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基调,拓展社区共建工作新路子,广泛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结对社区办实事,帮扶困难群众解难事,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水平,增进党员干部与居民群众的感情,全面促进社区建设

    二、 结对共建目标:

    建立和健全社区共建联席会议,形成社区共建工作的新格局,使社区共建单位主动参与社区的建设,真正实现“党建共商,实事共办,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搞”的局面。

    三、共建工作措施:

1、组建社区共建工作领导班子,有专人负责日常共建事务。

2、积极开展市民文明礼仪、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利用社区现有宣传阵地进行宣传,同时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要倡导“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创新学习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借助共建单位的人力资源优势,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学习要求,有针对性开办各种培训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

3、积极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结对共建双方要建立联系制度,加强联系,沟通信息,定期交流,建立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调动各种资源融入社区建设之中,使各类资源在社区共建中得到整合。

4、积极开展社区实事共办:一是整合、添置社区办公室设施,如添置电脑,以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按照“方便居民、合理布置”的原则,对社区办公场所进行适当的布置,更好的服务居民。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原老年活动室的平台上加层,扩大社区用房。四是着力做好老小区整治工作,针对xx新村无物业管理的现状,社区想办法出台人防、物防等措施,为小区居民创造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社区将主动与共建单位联系,发挥结对共建优势,把社区实事共办活动落到实处。

5、积极开展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等弱势群体的排忧解难活动,多渠道、多方面的为他们送去政府的温暖。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想办法为退休人员和老年人设计载体,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

篇2

信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思维以及彼此沟通的方式,信息化作为社区教育发展新趋势,为我们思考和推动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运用信息技术,构筑信息化环境下的社区教育也成为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教育是利用网络技术实施远程教育的一种现代教育形式,以网络为代表的信J息技术的普及与有效运用,能从教育的技术手段上弥补现有教育在资金、资源、人力上的不足,带动社区教育实践的全面改造。因此,构建一个一体化、网络化的社区教育网络,给社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互动、全方位的学习平台势在必行。1.2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1.2.1研究意义社区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它必须跨越时空限制,实现居民的广泛参与;}fn要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必须借助信息化,搭建社区教育网络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区学习网络也越来越具有发展潜力,社区教育网络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

社区教育网站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社区的先导,为此,需要设计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网络,以便最大限度地、及时}fn方便地满足社区成员多种多样的学习需要,使得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能得到最优化配置;_还能最大限度地吸纳社区的外部资源,为社区居民整合各种资源,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共享。

1.2.2可行性分析1.终身教育的理论指导终身教育着眼十教育客体,更侧重十创造学习的条件,着眼十建立各种教育机构,提供各种教育场所和机会,建立和架构一个使学习者能够终身受教育的体系,使人们各种学习需求的实现得以保障。现代终身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提倡“教育应贯穿十人的一生”,主张“学校不应成为年轻人的专利”。它更强调未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应该是连接家庭、学校}II社会的,以及贯穿人的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的一种统合Ifn协调的体系‘。终身教育的落实,有赖十社区教育作为其实现途径;社区教育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篇3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筑;技术表现;形象“自由化”;交流空间;小型化;专业化

Abstract: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practical project and the analysis of way of designing community cultural buildings, this article tries to summarize the designing features of community culture buildings at presen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redefinition of style and function, technical performance, the expression of“unrestricted”building, the realization of leisure and the increase of communication space. Meanwhile, also reveals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minim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The point that the designing of community cultural buildings should cat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cultural industry is also emphasized.

Keywords:community culture buildings;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the expression of“unrestricted” building;communication space;minimization; spec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2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6-0143-03

1引言

文化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公众性,随着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富足的生活使人们更加重视精神上的愉悦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各种文化活动的热衷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城市的文化色彩在市民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文化建筑功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对城市的空间环境产生新的重大的影响,文化建筑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文化建筑应定位于对居民开放的服务性质建筑,其发展也会带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它不但丰富了城市的市民生活,而且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有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改变城市形象,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吸引投资和增加凝聚力。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 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 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 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4

围绕甲型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肿瘤、肝炎等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要求。结合各种卫生日主题开展宣传活动。特别是积极开展“世界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卫生主题日宣传活动。做好针对农民工、外出打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根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开展群众性的健康安全和防范教育,提高群众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建设,促进健康教育网络信息规范化。加强健康教育档案规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 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12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3、向居民播放健康教育光盘

在输液室设电视及dvd,每周定期播放健康教育光盘,光盘内容以居民的需要为原则,做好播放记录、播放小结等。

4、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

计划上半年、下半年各开展一次居民喜欢的健康知识竞赛,专干提前认真组织,设计试题、配备奖品,让居民在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日常所需的健康知识。

