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社区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这一概念可以分析出农村社区主要由地域、人口、社区意识、社区设施四部分组成。现如今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农村社区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从新型农村社区开始建设到建设成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也可以在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到反映。
一、农村社区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自从人类开始出现,人类就过着群居的生活。随着人类开始运用工具,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便逐渐形成了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单位。最后国家的出现,使得氏族、部落、联盟等组织化的群体成为国家组成体系中的一部分。相对较早出现的氏族,便演变为村庄。随着历史的发展农村社区的概念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之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自成一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我国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之一,应该学会接受新的事物和学会尝试改变。新型农村社区便是改变过程中的一部分。(一)农村社区中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农村居民不仅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农村社区的缔造者和维护者。正是因为这样,农村社区的建设不是以环境或者经济为主要参考因素,而是把人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新型农村社区作为一个新的活动场所,它能不能将农民吸收进来,并使农民定居,就要看农民们能不能接受并希望改变原有的生活状态。(二)农业生产是最基础的经济活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其经济组成都离不开农业生产,因为农业生产是保证一个国家运行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在我国城市及其周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普遍存在,而在我国农村,农民绝大多数还是以从事农业为主。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一些地区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农民开始增多,但是农村居民内心还是希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以基础农业为主要活动。(三)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规模小。农业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这使得农村地区的居民不能像城市、县城的居民那样聚居在小范围区域内,这就造成了农村居民大多数是小规模的、分散的定居。这是因为这样,新型农村社区可以将农村居民聚集在一起,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同时可以增加农村社区的人口,对土地实现整体规划。所以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缩短城乡贫富差距。基尼系数是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从2008-2015年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基尼系数徘徊在0.47到0.49之间,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很大,尤其是城镇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然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其目的就是整合农村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不再分散便于管理。这样就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使我国未来的基尼系数继续保持下降的趋势。(二)促进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整个社会的物质极大丰富。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的居民,对来国家、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普及率还是很低。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成之后,人口集中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日常生活消费其实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方式。(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其特征就包括安定有序。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包含着社会稳定,发展有序的理念。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是老百姓永恒的追求,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应该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契机,将“和谐”融入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推动和谐社区的构建。
(一)外部拉力不足,内部推力有限。所谓拉力就是来自农村地区以外的助力,这些助力可以帮助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所帮助。主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到乡镇,但是很多企业都因为农村的交通落后或者是环境等原因搬离了该地区。招商引资的困难和企业的离开,使得农村的产业结构难以得到调整,最后出现了外部拉力不足的局面。传统农村社区以一种稳定的文化作为凝聚力,在于其一成不变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不能推动农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新农村社区的建设的内部推力不足。(二)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动力。资金是保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是国家拨款。虽然市县各级财政积极筹措、大力投入,但与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规模、实际所需相比却相去甚远。比如一些偏远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导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缓慢。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多种资金来源渠道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三)农村居民过于分散,积极性不高。我国九亿多农民分布在五百多万个自然村,如此大的数字告诉我们想要将村民集中在新型农村社区存在一定难度。如此庞大的数字背后就是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设施建设的缺乏。仅仅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就可以看出“集中难”的困661周刊境,新型农村社区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现象打击了村民的积极性,比如房屋建设没有考虑到农民生产工具的存放、没有针对养殖业专门规划土地等事项,对农民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够周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解决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理念非常适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一种内部支撑,这种内部支撑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为产业结构合理性的调整,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固有的思想观念,还可以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变,促进内部经济的发展。如此一来,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又引导了农民主要生产活动向高级生产活动的转变,增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部推力。(二)扩展资金来源渠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以下两点出发。一是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政府投入的资金是社区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社区的建设。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政府必须做好“领头人”的作用,积极引导、规范使用资金。二是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来看,规范的合作制是当前农村经济体制的现实要求。政府虽然主导着社区的建设,但是太过于依赖政府反而会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虽然政府不能主动吸收社会流动资金。但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引导农村金融平台的创建,通过融资的手段来吸收社会资金。(三)坚持以人文本,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新型农村社区是为人服务的,人口数量是新型农村社区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之一,农村居民的积极性之间影响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积极性的调动离不开正确的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增加宣传力度,提高村民认识。首先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让农民知道新型农村社区的存在。其次定期组织农民参观社区,增加大家对社区的认知。最后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农民的大局意识。二是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科学的规划能够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社区是为人服务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要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绿化水平。整体规划严谨,使社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那么农村居民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作者:周广涵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厉有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学刊,2013,(08):35-37.
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村信用社 经营问题 建议
近几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的地位日益提高,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但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遇到更大的困难。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效益对于农村信用社的稳健经营和良性发展、支农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存贷款余额规模较小
