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1: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生建设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将增强执法为民理念作为公安机关解决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
在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中,皇姑分局重点抓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打牢为民执法的思想基础。把执法为民这一思想作为指导民警执法工作的主线,列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专勤民警、社区民警、治安民警、刑侦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活动、“广交群众益友,促进公安执法”的大型实践活动,使执法为民思想入脑人心,全面营造“人人都是改善民生的参与者,个个都是保障民生的践行人”的良好氛围,民警在面对群众执法过程中要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是狠抓执法突出问题。在严格执行公安部“五条禁令”的同时,针对分局民警队伍中存在的慢作为、假作为、不作为等伤害群众感情的问题和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分局研究出台民警日常工作规范,对民警值班接待、110接处警、执法执勤、突发事件处置等警务活动行为和日常管理行为进行了规范。三是规范执法程序。针对立案不实、执法不严、执法程序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对执法规范性文件进行汇报,对执法流程方面内容汇集成册,下发到办案部门指导学习,使每一项执法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做到依法办案。同时,每半年召开一次法制建设工作会议,全面总结部署法制建设工作。四是强化内外监督。通过定期检查与平时检查相结合、抽查与自查相结合、查阅案件与来信来访督查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力度,提升执法质量,利用信息化工作手段,推行和完善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考核,将执法考核与单位绩效考核和民警绩效考核有效结合起来。同时,不断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群众为警风警纪监督员。在办理疑难、控申案件时,举行公开听证,执行刑事立案回告制度,畅通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渠道。
将维护好辖区治安稳定作为公安机关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标志
推行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决策指挥科学化,实现警务工作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高效性转变,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最终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分局将维护辖区的治安稳定作为公安机关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标,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标志,将辖区不发案、群众免受损作为公安机关对民生的最大改善。一是将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抢等实质性案件侦破工作作为打击犯罪的工作重点。盗抢等实质性案件占全部发案的比例高,是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问题,也是群众关注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主要问题。分局在打击刑事犯罪工作中,在重点侦破命案等危害大、影响大的案件之外,将打击盗抢实质性案件作为统计考核的重点项目,积极引导,加大奖励,使侦破盗抢案件占全部案件的比例逐年提高,为辖区群众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二是狠抓安全防控工作,增加群众的安全感。按照动态布警、全面防控的原则,分局积极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在全局22个户籍派出所建立专业巡逻中队,与社区警务战略、110出警工作实现了有效对接,采取完善人防、加固物防、改善技防、群防群治等多项措施,切实加强辖区的治安防控,使辖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1 2%,街面“两抢”发案同比下降38%,没有发生重大有影响的恶性案件,群众的安全感大为增强。三是加强治安复杂场所的整治,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难点、乱点问题,加大整治力度,改善群众生活周边环境。对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中部教育园区、流动人口及出租屋、二手手机市场等治安复杂地区开展专项整治,使社会乱源问题和安全隐患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居住、出行、生活更为方便安全,满意度提高。
篇2
【关键词】民生问题;共建;和谐社会;构建;公共需求;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022-01
一、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状况
(一)社会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由于分配不公等因素,目前我国全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严重。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美国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行业或企业间收入差距、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软肋”,“4%”的政策目标迄今为止尚未实现。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反映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在我国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的中小学“择校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等等。
(三)医疗保障问题多,看病难看病贵
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老百姓得了病在当地得不到有效治疗或不相信当地的医疗机构,于是就都往大城市大医院奔,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看次病挂号、交费和拿药,一般要折腾大半天时间。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看病贵主要是由于医药费用高、负担重导致的。2010年,一次住院费相当于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更超过了农民年人均收入。
(四)房价上涨过快,房价高
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飙高不下的房价正让很多人成为啃老族,“房奴”。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
(五)物价上涨过快
自2010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同比涨幅一路攀升,2011年7月达到了6.5%,创2008年7月以来的37个月新高,虽然近几个月我国CPI有所回落,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我国物价仍在高位运行。
(六)就业难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多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结构性矛盾。一边是有人没事干,一边是有事没人干;一边是有事不会做,一边是有事不愿做,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就业难度。
(七)社会保障面窄,水平低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会保障覆盖面太窄,不同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偏低,社保基金管理混乱等等。
二、关注民生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着力发展经济
发展中的问题需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出,要紧紧扭住发展生产力不放松,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十二五”规划当别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强化监管,规范分配秩序。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就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府监管,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对非法收入,应坚决取缔。对“灰色收入”,应大力规范。对垄断收入,应严格调控。
