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理论范文
时间:2024-03-07 17:52: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混沌;混沌理论;电子政务
一、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首次提出,成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比肩的三大科学革命之一。混沌理论最初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混沌理论中的“混沌”一词,在传统意义上,它是指“混乱、紊乱、无序和没有规律性的事物和现象”。但是“混沌”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它又不同于其传统意义的内容。爱德华·洛伦兹认为:混沌这个术语是用来指代这样一种过程,“它们看似是随机发生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时至今日,混沌理论的基本体系日益走向完善,其研究和应用不仅开创了自然科学的新范式,而且其影响已经延伸到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的社会科学领域之中。作为研究复杂的非线性动态机制的混沌理论把偶然性、非线性、非平衡性、不稳定性带进了公共管理的视野。在公共管理领域,我们对混沌理论的理解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二是临界水平,这里是非线性事件的发生点;三是分形维,它表明有序和无序的统一。”混沌理论不仅大大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并使人们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现实世界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确定性与随机性,有序与无序的辩证统一。目前将混沌理论与电子政务联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而应用混沌理论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特性,研究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及其过程的管理,对发展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实际指导意义,混沌理论为深入研究现代电子政务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提供新的理论手段和理论范式。
二、电子政务的若干混沌特性
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通过对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电子政务具有以下一些混沌特性:
(一)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耗散性
混沌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混沌系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分别进行着信息、能量及物质的交换与整合,同时混沌系统与外界也进行着类似的交换整合活动。电子政务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公众进行双向信息交流。除此之外,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就处于社会、经济的大系统之中,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由此可见,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既在内部进行交换,又与周围环境也有交换的动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在不断地“耗散”从外界输入的数据的同时,通过系统内部各种不同的转换机制,再向用户输出信息。电子政务系统的这种耗散性使得系统在保持开放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又能产生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性。
(二)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
混沌系统不仅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保留其各个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的整个系统新的性质和功能,也就是说混沌系统具有其组成部分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功能。电子政务系统具有非线性,系统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是非线性的关系。从服务对象来看,电子政务的四个主体:政府、企业、公务员和公民这四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也表现为非线性的特点,一方面在服务方面,不同的服务差异可能会导致对最终服务的接受者公众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对政府业务流程的改革并不能产生一定明显的效果。而且政府部门同时是以多种身份来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的,政府部门承当了用户和管理者双重角色,一方面它既是所有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者,又是这些公共服务资源的组织者。其它主体则充当着主动提供服务者、被动接受者、信息反馈者等角色,这使得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倾向于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关系。这些非线性关系的存在也正是电子政务系统无法用单一数据关系表示的根本所在,如何解决各个环节中的非线性问题,也是电子政务系统管理的重要方面内容。
(三)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分形性
混沌系统是一个自相似的结构,在非线性、非平衡的过程中的混沌会产生一种吸引子,系统的状态在吸引区向奇异吸引子汇聚,从而确保了它在整体上的稳定性和收敛性。这使得电子政务系统可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同时具有自相似性,也可使系统仅在某一方面具有自相似性;混沌系统的分形性同时提高了整体与部分之间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相关联的方式。比如,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包含若干“自相似”的子系统,即从中央到地方逐级扩展开来的国家电子政务、省级电子政务、市级电子政务、县级电子政务。在我国,国家级电子政务有中国电子政务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省级电子政务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的电子政务;市级电子政务包括282个地级市和374个县级市的政府网站。纵观不同区域的电子政务,虽然其层次性表现的都很明显,但是不同层次的电子政务系统仍然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具有分形性的特点。
(四)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初值敏感性
从混沌学的观点来看,电子政务系统属于混沌系统,因为它具有混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混沌理论认为,混沌系统的长期行为和结果,会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其长期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初始条件十分细微的变化经过不断地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相同的初始条件,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美国著名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就是这个特征的形象比喻,他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中国古代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就是指这个意思。这种“蝴蝶效应”在现代电子政务建设中是屡见不鲜的,比如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运行及控制方式都没有大的改变,而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失误就可能会导致政府信用危机。因此,电子政务的初值敏感性就要求我们不能忽略细小变化给复杂系统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三、混沌理论下的电子政务建设
