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民就业方式、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渴望像城里人那样,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去实现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就是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会议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和任务。这标志着我党已经意识到农村社区建设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以往的农村建设多是着眼于经济建设的某个领域,如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等,并以此为重点寻求突破。

2荆州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出现的问题

(1)干部群体之间的观念模糊。政府和农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两大主体,对于当前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两个主体方认识不到位。首先,部分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所存在的意义、认识的理念以及建设内涵都很模糊,存在着畏难情绪,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因地制宜地调动当地群众,工作系统性、统筹性和创造性不够。其次,当地的农民作为社区建设的主体共同参与支持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存在一大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新社区建设了解不够、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社区各种资源。(2)筹集建设资金比较困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是资金的匮乏。其中,最大难题是农民建房资金,最大瓶颈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资金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庞大的资金。然而,政府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企业参与、社会组织投入、个人赞助等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渠道多样化、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非常突出,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3)政府扶持政策的缺失。目前,基于国家层面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没有能够衔接的相关配套设施。城乡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社会保障政策以及向城市居民倾斜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是规划审批政策缺失,缺少统一的审批标准,前置条件多、审批环节多、规费收取多、运行周期长;二是建设用地政策缺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政策和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缺乏可操作性,而社区建设用地受政策制约较大,现行的土地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社区建设用地的需要;三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养老等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保障。

3荆州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对策

(1)农村新型社区已经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新型载体。调查发现,不管是“一村一社区”还是“多村一社区”还是“合村并居”,农村社区建设都注重了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农村社区中基层党组织体系的重新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组织方式的不断创新,有效破解了农村基层班子软弱涣散、公共服务难到位等问题,拓宽了农村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的空间,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引领力。(2)农村新型社区已经成为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转变的有效平台。农村新型社区是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转移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建立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使大批机关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依托社区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越来越多的部门将服务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政府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投向公共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和困难群众,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搭建起高效平台,实现了就业、社保、教育卫生、社会治安、居住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3)农村新型社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取向。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建立初期,农民难免有不认识、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随着多种模式的新型社区的建立,农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既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又加快了社区中心村的发展壮大,不断吸引周边村的群众向社区中心村融合聚集,社区居民在这种新型社区中获取了比原有行政村更多、更便捷的服务。特别是优秀社区的示范效应已经非常明显。文化和善、利益和谐、人际和睦、秩序和顺、环境和美的新型社区愿景逐渐显现。农村社区化发展新趋势,成为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共同取向,农村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雏形已在该市农村社区出现。(4)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农村新型社区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撑。实践证明,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农村社区都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否则就会陷于“坐吃山空”的困境。社区之所以得到老百姓的向往和拥护,关键在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撑着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社区之所以其社区居民享有较高的服务水平,根本原因在于其社区拥有众多民营企业,利用外资和内资规模大,效益好。如果没有社区经济的发展,没有雄厚的运转资金支撑,社区为居民的服务就只能局限于“便民”层面上,“助民、安民、富民、利民”等则很难运转。

4结语

综上所述,荆州市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在应对的过程中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这些对策要切合荆州市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才能够让荆州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变得更加有效。

作者:龚志龙 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巩村磊.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区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1):78.

篇2

关键词:新农村 嘉定区各镇 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49-04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通过对全国体育院校的学报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方面文章的阅读,由此了解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目前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非常迅速,也是我国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从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规划来看,如何发展和培养符合大众需求的、与时俱进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仍然是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据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只有6万余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国家级693人。到2001年,全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已达20余万人,2003年底,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已达325502人,其中国家级2006人,一级29509人,二级10349人,三级190578人,但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约为1:3994。截止2004年底,其总数已达43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会有一支60~65万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前人研究综述如下:(1)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尚不完善。(2)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多质量低,其指导率较低。(3)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不合理。(4)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水平偏低。(5)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不够细致。但是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群众的体育指导未作出相应的具体研究。

1.2 研究方法与对象

1.2.1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大最的国内有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献和法规性文件,并对资料进行归纳、筛选、提炼,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2)问卷调查法。

该课题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调查中,向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16份,有效率92.4%;向锻炼群众发放了450份问卷,回收426份,回收率96%,有效问卷398份,有效率88%。

(3)访问调查法。

走访嘉定区体育局与各镇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领导,了解嘉定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和各级别的分布情况,确定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

(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学的整理,并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2.2 研究对象

该课题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嘉定区各镇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各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1.3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与分类

1.3.1 作用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市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作为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社会体育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归纳如下:使大众学会科学体育锻炼方法;引导体育锻炼的兴趣与意识;讲解和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负责体育保健指导及体质评价,并以科学的理论方法组织锻炼;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做好群众体育社团的管理工作;定期安排大众化的体育锻炼比赛等。

1.3.2 分类

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志愿性(公益性)和职业性两种形式。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四个等级。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国家体育总局审核批准;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省市体育局审核批准;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由区县体育局审核批准。

2 后奥运时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总体现况综述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着力推动各级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牢牢把握筹备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取得了新的、令人瞩目的发展和进步。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28.2%,体育健身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遍布于城乡,数量和面积显著增加,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超过100万个,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近35万个、“全民健身路径”26万多条,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户外营地、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便民利民的健身设施遍布全国;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日益健全,群众性体育社会团体、健身活动站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逐年增加并日趋活跃,培训和审批社会体育指导员达100万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以各级政府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突出标志的法规制度日益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3 嘉定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3.1 新农村布局主要特点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针对我国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明确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举措,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显示了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定决心。

位于上海市的西北部嘉定区,古风悠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水秀地灵,名胜众多,人文荟萃。翻开近800年历史,这里,风流人物辈出,精彩华章不断,是江南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古到今,嘉定展现给世人的荣耀,并不是一瞬间的光彩,而是在不断跨越和创新中勾画出了日益夺目的光辉。由于新农村建设嘉定区政府原来的13个乡镇合并成了7个镇,1个工业区,1个新区。

嘉定区新农村布局主要特点如下。

(1)现在各镇主要以宅基地置换为依托,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周边集中形成社区化。

(2)结合自身的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发展,选择以毛桥村(全国农业游示范点和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作为试点,以“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农宅改造”为突破口,扎实、稳步、有序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2 新农村(社区)健身点的布局情况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现在每个镇都具备1~2个社区公共运动场;1个社区文化体育中心;社区下各村居委健身苑点与运动器材一应俱全;有的社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为群众建设健身步道,让群众在健身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以上这些运动健身场所为嘉定区努力打造30 min体育生活圈,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4 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

4.1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及布局状况

至2012年嘉定区7个镇,2个区(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共2013名,其中国家级1名,一级18名,二级372名,三级1622名。一级占0.9%,二级占18.5%,三级占80.6% (见表1)。调查数据显示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在逐年的递增而近些年有比较明显的发展,总体级别与人数的分布比较正太,根据嘉定区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告,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各镇常住人口的比例都在1:600左右。从表1说明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和指导比例良好,有利于队伍的持续发展。

