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社区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社区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社区建设方案

篇1

为落实建设绿色苏州,和谐苏州的目标,在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潮流逐渐朝着社区的层面深入,如何使环境保护进入文明社区建设管理体系,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的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我们有必要在社区建设绿色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生存环境,普及居民的环保知识,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建设绿色家园,让真正的环保走进社区,走进生活。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学习掌握世界性及中国的环保日名称、口号、由来、时间等知识,设计创建绿色家庭方案及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身边事;

3.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4.建设绿色苏州,和谐苏州,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活动倡议书:

朋友们,你想当一名“绿色使者”吗?你想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实践者吗?

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让我们彼此提醒,彼此教育,彼此鼓励,负起环保的责任,全面提高环保意识,有时只是你我的举手之劳: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等等,关系到自己的,别人的,爱人的,朋友的健康和幸福。让我们时刻都记得,一股尾气、一粒沙尘、一只废电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改变世界,伤害到我们。

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我们一起都来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法律法规观念,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共建绿色家园。

朋友们,美好的生活,绿色的家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做一名“绿色使者”,你准备好了吗?

四、活动时间:

十月下旬至一月上旬

五、活动地点:

苏州各社区

六、活动内容:

在苏州各社区宣传环保,增强社区居民环保意识;

在社区进行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放置,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等主题宣传;

在社区倡导环保型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苏州各社区进行绿色社区的宣传。

七、具体实施:

1. 知识背景:不同的每一天

2月 2日为国际湿地日 3月 12日为中国植树节

3月 22日为世界水日 3月 23日为世界气象日

4月 22日为世界地球日 5月 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曰

5月 31日为世界无烟日 6月 5日为世界环境曰

6月 17日世界荒漠化日 6月 26日国际戒毒日

7月 l1日世界人口日 9月 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0月 4日为世界动物日 10月 16日为世界粮食日

2.活动思路:

⑴活动内容的选择符合社区居民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⑵绿色社区环保宣传活动,邀请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区宣传效果将更加显着。

⑶社区环保教育活动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建立社区环保宣传示范点,打破传统的发传单、读材料的旧模式,开展有奖知识问答,环保知识调查、环保游戏,创建绿色家庭访问交流等新颖形式,实现环保义工和社区居民互动,学生在宣传中自己也得到了学习和提高。

3.活动形式:

1、环保展板宣传:首先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在会场展示,人们自由观看义工在旁边讲解;

2、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根据展板内容提出相关环保问题,答对给予环保书签、环保小工艺品等奖品;

3、问卷调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观念;

篇2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统筹城乡规划提出的新课题,所以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又具备新的特点,就是在统筹城乡规划、实现城镇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将农村合并,实现农村集约发展,形成更集中的农民生活和生产区域,有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最常用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囊括了很多方面,不仅关系到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还与社会、经济、生态等问题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日趋完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逐步被大众认可,并为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应用到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方效益的协调;其次,有利于改变农村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后,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促进农村服务业和新型工业的发展。

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方案是科学有效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布局散乱。根据各地乡镇的实际反应情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并没有实现集约式的发展,依旧存在着农村规模小、数量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平衡等一些问题。第二,建设用地粗放。根据农村实际调查情况显示,现在农村存在许多闲置或废弃的房屋,甚至出现村庄闲置,导致空心村和老人村的现象普遍存在。第三,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新农村建设之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在农村仍然面临着生活和环境基础设施落后以及维护基础设施运营的程度低两大问题。第四,农村绿化和美化水平低。农村房屋建设大多是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选择房屋的地址、结构、标准等,所以农村乱搭乱建的现象经常可见,从而农村的美化和绿化程度受到影响。

(二)产生的原因

1、不尊重自然环境。地形、河流和资源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村庄分布的主要因素,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村庄的地理环境问题。但是,很多地方并没有全面考量农村自然环境,而是通过农村的区域情况划分农村社区,进而出现空间分布不平衡的农村社区。

2、不尊重人文环境。我国农村大多以组以及自然村进行划分,居住环境也是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农村的人文环境存在差异。然而在某些农村社区规划的时候忽视这种差异性,仅仅是村组数量性的划分,出现数量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不尊重自然与地域特色。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存在着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但是人口数量少,分布区域比较散。一些乡镇农村社区容易忽视少数民族村庄社区建设,在许多农村会出现规模小的单独社区。所以,不尊重农村社区的自然与地域特色会导致农村社区规模小的情况出现。

4、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社区虽然是一项惠民工程,但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原因。农村经济本身就落后于城市,其社区建设必然会需要外部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欠缺致使农村交通、娱乐、医疗、教育等建设进度缓慢,进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比较落后。

5、不集约用地。受到地形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身村庄分布就不集中,规模也是大小不一,而且农村在用地上缺乏合理的规划,农民住宅在质量和结构上又没有保证,废弃的房屋在农村中大量存在。加之,政府对农民房屋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农民房屋乱搭乱建,随意选址,没有明显的村庄中心划分区。农民对村庄的绿化意识也比较缺乏,导致农村社区的美化和绿化出现很大的问题。

三、绿色可持续理念下的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理念与策略

(一)绿色可持续的理念

绿色可持续理念可以拆分成“绿色”和“可持续”两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绿色主要针对的是资源环境化而言,新型农村社区是现代经济社会下的产物,其发展的基础不再依靠自然资源,而是将自然、社会人文以及科学技术三方面资源协调运用,实现农村社区环境和经济的绿色化。可持续是农村社区发展方式的选择,是根据农村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等实际情况,以最下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实现农村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发展方式。故而,绿色可持续理念是新型农村社区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实现农村长久稳定发展。

(二)规划策略

1、空间布局规划

(1)根据当地的文化合理规划。社区是将分散的人群集中到一个区域,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功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应根据当地文化情况,合理布局农民社区文化交流区域,并保护和发扬当地的特色文化,例如佛教文化、羌族文化等。布局结构应有利于社区农民之间的交流,加强人与人、人与社区以及社区和社区沟通,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进而促进农村的文化建设,形成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

(2)适宜居住。农村社区的建设位置上应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工厂位置等多方考虑。首先,泥石流多发或易发区不能建设社区,例如土质疏松的山脚处;其次,夏季雨季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河边不能建设社区;第三,地址结构不稳或者经过资源开采的山体地区不能建设社区;最后,社区的位置不能再工厂顺风区。

(3)从整体反映地方与人文特色。社区的建设可以将当地的人文特色融入其中。例如某县被誉为北方的“竹林水乡”,在北方拥有最大的竹林,还有秦河由北向南从社区流过。社区在进行规划的时候可以依托秦河,将“竹林水乡”的意境展现出来。

2、功能结构规划。功能结构的规划包括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农村社区是属于镇区的管辖之内的,所以社区公共设施应该和镇区的设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做到统筹共建,互相共享。社区内部基本公共建设应齐全,比如,乡镇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学校、文体活动中心等。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可以拟建老人院、市场、客运站等设施。其次,配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比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水厂等,一些使用煤气的社区还应配备煤气厂。

3、绿色交通规划。社区交通犹如人体中的血脉,贯穿着人体的全身。绿色交通是保证社区居民出行方便快捷的前提,在社区绿色交通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减少交通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社区道路不同于城镇道路,社区道路是为人服务,而不是为车服务,所以社区道路建设应具有很好的流通性,但是不能有太多的车流量,避免社区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出行安全得不到保障。另外,社区居民屋前道路成环状,并与社区道路相互连接。社区停车场设置可以参照小区关于停车场的标准进行设置。社区内的停车场主要有三种模式,包括沿路停车、房屋底层车库、公共区域停车。为了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停车位置,可以根据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和商业设施周边场地等情况,合理地配置公共停车场,使外来车辆和农机车辆有停放的空间。

4、绿化景观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规划突出表现了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的绿化景观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美化农村社区,改善社区形象。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社区绿化景观可以利用“核与轴”、“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在社区中建立绿化带,做到多样化种植,在社区中呈现出“干、枝、叶”的绿地结构形式。在社区中心,可以改良原有的水渠,将其充分利用,形成中心区的滨水观景带,并且可以在中心区和相邻的居民区之间建设水系,同时在水系的周围修建步行景观走廊,走廊沿线区域可以添加绿化场地,为居民的生活休闲提供场地,使之成为社区的绿化中心。

5、可持续能源及固弃物处理规划。可持续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天然气等生态能源,可持续能源在社区中的推广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煤炭等消耗资源的依赖,还有益于环境压力的的降低,减少大气中的悬浮颗粒、二氧化硫和废弃废渣排放量,改善农村社区的环境质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倡居民使用可持续能源。比如在日照充足的地区,社区建设应考虑太阳能利用的规划,通过宣传手段,使可持续能源被居民接受,还可以利用政策优惠的方式大力推广居民使用太阳能。同时,在社区建筑建造时,应考虑太阳朝向问题。固弃物处理应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作为建设目标,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再利用分类的清运以及回收将其废物利用。

