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舆情概念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法舆情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劳动后不宜立刻洗澡 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造成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2. 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会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3. 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以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发生虚脱。
4. 酒后不宜洗澡 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导致头晕、眼花、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5. 饱餐后和饥饿时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饥饿时洗澡易造成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刘小军)
女性性冷淡与缺铁有关
女性性冷淡指女性的性反应受到抑制,亦称性感麻痹。在正常女性的性反应中,的敏感性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情况下女性的强度和时间有很大差异,但不管性刺激的位置和形式如何,其基本生理过程是一致的。
生活中的某些经历会损害女性达到的能力。如男女之间的强烈冲突,或者受到男人冷落,经历创伤事件,受到调戏,尤其是不愉快的首次体验等都可能让女性确信性是一种狂暴的攻击行为。
男性和夫妇间关系障碍是使女性达不到的常见原因。除此,一些身体瘦弱的育龄女性出现性冷淡,其中很大原因是因为患有常见的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之所以会引起性冷淡,是因为血液中的铁元素影响上皮细胞的营养状况,患缺铁性贫血的女性,阴道和外阴黏膜容易呈萎缩状,时会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久而久之自然减退。
育龄女性出现贫血应及时治疗,血红蛋白在100克/升以下,就应该服铁剂和加强营养,尽快改善病情,以防止出现持续性性冷淡。(张大伟)
40℃温水洗澡最解乏
经过一天的辛劳,很多人回家倒头就睡。这样不但体力恢复不过来,反而更容易腰酸背痛。此时不妨好好洗个澡,解乏的效果最好。
早淋浴晚泡澡。早晨起来最适合淋浴,这样可以唤醒身心,让人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如果晚上感到疲劳,可在晚饭后1小时、睡前1~2小时泡个澡。这样能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让人精力充沛。
没有条件泡澡,可以调大淋浴水流,利用水柱的力量刺激身体,放松肌肉。如果是运动后的疲乏,应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后洗,否则会使心率加快,血液大量流向皮肤,造成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严重时还会虚脱。
一般来说,人体内温度是40℃,因此用40℃的温水洗澡消除疲惫效果最好。假如水温过高,消耗的热量多,反而会让人更难受。水温过低,血管收缩,也不易消除疲劳。热天可以适当调低水温,不低于35℃即可。
每次洗15分钟最佳。洗得时间久了,会觉得浑身无力。疲劳与血液中的乳酸浓度有关。有研究显示,剧烈运动后,洗30~50分钟,乳酸浓度可恢复到疲劳前的水平。一般的上班族或轻微劳动者,洗澡15分钟,乳酸浓度就恢复正常水平了。(肖文华)
十种小病要警惕
1. 睡觉流口水 可能是因为神经调节障碍引起的。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除此,口腔卫生不好、牙周病等也会出现流口水。
2. 脚有些肿 脚肿往往是由静脉栓塞引起的,不及时看医生可能导致下肢浮肿,甚至引发肺栓塞。
3. 视力减退 视力明显下降,眼睛经常发花、眼角干涩、看不清东西,可能是肝脏功能衰弱的先兆。
4. 瘢痕变化 如烧伤或外伤后的瘢痕疙瘩,或慢性皮炎等,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变化,应该警惕有皮肤癌的可能。
5. 眼睑下垂 眼皮越来越厚重,忽然有些下垂。“重症肌无力”的先兆就是缓慢发生的眼睑下垂。先是一只眼,后是另一只眼,早晨轻,晚上重,一天之内有明显的变化。
6. 视觉彩圈 在看灯光时,灯光周围出现彩圈。它预示着你可能患上了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可以导致失明的眼病,早期症状是出现虹视。
7. “吃货”隐患 突然胃口大开,体重却减轻了,排尿量也随着喝水次数的增加而明显增多。应警惕“食欲大增”背后可能是糖尿病。
8. 突然胃疼 患过胃病,所以这次竟把心脏病的先兆当成了胃疼。心脏病引起的胃痛很少会出现绞痛和剧痛,压痛也不常有。
9. 美人痣变化 痣在变成恶性黑色素瘤时,有这样一些警报:痣在近时期内迅速增大;痣表面出现糜烂甚至发生破溃且有瘙痒感;痣周围原先平坦无异,新近出现小黑点、卫星结节状组织,或肿大且伴黑色。
10. 手心出汗 年轻人或女性的手心会发热,但还有可能是得了慢性肾盂肾炎。这种病的前期一般有持续性或间歇性手心发热、出汗,或伴有全身发热。
(陈晨)
近八成癌症是吃出来的
研究显示,湖南60%左右的口腔癌患者和吃槟榔有关。癌症在陕西省则呈现地域化特点,陕北高发的癌症是胃癌,研究表明这和当地居民习惯吃腌制酸菜和大量饮酒有关。陕南多发的则是食管癌,这跟当地居民多吃麻辣烫等习惯有关。
专家提示:77%的癌症跟生活习惯有关,所以提醒人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腌制食品 在致癌食品中,腌制食品居首位,如腌制的酸菜、咸鱼、咸蛋等。
油炸食品 经过高温煎炸后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如油煎饼、臭豆腐、油条等。重复使用的油也含致癌物。
烧烤类食品 如烤牛羊肉、烤乳猪等都含有致癌物质。尤其是轻微烤焦的部位。
霉变食品 黄曲霉素是当今发现的最强烈的致癌物,医学界认为,黄曲霉素可能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一些肝癌高发区,人们常食豆腐乳、豆瓣酱等,这类食品会产生黄曲霉素。另外,受潮后发霉的米面、花生米等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
高温食品 如陕南地区,因为多吃火锅、麻辣烫等高温食品,所以食管癌多发。火锅底料中含有大量调料,多次煮烫也会产生黄曲霉素。
隔夜食品 首先是微生物繁殖,会导致食物变质;其次是亚硝酸盐增多,有致癌风险。如隔夜熟白菜和酸菜就会产生亚硝酸盐。
吃肉多吃菜少 肉类食物热量高,会破坏人体肠道的内环境,导致肿瘤多发。(杨洋)
小动作改善便秘
便秘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的人曾有过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孕妇和小孩的发生率最高,许多人为此痛苦万分。
正常人摄入食物,经消化与吸收到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约需要24~48小时,若超过这个时间,即可视为便秘。
因食物和个人饮食及排便习惯不同,间隔时间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讲,每日排便一次为正常。也有人2~3天排便一次,还有4~5天甚至更长时间排便一次却不感觉排便困难的。
便秘是指排便不顺畅,包括粪便干燥排不出和粪便不干也难以排出两种情况。当排便间隔延长,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便意不尽,腹部胀满,头昏乏力等痛苦症状时,才称为便秘。
清晨小动作轻松改善便秘。
两足分立略比肩宽,两膝微屈,上身保持正直,两手叉腰,目视前方,肩膀放松,呼吸自然,然后开始“转腰”。做的时候注意以小腹部的转动为主,以肚脐为轴心,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平转。转腰时动作宜和缓、连贯。
由于腹部对应的是小肠、大肠等器官,因此转腰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吸收,进而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注意,初练时运动次数不要过多,每天早晨正反方向各转三五十圈即可。然后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慢慢增加转动圈数。圈数可增至200~300圈,时间为15分钟左右。
(周慧)
小事情让你减寿十年/刘小军等
1. 起床先叠被 人体本是个污染源,在一夜的睡眠中,人体会排出大量汗液,汗液中的水分及很多化学物质会被被子吸收,如不让其散发出去,立即叠被,易使被子受潮及受化学物质污染。
2. 如厕看报 坐在马桶上读书看报,会延长排便时间,造成充血,从而引起痔疮发作。
3. 饭后即睡 供氧量随之减少,易引起心口灼热及消化不良,还会发胖。
4. 空腹吃糖 会妨碍蛋白质的吸收,影响人体各种正常机能,使人体变得衰弱。
5. 留胡子 胡子能吸附有害物质,留有胡子的人吸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普通空气的4.2倍。留胡子再抽烟污染指数将高达普通空气的50倍。
6. 跷二郎腿 会使腿部血流不畅,影响健康。如果是静脉瘤、关节炎、神经痛、静脉血栓患者,跷腿会使病情更加严重。
7. 眯眼看东西、揉擦眼睛
眯眼看东西,眼角易出现鱼尾状皱纹。习惯性眯眼还可使眼肌疲劳、眼花头疼。
8. 强忍小便 会造成急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疼、小腹胀疼等症状。有憋尿习惯的人患膀胱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5倍。
篇2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会管理创新;行政法
[作者简介]陆振华,方仕根,广西八桂律师事务所律师,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C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02-04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加快法治进程以及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工作。从行政法的角度出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之路。这也是我国深化经济、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行政民主化建设,发展新行政法制和行政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一) 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它还包括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社会政策和法规范,对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维护和健全社会内外部环境,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广义上的社会管理则是多元主体以多样化形式进行的上述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城市社会管理、农村社会管理、社区管理、社会社团组织管理、社保管理以及流动人口管理等传统的、新型的甚至未来型的社会管理。对于行政法价值分析来说,并非只有作为政府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才有意义,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现代国家所普遍致力追求的协治或者善政目标来说,其他主体以及社会自身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权力配置、资源优化和制度架构的导向性意义。