加大调节力度,财税杠杆缩差距。2011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使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大幅减轻,同时加大了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这是加强收入分配调节、促进分配公平的重大举措。
扶贫济困。保困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对那些特殊的困难群众给予更多的关爱,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三)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总量的投入,并调整结构,侧重向老、少、边、穷、后发地区倾斜,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探索新的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监管;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政府把就业优先确定为发展战略。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是要通过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提供更多的岗位,只要岗位越多,就业之路才宽广。
提供职业培训。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结构性矛盾,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加大对劳动者职业培训力度,要扩大规模,让培训“全覆盖”;分类施教,让培训“合口味”;提升质量,让培训“见实效”。
篇3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民生新闻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5-0139-01
一、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与报道民生新闻,二者联系有机而紧密,是一种辩证关系。联系和发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规律的总纲,表现在报道民生新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上,也就是二者紧密关联,相互促进其对方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代价太大的矛盾,力倡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力保环境不受污染、生态不被破坏。一句话:人与自然共在,人与自然和谐。而报道民生新闻,则要力避以人为经济增长中心,却忽视或甚至忘记了人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环境之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习惯,它将更加监测着人与自然共生、人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取用以及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状况。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或者严重危机的时候,报道民生新闻只顾及一端“民众生活‘富’”,却没有顾及另一端“不远的将来资源环境‘穷’”,采取“头痛医头(头痛就报道说“头痛”)、脚痛医脚(脚痛就报道说“脚痛”)”而不是联系起来看问题,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辩证施治诊疗方法虽然可能会一时奏效,甚至会很有轰动效应,但对于长远来说,那种“杀鸡取蛋”的方法、弄得本枯末萎,只见眼前的生命,而未来人们却无法生存。就是说,以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资源与环境,不可耗损太大,报道中要以这样的经济增长来保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统筹城乡,协调区域,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平衡。而报道民生新闻,则正如目光宏阔而辽远的“?望哨”那样,对其中的统筹与协调、发展中的不那么平衡,与以往一般新闻的报道不同,多关注于未能统筹兼顾的另一方,没有协调一致的另一区域,或城或乡,或东南沿海或西北山峦,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中的失衡方面,作出其见微知著、扶斜补正的特殊贡献,此可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报道民生新闻,这方面要“目光远大”,绝不可以专于一点而不及其余,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平衡,这地区与那地区,城市与乡村,党委和政府在怎样抓、怎样做。有个统揽全局、保持基本平衡的问题,不能揪住一点民生问题,本来是再协调发展下去就能解决的,但是新闻报道者却没看远,举起关注民生新闻的旗帜,结果是帮了倒忙,新的更难克服的“不平衡”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人,主要在于组成社会的全体成员之素质提高和作风纯正。思想道德、精神意识的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社会风气,而社会风气的好坏,间接地影响着民众生活,却直接地影响伦理道德、精神生产。把人民群众希不希望、满不满意、期不期待、相不相信,作为纯净社会风气、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唯一标尺,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和提振人民群众信心,应对危机,共克时间,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方面的报道,将从更深内容的层次上通过正确导向和舆论监督以进一步地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报道民生新闻所值得关注的问题
1.所要报道的民生新闻之时新性的提升。民生新闻既然是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事实的报道,终归是属于“新闻”一族,必须具有时新性,更不可仅只涉及民众生存日常生活琐事,并打着“平民”的旗号,来装饰报刊版面、或点缀广电节目、甚或摆设网址页面等。这就是把此类报道的时新性改为平淡化了,也便远离了新闻报道的正鹄。尤其在今天金融危机而严峻地冲击实体产业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新闻媒介组织的经济收入支柱之一――产品广告宣传时,适当地报道民生新闻也还是要有新闻竞争的观念意识:应该尽可能地于“第一时间”做“即时报道”。
2.所要报道民生新闻之主体性应该再商榷。这决不是与提出“民众立场”唱一反调。从新闻传播的实践活动来看。即便是再多的新闻传播媒介都把那些“三斤酱油、两斤盐”的餐饮生活之事给刊登完了,至于版面或节目、网页等新闻传播媒介,总是在“等米下锅”,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若照此看来,报道民生新闻那就是有选择的。既然是有所选择,那就肯定会有新闻“把关人”或新闻“守门员”,就有民生新闻采用的主观立场,即民生新闻的主体性,所报道的民生新闻之主体性应该突出或加强,如果失去了民生新闻由专业新闻传播工作者选择的主体性,并且逐渐增强其主体性的意识,民生新闻就很可能成一杯无味的“白开水”,终究会被有品牌的“绿茶”所取代的。
篇4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9-03
民办高职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下教育形式多元化的表现之一,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民办高职院校以把学生培育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其中,学生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高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等一系列自我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教育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队伍受到校园环境变迁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笔者立足于自身的民办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工作以及系团总支兼职工作,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的现状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做好相关队伍建设工作。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