6、水资源的可持续规划。由于我国南北降雨具有较大的差异,水资源的分布也是很不平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可忽视的项目。无论降雨丰沛区,还是降雨量地的地区,首先水资源的规划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增加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其次,雨水充足的地区,农村社区要做好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排水系统,将社区雨水通过雨水管网重新收集,使之成为回用水源,利用简单的过滤手段进行处理,存放在绿化场地中的雨水收集池以及水景水内,这样观赏水景以及浇洒绿地、道路用水就可以得到满足;而雨水相对较少的社区,可以利用中水回用系统,形成两路供水,可以将洗车用水、家庭洗漱用水、场地冲洗用水等用中水代替,循环利用水资源,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促进了社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篇3

关键词:安全社区 盐亭县柏梓镇 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12-03

一、柏梓镇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盐亭县柏梓镇位于盐亭县西北部,距县城24公里总面积93.6平方公里, 辖区总人口219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15500余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800余人,外来流动人口640余人。柏梓镇以农业为主,属农业大镇,主要产业是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辖区面积大,人员住户分散,大多数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居多,文化知识水平低,安全健康意识淡薄;基础设施差,特别是道路、学校、公共场所安全隐患多,乡村财力有限,用于安全社区建设的资金、人力严重不足。柏梓镇创新工作方法,将安全社区建设融入全镇各项工作,全镇各项工作促进安全社区建设,二者相辅相成。随着安全社区建设的推进、各个项目的实施,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绿色、生态、安全”的人居环境已经形成,“人人享受安全、人人享受健康、人人享受和谐”从理论变为现实。

三年安全社区建设,投入资金7850余万元,辖区的安全状况有了整体提升,实现了全镇村村通水泥路、1/3农户用上沼气、15%农户用上天然气、消除了D级危房;实现了电视信号数字传输;新农合参保率达到了99.5%以上;核桃、生猪、高粱三大绿色生态产业初具规模。柏梓镇的事故与伤害数量明显下降,三年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企业职工与居民的意外伤害人数逐年下降;刑事p治安案件从2011年的32起下降到2014年1-9月的6起。2012年民事纠纷发生19件,2013年民事纠纷发生11件,2014年1至9月民事纠纷发生6件,年均下降42.85%;2012年案件11件,2013年案件9件,2014年1至9月案4件,年均下降96%;人口数据采集覆盖率达90%以上。校(园)意外伤害人数从2011年5起下降到2014年1-9月0起;交通安全事故从2011年68起下降到2014年1-9月11起;居家意外伤害由2011年的198起下降到2014年1-9月的66起,均为轻微伤害,未发生重特大意外伤害;消防安全2011年至2014年9月保持了“零”事故记录;防灾减灾2011年至2014年9月未发生灾害事故与伤害。居民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2012年10月,通过了市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验收;201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安全社区评定验收。

二、农村安全社区创建中的困难

安全社区的理念来自高福利的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好,公民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浓厚,而盐亭县柏梓镇是四川西部的边远山区,距离中心城市远,基础设施差,广大农民对于安全社区建设概念不明确,安全意识差,要在这校样的地区进行安全社区建设难度相当大。

1.基础设施差,安全隐患多。由于地处西部边远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1.1交通设施差。境内唯一的过境道路在“5.12”大地震后唯一的过境公路也破坏了,境内的通村、通社道路都是泥路,雨雪天气道路泥泞湿滑,加上道窄、弯大、坡陡,路上的标识、标牌残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每年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十多起交通安全事故。境内的梓江上游只有一座漫水桥,一到雨季就会被淹没,给村民出行,特别是孩子上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1.2“九小”场所安全设施不齐全。柏梓场镇上的房屋除了学校、医院、政府等国家管理的单位外,其他的民房修建时随意性很大,一般都没有经过正规的规划和设计,投入使用后也无人对其安全通道、防火设施、防盗设施、用电、用气等进行正规的检查验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曾经也发生多起偷盗、起火、用电、用气发生的悲剧。

1.3学校设备不规范。镇内有中学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五所,校内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器材不规范,比如有的体育设施应该软包防护,校车应该有专业的要求,都不能达到,2010年就有5起学生在校受伤,就有使用体育设备时的碰伤。

1.4民房建筑不规范。民房建筑随意性大,对于防震、防火、防盗功能差,2011年就发生了20多起偷盗事件。地震后有D级危房2030户,需要加固的4000多户,户外避难场所缺乏,健身设施不足,部分地方饮用水源不合格。

2.群众安全意识差,教育改变困难。柏梓镇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群众以农民为主,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在家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文盲居多,加之地处边远,信息沟通不畅,群众了解的安全知识非常有限,对安全问题认识不足,出了安全问题大多归咎于“运气不好”。经常对自己的危险行为为以为然。

2.1不守交通规则。经常有老百姓为了方便搭乘无牌无照的车辆,有的司机酒后驾驶,大量的摩托车、电三轮违规搭人,无照上路,甚至有小孩子假期上路驾驶摩托车。有的司机认为在这样偏僻的道路上无人监管就放心大胆地超载、超速,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2012年以前出的交通事故95%都与这些违规有关。

2.2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由于农村空心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农用机械使用普及很快,但大多数农民都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农机操作,基本上都是相互学习或者自己摸索,2011年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违规操作农机致1人死亡的案件,致伤的案件每年都有发生。还有很多农民不完全明白农药的使用,什么作物、什么时候用什么药,乱用药轻者导致影响健康,污染土地和水源,重者发生中毒伤害。还有的村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无视安全问题私拉乱接电线,乱接用气管道,2011年以前出现过两起用电事故。

3.风俗与生活习惯不安全,短期难以改变。盐亭县农村普遍有清明、鬼节、春节上坟祭祖时放鞭炮、燃纸钱、烧香蜡的习俗,乡村的坟地大多在绿树环绕的山坡上,很容易引发火灾,在全镇森林覆盖率82%以上的情况下发生森林火灾就会造成重大损失。还有些群众不按医嘱服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也会造成伤害。

4.特殊的山区环境,增加了伤害源。地处山区,森林面积大,容易出现野蜂、毒蛇等小型野生动物伤人事件,2011年就出现了几起这样的伤害。另外就是地质灾害,有十多个村存在山体滑坡的隐患,对居住其中的村民存在一定的威胁。

5.资金不足,后劲难以持续。安全社区建设工程大,投入多,以乡镇为单位的安全社区建设的主体,存在资金上巨大困难,对于西部的农村乡镇、村来说,集体经济是“空壳”,几乎每一分钱都必须靠上级财政的支持。柏梓镇3年安全社区建设投入高达8千多万元,村民集资只有两百来万,其余都要靠上级支持,而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县级财政也几乎就是个“吃饭财政”,全县几十个乡镇,这样的压力可相而知,安全社区建设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浩大工程,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

6.部门力量分散,行动难以整合。安全社区建设涉及相关多个部门,交警、消防、电力、燃气、安监、农机、农资等很多部门,而很多部门的触角并没有延伸到乡镇,或者说在乡镇的力量相对薄弱,有很多时候需要县级部门的支持,而作为乡镇难以调动县级部门的力量,更加难以整合这么多部门的力量。

三、柏梓镇安全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1.建立安全社区创建组织机构。柏梓镇安全社区创建启动后立即建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起一支有领导有组织有队伍。

1.1成立了跨部门领导机构――“柏梓镇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简称“安促委” );镇人民政府镇长任委员会主任,镇安办主任为副主任,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了由4人组成的安全社区促进办公室,具体负责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督导、联络工作。

1.2“安促委”下设9个专项工作小组。分防灾减灾、学校安全、伤害监测、居家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宣传推广等九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确定人员和职责。3、建立安全社区建设自愿者队伍。各工作小组根据各自的职能职责和辖区范围,在辖区内物色、动员有能力、热心公务的居民组成稳定的自愿者队伍,全镇共1000多人参与。并完善了自愿者的职责、管理、退出等制度。

2.加大宣传,让安全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安全社区建设是全民工程,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柏梓镇首先做的就是富有特色的宣传工作。

2.1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他们先后举办了知识讲座、组织宣传表演、办板报、写标语,发放小册子,发放印有宣传资料的雨伞、纸杯等。

2.2让宣传更加贴近群众生活,让群众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发放印有宣传安全知识的雨伞、纸杯,群众领回家中很实用,容易接受。

2.3编织立体的宣传网络。除了以镇为单位的大型宣传活动,更多的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村、社干部、自愿者们的宣传,走家入户,利用村的农民学校、远程教育等平台进行的全方位的立体式宣传,让“安全社区”的观念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

