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教育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入学教育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好! 首先老师真诚地祝贺同学们光荣地成为丁玲学校的学生!大家又迈出了自己迅速成长的一步,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继续,而是一种转折和爬坡——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站立不稳摔倒,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的话就会出现不适应。为了让同学们迈好初中第一步,为此今天我给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和建议,请同学们记好笔记。
一、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在初中这个新起点上,首先要重新定位自己,调整好心态。也许你是踌躇满志地来到新学校,希望能展现自我的风采,但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新集体里人才济济,以前出色的你可能不再拔尖,还可能评不上班干部,成绩可能会不尽人意,名次下滑……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些挫折,但你千万要记住:不能就此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我们要用不懈的努力一点点证明自己。也许你在小学时表现一般,入学成绩比别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断定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因为入学成绩只是代表过去,证明不了现在和将来,新的竞争刚刚开始,孰胜孰负还看今朝。
我们是一起迈入初中大门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不管小学是否优秀那都已成为过去,过高或过低地自我评价都会困住前行的脚步,在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二、课程增加,改变学法。
小学主要是语文和数学两门课,而中学,七年级就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八年级将增加物理,初三还将增加化学,而且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进度加快,猛增的学习量往往让我们应接不暇,颇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之感。初中的学习状况改变了,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这里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小云和小吉自幼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在小学时他们的成绩都旗鼓相当,相当优秀。后来一起考上了同一所中学。进入中学的第一次数学测验,小云考了全班第一,可是小吉才勉强及格。看到小云开心的样子,小吉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老师特定表扬了小云,而对小吉说,要他加把劲,向小云学习。小云考了好成绩,小吉并没有嫉妒,只是他想不通。你看,小吉平时和他一起上学,周末也在一起玩,也从来不请家教,上课时都在听老师讲课,作业都一样完成,老师也说他们一样聪明,可是为什么成绩却相差很大呢?
同学们,这就是学习的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差异,到了中学要注意哪些学习方法呢?
第一,要主动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中学改变了小学那种事无巨细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往往集中讲解难点、要点,并且讲过就不再重复,我们要主动去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以及某些教学习惯。想做到这一点有两个诀窍:一是预习,拿着书本随便翻看不是预习,预习是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并找出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做为重点听,这可以提高我们的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多请教,主动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向老师介绍,有问题就大胆问,千万不要碍于面子而把听不懂的知识留到明天,从一开始就不能欠学习账,否则学习中的漏洞越来越多,到了高年级就难以弥补了。
篇2
摘 要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锻炼、娱乐、培养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品质与一体的运动项目。主要分为竞技篮球、大众娱乐篮球、学校篮球等。篮球运动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普及率非常高,深得大众的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是高中生选项的热门。然而高中篮球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培养过程,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发展方向、个人特点从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其掌握篮球理论知识、提高技战术水平和能力。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体育教师对篮球理论知识、技战术能力的传授。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更新加以实现,是教师要细化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 高中篮球 教学目标 设置 更新 实现
一、高中篮球教学目标设置依据
首先,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已经成为体育教师的共识,学生参与篮球课的动机相应地得到了教师的关注和尊重。我们发现学生选择篮球课最基本的动机是:(一)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二)为了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提升竞争意识;(三)为了个人的兴趣与爱好。相对其他教学模块,篮球课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明显要强一些。
其次,学校的篮球数量与篮球场地、架框等器材是否可以满足教学要求,学生练习的组织方法,练习密度对于篮球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再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篮球教学有很强的技术性,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在篮球教学中应该以基本技能培养为主,其次是篮球比赛,第三是篮球互动游戏。把基本技能和战术作为篮球教学的主体部分,显然忽视了篮球运动本身的内涵,也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的规划与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篮球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而早一步细化高中篮球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使之贯彻到体育课堂上去,是高中体育教师进行篮球模块教学的重中之重。
最后,根据学生的篮球基础,力量、速度、身高、原有技术特点进行教学分组。设置不同的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全面发展,循序渐进体会不断挑战自我,获得成功的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身体素质及篮球技战术水平。
二、设置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来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高中篮球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只有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才能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
其次,设置三人到四人学习小组,三人组合是最小的学习小组,便于教学管理,且小组教学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意识的形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身体接触多、对抗强、练习密度大,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易组织、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运动特长的同时,体验到了体育活动中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了信心,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有一定促进作用。
最后,内容枯燥、单调、乏味的传统竞技篮球技术、技能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渐渐失去了对它的学习和参与兴趣,由此大大地降低了篮球运动应有的健身效果。教学比赛,篮球游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三、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明确自己参与篮球运动的原始动机。从而制定三年学目标;年度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目标的几个层面:(一)运动参与目标:通过积极参与篮球的各项练习,增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二)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传接球、运球技术、投篮技术和团队比赛的简单战术;熟悉篮球比赛规则,有步骤地提高其运动能力和参加比赛的能力。(三)生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的平衡感,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培养其手、足及上下肢协调发力。(四)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果断、顽强、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五)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其自尊、自信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分组的原则和多元分组法对学生学习的目标的促进作用
