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07 17:5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的重组和工作流程的再造,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管理和服务。
现代档案管理,是运用现代管理模式与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方法,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益和质量,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广义上理解,现代档案管理包括了与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相关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档案管理工作在电子政府中承担着管理、整合以电子文件为核心的相关信息资源,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的神圣使命,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电子政务环境对档案管理的巨大影响
2.1 理论层面
2.1.1 促进档案部门树立开放式服务理念
电子政务是一个政府部门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向公众、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政府机构提供信息和服务的过程,其管理和服务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进行的。电子政务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使得政务更加公开化、透明化,政府的职能要从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开放模式,有助于档案部门树立一种开放的全新的档案利用服务意识,为档案利用服务开拓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利用服务,就要求档案部门转变观念,改变“坐堂式”的、“你要我供”的被动提供利用方式,树立开放式主动利用服务理念,更大程度地向社会大众开放档案,变传统的主要服务于行政部门向服务于公众转变。开放式的档案服务理念意识,顺应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可以使档案走向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满意社会各方面对档案利用的需要。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以开放的理念,谋划利用服务工作,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档案信息服务利用模式。
2.1.2 档案管理基础理论受到的冲击
档案管理基础理论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受到了多方面的挑战。其一,由于电子政务是在线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它已失去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样形成的文件由谁归档、按什么原则归档就成了一个简单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实质上,这是对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来源原则”的重大挑战;其二,电子政务强烈地要求传统的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进行彻底的改造,以适应其先进的技术要求。这也必然使长期以来作为我国档案工作依据的“全宗理论”发生变化。
2.2 实践层面
2.2.1 档案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管理的基本矛盾不仅限于档案管理水平的有限性与档案利用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而更多地表现为档案信息供给能力与多变的档案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档案管理机构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收集能力、服务能力和用户需求水平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的改变使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向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收集能力和服务能力上转移,以满足千变万化的用户需求。
2.2.2 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急需重组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的存在方式不再是纸质的,而是数字化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具有可随机存取、检索,可快速远程传递等优势,这种区别不仅改变了档案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的组织方式,还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各个业务流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如档案收集工作,电子政务环境下,一旦文件形成后被确认为有保存价值,系统就会对其进行自动归档,通过网络传递的形式使其处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全面监控之下。因此,传统的收集工作“解决档案分散性与档案要求集中利用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3 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管理策略
3.1 管理目标———信息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电子政府为维持系统正常运转而存储的大量有价值信息,即传统的政务档案信息。这部分信息经过档案管理部门的鉴定,将作为档案馆的数字化馆藏而成为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数字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中,由政府部门提供设备和资金,利用档案部门的人力与智力资源优势,进行信息资源的联合开发,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建共享的信息化建设机制。其二是电子政务系统在进行政务处理工作中产生的以电子文件为代表的政务信息,这类信息将成为今后档案信息资源的主体,是未来的主流信息源。
3.2 管理策略———前端控制
电子政府的“整个服务过程变成了一个信息过程,用户的服务要求和政府对这一要求提供的服务都以信息的形式传输,这成为电子政府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因此,电子政府服务过程的实质是信息服务,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的开放是其信息服务内容之一。由于电子的整体性、连续性和现实性,档案管理要在电子政务的整个服务过程中发挥作用,就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后端被动服务阶段,而必须采用积极的“前端控制”策略。
“前端控制”策略,就是要求档案部门积极主动地提前介入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等工作,并使自身工作与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同步。总之,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策略是“系统原理的要求,是背景保留的要求,是即时归档的要求、是长期利用的需要,是信息安全的需要。”
3.3 管理保障———信息安全与标准规范
电子政务环境下,信息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向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信息安全问题与标准规范问题是档案管理功能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易受攻击性和安全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使档案部门将要面临更多的安全问题。
篇2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政务;数字鸿沟
一、我国电子政务面临的“数字鸿沟”的现状
电子政务是互联网时代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新内容。政府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来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效益,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实现政务创新。
数字鸿沟问题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地区、行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和“知识分隔”问题。数字鸿沟问题的存在使得整个社会被分成两个不同的信息群体,即信息强势群体和信息弱势群体。
尽管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但是普通群众对计算机的实际运用水平还很低。如何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运行机制和新型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规范。也同样是由于观念上的误区,造成政府网站内容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从而形成电子政务中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出现困扰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重大瓶颈之一。“数字鸿沟”既是我国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又可以转化为“数字机遇”。
二、解决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几点建议
1.解决“数字鸿沟”,推广电子政务是一个行政观念改变的过程
首先,公务人员要正确理解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益的重要意义,明确其重要目标是追求显著的管理效益。其次,电子政务突破了静态模式的限制,其生命力在于动态的政务创新,是以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行政服务流程来体现的。因此必须认识到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持续地更新、维护与改进。
2.解决“数字鸿沟”,就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如今,经济的发展已经不能依靠单纯的市场行为来完成,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政府必须切实解决好信息技术的普遍服务的问题。加强对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核心技术的科研和开发。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实施电子政务要考虑发展的现实需求,建立一套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首先,要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为主要目的,逐渐实现政府内部公文电子化。重视开发和完善政府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资源,构建政府信息骨干网络,保证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其次,采用灵活的信息开发机制和策略,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最后,加强对政府的信息回应监督,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推广其他复杂的公共性业务。诸如电子商务、电子采购、电子审批等。
3.消弥“数字鸿沟”必须大力促进信息产业发展
数字鸿沟是由于拥有信息工具和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的不同,从而导致在获取信息、知识等方面存在差距,进而产生发展机遇上的不均衡。因此,我国要弥合数字鸿沟,不能仅仅依靠电子政务建设,还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首先,注重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基础研究能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次,强化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社会需求是发展信息化的永恒动力,只有在人们对某种技术感兴趣的时候,一种技术的使用才可能深入人心;必须努力使专业技术平民化,顺应数据技术的普及趋势。
4.提高公民参与度,为公众提供信息渠道,加强与公众的交流
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应该为公众提供的信息渠道包括公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公众和政府部门的上级管辖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政府部门和上级领导部门之间的信息渠道。
作为公共服务接受者的民众,彼此之间的信息化知识、信息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这种状况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普及性。因此,降低电子化服务对民众的准入门槛,是推进电子政务、消除数字鸿沟的一条思路。在推行公共电子化服务的时候必须以公众为中心进行业务流程重组,打破各业务部门在空间上的限制,克服因部门分割所带来的程序复杂、手续繁琐、周期过长、效率低下等弊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总之,我们要善于“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跨越数字鸿沟的合力。我们既要看到发展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政府与群众的沟通等方面的有利因素,同时也要保持审慎客观的态度,尽可能地完善电子政务的基础条件,保证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我国电子政务的“数字鸿沟”将会逐渐缩小直至弥合。
参考文献:
[1]王元月 纪建悦 林则夫:电子政务及我国发展战略研究[J] 科研管理,2002.