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比较落后,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信用社的存款余额较少。另一方面,过小的权限明显束缚了基层信用社的手脚,联社把信用社资金调度、贷款发放、内部控制、固定资产购建、人事安排、劳资管理统统纳入其管理范围内。同时,基层信用社领导的“惧贷”心理,使得贷款余额规模更小。
2、收益水平低且不稳定
由于欠发达地区服务半径大,生产力不发达,以一家一户的传统种植业生产为主,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业务呈现出额度小、笔数多的特点,业务十分分散,导致经营成本相对较高。信用社资金绝大部分来自居民储蓄存款,储蓄存款中定期存款又占相当比重,定期存款利率上调,资金成本大幅提高,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本。在贷款结构中,对利率敏感的短期贷款占了绝对比重,其收益也必然降低。再加上农业生产资金周转慢、风险大、贷款损失多,造成农信社收益水平低且不稳定。
3、放贷风险较大
其一,为了扩大业务经营范围,信用社的代办点深入到村这一级。信贷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在无序竞争中不惜花血本组织存款,贷款则以对方所给好处的多少为准则,存在严重的“人情贷款”甚至“贷款回扣”现象,放出的贷款容易出现逆向选择。其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半文盲在人口中的比例高。很多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还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其三,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农信社对申请贷款农民的资信情况难以把握,再加上抵押物品与担保人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当地农村信用社放贷的风险。
4、用人机制僵化
首先是“进入”把关不严。多年来,由于传统的就业观念和习惯,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信用社在用人上局限于解决本系统和农行系统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许多员工文化素质低下。其次是劳资分配“大锅饭”,劳资分配从根本上说还是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锅饭”。最后是人员“流出”梗阻,用人上仍然是“能进不能出”,信用社职工如果没有特别重大的错误,基本上不用担心饭碗问题。
5、经营方式明显滞后
管理方式上,基本是“官办”体制,还是沿用“脱钩”前农业银行的管理模式;服务手段上,近几年,农村信用社电子化网络建设加快,但只覆盖到全省,仅与个别省市农村信用社合作,不能满足客户需求;业务创新上,业务品种单一,大多数信用社仍然停留在客户存取款方面的柜台业务,基本上没有中间业务,农信社收益普遍依赖于存贷利差,其金融创新能力令人堪忧。
6、政策扶持未到位
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由于这些政策缺乏必要的条件而无法有效落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财政对农村信用社因执行国家宏观政策开办保值储蓄支付的保值贴补利息未拨付到位;二是由于部分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先征后返营业税至今未能返还;三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实施细则和具体量化指标,政府要求工商等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在办理注册、变更、抵押登记、资产处置过户过程中的各项收费予以适当减免,但如何减免、减免多少并没有明确。
二、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建议
1、对内实现非商业化经营,对外实行商业化经营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兼有合作经济组织和金融企业的双重特性,合作是从资金的所有权方面即产权组织形式上予以界定。而就资金的使用权而言,所有的信用社都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金融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这一特征决定其必须兼顾商业化运作,追求赢利性。
欠发达地区农信社的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其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即社内非商业化经营与社外商业化经营相结合。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应注意两点。其一是市场定位顺序,要本着社员优先、支农优先的原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是当地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是一个农村资金需求个体互助共济的金融组织。信用社在发放贷款时,一定要优先考虑社员的需求、优先考虑“三农”发展的需求。其二是经营资产如何在两种经营之间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中,信用社作为独立的法人,不可能不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但盲目地追逐利润又会出现偏离合作制、偏离三农的宗旨。在当前情况下,用于非商业化经营的资产不能低于50%,即农村信用社每年新增支农信贷占新增贷款的50%以上,对本社社员贷款要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0%以上。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商业化经营,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应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营管理技术,拓展金融业务,其服务对象可以是农村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
2、拓展中间业务,创建多样化的金融商品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是指信用社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手续费的金融业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既能带来收益,又对资本无所求,同时还能以此提升农信社的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招揽到更多更好的客户。
中间业务一般风险较低,利润却不小。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总收入的40%~50%。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分阶段分区域开展有特色的中间业务。近期也就是起步阶段,应着重开发相对简单的代收代付(电话费、煤气费、水费、电费等贴近农民的服务)、国债、基金等管理性业务。待时机成熟后,农信社可利用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村企业或个人提供全面的资产管理服务,使客户更加合理地运用资金,这些业务可在提高信用社信誉度的同时,收到农信社和客户“双赢”的效果。另外,信用社可依托网络系统,积极开发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业务,增加科技含量,为农民特别是个体民营业主提供系列化、现代化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展一些个性化的创新服务,如农村医改基金或其他保险。在为客户办理养殖、种植、运输等方面的贷款时,如果能够动员其办理相应的保险,这样会在增加农信社收益的同时,也必将为贷款的到期收回系上一根牢固的“安全带”。
3、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小额信贷发展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民、金融部门(信用社、人民银行)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社会经济行为,其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三赢”,即农民增收、信用社赢利、国家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稳定。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以传统的家庭经营为主,农民贷款难,民间借贷活跃。小额信贷的推广与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转换经营机制。首先,可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农民既有强烈的金融渴求,却又苦于没有物品抵押,信用社因农户贷款成本高而不愿意发放农户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前期信用等将其信用分为几个等级,实行信用贷款。其次,可以减少农村资金的“农转非”,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小额信贷规定了贷款的用途,围绕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开展。最后,可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降低资金管理成本。村信贷协管员帮助信用社催收贷款,在有利于增加信用社与农户之间信息对称性的同时,还降低了信用社贷款贷后管理的成本。小额信贷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大规模开展,要把握三点:其一,贷款利率市场化;其二,国家扶助配套化;其三,信贷风险规避化。
4、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农村信用社用人机制的创新,对于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新型服务手段如电子货币、网络银行、虚拟服务等金融服务的推动、设备的更新、营销信用社服务品牌的建设以及竞争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从高等院校和其他银行系统引进信用社发展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并对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水平进行综合考核,逐步优化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知识结构。二是多渠道提升现有员工业务素质。鼓励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深造,通过读硕、攻博、访问学者等方式系统性地学到合作金融知识。一般员工可以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途径获得基本知识。三是信用社系统内建立激励机制。对一些德才兼备、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要敢于破格提拔,对一些干事不积极、业绩平平者实行末位淘汰下岗分流。利用欠发达地区信用社点多面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根据“激励相容”理论,把承揽储蓄、不良贷款的“双降”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激发员工的争先创优精神。
5、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改善经营环境
当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系列良好的、有力的、持续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应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切实改善经营环境。
首先,在1994―1997年,因物价水平高于储蓄名义利率,国家出台了对居民储蓄存款实行保值补贴的政策,国有商业银行的保值贴补支出,通过核减利润等方式已由国家财政承担,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出的保值贴补,也应由中央财政尽快全部补偿到位,以达到逐年消化历史包袱的目的。其次,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国家给予了农村信用社营业税税率由5%降至3%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改善。可是,地方政府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下发前,已按5%的税率征收,从而造成多征的营业税。建议地方政府尽快返还超出优惠政策规定的营业税,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再次,地方政府应制定减免农村信用社费用政策的具体实施细则。通过量化、细化明确减免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最后,央行应降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使其吸收的存款更多地作为支农资金,以支持“三农”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乾安县;农机示范区;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32-1
