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及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及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及方案

篇1

    一、何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企业相当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希望通过有效的人力规划,使企业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持续发展,保证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具有战略性功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就是以人力资源具体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人力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部分进行引导性的作用。朱国勇(2002)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的反应,是通过人员管理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计划,它是一种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内容相一致的手段。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出总体方向,包括各种不同的行动方案和活动,涉及相关的职能部门以及日后的执行成效,最终有效地提升企业总体竞争力。

    惠调艳等(2006)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为后续的企业招聘、职务调整、员工培训及其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从而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如果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的人员补充、晋升、培训等都将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致使人员短缺而影响工作开展或人员过剩而造成人员浪费。

    周欢(2007)则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采取职务编制、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薪酬设计以及未来预算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使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发展计划。它源于战略,又涉及招聘、选拔、薪酬、培训等诸多板块。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岗位获得适当的人员,最终获得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综合以上学者的定义与分析,本文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为:“企业为达成经营目标,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结合企业本身的战略发展,进行一系列的管理与控制,在过程当中给与支持与协助,透过人力资源功能体系的运作创造企业的附加价值,最终达成组织的任务。”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形成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

    企业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资单位参与经营战略(Business strategy)制定的层次。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只是因应经营战略的需要支持经营战略目标的达成,这种单向连结的方式称为顺向战略(downstream strategy)。如果是以参与协助经营战略的拟定,将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内容双向整合,这样的方式可称为逆向战略(upstream),人力资源单位才是真正的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而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双向结合也正是人力资源战略形成的基础(李汉雄,2002)。

    要形成人力资源战略就需要从企业远景(vision)以及企业经营理念开始。经营者对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对于市场、客户、员工、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s)的承诺,连带着也就会影响到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理念。Schuler(1994)在企业远景之下用5个P来说明人力资源战略形成的概念,这五个P包括: 哲学(Philosophy)、政策(Policy)、方案(Programs)、执行方式(Practices)、流程(Process) ,其概念形成如表1所列。

    由5P的概念来看,就可理解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程序。首先要由企业的远景规划出未来企业希望达到的境界、组织的用人理念、人力管理的指导方针,在指导方针引导之下,企业应该采用哪些战略以及方案与执行流程来达成企业目标。若是从战略伙伴逆向战略(upstream strategy)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主管需要清楚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配合企业外部市场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提出企业战略规划的建议,例如从人力资源的分析当中提出哪些是企业的核心事业、哪些部份可以进行战略联盟(strategy alliance)、依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人力资源变革战略、组织再造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战略主动的作法。

    那么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到底需要实现什么目的呢?本文认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当实现如下目标:

    1.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对人员有不同的要求,这包括人员的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不同专业人员比例等。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不同组织型态,都需要有相应的人员要求。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要符合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的规模、组织结构的调整、技术与能力要求、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因应方案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中长期的战略规划,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针对总体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行业内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以及企业面临的潜在人力资源风险和危机等宏观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对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估,进行人力资源职能发展规划

    人力规划的重点是人才的供需平衡,通过规划,管理人员努力让适当数量和种类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从事使组织和个人双方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的工作。规划由五个步骤构成:确定组织目标与计划、预测人力资源需求、评价企业内部人员技能及其它内部供给特征、确定人力资源需求、制定行动计划与方案以保证适人适位。由规划产生招募、甄选和配置计划、培训与开发方案以及人员晋升和调动。

    4.建立核心人员职业发展体系,打造企业核心人才竞争优势

    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核心人才的甄选、培养和使用至关重要,其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建立企业核心人才的选拔和规划体系,是保证企业核心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所以,集团总部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明确集团核心人才的范围和选拔标准,从而指导下属企业推荐或遴选核心人才。

    5.因应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持续改善

    为了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保障未来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落实核心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等,人力资源单位必须制定和完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对哪些政策需要修订或建立,主要的内容框架以及时间计划等都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之一。这里所指的政策、制度是关系企业总体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诸如内外部招聘政策、薪酬政策、人才培养计划、绩效管理制度接班人计划等等。

    总结以上的五项重点,作者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以下图表示,可以让读者更明确了解到彼此的关系。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流程

    当了解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形成以及目标之后,需要进行战略流程规划。本文提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流程模式作为实际执行的框架,并以此框架进行流程规划说明,如图2所示。

    1.检视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企业战略及目标是企业经营的总体方向,所有的单位在进行功能性的战略规划时都需要先明确地了解企业的总体战略与目标,才能够依据大方向进行功能性目标以及战略的展开。

    2.决定人力资源目标

    确定企业整体战略及目标后,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针对所属的功能别进行目标的设定。目标应该直接来自于人力资源战略所进行分析,依据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确认具体的目标。无论是在任何背景之下所订的战略目标,都必须要明确地订定出来才能够确保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朝向战略目标趋近。

