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职能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法工作职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鼓励智能电网企业技术创新与进步
(五)对列入省级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的首台(套)产品,经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属于国内首家自主研发或国产化制造的并形成产业化的产品,按照首台(套)产品研发费用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六)鼓励智能电网企业加速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资200万元以上(其中设备投入在85%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后,按投资总额的3%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给予项目补助。
(七)智能电网企业年度研发(R&D经费投入占其当年销售收入比重达5%以上且研发经费达300万元以上的按当年实际研发投入经费给予2%奖励,最高奖励额度不超过100万元。
三、支持智能电网产学研合作与载体平台建设
(十二)鼓励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科研成果或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合作项目经认定后,可按照所支付引进费用的20%给予资金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区内智能电网企业,围绕智能电网产业共性技术,牵头成立技术创新联盟并有效运作的给予牵头单位30万元的奖励;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区建立智能电网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孵化平台、技术转移中心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批准组建并正常运行的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给予15万元建站补助。
(十三)对承担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的单位,项目通过验收,其核心技术成果在区转化,按国家财政资助额50%比例配套奖励,单项成果奖励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十四)对开发园区、街道建设的智能电网产业科技创新“园中园”被国家部委授予专业化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的一次性给予开发园区、街道100万元奖励;被授予省级新兴产业专业化园区或产业基地的给予50万元奖励。
(十五)对引进的符合智能电网产业布局规划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产品认证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补助。
四、加大智能电网服务体系建设
十六) 支持和鼓励智能电网企业加大市场宣传、开拓力度,企业参加区政府组织的国际、国内展览会、推介会等,给予企业参展费用的50%补贴,单次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同一企业每年度补贴不超过两次。对组织我区智能电网宣传、推介、招商、年会等活动的部门,给予主办、承办活动的部门组织活动费用全额补贴。
(十七) 推进智能电网企业在区内建立应用和示范项目,促进江宁智能电网应用示范中心建设,对列入区智能电网产品应用示范的项目,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
鼓励企业建立符合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展示展览中心,视其规模、示范作用,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奖励。
(十九) 对政府主导的为智能电网企业、留学归国人员围绕智能电网领域创新创业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担保机构,予以年累计担保额1%的补贴,单个担保机构年补贴不超过50万元。
篇2
[关键词] 政治干部 政治工作 能力
全面提高政治干部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实际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政治工作法规制度落实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部队建设的全局。因此,党委领导和政治机关应长期把提高各级政治干部依法工作的能力素质,作为贯彻落实政治工作法规制度的关键环节来抓。从当前情况看,由于系列配套的政治工作法规的相继出台,各级大抓法规制度的学习培训、检查监督、考核评估以及部队以法治军大环境的形成,政治工作干部走上了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轨道,使政治工作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在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政治干部的能力素质也不断得到跃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能力上:
一是依法谋划指导工作的能力得到加强。各级政治干部依法谋划指导工作的法规意识得到强化,基本做到了思考问题坚持从法规制度出发,时刻想到法规制度是怎么定的,防止和克服了习惯于看领导怎么讲的、会议怎么定的、过去怎么办的不良倾向;基本做到了筹划部署工作坚持以条例法规为依据,按照法规制度办事,防止和克服了不考虑部队承受能力,提一些过高过急要求的现象;基本做到了组织指导工作坚持以条例法规为准绳,遵循部队建设的规律,防止和克服了脱离部队实际乱出新点子、乱提新口号,甚至搞一些有悖于条令条例的东西。一句话,做到了善于运用法规制度理清工作思路、想问题、作决策、实施指导。
二是依法做好本职业务工作的能力得到加强。对政治干部来说,无论是抓经常性工作还是完成临时性任务,都会按制度、按程序、按规定办,做到事出有据,严谨细致,合乎规范。认识到提高依法做好本职业务工作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把条例法规学懂弄通。各级政治干部清楚地知道:对于本系统业务范畴和本职岗位所涉及的法规制度都要搞得明明白白,否则就是不胜任、不称职。
三是依照法规制度抓落实的能力得到加强。政治干部能按照法规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工作秩序和要求,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指示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做到严格落实条例法规不随意变通,全面落实条例法规不任意取舍,长期落实条例法规有始有终,使政治工作正规有序,生动活泼,富有成效。
四是依据法规制度创新发展的能力得到加强。对部队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依照法规制度的精神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并及时把政治工作的新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比如,依据法规制度推进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方面,着重在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加速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强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和高中级干部教育管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在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等方面,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了新的对策和办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但也由于有的部队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氛围不够浓厚,有些政治干部对部队建设的责任心不够,个人的事业心、敬业精神不强,在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素质方面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是观念错位。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是依法治军方针在政治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观念错位的现象在各级都有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有的以权代法,在工作中不能依法行政,作决定、发指示,有违法律法规的现象,习惯于以权办事而非依法处理问题。有的以情代法,遇事不是依法处理,而是看关系、靠感情。只要感情深、关系近,什么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都可以办;使一些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主要精力转到找靠山、拉关系上来。有的以罚代法,不是按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办,而是靠一些“土政策”抓工作。
