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大幅增加,涉农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有的投向不准、乱用滥用、损失浪费严重,有的滞留缓拨、结存沉淀、长期在账上“趴窝”,特别是挪用、截留、套取、贪污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文旨涉农资金管理政策建议在通过梳理天津市涉农资金管理现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涉农资金管理的政策建议,助力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
关键词:
涉农资金;管理;建议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加强涉农资金管理,从总体上看,涉农资金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天津市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涉农资金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要求越来越高,本市涉农资金管理同全国各省市类似,存在一些管理需要与管理现状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问题之一:部门之间缺乏制度化工作协调机制和权责分担机制。如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土地手续不齐全影响施工、工程实施进度缓慢等情况,由于尚未建立解决此类问题制度化协调机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资金拨付不足额、不及时,形成滞留、延压项目资金等问题。同时,涉农项目管理部门与资金管理部门权责不清晰,也容易造成项目实施过程中,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实施内容、地点等问题。问题之二:部分涉农项目评审论证欠科学,推动落实不到位。特别是部分涉农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不细致,如土地占用不符合政策规定、确定项目施工队缺乏公开透明等等,往往容易引发土地纠纷、施工冲突等矛盾,影响涉农项目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加之涉农项目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导致未按规定时间启动项目和未按期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等问题。问题之三: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碎片化,资金管理制度仍缺乏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涉农项目类型多、资金量大,客观上容易出现监管盲点和形成监管漏洞,特别是在缺乏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的条件下,加之“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管”的局面一时难以改变,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形成涉农资金监管合力,导致涉农项目财务管理不符合规定问题时有发生。问题之四: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目前,本市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重点是将目标接近、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整合,侧重于增量资金统筹整合,而目前,尚未形成涉农存量资金整合与预算管理挂钩机制,难以将涉农领域存量结余资金高效整合使用。问题之五:涉农项目资金配套有关规定亟需清理整合。目前,涉农项目申报立项时往往要求区财政或项目单位配套资金,中央和市级涉农项目均需要落实到具体的项目承担单位,过多过繁的配套资金要求,造成项目单位配套资金压力较大,导致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轻则难以完成项目建设内容,重则存在骗取套取财政资金风险,形成涉农项目资金监管隐患。问题之六:乡镇基层组织对涉农项目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不重视,导致个别区出现农户缴费保险单据发票不齐以及中标合同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政策建议
加强涉农资金监管,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制度研究机制、资金整合机制以及数据管理机制,并注重工作机制之间的协同性和联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各项机制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
(一)建立健全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
科学论证关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科学论证有助于促进涉农项目预算编制科学性,提高涉农项目预算执行均衡性。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可以从组织管理、论证标准、论证程序、论证方式、专家管理等方面着手,通过总结涉农项目论证实践成果,逐步归纳、整合,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的涉农项目科学论证机制,提高涉农资金投入使用科学性。
(二)建立健全涉农项目工作协调机制
从实践来看,涉农项目涉及申报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等多部门,既包括项目立项、计划批复、组织实施、项目验收等项目管理环节,又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审计、竣工结算等资金管理环节,建立健全申报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可以更深入、细致推动项目落地,特别是及时解决涉农项目组织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纠纷、施工冲突等矛盾,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涉农资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涉农项目制度研究机制
制度建设是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涉农项目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扎好涉农资金管理的“制度笼子”,应坚持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四项原则。对尚未制定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项目,应按照程序及时研究制定,确保涉农资金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对已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应定期评估整合,针对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提高涉农资金管理制度时效性。
(四)建立健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
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的目的是统筹涉农资金用于重点项目、急需领域,有助于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协调、相统一的原则,着力打造现代都市新农业资金整合平台。一方面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构建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发挥顶层设计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注重总结在实践中探索的成果和经验,挖掘现代都市型农业实践内涵,拓展涉农资金支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路径,发挥实践探索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健全涉农项目数据管理机制
通过收集、整理涉农项目基础数据信息,做好分类、建档工作,确保涉农项目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以满足涉农项目基础信息筛选、查询、分析、等工作需要。同时,要做好涉农项目资料及财务会计资料的档案管理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入户访问、发放问卷、开展统计、调查研究等多种方式,了解掌握基层的实际情况,提高涉农资金投入公平性和精准性。
作者:李伟 闫自仁 单位:天津市财政局农业处
参考文献:
[1]桂咏梅.当前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监督,2015(25):44-47.
[2]余瑾霞.县级财政涉农资金监管探析[J].财政监督,2015(24):39-41.
[3]李萍.加强基层财政涉农资金监管的思考———以广西为例[J].财政监督,2013(13):42-46.
篇2
1市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一是政府重视,成效初显。近年来,市不断加大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力度,2012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作的实施意见》,县区也结合当地土地流转情况出台了系列激励办法,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提升土地使用效益。截止2016年底,市土地流转面积197.8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19.02%。二是形式多样,经营适度。目前,市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托管等形式,其中以转包、出租为主,全市转包、出租面积158.62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0%左右。从调查情况看,市土地流转后经营规模整体合理,梯次发展,形成了由小到大,从企业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与农民的有机连接。三是财政扶持,潜力巨大。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为推进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尤其十以来,市加大财政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后土地试用效益得到彰显,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得到提升,土地流转的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土地流转率仍低于全省、全国水平,土地流转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2市财政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分析
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达到1541亿元、85.7亿元和350.2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1.5倍、2.4倍和2.0倍,经济和财力的增长为支持土地流转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2.1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现状长期以来,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农村改革、土地流转等方针政策,积极发挥公共财政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职能作用。通过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环境;通过支持高标准良田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建设,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升土地流转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支农补贴力度,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完善财政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支持土地流转制度,调动土地承包者、经营者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保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后顾之忧;加大扶持乡镇企业和农业企业力度,支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2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一是财力支持总量不足。市用于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财政资金绝对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增长速度相对缓慢,从2013年的1916万增加到2016年的3583万元,增长仅87%,年增长速度远低于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速度;从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看,并无明显加大,一直徘徊于1.1%~1.5%之间。二是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结构不合理。调查中发现,市各县区财政在支持土地流转时,都偏向于城乡结合处及交通便利的农村,而对交通不便但具有较好的土地流转条件较好的农村支持力度不大。其次,财政资金在支持土地流转的扶持对象方面不合理。为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国家针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但由于财政对土地流转缺乏配套的支持措施,在土地流转后,这些补贴仍然归以前农户所用,新的土地承包者难以获得国家补贴,增加了土地承包商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土地流转的推进。另外,财政资金支持土地流转投入结构上不合理。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用于工作经费比重过大,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则较小,同时,还存在补贴资金过于分散,补贴被挪用、撒胡椒面等现象。三是财政杠杆作用不明显。就现有市财力而言,仅靠财政很难为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及转移、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构建和谐乡村等问题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这就要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银行、信贷、保险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利用各种资金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但由于受管理体制、经营范围、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只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及产品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度更低。这足以表明财政杠杆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没有起到地两拨千金的作用,致使大多数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社会资金还徘徊在土地流转之外,没有在土地流转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目前,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效率普遍偏低,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安排,没有形成合力,而且不同渠道的支持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方向、实施范围、研究建设内容、项目安排存在重复和交叉。如农村公益事业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均可用于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存在重复交叉,资金未能统筹安排,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进度存在时空差,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的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此外,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到位率低、资金被挤占、挪用、预算执行缓慢,非生产性支出挤占生产性的资金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支农资金的流失,影响了农业资金的投入使用效益。