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7: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言文

篇1

一、 读出文言韵味

文言文相对现代文而言,更加注重韵律,有一种和谐的音律之美。朗读起来,声情并茂,书声琅琅,不失为一种艺术的享受。文言文要想读出美感,读出韵味,还须做到以下几点。

读准字音。教师可以范读,给学生最直观的指导。文言文中,通假字、古音字、多音字较多,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同“弼”,读bì,《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否”读pǐ,《郑人买履》中,“先自度其足”中的“度”解释为量长短,读duó。学生从老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进而掌握朗读技巧。

读好停顿。学生可以自主朗读,培养语感。文言文中的语句,如何处理也需要技巧。首先,发语词后要停顿。比如,《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一句,发语词“夫”后应停顿。其次,单音字变双音词要停顿。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今齐地方千里”一句,“地”是土地,领土;“方”是方圆。不同于如今的“地方”之意,所以两字中间应停顿。再次,语法决定停顿。文言语句中,主谓宾之间一般需要停顿。

读出语气。学生可以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比如,《愚公移山》中,请两位学生读智叟和愚公的对话,读出话中的弦外之音,从而体会人物心理,剖析人物形象。

二、析出文言滋味

实词和虚词是构建文言文的砖瓦,只有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才能读懂文言文。初中阶段(包括诵读欣赏)共有三十多篇文言文,涉及的实词和虚词多不胜数。单靠死记硬背,既劳神劳力,也效果不佳。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析字法。每个汉字由字音、字形、字义组成,教师可以按古汉语的六书知识,根据字形析义。《狼》中,“顾野有麦场”中的“顾”从“页”,是“头”的意思,本义是“回头看”。从文言文的活化石――成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端倪,如左顾右盼、义无反顾等。这样析义识记,要比机械识记有效且有趣得多。

归纳法。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会学”。学生学完文言文,应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整理一字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如“之”字,初中阶段常见的几种意思:代词:指代具体的人、事、物;动词:去,往;助词:结构助词“的”,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音节助词。学生边学边归纳,就可按具体语境判断字义。总结规律,整合零散的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读法。文言文用单音字表情达意,而现代文用双音词。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的翻译,应了解这方面的差异,并熟练进行“单双”的相互转换。比如,《幼时记趣》中,“必细察其纹理”中的“察”字,如何用猜读法翻译呢?第一步组词:观察、察觉、勘察等,第二步根据语境,判断最合适的解释,察觉或者勘察“纹理”,显然不合适,在这个句子中,应该解释为观察。

三、品出文言美味

古典文学中不乏精粹美文,文言之美,不一而足。

韵律美。唐诗是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讲究句式整齐,每句的字数相同,中间两句多用对仗;讲究音律和谐,要求平仄,不得改变韵脚。杜甫的《望岳》,结构工整,韵律和谐,读来抑扬顿挫,雅趣横生,将文字的韵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精炼美。文言文语言简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既交代了夜游承天寺事件的六要素,又勾画了庭中月色的空明澄澈,最后借助“闲人”一词,精妙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境。真是叙事、写景、抒情三结合,而全文仅八十几个字,可谓字字珠玑。

画面美。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引领读者身临其境,譬如《三峡》。文章开头“略无阙处”和“隐天蔽日”,连绵高峻的群山画面就此展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湍急的水流画面跃然眼前,“清荣峻茂”,又将画面切换到山青水秀的景象,“属引凄异”,将画面定格在凄凉的氛围。

古典文学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叙事描写之美,给现作提供完美的模式。阅读欣赏是基础,理解运用才是根本。学生在阅读大量文言作品的前提下,多品味,多借鉴。在写作中,如果能够从中汲取精华,或套用结构、或仿写诗句、或化用意境,将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将手法转为自己的手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激发自身创造力。

四、悟出文言情味

学习文言文,不单是简单地识记几个文言实词,吟诵、欣赏几篇美文而已,更要挖掘文言作品内在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文言文蕴涵着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民族的精神。《晏子使楚》中,晏子的不卑不亢和能言善辩,《治水必躬亲》中,海瑞的为民请命和清正廉洁,《陋室铭》中,刘禹锡的安贫乐道,《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这些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学习古文,才能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传统。

