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义务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入学义务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入学准备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9-0001-03
一、入学准备问题的提出
当前,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是确保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研究者多从均衡发展的内涵、原则、实施策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角度来探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应该说,这些探讨意义重大,并且充分体现了学术界对于推动教育公平的热情和努力,但是同时也透露出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只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包括设备、经费、师资等方面大致均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我们认为,虽然资源配置因素确实是保证儿童公平享有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仅就义务教育阶段来讨论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倾向还是有它的不足。因为大量的国际研究证明,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入学准备上的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他们入学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会影响到公共财政投入的收益,进而使得政府通过实施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望大打折扣。为此,不少国家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以此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因为人们已经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儿童自身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儿童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有人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达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即:有准备的家庭+有准备的社区+有准备的社会服务+有准备的学校(主要指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有准备的儿童。也就是说,儿童的入学准备是由以上几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有准备的系统来完成的。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国家的儿童公共服务走过了一条从慈善性向福利性再向教育性发展的道路,而事业的主体也经历了一个从私人行为向公众责任过渡的历程。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早期教育的资助方式是公共财政投入,而美国在国家研究院早期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渴望学习》中认为美国是比较晚才开始普及学前教育的。但是我们从这些年美国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中又可以看出他们奋起直追的势头。比如,美国与许多西方国家一样,比较早地把5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当然这里的义务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或许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准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它虽然强调早期教育的免费性,但是并不强迫所有儿童都要接受公共早期教育。这是为了尊重美国社会在早期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传统。但是只要家长有需求,愿意让儿童接受公共早期教育,政府为5岁儿童提供的早期教育完全是免费的。另外,美国政府率先实施了面向贫困家庭3~4岁儿童的早期教育补偿计划,即“提前开端计划”,而且近几年逐步将免费学前教育服务普及到全体3~4岁儿童。美国政府还推广了以提高0~5岁儿童家长保育教育能力为目的的家庭教育方案,建立健全了儿童福利和保育教育法规,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美国学前教育被逐渐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来承担主要责任。
值得强调的是,许多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对政府责任都有实质性的规定。比如,由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批准的“提前开端计划”,它是“经济机会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纳入每年联邦政府的财政预算。到2008年,这项预算已经达到了73.5亿美元,比1965年计划刚开始实施时的预算数额增加了76倍。又如,1979年通过的《儿童保育法》、1990年颁布的《儿童早期教育法》和《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都明确界定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上的责任,甚至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每年向州政府拨款这一守则,以此来弥补州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的经费不足。而1988年和1990年两次修订的《生命保障法》也增添了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儿童入学补助的条款。
联邦政府下拨的发展社会服务事业的经费中,大约有20%被用于支持早期保育和教育。上述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面向弱势群体的早期补偿教育政策,帮助家长提高早期养育能力的措施等,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儿童,特别是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在正式进入小学时能与其他儿童拥有一个相对一致的起点。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到2000年所有美国儿童都要做好入学准备的目标赫然列在首位。这实际上已经意味着美国政府把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视为一项国家任务。
二、我国儿童都做好入学准备了吗
我国历来有重视早期教育的传统。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家长对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是这是否足以保证我国儿童在进入小学时都做好了入学准备呢?我们的学前教育是否能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在某城市做了一项规模较小的调查。很遗憾,调查的结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我们以某市三类6所生源不同的小学作为调查单位,在小学生进入一年级后的两周内进行调查。由于时间关系,调查实际上在三周之内完成。我们为什么要以小学作为调查单位?不能否认,实际上政府也承认优质教育资源少的说法。也就是说,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照资源优质与否将学校分类的倾向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调查了三类小学,这三类小学在生源上确实有很大不同。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在每所小学的一年级中随机抽取一个班,再从这个班中随机抽取25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共抽取了150位调查对象。这三类学校的主要生源分别是:A类以农民和打工者子女为主,B类以工人和市民子女为主,C类是企业经理、干部、知识分子等的子女。这三类学校的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明显的差别。我们采用个别测试和在测试过程中进行观察的方法,调查儿童的数学能力、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和学习品质。我们以150位调查对象的测试成绩为因变量,以学校分类为自变量,采用单一式放大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三类学校学生的入学准备状况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在数学准备方面。数学准备测试包括数理计算、量、时间与空间、关系与模式、统计共五部分21项内容。在三组小学生之间,仅有4项内容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其余17个项目或者是三组两两之间,或者是A组与C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4项没有显著差异的内容中,有一项内容的情况有点像心理学中所说的天花板效应。在幼儿园中,对估数的教育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所以不管哪一类学生来做这个题目都有难度。而另外3项内容的情况又有点像所谓的地板效应,要求相对来讲比较低,三类学生都能完成。
在语言准备方面,语言准备测试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技能、前阅读和前书写共13项任务。除了方位知觉、图形观察、控制笔的动作等3项内容外,其余10项任务也像数学准备那样,或者是两两之间,或者是A组与C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在学习品质方面,在学习主动性、目标意识、专注程度、好奇和探索、想象与创造五个方面,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但是在计划性、坚持性、独立性等三个方面,三组的差异表现并不一致。比如计划性和独立性,三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显示出差异,而坚持性则相反,在语言活动中差异比较显著。因为我们主要采用现场观察法,观察儿童在完成语言和数学测试任务中的表现,所以这种表现可能跟任务本身在一定关系。
社会性准备测试包括自我接纳、人际交往、社会行为规则三方面内容。三组的自我接纳总分差异显著,其中认知接纳一项,A组与C组差异显著。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一项,A、C两组差异显著;交往技能中,在交往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上,A组和B组、C组之间差异显著,在解决冲突的适当性上,C组和A组、B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行为规则中的独立自主意识方面,A组和C组差异显著;在规则意识上,三组两两之间均呈显著差异。
均值比较的结果表明,凡是差异显著的项目,除社会性准备中的独立自主意识、维持交往时策略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两项A组占优势,数学准备中B组显优势外,其余项目均为C组最优,A组最差。
三、入学准备的明显差异对义务教育的挑战
美国早期儿童发展综合科学委员会在报告中讲到:“入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时幼儿所知道的和所能做的之间的个体差异开始预示着他们学习和成就的长期模式。”我们的研究虽然规模较小,而且也仅仅局限在某个城市,我们的调查对象也不包含一些来自特别远的农村地区的打工者子女,但调查结果依然让我们感到不同儿童的早期学习机会存在着显著的不平等,这就成了我们深深为之担忧的一个理由。或许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决策者心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当小学面对一大批由于早期教育机会不均等而造成的在入学准备上存在明显差异的新生时,义务教育的巩固、质量的提高是否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如果学校的生源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差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仅仅靠我们改善小学自身的办学条件就能实现吗?