混沌理论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永远运动变化的,客观环境也是永远不相同的;面对事物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必然有其深层次秩序在指挥和引导这一复杂系统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运用混沌理论探索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就是要在电子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以变应变,同时在变化中把握秩序。不管是从全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宏观层面还是到每一层、每一部门的微观层面都要遵循这一原则。
(一)规范、统一各地区电子政务建设行为
电子政务具有混沌系统的分形性,一个国家的电子政务系统中包含若干“自相似”的子系统,具有相似的功能和结构,而且它们都在向一个“吸引子”汇聚,这个吸引子就是“阳光行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因此我们应该在尊重各种子系统差异性的基础上,创建一些统一的原则性的规范:既要为各级政府配置合理的行政权力,也需要中央将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建设。一方面,各地方政府要结合该地方的具体情况及发展要求,开展适合本地区的电子,满足本地人民群众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央在赋予地方相应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在尊重各地区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方向,从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中找到共同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权威性。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还要做好利益的相协调工作,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中央和政府关系协调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信息共享平台,不仅要建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共享系统,还要对涉及到整体利益的信息、应该共享的信息都要做到及时共享,防止“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另外,要注意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即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二)创造复杂性,加强民众参与
混论理论强调组织的复杂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的这些特征,电子政务系统都具有。混沌理论的的非线性观告诉我们,将电子政务建设去简单化和明确化,这不仅不可能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而且会产生负面的结果。因此混沌理论要求电子政务建设的转变,由单一管理变为多元管理,不确定性取代确定性,增加其复杂性,要求其必须放松规制,公开电子政务内容,加强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允许和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中来。
(三)重视组织的学习能力,努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公共管理界的时髦话题,混沌理论强调的是组织和个人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加强对变动组织和环境的适应性。虽然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复杂的环境,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产生创造性的能量,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内部的交流与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通过发挥人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来打破既有的结构、规范和程序,在面对偶然的事件中能创新处理措施和办法,从而推进电子政务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林江.公共行政中的混沌与复杂性理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刘洪.经济混沌管理——理论·方法·应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3]罗章,彭莉,肖云.电子政务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SWOT分析[J].电子政务.2008(10)
[4]陈江,曹兆勇.牛鞭效应及其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4(2)
[5]相丽玲,蔡华利.电子政务建设的复杂性特征及其发展策略——基于CAS理论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7(21)
[6]张璋,武玉英.混沌理论与公共行政[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4)
[7]麻晓莉,卢文军.混沌理论视野下的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J].理论导刊.2003(7)
篇2
一.一钻研违景及意义
在网络愈来愈普及的今天,信息传布的效力愈来愈高,人们足不出户便能随时患上知外界即时产生的首要事件,网络的优势愈来愈显明。为了知足人民的需求,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期,提高办公效力,迅速处理政务事务,各政府已经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各电子政务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构成了庞大的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网络的建成,有益于建立政府的威信,对于社会的繁华以及经济发展都拥有重大意义。电子政务网络是各党政机关办公、传递文件、处理事件的网络,是社会最症结的机构的首要工具,因其特殊性所以极容易受到不法份子的袭击。电子政务系统遭到袭击,不管是作用规模仍是严重程度上都会遭遇极大的影响。例如武汉市电子政务内网遭病毒沾染,整个网络瘫痪二四小时,对于社会造成为了严重影响。又例如英美等国家的情报人员通过截获网络数据的方式获取政府下达的首要决策及施行方案,对于国家安全造成为了严重的要挟。以上种种,都表明了对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性的保证,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电子政务网络的结构必需加以完美,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以及持久性;数据传输进程必需釆用安全高效的加密方式,才能在传输速度不受显明影响的情况下,即便网络数据包被非法获取,有效信息也不会暴露。不仅要对于现有的网络进行改良,在不断发展以及建设的新型网络结构中,也要树立相应的安全规范,只有依照公道的规范进行网络建设,方能在方方面面从根本上保证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
一.二国内外钻研现状
