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员工培训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7 17:52: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新员工培训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新员工培训制度

篇1

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培训工作;创新模式;未来发展

一、企业员工培训理论概述分析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培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企业中的培训是根据某些员工或某一岗位的工作需要,通过结合书面的讲解或其他的沟通方式,对这些员工进行教育,以达到更新他们的知识、技能、理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期影响他们的行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团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的行为活动。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的员工培训体系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企业领导对培训重视不够,单位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培训工作,这样低的投入水平,不要说要达到激励、保留员工的目的,就连基本的企业业务培训都无法完善,员工素质无法提高,企业各种激励措施便无用武之地,人力资本不断贬值,这直接导致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恶果。与我国国企形成对比的是,统计显示,在过去的50年间西方各类知名企业的培训费用一直在稳定增长。

三、现代企业员工培训中的问题

1.高层管理者培训的观念问题

虽然经历了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企业决策者已经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仍旧体现为“嘴上”,在行动上仍旧缺乏有力的支持。企业决策者更多关注的仍是企业品牌、市场份额和国际化的问题,追求企业的高速发展,而对员工培训与其战略目标的关联度认识不够。认为,表现在培训投入少,资源匮乏,他们认为无论是否进行员工培训,企业还是一样照常运作。甚至有的领导认为搞培训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或者说是一种变相的员工福利开支。他们看到的是培训效果不明显,潜在的效果对目前来说不合算,因此培训费用没有纳入经营预算之中,为片面节约成本而随意降低培训投入。

2.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不够理想

首先,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注重培训计划布置的周密性,但是实际行动起来却缺乏后期足够的关注,一线管理者认为培训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对培训结果如何却不太关心,最终培训只是流于形式。这种培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果却不好。其次,企业的培训没有风险意识,对人才的流动和人才的流失没有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忽视了培训迁移的情况,导致了培训了优秀的员工,但是却离开本公司,形成“马太现象”。最后,培训工作没有与企业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出现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培训工作中往往培训课讲得很好,可不知怎么用;理论性很强,实践的指导性很差;听的时候体会很深刻,用的时候不知从何入手。

3.只培训少数成员

有的领导认为培训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培训那些经过挑选,有发展潜力的人员,有的领导认为单位的现时工作最主要,还有的单位忽视了管理人员的培训,只培训一般的员工,员工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环,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群体的缺失都可能形成“木桶效应”,因此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培训人员的差异,这样的培训没有任何效果。

4.培训方式不正确

企业经营的原则就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是企业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只是搞突击、一阵风,没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形成短视效应。新员工只接受到基本的岗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然后就自己开始独立工作,没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致使以至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而且,很多公司只有基本的岗位培训,没有连续的培训方案,进入公司后完全依靠个人的自觉性学习,培训方法简单,培训过程不连续。

四、提高培训的效果的实施措施

1.培训计划要有系统性

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为每个人制定了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搭建起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充分的培训机会,并实行培训与上岗资格相结合。制定一个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往往是为提升低层员工而设。如果高级经理不称职,那么整个培训预算将会付诸东流。企业的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管理有关,管理问题不解决,光培训员工的技能是无效的,所以系统的培训首先应当从解决问题的根源――管理着手。

培训内容要有前瞻性

企业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缺口,雪中送炭。需要建立一种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这种机制应涵盖企业的所有员工,还要选择适合的培训方法。例如用于在岗培训的内部导师体系,用于强化培训的内部培训专家,利用外部培训资源:将员工送到外部进行培训或邀请外部培训专家来企业培训等。

课程设计要有针对性

要“有的放矢”,把握好培训的主题方向、要达到的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地所有项目一起上,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主题明确、中心突出。在培训形式上要灵活、生动、活泼,易于为员工所接受,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要紧密联系实践,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避免单向的灌输。大部分跨国公司都有职位说明书,在职位说明书中都会列出该职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员工往往认为培训的重要意义在于获得证书,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员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所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切忌所有学员都有证书,如果是这样,也就丧失了激励的作用。每次培训保持一定比例的不及格者,这样学员才会努力并认真地参与进来。对于不及格者,可参加下次的培训,并拿到证书。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但你要尽量将这个证书变得权威些,变得有吸引力些。改善员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不仅是硬技能培训有效性的保障,而且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为此,向员工表明培训及课程对他们的重要性和对他们职业发展的帮助会提高培训的效果。

总结: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就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就要有造就高素质员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把员工培训放在突出的位置,使之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确保得到有效地落实。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速度的竞争,惟一持久的优势是具有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因此,构建学习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员工培训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志强,何立峰.基于组织中人力资源不同层次的系统分析[J].管理科学,2005(1)

[2]朱艳艳.国外企业员工培训对我国的启示[M].经营管理者,2009(11):1-3

[3]李益瑶.美国企业培训机制对我国企业的启示.河南科技,2010(16):13-15

篇2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新员工培训;培训体系

早在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已提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他指出,一流的工人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通过两种途径得到,一是严格筛选,二是科学培训。前者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环节得到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但是后者在现实的应用总体来说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进,其中突出的一部分就是中小企业的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是指使一个社会人进入新组织变为一个企业人,通过企业的培训使其熟悉组织环境,了解工作职责,与企业相互认识,相互适应的过程。良好的新员工培训效果,会给员工和企业的相互融合及运转提供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中小企业无法进行制度化的、有效性的新员工培训。

一、目前中小企业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缺乏制度化、规范化

培训是一项成本明显化,而效果较为隐性化的行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运营的稳定性较差,以及管理理念上的不成熟,认为把钱花在产品上或者营销上,会比花在培训上更容易看到收益,在新员工培训上的投入也非常不稳定,使培训工作随之具有一定随意性,不同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者缺乏可靠的依据和保障,来实施培训行为。再者,从操作层面来说,如果缺乏完善的制度,比如培训实施之前,新员工对培训的制度、时间、地点、负责人等等都无法了解,必然会对企业整体形象感知减分,造成员工忠诚度也会有所下降。