[2]焦宝文等:中国电子政府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王 颖:电子政务与信息技术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4]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祝小宁 刘婷婷: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7]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8]李绪容 徐焕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电子政务是相对于电子商务而提出的新概念,国外称为电子政府(EG,Electronic Government),其核心内容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因此,电子政府又称为虚拟政府。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突出问题就是电子与政府的业务工作缺乏有机的联系。例如有的政府网站内容非常有限,一般只有概况、单位简介、招商引资信息等一类信息,或者只有简单的公文内容,而很多数据库并没有在网上公布,从而形成数字孤岛,造成资源共享困难;有的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或者信息不能定时,2003年还在看2000年的网页;大部分网站没有内容检索,网站交互性不够强,更谈不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传播视频、音频信息;一些政府网站尚处于“形象工程”阶段,没有实际应用价值,“政府职能”的网上实现仍然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些单位大量的办公电脑的应用只限于打字,网络的应用只限于浏览消遣,与办公流程实际业务脱节。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症结是在电子政务的观念上存在误区,即认为有了电子办公的设备就可以实现电子政务。其实无论是办公自动化还是政府上网,都是政府业务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离开了业务部门的参与,也就无所谓“电子政务”了,因此,必须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将政府部门的业务工作流程制度化,才能达到计算机化、网络化的要求。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包括本机关内部,也包括其它机关、团体、企业和社会公众,这在实质上是政府管理领域里行政管理方式的革命。
另一个症结就是数字鸿沟。尽管目前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但是计算机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和网络的实际运用水平还很低。对计算机的生疏感和神秘感导致对计算机的排斥感,在不少领导者和政务工作人员中存在,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数字鸿沟。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和数字鸿沟,我们不知道怎样来建立电子政务的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知道怎样来建立新型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知道怎样将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同样是由于观念上的误区和数字鸿沟,造成政府网站内容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和数字孤岛,影响人们对“政府上网”的信心。因此,通过学习培训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和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子政务队伍,是电子政务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电子政务的推行是一个行政观念改变的过程
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以及电子政务对政府改革的巨大作用等内容有正确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电子政务观念。
首先是政务观念的改变。要使电子政务得以顺利成功的推行,必须提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树立电子政务的正确观念。首要问题是对领导者和公务人员要树立推行电子政务是适应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活动的需要的正确观念,充分认识实施电子政务的必然性,正确地理解电子政务对于提高政务管理效益的重要意义,明确其追求显著的管理效益是重要目标。电子政务的管理效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加强政府内部管理,获得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减少人员开支,基本实现无纸办公等效益;二是通过政府监管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化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关键。
其次,必须认识电子政务建设的结果不仅是完成一项IT工程,而是改革旧的管理模式。开拓一项需要长期运行的新型管理流程。政府网站的建设成果不是仅仅做出了若干网页,而是开始了一项以网站为重要纽带的服务流程;它需要持续地更新、维护与改进,永不停息;网上审批同样也不是一件可交付竣工的工程,而是开始了一种新的行政服务方式,人们要以这种新的服务方式一直做下去,并将在服务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政务流程,直到有更先进的服务方式替换旧的流程为止;如此等等,完全不同于一座楼、一座桥,建成后就可以交付竣工,任由别人去使用。电子政务突破了静态模式的限制,其生命力在于动态的政务创新,是以不断开发和完善新的行政服务流程来体现的。电子政务是否成功要通过社会实际运用的检验,因此在电子政务实施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工作,使社会各界都来支持电子政务,共同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是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强政府的管理,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效率、科学决策、改进和完善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一项系统工程,会带来权力机构、行政管理方式、官员思维方式甚至官员人数等方面的变化,带来部门利益的重新调整,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不同的要求。因此电子政务的实施是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网络化,是管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政府的管理职能将有根本的转变。只有这个转变过程完成了,才能说电子政务得以实施了。
电子政务的实施是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更新过程
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和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填平数字鸿沟,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基础。
对于政府工作人员来说,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处理办公政务是最起码的要求,把计算机应知应会(即知识和能力)作为公务员考核的必要内容是理所当然的。应该看到,目前我们政府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整体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只限于玩电脑游戏。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电子政务犹如文字水平对于文书写作一样重要,只有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了,电子政务才有发展的前提条件。填平了数字鸿沟,信息孤岛才可以被逐步征服。计算机网络犹如高速公路,计算机犹如汽车,公务员犹如驾驶员,电子政务犹如货物,没有熟练的驾驶技术,汽车是跑不快的,高速公路就体现不出价值。毫无疑问,普遍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电子政务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之一,也就是当前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培训的重点是应用,对于接受培训的人来说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者和使用者,只需要学习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知识和操作能力,而没有必要去深究系统是如何构造和设计的。就象学习汽车驾驶一样,学习者并不需要去深究汽车的设计制造原理,但是必须熟练掌握驾驶技术和交通规则。
政府工作人员或公务员计算机运用知识和能力即“应知应会”包括四大部分:
1、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包括操作系统的使用和系统的维护,应用软件的安装与配置,电子文档的建立、编辑、考贝、删除以及压缩解压,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处理,计算机相关外围设备(打印机、扫描仪、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等)的使用;
2、网络应用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址和域名、通讯协议,网页的浏览与编辑,网络(下转第64页)(上接第57页)信息的查询、获取与,文件的下载与上传,用户登录、口令、电子签名,电子邮件的使用、保存和处理;
3、病毒防范和安全保密。包括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的使用维护以及对计算机病毒概念及其危害的认识,信息保密的法律法规;
4、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使用和政务流程规则。
这四部分知识和能力是电子政务的操作技术基础,是从事电子政务实际工作的公务员所必须掌握的“驾照”。
篇4
(1)钻研违景与意义
一.钻研违景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带给我国10分有益的启示。以美国为例,二000年九 月,美国成立了政府第1网站,旨在加速与民众的交换,减少政府工作的中间环节,让公家能更快捷的获得相应的服务,并能够在网上办理合同竞标以及贷款等事宜,与此同时,美国的网上交易业务也全面开展,政府债券、货泉买卖等1系列网上交易全面推动以及开展,并出台相干法律实现政府的无纸化办公,以更好的增进与公民的互动的沟通,并以马里兰州为试点,逐步推动网络政务的百分百,同时财务状态进行必定的管控,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从中咱们不难看出,发达国家电子政府的推动是与政府的改革互相增进以及影响的,同时也重视制订相干的规定以及技术请求,把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公民的实际需求联络在1起,在施行进程中更重视由简到繁,由难到易的。
