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教育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小学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小学生思维发展以及身心成长的重要推动力。良好的引导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错误的引导方式也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进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条件。
一、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教育活动中,但是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现阶段,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模式,这是因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没有改变,仍然是通过试卷进行考查,因此,应试教育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和学校依然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教育形式单一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学形式仍然比较单一,虽然多媒体等先进设备已经普遍进入校园,相关的教育改革标准对课堂教学形式也作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进度的约束,一些丰富多样、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因此,教育形式仍然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非常单一。
(三)教育方法存在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教育的重要原则,小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和能力,帮助学生打好“三观”基础,让学生有正确认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创新能力比较弱,这会阻碍以后的发展。并且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得不到有效提高,社会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改进小学教育方法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下,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小学教育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客观地评价学生,学校的全体教职人员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只关注学生的缺点和问题,也要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点滴的进步,采取鼓励的方式,愉快地教学。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导致其学习主动性并不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正确合理地引导,而许多教师对于学习成绩不优秀的学生采取不适当的惩罚手段等,这会打击小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且在人格上也会存在缺陷,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否定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卑心理。小学生渴望得到肯定和赞美,教师的鼓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能够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校要及时调整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将学生身上除了成绩以外的问题都推给家长解决,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除掉一切不利因素,让学生能够健康的发展。加强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
(二)增加教育形式,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阅历不丰富,因此,很多时候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问题,包括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不是单靠课堂教学能够解决的,学校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丰富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不能逼迫学生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成绩上,这是不利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或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如举办一些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义务劳动,让学生体验劳动的充实与快乐,并养成勤劳的习惯与意识,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传递爱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并积极付诸行动,为身边的人以及整个社会作贡献;开展爱国教育活动,让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并形成危机意义,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为维护国家的和平提供知识基础,这是义务教育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以较高的试卷分数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才是教育的宗旨。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学校要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发展的形势,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品德素养,让学生能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晶.我国小学教育功能探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6.
篇2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结构体系图
教
科
研
方
法
结
构
体
系
经验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个案法
历史法
文献方法
逻辑方法
分析法
综合法
归纳法
演绎法
比较法
现代方法
数学方法
统计法
图表法
测验法
篇3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书法;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79-02
当代社会书法艺术的殿堂并非象牙塔、世外桃源,种种思潮给书法者带来了很大影响,以致削弱了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使书法步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冷静地思考,不要让书法成为怀着乡愁去寻找生存的苦旅,要为书法搭建一个宁静的家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张信认为,面对上海市百万名中小学生,现有的书法专职教师只是杯水车薪。当务之急是让书法课尽快成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必修课。
一、熟练掌握汉字书写的技法
欧阳中石先生说:把字写好,远不止艺术美观的需求;更有意义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汉字,认知汉字。在弘扬中华文化上,有着更深远、更厚实的意义。对于字体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书法学习会比成年人容易些。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态度,在一定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不是件难事。
1.注重汉字结构。怎样让大学生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注重点划与结构的练习。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刚开始几天进步还快,但过一个时期反到觉得越写越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沉住气,继续练下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步入正轨。
2.注重书写过程。在练习、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个步骤,才能熟练掌握书写技能。要提高书写技能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例如:书写工具的选择、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书写时还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学会对书法作品的欣赏
文字的功能一般都是工具性的,但几乎只有包括汉字的汉藏语系还有其艺术性,所以我们可以有书法这一门课,而这门课在印欧语系里是没有的。汉字具有极大艺术性是因为汉字的图画性,图画必须具有美感。书法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一场美的盛宴。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获得一些美的知识,产生喜悦和爱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在笔还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领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写字、练字。练字不但可以提高你的面子,最重要的是,可以怡情养性。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汉字的欣赏水平呢?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坚持练字,持之以恒。练字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这是必须承认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这一竖怎么也写不直,这一横怎么也写不平,真的很让人抓狂。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坚持下来的人都会认同,如果心平气和地写,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字写好。在这个过程中,历练的不仅仅是字,而是一个人的心境。练字可以练人,而且,随着字写得越来越好,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也会随着写字这个过程的体会得到提升。
2.多看书法作品,辅以文字的理论。如果仅仅只是写,或许可以达到一定的鉴赏水平,但是,对于真正艺术品的鉴赏还是不够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练字,是把字写好看端正。而艺术作品,很多时候不是用“好看端正”去衡量的。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去观赏一些书法作品,同时阅读一些有关文字的书籍。没有必要看很艰涩深奥的,通俗的就可以。毕竟,从最势利的角度来说,这个也是一种谈资。学生在“看字”的过程中慢慢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逐渐激发出愿意学习写字的兴趣,逐步达到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的目的。因此,学会欣赏美、表现美,有助于书法作品的书写,不但可以使练字这个看似乏味的过程变得有趣,而且可以在研究写字技巧的时候提升自己对文字的鉴赏能力。
三、领悟书法内涵
“字是一个人的外表,从一个字上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用指尖在键盘上舞蹈“写”出来的字,而忘记了如何用笔杆去写字。尤其是如今的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否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写字是很重要的!