目前,国内外都组建了比较成型的电子政务网络,其中每一个子网络包含电子办公系统、数据存储系统、门户网站等等系统,各个子网络均拥有必定的安全措施,总体的政务网络也有相应的安全标准。自从一九九三年-1美国首先提出电子政务的概念,一九九六年美国率先开始建设电子政务系统以来,欧洲的英国、法国,美洲的加拿大、巴西,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接踵启动了建设电子政务网络的规划。电子政务网络的树立赐与上的1些国家不管从经济上仍是事务管理上都带来了优势,我国也对于电子政务网络也逐步注重起来。于是,在一九九九年一月,由中国电信与多家党政机关、部委进行联合,共同协商,开始建设电子政务网络,早期目标是实现各级政府在网络长进行互联,实现公然信息、官民互动、网上报税、远程服务等项目。仅仅1年时间,在全国规模内的各级党政机关、部委申请的域名就到达二四00多个,办公效力大大晋升,可见电子政务网络对于提高政务处理能力、实现管理水平现代化都拥有重大意义。对于屯子政务网络采用的安全措施是其高效持久运转的根本保证。每一个独立的系统,都拥有完全的安全部系;电子政务网络的总体,也拥有相应的安全技术。其中安全部系包含物理环境安全、网络环境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利用系统安全以及系统的安全管理等。物理环境安全是指承载电子政务系统的装备所在物理环境的安全情况,包含路线铺设、机房防火情况等。网络环境安全是指系统所处的网络种别的安全性,分为单独布网以及共用同1网络等。操作系统安全是指承载装备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机能。利用系统安全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的核心,它的安全性抉择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的安全机能。安全管理包含人员管理、数据管理、操作规范管理和相应法律法规的束缚等。安全技术包含身份认证、防火墙、入侵防护、网络隔离等。身份认证能够对于用户公道分类,不同级别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保证走访安全。防火墙能够过滤病毒以及木马等拥有损坏性的歹意程序。入侵防护能够分析用户行动,对于正常操作进行维护而过滤掉歹意行动,如网络渗入、歹意重复走访等。网络隔离可以将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环境进行物理或者逻辑上的隔离,使安全级别较高的数据患上到更为严密的维护。
第2章电子政务内网网络结构分析
二.一电子政务网络整体框架分析
网络袭击手腕包含网络窃听、入侵窃密以及木马“摆渡”等法子。网络窃听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侦听或者栏截网络通讯传输信道或者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装备中转发的通讯信息,用于窃听的嗅探器安装于主要网络节点上。入侵窃密是应用系统的漏洞或者安全防护的薄弱环节,应用木马以及口令破解等手腕进入内部网络,栏截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袭击目标计算机或者盗取其中存储的信息。木马“摆渡”是1种比较隐蔽的非法获守信息手腕。将木马暗藏并植入挪动存储装备,在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流时沾染目标,然后在计算机中也会隐秘行迹,扫描系统症结文件并传送至挪动存储装备中或者通过网络发送到袭击人的地址。计算机硬件风险包含终端硬件风险以及网络互联装备风险。终端硬件风险是计算机在制造以及使用进程中,因为技术或者人为缘由,存在必定安全漏洞。软件病毒应用计算机硬件的漏洞可以直接损坏计算机硬件系统,比如1度獗的CIH病毒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CIH应用主板设计时留下的漏洞,通过向BIOS写入垃圾信息,致使某个型号主板完整破坏,造成为了硬件的损坏。网络连装备风险有播送风暴现象危及网络安全、安全保密度不高、网络互连装备的转发策略引发数据丢失、动态路由风险、IP冒用风险、远程保护漏洞。
篇3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 立法 电子政务法
电子政务法是行政法律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是用于专门调整信息技术在政府职能部门公共行政管理中应用的条件、方式、范围、地位和效力等内容的法律规范总称。目前,电子政务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政务法是指确认电子政务地位与效力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总称。狭义的电子政务法是指以“电子政务法”为命名的独立基本法律体系。
一、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在法律上确认电子行政行为
目前我国实行的电子政务是在原有的公共行政管理体系下将行政办公流程固化到电子政务体系,其业务处理流程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例如在原有体系下,政府职能部门接到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资料后,将申请资料录入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然后按照相应的审批流程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构建的工作机制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再将相应的处理结果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打印、签字和印章后才能正式生效。而理想中的电子政务并不需要将处理结果进行打印、签字和印章后才生效,其生效的形式可以是电子信息,因此,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信息的效力进行规范。对于以电子信息形式进行的告之、送达、听证、复议程序中的使用,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规范,电子政务就很难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通过上述分析,电子政务立法应对电子行政行为进行相应法律规范,以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二)消除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盲目性
通过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电子政务所取得的成效来看,其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行政办公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行政行为的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规范了业务办理流程,使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成为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亮点,也是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绩。因此,造成了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开始注重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并开始跟风争当先进,出现了一些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就开始立项规划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通常这种电子政务项目由于前期考虑不足,仅注重表面功能上面的建设,而在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技术标准规范化方面考虑不足。对于以上这种盲目建设的问题,应通过相应的立法规范对电子政务的立项、规划、实施、验收、运行、维护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与监督。
(三)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子政务系统是以行政相对人为中心进行构建的,与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行政主体为中心进行构建的,一般应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内联网中,与外界隔离,因此受网络安全威胁较小,对系统安全管理的要求性较低。而电子政务系统是要满足行政相对人的需求,必须将系统在互联网中,要面对互联网的各种安全威胁。因此,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评估、电子政务运行环境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情况、电子政务系统在使用中安全问题的归责原则等,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条文进行相应的规范,是无法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因此,为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系统的法律法规。