因为经济以及历史前提等缘由,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为迟缓。二00一年以来,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中央到处所的平台,实现政务信息的实时以及反馈,成为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症结环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接踵提出了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以北京为例,到二00一年底,北京的电子政务建设初具范围,包括人口、车辆、税收等信息资源的数据库也已经构成,政府各个部门以及机构的办公自动化程度也患上到了很大提高,中关村已经基本实现网上办公以及交换,全市规模内网络信号优良,跟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美,中国推动大部制改革,职能类似的部门合并为大部委,这类合并政策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发生了首要的推进力,旧有部门间系统间的信息整合问题,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尽管获得了首要进展,但总的来讲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各地区、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还存在着许多的理论以及现实问题没有解决,未来电子信息化的发展规模愈来愈广,所需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电子政务更应重视调和以及计划的统1,求真务实,以民为本,真正起到对于政务工作的有效补充以及增进作用。
(2)国内外钻研综述
一.国外钻研
电子政务最初的钻研以及实践都从西方国家开始,且拥有时间早,出发点较高等特色,在建设以及发展进程中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患上国内鉴戒以及学习。美国于二000年九月开通世界第1个政府网站,并将之命名为“第1政府”网站,开启了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序幕。网络实现了分级分层次,资源信息健全,体系完备,已经经初步知足电子政务网站的请求。二0 世纪 九0 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1场重塑政府以及公共部门职能的思潮在世界规模内广泛传布,国外西方国家纷纭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来重塑本身政府的职能,塑造更为开发民主的政府形象,如美国总统小布什无比注重电子政务建设。他提出(二00一)政府要同时实现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以及提高管理效力以及服务质量,独一可行的路径就是发展电子政务,应用互联网实现政府办公的电子化、网络化。Criadl J Ignacio 以及 Ramilo M Carmen(二00三)提出电子政务是1个拥有高度实务性的概念,对于其钻研应结合实际案例开展,并终究作用于对于实际的指点。跟着第2轮信息技术浪潮的深刻以及政府加强本身行政体系立异意识的觉醒,政府机构更为关注运用信息化手腕处理行政服务业务,晋升治理能力,电子政务成为政府转型以及革新的首要技术支撑,他们认为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节省了公共财政的支出,同时有助于政府部门与公家的沟通以及交换。Douglas Holmes(二00三)提出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坚持目的导向,即晋升办公效力、降低行政本钱、改善政府以及公家的瓜葛,增进区域经济发展。Grant Geald以及Chau Derek(二00四)主要钻研了电子政务的体系模式、运作流程以及管理法子,提出当前前提下网格化管理是电子政务运作模式较合择的选择,电子政务的顺利运转离不开上级政府的鼎力支撑、资源的兼顾调配。
从上述学者的阐述中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发展给政府办公方式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国外的钻研偏向于民主以及公家介入在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的首要作用,同时缭绕电子政务触及到的政府行政管理层面,政策施行层面。公家具体利益层面进行了深入的钻研以及探讨。
2、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电子政务理论框架
近些年,信息化发展加快,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与电子政务发展相契合,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的建设以及发展,成为公共服务理论的拓展,也是公共服务理论新的课题以及钻研思路,公共服务理论通过强调电子信息装备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的先进性以及便捷性,电子政务手腕在提供公共服务时能发生更多的附加价值以及功能的延展,不但能拓宽政府部门的管理以及服务手腕,同时能进1步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跟着政府加快本身的转型以及革新的步伐加快,构建完美的电子政务发展体系意义重大。
(1)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有名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夫妇为代表的学者对于新公共管理学及运用企业改革精神进行政府改革的批评进程中发生的管理科学,它强调公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公共权力,赋与公家自由话语权,以更好的实现公共利益。新公共服务理论是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本色上是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继承以及拓展,它承认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于当代社会管理的首要意义,提出更为关注民主建设以及体现公民价值、更能实现社会需要的新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可以被概括为:
第1,政府职责在于服务不是掌舵。政府的首要作用在于了解以及掌握公民意愿,并尽力匡助其实现价值以及利益,而不是拟定方向操控或者驾驭社会,政府应当在社会运行以及管理进程中扮演服务者以及裁判员的角色,并致力于建设更公平公正的社会运行机制,对于于可以
有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应当下放权力,充沛施展市场的抉择性作用,是公共服务体系更为多元化。 第2,全面思考,公道行为。政府对于于本身要有科学的定位,为实现公共利益要全面计划,制订公道的目标任务,当真实行职责,并确保公家的有效介入,同时1些政府在施行政策进程中呈现的权力扩张问题也值患上深思,如何使政策能顺利施行同时达成对于政府权力的制衡,是政府立异管理模式提高政府行政效力的核心以及重点。
第3,把实现公共利益放在政府工作的首位。公共利益是社会发展以及改革的持久动力,政府只有当真实行好管理职责,建立以人为本的思路,充沛注重公民的价值以及利益,能够为公民提供1视同仁的公共服务,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的实现,才能更好的创造公共利益以及价值,制订以公家利益为导向的行政体制,实现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
第4,正确认识公民[文秘站:]价值,做到服务于民。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瓜葛是服务以及被服务的瓜葛,公务员的 职责即是将政府的服务者的角色当真实行以及实践,但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还不够完美,法制不够健全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公务员对于公共服务属性认识不足,官本位思想严重,不能从公家的利益角度动身,从而不能轨制科学公道的方针政策,如果政策的制订仅仅把公家当作简单的受众,所谓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只无非是对于原有管理轨制的改进,因而应当重视公家的监督以及介入,从公家的利益以及角度动身,科学轨制政策以及方针,提高行政效力,建立优良的政府形象。
(2)电子政务的内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与涵义
跟着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的电子政务也患上到了必定的发展以及实践,1方面政府管理面对于多方压力亟需自我革新,另外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为公共行政管理的立异提供了途径以及思路,因而电子政务也患上到了愈来愈多的社会认可。从广义上说,电子政务也能够理解为网络政府,通过互联网政府可以参阅信息,设置自己的门户网站,将非保密信息在官方网站进行及时的公然以及公布,政府之间可以在网上沟通以及改良工作,网民也能监督政府的工作,与政府进行直接交换,完美政府工作。在信息科技以及互联网技术极大的扭转着人们的出产以及糊口方式的今天,增进政府职能转变,鼎力推动政务公然,提高政府管理的质量以及效力,成为各级政府的共鸣,因而加大电子政务的施行力度,使其成为新时代政府改革的突破口,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电子政务的意义以及影响
信息时期的快速发展需要政府改良以及变革以往的管理模式以及思路,而电子政务的发展能有效的推动网络平台与政务信息的衔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有效改良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全面晋升了政府的业务能力,并简化了办事流程,精简了人员编制,使政策的执行以及操作环境患上到了很大的晋升。
(一)电子政务的推动提供了优良的政治环境。电子政务的发展改善了以往政府的管理方式,提供了1种更为亲民以及利民的服务模式,净化了政府管理的政治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公务员的素质以及能力,重塑了政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祥和决策能力,电子政务的核心目标即是树立不乱、高效、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能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服务,而公务员是政府政策的执行者以及服务者,施展侧重要的链接作用,因而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在必定程度上加快了公务员本身能力建设以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同时也加快了政府的行政效力,晋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3、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九
(1)敖汉旗简介………………九
(2)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九
4、敖汉旗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四
(1)网站服务意识有待加强……………一四
(2)公共服务的完备性不足…………一四
5、进1步完美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的对于策建议………………一七
(1)健全部制完美轨制………………一七