    3.内外部的环境评估

    环境因素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的影响性。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因素、经济环境、政府法令法规、社会的价值观、科技发展因素、工会与利益团体、国际总体环境等因素,都是评估外部环境需要考虑的项目。内部环境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人力供需情形、组织文化、员工士气、组织结构、招募甄选、训练发展、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劳资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因素等都属于内部环境需要评估的项目。当面对这些内、外在环境因素的趋势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这样的情形是机会或者是威胁、未来的趋势等这些因素,都需要经过审慎的评估。

    4.拟定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采取职务编制、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薪酬设计以及未来预算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使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发展计划。人力资源的战略需要能够与组织当中的层级相互配合,有效协助企业达成目标。

篇2

[关键词] 人力资源;需求;企业战略;整合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系统的构建及其管理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106LX6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健桂,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和风险投资,广西 柳州,54500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2-0062-0003

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促进或者引导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并保持优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经营发展战略必须彼此协调、匹配,而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必须要两者之间进行双向、深入有效的沟通。

一、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涉及组织总体目标的设立和设立的背景依据,以及实现总体目标的政策、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政策、措施和手段关系到利用组织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体战略规划需要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作保证,才能保证落实企业的战略计划的其他任务,人力资源规划为未来企业的总体规划预先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准备。比如,一家企业决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建立一家新的工厂,或者扩大活动范围,所有这些活动都会影响到准备补充空位的人员数量和质量,这也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面临的基本任务之一。需求预测既要分析这些空缺岗位是否需要配备人员,又要分析这些空缺的岗位需要配备什么样能力素质的人才,同时决定如何填补空缺人员岗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源计划的其他方面。

企业战略对实施战略的人员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而对外部环境的研究和企业内部状况的分析则可以得出可利用的外部资源,两者结合起来最终影响到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这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确定的过程。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所需要的人才。因此,企业总体上的竞争战略,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和基础。

二、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关系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选择和实施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参与

企业战略是企业关于企业未来的规划,企业战略的制定、选择和实施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参与。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的实施与实现起着关键的作用。公司企业的一切其他资源都必须与人力资源很好地相结合起来,才可以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公司组织在规划未来的时候,必须是企业组织的战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要考虑到现有的组织成员是否能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预测企业未来的战略实施可能需要的人才,以便于提前做好职前培训或者招聘工作准备等。

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考虑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是否有足够的人来实施组织的目标。因此,准确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有助于增强组织灵活应变的能力,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企业战略的实施与实现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配合

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目前某个具体的岗位、职位或者某个具体的员工,而是一个时期内,企业在某个领域的一批、一组或者一类人员的需求,公司企业内部的具体人员只是满足人力资源需求的执行者而已。在企业战略中,随着企业目标、外部因素、新技术及企业战略框架等要素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人员配备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而优化企业人员配备必然会涉及到人员的数量、资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所以,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需求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反过来,企业战略的实施与实现又离不开适当的人,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可以为战略的实现寻找到适合的人员,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企业总体上的竞争战略是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这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确定的过程。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所需要的各种合格人才。不论企业采用什么样的战略,都必须应对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企业内外部各种基本要素的变化。特别是当前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越来越高的年代,世界各国正在兴起科技创新的热潮,各国之间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紧密。与此相适应的是,企业的组织必须具备一种能够支持创新的“柔性”结构体系,以应对各种外部日益变化的复杂因素。在当前的经营环境条件下,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员工数量的变动就是各种变化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又是企业战略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整合

企业战略规划是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因素,同时企业战略的实施和实现又离不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配合。企业战略必须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在内,才能够保证落实企业战略计划的其他任务。而有效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也必须和企业战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一个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几种不同的人员需求方案。每种不同的方案都可以运用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比如,企业为了实施一系列的兼并与收购战略所制定的计划,要根据这些并购活动成功实施的程度,确定不同层次的管理及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别的企业则可能根据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增长率来制定不同的人员需求方案。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作为人力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分析企业组织当前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及未来某一段时间内企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预先测定企业的总体规划来实施所需要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例如,如果有一家企业决定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建立一家新的工厂,或者扩大企业的活动范围,所有这些活动都会影响到需要补充的人员的数量和种类,这就需要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帮助,同时也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其他方面的活动。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与实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准确的信息。预测的结果可能是一些表格、数据或者一份分析报告,这些都可以作为企业管理者进行人员招聘或者减员的参考依据。不过,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预测的需求和供给很难恰好相符,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差。通过这个预测过程必须对需求不断地进行相应的调整,直到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达到最佳配置。

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

企业战略是一组企业活动的决策,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功能性战略,而这一系列功能性战略中,人力资源战略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协调,可以帮助企业利用市场机会,提升企业的内部组织优势,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标。