(四)推进电子政务的集成与优化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造成行政信息资源的共享、集成和交换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各职能部门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各自为政,没有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协调性功能。因此,在电子政务规划立项阶段的标准制定、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阶段的信息资源的共享规定、系统部署和实施阶段的信息共享机制都必须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另外,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是实现行政信息共享的集成、共享和优化,因此,对于电子政务系统内的信息集成、交换与优化也同样需要构建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
二、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国互联网业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随着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的信息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我国诞生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网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信息技术在行政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目前由于政府职能部门对信息技术在行政领域应用带来的变革认识不足,导致不少政府职能部门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慢于企业界。当然除了行政组织的对电子政务重视不足的问题,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的“技术问题”可能成为行政工作人员推卸工作失误的借口;当前我国实施的电子政务是将现有的工作流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可能会将本身就不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固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上;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由于电子政务立法规范的不足,导致信息资源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信息资源无法完成共享;在电子政务信息整合方面,可能存在部分职能部门注重本部门的利益,阻碍政府职能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在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方面,由于电子政务系统运行在互联网中,信息传播无限制,在电子政务系统面临着更多的信息保护与信息安全问题;在电子政务系统规划方面,实施电子政务,社会公众对政府职能的监督加强,而当前我国社会体制下的电子政务仍然是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的,因此利益关系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电子政务的推广受阻。通过上述问题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电子政务信息技术应用落后于企业界,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上述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如果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无法通过信息技术的改进和政府行政行为能解决的,必须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使电子政务的立法保持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步。因此,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是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关键,电子政务立法是非常必要的。
三、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由于我国体制上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但从目前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透明化的需求、国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电子政务立法的相关经验、政府职能部门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这几个方面来看,通过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立法体系的条件已经成熟,促进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具体而言,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关于信息技术的法律体系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政务立法提供了基础
目前我国已出台了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电子政务的立法具有相应的借鉴作用。另外,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信息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技术基础。
(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与法治政府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基本战略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这充分说明相关部门对信息产业的重视程度。而电子政务是我国政府职能部门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表现形式,是一种与当前信息化背景相契合的行政管理方式,因此,电子政务受到国家的相关部门重视。虽然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但在当前政府工作部署中明确了电子政务的地位,说明我国制定电子政务法的政治环境已经成熟。
(三)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为电子政务立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2.1%,这说明我国网民数量巨大,同时也说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显著,我国公民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得到改变。但在行政领域,我国公民仍然需要去主管部门的办事窗口进行业务办理,因此,人们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务不断增长的需求为电子政务的法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四)发展中国家关于电子政务的法治建设可以采取变化式策略进行变法改革
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关于电子政务的立法体系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完全可以采用强制性的法治体系直接引入到我们的电子政务管理中。这种改革也为我国电子政务立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篇4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公共服务型政府 政府能力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电子政务在推进政府改革和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与政府改革同步并进的新阶段。电子政务以其特有的便捷性、互动性等特征,为改进政府服务提供了新途径,是大幅提升政府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了解我国当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对政府能力的影响,对促进政府职能的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取得明显成效,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在加强管理、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金关”“金税”“金卡”等工程建设,以及打击走私、防堵偷漏骗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11年3月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组织编制的《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已经审批通过并。中国正由管理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注重通过发展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创新的突破口,以电子政务的积极影响来促进政府能力的提升。中国政府一直是一种以管理为重、服务为轻的管理型行政,然而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所要求的服务行政和法治行政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因此,要提升政府能力,关键是要转变行政理念,以政府创新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3电子政务对政府能力的正面影响