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在1985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国家让儿童在早期失去了机会,那么以后的教育投资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美国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国将无法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胜。”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是以美国一些大的企业家和有关的一些经济学者组成的,从他们对早期教育的这种评价中可以看到,西方学前教育政策变化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是不让自己的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个家长都知道的口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这同样是一项严峻的考验。面对国际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政策走向,我们需要认真反思我国的政策。作为学者,我们有必要问问自己,学前教育难道仅仅是学前教育吗?难道它仅仅关系着儿童个人和他家庭的幸福吗?我国的下一代会不会因此而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学前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这些问题,并向社会发出呼吁,引起最高领导层面的重视。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School Entry Preparation
Feng Xiaoxia
(College of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篇2
【关键词】教育公平 就近入学 择校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4-0186-02
受自然和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发展都很不平衡,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在教育资源、生源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不断增长,人们对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国家要求有条件的城市逐渐取消小升初考试,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
一 就近入学政策的内涵
关于就近入学政策的内涵,学界存在许多歧义与争议。但从总体上来看,学者们关于就近入学内涵的阐述大都源于对《义务教育法》中有关就近入学法律规定的解读。198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再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根据《义务教育法》等相关规定,就近入学的主要含义是:政府履行自身的义务,提供各种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进入一定服务半径内的学校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的行为。
就近入学是教育法律法规赋予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权利。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各级政府有责任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布局,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由此可见,就近入学政策更强调的是各级政府在承担义务教育中的责任。对学生及家长来说,就近入学是一项可享受的权利。
二 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教育公平是一个包含了教育平等并以平等为主要取向的相对概念和范畴。从教育活动的过程来看,教育公平包括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
国内许多学者针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性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分析,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对就近入学政策持肯定态度,认为就近入学是教育公平思想的反映。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思考就近入学的公平性。(2)对就近入学政策持怀疑,认为相对按分数进行选拔的制度而言,就近入学不一定更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而且也无法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应允许全面择校,主张通过市场协调来分配优质教育资源。(3)是既肯定就近入学政策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权利方面的作用,又指出在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就近入学无法保障人人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应让就近入学与择校互为补充、相互制约,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等,不代表所有的学生都要进入相同的学校,都要接受相同的教育。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性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教育起点的公平
教育起点公平不仅表现在保障个人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上,还表现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即人人都有参与教育资源竞争的机会。那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就近入学政策是否真正保障了教育起点的公平呢?
自实施就近入学政策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就明令禁止择校。因为义务教育是一种纯公共产品,而纯公共产品一般不宜进入市场。如果国家对择校不予以限制,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则会导致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局面。然而事实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存在实质的差异,基础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所以,就近入学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被分配到教育资源较短缺、教育质量差的学校。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他们如果被分到教育质量较差的学校,可以通过缴纳高昂的“借读费”而去教育质量好的学区就读。学校需要通过收取借读费来补充学校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因此国家虽禁止择校,但部分学校还是会留出一些升学名额给择校生。然而对许多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高昂的借读费是他们所承担不起的负担,所以只能留在教育质量差的学校就读。
由此可见,就近入学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只是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权利,但对学生会进入怎样的学校,学生在入学后能否享有同样的教育资源,能否受到相同的对待却很难保障。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校际之间的差距造成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教育资源是有差别的。所以,就近入学保障了学生平等入学的权利,但在教育资源的竞争上却不是所有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机会。
2.教育过程的公平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得到平等的对待,能获得相应的教育资源、能接受符合自身个性特点的教育。教育过程的公平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所有学生都接受相同的教育和享受相等的教育资源,而是要求学生能够得到使其潜力充分发展的相应教育资源和接受适合其个性特点的教育。
就近入学是否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接受适合他们的教育?首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和优势,教育要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保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使每个学生的天分和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地方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就近入学的政策以及方便管理,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强制所有学生到政府所规定的学校就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做法不仅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其次,由于学生被强制划分到不同的学校,有些学生被分配到了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好的学校,而有些学生却相反。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学校和少数人身上,而且也会导致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发生。由此可见,由于地方政府操作的不当以及受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的制约,就近入学在实际操作中无形中导致了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3.教育的结果公平
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综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就近入学无法保障学生能进入适合自己的学校,也无法保证学生能获得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资源,而且有些学生和学校占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而有些学生和学校却不然。由于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存在不公平,必然也会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简单地贯彻就近入学政策,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导致学生的个性和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就近入学不仅没有起到资源优化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较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和学区获得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而优质教育资源较少的学校和学区获得的资源却越来越少,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对待就近入学政策应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既要肯定其在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基本的入学权利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在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的情况下,由于政策贯彻执行不当,就近入学客观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三 解决就近入学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我国的就近入学政策之所以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公平,最根本原因是校际之间的差距过大使政策的实行缺乏现实基础。另外就近入学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可行性的措施和政府在管理上缺乏规范性使就近入学这个原本是为实现教育公平而采取的措施导致了新一轮的不公平。针对这两点原因,笔者认为我国要解决就近入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的标准,各级地方政府应按标准的规定加强学校建设,使各个学校拥有较均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按照标准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重要的措施是实行教师流动制度,因为国家和政府的教育资金投入格局在短时间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流动制度是缩小校际之间差距的有力措施。但在实行教师流动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扰乱班级正常上课的进度和秩序。