1.学生功利意识明显,服务意识较淡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在逐步发生着改变,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受到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不少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并不单纯,觉得通过担任院系、班级的学生干部,在以后各项推优评选、各种荣誉获得上或者为了日后的入党、就业上“更加方便”,甚至还有些学生想做学生干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虚荣感和表现欲,而并非因为本着为集体、同学服务,并在付出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我素质等原则。动机不端正的这部分学生干部无论对集体还是别的同学来说有一定危害性,因为这些学生做任何事,首先考虑到的是对自己有没有好处,有好处就去做,没好处就没自己的事或者做一点事就动辄求回报——完全颠覆了学生干部应该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正面形象。对于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活雷锋”俨然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需要以及现实要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念悄然在心中扎根。也难怪不少辅导员老师会感慨,当前大学生在工作中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的情操已越来越难看到。
2.学生干部自身模范带头作用不够。学生干部是各级各类学生团体的佼佼者,作为学生干部,理应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能够为其他同学做出表率作用。特别是就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学生普遍基础差、底子薄,所以大多采取比较严格的日常管理制度,那么作为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干部,特别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更应该起到正面积极的表率作用,而不是反面教材。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民办高职院校的不少学生干部在最起码的日常行为规范方面并没有起到比较理想的模范带头作用。笔者所在院校曾经为了整顿学校风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一度对早上带早饭进校园进行大力度的检查,但是,笔者发现不少带早饭进校园、进教室的反而是所谓的各级学生干部。如果学生干部不能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那么其他的学生上行下效,互相模仿,各种团体的风气就要令人堪忧了。
3.学生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够,能动性缺乏。部分学生干部担任干部的动机并不端正,会导致工作主动性不够,还有些学生干部受到自身能力限制,造成工作缺乏能动性,就像“算盘珠子”,需要老师教一步,自己才能走一步,其他多余的哪怕是有用的一些工作,自己都不会去做。而且,作为学生干部,也会出现“工作枯竭”现象,工作枯竭会导致他们的工作主动性缺失,能动作用无法发挥。所谓工作枯竭,是笔者仿效心理学中“职业枯竭”含义进行类比的说明,对于学生干部来说,所担任的工作并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职业,但是,确实会因为所做的长期繁琐、枯燥或者压力大的工作而造成心理上的“枯竭”、身心疲惫、倦怠等现象。加上,由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都是90后的学生,对新事物容易出现冲动、兴趣,但是一旦尝试后,发现在工作中需要牺牲自己的个人时间,甚至需要极大的自我克制力才能保持对繁琐、量大工作的坚持,而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之一就是自我约束力差,养成教育不足,缺乏对困难事情克服的意志力和能力。有些学生干部在刚开始接受工作时,会满怀欣喜,对工作有一定热忱,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下来以后,要么发现工作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要么自己无法牺牲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等等,导致工作热情下降、工作兴趣减低,甚至出现“工作枯竭”,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工作的积极性减退,主动性、能动性相应缺乏。
篇5
关键词:陕西省 民族传统体育 学校体育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a)-0154-03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及差异性特征,其体育文化具鲜明特征,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将体育实践、民族精神等相互结合,体现我国的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教育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及应用有利于二者之间的相互补充及完善发展,有利于学生凝聚力及民族自信心增长,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体育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传播,故此上可知,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仍是现代教育界及体育界需注重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
1 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背景
陕西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存颇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陕西本土文化及地域文化在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不断发展及完善,从而形成现如今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于当地固有的经济、文化、气候及历史等多因素逐渐形成了以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为背景的体育文化[1],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对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学校体育文化相互之间的研究是陕西省体育及文化等相关内容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以及学校体育文化的有效建设,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学生体育发展观念的转变。
因此,在此基础之上,该文主要以大量传统体育相关资料及文献为研究背景,对陕西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及民族传统体育相关内容进行基础性研究,为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研究提供客观真实的理论依据。
2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功能及重要性分析
2.1 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道德观念养成
现代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始终是各阶段学校教学的核心思想及中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长期建设及发展中形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影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观念及品质养成。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拼搏发展、坚持不懈以及公平公正等的民族发展理念,有利于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及团队意识的养成[2]。体育活动属于竞技类活动,因此,多数体育项目均需多人参与,学生在体育项目参与及活动开展中便可体现相关团队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维建设与良好品质养成。
陕西省文化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建设与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密切相关性。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跳绳、腰鼓、秧歌等若表现于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便可将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各具有积极意义的思维及品质逐渐渗入学校体育文化,各学生通过参与各项传统体育活动便可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养成,促进自我良好道德意识建设,实现自身完善发展。