5、办好健康教育宣传栏

按季度定期对中心的3个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换内容。将季节多发病、常见病及居民感兴趣的健康常识列入其中,丰富多彩的宣传健康知识。

6、发挥取阅架的作用

中心大厅设健康教育取阅架,每月定期整理,将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摆放其中,供居民免费索取。

(四)、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对辖区1%的人口科学规范的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知晓、技能掌握、行为形成情况和健康需求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专干主要负责设计调查方案、调查问卷、评估总结等工作。

篇5

20__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揽,按照以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把反腐倡廉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具体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政班子成员带头细化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干事业同带队伍统一于领导和指导全局的各项工作中。

二是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消减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民主测评的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探索并实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长效机制,开展软环境治理整顿,为经济发展排阻障碍,为后发崛起保驾护航。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好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规范运行,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延伸服务触角,本文来源:文秘站 深化服务领域,发挥其服务基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作用;抓好社区“三资”委托服务工作,做到既要学管理好,又要学服务好,实现社区“三资”的保值、升值;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强化街道社区两级排查调处各类问题的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利用和挖掘廉政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提高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规定。抓好干部作风长效机制建设,使街道社区干部作风有新的提高。

五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在坚持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继续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抓好专项资金综合治理,探索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稳定,认真查办案件。

20__年,街办纪委将本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一理念,继续加大和查办案件工作力度,逐层抓好落实。继续深化落实工作机制,力争做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街道。查办案件要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七是积极教育引导,发挥宣传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篇6

(一)全力推动公园景区改建工程(区级重点)

开展和儿童公园(钻井公园)改造工程建设。一是督促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及监理,对于现场发现与图纸中不符的问题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与设计联系沟通,并及时予以解决调整。二是严控施工工期,完善工程建设例会周报制度,及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相关问题,为按期完工扫清障碍。三是严把工程质量、加强督促指导,监督监理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查验,实行定期与不定期抽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确保项目如期建设完成。

(二)组织开展花园式单位检查(部门重点)

集中利用二年的时间对已获得“花园式单位”的33家单位进行复查,形成该项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以确保“花园式单位称号的名副其实。一是成立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单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花园式单位专项会议,贯彻和宣传成立花园式单位的意义,让企事业单位领导对单位绿化、美化的引起重视,投入充足的人力、财力抓好自身环境建设。二是定期组织对已评为市级花园式单位和小区的33家单位开展联合大检查,对好的花园式单位要提出表扬通报,作为样板花园式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对排名垫底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年底组织年终评比大会,对于较好的花园式单位给予表彰奖励,清除不合格单位。三是继续做好申报创建市级花园式单位的工作。

(三)全面提升城市绿化管护水平(提升计划)

一是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建立严格的考核管理机制。加强对绿地责任单位和管护单位的考核,加强日常管理和巡查,对不认真履行管护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通过严格的检查和考核,切实做到督、查、改环环相扣,进一步提高绿化管理水平,提高树木成活率,扩大城市林木绿地覆盖率,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二是开展养护管理竞赛活动,以竞赛促管理,并逐步尝试园林绿化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园林养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是强化职工技术培训活动开展、绿化作业形象提升及工作信息沟通反馈等方式,确保绿化措施落到实处。通过举办各类绿化专业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现场会等,加强对植物保护、园林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园林树木学、宜居城市的生态管理等实用性强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绿地管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四)其他工作

一是2015年重点绿化工程。按照区2015年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将继续加大绿化工程投入,组织开展东宾路、新华路等道路绿地以及第十九小学、20小学、十三中等庭院内外绿地的景观提升建设,计划实施镇绿化管网以及217国道两侧绿化管网改造工程。

二是义务植树工作。重点组织辖区广大市民参加高速绿化、217国道绿化的义务植树活动。组织辖区内个体工商户、暂住居民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开展认建、认养树木绿地、抚育管护、义务宣传等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提高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积极性和尽责率。做好城区义务植树法的贯彻执行工作,加大义务植树的覆盖率,义务植树的数据力求更加精准。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宣传绿化知识。为了让的居民更多的了解园林绿化知识。一是在各社区、居委会轮流进行园林绿化相关知识、义务植树宣传活动,针对居民的特点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抢答赛活动。二是在4月至6月期间,在各小学、中学等校园内发放印有绿化标语、义务植树标志的课程表,并向学生宣传绿化法律法规,让学生从小就养成爱绿护绿的好习惯。