二是认识不足。在新的形势下,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是确保部队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加强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我军政治优势的重要保证。当前有的政治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对法规、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军队颁布的法规、制度上升到法的高度来看待;有的缺乏从我做起的意识,把落实依法行政看成是领导的事,大差不差就行了等等。没有认识到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没有认识到政治工作法规是我军长期探索政治工作特点、规律,用法规的形式规范的治军法典,依法指导和开展政治工作就是遵循这些特点规律开展工作;没有认识到政治工作法规制度是对我军光荣传统的继承,是革命先辈鲜血和生命的结晶,是我们党指挥枪根本原则的一种制度体现。
三是知法不多。知法是用法的前提。当前,一些政治干部对政治工作法规制度不熟悉、不掌握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法规制度的落实。一方面,是不愿学的问题。有的政治干部由于学习不及时或者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但一部分政治干部还是由于再学习的意识差,或是认为与自己的工作联系不大,不愿学;有的对法规制度学习不够,往往是“年初岁末学一学、检查考核背一背”;有的学习法规制度心浮气燥,坐不下来,钻不进去。有的把法规制度当工具书用,遇到疑难问题时搬出来查一查,用不着的时候放一边。另一方面,是一知半解的问题。有的政治干部对法规制度学得不认真,钻得不深入,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对法规制度不熟悉,要么不知从何下手,要么凭“习惯”靠“感觉”行事。有的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法规条文不掌握,有时提出的工作建议和决策与法规制度相矛盾相抵触等等。目前在政治干部中,比较缺乏“法规迷”、“法规通”这一类的人才。
篇3
1 钢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情况
钢城区辖5个镇(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经济开发分区,面积512.34平方公里,29.45万人口,其中农村居民19.17万人。自2004年3月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新农合行政村覆盖率一直保持100%,至2007年底,全区累计筹集基金1 990.31万元,基金支出1 687.21万元,基金使用率每年达到85%以上,参合农民住院医药费平均报销比例达30%。开展农民健康查体10.76万人次,全区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2007年度农民参合率95.95%,基金使用率达到了95.61%;2008年农民参合率95.69%,筹集新农合基金1 283.91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筹集183.42万元,省、市、区财政补助资金分别是495.22万元、220.1万元、385.17万元,目前财政补助资金全部到位。上半年,住院报销4 948人次,共支出基金496.29万元,住院费用补偿达1万元以上的33人次,其中住院报销达3万元的7人次;开展了门诊补偿,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
2 钢城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主要做法
2.1 建立畅通的医疗基金筹资机制, 确保基金及时到位 基金的筹集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前提,财政部门积极做好农民缴费的归集、财政补助资金的落实以及农村特殊人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工作。钢城区在基金筹集过程中,结合本地财力和群众承受能力,采取了农民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一是对农民个人缴费,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按每人每年10元标准一次筹集,由乡镇一次性收齐,缴入医疗基金财政专户。二是全面落实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省、市、区三级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根据规定标准,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按预算年度一次拨付到医疗基金专户,区级财政补助资金不到位的,上级专项资金不予拨付。三是对弱势群体实行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户、五保户的个人筹资部分由区财政承担;对重点优抚对象的个人筹资部分从优抚对象自然减员经费中支付。被救助的特困户、五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享受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农民同等待遇。
2.2 实行基金封闭运行,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基金运行安全,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保证。该区从试点开始就实行基金财政专户储存、封闭运行和直接支付的办法,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管,形成了财政部门、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和银行四方互相监督的基金运行机制,减少了基金管理上的漏洞。一是设立财政基金专户,及时划拨资金。由区财政局在银行开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帐户,所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包括农民缴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等全部及时划转到该基金专用帐户,从制度上制约了截留、挪用合作医疗基金,确保了财政专户资金安全,杜绝了基金风险。二是规范基金支付,加强基金支出管理。农村合作医疗严格实行区级统筹、收支分离、管用分离的办法。参保农民的住院费用严格按照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审核、财政部门审查、银行办理结算的资金划拨程序运行,严把了资金支出关,完善了基金支付制度。
2.3 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基金管理 制度建设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从试点开始,该区就十分注重基金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钢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管理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机构会计核算暂行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转院制度》、《医药费报销制度》等相关的制度、办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对基金的管理,明确了基金的使用范围、报销程序和财务管理办法,确保了基金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
2.4 制定科学实用实施方案,提高基金使用效益