1.领悟书法蕴含的哲思情理。书法与文学、美学、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书法学习,既可以让大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从古至今,多少书法家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大学生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书品即人品”表达了书法对人拥有高雅的格调、审美的情趣、纯洁的心灵,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书法可以活跃思维,并能培养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学生学习书法可以提升自身气质,塑造完美人格。尤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更应树立起学习书法的信心与决心,肩负起传承书法艺术的重任。书法教育的作用还体现在它能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关注力、艺术鉴赏力。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情操,提高自身教师技能,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书法这门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艺术。
2.领悟书法中的文化精髓涵。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纵观书法发展的历史,从殷商的甲骨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时代的要求发展变化的,体现出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它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绘画大师毕加索说: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要继承和弘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就必须重视书法教育。教师的示范可以形成对学生感官的直接刺激,教师的一手好字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尊重,从而喜欢上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工工整整的书写汉字,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模仿教师写字,可以进一步感受中国汉字的美,从而提升对写字的兴趣。写字不仅要把字写工整,更要符合汉字的结构要求及审美要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各个比划的不同特点、各个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不同,汉字的不同结构要求、同类汉字的书写共同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养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以达到学生的有效自学。写字本身就是相对枯燥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到无聊,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写字的乐趣。书法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荟萃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书法艺术中包涵的“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是消除现代文明造成的心理失衡,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用和暖之风,徐徐入怀,沁人心脾,用《兰亭》之飘逸脱俗之美体验“无形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
四、为基础教育输送书法教育师资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2011年8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及2013年春季开始执行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1.小学书法教学师资匮乏导致的尴尬局面。书法家苏士澍说: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人的根在汉字里,如果青少年不懂得、不热爱汉字,中国的未来令人担忧。但自《意见》出台以来,书法进课堂却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北京市西城区福绥境小学刘老师称,虽然学校每周都有书法课,但学校没有专职书法教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一位老师称,学校对教师硬笔书法水平有要求,学生中也有书法兴趣小组,但没有专职书法教师……有的学校在全校范围挑选写字略好的老师勉强凑齐书法教学师资,但这些老师大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对书法的书写技巧、书法作品的鉴赏、书法的理论和发展史并不太了解,也基本是在本专业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兼任书法教学。因此,这样的书法课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可能由于教师缺乏书法的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当然,在这种局面之下,中小学的书法教学也难以建构学科体系。
2.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良莠不齐,职前教育迫在眉睫。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开展对中小学教师的书法培训,但由于培训较短,以及教师书法基础的参差不齐等诸多原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长远来看,缓解书法教师匮乏状况,突破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制约瓶颈,师范类高校应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让书法课尽快成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须掌握的技能。
“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汉字艺术走进课堂教学,使《纲要》发挥最大的实际作用,这些问题日益成为致力于中华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师范院校师生共同热议的话题和研究的方向。高校师范专业开设书法必修课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为基础教育提供可利用的书法教育教学师资。
参考文献:
篇4
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石,关系到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小学教育管理是小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是持续推进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作为小学教育管理者,必须想方设法来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一、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
管理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校领导应该重视对管理知识的学习,积极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树立科学化、人文化的管理思想,借鉴和吸收先进的小学教育管理方法,以此来实现学校的长远发展。管理模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小学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如果不能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模式,就无法实现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小学教育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勇于探索和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进而满足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
二、优化师德建设,提升师德境界
对于小学教育管理来说,师德师风建设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师德师风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要想提升小学教育管理的实效性,一方面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努力工作,关爱学生并实现自我成长。从学校领导角度讲,重视师德建设也是学校常态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教师不忘初心,教书育人,以良好的教风来为义务教育事业做贡献。另一方面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该将教风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激励的效果,配合学校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奖惩制度以及组织教师接受教育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行为,提升教师的师德境界,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完善制度建设,拓展发展空间
制度是保障,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基本条件之一。在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应该坚持抓好制度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学校规范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落实到位,不走过场。当然,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者不可能每一步都做好,尤其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难免有错误或漏洞,应该主动去寻找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并积极修订和弥补,应体现现代化素质教育和人性化管理思想。此外,制度是为了更好地让人发展,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服务的,所以, 小学校长应该广泛征求教师意见,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切实提升学校管理的实效性。
四、深化教学教研,搭建创新平台
小学教育管理者应该将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开展工作的关键位置,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需要围绕教学教研来进行。尤其是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应该持续深化教学教研,为广大小学教师搭建创新平台,通过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此外,为了激发教师追求进步的热情,应该持之以恒地开展听评课制度,树立典型课例,发挥名师导航作用,在竞争与合作中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
五、营造人文氛围,构建和谐校园
篇5
一、情感有“度”
