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和行政执法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管和行政执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卫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市民城管意识,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搞好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行政执法工作的目的,重点是加强对人的教育,提升其素质,处罚只是一种手段。在实践中,我局始终以人为本,以加强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为先导,以强化行政执法为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通过新闻媒体及派发宣传单张等方法,普及宣传社会面,扩大宣传教育效果。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作用
我局在筹建初期,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主流媒体,开展全方位的群众性宣传工作,大张旗鼓地制造舆论声势。1月份,我局和市委宣传部、禅城区政府联合举办了“共同维护美好家园――***城管与市民心连心”为题的“城市论坛”活动,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集思广益,让群众参与城管决策。在2月份封闭集训期间,也通过各大媒体从不同角度广泛报道集训动态和成果。在3月3日挂牌当天,组织执法人员上路展示队伍形象,先后组织30多家新闻媒体召开新闻会,各大媒体报道有关行政执法稿件300多篇。
(二)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原则
为了使群众对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有个适应过程,一市三区执法局把挂牌成立第一个月作为“宣传教育月”,也叫执法适应期,主要是以宣传教育为主,向居民住户派发宣传单张,向违章者发出违章行为警示通知书,纠正违法违章行为,一般不作处罚。“宣传月”期间,市、区执法局共纠正违法违章行为85000多人次,派发各种法律法规宣传单11万多份,传媒对此而展开的各类报道也从来未间断,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
(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创卫活动
4月,我局会同市团委、市爱卫办组织5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清洗城市“牛皮癣”活动,目的在于为开展全民“治癣”运动造声势。此后,我们又把重点转到查挖窝点和寻找疏导措施上来,务求堵疏结合,以达长效。上半年组织各区执法局开展法律法规咨询活动近十次,局长关天安同志亲自走上街头,接受市民的投诉,解答市民的咨询,受到市民的好评。同时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万多元制作城管法律法规知识的公益广告,在***电视台及各区电视台滚动播出,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发动群众整治脏乱差方面,我们注重深入社区,充分利用基层组织及其管理力量清死角,治黑点,改旧貌,收效良好。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卫活动,提高了市民的法律法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创卫社会氛围。
二、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后,政府重新配置了相关部门行政职能,对过去集中在一个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进行分离。在市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我局密切与公安、工商、建设、规划、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理顺职能划转的衔接,建立良好的工作协调和情况通报机制,及时解决执法工作中处罚与日常管理脱节的矛盾。此外,我们注意充分发挥市城管委的职能作用,明确城管委成员单位的职能任务,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发挥整体效能。针对中心城区摩托车、残疾人车、人力三轮车非法搭客日益猖獗,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我局以城管委办的名义先后组织公安、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了12次“三车”(摩托车、人力车、残疾人车)非法营运搭客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三车”共1560多辆;协调、组织工商、卫生、食品监督等部门取缔了2个严重影响市容卫生的占道非法市场,会同环保等部门对污染环境、噪音扰民的典型案件进行重点治理,进而使市容环境和市场经营秩序有了较大改善。
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
城市管理责任重、要求高、执法范围广。为了实现管理工作人性化,执法工作规范化,我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市容市貌管理,不断加大综合整治的力度。近两年来,市、区执法局对各类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共42300多宗,其中开展综合整治2530多次,取缔违章占道、无照经营7800多宗,查处大排档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案件1260多起,出动执法人员超过120000人次。
(一)整治乱摆乱卖,维护市容秩序
占道经营乱摆乱卖,扰乱市容,妨碍交通,污染环境,是我市近年来治理脏乱差中的难点。近两年来,为了持续整治这一违法经营现象,市、区执法局深入调查,周密计划,定期不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占道经营乱摆卖进行综合治理,共组织人力27000多人次,清理了在主要道路上的烧烤摊、水果摊、日用品档等乱摆卖及无照经营户2230多宗,教育纠正占道经营行为83500多人次,有力地遏制了其蔓延趋势,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同。
(二)清理乱搭乱建,维护规划权威
随着行政区域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违法当事人在利益驱使下,擅自乱搭建、抢建之风又开始抬头,严重影响城市的容貌和规划的正确实施。市、区执法局根据执法职能,多次对禅城区石湾、张槎、环市,三水区西南涌沿岸,高明区常安路,南海区桂城、黄岐、大沥,顺德区大良、容桂等区域进行整治清理,责令当事人自行拆除或组织依法违法建筑。南海区为全面整治东西、南北大道景观,多次会同各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强拆行动,仅半年时间就拆除多起违法建筑15万多平方米,维护了规划部门的严肃性,恢复了道路景观容貌。近二年来,全市共组织大的行动8次,查处违法建设案件8000多宗,建筑面积达150多万平方米。
(三)治理乱张贴、美化街区环境。
乱张贴、乱悬挂属于市容顽症,严重损害城市形象,广大市民对其深恶痛绝。市、区执法局将其列入管治重点,充分发挥执法人员的聪明才智,并与各街道办紧密合作,将这项工作深入到各基层。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多管齐下,对禅城区祖庙路、大福路、汾江路,三水区西南中心城区,高明区中山路、沧江路,南海区桂城、黄岐、大沥,顺德区大良、容桂等区域的乱张贴、乱悬挂进行多次反复的清理,初步净化了城市环境。据统计,各区相继查处乱张帖、乱悬挂案件30000多宗,收缴非法广告40多万张,端掉制作虚假广告窝点7个。今年国庆节前,全市将开展规模浩大的全民治理乱张帖大行动。
(四)治理乱停乱放,规范停车秩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机动车发展迅猛,停车场建设滞后与停车位需求矛盾十分突出。个别司机贪图方便,乱停乱放现象相当严重,执法管理防不胜防,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为切实解决矛盾,走出困境,我市先在禅城区试点,充分挖掘城市道路和街区空间资源并推向市场,通过合理规划,招标投标,择优选定管理服务公司,实行临时占道停车有偿保管服务,并要求各区借鉴跟进,同步推广。推出了以停车保管有偿服务后,有效地缓解了群众停车难的矛盾。此后,城管行政执法部门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坚决处罚那些乱停乱放的违法当事人,效果渐佳。此外,对各娱乐场所、车站、市场周围车辆乱停放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专项集中整治的办法以予解决。本着“规范疏导,服务先行”的原则,及时教育纠正违章行为,主动向这些场所的负责人讲解有关的法律、法规,谈危害,并帮助他们对对停车问题进行统一规范、划定范围。这样既保护了商家利益,又改善了卫生环境和交通环境。
(五)及时办理人大议案、政协议提和其他投诉案件。
今年,由我局主办的人大议案共有18份,政协提案7份,市人大闭会期间代表所提出的建议1份,已全部按时按要求办理完毕。这些议案、提案和建议,绝大部份属于市容环境污染方面的内容。此外,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调查处理了“金太阳西餐厅”、“南桂园酒家”等9家市民投诉多年的油烟、噪声扰民案件,协调处理了顺德大都村焚烧垃圾造成大气污染投诉案。
两级执法局上路执法以来,接待了大批来访群众,接受来电投诉7000多宗,立案182宗,处理结案117宗,组织或配合专项整治18次,查处纠正违规违法行为近9000起,处理人大议案、政协提案35宗,因而有效地实施了市容环境方面全方位的执法与治理。
四、突出管理重点,狠抓执法难点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及时调整思路和策略,确定工作重点,划定了重点区域和重点路段。一是突出中心城区区域管理。对禅城区的祖庙路、汽车站、大福路、季华路,三水区的文锋路、过境路,高明区的中山路、沧江路,南海区的南海大道,顺德区的大良、容桂地区主要路段、窗口单位、重点场所实施重点管理控制和严格处罚。对各中心城区42条主要道路,15个窗口地区进行重点巡查布控,纠正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道路、窗口地区秩序良好。二是对无证、无照商贩、占道经营(主要是马路餐桌和烧烤档)、噪音扰民的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并保持管理的高压态势。三是查处城市“牛皮癣”、乱悬挂。针对露天烧烤档和马路餐桌严重污染环境,且容易反弹,整治难度大的特点,在市局的统一部署下,各区采取连环滚动的方法加以取缔,效果很好。
五、积极探索长效管理路子,巩固提高综合整治效果
城市长效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城管执法者的不懈追求。市、区执法局坚持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相结合,以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并不断探索长效机制,由此煅造出创卫的新品牌。