2.3影响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的成因分析一是地方财力有限。从2012~2016年市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可以看出,市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绝对值持续增长,但增度却没有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近三年而成下降趋势,由2014年的58.9%下降到2016年的19.1%,下降了39.8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地方财力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调控能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3.4%上升到2016年的5.1%,而2016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28%,可见市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全国水平,政府可支配的财力十分有限,严重制约着财政对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二是资金管理不到位。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财政支农资金长期存在着多头管理的问题。从管理部门上说,市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涉及到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交通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有项目申报和资金使用权,资金管理上的分散化,不可避免地造成资金使用上的分散化和低效化。从资金使用说,资金的来源渠道多元化,必然造成资金使用、管理的多元化。同时,由于缺乏对涉农资金的协调机制和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以及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不到位,各施其职、各行其政,造成项目重复建设,资金交叉使用以及资金分配不合理和资金浪费等现象,增加了财政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成本,影响了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使用效益。另外,对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的监督不到位,缺乏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占用、挪用财政支农资金成本较低等,也加剧了财政支持土地流转资金的低效率使用。
3财政支持市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中西部建设、推进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认真研判中央、省有关土地流转精神,准确把握政策动向;深入开展调研,摸清市土地流转实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土地流转方案,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组织申报基础好、条件成熟的项目,争取中央、省政府给予更多专项资金扶持,加快推进市土地流转进程。二是拓宽支农资金融资渠道。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市推进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进程,必须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充分利用财政政策,拓宽支农资金融资渠道。通过财政资金的正确引导,改进完善抵押担保机制,鼓励引导国有、股份制银行加强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通过财政补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鼓励各财险机构参与开展相关业务;充分利用财税优惠政策,激活社会沉积资本,激发社会资金的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热情,助推土地流转进程。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扶持奖励政策,对土地流转较好的经营规模主体给予奖补、项目倾斜、资金倾斜、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措施,对积极配合土地流转并自愿放弃承包地的农户给予奖励、就业培训、创业扶持、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化配套设施;调整财政支农预算结构,加大财政资金向土地流转倾斜,建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解决土地流转中的资金问题。四是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管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支农资金条块管理,因此,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已成为各级政府推进土地流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及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管理办公室,将分散于各部门的涉农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建立“项目设立-资金预算-拨付-使用-评估”为一体的资金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转变资金监管方式,从被动事后检查向主动事前、事中监管转变,从合规性检查向预算绩效监督转变,建立全覆盖、全过程的财政大监督机制,加大违规使用资金的惩罚力度,强化对资金使用者的责任约束。
作者:孙海霞 单位:河南省平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梁莉.财政金融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影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3):26.
篇3
摘要:财政"三农"支持政策是国家一个重要的财政政策,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改革的推进和国家财力的大幅度增长,国家对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进行了重大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但“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根本问题,抓住“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保证财政支农力度,有序而进、依法而行。以下是对当前财政"三农"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对策。
关键词:财政 三农政策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有关文件精神,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三农”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落实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以江门市为例,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江门市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坚持“两个高于一确保”的原则,即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当年预算安排数增幅高于一般预算安排数增幅,当年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1]。在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中,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突出农业产业化、围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突出生态示范村建设,管好用好土地出让金和财政支农“打包资金”,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涉农金融机构支农主渠道作用,加大信贷投入,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服务。目前,城乡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尽管财政支农政策有了很大的成效,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一)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上的不足
财政支农管理部门过多,资金分散,不易于资金管理。政府在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有计委、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等十多个管理部门。造成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十分分散,难以对资金进行统一调配。
(二)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政策落实不到位
财政支农资金整治难度大,造成部分项目因资金迟迟不到位而延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开展。在资金进入地方后,地方需要有与财政支农资金相配套的政策,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可以更好的投入使用。但地方政府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善,影响财政支农资金的正常使用
(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
尽管,近来来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稳妥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2]。且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波段性下降趋势,以及支农结构、方式不尽合理,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
三、完善江门市公共财政框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
(一)加大市财政支农力度,建立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资金投入是党和政府关于“三农”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基础,在推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实力的同时,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将财政资金的分配更多地向“三农”倾斜,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加大市财政支农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农的界定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而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否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
(二)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提高财政支农资源的配置效率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推动农业产出的增长,农业产出的持续增长又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农的力度。
(三)调整财政支农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
根据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改进补贴方式,减少对中间环节的间接补贴,增加生产环节的直接补贴,提高财政政策效率;农业补贴同农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挂钩,鼓励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注重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和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除价格补贴保护外,利用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多种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加以整合,支持农民就地或进城创业,强化对农业税收杠杆的利用,通过启动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其它税收优惠政策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利用财政投资融资手段优化农业信贷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
四、财政支持“三农”政策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
近几年,无论是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显,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是稳定增长机制的初步形成。目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三是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3]。
(二)市场化取向将逐步增强,公共财政性质将逐步凸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形成,市政府在“三农”发展中的事务逐步明晰,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要求,财政支持“三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支持重点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生态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农业救灾抗灾等体现公共财政性质方面[4]。
(三)体现统筹发展明确,支出“二元”结构开始打破
近年,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全面推开,市财政支出安排中的“统筹发展”倾向逐步显现[5]。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农民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减轻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承担均等的税收义务;在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全面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通过支出增量调整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这些基本趋势是积极的、正面的,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都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五、总结
财政支持“三农”可持续发展,完善相关体系机制是我市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发展时代下,振兴农村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必须重视的大事。然而解决“三农”问题,支持三农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韩洁.财政政策多举并进国家重点投入三农政策[N]. 中国信息报,2019
(08):35-40
[2]吕冬梅.雷智仙.浅淡财政支农资金在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6):13-24
[3]功平.试论财政三农支持政策的问题与建议[J].现代商业,2018(07):48-54.