(二) 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者这些活动的过程。社会管理创新可区分为更新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和创造意义上的社会管理。
二、行政法视野下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
(一) 结合行政组织法律制度的转变。实现社会管理主体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实现了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但总体来说,我们社会管理主体单一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社会是由各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等组成的。事实证明,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自律、自治,基层村民、居民组织的自治,是达成良好社会管理的极为重要的方面。现代社会管理绝不可能单独依靠政府来完成。
1.加快建立法治的有限政府,为社会发展赢得独立自主的空间。法治政府是有限有为、廉洁透明、诚信负责、高效便民的政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与法治政府建设结合起来,特别是政府要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作用,按照法治政府的要求推进各项工作。逐步还权于市场,将社会资源配置任务主要由市场机制完成,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方面实行市场化运作,防止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与民争利,避免社会矛盾的发生;逐步让权于社会,尊重公共自治,着力探索公共服务社会化制度,将具有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从政府部门剥离出来,专门成立公共服务社会机构,代替行使公益职能,同时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多元主体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从对所属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转变为定规划、定政策、定标准和监督检查。
2.健全社会组织的法律制度,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法治化管理既是社会组织活动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及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依法对民间组织实施管理,一方面保证了民间组织在正常的法治秩序中活动,维持了社会的基本团结与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组织根据法律保护自身权益,协调其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关系。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从法律制度上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改善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法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社会民间组织的性质、地位、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关系、内部法律制度、人员保障、权利义务以及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等。让社会组织在法制健全、政策支持、公众认同的环境里发展并且发挥独特的作用优势,成为一支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健全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机制,增强社会的管理和服务功能。
3.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探索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充分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参与,使公民政治参与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着重加强两种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立法与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凡是与公民利益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重大行政决策,都通过听证、协商、辩论、谈判等渠道,直接听取公民的意见,使决策做到民主化、科学化、公开化,同时通过举行立法听证、法律草案全民讨论等途径,影响法律制度的立、改、废;二是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向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提出建议和意见,定期不定期地评测政府的活动。健全和完善公民批评制度、建议制度、申诉制度、控告制度、检举制度、制度、监督制度等,使这些制度成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法律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 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各种层出不穷,与之相应的,是“维稳”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越维越不稳”的恶性循环。要想化解社会矛盾,“堵”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应当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解决当前民生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初步建立,利益分
配的格局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分化,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以失地农民、进城民工、城市下岗职工、拆迁户等为代表的位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缺乏在市场中致富的机会与资源,就连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生存的基础资源也屡遭侵害。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前各类的“主力军”就是弱势群体。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分配的失衡问题,一味以稳定为名压制合法的利益表达,不仅无助于纠纷的解决,反而会使社会更不稳定。
解决民生问题,一靠投入,二靠创新。从创新的角度讲,应该包括收入分配机制创新,合理的分配机制,能够平衡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收入;就业渠道创新,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形成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创新,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当然,还有社会管理创新,将社会管理建立在“以民为本”的基础上,更新社会管理理念,扩大社会管理主体,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将社会管理纳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轨道。
(三) 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转变管理模式
面对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很难有效完成社会管理的目标。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不同利益诉求的产生,必然要求社会管理方式的多样化。今后的社会管理应当是参与型的社会管理,不同的利益群体或者代表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各种力量的优势,实现由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向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政策、道德、科技等多种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模式转变。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服务性的手段,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各方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需要给予重点关注和保护,尽可能选择对公民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能够运用说服教育等柔性管理手段实现管理目标的,就不用强制性的刚性管理手段。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把被管理对象当作平等主体对待,平等协商。一些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制度应当常态化。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搞运动的办法来实现某一方面的管理,虽然威力大、见效快,但制度化的常态管理必须跟上,否则时过境迁,恢复原状,只有阶段性意义。