合理报销参合农民的医药费用,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在费用报销环节上,一是明确补助原则。本着以收定支、保障适度的原则,合作医疗补助实行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小额补助的方式,建立大病统筹基金和门诊统筹基金。个人缴费的80%建立门诊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个人门诊医疗费用;个人缴费的20%和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或特殊门诊大病费用)的报销。二是合理确定了报销比例。住院费用的报销,实行先垫付医疗费用,后分段累计报销的办法。对符合要求的住院医疗费用规定了起付线,确定了35%~60%不同的报销比例,最高报销金额为3万元;门诊费用分为特殊门诊大病费用和一般门诊费用,规定22种特殊门诊大病,补偿标准参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大病统筹基金中支付;一般门诊费用按20%比例报销,从门诊统筹基金中支付。三是规范报销程序,区新合办与市内各个定点医疗机构全部联网,实行网上审核,当场报销。对市外的,由患者或当事人持费用明细表、收据、住院病历复印件及个人相关证明到区新型合作医疗办公室审核后报销。这样不但提高审核效率,而且杜绝了人工审核造成的误差和人情报销。
2.5 加强基金监管,努力降低基金风险 强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是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关键,也是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区一直把基金监管作为财政部门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监督体系,实行制度监督、定期审计和民主监督的基金监管模式。每年6、12月份由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审计组,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结余及基金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两次专门审计,有效杜绝了各种违纪违轨行为,确保了基金的安全,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存在问题及建议
钢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与欢迎。但制度运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农民心里不牢靠,各级新农合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法律依据,限制了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开展。二是新农合总体筹资水平偏低,报销比例偏低,保障能力有限,经济越贫困、病情越严重的农民越倾向于到条件差、费用低的医院就医,富裕农民则相反,容易出现医疗费用“贫富倒挂”的现象。三是假药、劣药依然存在,药价偏高的现象依然突出,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条件不均衡,花同样多的钱得不到同样的医疗服务,势必影响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四是新农合操作的公开性、透明度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建议:3.1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立法进程,使合作医疗工作法制化、规范化 在积累试点经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国家应当尽快制定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法》,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配套的政策和实施办法,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定地位、发展和完善方向,并将之纳入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之中。
3.2 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增强合作医疗保障能力 根据市场准入和“风险共担、互助共济”原则,在现行条件下,稳定有效的筹资方式应该是由政府、集体、个人三方承担,建立“政府引导支持、个人投入为主、集体适当扶持”的筹资机制。一是要逐步提高政府财政投入,二是适当提高农民的筹资水平,三是应鼓励集体以适当形式扶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
3.3 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药品药价管理和提高医疗人员素质为重点,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 各级要加大对定点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变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落后、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要严格药品批发零售企业的经营准入,打击非法经营,整顿医药市场,加强药品购销监管,严禁假药劣药进入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让农民吃上放心药、安全药;要探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方法,降低药价,让农民看得起病,吃得起药;要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管理,着力提高医疗人员素质。
篇4
[关键词]校企合作 政府 偏远地区 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0-0013-02
当前,校企合作的好坏已成为我国高职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和成效的关键。一些发达地区,如厦门、苏州、深圳、无锡等也相继制订了一些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规范。这些法律法规的制订和实施表明了我国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在法律法规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地处中心城市、产业发达、企业集中度高,且政府对这些地方高职院校投入多、生源质量和教师水平均比偏远地区高,这些法律法规也就不能完全满足偏远地区高职院开展校企合作的要求。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特别是区县级政府的功能和作用,使校企合作有效上升到国家的法律、政策与层面制度规范,才能扎实推进偏远地区校企合作长期有效的开展,才能有效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一、政府的主导作用
(一)国家应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内容纳入《职业教育法》
我国要在总结过去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国家层面制订有利于促进高职校企合作有效开展,并能充分调动校企双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政策法规,如研究制订偏远地区高职教育对接产业、服务区域发展的政策法规,并确实做好偏远地区的教育扶贫工作,从而确保高职校企合作,特别是偏远地区高职校企合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充分把握当前修订《职业教育法》的契机,从宏观上制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法》。