4.2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

在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年龄结构(见表2)显示中老年人(40岁以上)的比例要远高于青年人(40岁以下)的比例,其中青年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仅占21.7%,中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占78.3%。青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偏少不利于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优化,我们应该鼓励大量的青年人参与体育指导,促进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年龄结构的良好发展趋势。中老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与他们的健身意识;生活习惯;社会责任意识和当前我国社区人口老年化有着密切关系。

4.3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状况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各镇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的领导,调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状况,从表3统计结果显示,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则普遍较低。至2012年其中研究生学历者2人,占0.1%,本科学历者261人,占13%,大专学历者302人,占15%,高中学历者486人,占24.1%,高中学历以下者962人,占47.8%。在调查中发现受过体育专业教育者的指导员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这些人员大多数为在校和退休的体育教师为主,还不到5%,由于他们在校的工作与训练比赛等原因,所以对群众的指导次数和时间有限。而28%的高学历(大专以上)指导员技能知识大部分来自大学期间的专项技能学习获得;其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通过长期锻炼体会和网络传媒的影响获得。因此,嘉定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各种培训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首先要依托群体中体育教师的资源优势和高学历者的学习优势,定期授课,把正确规范的动作技能和有关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其它的指导员,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实践运用,从而不断提高指导质量及科学健身的意识。我们更要鼓励更多的体育教师和曾经受过体育专业训练的人员积极投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中。

4.4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状况

4.4.1 指导员指导的目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目的(见表4)依次是强身健体(81.2%),社会义务(57.9%),防病治病(38.2%),结交朋友(29.6%),其他(25.7%),经济效益(12.5%),其他,如个人价值的体现、丰富生活内容、提高运动技能等。可见人们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首要动机是自己的健康因素,即以身作则;在指导他人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的锻炼。再者是指导员有较高的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觉悟,同时也明确指导员的职责和义务,意识到他们对推动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4.4.2 指导的项目类型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指导的项目主要依次为(见图1):健身操类、排舞类、武术(简化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毽绳。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项目分布可以看出那些传统的健身项目是最受欢迎的,由于舞操类项目有娱乐性;观赏性;易掌握;运动量小等特点,因此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如武术类等民族体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需要传播和发扬,但是在大力发展民族体育健身项目的同时应该加大推广其它健身项目指导,让群众健身锻炼的项目更丰富。例如:各村委健身苑点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乒乓球;羽毛球基本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等。因为正确的动作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从事指导的项目比较单一,指导的项目往往就是自己经常锻炼和擅长的类型,从而方便他们在群体中指导和加强此类健身队伍的建设。

4.4.3 指导的对象状况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对象以中老年为主。我们结合指导的项目类型分析其原因,不难发现,由于新农村建设,以前中老年人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忙于田间地头,没有固定的运动时间或根本不参与体育活动,而现在生活比较安定,闲暇时间也就多了,健康意识也增强了。因此通过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带动和指导,经常在早晨和晚上一起结伴进行健身操;排舞等小运动量的锻炼。中老年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来回味青春岁月,在舞蹈中享受自我忘却烦恼。而职工、青年、学生由于工作与角色的不同,他们往往是在双休日或晚上,自发的在社区公共运动场(收费)进行运动。对于他们的指导,笔者实际调查发现只局限于各镇为了参加一些市民运动会,由于项目设置的要求,所以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短时间动作技能、比赛规则上的培训。

4.4.4 指导的次数与时间分布情况

在问卷调查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每周指导次数及每次指导时间的结果显示(见表6),指导员的周出勤率主要集中在“1~2次”占43.5%和“3~4次”38.6%,每次指导时间都保持在30~60 min左右,以上数据说明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勤率低,缺乏积极性,但是指导时间比较稳定。调查中发现健身操类、排舞类、武术类(太极拳)的指导率比较高,因为这类的体育指导员大多数为中老年同志,首先她们有指导时间;其次她们自身就喜欢此类运动;也是此类健身团中的一员,再者此类锻炼不受场地的限制,所以相对而言她们的指导率高,经常在清晨或晚上带动群众一起健身。

4.5 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

4.5.1 嘉定区各街镇体育干部现状

体育干部应该宣传、执行国家体育法律、法规和有关体育政策,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要求、任务和制订社区体育工作发展计划及相关规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郊区建设,促使体育工作要积极营造群众体育生活化的优美环境,建设管理好体育健身苑点和设施,组织开展好“全民健身周”等群众体育、健身活动,认真组队参加市、区大型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举办好镇运动会和各单项赛事,组织、指导好基层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同时也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直接管理者。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了嘉定区各街镇体育干部共29名,其中研究生学历者1人,占3.4%;大学学历者20人,占69%;大专学历者2人,占6.9%;高中学历者4人,占13.8%;高中以下学历者2人,占6.9%。而这些体育干部的年龄分布如下:青年人(40岁以下)18人,占62%;中老年(40岁以上)11人,占38%。从数据显示,嘉定区各街镇体育干部队伍的综合情况良好,学历比较高以大学为主,年龄分布比较合理,以资深的中老年体育干部来带动青年人一起做好社会体育指导与组织工作。年轻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容易接纳和吸取新鲜事物,因此对嘉定区各街镇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发展;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基层体育赛事活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5.2 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情况

目前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形式仍然比较单一,没有授课内容制定与计划,仍然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在培训模式上以“请进来”专家讲座为主但授课时指导员的出勤率并不高,指导员的继续教育情况不乐观。所以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和尝试“走出去”的办班模式,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为远程教育、终身学习提供方便。而单一的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形成集中理论授课,锻炼技能项目的分批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有规范的学纲;内容要实用,符合大众的实际需要,技能类动作要领要精简,让群众简明易懂。笔者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自身也应该认识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不仅要积极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各种讲座、培训,还要各种途径进行自学。

4.5.3 体育指导员的考评体系情况

(1)考评制度的完善。

笔者通过对体育局有关负责人的访谈得知,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殊性质,他们是无偿的、志愿的,所以对他们的指导工作仍然缺乏相应的考评体制。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任务,现在对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评设计为:第一,通过测试的形式了解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就是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专家培训结束之后要参加的理论考试。第二,由管理者通过观察或访谈的形式了解学员参加培训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对其行为的影响,学到的理论知识是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了科学的锻炼方法,他们自己锻炼或指导群众锻炼时是否正确规范的运用了这些技能知识。第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为产生的具体影响,如让更多的大众积极参与到健身中来,科学合理的指导人们健身。第四,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宣传工作的考评。①对基层领导的宣传;②利用各种形式手段的宣传(广播,壁板,小册子等);③组织一些影响大,群众参与广的活动来强化宣传效果。对于完成以上考评要求,考核成绩合格者,并且缺课不超过培训时间的10%为培训结业,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2)奖惩机制的建立。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能力素质是在社会体育指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际工作本领,是工作态度、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他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和文化需求,因此在体育指导员努力为社会付出的同时,应该加大对他们的奖励,以此对他们指导工作的肯定。所以规定一定条件下奖励与处罚的标准。可以用物质的奖励和处罚,也可以是精神的奖励和处罚。比如在企事业单位中,指导对象的数量与质量情况;指导对象参加体育锻炼及比赛成绩等情况良好的体育指导员进行经济奖励或表彰。那些指导积极性和指导业绩差的予以批评与教育,对于给社会体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降级或取消资格证书惩罚。通过走访调查,现在嘉定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奖励主要以指导对象参加比赛的名次情况而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从而局限了指导对象,使社会体育过于竞技化。但是如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制度还有完全行动起来。