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利于了解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传承。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点拨,让学生获得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将古训化为内在的精神力量。

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我曾经问学生:“你如何看待苦难?”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试金石,可测出是强者还是懦夫;有的说缺乏苦难的人生很单调;有的说苦难激发斗志,挖掘潜能。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追问:“如果一生没经历困境和苦难,会怎样?”学生回答,会贪图安逸,会好逸恶劳等等。我最后总结:我们怎样看待苦难?人生处于顺境时如何自处?处于逆境时,又如何应对?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

作为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用教材中的真善美去感化学生,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也是文言文的优势所在。

篇2

《高考文言文选文真题详解》是1952―2010年高考全国卷文言文试题的汇编和详解,包含试题原文、标点、注释、译文、答案及试题分析等部分。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注释、试题分析等几项。

本书对历年高考文言试题选文进行详注,包括注音、释义、串讲句意、阐明语法、诠释成语典故以及说解人名、地名等项目。内容虽较复杂,但重点和和主要内容还是解释词义,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王力先生说,学习古代汉语,“应该抓词汇方面”。他指出:“有些词,古代是常用的,现在变为罕用或根本用不了;有些词,古代还没有产生。最要注意的是:同是这一个词(常常表现为一个字),古今的意义或者完全不同,或者是大同小异,读古书的时候一不留神,就会指鹿为马,误解了词义。所以先抓词汇方面是对的。”王宁教授也说:“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最多的障碍是来自字的方面。……因此,学习字词便成为文言文阅读中的一项极为突出的任务。”两位先生的话指出了学习文言文的关键问题就是要抓字词。这本书就是把字词的解释作为重点,抓住一词多义,注意语义和语法的有机联系,穷源意委,揆情度理,把一个个枯燥的文言字词讲透讲活,这样学起来有兴趣,记得也扎实。可以说,著者对字词的解释是别具慧眼,颇有功力的。

这本书把半个多世纪的高考文言文试题汇为一帙,理清了文言文试题的演变轨迹,分析了各时段考试的重点,从而总结出命题的规律,预测了今后的方向。最重要的是,在这当中,著者时时有学法和教法方面的点拨,常常是一语中的,振聋发聩,点铁成金,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有很大的启发。

篇3

(1)凡看到“曰”字者必定是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要加冒号和前后双引号。如上文:滕文公问曰:“……”孟子对曰:“……”。

(2)也,乎,矣,哉,耳等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子末尾表达某种语气,他可以提示句子结束的位置。如“……能及也”“……可为也”“事齐乎”。又如“夫”“盖”常位于句首作发语词。而“故(是故)”常位于分句之首,表示顺承关系。而“岂”常位于句首表反问语气。

(3)看称谓。对人物的称谓常作主语或宾语。常位于句首或句尾。上文中滕文公、孟子都是主语,位于句首。

(4)感叹词。如:呜呼,嗟夫,嘻,噫等感叹词都独立使用。

2、利用修辞断句

在文言文中,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讲究对称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特征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依据。比如:“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3、总分关系断句法

依据总分关系可以比较方便地进行断句。

(1)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3)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4、借助固定结构

篇4

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当然是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古人高尚的情操。中职学生的情感感悟力和审美能力相对较弱,更需要教师在内容方面多做一些点拨,这自然就需要设计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那么如何发问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呢?首先当然是让学生把握文脉。笔者认为比较合适的方法是设置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仍以《前赤壁赋》为例,在疏通字词后,让学生进一步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本文景、情、理完美融合,全文哪些文字写景,哪些文字写情,哪些文字写理?二是本文一个显著特色是“主客问答”,“客”从第几节出现,哪几节文字都是写“客”的?这两个问题都是从文章的内容入手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中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主客问答”这个写作特色上,引导学生从写作特色的角度去感受文章。从疏通字词读音到了解文章内容,再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的过程符合人的基本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二、问在字句,深入文本,理解文意