2.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形式单一

大多数中小企业表面上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是无法与自身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而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内容只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等一些最基本的内容,流于表面。人力资源部门或培训人员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不知道新进员工最关心的是什么,照搬别的企业培训模式或内容,培训内容没有明确的目标,更谈不上课程的科学设置。

中小企业的培训方式大多单一传统,是培训师单向式的教育,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互动性,新员工之间没有交流,不能解决新员工的各种疑惑,员工基本属于被动接受,这对于满怀新鲜和好奇的新员工无疑是浇了一盆冷水。

3.培训行为短期化

国内外管理先进的大型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制度,并不只是单一的为期几天的培训,例如宝洁既有公司层面的培训,更有2周的部门层面的培训,摩托罗拉有三个月的“融合培训”给新员工安排“老师”,涉及到了日常工作事务的培训,以及联想的培训中会有轮岗,这些培训的持续性其实很长,而国内的中小企业大多是进行几天的培训之后,就不再有后续的培训,相比之下,新员工所能体会到的关怀就降低很多。

4.缺乏培训效果评估

对于企业来说,培训本身不是目的,培训效果转化为企业价值才是目的,所谓的培训效果转化,是指受训者持续而有效地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运用到工作当中,从而使培训项目发挥其最大价值的过程。许多新员工经过培训后就忘记了培训内容,或是缺乏应用的机会,还有一些受训者由于得不到上司、同事的支持,没有动力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新员工培训之后,培训内容是否合适,培训成果怎么样等问题,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没有对此展开评估与继续跟踪调查。这样一来,就起不到考评培训效果,继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的作用。

5.缺乏和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联系

多年来,在各杂志或网站调查的最佳雇主中,全球500强以及国内的知名大企业占绝大多数,这表明,相对于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必然会造成员工流动性强,离职率高,在对应届大学生的调查中现实,关心职业发展的占到80%以上,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雇员对职业发展的空间更加重视。在中小企业,新员工的培训未与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联系,未在新员工入职之初就为其提供一个有效的可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利于增强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标性,长远来看,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

二、新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对策

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说,新员工培训作为一整个过程,只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得当。包括从计划的指定到组织实施,再到事后反馈评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上述中小企业新员工培训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提高其实际成效。

1.改变人才观念,重视新员工培训

中小企业新员工培训的诸多不足之处,归根到底是管理层的人才观念不当,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选育用留”的“育”缺乏透彻的认知,认为增加了成本,却没有直观的效益。一些小企业的新员工培训就是例行公事,缺乏针对性时效性。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只要选到了“完人”就万事大吉,其实由岗位胜任素质需求而对员工进行对应的培训,比所谓的选才之时期望选到百分之百适合的人,更具有实际意义。从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角度,新员工培训是招聘之后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受到整个企业的重视,才可能为其相关具体策略的实施提供动力支持,使企业真正的从中收益。

2.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职能,很多企业在培训方面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主要因为公司没有一个系统、规范的培训管理流程。企业如果想做好新员工培训,必须设立科学合理的培训管理流程,并且把流程制度化,来减少人为的误区。

首先是培训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培训需求的来源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整体,第一步是要对先有个岗位胜任素质进行分析,在对现有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培训专员根据培训的紧迫程度、成本高低等因素,制订出新员工培训计划。接着是培训计划的实施,这需要在操作细节上,如场地、费用、时间安排等等进行制度化的规定来确保计划可以有效落实。最后是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考试、绩效前后比较等方式来进行。

3.制定科学的培训课程,选择针对性的培训方法

科学的培训课程,以下三个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一是企业价值观和理念的培养,二是新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三是胜任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问题。第一个可以是通用的材料,也可结合部门具体情况适当更改。后两个问题都需要结合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分析。在培训方式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比如既可以选择授课式,也可以选择讨论式、拓展训练式。在对不同的职位族上,也可选择针对性的一对多形式等。总之,可以结合企业文化、授课内容选择针对性的培训方法,因地、因时制宜,决不能机械的使用同样的课程或培训方式。

4.合理利用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契合点

新员工培训不是单纯的就工作进行观念和技能的培训, 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企业与新员工之间的心灵交汇和彼此的互动。新员工培训方案更需要侧重企业文化、心理契约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相关内容的选择,体现企业发展留人、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才能进一步缩短新员工磨合期,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篇3

一、 目的

1. 使新入职员工熟悉和了解公司基本情况、相关部门工作流程及各项制度政策,能够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帮助新入职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了解工作职责,投入工作角色,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二、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新入职员工、转岗员工、内部晋升员工,以下统称为新员工。

三、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权责及内容

1. 人力资源中心:

1.1 入职当天:带领新员工熟悉办公环境、公司规章制度、薪资福利、流程表单等,进行《新员工入职培训》详见《附件1:新员工入职培训大纲》;

1.2 入职15天后:进行新员工岗位入职培训面谈,了解新员工培训及学习进度、其它需求;

1.3 入职两个月内:组织《新员工培训班》,进行企业文化、职业化课程等现场培训及考试。

2. 用人部门:

2.1 新员工入职前:按照新员工的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制定《附件2:新员工培训学习计划》;

2.2 入职15天后:进行岗位学习评估,并记录在《附件2:新员工培训学习计划》上,交人力资源中心归档;

2.3 入职3个月内:培训新员工岗位基本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工作程序及方法,介绍关键工作指标。安排新员工按时参加《新员工培训班》。