1 创建农机化示范区作用与意义
乾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耕地面积大、土质肥沃,而且集中连片、比较平坦,发展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机械化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前提条件;是科技创新、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构筑后发优势,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是在现有条件下,通过示范的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2 农机示范区建设成效
农机示范区建设项目是乾安县有史以来国家投入资金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农机化项目。经过几年的建设,项目区的运作态势喜人,发展势头强劲,从经济和社会效益上看,阶段性成果已在示范区显现出来,并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广大农民的重视。
2.1 农机装备水平持续上升
几年来,示范区完成全程农机化示范面积36万亩,辐射带动周边近15万亩实现机械化作业,建设农机大户84个,农机合作组织17个,机车机具补贴资金达到4190万元。共补贴购置大中型拖拉机417台,玉米收获机156台(其中背负式68套),水稻收获机41台,配套农机具600台。农机动力基本可以满足现有耕作面积的需求。截止到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4万千瓦,与2005年末农机总动力相比,新增动力26万千瓦,增幅为58%,拖拉机保有量由2005年末的2.5万台增加到3.6万台,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3%,比2009年增长15%。
2.2 促进了劳动力转移
通过示范区建设,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使大批农民从农田中走出来,外出打工或从事养殖、加工等产业。据初步统计,项目区外出打工和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已超过13,500人次,逐步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3 农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使乾安县新型实用农机化科技推广应用、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玉米、谷物类机械收获、秸秆还田、大型机械深松、节水灌溉等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技术取得了较大突破,并逐步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推广前景看好。
2.4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农机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稳步增长,农机社会化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截止到2010年末,全县农机从业人员达到4.6人,农机大户发展到120户,农机维修网点220个,农机协会1个。
3 示范区建设存在问题与建议
虽然乾安县在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3.1 存在的问题
(1)个别示范区建设盲目集中土地。超过自身的经营能力,对经营成本估算不足。超出自己的实际作业能力、资金投入能力、管理能力吸纳农民土地,进行机械化作业。导致成本投资过大,在建设的第一年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没有盈余,在合作组织或大户内部造成了负面影响。
(2)乾安县示范区建设以玉米为主,但水田的开发在近两年有很大的空间且开发数量猛增,水田机具相对短缺,但我们对水田机具的补贴几乎没有,制约水田的开发和水田作业的机械化。
(3)示范区建设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
(4)有的示范区建设后续投入资金不足。新组建的示范区在第一年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和购置机车机具对明年再生产的投入已经形成了困难。
3.2 今后示范区建设整改措施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在措施上深入研究,完善工作程序。组建一个示范区建设管理小组,对已建设的示范区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大户代表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从中吸取经验和到示范区建设好的县市学习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综合利用,使示范区建设工作日臻完善。
(2)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对全县各乡镇拖拉机及机具保有量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并进行汇总分析,选择机械化基础薄弱的乡镇加大投入,逐步达到各乡镇机械化水平同步发展,从而提高全县农业机械化水平。
(3)继续发展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使之在机械化作业水平上不断提高。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方向,充分考虑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充分考虑乾安县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机手的意愿,选择适合培育的对象,从有利于机械化作业、有利于社会化服务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适宜什么样的形式就引导发展什么样的服务组织,切忌强求一个模式,把示范区做大、做强让农民看到合作组织形式下的机械化作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以提高农民参加建设的积极性,扩大示范区建设面积。
篇4
关键词:海州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步伐的加快,农业发展进入追求效益的时期,如何建设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
海州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辖4个镇、3个涉农街道、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个国有农场,共计84个行政村。耕地面e34.7万亩,农业人口22.9万人。粮食作物面积64.5万亩,粮食总产量32.8万吨,粮油生产的技术推广工作主要由区、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来完成。区级的农业推广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作栽植保站、渔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管理站5个,镇级综合农技服务中心9个,共有编制95个,实有人数55个。
1.1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情况
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55人中,按学历划分,大专及以上学历45人,占总人数的81.8%,比例虽高,但其中大部分是在职教育获得的学历或村官;按职称来分,中级职称17人,占在岗人数的30.9%;副高职称2人,均为区级推广机构人员;按年龄划分,35岁以上的38人,占69%,新生力量补充有限。
1.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工作条件状况
镇级农技推广中心均有所有权的办公用房400平米以上,配备了基本的试验仪器,办公设备及交通工具。区级农技推广机构基本上有固定的办公用房,拥有专用的电话,电脑、打印机、照相机等办公设备。
2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经历了“五有乡镇”项目建设和一系列改革后,职工工资有了保障,工作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农技推广体系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具体有以下方面。
2.1 缺乏足够认识
由于对农技推广的重视程度不够,推广体系建设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农技推广投入少,没有直接效益,在财政困难、农村工作重点多、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先放一放、缓一缓;二是认为抓农业难度大,见效慢,不易出政绩,不能直接带来财政收入,使得领导不愿抓农业,更谈不上重视农技推广;三是认为农产品供求形势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农村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农业问题已基本解决,农技推广队伍可有可无;四是忽视农技推广事业的公益性,片面强调农技推广机构的有偿服务,认为可以将其全面推向市场。
2.2 运行机制不活
一是进人把关不严格。由于乡镇没有全面执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制度,导致农技人员良莠不齐。二是考评机制不健全。没有将对农技人员的评价纳入到考评体系中,虽然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但没有与技术推广和农民增收挂钩,考核不严格、不规范,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真正解决按绩分配,奖勤罚懒的问题,难以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2.3 农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文化层次偏低。目前乡镇农技人员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虽然有的通过函授方式获得了大专以上文凭,但其含金量低,也没有进行过系统推广教育。二是知识得不到更新。乡镇农技人员大多数不能进行横向和竖向流动(调动),大部分也不能外出参观和接受专门培训,加之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不强,导致学习培训机会少,造成知识老化,所掌握的技术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建设需要。
3 对策
3.1 强化思想认识
区、镇两级党委、政府应把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作为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重大措施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等涉农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农技推广工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3.2 加强财政投入
为保障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有效增加对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机构的基本支出及履行职能所需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3.3 提高队伍素质
农技推广工作是以培养、教育和组织农民为主要内容,需要有一支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的推广队伍。
3.4 改进运行机制
一是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员进入基层农技队伍。参加竞聘的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严把用人关。二是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探索区业务主管部门、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面共同考核一线农技推广人员的新机制。
3.5 创新推广方法
篇5
关键词:欠发达;农业;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2007)02-0058-02