3.1电子政务可促进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
政府是社会最大的“信息资源中心”,政府管理社会的过程便是信息搜集、加工处理并进行决策的过程。政府要体现群众利益,引导社会发展,就必须适时掌握准确的信息,有效了解群众的需求。近年来建立的“政务超市”“一站式服务”“市长电话”等便民行动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捷。我们可以看到发展电子政务对于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2促进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协作能力的提升
电子政务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封闭流动的固有格局,要求政府上下层级之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加强联系与交流,以“事务”为中心,以“高效、便捷”为目标,实现信息数据的树状辐射传播,做到真正的信息无障碍传输,从而进行一站式的便民服务。通过电子政务服务的平台,政府能够极大地削减中间层次和简化政府办公的流程,促进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
3.3有利于政府决策能力的提升
电子政务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一方面,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互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增强信息的全面性,减少信息的流失和失真,从而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保证;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的平台为公众提供参与决策的条件,公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到政府决策的信息,为政府决策献言献策,使政府的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
3.4有效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电子化办公使得行政管理的流程简化,实现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电子政务优化了传统政府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传统的服务内容完全可以实现自动化、高效化管理和一线到底的服务。再次,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政府各项活动进行监管,公众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对政府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政府的行政人员进行交流互动,提高政府服务质量。
4电子政务对政府能力的负面影响
4.1电子政务可能会增强社会能力,从而减弱政府能力
社会能力是指相对于国家的社会及其组织和个人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和主动参与能力。政府能力来源于社会资源,社会能力的兴衰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政府能力的增减。社会能力的发展需要政府能力的催化和执导,政府能力的水平和运用方向影响社会能力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所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能力提高的同时也会提高社会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政府能力。要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状态,政府能力与社会能力必须和谐共处,相互促进。
4.2电子政务可能对政府政策执行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网络技术的复杂性、专业性,极易使一批精通此类知识的官僚脱颖而出,形成“技术官僚垄断”。政府信息网络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基层及中层对高层权力的制衡作用,为政策执行权力在高层的集中和垄断提供了可能。过量信息的供给也可能会引起政策执行过程的阻滞。政策执行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过程,信息的准确、全面程度直接影响其进程。电子政务还存在信息安全隐患,一旦网络不能正常运转,甚至全部瘫痪时,整个公共政策系统将陷入危机,整个社会也将陷入危机。
4.3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可能会下降
当前还不可能在所有政府和部门中全面实现电子政务,传统政务会与电子政务将同时存在。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之间的“排异反应”会使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变得困难,从而影响政府的协作能力。
4.4电子政务的不平衡发展可能会降低政府公信力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数字鸿沟”,各个地方的公众所得到的公共服务会有很大差别。所以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优先发展与平衡发展的关系,尽可能二者兼顾,把引起社会矛盾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5结论
电子政务为促进政府能力的提升承担着重要责任,虽然目前电子政务对政府能力存在负面影响,但是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阻力,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对现有的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状态做细致、全面的评估,形成整合型政府管理知识系统,立足服务型电子政务,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整合资源,加强组织建设和体制创新,使政府网站走出一条高绩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使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发展形成整合互动的局面,使我国政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论政府能力与为政清廉的内在联系及其协调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1997(4).
[2] 刘京希.论转型时期的国家能力与社会能力[J].文史哲,1996(1).
[3] 陈康团.政府行政能力与政府财力资源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0 (8).
[4] 王澜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M].团结出版社,2011.
[5] 陈炳水.建设电子政务与提升政府能力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2006(5).
[6] 杜治洲,汪玉凯.论电子政务对政府能力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05(7).
[7] 张勤,窦高涵.论电子政务发展与促进政府能力提升[J].电子政务,2012(11).