(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是制定企业战略的出发点

企业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要评估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并根据企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预测未来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企业所制定的经营战略应当具有一定的高度,这样才会具有挑战性,才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激情。然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制定,不能超越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同时,在现有的经营发展战略进程中,企业要进行及时总结,并根据实际的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动态的变化,对经营发展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超越现实的经营发展战略对企业来说毫无意义,甚至会削弱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对企业来说,过低的经营发展战略往往会失去战略的导向功能,很难激发员工的潜能。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贴紧企业经营发展战略,通过专业化的手段和方法,为员工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对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强有力支撑。具体来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经营战略的支撑分别体现在战略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上。战略层,在人力资源要素的约束条件下,企业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指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层面,企业要善于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细化,并制定出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同时确保制定出的方案具有战略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操作层面,企业精心组织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并予以调整,以保证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企业战略 执行保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各项资源中最重要、最基础性的资源,成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力资源逐渐超越了物质和货币资本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分解的基础上,预测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发展情况,并在人力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做出企业供给和需求状况预测分析,进而为企业配置足够数量和适当质量的人力资源,并辅以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并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可以说,人力资源规划与生产规划、经营规划等同属于企业战略目标体系的一部分,它将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行为措施和企业宏观战略目标有机的连接起来。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1.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规划是企业在对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后,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来制定的使自己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行动计划,并且随时根据实施过程中和实施结束后的评价和反馈来不断做出调整并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是在人力资源的保障与配置上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分解,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规划而制定的辅规划之一,它与生产规划、经营规划、资源规划等企业其他方面的规划,共同支撑起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宏观定位,决定了企业什么时候需要人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因此,企业发展与战略的明晰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内部力量的主体,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点和中心。同时,由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其所在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随之不断进行调整,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人力资源规划一定要跟踪分析不断调整的企业战略和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现状,在分析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人员供需达到平衡,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更强的竞争力。

2.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围绕其开展的各项的管理活动。企业通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招聘和甄选人员、开展员工培训、制定薪酬福利政策、开展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等全方位的科学管理手段,以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不同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完成对人力资源的引进、开发、使用工作,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规划是开发和与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它对岗位管理、薪酬绩效管理、培训管理等工作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企业根据岗位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对现有人员工作能力的分析,确定人员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然后根据人员供需计划来决定招聘或解聘的人员数量,因此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员配置的基础,它确定了人才招聘和人员配置的基调。企业的人员培训工作遵照人力资源规划的中对人员质量的要求展开,确保企业以最小的投入精确的获得所需要的人员技能,员工培训对人员质量的提升,又会反过来对人力资源的内部供给产生影响。企业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工作也遵照人力资源规划的统一运筹而开展,保证企业能够有效激励员工,提高人员工作效率,并确保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

3.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人员效率

人力资源规划使员工能够更加清楚认识到自己在企业内部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并有所侧重的去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各种升迁渠道的设计,使员工能从不同的渠道得到升迁、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的流失率,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

企业在经过对外部环境、经营战略、组织环境和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之后,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供需平衡分析,制定出企业自己的人力资源规划,这些过程仅仅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分析和制定环节,有一个很重要的后续环节,往往被企业忽略或者说重视不足,那就是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保障措施的制定环节。人力资源规划如果不能够保证实施落实则没有任何意义。

1.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者

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划分为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部门管理层、企业员工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人员都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中扮演的角色和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重要性。

企业的决策层是企业经营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决定者,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方针政策都必须由他们决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设计制定者,也是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者,他们不仅要完成本部门的人力资源构建工作,还必须服务于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及时处理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沟通协调、技术支持等问题;各部门管理层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执行者,需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计划开展工作,实现部门的人力资源规划目标,并积极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沟通配合,及时反映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以便进行实时改进;企业员工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对象,是人力资源政策的体验者,需要在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帮助下,认识人力资源规划实施的必要性,根据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与适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执业资格培训等各项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2.人力资源规划执行保障措施

如前文所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制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都将依托于人力资源规划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需要将员工职业规划、人员配备、人员的培训开发、绩效管理等各方面与人力资源战略紧密的结合起来,并辅以相应的实施措施,包括优化岗位管理体系、开拓人才招聘体系、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推进薪酬激励机制、探索多通道职业发展机制等一系列全面的制度措施。

同时,企业也必须注意,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明确轻重缓急,采取稳渐式的人力资源改革方案,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首先完善现有人力资源管理构架,夯实基础工作,逐步进行各项功能的协调与整合,完善与升级。在每个职能管理模块的构建中,从关键岗位开始着手实施岗位设计、人才选拔、考核评价,薪酬激励及培养发展计划等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并逐步向全员过渡。

其次,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人力资源政策,包括招聘政策、绩效政策、薪酬与福利政策、激励政策、职业生涯政策等,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同时,需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部门和管理人员共同职责,应该明确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与职责要求,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构内部以及外部所有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等多个方面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以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目标。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现状;对策措施。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作用。因此,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而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对可能的人员需求、供给情况作出预测,并据此储备或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

以追求人力资源的平衡为根本目的,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力资源供求之间的数量、质量与结构的匹配。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它所考虑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员,而是一类人员。人力资源规划的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

1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和作用。

第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第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2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第二,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

第三,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性。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便草草制订出该规划,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

第四,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①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②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的寥寥无几。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所谓的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作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3 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第一,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首先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资福利计划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搞清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建立多维交叉体系的规划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企业董事长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等协同工作,且分工负责完成的。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同时,与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支持下属实施方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力资源的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的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一线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第三,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果没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效率之低是难以忍受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素质等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第四,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人力资源部门从为业务部门提供增值服务,就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各业务部门的需求,围绕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设计对员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态度的要求,深入企业来调动和开发人的潜能。工作是否具有预见性、有无管理技能及对管理的操作能力成为衡量人事经理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人力资源规划是独特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企业要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培养他们的研究、预测、分析和沟通的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预见性,并要求这些从业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和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方面。