谈到教育,往往强调“爱的教育”,真情付出,这并不是在处理家长和自己的关系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家长来了后,教师当着家长的面训斥学生,家长会很尴尬。有的教师不仅训斥学生,还会训斥家长。为了避免尴尬,家长选择了不与老师沟通。这样的沟通,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起反作用。其实,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所有的人际关系一样,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进行交流,同时给于家长更多的方法引导和理念引领。基于此,在与家长交流中,我们要注意几点:
(一)教师的态度。我们和家长谈心,目的是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校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双方沟通的态度至关重要,而家长的情绪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态度,用征求意见的诚恳之心,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家长肯定会接受的。
(二)教师的标准。在父母的眼里,孩子都是可爱的,可以宽容、原谅的,甚至有些父母还会纵容孩子。有些原则性的错误,比如涉及到孩子的安全和道德方面的,就必须严正指出,需要家长共同监管、督促孩子去改正。所以,在对孩子进行管理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设定合适的标准和原则,做到心中有数,管理有度。
(三)教师的语言。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最有力的媒介和载体,语言的适度与否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古话说:“口者,心之门户,智谋皆从之出。”与家长交流,不能只强化孩子所范的错误,这样做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可以采用先抑后扬的策略,先向家长介绍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需要改正的地方,这样,家长就容易接受了。
二、持之以“需”
教师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等到我们想起与家长沟通时,或者不得不通过家长来解决问题时,孩子的问题或许已经由一个小火苗燃烧成一团火焰了,想要改正花费的精力最增加很多所以要及早发现孩子的问题。
(一)经常性不要等着家长先来询问,或者孩子出大问题了,再与家长沟通,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
(二)多样性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家校联系方式,提高家校沟通实效。比如利用“家长开放日”“家校合作共建周”等与家长直接见面交流的机会,及时通报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搭建家校互动交流平台,从而让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更为直接便利。
三、导之以“方”
在日常与家长的多次沟通里,发现家长不是不想管好孩子,而是由于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所限,不知如何管理的问题。鉴于此,我总结了几点教育经验给大家:
(一)注重对家长学科知识的普及学习是孩子们的首要任务,在目前的选拔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下,学习成绩虽然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前途,但是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因此家长们普遍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家长的学历水平和认知能力往往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家长学历水平、经济能力相对较低,所以想让孩子有所改变,便寄希望于孩子能多学知识,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却又苦于自己的学识达不到,不能亲自辅导孩子;有的家长自身素质和能力虽然比较高,但是由于多年工作,一些学科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辅导起来孩子也有难度。以上两类家长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往往采用让孩子上辅导班、小饭桌或者一对一辅导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殊不知无形中却与孩子距离越来越大,效果往往也不是尽如人意。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可以建议家长采用与孩子同步学习的方法,开展家庭式学习模式,可以结合网络课件或者平台授课、校园网教育等多种方式,促进家长相关各学科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为家校共同管理孩子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二)关注家长和孩子的心理教育在教师中流传着一句话,什么样的孩子,背后往往就有着什么样的家长。心理学家往往也喜欢说:“孩子是在代替父母吃药。”由此可见,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的问题。当然,在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我们也可以随时给家长和孩子进行相关教育,目的是让家长和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重视家长教育方法的引导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应避免教育方法成人化,甚至简单粗暴。家校沟通最主要的内容,便是应该重视对家长教育方法的引导。平时可以通过学校给家长举办名师讲座的方式,给予家长更多的精神支持和方法引领;也可以借助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有经验的家长介绍育子经验;还可以借助各种沟通媒介及时推送各种教育方法的相关知识。总之,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家长的综合素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发展,当前的课堂教学已经对原先的陈旧教学模式加以抛弃,代替使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因为其具有较多的长处和优势,从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因为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无论是什么样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得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在知识方面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要想让课程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目标,就应有一些基本条件来作为保障。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完善教学理念。怎样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避免出现串讲串问、繁琐分析的模式
繁琐的分析会将充满情趣、生动感人的课文内容变得支离破碎,失去了语文原本的情趣、情感和魅力,这样既不符合语文教学特点,也不利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创新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自己进行仔细阅读和思考,然后发现其中的疑难问题,并予以记录,及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培养其自信心,以便更好地提高语文成绩。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特点来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生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为主人,从而使得自己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进行活动的自行组织和设计,尤其是注重进行研究和探索的过程。所谓探究式的学习,是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发现、探索和体验,从而使其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进自身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因为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主要强调记忆性,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少对学生进行分析性、探究性的引导。这种轻理解重记忆,轻思维重灌输,被动接受、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得学生感到语文学习乏味、枯燥,并且负担比较重。长此以往,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课内外的沟通也是在新课程进行中着重提出的,所以教师要让教材切实进入学生的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对各门课程进行学习,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为了能够使学生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我们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书本和课堂中,而应引导学生积极接触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对各种学习和实践机会加以重视,从而进行一定的综合性学习。在综合学习的最初阶段,应对课外活动进行组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学习机会,以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加以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课外内容的阅读方面,应引导学生进行经典名家名篇的阅读。此外还应明确课外的学习不仅限于课本的阅读,还应通过感官来对大量信息加以获取,以取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使得学生在作文、读书方面的热情和兴趣得到提高。
五、在课堂上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简单处理加工所获得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1.在识字的教学中,应使用计算机中的识字教学功能,学生能够通过对汉字笔画、部首、笔顺、正确读音、间架结构等的观察,特别是通过一定的打字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笔顺、读音、词组、部首。
2.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阅读以及检索方式已经出现。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网上阅读能力加以培养,并实现其与语文课程的结合。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情操[1]。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立足点、主阵地显得特别重要。课堂上教学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什么的手段方法这是当今这个教育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进入新时期后,一些使用了几十年的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合当今社会了,有些老师还视为珍宝。其实这些老的方法对学生知识增长、心理成熟和人格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成长在数字多媒体充斥的现代化社会里的孩子们,怎么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些事一些教育界专家经常呼吁的。为此我国进行了相应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对现阶段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仍有一些地方的小学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笔者试从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1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