四、 入职培训流程

1. 用人部门在员工入职前1天,按入职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学习内容及指导人员,制定《附件2:新员工培训学习计划》,并发人力资源中心培训主管;

2. 培训主管在新员工办理完入职手续后带领新员工到用人部门,介绍本部门同事及办公室工作环境;指导新员工在电脑上学习新员工入职培训相关内容详见:《附件1:新员工入职培训大纲》,并在入职当天17:00,对新入职员工进行笔试。

3. 用人部门负责人在新员工学习完《附件1:新员工入职培训大纲》相关内容后,按《附件2:新员工培训学习计划》,安排指导人员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

4. 培训主管不定期对新员工入职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在员工入职15天后对新员工进行岗位面谈,了解新入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进度与需求;

5. 在新员工入职15天后,用人部门负责人及指导人员在对新员工学习进度进行评价,并在《附件2:新员工培训学习计划》做记录,之后将表格交人力资源中心培训主管归档。

五、 入职培训的考核、考勤及建档

1. 为保证入职培训目标的实现,在新员工入职15天后,用部门必须按《附件2:新员工培训学习计划》对员工进行考核评价;

2. 部门主管应积极支持及配合人力资源中心,确保员工能够按时参加《新员工培训班》,确因工作原因迟到、早退及中途缺课者,应提前书面告知人力资源中心培训主管;

3. 人力资源中心应建立完整的《入职培训学习卡》,对员工入职后的所有培训记录备案。

六、 附件

篇4

一、企业导师制的内涵与功能

1.企业导师制的内涵

所谓企业导师制,简而言之,就是传统“师带徒”培训方式的延伸。新入职员工不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背景、岗位内容等,需要企业的资深员工带领学习,使其迅速地了解企业文化和本职岗位内容。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采用导师制进行新员工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对企业导师制的培训内容进行了扩展,有利于对新员工进行全面的培训,使其尽快熟悉工作流程,进入工作状态。

2.企业导师制的功能

首先,企业导师是负责向新员工传递企业文化、制度等隐性知识的载体,伴随着企业隐性知识的传播,导师自身的沟通能力、知识储备等都会对新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企业导师制对新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对新员工沟通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的提升,甚至可以在培训后达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效果。

其次,每个员工都有其工作特点和独特的能力,企业导师制形成师徒关系,在培训过程中,导师也能从新员工的身上获得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的创意,有利于导师转换工作思路,突破职业瓶颈,双方呈现出“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最后,每个导师都是本行业、本岗位的佼佼者,能够给新员工传递职业成就感,提升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工作热情,促使其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基于企业导师制的新员工培训准备

1.建立新员工培训的导师数据库

企业导师制培训的顺利实施需要一批优秀的导师。建立企业优秀导师数据库,可以为新员工培训提供充足的师资配备。在培训的前期就需要选拔好导师,并录入数据库。导师数据库的导师储备应具有结构性和层次性,即包括突出的一线生产人员、优秀的基层管理人员、专业的岗位技术人员等。

此外,企业选拔导师需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确保选出最合适的导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技能测评、书面测试等多种方法,从各个方面综合考察导师的职业技能、道德水平和沟通传教能力,为新员工培训建立最优秀、最合适的导师数据库。

2.设计进行双向选择的培训项目

企业导师制培训项目的建立,是基于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协商、设计的结果,即在培训项目建立之初,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与员工共同商议,最终确定符合企业和员工的,立足于员工实际工作的培训项目。一方面,这充分发挥了员工的自主权,使员工感受到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企业也确实能够结合员工个人意愿和组织意愿,制定出最符合企业和员工发展的双向选择的培训项目。

双向选择的导师制培训项目可以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进步,满足员工对于自身的岗位要求,能够为企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同时提高了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和才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导师制下的新员工培训策略

新员工培训策略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一个统一、完善的企业导师制培训策略需要从企业、员工、导师三者出发,结合岗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流程。做好新员工培训工作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完善导师制的新员工培训方案,企业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选拔合适的导师,配备合理的师徒,明确培训沟通的主题,营造良好和谐的培训氛围等这些都是新员工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关键。

1.合理匹配师徒,达成有效沟通

不同岗位对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不同,对性格、沟通能力等要求也不同。比如,一线销售人员需要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就需要配备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导师,对新员工进行“言传身教”。企业人力资源部需要对每一次培训计划进行合理的考察和提前准备,从导师数据库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导师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工作。

合理的师徒匹配有利于师徒双方的有效沟通,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师徒双方仍然需要磨合,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对培训过程中师徒双方的工作状态、沟通效率等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对于无法进行有效沟通的师徒,采取解决的措施,以防止师徒关系破裂不利于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2.识别员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

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员工培训体系的第一步,这需要通过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就员工方面而言,我们可以对员工的岗位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和员工交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归纳总结员工对自身岗位和职业发展的要求;就企业而言,要将企业的整体培训目标细化,划分到每一个员工的培训工作里面,积极地寻找员工职业发展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共同点,使企业和员工形成一个整体。企业需要筛选出个人需求和企业需求最一致的培训方案,有效完成导师制培训。

3.明确互动主题,定期评估近况

企业导师制新员工培训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方便导师和新员工的互动与交流。定期评估培训近况,可以为培训内容的改进提供依据,不断推动培训工作的进程。

可以通过新员工工作汇报、导师培训进度汇报等方式来评估近期的培训效果。对效果突出的师徒工作内容,给予肯定并继续保持。对于培训效果欠佳的师徒,找出其原因,并在之后的培训中加以改进。

