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方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方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篇1

通过2005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总结,总结当前及今后财税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我局2006年财政总收入预计在2005年基础上增长14%,力争超过7亿元。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以跻身全国两百强为已任,切实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税收精细化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06年我局的工作基本思路是:

一、支持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我市跻身全国两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正确审视面临的经济形势,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和新一轮税制改革动态,积极开展调研,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努力做大做强“财政蛋糕”,为建设“平安我市”提供财力保证。

(一)进一步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壮大财源,增强地方财力

增强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事业和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技改项目财政贴息资金的投入和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对相关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调整,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六六产业。及时兑现市政府鼓励发展各项财政贴补政策,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篇2

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 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篇3

20__年财政工作在县几大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严格执行财政法规,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强化支出管理,实现了可用财力的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快速增长,财政改革稳步推进,预算管理逐步规范的工作目标,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财政形势得到好转。

20__年全县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比上年同期增加*万元,增长*%。其中:

20__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万元,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比上年增加*万元,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万元,基金预算支出完成*万元。

20__年财税部门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使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有所提高,同时出售采矿权等非税收入增长较快,保证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财政支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安排支出*万元,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增加*万元,基金支出比上年增加*万元,林业支出比上年增加*万元,社会保障支出比上年增加*万元,其它各项支出与上年基本持平。

20__年为全面完成财政工作目标,财政部门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组织收入,努力完成财政收入任务

财税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改进了工作方法,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了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一是财税部门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强纳税户清理检查,减少漏征漏管户,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突出税收重点,对规模以上企业纳税进行协调和督察,对纳税资料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有效的防范偷、漏税情况的发生,促进了税赋公平,保证了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二是调动了乡级组织收入、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使零散税收得到足额征收,具备条件的乡镇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壮大。三是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由县人民政府按规定用途统一调剂安排,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20__年财政非税收入*万元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有效地弥补了税收收入的不足,保证了全县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各项事业有序开展

(一)合理编制预算,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充分考虑各部门事业支出需要与可用财力相适应的情况,切实做到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在安排支出方面,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了重点保证:一是足额安排人员支出。在保证国家各项工资政策全部兑现的基础上,给乡级干部、教师足额安排“两险”支出;二是城镇低保人员、优抚对象、救济下岗职工生活费补助等各项支出足额安排,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是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把新增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四是努力维护党政机关基本运转的经费需要,新增补助村级支出,乡村财政困难的局面初步得到缓解,适当压缩招待费、会议费等一般性公务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财政保障能力有所提高。

(二)加强上级专项资金管理,保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一是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及时到位;二是加强对专项资金实行跟踪管理,对资金使用和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培植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培植财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利用财政融资手段,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二是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园区基本具备了“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入住园区企业实行土地零转让,有力地推进了园区建设速度。三是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进程。四是利用土地级差地租手段置换新区土地,筹措新区建设资金,使新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四、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扩大国库集中收付范围,风沙源资金、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工资性支出、教育经费、教育专项资金和本级财力安排的专项支出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收付范围,实行专户、专人、专帐管理,封闭运行,保证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资金的及时兑现。

(二)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20__年政府采购累计实现*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工作审批程序。20__年,立项评估出售国有资产*项,评估价格*万元,将已出售收入全部上缴财政。

(四)全面推行“乡财县管”的财政管理体制,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方式,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行为,防止了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乡级经费和农牧民各项补助资金及时兑付。

(五)加强财政制度化建设,规范财政工作行为。一是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在局内部实现了指标管理和资金拨付分离,股室之间通过报表逐月核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制约机制,内部监督按季检查,从工作程序上有效的防止了腐败滋生。二是向社会推行

局长服务承诺制,公布局长电话,接受群众的问讯、批评、意见和举报。三是认真开展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开通了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基本摸清了政府采购领域和产权交易领域中存在的商业贿赂问题表现形式和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并结合实际切实抓好整改,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五、强抓机遇,积极争取转移支付和财政专项资金

认真研究财政政策,千方百计了解信息,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资金。今年财政部门向上级争取新增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资金、农村牧区义务教育补助等资金*万元,与有关部门共同配合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亿元,有利的推动了全县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建人民满意机关

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学教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学教活动,使全体党员在实绩工作中,政治理论学在前,各项工作做在前,争创一流走在前,真正起到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三型”机关的标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股、室、中心以及每一个人。一是在局内及服务大厅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对收费标准、办事程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在局收费大厅实行坐班制,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三是设领导干部值班日及接待日,一般干部值班值宿制度,对群众来访热情接待,让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四是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杜绝了拖拉、回避、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五是认真开展反警示教育活动的专项推进工作,增强了机关党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同时把落实《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提高了机关整体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树立了机关良好的形象。

一年来,财政局广大干部职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较好的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旗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财政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许多亟待加大投入力度的薄弱环节还保障不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20__年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0__年我县财政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经济工作、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履行财政职能,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完善税收精细化管理,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努力构建地方公共财政体系;强化财政监督,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努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益。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__年我局的工作基本思路是:

一、加大对经济的投入,壮大财源,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用活财政政策资金,通过财政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拉动社会性投资,支持税源经济发展。通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培植一批对全旗财政收入起主导作用的支柱财源。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通过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实现富民强旗;依托小城镇建设,通过吸引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稳定的后续财源,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对财政的贡献率;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和实施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如矿山开采,水泥厂扩建项目投产,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同时,得用财政多种融资手段,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煤矿和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资金投入,加快我旗工业化进程,促进我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收支结构,为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依法治税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做好税务公开工作,理顺税收征管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保费征缴体系建设,推进养老保险费全覆盖工作,规范征缴行为,提高征缴质量,以税收征管的理念抓好社保费的征缴工作;进一步加强与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委托代征管理,联合税务部门认真做好税务登记换证和联合办证工作,全面核查户管情况,进一步堵塞税收漏洞。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协作,严厉打击税收违法活动,维护税收管理秩序,防止税收流失,保证做到应收尽收,确保收入真实可靠,真正增加可用财力。同时,加大对非税收的监管力度,按照财政部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意见,对预算外收入全部实行收缴分离。

进一步强化公共财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深化部门预算为手段,按照“压缩一般,保障重点”的要求,编制20__年财政预算。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加大对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征缴力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及时发放,保障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全旗社会稳定;对非税收入纳入综合预算管理,细化非税收入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对专项资金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即时监控,以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资金管理的规范化,提高资金运行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内部监督机制和会计监督机制,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评体系,完善资金使用跟踪检查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运行风险。