很多地区的小学中,特别是很多教师的脑海中,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一直延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方法[2]。实践活动和学生互动方面缺乏,教学中思路固定化、方式单调,有些学校一直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因此很多教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教学水平的证明和努力的目标,成绩是第一位的,只要成绩上去了,老师所有的荣誉都有了,如职称、优秀教师、教坛新苗、教坛新秀等等。就和前几年我们国家对GDP的重视程度一样,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如古语所说“做事先做人、成事先成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等就是告诫后人要注重品德培养。小学生也是启蒙最重要的阶段,创新思维和探索的能力也要注重培养,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很多地区的小学,老师对学生的观念还没改过来,没有把自己和学生的角色进行新的定位和转换,以前教师都是以讲授为主,现在要求老师要以引导为主;以前学生以听为主,现在要求以参与为主;以前老师是教学的主体,现在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老师转变为学生学习及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全身心地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自由发挥,探索和完成学习任务。如何才能做到角色的转变,老师在这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思想方面,只有老师在思想上彻底转变,才会正真的改变。不要以为自己是老师就高高在上,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理、自己所做的都对。要和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益友。其次作业方面,老师布置课堂作业最好能转变成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探讨。老师在教学中应以观察和引导为主,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和思考,再进行集中讨论。最后互动方面,很多老师互动意识不强,在实际的教学中互动不充分,这样学生就无法体会到互动乐趣和意义,主要是老师还摆脱不了主导型教学的模式。
2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现代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是以图片、动画、录像和音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形式,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能使学生在兴趣中、在兴奋中学习[3-4]。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通过生动的有趣的多媒体教学很容易被突出和突破,从而变难为易,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很自然就提高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低段的小学生效果更为显著。如在小学低段一首诗叫《庐山瀑布》,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先把庐山的雄伟壮丽、直入云霄、孤峰突起的画面先映入学生的眼帘。然后多媒体上显示瀑布从天而降的气势、声响与壮观,让学生感到震撼而叹为观止。这样就将无声的内容变得有声有色,还可以化静为动,从而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多媒体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弊端,如多媒体所载负信息量过大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吸收能力减弱,理解和消化能力降低。有时多媒体里的生动的图片、动画或音频使学生只记住了这些,而忽略了重点。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视觉视听等感官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师生的交流互动少了,启发教学少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很不利。在现代社会里有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几乎是万能,对其有点过分依赖,导致他们忽视了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板书,因为多媒体所载负的信息量特别的大、演示的速度相对也是比较快的,因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板书书写时间,教师和学生都会利用这样的时间对正在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有些学生接受能力相对弱点刚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跟上来。针对一些重点,多媒体课件上虽已显示,通过板书的书写再加强一下,以便学生再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
3传统教学知识和现代教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的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可谓博大而精深,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其实也是五千年的文化史[5]。如何的传承和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每个老师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小学老师面前的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但比重不是很大。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我们小学老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课本资源来充分的把传统文化很好传承下来,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古诗词意境优美、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可以说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一些国学故事中也渗透传统文化,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铁杆成针》从中可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节、习俗等[6]。对于古诗词可以采取背诵、朗诵、赏析的方式去学习,有老师引领。可能有些学生刚开始不一定能懂,可以采取先背诵的方式,古语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以先会背诵,慢慢再消化。对于一些国学故事,可以在课堂上以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道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虽然传统文化有如此之多的益处,但为何在每个学校没有大力推广了呢。其实有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学校面前,就是升学应试制度[7]。而应试的内容牵扯到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只有那么一点点,其中最简单最普通的几首古诗词会默写即可。应试的相关内容还主要停留在现代文的阅读和书写方面,因此每个学校都把自己最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现代文上面、花在读写上面。而花在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方面的精力和时间就很少很少了。有些家长心理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这些家长认为传统文化知识对自己的孩子待人接物、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很希望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来塑造一个品德方面比较优良的孩子,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假期时间参加一些相关的夏令营活动、在周末的时间参加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培训。另一方面这些家长虽然也知道孩子多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对其自身长期发展是很有用的。但是他们的顾虑重重,因为现阶段还是应试为主,应试的内容最主要的还是现代文读写。担忧学生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上不去,升学就困难。所以有些家长不得不忍痛割爱减少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更有甚者抛弃掉了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把传统教学知识和现代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成长。
4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小学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革新了传统的教学观,把传统的教学观念和现代教学观念有机整合起来,才能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被动不情愿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愿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教学方式有机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给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方法,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教学素材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效率极大提高,可以说为语文教师添砖加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把国学经典的知识适当增补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应对现在应试制度,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品质,以便使学生正真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长大成人后正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对家庭、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兰秋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5):42-43.