(一)抓好经常性执法管理。为了确保市容市貌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整治后的路段或地域不反弹或少反弹,我们加大巡查、跟踪的力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不等不拖,做到经常抓,反复抓,效果一天比一天好转。
(二)实行“错时管理制”。针对“六乱”分子经常钻空子,与执法人员捉迷藏的特性,执法队伍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坚决实行“班次错时工作制”等措施,由正常上班时间向下班时间伸延,由白天向晚上伸延,以晚上为重点,错开上下班的管理方法,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管理,拓宽管理渠道。
篇2
关键词:城市管理;执法;改革;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66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或者经济或文化中心,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行政机关作为城市管理的主体要切实发挥其管理职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序的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通过行政执法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此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行政管理的执法工作。
1.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试点启动于1997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是我国城市行政执法体系日益完善。随着全面依法战略的实施,关于城市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实践性较强的法律体系,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行政执法的效率得到提高。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前,我国城市管理一直受“交叉管理”问题的影响,进而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存在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的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而在城市城管部门明确了城市行政执法主体之后,降低了执法的成本,形成了执法合力,为公民提供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三是实现了执法形式的多样化,为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经验。尤其是通过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了执法的透明度,有效杜绝了各种腐败行为。
我们在肯定我国城管执法所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1.1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保障有待加强
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城市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支持力度,然而结合当前的工作效果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保障还不充足:一是政府部门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薪酬划定标准不高。通过调查大多数的城市,尤其是基层城管部门的执法人员,他们大多数属于“临时工”,工资水平不高,这样容易导致他们出现消极执法的情绪;而且基于“临时工”没有编制,因此其工资不能从财政资金列出,这样无形就会增加行政执法的文明难度。二是财政资金对行政管理执法的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城管部门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导致其行政执法的设备不完善,最终影响执法效果。
1.2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有待规范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是当前城管执法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造成城市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行政执法的相关文件的效力有限,缺乏相应法律的规定。例如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法规大部分属于试行法规,这样就会导致其约束力不强,进而使得在具体的运行中容易被随意的解释与更改;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强制行政管理思维的影响,导致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缺乏人性化的理念,进而出现了为了执法而执法的错误现象。
1.3城市行政执法的手段有待完善
城市行政执法的目的是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城市生活、工作环境,如果作为行政执法人员采取暴力行政执法手段必然会引起社会的恐慌,例如近些年发生的城管伤人事件充分表明了公对城管执法行为的否定。野蛮执法的现象容易引发,因此需要相关部门遏制暴力执法、野蛮执法。
2.完善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基于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提出优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2.1构建完善的城市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的行政法律法规体系是开展城市管理的前提,基于在城市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依据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明确城市行政执法工作的法律授权问题,确定城市行政执法的法律地位,确定城市管理执法机构的合法性,划分具有法律保障的权利体系。例如针对城市管理执法中所存在的强制执行问题,我国法律要给予明确的规定,从而避免出现暴力执法;另一方面构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执法保障规范。城市行政执法过程中需要财政给予相应的资金、人力等保障,因此需要法律层面出台管理行政许可审批、监管以及处罚的法定职责,以此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坚定的后盾。尤其是在人员配置方面要建立系统的规则制度规定,以规则制度的形式确定城市行政管理人员的编制问题,保证各项基础工作顺利开展。
2.2健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
首先建立与完善城市管理领导体制,组建垂直领导体制,形成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其次整合城管部门的职权,建立责任清晰的岗位制度,推行阳光执法,并且行政执法机关要积极借鉴其他省份的先进管理模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管理机制;最后建立完善的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机制。行政执法人员的个人素质决定着执法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引入准人机制、培训机制、奖惩机制和退出机制,实现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2.3创新城市行政执法工作方式
一是要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效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属于系统的工作,基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实践中应该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社会管理体制模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虽然城管执法机关具有集中城市的管理权限,但是其更多的表现为行政处罚权,并没有行政强制权,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联合执法机制,将公安、法院以及工商等部门纳入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系中,以此形成组合。二是引入对话机制,减少野蛮执法、暴力执法。通过对话可以将利益需求方的诉求合理的表达出来,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要与行政相对人进行协商,形成契约,并且按照契约进行,以此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2.4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督制度首先应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的立法工作,通过法制化的方式对监督主体与被监督客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予以规范,然后结合各地城市化的实情,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规范性文件,在注重监督实效的同时,避免监督的无依据和随意性,从而确保监督的成效。其次,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执法机构及执法人员在权力运用过程中的规范意识,不断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对此,在监督的过程中,注重对行政执法权的约束和管控的同时,加大相对人权益保护的机制设计。虽然,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程序已经日趋独立,且对追究程序中的各环节已有相应的规定,但是,可增加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环节,使得责任的追究程序更加公开、透明。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责任追究机制,使得行政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的执法实践中提高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亦促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更好地符合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最后,在行政执法的监督力量来源方面,应拓宽监督的渠道,结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实情,创设可行的条件,使不同渠道的监督力量得到整合,实行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并举,权力部门的监督、司法部门的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均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形成监督的合力。
