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污水治理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禽养殖污水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养殖业能源环境工程的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了《畜禽养殖业能源环保站设计规范》。畜禽养殖污水属有机废水,但浓度高且排放时间集中在每日排放2次,因此宜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治理路线,不宜采用单一的物理、好氧处理或厌氧生物处理单元作为稳定达标排放处理工艺流程。厌氧消化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其处理污水成本仅为好氧处理成本的1/5,而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在厌氧消化过程中还产生沼气。典型畜禽场(环保型)污染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程主要由以下4个环节组成:前处理、厌氧处理、后处理、综合利用(见图1)。
2养殖业粪污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我省在开展养殖业粪污环境治理的多年实践说明,处理养殖业粪污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治理路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养殖场建设能源环境工程时间短,经验不足,有些效果还有待于实践检验;(2)认识上有差距,有些业主是迫于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压力才建设能源环境工程的,因此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在场地、资金筹措以及工艺论证等方面准备不足;(3)普遍存在实际建设与项目论证有差距,造成工艺不完善或负荷太大;(4)建成后不重视管理,重建轻管,影响了应用效果;(5)沼气和沼肥(沼液和沼渣)的综合利用少,未能发挥能源环境工程的总体效益。
3养殖业粪污环境治理对策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环保意识淡泊、管理监督不力、农牧脱节、成本过高、历史原因等等。因此,目前尚未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法,解决上述种种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作长期不懈的努力,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人的因素是最根本的,只有人们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从事养殖业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
3.2加强立法,避免发生“先污染后治理”现象从养殖场的兴建到日常生产,制定严格而细致的规则,首先对新建养殖场的选址,必须严格执行禁建区政策,必须考虑周围环境(农田、鱼塘、果园)对粪污的消纳能力以及养殖场的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应远离居民区(5km以上)和公路(200m以上),既减少养殖场对居民环境的污染,也减少居民活动对养殖场的干扰。其次要求养殖场必须进行污染治理,否则不允许继续经营。
3.3采用“干清粪”工艺减少冲洗用水用水冲洗猪舍显然省时、省力又卫生,但粪、尿和水混合后造成后处理量大而复杂,须经过沉淀、过滤,反而事倍功半,并且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实验表明采用水冲粪和干清粪不同的清粪工艺,每头猪的年均用水量分别为35~40t、10~15t。因此,应提倡推广干清粪工艺,即粪尿分离,及时清粪,既有利于粪污处理,又可减轻对猪体本身的污染以及臭气的散发。
3.4完善工艺流程,加强科学管理养殖场的能源环境工程必须依据《畜禽养殖业能源环保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做好前处理、厌氧处理和后处理的设计和施工,工艺要精良,技术要先进,容量要配套,管理要科学,还要特别注意发挥前处理投资省、效果好、管理方便的作用。
3.5提高养殖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首先要改善日粮配方和饲料加工工艺,粪便污染的实质在于日粮中营养物质吸收不完全而残留有N、P、C和一些重金属如Cu、Zn等。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畜禽可视为一个生产系统:“输入(饲喂)-转化(消化)-输出(粪尿)”,要使末端达到最小而不影响中间,只能着手于减少始端的供给量,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如目前肉猪料肉比的世界先进水平为2.4∶1,而我国却为3.5∶1,既造成浪费和成本提高,又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其次要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中草药、矿物质等,不仅能提高饲料转化率、有利于畜禽健康,而且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减轻养殖场恶臭。但添加的比例一定要合适,否则会造成畜禽产品的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加剧。
篇2
为切实巩固畜禽污染治理成效,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水平,促进我县畜禽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泗洪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全县范围内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全封闭治污设施(污水道、干粪棚、沉淀池等),严格按照“两分、三防、四有”(“两分离”即实行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三防”即各类设施要防渗、防雨、防溢;“四有”即有干粪堆积周转场、有污水收集储存设施、有污水集中处理或沼气设施、有就近还田设施)的规范要求,进行治理设施标准化提升,并严格按照5头猪1亩地当量,配备足够消纳粪污的土地。在离村庄、人口密集等重要场所较近的养殖场全面安装喷雾水帘等空气集中净化设备,配套粪污日排日清设备,确保治味达标。
二、工作目标
2021年6月底前,对全县畜禽养殖场治污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所有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配套设施完善且正常使用,严格做到“两分、三防、四有”的技术要求,实现规模养殖场治理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8%以上,全面建成养殖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全面、资源化利用体系健全完善的生态、绿色、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三、实施步骤
(一)整治自查阶段(2021年3月25日-2021年4月10日)。各乡镇(街道)要严格对照《泗洪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导则》(见附件1)要求,集中力量对辖区内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自查,养殖场治污设施要全封闭(污水道、干粪棚、沉淀池等),严格落实好“两分、三防、四有”的技术要求。各养殖场要配有完善的畜禽粪污储存、收集和利用设施,并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必须就近就地足额落实消纳用地,实现农牧一体化发展。
(二)督查整改阶段(2021年4月11日-2021年6月10日)。各乡镇(街道)要完成对辖区内所有养殖场的自查自验,检查过程中发现未达到“两分、三防、四有”标准的养殖场,限期整改到位;县农业农村局对各养殖场提升改造、粪污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与服务;泗洪生态环境局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统一监督管理,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养殖场责令限期整改到位,限期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按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三)巩固总结阶段(2021年6月11日-2021年7月31日)。各乡镇(街道)全面总结“回头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畜禽污染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常态化开展畜禽污染检查,确保全县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完善,污染治理常态达标。
四、重点任务
(一)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各乡镇(街道)要对辖区现有规模畜禽养殖场逐一排查,详细掌握每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及使用情况。按照“一场一册”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及时更新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基础信息、畜禽生产情况、污染治理检查情况、粪污消纳利用情况(按照5头猪1亩地标准执行)等内容。同时督促检查各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消毒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规范养殖场操作行为。
(二)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施。各乡镇(街道)要监督畜禽养殖场按照《泗洪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导则》要求,坚持“两分、三防、四有”的标准,实现“治水、治粪、治味”三治达标,因地制宜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粪污收集贮存、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等设施,保证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处理到位,确保治水、治粪达标;全面应用喷雾水帘等空气集中净化设备,配套粪污日排日清设备,确保治味达标。对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或配建不完善的规模养殖场,县农业农村局将联合生态环境局和有关乡镇督促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要求或造成环境污染的,予以关停,并列入养殖主体信用黑名单。