首先,初始阶段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测试,根据学生测试反馈进行优秀组,良好组及基础组的层次进行异质分组;其次,按异质分组,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减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培养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和带动作用;中层次学生的衔接促进作用;后进层次学生积极观察学习合作提高;再次,根据学生的技能基础分成运球组,传球组,投篮组,二元结合组,三元结合组,战术组。根据以上几个不同类型的分组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劣势,让其保持优势改进劣势;最后,通过一到两个模块的练习让不同的教学分组进行人员的调整,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五、目标的更新周期
根据学生练习反馈进行目标的及时更新,优秀组更新周期为两个模块;良好组及基础组 更新周期为一个模块。
六、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
(一)身体素质评价:测试项目:100米、立定跳远、1000米;(二)篮球基础技能评价:测试项目:滑步、8字上篮、双手胸前传接球、定点投篮;(三)团队精神,合作能力,领导才能;(四)原始基础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
参考文献:
[1] 赵炜.篮球教学中如何运用兴趣教学[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篇3
由于历史、地域及经济水平的原因所造成的高等教育不均衡,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彻底改变的。因此,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相对性,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均衡;均衡不是自发的,是依靠政策为导向的;均衡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出现新的不均衡。基于此,我们探讨日本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取向,考察其促进均衡发展的过程中的政策变迁过程与路径选择,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会有所裨益。
一、二战前日本高等教育建立:促进教育的体系均衡。
明治初期,日本只设立了一所大学,就是由德川幕府设立的三所高等教育机构改制合并而成的东京大学。因为其目标是培养国家高层次管理人才,在明治初期,东京大学就已经成为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中心。1890年以前,文部省为了重点办好东京大学将全部学校教育经费的40%拨给该校,从财政上保证国家唯一的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
但随着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所帝国大学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经议会审议通过,日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增设帝国大学。以1897年在京都设立京都帝国大学为开端,到1939年,日本相继成立了东北、九州、北海道、大阪、名古屋在内的七所帝国大学。[1]6从内部结构来看,帝国大学是由若干学部组成的综合大学,当时的东京帝国大学和京都帝国大学有7个学部,东北帝国大学和九州大学有四个学部,北海道帝国大学有3个学部。《大学令》中所规定的单科大学也主要以医科大学为代表,如著名的新泻医科大学、冈山医科大学、千叶医科大学等等。这样,日本从南到北形成了高等教育骨干学校的布局。
从学校层次来看,二战前的日本专科层次的学校已经有了较高水平的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也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明治初期,日本就成立了许多相当于大学教育水平的高等专科学校,如庆应义塾、明治法律学校、东京专门学校、英吉利法律学校等,这些高等专科学校后来大多升格为正规大学,并成为现代日本最有影响的一批高等教育机构。截止1885年,日本各种高等专科学校已发展到102所[1]6。 其中大部分为私立高等专科学校,但私立专科学校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未能形成体系,结构、布局、类型也不尽合理,因此未得到政府承认。为了使专科学校制度化、法制化和合理化,1905年,日本政府公布了《专科学校令》,对专科学校加以整顿和提高,并纳入正规高等教育系统。办学方面,既允许国立和公立,也允许私立,且享有同等的地位。
从专业领域来看,学科设置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满足社会对多类型人才的需求。《专科学校令》的颁布,不仅强化了原有的医学、语言、宗教、艺术及体育等专业,也从制度上加强了职业高等专科教育,一批新的理工科专科学校相继创立。除设置综合大学外,还设置了诸如医科大学、工科大学、农科大学、商科大学和人文社会学科大学等单科大学,力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日本大正时期的大学教育保持了明治末期的优点,既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又有私立大学;国立大学的教育经费由国库开支;公立大学的教育经费由地方交付;私立大学的设备、基金和教育经费由财团法人支付,这就调动了地方政府和财界人土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在这一时期,日本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是国家全力支持帝国大学的发展,建好一所,再建另一所,而不是一哄而上,这样使得帝国大学质量水平较高;二是七所帝国大学分布在全国主要地区,地域广泛;三是重视发展私立高等教育;四是在专业学科发展方面,逐渐从只重视文法医等学科向重视理工科发展,学科门类逐步齐全;五是建立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丰富培养人才类型层次。
二、二战后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与均衡理念。
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可以说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在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上体现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中,客观上促进高等教育在不同收入群体及性别群体中、在不同的地区间、在入学机会上、在国公私立与不同办学层次上的发展,朝着均衡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要保障有能力的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这是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张,其宗旨是要实现教育的民主与平等。日本政府的“民主化”高等教育思想首先是指平等对待所有高等教育机构,促进地方公立高等院校的发展,无论其战前以及战争期间名声如何都要根据新的标准进行审批。其次,“民主化”是指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强调社会成员无论出身高低、还是贫富贵贱,一律享有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有更多的人能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大学向群众开放,进入大学之路更顺畅。至1952年,新制大学已从1949年的168所发展到220所,在校学生399,513人[1]18。
教育机会均等虽然作为战后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被真正放在作为今后的教育理念的高度。1979年,日本加入联合国“国际人权公约”,但是在“逐渐导入免费高等教育”的条款上有所保留。部分原因在于,私立学校在高等教育中占较高的比例,并且征收较高的学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临教审在1985年“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报告”中,将扩大入学选择的机会作为重要的政策课题。第2次报告的特征是否定战后的整齐划一和合理化的平等,1987年的第3次报告从减轻家庭教育费的负担出发,积极主张教育机会均等。这也反应在1986年的第3次高等教育计划中,提倡消除入学机会的差别。
(二)体现男女平等,保障女子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打破帝国大学的特权,是向女生广开大学门户的重要举措。日本在关东、关西各设一所女子大学,发展短期大学,设置很多适合女性学习的专业,为女学生提供了就学机会,为女子开拓了进入社会的渠道。女子短期大学中家政、文学、语言学类科系及教育、保健类科系约占一半以上。可以说,短期大学为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很好地保障了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采取大学的地方分散化政策,为不同地域的学生提供均等的入学机会。
大学在地区配置上偏向于大都市,是日本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日本战后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大学扩张来消除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差距。高等教育机关向地方分散,在战后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地方分散化不仅是教育机会的问题,也是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策性课题。
战后改革初期, 政府建立“ 大学基准协会” , 1 9 4 8 年文部省又设置“ 大学设置审议会”,负责督促和指导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为了打破高等学府全部集中在大城市的现象,1948年文部省制定了“关于大学配置的国土计划”、在“新制国立大学实施纲要”中体现“一个府县一所大学的原则”等地方分散化政策。
同年6月,文部省对建立新的国立大学发表了11条原则,要求除特别地区(北海道、东京、爱知、大阪、京都和福冈) 外,原则上一县设立一所国立大学,这些大学由该县的官立学校合并而成;国立大学的学院、分校不得跨府、县设置;大学原则上使用都、道、府、县名,使用别的名称要由大学和地方政府同意[2]64。
1963年中央教育审议会的“三八报告”(昭和38年)最引人注目的观点是,在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上要采取慎重态度,要在大学的设置上引入计划性。特别是关于避免大学集中于大都市,要求根据设置者的不同,同一专业领域的高等教育机关不能集中于一个地区。地方分散化不仅是大学政策,而且是更大的国土综合开发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一环。在1971年的“四六报告”(昭和46年)中明确提出,彻底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理念的第一步,就是在扩充教育机关的同时,实现高等教育在地区间配置的均衡,使受教育机会不受定额及地理条件的制约。报告积极推行消除高等教育地区差异的政策,消除教育机关的设置者的差别,强调必须制定具体的长期教育计划。