篇3
按照《xx市2019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工作分工,市城管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全力做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
在2016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将88个村纳入外包范围的基础上,2019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二期,截至6月24日,环卫二期达标通过验收村庄511个,已布置容器村庄476个,正在布置容器村庄35个,未申请验收村庄16个。十五个乡镇已完成一体化工作。其他村庄正在进行辖区垃圾自清工作,自清工作完成并通过验收后,纳入环卫一体化覆盖范围。6月底完成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届时我市全部615个村庄日产垃圾将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露天烧烤治理
我市建成区内严禁露天烧烤,所有烧烤门店全部发放《烧烤门店规范经营倡议书》,要求其必须规范经营,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并在经营区域铺设地毡、地板革等防油污设施,防止对地面造成污染。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实行夜间错时执法,每日夜间抽调9名执法队员,对市区烧烤门店经营进行巡查,规范烧烤门店12家。
三、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
对我局所负责的所有施工工地使用机械全部进行备案,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控要求进行使用,杜绝冒黑烟、超标排放。
四、施工扬尘整治
对我局负责的施工工地严格要求,必须做到环保工作要求,所有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达标运行,不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五、道路扬尘综合治理
根据实时情况积极改进清扫保洁作业方式,全面实施主干道路保洁低尘作业方式:减少人工清扫,以捡拾作业为主,有效减少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对城区主次干道实施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调度洒水等道路抑尘措施,全力管控城区主次干道扬尘污染。增加洗路频次,洒水车每日凌晨4点至夜间九点半,分3个班次对市区所有道路进行洒水,全天不间断防治道路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3%。增加对省控点周边加大洒水频次,政府周边小街道、人行道增派小养护车对路面进行冲洗和维护,抑尘车每日早8点至中午12:00,下午1:30至晚5:30,6月中旬以来,采取全天候不间断抑尘治理,洗扫车对市区所有道路进行洗扫。3个巡查小组对辖区内进行网格化巡查,杜绝焚烧垃圾落叶行为。
六、垃圾露天焚烧管控
全面禁止焚烧垃圾,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区管控。xx公司做好宣传工作,所有清扫保洁人员严禁焚烧垃圾。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
七、裸露地面扬尘治理
按照土地权属,市城管局做好国有土地裸露地块的治理工作,采取宜绿则绿、宜硬则硬的治理原则,消除负责范围内的裸露地块。
八、渣土运输管理
我市登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26辆,全部实现了密闭运输,并安装了GPS定位系统。执法人员,进驻建筑工地逐一宣传,并现场查验渣土运输车辆,强化渣土备案情况。为进一步做好渣土运输管理工作,每日夜间3名渣土执法人员,对市区建筑工地及沿途街区道路进行巡查,禁止违规渣土运输。累计查扣违规运输车辆9辆。
篇4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转贴于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
篇5
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拟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职责
区城管执法局是区人民政府负责城市管理及城市管理方面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职能部门,其行政执法业务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领导。根据省政府批复,区城管执法局作为行政执法主体,相对集中行使我区范围内的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相关的行政处罚职能直接从区有关部门划转,不能直接划转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授权。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后,有关部门不再行使已被调整的行政处罚权。
区城管执法局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和相关城市管理工作的规定,组织起草本区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组织中心城区及所管辖的建制镇范围内城市管理专项和重大执法活动。
(三)负责对中心城区及所管辖的建制镇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指挥、协调、检查和监督。
(四)负责全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对各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业务工作进行领导。
(五)负责辖区范围内相对集中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公用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和城市河道管理等方面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工作。
(六)负责城市管理及行政执法方面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和信息沟通工作。
(七)受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投诉,负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案件的应诉。
(八)负责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和市政公用管理等方面的城市管理工作。
(九)承办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一)区城管执法局内设办公室(指挥中心)、综合管理科、法规监督科等三个职能科室。
(二)区城管执法局下设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为正股级事业单位,归口区城管执法局管理,负责中心城区的城市管理及其行政处罚工作。
(三)组建市公安局区分局城市管理治安警察大队,为市公安局区分局(以下简称“区公安分局”)直属机构,机构规格为正股级。该大队实行区公安分局和区城管执法局双重领导,其人事管理由区公安分局负责,日常工作管理由区城管执法局负责。其主要职责为:配合、协同区城管执法局做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
(四)撤销镇、镇、镇等三个镇的城建(城管)监察大队(中队),原定编制收回。各镇(开发区)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受区城管执法局委托,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业务上接受区城管执法局领导。各执法中队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由各镇(开发区)财政解决,实行收支两条线,归口各镇(开发区)管理。
(五)撤销区城乡建设与交通局下属的区城市(城建)管理监察大队,原定编制收回。
三、人员编制及来源
(一)人员编制
1.核定区城管执法局机关行政编制5名。
2.核定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事业编制30名。
3.核定各镇(开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事业编制3—7名。
4.区城市管理治安警察大队的5名公安干警,由区公安分局负责落实。
(二)编制来源
1.所需5名区城管执法局机关行政编制为空编4名,从区城乡建设与交通局划转1名。
2.所需30名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事业编制由区编委核拨(其中5名专属公安文职人员)。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
3.所需5名区城市管理治安警察大队公安干警专项编制,由区公安分局在现有人员编制中调剂解决。
4.各镇(开发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的事业编制,由区编委核拨。
四、人员管理及配备
(一)人员管理
1.区城管执法局领导班子的配备按区委有关规定。
2.区城市管理治安警察大队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不转、工资福利待遇保持不变,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因工作需要进行人员调整的,区公安分局应事先征求区城管执法局的意见。
3.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事业人员管理办法的拟定,由区城管执法局会同区人力资源局负责落实。
4.原区城市(城建)管理监察大队退休人员(包括本次提前退休人员、离岗退养人员),移交区城管执法局。
(二)人员的配备
1.行政编制人员的配备,主要从职能划转部门中选调,不足部分可从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相应专业知识的行政编制人员中选调。由人员划转部门推荐,用人单位考察,区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