第二,首先加大对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硬件设施较差、优秀教师资源缺乏、学校建设资金不足以及管理水平较低。鉴于这些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教育资金投入上应适当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倾斜,并建立薄弱学校建设专项经费。其次,加强对薄弱学校的领导干部和教师培训,并建立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互助机制,以此来提高薄弱学校和农村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
第三,各级政府应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在制定就近入学政策的具体实施措施时应积极听取各方的意见,保证政策实施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就近入学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案不能是政府单方面决定,而应广泛听取各界尤其是学生家长的意见,增加透明度和公开度。针对就近入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问题,我觉得可以适当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减轻公立学校的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学生择校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明.公共政策学视野下的“就近入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3(10)
[2]刘红姣.从教育公平视角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3)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纳入
改革开放后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国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民众对子女的期望同过去相比也不断提高。要不要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若开展12年制义务教育,其中3年义务教育是向下把学前教育纳入其中,还是向上把高中教育阶段包括在内,这已成为近期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对此存在各种观点,看法不一。但主要观点是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究竟是否应该被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有何利弊?如要纳入,怎样纳入才能避弊获利,更好地使学前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成为人们不得不思考并探讨的问题。要弄清这些问题,首先要弄清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利与弊及其理由。
一、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弊
在关于学前教育是否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争论中,一些人分析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弊断,据此提出了学前教育不应纳入义务教育的理由。
(一)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弊端
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纳入义务教育易导致对学前儿童特点的忽视学前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的身心特点决定的。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3-6岁所有的适龄儿童所接受的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通常是指3-6岁儿童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不管广义还是狭义,其对象都是3-6岁儿童,他们具有自己的心理年龄特征。既具有自己的认识发展水平,也具有自己的人格发展的年龄特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点是:“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1】p282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怀疑、羞怯,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失望。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要解决的矛盾或冲突。其中学前儿童主要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该阶段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其特点主要是:“孩子的肌肉运动与言语能力发展很快,能参加跑、跳、骑小车等运动,能说一些连贯的话,还能把自己的活动扩展到超出家庭的范围。除了模仿行为外,个体对周围的环境(也包括他自己的机体)充满了好奇心,知道自己的性别,也知道动物是公是母,常常问问这,动动那。”【1】p204在该阶段,成人尤其是父母若能“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不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反之,倘若父母对儿童采取否定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的游戏是不好的,自己提出的问题是笨拙的,自己在父母面前是讨厌的;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所谓内疚感,就是认为自己做错了事情,做坏了事情),这种内疚感与失败感还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1】p204-205除上述的皮亚杰、埃里克森外,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都表明了这一点。由于学前儿童具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学前教育就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倘若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那就有可能按现有的义务教育来开展学前教育,由此用现有的义务教育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学前教育。这样就可能忽视幼儿的特点,如好奇心、想象力、具体思维能力等,影响到学前儿童的人性的多样化、全面化发展。正因为如此,不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而应依据学前儿童的身心特征,让他们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在游戏中学会竞争,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快乐发展。2.纳入义务教育易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或学校教育化由于学前儿童具有自己的身心发展特征,由此,决定了学前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学前教育的最主要特点是保教结合、启蒙性、直接经验性。保教结合是指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它要求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前儿童的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他们的各种身体器官、各身体系统的机能未发育成熟和完善,骨骼坚固性差,容易受损、变形;肌肉柔嫩、力量弱,耐力性差,容易疲劳。他们不仅身体或生理上如此,而且心理上也很不成熟。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活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对成人的依赖性强,有必要由成人尤其是家长或老师引导他们走进社会,获取经验。启蒙性是指,学前教育应当开启智慧、适时而教、循序渐进,而不能拔苗助长。直接经验性是指,学前教育不是以学生获得间接经验为主,而是以通过自己与世界的相互作用获得直接经验为主。由于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因而,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应当是是孩子通过他们自己的感官和动作,与周围生活环境中的事物直接接触,进行感知和操作,获取直接经验。但是,若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就有可能使学前教育失去其自身特点,把它小学化或学校教育化。小学化是指按小学教育的方式开展学前教育。如一些幼儿园从小班开始就依照小学教育的模式让孩子学写字、拼音,做算术,学英语,布置作业。因作业繁重使孩子失去了玩耍的时间,使孩子未入学就厌学。再如,一些幼儿园会过于迎合所谓的优质小学的入学考试,使自己的学生能更多更顺利地进入到“优质小学”,以显示自己的学前教育水平高,特别重视知识学习,加大孩子的学习负担,使学前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对学习的害怕,甚至恐惧,并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例如,有位4岁幼儿的妈妈在网发帖称,她的小孩读幼儿园中班,有一天做的作业就有4页:汉字“上”、“万”各写一页;1+2=3、2+1=3和1+3=4、2+2=4各一页。又如,一位孙先生的女儿大班毕业时5岁多,不能进小学,只能再在幼儿园上一年学前班,学习内容不少是小学课程,像拼音、10以内加减法、英语字母等。
(二)学前教育不应纳入义务教育的理由
1.从幼儿的生理发展规律看,幼儿教育不该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幼儿阶段是长身体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以便为将来的学校教育打好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和基本人生技能基础。因此这一时期,应尽可能安排促进孩子身体发展的活动,使孩子健康成长。它不应像学校教育那样,而是为孩子将来的学校学习打好坚实的全面发展的基础。2.从幼儿的心理规律来看,学前教育也不适合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如前所述,学前儿童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阶段,有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教学活动为主,以日常生活为素材,注重孩子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相互作用而获取的直接经验。这与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主要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区别。奥苏伯尔等人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方法或获取知识的方法主要应该是讲授法,而学前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方法或获取知识的方法主要应该是发现法。若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就有可能使学前教育走上学校教育的模式,尤其在我国已出现这种倾向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如此。3.“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家庭教育更关键三岁之前,孩子所有的天赋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出来,由于最能把握这些天赋发展的并不是老师,而是孩子的父母或最亲近的抚养者,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难以取代的作用。孩子的父母或最亲近的抚养者对孩子天赋发展的适时、正确的引导并培养并不能完全由幼儿园教师所代替。再由于在七岁之前,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还很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学前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二者形成一个良好的系统,产生整体效应,即“1+1>2”。实践表明:只要家长掌握了孩子七岁之前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那么七岁以后孩子的发展就比较顺利,家长和教师就会省事得多。反之,如果孩子在七岁之前得不到能正确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品质和行为习惯,那么,以后孩子的发展就容易出现问题,在教育起来就会大费周折。换言之,在孩子七岁之前把他培养好,就等于完成孩子的一生发展的一半。而七岁之前的教育必须依靠家庭教育。4.我国经济状况的不允许如果幼儿教育要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钱”,即使在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一线大城市,至今也未能实现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幼儿园学习这样的宏伟目标。原因非常简单,幼儿园虽然儿童人数不及普通一所小学的50%,但是其投入的成本却十分高昂。比如,依据一级幼儿园标准,每个班级至少配备2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而且由于幼儿的学习形式以游戏活动为主,那么必须有充足的活动场地,而且对场地的要求比小学、中学都要高,还不包括器具等。这是因为,幼儿的自控能力相对比较差,安全意识薄弱,因此场地的安全性能必须高。再如膳食营养,每个幼儿园都必须配备营养师。因此,幼儿园的建筑费用、人员经费、日常的维护经费等,都是巨大的。目前,虽然我国经济有很大发展,学前教育随经济发展也有了长足发展,但解决所有适龄人口入园问题还存在较大困难。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是低水平,且存在巨大的区域间的不均衡,迄今,我国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依然繁重,要再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任务就更加繁重。