(3)管理制度的确立。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管机构应加强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联系,经常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并与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在单位、社区(居委)、街道搞好协调,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在每年各地确定的时间内,社会体育指导员要到各区(镇)体育主管部门进行注册,并且要求指导员将日常的主要指导活动填入工作日志。

5 结论

(1)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各镇常住人口的比例都在1:600,数量和指导比例高于体育总局关于印发《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通知的目标任务中对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的要求,队伍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2)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中老年(40岁以上)为主,符合当前我国社区人口老年化的现状,同时丰富了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但是青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偏少不利于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优化。

(3)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文化程度则普遍较低,这与中老年指导员在其中占了相当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

(4)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动机明确,在自我健身的同时有着对社会的奉献和服务意识。

(5)嘉定区各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项目偏向于传统的健身类型(如:健身操,排舞,太极拳)而且指导率比较高,指导对象集中与中老年同志,其它项目的指导率不容乐观。反映出嘉定区各镇社会指导员指导项目类型比较单一,指导积极性不高,缺乏综合指导能力。

(6)目前嘉定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形式仍然比较单一,以个级别集中授课为主。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继续教育缺乏重视,没有制定具体授课内容和相应教学计划,缺乏相应的考评体制和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Z].北京:国家体委群体司,1995.

[2] 李相如,展更豪,林洁,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4):29-30.

[3]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2-49,201-211.

[4] 张雪莲.我国市级体育社团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0-11.

[5] 吴峰山,王东.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现状回顾[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0(2):17-18,45.

[6] 戴俭慧,刘小平,罗时铭,等.英、德、美三国体育指导员制度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4):28-33.

[7] 刘秦.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述[J].山西体育科技,2012,32(2):13-15.

篇3

关键词: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 公共产品

一、山西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综合问题及原因

山西省内各级县乡下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致相似,各市农村问题具有普遍性。例如忻州市与临汾市的农村绝大部分水利设施建设供给数量不足,孝义市、介休市等农村道路硬化建设不均衡,离石市农村公共交通配给使得农民负担加重且效率低等,这些问题不仅考验着山西省各级政府加快职能转变,更要求各级政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重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山西省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拉大,尤其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均源于“城乡二元结构”无法从根本上破除,我省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面临巨大挑战。水利、道路、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此外导致的失业增加、大量农村留守老人及幼童出现、城乡社会矛盾重重等社会现象也引起广泛关注。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其城乡发展失衡现象早已存在,一值无法真正满足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生态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下文将主要从基础建设、九年义务教育、通信、医疗卫生几方面入手,分析山西省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现状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二、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农田水利和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要综合考虑防洪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及灌溉效益,而道路建设则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率。

目前,山西省大部分农村地区例如临汾市九洲堡村、翟庄村及附近村庄由于观念陈旧,片面考虑农基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存在水利建设缺乏机构统一管理,造成极大浪费;吕梁地区由于多山,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农村地区道路建设规划不合理,阻碍农产品产销渠道,部分路段硬化度低。这些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载体的各项基础设施,有必要完善有关制度及指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求数量保证,更要求质量和符合村民需求。

当前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数量上较以往有小幅提升,值得肯定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不断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投入,但在农村依然还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依然很大。考虑我省面临农村社会发展深水区,有必要学习先进理念,借鉴国外适合国情、省情的先进理论。

三、农村基础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人口素质,自1986年中国着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中国城乡基础教育登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约30年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农村地区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山西省临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引起广泛关注,其农村基础教育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教育经费严重紧张,所聘用的教师多水平不高。

其他县乡的农村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而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情况更严重,例如中阳县上庄村、文水县武家庄村等,基础教育资金更是入不敷出。此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供给问题还表现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较恶劣、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学生人均经费差别大,这就导致了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无法协调城乡发展。

四、农村通信

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但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市发展速度,城乡间互联网发展差距拉大,甚至有地区还尚未完善网络通信,柳林庙湾村、兴县北查沟村目前还存在没有网络现象,由于通信成本高,光缆搭建不完整,甚至出现被盗情况。山西省的“数字鸿沟”在城乡之间有扩大趋势。

在新农村通信网改造相关文献《山西省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导致农村互联网发展缓慢的原因有三方面,如: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知识匮乏,对互联网的认知存在偏差;农村互联网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上网资源极度匮乏;农村上网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水平高于城市。针对农村地区普遍缺乏互联网知识,需要基层文化站进行互联网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步降低农村地区上网成本,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在农村的普及率。

五、农村医疗保险状况

相对比城市医疗卫生状况,山西省农村地区医疗保险难以大规模覆盖。部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被挪为他用,政府扶持基金没有制度监管。造成农村地区医疗保险普及率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医疗制度非正常性滞后,简单来说,就是制度问题。其次,影响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的的因素还有: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够,财政补贴不足;医药费用高涨,医药市场混乱;乡镇卫生院服务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低,设施陈旧;缺乏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参与意愿较低。解决这些挑战,不仅要求政府重视,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要求社会多方力量参与,提高村民卫生保健认识,降低参保门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逐步扩大农村医疗保险覆盖率。

六、总结

本文从农田水利及道路建设、农村基础教育、农村通信、农村医疗保险状况这四个主要方面来解说了山西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只有彻底分析了问题存在的现状,才可以为了以后寻找解决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红萍,姜于伟.中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34~49.

[2][美]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和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255~301.

