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源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财源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构,也是落实农村政策的基层单位。在新时期,乡镇财源建设与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对我国乡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新时期为促进乡镇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从减免农业税到废除农业特产税,相关税费体制都在进行性的改革,这些改革为乡镇居民带来了实惠,也使基层政府机构发展乡镇经济面临了机遇与挑战。因此,新时期乡镇政府需要不断加强经济建设及财源假设,带动乡镇经济与财源协调统一发展才能促使地方建设的稳定良好发展。
一、新时期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措施
1.科学合理调整经济结构,促经济发展
想要乡镇经济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抓龙头带龙、基地扶农、科技兴农、市场活农,使传统农业优化升级,从而促使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乡镇政府要针对所在地区农业产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主动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如“公司”+“基地”+“农户”或则“公司”+“协会”+“农户”等方式,还可积极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使生产在有组织、有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帮助居民更好抵御市场风险,有效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2.加强民营经济建设,促经济发展
乡镇经济发展根本解决办法就是加强民营经济建设。“抓大促小带中间”是提升民营经济的基本策略。所谓“抓大”是指重视引导和督查有一定规模的民营经济以现代企业建设为目的,强强联合形成龙头经济优势,以此带动地区民营经济整体发展的迅速提升。所谓“促小”,是指通过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结对联谊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居民或农户介入其中进行经商或务工,促使民营经济群体规模增大,扩大致富面积。所谓“带中间”是指在形成龙头效应之后,促使小业户群体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进行发展,增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及其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培育特色产业,促经济发展
特色是一种品牌,特色产业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乡镇经济想要得到长足发展,就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打造特色产业。要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原则,充分考虑本地区所处交通区位、资源状况等因素,培育出自身独有的特色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逐渐完善发展本乡镇经济发展“坐标系”,形成产业格局集中化、专业化,科学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4.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经济发展
乡镇政府要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坚持经营城镇理念、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使农民转向居民,促进地方经济集中发展。在进行城镇化建设期间,要盘活闲置资产和现有的基础设施,利用租赁、拍卖、转让等方式将有形和无形资产转换,多渠道筹备建设资金,形成良好的资金运作循环。如“投资回收积累储存再投资”。此外,对支持产业要进大力扶持,让民营企业逐渐转向城镇。还要对本地的服务业、商贸业、旅游业等进行合理的开拓,加强城镇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的建设,促进城镇经济科学、快速地发展。
二、新时期加强乡镇财源建设的措施
1.突破传统观念,改变思想认识
传统的理财观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各级政府及部门需要重视及加强乡镇财源建设工作,摒弃传统理财观念,提高认识。新时期,在市场机制下,政府部门必须坚持理念,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去投入和发展,突破乡镇经济结构单一现象。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2.完善体制,深化改革
基层政府在拓展财源同时也要对自身机构进行精简,对超编人员给予清理清退,这不仅能减轻财务经费负担,还能促使办事效益有一定程度提高。同时,还需对乡镇财政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首先在执行中央分税制改革时要充分调懂基层政府对下划的财力、物力、人力的理财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给予发展前景较好的乡镇及落后乡镇更多的政策倾斜,要使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促进地方财政收入增多;最后要通过招商入市的方式加强城镇化建设,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又达到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的目的。使乡镇后续财源得以强化,有效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3.加强税务增管,合理利用
乡镇政府及财税部门要对本地区税源情况有具体了解,并重点分析本地区主要税种在规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寻找出有效的征管办法,不断完善税务征管手段。税收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之一,依法合理的完善征税手段,合理利用税收资源将为乡镇政府财源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时期,乡镇政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想要加强乡镇政府财源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就只有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去总结、积累经验,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实践中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奠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收支管理 财务 制度
一、引言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全体居民的健康,是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提高人民健康,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全国农村人口将近8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4%。所以,农村医疗卫生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农村卫生工作的发展状况将对全面反映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枢纽,是实现农村卫生工作的关键所在,更是广大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途径。
我国卫生部曾经提出在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的职责,更是使我国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性的有效措施,还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财务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对我国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金管理模式的改革,在不断的改革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人员考核、资金监管、人员激励、政策导向等。这些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和医疗卫生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是一种体制的改革,一种机制的变革,改革过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管理中的每个环节。
(一)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是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管理的阻碍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传统的乡镇卫生院是以院长任命制为主的人事管理制度,职工属于在编人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我国的乡镇卫生院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实行了改革,逐渐发展成为任命制、聘用制、非聘用制三种形式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卫生院的职工也相应地出现了在编人员、在岗人员、临时工三种形式。但是有调查显示,很多乡镇卫生院仍把院长聘用制看作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走过场现象。在乡镇卫生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后,人事管理制度不仅仅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收支两条线”财务的管理需要,还要不断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需要的人事管理制度。
目前,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进行,对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也在实施中,但是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仍是上级政府部门任命的,虽然也有公开招聘任命的,但是很多都是流于形式主义。对卫生院职工和院长的绩效考核没有一套完整、合理的考核制度,考核的指标也不全面。这就导致卫生院的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无法同职责挂钩,激励和奖励制度的缺乏导致卫生院的人事管理浮于形式,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逐年下降。所以,要积极鼓励卫生院从业人员,提高卫生院的运营效率是实行“收支两条线”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二)政府投入资金的有限
虽然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每年政府都在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但是,比例仍比较低,这就意味着乡镇卫生院的资金仍需要通过市场的补偿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将各项补偿的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实现我国的卫生事业与GDP、财政支出的同步增长。同时,还应建立起以政府的购买服务为主的补偿机制,引导卫生院实现自身公益目标,最大程度的发挥财政资金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农民健康所取到的促进作用。
(三)乡镇卫生院机构的低运转率,卫生资源处于闲置或配置不足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效率偏低,整体上处于低效率的机构运转中。卫生院面临着提高机构运转率、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充分利用的新难题,这将是改革的目标之一。卫生院可以充分做好职工的考核制度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激励措施来全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机构的低运转率状况。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卫生院主要是实行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两个过程,造成卫生院人员“吃大锅饭”的局面,从而导致卫生院的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极差,使广大农民看病要找熟人排大队才能解决看病问题。因此,在体现出乡镇卫生院公益性的同时,又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为广大农民提供适宜、安全、有效地基本依医疗服务。