社会经济变革给社会管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社会管理手段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多媒体、信息化、互联网这些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充实到社会管理当中,建立信息化的社会管理模式,能够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促进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依法引导虚拟社会有序发展,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和评估舆情影响,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维护网上秩序。着重提高对司法个案、突发事件的网上引导能力。其中包括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机制、政法维稳宣传舆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网上舆情监测研判机制、重大案件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网上舆论引导机制等,同时不断完善网络业务管理政策,优化网络应用结构,积极稳妥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依法保证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四) 加快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法可依,而社会管理领域法律、法规的滞后甚至是缺失,将会阻碍我国社会管理的有效运行。首先,着力建立健全民生领域的立法。具体而言,就业、教育、分配、社保、医疗、稳定六个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特别是有关生存权和平等发展权等基本人权方面的立法需要加强。其次,作为社会管理新兴主体的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立法也需要加强和完善,特别是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这些社会管理的基层组织的法律属性、职能和权限以及与相关党政机关的关系也急需在法律层面上予以明确。最后,行政机关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社会管理工作和任务,行政权力行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管理的成败,因此,从规范行政权的运作的角度来讲,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显得尤为重要。公正、公开、参与、诚信的行政程序能够为行政机关合法合理的行使行政职权设置一个基本的规则,从而保证社会管理的有效实施。
重点要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规范行政权的运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到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稳定、应对公共危机等方面,把更多的资源转向公共服务领域;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主要是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和途径,建立健全公众广泛参与决策的机制,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的机制,提高司法权威和公正,主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保护以及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建立。
(五) 完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矛盾纠纷的双方以个人同组织、公民同干部之间的纠纷为多数;矛盾纠纷多为涉法纠纷;群体性纠纷突出,对抗程度增强。而面对不断产生、不断变化的社会矛盾纠纷,我国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显得力不从心。许多社会矛盾纠纷不是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而是更多地通过或者其他非法律途径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社会矛盾纠纷量大面广、复杂多变,这与转型时期的利益诉求多元化、认识观念冲突、城市化进程过快、人流物流猛增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行政权力的滥用,司法的权威性不高,独立性不强也是我国目前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不畅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制度体系应当包括:调解、裁决、仲裁、复议、诉讼、和基层设置的专门纠纷解决委员会制度。这些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分为三个层次:调解和基层设置的负责行政纠纷解决的专门委员会制度位于第一层次;以行政机关作为纠纷解决主体的裁决、仲裁和复议等准司法性的制度位于第二层次;诉讼位于第三层次。要把三个解决纠纷的法律机制形成为一个体系,大量纠纷都应该通过第一、第二渠道得到解决,法院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应当成为社会纠纷解决制度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此外,制度是建国以来形成的一项纠纷解决制度,在社会纠纷解决制度体系中,可以将制度作为前述三个层次的补充。
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到社会管理创新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困难,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服务管理新模式;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以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为重点,整治先行、服务到位、管理落实,努力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安全和谐的地方。
篇3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摘 要:基于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分析了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从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以及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探讨了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高职院校;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01-01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高职院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受国际因素、国内因素、高职院校管理等的影响,在较短时间内骤然发生的、以大学生为参与主体、非法的群体性行为。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防治对策的基石性概念,我们仍需重点强调其法律属性和特征。笔者将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界定为:受国内外因素、高职院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参与主体,发生在高职院校校园内的,通过较大规模的没有法律依据或法律依据不充分的聚集示威、罢餐、罢课甚至冲击学校机构、阻碍校内交通等各类破坏高职院校公共安全和稳定秩序的集群行为。
二、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在数量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仍然时有发生,并呈多发的态势。据有关统计,西部某省省直高职院校2008年发生学生群体性事件4起,2009年发生6起,2010年发生7起。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态势。
在诱因方面,更加错综复杂,但是尤以学生维权型群体性事件为主。即为了维权而发动的学生群体性事件占73%,其中,教育利益诉求占34%,校园安全利益诉求占39%;而少部分属于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占27%,其中,受国际关系影响的占11%,受国内政策影响的占16%。
在行为方式上,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与新媒体的结合更加紧密,高职院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呈快速上升趋势。
三、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1.政治体制、社会制度改革等社会转型期影响
我国正在经历着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期,这种转型期的变化对高等教育改革乃至高职院校学生的深刻影响如下:传统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被打破而新的生活方式、制度和价值观未能及时建立。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也被深刻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青年学生权利意识明显增强,日益重视个人利益,有强烈的平等权利愿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治观念淡化,价值观念更加趋于务实;学生务实心态比较明显,讨论问题比较具体,更多关心个人利益和权利问题,特别是对同自己生活、学习、就业有关的具体事项会更加敏感。
3.在校学生人数激增
自1999年以来,高职院校连年扩招,使得在校学生人数激增。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设施的增加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校园开始变得拥挤,各类设施老化失修,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极为紧张,甚至学生自习室“一座难求”,根本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学生的需要。各方利益一时难以平衡:如学生公寓调整、宿舍能源收费、学校合并、新校区建设、食堂承包等高职院校后勤社会化措施的推出,都有可能产生诸多新问题,而触及学生的个人利益,引发校生矛盾,从而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