篇4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一
X县辖xx个乡(镇、办事处),xxx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xx.x万人、20xxxx户,其中农村人口xx.xx万人、20xxxx户。全县总面积20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xx万亩、林地xxx万亩、宜渔水面xx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县。
2019年,全县共完成减贫任务20xxx人,占省下达计划20xxx人的xxx%,超额完成了减贫目标任务。20xx年底,全县尚有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20xxx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约x.x%。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xx县委、县政府明确和细化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签订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军令状,即20xx年减贫x.xx万人,xx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xx年减贫x.xx万人,xx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xx年减贫x.xx万人,xx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xx县摘掉贫困县帽子。在20xx年x月xx日X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明确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讲政治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的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全县上下通力合作,采取过硬措施全力推进,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我县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9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工作组,行业扶贫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社会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六个工作小组。x月xx日xx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省委、省政府下发的《XX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x个方案和《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等x个办法,结合xx实际,为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精细,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综合工作组(综合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信息管理及统计评价小组、督导一组、督导二组、督导三组五个工作小组)、资金整合和项目规划工作组、行业和金融扶贫工作组、专项扶贫工作组、社会扶贫工作组、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组、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社会保障和特殊救助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十一个工作组。目前,调整充实配备的人员已基本到位,详细的分工和精细安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召开各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20xx年以来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会议精神,20xx年x月xx日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x月xx日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都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20xx年x月xx日,县委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乡镇扶贫专干、县直一级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及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近xxx人参加的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X、县长X先后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20xx年x月x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有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专干、xx个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县直一级机构党政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近xxx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再推动。从而迅速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形成了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烈共识。x月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扶贫工作领导、扶贫专干和县直各局委办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谢伏瞻和省长陈润儿重要讲话、邓凯副书记总结讲话和王铁副省长关于我省出台的“五个办法”和“五个方案”说明等文件,对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加压、再部署,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清醒认识目标任务的艰巨性,立即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努力把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向前推,完成好。
三、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扎扎实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活动。
根据《X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印发了《xx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县精准识别“xx条标准”,其中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xx条,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x条,同时,要求各乡镇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得力人员进村入户摸底排查,拉网过筛。20xx年x月中旬,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xx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方案》,再次安排部署了精准识别“五清”(“一户一档”底子清、脱贫措施清、村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脱贫轨迹清)核查工作,并组织xx个工作组对各乡镇“五清”核查工作进行了交叉检查。x月下旬,根据豫扶贫办明电号《关于深入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力求将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人口有序退出,不符合贫困人口条件的认真进行剔除,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识别进建档立卡贫困系统。按照省长陈润儿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上的安排,县扶贫办于x月xx日举办了各乡镇(办事处)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专干和信息管理员参加的全县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培训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全省第一次脱贫攻坚会议上印发的《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全县再用一个月时间,按照《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的“20xxx”工作要求,遵照“坚持标准、综合考量、民主评议、群众认可”的原则,严格识别标准两条杠,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识别工作六步法,做到识别程序三步走、六签字和建档立卡五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再核实”工作,确保应进全进、应退全退,一个不漏,一个不错。x月xx日收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等x个办法的通知》后,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将正式文件转发至各乡镇学习和遵照执行,各乡镇(办事处)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专门人员,逐村逐户再次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户信息,切实将子女上学负担重、家庭成员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C、D级危房或无房农户核实核清后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确保一个不漏,同时,也对发现的个别明显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力求一个不错。截止x月xx日,我县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xxxxx户、贫困人口xxxxx人,与原xxxX年底未脱贫人口数基本持平,其中因病致贫xxxx户xxxxx人占xx.x%,缺资金xxxx户xxxx人占xx.x%,因缺技术致贫xxxx户xxxx人占xx.x%,因缺劳力致贫xxxx户xxxx人占x.x%,因残致贫xxxx户xxxx人占x.x%,其他xxx户xxxx人占x.x%。
四、细化和落实扶贫政策,稳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1、“转”。县委、县政府已建立了由人社、财政、扶贫、教育、民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县人社局已建成的标准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县扶贫办计划在x月初利用已建成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台帐,切实建立“一对一”转移就业帮扶机制,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2、“扶”。按照《xx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结合xx实际,县扶贫办已起草了《xx县扶贫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意见》(试行)、《xx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意见》等,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项目增收致富。县科技局也结合《xx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开展了科技特派员与县区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单位对接工作,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将落实好由县农业局牵头制定《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和优质粮食产业计划》、由县旅游局牵头制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计划》、由县商务局牵头制定《建设营销平台和电商流通计划》、由县财政局牵头建设好融资平台,全方位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加快和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3、“搬”。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县长汪明君任指挥长的xx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并抽调x名工作人员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相关乡镇也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x月xx日,我县共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标识xxx户20xx人,超额完成原定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20xx年,省市发改委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xxx户xxx人,任务已落实到户到人,并逐户建立了搬迁扶贫工作台帐。计划三个乡镇共建设四个集中安置点,其中,尤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xx户xxx人、高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x
x户xx人、青山镇两个安置点安排xx户xxx人。目前,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已完成对安置点的勘探、勘察、测绘、环评和建设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年底前可完成搬迁任务。
4、“保”。根据《xx省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X市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研究、制定了《xx县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要求县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卫计、人社、教体、残联、扶贫等部门配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中的“鳏寡孤独痴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摸底排查,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台账对比,对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扶贫兜底对象,严格按照低保认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实施政府兜底保障;对已真正完全脱贫的家庭,及时安排退出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x月底前将符合条件的兜底对象全部纳入兜底范围,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目前,已完成摸底排查工作。经调查,我县共有政策兜底贫困户20xx户20xxx人,已纳入兜底保障20xx户20xx人。