5、进1步完美敖汉旗电子政务建设的对于策建议
(1)健全部制完美轨制
一.健全安全保障体制
网站建设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以及引导,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同时也发生了大量的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入侵等等问题,使患上网络信息安全部制不健全,1方面影响网站的正常运转,降低网站服务质量,影响政府公信力。另外一方面,政务网站信息的泄漏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以及不乱,所以,处所政府应高度注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网络技术的利用,晋升网站安全管理水平。1,结合处所实际以及国家相干规定,轨制安全管理规定,并设置相干的安全等级,以加强对于规定的贯彻落实。2、提高网站的安全管理水平,公道设置管理机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规范各类设施的操作流程,对于信息以及子网站链接进行严格把关,确保网站信息安全。3,支配具体工作人员对于网站运营情况进行适时监控以及管理,及时排除了过错信息,加强对于数据的妥善处理,完美基础设施建设,并对于首要的数据信息系统备份,做好硬件预案,以备突发状态,同时,注意相干部门的调和以及配合,保障网站的正常运转。4、完美技术管理。安装防监控监听软件,树立系统监测保护平台,逐渐树立起身份认证安全系统,加强对于后台服务器的监控,运用多种手腕如内部局域网等方式,保障低层次网站的安全以及不乱,对于于现有技术人员没法解决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聘用专业机构进行分析以及钻研,确保网络安全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结语
融会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第3次科技革命的良好成果,电子政务的发展蕴含着巨大的潜能,而对于于正处于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中国来讲,电子政务的发展更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抉择政府部门管理以及服务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着力点以及抓手,因而需要足够的信念以及耐心不断加以完美。电子政务是1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但包含国家以及处所政府的紧密配合,更需要大的社会环境下,部门、企业、社会集团、公民等多方介入以及支撑。笔者认为可以患上出下列结论:
1是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增进了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刻,并为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办公流程及日常业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电子政务利便以及快捷的特色,未来将会使1部份行政项目大量简化以及减少,从而增进政府职能的提高以及优化。
2是电子政务工作的有序展开离不开健全完美的监管机制,要施展好电子政务网站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就要树立起长效的监管机制,保障大众的话语权以及知情权。
3是统1的电子政务平台是政府实现为民办事的基础以及条件,要不断完美网上办事功能,加快网上办事项目的精简以及整合,让网络办事平台真正为大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强化政府职责,提高政府公信力,时时关注民情,关切民意,改良工作风格,提高工作效力。
篇5
一、电子商务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无纸化”和“无址化”是电子商务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也正因这两个特征的存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无纸化”是指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无纸化,买卖双方的合同、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无址化”是指电子商务的交易者具有多国性和流动性,不受时空和地域限制。“无纸化”和“无址化”的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电子商务无纸化使贸易流动化、国际化,打破了传统的地域和交易模式;二是电子商务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额难以统计;三是“常设机构”概念受到挑战,纳税主体的认定发生困难;四是“无纸化”使有形产品交易和服务交易在税务处理上难以区别;五是“无址化”交易利用因特网进行产销直接交易,使商品的中介作用削弱和取消;六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使商品交易和提供服务地点全部通过网络实现,使印花税的征收受到影响;七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使财务信息无纸化,传统的税务稽查都离不开对账簿资料的审查,而网上贸易是通过登陆网络交易平台达成交易,交易数据、账簿、凭证、支付记录是以电子资料的形式存在,而且可以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给税务稽查带来困难;八是电子商务的“无纸化”和“无址化”可成为新的避税方式。
二、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采取的税收政策
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达国家坚持对电子商务交易不征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电子商务对其国家的税收流失较少,相反还有利于这些国家向别国推销电子产品。因此,发达国家均选取对自己有利的电子商务不征税政策。二是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收制度,电子商务的发展会造成大量流转税收流失,影响到本国的税收收入,因此这些国家积极主张对电子商务征税。
美国是实行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国家,美国政府一直提出对电子商务不征税。欧盟规定,其成员国的公司必须缴纳增值税,而对于来自欧盟之外的企业却不用缴纳增值税,使得欧盟国家的企业在电子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欧盟提出拟对欧盟以外的企业向欧盟国家的消费者提供电子化商品和服务征收增值税。这一方案的提出,受到了欧盟15个国家的欢迎,但立即遭到美国的反对,美国政府和企业界指责欧盟破坏了国际上对电子商务交易税收的有关规定,是无理地将税收强加于人,是对欧盟国家的保护,必将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美国和欧盟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根本分歧可见一斑,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得到解决。
三、我国对电子商务应采取的税收措施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的税收征管模式,流转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较高。虽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网上交易数额相对于传统交易的数额比重还很低,对电子商务征税暂时不会给我国财政收入带来较大提高,但从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讲,我国在近几年内逐步制定和完善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与相关部门合作,实施多方监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对新兴的网络贸易的约束已显得力不从心,应及时对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条款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对网上交易暴露出来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种、税目等问题实时进行调整。税务机关应联合财政、金融、工商、海关、外汇、银行、外贸、公安等部门,共同研究电子商务运作规律及应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纵横交错的管理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共享,解决电子商务数据信息的可控性处理,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
(二)建立网上交易经营主体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制度。在现有的税务登记制度中,应增加关于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管理条款。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即纳税人在办理了网上交易申请、登记手续之后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务登记,取得固定的网上税务登记号,所有从事网上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凡建有固定网站的都必须向税务机关申报网址、经营内容等资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号码和税务主管机关必须明显展示在其网站首页上。作为提供网上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运营商,在受理单位和个人的网上交易申请时,还应要求申请人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传真件,并向工商机关和税务机关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从户籍管理的出发点确保税收监管初步到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网上交易的信用度。
篇6
无可否认,如此服务的确是大大方便了用户,满足了对个人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的需求。只是问题就在于最少5元一次的服务价格,作为普通民众,第一感觉便是质疑电子政务的宗旨。
事实上,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正在怪现象中盘旋。
我国电子政务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它的发展与信息化相对同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电子政务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反观发展多年的进步,不难发现,在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虽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到电子政务,可其效益却很难发挥,基本停留在信息阶段。有的地方政务网站和信息中心的建设无非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网站中的许多办事公共根本没有开通。