三、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充分保证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继续贯彻执行《政府采购法》,依法完善政府采购的管理体系,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监督管理政府采购的职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三是继续做好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工作和禁牧舍饲补助资金及退耕还林还草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推行补贴资金一卡通。四是严格监督,整顿规范财经秩序。继续开展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提高财政管理和监督水平,促进依法理财和依法行政。

四、转变作风,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4

[关键词] 增加农民收入农民负担体制制约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向国家、集体和社会无偿支付和承担的一切费用、实物、劳务和压力的总和。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收入的增加是党的农村政策能够顺利贯彻执行的最关键因素。实践证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农民增收而努力,才能为农村小康打下基础,才能实现农村稳定,才能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才能赢得农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同时,农民收入能否增加,也是农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否密切,社会治安状况是否良好的关键。另外,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当前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1.体制严重影响农民增收

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体制:第一,县乡管理体制。现在乡的体制是的一种变体,再加上县以上又强化了地市,结果县这一级的功能很难发挥。县一级政府独立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县乡的经济就无法活跃,财政困难成了增加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的根源。第二,宏观管理体制。现在对农民、农村的宏观管理体制还在相当程度上带着计划经济甚至自然经济的痕迹。无论是县乡管理体制还是基本经营制度的问题,其根源都出在宏观体制和政策上。首先是宏观政策。如果只实行以积极财政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而不实行通过体制改革来创造内需的政策,那就必须要增加税收,增加企业和县乡的负担。其次就是城乡分离的体制和政策。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一个原因是,这几年靠财政花钱连续给城镇居民涨工资。中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和东部城市差不多,因为也是靠财政支持。而没有财政支撑的中西部的农民收入就和东部相差甚远了。第三,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改革初期形成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现在的新形势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是很多地方的农民难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统一经营还局限于狭窄的社区范围,服务功能单一,且不能跟农民平等、互利地打交道,而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两者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种行政性关系,这就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了村民自治的发育和农民增收。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滞后于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近几年来,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人们的食品消费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人们对粮食的直接消费需求减少。第二,城乡居民对动物类食品消费需求明显增加。第三,对营养类和方便类食品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这种消费结构变化,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相对滞后。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种植业比重仍明显偏高,种植业中又以粮、棉、油占主导地位。在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面临明显的需求约束的情况下,盲目增加粮棉油等生产,自然将导致增产不增收。但多年来,中国粮油等农产品的生产在宏观政策诱导下,一味追求产出量的增长,难以适应消费需求变化,农民家庭由于市场信息、种植品种和管理技术的制约,种植业结构调整缓慢。一些劣质农产品因无市场需求而实现不了价值,农民收益也因此得不到提高。

3.依靠提高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越来越小

近年来,农民在农业方面收入的降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农产品价格,二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由于受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变化规律影响,即在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对农产品的相对需求却越来越少(即恩格尔定律)的制约,如今,中国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消费需求约束也已经制约了价格的继续上扬,农产品继续提价的支撑因素变了,提价的空间已经很小。而且,在加入WTO后,我国的农副产品价格并不特别具有竞争优势,受国际市场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作为国内市场价格变动的参照物,对其将会起“封顶”作用。因此,继续靠农产品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

4.家庭经营规模在不断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

现阶段我国农业中滞留的劳动力越来越多,使农业不但不能实现规模经营,而且还使土地经营规模变得愈来愈小。1990年以来,我国乡村劳动力平均每年以543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到1999年年底,乡村净增劳动力4887万人,劳动力总数达到46896.5万人。与此相对应,农户家庭拥有的耕地面积却一再减少,由1990年的7.98亩减少到2000年的7.35亩。2000年,平均每户拥有的耕地块数多达5.86块,其中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有4.16块,占总耕地块数的71%。10多年来,在劳动力供给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中劳动用工量不断减少。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家庭调查资料,1990年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生产亩均用工量为19.84个工日,2000年减少到16.43个工日,1990年~2000年,农户粮食生产实际用工量亩均减少了3.41个标准劳动日。农产品生产实际用工量的大量减少与劳动力供给量的迅速增长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由于这一矛盾未消除,必然要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5.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近年来,随着的进展,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乡镇企业面临着从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的调整、收缩、改制、淘汰,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乡镇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明显变弱。对于企业本身,这是好事,但是对于急需谋求就业机会而又素质不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意味着离土不离乡挣钱不大容易了,这也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

6.农民负担屡减不轻

近年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减轻农民负担,但各地总是变换手法向农民伸手。其一,国家明文规定“三提五统”不得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然而,不少地方上报农民人均纯收入时往往是农民自己计算的2~3倍。多报农民纯收入可以既增加统筹提留基数,又可成为基层领导的政绩,这种一举两得的事谁都会想做。其二,当前实施的分税制刺激地方政府扩大税种,提高税率,其负担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目前我国财政的“分灶吃饭”体制,激励了中央和地方政府扩大财源的积极性,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开辟地方税源而不顾农民利益的现象。其三,当前一些地方尤其是乡镇一级基层政府人员庞大,机构臃肿、费用增多已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直接诱因。这样,使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弱化了农民收入增长。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第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经营,最大限度挖掘农业内部可持续增收的潜力。。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把产业调优、质量调好、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建设特色农产品产业和基地,

第二,加快农村财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通过把农民承担的提留统筹费改为农业税及其附加,取消乡统筹费,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和义务工,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取消屠宰税,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把属于农民合理负担的“费”改为“税”,将政府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税收体现出来,从制度上为解决农民负担问题提供法律保证。

第三,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第四,要全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因贫因病返困的情况。要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尤其要关注低收入未参保者。要防止小病拖、大病磨、因病至贫、因贫返困等情况的发生。要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低门槛准入,多档次选择,不同标准享受,将其纳入城镇居民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同时这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逐步开展农业灾害保险,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农业保险要走政策性保险的路子,其基本思路是政府引导、农民投保、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其目的是从制度和机制上防止农民因灾致贫。

第五,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应把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作为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寻个突破口。因为,第一,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扭转当前城乡不合理的投资结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第二,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由此为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城镇化过程中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产生新的就业空间,从而大大扩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就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第六,适度推进和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逐年增长。农民从本地企业和外出打工或从业得到的收入增长推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又推动了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这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特点。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逐渐减少农村人口,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

篇5

一、近五年来临安市财政收入增长状况

1.财政收入规模明显扩大。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财税经济观,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优势,运用“四两拨千斤”的理财机制,积极促进全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提供了稳定的税源。同时,我们坚持依法治税、规范管理、应收尽收,不断加强税费精细化管理,为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表1可以看出,2002年-2006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从62568万元增加到147046万元,年平均增长23.4%;其中,中央“四税”收入从35065万元增加到66661万元,年平均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从27503万元增加到80385万元,年平均增长29.2%。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同期生产总值8.3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6%逐步提高到9.1%,有效增强了政府的财政实力。