(二)各级地方政府应制订适宜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必须从法律法规上对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各级地方政府提出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的硬性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提高认识,从战略的高度上鼓励、支持和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调、校企互动的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目前,只有厦门、深圳、苏州、无锡、宁波等地方相继制订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该条例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这些地方都是经济发达城市和大中型企业的集聚地,且中国各地方差距很大,特别是偏远地区如何有效进行校企合作,使当地高职院校有效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必须依据地方经济特色、地方企业现状、支柱产业的情况,制订适宜各自区域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使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才能确保校企合作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效显著。
二、地方政府的保障功能
(一)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保障功能
为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各级地方政府可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促进工作,劳动、发展和改革、人事、财政、税务、科技等部门则应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相关校企合作促进工作,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法》和上级政府制订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结合本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适宜的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有效引导和鼓励本区域内的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很多,为有效地统筹和协调本区域内校企合作的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督导评估等工作,地方政府还应当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保障校企合作有序进行。
(二)地方政府的评价监控功能
各级地方政府应成立由教育部门、行业或行业协会、本区域外的示范性职业院校、企业专家参与的评估机构。并结合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以校企双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能否遵守政策法规作为校企合作评价的主要指标,构建科学合理且能有效促进本区域校企合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按评价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双方进行考核和评估,同时将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以达到有效监控的目的。
三、地方政府应明确校企合作主体的作用
(一)明确偏远地区地方政府的主导责任
偏远地区的地方政府应着重加强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布局、机构、队伍和制度建设,统筹本区域内高职校企合作的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督导评估,增强对区域内高职校企合作的指导和协调,提供有利于激励和约束校企合作双方的优良环境。
(二)强化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
行业协会虽然是一种非政府机构,但它作为行业的整体代表,在整个行业中具有一定权威,对同行业的指导和监督也具有独到的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对职业教育指导能力的要求,推动行业职业教育年会定期召开,并及时公开相关行业职业教育报告,促使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强化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和监督。
(三)明确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直以来,企业是校企合作的被动方,偏远地区的企业尤其如此,因此,一方面,偏远地区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的培训,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中规定企业方面应承担学生实习、教师实践的社会责任,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力保障和优良服务。
(四)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应紧跟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深度融入产业链,加快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
四、地方政府应出台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财税信贷政策
(一)财政支出政策
为给校企合作提供资金保障,财政预算时,各级地方政府应安排高职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并在考虑校企合作对本地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基础上,随本地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增加。
(二)税收政策
为有效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家政府应当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培训所发生的教育经费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中扣除。并对校企合作中成效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三)信贷政策
地方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扩大服务面,开辟校企合作专项信贷业务,为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生产车间及技术研究室的校企双方提供资金支持。
五、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
首先,地方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文件,同时制约职业院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行为。制定如“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实践教师工作手册”等操作性文件。
其次,制定严密、规范的校企合作协议文本,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及家长多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且合作协议必须在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成立由实习生代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和校方代表组成的“实习管理委员会”,协调并仲裁校企合作特别是学生实习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六、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
首先,省级政府对偏远地区的职业院校开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和教材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偏远地区地方政府更应加大对其支持和资助的力度。
其次,积极支持、资助有利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培训。在各种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中,国家和省政府要对偏远地区倾斜,帮助他们提高校企合作的自身能力。
再者,加强校企合作的人员培训。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与学习,推广先进的典型经验。
[ 参 考 文 献 ]
[1] 廖丽宁.高职高专“90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3,(2):96-97.