5、“救”。根据《xx省特殊救助脱贫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已安排部署了由县卫生部门牵头开展医疗救助核查、由县残联牵头开展孤儿和残疾人救助核查、由教育局牵头开展教育救助核查等核查行动。目前,各责任部门正在组织精干力量,对救助对象逐户登门调查,核实信息,建立档案,预计x月底均可完成调查和建档工作,为下一步及时开展救助脱贫工作奠定基础。
五、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一是省、市、县三级共向全县选派了xxx名驻村第一书记。其中,省级x名、市级xx名、县级xxx名,实现了xx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二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联村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x脱贫指[20xx]x号),明确要求每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帮扶三户贫困户,每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干部和机关干部职工帮扶x-x户贫困户。目前,全县共动员和组织xx名县级领导、xxx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20xx名干部职工、xx个乡镇xxxx名干部职工,共20xx人参与定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三是县委统战部向全县各个社会组织发出了《xx县社会及统一战线同心扶贫工作倡议书》,确定了带动性、示范性强的xx个企业作为全县xx个乡镇的企业帮扶牵头单位,还为每个贫困村选派x-x个企业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共动员和组织了xxxx名企业家、乡贤及社会成功人士参与社会帮扶工作。xx友邦木业有限公司被县委统战部选派到东铺镇担任企业帮扶牵头单位,作为县级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自愿与东铺镇贫困村杨店村签订“村企共建”协议。今年春耕来临之际,该公司向东铺镇杨店村有劳动能力、有耕地的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xx.x吨复合肥,并看望慰问了x户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帮扶物资折款达xx多万元,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统一编制了乡镇、村扶贫政策宣传和脱贫攻坚示意图样板。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和贫困村都制作和张挂了脱贫攻坚示意图和政策宣传栏,实行了挂图作战,大多数贫困村村部设立了扶贫公告公示栏,同时,在人口居住集中处、交通道口、集市等场合悬挂、张贴、刷写了大量永久性的脱贫攻坚宣传口号和标语;县电视台开设了《聚焦精准扶贫》专题;《今日xx》设立了《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齐心协力营造脱贫xx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民心。
七、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党委、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县委、县政府承担县域内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党委、政府承担本乡镇加快发展、贫困村达标、贫困户脱贫的具体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与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贫困村支部书记,村长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xxx个县直单位分别承担行业扶贫和驻村帮扶责任,也向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扶贫开发S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全县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工作,抢抓工作进度,力争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产业扶贫,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二)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县政府已在x月下旬正式同意县财政专项安排20xx万元建立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基金。县邮政储蓄银行每年安排20xx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规模,向建档立卡贫困发发放扶贫到户小额贷款。我办将联合县财政、县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确保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工程有序开展。
(三)积极探索到户增收新措施。下半年,我办将按照《xx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关于“积极探索资金收益等扶贫新模式”的要求,将贫困户入股分红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专项扶贫产品,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贫困户自愿;锁定风险,稳定收益;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多措并举,广拓渠道四大原则大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方案。目前,我县在xx乡xx村、xx村进行带资入股分红项目的立项工作,计划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万元,可使xxx户贫困户每年稳定得到分红收益。
(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脱贫人口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二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xx.xx万人下降到xxx年初的x.xx万人,贫困人口减少xx.x%,贫困发生率从xx.x%下降到x.xx%。农民人均纯收入从xxxx元增加至xxxx元,年均增长xx%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x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xx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xx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0xx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20xxx户、x.xx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xx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x月xx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x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县已核查xx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xx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xxx名第一书记对xxx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x个乡镇x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xx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xx个贫困村结对帮扶,xxx家企业与xx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xx项重点任务、xx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xx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xx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x.x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xxx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20xx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
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x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种粮大户20xx户,优质农产品基地xx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xx个贫困村20xxx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x个办法”和“x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县发改委结合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20xx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x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0xx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X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xx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x个,责令xx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X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x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xx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
截至xxx年底,X县仍有x.xx万贫困人口,占X市贫困人口的xx.xx%。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x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xxx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xx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X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x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x.x亿元,而财政支出xx.x亿元,其中xx.x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篇5
[关键词]“三变”;改革;精准扶贫;重要意义
过去,扶贫工作存在贫困对象识别不精准、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不健全、产业化扶贫内生动力不足、扶贫资金整合困难、扶贫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扶贫资金、项目等资源无法准确到村到户,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以及 “大水漫灌”等现象较为突出。为了提高我国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贫困对象识别机制,因地制宜对扶贫资源进行精确配置,在加强第一书记组织领导精准化的同时,对贫困农户进行精准化的产业扶持,通过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农户身上、真正用在贫困的地方,使扶贫开发工作从“大水漫灌”向 “精确滴灌”转变。2013年12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将建立精准扶贫机制,进一步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后,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同时,尽快建立全国农村扶贫信息系统,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扶真贫、真扶贫。2015年6月18日上午,在贵州省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时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各地扶贫开发工作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 (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因地制宜研究实施集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的 ‘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1 “三变”改革有利于建立扶贫识别机制,使扶贫对象更加精准
贫困既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如: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对象常由基层干部“推估 ”(推测估算),扶贫资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浪费国家扶贫资源;人情扶贫、关系扶贫,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表面上看,粗放扶贫是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实质反映的是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执政理念的大问题。
“三变”改革有利于建立扶贫识别机制,使扶贫对象更加精准。具体包括:第一,“三”改革客观上精细化了贫困人口识别的标准。由于贫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贫困人口识别的标准不应仅仅只包含收入,而应更多的包含体现六盘水市各片区贫困人口生存质量与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标,如基础设施、教育水平、卫生水平、社会资本等,并且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调整。第二,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确保贫困户的筛选透明公开,相对公平。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贫困人口数据库。这样以来,使得“三变”的开展真正惠及到了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
2 “三变”改革有利于建立产业扶贫机制,使扶贫项目更加精准