2.财政收入结构日趋优化。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分行业、税种管理,在全省地税系统率先制定《临安市地税局精细化管理方案》,加大对地方小税种和薄弱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力度,使税收增收结构从单一依靠主税种向多税种转变,有效了优化了税收收入结构。同时,我们制定并实施《临安市非税收入征缴管理办法》,加强对各类规费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提高了市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另外,我们先后实施企业职工养老金征缴改革、“五费统征,四费合一”和“五费合征”征管新模式,有效增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2002-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43.9%提高到54.7%,地税收入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43.9%提高到46.6%,营业税、七个地方小税种等纯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由45.5%提高到60.2%,非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9.1%提高到13.9%,三次产业税收比重由0.9%、65.5%和33.6%调整为0.2%、64.7%和35.1%,财税收入结构更加合理,为建立和完善我市公共财政体系提供了财力支持。

二、近五年来临安市可用财力增长状况

1.地方可用财力增势明显趋缓。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和中央、省市聚财力度的逐步加大,县级地方财政增收空间相对缩小。虽然我们通过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加强地方小税种和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实施“五费统征,四费合一”以及“五费合征”征缴新模式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性调整带来的减收矛盾,但仍难以扭转地方财力增长趋缓的态势。从表3可以看出,2002-2006年全市可支配财力从84845万元增加到149305万元,年平均增长14.9%;其中,地方可用财力从47826万元增加到92363万元,年平均增长17.5%。通过分析可知,随着国家财税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政府性基金收入、非税收入的增收空间和规模大幅缩小,全市可支配财力起伏不定,可用财力年平均增幅低于地方财政收入11.7个百分点,可用财力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76.4%下降到62.8%。

2.地方可用财力减收因素日趋增多。近年来,影响地方可用财力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宏观调控政策对可用财力的影响。2004年以来,面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形势,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来自房地产、建筑业等领域的税收增幅明显回落。从表4可以得出,2005年、2006年入库建筑业、房地产税收分别比上年增长3.9%和2.9%,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由26.2%下降到20.5%,其中2006年入库房地产税收16211万元,比上年下降1.7%。同时,国家实行从紧农用地转用审批、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等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减少,全市土地出让净收益从2003年的35000万元减少到2004年的17000万元,2006年虽略增到24700万元,但仍比2003年下降29.4%。另外,为解决结构性偏热、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等问题,国家自2003年9月以来连续13次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10月以来连续9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今年发行15500亿元特别国债和调低2831种商品出口退税税率等政策,加上人民币升值加快和基础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势必会减少地方可用财力。

二是财税政策调整对可用财力的影响。近五年来,国家对所得税实行5:5和6:4分成、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以及省对市县财政体制调整等政策,每年减少可用财力8000万元;改农村教育费附加为地方教育费附加,每年减少可用财力收入2500万元;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每年减少可用财力5000万元。另外,自2008年1月1日起将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内资企业税率下降8个百分点,明年将减少税收收入7000万元。

三是出口退税政策对可用财力的影响。2004年国家出台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的25%由地方财政负担,当年临安市减少地方财力4135万元。虽然2005年地方财政负担比例从25%下降为7.5%,但2005年、2006年全市财政负担仍达827万元和1556万元。近年来,我市外贸出口快速增长,自营出口额由2002年的12406万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35651万美元,年平均增长33.2%,出口退税额由9112万元增加到32264万元,年平均增长37.2%,预计对可用财力的影响将不断加重。

三、促进地方可用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思路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健全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增加财政支出的呼声日益高涨,财政支出范围迅速扩大,既要保障正常的办公、人员和专项经费外,又要保证各项法定支出的增长比例、各类达标考核和争优创强的需要,还要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生态环保、新农村建设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倾斜,财政支出比以往任何时候的范围更广、增势更猛、要求更高。同时,从近年来临安市财政收入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情况来看,地方可用财力增势明显趋缓。为此,我们要从四方面入手,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可用财力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上。

1.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治税理财的新理念。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要素供给紧张、经济形势错综复杂、财税减收增支因素增多等情况,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把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机遇,把落实省财政厅“三个三”工作举措作为解决当前经济财税运行中突出矛盾、促进经济财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树立“着力扶持对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有利的税源经济、积极谋求地方利益最大化,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越收越多,财政支出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讲求使用绩效”等理念,在促进经济发展、组织收入、优化收支结构等方面开动脑筋,统筹做好生财、聚财、理财工作,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坚持财税经济观,不断壮大地方财源。经济决定财政,缓解地方可用财力增势趋缓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壮大地方税源经济,我们要坚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体制激励和优质服务相结合,积极支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努力培育主体税源。2006年临安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53.5%、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56.2%,工业成为临安市国民经济的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2007)1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工作,对现有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完善、资金进行整合,用足用好国家财税政策,争取国家的各项补助、贴息等无偿资金,积极推进工业平台建设、招商引资、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扶持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以及争取企业上市,努力解决临安市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环境容量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和规模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为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做大地方财源。2006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94156万元,比2002年增长51.2%,入库第三产业税收48607万元,比2002年增长1.58倍,地税收入中第三产业税收比重高达54.9%,第三产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用足用好现有财税优惠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财税扶持政策,对符合商贸服务业发展导向的项目给予财政扶持,通过财政政策推进一、二产业参与服务业发展,加快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和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大力扶持现代物流、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努力解决临安市服务业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和新型业态发展不足等问题,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安置就业的新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三是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夯实税源基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精茶叶、笋干、山核桃等传统优势产业,拓展杨桐、香榧、果树等新兴产业,形成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和“农家乐”等产业连,积极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为二、三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坚持应收尽收,不断做大做好收入“蛋糕”。把培植财源与加强征管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税费的精细化管理力度,切实把税源变成税收、财源变成财力,不断优化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结构。

一是努力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加强税源的分析、预测、监控工作,全面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认真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组织收入的可预见性。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行业最低税负制度,加大对税收征管“六个率”的考核力度,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治税思想,巩固对节能灯、五金工具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块状经济的征管,完善对餐饮、广告、建筑、装潢、私房出租、村级集体经济、承包承租、网吧和“农家乐”等薄弱环节的管理办法,通过税收政策的适度调节和征管办法的有效实施,逐步提高地税收入的比重。