文言文的精髓藏在文字之后,想要深入感受古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对文言文的把握就必须细致到字句。想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句明察秋毫,自然少不了教师的高水平。那么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又该做些什么呢?当然首先得把握段落的关键字词,其次设计相关问题。如《前赤壁赋》中为了让学生把握作者心情的变化,笔者设计问题:作者夜游赤壁时一开始心情如何?从哪一节的哪句话可以看出?这句话中的哪个字说明了这一点?学生通过筛选提取信息,回答“:苏轼夜游赤壁开始时心情非常不错,从第2节的第一句话‘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可以看出,最关键的一个字是‘乐’。”这样的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一能力对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有非常大的帮助。

三、问在字词“,以文带言”,掌握文言知识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字词,一些字词的特殊用法对学生来说像外语一样,还有一些古代文化知识早已成为历史,但对理解整篇文章却又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就字词提问呢?仍以《前赤壁赋》为例,说说如何“以文带言”,把字词解释等古文知识融入到段落的分析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笔者追问学生具体是什么时候,学生对照注释可以回答“壬戌年秋天,农历七月十六”,由此顺便带出对古代干支纪年法知识的讲授,和对“望”“既望”“朔”“晦”的介绍。“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意思是“苏轼和客人在赤壁泛舟”,让学生比较古今句式的不同,从而判断出该句是倒装句。“以文带言”环节在一堂文言文课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每堂文言文教学课必须经历的环节。在字词解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古文知识的分析中,既要照顾到知识点的典型性,又忌面面俱到,教师应着重帮助中职学生建构文言文知识系统。

四、问在修辞,把握文章特色,体会语言之美

篇5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 标准 方法

一、标准

所谓“文言文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那么,怎样正确翻译文言文呢?

(一)要符合“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二)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这里“利足”译为“脚走得快”就是意译。

一般来说,“意译”是在难以“直译”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二、方法

(1)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①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2014课表卷)――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土地,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②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2014安徽卷)――先生认为经学的根本就在于文字的解释,在安徽刻版印行许慎的《说文解字》,并用(它)来教授读书人。

③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取项王天下的人,必定是沛公啊

(2)换。替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古今异义词换成今语,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

[例]①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2015课表卷)“中国”为古今异义词。――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原地区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②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2015福建卷)“逆旅”为古今异义词。――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索”。“首”翻译为“头颅”。

(3)补。补充。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例]①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2015安徽卷)――(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

②虽冒雪风,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2015年福建卷)――即使冒着风雪(赶路),(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③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2014年山东卷)――)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4)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作用),偏义复词中起陪衬作用的词,翻译时应删除。

[例]①夫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故曰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徒,亦颜之伦也。(2015年四川卷)――学习的人,不必忧虑才能不够,而应忧虑志向不立,所以说,希望成为千里马的马,会成为千里马那样的马,希望成为颜渊那样的那类人,也会成为和颜渊一类的人。 “夫”是发语词,应该删去。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出”的意思没有应该删去。

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夫”是语音助词,起提起下文的作用 ,无实在意义,删去不译。

(5)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①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2015年湖南卷)“不能我救也”,调整为不能救我也。――假使为了子孙而这样做(贪污受贿),那么子孙不能救我。

②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年课标卷)“金人虽不吾索”,调整为金人虽不索我。――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③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2014北京卷)“舟之往来湖中者”定语后语句,翻译时需要调整好语序。翻译为:过去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到了也没停泊的地方,只能在南岸的渡口(码头)停泊。

篇6

    对于刚刚接触难以理解的文言文的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可以采用大声朗读的方式。

    首先,对于背诵文言文,重要的不是先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而是先将文章读通顺,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把每个句子梳理顺畅,读得朗朗上口了才会事半功倍,其他的事情才能水到渠成。其次,才是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对于小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其实并不要求理解到每一个字的含义,只要了解到整篇文章在说什么,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个别在每篇文言文都会出现的字的含义,如“曰”是说的意思即可。