第五,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充分注意与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的融合,具有符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特色,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人力资源规划不仅是面向企业的发展目标,也是面向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愿景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就难以有效实施,企业的发展目标就难以实现。

人力资源规划服务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实现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和优化配置,保持企业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实施企业战略目标。企业应当把人力资源规划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有针对性地解决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并且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关键词: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一、小型IT企业的概念

首先,界定一下“小企业”这一概念。“小企业”是相对而言的,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来看,企业处于初创期,其年龄偏小;与此相对应,其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小型IT企业大概可以分为:硬件、软件销售开发、网络集成、数码技术、通信、市场营销和IT类培训等几类。IT企业的部门大致划分为:研发部、市场部、行政部和工程部,有的企业还有产品部。尽管并非所有小型IT企业都做得成大企业,但只要理念正确,目标远大且孜孜以求,就会有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大潮中找到自已的出路。

二、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

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问题,不少小型IT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但由于在初创和成长期,企业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小型IT企业照抄照搬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管理较随意。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已被多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地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在回答“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时,有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有47%回答是产品销售,有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认为人才和内部人力资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小型IT企业用人多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缺乏长效、科学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

2.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小型IT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这也是中小型IT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的管理形式。2002年完成的<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指出,资本、风险、决策管理权三个“高度集中”,是今天私营企业的普遍特征

3.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偏低

目前,有的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仅承担行政人事事务和劳资福利,其他职能不到位;有的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少,分工不明确,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上,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4.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IT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从事销售、市场推广的人才流动频繁,如觉得薪资不合理,便会尝试新的机会。此外,小型IT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的,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仅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在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更不会对企业“一心一意,白头到老”了。

三、建立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

三维立体模式是指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科学地分工,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并进行相应的协作。总的来说,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等基础业务,并协助一线经理做好核心业务(如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建设和事务)和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线经理负责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中把持关键环节,并协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好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等基础工作,以及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三维立体模式的第一维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由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工作程序是: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执行与评价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决策层主要是解决战略性问题,而此前的大量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工作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一线经理来负责,此后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制定,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执行由一线经理来担任。对规划的评价则是在决策层的领导下,由决策层、人力资源部门和一线经理三方共同完成。

2.三维立体模式的第二维

一线经理负责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业务的关键环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而其他工作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支持。例如,招聘工作的基本程序是:招募——选拔——录用——评估,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即选拔环节由一线经理完成,招募、录用环节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服务,而招聘评估工作则由人力资源部门与一线经理共同进行。培训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结果评估,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各岗位的员工培训需求评估,应由一线经理把关。同时,一线经理还要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评估培训结果,而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一般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来组织。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考绩方法和标准的制定——考绩实施(考绩面谈、评分等)——考绩结果反馈与评估。在这里,关键环节是考绩实施和反馈,由一线经理来执行,并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进行考绩方法与标准的制定以及考绩工作评估。薪酬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确定与调整企业的薪酬制度与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支付方式以及确定每一位员工的薪酬数量。一线经理完成以下工作: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发展,通过薪酬调查来做薪酬定位;逐渐建立规范的薪酬支付制度,并辅以其他方式;结合公司经营目标,考虑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职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适当拉开薪酬差距,在职位工资、技能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加大薪资差异和创新奖励,甚至还包括收益提成、利润分享和企业股票认购。

篇6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在此情况下,如何结合企业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设计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内容,就成为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采用1345的方法,探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设计策略、步骤及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规划 人才供求 管理效能

最近几年,随着二大电网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的逐步落实以及技术电网、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已经成为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就越来愈重要。2016年开始又是一个新的五年规划,企业更应该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未来五年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人员数量、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员工学习成长、绩效薪酬、企业文化的具体愿景、使命、目标、措施等,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用电量需求、智能电网建设、市场交易及客户服务等工作。

那么电力企业该如何科学设计制定未来三年、五年乃至更长久的人力资源规划具体策略呢?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人力资源规划1345体系,以供参考、借鉴。

一、人力资源规划目的

人力规划是连接战略规划和企业业绩的必由之路,通过人力规划,在三方面提高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连;分析未来变化,在人力资源方面制定应对措施;提高人力资源费用使用的经济性。具体到电力企业,主要目的在于下列几点:

第一,规划人力资源人员计划。通过人力规划一方面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予以分析,盘点现有人力资源状况;另一方面,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做出预测,以便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增减进行通盘考虑,再据以制定人员增补和学习培训计划。

第二,促使人力资源合理运用。根据企业人力配置的理想状况,不断改善人力使用的不平衡状况,进而谋求合理化,以使人力资源能配合组织的发展需要。并形成健全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的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氛围,为电力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第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能。通过人力规划对现有的人力结构做出分析,并找出影响人力资源有效运用的瓶颈,使“人适合于职位、职位适合于人”;同时,在员工岗位胜任力、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和学习、企业文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让人力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