篇5
根据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内涵的理解,本文将核心竞争力分为三个部分:市场竞争力、资源/技术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1.市场竞争力。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因此市场竞争力应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尤其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竞争的国际化,更应重视对市场竞争力的考察。企业市场竞争力包括了市场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订单履行状况三个要素。
1.1市场经营能力。传统企业的大规模生产销售已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逐步向市场需求预测、定制化生产演变,因此电商环境下的市场经营能力可通过市场分析与预测、商品生产/采购及时准确度来衡量。
1.2市场营销能力。市场营销着力于快速推动顾客购买进程,为达到此目的,衡量市场营销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包括传统企业发展所看重的市场占有率,还包括电商环境下企业所需要的网站渗透率,以及任何环境下都需要的顾客忠诚度。
1.3订单履行状况。订单履行是电子商务环境运作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入,影响到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主要通过订单处理优势度、商品准时交货率、售后服务有效处理率等指标来衡量。
2.资源/技术能力。如果说市场竞争力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的资源/技术能力就是企业的潜在竞争力,是企业的内在支撑。企业资源/技术能力包括了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技术能力三个要素。
2.1有形资源。企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时面临众多电商企业的竞争,其中不乏价格竞争,因此企业的物力、财力资源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寿命。同时,电商环境下的竞争焦点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可以影响其它要素发挥作用的方向和程度,从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时,需要对人力资源指标进行考核。
2.2无形资源。企业的无形资源包括了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专利、品牌商标等知识产权。在信息时代,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需要重视企业或商品在目标群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无形资源的衡量也是为实现这一目标。
2.3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关键性技术或技能,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尤其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技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技术能力通常可以用信息处理能力、流程创新能力等来衡量。
3.组织管理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要素的有机整合形成的。为保证这些要素的有序高效运行,企业的管理能力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主要有决策能力、执行控制能力两个要素。
3.1决策能力。企业应具有出色的决策能力,才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和电商环境的快速变化。商品决策能力、价格决策能力、营销策略决策能力是将企业的关键资源和核心技术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的组织保证。
3.2执行控制能力。企业的执行控制,可以组织协调诸多影响因素,减少内耗而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执行控制能力的衡量主要从执行监控体系完善程度、执行流程的运行效率与效益、营销团队协调配合能力三方面进行。
二、未来研究方向
篇6
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铸币:(即金属货币)是以金属,特别是贵金属作为币材而铸成的货币。
信用货币:包括4种形式:纸币、银行券、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本质上来讲也是一种纸币。 存款货币:在商业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账户中存入的用于转账结算的货币。
电子货币: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形式的信用货币。即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足值货币:商品货币的自身价值(凝结在商品货币身上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与其作为货币所购买的那种商品的价值在量上相等。
不足值货币:信用货币自身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所购买的那种商品的价值,即不足值。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计价单位:又称价值尺度即用货币体现一切商品或劳务的价值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价值尺度这一职能。
交易媒介:又称流通手段即用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物时,此时的货币就在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赊销现象中,用于支付赊购商品款项的货币即发挥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并不局限于此。
财富贮藏: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了,此时的货币发挥的就是贮藏手段的职能。
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即工商企业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到后期消费者一次付清货款。
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只需支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的本金和利息。
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单位:一国在对货币单位加以规定时,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另一个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值。
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亦或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主币:1个货币单位或1个货币单位以上的现钞。
辅币:1个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
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各国经济发展 需要,美元供应不断增加,这使美元同黄金的兑 换性难以维持这种难题被成为特里芬难题。
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道德范畴的信用: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因此,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信用活动的基本特征。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 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
信用风险: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商业票据: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本票: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
商业汇票: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 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背书: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责。
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
一般责任债券:没有特定的资产来源为该债券提供担保,地方政府许诺利用各种可能的收入来源,如税收、行政规费等清偿债券。
收益债券:有特定的盈利项目作保证,通常以某一特定工程或某种特定业务的收入作为偿债资金的来源 。
消费信用: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消费信贷: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货币的时间价值: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其未来的价值。