    同时,针对于小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我们可以让孩子在背诵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甚至还可以模仿古人背诵时摇头晃脑的样子,这些都可以加深孩子对文言的兴趣和理解,从而让学生与其产生共鸣,越读越喜欢。

篇7

并非所有教师都不想重视文言文朗读教学,还有客观上的原因,没有统一而具体的辅助材料,缺少公认的可以操作的指导方法。比如一些年轻教师,确实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朗读呢?下文是我听年轻教师讲授《与朱元思书》一课时产生的想法。

一、文言文朗读教学指导什么

文言文朗读教学应该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把握停顿,区分重音和轻读,保持合理的语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这些指导不能仅靠“揣摩”二字解决问题,应该有方法上的适当指导和理论上的必要阐述。

1.读准字音

这一项是最低要求,学生能自行解决,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课前预习时提出要求,将书上的生字标上拼音,课堂检查,坚持下去,平时读书每遇生字必查字典,教师不可代劳。

2.正确把握停顿

古诗朗读停顿有比较固定的格式,而古文长短句不一。事先,教师应为学生补充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能对简单的、典型的句子进行成分辨别和划分,能粗略知道什么是主语,什么是谓语,什么是宾语。告诉学生从上下句看,关联词语之间必要的停顿,对单句来说,最长的停顿是主谓之间,其次是动宾之间,再次是并列短语或词语之间的停顿,这种停顿我们称为逻辑停顿。

3.区分重音和轻读

文言文朗读的重音和轻读的划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重音起到强调作用,例如“我要喝水”,重读“水”时,表达的目的是强调喝的东西是水而不是茶,也不是酒或其他饮料;又如“我要喝水”,重读“我”时,要表达的是我要喝水,而不是别人;再如“我要喝水”,重读“要”时,表达的是我急着要喝水,怎么还不送来。通过举例,学生自然明白,重读的音节应如何判断。这里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强调都要重读,有时恰恰相反,比如朱自清的《春》里有这样的句子:“风轻悄悄,草软绵绵。”这里风和草的特点就不能用重读来表现,恰恰需要轻读,只有轻读,才能表现风的轻和草的软。文学和生活息息相通,重要的话要大声讲,特别重要、又不能让更多人知道,就需要咬着耳朵小声讲了。通过这些举例和讲解,学生大多能掌握和分别重音和轻读了,此时再回到文言文上来,学生自然知道区别文言文的重音和轻读了。

4.保持合理的语速

语速的快慢要根据句子的长短和表达情感来确定。一般来讲,短句特别是排比的短句读起来肯定得快。长句子,势必要放慢语速来读,表达快乐情感的,速度多偏快,而感情沉郁的句子,自然不能读快。这方面,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来。

5.读出情感

读出情感,需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这一点,范读比讲解重要得多。请优秀学生读,或教师范读,或听媒体范读,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而是羞于开口,心理上的因素更重些。因此,设置情境和心理疏导更应受到教师的重视。

6.读出韵味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朗读最大不同在于韵味。文言文的停顿并不是真正的停顿,而是声音的延长。如“水/皆/缥碧”(《与朱元思书》)在“水”的后面要停顿,“皆”之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但真的读“水/皆/缥碧”,就是现代文的读法了,毫无韵味。如读成“水/皆/缥碧”,就有吟唱的味道。古人的“吟”是介于说和唱之间的读法。

二、教师自身的文言文素养,也是文言文朗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篇8

学会文言断句首先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做好文言文断句的关键环节。许多文言实虚词经常成为文言断句的基础标志,成为文段句读的切入口。

“曰”就是现代汉语的“说”,是直接引语的标志,后面常常需要停顿。“谁”“何为”“安”这几个词在文言文中常是疑问句的标志,在这些词前后也常常停顿,由此为突破口,文段不难断开。

另外,盖、夫、凡、也、矣、欤等语气词出现常常作为文言断句的标志,也应牢记在这些文言词语前后断开。

积累文言句式,在文言断句中也必不可少,也是文言文阅读理解中分层理解的关键所在。

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在文言句式中常表比较,即“谁与谁相比,谁更……”,还可以是“谁与谁孰……”。