四、高职院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治对策
1.建立分级预警机制
充分利用预测、监测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处理。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判,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预警信息网路。
准确分析舆情,确定分级预警体系。可按照程度分为四级:特别严重、严重、较重和一般来预警信息。为化解群体性事件尽可能降低其损害奠定基础。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程度,高职院校应果断做出反应,做好预防工作。
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实时预警预报、协调联动;高职院校还应在平时注重建立、健全有效的执行组织和监督机制体系;加强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2.完善国家立法,畅通学生利益表达和权利救济渠道
通过完善校内申诉相关国家立法,畅通学生权利救济途径。如保障学生的程序性权利、参与制定高职院校宪法和其他校内规章制度、保障学生的校内申诉等权利救济渠道的有效、保障学生对学校管理决策的参与权,规范高职院校管理权的行使,限制高职院校权力的滥用,实现大学治理结构中高职院校权力与学生权利之间的动态平衡状态。使得学生的利益表达、公力救济渠道尽可能畅通、有效,这样方能减少、化解学生群体自力救济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对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长效防治。
3.完善高职院校章程等校内规章制度
完善高职院校校内立法,首先要完善高职院校章程,以高职院校章程为统领,实现对高职院校权力行使的规范,保障学生各项权利。大学章程是指大学最高权力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大学组织特性、遵守行政法规制定程序,制定出来的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大学最高纲领,是根据教育法律法规来规范教育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内外部关系的法律性文件。大学之所以需要章程,就是为了保证大学权力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和保障学生权利。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议价权 消费者 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在市场经济兴起的宏大叙事中,消费者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鉴于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的弱势地位,对消费者权益进行多维保护成为一个永恒话题。自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以后,由其推动的消费者运动在中国已有30余年的历程,但是,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依然面临困境。一方面,消费者运动不断深入,人们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却不断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律理论和实践中对消费者权利发现和体认的不完善。在权力话语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消费者议价权概念,既有理论进路的澄清与辩难,又有现实逻辑的感召与驱动。不仅要肯认不同语境下消费者议价权的殊异化,还要完善议价权实现的制度设计。唯有如此,才能使议价权摆脱羁绊,铺筑消费者权益的自我救赎和社会救济之路。
消费者议价权之应然探幽
在风险社会的时代界域下,异质化的社会风险不断蚀空个体权益的领地,在一个法治经纬的时代,人们应对风险的有效路径一般是规范性的法律,其核心往往是对于权利的诉诸。消费者议价权正是这一时代境遇下权利泛化之征象,对其进行理论层面上的祛魅在证成序列上理应优先于经验事实的分析。
(一)议价权之概念表意
所谓议价,是指在商业交易活动中,买卖双方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讨价还价,以实现自身利益最优化的过程。经营者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而是其货币价值(李昌麒、许明月,2007),经营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势必会在价值规律下呈现定高价的趋势;而消费者为了获取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要付出一定的货币价值,以最低的价格实现获取也是人之本性使然。因此,商品交易活动中买卖双方进行议价是双方心理张力的体现。议价权,即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与经营者就商品或服务的实际价格进行回缓和博弈的权利。“一项权利之成立,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是由于某种利益在其中”(夏勇,2001)。消费者权利体系伴随着方兴未艾的消费者运动不断完备,将议价权纳入其权利体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经济权益,体现其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二)议价权之应然驱动
1.经济法理念原则的时代回应。毋庸讳言,消费者与经营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实践意义上消费者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为了体现法律对社会个体的终极关切和公平正义,国家理应对消费者予以倾斜保护。首先,赋予消费者议价权是经济民主的体现,显著征象是经济法对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的人文关怀。通过消费者议价权的行使,使其拥有了自我决策机制和动力机制,优化市场利益机制的运行。其次,对消费者议价权的体认沿循了经济法对实质公平的追求。消费者相较于经营者在信息占有、经济实力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如果只追求形式上的平等势必会造成结果上的不平等,不利于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最后,通过赋予消费者议价权来完善其权利体系,对于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都大有裨益,体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是对经济法社会本位原则的回归。
2.消费者主导下的消费者权利扩张进路。消费者伴随着现代消费者运动的浪潮而勃兴,逐渐成为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消费者是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曾写道:“生产资料的生产不能为生产而生产,它最终要受个人消费的限制”。确立消费者的地位,是法律价值判断的结果,消费者并非具象的权利,而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法律对消费者进行权利设计的出发点。消费者议价权是消费者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还契合了消费者理论主导下的消费者权利扩张进路。消费者运动催生出消费者权利不断扩张的权利变迁之维,不仅包括权利主体的扩张,还包括新型权利的确立,消费者议价权作为一种新型权利是消费者增权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消费者议价权之实然进路
消费者议价权不仅具有理论层面的自洽,还有经验事实上的证成。就实然层面而言,消费者议价权与其现有权利体系的密切关系构成了议价权成立的现实根基,议价权的现状和困境是对其确立进行的必要性分析,而议价权本身的价值功能则从重要性视角陈明议价权的内在逻辑。
(一)议价权之现实根基
消费者权利自提出以来,其内容不断扩充、体系不断健全,进而成为一个饱受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性质上,口头上的呼吁逐渐得到政府的认可,最终成为法律明确呈现的法权(钱玉文,2011)。我国目前虽然没有把议价权规定为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但是议价权不仅有存在的必要性,而且议价权与现有权利体系的具体权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议价权与现有消费者权利密切关联。一方面,有些现有权利是议价权的基础,议价权的实现离不开现有权利体系的保障。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知悉权,这是平衡二者之间的信息分配不对称的重要权利。通过知悉权的确立,消费者可以充分了解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和相关信息,而议价权的实现是要以一定的信息获致为支撑的。另一方面,议价权的确定也是某些现有权利得以实现的保证,是其他特定权利的逻辑依归。公平交易权意在保证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中获得公平的交易条件,维护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是其重要旨图,而公平的交易条件关键在于交易过程中双方利益的相当,即消费者所获得的商品或服务与其支付的货币价值相当。鉴于现实中存在的诸多定价乱象对消费者权益的蚀空,引入消费者议价权来确立消费者的定价主体地位,是保障公平交易权实现的重要基础。
(二)议价权之现状分析
固不待言,议价权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是一种理念化的存在,通常需要其他权利和配套制度的支持,我国法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的议价权,消费者议价权理念的缺失更是给消费者权益造成威胁。现实中,消费者也面临着议价权缺失导致的困境。
第一,在非竞争性领域,尤其是电信通讯、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行业,消费者对其乱收费、乱定价行为可谓是怨声载道,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比如,发生在2013年的“手机流量清零”案件就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讨论,据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用户对月末流量清零很不满,之所以会出现一边倒的舆情导向,根源在于计费机制话语权不对等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公平感。现行的定价机制由电信运营商单独制定,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消费者毫无议价权,经济利益的对等性明显受损。第二,在竞争性领域内,随着消费品价格的放开,不切实际的定价竞相涌现,尤其是服饰类商品和服务性行业,定价机制的混乱严重侵蚀了消费者的经济权益和公平交易权。一些经营者利用消费者攀比摆阔和讨价还价的消费心理,故意夸大商品价格,背反价值规律的不实标价传递虚假的价格信号,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还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三)议价权的价值功能