考虑到电力企业国企的特点,在进行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电网企业可以考虑134步骤,即:一个框架、三个原则、四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二、一框架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必须以集团公司、省公司的整体人力资源框架为主题,必须要对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战略进行解读,对组织架构的研究,对用人制度进行剖析,对员工队伍进行调研等,确定电力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愿景、使命及具体目标。

三、三个原则

原则一: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适当弹性的原则。电力企业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规划要充分考虑内外环境的变化,建立适当的人才储备,并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职位、绩效、薪酬、学习教育开发等模块紧密接口。

原则二:以人力供应为重点的原则。电力企业未来处于高速发展期,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它包括未来人员的需求与供给的预测、差距的分析与弥合等。通过保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为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奠定基础。

原则三:促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原则。人力资源规划不仅要面向企业,同时也要面向员工。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人力资源规划,体现出电力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本管理理念。

四、四阶段

在明晰了项目整体框架及规划操作原则之后,电力企业应该遵循“四个阶段、五个步骤”的原则实施此项目。

1.调研诊断及人才供求分析阶段

首先从电力企业员工队伍现状、人员结构特点入手,进行现有人员资源稽查;其次,将以电力人才当量为出发点,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电力弹性系数预测分析、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分析等多种方法科学预测现实、未来、整体、各类各层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第三,通过对电力学校、社会招聘等人员的供给分析,确定未来五年电力企业可以实现的人力资源结构、人才结构及员工队伍数量、用人机制等。

2.人力资源提升与方案修订、调整阶段

通过对电力企业整体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的解读,确定未来五年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总体愿景、使命、目标等;并据此对目标进行分解,并形成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学习、绩效、薪酬、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等六大模块在内的人力资源提升措施及计划,在方案初稿出台之后,通过与电力企业的反复讨论、修订、最终形成可以下发的人力资源规划整体方案。

五、五步骤

1.步骤一:管理现状调研诊断

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调研诊断是构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开始,也是确保规划切合电力企业客观实际,做到规划有理有据的关键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采取文案研究、内部员工访谈的形式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调研,进行问题的初步鉴定和问卷设计依据;确定整体规划设计原则和思路。

第二,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方案涉及内容:电力企业现有人才结构、人才当量、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学习与培训、基地建设、招聘、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等。

第三,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有的“短板”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以找出其短板形成的深层原因。

第四,进行问题的求证,从供电局、职能部门、各层级员工等角度全面了解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寻找电力企业与先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差距,为下一步整体规划设计的制定寻求依据。

2.步骤二:人力资源供求分析

第一,需求分析。在进行人力资源总体供求分析之前,需要对企业整体人力资源战略进行解读、定位以初步明确电力企业未来五年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方向和目标,并在明晰电力企业人才当量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供求分析。具体分析维度如图1所示。

第二,供给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供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影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企业职工的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跳槽(离职、辞退、合同到期解聘等)。在进行内部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的时候,项目组将采用马尔代夫转移矩阵、人员接替图等方法,设计合理的内部供给通道及人才供给库。二是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通过人才市场、高校、外部人才调入、正常人员流动等,预测人力资源供给情况。

第三,结构设计。在完成人力资源供求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电力企业未来五年的员工队伍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设计,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确定员工总数”、“确定管理人员占比”、“确定管理和非管理人员细分结构”、“差异分析和处理”。

3.步骤三:人力资源提升策略制定

第一,整体定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定位,应紧扣电力企业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考虑电力企业客观实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采用头脑风暴、分组讨论、SWOT矩阵分析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数量、成本、效率、可持续发展指标,如表1所示。

第二,方案设计。针对目标定位中所涉及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可以考虑设计不同的具体提升措施及实现路径。一是招聘与队伍建设模块:主要涉及到招聘渠道、招聘方式、人员进出机制、员工队伍建设、四好班子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等内容。二是培训与学习模块:主要涉及到教育培训需求分析、课程研发、内训师队伍建设、培训基地、效果评估、培训体系设计、培训效果评估、培训信息化平台设计等内容。三是企业文化管理模块:主要涉及企业文化宣贯、深化、深耕等内容。四是薪酬管理模块:主要涉及薪酬总额控制、分配体系设计、薪酬结构、福利设计等内容。五是绩效管理模块:主要涉及绩效管理模式选择、绩效目标制定、绩效计划分析、绩效考核、绩效沟通、绩效申诉、绩效结果运用等内容。六是职业生涯规划模块:主要涉及员工职业通道设计、生涯规划、学习路径图等内容。

4.步骤四:规划支撑保障

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总体定位、内容等已经制定之后,为保证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得以有效实施,还需要对电力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制度、方法、标准、流程进行优化整合。

篇7

关键词:企业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特征 实施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简称SHRM),是横跨人力资源管理及战略管理两个领域的一个新出现的交叉范畴。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三种理解,对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在内涵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以战略规划为主导来开展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一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必须配合企业整体竞争战略形势,进行系统地设计与实施,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并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它可以被看成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在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其特征有:(1)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即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即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是一种战略系统;(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性,即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