(三)及时报送污染治理检查情况。各乡镇(街道)要对照畜禽养殖场治理情况检查表(见附件2)内容,完成辖区内各养殖场污染治理检查工作,同时填报《泗洪县 乡镇(街道)规模畜禽养殖场统计表》(见附件3),并确保检查表、统计表内容真实准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此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回头看”工作,严格落实属地责任,结合实际,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回头看”具体落实方案。各责任部门要严格落实责任,聚焦靶向,协同发力,坚决督促问题整改到位,确保畜禽粪污防治要求严格落实到位。
(二)注重宣传引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畜禽养殖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工作各方责任,重点强化养殖场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要加大正面典型的宣传推广和反面典型的曝光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舆论氛围。
(三)严格督查指导。县农业农村局要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高标准、严要求开展畜禽污染治理“回头看”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全覆盖督查各乡镇(街道)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治理进度和成效,确保按照序时进度,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生态环境局要加大对养殖企业畜禽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处罚力度。
附件:1. 泗洪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
技术导则
2. 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情况检查表
3. 泗洪县 乡镇(街道)畜禽规模养殖场统计表
附件1
泗洪县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
提升改造技术导则
为巩固我县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成效,全面提升畜牧业养殖现代化水平,打造生态、绿色、宜居的环境,现制定泗洪县畜禽粪污治理提升改造技术导则。
一、治理原则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属地管理”原则,实现源头减量(杜绝采用水冲粪,提倡干清粪,使用限位饮水器)、中端管控、末端利用(提倡农、林、牧结合的养殖模式,严格按照5头猪,配备不少于1亩地的标准进行消纳)。
二、治理模式
(一)种养结合就地利用。
采取干清粪工艺,粪便堆积发酵还田或加工有机肥出售。污水集中收集,进入氧化塘,使用厌氧-缺氧-好氧A2/o等成熟的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通过转运车、管道直接还田;或经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沼液进行生化处理或进入氧化塘、调节池,处理后的肥水灌溉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
图2 干清粪、粪便生产有机肥流程图
(二)集中处理协作消纳。
粪便堆积发酵还田或加工有机肥出售,粪污水集中加工处理,以沼气池厌氧发酵,沼气回收或沼气发电,沼液沼渣就近或异地消纳利用,建设田间储存池,通过沼液运输车、输送管道、浇灌设施等输送到协议消纳地,或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沼液和有机肥统一处理,实现异地或就地消纳资源化利用。
图3 沼气工程流程示意图
(三)发酵床养殖。
包括异位发酵床和原位发酵床处理。异位发酵床是在畜舍外建设专门用于生物发酵分解粪尿的发酵床,将粪便通过专门机械收集储存于储粪池,根据发酵床内粪污消解情况,将适量的粪污从储粪池泵入异位发酵床,用翻耙机将木屑、稻壳等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通过发酵菌种进行生物发酵降解,发酵后的垫料可直接就地还田施肥,也可出售给有机肥厂生产复合有机肥。原位发酵床处理是采用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猪场的粪尿直接排入垫层中,经微生物发酵分解和吸氨固氮,粪尿转化为有机肥。
图4 发酵床工艺流程图
三、技术要求
(一)基本工艺和设施配备要求。
所有畜禽养殖场全封闭治污设施(污水道、干粪棚、沉淀池等),严格落实“两分、三防、四有”的技术要求。
“两分离”。即:干湿分离、雨污分离。改造或建设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收集,污水管网输送,做到雨水和污水分流。雨水明沟-基本尺寸为宽0.3米×深0.3米,收集后的雨水可直接向农田和河塘排放。粪污排放沟-铺设污水输送管道(直径在500毫米以上),深度要达到冬季冻层以下(0.3米以下),可用水泥管和PE管作为管道,注意防止冬季冻结。如果过长可增设沉淀井(井深1.5米左右),注意防止堵塞,管道坡度不低于2%,尿液和污水经沉渣格栅池排入沉淀池。
“三防”。各类设施要防渗、防雨、防外溢。实行干清粪,做到干湿分离,干粪池要求具有防雨、防渗、防漏措施,禁止污染地下水。
“四有”。(1)有与生产规模相匹配干粪堆积场。猪场堆肥设施发酵容积不小于0.002m³/天/头×发酵周期(90天)×设计存栏量(头),其它畜禽按GB18596折算成猪的存栏量计算。(2)有污水集中处理(或沼气)设施。液体或全量粪污通过氧化塘、沉淀池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氧化塘、贮存池容积不小于单位畜禽日粪污产生量(m³)×贮存周期(天)×设计存栏量(头)。单位畜禽粪污日产生量推荐值为:生猪0.01m³,奶牛0.045m³,肉牛0.017m³,家禽0.0002m³,具体可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核定;液体或全量粪污采用异位发酵床工艺处理的,每头存栏生猪粪污暂存池容积不小于0.2m³,发酵床建设面积不小于0.2㎡,并有防渗防雨功能,配套搅拌设施。(3)有污水收集储存设施。污水储存池必须防渗,周边建雨水隔离沟,防止雨水进入污水储存池。污水暂存池的设计按照GB/T 26624执行。(4)有就近还田设施。按一个生猪当量匹配不少于0.2亩土地消纳。
(二)生态消纳利用要求。
1. 综合利用去向可靠。畜禽粪便通过肥水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等途径进行综合利用,且去向可靠。
2. 须经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还田用作农作物肥料的,须经无害化处理。其中养殖污水须采取格栅、厌氧、沉淀等措施,经预处理后合理还田使用。固体粪便采用好氧堆肥发酵技术,并符合《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的相关要求。粪肥使用量不能超过作物当年生长所需的养分量。
3. 有稳定且匹配的农田、园地、林地等消纳地。原则上以一个生猪当量匹配不少于0.2亩的农田、园地、林地。可结合当地农田、园(林)地土壤消纳能力,种植作物品种和区域环境容量等作出调整。
4. 消纳设施配套完善并正常运行。种植业消纳基地配套建设或购置田间储存池、沼液运输车、输送管道、浇灌设施等设施设备。配套设置的田间储存池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时间间隔内养殖场排放沼液(含粪肥)的总量(最大间隔时间由各地依据当地情况制定),必须满足耕(林)地消纳需求并运行正常。
不能自行消纳的,粪肥处理利用涉及养殖、种植不同主体或其它加工服务组织进行委托综合利用的,必须签订消纳对接协议或委托处理利用合同,明确双方职责。
(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 养殖主体责任明确。养殖业主污染整治主体责任明确,具备养殖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常识。
2. 场区环境整洁。养殖场内无粪污随意堆放、遗撒和污水横流等脏乱现象,四周对外无排污口,设施、设备保持整洁,周边环境无污染。
3. 运行管理规范。健全设备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制度且执行到位。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建立生产运行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粪便、沼液和有机肥等处置和使用均有完整的记录台账。
4. 要求省定规模场(省农委、省环保厅第2号公告)配装监控设施设备。各乡镇、街道形成三级联动机制(乡、村、组),不定期组织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到位。
(四)畜禽养殖量和排泄量测算。
1. 畜禽养殖量测算
序号
折算标准
1
1头肉牛≈5头猪
2
1头奶牛≈10头猪
3
3只羊≈1头猪
4
30只蛋鸡≈1头猪
5
60只肉鸡≈1头猪
6
30只兔≈1头猪
(数据来源:《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 畜禽粪尿排泄量估算
项目
单位
牛
猪
鸡
鸭
粪
kg/只·天
20
2
0.12
0.13
kg/只·年
7300
398
25.2
27.3
尿
kg/只·天
10
3.3
-
-
kg/只·年
3650
656.7
-
-
饲养周期
天
365
199
210
210
(数据来源:《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
附件2
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情况检查表
乡镇(街道): 年 月 日
养殖场(户、小区)名称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畜种类型
存栏量(头、只)
堆粪场体积(立方米)长×宽×高
圈舍面积(m²)
年出栏量
(头、只)
污水储存池体积(立方米)长×宽×高
沉淀池体积(立方米)长×宽×高
消纳地(亩)
确权土地
合同土地
畜禽粪便处理和
利用设施配套情况
沉淀池 干粪堆积场 氧化塘 沼气工程
粪污运输设备 生化或工厂化净化处理设施
发酵床 配套土地 其他
粪便处理状况
干湿分离
是 否
发酵床(垫料)养殖
是 否
堆粪场围挡
有 无
防溢
是 否
防雨
是 否
污水收集处理
雨污分离
有 无部分
防渗
有 无
外排
有 无
漏排
有 无
偷排
有 无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情况
种养结合还田利用 生产有机肥
沼气利用 清洁回用 达标排放 委托第三方处理
发酵床 生产牛床垫料 生产栽培基质
其他(如为其他,请在下面填写具体利用方式)
存在问题及整改要求
备注:请将此表于2021年6月30日前加盖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公章报送至
农业农村局南楼411室
检查人员: 养殖户签字:.