2.2 有利于学生心智建设与培养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对于学生的心智良好建设与养成其效果主要表现在:第一,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思维神经的发育,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智力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第二,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身的机体如听觉、平衡等各器官及功能统一调动,各种信息不断输入学生大脑皮层中枢[3],从而可有利于学生大脑细胞供氧量改善,促进学生思维敏捷、心智成熟发展;第三,校园体育活动在开展中具有一定开放性,学生在参与体育项目开展中会逐渐实现创造性活动开展,提升自我能力,从而不断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促进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完善建设。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中蕴含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开发性质的体育项目,如:智力项目则主要包含如跑马城、六子冲以及丢方等,而在身体功能锻炼等方面则包含陕西省特色的炮锤、钩镰枪、春秋大刀、翻子拳、通背拳等武术项目,武术是陕西省各区域内所普遍开展的活动项目之一,人们在现有武术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开发与完善,便有了以上具有机体锻炼功能的各武术形式,因此可知,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学校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对学生心智及身体功能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有利于学生美育教育
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功能的特殊性,因此,对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悟及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美育发展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健康身体以及知识技能美的培养,在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教师可采用具有艺术性的动作及语言改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体育技能[4],实现美育教育,从而实现自身思维意识良好发展。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应用于学校体育文化中可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功能的完善性发展,如:将腰鼓、秧歌、踩高跷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引入校园,并对其进行编排、组织及训练,使学生在体育项目活动开展中充分感知传统体育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及体育良好教学。
3 陕西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开展现状
3.1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开展缺乏完善性
一般而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包含武术、民间民俗体育及传统养生体育三部分内容,目前就以陕西省各校民族体育教学开展现状而言,陕西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项目多以武术为主,而其他两项内容相较于武术课程而言所占比例较少,其中具有陕西省民族特色、互动性及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腰鼓、秧歌、踩高跷等未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除此内容之外,具有养生、健身等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现阶段的陕西省体育教学课程中也未显现[5],大多数学校在进行武术类体育项目教学时,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及落后性,难以促进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高效发展。
3.2 学校领导对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缺乏重视性
在实际调查及研究中可发现,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并不熟悉,对其相关内容缺乏完善性认知,在学校内并未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对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活动进行教学及管理。政府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缺乏一定的认知,在相关政策及资金等项目中缺乏支持,因此,导致陕西省学校内部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完善性教学及有效性发展。
除此之外,陕西各区域各学校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只重视对武术课程的开展,而对各自区域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缺乏重视性,现阶段,随着我国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重视,部分体育文化及体育项目得到一定的传承及保护,但该项保护力量有限,因此,各学校需要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及人才培养,使更多的学生对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相关理论等实现继承及研究,从而不断促进陕西省民族体育资源及文化的良好发展及建设。
4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功能措施研究
4.1 科学继承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长期发展中的优秀文化积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历史及应用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观赏性等特征,但随着民族传统体育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虽存在众多优秀体育形式,对人类的社会及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资源应用价值,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逐渐出现社会不适应性,因此,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在继承及应用中[6],应根据现展需求,不断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实际发展现状,借鉴外来体育文化实现文化融合与文化形式、文化内容的创新,不断促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其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功能的应用及开展。
4.2 组织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
民族体育文化艺术节是学校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之一,该形式的开展可有效实现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承,不断丰富高校体育文化内容及形式,促进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增长体育学习兴趣,促进体育发展。
在体育文化艺术节开展中,陕西省各学校应注重对自身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培养,表达当代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以传统文化自身的历史性及文化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陕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节中包含陕西内各地区不同的民族体育项目,因此,该体育形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的学习[7],不断促进陕西省各地区之间的民族交流,促进各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建设,不断实现现代化体育建设要求及建设目标。
4.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的建设需注重对传统体育理论知识及体育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主要从以下途径实现人才高效性培养。