(五)加大提升绿化品质

一是探索区适应性树木及供货方式方法。

二是结合绿地系统规划体系,完善相关区域建设。

篇7

(一)执法检查范围

按照中片、东片、金院片、东南片、西片的顺序逐个社区拉网式检查

(二)检查工作重点

全面排查各社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重点对小厂子、小作坊进行摸底检查。

时间安排

自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

组织形式

此次拉网式执法检查采取采取联合执法模式,由安监办、派出所、工商所、三产办、供电所、宣传科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各社区配合,逐社区、逐企业进行拉网式检查。

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拉网式检查工作顺利实施。联合执法检查组要切实本着“以人为本”的监管工作理念,保持对广大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开展拉网式执法检查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全街道当前正在组织实施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项行动以及网格化建设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确保拉网式执法检查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篇8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使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对于积极应对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实现老工业城区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振兴的必胜信心上。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任何困难的重要前提。区域文化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寄托,在维系感情、凝聚力量、激发斗志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大东区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这里有北大营、东北讲武堂、东三省兵工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少年读书旧址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作为*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这里曾经制造出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汽车、第一台大型矿山设备。在推进大东全面振兴的实践中,我们通过挖掘区域工业文化、民国文化、抗战文化的深厚底蕴,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凝炼形成了“志存高远,澎湃驰翔”的大东精神,创造性地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理论及体系应用于城区文化建设,构建起了城区形象识别系统,结合其推广和应用,积极在机关、企业和社区三个层面开展优良传统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全区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老工业城区的发展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力的提升,助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经过全区上下的奋力拼搏,以欧盟经济开发区、汽车城、东中街商业区、沈海物流区、科技产业区、万泉文化产业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格局全面拉开;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以汽车产业为支撑的工业规模不断壮大,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基础已经奠定;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和谐社区建设等工作已经走在全市前列,取得了文化、社区卫生服务、科技进步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这为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大力弘扬大东精神、抗非典精神和奥运安保维稳精神,全面提升文化力,坚定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振兴的必胜信心。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上。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民群众的自发愿望,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我们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到全区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全力推进以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馆、图书馆、酒博物馆等“一场十馆”为主体的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加快万泉公园和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大力推行开发商、物业公司、社区“三位一体”新模式,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区人民打造实用便捷、娱乐休闲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成立了区文联,创办了《万泉》文艺期刊,开展“市民讲坛”、“五月的鲜花”工业文化巡礼等活动,“东城群众文艺创作奖”持续举办并升格为全市推进群众文艺创作活动的奖项;机关、企业、校园、社区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群体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莱茵河畔社区老年合唱团荣获了全国老年合唱节最高奖——“骏马金奖”,并在2009年央视春节晚会中参演;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注重廉政文化内化于心的作用,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社区、家庭、校园、企业、农村的“六进”活动,努力形成“廉荣腐耻”的社会意识,在全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前提。我们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理性应对金融危机的承受力、面对落差的容忍力和努力工作、锲而不舍的向上力,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保增长的社会环境更加良好。

必须把文化建设的成果体现在激发创造活力、推动经济发展上。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动力在经济。我们到先进国家和地区考察,在感受其经济发展速度之迅猛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出的发展生机与活力。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注重发挥文化力的作用,树立区域文明开放的良好形象,“金杯中华诞生地,宝马通用新家园”、魅力东部、汽车城等品牌已经成为大东区的代名词;推动各项工作创新,与兄弟区联合创办了*欧盟经济开发区、东新工业园,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在各经济发展载体实行了新体制新机制,调动了积极性,激发了创造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要努力提升文化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区域对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充分利用国家出台优惠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尤其要引导军工企业扩大民品生产,依靠自主创新,抢占市场份额,实现更大发展,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倡导创业文化,发挥兴业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舆论氛围,努力形成让一切劳动、创造、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良好局面。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宗旨,全面推进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力争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土地开发、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积极推动两型社会建设,不断增强望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期间,确保财税收入增长率保持在15%—20%的发展水平,到2015年实现财税收入达到2.6亿元以上,街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000万元,年均增长16.36%。

旧城改造进一步加快。一是完成嘉茂广场·中山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实现税收;二是完成长江食品厂片汉中地块旧城改造建设,建立楼宇经济总部;三是完成汉中二期危改建设,打通操场角路。四是实施汉中三期旧城改造,率先在全区完成改造任务。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低收入家庭生活、住房做到应保尽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全街6个社区两型社区创建目标全面完成,实现中心城区老旧住宅物业服务全覆盖。群众安全知识普及达100%,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创建辖区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三、工作任务