附件3
填报单位(盖章): 主要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日期:
序号
乡镇
村组
养殖场名称
畜种
负责人
联系方式
养殖能力(最大存栏量(头、只、羽))
圈舍面积(㎡)
是否符合“两分三防四有”
存在问题
备注
泗洪县 乡镇(街道)畜禽规模养殖场统计表
备注:请将此表于2021年6月30日前加盖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公章报送至农业农村局南楼411室。
篇3
关键词:养殖废水;污染;源头控制;末端治理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2902
1引言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不同规模、不同方式的养殖场不断涌现,而近年来畜禽养殖业带来的各种污染不断挑战人类物质生活所需及生存环境空间。我国目前对畜禽养殖业的污染主要倾向于末端治理,而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畜禽养殖业的源头污染控制也不能放松,我们要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从污染源头和末端两手抓,真正意义做到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地球。
2源头控制
2.1产前控制
2.1.1厂址规划
养殖场的选址要合理,应远离人口稠密区,尤其是要远离环境敏感区,如水源区、河流上游地区、上风向区、自然保护区等。合理的选址能够避免造成重大的环境污染影响。
2.1.2工艺规划
养殖场应采用干青粪工艺,并在设计前期对养殖场内的养殖舍、给排水系统等进行合理布局,保证污水收集能够通畅,全面。养殖场要分别设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收集系统,进行雨污分离,减少污水处理量。
2.2产中控制
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有饲料污染、畜禽施用的药物残留污染、畜禽排泄物、遗留物的污染。
2.2.1饲料污染控制
养殖场的污染源主要是粪污中的氮磷等物质引起的,其中氮的主要来源就是未被消化饲料中的植酸磷和人工补充的磷酸氢钙。通过改善养殖场的饲料喂养方式,提高饲料利用率,从而可减少污水中氮磷含量,同时能节省养殖成本。其次,饲料厂和养殖场目前普遍采用高铜、高铁、高锌等微量元素添加剂,由于这些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很低,易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进入环境。因此选择绿色环保的养殖饲料,可以降低养殖行业污水的复杂程度和处理难度。
2.2.2畜禽施用的药物残留污染控制
规模化养殖的密度一般较散养户高,养殖舍细菌繁殖较快,尤其是通风、排水等系统不佳时,更容易导致病原体传播,严重时可能导致养殖场瘟疫。因此大量的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重金属微量元素的使用已经成为畜禽养殖业防病、保健促生长的普遍需求。滥用药物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残留药物通过畜禽排泄进入污水中,加大了污水处理难度。因此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加强标准化操作,利用生态的微生物循环链等,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尽量减少抗生素等的使用。
2.3产后控制
养殖场常用的工艺分为干青粪工艺和水冲工艺,其中水冲工艺因为操作强度较低,养殖场地处偏僻,冲洗水来源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居多,水的使用上受政策和管理的影响较小,因此水冲工艺目前是较为普遍的工艺,尤其是在中小型养殖场中。
水冲工艺将粪便尿液等混为一体,导致水体中有机物、氨氮含量较高,加大了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成本和治理难度。因此对水冲工艺进行冲洗水量、频率的合理控制,以及对冲洗后的粪污采用干湿分离器等机械分离措施,可以减少污水的产生量和污水的浓度。
2.4政策扶持
养殖业成为微利行业,并且受市场变化波动很大。对于污染控制及治理的相关措施一般都不愿积极采纳,因此需要国家和当地出台一定的政策给予鼓励和扶植。如对进行环境污染控制、污染治理的养殖场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或政策上的优惠等,调动广大养殖场业主的环保积极性。
3末端治理
目前养殖业的污染治理主要采用的工艺是厌氧、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絮凝沉淀、氧化塘等工艺。
3.1预处理
这里所谓的预处理主要是粪污的干湿分离。如果养殖场采用干青粪工艺,那么后续的处理只是处理尿液等污水。如果采用水冲工艺的养殖场,在进行处理前,最好进行机械的干湿分离,如干湿分离器、转鼓格栅、卧式分离器等。经过干湿分离后的污水有机物含量低,悬浮物少,更利于后续的处理。
3.2厌氧处理工艺
常用的厌氧处理主要有沼气池、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滤器(AF)等方式,厌氧工艺能够对高浓度的有机物进行去除,一般去除率能够达到80%~90%,而且能够杀死传染性病菌,降解部分难以生化分解的有机物。厌氧处理运行负荷高,占地较小,能量需求低。而且厌氧产生的沼气可以进行回用,为养殖场进行发电、取暖等。
3.3好氧处理工艺
常用的好氧处理工艺有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A/O法、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滤池法等。好氧法对水体中的有机物分解较彻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将其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简单的无机物。好氧与缺氧组合的A/O法是目前针对养殖业废水高有机物和高氨氮最佳的处理方式。它是利用好氧池的好氧硝化细菌将有机氮转化为硝态氮,然后通过硝化液回流的方式将含有硝态氮的污水回流至缺氧池,然后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将硝态氮分解为氨气等无机氮,从而真正意义达到脱氮的效果。
3.4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法主要是针对养殖业污水中悬浮物较高,且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在化学药剂作用下调整水体pH值可以使水体中的部分重金属离子产生沉淀,并在絮凝剂的作用下生成较大的絮凝沉淀物,网捕水体中的悬浮物和其他颗粒物等。
3.5氧化塘工艺
氧化塘技术是一种自然处理技术的人工整合,它是利用土壤、微生物和生物的综合作用,净化污水。其净化机理主要有过滤、截留、沉淀、吸附和生物氧化吸收等。氧化塘的负荷较低,只能作为养殖业的深度净化单元。因氧化塘构筑物虽然能量消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但是因其占地面积大,在土地越发珍贵的今天,已经慢慢被取代。
3.6MBR膜生物反应器
MBR膜生物反应器是随着膜技术的发展,结合好氧活性污泥法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法的高效技术工艺,已经在工业废水治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BR膜生物反应器能够提高活性污泥的浓度,是传统意义污泥浓度的3~4倍,因此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装置结构紧凑;MBR膜的泥水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反应器水里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相分离的功能,使系统内部能够达到世代较长的生物链,提高出水水质。MBR膜生物反应器的去除率一般比较高,CODcr的去除率一般可高达90%以上。
4结语
畜禽养殖业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是目前环保行业关注的重点,将末端治理与源头控制相结合,是从根本上减少畜禽废水产生量和处理成本,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1]林萌.规模化养猪场清洁生产技术[J].福建畜牧兽医,2009,31(5).
