模化经营良性发展。

误区之三:把土地规模化经营当作强势部门或利益部门获取利益的工具。从趋势上看,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前提,但不能忽略现有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适应性。城市化发展使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那么,人都进城了,土地怎么办,只有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来解决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土地的闲置等问题。土地经营可带来财富,这财富不仅是政府的,更是农民的。从部分地方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后的情况看,一些公司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以低价收购农民土地,使农村土地向非耕种者过度集中,公司担当土地经营的主角,农民成为这些公司的雇工,身份变成拿工资的农业工人。这样一来,土地的规模效益多数被承包者获得,造就了一批“新地主”,尤其是在那些农民“被规模”的地方,这些农民种的虽然是原先自己的地,但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被雇佣,他们对田间作业的用心程度就大打折扣,消极怠工、偷懒耍滑会成为常态。例如在辽宁省新民市一个镇的水稻生产区,全镇的土地流转由一家公司经营,被雇佣的农民就不像种自己家的耕地那样尽心尽力,对水稻除草总是把草根留在土里,以期待下次公司还要再次雇佣他。种地也是个“良心活”,用不用心效果大不一样,因而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及工作质量无法衡量。推行土地规模化经营总体上还是利益驱动的,实现了利益边界清晰,利益驱动就能使农民种自己的地,自觉并尽心尽力。

通过实地考察,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后,虽然土地的收益提高了,但是并不是所有村民的收益都在提高,而承包方占有了土地的规模效益。外来资本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土地产生的利润归外来公司所有,农户承担的风险增大了,农户可能无法享受到土地的增值效益。如果农民得不到土地租金,或土地租金不能随行就市,农民就会收回土地自己经营,不愿意再让承包公司经营了。也有的农民将土地完全流转给了其他种田人,变成了失地农民,他们有的进城务工成为新市民,有的重新沦为佃农。

三、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多类型土地规模化经营

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首先受到农业自然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是一个模式,最佳规模也并不是惟一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类型,也决定了土地经营最佳规模是一个范围相当大的领域,即多种不同规模类型的最佳规模。比如东北地区有平原、山地、丘陵等多样地貌的土地,不同农户或家庭农场拥有的土地资源不同,其规模不同,效率就不同;即使拥有不同土地资源的农户其土地经营的规模相同,那么受生产要素的影响,其农业土地效率也会不同;假使土地经营效率相同,则规模会是一个较大范围。因此,推行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不仅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相关技术条件来确定,也要考虑如农业土地经营者的能力、政府相关制度(如土地政策、人口政策、户籍制度等)、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所以,发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当地实有的各方面条件,实行多类型的土地规模化经营。

2.尊重客观规律,发展有效性的土地规模化经营

通常用农业生产效率来衡量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效率并不完全取决于土地经营规模,它还取决于农业分工专业化水平,比如土地产权制度、农业技术进步、农户经营者个人素质等。在很多情况下,分工、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等发展的规律性综合影响着农业生产效率,比如不同方式的技术进步会使农业生产效率持续增长,与土地经营规模没有任何关系。在东北地区就要根据土地自然禀赋具体类型,通过分工专业化实现平原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增长和山地区小农经济效益增长并行,无论是大规模农场,还是中小规模农场或小型农户经营,追求规模经营的有效性。正象施蒂格勒创造的以生存技术法确定的最佳规模群,即与分工、专业化、经济组织和效率密切相关的规模。所以,从农业生产效率视角,应发展有效性的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

3.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公共服务,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服务保障

政府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引导和建立一系列涵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农资供应、农机、种子繁育基地等,实行订单式服务。增大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等领域的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的整体水平。打破城乡的制度障碍,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和城乡间的自由流动,让农民与城市自由往来;实现金融和土地要素自由流转,可以借鉴重庆市的做法,通过地票解决金融和土地流转问题。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自由选择,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统筹安排,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服务体制,实现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4.推行家庭农场,为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打造主体

按照十的思路,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单位,将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它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专业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中国经营面积达30亩以上的种植业大户已达887.4万户。在东北地区,发展家庭农场已经成为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有效载体,也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中表现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例如,吉林省延边地区90%以上的专业农场都是农民经营的,2012年吉林延边451家专业农场实现净利润2.04亿元,平均每个农场盈利45万元,粮食单产高出全州平均值20%左右;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已经从过去的每公顷2000元至3000元,提高到目前的每公顷5000元到6500元。因此,要积极营造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氛围,制定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打造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

“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农业生产特点和“三化”同步推进的内在逻辑要求,决定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最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些地方推行的“公司 + 农户”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组织模式,是企业与农民的合作,是家庭成员之间利益共同体的最佳组合,就好比卢梭所描述的“猎鹿”典故。由于双方的效用函数不一致,企业不一定能种好地,只有把农业当成终身职业追求的农民,才能种好耕地。只有让“农民自己种地,种自己的地”,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所以,推行农业土地规模经营,要从实践的误区走出来,真正发挥土地规模化经营应有的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郭庆海.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5(10).

[2]李林岩.梨树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新模式[N].吉林日报,2012-01-09.

篇4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景观;人性化;提高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独有特色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

1 小区景观设计原则

1.1 空间组织原则

一个小区的景观设计,首先要做到与建筑规划的协调,把握小区设计的整体风格,景观设计必须呼应这个设计整体风格。根据不同小区设计风格来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在确定小区景观的整体风格以后,要进行空间秩序的设计,确定小区景观的空间布局,对小区景观进行分区,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同时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从整体上使居住区景观的大项比例协调,从而满足活动于其中的人的心理。

1.2 人性化设计

创造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目的。生活区质量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关注生活区质量已成为当今住宅建设的发展趋势。在人性化思想的指导下,对小区景观设计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般说来,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好一点的要达到 50%以上,并要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和统一。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景观的建设是以人为中心,因此,在设计中应合理地满足人的行为方面的各种需求。居住区中游园是市民室外休息、游赏、活动的场所,是室内生活的对应和补充,要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就必须做到合理布局,安排合乎民众的设施,特别是那些只有在游园中才能享受到的游赏项目。要给休息的人规划出优美幽静的自然环境,要规划出景点、景区供人游赏,要留有一定的活动场地。合理设置园路,并适当布置座椅、照明、给排水系统,有条件的话还可安排一些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园的舒适度。

2 小区园林规划

展现优美环境,充分运用各种规划设计手法城镇小区要展现优美的环境,可以借用各种规划设计手法来体现,结合实践,当前比较常用的手法主要有:

2.1 平面与立体手法

平面绿化是绿化中的基本形式,但居住区内可供绿化用地通常十分有限,要提高绿量增加小区的空间美感,这就要求充分利用立体面和空间来进行对绿化的延伸,在对南平电缆厂第三居住小区的垂直绿化面上设计即绿柱、绿墙、绿门等进行点缀和修剪,能形成丰富多彩耐人寻味的图案。这不仅能增加绿量的两成,而且还能对空间绿化的同时能进行巧妙的艺术处理,用植物来刻画、塑造、点缀,丰富居住区的空间色彩,同时也增添了主体面的动感景观。在艺术长廊、花架以及大树上攀缘植物,使之形象、写意,增添小区的人文景观。

2.2 三维与多维手法

三维与多维是在空间处理上把握好“环境”与“画境”之间的关系,首先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对其进行配置,注重乔木、灌木、草木、地被之间的层次比例关系,促进多维空间群落的健康发展,在次基础上运用景观学原理对空间做出合理规划,根据功能布局的要求赋予各个空间以情感色彩,或安静恬淡、或热闹浓烈、或庄重大方、或活泼热情。由于功能、路线、空间、时间、人的不同,从景观效果考虑,对地形进行巧妙改造;与立体面相谐,随而营造出大大小小生性空间;建筑小品的点缀;娱乐场所的设定,从多维空间出发,对主景的变化处理做出合理规划,创造出四季不同,日新月异的景观效果。在对小区的主干道景观设计上,充分利用空间与时间的变化,采用多层次波浪式的立体规划设计,使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角度均能感觉到舒适优美地景致。

2.3 绿化与硬化手法

绿化与硬化两者间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关系,二者应是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的,都是制造宜人空间的形式。常常听到一些使用者抱怨硬质的铺装太多,不舒适,还很少听说有人抱怨植物太多太密。植物设计固然应以适量为宜,然而在不适量的前提下,多比少好,植物多过适量,不会惹人生厌;铺装多过适量,则肯定劳民伤财而不讨好。空间的硬化部分可以通过绿化达到生动与和谐,在绿化中穿插硬化元素能丰富绿化的情调和活力,小区中的植物配置应提倡使用植物的自然形态,避免人工因素,追求自然群落郁郁葱葱的效果。

2.4 绿化与文化结合

绿化与文化是形与神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隔的,绿化中有了文化色彩,景就有了生命,景观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在绿化中赋予不同的文化,就体现出不同的人文理念。文化的呈现可以借助雕塑、小品、文联字画等实体来形成,还可以利用雕塑、小品、植物本身的人文材料,以故事来传递文化,使景观活灵活现。现在许多居住区都以雕塑,喷泉,叠泉等作为小区主景,体现小区的主题内容和思想,还有给古树名木命名赋予精神,耐人寻味。在茂密竹林里置石上刻有名人墨宝,意境就更深远了。

3 总结

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的优劣已成为生活质量评判的重要标准,对整体提高小区的品质起到关键的作用。优秀的规划和景观设计才能营造出优秀的小区,要想提供舒适的人居环境,应当在规划和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人性化因素,并将二者视为一体化,只有这样,房产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明焱.居住区景观设计[J].住宅科技,2002,6.

篇5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环境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环境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因此在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以环境承载力分析为主线,全面评价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论证规划方案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是实现工业园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

一、 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内涵

1、环境承载力概念

1.1 承载力概念最早源自生态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首次提出承载力的概念: 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 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后来这一术语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国内较严格的“环境承载力概念”是中国学者曾维华等在中国科研项目《中国沿海新经济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研究-福建省湄洲湾开发区环境规划综合研究总报告》中提出的。

1.2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与一定范围内,以及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维持环境系统结构所能承受人类活动的阈值。”环境承载力的承载对象是“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有方向、强度与规模之分,这就决定了环境承载力的矢量特征。此后,环境承载力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彭再德也明确给出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质量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即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宜程度。高吉喜指出: 环境承载力是在一定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要求下,在不超出生态系统弹性限度条件下环境子系统所能承纳的污染物数量,以及可支撑的经济规模与相应人口数量。《中国大百科全书》明确定义了环境承载力,即在维持环境系统功能与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整个地球生物圈或某一区域所能承受的人类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2、环境承载力内涵

环境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一个及其复杂且不断依靠能量、物质和信息的输入、输出维持其自身稳态运动的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即环境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存在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性的一种抽象表示。在把握环境承载力时,应该掌握它的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即环境承载力会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层次、内容不同的发展形式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值。环境承载力具有客观性、变动性、实用性、可控性等几种特点。

2.1 客观性: 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的环境状态下是客观存在的,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可以衡量和把握的。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结构特征的反映,在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变化前提下,环境承载力依赖这种功能结构而客观存在。

2.2 变动性: 环境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环境系统在结构上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环境系统自身的运动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随着环境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开放系统的环境承载力也随着发生变化。

2.3 实用性: 正如环境承载力概念所表述的环境承载力是在维持环境系统结构、质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区域环境系统结构和社会经济活动所具有的一种表征,这对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合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活动具有切实可靠的依据。

2.4 可控性: 环境承载力所具有的变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的,人类在掌握环境系统运动变化规律和环境--经济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各种活动的实际需要,可以对环境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使环境承载力朝着人类预定的目标变化。

二、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是判断区域发展造成的环境压力是否在环境系统提供的支持能力范围内,环境承载式用以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该地区环境条件协调程度的,所以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的所有指标都必须是可以度量的。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中应包括以下三个指标:

1自然资源类指标: 淡水、土地、矿产、生物等均属此类,可以用种类、数量及开发条件等来表征。

2社会条件类指标: 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状况、信息等均属此类,它们分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表征。

3污染承载能力指标: 可以用有关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扩散、转化能力( 自净能力) 以及它们的含量(本底值)和敏感限值(即相应的环境标准)来表征。

三、园区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

为了对园区综合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引入灰色关联度对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满足指标序列可比性、可接近性和极性一致性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系统相关因素变量数据序列( 即评价数列) 和系统特征变量数据序列( 即参考数列) 的灰色关联度进行优势分析,进而得出评价结果。 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通过比较实际值与参考值,用两者相比较的方法探讨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引入指标参考的标准值,通过灰色关联度进行计算分析,可从外界控制的层面对园区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通过与外界比较分析得出园区承载发展所存在的潜力。将综合环境承载力中环境承载力和园区发展所产生的压力分别无量纲化,比较承载力与压力评价环境承载力。从指标属性可以看出,环境承载力指标全部表现为极大值极性,通过指标因子规范化处理和指标因子序列化处理,灰色关联分析的条件已经满足,可计算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的灰色关联度。

四、规划调控建议

通过富山工业园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变化趋势来看,工业园区规划发展规模总体上尚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到规划末期其综合值伴随着一定趋势的波动下降。尽管园区发展伴随着资源环境等容量消耗,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其对园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由于工业园区工业规模扩大和人口大量迁入,伴随着园区规划末期所出现的状况,对于珠海富山工业园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建议如下: 一方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完善的基础设施,减少工业园经济社会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节能、降耗与消减污染物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从工业生活的节水与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的角度,提高水资源的重复使用效率,科学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协调富山工业经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结束语

由于工业园区复杂性和长期规划的不确定性,加之该工业园区规划时期较短,资料尚不齐全,模型较少考虑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保投资增加及其经济增长对环境的正反馈作用。在今后研究中,经济增长情况下环保投资的增加幅度、环保投资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清洁生产的环境改善效果等作用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等.生态工业园区- 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HJ /T 130 - 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常春芝. 环境承载力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7,23( 2) : 38 - 41.