1、以旧城改造为依托,实现项目兴街。“十二五”期间,我街旧城改造应紧扣“快拆、快挂、快建”发展方针,着力抓好四大项目建设:一是嘉茂广场·中山项目,以此项目的建设完成,来拉动中山大道、武胜路沿线商贸服务、现代服务以及楼宇经济的发展;二是长江食品厂片汉中地块楼宇经济项目,力争2010年完成此地块旧城改造,打造出一条武胜路至沿河大道商务区,使之成为沿河滨水商贸中心;三是汉中二期旧城改造项目,汉中二期要坚持整体开发、就地安置的原则,分步、分期实施,一期建设的同时,滚动实施二期、三期的拆迁与建设;四是操场角道路畅通项目,利用汉中二期建设的时机,完成街辖区内道路的规划建设,打通操场角路,营造一条生活气息浓郁、交通便利的商业街。

2、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确保税源富街。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注意整合招商资源,重点盯住国际知名企业、中央直属企业和上市地产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专业开发商、主题营运商和战略投资者,继续推进“零资源”招商,提高项目和企业引进的成功率。提高项目策划能力,坚持以开发带开路、以开路带项目的发展策略,先以旧城开发为载体实施大面积、大规模滚动式开发,再以旧城改造所形成的道路为支撑,以中山大道嘉茂广场为拉动,大力引进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医疗康复中心、宗教礼仪服务等新型项目。随着旧城改造的逐步推进,嘉茂广场、汉中二期等项目的建安税和房屋销售税将会大幅提高。

3、以惠民利民为目标,加强社区建设。围绕全街“两型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紧贴百姓需求,力争将“两型社区”建设成“民心工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形成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中介服务、居民自主服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模式,为辖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就业服务。抓好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搞好社区公益服务和有偿经营服务,开展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等多种中介服务,形成管理体系,提高社区服务功能,为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打下坚实基础。继续推进老旧城区物业服务管理工作,以“小区变面貌,群众得实惠”为宗旨,不断完善居民的居住环境。通过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使全街6个社区创建达到“全优”标准:2010年,汉中、万兴社区完成社区服务站的建设;2011年马家、三善社区创市级示范社区服务站;2012年上闸、万兴社区创市级示范社区服务站;2013年汉中、长寿创区级示范社区服务站。

4、以帮困救助为己任,完善保障救助机制。深入推进全民创业,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探索建立发展就业联动机制,充分发掘就业资源,努力拓展就业渠道。落实新一轮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监控和失业预警机制,加大对失业青年的技能培训力度,帮助失业青年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继续做好“五险”和居民医保“扩面”工作,进一步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加大帮扶救助,加大特困家庭定期物资救助与临时现金救助力度,继续落实大病救助和“五免六减”政策,缓解低收入群体和其他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推进低保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全国低保规范化管理示范站活动,力争全街100%的社区达到示范社区标准。

5、以创建环保街道为契机,打造宜居生活环境。一是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积极争取区政府支持,多渠道拓宽城建资金来源,加大对辖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对辖区背街小巷破损路面进行改造,集中力量做好道路畅通、环境满意、违建控制三大工程。二是规范城市综合管理。立足达标、创优,进一步改善辖区市容市貌。立足干净、整洁,着力清除背街小巷的暴露垃圾,逐步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立足严查、实控,坚决拆除违章建筑。立足有序、畅通,重点推动操场角路和沿江大道地区的综合整治工作,有效缓解道路拥堵状况。三是健全市容管理制度。探索和建立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分片管理、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建立与网格化管理相衔接的应对机制和处置措施为重点,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能,畅通处置督查渠道,规范工作流程和管理标准。

6、以平安稳定为动力,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一是继续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引导工作,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鼓励辖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治,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定期召开辖区治安会议,及时分析辖区治安形势,适时调整安保力量。加强防范设施建设,完善社区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按照“能联则联,能封则封”的原则,积极引导社区采取封闭、半封闭式管理。三是做好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帮扶,认真解决“两释”人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统计工作,并创造条件使其早日融入社区。四是畅通诉求渠道,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及时解决公众合理诉求,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工作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稳定。五是加强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7、以齐头并进为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辖区文明创建活动,以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家庭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以市民学校为依托,继续抓好社区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抓宣教,优服务;抓法治,促管理”为目标,以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深化信息平台建设,夯实计生基层基础工作;坚持“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唱响“发展汉中,和谐汉中”的主旋律,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国防教育的方式方法,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

四、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完满完成两型社会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全街要在紧紧团结在街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的周围,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分管领导与部门工作人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本部门目标任务的同时,竭力协助其他部门的工作。全街要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克难奋进的勇气,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篇10