农业标准化是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农业执法的依据,是创品牌的关键,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核心。然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快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除粮食产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大部分经济类特色农产品没有制定能够反映自身特色的产品质量标准,不利于产品的销售和品牌的形成。现有的农产品标准水平不高,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培育高标准、规模化经营的拳头产品,影响农业整体优势的发挥。
2.农产品监测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农产品供给由短缺趋向总量基本平衡,市场需求对农业的约束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萎缩,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农产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增加,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目前市场急需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相关指标的监测,除不能对本地农产品进行公正评价外,也不能有效地防止有害农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3.缺乏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有效监督
由于经济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多为个体经营,特别是销售渠道流动性大,宏观管理和监督难度大,容易造成有害农产品进入市场,进入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4.农业标准化意识淡薄
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标准化意识和有关标准化的技术基础知识相对匮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要求。事实证明,淡薄的农业标准化意识,是导致目前农产品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5.菏泽市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菏泽市属山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尽管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农业标准化建设仍不规范,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是:农业标准化的相关配套体系尚未形成,农产品质量监管手段和机制还不很完善,工作措施还没有到位,部分管理环节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农业结构的调整还主要集中在数量结构的优化和新品种的开发上,而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广大农民和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许多传统的生产习惯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
对国家已有的农业标准、行业标准,要认真抓好贯彻实施。对国家、行业尚无标准,或虽有标准但低于当地农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当制定地方标准。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创汇企业,要参照国际通行标准和进口国的质量要求,制定相应的专项标准,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前、产中、产后标准要相互配套衔接,力求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既要抓好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又要注重生产环境的标准化,并逐步在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对各项农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取向,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2.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近年来,农业质监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在种子、苗木、化肥、饲料、农(兽)药、农膜、水产品、农机具及配件等方面,大都建立了相应的检测机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在加快质检机构规划建设、填补农产品检测空白的基础上,下大力提高检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对出口产品的检测,必须进一步加强。在完善现有国家、省、市、县农产品质检中心和质检站(室)的基础上,将重心下移,把建设重点放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龙头企业上,加大对农产品源头的质量监控。结合农村市场建设,在各类农副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特别是大型批发市场,建立健全快速监测站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加强各类质检机构间的配套联网,提高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互补和共享能力。已经形成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地方,龙头企业要把好质量关,做好日常的质检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各类质检机构,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过渡。
3.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
动植物疫病防治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标准为目标,以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努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下大力抓好社会防疫工作;二是搞好畜禽良种繁育,改进饲养技术,扩大规模饲养;三是努力提高畜产品加工、储藏、流通环节的卫生管理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疫苗、兽药和饲料的市场质量监管,净化畜牧业环境。
4.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广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面向千家万户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普及标准化知识。依托农技推广组织和农村教育系统,通过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使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尽快掌握标准化知识。大力推进“青年农民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通过培训和宣传,使广大农民都能懂得什么是标准化,为什么要搞标准化,怎样按标准进行生产。做到村村都有技术员,户户都有明白人,生产讲标准讲规范,产品讲质量讲品牌。
5.突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
一是从重点产品抓起。把“菜篮子”产品作为重点,因为这些产品产出量大,商品率高,市场消费量大,不仅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出口创汇的当家品种。二是实施分类指导。推行农业标准化,必须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要根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从解决药残和疫病这两大重点抓起,在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上狠下工夫。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分布广、面积大,推行标准化的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一步到位,可以先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抓起,从产业化生产体系抓起,从规模化生产基地特别是出口创汇基地抓起,搞好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三是切实抓好三个关键环节。生产环节,重点加强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严格各重点环节的管理制度,提高规范化操作水平。加工环节,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搞好加工过程的跟踪监控,提高加工、保鲜、储运和包装质量,提高产品档次。流通环节,切实搞好农产品质量的市场监管,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优质优价政策。四是充分发挥产业化经营的巨大优势,依靠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农民。龙头企业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对他们来说,产品质量不仅关系一时的效益,而且关系长久的发展。因此,要把规范和提高龙头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作为推动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措施,努力把龙头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抓上去,切实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发挥好。同时,大力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农业标准化的组织实施中来。
6.完善政策法规,强化市场监督
篇6
一、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内涵
从词源学的意义来看,目标由“目”与“标”构成。作为名词意义上的“目”主要指人的眼睛。《说文》中的解释为“目,人眼。象形。”即为此意。作为动词意义上的“目”主要指用眼睛看。《正字通·目部》解释为:“目,凡注释曰目之。”
“标”在古汉语中可释为“旗帜、柱竿”之类的东西。综合上述两方面意思,“目标”的词源学意义可释为眼睛所看到的东西。由于眼睛与所见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要接触到所见之物需要积极参与行动。目标的引申意义为人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所追求的结果,是对人或事物发展的预期结果描述。目标的实现过程即人与目标之间距离不断缩小的过程。
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化,目标与组织结合而形成组织目标。鉴于研究视角的差异,关于组织目标的界定也存在差异。有学者把组织目标概括为五类:认知的、聚情的、象征的、辩解的和评价的。认知性组织目标以理性组织分析家的观点为代表,认为目标是制定行动方案的基本准则,也是决策与行动的方向与约束。聚情性组织目标以自然组织理论派别的观点为代表,认为目标是组织人员获得认同感的动力源泉。象征性组织目标是组织获得合法性、社会支持以及资源的源泉。辩解性组织目标指组织目标制定是为过去的组织行为提供合理性论据。评价性组织目标指组织目标是评价组织运行结果的依据或参照。认知性、聚情性、象征性、辩解性以及评价性组织目标都是从组织目标功能的视角而言的,同一目标可能具有几种特性,而只是其中的某种特性占主导地位而已。
综合前面关于组织目标的分析,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可界定为对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存在与发展预期结果的描述。鉴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仍处于发展初期,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主要倾向于认知性、聚情性、象征性以及评价性方面的特征。
具体来说,目标的认知性有助于组织的程序化与规范化;目标的激励性有助于把原本零散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目标的聚情性有助于组织成员产生心理上的认同;目标的象征性有助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获得社会的认同,并获得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目标的评价性指目标的可测评性,其有助于组织对资源的分配与调控以及调整组织的运行方向。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只有具备上述特性,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二、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