[2]刘学海.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策略[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8):225.
[3]任鹏.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8):32-33.
[4]杨萍.浅析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4(17):130.
[5]张志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7):10.
[6]刘春艳.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J].考试周刊,2014(39):45.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学方法;目标
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教学,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幼儿,他们对很多知识都只是一知半解,或是一窍不通,因此老师要在学前教育方面努力探索,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幼儿发展。为此,就针对幼儿的发展和教学方法将从以下几点探究。
一、明确学前教育教学的目标
幼儿在老师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往往不知道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束手无策的行为,因此老师要在课程开始之前,解释他们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目标。
学前教育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对幼儿进行知识目标的明确和强化,但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淡化了,这对幼儿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老师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幼儿进行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介绍,并要求学生对不懂的知识进行勾画,这样学生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就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老师的教学效果也会显著,学生学习效果也会良好。
二、教学探究深浅要适当合理
学前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探究”。但是在学前教育教学中探究的深浅度就要做出合理安排和考虑,毕竟幼儿对过于高深的问题无法理解和学习。
探究的作用是为了让幼儿对知识有更加清楚和透彻的认识理解,但是幼儿对于高深的问题就无法做到,所以老师只要给幼儿灌输基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用知识即可。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无需要求学生对一些高深词汇理解记忆,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口头用语就行了,如hello,good,how are you等词汇即可,要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主。
三、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
每个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都需要鼓励,只有获得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幼儿学习才会更加努力,因此老师要学会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鼓舞中不断获得动力。
教育教学中,幼儿在某些方面做得优秀出色,课堂上积极发言,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表扬,鼓舞幼儿再接再厉。幼儿在得到老师的表扬后,斗志昂扬,会更踏实地努力学习。鼓励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助于幼儿在学习上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踏实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幼儿教育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要在学前教育中找到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幼儿学习,促进其健康良好地成长发展。
篇9
一、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人类向社会表达思想感情的窗口,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小学进行音乐教育能使学生的儿童时期变得更美好。给予音乐熏陶,使学生通过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够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从音乐作品中发现美并且创造美,让小学生能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培养出小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怎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都需要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启迪智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勤奋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1.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人类通过音乐来感受美、欣赏美并创造美。小学音乐教育能启蒙学生对音乐的认知,通过聆听音乐、自己演奏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充分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这些情感吸引着他们朝着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使小学生逐渐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积极的乐观态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审美素质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其可以帮助人们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而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
音乐教育集中了人类审美的全部精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起到的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科技产物接触许多低级的“文化垃圾”,这对小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通过选取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歌曲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如《左手右手》《梨花开放时》等歌曲使他们懂得取舍,提高他们辨别的能力,逐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尽情徜徉,这有助于学生们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从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们对作品的理解都各不一样,学生的自身特点在音乐学习中就会得以体现,有些学生外向,表演欲望强烈;有些学生内向,不愿意展示。而音乐教育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些问题。有些学生具有表演天赋,就可以在音乐课上,尽情地让他演唱;有些学生节奏感强,就让其控制节拍,做一个指挥者。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让他们各自负责音乐作品中的一部分,从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节奏感好了,学生也更加愿意去尝试演唱了。喜欢演唱的学生也会更加愿意学习其他的内容。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学习,还有生活中的困难,他们都会积极面对。
3.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是一个集体活动,一个班级的学生都在接受着相同的音乐教育资源。音乐教育课程不同于文化课程,它可以借助更多的表演、演奏方式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一些小小音乐剧《去同学家》《木桶有个洞》等,通常会将其分为几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来演绎。有些学生负责乐器,有些学生负责舞蹈,有些学生负责唱歌,等等,一个完整的音乐剧表现出来,必然少不了团队之间亲密的合作,只有团队相互协调才能完成。学生从音乐学习中可以学会如何与别人交流,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音乐这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要求必须具有团队的协同合作才能完成,自然而然,小学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学生们从中可以意识到并不是某一个人唱得好就可以,而是需要每一个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完完全全理解团队的要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够成功。这些独特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的协同合作的能力以及参与集体团队的意识,能够真正地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4.小学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等综合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通过演唱、弹奏、舞蹈等一系列的方式,将音乐传输给学生们。这些方式生动活泼,能够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想要学会老师教的动人的歌曲,就必须认认真真听课,认认真真记住。一方面,专注力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记忆力也得以提升。