2.4真心真意对群众的关怀与宣传相结合。在安全社区创建中柏梓镇与相关的水利、电力、燃气等部门联动,免费为村民进行线路检修,请来县胂瘤防治研究所、绵阳市万江眼科医院的专家为群众免费诊治,请来县农业局专家学者免费为群众进行生态种养殖业进行持指导,在这单位的服务中进行安全健康知识的普及,深受百姓欢迎,

3.前期全面风险诊断摸清家底。柏梓镇的做法是准确辨识风险源,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和预防措施,

3.1划分辨识单元:根据实际情况,将辨识对象划分为交通、生产、社会治安、消防、学校、地质灾害六个单元进行包括所有人员、所有活动和所有设施的风险诊断。

3.2辨识危险源:从六个单元的诊断中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辨识各种可能导致伤害的行为和状态,重点从人的行为、习惯、意识,物的状态,环境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

3.3确定风险等级:情况汇总后召开专题会议,邀请各方面专家和安全创建促进委员会成员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分级整改方案。

3.4确定安全促进项目:根据柏梓镇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安全、居民居家安全、学校及儿童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等七个促进项目。每个项目分由若干个子项目组成,子项目包括风险表现、产生的原因、整改的办法、参与人员、资金来源、整改目标、整改时间要求等组成。规划详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4.项目推进,常监督、监测。柏梓镇在进行全镇安全社区建设七个项目全面推进,并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整改,达到验收合格后,更加注重日常的监测和监督,把该项任务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保证了效果的持续发挥,而不是一时的短期效益。他们的做法是:

4.1全面的项目推进整改,动员全镇干部居民,争取上级的指导,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资金支持下进行全面整改。

4.2日常监测和监督。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永远没有结束的工程,整改合格验收后,柏梓镇设置了日常监测、监督机制,以七个项目为单元,以自愿者队伍为主,实行重大事项立即上报,日常监测周报制。

4.3制定应急预案。为了应付突发安全事件,柏梓镇组织了应急队伍,制定了应急工作机制,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模拟演练。

4.4持续改进原则。在安全社区项目推进改进后,进行项目评审,评审出持续改进的方面,在资金、人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持续不断地推进整改。安全社区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四、柏梓镇社区建设中的经验

盐亭县柏梓镇把安全建设这一外来的理念结合于本地实际,通过三年的建设改变了社区的面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将安全社区建设融入日常工作中。一是融入乡村的公益事业中,在整改安全隐患的同时进行了公益事业建设,改善了基础设施,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三年的安全社区建设中,柏梓镇修建公路,达到了村村通,部分达到通社。修建梓江大桥,完善道路标志等,在争取上级补助,项目支持的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利用一事一议,集资200多万元,得到群众好评。二是融入民生工程。在进行安全隐患整治中联合相关部门进行了多项民生工程,修建敬老院,增添健身设施,修建饮水工程,为村民进行常见病免费诊治,危房重建2030户、了房加固4000多户等,这些工作既整改了安全隐患,又温暖了百姓。三是融入发展生产。结合安全生产,柏梓镇调动群众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引导群众发展绿色、安全的生态农业,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技术指导,产品检测,产品宣传,如今柏梓镇建立起4万亩核桃基地,18公理的核桃走廊,23公理产业带,3千亩绿色高粱,年出栏7万头生猪,目前重点打造的“高桥黑猪”,采用纯粮食喂养,已经小有名气,吸引了成都、绵阳等城市的客户年初到当地养殖户家中选定小猪,年终再来收购。由客户监督养殖全过程的模式正在当地推开,黑猪的名气也正在上升,品牌效益日益显现。四是融入村民公民意识提升。柏梓镇在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注意加强群众公民意识的培养,在宣传阶段教育村民建设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不能只依靠国家,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导引村民投资、投劳,每项工程都专设“公益事业委员会”,由村民选举村群众参加,进行工程招标、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财务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并对以前一些悬而不决的、村委会的选举矛盾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召开村民大会公开调查处理,充分让村民当家作主,提升了村民的主民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

2.让人民群众成为安全社区建设的主体。一是让群众成为危险源诊断的主体。柏梓镇在安全社区建设的开初就认识到这是一项群众工程,必须动员群众的血量才能完成任务,在危险源诊断中充公发动群众,在一开始第一轮调查问卷时,有的镇村干部为了方便,就随便找几个人坐在办公室里填完了问卷,发现问题与在网上查找的差不多,镇党委、政府马上召开会议进行纠正,第二轮问卷调查时,镇干部到每村参加群众大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对于不能填写问卷的群众就进村入户走访,这样就收集到了全面的信息,比如富有山区特色的小型野生动物伤人,祭祖引发的火灾隐患等才录入危险目录。二是让群众成为安全项目推进的主体。在安全项目推进过程中始终把群众作为主要依靠力量,组建了1500余人的自愿者队伍,退休老师,老党员,社区大妈,低保人员、五保人员,组成了宣传队,护林队,夜间巡防队,交通劝导队,安全监督员,项目评审员等,处处可见群众的身影,在广阔的区域内只要有林区冒烟,镇安全促进委员会不到五分钟就能得到汇报。在“柏灵路”施工中,群众组成的“公益事业委员会”全程监督了招标、建设质量、财务管理、群众集资等。

五、柏梓镇安全社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柏梓镇安全社区建设给我们几点有益的启示:

1.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是建设成功的前提。镇作为一级政府在我们西部欠发达地区只有事权而无财权,一切经费几乎都来自于上级,安全社区建设所需的资金缺口大,没有上级的支持“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柏梓三年建设资金高达7850多万,绝大多数来自上级的支持。县级各职能部门的支持需要县委政府的协调,安全社区建设特别是最初整改,必须有县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且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一个镇的职权有限,只有得到县委、政府的支持才能整合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支持镇安全社区建设。

2.群众参与是建设成功的根本。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安全、健康、幸福的生活,建设的主体也必须是百姓,要让百姓从内心接受,从行动上支持,从习惯上改变不是一件易事,从柏梓俚慕ㄉ韫ぷ骺矗取得成功主要是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建设工作紧扣百姓福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3.部门联动是基础。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动员的力量,牵涉的部门很多,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完成好任务,如果一两个部门或各部门单打独斗不能完成任务,必须要各部门有机配合,力量分配得当才行。比如在进行交通整治的同进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宣传消防安全时要对房屋建筑设计规划进行整治,在解决饮水安全时要关注见病防治等有时一个项目要同时牵动几个部门,要几个部门同时出面解决问题才能得到全面解决。这就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

4.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是建设成功的关键。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项极其烦杂的工作,每一个项目的负责领导都必须有非常高度的责任心,要能沉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不能存半点的侥幸,时刻绷紧安全的弦,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还要有一颗为民的心,要怀着对百姓的深情去做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从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赢得百姓信任和支持。

5.切实高效的工作制度是建设成功的保障。柏梓镇在安全社区建设上创新了很多工作制度,比如风险诊断制度,从规范职能、职责,诊断的范围、诊断的流程、风险的等级确定、采取措施建议等都规定得相当仔细。还有日常监督和监测制度,规定分农村的季节、各种风险的高峰时段,非常切实可行,操作性很强。

六、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柏梓镇的安全社区建设让我们看到了可喜的成就,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1.资金不足。农村社区幅员面积大,基础设施差,安全隐患多,需要投入的资金缺口大,镇、村、社集体经济基本上没有任何积蓄,而仅依靠县级财政支持也不可行,只有从国家政策上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发展,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的发展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很多发展政策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等尝试收效甚微,安全社区建设这样既能保护和发展产业,又能促进农村社会和谐,还能增加群众幸福感,提高农民的公民意识,提高基层自治能力的新模式,如果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全国推开一定能走出一条新路,为下一步农村的集约经营、特色经营、生态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人力资源不足。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打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导致农村“空心化”,安全社区建设需要的人力资源在很多乡镇十分短缺,一些自愿者刚刚培训成熟就又外出务工了,流动性很大,让这个庞大的机制运行乏力。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解决农业增收的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只有发展农村大农场式的集约经营、特色经营、绿色经营才能增加农业产业收入,才能吸引资金、人才、科技向农村流动,才能让我们的有希望的田野充满生机。

篇4

【关键词】生态房产社区项目特点开发建设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如何建设好自己的家园,使其生态化、环保化、绿色化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生态房产社区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和肯定。生态房产社区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社区模式,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一、生态房产社区项目的特点 生态房产社区项目与传统住宅小区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特点:生态社区内自然与人共生,人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融于社区,小区融于自然;同时,能营造满足人类自身发展需求的环境,富有人情味,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呈现出繁荣、生机和活力。生态宜居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居住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在综合开发建设上真正体现生态宜居,将会有效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态宜居水平和城市品位。