一般而言,制定目标比实现目标更为重要,实现目标更多是根据已制定的目标进行技术上的操作,而制定目标直接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组织能否顺利运转。根据研究需要,本文主要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依据的确立与目标制定思路两个维度展开讨论。
(一)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
就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来看,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从普遍意义上看,有研究提出组织环境、组织自身以及组织成员三者是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有研究以教育组织为例,认为上级要求、工作实际以及外部环境是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有研究针对行政组织提出,上级要求、本单位具体情况以及外部环境是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
上述三种观点都把组织环境列入了组织目标制定依据的范畴,可见环境作为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无可厚非。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发展的组织,是以社会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目标是问题的升华,而问题源于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第一种观点中的组织成员与第三种观点中的本单位具体情况有类似之处,因为本单位具体情况包括组织成员情况,组织成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目标源于问题,从问题的所属主体来看,所有问题的主体都是人,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人是教育组织必不可少的直接构成要素,教育组织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通过人的变化来实现的,教育组织的目标也就是关于人的目标,因此,组织人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
总而言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依据主要包括组织环境与组织成员。组织环境作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环境是问题的来源之一,问题是目标制定的前提和基础,环境是目标制定的依据;二是环境是组织资源的提供者,把其作为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可避免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出现资源不济的情况。人员是组织的主体。从学员的视角来看,以其为目标制定的依据使得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目标更加贴近居民的现实生活,更有助于居民现实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使制定的目标不至于超出其接受能力的范围。从师资的角度来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把师资作为依据,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师资进行预测,以使所制定的目标能顺利达成,防止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况的出现。
(二)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思路
由于组织环境与组织人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依据,在目标制定过程中需要从组织环境与人员两个维度出发,制定的目标才能契合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自身的需求。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致力于农村社区现实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发现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首要环节。问题主要源于环境与人员,问题的发现需从这两方面入手。问题的发现是目标制定的第一步,接下来需实现问题向目标的转化,修订并最终形成目标。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的制定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
步骤一,对组织环境与人员展开调查并提出问题。目标制定的第一步需要从环境与人员中发现问题,这里的人员主要指组织学员。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服务型组织,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社区居民,他们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主体,解决其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主要任务。就组织环境而言,组织环境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组织学员的问题,学员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指学员自己能意识到的问题,而环境问题则可归为环境主体所认为的社区学员面临的或即将面临的问题,如农业部门认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农业技术落后,需要对村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其中,农业技术落后的问题可归结为来自环境的问题,而农业技术培训则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问题提出的前提是发现农村社区的真实问题,这需要对组织环境与组织学员展开调查,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与归类形成问题库,为目标的制定做好铺垫。
步骤二,根据问题拟定初步目标。问题库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制定的基本前提。由于问题库涉及到农村社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区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把所有问题都转化为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问题库中的问题进行筛选,根据问题的紧迫性和价值来确定可能转化为初步目标的问题。首先对亟需解决的问题优先考虑,再对余下的问题进行价值评估。根据社区的具体情况以及需求,按照价值大小进行排列,最具价值的问题优先保留,价值很小或不具价值的问题放回问题库中。然后,把筛选出来的问题作为初步目标制定的依据,并制定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初步目标。如,在一个传染病多发的社区中,对居民开展卫生教育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可制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初步教育目标。
步骤三,对目标进行资源评估。初步目标是基于社区问题而言的,能否作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最终目标,还需对实现资源与条件展开讨论,即进行资源评估。资源评估的目的是确定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能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何种资源。如果可供给的资源无法满足需求,则该初步目标只能作为组织最终目标的备选。如果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有充足的资源满足某目标对资源的需求,则该目标被优先纳入最终目标的范畴。对初步目标实现所需资源的评估内容主要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能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三个维度展开,对于组织目标而言,缺少任何一种资源都将直接影响到目标的成效。
步骤四,修订并确定目标。目标资源评估淘汰了实现可能性较小的目标。尽管被保留下来的目标已初步确定是组织最终目标的来源,但毕竟是初拟的,接下来需要根据前面的评估情况对初步目标进行修订。目标修订主要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根据社区现实情况,对目标的表达进行修订,以使其尽可能准确化;二是对部分目标进行方向上的调整,以使其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实际相吻合。
此外,在目标修订过程中,根据资源情况以及实现的可能性,可酌情删除部分目标。
三、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体系的形成
达夫特认为,组织目标分为组织总目标与操作性目标两种类型。“总目标通常称为使命(mission),说明组织存在的理由。使命描述了组织的愿景、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及组织存在的原因。”“操作性目标(operative goals)指明了组织实际经营过程所要达到的结果,说明组织实际上正在力图实现什么。”就两种目标的关系来看,操作性目标可视为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总目标的实现依托操作性目标的实现。操作性目标通常又可分为具体的子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这样总目标与操作性目标及其子目标就构成组织的目标体系。根据上述目标体系形成思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目标要符合农村社区发展的要求,同样要形成以总目标与其子目标或阶段性目标为构成要素的组织目标体系。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层级目标体系是从组织功能的视角或者说工具性视角而言的,强调的是组织对农村社区的发展和促进功能。总目标是从社区层面而言的,类似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笼统性与模糊性的特征。次级目标是基于问题的分类而制定的,政治类问题属于政治教育目标的范畴,经济类问题属于经济教育目标的范畴,文化问题属于文化类目标的范畴,等等。三级目标是次级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在对现实问题进行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三级目标是课程目标转化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根据前提的目标制定思路直接能制定出的目标。总目标与次级目标事实上是对三级目标的归纳与概括,三级目标是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层级目标体系中最核心的、最重要的目标构成部分。总目标与次级目标存在的目的是推动组织的规范化、程序化运行与管理。
此外,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还有其自身的目标,即组织的自我保全和发展。组织自我保全和发展的目标需要依托于组织的功能性目标,功能性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组织建设的性价比是组织自我保全这一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功能性目标能按预期达成或者达成程度超出预期,同时资源的消耗量小,那么组织的效率则高。这样组织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组织自我保全的目标就容易实现。
参 考 文 献
[1][9][10][美]达夫特(Daft,R.L).组织理论与设计(第10版)[M].王凤彬,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66.66.69.
[2][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2467.1277.
[4]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着.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9.
[5]于显洋.组织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01-104.
[6]张新国,陈敏.组织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57-258.
[7]余新家.教育行政组织原理[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01-103.