2.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及各镇执法中队的事业编制人员,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在限定编制内,从现有城建监察在编人员中选调,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
(1)对区城市(城建)管理监察大队及镇、镇、镇等3个镇的城建(城管)监察大队(中队)在编人员,通过考试考核的办法择优聘用。具体考试考核办法由区城管执法局、区人力资源局研究制定。
篇6
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促进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城管执法部门)针对特定事项集中行使行政管理、行政强制及行政处罚权的行为。
第三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处罚与教育、疏导与治理相结合,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第四条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体制。
第五条市城管执法部门是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城管执法部门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分局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建设、规划、市政、市容园林、环境保护、工商、民政、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实现城市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第七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严格履行职责,在其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配合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不得拒绝或者阻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第二章执法职责
第八条城管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应当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市、区城管执法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实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并对其执法行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条城管执法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按照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行使下列城市管理职权:
(一)对违反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二)对在人行道违法停放机动车辆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三)对违反城市绿化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四)对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五)对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或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六)对城市饮食服务业超标排污(排烟)、烧烤摊点未使用清洁燃料以及建设施工或清运建筑垃圾产生扬尘污染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七)对临街商业门店产生音响噪声污染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八)对非法占道或出店经营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九)市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赋予的其他城市管理方面的执法职责。
第十一条城管执法部门综合行使有关行政处罚权后,原行政管理部门不再行使。但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的其他行政管理及监督职责,不因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而改变。
第十二条因城市管理需要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本市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市城管执法部门应当书面建议有关机关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三章执法规范
第十三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日常巡查制度,及时制止和查处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为。
第十四条城管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询问案件当事人、证人,并制作询问笔录或者调查笔录;
(二)进入正在发生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收集违法证据,制止违法行为;
(三)查阅、调取、复印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文件资料;
(四)对违法行为采用录音、录(摄)像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取证;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五条城管执法人员在查处违法行为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统一着装,佩戴标志,出示执法证件。
第十六条执法人员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城管执法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将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七条城管执法部门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城管执法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扣押涉嫌违法的工具或者物品:
(一)适用先行登记保存不足以防止当事人销毁或者转移证据的;
(二)当事人拒不改正或者有证据证明其转移财产逃避义务的;
(三)有可能危害人身健康、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物品;
(四)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八条城管执法人员暂扣违法行为涉及的工具、物品时,应当会同当事人核实扣押工具、物品的数量及特征。被扣押的工具和物品,不得使用或者损毁。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
第十九条对于易腐烂变质、不易保存,或者无法拍卖的工具、物品,经城管执法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变卖。
对扣押的物品,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情况复杂的,经城管执法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逾期未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退还给当事人。被扣押的物品,自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送达之日起满六十日,或者在扣押决定书公告之日起满六十日无人认领的,按无主物处理。
第二十条调查取证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城管执法部门可以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单位进行鉴定,出具鉴定结论。需要鉴定的证据数量较大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式。
第二十一条城管执法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城管执法部门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行使申辩权而加重处罚。
第二十二条城管执法部门查处违法案件时,依法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依法适用一般程序进行处罚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处罚决定。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经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十三条城管执法部门在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处罚权时,应当根据违法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及违法行为人主观过错,在行政处罚法定幅度内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对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并及时纠正的,可以免予处罚。
第二十四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城管执法部门可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城管执法部门实施行政执法时,应当给予行政相对人必要的法律救济和行政资助。
第四章执法配合
第二十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协调解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的职责范围、依据适用、案件移送、信息共享、工作配合等重大事项。
第二十七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城市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及时通报有关城市管理信息。
第二十八条城管执法部门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大或者专项整治活动,可以联合执法。