二、生态房产社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定位 1、合理选址。生态房产社区在开发设计之初就要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正确选址,选择靠近生态环境好的区域,尊重并保护自然原生态特色环境,尽量使居住者能利用公共交通系统。

2、建筑风格与社区空间组合。生态房产社区的建筑风格应体现地方传统特色和地域文化。如一些小区的风格属于古代民居建筑中融入一些现代的风格,使整个院区既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晰的历史文脉,又不失现代感和舒适感。 3、方案设计中空间组合。室内通风良好是清除一切辐射物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故在设计的宏观定位中,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应开辟组织社区风道与生态走廊,保证建筑物室内自然通风,力求每户都有通向住区之外的风道廊道。

4、生态节能方案。社区的生态化首先必须是建筑的生态化,一是能为人类提供“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灵活开敞的空间。二是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对环境的索取要小。主要指节约土地,在能源与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原则。三是对环境的影响要最小,主要指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

5、确定节能户型。户型设计尽量保证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天然采光与景观效果。自然通风良好的户型在夏季可取代空调的作用。通过调整建筑物的位置与朝向,使建筑物在冬天能得到较多的热量,而在夏天能减少日晒。一是采取节能维护结构。节能型住宅就是通过提高建筑维护结构(外墙、屋面、外门窗和楼板)的隔热性能,同时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使住宅的耗能比普通住宅降低50%。二是节能材料与节能施工。严格遵照以“四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生态环保住宅)”的理念,更多地采用环保材料、绿色材料,在建造过程中,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建材尽量就地取材,充分减少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能耗,让建筑的总能耗降到最低。三是选用节水器具节约水资源。建设两套给水系统,一套是饮用水系统,另一套是非饮用水系统,实现水低质低用、高质高用。四是充分利用再生能源。研制采用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接收装置,充分利用这些绿色能源。

6、绿化方案。在绿化的规划布局、树种选择、植物配植方面,既要考虑有利于居室采光、通风等方面的要求,又要尽可能地发挥其遮阴、防风、滞尘、减噪等功能。要充分利用植物蒸腾水分,调节空气湿度、温度,生产氧气,来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充分利用土地延伸绿化空间,利用居住区的围栏和墙体发展垂直绿化、增加绿量、扩大叶面积系数,使绿化更具有层次和立体效果。

7、垃圾废物处理。生态社区的垃圾处置应尽量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把垃圾中的可利用物分离出来,作为产业原料,循环利用,如有机废料经处理可用作花木肥料。

三、生态房产社区的规划设计定位

生态房产社区项目的规划设计必须实现社区及所在区域各种生态与技术、文化、体育、娱乐的有机融合。因生态社区建设和所在区域环境的具体要求不同,在规划设计实践中要突出生态社区的侧重点或者特色。特别是生态房产居住社区项目,规划设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按照生态的要求,保证规划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协调,适应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人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优良并有完善的处理污染措施。三是采用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高效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清洁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重复循环率。四是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有利于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五是尊重社区的文化多元化和民族习俗,保护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六是培育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倡导生态文明和道德伦理,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社区管理。七是建立政府、社区管理部门和社区居民等多层次的生态监督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社区的生态宜居程度。

篇5

今年大浮社区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全力展开创建省级绿色社区活动,滨湖区环保局也多次来我村检查、指导、验收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半年来大浮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带领社区全体居民,积极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下面就创建绿色社区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山水城(雪浪街道)大浮村(社区)位于太湖风景区内,中视aaaaa三国水浒景区就坐落在我社区。全社区总面积8.50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3000亩,园地面积4000亩,绿地12万平方米,绿化率达81%,人口2860人, 9个自然村。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83名党员。XX年全村完成工商纳税营销4.94亿元,国、地税收770万元,社区集体收入1493万元,连续四年位列全区前茅,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16345元。大浮村先后被无锡市委、市政府授予“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锡市一村一品特色村”、无锡市“绿色家园”示范村、“农业特色旅游村”、滨湖区“财力十强村”和文明社区等荣誉称号。

辖区内有淡水渔业、南洋学院企业事业等驻区单位23家,有宝界山庄高档别墅区四个。自XX年9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在山水城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无锡市、区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党建工作、经济建设、社会事业一齐抓,生态保护、太湖治理、示范社区、绿色社区等创建热点同建设。XX年1月启动“创建绿色社区,建设旅游家园”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太湖新城西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实现了持续发展、和谐幸福、生态文明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考核、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建设大浮一方山水营造氛围。

一、狠抓组织领导,规范管理,为绿色社区建设夯实基础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社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大浮、幸福大浮”的需要,是环境管理深入社区生活的深动实践。自成立社区以来,社区就确立了“生产与生活并重,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把环境改善工作列入了社区工作的议事日程,大力开展环保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成效,使环境保护工作和社区工作走上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轨道。

(1)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组织机构健全

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顾家明同志为组长、居委会主任朱建华同志为副组长,社区干部、共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还成立了55人的护绿志愿队,25人的清扫保洁队,18人的文化宣传队。山水绿色自愿者135人。共计233人的“绿色志愿者”服务队,为“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力保障,确保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围绕创建工作,社区制定了针对居民和单位实行的门前“四包”责任制:一包环境卫生;二包市容市貌;三包绿化美化;四包公共秩序。即每个单位、每栋楼房、每个摊点、每个门面、每家住户必须实行门前四包。制定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安置小区装修制度》、《志愿者培训制度》、《生活噪声管理制度》《居民文明公约》等,建立了环境卫生检查记录,从而保证了绿色社区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同时,严格按照创建绿色社区实施方案的时间要求,把任务细化、量化责任到人,由社区书记总负责,居委会主任牵头,聘请辖区12名老党员老干部做义务环境监督员。他们发挥各自力量,为创建工作尽心竭力。辖区内无论哪有脏乱现象,他们都能够及时反映。无论哪里有破坏树木、践踏绿地、噪音污染的,也都有有人能站出来制止或向社区反映。同时落实2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创建台账上报等工作。

二、立足活动,注重培训,有序展开

创建绿色社区不单单是栽花种树,而最本质的工作是教育发动居民积极参与。为此,我们立足活动,注重培训,广泛开展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一年来,发放环保宣传资料1350余份,举办居民环保知识培训(讲座)12次,受教育人数3250人次。每逢元旦节、五一节、“xx”世界环境日、中秋节、国庆节等,社区都要组织开展环保志愿者队伍和部分居民参加的“全民动员,美丽大浮,建设旅游家园”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绿色消费意识,让居民过上一个舒适的、干净的节日。每年3月12日,社区还要利用“植树节”这个特殊的节日,组织居民和单位种草植树,打造我们的“绿色”天地。发放“创建绿色社区,建设旅游家园”专题宣传资料1380余份,专门制作了创绿工作宣传栏,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让居民人人皆知,共同遵守。今年5月,社区与山水城环保办在山水广场上共同举办了健康环保公益活动,大力宣传创建绿色社区的有关内容和环保生活常识,普及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调动社区居民创建绿色社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社区组建舞蹈队和太极拳队,吸纳了许多退休职农民和老年人。

接着社区加大投入,先后投入资金850万元用于环境美化、绿化等活动。一是对三国水浒景区停车场进行改造,新增绿化面积1.50万㎡。二是重点对谢古和董坞里两个创建亮点进行美化,种植花草,大大提升该地区的整体面貌。三是结合果品种植业发展,对空地荒地鼓励居民种植杨梅醉李等果树,即美化了环境又增加居民的收入。四是加强山水西路景观路段的绿化,进一步完善节点改建,完成羊岐路段的美化工作。五是结合漆塘安置小区的综合改造,新建五块绿化园地,提升小区的绿化率。

其次在社区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向居民宣传绿色社区的概念、创建绿色社区的好处,鼓励居民爱护花草、树木,不要践踏花草,培养居民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不吃野生动物,不吃被污染的食物,培养居民绿色消费和环境价值观念。使广大居民珍惜大浮今天的优美环境,认识到好山好水对大浮每个人甚至子孙后代是多么重要,起到了共同关心爱护大浮旅游家园的效果。同时在居民中我们还大力倡导“做大浮文明人,创绿色社区”的思想理念。通过会议中心户学习、专题讲座、村民代表会议等机会组织居民群众学习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绿色社区居民基本要求、居民公约等,倡导居民家中都要自觉使用清洁能源,增强节水、节电的意识。在社区教育和带动下,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得到了增强,从而使广大居民由被动的转到主动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绿色社区的良好氛围,绿色社区、绿色消费的观念逐渐在我社区形成。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实施绿色家园工程。