[2]彭艳霞.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5):101~102.
篇4
关键词:养殖;污染;治理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2)05-0008-04
近几年,石柱县委县政府把养殖业作为主要产业来抓,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推动作用来激活养殖潜力,使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石柱县家兔和土鸡养殖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长毛兔养殖大县。2010年,生猪存栏27.08万头,出栏33.73万头;牛存栏9.60万头,出栏4.52万头;羊存栏1.87万只,出栏0.91万只;家禽出栏147.07万只;肉兔存栏110.82万只,出栏263.25万只;长毛兔存栏226.32万只[1]。在养殖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和污水,多数未经处理就直排,给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已成为当前与发展经济同等重要和紧迫的任务。笔者对石柱县的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选择6个具有代表性的示范场进行污染治理研究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现介绍如下。
1 石柱县畜禽养殖场污源现状调查
畜禽养殖污染物产生量按每头(羽、只)产生粪便量计算畜禽粪便产生总量,然后再按粪便总量产生污染物量经验系数估算而得。具体见表1、表2。
至2010年末,石柱县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为227.27万t,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为10.35万t、无机氮为0.87万t、磷酸盐为0.26万t。
2 畜禽养殖场的分类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2.1 分类方法
以猪为例,常年存栏量在300头以上养殖场为第一类,常年存栏量在20~299头的养殖场为第二类,常年存栏量在20头以下为第三类。其他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存放设施建设容积按表3对应计算。
2.2 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方法
目前,我国很多规模化养殖场所采用的畜禽粪便、污水的处理和利用的技术路线已逐步发展为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两种模式。而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对于石柱县是否适用尚待研究。笔者根据养殖规模分类,提出以下3种处理模式进行试验。
2.2.1 第一类养殖场 采用能源环保型处理利用工艺,将畜禽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收利用为最终目标。该模式具有效率高、工程规范化、管理及操作自动化水平高、沼气回收与污水达标、环境治理结合得较好等优点,但对管理、操作技术的要求高,工程投资较大,运行费用相对较高,所以针对第一类养殖场设置。
2.2.2 第二类养殖场 采用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畜禽养殖场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农田肥料利用。该模式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回收期较短、可获得沼气、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效率不高,要求周围有足够的消纳农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规模要配套,而石柱县多数第二类养殖场能够做到种养结合配套。
2.2.3 第三类养殖户 采用分类回田、土地消纳的模式,粪尿分开存放,干粪堆积发酵,尿液集中有氧发酵,全部用于生产农作物。
3 养殖场污染物防控措施
3.1 配套技术
3.1.1 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选址 养殖场选址应选择在各级政府规划的禁养区以外、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生活环境。
3.1.2 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的布局 养殖场内应合理布局,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防疫设施要与圈舍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场地选择应有1%~3%的坡度,场区内实行雨污分离排出。建立封闭排污沟、干粪堆积发酵池和污水处理池(或沼气池),使生产和生活污水经暗沟污水道进入污水处理池(或沼气池),雨水经明沟净水道排放。
3.1.3 清粪工艺 为了有效减少废水产生量,降低废水的污染负荷,减轻后续处理及消纳的负担,规模化养殖企业及养殖小区应首选干湿分离的清粪工艺,建造不少于20m3的“防雨、防渗、防漏”干粪堆积场。
3.1.4 雨污分离管道修建标准 污水主要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采用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砂浆抹接口,建立全封闭直接排入污水池的排污沟,一同排入污水处理系统。具体分类:第一类养殖场管道直径≥50cm,第二类养殖场管道直径≥30cm,总体原则是分管道直径小于主管道,保持1%以上的坡度,在每栋圈舍设沉淀池。
清下水和雨水排放系统。清下水因水质基本未受污染,可与雨水直接通过管道排出场外。一般情况下,采用弧形土基础,地基较差时,采用混凝土带形基础。排水沟断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上口宽0.3~0.6m,沟底有1%左右的坡度。
3.1.5 干粪堆积发酵池 每头存栏猪生产猪粪1.1kg/d,发酵周期为20d,根据猪场周边对粪肥的需求和季节性利用情况,按700kg/m3猪粪计算,每存栏100头猪需建设>8m3的干粪堆积发酵池。干粪池应使用致密水泥砖或红砖堆砌,池底砌平后铺一层红砖,池底、四壁粉刷砂浆后再刷1cm厚防漏水泥。
3.1.6 污水处理池 每头猪产生尿液、污水13.4kg/d,发酵周期为20d,按900kg/m3污水计算,每存栏100头生猪,其污水用作种植业肥料的猪场必须建设两个30m3以上的污水处理池,有沼气池10m3以上的可减少相应的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前端建设一个长1m、宽2m、高1m的沉渣隔栏池阻拦废渣。直接排放的猪场按存栏猪100头计算,还应增加建设56m3以上的曝气处理池,从而实现达标排放。污水池应选择在较硬的地面,用红砖或水泥砖修建,墙体加钢筋加固,用2层牛毛毡铺地,再铺一层混凝土,池底、四壁抹上砂浆后刷一层1.5~2.0cm厚的防漏水泥。
3.2 主要污染防治技术
防治重点在粪污处置和消纳,通常干粪经过发酵或堆肥等过程处理后用于种植业或绿化,液态粪污及废水作为农田用肥或处理达标后排放。由于状态不同,干粪可以长途运输,消纳半径大,液态粪污及废水以就地消纳为主。
3.2.1 能源环保型处理工艺原理 粪污厌氧处理及沼气工程设施应具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厌氧及沼气设施应选择效率高、适应性好、清渣方便、安全可靠的工艺。通常猪粪厌氧处理设施停留时间不低于10d,牛粪厌氧处理停留时间不低于15d。能源环保型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3.2.2 能源生态型处理工艺原理 干湿分离粪便和沼渣应设置单独的堆放场池,并有防渗和浸出液收集设施,也可以设置干燥床干燥处理。粪污可直接外卖或就地利用。就地利用前应经过堆肥处理,推荐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能源生态型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
3.2.3 分类回田、土地消纳模式原理 农田消纳及污染防治包括全粪发酵沼气工程的沼液消纳、干清粪工艺厌氧处理后沼液消纳、二级生化处理后达标废水消纳三种方式(图3)。
未经厌氧处理及堆肥处理的粪污不得直接用于农田施用。高于农灌水污染物浓度指标的粪污、沼液、废水不得作为农灌水进行灌溉,需作为肥料施用。
根据《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计算每存栏100头生猪年产生猪粪消纳土地量(表4)。
单纯以整年的轮作计算,理论上100头生猪最少需要0.093hm2番茄地消纳,最多需要0.203hm2麦地、玉米地消纳,如果兼以套作,需要的土地量还将减少。
但是实际使用时还需要注意:①消纳用地面积的测算应为测土配方最佳需求计算,且有1倍以上土地轮流施肥;②全粪发酵后施用量为15头/hm2,干湿分离率为70%时,沼液消纳可按45头/hm2计算;③年消纳N总量不得超过240kg/hm2;④对未施用土地应予以扣除;⑤粪污贮存设施总容积应满足3个月粪污贮存要求;⑥粪污、沼液输送及农田施用必须配置管道、车辆等,不得采用自然沟渠;⑦农田间需设田间池,田间池服务半径原则上<100m。
4 推广试验成果
4.1 试验结果
经过比对试验,治理前各项指标均超标的瑞阳种牛场采用能源环保型处理工艺后各项指标基本达标(表5);采用能源生态模式处理工艺其他几个适度规模养殖场除总磷浓度治理未达到预定目标外,其他指标基本达标;采用分类回田、土地消纳模式处理养殖污染物的第三类散养户,干粪和尿液全部经发酵后用作瓜果、蔬菜粮食和林地农家肥,未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
6个第一、第二类规模养殖示范场出水口2011年4月29日采样比较水质指标平均值(表6),比2010年5月6日水质浑浊度下降85.27%,溶解物浓度下降90.01%,总磷浓度下降67.43%,COD浓度下降50.59%,氨氮浓度下降73.45%,pH值降低28.46%。
4.2 经济效益