二、幼儿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范围的优点
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与弊端,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也是迟早的事,可以把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另外,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优点。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一)统一标准,把学前教育规范化
纳入义务教育以后,国家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幼儿园的准入制度或标准,逐步把学前教育规范化,避免现在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
(二)加大政府投入与管控,促进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
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后,国家自然会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投入,在投入的同时也可强化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和学前教育质量的管控,使学前教育有序发展。
(三)避免私营幼儿园只顾盈利而忽视质量的状况
由于国家加强管控,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或水平就会逐渐得到保障,使学前教育的无序混乱发展转变为有序发展。
(四)上述问题有许多是可以避免的
如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并不是纳入义务教育的必然结果,纳入义务教育后,照样可以依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适合于学前儿童的教育。其实,幼儿教育义务化和学前教育小学化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不是一义务化就小学化。是否会小学化,关键还在于幼儿园管理者、开办者和幼儿园教师。只要政府管理引导恰当,幼儿园开办者理念和方法正确,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科学,小学化和对幼儿身心特点的忽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范围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愈来愈重视,国家也愈来愈有经济实力开办学前教育,国家从学前教育中也可获得愈来愈大的红利。因此,把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是一种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虽然现在还不能完全办到,但这并不不等于将来不可能。现在要为不久将来的可能尽量做好准备。比如,加大幼儿园教育的关心、支持和投入;出台相应的合理的制度或措施管控并引导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正确的市场,吸引民间资本投入,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规范学前教育的标准和教育教学活动,使学前教育更具理性、科学性。总之,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符合执政为民、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方针,顺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4
一、初中语文教学概述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习的最高境界就在于一个“乐”字,这就说明学习首先要有兴趣。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就是真理的传播者,是知识的信息源,而学生仅仅是“知识的容器”,他们并没有主动学习、充分思考的机会。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能力、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不到提高,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只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求甚解、生吞活剥等。这样的结果,虽然学生有了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记忆力,但是综合素质却没有得到全面发展,甚至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现象。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给语文注入一些活力,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五舍”
1.舍情感因素的忽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忽视情感因素,而应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用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以简单粗暴的行为训斥学生,这不仅起不到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其次,对于差生,教师不能置之不理,对于他们的进步如果不能给予应有的表扬,他们就很难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积极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缺少爱心。
2.舍墨守成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墨守成规,采取落后的教学方式,不应该以传统的教学方式继续进行教学,把教师放在权威性地位而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3.舍满堂灌输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模式传统落后,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是以满堂灌的方式教学,将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学生缺乏参与性与主动性,降低了教学效率,也没有体现出新课程改革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4.舍片面追求学习成绩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都是以分数来定义一个学生的学习好坏。这种定量评价标准表面上看似乎要求比较统一,但是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以及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此外,这种定量评价无法使学生的优势、潜力体现出来。
5.舍校园课堂范围的局限性
语文教学活动如果局限于课堂之内,就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语文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一种理论,不能应用到生活中,这样就限制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也打击了其积极主动性。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五入”
1.入教学准备
初中语文教学中,备课是教学最为基础的一个环节。首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对教材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章节、语句都要研究透彻。其次,对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心理上可能会有一些问题,要了解学生。再次,要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做好准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入鼓励学生课前预习
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首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确定预习的难易程度,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其次,选取一些有效的预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借鉴一些先进的预习方法,然后再将其精髓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全面提升预习的成效。
3.入教学形式的互动性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学生听从,而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双向互动。可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科学地设计探究题,适当提高题目的难度,让学生处于一种探究状态;第二,注重培养学习能力,通过探究性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水平,让学生开动脑筋,加强合作交流,突破学习重难点。
4.入理论生活的相结合
首先,要强化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讲授《多一些宽容》时,结合当前道德水平滑坡的现象进行教育。其次,联系生活实践来辅助教学。可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丰富经验,积累素材,这对写作也将大有益处。
5.入教学内容
篇5
误区一:教师的语音和语调有失误甚至错误
例如有一堂课,教师提问:Guess,what's this?学生不能作出正确回答,这时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回答:It's...a为了给学生留些思考的时间,他在发音时刻意放慢了语速,发成了/i: ts a:/
在这个简单的句子中,这位老师不知不觉犯了语音和语调的错误。在语音上,把/i/发成了,/i:/,把本应弱读的a/a/发成了/a:/;在语调上,由于刻意的放慢语速,造成了语调的不准甚至可以说是错误。
英语教师语言的语音语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模仿。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用全英文教学,一方面却又给了他们错误的语音语调,我想这是得不偿失的。
误区二:教师使用无意义的、单一性的课堂提问用语
有的教师提问:“Let’s sing a song,OK?” “Let’sdo,OK?” “Let’s play a game,0K?”“Is it clear?"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我们听课过程中也常能听到。对于这种问题,学生一般只能回答Yes。这些看似问题的句子,前三个按照汉语句子类型的划分法。与其说是疑问句,倒不如说是陈述句,更确切地说是祈使句。而最后一句“Is it clear?”这个问题,是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某个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否的而提出的,表面看来学生对此可以回答yes或者是no。上课语言知识消化了的学生会回答说yes,尚未掌握或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或者不作出回答,或者跟着说yes,因此这个问题的回答只能是yes,它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大量使用“D0 you understand?”“Right?”“Ready?Go!”等句子,这种过与简化的提问方式。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实践机会,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参与。因为这种提问方式太单一,缺乏多样性,作为学生的信息来源的课堂教师语言,其未起到本该有的作用。
误区三:教师习惯性地急于翻译自己所说的话
在一次同行听课中,有如下一个情况:教师提出要求,Who can describe ourclassroom?学生面面相觑,没有理解教师describe 的意思。教师见学生没有听懂,马上用中文解释说,谁能描述下我们的教室?此时学生们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