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与信息化一样,在于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企业通过发展信息化管理,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
与企业情况类似,电子政务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办公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带来公众与政府发生联系时直接费用的降低和时间上的减少。由于政府的服务对象是所有公众,公众降低费用的累积相当可观。
可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电子政务给政府运营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对政府运营产生明显影响。据英国政府主管互联网的官员讲解,未来10年间,英国400万名公务员队伍中,至少有1/5,即80万名公务员将因他们的工作被互联网取代而可能失业。
如此一看,我们就非常明了我们的电子政务尽管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却不能得到切实发展的原因了。根本在于管理体制!
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当前最“难”的考试,几乎超过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全国每年招聘的公务员肯定要超过每年退休的人员总量,美其名曰为“工作太多,人手不够”。同时,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几乎每年都在上涨。甚至有部分经济学家要求将公务员队伍“培养”成为中产阶级。于是,公务员成为现今社会的热门职业。
可电子政务的发展却与之相背。那么试问,在这个事关自身发展的大事上,还有谁会去尽心竭力呢?他们对于所谓人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但对于服务的建设总认为是一种“奢侈”。无非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电子政务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对于应付之事,也一直不少见。
再回到收费问题上。其实现在即使开通了网上办事的某些地方,它们也同样在收取和以前一样的费用。对于这样的行为,肯定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服务提供方来看,为你提供服务,向你收取相应费用本是应该。从公众角度来说,国家正是在花我纳税人的钱,为我提供服务也是理所当然?
在这里,就必然涉及到一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个人信息查询的部门到底是个什么单位呢?据介绍,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是2001年3月27日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属公安部管理。所以它即使不属于国家机关,也应该是事业单位。因此,它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应追求利润最大化,绝对不应向消费者转嫁亏损。
有相关IT知识的人都知道,要维护此信息系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成本。但单纯从维护的角度看,5元一次的收费价格,显然已经超出了成本概念。试问此服务中心,如果你所提供的服务是定位在赢利层面,那么,作为版权所有者的个人在你出卖这些信息时是否也该享有相应的利益呢?
可如果从用户层面看,假如你真的需要查询一个身份信息,在传统方式下,花5元能够查来吗?显然不可能!而且必须承认,5元如果真能办事,绝对不是多大的一个数字。这样的情况与2005年浙江省政府组织民营企业家到高校参加管理班学习,学费由政府买单而引起广泛争论的情况似乎有些相反。根本的问题却一样,那就是,公共服务的单该由谁来买?
篇7
区县电子政务承担各种信息交换和‘港务口’的角色,所以区县的电子政务统一信息平台建设需求非常迫切;介于区县资金压力、建设能力及维护能力的不足和电信运营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需求,由运营商作为集成商的角色进入电子政务市场,本着务实的态度,突出优势,提供多种实用的增值服务,实现微利合作,不仅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能力,而且为今后的ICT业务发展积累了经验,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电子政务 区县电子政务 ICT
1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的含义是:电子政务就是将其内部和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到网上实现,为社会公众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廉洁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包括内部办公和管理、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的网络化。是政府内部工作和对外职能的全面信息化。
2 电子政务的优势
电子政务对于促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建立信息时代新型的政府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优势和作用。
(1)实施电子政务,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
(2)改变政府管理方式,遏制权力腐败。
(3)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大大降低行政成本。
(4)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当前的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直到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这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2001年8月,国家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成立,电子政务被列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2002年1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京成立了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标志着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已经全面启动。2002年5月,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推出《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第一版)在全国发行,这说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始全面的正规化,标准化。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党的十七大报告仍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要求“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得电子政务网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已经初见规模,其实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4 联通公司以合理的商业模式助推区县电子政务建设
4.1 联通公司及其他电信运营商在推广电子政务方面的机遇及挑战
随着3G牌照的发放和运营商重组落下帷幕,我国通信市场进入了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时代。在个人市场趋于饱和、用户ARPU值持续下降时,运营商急于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于是将目光投向了行业应用的市场。电子政务的建设成为公司的ICT重点项目,尤其是公司同延安市政府在2012年11月签署了“智慧城市”项目后,电子政务项目成为了一块极好的试金石,能否摸索出一个双赢的商业合作模式,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4.2 运营商建设电子政务的优势
联通公司为中国国有特大型电信企业,经营范围涵盖所有与电信业有关的业务,具有一级集成业务资质;市一级的公司拥有专业的建设和维护团队;县一级的公司设有也设有维护部,可以给用户提供7×24小时服务;联通公司与全国各著名软、硬件生产企业有战略合作协议,联通公司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的购置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有效降低电子政务平台及网络的建设成本;作为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公司实力雄厚,有能力垫资建设大型项目。
5 列举、介绍两个区县电子政务建设案例的优点
延安联通公司积极参与区县电子政务项目建设,2009年建设洛川县电子政务项目、2010年建设吴起县电子政务项目、2011年建设宜川县电子政务项目,项目先后通过陕西省工信厅组织的系统平台验收工作,评审专家团对建设效果给予好评。
下面将吴起和宜川的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情况简单的说明:
从图上可以看出,联通公司作为集成商给吴起和宜川县配置的服务器、存储、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设备均为目前主流高端产品,配置大大高于指导标准,安全设备及软件齐全,组网方式完全按照工信厅下发的指导意见执行。
从系统实现功能上看,联通建设的系统平台不但满足了区、县政府基本的办公需要,扩展功能也均实现,短信提醒服务更是满足了政务信息及时传达的需求。
从平台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上看,我们按照政府要求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软硬件系统,保证对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也有利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配备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网页防篡改、杀毒软件等软硬件,网络安全体系完整,进一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6 运营商未来ICT业务合作方向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即信息和通信技术,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 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是公司在ICT业务上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尝试,虽然是微利经营,但是同过集成服务,公司顺利的将传输网路部署到各个政府单位,通过新技术如移动办公、短信到达提醒、集团短号等业务,提高了用户粘性,为未来ICT 业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姚国章.电子政务基础与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互联网实验室.电子政务现状[J].电子商务,2002(07):57-68.