在小学音乐的学习中,美妙的音乐,可以将学生们带入他们联想的世界――草原、大海、高山等,能够大大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富有感染力的、节奏欢快明亮的乐曲都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美的体验,呈现出来的是自身对于美的种种联想,这样的教学不仅时时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借助于音乐,学生们可以勾勒出自己脑海中的世界,大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总之,小学音乐教育提升了小学生记忆力、专注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5.小学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智力的l展
音乐是对人类大脑与肢体都要求极高的艺术,演唱者必须很专心才能不漏节拍、不抢拍。演唱者必须认真听到乐曲的节拍,反应到大脑中并做出指令,处理好演唱中的技巧。弹奏者也必须手、脑、眼、耳相互协调,乐器演奏的反复练习直接对大脑的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从而使大脑反应更加灵敏。另外,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还得接触大量的关于作品以及作者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们从中学习到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相关的知识,大大增加学生们的知识储备。
总之,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重要性是其他学科根本无法替代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建立健全的人格,是小学生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小学生当前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影响巨大。
三、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是如此重要,可在当今社会,小学音乐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使得音乐教育始终无法顺利地开展。
1.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虽然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小学音乐教育也是一样。在城市里,小学的音乐课程会有钢琴、长笛一系列的乐器的学习,有多媒体教室,有电脑、光盘等现代科技产品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而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课程大多也只是空设,没有相关的音乐传播设施,有些学校上音乐课也只是让学生们唱几首歌而已,并不能让学生得到系统的音乐学习。有些教师在音乐课堂上按照自己的喜好,随便放几首流行歌曲,并没有真正去备课,没有进行专业的剖析,也并不考虑这些歌曲是否真的适合小学生去理解、欣赏。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反而使学生的审美观念被歪曲。
另外,城市和农村的师资质量悬殊,城市里的小学音乐课教师基本上是专业的音乐院校毕业,通过了严格的考核才具有教师资格,这大大保证了教学质量。而在农村小学,教师本来就少,更别说专业的音乐教师,小学音乐课程教师也是由其他文化课教师兼任,有时候不仅没有让学生接触到音乐学习,而且课时还被用来上其他的文化课。目前,我国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农村的音乐教育仍然处于落后状态。许多的农村学生对音乐一无所知,素质教育更加无从谈起,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2.小学音乐教育被重视程度低
小学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艺术美感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他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但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家长和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大多数家长更加关心的是小学生的文化课程,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家长们往往忽略。虽然素质教育推行了许多年,但家长们重视的依然仅仅只有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就使得音乐课程的设置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地位,学生们喜欢却不能像文化课那样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许多家长甚至觉得学习音乐是在浪费时间,不愿意学生们去学习。有些学校注重升学率,大部分的课程都是所谓的“主科”课程,更有甚者,占用音乐课的时间讲解习题,上“主科”课程。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校方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政府不重视。音乐教育相较于文化课,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大,对场地设施要求很高,政府不重视,没有相应的关于音乐教学方面的资金投入。没有教学设施、教学场地,学校的音乐课程就形同虚设。政府必须加大投入,才能在学校中真正将音乐教育开展起来。
3.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乐种单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区的教育水平也跟随各地的经济实力,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在东部。经济发展的地区,音乐教育融合了国外的音乐教育模式,加大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使得义务教育音乐教育课程的实施得到了有序的开展, 学生们受益良多。小学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中,音乐教学内容中包含了西方艺术音乐以及中国传统音乐五大类,这五类包括有民歌、歌舞、说唱、戏曲、乐器等。而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难做到,由于设备与场地以及师资各方面原因的限制,一方面,需要许多各种各样的乐器,需要专门的场地;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擅长各类音乐的演奏。所以,这就导致课程设置的内容,往往很难达到。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西方著名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几乎占据了音乐课堂,对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戏曲却很少提及,学生们对音乐了解很片面,对音乐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体系。在一般的城市小学,仍然是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就是以老师为中心,基本上是老师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学一句,大大束缚了学生们的自主性、创造性,这与音乐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想要改变现阶段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音乐教育。许多家长和学校依然困于应试教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家长一味追求学生的语数成绩,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都没有将学生的素质培养放到第一位。我们应该逐渐改变家长以及学校区分“主科”“副科”的观念,音乐以及其他的艺术类课程同其他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学习好音乐等艺术类课程,不但不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而且还会起到促进的作用。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彻底消除“主科”c“副科”之分。教育部门应督促各教育机构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科目教学,严禁以任何理由占用甚至取消音乐教育课。重视音乐课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使音乐教育得到充分的施展空间。另外,政府应该加大音乐教学的投入,建立音乐教育的专项资金。根据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的音乐教学目标,划分合适的经费。对小学音乐教育经费应该有明确规定,确保音乐课程的顺利开展。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情况,确定经费的投入主体。例如,有些地区可以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支出,有些地区则必须依靠国家的专项拨款。
学校应该每年做出相应的规划,对所必须具备的音乐教学用具、音乐教室以及其他的相应的音乐教育投入做出预算,加大音乐设施投入。丰富音乐教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使音乐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师以及学生的积极性。
加大专业音乐教师储备,在师范类院校开展音乐专业课程,系统地培养专业技术强的音乐教师,使专业的音乐教育人才不仅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国家大力推广下,向广大的农村地区输送专业的音乐教育人才。政府和学校方面应提高重视程度,向全社会征集优秀的具备音乐专业素养的教师,从而解决目前严重缺乏音乐教师的困境。另外,应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定期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针对音乐师资力量的匮乏,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加大兼职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让业务能力强的老师进行带动,多去专业院校参观学习,加强互动交流,全面提高教师音乐专业素养,使音乐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革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收音乐知识的模式进行。而音乐知识以这种模式来传授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大大地挫伤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理念的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