收益资本化: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终值:一笔货币资金按照一定的利息率水平所计算出来的未来某一时点上的金额,即本利和。 到期收益率:投资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购买债券并且一直持有到债券期满时可以获得的年平均收益率。
基准利率:在各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决定作用即为该利率发生变动,其他利率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动)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一国中央银行确定的官定利率。 市场基准利率:即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所谓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含对任何风险因素的补偿。通常选用安全性较高、风险性较低的货币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表例如,国债利率、同业拆放利率等 。
名义利率: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物价水平变动率。
实际利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固定利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情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市场利率: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是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按照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
官定利率:由一国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官定利率,官定利率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政策手段。
行业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利率,行业利率对其行业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性。
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外币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外币有价证券、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汇: 是指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国库券、长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我国2008年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的定义为: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包括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外汇资产。
自由外汇:无需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当局批准,就可以随时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汇。
非自由外汇: 不经货币发行过货币管理局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进行支付的外汇
即期外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2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
远期外汇:按远期外汇合同约定的日期在未来办理交割的外汇。
汇率:是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基准汇率:一国选定一种或几种外国货币作为关键货币,制定各关键货币与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套算汇率:根据本国基准汇率套算出本国货币对国际金融市场上其他货币的汇率。
即期汇率:外汇的买卖双方成交后的当日或2个营业日内进行外汇交割,这种即期外汇交易所使用的汇率即为即期汇率。
远期汇率:外汇的买卖双方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外汇交割,而事先由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中间汇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是中间汇率。
买入汇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买入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卖出汇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官方汇率:国家货币管理当局所公布的汇率。
市场汇率:外汇市场上由外汇供求决定的汇率。
有效汇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它是一种货币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的加权平均数。 名义汇率:没有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汇率。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用两国的价格水平调整后的汇率。
绝对购买力平价:不同国家的可贸易商品的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量时是相等的。即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外币的本币价格等于本国物价指数比外国物价指数。
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和各国一般价格水平的计算中商品及其相应权数差异的存在需要对绝对购买力评价梢做修改,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相等,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偏离。
固定汇率制: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货币当局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当局不再规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价,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汇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
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货币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任何干预,完全有外汇市场供 求决定本国汇率的涨落。
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干预外汇市场,使汇率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
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货币资金融通与配置的市场。金融市场有单门广义和狭义之分。 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被称为直接金融市场。采用间接融资方式融通资金所形成的市场被称为间接金融市场。
直接金融市场:资金的需求者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工具直接从资金所有者那里融通资金由此形成的市场。
间接金融市场:资金所有者将其手中的资金存放在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然后再由这些机构转贷给资金需求者,由此形成的市场。
广义金融市场既包括直接金融市场,又包括间接金融市场;狭义金融市场则仅包括直接金融市场。
金融工具:金融市场中货币资金交易的载体。
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金时向出资人发行的,用以证明其股东身份和权益的一种所有权凭证。
债券: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集资金时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按约定条件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信用评级:一、信用评级方便投资者投资决策;二、减少信誉高的发行人筹资成本。 政府债券: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发行的债券,它以政府的信誉作为保证,因而通常无需抵押品,其风险在各种债券中是最低的,利率水平也低于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金融债券:由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公司债券:由工商企业为筹集资金所发行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附加可转换条款,赋予债券持有人在一定的期限内按预先确定的比例将债券转换为该公司普通股的选择权。
可赎回债券:该债券的发行公司被允许在债券到期日之前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和方式赎回部分或全部债券。
偿还基金债券:要求发行公司按发债总额每年从盈利中提取一定比例存入信托基金,定期偿还本金,即从债券持有人手中购回一定量的债券。
带认股权证的债券:公司债券可把认股权证作为合同的一部分附带发行。
信用债券:完全凭公司信誉,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品而发行的债券。