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思想观念落后。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时代要求相比仍然是较保守、陈旧,许多人未能从计划经济时代圈子里摆脱出来,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交通、通讯、广播电视、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对农村基础设施经费投入的渠道将变窄,这一矛盾将会加剧。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绝大多数农民受教育年限较短,文化程度较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

新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未能彻底打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配置,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步履维艰,欠发达地区农村综合管理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能力和本领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农村改革与经济发展缺乏坚强的组织保障。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需要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农村经济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特别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稳步增加农业家庭经营收入,农民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接受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以适应非农产业需要,以获得更多非农产业收入。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步伐,需要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潜能。建设新农村需要协调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建设,首要的就是发展经济建设,其重要目标是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因素,知识和人力资本是促进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决定因素。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依靠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本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培育新型农民,需要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的积极参与,无论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乡村环境整治、培育新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综合管理等,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全力投入。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需要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存量,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素质。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安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我国欠发达地区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增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应采取有力措施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对策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通过以发展农村教育为主导的人力资本投入,在全面提高农村人才素质的基础上,建立与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村人才队伍。建立以市场调控为主导,改进宏观管理、流动有序、开放均衡、促进城乡间人才互动、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和合理开发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加大人才市场基础建设,推进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进程,促进人才资源的有序和合理流动。提高人才市场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培育和规范人才市场,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促进人才资源的管理创新。合理配置城乡人才资源,制定和实施区域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有计划、有组织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现代人才资源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载体。建立政府、社会和农村具有特征和潜质的人力资源库。以建设新农村的视野,确立以进步性、创业性和现实性为特征的农村人才资源观,提高人才资源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制度安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战略性重组与整合,加强人力资源的交流与合作,科学制订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为实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规范化,发挥人力资源效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搭建我国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与教育合作平台。创建新农村建设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加快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建立农业科技合作机制,对农业特定资源和核心技术进行联合开发,进一步改进科技创新的宏观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适应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建立学习型农村新社区,构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平台。

篇5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领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农村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农村人口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以及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加等方面。因此,我国农村发展所实现的成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提升农村人口幸福感的重要推动力量。反过来说,逐步克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所遭遇的困境并逐步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以及实现现代化等方面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文章首先从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为提升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供思考。

二、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虽然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的障碍,其中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为首要问题。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之所以成为首要问题,原因在于其不良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系统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会导致农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杂乱无章,不利于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发展。全局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不仅导致现阶段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成果,更会对未来的农村规划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往往导致“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此外,广泛性是指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不良后果不仅涉及单一人居环境发展部门(环保部门、医疗保险部门等),更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即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的影响是广泛的。

(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首要问题为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问题,由于其影响的系统性、全局性以及广泛性,许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受其影响,环境保护方面为其中之一。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环境污染问题是指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各方主体的环保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方面难以落实环保行为,往往导致各种类型的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目前我国60%以上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且农村地区每年有超过25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排,这不仅影响农村地区人口的环境质量状况,更会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具体而言,自然资源浪费严重是指包括水(河流、湖泊等)、空气、煤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过度开采或使用自然资源无疑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而且会阻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换句话说,在自然资源既定的条件下,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要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既不能阻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以农业生产为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都采用漫灌的方式进行浇灌,并未采用滴灌等节水技术,造成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环境污染问题和自然资源浪费严重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是两者也存在共性,即两者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都涉及自然环境部分,而较少涉及人文环境部分。显而易见的是,进一步探索农村人文环境困境同样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而言,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设施、教育基础、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文化环境等方面,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涉及农村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可以总结为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以及娱乐难等问题。因此,如果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话,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难以进行。

三、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对策建议

(一)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

由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浪费严重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关注以上问题的破解。具体来说,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的首要举措为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即环保农村建设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首要环节。统筹城乡发展划是指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需要和城镇化、工业化战略相结合,尤其需要重视顶层设计与制度完善过程,为环保农村的建设提供保障。其中,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需要坚持规划先行、重点协调、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还需要以构建开放型规划体系为目标,能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调整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

(二)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

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建设环保农村,还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建设节约农村。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保农村为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的第一层次的要求,节约农村是指各农村人居环境涉及主体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提高人们保护农村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相关举措包括农村文化讲坛、科普知识下乡、农村环保课堂等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节约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

最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还需要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即可持续发展农村是农村人居环境状况改善最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最终的发展目标。其中,建设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需要注重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的建设,由于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个简单的工程,而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系统,因此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能够扩大战略视野、提高建设效率以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发展质量。尤其需要注重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以及作用,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联动功能,从而实现“1+1>2”的效果。此外,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不仅要求参与主体间的联动,更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战略层面的联动,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制度、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等在内都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涉及的范围。

四、结语

综合全文,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仅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更有助于提升农村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对农村的建设乃至全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的首要问题为认识、理清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人居环境规划、环境污染、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的影响。此外,改善我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社会各界都必须提高认识并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在改善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状况过程中需要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为根本、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及以构建农村人居环境联动机制为手段,从而实现环保农村、节约农村以及可持续发展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淑玲,王宏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0(05).

[2]李伯华,窦银娣,刘沛林.基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农村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双江村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3]李伯华,杨森,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2(06).

[4]李伯华,曹冬,杨森.城乡边缘区农户家庭就业空间行为模式及机制研究――以衡阳市珠晖区酃湖乡4个样本村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03).

[5]仰和芝,孙昌勇.农村居民的人口学特征与有效实施农村环境教育的关系探讨――以江西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0).

篇6

关键词:农村;社区;群众文化

一、农村社区文化的内涵

(一)外在含义

关于农村社区文化的外在含义,是指社区群众外在感受和察觉到的文化表象。文化行为和文化载体是外在含义的两个层次。文化行为是按照一定的文化进行的各种行为活动,如个体的、集体的、群体的、社区的文化行为,以及社区生活方式、交往的方式、对待人的态度、风俗、道德品质等方面组成了这一行为活动。文化载体,即承载文化一切有形的能看得见的物质形态,主要指的是社区内有形、看得见的要素,如建筑、文化设施等,这些物质要素包含着文化当地的文化精神,是社区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内在含义

文化精神和文化规范是内在含义的两个层次,是隐藏在外在层次之下的社区群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文化精神是一个社区文化的核心,在整个社区文化中起引领作用,主要包含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社区文化精神引领着整个社区居民的文化行为活动,是社区文化的指导力量,从根本上说,建设社区文化就是对居民文化精神的重塑过程。社区的文化规范是社区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文化精神的承载者,包含了道德伦理、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等多方面的行为准则,体现着社区居民的道德风尚,是居民意志力的展现,同时也是社区法制建设效力的体现。

二、农村社区文化的特征

(一)地域特征和全国性同在

由于每个地方的地域条件、居民类别、团体组织、生活风貌、传统精神和风俗习惯等都不一样,因此,各个地方的农村社区文化特色也不一样,这就是社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具有本地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特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这并不影响文化全国性的发展,如东北二人转具有北方特色,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二人转逐渐走向全国并且被各地的人们所接受。[1]

(二)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性

一方面,农村社区文化的产生和消费基本是在社区内部发生的,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整体上,农村社区文化有一定的封闭性。另一方面,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的发展为人们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快捷的方式,其使得各地的社区文化交流加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2]

(三)娱乐性和凝聚力并存

社区文化主要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为依托,社区农民作为主体广泛参与,所以娱乐性不可避免。同时,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凝聚了社区文化的精神,属于社区居民共同创造的文化,具有文化认同感,对社区居民具有凝聚作用。