(四)扩大办学的层次和学科设置,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机会。
新制高等教育机构虽然统称单一的四年制大学,实际上由3个层次与5种类型组成。即2~3年的短期大学、4年的学部(本科)、1年的专攻科及研究生院中2年的硕士课程和5年的博士课程。[3]1949年按照新大学制度建立69所国立大学,为无法升入大学继续学习的在职青年设立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制度。
打破偏重专业教育的弊端,谋求教育课程的自由化,加强通识教育是战后日本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但一直存在着重文法、轻理工的严重问题。1957年日本理工科毕业生与全体大学毕业生之比仅为26%,远低于英美等国。因此,日本政府通过为所有高等院校提供财政补助来培养大批工程师和自然科学家。从1957年到1964年,日本理工类专业招生人数一再扩大,学生比率上升为30.5%;从1965—1968年新设理工科院系、改组和扩充大学20多所,1970年理工科新生人数达到新生总数的62.3%;日本还通过创设工科高等专门学校,按地方实际需要设立单科工业大学,加强基础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克服毕业生的专业狭隘性、闭塞性[4]。
(五)放开高等教育设置权限,私立高等教育成为主力军。
在日本,不同类型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国立大学在培养高精尖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龙头作用,而私立大学则主要承担着中高级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满足国民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重要作用。1960年代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阶段,家庭收入的稳步上升带来了对高等教育的更多要求,高等教育适龄青年的增加也给高等教育造成了新的压力。仅仅依靠援助和扩大国公立大学的规模无法应付这种需求。日本政府放宽了高等教育入学标准,允许私立大学扩大招生定额。
私立大学趁机大量增设,大学入学生数激增,大大超出政府规定的范围。1960年至1969年日本新建大学137所,其中私立大学134所,占新建大学总数的98%,私立四年制和两年制大学的规模几乎扩展了2~3倍,私立高校生数约占日本高等院校全部学生的3/4。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政府实行提高国立和公立高等院校的质与提高私立高等院校的量的原则,导致两类高等院校呈现不均衡现象。60年代末,私立高等院校的生师比是31∶1,国立大学生师比是8∶1;许多私立大学陷入了财政危机的窘境,1963年—1970年,国立和公立高等院校人均经费开支增加1.7倍,私立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增加,可见其地位的下降。针对私立高等院校面临的问题,日本政府采用了财政补助的措施。l970年开始资助私立高等院校并于1975年通过了《私立学校振兴法》。该法规定,政府可向私立大学提供不超过学校经常费用半数的财政补贴。政府的财政补贴成为私立大学收入的重要来源,几乎达到私立大学收入的30%。私立院校在本科大学中占到了87%,而国立大学仅占5.6%。[5]这说明了不同的设置主体在不同学校类型中的占有率存在着较大偏差。
三、日本高等教育从计划中寻求均衡。
据文部省《学制百年史》记载,1970年日本大学生的在校生数为1960年的2.2倍,10年当中,日本大学的招生人数以平均每年递增12%以上的速度增加,1971年与1953年相比,四年制大学增加1.5倍,短期大学增加了4.3倍[1]81。1970年至1980年,日本又新建了62所大学。虽然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但是数量上的大发展和宏观管理失控,给高等教育的办学标准、经营规模、人才供需比例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学办学条件得不到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下降受到日本社会的普遍非议。1975年,南关东、东海和近畿三大都市圈的大学和短大的在校生数约为155万余人,占全国在校生数的74%,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高等教育仍然集中于大都市,入学机会的地区间差别依然明显,同时也造成了专业领域的新的不均衡。
面对这些问题,是依然依照市场原则使高等教育自由发展,还是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是日本高等教育政策面临的路径选择。经1971年中央教育审议会讨论,日本决定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引入计划管理机制,以调整布局和结构,控制大学发展速度和规模。此后,文部省增设计划处,着手处理高等教育计划。为了扭转局面,1972年4月在大学学术局设立高等教育计划课,6月设置由大学人和各界有识者参加的高等教育恳谈会,着手制定高等教育计划。从1975年到2000年前后,日本共制定了5次高等教育计划,计划管理使日本高等教育开始在布局、结构、层次和人才的培养方面探索均衡发展的途径。
(一)第1次高等教育计划(1976年—1980年)。
早在1973年,高等教育恳谈会就提出要抑制高等教育机关集中于大都市,谋求地方分散化,改善入学率、容纳量、专业领域构成等方面的差距和不均等。1974年进一步提倡制定义务教育教师的特别培养计划;在地方中等城市扩充、整备、新设国立大学;消除专业领域的不均衡等高等教育计划[2]66。1975年以后,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抑制期,进行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以及结构改革。这是大学和短期大学入学率停滞时期。
第1次高等教育计划一改过去明确的扩充基调,谋求大都市圈的大学和短大的抑制政策和高等教育的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征就是以严格抑制大学的扩充为方针,最关心的依然是消除地区间的差别。第1次高等教育计划整备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第1次从真正意义上抑制大学的扩张,从量的扩充转变为质的提高。这一计划以《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为基础,首先从保障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为开端。1981年3月规定了私立大学的设置、学部及学科的设置、限制量的扩大,提高私立大学的质量。
(二)第2次高等教育计划(1981年—1986年)。
1979年由大学设置审议会大学设置分科会制定第2次高等教育计划,从终身学习的观点提倡教育向社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且依然将注意力集中于大学的地区配置问题上。计划所提倡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通过育英奖学事业为负担较大的家庭谋求入学机会的均等。
前两次计划正是要纠正此前产生的诸多不均衡现象,同时促进高等教育构造的弹性化、可塑化,重视其质的充实。在纠正超额招生的同时,抑制大学向大城市集中,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整备地方大学计划。明确规定东京23区及政令指定都市原则上应该成为控制新增设高等教育机关的地区。全部计划的基调是抑制,如果说有扩充的话,原则上仅限于纠正地区间的差别、专业领域构造的不均衡和必要的人才培养计划。
(三)第3次高等教育计划(1986年—1992年)。
1984年6月,大学设置审议会的大学设置计划分科会公布了从1986年到1992年的7年高等教育计划,也被称为“新高等教育计划”。计划首先提出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间差别,为了应对国民生活与职业上的多种需求,要谋求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和柔性结构。终身学习社会应为公民一生提供多种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做好准备。
这个计划中,为了应对18岁人口的急速增加(1992年达到205万),在常规定额之外,到1992年国公私立大学、短期大学及高等专科学校增加的入学定额总计为86000人。从1985年以后的男女入学率来看,女子入学率显著提高,1989年男子为16.8%,女子为36.9%,大大超过了男子。
除了推进纠正地区间差别外,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方面,采取了大学间学分互换、接收社会人进入大学学习等措施。而且适应时代要求,新增设了信息科学、信息处理,国际教养等今后人才培养需求量大的领域的学部学科。
(四)第4次高等教育计划(1993年—2000年)。
1991年以后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再扩张期,向普及阶段过渡。经济方面,自由化论和市场化论或者称为规制缓和论,对大学政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扩张期以1991年的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为开端实行规制缓和政策,研究生院大规模扩张。此次计划中首都和近畿圈继续维持抑制新增设的政策,其他政令指定市则解除抑制。虽然此次计划涉及到了区域间大学入学机会的差别,但是只限于缩小不同收入阶层间的入学机会,没有涉及教育机会均等。
(五)第5次高等教育计划(1997年—2004年)。
这一计划被称为“最后的高等教育计划”。1997年日本对地方分散化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价,计划从“开辟进入大学教育领域的多元渠道”出发进行地区配置,对大都市进行抑制的结果是消除了定额的差别,大学的布局促进了地方都市的发展。计划认为,在大学的区域间配置上,鉴于定额等方面仍存在着巨大的区域间差别,教育行政有责任为确保教育机会的均等而进行各种条件的整备。一方面控制在大都市新设立大学,另一方面在地方以教育机会的整备为中心开展工作。此次计划在确保地方教育机会,提高女子入学率,促进大学改组转型等方面有很大贡献。
但是有人认为大都市抑制政策阻碍了大学的自由发展,也出现了大都市学生的入学难倾向。大学的郊区化没有伴随着环境整备而进行,产生了学生和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与校外生活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谓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在现实政策中也被限定在消除地区间差别的具体政策目标中。
1998年的大学审议会报告“关于21世纪的大学形象和今后改革的对策”(21世纪报告)中,阐述了高等教育机关的多元化和“提供教育机会”的主题,其核心是:闪耀着个性光辉的大学。但是,2000年的大学审议会报告“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理想”(全球化报告)在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却无新意,高等教育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在大学审议会的讨论中也失去了核心政策理念的地位。2005年的中教审报告“未来日本高等教育的形象”(远景规划报告)中,学习机会这一用语出现频率很高,教育机会均等与国立大学的作用相关联,要求其承担起确保发挥全国性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政策性作用的重任,但并没提及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中应发挥的作用。