首先,各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育科目范围的扩增,尽量在现有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其次,加强各体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定期对各教师予以培训,定期举行各类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研讨会,增强教师自身的理论及技术能力,同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科研工作,建立完整及适用性较强的评估体系,不断促进各体育工作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加强教学资金投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具有更高资格的教师任教,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完善性教学。
最后,还可借助各体育组织,充分发挥其重要建设及发展功能,不断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类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4.4 坚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改革创新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基础及重要形式,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陕西省应立足于自身民族传统体育,打破条件及规则限制,不断进行创新,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生社会实践等形式有机结合,增强赛制、比赛规则及方法等创新及改革,不断促进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由于陕西省独特的地域文化及资源优势具有一定特殊性,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x,因此,现阶段,陕西省应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断利用民族传统体育的优越性实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实现我国体育文化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国强.论民族传统体育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
[2] 姜霞,马h.立足陕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理论导刊,2010(3):99-101.
[3] 翟晓英.陕西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4] 张文娟.面向学校的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库的构建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
[5] 李爱琴.河南嵩山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古镇建筑;设计;质量控制;现代生态
引言
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革完善,古镇民居建筑建设也是异军突起,其中设计和质量控制问题是古镇民居建筑的根本问题。古镇民居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便是体现设计中的生态设计,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和可自然降解的生态材料,不破坏古镇原有的文化氛围,营造一个无污染、低能耗的舒适的生活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古镇民居建筑中对设计问题的分析
1.1.古镇民居建筑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建筑行业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在古镇民居建筑方案选择中,由于提倡的是生态建筑,那其中之一便是应该考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问题,在建筑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做到物尽其用。例如在古镇民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合理设计,做好古镇民居建筑的通风和采光,这样屋主在入住时,可以利用自然环境进行通风和采光,可以少开风扇和电灯,从而可以减少一些能源耗费。其二便是要考虑到人文环境,根据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得古镇民居建筑得以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便是要保持一定的经济适用性。一个建筑设计的成功,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和功能,也要考虑到古镇民居建筑的成本,以最小的成本谋得最大的利益,将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起来。
1.2古镇民居建筑设计成本问题分析
1.2.1做好资源的充分、重复利用
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消耗巨大的资源与能量。为了节约成本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资源的充分、重复利用是必须的措施。首先,人们可以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资源,保证了资源的多样性,减少了环境污染。其次在施工中,可以选择能耗较少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并且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比如,利用旧的建筑物的材料,利用被拆除的建筑物的材料等等。最后就是人们利用新技术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在我国,一些地方也开始在房间照明中运用光导管,它可以将阳光导入房间的照明中来,实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从而减少照明中所使用的能源资源,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减少了能源消耗。也可以改变古镇民居建筑的设计和构造,利用太阳能、实行隔热遮阳等。
1.2.2改善自身构造,降低造价
古镇民居建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古镇民居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资源作为物质基础,而这些资源大都来自自然环境,由人们加工而成。所以在取材过程中,既破坏了自然资源,又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造价成本,污染了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古镇民居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应减少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通过提高建筑材料技术和改变建筑的传统结构、减轻建筑自重来达到减少建筑材料使用和扩大建筑空间的目的。
1.2.3充分利用原有建筑
在我国古城镇建设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一些原有的建筑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在拆除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污染,并且会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不利于成本控制,也不利于保护环境。所以,我们可以将原有的古镇民居建筑充分起来,可以对旧的进行加固处理,新旧结合,充分发挥原有建筑的作用。
2古镇民居建筑中对质量问题的分析
2.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加强对古镇民居建筑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是要加强对每一个因素和工序的管理。施工质量主要受机械、材料、施工人员、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的综合作用。控制好每一个施工过程,每一道工序,是保证古镇民居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要熟悉知道每道工序的控制因素,把握住关键,才能更好的控制质量。
2.1.1事前质量控制
在古镇民居建筑施工之前,应事先建立质量监督控制体系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明确质量要求。组织技术交底,控制物资采购,严格选择分包单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应熟悉了解古镇民居建筑的人文氛围,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居住习惯和文化信仰,使得古镇民居建筑得以与文化完美融合