第二十九条城管执法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需要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有关资料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配合。
第三十条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许可与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有关的事项,应当自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三日内,将行政许可决定和相关资料告知或者抄送同级城管执法部门。
第三十一条城管执法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应当告知或者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
第五章执法监督
第三十二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管执法部门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上级城管执法部门发现下级城管执法部门行政行为不当或者违法的,应当责令改正。上级城管执法部门发现下级城管执法部门不履行处罚职责的,应当责令其查处或者直接查处。
第三十四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将职责范围、执法依据、处罚标准、执法程序等予以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城管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权向有关机关检举、控告。
第三十五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内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实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评议考核、督办督察、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保障和监督城管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
对受理的检举、控告属于城管执法部门职责范围的,城管执法部门按照规定,应当及时核实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
第三十六条城管执法部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城管执法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第三十七条当事人对城管执法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对市城管执法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向市人民政府提出;对区城管执法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向区人民政府或者市城管执法部门提出。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城管执法部门实施行政处罚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无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处罚的;
(二)无法定事由或者违反法定程序擅自改变已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
(三)刁难、谩骂、殴打或者唆使他人殴打当事人的;
(四)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扣押、没收的财物的;
(五)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的;
(六)要求当事人承担非法定义务的;
(七)、、的;
(八)其他违法执法行为。
第三十九条城管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篇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挑战在于,城管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往往把各种不满情绪转移到城管执法部门头上,如果关系处置失当,很容易激化矛盾,带来负面效果。艰巨在于,在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少数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行为粗暴、态度蛮横、形象欠佳;执法方式简单,缺少人文关怀;执法程序随意,不依程序规定执法;或行政不作为;法律适用不合理,随意性大等不和谐因素。因此,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应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工作,特别是在行政执法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主法治、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城管行政执法氛围。
一、以人为本,构建与群众联系沟通的平台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必须正确妥善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使城管工作成为保持社会团结安定的基本条件之一。城管行政执法工作多处于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许多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都与城管工作相关联,因此,全新的工作目标要求城管执法者必须具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也要从群众的角度审视行政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出发,经常开展换位思考,加强行政机关的窗口建设,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积极参与110社会联动,努力构建与群众联系沟通平台,架起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三、要进一步重视宣传疏导工作
我们不能停在简单的法规公布等宣传方式上。要把工作做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街头宣讲活动,把城管法规的意义及作用向市民讲清楚,争取市民配合、理解并支持城管执法。
四、树立良好的城管行政执法形象
公平正义就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城管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机会最多,他们代表国家行使执法权力。他们的形象好坏直接影响政府的形象、法律的形象。因此,加强城管行政执法人员的行为修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也是构建和谐城管执法氛围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日常执法工作中,城管行政执法人员难免会遇到执法对象的漫骂、围攻、纠缠、甚至殴打。一方面要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增强文明执法的意识,对前来办事的群众要热情主动,礼貌得体;另一方面对执法对象的无礼行径,要学会忍受,平和以待,特别要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言行自控能力,面对执法矛盾时,能具体分析、冷静处理,宽容待之。同时要培养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能不怕细碎、苦口婆心,向执法对象以及围观群众讲道理、摆事实,把执法对象的违法违章行为、具体涉及的法律法规以及该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影响等一一阐述清楚,让执法对象听之心悦诚服,对处罚结果平和接受,使执法与被执法这对矛盾春风化雨。
五、安定有序,增强执法人员胸怀大局的能力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加强城管队伍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外,不断推动社会自我管理机制的完善,打造城市管理的新格局也是新时期城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执法人员要明白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无论遇到什么矛盾、受到什么委屈,都必须保持克制,坚决不激化矛盾;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之事,绝不能授人以柄。总之,要高度重视安定有序工作,防止和化解和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使上访、告状等现象大幅减少。
篇8
许多地方出现的与城市管理工作相关的纠纷造成极恶劣的影响。自焚、互殴以及人员伤亡(既有城管工作人员也有老百姓)等等血淋淋的场面不仅给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也给我们政府不断强调的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带来新的问题。以2006年8月为例,仅仅两天就发生两起血案,一个是北京的城管工作人员李志强因为执法被一小贩刀伤致死。河南平顶山的一位市民就因为替卖菜的农民说句话,随即遭到城管工作人员殴打致死。发生在广州市的孙志刚被强制收容致死事件更是震动全国,最终促使国务院废止了实行几十年的《收容遣送办法》,通过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然而,在中国许多城市中,围绕城市管理工作发生的冲突,从数量到强度,似乎都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的发生让我们不禁要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城市管理工作反映出的问题,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问题的一种集中体现。小商贩可能影响了公共空间的环境卫生,但是,如果取缔了他们,不但影响他们个人的利益,同时,也影响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失业人口摊贩化、摊贩群体弱势化、摊贩经营非法化等问题的出现,使街头摊贩管理成为一个城市治理中的难题,而城市管理部门则成了这支弱势群体的直接对立面。在涉及城市集贸市场的问题上,国家在去年治理物价的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允许在城市的相应地方建立集贸市场,承认流动商贩的合法性,解决老百姓吃菜难的问题。治理城市,需要让民众参与城市管理。民主化可以解决公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问题。