篇7
关键词:农民;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区探究——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6月24日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镇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严重阻碍了农村社会服务、文化服务、经济服务的发展。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广大农民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教育、公共服务资源,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就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经济、文化与公共服务建设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日照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日照农村社区建设在市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政府倡导的“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型农村社区逐渐被广大农民接受,庄园式的特色农村社区将带领广大农民迈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新农村。
1、农村社区向高水平的成熟社区方向发展。目前,日照市已建成农村社区273个,覆盖行政村1,933个,总体覆盖率达到67.4%。全市91个城市社区,配备社区工作人员717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522个、志愿者队伍187支,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得到理顺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在2012年覆盖率达到80%的基础上,2013年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2014年以后,随着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向高水平的成熟社区方向发展,多数社区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标准。
2、农村社区建设产生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日照的大部分农村分布在山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按照原来的分配方式,按土地的贫瘠程度,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这种小规模的分散耕种模式严重阻碍了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在日照农村的推广。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将打破原来分散杂居的农村现状,也将改变农村分散耕种的劳作模式,分散的土地将集中流转到少数的承包户中,没有承包土地的农民与承包户签订协议,按劳动获得劳动报酬。承包户对土地进行统筹规划,大规模的统一农作物耕种将提高农村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农村社区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考虑到日照农村分散杂居的居住现状,农村社区建设将原来分散的住户集中到统一的农村社区中,一方面农民的搬迁,将原来的老宅基地流转出来,增加了农村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统一居住将极大地方便农村公共服务的推广,社区建立统一的医疗教育机构,安设统一的通信与娱乐设施,并建设了农村图书馆,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
4、农村社区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提高财政投入效率。通过村庄合并,村子减少了,村干部也少了,对村干部的补贴也相应减少了,村庄更加整齐划一,初级行政费用将大大降低,这样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压力,减轻了财政负担。
二、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日照市的社区建设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巨大成就,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农村更好更快发展的“一村一社区”和“多村一社区”模式。但是,在肯定日照社区建设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日照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首要问题就是政府人员宣传力度不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日照随机选择了若干地区,一共发放了1,000张调查问卷,收回995张,实际有效调查问卷993张,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对农村社区知之甚少,甚至有些观念落后的农民根本不知道农村社区是怎么一回事,还以为是要恢复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公社,这就给农村社区的全面覆盖带来了巨大困难,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让广大农民真心接受农村社区,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的最终目标。
2、目前日照农村社区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农民参与相对较少。目前,日照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农村社区建设也是由于目前的宣传力度不够所致的,农村社区建设的主题永远都是农民,只有有农民广泛参与的社区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农村社区,才能够真正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政府后续工作不到位,对农民以后生活没有很好的保障。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村舍合并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对农民的后续生活保障不足,出现了村舍合并后,虽然住上了楼房,但是却没有了收入来源的窘况。新型农村社区是要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农民后续生活。
4、融资渠道有限,缺少建设经费及赔偿费用。日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支柱产业,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有限,财政资金匮乏,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需求更是无法估计。尤其是在村舍合并后对农民的赔偿费用巨大,现有的财政支出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巨大的经费支出。
5、部分地区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据调查,在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推进过程中,部分地区不切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强制性拆迁老宅基地,更有甚者是在未建造好居住房屋的情况下,将农民强制性赶出,广大农民住在临时性的帐篷之中,引发了部分农民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日照的部分贫困山区,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合建立农村社区,部分多山的农村地区,原来的老房屋多建在贫瘠的地方,在社区改造过程中,将这部分老宅基地改造成耕地是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并且在流转这部分土地的时候,将原来老宅基地上覆盖的经济树木也铲除了,这样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改造原则。针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这种错误做法,一定要坚决制止。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宣传,消除政府和农民之间的隔阂。政府要结合十二五规划,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按不同的方法宣传给广大农民,不光要让广大领导干部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更要让农村社区的最大受益人——广大农民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社区改建后人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日照社区改造后出现的部分农民生活无法保障,被迫摆摊修自行车的现状,在以后的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社区改造后农民的正常生活,妥善处理后续工作,政府主导,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扩大招商引资范围,拓宽融资渠道,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社区改造后农民的工作问题,切实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
3、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构建和谐社区。日照社区建设最主要的手段是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政府要加强城乡地域规划,采取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工业化带动乡村农业化的方针政策,调整城乡产业布局,普及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安排居住建设,保护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空间,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4、对农村整合出来的土地进行统一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群。日照属于鲁南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土壤以棕壤为主,含有多种矿物质,土质肥沃,程微碱性,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因此,农村社区建成之后,流转出来的土地可以种植上统一的茶树。日照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要形成大规模的茶树庄园,由各个农村社区统一管理,形成日照特色的茶叶品牌,一个产品的品牌不仅仅是一个标志,更是一种地域文化,不但可以扩大产品市场,还可以提升产品内在价值。因此,日照农村社区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茶叶产业;其次,当日照的特色茶树庄园真正建成之后,实现特色茶树庄园的转型,发展特色庄园旅游,提升茶树庄园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茶树庄园的对外推广,促进农村社区的真正快速发展。
5、国家应继续鼓励在校大学生到农村自主创业,带动农村社区更好更快发展。大学生掌握的是专业的理论知识,鼓励大学生回村,普及农村社区建设理论知识,带动其他农民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拓宽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也不失为一项重要举措。
农村社区建设的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行动上的一次重大飞越。日照农村社区建设是日照产业布局和经济利益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统筹规划,以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着力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组织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实现社区化管理和服务全覆盖,促进行政村管理体制向社区管理体制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曾世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研究.2012.4.
篇8
关键词:农村治安;农村社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
一、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基础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国家对农村治理转型的客观需要,是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的基础,其作用不可忽视。
(一)农村社区为村民提供了交往活动的空间,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深人了解,有利于消除误会、化解矛盾。社区学校、社区公共娱乐活动场馆、社区委员会等各种社区公共活动空间,为村民提供了活动消遣之所。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打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已婚妇女留守在家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些相对弱势的留守人员独自应对各种困境,已经负担了许多心理压力,再加上亲情长期缺失,难免会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将会成为诱发矛盾,乃至产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巨大隐患。而在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里,人们通过聊天、倾诉、互相宽慰劝解等交流方式,有助于释放积压已久的不良情绪,除去引发矛盾纠纷的导火索。