4.营造合作氛围,促进知识转移

导师制培训方案不仅仅是培训的过程,也是导师与新员工共同工作的过程。良好的合作氛围,不仅可以加速知识的传递,更能提高师徒双方沟通的频率,提高沟通质量。培训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渗透可以有效提升新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使其真正融入企业的工作氛围中,意识到自己与组织的良好关系,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工作绩效的不断提升。

篇5

[关键词]企业新员工培训;人才投资;培训形式

企业的员工可谓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拥有的核心资源,企业能够提升效益,其主要原因要归功于企业的员工。而企业新员工可以说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企业对其业务能力以及其它相关素质进行培训,对企业的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新员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分别是新手、外来人员、内部岗位更换的员工。新手就是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外来人员指的是通过跳槽等途径入职的新员工;岗位调换的员工就是指同一个企业对内部员工进行岗位更换。当前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都要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因此企业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

一、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意义

企业对人才的管理分为六大模块,其中新人的培训是其中之一,实际是企业对人才的投资,也是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企业对内部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企业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对培训新员工,提高员工岗位技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优势

企业的发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新员的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给予员工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得员工具有更大的发展从而让员工的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推动企业的发展[1]。

(二)企业培训新员工,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渗透,提升企业凝聚力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不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能使企业的精神文化很好的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中。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的责任感,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三)提高企业整体水平,提升企业公众形象

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的检测得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回报率高达30%。新员工的培训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环节,它是一种人才投资,是提高企业效益最根本的途径。企业在同样的规模下,增加人力的投资会得到更高的回报率[2]。

二、当前时代背景下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重视度不够,投资不足

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花费过多的资金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不够经济的投资,其产生的效果过于缓慢,投入和回报达不到正比。另外,他们认为对企业新员工的培训投入过多是一种风险性投资行为,怕新员工培训后跳槽。甚至担心新员工培训之后,会为竞争对手工作;除此之外,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具备新员工的培训机制,也没有员工培训的主管部门,对新员工只是形式上的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3]。

(二)企业系员工培训不够规范和系统

部分企业对新员工培训的同时,以人手不足为借口,让新员工过早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使得员工的培训不够完整,达不到预先的效果,导致员工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工作,其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加大了企业用人风险,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企业对员工培训内容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其形式过于呆板,达不到吸引员工的效果,以单一的课堂形式对员工进行培训,一般情况下都以理论为主。甚至以领导的讲话、代表的发言作为员工的培训内容,使得培训与企业对员工实际能力的需求相背离,培训没有效果。

(三)不及时调整培训策略

一些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只是简单的对企业的基本情况、工作流程的讲解,并没有根据企业的需要培训员工应掌握的职业技能,更没有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改善和创新培训策略。一直遵循同样的培训方式,对员工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不及时反馈和评价新员工的培训结果

大部分企业在员工培训结束后不及时的进行反馈和评价,使得培训方式固化和呆板。另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与用人部门缺乏较好的沟通,使员工培训不能适应企业对员工的需要,造成人力资源与用人部门之间脱节,导致很多时候,新员工的培训没有意义。

三、企业培训新员工的策略

虽然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是如果不培训,员工对企业做不到应有的贡献,使得企业得不到相应的效益,发展滞缓,得不偿失。如何培训新员工已经成为各企业越来越重视的课题,笔者对于员工的培训策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新员工培训

企业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有利于促进员工身份的转变,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同时促进员工充分发挥其本领,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企业要对员工的入职培训加大重视,企业应该站在企业综合实力提升的角度上审视新员工培训这件事,提高企业人才优势,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训投入。另外不能因为担心员工培训之后不能为企业所用就降低人才培训的投资。此外,规模较小的企业,管理人员要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训机制,并对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加大对人才培训的投资[3]。

(二)通过培训,增强员工在企业的归属感

根据调查显示:企业员工的流失有着一个著名的“232”现象,指的是企业员工在企业工作最容易离职的几个阶段分别是前两周、前三个月、前两年。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的新员工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企业内找不到归属感,使其较易离职。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管理上与强硬的规章制度相比,实行文化管理显得更加科学有效。企业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注重企业文化的传播,使员工通过接受培训对企业的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产生与公司文化相适应的工作态度,使员工对公司产生归属感,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培训内容,改变培训形式

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要针对新员工的特点,对培训内容进行制定。企业的培训内容一般包括:企业通识的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企业通识培训主要指企业的历史、企业文化、企业工作流程企业制度的介绍;职业技能主要指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企业要针对员工不同岗位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最主要的是明确新员工入职后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职责,以便新员工在投入工作之后能够快速进入状态,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另外在培训方式上要进行创新,摒弃老旧的培训观念,实行多元化的培训方式[4]。单一的培训方式容易使得培训效率低下,单纯的课堂式讲解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企业可以采取实训的方式对企业新员工进行培训,特别是对于那些一线实际操作的员工,理论的讲解很难让员工掌握应有的技能水平。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员工设立模拟的工作环境,或者操作车间,这样在员工正式工作时,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四)分析时代变换趋势,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在培训员工之前要对每个员工的能力进行初步的了解。根据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对企业新员工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使得培训内容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企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动向,采用先进的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企业的人才发展适应时代的潮流。另一方面,企业用人部门要对企业新员工的培训结果及时反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经常与各个用人部门进行沟通,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培训,并在不断的反馈中总结经验,使得新人培训的效果不断提高[5]。

结束语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发展状况。当今,企业人才的培训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工作。当下我国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企业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并不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投入不足,使得培训水平低下;有些企业的员工培训不够规范,流于形式;另外,有些企业培训方式陈旧,不适应当今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有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结果不及时反馈等。因此企业要对其培训机制进行积极主动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冯娜.浅谈新员工培训[J].中国外资,2012,10:239-241.