(四)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不能适应“收支两条线”的需要
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允许通过医疗收入来弥补医疗服务费用,但是在我国乡镇卫生院存在着严重的“以药养老”的现象,卫生院的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是医疗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奖金的重要来源。另外,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般业务素质较低,工作能力较差。但是卫生院属于事业单位,并没有多余的编制来引进医疗业务骨干,卫生院本身没有人事任免权,只能通过聘用的形式来招揽人才,面对待遇较低的卫生院很多医疗人才根本不愿到卫生院来工作。最终使卫生院出现人才匮乏、医疗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机构建设臃肿的现象。
(五)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导致卫生院年度经费预算难
卫生事业单位的预算一般包括:收支预算、利润预算、资产负债预算。但是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其预算一般只编制收支预算。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后卫生院的收入全部上缴,而支出则由政府全额拨款。所以,政府必须做好预算,这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必要条件。根据相关政策规定,针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助一般采取定额与定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定额补助。另外,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如果财政补助不足,卫生院的部分经费可以通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来进行补偿,所以确定政府对卫生院的拨款是政府对卫生院投入的主要依据,更是收支两条线的难点工作。
(六)难以确定卫生院的收支核算标准
由于乡镇卫生院的收入较为繁杂,如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相关辅助检查费用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的项目主要有业务支出、人员工资支出、设备经费支出、基础建设支出、其他支出等,还有一些不可提前预测的支出。由于在卫生院存在如此繁多的收支种类,所以在具体的核算中就很难做到合理、科学的预测。
三、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作用
(一)规范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通过实践说明在乡镇卫生院实施“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设立了会计核算中心,实施集中支付,同时规范了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通过有效的审核卫生院的各项支出和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降低了卫生院的各项不合理开支,减少了资金的浪费,达到收支管理平衡的目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并能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的向各部门提供财务信息。
(二)改变了卫生院职工工资没有保障的隐患
通过财政拨款提高了政府对卫生院职工工资的拨款比率,使职工工资得到保障,工作人员积极性增加。同时通过对职工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方法,制定了岗位工作目标,极大的带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规范了药品采购和药品价格
通过对药品采购制度的规范,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逐渐将药品价格降低到底线,把更多的实惠让给人民群众,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同时,通过对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探索和研究,改变了过去医务人员的工资、奖金与业务收入挂钩的工资分配方法,提高了卫生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使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医药费用的增长,真正做到了降低医疗费用、让利于民。
总之,乡镇卫生院“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我国农村医疗事业的一种大胆尝试,涉及到诸如人事制度、资金管理制度、人员考核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收支两条线管理不仅改革了卫生院收入和分配挂钩的内部运行机制,更是彻底切断了职工工资和业务收入之间的关系,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优质服务的医疗保障,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金春莲,王景福,医疗机构实行药品收支结余两条线管理的背景与关键点[J]。中国卫生资源,2005.1(25)32-35
[2]刘正喜,赵瑾瑶,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思路[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7)
篇3
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石,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危机四伏,严重影响着乡镇政权的稳定和乡镇经济的发展,破解乡镇的巨大债务难题已迫在眉睫。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源建设慢,收入增长难。笔者走访全县乡镇,从各镇财政所综合上来的情况看,搞财源建设,抓财政收入已成为乡镇财政工作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财源建设搞不好,财税收入上不来,过半或年终任务完不成,乡镇干部便得垫税预交,这是所有乡镇干部不能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且,要搞好财源建设,不仅要政策、科技和信息投入,更需要资金投入,而目前的乡镇财政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对财源建设根本无力投入资金,财源建设成了纸上谈兵,收入增长乏力。
(二)乡镇责大权小,正常运转难。乡镇政府是责大权小的政府,却承担了太多的工作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许多事情都最终要落实到乡镇上。县乡财政是最苦的财政,县乡没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乡镇财政更是难上加难。但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乡镇财政收入的来源形成鲜明对比,常常是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有这方面的支出。比如道路、桥梁建设,乡镇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要承担这方面的义务,于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从农村“普九”教育的责任来看,乡镇财政也很难以胜任。早几年前的教育投入,已使不少乡镇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为乡镇债务的主要来源。
(三)可用财力少,公共服务难。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蛋糕”越做越小,据统计,今年免征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713万元,可支配财力更少了。但在减少乡镇财权的同时,乡镇事权却比以前有所增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卫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等。支出的压力又日益加重,在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四)干部苦且累,待遇落实难。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的其他收费渠道已经堵死,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的也只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难以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在镇村运转困难,债务持续增加、财政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祁阳县县乡干部拿的都是工资,更别说其他政策性补贴了。由于乡镇干部要拿工资来垫付税款,干部情绪较大。
(五)财政负债重,消赤减债难。我县的乡镇财政赤字负债额大、面广、偿还难,并呈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县27个乡镇赤字总额达2577万元,平均每个乡镇95.4万元,负债总额达2376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880万元,不少乡镇已到“工资停发、发票停报、车子停开、电话停打”的地步。我县有一个1995年撤并建时成立的新镇,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累计赤字和负债582万元,挂账的还有221万元,沉重的财政包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即便从现在起只收不用,也要5年才能消化完。乡镇负债是一个亟需解决而又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基层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二、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几点建议
乡镇财政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在乡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逐步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着力,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是乡镇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结合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来自民营经济的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通过引商入市、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费的收缴与管理,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聚财理财积极性。一是上级财政在与县乡财政分割财力时要坚持“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最大限度地照顾乡镇财政的利益,确保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要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改革,变九年义务教育由县、乡二级财政承担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财政共同承担,对农村“两会一部”要按“谁决策,谁负担”的原则予以化解,不能将包袱摔给乡镇不管。二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要从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缓解财政困难状况、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目的出发,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三是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县级政府要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对各乡镇财政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乡镇之间的财力需求差异,均衡各乡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四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着眼构建乡镇公共财政 支出模式,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支出约束机制。