三、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现状

(一)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缺乏

不管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开展文化活动、文化项目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尽管农村目前的发展情况有所好转,但其与城市的发展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文化建设上投入力度不够、资金缺乏等,导致很多地方不仅设施陈旧,甚至出现资金被挤占、抵债等情况,这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队伍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主要是地方政府负责,乡村文化站和文化广播站中人员缺位和兼职的状况比较多,且文化者的素质有待提升,再加上很多农村受生活的局限性影响,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不强,这就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三)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低

农村地区缺乏有效机制组织和管理,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对已有的农村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很多被闲置,如图书没有人看、电脑没有人用的情况比较严重。

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各部门的职责管理,加大管理力度

首先,各级相关部门要按照中央的指示落实好相关国家政策法规,进行统筹规划,做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其次,落实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到各地政府的考核中,以确保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进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财政方面必须加大支持,增加对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财政在农村中的比例。此外,还应制定优惠鼓励政策,以支持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除了利用财政方面,还可以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而加大资金来源。

(三)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建设强有力的社区文化队伍

首先,农民作为农村社区文化的主体,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可在农村地区加强教育宣传及开展各类文化意识的宣传活动,让农民认识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要建设一支农村文化队伍,发挥身边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3]综上所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必须发挥社区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促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婷连,钟远.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基本路径探讨[J].中文信息,2015,(10):330-330.

[2]王道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6,(34):218,373.

篇7

关键词: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4-0013-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转变。我国农村社会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正向小康社会过渡。但与此同时,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适应农村社会矛盾变化,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西部农村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至今已10年,西部地区在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小康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策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依然相对滞后,特别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大大落后于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之间及农村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比较突出。

一、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提出与界定研究

公共服务理论是从提供公共物品提出的,公共物品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休谟在1773年提出的,后由萨谬尔森1954年在他的《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出公共物品在消费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本质特征。1965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又提出了只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公用资源型和只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俱乐部型两类准公共物品的概念[1]。

国内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大多数学者根据萨缪尔森对公共产品的特征描述,对农村公共产品作了定义,认为农村公共产品是指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财政部农业司(2004)的《公共财政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研究报告也认同这个界定。我国学者、国家行政学院马庆钰教授2004年在《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具有生产弱竞争性和消费弱选择性的私人产品属于公共服务规制和监管的物品[2]。这些研究为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界定各种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责任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在我国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3]。

农村公共服务是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而提供的具有一定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社会服务。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包括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农村保障性公共服务、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等。

(二)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惠及全国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以应对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挑战。

作为惠及我国最广大人口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对于农村公共产品现状的研究已经很多,对于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学术界已达到共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低下、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异大。

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可以缓解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矛盾:第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形成城乡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化更加严重。第二,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形成区域发展不协调。第三,市民与农民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过大,增加了各类社会问题的复杂性。

(三)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在各省、自治区的进程有所不同,改革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制度环境有着明显差异;因此,从整个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难以准确地认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变迁的路径以及制度缺陷,提出与地区实际制度环境相适应的对策。而针对某一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为地方的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由于大多地处边疆,经济落后,从地形地貌而言,许多地区农、牧旗县相毗邻,地区居民人口相对较稀少,物质文化生活较贫乏,基础设施落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以及农村现有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存在的问题,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又制约了欠发达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研究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就是掌握社会发展过程的不平衡规律,推动我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村社会的平衡发展,实现农村整体进步。加快西部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关系着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实现现代化的大局;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西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体现在:

第一,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可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有力的保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会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农村私人活动的总成本,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第二,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可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如发达的设施可以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系数;市场信息系统会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增加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稳定性,减轻受纯粹市场力量作用而引起的波动性

第三,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会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二、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集中体现在享受基础性公共服务的不平等上。以下将针对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东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进行对比分析,以体现西部地区农民在享受基础性公共服务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的现实不平等性。

(一)交通基础设施状况

交通是连接村与村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纽带,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与保障。当前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上。通过表1可见,西部地区村镇交通便利性与全国其他地区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尤其是二级以上公路通过乡镇的比率,与全国平均指标相差16.2%,与东部地区相差36% ;村内有路灯的比率与全国相差17.8%,与东部地区相差40.5%。

同时,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滞后,没有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缺乏建前、建中、建后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所以部分农村公路虽然可以通车,但路基松软、路面狭窄、行车难、通达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后期养护资金不足,道路质量越来越差。

(二)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状况

目前西部地区农村电网相对简陋,已经实现电网改造的乡镇比率与全国平均指标相差14.7%,与中东部地区相差甚远(如表2所示)。同时,还存在着供电不正常,经常停电现象,电压不稳定,照明时亮时暗,甚至个别山区农村还没有实现通电,仍然使用传统的煤油灯照明;而有些乡镇虽然通电,但农户用不起电,电灯成为装饰品,却仍然使用煤油灯照明。

在表2中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国差距较小。但就我国农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而言,农村电脑、有线电视安装率普遍偏低,绝大多数的农村没有开通互联网,信息通信条件不健全。农业生产信息获取困难, 获取渠道不畅仍然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状况

截至2006年末,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为: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40 %,初中文化程度占 40%,高中文化程度占8%,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仅占1%。文盲分为基础性文盲和功能性文盲两类。基础性文盲是指那些不能读写和理解有关日常生活事实的简单文章的人。目前在西部农村,尤其是贫困乡村,仍然存在大量的基础性文盲。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存在着更大量的是功能性文盲。功能性文盲是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缺乏与从事相关职业所必须的读、写、算等能力,强调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能力的欠缺(包括文化程度低下的非基础性文盲)。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构成造成的两种后果是:一方面基础性文盲比例较高,学习新型农业科技困难;另一方面农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造成功能性文盲大量出现。同时,西部地区从托幼、小学、中学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内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指标相比,差距仍然存在(如表3所示)。

西部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带来的严重后果体现在:一方面,使得基础性扫盲与功能性扫盲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另一方面,导致农村传统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地下、赌博、吸毒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文化建设水平低下的表现。

通过表3还可以看出,在西部的农村社区体育健身场所建设为4.8%,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4.9%,而发达的东部地区体育健身场所建设几乎是西部农村的4倍;与此类似,东部与西部农村有公园的乡镇比率为23.3∶6.6。这组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农村健身、娱乐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文体娱乐设施建设水平不足将直接导致农民生活质量整体水平低下。

(四) 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状况

对于广大的西部农村而言,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实施人畜饮水工程、沼气池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和厕所改建问题是困扰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在饮水方面,到2007 年底全国累计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人口3 亿以上。但据国家环保总局2006 年统计,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尚不到40%,仅有14%的村庄有供水设施,而且用水器具质量和效率低,处理设施简陋,约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1.9 亿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农村现有的浅水井和水窖的环境卫生问题也较为突出[4]。而且,在农村无论是农田灌溉用水,还是人畜饮用水,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较高,2010年云贵干旱少雨给农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就是最好的例证。

西部地区在实施集中供水、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沼气池建设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小;而在垃圾集中处理、饮用水集中净化、厕所改造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东部地区差距非常明显,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是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整理。