明确精准扶贫项目的遴选标准。按照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的要求,在对项目识别时,不仅要考虑项目所能带来的综合效益,还要考量该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包括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性。尤其要评价扶贫项目在促进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方面的作用,要特别强调扶贫项目所具备的益贫效果。可以考虑将扶贫项目所能覆盖的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项目识别(遴选)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三变”改革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过程中,重在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把老百姓真正想做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更好地结合起来,注重对老百姓自身发展能力的考虑。“三变”改革建立起了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群众参与、收益共享、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运作模式,将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用于有意愿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当地农业产业的合作社,实现从过去简单的把扶贫物资发给群众转变为通过农业企业和群众 “对联”。即企业把技术、市场、资金等和农民的土地、劳动力、原料等联为一体,利用扶贫项目,实现“公司+协会+农户+基地”的开发模式。企业得到政府资金项目的支持,农民获得“三金”:租金――农民,把自家的田地、山林以一定的价格流转给企业,一般期限为3至5年;股金――企业,在农民土地上发展产业,产生效益后企业和农民以一定的比例对利益进行分配;薪金――农民,在企业打工,不但学会了技术,而且通过打工,获得工资,或是通过企业提供种苗农户代种养。当市场效益较好时,由农户自行销售至市场;当市场效益较差,或者农户出售亏本时,由企业承担起责任,以一个让农户略有收益的保护价收购。这样的合作模式把农户有限的人力、资金、土地等与企业相结合,既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又助推了企业的发展,放大了扶贫资金的效应,企业也实现了自己的利益,双方处于互利共赢的局面,使扶贫项目更加精准。
篇6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76
1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现状
1.1各类文化悄然兴起
目前,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强大,群众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也不断丰富。各类民间小艺术团、文学社、书法和美术班、摄影、音乐舞蹈等学校逐渐形成;村级建立了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党员之家、妇女之家等农民活动场所,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便利条件。
1.2创新载体开展活动
一是充分利用节日,开展具有特色的节日文化活动;二是开展具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文艺表演各类活动,趣味运动会、北方冬季滑雪等;三是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1.3公共文化建设逐步形成特色
旅游业的兴起,农村借助旅游景区这一资源优势,建起了集饮食、休闲、旅游、商贸于一体的休闲场所,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也不断开展,展现了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有力促进群众自办文化、乡土文化、产业文化、精神文化快速发展。
2标准化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文化惠民政策的不断落实,标准化文化服务建设尚存在设施不够全、内容不够新、服务不够到位,文化活动相对单一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地方财力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县、乡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大,财政投入相对不足;二是缺乏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骨干队伍;三是普遍缺乏标准高的文化活动阵地;四是个别群众信奉各类宗教活动现象极为普遍,不但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素质提高,阻碍了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普及。
3探索构建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道路
3.1提高标准公共文化建设水平
3.1.1因地而宜、因事而宜,科学建设 农村各地的资源、人文、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既要抓传统文化,又要发展时代文化,还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在发展现代文化的同时,要把原汁原味的文化保护好、利用好,不能丢弃和放弃,要抓好传统民间艺术和民俗的保护,培育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队伍,做好灯戏、杂技、唢呐、剪纸、农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3.1.2多渠道整合建设资金 科学调整分配格局和投资结构,整合涉农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切实加强标准化“农家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建设;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分馆、图书阅览室和乡(镇)文化广播站、村级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倾斜,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采取政策扶持、群众自筹、乡镇补助、村级自寻、社会扶持、企业捐助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满足群众需求,建立农村标准化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机制。
3.1.3加大精品文化产品创作 在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跟进时代步伐,深入挖掘和创新活动载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艺校联姻,创造精品文化;抓好优秀文化产品创作,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文艺精品,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村业余文化爱好者能力和水平,创造出更加接地气、体现时代风貌的文艺节目。
3.1.4着力构建以“内源式”为主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新模式 在进行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要改变“只送不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通过学、演、创,形成自有特色,实现由“送”到“种”的转变,使广大农民文化爱好者更多参与进来,更多地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3.1.5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业余文艺创作队伍扶持力度培训,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有水平、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文艺表演人才和团队;要按照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等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引导和支持热于文化事业者组建个体民间演出团队。
3.2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制
3.2.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合理布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公益性群众文化的投入;深入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2.2完善建、管、用管理机制 把建、管、用相互结合起来,推进建设科学程序性,搭建更加完备的监督机制。在管理上,注重人的因素,要进一步明确管理体系建设;在使用上,着力把集中点放在效率上,为提高使用效率,在满足本地活动使用外,要创新活动方式,采取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屯与屯之间开展丰富文化载体活动,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提高使用率,从而使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
3.2.3鼓励社会积极参与 要积极鼓励、吸引社会力量从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合力,分工合作,协调发展。鼓励个人、企业、学校、部队、社区和其他民间文化社团,围绕挖掘传统文化、倡导时尚文化、丰富社区文化、弘扬企业文化、推进廉政文化,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共同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篇7
关键词:宿州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现状;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8-0005-03
1 宿州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为促进宿州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探索建立现代粮食产业经营组织体系,推进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通过走访农户、召开座谈会、征求专家意见等方式,对以宿州市桥区灰古镇高标准良田示范区为核心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中了解到,规划建设的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以灰古高标准良田示范区为核心,基地人口5.84万人,耕地约0.8万hm2。具体包括宿州市桥区灰古镇秦圩、付湖、曹庙和碾盘4个村,耕地约0.27万hm2;宿州市桥区顺河乡万桥村,耕地0.05万hm2;宿州市桥区永安镇南部王垅、永安、大许、股河4个村,耕地约0.27万hm2,宿州市桥区朱仙庄镇境内洪河路两侧新河、塔桥、朱庙3村约0.21万hm2。
1.1 土地流转情况 目前示范基地土地流转面积约为0.21万hm2,占土地总数的2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1)从流转意向看,80%以上的农民支持土地及时流转;约15%目前不愿意流转,但认为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3-5a后可考虑流转;仍有5%人口表示,无论给怎样的优惠条件,也坚决不流转。
(2)从流转形式看,租赁流转方式占总数的90%以上;托管不到10%;严格意义上的土地入股方式尚没有.朱仙庄镇塔桥村负责人表示,今年秋季或明年将在本村133.33hm2公摊土地实施股份制,成熟后,将逐步扩展到全村所有耕地。其原因在于,土地租赁最为简单现实,且土地流出方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土地租赁之后,农民就可以与土地脱离。土地托管只能满足了部分农民“惜地”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局部地区和特定阶段仍有着发展空间,但由于托管是建立在分散经营基础上的,且农民仍不能完全脱离土地,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并不完全符合。对于土地入股,农民普遍认为现阶段不可行,其原因在于农民认为入股后,与农业企业的种田大户相比,信息不对称,没有话语权。
(3)从流转价格看,桥区朱仙庄镇帝元公司租赁的土地价格最高,为7 500kg小麦/hm2/a(折合人民币1.5万元);其余基本保持在6 000~67 500kg小麦/hm2/a(折合人民币13 800~16 200元)。远高于桥区符离镇土地流转平均价格9 000元/hm2/a和合肥、六安等地流转价格37 500kg稻谷/hm2/a(折合人民币9 000元)。目前农户对于土地流转的心理价格应不低于67 500小麦/hm2/a。
从土地流转后的种植结构看,基本上以经济作物和良种繁育为主,种植大田作物的并不多。其原因在于,过高的流转价格让种植大田作物基本无利可图。
1.2 经营主体情况 基地内农业经营主体总体数量偏低,且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基地内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家庭农场的数量分别为4家、30家、12家,其中农机合作社有15家,但拥有大型机械50台以上的上规模的仅有2家;4家涉农龙头企业分别为皖王面业、皖神面业、天益青种业、淮河种业。除了规模化的家庭农场外,还有8%~10%的农户通过口头协议形式流转亲朋好友土地种植,但规模较小,平均只有1.33~3.33万hm2,流转价格一般在4 500~7 500元/hm2。
1.3 土地治理情况 除桥区顺河乡的万桥村、王垄村2个村治理面积比例较高外,桥区永安镇的永安村、大许村、股河村、双兴村4个村治理程度较低,基础较差,比例只有20%左右。
1.4 外出展で榭 根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占基地内总人口比例较高,总体接近30%。
1.5 美好乡村建设情况 在全市首批123个美好乡村建设布点中,只有桥区永安镇永安村位列其中;2013年全市36个重点示范中心村无一布点在基地内。随后,2014年永安镇大许行政村大许中心村、灰古镇付湖行政村付湖中心村作为全省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
2 宿州市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群众对土地流转有广泛共识,群众基础较好,涌现出了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等一大批经营主体等利好条件,但推进宿州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还面临以下制约因素。
2.1 土地流转面临问题 从目前调研的掌握情况来看,示范基地近年来土地流转总体形势不错,80%以上的农户和经营主体都支持土地流转,呈现出健康发展态势,但也存有一些制约因素,需引起注意并加以及时解决。
(1)从被流转主体来看,尚有20%的4类农民不支持土地流转:一是50岁以上年龄偏大留守在家的农户,没有能力外出打工,也没有其他收入渠道,只能在家守地自己种,养家糊口。二是自家本身已拥有部分农机具且又搞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认为自己耕种便利,种植效益更高,机器闲置反而造成浪费。三是承包地地块太小又过于分散,由于无法一次性全部流转致使其无法完全脱离土地劳作的农户。据统计,目前示范基地平均每户承包地都在5~8块左右。四是极个别对土地怀有强烈情结的“钉子户”,或是对土地流转有顾虑、担心将来经营权发生变化的农户,不支持土地流转。