(三)调整理顺乡镇财税征管体制,进一步提高乡镇组织收入水平。一是要理顺财税征管体系。要从有利征收、有利管理、有利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出发,在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结构合理、配置适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财税运行机制。二是明确工作主体,将国、地税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减轻征官成本。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将税源核查清楚,重新下达任务。税务部门应是完成国税、地税的主体职能部门,应将此项任务从乡镇卸下来落实到税务部门,乡镇只是协助税务部门完成国、地税收缴工作,这样既可极大地缓解乡镇财政压力,又可杜绝税务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收入。
篇4
一、市乡镇基本情况
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省西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现有侗、苗、瑶、回、土家等20个少数民族,土地总面积2164.4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市现辖25个乡镇,共有316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乡镇人口万人。
二、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1、财政收入。2013年,乡镇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2014年,乡镇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万元,较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3年,乡镇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2014年,乡镇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万元,较上年增加万元,增长%。
3、财政供养人员。2013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人,2014年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人。
4、可用财力。2013年,乡镇可用财力(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为万元,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可用财力元,总人口人均财力元;2014年,乡镇可用财力为万元,较上年增长%,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可用财力元,总人口人均财力元。
三、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乡镇经济、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不断增加,乡镇的经费保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2014年,全市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人,全年累计支出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万元,公用经费支出万元,项目经费支出万元。根据省财政厅制定的乡镇基本保障能力的测算口径和测算标准,全市乡镇2014年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和项目经费支出总计万元,较同年乡镇财政预算内财力万元大万元。说明全市乡镇现有财力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如果用乡镇财政预算内财力与政策需求的支出相比,资金缺口更大。这说明乡镇公共财力存在着严重困难,将严重妨害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行,危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加以解决。
鉴于乡镇财政运行保障存在的严重实际困难,近年来,我市为保障乡镇经费需求,要求乡镇采取多项措施缓解经费困难,其中主要的有3条: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要求有条件的乡镇重点发展工业和商业经济,增强财政实力,为保障经费支出提供支撑。二是大力深化财政改革,实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等多项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逐步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减少人员经费支出的压力。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目前乡镇财政运行保障的困难来看,是杯水车薪,所起作用不大。并且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逐步推进,乡镇财政运行保障遇到的困难,将越来越大,应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四、乡镇基本财力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现状决定了乡镇财政必然困难
分税制重新界定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范围,是我国财政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分税制实际上仅限于中央和省级政府间,而省以下,尤其是在乡镇一级则明显滞后。分税制实行以来,地方财力明显地向省、市集中,乡镇财政实际所得明显减少。在乡镇财政收入减少、赤字增加的同时,乡镇政府维持机构运转的费用急剧增加,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使乡镇政府承担了大量与其财政预算水平不相称的职能,造成乡镇财政支出不断扩大和债务负担的日益沉重,使其陷入生存困境,乡镇财政已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要饭财政”。比如黔城镇做为一个新兴的城关镇,长期担负市治新城的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古城保护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人文素质等工作职责,使得公用经费支出居高不下,上升趋势明显,负担沉重。
(二)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债务负担沉重
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全市乡镇财政普遍存在收入质量差、人均财力水平低和财政调控能力弱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收支矛盾突出。当前乡镇财政收入增长潜力小、征管难度大、成本高,仅靠新增项目税收分成不现实。由于上面出台、执行的乡镇政策极多,加上乡镇机构膨胀,供给人员剧增,工资调整频繁,法定支出增长具有刚性,使得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二是债务负担沉重。由于政府借贷办企业、建基地而效益不佳,“普九”达标高硬性建设,借贷完成税费上交或垫付利息,年终兑现欠发工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水利、道路建设等原因,截止2014年底,市财政累计债务万元。
(三)财源受限,财力明显减少,机构运转出现困难
乡镇财源受限,财力明显减少,一是自主的财力缺乏。自税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乡镇辖区内的税费收缴都直接收归职能部门,加之全免农业税政策的出台,乡镇无自主财力。二是自有的财源被划走。上级党委政府为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出台了不少优惠扶持政策,但落实政策的主动权不在乡镇政府,而在条条管辖下的部门。导致乡镇财政机构运转困难,如岩垅乡2014年总收入只有182万元,但各项开支等要260万元以上,截止2014年底,全乡财政累计赤字负债达310多万元,给机构运转带来严重困难。
(四)村级债务转嫁给乡镇政府
农业税费全面免征后,兴办公益事业筹集资金要“一事一议”,通过全体村民的表决才能实现。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加上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筹集资金收取难,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清而产生新的拖欠,事实上无法完成筹集资金工作,但此项工作上级又要求必须去做,因此村委会无处可走,只有找当地政府去赞助、去捐款,无形中加大了乡镇政府的开支。
(五)有偿资金回收困难,加重了财政负担
截止2014年底,我市乡镇财政借出有偿资金多万元,这些资金都是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的,由乡镇财政承借承还的,目前这些资金均已到期或逾期,但回收困难,时间越往后移,回收难度更大。这些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无疑是乡镇财政的一大隐患,最终债权变成了债务,成为乡镇财政的又一隐性负债。
五、解决乡镇基本财力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合理划分事权,确保乡镇政府能按承担的职责职能办事
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后,权力上收责任不上收,造成权责分离。诸如文教、卫生、广电、国土、税务等,其人事、财政上收,乡镇政府没有管理权力,但却必须以“属地原则”承担部分职责,这种“条块不明”的体制,使工作权、责不统一,造成乡镇政府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社会事业发展等无限的事权、责任,而事实上不具备能力。因此如义务教育、卫生、广播电视事业等投入大、要求高,乡镇政府既办不好也办不了的事情就应主要由上级政府来办。
(二)理顺财政体制,保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
要坚持事权与财权对等的原则,合理划分乡镇政府、上级政府、中央政府的财政分配体制,适当提高地方分成比例,优化支出结构,扭转乡镇财政恶化、财源紧缩的状况,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为乡镇办公益事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乡镇政权正常运转。
(三)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乡镇财政经济实力
发展农村经济,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培植财源要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要切实加强对财源建设的领导,研究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及其升级,通过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以此壮大乡镇财政经济实力。
(四)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扶持力度,增强乡财政的活力。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缩小,必须加大对乡镇财政的扶持力度。一是在财源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紧紧抓住进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市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扶贫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扶持主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加快致富步伐。二是在财力上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乡镇的分成比例,增加预算安排,保障乡镇机构正常运转。要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
(五)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
要加强对乡镇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节约财政经费。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二是要严格控制计划外支出。各级各部门的升级达标必须经严格的审批,方能实施。
(六)规范财政管理,积极推进村帐乡管办法
要按照“村帐乡管”“乡管村用”的原则,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记帐、分村核算的办法,改变村级财务混乱的局面。要调整和完善乡、村财务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规范有序的收入征管新机制,确保基层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加强预算外资金、行政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提高乡镇政府的调节管理能力,避免产生新的村级债务转嫁给乡镇政府。
(七)切实减少乡镇财政压力
上级要充分考虑乡镇财政的实际困难,对于教育卫生等公共事务的经费支出尽可能由上级财政承担,而且在出台一些政策规定时尽可能少要求或不要求乡镇进行资金上的配套,减少乡镇财政压力,增强对更需要地方的财力保障。同时,要改变上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级规定“配套”资金,上级出“小头”,乡镇出“大头”的做法,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不搞盲目投资,加重乡镇财政负担。
篇5