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上,日本主要是通过制定法律和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调整,从国家控制到民间办学,从自由发展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再到制定严格的高等教育计划,从扩充到抑制再到扩充,将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理念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实现体系完备、层次齐全、区域间相对均衡、国公私立互补、质与量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尽管均衡难以实现,但它作为目标,已经起到了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离开人才的支撑,发展将失去动力。[6]我们在看到日本高等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时,更应反思我国教育的不足以及改革策略。
[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当代日本高等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 小林雅之。大学入学的机会均等化政策的检证[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智新。当代日本教育管理[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171.
[4] 王桂。日本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336.
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生;入学教育
独立学院艺术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具有鲜明性格特点的一部分,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的第一课,能够对艺术生普遍存在的学习态度不认真、自我认知不足起到很重要的教育作用。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艺术生特点探索出符合艺术生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模式。
一、独立学院艺术生基本特点
1.艺术生创新能力强,敢于竞争
艺术生通过专业学习,在艺术创作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在作品创作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积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其次积极参加专业方面的竞赛,勇于面对挑战,不怕失败,敢于为了自己的专业理想而奋斗。
2.艺术生偏重于专业学习,忽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由于艺术生在中学期间花费很多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相对较少,另外部分艺术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认识不足,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就万事大吉。这些因素导致大部分艺术生不能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扎实的,全面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在大学期间艺术生这种不良因素一直存在。
3.艺术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纪律松弛
独立学院艺术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纪律性普遍不高,他们崇尚艺术生专有的“个性”,以个人为中心,往往忽视学院的规章制度,常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4.艺术生思想政治意识相对淡薄,自我认知不足
艺术生在专业上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很少关心时事政治,在入党方面积极性不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其次由于艺术特长的优势,感觉自己对别人更加优秀,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对自我认识不足。
二、独立学院艺术生入学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1.学院全盘兼顾,缺乏“以系为主,专业为主”的原则
目前独立学院办艺术类专业较多,有些独立学院在制定入学教育总方案过于详细,没有充分的考虑专业的特殊性,给予系里自主安排的权限较少,不能充分调动系里工作自主性,不利于系里制定集中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入学教育计划。
2.入学教育内容单一,时间短
据调查,目前国内独立学院由于起步较晚,新生入学教育虽然都在开展,但普遍时间短,内容单一,效果不尽人意。独立学院入学教育不能走形式,应该保证充足的时间,在入学教育内容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专题报告、素质扩展、系列讲座、交流分享等形式相结合。
3.过于重视教师讲授,缺乏互动
艺术生思维活跃,富有活力和创造性,他们渴望一个富有活力,朝气蓬勃的课堂,如果教师一味用固有的讲授模式,不能很好的调动课堂的气氛,会从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了解艺术生的个性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计划。
三、独立学院艺术生入学教育新模式探析
1.以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艺术生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不能仅仅只集中在固定的时间进行,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形式调动艺术生参与的积极性,除了设计出讲授、讨论交流、市场调研、演讲等形式,还可以根据艺术生的特点设计出优秀作品参观、作品竞赛等多个方式,要做到精心设计和选择教育形式相结合。
2.根据艺术生的特点,入学教育内容要体现三个方面
(1)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诚实守信教育、集体观念教育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艺术生的认知能力,帮助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校纪校规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的日常生活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帮助艺术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以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业发展规划教育为主的发展规划教育,帮助新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成才观,使艺术生从入学始就能步入科学的发展轨道。
3.打造独立学院艺术生入学教育保障体系
首先,艺术生入学教育应该全员参与。从院系领导、教研室、专业老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高年级优秀学生代表共同参与进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不同的方面对艺术生进行正确引导。还要邀请教授、专家以及企业人士参与入学教育。让艺术生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
其次,入学教育不能走形式,要保证充分的时间。建议至少安排两周的时间进行集中教育。后期通过主题班会、作品展览、市场调查、分享交流等形式对入学教育进行延伸。
4.系网站要开辟入学教育专题网,提炼特色做法,展现学子风采
入学教育专题网的建设不仅是学院对入学教育方面的充分重视,也是对入学教育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其次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专题网站及时了解入学教育的全部内容,也可以对入学教育内容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总之,入学教育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要突出艺术生的专业特点,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创新精神、能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适应能力、协作精神、高尚情操、积极进取意识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璐.独立学院新生入学适应的困境及其教育对策研究.时代教育,2013
[2]陈翔磊.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系统化构建的思考.科技信息,2012
[3]唐元.高校艺术生管理探索.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0
篇5
(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大学、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为分层标准,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475名大一新生,其中男生213人,女生262人,文科系204人,理科系271人,平均年龄为18.33岁。2.研究工具本次研究在Smith和Betz(2000)的成人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Black(1988)学业适应和人际适应量表以及Diener(1985)的SWLS测量主观幸福感认知成分的基础上,并结合对大一新生有关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的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我们编制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Likert五等级量表,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分半信度为0.85。3.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录入、管理工作,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百分比、简单效应、因素分析等处理。