(五)卫生医疗、社会福利机构基础设施状况

就全国农村医疗卫生而言,农民有病缺钱不敢医治的现象大量存在。目前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在中西部边远地区,孕妇和产妇的死亡率是沿海地区的3.6 倍,婴儿的死亡率是沿海发达地区的4倍,有40%的死者是因为看不起病而死亡的,大批农民缺乏最基本的医疗条件[5]。

通过表4可见,西部农村有敬老院乡镇的比例,在村附近(5公里以内)有医院或卫生院的比例,与其他地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农村有敬老院乡镇的比例,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17.1%,与东部地区相差32.3%。这说明西部地区的农民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基础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三、构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在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是现代社会中以非营利为目的的行政组织,是以强制性方式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在于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6]。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目的是提供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社会产品和服务。它一经生产出来就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农村公共服务首先要由政府来提供。西部地区各级政府须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责和重点,把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快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二)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的力度

想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缩小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建立公共财政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切实增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基础性财政支出在整个财政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财政杠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

(三)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政府并不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唯一主体,财政也不是公共产品供给的唯一渠道。为了吸引民间资金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需要通过发挥财政支持的导向功能,建立投资的激励机制,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引进市场机制,拓宽社会资源多元化参与的途径,充分利用非政府资金为农村生产提供更多的混合型公共服务。

西部地区要改革农村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方式,破除行政性安排和垄断经营,改变公共服务体系的设置方式,必须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复合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效率,必须做到:一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农村基础性投入,为民间投资主体增加对农村公共投资提供示范作用;二要政府在税收、补贴、贴息等方面对民间投资给予优惠和鼓励,以吸引民间资金投向农村。三要改变财政投入方式,减少政府直接办项目,加大民间办项目的补助。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内资和外资,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新机制。

(四)发挥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需要发挥农民个人的主体作用。如果只关注政府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而不注意培养和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就会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或公共服务投工投劳。这样既可以保证财政投入落到实处,又可以解决农村筹资筹劳规模小的瓶颈问题。同时,要重视对农民的社会培训教育,进行基础性与功能性扫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建设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进行小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城市实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公共产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优于农村公共产品。而农村很大程度上实行的是以农民为主的“自给自足”型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公共产品数量短缺、质量不高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基本特点。联合国《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51,而农村仅为0.67;因此,必须从体制方面探究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缺的成因,并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向城市和农村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基础性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措施

只有坚持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切实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才能突破农村低水平经济循环的瓶颈。

因此必须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继续实施交通道路畅通工程。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高质量的乡村公路,形成便利的农村交通网络。对已建成的乡村道路进行改造,实现乡到村、村到村、村到户、村到地头道路的建设和路面的硬化与维护,为农民的出行、生产劳动实现机械化提供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加大农村用电的建设力度,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后续建设和经营管理,加强小水电、风电的开发规划和管理,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用电服务。

三是着力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养老托幼等各项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国家财政投资或乡镇自筹资金的形式,将现有的乡镇卫生院改造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医疗水平的医院;建立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组织农民文艺宣传队伍,建立农村影视厅,完善和充实图书资料室;以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

四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与饮水工程建设。尽快在西部农村普及以提高农田水利效率为中心的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滴灌渗灌技术、地面覆盖技术、蒸腾抵制技术和先进灌水等现代农业节水工程技术。同时,加大农村饮水工程的投资力度,以尽快解决农民饮水问题,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五是积极改造农村环境。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改善村内环境卫生;加强农村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城镇周边农村污水管网进行集中规划,降低生活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利用各种途径积极推进西部农村的沼气池建设、垃圾集中处理和厕所改建项目。

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首先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实现农民享受公平、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进而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石”。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NJ10100。完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妙秀珍,王瑞林.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01):35.

[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加快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改革的研究报告明[J].中国行政管理,2005,(02):67.

[4]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一个综述性的观点[J].北方经济,2008,(05):61.

[5]李伯兴.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J]. 乡镇经济,2007,(01):18.

[6]陈庆云.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0,(08):56.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 农村社区建设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以来,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就一直在探索中发展。农村社区的建设涉及到农村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急剧变迁,大量农民走出农村,农村社会已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传统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现代农村社会的管理与发展需要。因而,当前的农村社区建设除了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之外,还需要健全的农村社会管理体系保障,需要充足的社会资源包括广大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作后盾。动员大学生志愿者自愿为当前农村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这不但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而且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功能定位

1.1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

自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公益行动之风,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者的主要力量,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能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入社区积极开展大量的服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但是总体上说,当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的主要在城市,广大农村较少,主要包括“西部计划”、“村官计划”等,从常态化和普遍推行的角度来看,这些服务农村基层的服务形式因成本较高、对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较高的原因,还未能充分整合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规模资源。根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村志愿者参与的是“弱势群体服务”,这无疑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的城镇化、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深化,农民对于如何提高生活品质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而当下农村社区的建设需要更多的来自社会的健康力量,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参与。

1.2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1)弥补社区资源不足,创建优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环境。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事业滞后、公共服务不足,这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和城乡关系和谐的最大变量。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民间一股强大的健康力量,能够将自身的专业优势、奉献精神就近就便发挥到周边农村社区建设中,提供环境保护、医疗保健、心理咨询、网络信息咨询等多样化服务,充分弥补农村社区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落后,公共服务不足的缺陷,提升了农村社会的精神文明风尚,对创建优良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社区环境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2)丰富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经验并提升其专业技能,增进了其社会化的进程。大学生在为农民服务时,他们走出狭窄的校园生活圈子,大大开阔了眼界,不但能将所学知识与技能与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获得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更多地了解农村社会,而且在农村社区的有效服务活动也能使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格、心理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与提高,从而更有利于促使其成为较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快了他们社会化的进程。

(3)促进社会合作与互助,推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及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成长。大学生志愿者不计报酬,在参与农村社区服务中体验并付出,激发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为公众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升了社会道德评价。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在为农民提供了服务的同时,也为农民呈现了服务他人、服务公益的价值理念和实践途径,从而有利于促进农民参与村民自治,进而有利于推动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沿着健康的轨道蓬勃发展。

2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以及农村社区建设的特殊情况及现实发展需要,本文试图对大学生志愿者如何有效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如下几方面的基本途径:

第一,设立农村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在农村社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以及农民工集聚的城中村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资源较为稀缺,大学生志愿者可以立足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的设立,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志愿者关注三农问题、关心农村公益、关注农村在社会变革中不断产生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留守老人和儿童的管护和教育欠缺等焦点问题,充分利用高校各方面的有利资源,促进农村发展。