同志们:
××××年,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平利首次被评为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同时,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一个低保”工作得到很好落实,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确保了政府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年财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今天,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年工作,安排部署××××年工作,刚才,时群同志对××××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就××××年的各项工作全面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正确把握形势,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 今年,按照县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县财政收入要增长,达到万元。完成这一目标,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客观来讲,也有很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县的财源基础更加坚实。去年以来,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引下,全县下上按照“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植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绿色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平利投资兴办企业,天宝制药、众鑫缫丝、金海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在今年相继投产达效,规模以上工业去年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所有这些都为今年的财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二是各级各部门对财政工作更加重视。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项目、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把财政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为做好财政工作强化了组织保障。三是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县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全面启动运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良好的财政工作秩序,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使县乡财政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并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二、强化工作措施,奋力实现全年收入目标
××××年,我县财税征管任务非常艰巨。希望各征收部门和乡镇,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夯实收入基础,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证万元收入任务足额入库。
㈠加强财源建设,夯实收入基础。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实力。只有夯实财源基础,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正确处理好完成任务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各乡镇和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年,我们要按照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继续坚持“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育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管理,培养大户,发展龙头企业,提升绿色产业效益;二是大力招高引资,适度扩张规模工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培植生态旅游业,壮大三产总量,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重点财源建设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奖补资金,改变扶持奖补方式,把扶持重点调整到乡镇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上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财政增长问题。
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今天,县政府要把收入任务分解到征管部门、协管单位和各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夯实任务。会议结束后,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化到人头,把税额落实到点上,排出进度单子,按进度入库,确保不欠帐。财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措施,加强督查检查,按月考核,按月通报,兑现奖惩。
㈢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各乡镇和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的控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行为,严禁在县内买税卖税和挖税。大力挖掘财源潜力,加强对建筑安装和装饰行业的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改配套措施,健全征管网络,确保“农业四税”足额按时入库。加大非税收入的组织力度,强化综合预算。坚持收入目标责任制和财税联席会议制,共同促进全县税收征管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县乡财政健康运行
㈠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按项目,按标准编制好××××年财政预算,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合理调度资金,千方百计确保工资、社保资金的发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各乡镇要把工资发放作为确保稳定的重点工程来抓,哪个乡镇挪用工资,就要追究哪个乡镇长的责任。在这里,再申明一条纪律,凡拖部、教师工资的乡镇,一律不准购置小汽车、修建办公楼,财政部门一定要把好这个关。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所有纳入预算的单位,其支出都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指标以内;财政部门要严格按进度、按项目拨款,严禁擅自调整支出项目和支出标准。要严格控制“人、车、会、话、水电”等费用支出,切实把公务消费控制在财力可支撑的范围内,严禁搞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㈡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一是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今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这是一项政策性强,量大面广的工作,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就要做好调查研究,测算摸底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不出问题,不留后遗症,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二是积极开展公务消费改革。规范会议结算、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工作,大力压缩公务消费支出。三是强化财政监管改革。全面推行报帐制和财务总监监督制,规×××、乡、村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支出标准,规范乡村两级财务报帐办法;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逐步推行“直通车”的资金拨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㈢积极化解不良债务,维护良好的财政秩序。乡村两级负债过多,破坏了良好的财政秩序,形成恶性循环财政状况。长此以往,不能保证政府正常运转,损害了政府形象,也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化解乡村不良债务,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各乡镇都要认真搞好财务清理,盘清债权债务,规范各级财务秩序。对历史上形成的遗留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化解措施,提出偿还计划,逐步消化。乡镇财政部门,要切实当好政府的管家,合理调度资金,把保工资作为乡镇财政的第一任务。在不影响工资发放的情况下,量入为出的安排其他支出,严禁出现新的债务和赤字,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财政体系,维护良好的财政和金融秩序。
篇6
同志们:
某年,在新一届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以来最辉煌的成就,平利首次被评为个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同时,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财税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工作同样也取得了显著成效,财政收入突破万元大关,“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一个低保”工作得到很好落实,重点支出得到有效保证,确保了政府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某年财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财政战线上的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今天,召开全县财政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某年工作,安排部署去年工作,刚才,时群同志对某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并就去年的各项工作全面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正确把握形势,坚定做好财政工作的信心 今年,按照县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全县财政收入要增长,达到万元。完成这一目标,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客观来讲,也有很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县的财源基础更加坚实。去年以来,在生态立县战略的指引下,全县下上按照“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植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的突破,绿色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效益的提升;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一大批外来客商纷纷落户平利投资兴办企业,天宝制药、众鑫缫丝、金海化工等一批重点企业在今年相继投产达效,规模以上工业去年增速位列全市第一,今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增势;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日趋繁荣。所有这些都为今年的财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税源基础。二是各级各部门对财政工作更加重视。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项目、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县委、县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把财政工作列入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加大督办考核力度,为做好财政工作强化了组织保障。三是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轨道。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完善,县乡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不断规范,政府采购和“农村财务服务中心”的全面启动运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维护了良好的财政工作秩序,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严肃了财经纪律,使县乡财政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并紧紧抓住当前的有利形势,振奋精神,强化措施,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今年财政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二、强化工作措施,奋力实现全年收入目标