按粪便还田用于果园来计算。据测定,1头猪年排泄粪便0.39t;1只兔年粪尿排泄量70kg;1只肉鸡年粪尿排泄量30kg。按我国使用猪粪尿作肥料的经验,每年每667m2柑橘园平均施用其他化肥则需要1.0~1.5t,施用猪粪则只需1.94t。推广试验的2个生猪养殖场年产猪粪195t;2个肉鸡养殖场换算成猪粪,可年产猪粪249.6t;1个种牛场换算成猪粪,年产猪粪540t;1个肉兔养殖场换算成猪粪,年产猪粪93.6t;共可产生猪粪1 078.2t,可节约肥料700t以上,按当前尿素2 200元/t的价格,则至少可节约150万元。
4.3 生态效益
通过养殖污染治理,一方面改善了养殖场与周围农户的关系,为周围农户提供了免费的农家肥,另一方面,养殖场延伸产业,如种植果树、辣椒、蔬菜,增加了养殖场收入,循环使用资源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推进了循环经济发展。
4.4 社会效益
通过设定的3类养殖规模不同的治理模式并付诸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模式技术成熟,在石柱县切实可行,完全适应石柱县养殖业面源污染现状,有利于治理石柱县的农业面源污染。
5 不利因素
目前石柱县推进养殖业污染治理的不利因素有:种养不配套,缺乏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总体战略,缺少资金扶持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管理不到位,造成选址、布局不尽合理,治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6 污染治理前景
养殖场粪便就地制造有机肥直接用于种植业,建立以生物菌肥为纽带的“猪(牛)-生物菌肥-菜”“猪(牛)-生物菌肥-苗木花卉”等种养殖生态模式,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农业面源的污染;用生物菌制成的有机肥生产出绿色无公害食品,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若得以长期坚持,则可从根本上解决石柱县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治理问题,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可谓“一举三得”,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统计局.石柱土家族自治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石柱统计年鉴,2011.
[2] 白明刚,马长海.河北省畜禽粪尿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2):161-164.
篇5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支柱型产业的畜禽养殖业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同时,针对于畜禽养殖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为此,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就成为现阶段畜禽养殖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畜禽养殖场的选址、畜禽的饲养、排泄物与有机污染物的再利用以及畜禽排泄物的加工改造工艺等四个方面,对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为畜禽养殖业能有效的处理好环境污染问题,进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0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畜禽养殖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畜禽养殖业在带来巨大可观收益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的粪便中含有硫化氢、氨气二甲胺等恶臭味极大的有毒气体,这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若畜禽粪便以超出农田吸收限额的数量排入农田之中,则会使土壤出现硬化现象,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再进行任何作物的种植,使土壤的再利用性极大降低;若畜禽粪便与水结合,则会促使水源营养化饱和,生成污染性水源;同时,畜禽粪便中还含有数量众多的寄生虫和有毒病菌,若与人类进行接触,则会造成生物污染。为解决畜禽养殖场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当积极寻求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使畜禽养殖场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处理。
1合理规划、科学选址,减少污染
传统的个体化畜禽养殖场将养殖收益作为根本目标,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减少成本投入,更未具有良好的养殖场环境保护意识。这使得畜禽养殖场被设置在居民居住环境的周围或与水源较为接近的区域,而部分畜禽养殖场考虑到运输成本及人力投入问题,将畜禽粪便就近堆放到养殖场周边,或在水源附近进行肆意的倾倒,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此,应对畜禽养殖场场址的选取上,尽量设置在远离居民居住地,且土地面积相对较大的地区。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将养殖场位置设定在向阳、背风且水源充足的地点,这样不仅能利于对养殖场的开发,更便于对环境污染因素进行综合整治,从而使畜禽养殖场的选址更具科学性。此外,若能够将畜禽养殖场与地方的立体农业进行有效结合,还能够使地方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进而形成共赢局面[1]。
2从饲养的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首先,饲料的喂养。在饲料喂养前,采用膨化加工技术或颗粒加工技术,将饲料进行二次加工,使饲料中的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在喂养前被破坏,从而使饲料卫生得到有效改善,并能够使饲料的养分转化率得到有效提升,促进畜禽的消化与吸收,此种做法能够有效的降低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其次,饲料中添加剂的应用。在对畜禽进行喂养时,应视畜禽种类而定,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添加剂,以促进畜禽对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并能够有效的降低畜禽排泄物中对于污染元素的排放。例如:在猪的养殖过程中,其喂养饲料内富含大量的含磷类物质,且其中的磷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植酸磷或磷酸盐。而猪体内却没有能够对植酸磷进行有效利用的酶类成分,因此,需要在猪饲料中添加无机磷,以达到猪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磷元素供应。若将植酸磷添加到猪饲料中,则植酸磷通过水解,生成肌醇与正磷酸,便于磷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有效降低了磷对环境的污染[2]。此外,在饲料中还可添加其他种类的添加剂,这不仅能够减少畜禽对氮、磷等污染元素的排放,更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和发育。
3建造科学合理的沼气工程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等有机物,因此,对于畜禽养殖场中畜禽排泄物的处理,可建立起沼气工程。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工艺,将畜禽排泄物等利用沼气设施进行厌氧化解,可在去除90%COD的同时,杀死粪便污水中的有害病菌和寄生虫卵等。而利用沼气设施分离出的固态物质——沼渣,可作为有机肥料或作为添加剂融入进饲料之中;所生成的气体——沼气,是清洁型节能环保燃料。同时,沼气工程的建立,对畜禽养殖场中粪便及污水的利用率大幅提升,从而能够对养殖场的环境卫生带来良好的改善,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疾病的传染几率,也使畜禽养殖场周边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和改善。
4按照粪尿干湿分离、雨污分离工艺进行改造
除以上改进措施外,还应进一步从畜禽养殖场内部入手,处理畜禽粪尿以及冲洗等所用污水。对于畜禽粪尿的处理,可引进粪尿干湿分离机或在养殖场中建立起干湿分离自动化清粪系统,以此使畜禽粪尿能够有效分离[3]。同时,干湿分离自动化清粪系统中,还可进一步设置排污系统,利用不同的输送管道,将养殖污水与雨水进行合理的分流,其中雨水可通过管网直接融入河道之中,而污水则需通过管网流入沼气系统之中。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水对河道及土壤的污染,更能够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是畜禽养殖场可积极推广使用的污染治理措施。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成为了现阶段我国畜禽养殖产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畜禽养殖产业的充分分析,得出其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畜禽数量的众多,带来众多的畜禽粪便,若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文中从四个角度及方面分别探讨了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依据良好的处理,能够使畜禽养殖业向集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献晓,马强.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治理技术[J].兽医导刊,2007,(8):7-10.