(二)社区能发挥出巨大的道德与法治教化作用,促进村民弃恶扬善,追求文明进步守法。“由于违法犯罪行为是与文明对立的野蛮行为,所以,讲文明必能预防犯罪。”在农村小到诸如婆媳矛盾、子女不孝、邻里纠纷,大到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村干部滥用权力等违法犯罪事件都会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被传播和热议。社区相关组织通过对道德楷模与遵纪守法者的颂扬,对违法犯罪者的报道,对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等活动,使村民在倾听、讨论、对比中思考,感受到舆论力量的强大与法律制裁的严厉,从而弃恶向善,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合乎行为规范。宣扬文明的社区促使村民向善守法,最终展现的是文明的社区,守法的村民,社会治安的稳定有序更是自然而然的事。
(三)社区的纠纷处理系统,疏通了通向和谐的渠道。在社区中可以由村民推选有威望、明理、公正的族人、长者或见多识广者组成义务纠纷调解小组,出面调处村民之间的一般矛盾。涉及赡养抚养、相邻关系、土地承包纠纷、合同纠纷等较大的无法调处的争议由社区民警、驻社区的法院工作人员介人调解,尽量通过诉讼外渠道解决,以降低成本。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仍不能解决的或者村民不愿意通过上述两种方式解决的问题,社区则建议当事人向法院等专门机构起诉,同时为村民提供诉讼所需要的知识。对于社区内出现的严重的违法犯罪事件社区组织则设专人登记并及时上报公安、法院、工商、纪检等部门,并积极协助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如此一来,在村民中就不会出现因纠纷长期不能解决而产生的积怨,也不会产生因违法犯罪不能被及时发现处理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各种问题都能通过不同渠道得到相应解决,矛盾便自然消除。
(四)社区的平安建设活动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平安社区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该项活动除了持续不断地在村民中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外,更注重“物防、技防、人防”措施的开展。通过社区整体规划设计,预防违法犯罪监控设施的安装,治安防控网络的建设,警民联手的治安维护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张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的密网,让坏人无机可乘、无路可逃。
二、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不利于社会治安稳定的因素分析
(一)社区建设未被真正全面充分重视起来。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理应有详尽的规划作指导。但实际上在相当一部分农村,乡村两级干部仍然以抓经济建设为主,对为什么要建农村社区,农村社区与村民自治、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等问题知之甚少,并没有把社区建设系统地纳人工作规划。此外,社区建设包含硬件与软件建设两方面,涉及社区组织管理、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有的乡村只重视形式上的社区建设,比如要求村民统一把外墙刷成一样颜色,每户订一个门牌;或者盖一间图书室,安置几样健身器材。至于图书室里有没有图书,是否经常开放,村民的日常活动是否有人组织则没人过问。这样的社区并没有成为吸引村民、引导村民活动的有效组织,村民仍然是一盘散沙,各行其是。还有的社区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搞活动,如何吸引村民参与活动。
(二)社区公共空间建设不足。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是村民的主要活动地,是社区发挥作用的主阵地,理应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但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公共空间建设不足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资金问题。在一部分地方政府眼中,发展农村经济,开办乡镇企业的工作更实际,更容易出政绩,不太乐意搞投资多见效慢的社区建设。此外,兴办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需要投人大量资金,而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投人不足,缺少经费支持,是目前制约多数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在我国城乡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农民贫困,村集体不可能拿出钱来发展公共空间建设。社区建设的进度取决于政府投人经费的多少。事实上,农村社区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仅靠财政的投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如何从多渠道筹措资金,是当前农村社区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篇9
农村社区教育供给有效性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
1、社区教育的开展覆盖范围广
自2003年起,江西省的社区教育工作慢慢步入正轨,社区教育工作经历了由城市覆盖周边,从试点农村推广到区域所有村落的过程。截至目前,全省农村社区教育覆盖到了11个地级市中超过40%的自然村。
2、社区教育的形式、内容单一
由于农村有关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师资队伍不稳定,地方政府对社区教育投入不足等因素,导致农村社区教育还基本停留在简单的科普教育、扫盲等初级教育阶段,教育内容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广大农民的学习兴趣。再加之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缺少,使得教育形式也较为单一,互动性、参与性教育难以开展,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3、社区教育的地域差异不显著
江西省内横跨的地形区较多,不同区域适宜的产业有其特殊性,农业的地域性差别较大,每个村落的产业侧重都有略微的区别,但农村社区教育内容是集中定制,不同地区的差异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社区内成员的知识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降低了参与的积极性。
二、农村社区教育供给对于农村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由于农民知识有限,对传统的生活习俗有很大的依赖性,尤其是一些陋习难以改变。这显然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相悖的。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出现,不仅能够让农民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更能够全面普及卫生、礼仪知识,从根本上瓦解封建、落后的习俗,将现代化的生活观念深深植根于农民的心中。
2、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农村社区教育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帮助农民更新农业生产理念,掌握科学生产方法,从而促进农业的科技化与现代化,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3、有利于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
农村社区教育可以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掌握一门或多门职业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向广大农民工宣传政府对创业的扶持政策,从而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
4、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通过农村社区教育开展各种教育培训,农民的生活观念先进了,知识丰富了,文明素质也得到提高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现。
三、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现存的问题
1、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经费缺乏
目前农村社区教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对于地方财政较好的,这部资金可能相对充足,而地方财政困难的,则很难有保障。所以,就容易使社区教育走过场,或流于形式。
2、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供给薄弱
受制于农村地理位置的劣势,农村社区教育的各类资源供给十分有限。一是师资队伍的严重不稳定,大多数都是临时调配,使教育缺乏连续性。二是缺乏固定的教育场所,导致社区教育难以上规模。三是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缺乏,影响教育效果。
3、农村社区教育供给的管理机制不足
目前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监管和实施分离的问题,监管部门不能全面具体的了解整个社区教育的现实情况,而实施的组织不能调动所有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意见,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村社区教育的供给及其效果。
四、提升农村教育供给效力的举措
1、拓宽农村社区教育经费供给渠道
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地方法规形式,要求政府确保农村社区教育财政支付部分资金保障到位,确保社区教育能够正常开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鼓励措施,吸引社会企业捐资助学,建设固定的教育场所,搭建现代化的教育平台等,确保社区教育的效果。
2、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的供给
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联合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遴选一批兼职的保留原有全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与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让硕士、博士研究生前来开展支教、支农等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再者,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吸引农业技术人才到乡镇机关、村委任职,以培养形成一支相对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
3、培养农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的意识
依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相应的文化教育需求,来相应构建社区教育的模式与方式;根据农村社区人员构成,来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社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参照每个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优胜劣汰,整合优势资源,将有限的师资力量发挥最大的价值。对于农民,加强宣传力度,让每个社区公民真正了解到参与社区教育的意义,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在社区教育中,加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增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4、深化农村社区的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完善的社区教育领导体系是实施社区教育的重要保证。社区教育领导体系应该先采取“至上而下”的模式,由县、乡领导牵头,结合人事、教育、科技、财政、农牧、卫生、民政、司法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建立一个工作小组,结合社区教育存在问题,可以及时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合作协同解决。设立日常工作组,处理日常的财务、人力等方面工作。构建模式日渐成熟之后,可以将管理权利下放至各个社区,赋予足够的自治权利,每个农村社区既能自主支配财务、人力工作,上级管理小组亦能定时掌握各个农村社区的财务、人力状况,可以进行跨区域的调配,宏观掌握整体信息。
参考文献:
[1]宋恩荣主编.晏阳初全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2]刘登云,曾桂香.谁来为农民工培训买单[J].建筑,2006(05).
[3][美]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4]孙键.我国农村社区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01).
[5]胡红兵浅析打造农村社区教育品牌培训项目[J].吉林教育,2012.