第二,充分结合专业优势,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大学生志愿者应注重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与农村的生产、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农村普遍存在耕作模式不科学,销售模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大学生能充分结合其专业知识,为农村提供包括诸如教育、心理健康、法律、农业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策略、节能减排等多方面的服务内容,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创收,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高校可以结合学科特色和人才资源优势,与农村社区合作,将农村社区发展成为高校专业实践的重要基地,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志愿者探求专业知识的兴趣,推进其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农村社区的科技含量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发挥高校文化的辐射功能,推动高校与社区文化共建。农村的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匮乏,文化消费整体偏低的情况,农民对于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大学生志愿者能充分带动发挥先进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与农村社区管理部门以及辖区内的单位联合开展文艺汇演、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与农村社区文化的融合,传播农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时代的新型文化,充实农村文化的内容,创新其形式,赋予时代性、教育性。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学生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其精神生活的层次,同时促进了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3 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经过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已经深入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因此,探索如何整合大学生志愿组织的服务资源,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的有效机制,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必要。

3.1 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志愿组织

要发扬大学生志愿精神,拓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政府必须对社区志愿组织给予必要的支持。首先要减少对志愿组织直接的行政干预与控制,努力营造其健康良好运行的外部环境。其次要积极引导志愿组织参与社区事务治理,帮助树立志愿组织的公信力,完善监督和考核体系。再次加大对志愿组织的资金支持。此外,政府和社会应该对志愿服务给予道义和关系上的支持,形成政府、社会、高校良性互动的协调机制,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农村社区建设搭建一个运行通畅的平台,为其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3.2 完善法律与政策的制定,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提供法律和政策上的支持

推进志愿服务在法律与政策方面的完善,有利于界定清楚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条例,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志愿者的来源与职责、服务对象的构成与领域、物资保障等方面应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将大学生志愿服务从自发状态上升为自觉状态,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从而推动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事业更加深入发展。

3.3 健全培训制度,充分挖掘农村志愿服务群体资源

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素质决定着志愿服务的经济社会效益,他们对志愿精神的正确认识、对社区工作环境的充分熟悉以及服务技能的掌握程度等因素,决定着志愿者能否有效参与志愿服务,因此,高校各团组织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时期、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以便让大学生逐渐更新思想认识,将理论知识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情况有效结合起来。

3.4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志愿者服务是一种无偿无私的奉献,但这并不代表志愿者不需要任何回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必须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置丰富多样的荣誉奖项,纵观国内外的志愿服务经验与发展来看,社会给予志愿者的精神激励能够使志愿者感受到奉献社会的满足感,获得参与融入社会的学习机会,以及一种被人需要的自我实现的价值感。因此,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适当地表彰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将不断地激励大学生志愿者乃至社会其他志愿力量无私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孙元.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制度化的建议[J].青年探索,2008(1).

[2] 贺红霞.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3] 马冀.农村社区建设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互动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10(1).

篇9

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

通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学习、了解。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喜人,但依然问题多多,让人担忧。因此,我们选择了以我国新农村建设为调查研究主题,利用寒假对各自家乡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和更直观的了解与体验。

(一)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及“三农”问题的总体观察

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8年下发涉农的“一号文件”均指出,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加强农业基础,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央三农政策指引下,新农村建设捷报频传。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0.9%,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对农民的生产补贴继续增加 ,2013年中央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了9884亿多元,等等。我国农业、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势头,广大农村尽显一片繁荣昌盛、安居乐业、和谐安康的美好局面。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依靠农业发展促进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的空间不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的难度加大;受国外因素影响,短期内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升空间有限。通过增加产量和提高价格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难度较大。二是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呈放缓的趋势。近几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趋势放缓,由2008年的17.6%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11.2%,2013年年底的8.9%。“十二五”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移难度加大。三是依靠政策性因素促进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作用减弱。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4项补贴支出,

2012年的人均水平比2008年增长了4倍多,但与2010年相比只增长16.2%,增速明显下降。我们分析发现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人,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农民工月均收入是2609元,与2012年相比有所增加但增速不高,且农民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50%。

(二)调研村庄新农村建设状况及问题

(1)农村特色经济发展状况及问题。发展农村社会经济,尤其是农村特色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出路之一。我们调查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缔造了大批特色村,摸索出一些发展特色经济的成功模式,诸如山东寿光三元朱村的特色农业模式、浙东滕头村的生态旅游模式、贵州凯里市南花村苗寨的民俗文化发展模式等。近年来,各地有涌现了不少推动农村特色经济,有特色有潜力的乡镇。以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为例,在新农村建设中,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工强县、借力发展”战略,致力做大经济总量,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实行以商补农等政策,充分发挥本镇的自身资源、优势、区位等优势,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你也产业区,如月季种植区、绿化苗木种植区、林果种植区、生态观光旅游区、生态养殖区、现代农作物种植区等。

据调查, 贫困地区看不到现代化的气息,没有先进生产技术,没有现代化的农业器械,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农村特色经济发展较好的势头并未覆盖全国。从对一些较偏远贫困地区村民访谈中得知,30%的村民认为国家对偏远农村的关注不够,政策也不到位,社会保障低,贫困地区资金缺乏,没有成本发展农业;30%的村民认为是缺乏发展农业的技术问题;20%的村民认为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农民没有自己的一套创业思路;剩下的则表示农村工作的多样性不足,没有牧副渔业的全面发展。

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内部外部各方面原因使得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对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等方面支持力度仍有待加强,农村的环境问题越发地凸显出来,例如村庄房屋、道路建设、垃圾处理和排水设施等等。

(2)村庄房屋改造与建设状况及问题

在对湖北省汉川市七里村“城中村”的土地征收、拆迁改造、补偿安置问题的调查中发现,仙女山街道办事处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尽量考虑拆迁户利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激励措施,规划将一些农村“危房”还建小区,打造成产业信息浓厚,基础设施完善,网络信息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的“城中村”示范区。据了解,七里村房屋拆迁的腾空涉及拆迁户587户,房屋780栋,总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

据调查,湖北省随州市广水县的村子里,仍然没有通水泥路,甚至一些贫苦人家仍然住在土瓦房内,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程度不尽相同。有些地方的发展让人欣慰,但有些地方过于落后,而且大部分农村房屋建设的整齐度差、外观凌乱,公共设施的建设度、利用度、保护度不够。

(3)用水、排水设施及垃圾处理状况及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受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条件制约,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调查了湖北省随州市环潭镇、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小寨村农村的垃圾处理以及排水设施的相关问题。

据调查,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设施不完善,随意排放;落户农村的工厂和矿厂直接排放如何,无污水处理设施,以致污染生活用水。80%的村民希望政府在发展经济之前要先搞好民生,制定合理的健康饮用水制度,确保合理用水和健康用水。

20%村民则希望政府先加大经济的发展,对饮用水没有太多要求。

据调查,随州市环潭镇大部分人仍在使用水井取水,小部分人使用上了自来水;绝大多数村民没有环保概念,垃圾处理很不恰当。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小寨村没有统一的污水排放设施,生活污水随河排放;该村落户的海权羊肉加工厂和洞湾煤矿的生产污水依河而排,严重影响下游河流的水质,导致下游居民生活用水,灌溉用水受污染。