[2]苏杨.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障碍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06,(14):31-34.
篇6
1.1对畜禽养殖技术规范不健全畜禽防疫程序不科学,畜禽疾病不能有效控制。畜禽生产过程中轻视药物预防和保健,重视药物治疗,药物大量长期使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畜禽饲养过程中不执行休药期,重视抗生素使用,轻视中药和微生肽使用。追求畜禽生产性能,超量使用饲料添加剂。消毒环境卫生技术措施不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不得力。
1.2只追求眼前养殖效益,忽视长远的环境污染物处理近年来,由于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效益低下,对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重养殖轻治理,重养殖发展轻环境保护思想依然存在。造成养殖污染反复恶性循环,畜禽疾病不能得到应有控制,畜禽生产受到抑制,畜禽养殖长远利益不能保证。
1.3畜禽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缺乏必要环境治理措施对污染物环境处理投资力度不够,执行环境影响评估及排污许可证制度不够,尚未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的污染处理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工作手段。
1.4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的政策扶持和有关法规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养殖风险加大,养殖效益低下,致使维系养殖资金严重不足。养殖污染物处理费用过大,畜禽养殖场承受不起。养殖效益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更加突出,养殖政策扶持和畜禽污染的处理相关法规出台显得更加迫切。
2畜禽养殖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2.1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一般方法分为2种,一种是能源生态型和能源环保型。能源生态型处理利用工艺指畜禽粪便污水经厌氧消化处理后,作为肥料利用的处理利用工艺。污染物经发酵后沼气和沼渣,沼气作为清洁能源,沼渣作为肥料和鱼料,用于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此方法综合利用形成养殖,生态循环效益模式。能源环保型是指畜禽养殖的污染物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或以回用为最终目标的处理工艺。此方法处理成本大,工程投资大,运行费用高,使本来微利养殖业难以承受。
2.2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是指长期在猪饲料中添加洛东酵素使猪消化道形成益生菌的强势菌群,在猪舍的生物发酵床内形成强势菌群,将排污染物代谢,消化。水分受产生高热蒸发,从而实现零排放。
2.3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a.采用真空干燥异味清除技术将病死畜禽无害化提炼加工,生产出骨粉,羽毛粉和肉骨粉。此方法投入不高,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b.厌氧发酵,焚烧和土地填埋等方法处理病死畜禽,处理效果不彻底。可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废物不能利用。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的处理要求。c.采用高温高压下进行蒸煮化制处理病死畜禽杀灭病原体,采用二级油水分离器等设备可从中提取工业用油,废渣作为饲料原料。使病死畜禽处理的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此方法是高投入,变废为宝。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对养殖畜禽的污染物处理的建议
立足生态建市实现畜禽养殖的污染零排放,围绕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出发,使畜禽养殖污染物控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3.1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畜禽养殖推广标准化规范化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远离村庄居民生活区域和水源地,城区10km范围内不允许建养殖场、屠宰场。规范畜禽养殖场养殖技术,对于生活用水、污水、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实现传统养殖模式向现代养殖—生态—环保生产过程转变。
3.2推广生态养殖新技术,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在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基本上以“方便,经济,有效”为原则,综合利用为主,实现畜禽养殖生态化。推广畜禽污染物—沼气—作物或淡水养殖生态循环模式。推广饲料中添加有益菌和猪舍生物发酵床,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益生菌,中药饲喂技术替代抗生素使用。严格执行停药期,从而控制畜禽生产中兽药残留。推广疾病防治程序化和实效性。
3.3依照畜禽生产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强化畜禽污染物处理的管理认真贯彻执行畜牧业生产中法律法规,对畜禽养殖设定相应的门槛,制定必要养殖标准,对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签订治理责任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有明确惩罚。使畜禽生产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
3.4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和集中无害化处理制度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加大,养殖量猛增,按养殖畜禽数量10%死亡率计算,全年需处理病死畜禽数量是十分可观的。建立相应无害化处理制度,不仅减少大量细菌,病毒传播和传染,而且减少污染环境,还能变废为宝,取得一定经济效益。
篇7
㈠粪便污染据测定,一个千只鸡场年产粪便36吨,一个百头牛场年产粪尿680吨,一个百头猪场年产粪尿200吨。如果是水冲式清粪法,所产生的污水量更大。全县123户规模养殖户只有5户配套了沼气池,还有将近96%的养殖场的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未经处理的粪便随意堆放,随着雨水的冲刷流入水源,还有个别养殖场建在河道边,畜禽粪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导致大量的氮、磷流失,造成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㈡水质污染畜禽养殖场排除的粪尿和污水长期渗入地下或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水质恶化,对周边和河流下游的人畜用水构成严重威胁。
㈢大气污染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同时堆积在外界环境中的畜禽粪便在高温下很容易发酵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成分有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由于养殖场大都建在居民区或者公路沿线,从养殖场长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居民苦不堪言,路人怨声载道,养殖户一方面要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同时还要受到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纠纷困扰。
㈣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排入农田后,可使土壤因营养过剩而使植物生长旺盛发生倒伏;使土壤中氧供应不足而抑制生物活动。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养殖污水灌溉农田可堵塞土壤毛细管而使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易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㈤传播病菌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据化验分析,畜禽场排放的每毫升污水中含有33万个大肠杆菌和66万个肠球菌,每升污水中蛔虫卵和毛线虫卵分别高达200个和100个。沉淀池每升污水中蛔虫卵和毛首线虫分别高达199.3个和106个,如不进行有效处理会造成大量蚊蝇孳生,加剧了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据统计,畜禽因环境卫生恶劣引起的畜禽疫病致死率占总死亡率的50%以上。
二、造成养殖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㈠养殖场布局不合理农户为了节约畜禽圈舍建设成本,方便饲养管理或由于养殖建设用地难以落实等诸多因素,养殖场大多建在自家庭院、公路旁或河流沿岸,而且成县的规模养殖户大都集中在城郊和人口较集中的村社,因而造成规模养殖场过于集中,人畜混居,在疫病的防控方面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㈡对养殖业环境污染的认识不足,责任不清各级领导干部对环境治理认识不足,认为环境治理是养殖场的职责,环境治理计划的制订和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淡薄,养殖、轻环保,缺乏必要的畜禽粪便及污水处理设施,畜禽粪便长期随意堆放在圈舍周围,污水随意流淌,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全县123户规模养殖场,只有5个配套了沼气池,而且都是在国家项目资金支持下才建设的,还有96%的规模养殖场没有配套沼气池。
㈢人均耕地面积少,对畜禽粪便的消化能力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均占有耕地逐年减少,尤其是部分耕地用于建畜禽圈舍以后,几乎没有多少耕地可用于消化利用畜禽粪便,只能堆积在圈舍周围或道路旁边。㈣环境污染监管力度不够多年来,由于成县是一个铅锌矿产区,各级政府把环境污染的监管重点放在了各大铅锌矿生产区和尾矿坝的治理方面,畜禽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没有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三、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㈠制订计划,明确责任县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要共同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政策和计划,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督促检查,将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列入养殖场项目建设立项审批的必要条件,使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㈡养殖场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畜牧部门要和当地土管部门一起共同协商,为规模养殖场解决养殖用地,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居住情况,对养殖场建设合理布局。养殖场应建在距离主要公路、居民区、农家乐、旅游景点等处1公里以外,应距畜禽牧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农药厂、化肥厂、污水处理厂2公里以外,并且养殖场要处在这些污染源的上游。养殖场周围要有足够的农田、鱼塘、果园以及蘑菇种植园,以便实行种养结合,有效利用畜禽粪便。