(二)研究结果1.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处于被动状态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对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对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对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入学教育要达到的效果等问题认识不到位。在入学教育实践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行事,并未充分考虑新生的发展要求、心理特征以及个体差异,不能有的放矢,以致偏离目标。这样极大阻碍了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图1可以看出,在教育计划、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教育者与学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入学教育与当前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不紧密。在与大学新生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新生接受入学教育时,并没有感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脱离个性特征目前,高校入学教育的内容基本局限在校史发展、专业了解、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军训等项目中,对于学生今后将要面临的生活、学习等实际问题却很少涉及。而当前高校新生已经由“90”后群体组成,“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区别,个性特点十分鲜明:自我意识强烈,主体意识突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坚持能力;心理素质弱,抵御挫折能力差。从表1可以看出,“90”后大学新生与“80后”大学新生在“自我认知”、“自尊自信”、“自控能力”、“抗挫折力”因素上呈现年龄主效应,在“坚持能力”、“抗挫折力”因素上呈现性别主效应,同时在“抗挫折力”因素上出现显著的年龄和性别的交互作用。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枯燥乏味现在,许多高校沿袭过去固有的入学教育模式,主要通过开学典礼、报告会、讲座等集体活动进行,教育形式枯燥乏味,不少学校在入学教育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以单一灌输为主,缺乏与新生的互动、沟通和交流。4.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时间把握存在误区在长效机制的构建上,大学生入学教育缺少统筹规划,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的系统计划和设计,忽视前延、后续教育,入学教育停留在“讲一讲”,“看一看”,“训一训”,“等一等”的局面,无法根本解决新生切实关心的学会生活、适应生活、热爱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调查中,发现仅有15%的学生认为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有较大帮助。
二、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入学教育需理念先行古希腊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4]“以人为本”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育人理念。这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学生收到院校通知书开始,就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走近学生,了解学生。首先,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人数、性别构成、学生生源地、家庭成员相关情况等基本信息,并且建立班级数据库,便于日后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准确评价。其次,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形成师生间积极良好的双向互动。大学新生上大学前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在班主任的监督下学习,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并且对自己的认识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进入大学后,新生需要在辅导员的帮助下,重新认识、评价自己,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第三,关心扶持弱势群体,树立自信,走出阴霾。教师要特别注重对班级中弱势群体,如对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有服刑人员家庭、吸毒家庭的学生的关注,倾注满腔爱心,创造和谐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二)优化内容,入学教育需丰富多彩“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5]面对“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加强学生对学校丰富生活的了解,鼓励学生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乐于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高校可以将一些传统教育中没有涉及,但是与大学生活相关的内容纳入入学教育体系。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高校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身在大学四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认清恋爱与学习、生活的关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疏导、解决新生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开展必要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注重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内容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早准备、早规划,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朋辈引导,入学教育需方式创新对学生示范作用最大的群体是他们的同辈群体。“传帮带”“小老师”的教育方式会效果较好。同辈群体年龄相同或相近,关注事物的兴趣点相同或相近,对彼此的心理世界也更加容易了解和理解。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朋辈教育开展帮扶活动是很有效的一种形式。高年级中的优秀生,其事迹和在学校良好的行为表现,对大学新生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新老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影响,促进了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增进了高年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和责任心。但在朋辈教育时,应该注意教育和影响的典型性、方向性、全面性,比如为新生班级配备学习方面的引导员、配备生活方面的咨询员,既要关注新生的生活适应、学习适应,更要关注新生的心理适应,使新生愉快生活、勤奋学习,学有方向,赶有目标。
篇6
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环境适应性教育
大学环境是指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客观经济条件,按功能具体分为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娱乐环境。大学新生面临从高中向大学过渡的特殊转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气候环境等要逐一适应,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气候变化和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也是大学新生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学习环境主要指大学新生有新的任课教师、新的同学、新的教学设施等的差异对大学新生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生活环境变化是指大学生所处的高校环境的变化,具体包括远离父母、独立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变化。娱乐环境是指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涵盖各种学生社团、体育设施、共同爱好的朋友或同学等。
(二)心理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教育主要是做好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大学新生遇到的心理不适应问题主要是由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变化间接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变化。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和优势弱化的落差会加剧大学新生心理的不适应感。在心理适应性教育中,学校举办的大型心理健康课程、团体辅导等偏重理论知识,教育时间集中在一小段时间内,大学新生难以消化和学习,不免加重心里负担。因为国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认为最需要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缺乏专门的辅导,因此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教育则没有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学习适应性教育