消费者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赋予其议价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有利于法律上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有利于宏观市场秩序的维护,还有助于微观消费心理的矫正。
首先,议价权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前已述及,议价权与消费者的其他权利紧密结合、浑然一体,议价权的确立能够和其他权利相互配合,促进其他权利的实现,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消费者纳入定价机制,也能够体现其市场主体地位,引导经营者尊重消费者权利。其次,议价权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民主经济,我国法律承认经营者的定价权,却未确立消费者议价权,难免有失偏颇;民主经济的核心在于价格的民主,即价格形成的民主化参与。通过消费者议价权的行使,实际的价格更能够反应供求关系,向其他市场主体传递正确的市场信号。最后,议价权有助于矫正畸形消费心理。攀比摆阔、喜占便宜的消费心理在扰乱市场秩序的同时,更是给了经营者哄抬物价的可乘之机。议价权是给予消费者参与价格确立的机会和过程,通过个体公平的保障促进社会整体公平的实现,其结果就是科学合理价格的形成,该价格参与的过程,即是对消费者该消费心理的祛除过程,是对畸形消费心理的矫正,是实现消费者社会责任的路径之一(于阳春,2007)。
消费者议价权之建构路径
对消费者议价权的法律证成,最终还是要落脚于法治层面的议价权之图景构想。实践语境下的议价权建构,宏观上要进行竞争性领域与非竞争性领域的区分,微观上要注重具体制度的设计,包括法律表达、自治实现和救济途径等。
(一)不同语境下消费者议价权的达致路径
1.非竞争性领域内的消费者议价权。在非竞争性领域内,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量,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或国家垄断,或自然垄断,垄断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公共产品的集中化供给来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此类具有公共性质的产品或服务,要回归社会公益的本位,以维护大多人的利益为指向,赋予其较大的议价权。比如,在水热电气等公共服务领域,该类公共产品的价格制定和变更都要将广大消费者视为定价主体,通过一定形式的具体程序来保障消费者的议价权,具体包括民意调查、购买力估算、听证制度等等。国家公力在此领域内也要发挥积极作用,对于未经社会听证的价格变动要予以取缔,同时保障听证程序合法进行,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竞争性领域内的消费者议价权。与非竞争性领域不同,竞争性领域中的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不允许合法垄断的存在,各市场主体在一个发育充分的市场环境中自由竞争。而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自主定价,所以在竞争性领域,竞争的自主性弱化了商品或服务的社会公益性色彩。既然市场主体自主定价,受制于资本的逐利性、市场道德的下滑和消费心理的作祟,难免会出现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的情形,对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在竞争性领域给予消费者议价权也是必然的。要切实保障竞争性领域中的消费者议价权,首先要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禁止经营者之间通过联合或协议定价;政府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成本价格和销售价格的监管,加大对不合理定价的处罚力度。
(二)法治图景下消费者议价权的微观型构
1.法律表达的完善。诚然,议价权具有很强的理念性和非正式性,很难通过具体的规则加以实现,但是仍然要将议价权纳入立法高度加以表达,“将柔性的自然权利变为刚性的法律权利”(刘干,2008)。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培育市场主体的“权利本位”观念。一方面,消费者意识到自己是有议价权的,强化自身的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自觉抵制不当定价行为,必要时候可以通过投诉或者诉讼加以维权;另一方面,消费者议价权的确立是对经营者的钳制,提醒经营者与其相对应的消费者是有议价权的,在实际的定价过程中不仅要合法,还要合理,杜绝乱定价。
2.消费者自治实现。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与核心,议价权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靠其自身来实现,外部的保障远不及内部的自觉。首先,消费者要树立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实际交易中要自觉行使权利,维护自身利益;其次,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摆脱攀比心理的束缚,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给经营者以可资利用的心理漏洞;最后,消费者要自觉监督经营者的定价及行为,增强法律意识,普及法律知识,一旦发现不合理定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以自觉行动维护价格秩序。
参考文献:
1.李昌麒,许明月主编.消费者保护法[M].法律出版社,2007
2.夏勇.人权概念起源[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钱玉文.消费者权利变迁的实证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1
篇5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及任务
社会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指导、规范、监督和纠正社会失灵的过程。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持社会和谐等方面。[1]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方法,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的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近年来,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检察机关如何立足检察职能,自觉将检察工作纳入这一管理格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在区域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检察机关发挥在区域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应采取的做法
(一)加强理性思考,明确工作要求,打牢工作基础。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管理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得到不断加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以及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等新情况。对此,需要不断探索促进区域社会管理的方法,不断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保障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既肩负着执法重任,也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理应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作出积极贡献。检察机关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干警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增强干警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结合域情及检察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既要明确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工作目标、任务及要求,又要明确对各部门完成此项工作的绩效考核内容,规范和促进干警充分发挥在区域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从而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
(二)推行风险评估,消除办案隐患,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检察机关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维护区域社会稳定这一核心,针对办案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建立涉检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所办案件或受理的来信来访可能引发当事人上访、群访、闹访、越级访、进京访和引发重大舆情或极端事件等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风险等级评估,以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在坚持依法处理案件的同时,合理选择风险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推行涉检案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1、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各主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风险评估预警工作的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监督检查工作。2、明确评估主体及牵头协调部门,细化各部门责任,严格实行谁办案谁评估、分级负责的原则,实现评估责任主体与办案主体的有机统一。二是明确范围,严格程序。