[2] 杨延村.校企结合的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大学教育,2012,(12):116-167.
篇5
关键词:政工职能;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作用
政工职能的使用帮助构建和谐企业,帮助企业内外部和谐统一,保证企业稳定向前发展,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所表现出现的文化和价值体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进步和发展,追究原因是因为和谐企业的构建需要以人为本,可是人都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思想完全满足不了时代进步带来的观念改变,两者之间的不断加剧的冲击,矛盾问题就表现出来,因此,企业要跟随时代潮流,通过创新改善传统思想,帮助企业在各项工作当中和谐持续的经营发展下去。
一、企业政工工作职能
(一)教育与引导
作为和谐企业构建的核心企业员工,其思想政治觉悟能力的提高,对企业来讲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可是受到社会环境和受教育水平的大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员工价值观和人生观有非常大的差距,可是政工的工作进行要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改变员工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来提高员工的政治觉悟,形成了和时展相协调的思想体系,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凝聚与激励
企业生产运营是多个部门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整体,企业要想获得持续、良好发展,需要依靠企业中的员工,构建和谐工作环境,为部门之间的协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这对企业凝聚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员工的凝聚力,才能够促进企业发挥更大的进步。同时,政工工作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且政工工作先进性,能够尊重企业员工,激发员工积极性,最终整合员工的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发挥政工职能,构建和谐企业
(一)积极引导舆论,鼓舞人心
对企业来讲,最基础的是保证领导和职工之间的和谐统一,在企业这个比较大的环境中,领导和职工不管是在政治还是思想中都需要基本的和谐。企业建设方面需要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更好的提升企业整体的凝聚力,所以政工工作需要任何时候都发挥比较正确的导向作用,推动管理层和职工的理念创新。当前,很多企业内部都存在比较多的矛盾,主要是因为传统观念落后理念导致的,所以,政工工作者要非常谨慎的对待企业内部问题,保证管理层和职工之间的沟通,随时对职工流露出的困惑,详细的分析出现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平阿基,使用创新思维进行问题解决。
(二)能够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困难和困惑,稳定他们的情绪
企业工作当中,每一个员工的心理和谐之后才能够保证整个企业和谐,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深入的流程中,企业的一些内部格局改变比较大,特别是我们施工单位的性质,特别是职工下岗和人员调动问题对员工的利益有非常直接的影响,这样就会让企业大多的员工出现躁动、焦虑的情绪,就直接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一旦没有将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对待和解决的情况下,就会对企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一旦企业出现上面这些问题的同时,企业政工工作者要认真对待,时刻对这些问题进行P注,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对事情的发展方向要掌握好,做一些比较实际的事情来帮助企业员工解决相对应的问题,让员工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念,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保持自己高度的热情。
(三)发挥凝聚作用,为和谐企业建设助力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就是构建和谐企业,仅仅依靠少量的员工来讲,是完全不够的,建设和谐企业最凸显的特征就是共同愿望,企业员工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更好的促进建设和谐企业的有效渠道,受到了个人经历和个人职业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企业员工的理念要跟随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同时政工的工作就是将员工凝聚到一起,形成团结一致的力量,推动和谐企业更加快速、更加健康的发展。政工工作当中,员工要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同时将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以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为之进行奋斗,在工作当中,员工利益是任何工作中需要进行遵守的第一原则,增强了人际关系管理的合理有效性,利用构建和谐工作环境,实现和谐企业的建设标准,在新常态中,政工工作已经慢慢成为了建设和谐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随着不断发展的企业,管理者应该加大对政工工作的关注力度,同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立足于员工实际的要求,保证政工工作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不断的提升政工工作水平,为建设和谐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文中叙述可以知道,建设和谐企业是一件比较综合性、比较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政工工作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引导和指导作用,不断的适应新的形式,不断加强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和调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员工的需要作为所有工作的核心和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将员工更加深入细致的关心爱护员工,真正意义上将他们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员工放心工作,不断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为建设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流程。
参考文献:
篇6
####政法委:
党委政法委是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加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政法队伍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为进一步规范党委政法委协管干部的工作程度,根据省委关于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局政法系统的实际情况,现就我局党委政法委协助党委组织部门管理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有关问题调研情况如下:
一、充分认识政法委协管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的重要意义