[2]王晓东.浅谈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与有效性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2,S6:37.

[3]王响雷.酒店新员工培训四步曲[J].科技风,2013,10:230.

[4]吴蕾.企业新员工培训方案设计――以美的集团辽宁分部为例[J].知识经济,2014,01:122-123.

[5]王维.新员工入职培训研究――以某供电局有限公司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4,31:178.

篇6

[关键词]水利行业 新员工培训 创新方法 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22-01

新员工培训对水利行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有效的培训方式可以帮助新员工更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高新员工的理论修养、知识水平及业务操作技能,同时可以有效帮助新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

1 新员工培训现状

当前,水利单位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各个单位投入培训经费在逐渐加大,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员工培训可采用PDCA循环模型分为计划阶段(Plan)、执行阶段(Do)、评估阶段(Check)、问题处理阶段(Action)。下面主要从这四个环节分析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1 培训计划不完善

目前,水利行业新员工培训以成为新员工入职必不可少的一课,但普遍存在缺乏培训需求调查、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后员工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1.2 培训的执行方式有待改进

新员工培训的具体执行阶段是培训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核心环节。目前大多数新员工培训,仍以集中授课和实地参观为主。集中授课多是“填鸭式”教学,在实地参观新员工也基本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达不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1.3 忽视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评估多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没有深入分析影响新员工培训的主要因素,缺乏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评估过程流于形式。

新员工培训需要根据单位及员工的需求进行分析来确定,

1.4 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

在新员工培训评估过程中,往往会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及时加以总结并纠正,这些问题将会在下一次培训中再次出现,对培训效果造成影响。

2 水利行业新员工培训方法创新

为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本研究将新员工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户外拓展训练,旨在提高新员工的团队意识,同时提升个人的挑战意识与创新意识。第二个阶段是水利枢纽工程及水质监测实验室参观学习,旨在使新员工对水利工程及水质监测有直观的认识。第三个阶段是集中授课专题培训,旨在使新员工对单位文化、相关规章制度、项目申报、职场礼仪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

2.1 户外拓展训练

户外拓展训练不但不可以让新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并熟悉即将共事的同事,同时能满足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使员工渴求不断地完善自己,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热情主动地投入项目任务的完成中,并帮助新员工将此激情延续到工作中去。

2.2 实地参观学习

选择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著名水利枢纽工程进行参观,请水利枢纽工程的相关专家为大家进行现场讲解;安排新员工到与工作相关的岩土工程试验室、水质检测实验室等进行参观学习,帮助新职工更好地了解将要从事的工作,实现由在校学生到单位员工的角色转换。

2.3 专题集中授课

在集中授课阶段,重点安排单位文化、规章制度、水利科技、项目申报、成果管理、职场礼仪、职业规划等内容,帮助新员工更好地了解单位,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环境。

3 培训效果评估

我们对培训学体效果、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对培训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统计表明,新员工对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培训的日程及课程安排的满意程度均较高,认为培训课程安排比较合理。新员工普遍认为采取拓展训练、参观学习、集中授课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单位基本制度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礼仪与沟通、管理知识、与岗位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等课程是新员工最需要的,此次培训的拓展训练、专题讲座、参观学习使新员工受益较大。

意见与建议较为集中的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 将户外与室内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值得延续,建议室内课程的设置更加精炼,让新员工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找哪个部门或者查阅哪些资料可以解决问题。

(2)加强新员工职业规划培训,帮助新T工明确发展方向,有利于调动起新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培训时间安排紧凑,课程安排得比较满,培训过程中安排更多的互动环节。

新员工岗前培训是新员工入职第一课,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此次培训基本达到了团结协作、帮助新员工尽快做好角色转变的培训目标,促进新员工快速融入新工作环境,适应各项科研工作。培训增强了新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意识,同时使新员工对我院概况及相关规章制度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下一步,将在课程设置上做相应改进,选择更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科研人员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职业规划,使新职工能得到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金延平.人力资源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7).

篇7

1、让新员工了解集团,公司概况,规章制度,组织结构,使其更快适应工作环境

2、让新员工熟悉新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工作相关的安全,卫生知识以及服务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培训程序

1、大学生或合同工人数多,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相对集中时,由集团职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培训,共同考核。(不定期)

2、人数较少,分散时,由具体用人单位从中心具体班组负责培训,培训结果以单位和员工书面表格确认为证,职校负责抽查。

三:培训内容

1、中心(公司)岗前培训——中心准备培训材料。主要是要对新来员工表示欢迎;按照各中心(公司)行业特点,中心(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性质,中心(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和本公司服务行业基本素质准备手册或专人讲解;指定新员工工作部门的经理或组长作为新员工贴身学习的辅导老师;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2、部门岗位培训——新员工实际工作部门负责。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部门;介绍部门环境与工作内容,部门内的特殊规定;讲解新员工岗位职责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待遇,指定一名老职工带教新员工;一周内,部门负责人与新员工进行交换意见,重申工作职责,指出新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进行评估,给新员工下一步工作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3、集团整体培训:集团职校负责--不定期

分发《员工培训手册》——(简述东南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描述东南大学在南京市地理位置,交通情况;集团历史与发展前景,集团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集团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集团各部门职能介绍,主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标准等;集团有关政策与福利,集团有关规章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采纳的渠道;解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四、培训反馈与考核

1、各中心(公司)制作的培训教材须经过集团职工培训学校的审核,并交集团培训学校存档,所进行的中心(公司)部门培训应在集团职工培训学校指导下进行。各中心(公司)每培训一批新员工都必须完成一套"新员工培训"表格,部门中心(公司)集团职校的培训链,应环环相扣,层层确认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资料注意保存,并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3、培训结果经职校抽查后,统一发放培训结业证书;职校对各中心新员工培训情况每学期给各中心总结反馈一次。