篇6

关键词:宁南山区;村镇规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截止目前,彭阳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9641亩,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2.2%,涉及12乡镇、156个行政村、2719户,分别占总村数、总户数的100%、100%和5.2%。从流转的形式看,主要有转包、互换、出租三种流转形式,其中转包12945亩、1430户,互换1940亩、240户,出租4756亩、1049户;从参与的流转方看,主要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部门、专业大户和农民五种形式,其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亩、专业技术部门亩、专业大户亩、农民亩,分别占35%、35%、4%、10%和16%。

1、主要特点

1.1在合同签约上,以口头协议为主,以书面合同为辅。大部分乡镇都能够按照合同文本指导农民签定土地流转合同,但合同签定率不高,仍然以口头协议为主,占到了70%以上,主要是农户之间私下流转。

1.2在经营方式上,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以规模化集约经营为辅。土地流转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外出人口增多、闲置土地增加,土地流转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因此家庭分散经营的特征极为明显。

1.3在流转途径上,以农户自发流转为主,以组织引导为辅。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以群众自发为基本特征的土地流转现象在农村极为普遍,其总面积达到了13000多亩,占到了整个流转总面积的70%以上。

1.4在流转用途上,以农业用地为主,以非农业用地为辅。土地流转以后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只有极少一部分用于厂房建设和村部建设等公益事业用地,其中农业用地19220亩,占97.9%;而非农业用地只有421亩,仅占2.1%。

1.5在流转金支付上,以现金为主,以实物为辅。70%以上的流转农户按土地等级确定租金,以现金支付;30%的农户按地计产以粮食等实物支付,重点表现为一些缺劳力的流转户,因土地无人耕种以此解决口粮。

2、主要成效

2.1促使土地向生产能手和优势产业聚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2.2实现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推动劳务产业的发展。

2.3有效的缓解了农村人地矛盾,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2.4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减少了因土地引发的群众纠纷。

二、推进和规范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健全制度。制定下发了《彭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对土地流转的原则、程序、期限、用途、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和纠纷调处办法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制作了土地流转合同样本,使土地流转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强化服务。大力宣传国家在土地流转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依托农经部门,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流转估价、利益协调、纠纷调处等服务,认真指导流转双方依法、规范签订流转合同,依法开展合同鉴证,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流转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3、规范管理。推行统一的流转合同文本,建立了流转合同制、合同鉴证制和流转登记制,实行村级备案、乡镇鉴证、县级登记的土地流转工作机制,同时加强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档案的保管,严肃查处损害耕地和随意改变耕地用途等行为,确保了土地流转依法、自愿、有序进行。

三、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一时难以打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许多农民恋土情结浓厚,满足于守着土地安分经营的现状。部分农民对土地经营流转政策心存误解,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怕流转出去后,政策一变失去承包地。

2、土地流转行为尚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流转程序不规范,流转合同不规范,存在一定风险。部分农户之间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只是口头协议,有书面协议的也是内容简单、权责不明。加之缺乏中介机构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

3、土地流转补偿方式不科学。多数农户采取补偿金额按现价一定数年不变的方式进行流转。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但耕地的地租将会随着农产品市场价格上升而变化。补偿金额一定数年不变会使农民的合法收益受到一定的损害。

4、土地流转监管还不到位。部分乡镇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土地流转后用途和耕地质量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如果监管不力,特别是流转期限较长的,一旦出现流转土地质量破坏、污染等行为或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开发,进而造成耕地性质的转变,将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社会后果。

5、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不健全。土地流转涉及多方利益,政策性强,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指导流转合同签订、鉴证、登记以及流转纠纷调处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机构不健全,很难适应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需要。

四、今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1、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在县级农村土地合同管理机构设立土地流转协调办公室,建立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鼓励村级成立土地信托组织,开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做好供求登记、信息、土地评估、政策咨询、合同管理、交易、跟踪服务、纠纷调解等服务工作。

2、完善土地流转补偿方式。建立土地评估体系,合同确定各类土地的质量、等级,为土地流转双方提供合理参考依据。土地流转补偿方式可采取按地差粮食平均亩产的当年粮食市场价格折价补偿的方式进行补偿,或根据每年的地租上涨情况定期调整补偿金额,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损失。

3、有效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坚持政府管地原则,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严肃查处擅自破坏耕地、改变耕地用途等行为,明确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耕地损害和失地赔偿责任,确保耕地质量和杜绝土地流失。加强对农民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宣传,促使土地流转由自发型转向规范型。

4、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土地规模流转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对农业产业优势特色突出、农民收入较高的乡镇,可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积极推进较大范围的土地流转;对不适宜开展大范围土地流转的,要先行试点,积极提供指导。

篇7

关键词:暴雨 水质 变化 规律

2012年7月,河北省连续遭遇了“7.21”、“7.25”、“7.27”大到暴雨的强降雨天气。特别是7月21日至22日发生了“96・8”以来最大一次暴雨过程,其中保定北部、廊坊北部、承德南部、唐山北部降特大暴雨,涞源、固安、兴隆三个暴雨中心区降雨量都在300mm以上,“7・21”暴雨历时38h,折合水量135亿m3。

受降雨影响,大清河、北三河、滦河等水系部分河道出现较大洪水,其中大清河水系拒马河紫荆关水文站21日22时出现洪峰流量2580m3/s。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甚至是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充沛的水资源,本文通过分析暴雨前后影响区域的河流、洼淀水质变化情况说明此次暴雨对水环境的影响。

1 评价代表断面和评价时段的选取

依据此次暴雨影响范围,本文选择水量变化较大的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南拒马河、白沟河、唐河的7个代表断面;北三河水系的潮白河、北运河、洵河的4个代表断面;滦河水系的柳河、滦河、伊逊河、洒河、瀑河8个断面,唐山3个断面;蓟运河水系的沙河、河北沿海的陡河2个断面,共24个河道水质代表断面。