【关键词】社区 文化建设 思路及对策

煤矿社区是矿井衰老关闭破产后组建的新型管理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服务于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工病亡遗属、待退职工和广大职工家属,维护矿区稳定,创建安全稳定充满活力的和谐社区,让职工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共建精神家园。这是新形势下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维护矿区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问题及原因

一是离退休人员多、伤病亡遗属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大。

铜川矿务局有离退休人员33000多人,六个社区就有离退休人员15600多人,约占全局离退休人员总数的48%;全局有伤病亡遗属11000多人,六个社区有伤病亡遗属4800多人,约占44%。由于居住和生活等因素,这些人员约有三分之一在社区居住,有三分之一依靠子女在铜川周边居住,有三分之一在外地或回原籍居住。而且时有交替流动,居住不定,增加了加强教育和开展文化活动的难度。

二是硬件投入不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差。

煤矿企业社区都是近几年先后关闭破产后组建的新社区,由于破产政策所限和经验不足,一些厂房和基础设施特别是过去职工较为集中开展活动的“矿工俱乐部”都随着破产拍卖或移交,致使社区加强文化建设的阵地缺失,必要的文化设施不齐,而且更重要的是各类文体活动精英也四分五散,各自谋生。随着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行,矿务局和社区都花大力气进行了完善和补添,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文化精神需求。

三是软件建设先天不足,后天乏力。

煤矿社区文化既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大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社区文化应该与企业文化形成一个协调相容的良性互动。而在实际操作运行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新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观念吸纳不够,表现形式和意识形态较为落后,和谐文化建设的制度和机制滞后,竞争创新激励机制不活,出现了社区文化与社会文化衔接和协调不到位,注重经济效益的多,提供公共服务的少;习惯性文化思维多,创新文化思维少。

四是文化活动内容方式单一,范围辐射面小。

社区中老年文体活动,主要依赖于离退休人员原有的文体爱好者,尤其是享受破产政策提前退休的人员,他们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自娱自乐,活动内容是社会上流行的秧歌舞、健身操、门球和象棋比赛等,还有秦腔、豫剧爱好者组成的自乐班,社区对中老年文体娱乐活动采取组织起来,“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力所能及地组织开展一些小型文体娱乐活动。但由于受场地的局限和资金的短缺,在社区内部活动的多,对外拓展训练少;老一套重复的节目多,编写创新的节目少;社区之间的双向文体互动活动也很少开展,“小天地”固步自封,进步不大,提高不快,激情不高,活力不足。

五是离退休人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期望值高。

随着煤矿企业改革的深化,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人们在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十分渴望同样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慰藉和寄托,消除退休后产生的失落感和寂寞感;同时也使自己劳苦一生打拼的百态文化底蕴和绚丽多彩的经验之花,在文化建设的大潮中得以释放,再现当年的韵律风采。

二、思路及对策

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强社区中老年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充分发

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体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广泛深入地开展好社区中老年文化建设,是我们必须唱响和谐文化的主旋律和创建文明和谐家园的共同愿景。

一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营造煤矿社区的和谐文化,就是要紧密联系社区创建和谐文化的实际,坚定走创建和谐社区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实施职工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工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新风尚,在全社区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二要拓展阵地,健全体系,形成共建共管新格局。要站在为离退休老干部、老工人服好务的基础上,在硬件建设上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完善设施,利民惠民。在软件建设上,突出特色,彰显个性,积极营造社区文化特别是中老年文化氛围,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活动的标准化管理和量化考核,推动社区中老年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要形成党总支牵头、行政负责、工会配合和团组织参与的运行机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建、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建共管新格局。

三要充分发挥社区中老年文化资源的优势。社区是离退休人员集中最多的地方,老干部、老工人多年的实践磨砺,沉淀了深厚的矿山文化底蕴,各类专长人才颇多,无论吹拉弹唱、戏曲歌舞、美术书法、著书立传、运动健身等业余爱好者门类齐全,有些专长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他们自娱自乐开展的一些活动,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是我们的资源优势,必须广为采撷。

四要大力调动中老年追求先进文化的热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我们要因势利导,注重培养社区中老年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发挥好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采用社区之间文化活动,送出去参加学习培训的方式,拓宽视野,增长本领,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为他们展示才华、交流信息,活跃文化搭建“文化台”、塑造“文化人”,走出社区中老年文化建设的“特色路”。

五要积极开展中老年和谐文化的创建活动。按照局党委《关于重视开展中老年文体活动的决定》,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动员和组织离退休人员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来。以创建老年之家活动为载体,开展健身登山、门球、棋类比赛、秧歌舞表演、秦腔、豫剧自乐班演唱、美术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打造社区中老年文化生活的亮丽风景。从而增强离退休人员对社区的依赖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提高职工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