党委政法委是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协助党委组织部管理政法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符合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中央明确规定的各级党委政法委的一项重要职责,是适应当前政法部门和政法工作实际需要,保证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一项重要措施。要从维护林区社会稳定,全面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政法委协管干部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党委政法委协管政法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党委组织部与党委政法委要密切配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和工作程序,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中有关沟通、请示、考核、审批等程序规定,积极落实协管干部职能和任务,并在工作中不断规范协管干部工作。
二、协管干部的管理工作程序
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支持党委政法委发挥好协管政法领导干部的职能作用。配齐配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优化班子结构,严把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的提名、考察、审批关。党委政法委要加大协管力度,完善协管干部工作机制,理顺工作关系,推进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管理的规范化。
1、党委管理的政法各单位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的任免、调整及交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政法各单位党委(党组)事前要与党委组织部、政法委汇报、沟通,由党委政法委向党委组织部提出建议意见;并履行民主推荐程序,确定考察人选后,分别报党委组织部和政法委,由党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后由党委政法委协同党委组织部对拟提拔、调整人选共同进行组织考察。根据民主推荐和组织考察情况,党委组织部征求党委政法委意见后提出初步任免建议意见,由党委组织部,提请党委审批。根据政法工作需要及干部队伍状况,政法委可以直接向党委组织部提出政法各单位干部的调整建议。
2、对政法系统的后备干部,由所在政法部门党委(党组)研究,报送党委政法委,由党委政法委书记办公会研究同意后,统一报党委组织部备案。
3、由公安局任命的各科、所、队股级领导干部,要及时将任命通知和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报党委政法委备案。
4、法院、检察院的各科、庭、室、队股级干部的任免,要及时向党委政法委履行备案手续。
三、协管干部的范围
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党委政法委协助党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范围包括: 政法各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含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四、协管干部工作的主要做法
1、协助局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做好政法系统党、政领导班子的配备、调整工作;
2、协助局党委组织部做好政法系统科级领导干部和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考察、考核、管理工作;
3、协助局党委及党委组织部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
4、协助局党委组织部做好政法系统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
5、协助局党委组织部抓好政法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政法部门落实党委各项制度的情况.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局党委在贯彻执行《条例》协管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在民主推荐过程中有时存在参加推荐人数少和民主参与面窄的现象。二是干部交流调整较少,多数在当地提职,因此,显示活力不足,对干部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三是对试用期干部的跟踪考核和对后备干部的教育管理方面,缺少有效的考核办法和严格的教育管理制度。五是在干部选拔工作中,有时存在跑风漏风的现象。
六、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协管工作措施
1、对政法部门的干部管理,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依法管理政法干部队伍的原则,要以《警察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有关法律条规为依据,建立健全适应政法部门任务、特点的政法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政法干部队伍的正规化和法制化建设。
2、政法系统的干部任免,要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大力推行政法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聘任、交流制度。政法部门中层领导职位出现空缺,除特殊岗位经批准外,一律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任。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实行聘任制,聘任期一般不超过5年,可连续聘任。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规定条件、程序破格提拔。政法委干部一般应从政法部门的优秀人才中选调,对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必须坚决调离。政法委干部要纳入同级政法部门干部交流轮岗序列,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实行政法委与政法部门干部相互交叉挂职锻炼,要选拔优秀的政法委干部充实同级政法部门领导班子。
3、领导职数(含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要严格执行省委关于干部职数设置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党委审批的机构编制方案。
篇7
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部门多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和谐新··的高度,充分认识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会同政法委,发挥综治职能部门作用,在围绕政法综治中心工作开展各类宣传方面做了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是与领导的要求仍有差距,今天的会议,陈书记将会对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提出新要求,布置新任务,我们将根据今天会议的精神,扬长避短,开拓创新,把政法综治宣传工作做得更广、更深、更好。现在我就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为政法综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关工作作个发言。
近年来,我市各级新闻媒体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思路、决策方面,在挖掘和推介我市政法综治先进典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半月谈》、《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等重量级媒体上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典型经验,受到了中央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全省推广。今年,市直媒体虽然在创卫、亚艺节和党的十七大等方面的宣传任务非常繁重,但是,政法综治工作仍然是我们宣传的重要内容,在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将与市委政法委一道,把我市的政法综治宣传工作推向新的。