评价时段选取降水前后的6、7、8月。

2 主要影响区域暴雨前后水环境变化情况分析

“7.21”暴雨给各河道带来充沛水量的同时,给河道水环境也带来明显影响。

2.1河流水量变化情况分析

暴雨发生前,南拒马河、大清河常年干涸,潮白河、北运河流淌的均为北京市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均为劣V类。暴雨给这些河流带来了大量的水资源,各河道相继过水。7月份全省平均降水量222mm,比常年同期偏多37%,详细流量情况见表1。(图表见文尾)

2.2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分析

主要影响区域河流暴雨前后水质变化情况见表2。6、7月份水质资料代表暴雨前水质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6月监测的21个代表断面中(河干三个),评价为Ⅰ~Ⅲ类水质的14个,占67%,主要分布在拒马河、唐河与滦河水系唐山段与蓟运河水系等;评价为Ⅳ~Ⅴ类水质的代表断面2个,主要分布在滦河水系的柳河;评价为劣Ⅴ类水质的代表断面5个,占24%,主要分布在廊坊的北三河水系。

由于监测频率不同,7月共监测了9个代表断面,其中Ⅱ类水质的2个,Ⅳ~Ⅴ类水质的4个;劣Ⅴ类水质的3个。大清河水系的拒马河、南拒马河遭遇暴雨,河道由6月的河干转化为7月的Ⅴ~劣Ⅴ类水。

8月24个水质代表断面均过水,水质评价结果为Ⅱ~Ⅲ类代表断面15个,占63%,Ⅳ类代表断面4个,Ⅴ类代表断面1个;劣Ⅴ类代表断面4个,占17%,集中在廊坊北三河水系。

北三河水系6~8月监测的水质代表断面均评价为劣V类水,从水质评价类别上看没有变化,但是相比较6月而言,经过7月洪水的稀释、自净,水体超标项目减少并且部分超标倍数也降低,8月份的超标倍数更是显著降低。如潮白河赶水坝断面的超标倍数,6月份高锰酸盐指数从0.7下降至7月份的0.3,五日生化需氧量从1.1下降至8月份的0.4,氨氮从12.5下降至8月份的7.1。

总体来说,6月水质好些,7月洪水期间由于洪水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和污染物冲入河道,在点面源污染的共同作用下水质状况变差,8月河道水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稀释、自净与沉降,与7月洪水期间相比,水质明显好转。

2.3重点区域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为更好反应暴雨前后水环境变化状况,对大清河水系的新盖房、落宝滩、北何店代表断面进行了加密监测,本文以3个代表断面为例重点分析一下暴雨前后的水质变化情况,详细情况见表3。

从水质类别看,南拒马河北何店、落宝滩断面,“7・21”大暴雨后,7月23日分别评价为Ⅴ、劣Ⅴ类水质,8月6日评价为Ⅱ类水质,水质明显变好,而同时监测的新盖房断面水质也由Ⅴ类变为Ⅳ类,水质有所好转。

从各参数浓度变化情况看:7月到8月3个断面的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汞、挥发酚、氟化物、悬浮物与重金属指标铜、锌、硒等都是随着流量减小其浓度呈下降趋势,其中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悬浮物,三个站分别从453、429、88mg/L减少到了10、6、29mg/L。另外重金属指标铜、锌、硒及化学需氧量等都是7月监测有数据,8月就未检出了,溶解氧指标7月到8月变大(与其它指标相反变大时表明水质好),五日生化需氧量、砷在南拒马河的上游落宝滩断面时有所下降,但到下游北何店及汇入大清河处新盖房时有所增长。总之,监测资料显示大多数项目浓度都呈下降趋势,水质有所变好,详细情况见表3。

3 暴雨洪水对白洋淀的影响

白洋淀作为此次洪水的调蓄洼淀,8月1日8时,白洋淀水位7.46m,相应蓄水量1.49亿m3,淀水位比7月1日高0.83m,比去年同期高0.59m。受“7・21”洪水及主汛期强降雨影响,白洋淀上游河道洪沥水进淀,淀区蓄水量急剧上涨。

白洋淀有15个水质代表断面,6月份除2个断面淀干外,其余13个断面评价为Ⅴ~劣Ⅴ类水,全淀平均评价为Ⅴ类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洪水前7月2日仅监测了安新桥、端村、圈头三个断面,平均评价为V类水,但是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超标倍数比6月明显增加可能会对养殖业造成伤害;8月白洋淀平均评价为Ⅳ类水,主要超标项目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相比较于6月7日,平均评价类别由Ⅴ类变为Ⅳ类,超标项目、超标倍数比6月7日显著下降,总体看水质好转。

4 结论与建议

(1)“7・21”暴雨洪水虽然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同时水资源量大增,水质明显改善,整体水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2)在洪水期由于面源的影响水质会变差,洪水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稀释、自净与沉降,水质会明显好转。

篇8

【关键词】生态学;可持续;居住区;景观规划

一、目前的居住区景观规划现状

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经历了以建筑为主外部环境为辅的模式开始,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使居住区景观设计从数量转向质量,从外观转向内涵,从简单的环境设计转向生态优先的可持续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存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盲目抄袭、设计程序不科学、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掠夺外部资源等问题。而且现有的分区模式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封闭式小区导致社会隔阂、城市场所的丧失等。这些问题超出了一般居住区规划的范畴,必须放到城市、区域的层面,也不仅仅是建筑师、规划师以及景观设计师所能解决,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变革方能实现。

二、生态景观规划与住区生态景观规划的探讨

正如景观概念一样,景观规划对不同人来说也有不同的理解(Sedon,1986年)。但一个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景观规划是在一个相对宏观尺度上,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Steiner、Osterman,1988年;Sedon,1986年;Langevelde,1994年)。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帮助居住在自然系统中,或利用系统中的资源的人们我到一种最适宜的途径(麦克哈格,1969年)。它是一种物质空间规划(Physical Planning),它有别于其他三大规划流派(包括社会、公共政策和经济规划)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它的空间特征。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土地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可持续性的景观或生态系统。既然景观是个生态系统,那么,一个好的或是可持续的景观规划,必须是一个基于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的规划( Sedon,1986年;Leita、Ahern,2002年)。生态学与景观规划有许多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但生态学更关心分析问题,而景观规划则更关心解决问题。

三、“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住区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与城市住区规划

景观生态学自产生至今,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复合种群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景观连接度及渗透理论等,它们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在这些理论当中,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就是“斑块——廊道——基质”理论。