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了员工的期望之后,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需求来制定的一种长期纲要与计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地位日益突出的现今,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大型地质勘察单位意义重大。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功能作用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起行政辅助的作用,管理幅度狭窄,工作范围有限,很少涉及企业的高层战略决策,此时的角色定位还停留在行政事务的处理上。在带有国有基因的地质勘察单位,行政辅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占据上风,同时,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发挥着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简单行政辅助角色,也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简单的执行者,它还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等事务。具体到地质勘察单位,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诸如传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推动员工群体的沟通等,有助于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2.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成本导向作为其指导思想,工作的重点是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精简人事经费,因此在企业的实践中往往轻视工作本身。对于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在日常的管理中,重人力成本的控制,轻员工积极性的开发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部门将其自身视为一个业务部门,突出强调自身的“顾客”和“产品”,强调以顾客服务为工作导向。人力资源部门将与其工作发生关联的所有“人”均视为“顾客”,既包括公司内部的战略规划部门、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以及普通员工,也包括公司的客户和市场……。这种思想的实施,对于长期受科层制弊端影响的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将十分有益。

3.投资战略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资本、产品、品牌、技术以及投资战略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是着眼于“人”,以“人”为核心,将人员及其知识和能力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因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影响,往往将人员管理的主要职责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管理专家上,易犯没有群众精神的错误。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将人员管理职责放在与员工联系最多的人,也就是各位员工的业务管理人员身上。因此,无论是地质勘察机构自身的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企业如何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实质上,企业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形成和战略实施中的不同阶段上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

1.目标与组织条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行动计划,也是改变一个企业的本来特性的一个整体的、多面的、长期的日程。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市场竞争优势,引导企业成为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合适的组织。

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发挥职能,首先要在决策组织上保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成为公司决策和监理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其次,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管理部门必须被赋予法定的职权,对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环境变化进行战略性的监测和报告,并及时提供关于每一个战略的人力资源配备方案。只有拥有相应的权威,才能保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得到实际执行和有效实施。

此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也有赖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文化、团队精神、领导风格等其他一系列正式的制度安排。

2.实施原则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相结合的一种战略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动态性原则,当企业面对的市场机遇与市场竞争不同时,企业的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这也是其基本的原则。

第二,合作性原则,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能否有效实施,需要企业自上到下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协调的管理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第三,敏捷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要求,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对来自企业战略与市场竞争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与时俱进,注重风险意识,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此来应对国际国内竞争。

参考文献:

篇8

薪资支出是否已经成了公司的负担?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人员给出的答案经常为“是”,毕竟没有人愿意不领薪水还努力工作。既然如此,要怎样改变薪酬管理规则,才能使之成为公司的战略组成部分呢?理想的解决方案就是,让你的薪资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是公司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激情。通过这些方法,薪酬部门才能在核心业务开发中扮演主要角色。

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是要评估当前薪酬部门同公司其他雇员之间的沟通系统,审视自身最近做了哪些提升雇员满意度的实事。

评估影响薪酬处理效率的环节

今天,许多雇主都发现无纸化办公是提升雇员满意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雇员自助服务等工具可让雇员在网上即时查看其个人薪酬项目,如每月薪资或W2s 等等。网络数据接入功能,不仅能提升雇员满意度,还能节约薪酬部门用在升级档案及回答员工问题上的时间。最终,由于人力资源部门减少了纸质文档,因而将减少花在每位雇员上的内部管理成本,而薪酬部门的员工则能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更具战略意义的事情上。

在自助服务功能中,雇员不是唯一的受益方。现在不少经理人经常抱怨,一旦员工情况有所变动,他们就不得不在员工资料文档上耗费大量时间,而经理自助服务正是可帮助职业经理人们实现在线修改薪酬水准,评估员工表现的有效工具。借助自助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可针对常规项目设定自动化的工作流程。整个过程中只需经理批准即可。

借助自动化手段进行考勤处理

在评估过影响薪酬处理效率的环节之后,下一步就是检查公司的考勤处理(time collection process)情况。公司是否还在使用纸质的考勤单?手工收集考勤并计算薪酬是否耗费了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大量时间和精力?

借助自动化的考勤处理,公司可简化请假批准流程,减少错误。自动化还可使得所有数据及时在网上,随时提供报告,这将帮助经理分析项目效果(如加班时间和地点)以便提升生产能力。其他的薪酬战略还包括为管理层提供决策工具。通过提供分析和趋势报告,如薪酬部门的付薪员工数量,直接打卡付薪员工数量,去年晚交税或罚款员工数量,付薪未满一年员工数量,人力资源部门将帮助管理层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降低成本。

人力资源部薪酬部门的责任

要将人力资源部门置于公司战略管理地位,这并不完全是公司员工或管理层的责任。人力资源部的薪酬部门应该主动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教育及培训公司员工了解、接受并使用新的工具和服务。现在,不少公司已开始采用人力资源系统工具分析人力资源数据,如周转率,或者各部门、各职位、各经理的员工轮岗数据。

这些理念是现代公司应该积极采纳的管理思想。而你的愿景是什么?为了提升当前的业务操作水平,提升效率,提高产能,也许你需要应用新的技术或产品。请鼓励你的薪酬工作人员更具创意,挣脱传统条框的束缚。并请回头看看公司今天的薪酬处理过程,是否处理得过于分散?为什么会这样?如果集中处理是否会提高效率?