2.2.2事中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人员要遵守古镇民居建筑的施工工艺规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程和规范来实施,这是保证工序质量的前提。要正确设置质量控制点。对于重要的施工工序而言,有了质量控制点,可以使得每道工序都处于控制中。对施工控制点的有效管理,可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要进行工序交接的检查,上一道工序不经批准通过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还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若事故发生,及时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责任,确定事故的处理方案,检测处理措施的效果,及时预防,减少古镇民居建筑中安全事故的产生。
2.2.3事后质量控制
组织古镇民居建筑的竣工验收,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对各道工序的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整理好施工过程的技术资料并建档保存,为以后其他地区的的古镇民居建筑提高借鉴和参考。
2.2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在古镇民居建筑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降低成本,购买不符合古镇民居建筑施工的材料,所以一定要严格建立施工方的行为,在水泥、钢筋、砌块等材料进场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测和钢筋性能的力学试验,最大限度的保证进场材料的合格性和安全性,要严格查看厂家的出厂合格证明和检验单,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进场构件,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等,必须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其合格,确认无问题后方能投入使用。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必须进行抽样检测。对于加工厂生产的成品和半成品,也要进行抽样检查,并查看厂家出示的出厂合格证明,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于进场的每一材料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记录,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万无一失。
3.施工人员思想指导
建筑安全是建筑设计中的重中之重,而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或者是施工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节约成本,或者是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思想上对安全的不够重视。在古镇民居建筑中,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应尽可能的避免发生,我们要提高古镇民居建筑中施工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责任心,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将质量问题贯穿施工过程的始终,时刻保持机警,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不缺斤少两,不,保证施工安全和良好的施工质量。
4.结语
古镇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中一个特别的领域,它因我国悠久的历史而存在,是我国独有的瑰宝。认真做好古镇民居建筑还需古镇民居建筑企业的不断努力,深入研究古镇民居建筑设计以及施工质量题,严格把握施工质量控制,充分利用新能源和新工艺,创造新型生态空间,将自然与结构完美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我国以后在古镇民居建筑设计以及质量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武思标,徐涛.浅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J].山西建筑,2011,35(1):28-29
篇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机构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若干意见的通知》(〔1998〕130号文)精神,支持中央、省、市属在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化团体和卫生单位(以下简称科教文卫单位)利用单位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住房,以利进一步改善在汉科教文卫单位职工的居住条件,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教文卫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设经济适用房问题,采取优先安排计划,简化手续等有效措施,支持这些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改善其职工的住房条件。
二、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必须符合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其计划由市房地局会同市规划、土地局根据本年度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总规模优先予以安排。
三、对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应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的通知》(武政〔1998〕125号文)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并执行下列政策:
(一)为本单位职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所用的自用土地仍保留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性质,申请用地变更登记,免收土地出让金;
(二)科教文卫单位建设经济适用房,应在符合本单位建设发展规划的条件下,在教学、科研等业务区外,避免占用绿化、活动场地,结合现有居住用地统筹规划建设,所建成的住房应全部用于解决本单位、本系统职工住房,不得对外销售;
(三)建设规模超过1万平方米的,须成立住宅合作社,按照住宅合作社模式实行规范化建设管理;
四、国有商业银行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支持科教文卫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和职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所需贷款。
五、对已经实行住房公积金缴纳办法的,其职工购买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需要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予优先安排。
篇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5127%,其中,东、中、西部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为61%、47%、43%。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达到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而我国城镇化率按户籍人口计算占35%左右。2000―2011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从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63个百分点。
有三种东西必须挽救:圣洁、和平和快乐。
心:只有拳头大,却能比宇宙更宽广。
材料二作为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般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恶化,既不让贫民窟成为社会问题,也不让农村凋敝,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很多外出农民工游离于农村和城镇之间,虽然选择在城镇就业,但尚未成为真正的市民,无法举家在城镇生活,因此带来了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一些城镇政府通常对本地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差别化公共服务,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尤为突出。
材料三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千年瓷都”景德镇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老城区的历史风格,确定了约3.5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以保护151座古窑址为重点,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老城区原汁原味原生态;为了提升城市承载能力,缓解老城区压力,改善市民生活,景德镇规划建设陶瓷文化创意新区,规划15平方公里为起步区,建设陶瓷文化之城、创意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让古老的瓷都焕发出时代魅力。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我国城镇化现状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为什么景德镇能够成功打造魅力之城。