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其组成单元称为景观单元,按照各种要素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索分成三种类型: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与基质(Matrix)。“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就是通过建立斑块、廊道和基质这一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来对各类景观进行研究。景观生态学通过运用这一基本模式来探讨各类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并且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元1素在景观中的运动对景观有什么影响。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可以视为“基质”,而城市住区可以视为一种“斑块”。在景观生态的斑块设计与规划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边缘效应”的体现,应该使城市住区成为城市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互相作用,相互渗透。

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分区控制性规划中,应该注意城市住区所在位置与其周边地区的联系,尽可能使居住区绿地与城市线状绿地衔接,连接成连续性开放空间或绿地。另外,在住区规划中,要注意对住区边界的设计,不能简单地用栏杆、围墙等人工景观元素将城市住区用地生硬地割裂开来,而是通过自然要素的渗透和建立“柔化”边界等手法,将住区边界设计成一个“缓冲带”,在城市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良好过渡的同时,也使各类的能量、信息和生物流能顺畅地与城市外部交流。

2.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理论的城市住区景观规划

(1)基底——绿地系统

以往城市住区设计往往先设计建筑以及道路等人工设施,俞孔坚教授提出的“反规划”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基础,在保护人和自然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设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活动的相关设施与空问。在这个基础上,绿地系统为主体的绿色空间可作为整个住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基底。自然系统的连续性是保证系统本身能够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应该促进居住区绿地形成一个具有较好整体性与连通性的完整系统,结合居住小区的功能要求以及气候、地理特点,设计一个“以自然为骨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通过各种植物廊道将小区内中心绿地各组团绿地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布置包括建筑在内的其他景观元素。

(2)斑块——公共空间和建筑基底

斑块在外貌和性质上与基质有明显的差异,并且是非线性的区域。城市住区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作为异质性景观元素,主要为人类活动区域,可以视为住区景观系统的斑块。注意公共空间与建筑的边界过渡作用,以自然或流线型的种植软化边界生硬的边角。此外,也应该保证斑块内部能量、物质的自然流通,因此,斑块的周边应该开放,允许足够空间保证斑块间的相互渗透,注意“软质”和“硬质”空间的比例和合理搭配。

(3)廊道——道路系统与指状绿地

在城市住区,道路连接各个建筑和公共空间,同时分隔自然空间,扮演廊道的角色。在住区内提倡良好的步行系统以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在道路与绿化系统,特别是带状绿地、溪流交接的地方,设置涵洞或者桥粱,使其成为生物廊道。控制步行道路的宽度,路面设计避免水泥或者柏油路的铺装,而是选择渗水性强的嵌革砖或者其他铺装。重视道路两侧绿化,设置林荫带,行道树采用树冠较高的乔木;乔木下部种植绿篱,特别是东西向道路宜形成立体的绿化格局,减少噪声的影响。

指状绿地是指通过带状绿地将住区的组团绿地与中心绿地连接成片,犹如中心绿地伸出的手指,而指状绿地与道路系统作为两组不同的廊道系统,互相渗透包容,在交接处采取立体交叉的模式,尽量减少道路对指状绿地的干扰。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居住区景观是为人而设计、创造的,在居住环境建设中,应当“以人为本”,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要出发,。使居住区景观具备一些基本特征。

在建设部试行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认为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社会性原则

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

2.坚持经济性原则

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坚持生态原则

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地域性原则

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

5.坚持历史性原则

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

五、居住区绿地案例——以北方某住宅小区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某居住小区形态在平面上呈矩形,园内地势平坦,建园之前为农田用地,该区总用地面积10.76hm2,兴建住宅12728户,规划绿地面积约6.16 hm2。

2.设计构思

(1)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

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是居住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整体和谐生态环境是本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住宅小区环境作为典型的人工环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空间环境,使场地地形、地貌与环境有机融合,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增加植物绿量。多用环保材料造景,使人感到,虽处城市,但如身在山林之中,从而创造“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

(2)景观元素多元化

已建成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概括为种花、种草、种树,景观单调。在本案设计中,要满足居民全方位生活感受,结合功能和观赏要求融人其他景观元素,如生活雕塑、喷泉、文化柱、置石等园林小品,结合设计主题,强调民族元素应用,把中华民族心中吉祥物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如“麒麟”雕塑、“千年龟”雕塑等,使园区景观丰富多彩。

(3)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小区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选择了观赏效果佳的外来植物和珍贵稀有树种,这些植物已在该地区引种栽培超过3年,表现良好,如叶色金黄的金叶榆、节水性色带植物金叶莸、三季繁花不断的欧洲玫瑰,彩叶灌木紫叶矮樱、红叶碧桃,花期较长的宿根花卉如福禄考、等,通过这些植物的配置,极大提升小区景观品位,同时也丰富了小区植物种类。

(4)强调空间的变化

小区绿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平面的规划设计上,而要充分利用造景元素创造变化多端的空间,这样才能营造出不同性质和特色的空间,如开敞的、封闭的、半封闭的等。空间的营造适合人的尺度,围绕园林景观适当安排健身、交流、休闲、观赏的生活空间,并辅以人性化、趣味化的休闲活动设施。

3.植物设计

通过乔、灌、草相结合,创造层次错落、季相有序、色彩对比、疏密变化的植物景观特色。总体上形成以下特点:

(1)体现地方特色,充分利用乡土树种

本区内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如国槐、白蜡、馒头柳、旱柳、牡丹、连翘、榆叶梅、樟子松、祁连圆柏、圆冠榆、红叶李、香花槐、火炬树等。行道树体现地方特色,主园路行道树是国槐,次园路为了体现“一路一树”风格,行道树分别是圆冠榆、馒头柳、垂柳,白蜡等。小路为了便于儿童识别,采用不同花灌木栽植。

(2)注重外来树种引种配置

如乔木栽植了金叶榆和美人梅等。花灌木栽植了紫叶矮樱、欧洲玫瑰、海棠、红叶碧桃等。色带植物栽植了金叶莸等。

(3)体现植物观赏性

注重植物不同观赏特性应用,选用观姿、观叶、观花、观干类树种。种植观姿树种,如樟子松、杜松、云杉、垂柳、落叶松、千头柏、刺柏球、国槐、白蜡等;观花植物如榆叶梅、月季、牡丹、黄刺梅、珍珠梅、丁香、欧洲玫瑰、海棠、碧桃等;观叶植物,如元宝枫、金叶榆、红叶李、金丝柳、火炬树、美人梅、红叶小檗、紫叶矮樱、金叶莸等;观干植物,如红瑞木、龙爪槐、大枝垂榆等。