作者简介
李志宏,200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计算数学及应用软件专业,2003年进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延安市分公司工作至今,目前岗位是IT业务支撑组组长,高级主管,工程师。
篇8
关键词:系统认证;物理设计;FD310S
The Physical Design of An Electronic System Certification Chip
LAI Song-lin
(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c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Abstract: In order to prevent illegally cloning of electronic products, the physical design of a system certification chip FD310S which protected the electronic system is introduced. Based on Hua Hong NEC 0.35 μm 1P3M technology, the timing closure design flow of Soc Encounter is used, including floorplan, timing-driven placement, static tim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clock tree synthesis and timing-driven routing. After achieving timing closur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 special shape reused I/O pad and the power rings of whole chip are created in Virtuoso environment. The design has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DRC (Design Rule Check) and LVS (Layout Versus Schematic).
Keywords: system certification; physical design; FD310S
1引言
目前,电子产品非法克隆、复制,所谓“山寨”现象普遍存在,例如数字机顶盒、GPS导航系统、智能手机等大众电子产品最易被克隆。一些专业的电子产品仿制公司可以根据客户所提供的样板和样机完成从电路PCB板的抄板、板上加密程序解密复制、功能样机制作、全套技术资料提取等服务。非法抄板复制严重损害了原创产品的利益,导致品牌受损,并造成行业竞争恶化,利润极低。
通常,技术人员采用软加密、硬加密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保护。当今市场上已经存在的具有防复制、加密等功能的电子系统认证芯片有Atmel公司生产的具有多用途的AT88SCxx加密存储系列芯片,韩国NEOWINE公司开发的电子产品防复制芯片ALPU系列,上海芯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Z8802防复制加密芯片和深圳致芯微电子公司的防抄板嵌入式系统加密芯片DM2016等。
本文研究的系统认证芯片是基于ASIC设计流程,采用硬加密技术对系统进行保护。主机启动后或者程序运行到关键位置时,以传输随机密文方式与系统认证芯片进行通讯,认证成功后系统才能正常工作。系统认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由于系统认证芯片是基于ASIC进行设计,复制难度很大,因此可有效实现对电子产品的版权保护。
2系统认证芯片前端设计简介
该系统认证芯片主要由时钟模块、I2C通讯模块、密钥存储模块、密钥烧写模块、解密模块、控制模块等六个模块组成:
(1)时钟模块:产生40 MHz的内部时钟,供内部逻辑电路工作;
(2)I2C通讯模块:通过I2C总线与主机进行通讯;
(3)密钥存储模块:采用一次性可编程ROM(简称OTP),具有一次性可编程能力,产品设计者可以根据各种情况决定内部密钥的内容,一旦写入,不可读出,不可更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4)密钥烧写模块:完成密钥的写入功能,保证密钥的安全写入;
(5)解密模块:采用国际标准加密算法对接收到的密文进行解密;
(6)控制模块:控制以上各个模块的协调工作。
HDL级代码设计完成后,我们在功能验证成功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工具Synopsys Design Compiler,结合华虹NEC 0.35μm三层金属的工艺,编译成RTL代码,然后将RTL代码转换为门级网表,并导出后端设计所需的时序约束文件。
3系统认证芯片物理设计
在前端导出的门级网表的基础上进行该芯片的物理设计,实现从门级网表到GDSII的转换。物理设计采用Cadence公司的SoC Encounter 5.2平台,采用时序收敛设计流程,进行了包括布图规划、布局、时钟树综合、时序优化、布线等步骤,最终导出GDSII文件。
3.1 布局规划
该系统认证芯片共有2个硬核(Block),分别是OTP模块和时钟发生模块。I/O Pad共有8个,分别是一个电源Pad,一个地Pad,五个输入输出信号Pad,还有一个高电压(VPP)与普通信号复用的Pad(以下简称share_pad)。这是因最终的芯片采用的是8脚的封装,为了节省I/O口,选用了这种复用的I/O Buffer。它既用于为OTP提供12 V的编程电压(VPP),也可以作为一个通用信号I/O来使用。但是它的形状与正常I/O Pad不同,我们采用的其他I/O pad宽度为105μm,高度为191.88 μm,share_pad的宽度为215μm,高度为73.12μm,因此在后续工作中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详见3.4节)。
在对芯片进行布局规划时,首先要确定Block的位置。原则上要将这些Block尽量靠Core的边界摆放,这样就可以预留出较大的空间给标准单元以及后续的布线。该芯片中包含OTP编程烧写安全控制电路,和复杂解密算法电路,电路连线很复杂,本文采用了三种方案来摆放Block,方案的实际指标见表1,布局规划结果如图2所示。