一是政法综治宣传继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做好政法综治宣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各新闻单位要继续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引导新闻记者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做到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坚持弘扬主旋律,具体宣传报道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对可能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和严重损害政法综治部门形象的重大案件,在宣传报道前严格履行审核手续,认真把关。各级各部门的案件由各级各部门审核,涉及全局的案件由各级党委政法委审核。特别是对突发事件和的宣传报道,各级新闻单位和新闻记者都要注意掌握分寸,严守纪律,不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炒作渲染,防止激化矛盾,诱发不稳定因素。
篇8
2008年以来,我们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全面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认真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积极查办职务犯罪,强化诉讼监督,大力加强检察队伍建设,取得了实效。检察机关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市检察院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执法质量考评优秀单位”,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侦查监督、公诉等13个内设机构均被上级检察机关评为先进单位,执法责任制、组织、禁毒、党风廉政建设、双联、计生、扶贫等7项工作分别被县委、县人大、县政府评为先进,62名检察干警有38人次被省、市两级院和县委记功嘉奖。
2009年,我们超前部署和开展检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得到了市检察院和县委的充分肯定。目前,已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大要案件2件4人,立案查处职务犯罪人数在全市检察机关反贪系统中名列榜首,立案侦查渎职犯罪有影响案件1件1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办理批准逮捕案件58件93人,办理审查案件34件67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3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
2009年2月,全县禁毒禁赌“春雷行动”开展后,我们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提前介入公安侦查力度,加快办案节奏,做到快捕快诉促快判,现已办理审查批准逮捕的涉毒涉赌案件19件45人,办理移送审查的涉毒涉赌案件3件12人。
下面,我就检察机关如何开展好综治工作大走访活动作表态发言:
一、要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我们检察干警要着眼于全县社会治安状况取得了根本性好转的大局,结合典型案例,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大力宣传县委、政府抓好综治维稳工作的决心、措施和成效,让群众在看到问题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当前综治工作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引导人民群众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当前的社会治安状况。要积极主动向人民群众宣传检察机关职能作用和取得的成绩,推介优秀检察干警的典型事迹,消除个别群众对检察机关及其干警的一些误解,最大限度地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宣传检察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宣传公安、法院、司法几家政法机关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认同感,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率。
二、要“三问于民”,融入群众。我们检察干警要把开展大走访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走访内容,积极开展以问百姓疾苦、问民生诉求、问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于民”调研走访。走访中,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用真情、下真功夫开展走访,要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坦城相待、真心沟通,最大限度地融入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走访后,走访干警要把自己和院领导电话留给走访户,随时接受他们的咨询、求助和监督,要通过走访,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更加全面地把握社会治安动态,及时发现我们检察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检察工作。
篇9
一、依法履行职责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和服务大局,不能不顾大局去“发挥”职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单纯业务观点,孤立看待政法工作,割裂政法工作与改革发展、与党和国家大局关系,脱离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局,脱离保障服务目标孤立地抓政法工作的错误思想和作法。
二、服务大局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是依法正确履行职责,不能离开法定的职能去“服务”大局。坚决防止借口服务大局把什么事都包揽过来,甚至干一些明显超出检察机关法定职能的事、超出本职工作的事。
三、要防止和纠正把服务大局单纯理解为只讲服从,忽视检察工作和法治实践自身规律、原则和发展创新,消极被动,无所作为,不敢理直气壮地依法履行职责,不能全面正确发挥作用,甚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篇10
一、工作任务
负责加强配合,对政法干警本人及家属违规从事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筛查,共享相关信息,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相关违规经营活动。
二、组织领导
(一)配合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专班
1、信息筛查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负责对政法干警本人及家属违规从事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信息筛查。
2、违规经营查处组
组长:
成员:
工作职责: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相关违规经营活动。
三、工作措施
1、根据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相关市场主体登记法律法规,严把市场准入关。
2、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对政法干警本人及家属违规从事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筛查,共享相关信息。
3、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政法干警本人及家属从事、参与相关违规经营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是要强化思想认识。要充分认清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紧迫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配合抓好这一重大政治任务。
- 上一篇:民生建设问题
- 下一篇:推进政法队伍建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