城市管理工作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确。现在,城市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大,交通、市容、市政、环卫、环境保护、园林绿化等许多方面。老百姓戏言:“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而矛盾恰恰就出在这里。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法律和法规明确对具体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出规定。按照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职责范围,该谁管就谁管。所以,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各行政管理部门也对此有不同意见。现在唯一的城市管理工作执法依据就是《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国务院或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地方组织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政府有权根据精简、效能、统一的原则,决定一个政府的工作部门实施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现在一些城市已经按照这方面的规定,成立了城市行政执法管理机构,单独实行行政执法工作。尽管如此,由于没有单一的法律对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行政执法管理机构的权限做出规定,因此才使得城市管理工作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所管理的事项都要通过其他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解决发生的问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从1997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启动了城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以期通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来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然而,城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至今10多年,依然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城市管理法律或者是行政法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直面临法律缺位的尴尬窘境。行政处罚权的相对集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管执法机构权力过大和执法人员自由裁量余地过大的问题。屡屡见诸媒体的城管执法问题,大多与城市管理部门被赋予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有关。目前,城管执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与职责不够明确、执法手段单一、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关。城管执法手段单一、过分依赖强制手段,早已被舆论所诟病。因此,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职权进行规范,有必要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城管法,既赋予城管必要的执法权限和保护手段,让城市行政执法拥有可靠的法律依据,又进一步明确城管部门的职责范围,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拥有明确的执法权限,让老百姓也知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今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总书记特别强调的三个“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给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即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国家立法不完善,至今没有一部城市管理的法律或者是行政法规来规范城管执法,不能实现职权法定,由此导致城管执法机制不顺。“法无明文规定不能随意行政、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没有翔实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作支撑,没有专门和独立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只能参照其他相关法律。其依据的又都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没有处罚条款和具体的行政强制措施及有效的行政执法手段,往往达不到执法效果。没有法律保障,导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无法顺利实施,城市管理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
篇9
围绕全国一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群众满意”目标定位,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群众满意城管”工作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决定》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年度依法工作的意见》各项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执法的理念,以依法执法、合理执法、高效执法、透明执法、诚信执法、廉洁执法为基本要求,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不时提高乡村管理行政执法的工作水平,适应乡村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组织领导
建立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城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各科室、各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关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全局系统推进依法行政的调查研究,提出和制定具体工作意见,指导、协调、督促各科室、各单位落实本实施方案。
三、基本目标
到年底,局各科室、各单位依法行政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显著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素质明显提高,考试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80%以上;依法履行城市管理七个方面行政处罚职能,破解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街面管控水平明显改善;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基本健全、科学、完善;分工科学,权责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基本形成;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行政处罚正确率达到100%以上,行政执法工作的考核成绩在全市和市局系统名列先进。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决策机制,实现依法、科学和民主决策
1.健全行政执法决策程序。涉及年度执法工作意见、重大专项行政执法活动、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等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或者重大社会影响的事项,应当建立队员参与、分级论证和领导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制度、依法公开制度和逐级报告、备案制度。
2.建立行政执法决策法律审查制度。进一步深入完善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完善城管处罚自由裁量,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各科室、各单位起草拟定的规范性文件,涉及执法事项的,应经局领导班子合法性审查方可按规定报批制发。
3.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决策实施的跟踪、反馈和评估制度。要加强决策实施情况的跟踪和反馈工作,制定科学可行的决策评估办法,定期对决策实施的成效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工作考核,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的统一。
(二)进一步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局系统干部的学习。建立局系统干部集中学习制度,全面打造学习型机关。通过学习,及时掌握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2.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局系统全体工作人员每年学法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局系统干部和科室站所负责人要带头学好行政执法方面的综合法律知识和城市管理七个方面的专业法律知识,全面理解和精确掌握法律基本原理,熟悉专业法律、法规、规章的常用规定和有关政策,不断提高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监督本级机关执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局系统其它工作人员也要结合各自的工作任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努力增强综合法律和专业法律的知识素质,提高自身依法协调、依法处理投诉、依法宣传、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3.加强执法业务的培训和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法奖惩机制,完善考试制度,激励执法人员学法用法。实行考试积分制度,并与考核挂钩。继续举办培训周活动,通过集中授课、座谈讨论、典型案例剖析、模拟执法、专题辩论、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务实管用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全员依法行政水平。举办第一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城管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4.坚持和完善激励机制。开展星级中队、星级队员、办案能手、服务明星、最佳案例等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单位和个人的示范效应,激发广大执法人员学先进、赶先进的积极性,促进执法队伍建设。