在这个情况下是否一定要用中文解释呢?我认为大可不必,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意图,比如给学生一个开头。Look,This is our classroom.The wall is…提示学生接着往下说。
实际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用英文发出指令或提出要求后.可以给以学生一定的时间作出反应,与其马上翻译自己所说的话,不如让学生自己稍加思考,如果此时学生仍不能理解,再作出相应的对策,比如使用图片、手势、身体语言等等。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用全英语教学,并辅以正确有效的方法,学生最终是能听懂老师的教学用语的,甚至对于未接触过的句子能有一定的猜测能力。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后,在教学中笔者改正了这一习惯,学生也没有想象中的听不懂等问题,因为对母语的依赖减少,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力反而提高了不少。
误区四:教学活动气氛热烈,但流于形式
篇6
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是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又一抓手,是综合性质的创建,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工作,是全校师生员工人人有责的工作。因此,我们不能唯改善条件而创建,唯应付评估而创建,更不能只是校长和指定的专人创建。前几轮创建中常常听人说道“忙不赢”,好像觉得创建是额外负担。学校的一切“忙”都是为了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是忙的前提,否则是瞎忙;武装队伍、提升素质是忙的基础,否则是乱忙;改善条件、优化环境是忙的保障,否则是穷忙;规范管理、提升质量是忙的目的,否则是白忙。不误入歧途,现代化学校创建为我们引领了方向。我们应全员参与创建,让学校在创建中经受洗礼,在创建中提档升级。
怎样创建,《宜昌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标准(试行)》是依据,尽管标准不尽完美,但其引领性、全面性、易操作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标准的指标体系包含办学条件、队伍建设、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办学成效等5个A级指标、24个B级指标和 60个C级指标,A级指标各占100分,各项C级指标总积分加权后满分为100分。凡评估总分在90 分及以上的小学和初中,由宜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宜昌市教育局认定为“宜昌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我们各创建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细读标准,全面把握标准,按照标准行事。
1、按照标准转变思想观念,用现代教育理念科学管理和实施教育教学;
2、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创建特色学校;
3、着眼长远,立足现实,开展各类培训,使其各类人员持证上岗;
4、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5、办好学校网站,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管理和沟通作用;
6、完善心理咨询设施设备与师资队伍建设,关注各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7、强化安全管理,注重各类设施设备的排查更新,使其保障正常使用;
8、用现代化眼光规划布局,加快学校建设步伐。
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各校应长远规划,及时行动。特别要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1、要有学校章程,让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办学目标、校训、规章制度等都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2、要有创建计划(2012年2月__区教育局就印发了区级创建计划),计划中应有明确的目标及各[!]项指标的具体分工及督导落实的责任人;
3、要加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的宣传力度,办好学校网站,通过多种渠道让全体师生员工明白人人都是创建者,迎接评估不是负担,而是契机,让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知道创建的内容及好处,自觉支持和参与;
4、要把各功能室建设标准,管理规范,使用达标,记载详实,让现代设施不闲置浪费;
5、要培养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现代文明人,学校各种禁止标示要明显,如禁止烟火、禁止喧哗、禁止通行、禁止攀爬、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等,且有禁必止;
6、校园文化建设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校制宜、形成特色”,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同步建设,并使其体现时代特征,独具个性特点。
1、建设规范。一是学校整体规划要科学合理,建设要合乎规范;二是功能室要尽全力建设齐全,布置规范;三是设施设备的添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设备、软件、教材资源、管理、使用的全面协调建设,强调为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服务。
2、应用规范。无论是应用政策,还是应用标准,都不能断章取义;无论是网站平台管理,还是功能室使用,都应合乎规范。要按照现代化质量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按照《宜昌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落实课程计划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行事(2013年3月20日下发),把德育工作抓实,把课堂教学抓活,把体卫艺工作抓到位(特别是学生体测工作不能忽视),校本教研、教育评价要创自身特色。
篇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逐渐由以往的以成绩为唯一标准,转化为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习惯教育的重视也不同以往。为此,即使属于理科性质物理教学,也要求注重将学生的行为教育落实到实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生的涵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样也成了每一位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就从以下几点简单讲一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怎样落实素质教育,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习惯教育
就目前而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关键还在于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创造适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这对很多老教师而言似乎是比较困难的,但是要想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就应该在空间上主动让出长期以来由教师牢牢控制的位置,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获取知识。一节课40分钟稍纵即逝,但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自主探讨习惯,即使在课后他们也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问题探讨中去。这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大有益处的。况且就德育教育而言,其最为显著额特点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其中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理现象、实验现象的开始和发生,进而通过自己的论证掌握现象的特征,这一系列的思考、猜想、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于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思考的习惯,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也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物理学中浮力的发现是有一个过程的,阿基米德的精神是值得学生学习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相关课外资料,让学生说一说这一发现过程,从中理解物理学知识,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受到科学家对知识的孜孜以求的精神的感召。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渗透习惯教育
由于初中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外,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这几方面。首先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合理的处理教材内容,实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不能拖泥带水,模糊不清。其次,要善于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做到自然过渡,衔接得当,既能突破中心,又能清晰展示教学线索。再次,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清楚的掌握,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设计问题,有技巧的提问。再者,要注意设计严谨、有趣的课堂氛围,善于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一个停顿,来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教师还应该提前预设,也就是要对教学活动中的偶发事件进行提前估计,做好准备,例如做实验时要注意给学生交代清楚试验环节,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观察到。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实现主体性的发挥,实现知识的有效掌握和能力的逐渐培养。
比如我们要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能没有教师的规定与主导。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给以引导;到学生精神可嘉时,教师则应加以肯定和鼓励。这样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学习习惯的形成就来得比较容量了。
三、 将习惯教育与物理实践教学过程相融合
篇8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世代承袭的活态流变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共同体记忆和族群身份认同的特殊载体,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但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日渐濒危,亟须加强保护。作为人类文化传习地和活态文化基因保护库的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重功能,更有利于保护、传承、研究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应将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入教育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园文化活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
一、高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将其融入教育教学