为适应封装要求,方案(a)采用长条形的内核形状,该方案在实际布线时很难布通。主要是因为我们采用的是华虹NEC 0.35μm三层金属的工艺,只有Metal1、Metal2和Metal3三层布线资源,水平方向走线的是Metal1和Metal3,垂直方向只有Metal2,垂直方向的布线资源比较紧张。因此,尝试采用扁平形状的内核,使垂直方向有更多的走线空间。方案(b)采用扁平形状的内核,将OTP模块放置在左上角,与时钟模块呈对角线放置,这样布局在内核利用率达71.55%后,在后续布线中顺利通过。另外参考文献[1]中提到逻辑电路的版图形状对布通利用率的影响,作者提出布线区域越接近正方形,布通率越高,因此,尝试采用方案(c),将OTP竖直放置在左边,使右边有完整的方块区域可以布线,结果显示,方案(c)是可行的,但其内核利用率达67.49%时布线通过,面积较大。
因此我们最终采用方案(b)。
3.2源规划
确定芯片的形状、面积后,接着进行电源规划。
首先,利用“Connect Global Nets”菜单命令,连接VDD、GND全局网络。接着对芯片进行静态(Statistical)模式下的功耗分析,设置时钟对应电路节点的翻转率(Toggle Rate)为0.2,系统时钟为40 MHz;在时钟树综合之后得到的芯片内核功耗为32.218 mW,分析电压为4V,因此需要的电流为32.218 / 4 = 8.0545 mA,另外OTP编程烧写时需要的最大电流为5 mA,因此芯片至少需要13.0545 mA的电流。
根据一般布线经验,宽度为1μm的金属可以负载1 mA电流的原则,电源环的宽度为14μm以上,本文设计了3组电源环,宽度均为10μm,水平方向为Metal3,垂直方向为Metal2,电源环总宽度为30μm,确保其可以满足芯片的功耗要求。另外,由于内核的扁平形状,为了降低水平方向的电压降,设计了两组Metal2的电源条,宽度为10μm。为OTP Block和时钟模块均加了一组Block 环,为Block供电,这样可以隔离其他信号的干扰(见图2(b))。
3.3 时序收敛设计
时序收敛在芯片物理设计中至关重要,是芯片物理设计必需达到的指标,以确保电路可以正常工作。本设计参照SoC Encounter的时序收敛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2]。
(1)时序驱动布局
在对芯片进行布局规划的基础上,采用时序驱动(Timing Driven)的方式来放置标准单元。工具会自动寻找设计中的关键路径,平衡其建立时间(Setup)的约束,预先为这些关键路径留足布线空间,提高关键信号线的可布通性[3]。
(2)时钟树综合
时钟信号在物理设计中的实现结果被形象地称之为时钟树[4]。时钟树结构可以减少由于不同路径之间的长度差别而导致的时钟偏差,它是在时钟路径的起点(根节点)和最终到达的寄存器时钟输入端(叶节点)之间插入专用的时钟缓冲器,起到平衡根叶时钟相位差、减小时钟偏移和传输延迟的作用[5]。
(3)静态时序分析与优化
在时钟树综合之前,必须解决Setup的违规,这就需要在布局之后对电路进行静态时序分析和优化。互连线的RC参数提取和延时计算是静态时序分析的前期工作。时钟树综合前的时序分析类型是Setup,即在时钟作用前沿(或后沿)到达前,同步输入信号必须保持稳定的那段时间以使信号不至于丢失[4]。若设计中存在Setup违规,则需要进行时序优化。
时钟树综合之后的时序分析类型是Setup和Hold。Hold要求在时钟作用前沿(或后沿)到达后,同步输入信号必须保持稳定的一段时间,以使信号能被成功地锁存。若存在时序违规,需要进行时序优化。
详细布线后仍要进行时序分析。此时常用的时序优化方法是原地优化(IPO,In-place Optimization),例如,挑选并替换驱动能力大小不一样的逻辑单元(Re-sizing);复制一个逻辑单元去分担负载(Cloning);添加“缓冲器”(Buffering)或用缓冲器去替代两个反相器等方式[4]。
(4)时序驱动布线
采用时序驱动布线策略,布线器在布线时会考虑每条路径的时序延时、每个单元的驱动强度以及最大电容和最大传输延迟的限制,以保证时序违规尽量少;并且布线器在时序关键路径会尽量避免迂回绕道使连线尽可能短。
3.4 版图后续处理
完成布局布线后,通过Encounter环境下的Connectivity和Geometry的验证后导出GDSII文件。将生成的GDSII文件导入Virtuoso环境进行版图的修改。
由于本文前面提到的share_pad的高度与其他I/O Pad的高度不一致,所以它无法将Pad内部的电源环连成闭合回路,未连接前的情况如图4(a)所示。我们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将share_pad的GND和VDD分别与旁边Pad内部的电源环进行连接。首先,将share_pad两旁原先填充的I/O Filler删除,留出一些空间来进行GND和VDD的连接;然后用Metal2和Metal3来实现share_pad的GND和VDD之间的连接,并且打上通孔Via2(连接Metal2和Metal3);接着用Metal1来连接Pad内的其他信号,使之连成环。连接结果如图4(b)所示。
3.5 物理验证
将修改后的版图导出GDSII文件,在Mentor公司的Calibre环境下进行设计规则检查(DRC)和版图与原理图一致性检查(LVS)。
设计规则是以器件的特征尺寸为基准,根据制造工艺水平及考虑其它因素,制定出一整套关于各掩膜相关层上图形自身尺寸及图形间相对尺寸的最小允许值。DRC是检查版图中各掩膜相关层上图形的各种尺寸,保证无一违反规定的设计规则[6]。该设计DRC检查到的错误是ME2.i_2,是由于两条Metal2距离太近引起的。定位到DRC错误的位置后,发现是因为Via1(Metal1和Metal2层的通孔)和Via2重叠在一起,导致工具计算金属线间距时是按着通孔的宽度来计算的。解决办法是将Via1和Via2拉开一段距离,并在它们之间用Metal2进行连接。
在进行LVS检查之前,先要在版图的相应位置用金属层标注各个Pad的名称,并且在正确位置标注电源、地的名称。另外,还需要用“v2lvs -v DESIGN_TOP.v -o DESIGN_TOP.cdl -s0 GND -s1 VDD”命令生成cdl格式的Spice网表,并且在生成cdl网表前头加上包含华虹NEC标准单元和I/O单元以及所用到Block的spi文件的命令,例如:“.include ./hh_spi/cz6h_std.spi”。经过相应的处理后,设计成功通过LVS检查,并参加了华虹的MPW流片。
4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应用于电子产品保护的系统认证芯片FD310S物理设计的过程,设计基于华虹NEC 0.35 μm三层金属工艺,采用SoC Encounter时序收敛流程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对其中一个高压复用的特殊管脚进行了处理,解决了由于管脚高度不同电源环无法连成环的问题。本设计成功通过了Calibre的DRC和LVS物理验证。系统认证芯片的最终面积约为6.5 mm2。考虑相关测试信号的使用,本文成功流片后封装成SOP18管座,如图5所示。
参考文献
[1] 张颖, 潘亮. 芯片版图面积的设计优化[J]. 中国集成电路, 2006(7): 57-60.