还有常见的被动句以及其他特殊或常见的固定句式,文言文的修辞等,都要积累掌握,熟练运用,以利于准确找到断句的突破口。

二、借今溯古,把握汉语言停顿习惯

古书没有标点,古人也不用标点,主要靠意通文义。我们今人又可以借鉴或者说沿用现代汉语的标点符号,给文言文断句,顺“理”成章。

如,“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按照现代汉语停顿,“今小为非,……”为一分层意思,“大为非,……”为又一分层意思,下面为一层意思,中间应该断开,且最后的“乎”是疑问句的标志,应该断开。

“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语言铿锵有力,表明骠骑将军一心报国,舍小家为大家的胸襟气度,自然应该用感叹语气断开。

其他,如,现代汉语中的选择问句、连问句、祈使句停顿方法都可以直接在文言语段中借鉴使用。

三、通文意,三读定句读

遇到一段无句读的文言语段,如何下手?大家已经形成共识:要理解文段文义。理解语段意思自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立即就细读文段,把文义弄懂为止(当然也不容易做到),而是先借助积累的文言知识,初步找出停顿位置,然后再读文段,大体了解文义,再细细品味文段,修改先前的断句位置与意义定位,以准确给这一文段断句。即通过初读课文初断,再读文段理解文义,三读文段确定断句位置及正确与否,称为“三读定句读”法。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第一步,我们首先利用文言积累的知识,初读文段,找到“曰”“然”“何也”“岂……邪”“乎”等文言文断句标志,而“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为连问句,应该停顿,这样,可以轻松做到初步断开文段。

第二步,我们再细读这一文段,大体了解到这一段主要讲李广与星象家王朔交谈,问及自己不得封侯的原因。其中分为几层来说的,先说出自己的疑惑,汉击匈奴战都在其中,才能中人都得以封侯,为何自己不得封;再由王朔问他是否做过令自己悔恨事;李将军回答此事,王朔认为此为真正原因。

第三步,精读文段,品味层次间的语意逻辑,修改查找先前切分的不足之处。如,“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讲“我过去做陇西太守时,羌人曾经反叛,我诱降了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我用歁诈的方法在一天里把他们杀死了。直到现在最悔恨的只有这一件事”。这一句话有事理逻辑先后,按先后切开。这样这次精读就容易切分准确,顺理成章既理解了文义,又把文段准确断开。

篇9

关键词: 成语 文言文

成语作为熟语的一种,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一种形式简洁、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多年以来,各种语文考试都经常涉及成语,但很多学生往往望文生义,闹出许多笑话。这主要是由成语来源的特殊性造成的。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诗文语句和古代口头俗语,不仅浓缩了其中的文化信息,保留了原有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意义,而且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是沟通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桥梁,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汉语知识的一个窗口,所以有人说成语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笔者结合日常教学,从成语中归纳出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知识,以期抛砖引玉,使更多师生能举一反三,更好地把握、理解成语,同时提高文言文知识水平。

一、成语中的通假字

有些成语中的关键语素,往往用本义、引申义解释不清楚,因为它是通假字(含古今字)。如“再接再厉”,“厉”与“砺”是古今字,“厉”是古字,“砺”是今字,指“磨刀石”,引申为“磨砺”,明白了这些,就容易理解其比喻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越来越振奋勇猛”。“一暴十寒”中的“暴”也是同理,“暴”其实是“曝”的古字,“晒”的意思,所以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看就是“晒一天,冻十天”的意思,就容易得出“做事无恒心,努力少,懈怠多”的比喻义。

二、成语中的古今异义词

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有的保留着古义,在理解时不能以“今”释“古”。如“不速之客”中的“速”,是“邀请”的意思,不能以今义“快速”理解。“学而不厌”中的“厌”是“满足”之意,不能理解为“厌恶”。“亡羊补牢”中的“亡”是“丢失”之意,不能理解为“死亡”,“牢”也是“牲口圈”的意思,而不是“监狱、牢房”。“爱莫能助”中的“爱”是“同情、怜惜”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喜爱”有区别,意思为“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另如“屡试不爽”中的“爽”意为“差错”,“抱恨终天”中的“恨”意为“遗憾”,“不名一钱”中的“名”意为“占有”。若忽略古义,这些成语在运用中就很容易望文生义。