(4)色彩搭配丰富,突出主调花卉种类,注重攀援植物的运用

按构景、构图原理及植物色相变化,布置植物风景群落,如火炬林、樟子松林、云杉林、紫叶矮樱林、红叶李林、杜松林、丁香林等;利用多种观花灌木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构成色彩缤纷的花坛、花带及花地景观。采用牡丹、月季、地被菊、福禄考等植物为各区主调花卉。为了增加整个绿地的绿化面积,除了采用平面绿化,同时采用五叶地锦、藤本月季和金银花等进行垂直绿化。

(5)植物配置方式多样化

根据绿地的布局形式,植物的配置果用自然式配置方式如丛植、群植、疏林等与规则式配置方式如对植、行列植、绿篱栽植、模纹栽植等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问题对策

根据萨缪尔森给出的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公共产品具有使用上的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这两个本质特征。在这两种极端之间的物品被称为“准公共产品”[1]。我国景区的旅游资源为全民所有,景区资源对于任何景区都是有一定空间范畴、时间范畴和生态容量的,当游客数量达到某种临界点,每增加一个游客将降低所有游客的旅游效用,因此景区旅游资源既不属于公共产品也不属于私有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对于旅游景区的准公共产品的这种属性,为旅游景区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提供了更多了理论依据。

旅游研究学者一般将景区经营权理解为“旅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旅游资源的占有、使用和享有收益的权利”(杨广虎,2003)。其他学者都没有下过明确的定义,对经营权的理解也无甚异议。景区经营权出让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为目的的,以保证资源所有权人的权益为前提,通过有偿转让的方式将旅游景区经营权在一定年限内转让给资本所有者、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行为。景区经营权出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景区资源更好的实现其价值高效率运作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我国景区经营权出让现状

1997年中国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和马来西亚一家公司全国首次分别以委托经营和租赁经营的方式获得了张家界黄龙洞和宝峰湖的投资经营权。1998年初,万贯集团以协议开发方式获得了四川碧霞峰等景区50年的独家垄断经营权,并创造了“碧霞峰模式”。自此之后,景区经营权出让在全国迅速扩展。先后有国家级景区井冈山的龙潭景区向国内外招商引资,以拍卖合作的方式分20年、30年出让经营权;宋城集团和万象集团以协议方式分别开发浙江龙泉山国家公园、千岛湖。到2005年4月底,云南省已将33个旅游区经营权出让给国内外大企业,出让资金达30亿元。

由于这些景区资源品味较高,经营利润较其他产业要高得多,企业都积极支持。但建设部指出任何地区和部门都没有转让景区给企业经营的权利。然而国家在这方面尚未出台相应法规政策,景区经营权出让事件愈来愈多了。最终由于2002年新希望集团欲买断桂林遇龙河景区因国家主管部门直接干预未果一事,使景区经营权出让有所趋缓。但截止2005年底,全国已经出让或鼓励出让景区经营权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有20多个,已有超过300多个景区(点)以不同的形式出让了经营权。下表是景区经营权出让的情况粗略统计:

部分出让经营权的旅游景区

(资料来源:本资料通过相关网站收集并归纳而得)

由上表可知:获得景区经营权的大多使旅游业发展较好的省市,每年都有很多景区出让经营权,景区经营权出让成为一种景区发展趋势。以上所列的景区不包括决定出让经营权的景区。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意向出让景区经营权。要出让经营权的景区将会越来越多。

二、景区经营权出让需要面对的问题

景区经营权出让无疑是景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改革,改革就不免出现差错,面临阻力。由于目前还没有明确规范景区经营权出让的法律,经营者资质也良莠不齐,新旧经营管理体制交错混乱等原因,因此目前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国有资产流失

有些景区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急于出让景区以改善接待条件、扩大游客量,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一,在招商引资中对资源价值过于低估导致廉价出让经营权;其二,景区经营权出让的付款方式,考虑到经营权转让初期投入大,资金回收慢,不少景区采取了初期付款较少,以后逐年增加的付款方式。如张家界某景区,当时以6000万标的出让40年经营权,而受让企业当年的门票收入就达4000多万[2]。以此推算,一年半回收成本,此后长达30多年的收入为企业纯收益。其三,出让方式大都未公开招标,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的机制,出让的透明度令人置疑,容易出现“寻租”行为[3]。但其并不真正投资开发,而是将其转手,不断地从倒卖资源中获益。还有一部分受让者获得景区经营权后,借旅游开发之名在景区开发房地产或从事其他经济活动。这些都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惟利是图,破坏资源环境

投资主体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考虑得更多的是经济效益,难免会出现一些短期行为,如仅做小额投资,简单作些建设,忽视景区环境承受能力,在景区内增设过多的接待设施,超负荷接待游客而不对资源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威胁还可能来自于企业自身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在开发中对资源造成了破坏。如旅游公司用水冲洗孔庙建筑,给古建筑的油漆彩绘及其他文物造成了很大损失;张家界因建设滑索破坏了风景而遭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亮黄牌。有些企业对旅游人力资源过度开发,若完成不了经营指标就扣工资奖金,影响了景区的人文环境和愉快的旅游氛围。

3.出让者管理过死或过松

景区经营权出让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上是一次新的尝试,没有先例可循。在转让过程中容易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情况是出让者虽与受让企业签订了经营权转让合同,但由于传统观念和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出让者仍不断插手景区经营,使景区经营权转让名不副实。另一种情况是政府部门与受让者签订了转让合同后,产生了“甩掉了包袱”的心理。以为经营权和盘托出,可以不再过问了。事实上,经营权出让后,其责任更大了,政府要将代表全民行使其管理职能,监督经营行为,确保景区资源的有效永续利用。

三、解决景区经营权出让问题的措施

第一,科学评估资源的价值,通过各种途径防治治国资流失。确定景区资源的价值,客观上要综合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级别、资源的市场需求、景区现有收入、前期已投入的资产价值及经营权出让年限等;主观上要组织专门的资产评估小组,其成员须包括与旅游领域专家、各相关行政管理机构、当地社区代表等共同来科学评估景区资源的价值及经营权出让的额度。不能认为无形资产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估计,就任意作价出让。防治国资流失,方法如下:在转让合同的撰写上要做到尽可能的具体、细致;尽量避免错误、笼统和粗糙;受让方要交纳保证金,对无形资产和不可再生资源要有抵押或担保,责令受让者对景区重要资源投保,在合同上明确其一旦违约的高额赔偿经费。