(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营造依法行政良好氛围
年将继续利用各种宣传载体,使电视正常有画面、电台正常有声音、网络正常有资讯、街头正常有阵地。
1.继续开展城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月活动。深入中心广场、街头、居民区,进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社会服务活动,现场向广大市民做好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服务。
2.积极开展“城管文明共建”活动。与学校师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与街道、居委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
3.进一步开展“城管贴民心”工程。继续围绕城管执法“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工作主线,坚持文明执法、服务管理,将惠民措施件件落到实处,并进一步挖掘城市管理惠民举措,以品牌建设的理念,加强宣传造势,在全市打响“城管贴民心”品牌效应。
(四)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严格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1.健全行政执法各项制度体系。要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中心,进一步完善行政处罚案件逐级审批,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集体讨论和核审、备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范,罚缴分离,暂扣罚没物品处理,立案监督,处罚听证,错案责任追究,国家赔偿等系列配套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处罚与行政监督月报等制度,推进执法过程文书化,执法结果案件化,执法效果最大化,确保行政执法案件合法合理;着力加大对违法占道经营执法结果的监督。
2.严格制度的贯彻执行。教育全体执法人员自觉遵章守纪的基础上,加大执法执纪的监督力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依、执纪必严、违纪必究。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行政执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形式合法,自由裁量适当,执法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有序,执法形象良好,执法绩效明显,政府、人民满意的目的。
(五)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1.继续深化政务公开。要充分认识政务公开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按照“阳光政府”、“透明执法”的要求,在现有公开职责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事条件和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暂扣罚没物品的处理结果、去向的公示工作,逐步公开处罚结果,公开投诉处理进程和结论,公开强制拆违进程,公开执法工作统计数据等一切依法应当公开的行政执法工作信息。要创造条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执法政务,扩大公开范围,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为广泛接受外部监督奠定基础。
2.自觉接受市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监督。要主动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报告工作,接受质询;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查、视察工作,认真听取人大、政协对城管执法工作的检查、评议意见和建议,并在工作中积极改进;认真、及时地处理好人大、政协的提案、议案,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并及时反馈。
3.认真接受复议机关的行政监督和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要正确对待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向复议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正当行为,按要求积极做好复议申请的答复和出庭应诉工作,按时向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证据和执法依据。对复议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行政判决、裁定坚决执行。
4.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真诚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通过部门、政府网站、城管网站、网络、新闻媒体对城管执法系统各项工作的监督,虚心听取各方意见、批评和建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整改的,要坚决整改,取信于民,不得推诿拖拉;对确有客观原因,一时难以整改或不能整改到位的,也要坦诚相待,如实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取得人民群众的谅解,不得闪烁其辞,模糊不清;对确实不属城管执法机关管辖的事项,要认真向投诉人告知正确的受理部门和联系方式或者代为转办、移送,不得不闻不问,态度生冷。开展聘请志愿者和继续做好聘请行风监督员工作,进一步广开监督渠道,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篇10
摘 要: 临时工,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多个行业,并引发“临时工现象”。行政执法中临时工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年来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不足,依靠大量临时聘用人员协助社会管理。素质低下的执法人员不是在增加政府的执法力量,而是在瓦解法律的权威和减弱执法者的能力,因此不得聘用编制外的临时工。政府通过简政放权,将权力下放给市场和社会,缓解执法不力的压力。
关键词: 临时工 行政执法
一、行政执法中的“临时工现象”
2010年11月9日,河南中牟县76岁的菜农张会全在卖红薯时,被执法城管掀了菜摊,连连扇脸,后有关部门称打人者为临时工;2011年9月,江西修水县一女子到派出所为孩子办户口,与户政人员有所争执,办事女警竟然发怒拿起台面资料砸向办事居民。修水县公安局回应,已将“发飙女警”蒋某予以辞退,蒋某为聘用人员,并非在编警察;2012年3月,温州公交车司机撞死3人后逃逸,官方称肇事者系临时工;2013年5月31日,陕西延安市发生“城管跳脚踩商户头部”事件。延安市城管局回应,包括踩人城管在内的4人均为临时聘用人员。另据《新京报》记者披露,延安市城市管理局参与一线执法的城管队员超1/4是协管员,属于临时聘用人员。该市城管监察支队目前正式在编人员139名,协管员55名。 2014年4月9日,福建马尾亭江集贸市场,城管与一名摊贩发生小冲突后,一名老人上前劝架,疑因遭到城管方面人员的殴打,当场不治身亡。马尾区政府在微博通报中提到两位伤人者的身份是该地区的“市容协管员”,而不是此前有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城管人员”。 而“市容协管员”是政府聘任的临时工,没有编制。
临时工,一个在法律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用工形态,如今却大量存在于多个行业,到处都是临时工,并引发“临时工现象”,中储粮林甸粮库几万吨粮食失火是临时工监管不力,红十字会向国企、老干部捐赠上万辆自行车是临时工,“中华脊梁”奖的活动文件是临时工伪造的,暴力执法的是临时工,上班打牌的是临时工,违规申请保障房的是临时工,强制拆迁的是临时工。政府临时工,指的是政府机关临时聘任的人员,没有编制。根据我国新劳动合同法,已经没有了“临时工”一说,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就是单位的正式员工。
政府雇佣临时工作人员参与行政执法,临时工们并不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及执法能力,使得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大量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民的人身财产全,而且使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公信力下降。政府雇佣临时工对学历没有要求,以延安为例,城管部门的临时工大多为初中毕业,少数为高中或以上学历。多数部门在招聘时只要求初中、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没有职业技能要求。部分临时工入职后会为他们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法程序,但多数入职后不进行正规进行培训,工作仅凭经验。政治工作、党团学习、纪律教育等制度形同虚设,对于随时可能遇到的暴力冲突,也没有任何针对性的防御培训。协管员的队伍设置、人员招录辞退、福利待遇、经费来源、法律责任都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这些制度上的不完善必然导致行政执法的不规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临时工现象”存在原因