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不仅需要依靠政府的公权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保护。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能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人、物、科技等各种手段和文献资源。高校与政府、企业、文博、剧团等社会机构相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是利用研究型人才、现代化技术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大学生传播群体等条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之中,通过教育教学延续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增强文化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在高校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机制是人类文化延续的重要传播途径,具有天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了更准确地展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有的文化高度,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最适合教学的元素提炼出来,在大学既定的教学框架和学科建构中嫁接这些本土元素,使传统文化、民族本土文化与教育教学规范对接,进而与人才培养等水融。高校作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基地,有一套成熟的教学科研系统,在文化产学研一体化方面有独特优势,两者互动整合将获得双赢,不仅有助于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提高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加深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体认与感悟,促使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还可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改善传承人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知识层次,化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外来文化淹没甚至同化的危险,延续民间优秀文化的原生态血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家园,在校园中通过学生一代代传播,不仅能够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保民族血脉有效传递,更能陶冶大学生的美好情操,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高校大都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的地方,所在地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又是我国高校的办学要求和职责,因此,高校必然要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作为文化参与主体,高校在地方文化建设和服务中应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持,充分利用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知识创新优势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投入到非遗保护工作和优秀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在尊重与传承民族文化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吐故纳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出谋划策,从学理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理论问题,从科技研发层面推动政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进而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保护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企业提供科研技术支撑。通过文化教育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和传播,凝练并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知识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力,培育文化竞争力,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为当今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和动力,还通过普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培养复合型人才。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口传心授的活态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和创新可观可感的各类文化载体,例如乐器、服饰、装饰品、工艺品、原始曲谱等原生态载体。这些原生态载体和通过网络、录音、摄像、光碟、摄影、多媒体留存下的现代影音资料都需要保护。高校已有的文化空间设施和信息网络设备都非常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系统化的搜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陈列馆等文化空间设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载体作用,组织大学生在报告厅、展览厅、礼堂、广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藏、研究和宣传。
二、通过课堂教学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堂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也是高校的独特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融入高校的育人体系中,就必须进入课堂教学,从而需要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开发相关课程,建构校本教材等。
文化强国首先要保护好文化,其次要运用好文化,因此,保护、传承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我国教育体系还缺少培养相关人才的专业设置。因此,地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地区的高校,要卓有成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就必须进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设置,调动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参与、推行学科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联合政府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共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通过新专业的设置,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奇缺和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学习、传承创造等问题,培养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知识、拥有文化创造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属于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高校要在这些传统课程和非遗专业的基础上改革课程的结构、性质和内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融入专业课程中,大力开发和构建必修和选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必修课侧重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基础课,选修课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和地方区域文化实践的教学融入。此外,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能够反映出地方区域内鲜活的民族文化的精神风貌,因此,需要在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特点组织高校专家学者、文化保护人士、文化传承人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把本土的神话故事、歌谣戏曲、曲艺说唱、音乐舞蹈、皮影剪纸、刺绣编织以及传统民俗礼仪、节日庆典、游艺活动等遗产资源写入校本教材之中,提升当地的文化活力和文化公共空间,同时也培养高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爱好,使传统文化在高校得以接续传承,进而保护本土文化资源。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还需要拓展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进行现场演练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独具特质的教育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要根据民间文化的特点而不断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可以将传统的课堂讲授、田野观摩、实践体验与影视音像欣赏和博客创作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村落、庙会、社区、传承人居住地、文化展演中心进行观摩、创作、演练,让学生在课堂传授、现场观摩、田野调查与原生态演练四维一体的文化空间中感受民间文化的美丽、粗犷与精致,通过现场演练开展各种各样的非遗技艺交流和才艺表演会,从而建立起立体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模式。同时,还可以建立师生博客,进行博客教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教师以文字、多媒体、图片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图片等上传博客,也可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和转载,让全社会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对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心得、体会、经验等上传博客,培养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到高校的育人体系中,还要注重打造人才队伍,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促进特色学科建设。高校要制订人才培养规划,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深造、进修、访学、学术研讨等,提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的科研支撑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研究基地。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新高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为一个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中心,积极为地方政府机构提供非物质文化信息咨询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展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校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课题研究,一方面研究非物质文化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厘清它们的概念、内涵、意义和价值,研究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规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支撑和理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学教法、教材建设等问题,申报教改课题,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优势、方法。如此,既可以为高校功能发挥做些基础性探索,拓展高校教书育人、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人才培养力度,促进高校学科发展和学术整合;又能够使广大师生和民众正确认识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进而养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保护与传承的行为认知模式,使之自觉保护与传承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要充分利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大学生进行“展、学、演、练、研”,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展演活动,发挥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制度创新与人才培养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
首先,应多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高校应该积极筹备资金,丰富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如批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类社团,积极开展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鼓励学生进行相关文艺演出,同时,提供相关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等校园活动,加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延续中华民族文化密码,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普及。