㈢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畜牧部门要对养殖户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宣传,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修建沼气池,综合利用能源;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积极采取最基本的措施防治环境污染,如可以采用干式清粪法,尽量减少污水排放量;每天清理圈舍粪便,及时运送到田间地头,采用将粪便与杂草、秸秆混合堆积土发酵,通过厌氧高温发酵,使粪便中的不耐高温和喜氧菌及寄生虫卵得到消灭,大量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形成了比较稳定、基本无臭味的腐殖质,从而达到了除臭的目的;对消化不了的畜禽粪便可以卖给或者送给需要肥料的农户,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卫生,做好圈舍日常消毒灭蝇。
篇8
为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武汉市人民政府以武政办[2009]79号文提出了《武汉市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方案》,决定用3年时间逐步完成全市畜禽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为贯彻该文件精神,我区采取有效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现状调查
(1)现状。截止2009年6月,全区共有畜禽养殖小区20个,其中年出栏5 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小区8个,存栏千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2个,存笼3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小区4个,存笼3万只以上的江汉鸡养殖小区3个,单批出笼3万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小区1个,存笼2万只以上种鸭场1个,年出笼3万只以上的肉鹅养殖小区1个。在20个畜禽养殖小区中,配套沼气治污设施的有7个(10座,共
3 130m3),采取三级沉淀处理污水但治污效果一般的12个,没有任何治污措施直接排放的1个。
(2)存在问题。一是治污设施配套率低。全区20个畜禽养殖小区配套有治污设施的仅7家,仅占小区总数的35%。二是治污设施运行率低。已建的10座大型沼气池实际运行的有6座,运行率仅有60%。三是污水排放达标率低。截止2009年6月,全区没有1个养殖小区通过环保达标。
2具体做法
根据武汉市五委(局)《关于2009年畜禽养殖小区环保达标验收的通知》,供本市畜禽养殖小区选用的污染治理模式有沼气利用、垫料吸附、污水处理、种养结合以及有机肥生产5种。由于我区多采用沼气利用模式,所以就该模式达标标准予以介绍。
2.1固体粪便处理
(1)实施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污水经格栅除渣处理后进入调节池。
(2)厌氧沼气发酵设施设计处理规模不低于养殖小区污水实际排放量,其设计及建设符合《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的要求,配套有沼液贮存设施,其贮存总量不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本小区所产生沼液的总量,并对其设置有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设施。
(3)在畜禽养殖栏舍、沼气发酵设施、沼液贮存设施与污染消纳土地之间建有沼液输送管网,或配置吸粪车。
(4)外排的养殖污水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8596)及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外排的生活污水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及所在地环境功能区要求。
(5)有固定的粪便贮存场所,且远离各类功能地面水体,设在养殖小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处,总容积大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最大间隔时间内该养殖小区所产生粪便的总和,并配有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设施,对地面进行了固化及防渗处理;被土地利用的畜禽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并符合《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2.2其他固体废物及恶臭处理
病死畜禽尸体、母畜妊娠胎盘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及恶臭处理符合《武汉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导则》的要求。
2.3环境管理
(1)新建养殖小区依法办理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未办理该手续的,经综合整治符合要求后依法补办;新建养殖小区的环保设施应与主题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即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取得《排污许可证》,每个养殖小区只设一个排污口,其设置符合国家相应技术规范的要求。
(3)生产区单独设置水表,实行用水计量管理。
(4)改、扩建工程按照“以新带老”的原则,同时解决了原养殖小区环境污染问题。
(5)定期向区环保部门报告污水处理设施及粪便处理设施运行情况,配合环保部门作好环境监测,其监测指标全面达标;按规定足额缴纳排污费。
2.4其他要求
(1)新建养殖小区选址与布局符合《武汉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导则》的要求。
(2)按1万头生猪或1 000头奶牛667hm2标准流转周边土地供粪污消纳之用。
(3)有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与环保设施操作管理等制度和完整的用水、用药、病死畜禽处理、粪便清运记录及供应合同。
3工作措施
(1)切实加强领导。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区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为召集人,区发改委、畜牧中心、环保局、农业局(能源办)为成员单位的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区畜牧中心。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会商污染治理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同时组建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达标工作专班,其组成为区畜牧中心与区环保局分管领导及两个部门的有关科室(站)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养殖情况登记、工作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
(2)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关于畜禽养殖小区环保达标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区实际的畜禽养殖小区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治理范围、时间要求、工作步骤和组织措施。
(3)落实目标责任。区畜牧中心代表区政府与定于当年达标养殖小区业主签订污染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时间及要求,落实整治责任。
(4)接受社会监督。对达标验收的养殖小区名单、时间以及签订治理责任书等情况在区畜牧兽医信息网及村务公开栏上公布,以接受社会监督。
(5)跟踪指导督促。工作专班随时深入实地指导和督促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
(6)加强环保执法。对安排达标而到期验收不合格的,下达为期3个月整改通知书,逾期仍不达标者,依法予以关闭或拆除相关设施。
(7)严格奖罚兑现。对污染治理工作实行过程与结果双重管理,凡当年未纳入计划但治污达标的,一律在次年优先纳入计划并及时兑现奖补政策;对纳入当年治污计划而未能按期达标的,由环保部门依法进行处罚,并不再审批新项目。
4治理结果
(1)环保认识提高。通过对环保法律、法规以及环保达标政策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使养殖业主对污染治理重要性及紧迫性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认为:畜牧业环保不仅是法律赋予自己的责任,更是本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生产经营与污染治理必须同时抓。
(2)环保投入加大。据统计,仅2009年达标的5个生猪养殖小区,治污投入就高达1 500多万元,超过自建设生猪养殖小区以来环保投入的总和。
(3)治理效果显著。2009年计划达标的5个生猪养殖小区全部如期通过市达标验收。环境的改善,既促进了畜禽养殖小区生产的发展,又避免了过去因养殖污染引起的各种纠纷、上访甚至等不安定现象,促进了养殖小区与周边关系的和谐。
5工作体会
畜禽养殖业是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其发展对于保障肉食品市场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畜禽排泄物也是一大污染源,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理,必将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因此,应在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同时加强污染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1)提高认识是关键。一方面,应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创建的高度上提高对畜牧业环保工作的认识。另一方面,应提高对畜牧业污染治理紧迫性的认识,畜牧业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必须与生产经营同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篇9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现状;沼气技术循环模式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有机粪肥大量闲置,不能及时还田,导致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畜禽粪便造成的杭州湾污染首次敲响了畜禽粪便在我国污染环境的警钟。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达到0.49(正常值应