1、结合检察执法办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将存在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拟作出立案或不立案、撤销案件、不批准逮捕、不、不抗诉等决定的案件纳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范畴,明确要求做到每案必评。2、根据案件存在风险的轻重缓急,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程度、性质和影响,明确界定每个风险等级的范围,并据此对涉检案件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进行划分。3、明确和细化分析评估、等级确定、风险化解三个风险评估程序及要求,规范各业务部门评估工作。三是部门联动,内外协同。在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对内:要求各业务部门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在做好各自所办案件的准确评估、及时预警、依法处置的同时,注意加强部门间的联动配合。对外:注重与上级检察院、辖区相关机关和部门的工作协同,对社会稳定风险较高、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向相关单位部门通报情况,做到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譬如,我院自2012年7月以来,已对近700件案件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妥善处理数十起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隐患,在维护区域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协调配合,推动两法衔接,促进行政管理。从现实的社会管理过程中看,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主要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很大程度上讲,社会管理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行政机关的履职成效。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行政管理机关的社会管理行为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越位或不到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管理的实际效果。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刑事执法,追究行政执法人员涉嫌职务犯罪和行政执法对象涉嫌刑事犯罪责任的职责,如何使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顺畅衔接,有效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行政法规的严肃性,协助和推动行政管理机关充分有效地履行好社会行政管理职能,我们认为应本着“行政机关社会管理工作出现疏漏及时加以督促监督;行政机关需要司法配合管理及时主动给予支持协助”的原则,从五个方面加强与本辖区行政管理机关的协调配合。一是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双方定期召开会议,互相通报阶段性工作情况,共同协商解决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指导行政机关向检察机关及时提供或移送发现的刑事犯罪案件线索,以便于检察机关进行立案监督或立案侦查。三是检察机关加强对行政机关进行刑事办案证据收集、固定及采用标准的培训,防止定罪证据永久性消失。四是在开展打击“制假售假”、“危害民生”、“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专项行动中,加大协调沟通力度,双方共享打击的要求及动态,增强打击效果。五是双方签订开展专项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明确目标、原则、程序及方法,确保双方配合严谨、顺畅、规范。通过实践,我们感到采取上述方法能够取得较好工作效果,2012年至今我院先后与区相关行政机关召开联席会议11次,共同研究制订工作文件5个,解决涉及社会管理工作的问题10余个。
(四)拓宽工作思路,创新预防模式,促进社会管理。社会管理需要通过管理者的具体行为来实现,管理者在实施社会管理行为的过程中,其所作所为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社会管理效果的优劣。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职务犯罪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管理特别是经济领域社会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检察机关在肩负依法查处职务犯罪职责的同时,还肩负着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教活动时,大多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记”的“说理”型枯燥灌输教育模式和只针对重点单位的“点振”型单体覆盖模式,这种预防模式突出弊端是:吸引力差,覆盖面窄,影响力小,难以实现最佳教育效果。经过不断摸索,我们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时探索创新出“立体互动”教育模式和“借台唱戏”覆盖模式。“立体互动”教育模式,就是依托现代化数字多媒体技术,将具体案例编排拍摄为情景剧,作为预防职务犯罪宣教的新型立体教材,在检察干警给受教育者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后播放,以期引导其通过观看案例情景剧认识什么是犯罪、什么是职务犯罪、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别等知识。随后,由一些观众就案例情景剧中的案情是否构成犯罪等问题当场进行口头评判,再由检察机关聘请的大学教授或者专家学者当场对观众的评判进行学理分析和点评。这种教与学模式,不仅把实际案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观众,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而且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轻松、好奇、愉悦以及震撼中接受法治的洗礼,强化远离职务犯罪的意识。“借台唱戏”覆盖模式,就是主动争取辖区党委的领导和支持,将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纳入辖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大格局之中,借助辖区反腐倡廉工作的大舞台,进一步扩大预防职务犯罪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配合党委纪检委、组织部围绕干部教育工作,在辖区开展按系统、按条块的预防宣教活动。譬如,2012年以来,我院与区委纪检委、区委组织部共同在区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城建系统和九个镇,先后举办了10场面向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重点部门及岗位工作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务监督员及村财务人员的,以职务犯罪预防为内容的廉政共建活动,累计受教育人数2400余人,受到了相关单位的热烈欢迎和广泛的好评,对提高公职人员法律意识、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进而对推进广大公职人员依法履行工作职责,规范社会管理行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五)延伸检察触角,成立专门机构,服务基层管理。社区和镇村是社会组织结构的基层基础,是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也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争取这块阵地并开展好工作,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成立机构,充实人员。积极争取当地编委的大力支持,取得设立基层检察室的编制,同时将工作经验丰富、法律知识渊博,办事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干警充实到基层检察室,为基层检察室开展工作提供组织和智力保障。二是建章立制,明确要求。要明确基层检察室肩负“搜集社会不稳定情况信息、发现职务犯罪线索、监督社区矫正工作、参与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助基层开展相关社会管理工作、开展法律宣传服务、征求基层对检察工作的意见”等职责。同时,建立基层检察室信息收集、工作流程、矛盾排查预警、调研、请示汇报等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三是借助外力,构建网络。依托司法局在各镇街的司法所,设立基层检察室巡回工作站,同时聘请司法所的司法助理员和各社区及村综治主任分别为基层检察室的特约联络员和信息员,建立起信息反馈沟通平台,促进基层检察室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检察机关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应处理好的关系
(一)近期安排与长远工作的关系。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管理方式滞后、社会矛盾复杂多样以及国际对敌斗争尖锐复杂等情况的存在,检察机关促进区域社会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既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又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理念,把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突出重点,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二)专项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并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既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使然,也是对检察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并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们认为,应该坚持法律为根,检务为本,为民为旨的“三为”工作理念,并自觉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以及检察业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实现两项工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三)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坚持传承“枫桥经验”式的好做法,又要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管理方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先进的管理方法将助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滞后的管理方法则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决定出路”,这就需要紧跟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努力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结合辖区实际,不断找准检察机关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及时研究新情况,大胆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不断采取新对策,解决新问题,努力拓展检察职能向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延伸的领域,追求最佳的工作效果。