近年来,社区围绕着山水城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一流的旅游度假区、生态休闲区、富裕和谐宜居区的目标,以打造美丽大浮优美人居环境为宗旨,以营造绿色文化为手段,在进一步加强大浮社区整洁的基础上,力争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美好家园。

我们首先开展了资源再生工作。在全社区内,垃圾点分别设立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居民将废弃物按类投放,并统一组织回收;为充分利用水资源,特别倡导一楼的住户将水综合利用,浇水养花,提高水的综合利用;减少噪声污染,让社区远离噪声。商业网点的噪声和社区车辆的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公害,为使广大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居住休息环境,噪声污染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分类排队,登记造册,对社区景区、学校、景点等周边商业网点的噪声污染源和停放在小区内的所有车辆逐一登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各饭店在营业期间,机器设备必须达到环保局所规定分贝以下,并且运行的设备必须是环保产品,车辆通行不准鸣喇叭。着力做好大浮地区污水接管工作,先后完成饭店、企业、自然村、驻地单位的接管工作,完成董坞里点源式污水处理工程,投入75万元对漆塘浜清淤,同时大力开展山水西路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要求所有居民群众遵守。社区工作站敢字当头,严格管理,把环保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现在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发动辖区居民群众和绿色志愿者队伍,以创建洁美家园为契机,清理好自然村、楼道内、辖区外的小广告,乱涂、乱贴小广告185余处,组织党员团员开展卫生大扫除,重点开展保护母亲湖活动,在暑假中组织中小学生捡拾白色垃圾23余次,发动环保志愿者做好爱护花草保护树木,植树活动;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责任到人,做到天天有检查、时时有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形成了处处有人清扫,处处有人监督的局面。辖区内如果有脏乱现象发生,社区最先知道情况,进行登记,社区能解决的尽快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报有关部门;通过开展“绿色家庭”评选活动,进一步调动居民创绿工作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创绿工作的良好局面。社区逐步树立了良好的文明形象,群众对社区环境和工作态度满意率达96%,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篇6

做好环保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重大举措,为社区居民创建一个干净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关注民生、提高社区环境面貌,提升辖区发展空间的重大任务。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一)根据四方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四方区2021年度市、区长环境保护责任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四环委发[2013]2号要求,全面开展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结合我管区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的目的

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结合“三项”整治,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营造整洁优美生活环境。

二、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的主要内容

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在办事处创建“绿色环保社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对全管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进行督促、指导等工作。选出2个社区居委会争创“绿色环保社区”具体创建标准如下。

1、确定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2、环境管理措施切实可行,注重社区生态建设,社区环保工作计划和各项环保管理制度健全,并能严格执行。

3、社区人居环境良好,区域环境噪声达到《青岛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应区域划分规定》的标准,无在室外使用高音喇叭的经营性店铺,垃圾分类收集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率高,社区内无违法建筑,无废弃煤池,无生活废水乱排现象。

4、社区居民环境意识较高,有一定的环境文化氛围,经常开展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社区内设置环境保护宣传栏1-2块,每月更换宣传内容。

5、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了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积极参与绿色消费,抵制破坏环境的生活方式。

6、居民对社区环境质量满意率达90%以上。

三、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共分5个阶段

1、制定方案阶段:5月31日前完成。

成立创建活动领导机构,选出创建社区,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经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

2、组织实施阶段:9月20日前完成。

组织实施工作计划,对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统一研究解决,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3、自查申请阶段:10月20日前完成。街道办事处自查合格后,向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由区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组织验收后,将验收合格的“绿色环保社区”上报市“创绿”办公室,并向其提出对创建单位进行命名的申请。

4、检查验收阶段“11月30日前完成。

市“创建”办公室组织专家成立检查组,通过检查档案、现场抽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验收。

5、总结表彰阶段:12月30日前完成。

由市“创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创建单位进行命名表彰。

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将纳入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年终考核评比。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加强领导,确保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创建标准和时间表,使创建工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及时进行总结,加强交流,并将创建活动信息及时上报街道创建“绿色环保社区”办公室。

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二)2021 年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全国、全省、全市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污染防治,加大执法力度,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在保护中促进发展。现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良好的创建工作运行机制

创建国家坏境保护模范城市,适宜创业大战,适宜生活居住的社区坏境,是一项重大举措,为此,社区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力度,扎实推进。

(1)、健全工作机构

平安社区始终坚持市委、市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统一领导,全是上下整体推进的原则。社区成立了社区领导牵头,成员包括辖区各单位、个体工商户、各辖区物业,创建国家坏境保护模范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创模日常工作;各单位创模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组成了较为健全的工作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单位工作,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上下联动、运作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2)、科学制定规划,落实工作责任

为了明晰工作职责,确保创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库尔勒市迎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将各项考核指标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职能分解到各单位,落实到岗到人,并以创模负责包干到人的形式明确责任主体、任务项目、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从而确保责任落实、工作到位。

(3)、强化考评监督

建立督导督办制度,由建设街道办事处牵头,加强对各单位、各物业辖区、个体工商户巡查、抽查和暗访。为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建工作成果。根据工作特点,采取实地考察,明检与暗检相结合,暗检为主的方式,分别安年度、季度、月度实施综合考评,考评结果通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小区、个体工商户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

二、精心规划社区建设,夯实创模工作基础

我社区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按照建设绿色社区理念,制定设施了《社区生态环境规划》,优化社区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天蓝、地绿、风情”的生态社区格局。

近年来,我社区根据全面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社区绿地绿化面积37、6555平方米。

三、深入开展创模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紧紧依靠社会组织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力量,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动员社区居民主持创模、参与创模。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形成强大的创模宣传声势,在社区营造“争当环保模范市民,争创环保模范城市”的强烈社会舆论氛围。 抓住基层社区的特点,树立公众参与意识,把“库尔勒是我家,创模靠大家”和“新库尔勒、新社区、新环境”理念深入到千家万户,建立社区环保监督员、宣传员,使社区居民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风尚。

创建绿色社区,需要得到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为此,平安社区按照《“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创建“绿色社区”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和居民环境行为规范。与此同时,他们注重发挥社区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的作用,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开展爱绿护绿和环境整治活动。

(1)、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模宣传活动

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他们还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宣传栏和宣传橱窗,定期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宣传节水、节能、绿化家居等生活小窍门。在小区道路两侧和绿地上,提示居民爱护花草树木的警示牌,时刻提醒居民关注绿色,重视环保。小区内还按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设置了不同颜色的垃圾回收桶,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企业和小区内精心设计的园林景点和休闲凉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管理规范、环境优雅,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已经成为社区居民倍加珍爱的美好家园。 号召社区居民共同努力,人人参与,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营造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共建绿色家园。

(二)是以创模为载体推进环境教育工作落实。

结合库尔勒市环境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开展创建绿色环境学校和创建花园式单位活动。

(三)是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城市为远期目标

创建适宜生活居住、适宜创业发展的社区环境,是社区坚定不移的目标,同时也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将在建设街道办事处的大力帮助、支持和指导下,一如既往地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为早日实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和创建生态城市目标而不懈努力。

2021年度社区环保工作计划范文(三)近来老城区片的环境卫生问题有反弹,为了使居民有一个健康、愉悦的生活环境,就要将卫生意识贯穿到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心中,所以我们居委会专门组织了人员带领大家共同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为内容,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内涵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使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明显提高。

二、工作目标

1、搞好环境综合整治。

以“集中治脏,除害灭病,根治陋习”为重点。

2、加大除四害工作力度。

重点开展夏季杀蚊蝇,灭鼠灭蟑活动,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卫生做好了,就防止了“病从口入”。

3、建立卫生目标责任制。

整治卫生任务以责任状的形式细化分解给个人,每个人要各司其职、分头负责,抓好落实。

4、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我们继续开展“红袖标”工程,对管辖区内的单位和居民区的卫生进行严格管理,做到垃圾收集有序,不乱倒垃圾,不乱泼污水等。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专人管理社区卫生工作,明确责任,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2、加大保护社区卫生环境意识的宣传。

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充分利用社区的宣传栏和发放传单的形式,对居民进行宣传,为居民提供多种环境卫生知识。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充分利用居委会的力量扩大宣传面。

3、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

篇7

用现念教育农民用全局理念谋划未来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秦淮社区居委会

2006年3月29日

秦淮社区是由原石马村经征地拆迁建设而来,总面积3.63平方公里,辖11个居民小区,15983人,原石马村10个居民小组的1827名群众全部“赤脚进城”,农民变成了居民。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社区实际,以盘活集体资产和推动富民工程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尝试社区发展改革,目前,初步形成了集体资产增值、社区群众增收、干群合力增强的良好局面。我们在2003年获市级示范社区、市级绿色人居环境社区荣誉称号,在2005年获省级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年来,我社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全力夯实集体经济支柱。