学习作为学生的第一要务,历来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形式单一,书山题海、责无旁贷,高考作为唯一的目标,大家不敢有丝毫懈怠。而大学的学习则更多的体现在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广博性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对于新生来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处于同一水平线。然而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同和学习能力的改变,便出现明显的差异化现象。少部分同学追求的“60分万岁”,导致平时逃课、沉迷网络游戏现象明显,最终导致学业吃紧,毕业一再延期。学霸一直奉行的“我有绩点4.0”,在专业化发展上目标明确,学习成绩优异,但各方面依然均衡发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上述现象无不与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学习适应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人际关系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从远离长期生活的地方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不适应感油然而生,但是期交际范围较之前变得更加广泛,主要包含宿舍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朋关系、以及异性关系等几个方面。如何处理好各种人家关系是大学生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和全面发展的条件。因此,对大学新生加强人际关系适应教育不可忽视。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民族、兴趣各异的同学走到同一个集体中,开始共同的学习和生活,难免产生矛盾。如何恰当地解决这些矛盾,不仅是学校管理者非常重视的问题,也是大学生良好生活的重要方面。
二、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院校入学教育时间短,强度大
根据调查表明,国内高校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多为一个星期左右,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集中而短暂,缺乏连续性,而在短暂的入学教育环节中,要安排学校开学典礼、学院开学典礼、新生体检、新生适应性教育讲座、安全教育、专业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多种教育讲座,教育形式缺少创新,教育内容枯板干燥。90后的大学生多喜欢接受新事物,对教育形式的要求较高,单一的讲座教育容易使其产生厌烦、回避的心理,教育效果欠佳。
(二)入学教育组织部门间缺少沟通,缺乏系统性
在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和思考,缺少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计划和谋划,以辅导员为主的新生入学教育思想严重,入学教育讲一讲,校园看一看等走过场局面依然持续。入学教育应涵盖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科技处、组织部、保卫处以及学院等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以任务的方式下到各个学院,以辅导员统筹安排新生入学教育的情况严重,在一周的时间里,安排涉及近十个单位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多以集体教育为主,较为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比较少,缺乏双向沟通,缺少个性化指导,新生与教育者互动的机会极少,影响入学教育的效果。
(三)入学教育内容模式化,创新性不足
目前,国内新生入学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新生开学典礼、适应性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专业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在方式上采用传统集体讲座的形式,以至于台上天花乱缀,台下昏昏欲睡,重在教育的形式,走过程,教育内容仅仅停留在表面内容,缺少创新。90后新生是一个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在他们大规模进入高校后,传统的入学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但国内入学教育内容却还停留在原来状态,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四)入学教育考试走形式,缺少实际意义
国内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周结束后,都会安排相应的入学教育考试或总结,内容多以校规校纪、安全教育为主,但是很多学校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以降低难度,学生的通过率近乎100%。据调查,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违反学校校规、校纪的情况,甚至有学生对考试作弊的处理结果尚不清楚。多数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以一周为时长,要先后参加近乎10场的讲座,同时预习200多页的学生手册,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
(一)入学教育时间长期化
国内大多数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时间一般只有一周左右,教育内容多、活动集中,时间紧,如此短的时间安排10多场讲座,学生参加每个讲座都是在赶场,会出现20分钟前在一个地点上心理健康讲座,20分钟后赶往另一地点参加安全教育讲座,造成学生身体疲惫,心里排斥的现象,因此入学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出现学生缺勤的现象。建议将入学教育周改为入学教育月,以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应作为辅助手段伴随学生的大学生活,不应局限于任何一段时间。适应性教育应结合学校历史、学校环境、校规校纪进行宣传教育,使其真正适应大学生活,顺利渡过高中到大学的转折期。专业教育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名师、名家、优秀校友大讲坛,提升新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专业愿景。
(二)入学教育组织专业化
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阶段。因此,新生入学教育要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方案中,明确入学教育的目标、教育时间和教育责任人,而不能将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基础的事务性工作,单纯辅导员、班主任等单独完成,组织若干场几百人的讲座就匆匆结束新生入学教育。因此,建议成立相关入学教育组织,专门负责高校新生的入学教育。由学生处、教务处为主、后勤管理处、科技处、组织部、保卫处以及各学院组成专门团队,负责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培训,提高入学教育的层次,增加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三)入学教育内容和形式创新化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入馆教育 文献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246-02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场所。随着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图书馆已成为知识信息技术的密集型部门,图书馆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在短期内了解、熟悉和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各高校都必须重视且狠抓新生入馆教育工作。
1 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系统的入馆教育对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优化图书馆的规范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入馆教育有助于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
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应该履行的教育职能。初入大学的新生不了解图书馆,通过入馆教育使学生了解图书馆和服务项目,掌握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文献检索方法等,同时,也让学生懂得配合和支持图书馆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图书馆学习意识和行为。[1]为今后充分利用图书馆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完成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入馆教育为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每年都面临新生,合理而有效的入馆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中主动和积极的利用图书馆资源,为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1.3 入馆教育为优化图书馆的规范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借阅环境,图书馆实行了开放借阅管理。
允许读者进入室内,提高了图书馆的利用率。但由于读者不熟悉图书馆,不了解图书借还流程和制度,不懂图书的典藏、分类方法和架位上图书排序等,导致了读者一进图书馆就感到茫然,一进书库就乱拿、乱放、乱扔等,图书乱架、错架、丢失等现象严重,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点。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对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优化图书馆的规范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这项工作,但效果欠佳。入馆教育后许多新生还不知道图书馆的馆藏分布、规章制度、开放时间、借还流程等,极大影响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入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上不够重视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从小学就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而我国由于应试教育对图书馆的认识较淡薄,使学生在入大学前对图书馆了解较少;由于高校图书馆的地位低,相关人员在思想上对大学新生图书馆入馆教育工作不够重视[2]。认为学生自己会使用图书馆,没必要组织学生进行入馆教育,也从没想过进行入馆教育后效果如何。此外,管理者和老师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对图书馆也有偏见,对入馆教育意识淡薄,缺乏积极性。