去年,我县财税征管任务非常艰巨。希望各征收部门和乡镇,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夯实收入基础,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征管力度,千方百计组织收入,保证万元收入任务足额入库。
㈠加强财源建设,夯实收入基础。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在于发展经济,壮大财源实力。只有夯实财源基础,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正确处理好完成任务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切实把财源建设作为各乡镇和各部门的首要任务,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去年,我们要按照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继续坚持“稳定农业基础财源、壮大工业骨干财源、培育生态旅游后续财源”的财源建设思路,工作重点,一是加强管理,培养大户,发展龙头企业,提升绿色产业效益;二是大力招高引资,适度扩张规模工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三是培植生态旅游业,壮大三产总量,提升服务业总体水平。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重点财源建设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扶持奖补资金,改变扶持奖补方式,把扶持重点调整到乡镇工业和农业龙头企业上来,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财政增长问题。
㈡落实工作责任,强化考核奖惩。今天,县政府要把收入任务分解到征管部门、协管单位和各乡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夯实任务。会议结束后,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研究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将任务细化到人头,把税额落实到点上,排出进度单子,按进度入库,确保不欠帐。财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措施,加强督查检查,按月考核,按月通报,兑现奖惩。
㈢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各乡镇和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民的纳税意识。要加强对重点税源的控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行为,严禁在县内买税卖税和挖税。大力挖掘财源潜力,加强对建筑安装和装饰行业的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完善农村税改配套措施,健全征管网络,确保“农业四税”足额按时入库。加大非税收入的组织力度,强化综合预算。坚持收入目标责任制和财税联席会议制,共同促进全县税收征管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县乡财政健康运行
㈠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要切实加强预算管理,按项目,按标准编制好去年财政预算,严控一般性支出的增长,合理调度资金,千方百计确保工资、社保资金的发放,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各乡镇要把工资发放作为确保稳定的重点工程来抓,哪个乡镇挪用工资,就要追究哪个乡镇长的责任。在这里,再申明一条纪律,凡拖部、教师工资的乡镇,一律不准购置小汽车、修建办公楼,财政部门一定要把好这个关。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所有纳入预算的单位,其支出都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指标以内;财政部门要严格按进度、按项目拨款,严禁擅自调整支出项目和支出标准。要严格控制“人、车、会、话、水电”等费用支出,切实把公务消费控制在财力可支撑的范围内,严禁搞铺张浪费,大手大脚。
㈡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管。一是积极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今年,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这是一项政策性强,量大面广的工作,因此,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从现在起,就要做好调查研究,测算摸底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农村税费改革不出问题,不留后遗症,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二是积极开展公务消费改革。规范会议结算、公务用车、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工作,大力压缩公务消费支出。三是强化财政监管改革。全面推行报帐制和财务总监监督制,规×××、乡、村会计集中核算管理,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制定明确的支出标准,规范乡村两级财务报帐办法;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逐步推行“直通车”的资金拨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㈢积极化解不良债务,维护良好的财政秩序。乡村两级负债过多,破坏了良好的财政秩序,形成恶性循环财政状况。长此以往,不能保证政府正常运转,损害了政府形象,也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社会因素。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把化解乡村不良债务,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各乡镇都要认真搞好财务清理,盘清债权债务,规范各级财务秩序。对历史上形成的遗留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化解措施,提出偿还计划,逐步消化。乡镇财政部门,要切实当好政府的管家,合理调度资金,把保工资作为乡镇财政的第一任务。在不影响工资发放的情况下,量入为出的安排其他支出,严禁出现新的债务和赤字,逐步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财政体系,维护良好的财政和金融秩序。
篇7
财政收入是一个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体现,加强稳定财源建设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培植支柱财源,增加税源,促进财政增收,对于从根本上扭转财政困难局面,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人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现状,对稳定财源培植,理顺财政体制问题,提出几点措施建议。
二、财源现状及问题
1、财源建设方面,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税收收入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二是税源基础不稳固。三是税源大户数量较少。四是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五是三产形成的税收比重偏低。
2、财政体制方面,存在着分享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两税”上缴越多,税收返还比重越小。现行分税制体制规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以1993年为基数,以后年度“两税”每增长1%,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增长0.3%。财源建设的成果反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直接影响了地方财力的有效增长。二是分享税种越多,削弱地方收入越大。实行分税制后,增值税作为共享税种,形成地方收入仅占25%。所得税和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发展速度较快。由于上级财政分享绝大部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极不相称,也是我县地方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三产形成的税收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发展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3、收入管理方面,存在着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乡级。一是征管体制与收入级次的矛盾。国、地税征收部门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基层征收分局,乡镇财政则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加上国、地税分局的征管地域范围不尽相同,条块管理不够协调,调剂乡镇之间税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税收任务与依率计征的矛盾。国、地税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后,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往往与地方政府依据税源编制的收入预算不一致,一旦完成税收任务,即使有税源也不积极组织征收,造成收入预算不能完全执行到位。三是征收主体与考核主体的矛盾。上级考核财政收入的主体是下级政府,而不是税务机关,因征收主体与考核主体不一致,基层征收部门没有任务压力。
二、政策措施
1、尽快完善财政体制,充分调动地方发展财源的积极性
实行分税制以后的财源建设,虽然具有了一定规模,但由于分享税种增多、上级集中财力过多,地方培植税源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为调动地方发展财源的积极性,应尽快对现行财政体制加以完善,形成有利于地方发展财源的体制。
(1)完善财政体制,要与地方事权对称
实行分税制之初,重点是确定收入的划分问题,支出划分范围和内容仍按老体制执行,未考虑支出所必需的基本财力需要。在完善财政体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乡镇和经济欠发达县,要从财政体制和政策上给予倾斜。在当前情况下,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今后则通过税源发展逐步提高自身的财政保障能力。
(2)完善财政体制,要相应减少分享税种
2002年所得税、营业税体制改革后,上级财政分成比例较大,县乡财政缺少了主体税种。为增强地方财政可用财力,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中央和省级不再参与分成,对资源税市级不再参与分成,确保地方利益,从体制上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3)完善财政体制,要保证县乡财力的有效增长
新完善的财政体制一经确定,就应当保持长期稳定,不能因为地方财源发展快、税收增量大,而扩大分享税种范围或提高上级财政分成比例。在分享税种不能减少的情况下,可以2007年为基数分享税种超收部分全部归为地方收入,上级财政不再参与分成,以保证税收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的规模相匹配,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相一致,使县乡财力能够有效增长,更好地调动地方发展财源的积极性。
2、持续抓好财源建设,努力提高对财政的贡献率
在分税制体制下,为了保证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财源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支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支持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的发展,运用财政贴息、奖励、信用担保等政策措施,支持多元经济发展,努力做大做强经济财政“蛋糕”。
(1)全面发展经济,确保财源“丰富”
坚持上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的,环保型、高科技型和资源综合利用型项目,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对财政的贡献能力。以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大企业二三产分离为契机,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和金融服务,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增加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