几年来,社区发挥优势,克服困难,以标准厂房为载体,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使社区经济实力得到稳步提升。一是为工业园家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使企业每年按时上缴租金400万元。二是充分利用工业园平台,积极寻求投资项目,进行招商招租活动,去年我们成功引进1个千万元项目,至此社区已有大小企业23家。三是广开渠道,发展三产,创新举措,盘活资产,每年创收利润30万元,为社区经济增加了活力。同时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回收各种欠款,为社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现在社区年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万元。

二、强化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提升现代化文明城区建设

水平。

一是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对小区物管落实工作责任制,实施百分考核,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以各类创建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以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服务网点为纽带,以社区志愿者为载体,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文化、环境、治安、计生等便民利民的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三是全面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清理占道经营和门前乱堆乱放,营造优美环境。

三、强化富民工程,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本“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富民落到实处,一是积极寻求就业岗位,通过各种途径解决群众就业,同时做好宣传,鼓励群众自谋职业,几年来共安置劳动力3868人次。二是认真做好合作医疗服务工作,在确保全社区参保率达95%以上的同时,按时兑现群众的报销资金。三是计划生育月服务参服率达100%,社区几年内无一例计划外怀孕,同时积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四是切实加强帮贫解困力度,真正帮助那些因病致穷的困难群众,每年拿出120万元用于群众补贴,几年来共帮扶困难户180多户,目前有低保户15户,全部做到应保尽保。

2006年我们将分析不足、取长补短、再接再厉,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区委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指引,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突出社区建设、招商引资、社区经济三大重点,开拓创新,自加压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全力推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一、化解压力,积极探索社区发展之路。

一是解放思想,增强推进经济发展的主动性。通过一“比”,跳出社区看社区,在干部群众中展开新一轮“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不进则退,从而增强工作主动性。二“逼”。按目标定责任办法,把招商引资等经济工作层层量化分解,落实到人。三“学”。通过聘请专家讲课,举办培训班、引导干部群众走出传统思维定势,使他们思想围着经济运转,眼睛盯着市场看。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增强社区经济实力。充分利用区位独特,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等优势,借助开发区和街道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积极盘活集体资产,做大做强社区经济。三是创新发展模式,鼓励群众自主创业。结合实际,拟定《创新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工作实施方案》,引导群众自觉把土地征用补偿安置的托带费、保养费部分转化为创业资本,成立创业发展基金,解决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的稳定性、成长性,创立社区发展和群众创业的经济联合体,科学确立创业合作社的投资项目。

二、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富民安民工程建设。

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确保群众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心,一是确保百姓安居。完善小区内的配套设施,使小区内宣传橱窗、亭台甬道、篮球场地、健身器材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投入15万元资金进行小区美化工程。二是加大群众就业力度。确保“劳者有其业”。明确专人,强化分工,签定责任状,实行风险抵押,重点将4050人员转移到环卫保洁、园林市政、物业管理等工作岗位上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15期。举办送岗位进社区活动3场,积极与用工企业办理劳务,进行劳务承包,以不同的服务形式实现劳务输出最大化。三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做好合疗服务工作,在确保全社区参保率达96%以上,按时做好报销兑现工作,切实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四是继续做好干部帮扶工作。完善党员干部带动群众致富机制。五是做好民调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确保一方平安。六是深入开展干部“入户走访”活动。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和谐社区。

篇8

村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难点,科学谋划村镇建设是纵深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台儿庄”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更是村镇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探索我区村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我对全区的村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一、村镇建设基本现状

(一)村庄建设基本情况。台儿庄区地处山东省最南部,下辖5镇1街,辖区内设有211个行政村(居)、336个自然村。全区土地总面积53179.12公顷 ,其中耕地 33013.08,城镇及工业用地1816.92公顷,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户均1.04亩。近几年,通过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村通油路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等活动,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或水泥路,条件好的村庄甚至达到了户户通,其他基础设施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庄规划缺失,村民建房散乱无序,随意性很大,占压耕地建房日趋严重,空心村现象十分突出。二是建设标准不高,缺乏地方建筑风貌和特色。三是“三大堆”现象十分突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处可见。四是厕所大部分是露天的,住宅与禽畜圈舍混杂,禽舍的粪便、污水露天排放,晴天苍蝇满天飞,雨天臭气熏天,严重影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五是基础配套设施严重缺失,比如绿化、路灯、自来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二、村镇建设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工作措施

针对村镇建设存在的问题,2011年台儿庄区结合“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和城乡一体化活动,重点对全区5个乡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工作措施。一是科学规划,注重节能减排。按照“规模适度、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原则,对新建的5个农村新型社区进行统一规划,新建住房的选址、功能配套及户型设计,充分考虑农业生产实际,建筑模式为四层楼房前后带院,用于存放农耕机具等杂物。结合生态示范小区建设活动,推行“四节一环保”的标准,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是生态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绿色、环保,重点做好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以小区道路两侧、文化健身广场作为绿化重点部位,见缝插绿、建造园林小品,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依托小区的物业管理模式,结合全市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在小区内定点投放垃圾收集设施,对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实行定时收集处理,有力促进了我区“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的建立。同时,按照“同步建设、同步交付”的要求,根据居民需求,为5个新建社区同步配套建设了社区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环保功能,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小区环境。三是综合配套,完善社区服务。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区、留足(活动、发展)空间”的原则,对农具存放、家庭养殖、供水供电、道路亮化和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统一进行综合配套功能,实现农民集中居住与集约服务的一体化。涧头集镇李楼、泥沟镇红东等社区,配套建设了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房、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小区内家家户户通有线电视、通电话、通宽带,实现了“信息网络化”的全覆盖,有力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对已入住社区的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通过调查走访,大部分村民的意见是:一是房屋质量不好;二是楼间距太小;三是公共卫生清理效果不好;四是认为原村庄确实需要改造,但住楼房不习惯,向往二层独家独院的户型。

四、村镇建设工作的思路和构想

通过对村庄和社区的调查,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单纯的通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村庄脏、乱、差等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从根源解决问题,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势在必行。二是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兼并临近村、撤并弱小村、改造空心村,进行合村并居,新建大型农村社区,提升村民居住环境。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把维护村民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收益权,真正让村民得到实惠,让他们满意。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要首先听取村级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的意见,确保村民有效参与,做到整治前村民同意,整治中村民参与,整治后村民满意。各级各部门不能用命令代替民意,擅自上报试点村。项目规划设计、住宅设计、回迁安置方案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履行公告、听证、论证、公示等程序。

(二)坚持因地制因,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梯次推进,不搞“一刀切”。 根据各村区位优势、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村民意愿等情况合理规划建筑模式,可以是多层楼房(原则上不超过4层),也可以是二层小楼,城乡结合部、镇驻地的村庄可以考虑多层,其他村庄应该以二层为主,也可以二层多层兼有,老年人住二层、年轻人住多层。我们以1000户的村庄为例,对规划建设二层独家独院户型的节地情况做了测算:目前全区村落占地4517.22公顷,农村总户数65158户(以上数据均不含运河街道办事处和各镇驻地村),户均占地为1.04亩。依据《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要求,新村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100平方米,按户均人口3.5人计算,户均占地350平方米,约0.525亩,每户节约的土地为0.515亩,则该村庄通过旧村改造可节约土地515亩。如按现行的每亩16万元的补偿标准,补助资金共计8240万元,户均补助6万元,节余资金2240万元加上整合其他部门的补助资金可用于新村路、水、电、绿化、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调查,有80%多的村民同意在新村统一规划建设二层,然后将原有住宅无偿的交给村集体复垦;如果能再给予适当的补助资金,将有90%的村民同意这种方式。

(三)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要借助外力驱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来资金参与城镇建设。比如靠近镇驻地的村庄,村庄占地比较大,某大型工矿企业想落户或扩大企业规模苦于无地可用时,可以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来实现。先建安置房,村民全部回迁后,在把旧村复垦,这样该企业可以使用原村占地面积减去安置区占地面积这个土地指标,用于厂房建设或扩大经营规模,复垦后的土地交给原村民耕种,这样既增加了耕种面积又解决了企业用地难的问题。

四、有关建议

(一)合理确定安置区容积率和住宅高度。土地挂钩项目要严格执行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有关要求:项目区内节地率原则上不超过50%,安置区容积率原则上不超过1.0。社区住宅原则上不高于4层,要突出农村特色,避免盲目建高楼。科学划定生活区、生产区和服务区等功能区,强化社区基础设施配套。

(二)最大限度降低安置成本。在优先满足社区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经批准将节约的指标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省政府规定:“为提高土地收益,最大限度地支持新农村建设,挂钩指标用于土地收益高的经营性用地的比例不得低于40%”。建议适当提高这个比例最大限度降低安置成本。