五:新员工培训实施

1、召集各中心(公司)负责培训人员,就有关集团新职工培训实施方案,征求与会者意见,完善培训方案。

2、各中心(公司)尽快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材,落实培训人选,配合集团职校组建从上至下的培训管理网络。

篇8

1、使新员工了解MT公司的基本背景情况和企业文化。

2、使新员工了解新的工作环境、条件、人际关系、应尽职责、工作内容、规章制度以及组织的期望,能尽快进入角色,并创造优良绩效。

二、培训期间

新员工入职培训期为一个月,包括2-3天的集中脱岗培训和后期的在岗指导培训。

三、培训对象

MT公司全体新员工

四、培训方式

脱岗培训和在岗培训

五、培训工作流程:略

六、培训内容

(一)课堂教学部分

1、企业概况:公司创业历史、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品牌和经营理念,组织机构,人员机构,薪资福利政策,以及新员工关心的各类问题的解答。

2、员工守则:MT公司规章制度,奖惩条例。

3、入职须知:入职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

4、财务制度:费用报销程序以及办公设备的申请领用。

5、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设备安全知识以及紧急事件处理等。

6、沟通渠道:员工投诉及合理化建议渠道介绍。

(二)实践学习部分

1、实地参观:参观企业各部门以及工作娱乐等公共场所。

2、介绍交流:介绍公司高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对公司有突出贡献的骨干与新员工认识并交流恳谈。

3、在岗培训:培训所有新员工的服务意识、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部门业务周边关系等。对符合基本要求并已熟悉掌握了部分基础理论知识的生产技术类员工实施定岗培训,根据各岗位的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和指导,使新员工能快速有效的掌握基本生产操作技能,适应岗位生产需求,最终通过考核,顺利上岗。

(三)户外活动部分

组织新员工和部分老员工一起进行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以及各种户外活动,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团结互助的意识。

七、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分为书面考核、应用考核、他人评价三部分,课堂教学部分以书面考核为主,占考核总成绩的40%,实践教学部分以应用考核为主,占考核总成绩的40%,户外活动部分以他人评价为主,占考核总成绩的20%。

其中,书面考核考题由各位授课教师提供,人力资源部统一印卷考试。应用考核通过观察测试等手段考察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技能的应用及业绩行为的改善,有其所在部门领导、同事以及人力资源部共同管理。他人评价部分由参加户外活动的新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公正评价。

全过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部门根据培训及考核情况,按10%的比例,评选“”岗位操作能手“最佳学习标兵”等荣誉奖项,以资鼓励。

人力资源部通过对培训员工的个人能力、考试成绩、发展潜力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定,最终做出合理、公平、公正、民主的考核鉴定结果,择优录用符合要求的员工。

八、效果评估

1、短期效果评估:针对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被认可程度来评价,包括新员工的评论打分。培训师的评价、新员工主管的评价等。

2、中期效果评估:通过在新员工试用期结束后的考评结果以及第一年的绩效考评结果,来评价其入职培训的效果如何。

3、长期效果评估:通过新员工进公司三年之内的发展情况,来评价入职培训效果。

九、新员工培训的注意事项

1、新员工培训必须在实施之前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新员工的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对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负责人等做出详细的计划,并对执行的过程进行监控。

2、对于新员工培训的责任部门和人员,一定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和职能,分工协作,并保证各岗位和部门担负起各自应尽的职责。

篇9

关键词:新员工培训;人性化管理

在知识、技能更新迅速,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培训作为一种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改变员工工作态度的有效手段,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培训成为企业打造高绩效团队必经之路,也是建立一个成熟、稳定团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新员工培训更是因为其受训群体的特殊性倍受关注,现在大部分的企业都会开展新员工培训,通过培训让新员工能够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并融入团队。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其归属感,从而达到“育人”和“留人”的目的。以员工为核心来设计和推行培训是进行有效新员工培训的前提,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一、新员工的心理特征

了解新员工的心理是做好新员工培训的基础,从员工需求人手设计的培训内容和形式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充分尊重员工的个性需求也正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因素。

(一)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好奇

对于完全陌生的环境。新员工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好奇。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文化、部门设置、产品、企业历史、薪酬和福利、规章制度等等。都是新进员工希望了解的内容。而如何使员工在了解企业的同时,认同企业文化并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就成为新员工培训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渴望融入到团队中

陌生的环境往往会让员工感觉到焦虑和不安,而只有当他们融入群体之后,这种压力才能得到缓解。于是,如何使新员工尽快融入群体对于提升培训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新进员工团队的融洽氛围,能够使得员工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

对于新员工来说能够融入未来的工作团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也是他们所关心的。未来的工作团队会是什么样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困扰新员工的问题。所以提供机会让员工了解未来的团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工作团队也必须列入新员工培训内容。

(三)渴望被认可

几乎所有的新人,都想在新环境中脱颖而出,受到关注,为自己的发展争取机会。所以在培训中应该积极关注所有受训者的表现,对于值得肯定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激励的“及时性”原则,在新员工培训中更能激发员工的热情。当然,这种急于得到认可的想法也会使员工在工作中犯错,所以如何引导员工的主动行为必须给予关注。

(四)希望明确自己的发展通道

很多新进员工特别是知识型员工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对于他们来说,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的展现自我的工作,就是极具吸引力的工作。所以他们会特别关心企业的发展,关心企业对个人的培养和晋升计划。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职业并给出工作发展的建议,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二、新员工培训的设计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新员工培训中,从员工进入公司开始到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方法选择,以及培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到最后的培训评估和新员工培训的再完善,都必须充分考虑到新进员工的特征,尊重新员工的需求,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性化的培训。