2.2 教育活动形式化,教育方法不够完善,教育效果欠佳
目前现行的入馆教育只是作为入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形式化,走过场。经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采用新生入馆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在新生入学之初给新生上入馆教育课。内容基本上是讲解图书馆概况、开放时间、馆藏布局、借阅流程等。第二,发放读者手册。手册详细地介绍图书馆简介、入馆须知、规章制度等。第三,实地参观。图书馆先预约好学生,再根据预约时间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边参观边讲解。讲解时过于匆促,学生没法听懂,大多数学生连借阅规则都不懂,更不会进行文献检索,很多馆藏文献没有被真正利用。入馆教育结束后又缺少后续教育工作。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读者拿着书不知还到哪里,进入室内不知道刷卡、不会使用代书板,面对检索机不知所措,在阅览中乱拿乱放,而且不顾工作人员的提醒等,以上出现的种种问题表明新生入馆教育效果不明显,难以让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
3 新生入馆教育的改进措施
新形势下,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高校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工作必须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3.1 高度重视新生入馆教育
高校图书馆每年开学时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是图书馆的常规工作,也是高校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也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各级部门都应该高度重视新生入馆教育这项工作,要将新生入馆教育列入全校新生入学教育计划。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加大力度宣传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做好二级学院主管领导和所有教师特别是各系部负责新生工作的教师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图书馆做好此项工作。入馆教育必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最好是组织一批组织和协调能力强、精通业务、工作认真负责、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给新生进行培训,这样才能使入馆教育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才能让新生真正从中受到教育。
3.2 完善和改进新生入馆教育方法
目前高校通常是新生刚报到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军训、入学教育、入馆教育等,这样开展入馆教育势必达不到最佳效果。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入馆教育方法,使之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入馆教育可以提前开展,而且在学生入学后要持之以恒。在学生被录取之后,入校之前把入馆教育的内容制作成手册与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给学生,让他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愉悦中了解和熟悉图书馆,激发他们对图书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新生入学后学校开展入学教育、军训等工作时,图书馆可以制作宣传板报。学生开始上课后,图书馆再利用文献检索课教学、专题讲座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入馆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到书库实地参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经常举办一些“乱架、污损”等展览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主动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的意见,注重信息反馈等。在日常的工作中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耐心指导,只有将入馆教育贯穿于工作之中,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3.3 入馆教育的内容要突出重点
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时应当突出重点,对于学生在利用图书馆时出现问题频率较高的服务项目如:馆藏分布、规章制度、排架规则、文献检索方法等应重点强调。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巧,才能使他们能够顺利快速地在浩翰的书海中找到所需的资料。
3.4 加大宣传力度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应该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首先,图书馆要搞好室内环境建设,改善室内的硬件设备。提高图书馆的魅力,从外观上吸引学生。其次,要多开展各种学术活动,要大力宣传馆藏资源,多向学生推荐好书,积极推荐新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和认可图书馆。
3.5 要提高馆员和读者的综合素质,规范各自的道德行为
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这就要求图书馆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馆员要热爱本职工作,具有“甘为人梯”的无私奉献精神,要把读者摆在第一位,时刻牢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服务宗旨。要尊重读者、关心读者,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要加强读者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读者的道德行为规范。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是教师和学生,有些教师在借阅中经常出现“污损、乱取、乱放”等不良现象,甚至有个别教师在借还中还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而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时出现的问题更多,如:在借阅中随意取放造成乱架、错架率上升。污损、丢书、偷梁换柱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自习室乱扔垃圾、纸屑、喧哗置工作人员的禁止于不顾,甚至与工作人员发生争吵。性格倔强偏执、任性,认为图书馆工作人员就是服务员,不管对错都得为他们服务,动不动就投诉等。因此,要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加强读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规范读者的道德行为极为重要。
总之,高校图书馆入馆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入馆教育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应该贯穿于日常工作中,随时教育,随时引导学生,随时跟踪和检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才能真正达到学生能熟练运用图书馆的能力,才能让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真正得到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篇8
单招和统招大专一样吗
录取的组织方式相同,都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填报志愿、划线录取;
1.招生计划性质相同,享受统招生学生同等待遇,单独招生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属于成人教育,也不属于自学考试;
2.单招考生在校期间待遇,国家补助政策,毕业时享受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后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毕业证书,报到证,均与普通专科学生完全一样;
3.单招录取后的考生与高考上线录取考生同年入学,同时毕业,入学时学费住宿相同,学生毕业后可以专升本。
单招和高考的不同点
报名时间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模式不同,考试内容不同。通过单招录取的考生,在校读书期间不得转学、转专业,其它待遇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的专科考生完全相同。
单招有哪些好处
很多人都把单招当做是进入大学读书的近道,是由于单招的考试要比统招生简单许多。而且被单招录取的学员,在进到院校后和统招的学员在各方面都没什么差别,仅仅入校的方式和時间不一样。
针对许多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化的学员而言,通过单招的确能够进到一个非常好的院校。可是单招也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会被录取的。单招也是有录取分数线的,单招院校每一年都是会制订自己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依照方案招收新生。
好的单招院校和专业,市场竞争还是较为大的,假如考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化的学员,能够挑选绕开社会中热门的院校和专业,为此来提升录取的概率。
篇9
01
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是学校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极其重要,它包括校园环境建设、校园各功能场室设置、教室布置、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师德以及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等。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巨大影响。校园建设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中山特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一处都和学校整体德育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相得益彰,都支撑着整个校园主题文化建设。例如大厅柱子上的标语渗透着中山特校的育人理念:学生能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休闲和学会工作。(1)会生活,是学生热爱生活的表现;(2)会学习,是学生能在社会活动中习得、内化一些社会技能;(3)会休闲,反映的是学生不仅有权利平等享受生活,还可以在休闲体验中得到康复;(4)会工作,是能达到照顾自我、自食其力,完成"谋生"的目的。