在对随州市环潭镇齐家冲村实地走访、调查和观察发现,农村垃圾处理的问题更为严重,村民环保意识淡薄。据调查,

60%的村民认为垃圾可以随地乱扔,30%的村民知道不能乱丢乱扔却因为找不到垃圾处理设施而无奈扔掉垃圾,10%的村民则是直接焚烧积攒的垃圾。具体表现为:①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②处理简单、随意乱扔乱堆放,环境污染严重。③垃圾转运和处理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不像城市街道十五米一个垃圾桶并有专人收集转运。

我们从调查中发现,要抓好新农村建设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不仅需要经济的持续发展,还需要从村民的文化素质等软实力入手。总之,垃圾处理方法不统一,基本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场,甚至存在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

(4)村民文化素质状况及问题。据对湖北省温泉镇茅草坳村外出打工过的村民和留守人员有关农村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的调查,觉得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丰富, 留守人口内心世界空虚。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外出打过工的村民思想比较开放、很健谈、比较有主见;而留守人员思想封闭,对生活墨守成规。其中85.7%的村民认为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富程度一般,14.3%的村民认为不丰富。都有参加一些文化生活的医院,只是缺少机会。不过,让我们欣喜的是村里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有的修建了同心文化广场,并开展一些文体活动。

(5)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据调查,随着农村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耕地质量下降,森林覆盖率锐减,自然植遭到破坏,动植物栖息地缩小并面临灭绝之危,水源地受污等。如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小寨村因高速路和工厂圈地,造成耕地、林地萎缩,地表植被被破坏,石漠化问凸显;工厂生产导致水源地受污,空气质量下降等。

二、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虽然看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对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农民的发展诉求也有直观的感受和一定的了解。基于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一)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注重合理建设与规划

新农村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加快公共政策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要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特色的原则。要根据各自的村情民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二是坚持镇政府主导,村组实施,群众参与的原则。要制定保障措施,让广大农民参与其中,并得到应得的利益。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对涉及村民直接受益的事情,特别是需要村民投资投劳的,由村民讨论决定,决不能以任何形式取代村民自己的决策权。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住房建设

地方政府要成立专门的农村房建设管理规划部门,统一规划,科学管理,提高建设效率。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如因地制宜,对不同地理条件的村庄进行有区别的合理规划,加速推进农村居民房的改造和重建,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强村庄公共设施的建设。要提高居民觉悟,积极投身于新村建设之中。如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新农村建设,建设并保护合理利用好各项公共设施。

(三)处理好新农村垃圾问题

我们认为应将农村垃圾处理等工作纳入国家“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之中,以便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投入,深入落实。要加大农村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农民自我环保意识,养成自觉将垃圾集中处理的良好习惯。借鉴城镇垃圾处理的管理体系,建立适合农村相应管理体系。如落实农村垃圾处理的资金及人员编制,实行专人负责村庄的垃圾处理及转运,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厂,统一对垃圾进行处理。

(四)关于新农村污水排放及处理方面的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政府和企业应合作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农村污水处理工程。企业应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环保责任,加强污水处理流程,做到污水的零排放。农民应合理利用农村污水排放的设施,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排放污水,切勿随地乱排。

(五)关于新农村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对策建议

篇10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社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56-02

1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的内涵

传统的农村社区指的是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指的是以从事农业生产为重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的,人口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它们是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功能或生活方式的社区,这种社区内的居民大多以农耕及副业为主,居民的居住方式是以村落为主,而且村落的规模通常较小。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和传统的农村社区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三个地方:具有明显特征的社区文化、具有一定类型的新型社区组织、具有一定规模的比较完善的社区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天我们所要建设的农村社区是有区别与传统概念上的新型社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它的定义可以表达为:在农村地域内以中小行政村或中心村为范围,主要以农民为主体构成,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结合组成,具有较完备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服务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的功能

(1)发展社区经济功能。农村社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展社区经济。如何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增加农村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是社区发展经济的目的所在。发展经济,在搞好一般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培育和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社区经济能力。

(2)政治功能。农村社区的政治功能主要是由社区自治组织来实现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通过社区居民手中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参与社会政治责任等。社区管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自治管理,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一句话,农村社区的发展前途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自治水平的高低。

(3)传承文化功能。农村社区文化由一系列要素组成,这些文化为农村社区所共同拥有,同时又制约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弘扬优秀农村传统文化,开展具有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并通过社区的道德约束和纪律约束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文化功能的具体要求。

(4)提供社会保障功能。农村社区是各种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环节。一般来说,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利用社区集体资产向社区成员提供医疗、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邻里之间的互助也加强了社区的社保功能,成为农村社保的一支有力的辅助力量。

3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模式分析

(1)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现状。农村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为农村社区建设垫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区从城市走进乡村是这几年刚刚开始的,可以说农村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新事物。但是,正如有的人所说的那样“农村社区建设已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提到了面前……社区建设必须进乡入村”。鉴于这种情况,许多的省、市积极开始试点,边试点,边实践,在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将之推广。其中,以山东省等为代表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青岛市为例,青岛市早在2000年就开始在各级民政部门的领导下探索农村社区建设。目前青岛市市南区已累计投资5亿多元打造“三个中心”,截至目前,已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中心、管理中心、医疗中心30个,一半以上达到2000平方米,其中面积最大的达2800平方米,多半“中心”仅“文化中心”一项就超过1000平方米。到2012年,该区建设的65个“三个中心”将全部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

(2)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建设的问题分析。我国社区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外社区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但并非照搬国外的做法。原因有二: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区发育不成熟;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因此,政府在社区建设活动别是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发挥重要的支持、导向、组织作用。根据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精密度为标准,我国的社区发展模式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政府掌握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总政策,也控制着社区发展的资源,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农村社区对我国各级政府和各个主管部门来说农村社区的种种政策制定和制度确立还处于摸索状态,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中一些问题是根本的态度问题,是在构建农村社区中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清,将严重的误导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4 改善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

(1)改善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行为。首先,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树立全面科学的政绩观,讲求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效。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农村发展前途的大事,事关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丝毫马虎不得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本着谦虚的态度学习社区方面的知识,了解社区建设方面的经验。同时,要切实的转变工作作风和政绩观,坚决避免在农村社区建设活动中出现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发生。其次,明确政府和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行政主导模式向行政引导模式转变是我国整个社区建设政府行为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与社区之间关系的必然选择。行政引导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在农村社区建设活动中是政策的制定者、指导者和监督者,而不是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者;社区管理组织多样化,多种组织主体都可以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活动中来。

(2)完善社区内部建设。从社区层面来说,社区负有对社区范围内的各类组织的综合管理和协调任务,丰富社区生活,社区工作者应该主动地承担起培育社区组织的繁重任务,引导社区组织形成为民服务,开展社区安置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