(一)热情接待,关注细节

很多企业认为新员工培训就是“讲”就是“宣传”,其实员工更容易接受的是“看”、“悟”。所以新员工培训应该在员工进人公司的那一刻就开始。在对公司不了解的情况下,员工对公司的认知是从他所看到的人和事开始的,热情的接待、专业的回答、精简的入职流程、贴心的服务,自然会给员工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更重要 的是会让员工产生归属感。

有些企业在新员工报到的那天,会在显著的位置挂出欢迎的标语,从大门口到办公区的报道处都贴有路标,每个新员工都会拿到一张流程单,指导员工办理报到手续,大厅设有问询处,员工可以在事先布置好的会议室填写表格并有人力资源部的人负责解答相关问题,会议室中备有饮用水。午饭时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会带自己未来的下属去吃一顿简单的午餐,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能了解和融入自己未来的工作团队。这样的一套程序下来,员工自然能体会到公司的工作作风,更能深刻体会到公司对每一个员工的关注。

(二)精彩而隆重的开场

在开始正式的培训之前。由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致欢迎词,宣讲公司的理念,表达对新员工的欢迎和期许。简短而精彩的欢迎词会让新员工对未来的工作和挑战充满希望。

(三)培训内容及方法

培训内容应该涉及员工关注的所有问题和员工需要掌握的相关技能。为了能够收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应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使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成为必然。游戏、案例分析、讨论、情景模拟等培训方法能使员工更好地融入群体,缓解员工压力,而且“看”、“做”、“悟”的培训方式更符合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培训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表1是新员工培训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也应该事先设计好,应该将员工最关心的内容如薪酬、晋升、培训、企业发展规划等具有吸口引力而且关系到员工自身成长的内容适当放在前面,这样,更能激发员工的热情。

(四)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设计是在充分了解员工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等个人因素的基础上,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制定出的事业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是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是个人发展的目标和通道。它建立起了一种长远的企业与个人的关系,必然使企业更具有吸引力,增加员工的忠诚度。

职业生涯设计应该在员工入职之后就开始。很多员工,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_的“探索阶段”,对于自己并没有准确的认识,更不要谈职业生涯的设计了。在这样一个茫然的时期,给新进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指导和提供相关信息将及时消除员工的困扰,使员工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更加努力地工作。

为了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让员工对自己有更科学的认识。第一。企业可以引入一些比较成熟的职业测试机制,对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动机和职业价值观等做初步的测试和分析,帮助新员工认识自我,明确目标初步制定自己的规划。第二,提供岗位轮换的机会。根据探索阶段的需求,员工更希望自己来尝试不同的工作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为了避免因无法满足这种需求而出现的离职现象,企业应该为新员工提供轮岗的机会,使员工在

摸索中认识自己。在此其间,部门经理必须为新进员工提供帮助,对于个人发展和企业的战略做出分析。提供相关的组织发展信息和岗位信息,使得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目标密切贴合。

(五)新员工岗位培训,鼓励主动行为

员工在经历了相关培训后,开始进入工作岗位,所在部门会为新员工展开一系列提高胜任能力的培训。导师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来负责指导新员工的具体工作,这能使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在DELL公司更是把这种方式推向了极至,对于销售新人的培训使用了“太太式培训”,销售经理就像销售新人的太太一样“喋喋不休”,不断地给予新员工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收到了惊人的效果。没有“太太式培训”的时候,新人第一季度平均业绩为20万美元,经过这样培训,新人在第一季度的平均业绩达到56万美元,远远高于以前销售新人的业绩。

不管是传统的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还是“太太式培训”,其实都是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新员工的信息匮乏。新员工进入企业初期。他们渴望融入群体,并获得认可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在面临信息匮乏的条件下,会主动采取行动获取信息。他们期望能从导师、经理、同事那里获取更多与组织和岗位相关的信息,于是他们会努力融入团队,建立好的人际关系。为了能得到认可。他们会进行自我管理,在观察和模仿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会选择有挑战性的能够创造较好业绩和提供更好发展机会的工作。这种主动行为,是员工自发适应工作的过程,而这个时期也是他们能够更快地吸收和消化培训内容的时期。所以从部门经理到导师都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可以通过开展能够融洽团队关系的活动――新老员工的经验交流会、在网络上开展新员工论坛等方式,创建多种渠道帮助新员工获取信息。充足而准确的信息能够降低员工采取主动行为的成本预期,从而使员工更快胜任自己的工作。由于员工急于得到认可可能会在工作中犯一些错误,导师或者部门经理应该从分析错误的原因人手,提出建议而并非单纯地给予惩罚和批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员工采取主动行为。

(六)新员工培训评估

现在很多企业在新员工培训中忽略了这个环节。导致多年来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一成不变,显然这种缺乏创新的培训已经不再有吸引力,而培训评估则是设计更符合新员工要求培训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测评培训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培训评估主要是用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唐纳德・柯克帕狄克提出的评估模型,他是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4个层面来对培训进行评估的。对于新员工培训的评估,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通过这4个层面,可以对培训方式、内容、导师、环境、日程安排以及培训的效果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而这4个层面的递进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培训效果不佳的根源。从而使得新员工培训更加完善。

总之,要做好新员工培训必须以满足新员工的需求为核心,而且需要在评估和反馈中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只有这样才会使新员工培训更加有效更加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张雪松,“80后”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4)

篇10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来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企业所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当今时代,企业要站稳脚跟,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新员工是企业注入的“新鲜血液”,是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保证,企业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但目前新员工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对其进行全新的思考。