篇9

一是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构建“活力”社区。坚持将上级的要求、社区的追求、群众的需求作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社区领导班子必须高度统一思想,深化创建理念,立足社区实际,狠抓措施落实。主要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好我们短、中、长期“和谐社区”创建目标,在规划制定、创建方案、实施措施等方面,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既考虑实现目标及创建过程的统一,又考虑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的新理念,树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创共建的新举措。如,深化“社区与共建单位联抓联创制”、“楼院与居民联户共建制”、“骨干与群众联手共促制”等等。通过优化社区综合管理手段,营造“千家万户抓创建”氛围,夯实“共创共建”基础,激活“和谐社区”创建活力,彰显“和谐社区”特色。

二是树立“有为有位”意识,构建“五型”社区。坚持将“和谐社区”的创建,与当前创建“全国生态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型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和谐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平安、社区民生、社区管理、社区文明等方面出新招、亮实招、促实效。特别是,要根据社区各项工作增多、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等特点,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人性化管理”、“亲情化管理”的力度,使他们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为和谐社区建设多作贡献。

三是树立“和睦亲善”意识,构建“人文”社区。必须充分发挥好社区领导班子一班人的作用,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率先垂范“和谐社区”创建,凝心聚力凸显人格魅力。充分调动好社区党员骨干、积极分子的创建积极性,躬身实践、深入调研、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为民务实、树好形象。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社区志愿者队伍、“爷爷奶奶学校”、“家长学校”、“社区文化娱乐阵地”等作用,切实抓好居民之间的和睦相处教育、社区与弱势群体之间的“结对帮扶”教育等。通过优化创建活动载体,量化创建活动考核,展示创建活动成效,进一步完善“人际和睦”的“联系链”,凸显社区居民道德新风尚。

四是树立“不断创新”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始终坚持创新、求实、进取、高效的创建理念,找准“和谐社区”创建的结合点,提升“民生工程”的渗透力,将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贯穿于“和谐社区”创建的始终,将发挥社区功能、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区管理贯穿于社区发展的始终。就社区而言,必须充分发挥好“混合型社区”的潜在活力,切实加强将“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按照“第二批学习科学发展观试点街道”的要求,经过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三对照、三查找”,街道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对照“八个必须、八个解放出来”和“五个针对、五个破除”的要求,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街道工作方面有一定差距。对街道社区的使用开发和发挥社会效益最大化方面,需要政策上的支持。

2、对照落实建设“首善之区”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区建设、形成有利于促进社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当前的一些行政体制和用人考核机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没有新突破,在编制、人才引进管理机制不灵活,不能因事业和用人单位实际进行合理调配,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

3、对照实施“第二批学习科学发展观试点街道”的战略要求,在培养街道社区管理人才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对照实施“社区”的要求,全局上下思想统一、决心坚定,队伍的整体规模和实力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但是,我社区水平还不够高、科训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具有国际和国内竞争实力的项目不多。

篇10

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镇新增就业1053人,开发(保持)公益性岗位139个;组织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1351人,其中资格证书培训672人,合格证书培训329人;新增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4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1%以上;加快推进“两网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劳动保障监察中队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98%;劳动争议调解体系不断健全,案件自行调解成功率达60%以上,区属规模以上已建工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建率达80%以上;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4%。

二、社会救助帮扶和养老工作

认真抓好社会救助帮扶工作。截至6月底,街道共有低保144户、191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4.9万元。同时积极开展分层分类救助,对困难家庭实行重度残疾人保障、困难老人救助、社会扶助证制度、临时性救济、助学、365关爱、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等,上半年发放临时救济金3.46万元,救济对象25户;关爱春苗助学15人,金额0.75万元;困难老人65人,金额4万元;重度残疾人17人,金额5.46万元;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127人,金额23.4万元;低保困难家庭修房2户;申报城区扶助证对象16户,农村扶助证1户。

在行政村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工作上,我街道除联兴村、汉塘村外,其余7个行政村均已创建“星光计划”,创建率为78%。联兴村在今年已申报,力争下半年完成创建工作,汉塘村因为拆迁,村民已经分散于各安置小区,不适宜创建。

三、社区建设、物业管理工作

1、深化品牌社区创建力度,力争品牌社区建设上台阶。

各社区继续按照品牌社区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庄市社区围绕“老乐汇”这个平台,主要是庄熙英宅、后河头8号、街河北42号内及凉亭弄16号成立老年花卉协会,开展墙门文化(小小民俗馆、小小花博会、休闲文化点)。庄一社区今年的“亲和社区”创建工作主要围绕“四亲五和”这一思路开展工作。“四亲”:即亲情老墙门、沁情志愿网、“情之和”为老服务站、就业指导站。“五和”:即“常青藤”文体社、和谐共建网络、新乡青少年俱乐部、市民学校、和悦调解站。兴庄路社区在兴庄会馆之文化活动点,积极发掘培育社会组织,继续扩大“和好屋老娘舅”队伍;开展志愿党员与外出党员进行一对一“党员飞信”情感联络服务;在先锋服务点配备电脑,开辟电子阅览室,定期邀请志愿者老师教授居民电脑知识,在兴庄会馆之健康服务点,社区利用辖区资源优势,发动辖区内的养生会所相关人员为社区居民上保健课程,提供针灸、特色按摩服务,定期组织居民外出参与各类体育比赛或者学做各类健康操,做到动静康复相结合,做到身心康复相结合并致力开展残健相融的助残活动。陈倪路社区今年开展以活动为载体、社区为载体、培训为载体、现代技术为载体的学习,并重点开设新的小螺号俱乐部等项目深化学习型社区创建力度。高教社区今年社区将继续以五大建设为抓手深化创建工作,形成“人人爱创业人人创成业”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好创业会所的平台作用,把品牌传播的更远。

2、继续进行各类培训、学习活动,使社工队伍专业化。

今年推出社工培训的四大工程:一针对大学生开展准社工人职匹配培训工程,二针对三年内新社工快速成长工程,三针对老社工的巩固提高工程,四针对副职以上的领头雁成长工程。针对四大工程,安排合理的系列培训和社工上讲台等活动,来逐步达到社工的专业化。上半年社工们参加了区社区协会组织的由张荣昌教授主讲的《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讲座,19名社工利用双休日参加了社会工作中级和初级考试前的培训,目前已经考试完毕。

3、继续培育社会组织,深化各社区的服务项目。

从社区工作规范、制度和社工岗位职责两大方面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截至2013年6月底,勤勇、联兴、光明、万市徐、曙光、汤家6个村已建成市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覆盖比例已达到66.7%。

街道坚持以提升社区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娱乐的积极性为宗旨,大力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试行公益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截至2013年6月底,全街道共培训管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193个,其中社区服务型42个,文体活动型61个,公益慈善型26个,参与管理型60个,融合型8个。

各个社区在创建品牌社区的同时,以各个子项目来充实内容,上半年,上报了市福彩公益金项目三个,庄一社区《常青藤文体活动中心》,兴庄路社区《先锋行动点》,庄市社区《健康你我他》。

4、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开展物业企业考核检查工作。

上半年参加了区物业办对全区三个争创先进物业小区的物业企业进行考评,我们街道嘉盛银座小区被列入创优名单,检查结果非常满意,并成为全区优秀物业小区之一。

5、对老小区实施物业试点管理的前期规划准备工作。

通过调研,走访,规划,将街道辖区内有条件可以进行物业进驻的小区逐步实施市场化物业管理,目前在西陆小区努力做好物业进驻前的准备工作,长乐小区的物业进驻管理前期调查工作已完成,要求物业管理率达93%。

6、定期沟通交流,形成制度。

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交流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定期深入小区,走访业主,了解业主对物业管理意见及需求,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3月份、6月份分别召开了第一、二季度物业联席会议,参观并学习了大有物业争创区优秀物业的台账资料,会上各物业对上半年工作回顾,就存在的问题当场由几个职能部门予以解答。

7、业主委员会工作。

完成了清泉花园、宁大花园、鑫隆花园二期、西陆小区的业主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柳岸晨韵业委会筹备工作已召开了第一次业主大会,并进行了公告。

四、医疗卫生工作

现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486人,参合率达96.94%。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清洁美化家园行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健全长效机制,重点抓好万市徐村、光明村和联兴村的“十佳示范村”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区域动态保洁水平,巩固市二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成果。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做好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管理工作,大力打击无证经营和非法行医行为。积极创建卫生应急示范街道,配合开展慢性病示范区、艾滋病示范区创建。