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从校园环境布置到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都体现出浓厚而温馨的特教元素。中山特校的广大师生的纪律性和自觉性高,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个校园呈现出活泼生动又井然有序的局面,展现出一个团结、和谐、统一的集体。
02
融合教育
20日下午,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的林主任向我们介绍了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开展情况。在讲座中,我们了解到融合教育中心在融合教育推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融合教育在今后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感悟。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要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特别是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适应普通学校生活的残疾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以下这四种安置形式:(1)就近入学;(2)进入有条件的普通学校;(3)特殊教育学校;(4)送教上门。另外,对于安置方式的选定也需要做大量的个案支持与教育评估,其中包括提案-电话联系-下校指导-个案研究-个案评估-安置建议-回访等过程。从安置的选定流程中,我们就能看出融合教育中心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融合教育的推进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和资源的支持,要将融合教育真正发展起来是不容易的,融合教育并不是一个个体的事、群体的事或是社会的事。而我们学校进行的融合教育重点放在了送教上门,送教上门意味着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要加强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之间的社会交流,社会爱心人士(义工等)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让特殊儿童得到更多的关爱,增强社会和特殊儿童的认同感,同时弥补送教学生生理上的缺陷,帮助送教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态度,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与社会的融合。
03
学生的IEP评估
"没有个别化教育计划,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在特殊教育学校里,有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对在校的特殊儿童实施个别教育计划,简称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它是指为接受特殊教育的每一位残疾学生而制定的适应其个人发展需要的教育方案。在这所成立了将近三十年的中山特校跟岗学习期间,我们向该校的老师了解和学习了他们对学生的IEP评估。近几年中山特校领导教师们努力查找和利用各方资源,通过不断研讨和改进,初步研究出一套属于他们学校的个别教育计划方案,现正在学校全面开展评估。根据班级教师和学生家长反映,这套方案既有利于学校日常教学的开展,又便于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
中山特校IEP评估包括如下几个流程:(1)每学年第一学期初,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一套完整的IEP的评估,而对于在校生,班级教师则会通过有家长参与的IEP会议、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等来制定学生本学年的IEP,各科任教师在学生IEP方案里制定出本科目的学年教学目标,包括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育目标等。这一份为班级学生制定的IEP看似简单,但制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却非常详细,很贴合班级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每一个班级学生的教育都是非常用心和负责的。(2)为确保制定出的学年教学目标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末或第二学期初的时候,教师可根据学生一学期对教育目标中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结合学生家长的意见,对学生的学年教学目标进行微调,让老师可以更好地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帮助学生获得进步。(3)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末的时候,学校会开展期末教学成果展,对每个学生的IEP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教师可通过照片、视频材料或现场实操等方式进行教学成果展示,使家长和学校都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本学年的学习情况。这项工作是家校合力,共促学生发展,也是对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得一种激励、认可和鼓励。
科学灵活地制定和实施IEP,不仅能够对特殊儿童在校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于特殊教育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期待着我们学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能够拥有一套属于我们学校自己特色的个别教育计划方案,助力我们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成长。
篇10
一、落实常规,向管理要质量。
1、重视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每年新生入学,摆在眼前的实际问题是:学生行为习惯差,纪律性不强;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甚了解;生活无计划,无安排等诸多现象让老师们伤透了脑筋。年级组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入学教育计划。要求班主任利用入学教育时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以及学校三个习惯的养成的教育等要求。并根据班级具体情况,以《黄官中学德育量化考评办法》为依据,拟定班级管理措施。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年级的管理也逐步走上了正轨。
2、搞好月考考试,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十月,我们认真组织了月考,要求任课教师认真监考,认真阅卷。并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分析学生试卷,利用年级组会认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不足,在年级组会上,我们组织年级组老师对备课情况进行了检查、交流,同课头教师一起分析了教材,降年级组活动落到了实处。
3、服从分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在年级组我们号召要求老师勤下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班主任形成了定时下班的习惯,部分科任老师也能早下班辅导,七(6)班形成了早操前自觉读书的习惯。上课点名查人制度落实好。
老师们能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对于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都能尽心尽力完成,表现出良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里的陈天容等几位老教师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传帮带作用,经常帮助年轻教师并做好本职工作。
二、新教师的培养工作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对老师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老师们都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另外,本学期本年级有一名新班主任黄丹,不怕困难,谦虚做人,虚心接受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教的班级稳定,“双风”建设有特点,所带英语学习成绩有明显的进步,七(3)班也多次获得流动红旗。新任教师严雨涵也能积极适应新岗位,逐步认识和熟悉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具体业务,成长非常快。她们所担任的教学工作都完成的非常出色,这也激励她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抓好学生思想教育。
年级内各班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课外活动,对各班“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问题学生”进行认真排查,对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及时处理,学校多次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班级也利用班会课进行养成教育,班主任也结合学校、年级组的常规检查,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这是提高教学成绩的有利保证,这也符合向德育要质量的基本要求。通过反复整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基本养成。
四、存在的问题:
1、老师下班情况距离要求还有差距。班主任下班不勤,科任老师下班为形成风气,个别教师思想和语言上有与学校要求抵触现象。
2、班级文化建设有待加强,个别班主任对卫生、黑板报、广播稿不重视,导致班风有待端正。
3、师生安全意识不够,学生的养成教育还有待加强,巩固率需提高。
4、个别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方式方法不是很妥当,部分教师的观念还需转变。
五、改进的措施:
1、着力进行特色班级建设,力争每一个班级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能展示自己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