二是努力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贯彻落实《临安市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各类非税收入的税务化征管,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积极探索把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有效办法,不断做大非税收入盘子,增强市级财政的调控能力。完善社会保险费“五费合一”征缴新机制,切实提高社会保险费征收率,不断增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能力。

篇6

苏剑:纵观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各国都面临着产量过剩的问题,房地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点,美国当年的次贷危机正源于此。此轮房产税和限购令的出台,必定会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间接地传导到宏观经济层面,一定会有负面的影响。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绑架。在中国的总需求中,房地产投资已经占到了12%左右,而每年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率约为30%左右,那就是说,中国经济每年10%的经济增长率中,有3.6个百分点是来自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换句话说,如果房地产投资的增长率降到0,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立马就得下滑3.6个百分点,连“保八”都成了问题。

现在谁也说不清,房产税和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房价的影响。但是,从我的角度讲,特别希望房价能降下来。如果要满足普通民众的住房需求,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降低房价,其二是增加工资收入。不过,单纯的增加工资有不利的一面,将逼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导致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传导到国际市场上,将会抑制中国的出口贸易。而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美国后金融危机时代、日本地震大萧条、欧洲债务危机所带来的高端产业转移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内部环境,保持较低的工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房屋作为不可贸易品,必须将它的价格压下来,让年轻人买的起房子,不至于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现在有四种力量在阻碍房价下降:首先是中央政府,其次是地方政府,第三是开发商,最后是银行。从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我认为房价必须降下来。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将住房的投资功能拿掉,只留下居住功能。韩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征收房产持有税、增值税。

《检察风云》:房价没有进入CPI,传统的解释是,房地产是投资性需求,而投资品的价格不应该算在CPI中。但房地产本质上应是居民的最终消费,属于消费品市场。有学者认为既然是消费品,房价理应纳入CPI中,像调控物价一样,在价格宏观调控的范围内进行调控,如此至少可以避免现在越调越高的尴尬。您认为房地产价格是否应该计入CPI?

苏剑:房地产价格数字太大,人一辈子可能只买一次房子,并不合适与日常快速消费品一起纳入CPI统计。从宏观经济学来看,要考虑两个变量: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某一时点前已有的住房保有量,流量是新增的住房建设数量。CPI是流量指数,如果把房地产存量的价格涨幅计入,也不合适,只能将新房纳入统计。我认为国家统计局把房租纳入CPI指数是合理的。目前也有专门针对房地产存量的价格指数,但是公信力还比较低,认可度有待提高。

《检察风云》:自2005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越调控越报复性增长的怪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苏剑:中国房价的上涨,主要原因之一是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结果导致了巨额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加上大量引进外资,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底的28473亿美元,增长了17050倍,年均增长率为30.4%,比泰国金融危机前外汇储备的增长率还高1.4个百分点。

外汇流入导致人民币的大量发行。外汇进入中国,必须换成人民币才能在中国流通,因此外汇最终流到了中央银行的口袋里,与此相应,人民币从中央银行流到了老百姓的口袋里,这就导致了人民币的大量发行。近年来,外汇流入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途径。在2001年,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为43%左右,2006年初这一比例超过100%,此后这一比例继续上升,最高时达到129%,目前维持在120%左右。这意味着我国的基础货币完全是由购买外汇投放的,不仅如此,中央银行还得通过其他途径回收因购买外汇投放的部分基础货币。

与此相应,中国的M2也从1990年末的15293亿元增长到2010年末的72585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8.4%。从2000年到2010年底,北京的房价已经增加了10倍以上,跟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几年的增幅相当。

货币的扩张必然导致物价的上涨,房价就成为物价上涨的排头兵。

《检察风云》:地方政府在高房价时代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苏剑:目前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指标是经济发展状况。而要发展经济,就得有资金。资金从何而来?正常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的资金来源方向有两个。一是税收,二是借贷。目前中国政府对地方政府借债的限制很严格,至少明面上不允许地方政府借债。而在目前的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太低,不足以支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提高自己政绩的目的,于是只好寻找别的财源,这就导致了“土地财政”的出现。

“土地财政”收入实际上也是一种税收,是地方政府对土地所有者的一种税收。政府通过垄断土地的买卖,低价从土地所有者手中征走土地,再高价卖给开发商,这就强行征走了土地销售收入的一部分。如果这个的土地买卖由市场来协调,就不需要政府介入,政府自然也就没有了这笔卖地收入。为了这笔收入,政府就必须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自己对土地买卖的双重垄断权。

仅有这个财源还不够,政府还得设法把这种收入最大化。于是就导致地价越来越高,地价纪录连连被破。房价越高,地价就越高,因此房价上涨是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的。这就出现了“地价”和“房价”轮番上升的局面。北京最近的一笔拍卖导致光买地成本就达到了每平方米近3万元。

到现在,建筑成本已经不到北京房价的10%,北京市的住房生产成本绝大部分是别的成本。这就是北京房价屡创新高的另一原因。

《检察风云》:“5年,3600万套。”这是今年“两会”期间被热烈讨论的两个数据。按照中央的要求,今后5年,我国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超过了去年商品房销售900万套的总量。建成后的市场覆盖率达到20%,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是否会有效地平抑房价?

苏剑:只要房地产的投机功能还存在,住房的需求就捉摸不定。从总体来看,北京的户籍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30平方米,但问题在于分配不均。我的政策建议是,征收高额的房产增值税的同时,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增值税一旦出台,房价高不起来,开发商将没有建房的积极性,政府则要做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工作。

由政府提供的公租、廉租房条件不应当太好。茅于轼曾经提出公租房不应该每家都建厕所,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是有道理的。保障性住房起到的只是一个过渡的作用,四五十平方米的住房比较合适。等年轻人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再买更大更好的房子,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才是合理的。

《检察风云》:您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组合拳应该怎么打?如何评价房产税、限购令等各种政策工具?