(2)从承租主体来看,数量明显偏少,积极性不高。综合分析主要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认为目前平均67 500kg小麦/hm2/a的土地流转费用已经偏高,已达到成本控制临界点,盈利空间微乎其微,如再继续推高,2 250元/hm2的微利都将难以保证。二是投入成本大,融资渠道少,大部分承包主体难以承受。土地种植管护、农资成本、承包租金等1hm2每年的各种成本需2.55万元左右,流转33.33hm2就需要85万元的周转资金。而普通的承包户没有银行贷款所需的抵押物,如此大笔资金投入是重要制约因素。三是农业种植自然风险难以预测,且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偏弱。对于大部分承包户来说,抗风险能力较弱。国元农业保险1hm2地理赔的上限也只是4 000元,一旦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承包户根本无法承受。据统计,去年,示范基地近1/5面积的小麦因不抽穗预计1hm2将减产2 250kg左右,承包户都受很大程度的影响。
2.2 土地确权工作难度较大 从调研情况看,土地确权虽然是大势所趋,示范基地内70%以上的农户表示支持,这不仅可以让农民吃个“定心丸”,便于土地流转,而且可以为下一步探索用于银行质押解决融资问题提供很好的路径。但从目前调研所掌握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涉及人口众多和既得利益格局的平衡可能被打破,基地内土地确权依然会有较大阻力,而且极有可能激发大量潜在的社会矛盾。农民实际种植土地面积平均大于承包面积的30%左右,农民要求按照实际种植面积予以确权。特别是另外30%的农户通过个人垦荒等形式,现在实有地亩比承包地亩面积大,将成为土地确权的最大阻力之一。村干部对此也存在很大的畏难情绪。
2.3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特别是基地内农机配套服务力量,辐射带动能力依然薄弱,管理有些松散。据调研中发现,规范管理、合作紧密的农机合作社较少,平均仅仅只有不到基地内拥有量的10%,剩下的大多数都是临时拼凑的松散型服务力量。示范基地内技术全面的农机手屈指可数,大部分局限于耕种收割环节,至于土地的弹压、深耕、植保等技术掌握的较少。此外,由于解决基地内晾晒场地的土地指标问题没有可能性,投资较大的烘干设备几乎没有,导致基地内粮食收获后仓储晾晒难问题十分明显,比如,帝元农业等曾出现玉米霉烂问题再次凸显农机设备供求不对等这一矛盾。
2.4 农田水利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统计表明,示范基地内0.8万hm2土地目前进行土地整理的只有0.13万hm2左右。示范区基地内桥、涵闸、路等各种水利配套设施不健全,土地整理率过低,土地碎片化严重,没有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难以以适应大型农业机械化和田间作业要求。不能发挥集约经营的应有效益,提高了农业种植的成本。据测算,在示范基地内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成本hm2需3万元,整个基地共需投入资金约2亿元。
2.5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导向不明显 一是示范基地内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家庭农场一次性投入较大,启动资金缺乏。二是对示范区基地内当前粮食生产亟需的大型机械、烘干设备补贴政策倾斜力度不够,补贴上限只有30%。三是农业保险保额偏低,赔付上限只有270元,风险防控能力太弱。
3 加强宿州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对策建议
3.1 抓好整体规划布局 一是抓好规划区域布局。在进一步摸清情况基础上,在桥区4个乡镇的12个村确定建设粮食示范基地。但是,对于初步选定的示范区基地内有一部分村的农民没有土地流转意愿、村两委班子较弱的,不应纳入示范基地范围。建议在保证0.67万hm2总面积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天益青种业、淮河种业、皖王面粉、皖神面业等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现有的生产基地,在桥区北部选择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土地流转基础较好的地方,按照0.2~0.33万hm2为单元,分片布局。二是抓好基地内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充分整合示范区基地内涉农方面资金,加大宿州市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基地的土地整理力度,应做到3个方面优先:整个村整个村民组能够推进土地流转的优先、现有家庭农场已经成规模流转的优先、示范基地内能够成引进龙头企业的优先。三是抓好示范基地内种植规划。在示范基地内,结合地区实际,以种植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大豆和良种繁育为主,在确保宿州市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向优质品牌要效益,向优势品种要效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四是统筹做好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当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未涉及的朱仙庄镇、顺河乡2个乡镇,每个乡镇都要至少选择1个领导班子战斗力强、群众基础好的行政村,将其纳入省级或市级美好乡村重点示范村建设,同时,结合示范基地内实际,与有实力的工业园区接对开展土地置换流转,整合示范基地内项目资金,筹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资金。
3.2 推进土地有序合理流转 根据调研掌握情况,土地流转规模以63.33~33.33hm2为规模效益,太小造成资源浪费,规模偏大又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由于现有基地范围内的土地租金比较高,租赁土地收益已经接近土地收益的最高点,以土地方式入股,不能增加收入,以土地入股的流转形式在示范基地内没有条件,所以在示范基地内土地流转的主体,要以示范基地内农民家庭为主,这样有利于抑制示范基地内土地流转价格上q。在示范基地内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要以扶持政策引导为主,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不宜过多,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整村或者整组土地流转推进中,可以选择条件较好的桥区灰古镇秦圩、付湖村实施整村推进,其他乡镇各选择一个村民组作为试点开展整组推进。
3.3 土地确权工作应慎重稳妥推进 在土地确权上,可以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山东沂南县的做法,聘请相对专业的土地测量机构或者队伍,对示范基地内农民承包地原先登记的面积和与专业实际测量的面积进行“双重确权”。对于示范基地内农户通过平整废弃沟渠田垄等获得的30%的耕地,可作为村级集体用地。由目前正在耕作的种植户继续耕种,下一步由示范基地内的村集体集中调配使用。
3.4 加大对示范基地内的购买农机设备的补贴力度 由于现有的农机装备存在成本回收期比较长,且购置农机以及机库建设的资金需求是刚性的,不论是市级还是桥区政府的农机补贴资金应该优先确保示范基地内农机专业合作社使用,对示范基地内加合体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大型农业机械,在享受现有国家层面农机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宿州市和桥区财政还应分别给予10%的累加补贴资金,对新建设的机库棚超过300m2的要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资金,进一步增加示范基地内农机补贴力度。
篇8
一、以强化收入管理为主线,确保财政有效增收
以保持经济强县位置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提高收入质量、调整镇级体制、狠抓非税收入、积极争取资金,努力增加可用财力。
(一)加强财源建设。充分发挥财源建设办公室综合协调、分析调度职能,不断完善涉税信息网络报送平台功能,加强与国地税部门联系沟通,全面掌握各类动态财经数据,多视角、全方位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分析,夯实综合治税基础;时刻跟踪地方税收收入进度,保持与业务上级的紧密联系,畅通信息获取渠道,通过与省内经济强县、各县市区收入进度、税收征管情况对比分析,及时提出全市税收征管任务目标、改进税收征管的意见建议;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纳税情况信息来源渠道,强化与省内同行业、类似企业的信息对比分析,掌握税收收入的阶段性特征和征管的薄弱环节,及时发现现实和潜在问题,提出改进税收的意见建议,为财政增收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纳税明显低于行业、企业平均水平的,向国地税部门提出稽查建议。
不断创新增加地方税收的新思路,重点在税源挖潜、征收质量、政策研究方面下功夫,确保取得实效。提前参与,监控潜在税源。特别是对新立项和投资意向的项目提前介入,侧重关注人工岛群建设过程中各环节的税收控管和数据测算,以及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增值税抵扣数额大、已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跟踪评估,抓好控管;坚持依法治税,充分运用涉税部门联动机制、涉外税务审计、纳税评估、外地协查等手段,加大反避税力度,对部分行业实施专项整顿,防范企业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等避税行为;紧紧抓住“转方式、调结构”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强财税扶持政策应用性研究,找准财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跟踪产业财税扶持政策,为招商引资、域外税收向我市集聚提供参考、创造条件。重点加强代开发票等流动性税收吸纳,做好总部经济文章。
(二)狠抓非税收入。对照政策标准与收入项目,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特别是国有土地出让金、水资源费、河道维护管理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等收费项目,彻底摸清底数,确保应收尽收、足额入库;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研究提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规定》,对经营性资产进行定性,对非经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互换做出明确规定,对资产发包、收支管理做出统一规范;联合主管部门,逐步对国有独资及国有参控股企业加强管理,建立企业月报表制度、年度清产核资制度、重大资产购置、处理审批备案制度,全面掌握各企业资产变更及经营情况,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全面调查、掌握土地转让、出让及土地开发、房地产建设项目,全面准确搜集基础资料,科学核定契税、耕地占用税,依法征收。
(三)积极争取资金。抓住国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强与上级财政的联系沟通,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寻找政策、资金扶持重点,争取更多的资金份额,投入到全市基础设施、优势行业企业。重点在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节能减排环保治污、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转型升级。
二、以优化支出结构为重点,确保重点工程民生支出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发挥财政收入分配调控职能,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
(一)科学合理调度资金,保重点项目。在优先保证工资性支出、市镇两级运转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安排,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度假区建设、新人民医院、新一中、教育资源整合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事业支出需要。积极创新思路,研究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财政政策、资金引导,在“企业、民间资本搞建设、财政资金搞民生”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引导民间资本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投入。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项目工程资金台账,严密资金拨付程序,把好财政监督最后关口。
(二)高度重视群众利益,保重点事业。教育方面,按规定确定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继续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新的教育示范市标准足额安排支出。落实好高校、中职、高中助学金、奖学金政策和中职免费政策;医疗方面,科学测算补助资金,强化绩效考核,不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提高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水平;社保方面,巩固城乡低保、五保提标扩面成果,推行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及前后衔接,足额安排、发放基础养老保险金;就业方面,落实好各项就业政策,通过职业培训、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贴息、创业扶持等政策落实,努力开发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创建创业型城市。
(三)侧重弱势群体行业,保政策兑现。随着通胀隐忧的加大,社会矛盾必然愈加突出,今后工作中,财政财力将更加向基础行业、弱势群体倾斜,不折不扣兑现好各项强农惠民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继续抓好北马镇万亩土地治理项目,跟踪落实好已申报的石良镇、兴隆合作社土地治理项目,重点将兴隆合作社葡萄基地建设打造成土地治理工作亮点,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完善“报账提款”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涉农资金安全运行;继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加大村级经费补助力度,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及时足额兑现长寿补贴、粮食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家电下乡等政策,维护群众利益。
三、以强化财政监管为手段,确保财政资金效益最大
(一)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刚性。本着压一般、保重点的原则,按照零基预算、部门预算要求,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严格控制预算追加。
(二)强化工程监管,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继续深化以“部门预算为基础、投资评审为支撑、政府采购为手段、国库集中支付为保障”的“四位一体”监管模式,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监管。超前参与工程项目设计论证,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带来的设计浪费。通过引入项目方案评估新机制、严格控制结算审查质量、加大现场跟踪监督力度、改进和放宽投标企业限制条件、提前着手参与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财政支出。筹备建设国库集中支付软件系统,逐步扩大国库直接支付范围,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扩大监管范围,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在深入搞好“小金库”治理的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好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并将检查范围扩大到各类社保资金、上级专款、政策性资金,不断健全跟踪问效机制,确保专款专用。