行政执法中临时工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诸多方面:首先,临时工没有编制,不用占编制名额,在编制满额的情况下,各单位只好大量扩充编外人员和其他人员,不占编制单位也就不用承担各种福利待遇;其次,临时工的工资待遇较低,延安城管局临时工每月910元,浙江2009年城管基本工资为900元,不解决住宿。但是临时工的劳动强度却很大,实际工作都由他们承担;再次,临时工入职和辞退更容易,程序更简单,在职期间管理、培训没有严格要求。最根本的原因是近年来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不足,依靠大量临时聘用人员协助社会管理。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这导致了城市在规模上的迅速扩张。近二十年来,中国各个城市的面积和人口都在成倍增长,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张给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管理问题变得棘手。各地政府开始通过“社会公益性”岗位招聘辅执法人员,包括治安协管员、交通协管员、城管协管员等,但没独立执法权。再者,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开始,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党政企三位一体的单位体制管理社会。这种党政企三位一体下把整个社会都纳入了有效的管理系统,地方政府本身的管理职能显得多余而严重退化。但在改革开放后,政企分开,经济单位不再承担社会管理功能,地方政府管理功能弊端立即暴露出来。上述两个重大的社会变化导致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再加上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部门人员减少,而社会管理事务增多,政府部门没有根据新形势及时调整编制,使得执法人员短缺,各个地方政府才开始大量聘用编制外的临时工作人员。①
但是,这种以降低标准和人员素质,扩大工作人员数量的方式,对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不仅无益,而且有害。首先,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尤其是行政执法能力的提高并不取决于数量的增加,而是取决于管理和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一个没有经过正规教育和专业培训的人员进入社会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不仅很难严格按照法律和法规进行工作,而且这些人本身可能会成为违法的主角。其次,政府执法主要是凭借法律的权威,而不是靠人多势众。如果说,城市执法主要靠人多的力量,那么每个城市的城管部门再增加一倍或几倍都无济于事。因为一旦在执法过程中发生冲突,执法人员再多也只能在数量上居于少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如果没有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政府人员再增加几倍都无法有效管理。
对这些执法部门来说,聘用临时工既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又节约了成本,一旦出了事,还可以直接推向前台充当替罪羊,实在“美事”一桩。可是,对公众来说,并不具有执法资格、只能协助执法的临时工在不少地方成了执法主体,因为权力大责任轻,权责严重不对等造成他们轻视法律,肆意侵犯执法对象的权益,引起公众的极大不满。
三、关于政府“临时工”的法律定位
1、临时工的法律身份
临时工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固定工制度。1954年5月,劳动部《关于建筑工程单位赴外地招用建筑工人订立劳动合同办法》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引进了临时工的概念。1962年10月14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国营企业使用临时职工的暂行规定》第一次对临时工的使用管理作出规范。1965年,国务院的相关规定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行两种制度,少用固定工、多用临时工。1989年10月5日,国务院颁布《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次对临时工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该规定第二条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的临时工,是指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即便是在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使用临时工的计划经济时代,相关规定也并不否认临时工是单位的职工。执法领域,公安、城管行业的“临时工”群体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协助普通民警、城管执法人员,负责治安维护、交通管理、市容市貌维护等。
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对所有劳动者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同工同酬, 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可以在劳动合同期限上有所区别,就企业而言“临时工”的称谓或用工形式已经过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今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人必须签定劳动合同,并给予相应的福利待遇。《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把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以临时工、正式工进行划分,而是规定双方都应签订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就是说我国在法律意义上已没有临时工、正式工之分,只有合同期限长短之别。这标志着,从法律的层面上来说,“临时工”概念早在1995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临时工这个计划经济的产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事实上,“临时工现象”仍然存在,大量的临时聘用人员
2、临时工的执法身份
虽然临时工群体由于种种原因现实存在,但是他们并不具有执法主体的身份,不得参与行政执法。行政执法活动是行使国家行政权的活动,这就要求承担行政执法活动的机关或组织,要具备相应的条件或资格并经国家有关机关的合法许可。按照我国《公务员法》,行政执法岗位早已实行定岗定编和逢进必考制度。要有执法权,必先有行政执法资格和身份;否则,就没有行政执法权。在行政执法机关,“临时工”本来就没有合法身份和行政执法权。
按《行政强制法》第十七条: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该条表明,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行政机关内的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实施,并且不得委托其他人,按照行政机关的逻辑,临时工们并不属于行政机关的在编人员,那么临时工并不能参与行政强制措施的执法任务。
《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第十七条: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第十八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内容表明行政处罚只能由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不再编制内的临时工是不能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即使委托也要委托符合条件的组织,而不是个人。
以上表明临时工不能参与行政执法,将执法权委托给临时工的做法是违反法律的。退一步讲,即使临时工参与了行政执法,相关部门也不能免除责任,不能因为是临时聘任的人员就将违法行为和自己划清界限,临时工所在的部门也是要承担责任的。临时工参与执法代表的是行政机关,民众相信,无论你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工,当你站在社会管理的第一线,你就代表政府形象,你行使的就是政府职能。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人在权限内,以被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人对人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明确: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所以说,就算是临时工,只要参与执法,代表的就是单位法人主体,如果发生城管打人等暴力行为,不管是正式职工还是所谓的“临时工”,单位都要承担民事责任。
四、政府不应雇佣“临时工”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成员、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在日前公开发行的三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中撰文披露以下内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等引发纠纷甚至,往往由执法机关不按程序办事或程序不规范造成。鉴于此,我国将全面清理行政执法人员,严禁未取得执法资格的人员执法,将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的合同工、临时工调离执法岗位。从法理上讲,行政机关是权责统一的,行政权力既不得擅自放弃,也不能任意转让,聘用“临时工”违背了现代行政精神。在现实层面上,招聘“临时工”既容易导致权力寻租和某种灰色交易,也在权力外包过程中导致基层乱象丛生,还会助长相关单位和编制内人员的慵懒作风,更直接加剧了有关部门人员冗多、财政负担过重,或者通过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来供养“临时工”。因此,废除编制外的协管员制度势在必行,因为素质低下的执法人员不是在增加政府的执法力量,而是在瓦解法律的权威和减弱执法者的能力。不仅如此,即使是编制内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大幅提高法律水平和执法能力。
那么不聘用临时工作人员,政府无力管理社会的方方面面,很多基层工作由谁来承担?长期以来,临时工参与执法,是因为执法者“人手不足”,太多的事要做,而取得执法资格有着能力门槛与编制限制,于是,合同工、临时工进行执法成为“中国式执法”的必然现象。简政放权,“浓缩”执法范围与空间,才是釜底抽薪之举,亦是根本之策。城管的很多工作完全可以交由市场去做, 譬如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维护等。“向市场放权,向社会让权”,“强化宏观调控,强化民生保障”当这些目标实行之后,“浓缩的都是精华”,有执法资格的人员去执法也就变得很轻松。
值得提醒的是,传统的行政执法模式与习惯也要与时俱进,加快在依法行政框架下的行政执法改革与创新,由执法范围的“量变”、执法人员的“量变”,引发执法功能走向更好地捍卫法律尊严、维护公民权利的“质变”。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上一篇:班子生活会发言材料
- 下一篇:财务工作的难点和挑战性
精品范文
10城管执法条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