苏剑:房产税可以为地方财政提供新的财源,当地方土地财政难以为继之时,看似不高的房产税率将成为地方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部分地方政府还有地可买,等到没有可以出让的土地后,房产税作为地方税收的新税源会得到充分的重视。房产税将为地方政府提供比出让土地更稳定、更具可持续性的收入。从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看,我也要为房产税叫好。其他的调控政策,基本上是不利于穷人的,比如,提高利率不一定能降低购房成本。

篇7

关键词:物业税;房地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91-02

一、我国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我国房地产价格之所以连续数年高速增长很大原因就是房地产保有环节课税少、负担轻,而且税收优惠范围大。在保有环节发生的增值部分,投资者购买房产的预期收益很高,这样就刺激了各类投资者对房产的需求。特别是房地产投机商,低价买进,然后坐等资产升值(因为保有的成本极低),然后高价卖出,赚取差价,哄抬房地产价格。由于没有税收调节制度,政府无法参与增值部分的再分配,而流向保有者,导致炒作泛滥,拉大贫富差距。物业税的一个重要立法精神和基本出发点就是调节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并以此来表达人与人之间机会公平的社会理念,鼓励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它是对社会存量财富的调节。我国现有房地产税对个人持有的不动产免税,极大地削弱了物业税调节社会平富差距过大的杠杆作用。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虽然中央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刺激作用有限。改革和完善现行房地产税制,应本着总体税负减少的原则,通过征收物业税,将税收从开发环节向持有环节转移,从而降低购置环节税收负担,促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国的税制体制一直不是很完善,对持有阶段的财产一直没有合适的税种。物业税改革的基本框架是,将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并使物业税的总体规模与之保持基本相当。这样一来,物业税一旦开征,将对地方政府、消费者、投机者的经济行为产生不小的冲击。对目前学术界已有的观点加以总结,可以看出开征物业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简化税制,调控房地产市场

物业税的开征可以实现现有税种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推动我国内外税制统一的进程。我国涉及房地产的税种有十多种,现实的解决方案应是将现存房产税费的大部分都归为物业税的范畴。而开征的物业税主要是把现行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合并,建立统一的物业税,减并税种,合理收费,降低税负,拓展税基,壮大税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征房地产税的经验,将现行涉及房地产开发和保有各环节(除耕地占用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外)的所有税种和相关收费,合并调整,构建统一规范的房地产(物业)税。根据简化税制的原则,对现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税种进行合并,统一内外资企业税制。建议取消土地增值税,合并涉及房地产开发和保有环节的税种和相关收费,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并将物业税的征收管理权限下放,确立为由地方政府征收的地方税种。目前我国在土地买卖、拍卖上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许多好的地块基本上是转了几手才到开发商的手里,土地价格被人为放大,并转移到初始房价中,造成房价的普遍恶性上涨。“炒楼”这种现象也非常普遍,导致城市房价飘升,增加了实际需求者的购房成本,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通过开征物业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炒地”行为。而初始房价下降后,老百姓购房成本也随之下降,抑制了高价物业的转手。此外,由于物业保有阶段的成本增加,也加大了囤积住房成本,有利于打击“炒楼”者的积极性。并且把相应的征收环节后移,将开发建设、交易等环节承担的费用转为房地产拥有或使用人承担,降低初始阶段的成本,增加保有阶段的税收,进而降低购买者买房的“门槛”,更好的激活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促进社会公平,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物业税更大的意义主要在于地方税体系的变革和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它能给中国分税分级财政体系提供一个极有综合正面效应的支柱财源。地方政府如果掌握这个税种,就能改变“以土地批租生财”的短期行为开发模式,抑制不理性投资,形成不动产保有环节稳定的长期收入。公平和效率,是我们在经济领域常常关注的重要问题。物业税作为一个与广大公民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税种,如何能够在经济生活中体现效率,又在最大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是我们在构架物业税制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房地产价值必然不断提高,以房地产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物业税自然会随之提高,地方政府可从中分享房地产的增值收益,从而弥补地方政府在土地批租环节和房地产开发环节减少的土地出让金及大笔税费,地方政府就会改变以土地批租生财的短期行为,抑制不理性投资、盲目建设、浪费建设的冲动,地方政府将不断提高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改善公共建设,换取民众缴纳物业税的积极性,形成稳定的长期财政收入。物业税制度实施后,将会对增值的房地产价值重新进行分配,通过税收杠杆,调节个人收入,平衡社会财富。一方面,对拥有不动产多者征收高税率的税费,并且根据不动产增值情况年年课税,达到遏制其财富膨胀的目的。另一方面,物业税收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有利于当地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调节社会公平。

(三)优化资源配置,遏制投机行为

在我国现行的房地产税制体系中,对房产保有的税负是较轻的。虽然现行法律规定业主要按出租房产租金或房产净值的一定比例缴纳房产税,但通常情况下业主在自有房屋出租时并不到房管局备案,造成房产税的征收非常困难。我国对房产交易过程中的税收却是较重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房产交易的进行。这就导致了一些人占有多处房产并私下出租取得收入,而有些急需住房的人却因房价太高而买不起房。要想改变这种畸形资源配置格局,就应该在降低房产交易税负的同时增加房产拥有的税负,以盘活现有房地产的存量,更好地优化配置资源。我国房地产税费制度目前不能很好的限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炒楼”、“炒房”、“圈地”等行为掩盖了市场的真实需求,导致供求关系失衡,容易引起市场的不稳定,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容易失位。物业税的开征会使自用需求者倾向于购买面积较小的房地产,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需求,减少在消费端的不合理的需求,减少房地产资源闲置,引导房价回归到稳定理性的价格区间,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征物业税将有利于限制房地产业的投机行为,规范房地产市场,提高房地产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我国开征物业税的难点及策略

我国开征物业税存在一定困难,但不能知难而退,要勇于攻坚。当然,改革应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在开征物业税之前,需要进行如下几项改革:实行内外房地产税制的并轨;改土地“批租”制为“物业税”制;实行严格的房地产登记制度,尽快明晰产权关系;逐步建立规范的房地产评估机制;科学测算物业税的税负水平。在统一城乡税制的基础上,再适时推出统一的物业税。其基本思路是:统一立法,简化税制,新旧房产区别对待,公平税负,拓宽税基,改进计税依据,合理设置税率,适度下放管理权限,提高财产税收在地方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其组织收入和调控经济的作用,以促进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一)简并税种,公平税负

对于中国目前来说,购置一套住房,再加上其保有环节的话,涉及的税种繁多,现实的解决方案应是将现存房产税费的大部分都归为物业税的范畴,尤其是土地出让金,通过将其并人物业税使数额巨大的出让金分摊到房屋的保有阶段,可大大降低房地产开发从而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将这些税费统一成单一的物业税,可大大简少税收征管部门的工作量,同时也不容易造成漏征或误征的状况发生。物业税将百姓的自用普通住房纳入优惠范围,高档豪华住宅采用累进税率,占有越多房地产,税率越高,让占有过多社会资源者付出更多代价,这些税收可以用来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以实现调节收入分配的目的。同时地方政府通过物业税收入改善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普通百姓享受到更多福利待遇,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二)健全房地产估价制度