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以学习主体(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否则一切的改革都将只是空谈。这些教育方法必须充分符合小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的成长轨迹。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好动的阶段,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只是一味让他们被动地听课,使得他们对音乐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1)以小学生为主体,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提问引导,将演唱与表演相结合,并注重情感教育以及开展丰富的小学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等方式改变教学方法。①采用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选一些节奏感强烈的曲子,让学生们跟着节拍来拍手或者跺脚,例如,歌曲《如果你高兴》就是一首很好的控制节奏的曲子,让小学生跟随节拍与旋律,或快或慢,或者分组来进行拍打,不仅能够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而且特别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要打节拍,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听着旋律,听着歌曲,对他们的专注力有很大的提升。另外,一会儿拍手,一会儿跺脚,这些看似在游戏的动作,对小学生的协调能力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②采取适当提问引导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很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教学辅助用具,来提升教学质量,例如,在欣赏一首描绘田园的音乐中,哪些是显示虫鸣,哪些地方体现鸟唱,在引导学生们体会的同时,可以问一下“哦,那你们心里的虫鸣、鸟唱是什么样的呢”,适当地提一些学生可以模仿声音的问题,问一些学生可以用语言描绘的画卷,不仅可以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到这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们进行思考,结合他们自己的所闻所见,能够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个音乐课堂中,学生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这就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③采取演唱与表演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们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有些学生爱唱歌,有些学生爱舞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促进他们相互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更有利于他们自信心的建立。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象的场景或者内容用自己的动作或者语言表现出来,可以进行分组比赛,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也能够激发他们的表演天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心理素质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在小组比赛中,也能够锻炼他们的竞争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④注重情感教育教学方法。音乐是有灵魂的,而赋予音乐灵魂的就是情感。音乐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原因就在于对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注重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小学生还处于情感培养的初级阶段,其心智的发展需要审美情感的激发,所以说,音乐教学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氛围里,在与同学与老师的互动中,感受音乐之美,在音乐的情感流露中,找到与自己心灵向契合的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第一目标,情感教育方法的实施,是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将学生带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能够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设立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在课堂上可以借助教具,结合教学内容,对环境进行模拟设置,使学生能够很快的跟随音乐进入到情境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将自己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例如,欣赏一曲《百鸟朝凤》,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们对动物进行模仿,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魅力。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每首歌曲都蕴含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在授课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并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以达到与作品产生共鸣的目的。可以借助于夸张的想象、动人的演唱、流畅的演奏、合适的表演等,让作品灵活生动起来,将作品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更加适合小学生的理解。只有教师自己真正投入情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作品中,才能够带动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体验到作品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达到理解音乐作品,感受艺术的目的。⑤开展小学课外音乐教育活动。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局限于课堂,不仅场地受限,而且教具、乐器均不完善,大大的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开展课外音乐教育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兴趣小组,例如,哪些学生喜欢弹钢琴,哪些喜欢吹笛,哪些喜欢西方古典乐,哪些喜欢中国传统音乐,根据这些对学生进行分组归类,再系统地进行教导,有侧重地指导,在课外,可以将乐器交到组长的手中,让学生可以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乐器,有助于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与一些音乐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让学生去体验音乐培训机构的课程,使用乐器,参加其举办的音乐比赛等,让学生从课外的学习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准。在自身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校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使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有效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激发。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将科技引入音乐教学课堂是一个大趋势,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越来越被广大的音乐教师以及学生所欢迎。多媒体使音乐欣赏更加实体化,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所描绘的情境。
(2)想要达到音乐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我们任重而道远。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是音方逃发展的最大阻碍。要想真正让音乐教育起到素质教育的作用,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将教师与学生从应试教育和陈旧的传统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建立小学音乐教育的宏伟目标,创新改革教育理念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①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原有的教学理念往往拘泥于讲授音乐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对其他方面的需求。教师应该跟随学生的兴趣点,将所要教授的音乐内容合理的与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注重多元化教学。在每一节课都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音乐知识。②注重身份的转换,实行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中,都以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跟随老师的节奏来进行学习,一方面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对课堂失去兴趣。