(四)积极探索创新,节约公用事业支出。对城市环卫、绿化养护、城市照明等公用事业经费管理形式进行调查,在总结以前年度经验的基础上,对部分城市管理项目,能推向市场的推向市场,能包干的包干,逐步扩大城市管理项目市场化份额,探索建立“行业管理,社会参与,管养分离,市场运作”的管理模式,节约财政支出。
四、以推行精细管理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衔接紧密
围绕提速增效、创先争优,健全四个内部控制体系,全面规范科室间各类业务衔接,堵塞程序性漏洞。
一是健全收入协调控制体系。以财源建设办公室为连结点,预算、国库、预算外资金管理处、国资局、农税局各负其责,加强非税收入预算编制、执行进度,国有资产、资源经营收入、“两税”收入的调度协调和分析预测,形成增收合力。
二是健全工程项目控制体系。以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直接支付为引领,预算、经济建设、投资评审、政府采购、核算中心、相关业务支出科室协调联动,健全从预算安排、项目立项、集中采购,到评审监督、资金拨付全过程的、各环节的协调制约机制,科学调整理顺资金拨付流程,建立高效严密的资金拨付控管机制。
三是健全资金资产控制体系,会计核算中心、国资局、采购办、监督检查处、业务支出科室密切配合,在预算资金拨付、专项资金监管、资产购置调配等方面紧密配合,不断完善手续程序,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
四是健全综合协调控制体系。人秘科、办公室牵头,不断完善机关规章制度、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强化督查督办,不断提高机关形象;强化科室、单位间业务衔接,落实协调措施,规范工作流程,细化目标责任,形成政令畅通、各负其责、态度严谨、高质高效的机关运行机制。
五、以加强干部管理为抓手,确保工作作风有新提高
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为指引,在财政系统内深入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在明确、细化各科室、单位工作职责,强化财政人员岗位责任管理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财政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双改进。
一是狠抓学习教育,促进综合素质提升。利用好每周五下午集中政治业务学习时机,开展第二次干部轮流授课活动,组织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向全体机关干部讲授本科室、岗位业务政策、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开展一次调研月活动,要求科室负责人围绕本职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并进行展示交流;开展第三次“读书月”活动,统一购买业务及励志书籍,并组织40岁以下年轻干部进行心得体会交流;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学习,学回来讲课,进行警示教育,组织拓展训练,促进财政干部综合素质提升。
篇9
12011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1.1主要农产品实现生产稳定,产量增加
2011年,广东高度重视农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供给,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资源日益短缺以及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下,粮食、蔬菜、水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均实现了种养稳定、产量增加。其中,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042万hm2,比2010年下降0.1%;糖蔗种植面积14.058万hm2,增长3.1%;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4.334万hm2,增长1.8%;蔬菜种植面积120.850万hm2,增长2.4%(表1)[1-2]。产量方面,除肉类产品因生产成本增加、疫情及前期补栏偏少等因素影响,产量有所下降,其他产品产量均有不同幅度提升。其中,全年粮食产量1360.95万t、增长3.4%,是1997年以来首次连续3年增产;糖蔗产量1202.69万t、增长6.0%,油料产量91.90万t、增长4.2%,蔬菜产量2859.96万t、增长5.2%,水果产量1210.43万t、增长7.2%,茶叶产量5.81万t、增长9.0%,全年肉类总产量434.58万t、下降1.5%。其中,猪肉产量270.97万t、下降1.6%,禽肉产量150.28万t、下降1.8%。全年水产品产量762.14万t、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265.57万t、增长6.6%,淡水养殖331.47万t、增长5.3%(表2)[1-2]。
1.2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生产效益提高
近年来,受国内宏观政策对农业生产更加有利等综合因素影响,广东农产品价格上升较快、农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提升,农业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部门相关快报显示,2011年,广东农林牧渔总产值达4377.28亿元,比2010年增长3.9%[3]。其中,农业产值2040.32亿元,林业产值204.04亿元,牧业产值1146.82亿元,渔业产值841.9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4.18亿元。全省农业产业增加值达2659.83亿元,比2010年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0%。
1.3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生活持续改善
在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推出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措施的实施效应和经济逐步回暖的形势下,今年农村居民外出务工环境好转,政府惠农政策措施力度也进一步加大,广东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71.73元、比2010年增长1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图1),增幅创1983年以来新高,城乡居民收入比8年来首次降至3以内(2.87∶1)[3]。农村居民生活方面,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1%,比2010年上升1.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6.0%。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0.73m2。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0292.35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3379.01元,最高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农民人均纯收有所改善[2]。全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新农合政府补助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参保人数达1157.6万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和梅州等地实现了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2存在问题
2.1农资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产品供给存在压力
2011年,因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流通监管体系不健全,加之受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影响,广东农产品价格依然延续了2010年的价格高、波动大等特点,供给抵消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不强。如肉类、蛋类、蔬菜类农产品价格均出现不同幅度波动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水平持续高于2010年同期,6~7月生猪出场价、总肉批发价和猪肉零售价涨幅分别达82%、44%和54%;鸡蛋零售价比2010年上涨16.72%;水产品价格也明显上扬,其中原条鲮鱼、原条草鱼、鲈鱼、黄鳝、原条鳙鱼、开刀草鱼零售价分别比2010年上升了24.67%、11.49%、10.51%、9.07%、8.1%、8.09%。农资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给全省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造成了一定压力。
2.2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生产依然依赖物质投入
从农业各要素对于农业增长的贡献程度来看,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出较为重要的贡献份额。2011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18%,但物质费用投入仍是广东农业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广东农业生产依然依赖物质费用投入,一方面与物质费用弹性系数本身较大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仍显不足,尚未实现全面的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因此,面临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广东应根据自身区域优势,加快农业科技研发,进一步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从而加快实现传统生产资料的可替代产品推广,将有效降低物质费用弹性系数,提高各区域投入产出比。
2.3价格水平持续高位运行,民生成本增加
自2011年上半年以来,物价指数逐月上升,通胀压力逐渐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几个月高于5%,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虽然略低于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但也处于高位,物价上涨导致农民生活费用支出急剧增加。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高达26.5%,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也给经济运行带来了隐患。生产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超过8%,推动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影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的积极性[4]。
3对策建议
3.1创新农业生产流通方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统筹规划全省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推进全省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打造农产品产供销安全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全程信息管理及追溯技术研究,建立安全农产品产供销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数量安全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追溯,减少农产品供需波动。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整合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企业资源,建立全省安全农产品产供销联盟,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使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3.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强省
以推进建设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为契机,紧紧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逐步构建适应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大力推动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建设[5]。重点在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型科技支撑服务体系、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发展、振兴现代农业教育、深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9个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篇10
关键词:农村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102-03
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投入、高消耗,农产品的低产出、低效益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农业生产要素污染严重、传统生态农业体系被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脏乱差、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1]。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农业生产中缺乏执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方面的监管,农用化肥施用不合理,氮、磷、钾总量和比例不均衡、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用地膜缺乏有效的回收机制等,进一步加大土壤环境承载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结合毕节市实际区域情况,探索构建全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发展”与“生态”2条底线,对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三品一标”认证、实现山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明显加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加强具有重要意义。
1 生态循环农业内涵及意义