物业税开征的基础是定期对房地产进行价值评估工作。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税收离不开完善的房地产市场评估机构的运作。以不动产的市场价值为计税依据需要相应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不动产评价体系和评估制度。首先,要制定评估的法规和操作规程,并设置专门的评估机构,从法律和制度上对评估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加以规范和约束,对评估从业人员还要进行定期培训,考核其执业能力。其次,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作为评估办法的基础。最后,还要通过法律保障纳税人对评估结果拥有知情权和申诉权。不动产的评估结果必须定期公布,并允许纳税人进行查询。如果不能公平、有效、准确地评估房产的价值,便无法有效地进行征税,因而评估机构的运作效率和运营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物业税税制本身的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的软硬件建设,使得物业税能够顺利、有序的实施,并达到预期的调控目标。但目前我国没有建立起完善权威的房地产价值评估体制机制,房地产评估行业内部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对同一不动产评估时,不同的评估机构可得出不同甚至相差很大的价值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为物业税提供科学合理的税基基础。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国家制定规章制度,社会和市场评估机构具体实施,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督,依据公开、透明、规范、动态、易操作的标准,在总体上降低综合税率,突出物业税作为单一税种的调节作用。

(三)设置幅度税率,采取一定的过渡措施

在制定物业税税收政策时,应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政管理权限。建议采用幅度比例税率,中央只规定税率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规定幅度范围内,根据本地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等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的具体适用税率,决定是否开征或适当予以减免。在新税法实施的一定期限内,新旧房屋区别对待,对老房地产采取老政策。同时对收入水平或住房价值在一定标准以下的城镇居民和农民减免物业税的征收,然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逐步缩小减免税的范围。

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公平问题,因此在我国是非常有必要开征物业税,并应当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已建立起来的完善的物业税制度来避免我国的税制少走弯路,是我国的税收结构更加完善,更加充分的发挥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野.我国开征物业税的相关问题探讨[J.财会月刊,2010,(5):43-45.

[2] 孟晓苏.物业税征收分4步走[EB/OL].房产之窗网,2010-02-05.

篇8

1-3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总体稳健,需求拉动较为有力,发展质量总体较好,发展速度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需要高度关注,并采用强有力的措施,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提质增效。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诸多亮点

一季度,全市经济实现平稳开局,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一是增速稳。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8.6%,增幅分别比中省增速高出1.6、0.2个百分点,高出韶关4.8个百分点。二是物价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9%,控制在年初制定的3%目标以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0.7%。三是农业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8亿元,同比增长3.1%。春耕生产有序进行,落实早稻移栽面积154.1万亩,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畜禽生产小幅增长,农资储备充足。四是就业稳。全市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分别新增1.96万人、2.8万人,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32.6%和70%。五是收入稳。预计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5%。规模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4.0%。判断经济增长速度是否在合理区间运行,是以稳增长和保就业为下限,以防通胀为上限。我市GDP、就业和物价相对稳定在合理区间,没有突破上、下限,说明我市经济总体仍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具体分析,呈现出四大亮点。

(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8.9亿元,占比达39.1%,比去年底提高5.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3.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0.6%和19.1%,存贷比47.42%,较年初上升0.98个百分点。接待旅游人数、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1%和25.8%,公路水运客货换算周转量同比增长4.2%。快递业务总量同比增长34.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8.6亿元,增长36.4%,高出全市投资增幅11.2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一季度全市高加工度工业、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和25.9%,增幅分别比规模工业高4.6、16.9个百分点。生物医药增加值增长59.1%,增幅同比提高35.8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新增新能源发电并网装机1.8万千瓦,总规模达41.2万千瓦,新能源上网电量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5%。三是节能环保取得积极进展。一季度全市高耗能工业仅增长7.5%,增幅低于规模工业1.5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6%(等价值),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126.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6%,生态环境投资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42.3%,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7%,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二)社会需求基本稳定。一是投资整体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1.4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民生工程、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90%和42.4%。二是消费市场稳中趋旺。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1亿元,增长12.1%,增幅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提高42.7个百分点。汽车、文化娱乐行业分别增长11.7%、20.4%。房地产销售有所回升,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三是外贸出口来势较好。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外贸出口3亿美元,同比增长23.0%。

(三)民本民生得到改善。一是民生支出持续增加。一季度全市民生支出完成66.6亿元,增长23.8%,增幅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3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同比提高9.1个百分点。二是民生工程加快推进。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民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6.4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3.4%,同比分别增长29.3%、42.3%和90%,民生工程投资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8.2个百分点。开工保障性住房1.2万套,开工率49.6%。三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一季度城市低保月均保障12.3万人,农村低保月均保障23.9万人,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8亿元,医疗救助34.0万人次,新农合参保率99.9%。

(四)社会预期积极向好。一是创新驱动能力增强。一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31.8亿元,同比增长26.7%。专利申请量258件,同比增长13%,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9件,占比19.0%,专利授权量318件,同比增长71.0%。二是创业活力明显提升。一季度工商注册企业净增1100户,注册资本金77.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3%,截至3月底,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6.45万户,同比增长18.2%,注册资本和经营资本(不含外资)1421.7亿元,同比增长44.7%。三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完成226.9亿元,同比增长36.7%,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7.9%。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三证合一”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市本级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293项,实现交易额19.85亿元。

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多重困难

尽管一季度全市经济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中呈现出许多积极变化,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风险和困难。

(一)GDP增速明显回落。一季度全市GDP完成3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6%,为2009年以来的新低,排名从去年底全省第1位降至第5位,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环比回落2.3个百分点,低于年度计划1.4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

(二)规模工业仍在探底。一季度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幅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低于年度计划2.5个百分点,同期增幅连续6年下滑,首次跌破10%。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18.7亿千瓦时,仅增长0.3%。从工业结构看,主要是重工业尤其是采矿业下行明显。一季度全市109家企业停产,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近10%,影响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6.3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一季度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59.4亿元,同比下降8.2%,增幅同比回落21.2个百分点,低于年度计划18.2个百分点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47.8亿元,同比下降10.7%,增幅同比回落27个百分点。税收收入下降0.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四)要素保障持续偏紧。资金制约较为明显。一季度全市在建项目到位资金增幅比全市投资增幅低3.5个百分点;

房地产行业贷款总额同比下降3.8%。80%以上的工业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用工难仍然存在,全市近40%的工业企业反映用工成本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存在用工荒。批准建设用地大幅下滑。一季度,全市共报省批准新增建设用地123.44公顷,同比下降52.3%,预计今年用地指标缺口达500公顷。