五、体育公共服务工作

积极推进农村片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如职教中心游泳馆、中心小学、龙赛中学乒乓球活动场地等。2013年上半年街道辖区内新建公共体育设施包括新建健身路径1条、更新2条,更新篮球架1对,更新室外乒乓球台1张。辖区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已达到62.4%;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将于8月底开始,将安排城市和农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240人参加测试。2013年上半年组织运动员参加区第十二届运动会和第十届老运会的各项比赛,并成功承办了成年部飞镖比赛。

六、计划生育工作

根据区里“阳光计生幸福家庭”创建要求,今年的亮点工作一是围绕“幸福,从家庭开始”的主题,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依托光明村志愿者服务中心,建立以“家庭教育、家庭健康、家庭致富、家庭养老”等方面提供服务的幸福家庭服务示范点,为不同家庭成员提供免费的特色服务,积极倡导建立健康、文明、绿色的家庭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幸福家庭的幸福指数。二是组织开展“阳光计生幸福家庭”系列服务活动。5月28日街道组织“携手关爱女孩共创幸福家庭”的文艺晚会。计生协会会员上门为计生空巢家庭老人服务42人次,生育关怀结对11对(对象为品学兼优的计划生育女孩户)。同时指导各村社区阳光计生大讲堂开展以优生优育、计生政策、健康保健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并制作“阳光计生幸福家”庭系列知识宣传卡发放到每个家庭。

七、老龄和殡葬工作

1、开展为老服务、“送关爱”等活动。

开展“送关爱”活动,在春节,街道发放了“老协正副会长慰问金”、“80岁以上老人慰问金”,受到慰问900人,共3万元。在春节、端午节,由区老龄办慰问了“庄市籍困难老人”,受到慰问32人,共1.6万元;开展“以老助老”工作,目前我们共有“以老助老”志愿者140余名,“助老对子”120个。指导各村(社区)申报《老年优待证》,今年上半年,共有100余名庄市籍老人领到了《老年优待证》。

2、做好老年体育工作。

创建“省老年体育健身气功之乡”,4月初,举办了健身气功“十二法”培训班,共有40余名老人接受了培训;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举办了门球裁判员培训班和门球教练员培训班;举办了门球联赛与老年排球比赛等;街道承办了一项区老运会比赛(象棋比赛),参加了五项区老运会比赛,获“团体金奖”2个、“团体银奖”4个,“团体铜奖”1个。;对陈倪路社区开展“3587”创建工作,指导光明村、万市徐村开展“区小康型老年体育达标村(社区)”创建工作进行指导。

八、残联工作

1、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进一步完善康复指导站和村、社区康复站建设,上半年街道光明、万市徐等6个村、社区康复站建设达到区规范化康复站。加强康复技能培训,提高康复服务指导。今年重点抓好各村、社区康复站康复服务成功个案的积累,并作为康复工作的亮点推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9名全科医生成为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的业务骨干。

2、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

抓好政策的落实,提高对残疾人扶助力度。上半年共落实残疾人低保户93户,102人,发放低保金31.7万元,基本生活保障123人,发放金额19.5万元,为17名重度残疾人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补助金4.57万元。

实施共享小康工程,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上半年街道共有9人纳入集中托养,21人进入庇护中心纳入日间照料,22人纳入居家安养。充分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落实抓好三、四级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补贴。

下半年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围绕街道中心工作,着力做好拆迁工作

按照今年的拆迁工作任务,对剩余的曙光菱漕贝陆朱樊拆迁区块与曙光村干部,拆迁办区块责任人共同攻坚克难,梳理拆迁户社会关系,互相协作,紧密配合强势推进区块的拆迁工作,争取完成12年拆迁任务。

二、突出社区特色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1、做精社区品牌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内涵。

下半年,各社区继续按照品牌社区建设的要求,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力求达到深化年的效果。庄市社区围绕“老乐汇”这个平台,以“四个方向、三个载体、二条途径及一个中心”为宗旨,在原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化;庄一社区的“亲和社区”创建工作继续围绕“四亲五和”这一思路开展工作;兴庄路社区继续通过阵地建设与服务活动相结合,深化“融合型”社区建设;陈倪路社区继续开展以活动为载体、社区为载体、培训为载体、现代技术为载体的学习,并重点开设新的小螺号俱乐部等项目深化学习型社区创建力度。

高教社区今年社区将继续以五大建设为抓手深化创建工作,形成“人人爱创业人人创成业”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好创业会所的平台作用,争取上级部门资金与政策的支持,使得创业社区的品牌更精更细。

2、继续深入解忧创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继续按照2013年度解忧创难的考核目标,完善养老服务管理工作,村级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开展“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下半年完成联兴村今年的申报工作(汉塘村因拆迁,村民已分散各安置小区,不适合创建);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大力培育公益性社会组织,宣传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同时,建立试行公益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

3、加快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

从社区工作规范、制度和社工岗位职责两大方面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加快市农村社区示范村建设,下步重点是推进钟包、永旺村的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已建成示范村继续健全完善运行规范农村社区服务和管理服务。

4、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升社工素质水平。

结合街道全域城市化进程,开展社区工作素质培养“三大工程”,重点落实新进社工“成长工程”、成熟社工的“提升工程”、骨干社工的“领燕工程”,,采取本地实际操作型社工与社工专业人才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社工队伍,提升社区管理理念。计划11月到相关院校定向招收对口专业学生到街道社区实习,并根据实习情况进行双向选择,充实社工队伍,为社工队伍的壮大和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三、优化完善物业管理,积极建设和谐社区

1、优化物业考评制度,推进新老小区物业。

下半年结合市宜居小区创建要求和老小区实施物业试点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做好西陆小区的物业进驻管理工作,新增长乐小区的物业试点管理工作;积累老小区物业管理经验,为今后几年中兴小区、鑫隆一期、浅水湾小区创建宜居小区后物业管理打下基础;做好柳岸晨韵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成立工作,做好物业管理条例宣传,使业主树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意识,指导物业公司了解业主的意见及需求,加强沟通交流,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继续完善各项制度,优化物业考评细则,做好物业企业考核检查工作,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2、坚持物业会议制度,充分利用平台沟通。

继续实行物业工作定期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例会交流这一平台,物业公司交流物业管理情况及遇到的难题,对物业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对急需解决的困难与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解决。

3、加强各级部门对接,着重把关综合验收。

随着新小区的建成交付使用,物业管理小区逐步增加,给物业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考验。下半年,将利用小区交付使用前的街道综合验收程序,加强与区级、街道各部门对接协调,重点抓好新小区验收中的公共体育设施、物业、社区用房的配套,楼道物业管理使用设备的配备。

四、关注弱势关心民生,提升民政各项工作

1、认真开展社会救助,扎实推进助学助困。

继续做好低保、重度残疾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困难老人和扶助证等对象的申报、审核和发放工作,规范操作,实行动态管理;开展各类困难对象的调查排摸工作,为2013年元旦春节慰问做好准备;对困难家庭人员就医、就学、因灾等方面确实造成生活困难,通过临时救助、助学、365关爱等渠道给予救助;做好军、烈属、伤残军人“三属”人员的光荣之家、年画等发放工作。

2、推进综合减灾示范,完善灾害救援应急。

做好联兴村、兴庄路社区市级“综合减灾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继续做好防台抗灾救灾工作。进一步完善街道灾害救援应急机制,全面落实救灾应急预案,规范避灾场所管理,检查救灾物资储备。

3、坚持居家养老服务,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做好开展“迎国庆、过重阳”困难老人和残疾人慰问活动,筹建庄市老年人服务中心工作及居家养老服务年度考核工作;做好现役义务兵优待金的发放工作,召开复退军人、军属代表迎春茶会,做好2013年退伍兵的接收工作;做好廉租房的发放工作。

五、推进教育体育工作,稳固老龄殡葬事业

1、继续抓好校园卫生和安全落实工作;训练、组织好第十二届区运会的剩余参赛项目;开展全民健身日活动。完成2011年全民健身工程的各类补助申报和拨付工作。

2、做好“四创”工作,即:创建“特色之乡”、创建“小康型达标村”、创建“3587工程”、创建“老年俱乐部”;组队参加8项区老运会比赛,即地掷球、健身气功等项目;继续开展“以老助老”工作、《老年优待证》申报等工作,推进老年人社团建设,做好省第二十五个老年节的各项工作。

六、助残扶残创建“爱心”,稳固推进残联工作

1、按区助残扶残创建工作的要求做好“爱心街道”创建工作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区创建领导小组的考核验收。

2、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重点抓好残疾人康复服务成功个案的结果,同时抓好1—2个康复站争创市级示范康复站。

3、抓好下半年区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和区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工作。

4、做好三、四级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次性补缴人员的统计工作,落实上述人员的个人缴费部分的补贴政策。

5、做好街道残疾人联合会换届工作。

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