第二,尽快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4],规范景区经营权出让程序及方式。目前景区经营权出让处于无法可依、监管混乱的状态,出台针对性的法律十分迫切。对于规范经营权出让的程序及方式: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机构,负责收集和消息、组织景区资源评估、组织拍卖会、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其次要认真评定受让企业的资质。在确定经营者的资格时,要通过旅游有关的各界专业人士、银行、当地居民等综合评审,确认其经济实力、资信情况、管理水平、建设和维护景区原有生态和文化环境的能力,进行慎重而有条件的转让。再次,考虑景区的生命周期、企业的生命周期及管理的延续性的前提下,适度延长出让年限。签约期较长无形中促使企业考虑短期收益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只注重眼前利益,破坏景区环境的潜在后果也将由其承担,因此民营企业必然考虑资源的承载力及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长期影响。另外,要尽快统一出让的标准,严格采取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性手段出让,严禁暗箱操作,坚决杜绝“寻租行为”。

第三,强化规划管理,定期对环境进行评估。将有资格的规划单位存档,审核部门须严把审批关,经审批的规划方案要严格执行,若确须变动,须将改动后的规划申报审批后实施。对出让经营权的景区要定期组织专家对景区环境进行评价,强化经营者的环保意识,督促其采取措施,尽力减少开发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加保护资源的资金投入,对不合格的受让者采取警告、罚款、收回经营权等各种方式严肃处理。

第四,强化行政部门监管职能。首先要建立政府对经营者的约束和监管机制,使各方不能私自扩大利益范围或规避责任。其次政府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角色:(1)完善规章制度。景区的工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须具体规定景区经营各事宜,这就需要政府强化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对任何违反规定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处罚。(2)负责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景区的道路、水电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当地的发展规划一致,政府要出面协调与规划。(3)旅游市场信息[5]。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存在经营者损害旅游者利益和违法行为。政府要加强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工作,协调社会各界创造有利于景区发展的宏观环境。

参考文献

[1]依绍华.《私营资本开发旅游景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5:(151-156).

[2]姜红莹.关于旅游景区(点)经营权出让问题的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5):57-59.

[3]依绍华.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3):38-41.

篇10

关键词:体育管理学;滨海体育;广东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9-0050-04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滨海体育――以健身、娱乐、医疗、竞技、消遣等为目的,在海滨开展的体育运动方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广东具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滨海体育资源,在滨海体育经营管理方面具有长期的实践经验,也见证了我国滨海体育的发展。本研究对广东滨海体育经营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以期为广东省乃至我国滨海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广东滨海体育经营管理现状

1)运作方式管理。

广东滨海体育运作方式主要由景区管理委员会、旅游公司和非景点公司管理。景区管理委员会运作方式主要由地方政府设置,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管理滨海体育旅游活动项目的管理,其经营特点表现为:第一,通过收取门票的方式开放公共体育活动场所(海滨浴场等),提供滨海体育旅游活动项目(游泳等);第二,通过租赁景点场地给体育项目经营者,让经营者自主进行滨海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与经营,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旅游公司运作方式是指旅游景区管理机构通过承包或租赁等途径,委托授权专门公司独家经营景区资格的方式经营管理,或者是由管理机构出面组建旅游公司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如湛江东海岛中国第一滩、茂名第一滩,汕头南澳岛等。旅游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实体资格和市场主体地位,全面负责处理滨海体育活动项目的规划、开发、经营管理等,而景区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在于,对滨海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给予必要的审批、监管和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深圳大梅沙、小梅沙;阳江大闸坡、台商独资的海上旅游世界――放鸡岛;惠州大亚湾等。非景区独立运作方式并不多见,是指滨海体育经营者根据特定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在非特定的滨海区域设置滨海体育运动项目,并通过在城市设立的办事处召集参与人员来实现,其优势主要在于灵活多样,符合社会的需要,但不利于管理部门的监控,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如深圳的休闲潜水。

尽管颁布《行政许可法》,广东省滨海体育管理,包括场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以及行政审批等方面,依然存在着浓厚的行政管理痕迹,旅游景点资源的公有化性质导致其市场化程度不高,管理缺乏对市场变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同时,由于运作方式多样化,使得旅游、公安、工商等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难以得到有效体现。

2)规划管理。

滨海体育规划管理包括生态环境的承载力、资源的多样性和可利用性、旅游产品的生命力等方面,涉及到区域滨海体育规划、景区(景点)滨海体育规划两个方面。

广东省整体区域滨海体育规划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阶段。由广东省海洋、旅游部门研究编制的《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已经开始落实,其重点在于开发阳江海陵岛、湛江雷州半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海滨旅游度假区。同时,各滨海城市和旅游景点也制订了相应的规划管理方案,如珠海的《飞沙滩旅游度假村总体规划》、阳江《放鸡岛旅游度假村总体规划》、深圳《大鹏半岛旅游规划》、湛江《东海岛旅游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的落实对于滨海体育的发展将有着重要影响。

景区(景点)滨海体育项目主要是由景区(景点)或项目经营者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自我设置,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调研,也没有相应的项目规划(见表1)。

滨海体育规划是建立在资源导向性基础上,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需要通过挖掘自身的特色旅游资源丰富和发展旅游活动项目和内容,以增加旅游景区的活力和魅力。然而,广东滨海体育缺乏特色规划,对市场和资源研究不足。除了阳江大闸坡增添有“海上乐园”游乐场所、放鸡岛有潜水运动等特色项目之外,其他海滨场所提供的滨海体育旅游活动项目,主要都是游泳、戏水、水上摩托艇、沙滩车、骆驼等。广东省内有不少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仅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汕尾的滚地金龙,湛江东海岛的人龙舞、遂溪的醒狮等,但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和经营者没有充分将丰富的本土滨海体育旅游资源与滨海旅游衔接和融合。

3)人员管理。

滨海体育的人员管理分为职员管理和游客管理。

职员管理包括常设机构人员管理、一般工作人员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3个方面。由于滨海体育项目具有季节性、高危性等特点,常设管理机构人员一般采取轮换值班的方式,无论是旅游的淡季或者是旺季,常设机构一般都是旅游景区所必须具备的职能部门或机构,可以处理景区或景点的各种信息,应对各种突发紧急事故,维护景区社会治安事件等,主要包括办公室、医疗室、治安办等。其他人员主要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临时聘用。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都是以聘用的方式在每年4月开始上岗,11月结束,专业技术人员(如救生员、潜水教练、动力伞机械师等)还必须接受专业资格检查或接受必要的岗前技术培训(一般在每年的3月由体育部门组织),做到持证上岗。

游客管理体现在各旅游景点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对旅游者遵守情况的监督、检查方面。实地调查访谈证明,一方面,尽管各滨海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制定了相应的从事滨海体育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规定等,但是总体上仍然不规范,如内容不具体、不明朗,难以操作,而且还存在诸多的“霸王条款”,以逃避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茂名中国第一滩的沙滩车运动项目,对于游客伤害事故就制定诸多强制性的免责条款;另一方面,对游客遵守规章制度的监督、检查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人流高峰时期表现的尤其突出。