关键词 网络 信息 企业 新员工 入职培训

新员工培训又称岗前培训、职前教育,是一个企业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开始发挥才能的过程。及时、规范、全面的入职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入职培训能帮助新员工快速、顺利地融入企业,用最短的时间度过适应期,建立起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开始为企业创造效益。虽然新员工入职培训意义重大,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是把入职培训作为新员工到岗的一个工作步骤,走过场,完成的只是新员工的入职手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新员工入职培训目的不明确。很多企业把新员工入职培训仅仅当作企业概况的介绍会,认为新员工对所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的了解、熟悉是员工工作过程中的事,不属于入职培训的内容。更不用谈企业文化、新员工归属感了。

2.企业对新员工入职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时间、人力、物力投入不足。部分企业领导重视不够,以为实践出真知;而新员工岗位所在的部门往往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人手紧缺,也急于安排新员工上岗,培训匆匆了事。

3.入职培训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部分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发展过程、规章制度等认知培训,而涉及到新员工开展工作的基本工作技能及心理、素质等深层面的辅导较少。同时不区分培训对象,不管新员工的学历、岗位及工作经验如何,都采用同样的培训方案和课程,针对性不强。

4.培训方式缺少变化。多数企业的入职培训脱离当今网络时展的实际情况,不分析新时代的人才特点,培训方式落后,以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培训人员与新员工学员、新员工彼此之间的互动较少,效果欠佳。

5.缺乏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入职培训和其他岗位培训一样,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是需要培训组织者事后掌握的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在今后的培训中及时改进。很多企业只注重培训的过程,忽视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未建立起有效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入职培训随着培训时间的终止而结束,培训效果不得而知。没有反馈,自然无法改进。

针对当前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我以为从以下方面努力,可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增强培训的效果。

二、系统规划新员工培训的内容

1.企业认知培训

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各部门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流程等内容。认知培训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企业、了解企业, 从而尽快做好自己在企业中的定位。强化企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在员工头脑中的记忆和理解。

2.职业素养培训

主要使其了解一个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工作职业素养。尽快进行角色转换, 以适应工作环境。内容设置主要包括: 工作角色转变与工作绩效、心理资本与员工激励、个人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沟通、冲突和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商务礼仪、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 让大家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判断, 再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思考方法。通过参与丰富的游戏活动, 达到沟通、信任、认知、感恩等目的。

3.岗位技能培训

意在使大家尽快了解企业各岗位的具体工作, 有一个初步了解或接触。做好应战的准备。由各部门的主要领导或指定的教师介绍, 其内容包括各部门的主要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 工作中可能会造成的失误以及目前工作中需要解决或探讨的关键问题, 其形式以座谈和介绍为主。

4.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要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资深领导或企业内训师进行介绍。一定要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岗位设置、职业内容, 客观准确、有针对性介绍, 使新员工在走上岗位之前就有一个设想或梦想, 在以后的漫漫工作之路中去修正, 而不是茫然的服从。

三、把握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主要趋势,提高培训的效率

1.培训呈现高科技的趋势。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发展迅猛,使得计算机及互联网等高科技越来越多地被用作企业培训的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员工的自我辅导培训、远程教育培训、人机对话培训等。这些技术上的突破,使员工培训方式和效果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员工能更快速、更容易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

2.培训向更深层次发展趋势。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企业员工培训领域不断地创新和进步。许多企业已将员工培训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这已经远远超出员工培训本身,如通过员工培训培育企业文化、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员工对企业核心理念的理解、使企业向学习型组织发展等。许多企业培训不仅教授给员工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把高层管理者的思想和理念传达给企业全体员工,使全企业员工在思想和行动上达到一致。

3.培训专业化和社会化趋势。企业员工培训已经由企业内部负责培训,逐步走向社会化。现在,出现了许多可以满足企业员工培训需求的培训组织,有国内的专门培训机构,也有国外的专门培训机构,如一些学校成立的培训部门、专业化培训公司、一些咨询公司等。这使企业员工培训走向了专业化和社会化,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四、建立网络时代的新员工入职培训系统

1.培训需求分析,以保证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公司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

2.培训方案的设计。合理配置培训资源的合理,安排方案的内容,合理规划程序。培训方案设计好之后,并不是立即就能执行,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核定。

3.培训方案的实施与评价。培训方案实施是培训活动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严密控制,随时收集信息并及时调整方案细节,确保培训任务的完成。在完成培训方案之后,培训管理人员必须对该方案的实施效果和效益进行评价。

4.培训效果评价:(1)测试法。在培训之前和培训之后,对培训员工进行两次同样内容的测试,将两次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其间的变化可被视为培训的效果。(2)目标评价法。在设计方案时,就已经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将培训员工的测试成绩与既定目标相比较,可得出此次培训的总体评价。

五、紧扣时代脉搏,改进培训方式,增强效果

1.加强多媒体信息平台的应用,通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大培训的信息量,提高培训的效率,及时通过网络信息丰富培训内容,增强时效性。

2.建立公司员工学习网络平台,及时更新培训内容,敦促新员工反复学习,并及时进行电脑模拟操作,尽快熟悉工艺流程,尽快掌握安全规范。

3.利用公司员工学习网络平台,要求新员工互动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培训教师要随时予以关注,及时答疑。

4.通过公司员工学习网络平台,加强对新员工的学习监控,及时进行考核反馈,保证培训的效果。

六、结论

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应该建立一种长效机制, 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样做的目的还是希望公司能够留住人才, 在职业起步的时候按照复合型的专才去做好铺垫, 才能够培育出适合公司发展的可用人才。只有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企业壮大的空间才会得到扩充, 企业的发展动力才能寻找到不竭的动力之源。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2]陆淳鸿.变革时代的员工培训.价格月刊.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