一旦确定了愿景,就要根据愿景制定具体的规划。最重要的是,要将规划付诸实施,并强有力地推行一些成功商务案例,销售你的观点,定义目标,并规划如何达成目标。另外,若是能为你和你的员工创造一些激励机制,无疑将会推进战略实施的进程。

对薪酬进行战略规划

由于薪酬占据公司行政费用的主要部分,因此对薪酬进行战略规划是公司的当务之急。员工认为每月定时收到正确薪酬是理所当然的,只有薪酬经理才知道个中繁琐――要在每月1 号发出正确的工资,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薪酬是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隐藏着经理人和决策层还未发觉的闪光点。每天上班,不能只是打印、签署、发送工资单,不能再让一切停滞不前。现在是将薪酬处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了。

篇9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一、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理念上仍以传统人事管理观念为主,依然把人力资源归结为人工成本,执行方面过于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技术上、操作上的细节和短期人工成本的降低,而忽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员工发展、组织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制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特点的充分发挥。2.较少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想当然地将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按照所谓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既没有用企业战略把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统领起来,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之间的横向关系考虑也过于简单化,甚至会漏掉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关键部分,如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3.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简单,仅仅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具体角色仍属于企业的一个后勤支援部门、办事部门,基本上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及实施只起到一个执行角色,甚至是特殊人员的“安置所”。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具有强制性,大都是就员工考勤、奖惩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限制,而不是从“以人为本”、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尽管员工心存不满,但由于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大部分员工只好接受各种条件限制。因此,目前许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二、深入探索企业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更要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制订者之一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成熟的企业在制订整体的战略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如人才的供给状况、劳动法规等,否则,战略执行就有失败的可能。同时HR人员也应努力提升和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深入研究行业的人才市场分布及供需状况、劳动法规、竞争对手特别是标杆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从而为企业的战略制订提供人力资源专业建议,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制订成员,也可以更好地成为企业战略的执行者。

三、结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制订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及战略规划

企业总体战略包涵并需要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采购战略、营销战略等职能战略与之相配合辅助,才能有效实施,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分解和落实,它通过建立文化理念和行为规范为战略提供支撑体系,它可以建立起战略实施的激励体系以奖励、认可并分享员工的成就,鼓励其实现非凡绩效,达到实现个人目标、部门目标,进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多赢目的。

四、树立内部客户营销意识,为各部门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

新形势下,HR部门应有新的角色和职能定位。HR部门应树立内部客户理念,与各用人部门以及企业领导形成“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其产品就是为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输送的优质人才,服务就是为提升现有人员能力而采取的诸如培训等措施以及提供科学的薪酬与绩效管理体系等事项,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五、注重员工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提升员工忠诚度,达到提升客户满意度

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企业可以在人力资源部门设立专门的员工关系专员,从关心员工的工作、职业发展及基本生活情况入手:工作上,负责处理员工投诉,纠纷调解,与员工谈心,定期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检验效果等工作;员工职业发展方面注重员工的个体成长、关键员工的个人兴趣和专长;生活上,注意关心员工的健康状况、家庭生活状况等。也可以直接打通员工与最高领导沟通的渠道,如可以通过网络沟通机制,或者定期接待日制度,使得企业领导与员工交流更直接,从而接受员工当面投诉,有效解决员工问题,实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机制。

六、建设一种鼓励创新、注重绩效的企业文化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的员工会成为新鲜血液不断涌入,而新进入员工的素质也会因企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高,这些人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个性,企业要想吸引、留住这些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对他们的个性、特点持一种宽容、包容的态度,达到企业鼓励创新、注重绩效的导向和文化,为企业稳健经营与快速发展铺平道路。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采取的主要方式诸如编写修订员工手册、举办各种仪式、树立企业典型、制定奖励与处罚制度、发行企业内刊、领导与员工面对面沟通等,实现文化留人的机制。

七、建立高效、完善的培训体系

企业应建立一套较健全的培训体系,下设专门的培训组织、培训师、课程、考核等体系,制订培训政策、制度和标准培训方案、课程,分层级、分专业实施培训。同时,通过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来调动所有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的培养热情。例如,可采取一带一、一帮一做法,可在管理人员的考核指标中加入培养下级提升你能力方面的指标并给予较高的权重,或者对于培训成绩突出者给予较高的奖励等。

八、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招聘网络,采用科学的甄选方法

HR应努力为企业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招聘网络,以备企业不同时期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要保证招聘人才的质量,企业既要有严格的程序,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以胜任素质模型为基础的甄选体系就是一个很有效使用的方法。胜任素质模型是指能胜任某一岗位工作的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对应聘人员未来的工作绩效、流动率、缺勤率、满意度等指标有更好的预测功能。