人员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松散,安全隐患突出。

人员管理松散突出表现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性过大。滨海体育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使得经营者与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只有6~7月的工作合同时限。随着经营者的变化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必然会给管理带来诸如上岗培训、职员之间工作的衔接和配合等问题。新技术人员并不能完全熟悉景区环境、水文、气候等,也难以很好地操作相关体育设备,从而导致管理的疏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安全隐患突出表现在专门医疗机构缺乏。实际调查发现,除了深圳大梅沙、茂名第一滩等少数旅游景区有专门医疗设置之外,其他景区主要是通过和当地社区“联姻”的方式来完成规定的医疗机构配置,人员不足、设施简陋,难以实施有效救援,更无法应对突发。

4)价格管理。

根据《广东省游览参观门票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广东省旅游景区的价格管理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

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3种定价形式。实地调研显示,旅游景区门票主要由景区管理委员会或旅游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状况确定价格,经地方政府部门审核之后实行,属于市场调节价。门票主要包含景区自身提供的公共滨海体育设施的使用费,如公共海滨浴场以及相应公共活动场所的体育设施等,阳江大闸坡门票还包括海上乐园等,阳江放鸡岛的门票价格包含往返该岛船票。而非公共体育活动项目(如滑翔机、沙丁车、骆驼等)需要通过游客单独付费。

不同景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不尽相同。例如,阳江市规定,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名胜区属于公共观赏和游客参与的滨海旅游类型景区,企业自主经营,市场化运作,门票管理权限按属地管理。门票的价格主要由游客意见调查、市场调查、景区经营者投入情况,管理费用情况和参与同类型景区的门票价格而综合制定,兼顾政府、经营者及游客等多方面利益,更有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门票的支出主要在于景点维护、上缴当地财政、宣传、工资支出及管理费用。而管理部门主要是负责每年对景区门票收支情况进行审定和定期监督,并对门票收支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汕头市规定,游览参观点按分级管理权限由市、区(县)二级管理,AAA以上的游览参观点由市物价局直接管理,其他由区(县)管理里。滨海休闲旅游属于经营性商业行为,其游览参观点则完全通过门票收入补偿日常管理维护费用和合理利润。

调查表明,非公共滨海体育项目的经营者基本上是独立的企业业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体育活动项目价格主要是由经营者自己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和自身的经营成本进行灵活定位,景区管理部门和上级物价部门一般不进行干预和限定。总体上看,广东滨海体育非公共体育活动项目价格收费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相对较为合理。但在人流量大的季节,价格上涨较为明显,通常在“五一”或“十一”假期比平时要翻1倍左右。

总体上看,广东滨海体育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已经能够理性地看待门票的定价问题,对价格基本认同。

5)服务市场管理。

滨海体育服务市场的经营管理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市场营销等方面。

滨海体育服务质量方面。广东滨海体育服务管理除了实施国家旅游局1991年颁布的《旅游行业对客人服务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外,还要求经营者和管理者树立了“以旅游者为本”的服务理念,把旅游者满意或不满意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努力实现“无差错服务”和“无缺点服务”双重目标。为此,诸多景区的管理者或经营者都已确立问责制。

滨海体育市场营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越来越激烈,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滨海体育既是目的地形象的载体,又是形象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对目的地营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品牌战略是广东滨海体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例如,茂名提出“中国第一滩”、湛江东海岛提出“中国第一长滩”,阳江放鸡岛打出“海上乐园”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各主要旅游景区或者是通过与旅行社联合等多种方式推广自己,或者是通过开发新的体育旅游项目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体现自己的市场价值。

然而,滨海体育具有不同于其他体育的文化特色,人们常把滨海体育简单地理解为晒太阳、游泳的层面,没有挖掘出渗透本土体育传统魅力的滨海体育文化。目前大多数旅游景区还只是在本地进行宣传,很少出现在省级新闻传媒中,更没有走出国门,也没有成熟的滨海体育旅游营销运作模式、营销手段,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

2 广东滨海体育经营管理发展的建议

2.1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树立市场主体地位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滨海体育的市场主体地位是当前广东省滨海体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树立滨海体育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之后,才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动力,从而避免多重管理而出现政令不畅、无人负责,但又利益共争的资源浪费局面,阳江放鸡岛的经营模式就是极好的例证。正是由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充分放权,使得外商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之内就已经投入近3亿元人民币,使放鸡岛在极短时间之内就得到规划开发,并很快就成为极有影响力的广东滨海体育旅游的海上乐园。

2.2 加强滨海体育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待遇

作为具有高危特征的滨海体育行业必须有着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立一支稳定、高素质的滨海体育人力资源队伍,并做好相关职业人员的培训是发展滨海体育的基础。高校体育专业或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可以增加滨海体育的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滨海体育运动项目(如救生等)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滨海体育管理者和经营者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同时,要改变目前滨海体育从业人员工资待遇过低的现状,改善其工作环境,以形成稳定的敬业团队,从而保障滨海体育的安全和良性发展。

2.3 营造本土文化氛围,突出精品、名牌项目战略

“旅游景区对自身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市场展现能力构成了景区经营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景区必须把文化创新能力放在对经营举足轻重的地位。”滨海体育文化包含滨海和体育两重元素的整合,是一种全新的4S:(阳光、大海、海滩和体育)滨海体育文化。滨海体育文化不仅仅是现代西方体育和海滨的结合,还主要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和形式与海滨的融合。广东省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滨海旅游景区要强化滨海体育的民族性和可参与性,丰富旅游者的文化体验,不仅要树立滨海本土体育文化氛围,还要挖掘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湛江东海岛的人龙舞、网龙舞等),突出精品、名牌体育运动活动战略,以凸现其人文关怀,通过滨海体育文化提升景区品牌特色和景区特色价值,塑造景区的市场优势。

2.4 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完善的法制管理体系

法制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滨海体育在贯彻旅游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则,逐步完善本地旅游市场人、财、物的综合治理,做到依法管理。其次,旅游监管部门和各级旅游协会要定期开展旅游、公安、工商、物价、卫生、质监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整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构建滨海体育旅游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服务质量监督网络,形成有效的行业管理和旅游执法的监督行为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崇生,曹卫,朱石燕,等,对“海洋体育文化”及“滨海体育休闲产业”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63-65

[2]曲进,我国滨海体育休闲客源市场特征与开发策略研究――以广东省、海南省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4):59-63

[3]何成莲,曲进,我国滨海体育休闲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70-73

[4]编者,游览参观点门票收支呼唤规范管理[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5(12):4-9

[5]王晨光,两个著名旅游景区游程实录与管理评析[J],旅游学刊,2004,19(3):61-65

[6]袁凌,熊正德,对旅游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