(四)压担子与调动积极性的关系。知人善任,大力调动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每名干警的智慧和力量,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是一项涉及各项检察业务的新课题,需要全院干警齐心协力,发挥聪明才智,不断攀登新高峰。我们认为应该坚持以科学的制度管理人,以明确的职责鞭策人,以工作的业绩考核人,以学习型建设提升人,以先进的文化凝聚人,以真挚的感情关爱人的“六人”管理方法,凝聚干警的力量,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以使检察机关在区域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进步。
篇6
“如果将审判作为争议解决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来看,就不能忽略法官独立体验和感觉”。[1]“忧虑(不良情绪的总和)最大的坏处就是会毁掉一个人的能力,使人思维混乱”。[2]最高法院原院长指出: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事关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作为人民司法事业的最关键主体的法官,不仅需要深厚的思想基础、专业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更需要高层次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变不惊、气定神闲、心态平和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法官内心修为的必备,加强法官心理素质修养已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这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中十分突出的问题,重视并解决法官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法院队伍建设的要求,是司法事业的需求,也是时代进步的必然。
据相关调查和资料显示,中国的一线法官(办案和执行人员)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痼疾,[3]相当一部分法官存在压抑、不满、害怕、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4]多数民调显示,法官心理压力较大的表征为经常有紧张感,有的表现为持续的忧虑和高度警觉,如时刻担心案件出错;有的表现为非特异性焦虑,如说不清具体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部分法官不像刚参加工作时热心投入,被动完成工作;少数法官不安心工作,时刻想跳槽转行;许多法官无成就感或成就感低落,严重影响法官身心健康、工作质量和法院整体工作。
情绪的通用模式可以被看成:刺激――体验――唤醒――行为等四个部分。[5]情绪是一种具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主观性质品相并含有喜厌态度的体验或意识,它是构成并存在于人脑各种具体的情绪性感受。[6]而法官的不良情绪属不愉快情绪,有的尚未发生于行为,有的则已付诸现实,它的产生与一般情绪存在不同。同时,它受法律、政策、时事、工作压力、媒体舆论、缠诉等等多方面因素作用而形成,十分复杂,让我们试图认识它。
一、法官不良情绪产生的背景简析
(一)制度因素――从是否独立办案看法官的权威性
法官独立办案是法的内在精神之一,也是法制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现实中,法官办案其内部不独立于审判长、庭长、院长,外部不独立于行政机关、党委,法院内部的行政化、法院的地方化,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司法独立。许多案件从受理、审理、裁决到执行,法官们都可能会收到来自地方党政领导的批条、招呼或直接指示、人大、政协的转批件、舆论报道之偏向、当事人之“围追堵截”,使得法官不得不考虑这些非法律因素对案件审理的左右,严重妨害了司法独立与公正,法院的权威性无存,也为司法腐败打开了方便之门。“做一名拒绝裁判的法官”已成为许多法官的内心暗示。
(二)环境因素――从腐败个案看法官的危机感
近年来,我国一批法官接连被查处,给社会和公众极大的震撼:原最高院副院长黄某某、原辽宁高院院长田某某、原湖南高院院长吴某某、原广东高院院长麦某某、原沈阳中院院长贾某某等等,法官腐败已是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法官级别,还是涉案金额;无论是行为手段,还是参案人数;无论是涉案罪名,还是判处刑期,都远远超出以往。在惩治犯罪的同时,对现职的法官们无疑起到了警示和教育作用,但有的法官对此却存在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隐忧和“兔死狐悲”的伤感。溯源于我国的司法体制,为防止法官不公、不廉,法律上设置了许多制度,如合议制、审判委员会制、人民陪审员制,政策上也出台了八不准、九不许、五个严禁等等。实务中,个案的承办法官的确有着相对及相当的权力,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流向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后果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法官保护制度的空白和欠缺,使得法官的危机感日趋严重。有的法官会在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与偶尔触碰红线,别人不会知道的心理之间,作出一时之选。
(三)队伍因素――从人员流失看法官队伍的稳定性
自2000年以来,全国法院一线法官数量减少了13.07%,人才断层严重。[1]从目前法官流失的走向和趋势看,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请辞;2.外考;3.提前退休,不少地方法院的法官刚到50岁就与行政官员一样一刀切切下来。而前两类占到总数比例的88.7%,且绝大多数为40岁左右的中青年法官。有的基层法院女法官的退休年龄仅为48岁,有的基层法庭只有三人――庭长、书记员、司机,导致机构形同虚设、工作流于形式、激情荡然无存。也有法官比照离开法院比较成功的例子来设计自己的现状和将来,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为以后离开法院的准备工作之中,导致现实的工作能拖则拖,能不干尽量不干,不谈质量和标准,但求无过,顺利“过渡”。
(四)待遇因素――从工资待遇看法官心态的不平衡
《公务员法》规定,法官的工资待遇是参照公务员办理。一般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各项津补贴三项,另加一项为特殊岗位补贴,为法官级别补贴。这种工资结构形成了如下比较:其一,法官工资基本与书记员工资相同、法官工资低于法警工资、法官工资低于工龄较长的工人工资的现状。其二,同比律师的收入,差距是显然的。据北京市物价部门一次调查显示,北京律师人均年收入为25万元左右,实际多数律师收入已达50万元,高端律师还远不止此数。而现在的法官均是持有全国司法统一考试资格证的法律高端人群,心理上的不平衡可想而知。其三,同比政法其他部门,在常年背负较重办案压力、较大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工资待遇显得微薄。如此,无谈法官在法律体制下应享有的优越感,更多的时候却是处于低位,心理上的失落感不言而喻。《法官法》的许多政策并未惠及到法官实处。
二、法官的八种不良情绪
外部环境的挤压、系统内的竞争、内部环境的比较、个人心理调适能力的不同等各种因素交织,会导致法官心里产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不良情绪。而有的法官会直接或间接地将其引入个案的处理或具体事务之中,使得法官的形象与“判决即是法律”[2]这一至高威严相去甚远,造成公众不信任法院,质疑法官的操守和司法能力。这使得法官在处理案件时,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对可能出现缠诉、领导质询、新闻追踪、网络舆情的关注度远超过案件本身,不敢坚持,甘于妥协,使案件的处理出现“四不像”状态,从而处于内心无比纠结,对外形象尽失的内外失守境地。
(一)法官八种不良情绪的种类
1.自负情绪。心理学解释为过高地估计自己,目空一切。主要表现为自视过高、看不起别人、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自负的法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知识结构层、极强的办案办事能力、广泛的人际交往、一定的工作成绩,基于此,会产生对信仰的动摇、对操守的背弃、对底线的突破,从而滥用权力,自信在为他人谋利的同时,自负地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地位能规避风险和制度障碍,但一旦出现问题,则无法回头。主要表征为:(1)能力较强;(2)不善于倾听忠言,独断专行;(3)缺乏自我保护理念;(4)不懂得拒绝。
2.畏惧情绪。心理学解释为恐惧,不敢面对。法官的智慧应是建立在法律知识基础上,融合相关社会知识,然后对法律知识的升华,[3]故法官的知识面应是多元的。事实上,有的法官对业外知识的拓展、新鲜事物的接纳或吸收、日常工具的学习和应用、法律知识面的更新处于一种保守或拒绝的姿态。导致在案件的处理中出现偏差或极为低级的错误后,产生了对自我的根本性否定,产生了对法律的畏惧,产生了对职业的远离或退缩情绪。工作上产生畏惧心理的法官一般会逐步在法院边缘化,平庸结束法官的生涯,无论对法院建设还是个人发展均无力贡献。主要表征为:(1)无进取心;(2)对知识结构安于现状;(3)害怕处理疑难案件;(4)希望早日退出一线审判工作。
3.孤独情绪。心理学解释为不被理解,自我封闭。性格开朗的人办事效率总会高人一筹,生活质量总会让人羡慕。反之,孤独的法官在不被别人理解的同时,自己亦无法理解别人,在工作中多会想当然、自说自话、封闭自我、拒绝接纳。此种情绪的形成一般会由个人家庭生活(如离异、独居)、工作上受过处分、性格内向孤僻等等原因形成。孤独性情的法官大多会选择独处,办案时不与他人沟通,一旦形成自己的观念,很难改变,对别人的意见亦多不予接纳,难在工作上形成合力、提高效能、创造价值。主要表征为:(1)缺少关爱,对他人亦漠视;(2)办理案件易出现盲区;(3)缺乏锻炼,身体状况较差;(4)少有朋友,与同事关系紧张。