(2)努力提高效益,确保财源“丰产”
坚持把扶持壮大骨干龙头企业作为壮大财源的重点来抓,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特别是对财政贡献大的项目,在技改项目、税收奖励、原材料供应、银行贷款、争取国家政策等方面重点倾斜服务。采取整合资源、招商引资、启动民资、企业挖潜、技改扩规、调优结构等方式,推进成长型企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对财政的贡献能力。培育高新区产业联盟和产业集群,使高新区成为财源建设的主要阵地。
篇8
一、立足实际,把财源建设建立在发展税源经济上
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很大成绩,地方财政收入连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有135万人,居全省县市区第三位,是一个人口大市,地方财政收入在总量上虽然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人均占有偏少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中央提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就一个人口大市来讲,实现这些目标,压力更大,特别是农村水、电、路、学、医等各项社会事业,需要改善的地方还很多。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靠投入,首先要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作为政府,财政是一个基本的调控杠杆,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公共财政,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财源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基础和保证,主要靠税源和费源来支撑,费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靠加强征管来体现,但是税源主要靠发展来体现。基于以上认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立足实际,把财源建设作为组织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对待,在工作思路上,调整优化财源结构,坚持把财源建设的立足点放在发展税源经济上,突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园区和城市建设四大重点,在具体实践中,抓住主要矛盾,进一步强化“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根本在投入”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项目和投入不放松,加快财源建设步伐。在目标确定上,把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放在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和全省30强县市中来定位,提出了“两个确保”(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平均增幅,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30强县市平均增幅)的目标。近几年来,面对非典肆意入侵,国家实施严格宏观调控的严峻形势,我们视困难为机遇,咬紧牙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有力地推动了税源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0.6亿元,同比增长77.9%;全市民营经济实缴税金5.37亿元,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税源经济的快速增长,促使财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突破性的增长,预计今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可突破10亿元大关。
二、以项目为支撑,壮大支柱财源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财源的意识,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支柱财源的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采取加大投入新上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启动民间资本发展一批,技改扩规壮大一批,产权改革盘活一批等有效手段,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以项目促发展、壮财源。今年以来,开工建设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222个,已完成投资72.9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57个,已完成投资46.6亿元,过亿元的项目43个,已完成投资29.4亿元,工业项目143个,已完成投资49.57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新增利税29.39亿元。目前,在工业、农业、商贸、旅游服务业等各领域都建设了一大批项目,并逐步形成了全市的支柱财源,为地方财政的增收提供了永续后劲。
1、围绕做强工业五大主导产业上项目,培植工业支柱财源。工业是新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也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渠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思想不动摇,在工业发展方向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依托资源和优势产业上项目,着力培植对经济和产业支撑、拉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培植壮大煤电化工、机械电子、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五大主导产业,形成龙头企业、骨干企业作支撑,上下游产品配套延伸,集群化发展的工业格局,做强以工业为主导的税源经济。煤电化工产业,总投资70亿元,新上了8个煤电一体化项目。其中投资23亿元的众泰4*15万kw电厂、投资24亿元的新源4*15万kw电厂正加紧建设。这8个项目已有5个投产运营,到2007年上半年全部竣工后,新泰区域内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0万kw以上,年可转化煤炭400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利税7亿元。围绕煤电转化增值和煤炭深加工,新上了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总投资46.5亿元,其中正大、天丰、环宇3个机制焦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生产能力210万吨,今年全部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9亿元。机械电子产业,*电缆公司投资5亿元,开发生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压、超高压交联电缆,方向是打造亚洲规模最大的线缆生产基地,其中高压电缆市场占有率达到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力争到2007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电工公司近几年年累计投入3.5亿元,年生产能力由5000吨扩大到2.5万吨,建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以山东*起重集团为龙头,以羊流民营经济聚集区为依托,带动发展起重机械制造企业96家,年产起重机械26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建成了全国第二大起重机械生产基地。精细化工产业,新上了年产5000吨黄原胶、年产2万吨碳酸二甲酯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投资9.8亿元对三氯联苯胺、四氯联苯胺等优势产品进行技改扩规,年产量达到1.5万吨,占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并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新型建材产业,以*玻纤为龙头,带动发展起华耀玻纤、富信玻纤、万通玻璃钢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玻纤玻钢产业集群。其中*玻纤的网格布等下游产品研发、生产水平居国内领先。纺织服装产业,新上了投资10亿元的*制衣、投资8亿元的新申棉纺、投资3.5亿元的*纺织特种天然纤维、西张庄镇与菲律宾合资1500万美元的幸运纺织等一批项目,以这些企业为骨干,带动发展起了17家纺织服装企业,棉纺生产规模达到80万锭,年产针织服装8000万件。此外,大力发展产品方向好、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投资16亿元的*纸业、投资7亿元的韩国*不锈钢极薄板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产。到去年底,全市规模企业达到230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7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75家,力争到2007年,*电缆、*电工、*不锈钢、*起重、*纸业5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以上,*玻纤、*集团、*制衣、*棉纺、*化工等15家企业销售收达到10亿元以上。
2、围绕创税农业上项目,培植农业支柱财源。积极转变思路,以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划农业,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突出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依托蔬菜、食用菌、桑蚕、畜牧、林果五大主导产业,加大“农字号”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植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流通项目,使财政增收由生产环节转到农产品深加工、购销环节,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年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今年又投资2.8亿元,新上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全市新建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20家,全市专业市场总量达到160处。*集团投资1亿元新上食品加工、冷储二期工程,日屠宰肉鸡能力由去年的4万只达到10万只,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项目落户新泰后,既有力地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泉沟镇山东大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带动2500个农户发展畜牧业,年创利税870万元。*业有限公司带动奶牛养殖户2500个,年创利税1000万元。*办事处东南关村投资5800万元建设的*路市场,营业面积136亩,年交易额6.2亿元,创利润1600万元。
3、围绕提升商贸流通服务业档次上项目,培植商贸服务业支柱财源。以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大项目,建设大市场,形成大流通,发展大产业,提升服务业发展的档次,实现服务型经济向税源经济的转变。今年以来,总投资12亿元,开工建设了8个较大的商贸服务业项目。*交易中心投资6亿元建设的*五金商贸城项目,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将于年底建成开市,已有40多家浙商签订协议入驻;投资3亿元的*国际商贸中心,占地6.8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已有37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或生产企业签订协议入驻经营;投资1.1亿元的四星级荣峰大酒店、投资6200万元的三星级*大酒店、投资4000万元的*广场年底将建成开业;投资6000万元的银座商城正在加快建设。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利税1.2亿元,新泰将逐步成为*地区的人流、物流中心。
4、围绕开发旅游业上项目,培植旅游支柱产业。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来抓,作为新兴财源来培植。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统一的规划,总投资3亿元,集中对*山、*山、*山、*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进行了开发。其中投资1.2亿元着力打造了*山旅游风景区,目前已基本开发完成。“十一”黄金周期间,*山景区接待游客55900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1.11万元,全市旅游的人数达到85180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600万元。