教师应该转换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师则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创新,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音乐思维”。③冲出音乐教材的束缚,实行“因地制宜”的教育理念。我国地大物博,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各地区经济发展快慢不一导致教育资源分布参差不齐。小学音乐教育全部做到统一并不现实,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该跳出课本,从自身的条件出发,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将这些运用到音乐教育中来,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当地的民族音乐,民族舞蹈,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耳目一新,还使当地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实行“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中,教会学生音乐技巧、传授相关的音乐知识并不是主要目的,而是在教学中,让其体会、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在有限的课时内,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将对音乐的体会表现出来,尊重学生的自身观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创新的源泉,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给予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理念也应该时刻跟随时代的脚步,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小学音乐教育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l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1):15-22.
[2]张向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1):58-59.
[3]马 达.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46-53.
[4]肖玉兰.国外中小学音乐教育透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3):45-47.
[5]邢彦琴.国外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8):48-49.
[6]刘元平.对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甘肃教育,2005(7):122-123.
[7]冯 坚.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4(6):46-47.
[8]郭正航.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120-122.
[9]杜伟祥.关于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黄河之声,2011(3):24-26.
[10]王 婷.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评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2(s1): 97-98.
[11]赵翠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探析[J].大舞台,2011(2):154.
[12]张 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0(19):88.
[13]邱 艳.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14]朱则平.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997(2):50-55.
[15]刘 锦.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4(10).
篇10
一、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语文词语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必须紧密地结合上下文,然后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小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语文词语体验情境,全面提升小学生对语文词语感彩和表达含义的认识。小学生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了词语的情况之下,才能更好地运用词语来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然而通过分析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教育仅有语文教学目标,却并没有严格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目标。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主要通过“翻译”让小学生了解段意和句意,而没有要进行“深入教学”的意R;有的教师甚至只对词语进行解释,进而导致词语教学独立于课文之外的现象;还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加深语文词语的记忆,并没有对词语进行深入的讲解。
(二)没有词语教育明确的“纲”。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重视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大力的引导小学生学习生疏词语,不断强化小学生的词语理解教学,以提升小学生的生词、生字的解读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则是在进行课文教学教授文章中心思想和表达情感的过程当中同步完成生词生字的教学;在高年级阶段则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掌握词语的深刻内涵,从而提升小学生理解上下文,理解课文深层含义的能力。由于小学每个阶段的词语教学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教育者教学“无据可寻”,也因此,很多教师都采取了被动的积累运用、理解词义、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等方法落实词语教学。
二、优化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教学方法过程的展现。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大多媒体教育的力度,为小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词语情景体验。例如,在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过程时,教育者可以利用幻灯片播放拼音或者词语卡片,或者利用简单的动画向学生展示词语含义。
在中年级阶段的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完成小学语文生词生字的教学,同时还要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造句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的深刻内涵。例如,在进行《寓言两则》中“亡羊补牢”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视频,再对课文进行细致讲解,然后再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
在高年级阶段的词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来提升小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涵的能力,不断的增加小学生的词语积累量。例如,在进行《推敲的来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要求学生列出一系列的句子,然后用着重符号标出重点词语,让学生讨论句中的重点词语是否能够被替换,并让学生就此给予说明。
(二)全面加强多样化教学。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安排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标出重点词语以及生字、生词,以帮助学生大致的掌握生词、生字。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词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当然,现阶段优秀的教学方法数量众多,教育者还可以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之合理利用。启发式教学、表演式教学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如,在进行《可贵的沉默》教学时,教育者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噤声的手势,或者“嘘”之类的动作,向学生传达“安静”的意思,在学生安静下来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沉默”一词的讲解。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想要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小学语文词语教学。虽然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小学语文词语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通过分析教学细节,却仍然能够发现不足之处。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要积极的引导小学生提高语文词语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继而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敬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探讨[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6:1.
[2]蒋秀云.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策略――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03):73-78.
- 上一篇:建筑安全自检自查报告
- 下一篇:巡察如何有效发现财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