总之,我市当前正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过去旧增长模式掩盖的问题、积累的矛盾、形成的风险,在新常态下开始逐步显现或加快暴露。既有国内外需求不足,化解产能过剩,严控金融风险,抑制奢侈消费,推进结构性减税等普遍性因素,也与我市严控BT建设模式、严格用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影响了当下经济的增长速度,但缩短了与国内外市场全面适应和主动对接的时间,为下一轮发展抢占了先机。

三、务实求效精准发力,确保目标实现

一是坚持“理性、务实、求效”总原则。更加理性地发挥好政府在培育产业、扩大投资、培植财源上的引导作用,更加务实地做实、做优、做强、做大产业,更加寻求投资和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一切目标、方法、措施及政策都要更加理性、务实、求效。二是把握“扩投资、稳增长、提品质”总要求。要突出“抓项目、扩投资”,通过扩大投资来促进发展;

要突出“抓产业、稳增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战略产业;

要突出“抓转型、提品质”,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xx发展品质。三是实现“新常态、新动力、新发展”的总目标。深刻认识新常态的内涵以及本质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实现“速度从高速到中高速,水平从高端到中高端”两个转变,促进xx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通过谋划好“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谋划一批与之配套的3至5年重大行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举措。

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精准发力,力争“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从服务企业发力,激活市场主体。一是深化重点改革。继续推进商事登记、投资审批、国有企业、行政管理、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重点改革。加快推进“湘粤合作试验区”建设和宜章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紧出台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为企业和投资者再松绑、再减负。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加大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力度,加强对国家清理规范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后的相关过渡政策研究,全面优化生产经营环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投、早投、快投,确保完成2016年新增贷款投放120亿元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PPP模式实施,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土地、资金、技术、人才、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保障,确保企业平稳运行。三是帮助企业脱困转型。采取“一企一策”办法,努力破解企业用工、融资、用地等要素瓶颈,帮助企业尽快复产投产。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畅通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价费,近期重点落实好下调工业商业用电价格政策,严格执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

(二)从引导需求发力,增强内生动力。一是鼓励创新创业。落实简政放权、支持小微企业创新等系列政策,研究出台我市落实中省鼓励创新创业的配套措施。认真实施创新创业园区“1555”计划,支持中小微企业做强做优,鼓励年轻人特别是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创业创新。加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孵化,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和创新。二是扩大有效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有效益、有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上来,大力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着力夯实和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用好国家“七大工程包”等政策,尽快储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加大争资立项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中省“十三五”规划布局。继续组织开展项目建设“集中服务月”活动。三是扩大消费需求。大力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湘南大市场等九大专项市场及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步伐。大力开展购物节、汽车展等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充分挖掘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积极培育汽车、旅游、餐饮等消费热点,加快推进住房消费。抢抓国家大力扶持“互联网+”战略机遇,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能够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篇9

【关键词】中职教育;四难五缺;专业技能;教学改革

How to crack medium class occupation school education hard nut to crack within development

Wu Ke-qin

【Abstract】11·5 period is China occupation education reform development of five year, successively pedestal many concerning occupatio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outline document, from newly of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 method the pedestal arrive job student scholarship with don't need issue of school fees etc. a series policy, make people feeling arrive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two spring just real approach.More and more expert, scholar awake of understanding arrive only strongly development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n can solve economy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labor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shortage of problem, so occupation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ut at the outstanding posi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currently Mr. do an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he people do an occupation education to moderate development and present an unprecedented new situation.Particularly is a people to do occupation education difference soldier Tu development quick, at school number exceed before whichever period, Mr. do an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the people did an occupation education formation many competition, in the meantime for China economy of development do huge contribute.However faced the job in the new form education to also meet an unprecedented problem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ntinomy, existence“four difficult, five lack” phenomenon, how work°out these problems in the reform, make to put at each occupation education governor's in front of urgent mission, accumulate more than 20 years be engaged in an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experience, underneath I etc. put forward a big occupation education from“teach, learn, tube, do” of development view.Face to a market, face to an employment, face to technical ability and face to growth target and direction Be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overall start to set up a big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development frame.In recent years a job in Kaifeng particularl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act was full elucidation only according to occupation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regulation handle affairs and then can hold tight opportunity in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keep both, comply with the surrounding but strive for, should matter but move, know difficult but up, obtain success.

【Key words】Medium class occupation education;Four difficult five lack;Profession technical ability;Reform in education

1. 时代背景

1.1 经济发展需要大力的有技能的劳动者。中国经济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工人,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充分说明了劳动者的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培训专业技能工人摆在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地位,只有有知识、懂技术的劳动者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于是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德国把职业教育发展看做是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美国提出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日本把职业教育看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中国在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改善就业、促进民生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如果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将影响到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目前世界各国由于劳动力的缺乏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可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摆在每一个国家面前的课题。

2.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八零年是职业教育的萌芽、初创、形成阶段。这一时期职业学校都是由普通高中转变而来,教育的发展还没有摆脱普通教育的发展模式缺乏市场意识,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本位的观念还没有建立起来,还处在职业教育发展的理想阶段。

第二阶段:从八零年到九五年是职业发展的第一个春天,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职业学校、职业高中,90%以上都是由公办高中转制而来,人们对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职业教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第三阶段:从九五年至二五年由于经济危机、企业改革、世界经济起伏波折,再加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致使中国的职业教育从总体上看逐年走下坡路,步入低谷。

第四阶段:从二五年至今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国家先后出台了新职业教育法,指定并逐步落实了中职在校生学生助学金和免学费的政策。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不仅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目前中职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是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和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难、五缺”方面:

3.1 中国教育中的四难现象是:(1)招生难;(2)管理难;(3)教育难;(4)就业层次难。

招生难主要体现在:数量、质量、过程三个方面。那么造成招生难的原因:(1)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竞争,城市与农村,公立与私立。(2)三限政策得不到充分的落实,初三分流存在着问题。(3)规模小、设备不足,某些专业没有专门的实训基地。(4)观念陈旧,社会上没有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许多学生和家长不认可职业学校。

管理难主要体现在:纪律、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那么造成管理难的主要原因:(1)中招成绩不佳者。(2)相当一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纪律观念缺乏,规则意识较差。

教学难主要体现在:教材、教法、知识结构等三个方面。那么造成教育难的主要原因:(1)学生底子差,难以理解教材内容。另外教材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2)职业学校大多都是由普通高中转制而来,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3)由于学生底子差,造成学生难以理解职业教育教材的知识结构,只能学些简单的运用操作知识,无法理解专业理论课的内涵。