九、进行科学的岗位评价,建立有充分竞争力的全面的回报体系

企业设计回报体系时,不但注重外在回报,还注重内在回报,不但注重短期回报,还注重长期回报。外在回报主要包括:薪金(工资、奖金、津贴、补贴、提成);福利(提供食宿、托儿所、“托老所”、各种商业保险、公车等);认股权;期权。内在回报是一些无形的非金钱的回报,这种回报对高素质员工的吸引力较强,良好的发展空间、公平、公正的晋升机制、轻松的工作氛围、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性的尊重,职权的行使,成就感、安全感等。

篇10

在此背景之下,盈众汽车于2010年启动了与IBM的人力资源战略合作项目(HRS项目)。2011年上半年,HRS项目圆满结项,并随之启动了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项目(HRIT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二期正在进行之中。

在此期间,本刊记者有幸采访到了盈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孙聘仁,盈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杨明广及IBM全球商业服务事业部大中华区副合伙人曹新宇,请他们就此项目做了深入介绍。

建立区域事业部架构体系

随着HRS项目的启动,基于盈众汽车的2018战略,IBM首先在组织架构上对其进行分析,尤其在未来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下,组织战略如何进行重新的布局;其次在管控模式、组织架构之下,员工管理的体系基础(即岗位体系和薪酬体系)如何支撑队伍发展。为了适应盈众的具体情况,使方案能够很快的无缝落地,IBM用了大量的时间对方案进行修改,并通过召开研讨会等多种方式与盈众的高管们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对方案有进一步的修正。

基于盈众汽车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IBM与盈众高管层进行了反复的沟通和探讨,最终选定了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事业部的方案。对盈众来讲,在这方案设计里,总部就变成了战略和服务中心,区域承担两个职责:一是成为发展和投资中心,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比较快速的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整合起来设计区域的扩张规划,也能够针对市场变化和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建立和厂家的联系,确定规划,等等;其二是区域事业部的中心是对门店的管理进行支持和监控,主要的门店管理放在门店自己身上,把门店做成很实在的利润中心,把权责下放。

这样的设置兼顾了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在一定区域内,大家能够集中资源进行快速的扩张。另外,在一定区域内对相应的事业部门店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同时通过事业部的职能部门,通过集团总部的指导部门,主要对门店进行管理的支持,提高他们的运营效率。这样,从整个集团来看,就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发展架构。集团总部做好战略和服务中心,区域事业部做好投资和发展中心,门店作为一个利润中心来发展。这样就比较清晰了。

区域事业部发展模式的组织架构体系的建立,有效支撑了盈众的业务发展和扩张,2011年集团销售56亿,销售汽车2.4万多台,远远高于行业的增长水平。

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战略方向和区域事业部的组织架构确定之后,IBM开始对盈众集团内部的人力资源体系进行优化构建。帮助理清其人力资源架构,并做出相应调整、规划,使得各部门层级方式更加丰满。部门之间相互牵制,相互支持,流程更加透明、规范,帮助企业快速扩张,从而为集团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大步骤:第一、做组织架构的设计;第二、岗位体系的整合体系;第三、薪酬体系的设计。

在组织架构设计方面,IBM设置了三个层级的管控模式以及相应的组织规划。同时在岗位体系也是针对盈众一个集团的理念,以及未来快速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岗位体系上设计了岗位族群+宽带层级的岗位图谱的管理方式。这样一来,无论未来盈众发展多大,区域扩张到什么地方,都依据这样的岗位管理体系,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管理。对人员进行这样的分类、分层的管理。同时针对人员进行分层分类的赋薪,做到内部的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另外,通过组织和岗位体系的树立、薪酬福利的优化,盈众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合理,能有效激励员工,有效支撑公司转型。

2011年底,公司组织的员工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由3.51提高到3.7,敬业度由3.61提高到3.76。在厦门晚报和智联招聘组织的最佳雇主调查中,公司被评为厦门最佳雇主。

助力提升企业员工个人能力

在HRS项目的实施过程中,IBM也没有忽视对盈众汽车员工个人能力的培训和提升。为了尽快提升员工个人能力,锤炼团队执行力,更新和充实团队的管理理念。IBM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穿了对员工培训的项目。

首先,在项目开展之初就请盈众派遣有潜力的人员参加到项目组里,在项目组中进行言传身教。

其次,在项目过程中,无论是组织设计还是岗位薪酬设计,IBM都会集中培训相应的人员让他们掌握相应的技能,尤其是业务经理、店长。

第三,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不只是部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IBM都会请相应的高管团队一起来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进行理念互相的碰撞和传递,把大家的智慧汇集到一处。

由于盈众汽车非常重视支持和培训,因此,在项目过程中,IBM又多次请内部的一些专家和高管,为盈众员工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做领导力、执行力、职业管理、职业化的相关培训。

这样的培训,不仅锤炼了团队执行力,同时也更新和充实团队的管理理念。帮助职员学习专业顾问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使其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设计、薪酬福利设计的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