三、突出资金筹措和载体建设,为财源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1、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为财源建设提供源动力。坚持借助外力与启动内力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投入,以大投入保证高产出。近几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了强劲势头,*年历史性突破100亿元,达到了102亿,今年将突破150亿元,为财源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源动力。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一是招商引资。坚持内资、外资、民资并重,上争、下引、内联、外招并举,制定优惠政策,多方招引财源建设资金。*年全市实际到位内资4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277万美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启动民间资本26.1亿元。今年1—8月份全市内资实际到位39.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862亿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4亿元,80%的财源建设项目主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二是盘活存量资产。从去年以来,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联合,转让出售、租赁经营等改革形式,对8家企业进行改制,盘活存量资产15.6亿元,增添了发展活力。三是加大银行信贷的争取力度。开展了诚信新泰和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提升新泰诚信度,努力争取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和财源建设。今年以来,先后三次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共落实资金28.6亿元。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围绕技术改造,招商引资及新上项目,给予企业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性。去年以来,市财政共投入4603万元用于企业挖潜和技术改造,给予企业贴息和科技三项投入908万元。
2、建好城市,增强辐射带动力。牢固树立抓城建就是在更高层次发展经济的理念,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创造最适宜居住和创业的环境,增强对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力。近几年来,累计投入近6亿元,高标准、大规模地实施了城市道路、绿化、亮化、净化和旧村改造工程。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1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1.5%。人均公共绿地13.9平方米,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大为提升。
3、加强园区建设,打造优质平台。坚持把开发区建设作为培植税源项目的龙头和载体,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5亿元,实现了“六通一平”,开发区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进区项目达到262个,总投资62亿元。采取“政府投资、企业出资、招商引资、开发融资”等多种方式投资,加快全市各类民营经济聚集区建设。今年以来,全市民营经济聚集区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200万元,建成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新进区项目92个,完成项目投资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65亿元,利税7.3亿元。
四、强化服务和监管,确保财源建设的健康发展
1、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财源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从乡镇部门到企业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强统一组织和协调。对财源建设重点项目严格实行包包责任制,成立专门工作小组靠上做工作,强化调度督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坚持把软环境作为一项硬措施来抓,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市场经济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对39个部门的529个行政审批项目,结合我市实际,取消66项,变更12项,保留451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509项,取消227项,降低收费标准14项。设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实行阳光审批,从源头制止“三乱”。结合建设“平安**”,加大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惩戒力度,刑事和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分别下降了35.3%和52.5%,财源建设的社会环境明显优化。
2、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财源建设的积极性。一是实行目标考核,对市直部门和各乡镇的工作重点考核招商引资、固定资产、财政收入指标,制定了针对市直企业的考核办法,采取签订目标责任制的形式,对市直企业严格考核,激励部门、乡镇和企业在加快发展培植财源上下功夫。二是完善市乡财政体制。本着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核定收支,定额上缴或定额补助加比例递减,短收超支自负,自求平衡。”三是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出台了财源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并认真兑现奖惩。*年共兑现奖励资金490万元。
篇9
关键词:乡镇财政;农村经济;措施
一、乡镇财政与农村经济的现状
1.乡镇财政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但是乡镇财政却出现了财源不足的现象,而且在财政改革的过程中资金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目前财政管理支配面相当大,资金量也很可观,仅靠政府支持根本满足不了财政需求。所以,尽管现在政府正在完善乡镇财政建设,但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2.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力度,深化进行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的发展。但是政府缺乏农业生产的控制力、的限制、现社会给予的经济压力、农民缺乏正确的意识等仍是现在农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
二、乡镇财政与农村经济中存在主要问题
1.乡镇财政建设的主要问题
(1)目前乡镇财政收入少,财源乏力是主要问题。乡镇财政造血功能差,主要财政来源就是向人民征收。而且现有的乡镇企业较少且规模不大,乡镇发展不统一,政府支持又较少等造成了乡镇财源有限,稳定性差,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2)乡镇财政支出较多,收支过程存在问题。乡镇财政作为政府机构之一,其职能就包括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建设各乡镇基础设施等,以满足乡镇经济发展需要,但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后,使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但县镇支出却随着乡镇的发展日益增多,造成了现在乡镇财政收支不平衡的现象。
(3)由于乡镇财政负责面太广,包括乡镇的教育、医疗、农业、林业等各方面,使之出现债务量大的现象。但乡镇行政单位中存在太多需要供养的人,使之需负担的人员经费长期居高,还有现在乡镇的历史债务仍未还清,现在乡镇财政出现债务过于沉重的现象。
(4)资金管理混乱现象严重。由于乡镇财政面临着收入少、支出多的压力,为了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人员工资等,财政部门借用行政经费、挪用项目资金、截留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现在乡镇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体制不完善,内部财政控制不严密,造成了资金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
2.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农村经济建设中政府缺乏农业生产的控制力,尽管农业部门有相应的支持与辅助,但主要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农业生产。这种情况由于农民自身缺乏对行情的判断能力,种植又缺乏专业性,导致了生产缺乏科学性,会使农民失去很多机会。
现在农民对于农业的意识存在问题,现在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一种是传统的小农民思想,他们只要求生存温饱,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拒绝学习新的、科学的农业知识;还有一种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的弃农心理,他们一心向往大城市、新生活,不愿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而放弃了农业。这两种思想直接限制了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再者,是由于目前农业实行的是。这种制度当初激发了农民劳动的热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就现在农业生产而言,但这种制度还是造成了土地资源分散的现状,也使规模性的经营和整体农业把关的生产方式很难进行。
最后,现在的社会现状,诸如:子女上学、医疗问题、养老问题等造成了现代农民沉重的经济压力。所以现在农民对农业的将来持有的态度是偏悲观的。农民并不认为现在的一方土地可以解决现有的经济压力。
三、完善财政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措施
1.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目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势在必行。进行明确的财权和事权的划分,乡镇财政不能仅仅依靠税收作为财政来源,应积极发展乡镇企业,鼓励人们创业,同时理顺县乡与上级的财政分配,促进城乡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所以乡镇财政建设和农村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应满足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尽管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基本上满足了温饱,但在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正在日益增重。而财政来源主要依靠乡镇财政的投入,所以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更完善的乡镇财政体制,对农村基层财政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乡镇财政建设困难重重,在满足农村社会需要、配合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满足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等方面仍有不足。所以,目前乡镇财政需要放弃就公共产品论公共产品的现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完善农村基层财政公共支出制度,促进乡镇发展。
2.规范财政资金管理
规范财政财务工作流程,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是现财政的首要任务。在财政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职责等方面进行完善;强化预算管理;强化债务债权管理;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等措施规范理财行为。
3.统筹城乡发展
在促进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注意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基础建设,加强农村经济财政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建设,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特别注意乡镇财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韦素华:关于乡镇财政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J].经济评述.2009.