就业层次难主要体现在:环境、待遇、未来发展空间等三个方面。那么造成就业层次难的主要原因:(1)毕业生想到大城市、大企业比较 难,因为往往一流的企业要求一流的员工,从某种程度上讲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只能是一般的劳动者,无法满足高新企业的要求。(2)由于中国企业用工要求的不同,不同企业对不同工种的劳动者所发放的待遇也不一样,要想找到拿到高薪的企业并非轻而易举。(3)中职学校的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个有实力的企业,能够长期从事所学专业的工作,并在劳动保障合法用工,晋升提薪,社会福利等方面有所保障。

3.2 中国教育中的五缺现象是:体制、机制、设备、双师型教师、资金。

一缺一个大职业教育的体制。因为无论从国家还是从地方层面上讲大职业教育的发展观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近年来虽然国家从战略的高度有所重视,但是从地方看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大职业教育的发展观。职业教育的体制置后于经济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独立出来自成体制。

二缺一个有效的灵活办事机制。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依据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办事,而改革变化中的中国经济需要学校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来培养学生。于是按条条框框和过时的一些规则办事,就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缺乏一个符合实际的、有效的灵活办事机制。

三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因为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是由普通高中转制而来,缺乏大量的现代化的设备,几乎所有设备,尤其是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都需要重新建设,而目前面临的形式是大部分的职业学校得不到项目支持,因此无法改善教学设备,造成中职教育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为建立一支即懂教学,又懂专业技术的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教学的根本。而目前由于人事制度的问题学校还无法解决,从企业和社会中直接用人。虽然学校都在积极培养、培训、让一些教师进修拿到双证,但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满足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

五缺资金的投入。因为由于国家对教育的欠帐太多,造成诸多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中职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着改善办学条件,培养技能人才,调整工资结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学校的发展资金往往靠学费收入,根本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4. 破解中职教育发展困难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已经来临,面对诸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那么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是什么呢?搞职业教育的都知道这样的话: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材,改到大处是模式,改到深处是教师,改到高处是体制。由此可见,要想解决“四难、五缺”现象我们必须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办事,辩证的看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倡导教育管理者要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走专家治校内行管理的发展之路。

案例:开封一职专原本是一个普通职业高中,在校生600人,教师员工60人,校园面积7亩,就业率60%。是一所微型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生存都很成问题,更不用说有所发展了,但是开封一职专人在领导班子一带领下通过五年的改革,使学校从低谷走向辉煌。目前在校生人数2400人,教职员工94人,校园面积33亩,就业率98%。2010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重点职业教育学校。同时获得省五好党支部和市督导评估先进单位。那么开封一职专是如何取得今天的成绩呢?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没有认知的提高就没有观念的转变;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带来学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我们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抓住了机遇;成功与失败同在,我们争取了成功。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生源就是财源,没有学生一切玩完。

具体方法如下:

4.1 提高认知,转变观念,确立校训和办学理念。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办教育必须要有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我们的做法是把“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做为我们的校训。

“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勤为径,学会学习;以能为本,学会生活;以活求变,适应市场”是我们坚持的原则。为此我们还提出:

(1)“为学生的一生着想”是我们永恒不变的教育信念。“走近学生、欣赏学生、热爱学生”是我们的教育要求。 “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生创造”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2)要懂得老师的价值只能通过学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人的价值只有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才能体现出来。

(3)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和教育追求。人不应该只活在世俗的现实里,也应活在浪漫的理想中。

(4)考察一名教师合不合格,首先就要看这名教师是否真正地爱学生、爱事业,是否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5)要转变学校管理的旧观念。变“管理”为经营,变“控制”为“指导和服务”;并转变教育学生的观念:变“抱怨”为“赏识”,变“讽刺”为“鼓励”。

4.2 抓班子,带队伍,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富有进取精神的干部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建立一支学习型、服务型的干部管理队伍,以 “崇尚科学、发扬民主、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到:(1)真诚待人,用心做事。(2)讲求公平服务。力求办事公道,不徇私情,不为私利,为广大教职工提供公道满意的服务。(3)坚持以身作则。“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应该成为党员干部对广大教职工的庄严承诺。工作中努力做到四个早:早到、早想、早干、早学。(4)提倡淡泊名利。干部要以自己的道德力量、人格魅力来影响人、感染人、帮助人。提倡“干部只有下去,工作才能上来”的实干作风。

4.3 理清思路,建立机制,走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制度。

(1)全面推进专业课程的改革,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适应学生的就业,这不仅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而且还要有制度上的保证。现代的课程理念是重视“人”,关注“人”,从人性、人情和人的认知规律出发,体现着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理论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的不是课程而是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多得关注学生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为了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的,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六种方法。①加强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分散学习和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多给老师一些外出学习的机会。②加强观摩,利用分组教研和集中教研的时间,多组织录像观摩和课堂教学观摩。③加强交流,定期(或每月)召开教研组长或高级教师或中、初级教师经验交流会,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④建立符合职业学校专业特点的评课制度。⑤分批推出我校的名师和选拔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参加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⑥倡导教学的个性化。对教学富有鲜明个性并取得很好效果的老师,将在进修、评优、晋升职称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

(2)建立较为科学、细致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①坚持给职业学校的学生留作业:由教务处拟定,各任课教师根据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要求,分层次留作业,应做到:A.留必做题B.留选作题C.留自学和探索性的问题。

②细致、规范地操作教案与作业检查,突出指导性检查和总结性检查。

③落实“以德为魂、学会做人”的德育理念。管理学生从小事、小节抓起,从文明习惯抓起,力争以小见大。摒弃“大而全”的说教,构建“小而美”的德育体系。

④教研组的建设还要进一步细化,教研组长的作用还应进一步发挥。教研组能否形成真正的教科研风气,教研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

⑤为青年教师成才创造条件。学校将继续作好引进青年教师的工作,选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并为其成为省、市骨干教师创造条件。

⑥加大行政处室人员调整力度,力争突出管理的服务性和高效率。扩大招生就业办公室的规模,力争使招生就业办公室担负起:扩大学校规模,拓宽学生出路,使学校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重任。

⑦建立外出参观学习的干部、教师专题汇报制,把外地市的好经验、好做法介绍给全体教职工。

4.4 深化技能教学改革,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要继续抓好教学工作,优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质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为此要做好六项工作:(1)抓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2)抓常规不断提高课堂效率。(3)抓课堂继续落实“一个统一、两个规范、五个落实”的课堂要求。(4)抓科研不断提高教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5)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快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步伐。(6)抓干劲,表彰先进,鼓励冒尖。

近五年来通过进修培训我校双师型教师达到25%,基本上满足了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