三、成语中的一词多义

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有的是多义词,要根据它所在的语境加以辨析,不能生搬硬套。如常用词“兵”,在“弃甲曳兵”中指“兵器”,在“草木皆兵”中指“兵卒”,在“按兵不动”中指“军队”,在“兵连祸结”中指战争。又如虚词“以”,在“以貌取人”中,作介词“凭”,在“绳之以法”中,作介词“用”,在“不以为然”中作动词表“以为”,在“以辞害意”中作介词“因为”,在“拭目以待”中作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成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比较普遍,善加利用就很容易积累一些平时较难把握的文言词语。例如“而”的用法,在“向隅而泣”中作连词,表承接;在“侃侃而谈”中作助词,相当于“地”;在“鼎足而立”中作连词,表修饰;在“乐而忘返”中作连词,表原因;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作连词,表假设,意为“如果”;在“博而不精”中作连词,表转折,意为“却”。

四、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1.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如“不毛之地”中的“毛”,活用为动词“生长(五谷)”之意;“党同伐异”中的“党”也是活用为动词“结党,结伙”之意。“蚕食鲸吞”中的“蚕”和“鲸”则是作状语用,意思分别为“像蚕一样”、“像鲸一样”;“席地幕天”中的“席”和“幕”也是作状语用,分别是“把……当做席”和“把……当做幕”的意思。

2.成语中形容词的活用

如“毫发不爽”中的“爽”活用为名词,“差错”之意,“旷日持久”中的“旷”则活用为动词,意为“荒废、耽误”。

3.成语中动词的活用

如“一举成名”中的“举”活用为名词,“举动”的意思。“继往开来”中的“往”和“来”活用为名词,意为“过去的事业”和“将来的事业”。

4.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如“汗牛充栋”中的“汗”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使动用,为“使(牛)出汗”的意思。“丰衣足食”中的“丰”和“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丰”和“使……足”。“破釜沉舟”中的“破”和“沉”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是“使……破”和“使……沉”之意。

5.成语中的意动用法

如“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人命为草菅”。“厚此薄彼”中的“厚”和“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以……为厚”和“以……为薄”之意。“不耻下问”中的“耻”则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为“以……为耻”。

6.成语中的为动用法

如“忧患余生”中的“忧患”应是“为……忧愁、困苦”的意思,故该成语可以理解成“为饱经艰难困苦之后保全下来的生命忧愁、困苦”。

五、成语中的兼词

如“付诸东流”中的“诸”就是兼词,相当于“之于”。“心不在焉”中的“焉”相当于“于此”。

六、成语中的特殊句式

很多成语都是以古代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等凝缩而成的“四字格”短语,在凝缩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特殊文言句式。只要熟悉了这些文言句式,理解和把握成语的含义就容易得多了。

1.判断句

如“草木皆兵”中用“皆”作为判断词,意为“一草一木都像是兵士一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则用“为”表判断,意为“别人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别人要吃的)鱼肉”。

2.被动句

如“见笑大方”中用“见”表被动,意为“被见识广博的人或内行人笑话”。“受制于人”中用“于”表被动,意为“被别人控制”。“兔死狗烹”则是无标志词的被动句,字面意思为“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

3.倒装句

如“自欺欺人”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宾语“自”被置于谓语“欺”之前。文言文中常见的用“是”字提前宾语的现象,在成语中很常见,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才是举等。成语中还常常以“于”、“以”等作介宾结构后置的标志,如重于泰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行成于思、相濡以沫、嗤之以鼻、绳之以法等。“差之千里,谬之千里”则是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毫厘之差,千里之谬”。

4.句子成分的省略

篇10

不怕鬼文言文翻译

原文:

曹司农竹虚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③。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④。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注释:

①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

②歙(sh ):县名,在安徽省。

③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

④倏(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