篇10
一、乡镇财政运行状况
1、县乡财政体制。1994年设立了乡镇金库,对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上解,超收全留,短收倒扣”;对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补助,超收全留,短收超支不补”的财政体制。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率的降低,农业税的减免,乡镇财政收入锐减,难以保证正常运转,实行了定收定支加补助财政体制,乡镇只负担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保证正常运转,其余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支出统一纳入县财政统管。
2、乡镇财政收支情况。乡镇财政总收入为2164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2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11万元,占县一般预算收入的21.5%。一般预算支出3878万元,占全县支出总额的14.8%,其中人员经费1401万元,公用经费2477万元。乡镇工资目人数2310人,其中:财政供养人员983人(含离退休314人)。按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测算,全县21个乡镇剔除各种专项支出由县统管外,仅人员和公用经费缺口就达2867万元。21个乡镇均为吃补贴乡镇。
二、减免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1、乡镇财政收入锐减。某县是农业县,农业税在乡镇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某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5年减免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减免给乡镇财政带来了巨大冲击,21个乡镇均靠县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开支。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的乡镇,农业税可以说是乡镇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如东代固乡是个3万人口的中等乡,减免农业税后,财政总收入仅为10万元,减免的农业税高达140万元。边马乡人口4.8万人,减免农业税后,财政收入31万元,而减免的农业税高达295万元。农业税的减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乡镇可支配的收入也大幅度下滑。
2、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不能保证乡镇财政运转。减免农业税后上级财政安排的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是依据1998、1999、2000三年的税费征收额每年7868万元测算的,而当时我县执行的是“一口清”政策,农民负担已下降到最低水平,乡镇财政已十分困难。上级农业税转移支付7288万元,与我县“一口清”前的税费征收额11240万元相差3952万元,直接减少的是乡镇财政收入。
三、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
1、财源匮乏。某县大部分乡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低,因第一产业财政贡献率低,并不能快速拉动财政收入的增长。2005年乡镇国地税税源调查结果显示,国税局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的仅25户,其中5万元至10万元的9户,10至20万元的11户,20万元以上的5户。地税年纳税额在3万元以上的仅10户,其中5至10万元的4户。10至20万元的4户,20万元以上的2户。乡镇经济落后,民营工业发展缓慢,缺乏支柱财源。
2、债务沉重。据初步统计乡财政债务达10472.97万元,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普九欠债。因贫困县财政困难,在普九达标时,采取了乡村两级为投资主体,县财政补助等多渠道筹资方式。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这些债务只留下财政解决的唯一途径,这部分债务达1472.63万元。(2)农业投入。打井、办电、修路、防渗管网建设欠债,这些欠债涉及财政周转金、银行贷款、农民用工等,这部分债务达1149.69万元。(3)垫交税费。乡镇为完成税费上交任务,借款、贷款垫交,上清下不清,形成债务,这部分债务达2123.29万元。(4)基金会移交。基金会移交时,为兑现储户存款,借款1077.57万元。此外,还有工资发放借款,乡镇道路建设、乡镇企业、机关部门建设欠款等项目。
3、人员包袱重。某县由乡财政负担的人数为1327人。因乡财政困难,未按国家规定缴养老金。裁减这部分人员,补交养老金,给予经济补偿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4、县财政困难。某县财政总收入仅7603万元,县财政支出需26273万元,是个要饭财政。县财政又包揽了乡镇九年义务教育、民政优抚、计生、社会保障等投入,运行也十分困难,转移支付财力有限,无力扭转乡镇财政困难状况。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1、大力培植财源。为扭转财政拮据状况,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农强工兴商贸,激活民营建强县”这一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构筑县域经济“三点三线”发展新格局,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一是加快三大园区和三线开发。加快培育壮大县生物化工园、回隆糖果园和张二庄再生物资加工园。同时宁某、蔡回、邯大沿线乡镇,围绕农产品、板材、家具等加工业,积极谋划新项目,带动沿线开发。二是壮大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现有民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优化发展环境,构建洼地效应,广泛借助外力,大力发展经济。四是调整产业结构。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永丰果汁、华腾果蔬、龙腾速冻、荣兴面粉等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带基地,拉长产业链条,狠抓鸭梨、蔬菜、养殖、食用菌四大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乡镇财政实力。锁定旧债,严格控制新债发生。
2、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盘活资金存量,强化预算约束,增强财政调控能力,节俭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明确支出责任,实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回隆镇、双井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对财力基础比较差的其他19个乡镇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分税制的改革思路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超收分成、定额补助(或上解)、自求平衡、一定三年”。将与全县经济发展关联度高,经济调节作用强的主体税种作为县乡共享收入,将与城镇发展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乡镇固定收入,根据县乡收入划分范围,按照10%左右的增长比例,合理确定乡镇收入基数。按照乡镇职能范围,以保证乡镇基本支出需要为原则,合理核定乡镇支出基数。在合理确定收入基数和支出基数的基础上,确定县财政对乡镇的定额补助或乡镇定额上解数额。此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一定三年不变。不单独设立乡镇金库,乡镇收入实行属地征收,集中缴入县金库,实行分级管理。“统收统支加激励”的体制模式与乡财政县管基本一致,改革思路是按照“建立机构、账户统设、分户核算、收入统缴、支出统管、工资统发、采购统办、乡财县管”的原则,实行超收奖励和节支留用。设立专门机构,将原县财政局下属农村税费征收管理局更名为某县乡村财税管理局,主要职能是对乡镇财政财务实行“乡财县管”,协助乡镇财政做好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改革的内容就是坚持“五个统一”:统一设立乡镇“结算专户”,统一受理乡镇用款申请,统一办理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审核划拨,统一管理和拨付村级经费,统一政府采购。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乡镇财政收支核算。另外,各乡镇财政所为享受补贴的每个农户在当地金融机构开设一个对农民财政性补贴资金专用存折,直接对农民的补贴资金全部通过存折发放,即“一卡通”。某县的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在2006年3月14日召开的全省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上受到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同志的高度评价。深化集中支付改革。依照财经法规的要求,严格票据审核,全面掌握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状况,做到个性问题跟踪指导,共性问题办班培训,切实提高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并逐步向乡村两级延伸。拓宽政府采购范围。进一步规范和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拓宽政府采购范围,实现政府采购由一般性货物采购到包括工程建设、扶贫周转畜、特种设备等特殊项目采购的转变;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坚持“收缴分离,罚缴分离,以票控费,严格稽查,规范管理”的原则,健全征管网络,实现规范化管理。严格收费管理,优化经济环境。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控体系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做到单位账簿有记录,财政建账严管理,资产购置先申请,资产处置要审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压减机构、人员。随着农业税的减免,计划生育工作走向规范,乡镇改革的逐步深化,大力精减机构,裁减人员,减少乡镇财政压力。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4、创新监督方式。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一步健全财政监督机制,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实行款项直达。对扶贫、支农方面的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对用于个人方面的专项资金实行银行化发放;对用于工程、购置的专项资金实行政府采购,按工程进度或购置清单拨付专项资金。健全内控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强化依法监管,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和随意不执行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行为,严防截留、坐支财政收入,整顿财经秩序。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掌握资金运行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五、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的建议
1、增加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上级财政应按某县“一口清”前的实征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提留统筹费11240万元给予转移支付资金。在目前7288万元的基础上需追加3952万元,缓解乡财政紧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