[2] Cadence. Encounter timing closure guide[M/DK]. CA: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2005:8.
[3] 刘辉华. 超深亚微米SOC芯片布局布线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06.
[4] 陈春章, 艾霞, 王国雄.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5] 王伟, 刘成, 侯立刚, 等. 光栅测量系统芯片后端物理设计与实现[J]. 微电子学, 2007, 37(4): 579-583.
[6] Fontanelli A, Arrigoni S, Raccagni D, et al. System-on-Chip (SoC) Requires IC & Package Co-Design and Co-Verification[C]//IEE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2 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 CONFERENCE, May 12-15, 2002, Orlando, FL. New York: IEEE, 2002: 319-322.
篇9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 发展特征 发展趋势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特征和优势分析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特征。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1.移动接入。移动接入技术是电子商务技术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移动电子商务重要的特征之一。所谓的移动接入就是指移动用户凭借移动终端设备和相关的移动网络进行连接,并通过这种途径来获取相关的信息。目前,移动网络的覆盖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移动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接受电子商务服务。
2.身份鉴别。对移动用户的身份鉴别主要是依靠移动用户所使用的SIM卡来实现,SIM卡所对应的用户是唯一的。因此,SIM卡上的信息也就是移动用户的信息。通过SIM卡就可以实现对每一个移动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此外,通过对移动用户的SIM卡进行编程,就可以实现对客户的银行账号进行存储,同时还可以使用证书等来作为识别用户身份的有效凭证或者进行客户的数字签名、加密算法、公钥认证等安全防范,拥有这些手段以后,就可以有效地拓宽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
3.移动支付。所谓的移动支付就是指客户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来实现一定的电子支付业务。移动支付是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也今后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移动支付的种类较多,根据移动支付的金额可以将移动支付划分为微型、小额以及宏支付等类型,根据移动支付对象的地域特征来划分,可以将移动支付分为远程、当面以及家庭支付等类型,根据移动用户支付的时间特征来划分,可以将移动支付划分为预支付、在线即时支付、离线信用支付等。
4.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保证移动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信息的安全性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还无法完全获得保障,移动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即: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以及交易方的认证和授权等特征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服务特征。
1.用户位置的可确定性。以往电子商务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需求信息的获取,在这一过程中不需要对客户的位置进行确认,也无法实现对客户身份的确认。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凭借定位技术可以十分便捷地实现对客户的定位,同时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当中存储了用户的信息,每个移动终端设备都具有唯一的标志特征,这为客户身份的鉴定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可以有效满足客户的实时性需求。移动网络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及时便利的服务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服务的效率,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实时性需求。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紧急事件发生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其事故的地点和时间无法确定,例如野外急救、交通事故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等;客户对股市行情、航班信息以及天气信息等。而用户持有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且具有极高的效率。
3.渠道的扩展。移动电子商务在企业中运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通信能力,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时随地地接受相关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可以作为企业一个新的营销渠道,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联度,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体验。
二、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个性化发展趋势。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有效地解放了传统经济社会中的个体,而电子商务应用将更好地满足个体对信息以及商品的个性化需求,这也将成为我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产品和服务需求选择商品或服务,并参与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过程中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要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子商务事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取得成功。
(二)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发展趋势首先要实现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对我国网民的调查发现,今后我国的网民仍然会集中在中高收入水平的个人,这类人群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同时这类人群文化程度较高,对个性化需求满足的欲望更加强烈。在个体个性化需求较强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的专业化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其次,是电子商务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发展趋势,B2B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以大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为主要发展目标。
(三)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我国的电子商务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国内电子商务企业在国际市场也获得平等的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外各种优势资源,把握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我国电子商务的国际化水平。
三、结语
现代社会是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消费方式,正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为移动电子商务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电子商务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充分满足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各种需求,不断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成.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与运营模式探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04).
篇10
针对我国传统政府投资管理及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受加拿大政府规划及政府投资管理成功经验的启示,笔者认为省一级“十一五”政府投资规划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借鉴:
一、应尽快出台规划编制条例,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水平
为规范规划编制行为,保障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应该成为当前健全规划管理体制的当务之急。国家《规划编制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省、区、市在国家即将出台规划条例的大背景下应进一步加大规划法制化建设的步伐,尽快出台本省有关规划编制的规章制度,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前期工作、立项、起草、衔接、论证、批准、公布、评估、修订和废止等各个环节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使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有法可依,从法律上明确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尽早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这是规划科学合理的基本保障。
二、要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规划编制领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应主要用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的经济和社会领域,政府投资规划的编制领域应主要在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基础设施、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充分发挥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应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规划编制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统一认识的过程。政府投资规划,应始终坚持以社会公众利益为价值取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更要充分体现公众参与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一要健全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制度,通过规划咨询、论证、评估等活动,在机制上保证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二要有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参与规划编制过程和了解规划内容的权利;三要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在草案形成后,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社会公示,公开征询社会公众意见,尽可能地增强规划的透明度,提高规划的认同度与实效性。
四、应做好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增强规划的有效性
在编制和实施政府投资规划的过程中,一要做好政府投资规划与相关规划间的衔接工作,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之间互相衔接。二要做好部门之间的衔接,避免同一领域多部门重复编制,提高政府投资规划的有效性。三要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规划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约束力,从机制上防范规划与项目脱节的问题。四要通过明确规划编制、的规范化程序,保障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五、应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
为确保规划的有效性,让规划的思路真正落到实处,应坚持以项目为支撑、以土地为载体。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要尽可能进入规划,项目规划要与土地使用规划及城市规划相互衔接,以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同时,政府投资规划的编制,还要充分考虑到政府投资财力对规划编制的约束作用,要集中力量办一些应由政府办的大事。政府投资规划的编制可适当超前,但在总体上应与政府投资的规模相适应,不能脱离实际,增大政府投资统筹安排和综合平衡的难度。随着政府投资财力的增强,对规划的范围也可以进行动态地调整,通过滚动规划的形式,进一步增强规划指导的可操作性。
六、应强调规划的空间协调,增强规划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