【设计依据】
1选题依据
2013年12月12日―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设问依据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试题的应用性。在高考实践中,我们通常把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叫应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重在强调理论的实践意义,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和在实践中对理论的科学发展。全国新课标文综卷政治试题,特别强调试题的应用性,除直接命制应用题外,更注重考查理论和实际的互动关系。理论和实际的互动关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如评析类、原因类试题;二是从现实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如体现类试题;三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如反映类、措施类、探究类试题。总之,具体设问总是围绕“是什么(认识、评价),为什么(原因、依据),有什么用(意义、作用),怎么用(措施、建议、启示)”展开。
3作答依据
突出主干知识,注重思维过程和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答题思路】
第1问: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我国城镇化现状的认识。
1)材料解读
材料一的中心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共6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1句话为第一层次,指出城镇化的地位;第2、3句话为第二层次,介绍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水平及空间结构;第4、5句话为第三层次,介绍我国城镇化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第6句话为第四层次,介绍2000―2011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
2)设问解读
第1问虽然没有指明运用哪一模块的知识,但很明显,城镇化属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二目“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后一个“相关链接”。从设问指向上看,认识一般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但本题的特定材料不要求回答“认识”中的“为什么和怎么办”。
3)解题指导
经济生活离不开用数字说话,回答第1问时要学会将数字转化成文字。要坚持比较的分析方法,在比较中得出结论。比较时,既要纵向比较看变化,又要横向比较找差距;既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又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此问的易漏点是“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失误原因在于“没有把我国城镇化同其他国家的差距与城镇化的地位”结合起来分析得出结论。
第2问: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材料解读
最大限度地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恶化,解决城镇外来务工人员不公平待遇,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
2)设问解读
从设问指向上看,分析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回答措施,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需要运用经济生活的哪些知识”应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具体问题相关联的主干知识有:财政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
3)解题指导
回答措施要用动词,如“发挥”、“贯彻”、“推进”等等;回答措施不仅要答“应该怎么做”,还要答“是如何做的”,即对“措施的实施”进行阐释。调动知识时不要全盘照搬教材,而要根据问题本身进行取舍和改造。如财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关的知识只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和合理配置资源。
第3问: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为什么景德镇能够成功打造魅力之城。
1)材料解读
景德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其成功的经验有:不搞大拆大建、不破坏老城区的历史风格、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倡导生态文明理念。
2)设问解读
“为什么”一般要求答原因。“景德镇能够成功打造魅力之城”的原因在于其成功做法。因此,先要从情境材料中将其成功做法找出来。“运用辩证唯物论说明”即要求“将其成功做法”转化成“辩证唯物论”的道理。所以,本题的原因既包括其成功经验,又包括其哲学依据。
3)解题指导
哲学类试题一般按照“理论+阐释”的格式组织答案,即先简明扼要地答出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再分析该原理及方法论要求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景德镇的成功之处有: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了城镇建设的规律,正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参考答案】
别去嘲笑他人的作法,学是属于自我的选择。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才是成长。
凡事皆有极复杂之时,拆得开的,便是智者。
1①一方面,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标志着我国由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另一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西部又慢于中部,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②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偏低,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说明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③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户籍人口城镇化速度慢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度,说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城镇化质量不高。
2①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巨大作用。财政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向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确保他们平等地享受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让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向农村拓展、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促共进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①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景德镇不破坏老城区的历史风格、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确保老城区原汁原味原生态,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景德镇不搞大拆大建,充分考虑城市承载能力,遵循了城镇建设的规律。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景德镇在城镇建设中保护陶瓷特色,传承千年文化,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景德镇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创新,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成功打造出魅力之城。
篇9
高三政治备考策略
关注变化