1.1 生态循环农业内涵 有相关专家已定义,生态循环农业,又名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就是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原则所从事的“三高农业(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它不单纯地着眼于当年的产量,当年的经济效益,而是追求3个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农业生产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1.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化肥、高毒高残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农用膜等农用物资和农药包装物的不科学使用和处置,存在一定的农业环境风险。特别是施肥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氮素施用过多,造成土壤中硝酸盐含量过高,影响作物的品质;化肥、农药大量流入河流、湖泊,由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作用会对农村地表水、地下水带来明显的危害,直接或间接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影响农产品品质。有的河流不仅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满足养殖、灌溉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是有机污染超标率较高。加之废水处理设施在农村大型养殖场普遍缺乏,大量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没有合理的消纳场所,造成畜禽场周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氨氮超标和环境污染,使近年畜禽粪便污染呈加剧趋势。因此,大力提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合理使用各类农业生产要素为重点,以先进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手段,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统筹农业发展规划,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循环农业经济产业链,围绕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投入减量与清洁生产、污染治理与废物利用,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迫在眉睫。
2 毕节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2.1 农村沼气发展现状 自2001年实施农村沼气工程以来,毕节市沼气建设得到中央、省、市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农村沼气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建设户用沼气池34.4万户,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有大型养殖场83个,建设大型沼气工程12处,占现有大型养殖场比例仅为14.46%;现有中小型养殖场1 608个,已建小型沼气工程181处,占现有中小型养殖场比例仅为11.26%。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正常使用率为60.93%,小型沼气工程正常使用率仅占42.62%,正常运行沼气后续服务网点仅占34.83%,间歇运行占26.93%,停用占38.24%。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的客观要求,目前农村沼气需求和发展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2015年,国家农业部取消对户用沼气池和小型常温沼气池的建设投资项目,就全市而言,农村污水处理、集中供气项目共获省级补助资金466万元。足额资金的投入,加快了农村能源工作转型升级的步伐。
2.2 发展方向 今后毕节市以大型沼气工程为重点,积极推广以“猪―沼―粮(菜―果―茶―渔)”等为主要内容的循环农业生态模式,实现村庄、庭院废弃物再利用的良性循环。通过大力实施规模化沼气提升工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及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项目,将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主动融入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中,以沼气为抓手转到围绕发展生态农业上来,实现由传统单一的户用沼气到集中供气、“三沼”综合利用等多能互补、由能源效益到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由重建轻管到建管并重的转变,努力提升农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3 探讨以沼气为抓手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3.1 推进以“畜―沼―种植”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 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一种“资源―农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随着全市沼气技术的不断提高,由于特定的地域条件,探索以沼气为纽带,以“畜―沼―种植”为特色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规范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综合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达到对各种农业资源要素的科学高效利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该模式在全市呈现一些亮点,如:部分县(区)通过建设“猪-沼-菜”标准化蔬菜示范面积20hm2,开展沼渣、沼液用作基肥、追肥、叶面肥以及对土壤改良;在大型规模化养殖场通过新建600m3中温发酵沼气池投入使用后,沼气发电解决了养殖场的加工、照明,同时利用沼液喷施茶叶8hm2,喷樱桃、桃子6.67hm2,沼肥种植桂花、牧草10hm2。蔬菜、果园等种植养殖面积、养殖规模与沼气池容积的组合必须合理,这是推广此模式的重中之中。该模式完成了在系统内部,以沼气发酵为载体,实现由能量效益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转变,达到物质的良性循环,使农、林、牧等各行业实现有机结合,按“整体、协调、循环、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该模式的推广在农业生产应用中可获得显著效益,主要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县(区)积极探索,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扶持循环经济企业和组织、奖励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发展一批拥有较长产业链的加工企业,发展“畜―沼―菜”、“畜―沼―果”、“畜―沼―粮”等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推广林下种养殖业,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改善了卫生环境、提供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减少了农村的污染、保护了森林植被。
3.2 推进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 提升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立足于辖区内县域统筹,合理布局安排今后沼气建设项目、沼液收集贮存利用配套设施设备及管网等节点工程,集成推广畜禽标准化养殖、厌氧发酵产沼、好氧堆肥还田等模式,加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沼液或粪便等污染物就地消纳区域及建立养殖废弃物加工配送的有效运行机制,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或通过农艺或工艺措施,将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畜禽排泄物加以综合利用,发酵产生沼气,发酵后的沼渣和剩余的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制作畜牧饲料或直接还田作肥料等,实现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循环利用,既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在规模化养殖场新建50~300m3小型常温沼气工程54处、500m3中温中型沼气工程6处、800m3中温大型沼气工程1处、1 000m3中温大型沼气工程2处,有效处理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该模式不足之处是缺乏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场所的大型养殖场,必需通过一系列生产技术措施和环境工程技术对养殖产生的有机废弃物进行环境治理,才能最终实现无害化养殖和生产优质畜禽产品。同时还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和有机废弃物的养分状况对养殖场进行分类,规模化养牛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鸡生产模式及规模化养羊生产模式,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
3.3 推广“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 扎实推广“种―养―加―销”模式,延长循环产业链。在规模化养殖场周边配套农田、山地、果林或茶园基地建设,养殖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处理后,利用肥水混合液浇灌农田,通过对养殖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养殖场粪便污水“零”排放。按照“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要求,综合分析全市资源禀赋、环境承载、消费需求等因素,充分利用坡耕地、荒山草坡推广应用种养结合的新型种养模式,形成“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共赢”的发展格局,实现种养均衡发展。同时依托全市现有70个省、市、县三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和“六大板块经济”,按照“三品一标”要求,积极改进现阶段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局限在种殖、养殖、粗加工等环节的格局,探索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采用“种―养―加―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创建有机蔬菜基地、无公害粮食基地及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基地提供饲料发展养殖业,农作物秸秆、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作沼气发酵原料,经无害化处理后返回到种植园,利用沼气作能源,实现“三沼”综合利用。利用种养业提供的产品为原料,发展加工业,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等可作为饲料,又返回养殖业,经过深加工的食品进入销售渠道,其收入返回到种、养殖,为扩大再生产提供资金支持。
4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沼气发酵以后的沼液既可以喂猪、养鱼和浸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和养殖成本;沼气发酵残留物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将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化肥使用量,同时还对发展安全生态环保的农产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沼气可用作燃料和生活照明,将减少农民的生活成本[2]。建一户10m3“一池三改”传统混泥土A、B型沼气池,年产沼气可达400m3左右,基本可供3~4口之家一日三餐炊事之用,年提供沼肥38万t左右,经有关部门研究分析,沼肥中的全氮含量比堆沤肥提高40%~60%,全磷比堆沤肥高40%~50%,全钾比堆沤肥高80%~90%,作物利用率比堆沤肥提高10%~20%。同时还可节约木材1.5t或蜂窝煤3t,节电约100kWh。沼气池用户每年/户能减少12kg二氧化硫和2t二氧化碳的排放[3]。
4.2 社会效益 以沼气为抓手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以上几种模式的分析,一方面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随着户用沼气池、集中供气和大中型沼气池的使用,规模化养殖场大量的养殖废弃物入池发酵,其中的寄生虫、病原菌也在池内得到杀灭,减少疾病传染,提高卫生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解放农村农户生产力,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对农户进行沼气及其综合利用的技术培训、学习和实践,增强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营造一种生态环保循环的良好氛围。
4.3 环境效益 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化肥、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降低农田地表和地下径流污染和空气污染风险,依法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做好辖区内耕地地力质量评价,加大地方动植物品种资源保护力度,严防外来生物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通过能量交换、废弃物转换、循环利用等方式,加快种植业、畜牧业及加工业之间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5 结论与建议
有学者已总结农业发展的4次类型转变,主要概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4]。在由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探索全市发展以沼气为抓手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是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下一步将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用于规模化养殖场和中小型养殖场沼气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高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中小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覆盖率;同时向上级部门争取解决一定额度的后续服务维修管护资金用于维护与管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村沼气的使用效益。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建设覆盖率达20%以上;“三沼”综合利用率达90%左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可循环。
参考文献
[1]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348-351.
[2]黄玉明,李月红.基于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1):37-39.
- 上一篇:对化工生产的认识
- 下一篇:电力电子技术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