其次,组织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练学习。学校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校园,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让他们在高校进行表演和传授,编排舞蹈、美术、体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向学生传授非遗制作技艺,让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在场”的直接了解,从而使濒危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得以在校园中延续和发展。学生亲身参与演练舞蹈、美术、体育、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由观众成为演员,更具有吸引力从而更具有成就感。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参加相关非遗学习和演练活动的过程发到自己的博客当中,技艺传承人的亲手调教可以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民族文化的延续,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最后,组织大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高校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具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在我们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身边,有许许多多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喜庆仪式、婚俗、葬俗、拜神、祭祀、满月、服饰、音乐、史诗歌舞等民俗仪式,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但是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这些伴随大学生成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消亡,亟须大学生去保护。因此,高校应该组织大学生文化采风队,到农村去,到少数民族地方去,到偏僻地区去,进行实地田野考察,用录像、摄影、口述、笔录等收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老师的指导和学校经费的支持下,申报相关课题,开展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通过查询文献,设计课题,独立论证,进而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部分理论与实践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9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方法和途径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医学基础课程系列教学模块建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9A009);项目名称:医学基础整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编号:校教研2009W0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3-02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导致了当前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据调查,当今频发的医疗纠纷中“因技术原因引起的占不到20%,其他80%均缘于服务态度 、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问题”[1]。现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既要接受自然科学的训练又要不断提高人文科学的修养;要求医生必须要通过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途径去关心、帮助和治疗病人;要求医生应掌握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处理医患关系的技能。随着大量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这就要求增加培养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的技巧的相关课程[2]。近年来频频见报的医疗纠纷案例给了我们更大的警示:病人杀死医生,医患关系紧张,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刻不容缓。医学人文教育不应只是人文教育课的范畴,而是一个多方面全方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教育应该从大一新生开始。细胞生物学是大一新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新生正是从细胞生物学这门课程认识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从而认识生命并敬畏生命。因此,从细胞生物学开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如同在一张白纸上书写“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历程。
1.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纵观目前的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教育,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病:①培养理念落后,多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参与较少,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②理论课教学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针对本课程的专业知识,缺乏与其他基础课程之间,特别的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也缺乏跟临床知识的结合,没能做到早接触临床的培养。③实验课教学也仅限于学生跟着老师做,按老师要求做,没能有效开展开放性实验,也没能把人文教育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④医学教师观念守旧,缺乏开拓创新能力,教师的讲授内容仅限于单科,没能融合其他学科特别是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来进行综合性施教。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学者[3]精辟指出,医学模式已开始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改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调整医学生的培养目标。面对这些问题,医学基础阶段的医学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基础课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顺了应时代趋势,符合了社会需求。
2.在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的探讨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和支柱学科,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医学要解决的问题是阐明人的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的机制和规律,并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而细胞是体现人生、老、病、死之单位,与医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医学细胞生物学不仅为其他医学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习惯和科学素质,为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地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因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基础性如此重要,因此在医学细胞生物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使医学生从进医学院校开始就接收医学专业课程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双重润育,养成医学专业课程与医学人文相结合的思维模式,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基本知识的同时,如何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成为社会需求的教育的一部分,避免发展的片面化和畸形化 ,使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适应当代“生物—环境—社会—心理—医学工程”模式发展的需要 ,满足人民群众对现代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的需求[4] 。结合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特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2.1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课教学中可以选用本专业发展史上标志性事件、著名科学家的事迹等启发学生。例如:在学习细胞衰老与死亡此章,笔者于课堂开始时,用美国生物学家莱昂纳多·海弗里克挑战已成定论几十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卡雷尔所提出的“不死的细胞”理论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医学专家对医学发展做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去求真求美,有质疑的勇气和敢于挑战权威,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与思维方法。
2.2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实验课是分组授课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就社会热点和技术前沿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人文教育。例如: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有细胞融合实验,把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新的细胞。来探讨医学上曾有人将通过将人与兔的细胞进行融合得到胚胎干细胞这样一个“混种”以及“克隆猴”的案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培养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来看问题 ,遇到一些争论性的问题时,学会区别利弊。科技的进步往往伴随着质疑,我们要利用科技进步有利的一面,把不利的一面尽量缩小化。给学生讲解这种技术可以为多个白血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解决痛苦,让学生能综合性地看问题。
2.3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若想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只有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医学专业基础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要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在课堂讲授与课间交流时,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学生创造人文素养的良好环境,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影响学生[5]。
因此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使医学生从进医学院校开始就接收医学基础专业知识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双重润育,培养医学生既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学会与社会沟通,懂得如何跟病人、病人家属、上下级、同行打交道,如何与他人协作共事等基本人文素质,又有精通的专业技能知识。通过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启发医学生,唤醒他们对人生高尚情感的追求和思考,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文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6],最终使医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专业技能精通并具有高尚医学情操的对社会有用的医学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报告:八成医疗纠纷有关医德医风,2004.