近三年命题特点,很挑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面。前三年的中高考命题反映社会热点,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考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考查能力趋强,考查的梯度更加明显,注重区分度,更能体现中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在答题上,考生如果完全按照书本上的原话作答,已不能得高分。这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又要懂得结合实际生活,用探究的眼光去组织答题,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面是否广泛是一个挑战。如去年考查的网络购物,以及结合奥运会志愿者谈建设和谐社会,这些问题都是热点问题,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从2009年的命题来看,选择题的难度加大,双向选择题较多,对考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答现实问题的要求更高,主观题更加开放,提问的角度很灵活,这对考生的审题要求很高,答题方向要对,内容要细化,对考生的能力考查要求更高了。另外,考生要适当关注图表题。
抓住热点
关注热点和反映公平公正的问题。无论高考试题如何变化,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会回归到教材当中,因此,打好基础是关键。在审题时,要注重抓关键词,要明白出题人的意图,知道设问分几个角度,需要用哪个模块的知识作答,如果在提问中没有指明,就要从设问的关键词去判断,千万不要犯方向性错误。建议考生多做往年的高考题,注重关注热点,如发展低碳经济,以及今年颁布的《选举法》等热点,注重民生和反映社会公平、公正的热点问题。
注重结合
往年考生在辨析题上失分较多,主要是思维能力不强,找不准答题点,看问题不全面。如试题中呈现的是文化生活的材料,但设问却要求用哲学或政治生活的观点作答,部分考生审题不清,以为文化生活的材料要用文化生活的观点作答,导致判断失误而失分,十分可惜。建议考生在复习时要加强记忆理解能力的训练,要学会对所学知识的融汇贯通,尤其要重视平时训练和考试中错漏较高的错题,找出复习的薄弱点,及时查漏补缺。还要关注时事热点,注重知识点和热点相结合的能力训练。
2017高三政治备考策略相关文章:
1.2017高三政治复习备考主要策略
2.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六点建议
3.2017高考政治考点解读
4.2017年高三备考策略 高三备考建议
5.关于2017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备考复习方法
6.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7.高中政治备考策略
篇10
[关键词]生态化;民生化;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4-0087-08
[作者简介]黄 娟(1963—),女,上海崇明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化、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等研究。(湖北 43007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1BKS045)、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文明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以我校为例”(2011133)的阶段性成果。
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是近年来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两大重点、热点问题,其背后是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十七大以来,学术界对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给予了诸多关注,但将二者结合起来认识和思考的成果却较少;实践工作中,人们重视前者胜于后者,两大建设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甚至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生态与民生、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深刻认识两大问题的关系、推动两大建设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从生态视角认识民生问题、从民生角度认识生态问题,深入认识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与民生
生态、民生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是什么、生态与民生之间的关系又如何、如何实现生态与民生的有机结合等,都是本文欲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民生的概念与内涵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是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本文所指的生态建设,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与生活。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主要表现为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面。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是我们主要的民生问题,因此,作为社会建设重点的民生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
生态与民生是两个不同的建设领域,它们的概念、内涵、任务与目的各不相同,但这两大问题、两大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生态影响民生。生态是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制约和决定民生建设的前提和关键。生态不和谐将会破坏民生建设,“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①反之,生态和谐可以促进民生建设,因为生态和谐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生态和谐也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生态和谐还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另一方面,民生影响生态。目前,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充分、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完善、基本医疗不具备等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生态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生态问题的背后是民生问题,生态问题是民生问题的延伸,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缓解生态问题。社会和谐是生态和谐的重要社会条件,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促进生态和谐。因此,加大民生与社会建设力度,推动教育公平、促进充分就业、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提供基本医疗,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支持。
(三)生态与民生的最佳结合
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也就是说,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社会和谐是生态和谐的社会保障。生态与民生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统筹考虑两大问题,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提出了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但至今没有认识到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致使民生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状态,改善民生却破坏生态,保护生态却影响民生。为避免生态与民生的冲突与对立,摆脱生态与民生的相互制约,实现生态与民生的互促共赢,我们应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民生社会建设、借助民生社会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生态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保护生态,让生态为民生引领方向、让生态成为民生起点和终点。
二、生态民生化
实现生态与民生的互促共赢,首先要推动生态民生化发展,充分认识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民生,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民生社会建设必须将生态问题纳入研究领域。
- 上一篇:服务型行政执法基本方式
- 下一篇:政法工作职能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民生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