4.质疑情绪。心理学解释为心有所疑,就正与人。面对调查案件时被拒于门外,面对不被社会理解,面对各种权力对独立审判的影响和干预,面对舆论媒体的无形施压,部分法官会对法官这一神圣职业产生质疑,质疑法律赋予法官的职责是否确定,质疑法律到底如何执行,质疑人民法官应该如何办理案件这些根本性的内容,会对法律的价值存在颠覆性的思考。主要表征为:(1)在坚守和屈从之间两难;(2)时常内心矛盾;(3)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屈从于压力;(4)逐步甘于平庸。
5.抱怨情绪。心理学解释为心怀不满,责难别人。多数法官能正确看待得与失、功与过,但也有法官认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对法院功劳多、贡献大,但在职级待遇或物质待遇上却没有落到实处,现实中总有抱怨,会说教体制的不完善、内部制度的不公平、个别领导不公正等等,这种情绪的滋生会由小范围逐步扩散、扩大,继而会事涉全局,在整个单位弥漫,影响全局工作。抱怨的法官如果不能正确地解决心态不平衡的问题,多会积累成一个类同于“祥林嫂”式的人物。主要表征为:(1)以自己为中心评定是非;(2)容易形成一定范围的小帮派;(3)关注小道消息,喜欢道听途说;(4)案件处理上多会无原则地同情弱者、仇视强者。
6.犹豫情绪。心理学解释为迟疑,不果断,做事拿不定主意。是指屈从于各方压力,看领导脸色办案,公平正义无法实现,个人能力无法展现,案件质量无法保障,工作成绩无法得到认可,社会评价不公不廉,从而处于犹豫不决,无法找准自我的切入点,随俗或是坚持时刻在两难之间。案件判前诚惶诚恐,判后的惴惴不安会成为一种常态下的心情。犹豫的法官一般而言是有理想和追求的法官,能力水平俱全,如果能够转变思路,做到坚守法律、坚守信仰、坚守自我,会成为天平的真正持杖者。主要表征为:(1)希望在工作中有所建树;(2)强调对案件的高标准要求;(3)自我解压能力较差;(4)在外压和内压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能力较差,继而容易退缩。
7.冷漠情绪。心理学解释为对一切都不在乎,是感情的顶点。工作长久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更高的要求和理想。同比一所大学毕业的同学,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已身价不菲,觉得自己无前进动力,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情绪。久而久之,会表现得对自己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我行我素。生活中也难有激情和热情,冷漠的法官甚至对自己也不会自爱,无谈工作和生活,案件质量、工作成绩自不待言。主要表征为:(1)别人怎么样与我无关;(2)自己怎么样别人管不着;(3)把办理案件当成简单的重复性工作;(4)工作质量低下。
8.偏执情绪。心理学解释为病态的自我援引性优势观念或妄想,常见为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偏执的法官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心存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遇到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上强调个人意志和意见,一般结论都比较片面。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相处融洽,在单位同事敬而远之。偏执的法官不会更多地在工作和案件上作出投入,大多情况下,把个人私利放在第一位。主要表征为:(1)高估自己;(2)低看别人;(3)总认为社会亏欠自己;(4)无心工作。
(二)八种不良情绪引发的后果
基于以上八种不良情绪会引发诸多不良后果,大致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公众的质疑。第一,公众法律知识普及不够。目前普法工作已走过了21个年头,公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也得到长足的加强和进步,但大多数公众的司法思维模式还没有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的概念,他们从道德和做人的良知出发,希望在法官的主持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却无论程序上、证据上、法官个人认知上的要素。第二,从社会公利的角度,不允许法官有任何不良情绪。同时,公众对于法院和法官的理解也不是十分全面,希望每名法官形象都是包公形象、疾恶如仇、仗义执言,而认为现实中法官出现的任何与之相悖的情绪都是不应存在的。所以,当公众经历了法官这些不良情绪后,他们武断地认为,是法院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真实写照,是法官不公正执法、玩弄法律的恶劣行为。第三,从个人私利的角度出发,公众会对法院和法官的信服度会变得越来越低,对法院的判决会逐步怀疑、会渐渐无视和弱化法院的职能工作、会质疑法官的司法能力和对法律的忠诚度。
2.的增加。在法官出现了庭审中的冷漠、调解时的简单、调查时的粗略、接待时的粗暴等等情绪时,当事人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对法官本人的抵触,对其职业操守产生质疑,对自己可能败诉的后果产生臆想,会认为其是一位不公、不廉的法官。如果案件最后的判罚结果与其想象的不同,当事人则会自然而然对该法官所作判罚不服,而无论判罚理据是否合法合理,在经过二审、再审维持后,当事人会一直坚信是原审法官导致此种结果,继而选择不停上访缠诉,甚至引发突发事件。据目前案件的调查和统计,当事人以案件事实证据本身为由上访的远没有以法官有腐败行为或操守不端为由的多。
3.上级不信任。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在出现具体案件后,上级机关或领导会过问,或成立专班,或要求承办单位写报告,或汇报座谈,或提出再审要求等等。在重复、被动工作的同时,领导机关对法院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影响法院整体工作。
三、消除八种不良情绪的设想和途径
(一)理想信念与制度保障并轨――强大法官内心
1.打造法官干事创业的激情。法官要有强大的内心,要有满怀的激情,要有奉献自己的信心和决心,要树立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状态。责任产生激情,激情助推责任。有了激情,就能够正确对待成绩与不足,做到闻过则喜,出现问题受到批评不气馁,深挖内因,总结教训,有了激情,不仅自己工作、生活会充实、愉悦,而且也会有影响、带动他人一起奋斗,实现价值,追求卓越,共同进步。[1]
2.法院要建立法官权益保障机制。一是保障法官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职业权力;二是保障法官职业地位,法官一经任用,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三是体制要保障法官的职业收入,提高法官待遇,维护法官职业应有的尊荣;四是保障法官的职业安全,维护法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五是建立退休金制度。对退休退养后无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法官,给予较大数额的退休金作补偿,以示对其任职期间的嘉奖;六是延长法官任职年限。比照国外法官终身制制度,我国法官在身体健康、政治坚定、业务娴熟的条件下,可任职至65-70岁。
3.法官权威的良好尊崇。一是对法院审理过程中的案件,舆论只能就事实报道,不得臆测,不得以自认为的形式和结果引导公众,造成对法院的施压;二是对法院生效的判决,社会舆论不得作无根据、无理由的报道;三是惩治舆论腐败。对接受好处为当事人报道案件,误导公众的人员予以严惩;四是强化法院办公场所的管理和安全。对缠诉上访影响法院正常工作秩序的人员,视情况可采取拘留等手段,对干扰和威胁法官的人员,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违法或刑事责任。
(二)制约外部与管理内部联动――净化司法氛围
联动机制的运行要突出重点、由外而内、内外齐动,确保实效。
1.排干扰,净环境。排除外部干扰,净化司法环境,保障法官在正常的司法氛围下办案。摒弃联合办案、一条龙办案、案中监督过问等过去违反程序的老派做法,营造纯净的司法环境。
2.抓关键,激合力。内部管理上抓源头,紧出口,紧绷案件质量是法院的第一生命线不放松;实行人性化管理,多用硬性和软性标准相结合来考量法官的工作成绩,慎用“刚性制度”;要用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双重评判法官工作,少用“一票否决”;实行行政化管理与法官相对独立办案相结合。以此激发法官的工作热情,形成法院整体合力。
3.办一案,联一片。强化能动司法力度,加强法官对审结案件的回访工作,打造法院良好的社会互动效应。
4.重宣传,造影响。加强法院正面宣传力度,扩大法院影响力。要逐步使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形成一种权威共识,确保法院权威在制度内核基础上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司法公信力。
(三)文化建设与精神家园共建――深化法官修为
1.学习机制。亚里士多德法则被心理学上称为消除忧虑的万灵公式,该方法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再因为苦恼而盲目摸索,马上轻松下来,并进入平静。大量的研究表明:入静、放松能减少肌肉紧张、降低心率和血压、减少呼吸次数,进而弱化心理压力,而学习正有此功效。通过大量且养成良好习惯的学习,可使法官平静地对待事物,冷静看透表象,正确作出处理;同时一个爱好广泛、知识面广泛的法官,内质是健康且内涵丰富的,形象是谦和有礼的,这样无论对法院工作、个人修为、气质培养实为良方。
2.培训机制。除要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法官的统一业务培训外,本级法院及所属辖区的法院要有积极培训工作安排,要把法官的其他知识的培训和业务培训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只有锋利了手中的武器,才能更好做到判后胜败皆明;只有丰富了内质,才会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只有办理好了一件件的案件,才会有永攀高峰的信心和动力;只有形成了良性互动,才会让法官排除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3.缓冲机制。缓冲机制的引入意在缓解压力,增强自信,恢复活力。建议如下:(1)成立法官心理诊所。武汉市某区法院目前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法官心理诊疗室,具体做法是定期请心理专家到法院坐诊;逐个与法官约谈;发现情绪不稳定的法官及时开出诊断书;药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并举;定期回诊。此举甚好,宜在全国法院范围借鉴和推广。(2)建立法官情绪宣泄室。购置沙包、拳击手套等,用力击打自己的“假想敌”;购置音像设备,大声吼叫,叫出内心积郁;有条件的法院还可以购置室内攀岩的相关器材,指导和鼓励法官攀岩,在增强体魄的同时,可提升法官信心和成就感,诸如此类。(3)开办法官心理咨询网站。可邀请心理专家针对法院这一特定群体组建QQ群,由于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在网上答疑解惑,法官可隐名或实名现场提问,由专家现场作解。同时,专家亦可定期在网上发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普及心理学知识,有疑问的法官可于其中寻找答案,自我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