[2]武晓静,黄岚.加强临床实习生防范医疗纠纷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4-25.
[3]李兆松,王忠彦,吕海波.试论医学模式转变与医学教育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24-128.
[4]李力,易萍,韩新关等.医学模式与医学人文教育[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92-1393.
[5]刘战丛,张文华.外科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方式探讨[J]. 医学信息,2010,23 (8):2817-2818.
[6]曾祥福.试论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1):109-111.
篇10
关键词:农村小学 课外补课 义务教育 阳光轨道
众所周知,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在明令禁止中小学乱补课、乱办班。社会媒体及广大家长也是指责不断。一时间,课外补课在校园内消失了。可课外补课却以校外的形式,相对低调的形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论谁受益,不论谁无奈,这已是中国现阶段的普遍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称之为“乱象”,也不能简单地“无可奈何”,我们需要直接面对,我们需要冷静分析。
一、农村小学课外补课存在的合理性
1、相比城镇教育资源及师资队伍,农村小学可谓是捉襟见肘。社会教育资源相对馈乏,家庭教育又力不从心。那么,农村的小学生(特别是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要获得与城镇孩子基本相等的发展,除了补课之外,哪里还会有这么短平快的渠道?
当然社会上存在着部分唯利是图的补课行为,是为畸形的补课。但这些并不能否认补课的必然性和别无选择性。事实上,尽管补课给家长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给学校教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可哪个家长也不会拿自己的孩子来对抗这种社会现象。因为存在即是一种合理。
2、事实上,在年年加大查处力度的情况下,课外补课却如火如荼,形形的补课机构及团体有增无减,甚至农村的学生上城镇补课,究竟是个多么大的产业无从统计,确实有人发了财。这恰恰证明农村补课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有消费者,有营利者,有竞争者,其生命力极强。基于市场的需求,我们必须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我们要认清这个市场管理出了问题,管理者还没有回到为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的角色上来。我们要承认课外补课的从业者的劳动价值,让其在阳光下劳动。基于这个合理需求,就应该让每一个有能力人光明正大地、名正言顺地从事这一职业,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或需求者。
二、农村小学补课的合法性
认真研读了《义务教育法》,并没有发现有禁止课外补课的字样。所以初步判定它不违法。特别是在《义务教育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这是《义务教育法》中,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在农村小学,那些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的学校及学生应该怎么办?事实上在农村小学需要补课(包括文化课和特长课兴趣课)的学生有很多。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事实如此。就《义务教育法》本身并不矛盾,法律层面也不会让基本的教育质量听之任之。这恰恰说明,义务教育是需要补课的。因为义务教育的有目标的培养人,而不是有区别的筛选人。
所以,从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角度审视课外补课现象,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生硬地禁止,而是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把这件光辉的教育事业做好。
三、课外补课也是一种需要全社会支持的教育。
正常的教学是教育,有需求的补课也是教育。本人认为,课外补课是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它是从中国传统教育传承而来的教育形式。其灵活性和实效性并不逊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也很难取代课外补课。
作为同样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国计民生的课外补课乃至课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和支持。不论是校外人员的补课,还是校内人员的补课,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都要尊重民情民意。
我们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少工委、妇联,以及社会慈善机构、社会志愿者,在课外补课领域都会有实实在在的用武之地。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当下最大的心病不再是就医难,而是孩子的学习。具体到一名学生,没有达成基本的学习任务,一不让留级,二不让补课,或没有条件补课岂不是一下子就栽到了起跑线上了!现阶段,我们的教育扶贫,不要停留在表面的吃穿住行上,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打下基本功,学点真本事,才是更有份量的的关爱。
四、农村小学课外补课是教育文明的发展
自古以来,我们就倡导有教无类。面对众多需要补课的学生,认认真真地思考如何为这些学生安排系统的补课,这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这是一个国家对人才成长的期待。
因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性的,至于补课补些什么更好,这里有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也有孩子们多样化的选择。农村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块短板。不要回避补课,“给孩子一个补课的理由和成长的机会吧”,这应该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也是教育文明发展的具体体现。
五、农村小学课外补课需要纳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我认为,课外教育以及补课教育都是义务教育的有机组成。所以义务教育也要关注和提升课外补课问题,不要避讳补课,也不要认为补课是挫伤自尊、虐待学生。
随着综合国力的强大,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指标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挺进。农村小学课外补课关乎总体教育质量的起点和核心问题。小学阶段不补,到了中学就更没法子补了。爱一个人,就要在其最困难的时候帮一把。至于要帮学生补课,个人行为,力量太小,而国家意志则力量巨大。把农村小学课外补课纳入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将会得到亿万农民的得到教育真正的关怀。这会让中国农民更加地开心、幸福!
当然,要操作起来会很困难,可再大的困难也值得面对。
期盼,早一天把农村小学课外补课纳入义务教育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