篇10
关键词:农村;新农保;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34-03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中国农村养老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总人口的10.2%。到了201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又增加到1.85亿。预计到2015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2020年达到2.43亿,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而根据目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18年后二十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位空巢老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剧增,成为我国老龄化趋势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农村养老方式是指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的各种方法、手段、途径或形式。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存在三种形式,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其中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
1.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就是家庭成员或者说亲属网络,如子女、配偶或其他亲属,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制度。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庭养老比例高达64.2%。也就是说,农村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可以使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三个方面都获得基本和可靠的供给。中国人从古至今家庭本位的文化使得家庭的赡养功能发挥到极致,家庭养老的形式被延续下来。多年来,在农村以家庭的形式来实现老年人的养老,适应了我国农村的乡情、村情、家庭,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
2.社区养老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认为社区的基本特征是这样的:(1)一定地域有组织的人口;(2)多少完全植根于它所占领的土地;(3)个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关系里……社区养老就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中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为老年人的安老、养老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使老年人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和亲人们、熟悉的邻居、朋友们一起安度晚年。据统计,到2010年年底,我国已经建成带有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可以提供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这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压力。
3.社会养老
我们这里指的社会养老主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险是指相对于“老农保”而言的“新农保”,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简称。它是以国务院2009年9月1日出台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标志,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为基础,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为目的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同过去的“老农保”相比,新农保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改变了以往的农民自己缴费,本质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截至2012年7月底,参加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超过4亿人,其中:1.16亿城乡居民按月领取养老金。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二、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
1.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改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很多困难。有调查表明,90%的独生子女父母认为“只生一个孩子对父母未来的生活和养老不利”。他们担心唯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家远去后。自己的生活没有依靠。家庭的小型化,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
2.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老人的孩子们出去打工了,所以就留下来很多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一老一小在一起,老人得种地,孩子得上学。农村很多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3.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重家庭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二)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1.农村社区养老资金不充足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集体经济发展落后是一种普遍现象,再加上各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的非均衡性,因此,养老资金投放不足,成为困扰农村社区养老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社区养老机构需要提供专业的护理,同时它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失能老人,老人能承担的服务费用很少,而政府的资金支持又很少,因此,政府在社区养老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远不能满足社区养老机构的实际运作。
2.养老服务人员不足
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养老模式的建设,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农村社区养老人员主要由专职社工和志愿者两部分构成。目前从农村社区机构的实际情况看,受过专门护理相关服务培训的专职社工人员较少,同时社会上愿意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也不是很多。这是农村社区养老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社会养老存在的问题
我们之前谈到过社会养老主要是指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我们主要是研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警惕新农保走“老路”
20世纪末,我国农村尝试建设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滞。老农保为什么会失败?根本原因是保费完全由农民个人缴费,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最终演变成农民自我储蓄。眼下“新农保”正在全面展开,根据规划,我国将于2020年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新农保”的实施,政府财力是关键。当前“新农保”在实践中,“空账运行”、强制搞“新农保”、片面强调考核参保率等,这些值得我们警惕。
2.养老金结构不合理
《指导意见》中规定,60周岁老人要想拿到国家基础养老金,其子女应该参保。这个附加的规定使“新农保”覆盖难度增加,而且也使“新农保”的执行成本大增。从附加的新规定中可以看到,单从表面上看,它对整个农民参保率有很大的提升,但实际上也会出现逆淘汰现象,即那些农村最需要帮助的贫困老人,反倒是帮不了。这些捆绑政策最终还会增加新农保的执行成本。
三、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提倡孝道,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文化问题。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因此,要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而要强化家庭养老功能,政府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激励子代对亲代进行家庭养老。纵观各国经验,激励家庭养老主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增加不养老的成本,二是增加养老的收益。
1.增加不养老的成本
增加不养老的成本是指通过增加不养老行为的成本以降低此行为的发生,达成养老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可以参照新加坡的《赡养父母法》中的做法:凡拒绝赡养年迈父母者,其父母可以向法院。政府要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政策及法律体系,规范包括农村老年人在内的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养老行为,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
2.增加养老的收益
增加养老的收益是指通过增加养老行为的收益以增加该行为出现的概率,达成养老的目的。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政府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县、乡镇、村对养老的家庭进行现金奖励,同时开展“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等。例如江苏省江阴华西村规定年满80岁村民的三代直系亲属每年每人可得奖金100元,年满90岁村民的三代直系亲属每年每人可得1000元奖金,百岁村民的三代直系亲属每年每人可得10000元奖金。此外,政府也可发挥政治利益诱导的激励作用。例如,在入党、晋升等方面对农村那些典型人员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
(二)扩大农村社区养老比例
农村养老需求大于供给为社区养老提供了空间,社区养老成为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依托。要更深层地发挥社区养老的作用,就必须加大对农村社区养老的财政支持,同时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体制建设。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增加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支持
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当地养老服务机构无法得到充足的资金,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社区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不仅要增加国有养老机构的财政投入,还要放宽政策,鼓励更多的民营和私营养老服务机构到农村社区,进一步发挥政府与非政府合作的“官办民营”的社区养老机构的作用。政府通过调集资源,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加快培育养老服务机构,弥合社区养老的不足,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
2.完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制
一方面,应在大专院校开设老年人护理照料和医疗康复的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家庭护理和医疗保健;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养老服务经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例如,美国在社区养老方面形成了一个老年服务链条:老年公寓由政府出资建在城市里最好的位置,但是经营老年服务事业却是民营的专业集团,这些集团打造一个服务链条,比如生产早餐、晚餐以及医生服务等,这是一种最好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还有瑞典的“时间银行”,将志愿者为养老服务所花费的劳动以时间为单位计入个人储蓄账户,等到其年老需要服务时,可以从其储备账户中支取等值的服务时间。这种方式既可以促进公众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符合农村财力紧张的现状。
(三)构建“新农保”的整合机制
1.养老保险制度设计要灵活多样
眼下“新农保”正在全面展开,根据规划,我国将于加20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我国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上是地方政府每人每年补贴30元。但是考虑到我国中西部财政较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新农保”在运行过程中应实行改革,在制度设计上应灵活多变,可以不要求较困难地区盲目地实现参保率,或者是国家在经济困难的地区加大财政补贴,避免一刀切和急功近利,警惕“新农保”走老路。
2.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相关配套机制
农村养老远比城市更为复杂和困难,要构建“新农保”长效供给的配套设施,必须着眼于全局。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使“新农保”制度建设尽早驶入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另一方面,要加强领导,为“新农保”长效供给提供组织保证。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新农保”制度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行政领导下,推进“新农保”工作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