1国内(外)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治理畜禽粪便污染主要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治理。但由于产前、产中治理只能相对减少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故产后处理才是消除污染环境的最好方法。有关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但由于物理处理法处理效率和去除率低,化学处理法存在二次污染,故实际中应用较少。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且最具发展前景的为生物处理法,即主要通过微生物生命过程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形式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好氧处理。以序批式反应器工艺居首,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3]。二是厌氧处理。最早以生产沼气为目的,因而未能达到完全分解污染物的要求;随着畜禽粪便污染日渐突出,已经被主要用于处理畜禽粪便污染,而生产沼气只作为附加产物[4]。三是自然处理法。投资省,工艺简单,动力消耗少,特别适宜于小型畜禽场废水处理,如水萍科植物可用于循环利用养猪污水的处理[5]。四是混合处理法。近年来,畜禽粪便污水多采用混合处理法,即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由好氧法、厌氧法和自然处理系统3种,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共同处理畜禽场废水。
2国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现状
国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示范工程主要采用混合处理法,包括厌氧发酵技术、好氧生物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沼气发酵及沼液土壤生物处理、工厂化好氧发酵制颗粒肥料和鸡粪饲料化五大系列工程技术研究,并相应建立小型示范工程,在上海郊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科技成果库项目年度编号:970193);甘肃省农村能源综合开发中心,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养殖、沼气综合利用和果树种植相结合,建立“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中国科技成果库项目年度编号:0200740304)。
浙江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及“三沼”综合利用已在全省各地推广。开化县于2002—2003年对10个规模猪场完成了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了10年厌氧池1 100 m3(农村信息报,2004-06-05);绍兴福景达农业有限公司的600 m3沼气工程是“猪-沼-果”模式(农民日报,2004-07-17);嘉兴市通过采取沼气工程、沼气发电工程、生产有机肥和养殖蚯蚓等措施,完成了一批养猪业粪便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至2004年底已建成养猪业沼气池2 800多个(中国建设报,2005-06-06);建德市通过推广新安江万秋生态养殖场“猪粪尿-沼气发电-沼液沼渣-果园蔬菜”这种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种养模式,到2006年全市有47个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81家非规模养殖户建成了沼气工程及利用系统(中国环境报,2006-05-09);2006年全省3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建成防雨、防渗、防漏储粪池4.107 8万m3,厌氧发酵池8.261 4万m3,沉淀池、氧化塘3 519 hm2,配套消纳山林、果园、农田3 807 hm2,鱼塘642 hm2,并带动各地完成1 211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理(浙江省畜牧局)。
上述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具备了消除污染、产生能源和综合处理的三大功能,既消除了农业环境污染,又解决了一部分的能源问题;同时产生的沼液、沼渣是适合农作物用肥的绿色无公害肥料,而且在厌氧发酵过程当中,病原菌、寄生虫卵等一些病菌被杀死,切断了养殖场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但该污染治理模式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一是建造有效、适宜的污水治理及配套设施需较高的成本;二是沼气利用不充分,会造成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三是沼肥(即沼液、沼渣)利用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应加强该模式应用管理,使该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污染。
3参考文献
[1] 朱孔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及管理对策[J].干旱环境监测,2004,18(1):46-47.
[2] 李远.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报,2002,10(2):136-138.
[3] 田宁宁,王凯军.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02, 18(2):71-73.
篇10
(一)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近年来,我市农村畜禽养殖得到较快发展,给农村环境带来了沉重压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全市生猪出栏数达195.7xxxx头、牛出栏数41.6xxxx头、羊出栏数30.1xxxx只、禽出栏数8733.7xxxx只。而这些畜禽粪便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未得到利用就直接排放,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系数计算,2005年我市畜禽污水产生量约为484xxxx吨。畜禽粪便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高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许多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缺乏处理能力,只能将粪便倒入河流或随意堆放。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后,大量消耗氧气,使水中的其他微生物无法存活,从而产生严重的“有机污染”。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有些养猪场未经规划建在乡村水源的上游。畜禽粪便要经自然晾晒15天,臭气熏天,蚊蝇滋生,遇有雨水天气,在村庄内四处横流,以致河流、沟渠及地下水源遭受严重污染,不仅造成当地村民饮水困难,而且给村民健康也带来严重威胁。这些已造成政府不投入巨资就无法治理的被动局面。(二)农药、化肥污染现状
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残留。2005年,我市化肥使用量2xxxx吨,农药使用量为4130吨。专家指出,过量使用化肥造成的污染惊人。化学肥料施于土壤中,被农作物吸收的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大部分在雨水的作用下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将导致水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容易引起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的癌症。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非常严重,对环境生物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调查表明,癌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与农药化肥使用量呈平行关系,农村中40-50的儿童白血病患者,其发病原因是农药残留的化学物质。
(三)农村生活污染现状
首先表现为垃圾数量越来越多,以保守估计,按每人平均每天产0.25公斤垃圾测算,我市农村每天将有425吨的垃圾产生。据统计,2005年全市污水排放量约为2518xxxx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12xxxx吨。其次农村生活垃圾的成份也呈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外,有机磷成份也明显增加。许多×××的垃圾向农村运送扩散,而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广阔的天地成了垃圾的天然排放场,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的质量,不仅损害农民健康,危及农民生存,最终将危及城市的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造成我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既无规划,又缺乏环保监督检查力量,环保指标没有纳入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未建立起以问责制为核心有效的监管机制,由此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管理上的缺位。
二是由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匮乏。据了解,在乡镇级还没有设立环保专项基金,乡镇的环境治理经费主要从县级环保治理基金和乡镇财政中支出。由于目前经费紧张,因此,用于乡镇进行环境治理的资金难以落实,乡镇环境治理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乡村环境的治理了。
三是群众环保意识差,加之社会宣传不到位,使广大农民甚至城市居民都没有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性,造成对已发生在身边的污染问题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三、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立环保责任制。把环境保护纳入政府任期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农村污染防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和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后在区外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规划前已建的区外畜禽养殖场必须于2006年底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迁或关闭。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或废水达标排放。
- 上一篇:事业单位工程管理制度
- 下一篇:林业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