抵押债券: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为抵押品而发行的一种公司债券。按内含选择权可分为可转换债券、可赎回债券、偿还基金债券和带认股权证的债券。
优先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具有收益分配和剩余资产分配优先权的股票。
普通股: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目前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场内交易方式:按照一定的交易价格针对某种金融工具展开交易时,如果是在交易所内完成的,即为场内交易方式。
场外交易方式:凡是在交易所之外的交易都称为场外交易,也称为柜台交易方式。 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是票据和证券等金融工具初次发行的场所。
流通市场:又称为二级市场,是对已发行的金融工具进行转让交易的市场。
现货市场:也称即期交易市场,是指交易双方达成成交协议后,在1~3日内立即进行付款交割的市场。
期货市场:交易双方达成成交协议后,并不立即进行交割,而是在一定时间后进行交割的市场。
有形市场:有固定交易场所的市场。
无形市场:如果交易是在一个无形的网络中完成的,则这一市场称为无形市场。 货币市场: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金融机构同业间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参与主体仅限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以其信誉参与资金拆借活动,也就是说,同业拆借是在无担保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信用拆借,因此市场准入条件往往比较严格
同业拆放利率:是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被视为观察市场利率趋势变化的风向标。
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逆回购协议:与回购协议相反的方面即为逆回购协议。
国库券:国家政府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债券。
Shibor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得,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美国式招标: 财政部接收出价最高的订单,出价最高的购买者首先被满足,然后按照出价的高低顺序,购买者依次购得国库券,直到所有的国库券售完为止。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购买者支付的价格都不相同。
荷兰式招标:如果国库券的最终发行价格按所有购买人实际报价的加权平均价确定,不同的购买人支付相同的价格,则称为“荷兰式招标”。
一级交易商:具备一定资格、可以直接向国库券发行部门承销和投标国库券的交易商团体,一般包括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货币市场基金: 是集合众多小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
商业票据:是一种由企业开具、无担保、可流通、期限短的债务性融资本票。
贷款承诺:又叫信用额度,是指银行承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以确定的条款和条件向商业票据的发行人提供一定数额的借款,为此,商业票据的发行人要向银行支付一定的承诺费。 承兑:是指商业汇票到期前,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给汇票持有人并在汇票上签名盖章的票据行为。 如果是银行在汇票上签名盖章,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承担最后付款责任,则此汇票为银行承兑汇票,是货币市场中的一种重要金融工具。
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持有者在持有银行承兑汇票期间有融资的需要,可以将还没有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照票面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原持票人,这种票据行为称为贴现。
转贴现:若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前贴现银行也出现了融资需求,则贴现银行可以将这张银行承兑汇票向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转让。转让给其他商业银行。
再贴现:转让给中央银行,叫再贴现。
中央银行票据: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面额、固定期限、可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债券发行市场(初级市场):是组织新债券发行的市场,其基本功能是将政府、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分散发行到投资者手中。
债券的发行方式有两种: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
衡量债券收益的指标:有名义收益率、现时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资本市场: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因此也被称为中长期资金市场。
平价发行: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债券的价格如按票面值发行,即平价发行。
折价发行: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债券的价格如按低于票面值的价格发行,即折价发行 溢价发行: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债券的价格如按高于票面值的价格发行,即溢价发行。 公募发行:由承销商组织承销团将债券销售给不特定的投资者的发行方式。
私募发行:面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债券的发行方式。
名义收益率:即为债券的票面收益率,是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票面额的比率。名义收益率:=票面年利息÷票面金额×100%
现时收益率:即为债券的票面年收益与当期市场价格的比率。名义收益率:=票面年利息÷票面金额×100%
持有期收益率:即指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之间所获得的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数+票面年利息]÷买入价格×100%
到期收益率:即采用复利法计算的以当期市场价格买入债券持有到期能够获得的收益率,是衡量债券收益率最重要的指标。
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 对所有证券收益产生影响。
非系统性风险:某一特殊因素引起的,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 收益产生影响。
配股:股份公司增发股票采取优先认股权方式,它给予现有股东已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优先购买一部分新发型的股票。
做市商交易制度(报价驱动制度):是指证券交易的买卖价格均由做市商给出,证券买卖双方并不直接成交,而是向做市商买进或卖出证券。
竞价交易制度(委托驱动制度):是指买卖双方直接进行交易或将委托通过各自的经纪商送到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进行撮合成交。
现金流贴现法:是从股票内在价值定义出发演绎出来的一种评估方法:既然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取得投资收益,那么,未来可能形成收益的多少就在本质上决定了股票内在价值的高低。
市盈率估值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评估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市盈率是股票的每股市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
股票的内在价值:又称股票的理论价值或真实价值,是考虑了股份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将股票未来收入进行折现的现值。
信用交易:股票的买方或卖方通过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得到证券经纪人的信用而进行的股票买卖。
保证金买长交易:对某一股票市场行情看涨的投资者交付一定比例的初始保证金,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付,为他买进指定股票的交易。
保证金卖短交易:对某一股票市场行情看跌的投资者在本身没有股票的情况下,向经纪人交纳一定比率的初始保证金,从经纪人处借入股票在市场上卖出,并在未来股价下跌后买回该股票归还经纪人的交易。
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资产,由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的方式进行证券投资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
契约型基金:又称为信托投资基金,它是指依据一定的信托契约而组织起来的投资行为,投资者通过购买收益凭证的方式成为基金的收益人。
公司型基金:指依据公司法组建、通过发行股票或收益凭证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并将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获取收益的股份公司,投资者通过购买该公司的股份而成为基金公司的股东并以股份比例承担风险、享受收益。
封闭式基金:基金份额总数固定,且规定封闭期限,在封闭期限内投资者不得向基金管理公司提出赎回,而只能寻找在二级市场上挂牌转让。
开放式基金:指基金可以无限地向投资者追加发行基金份额,并且随时准备赎回发行在外的基金份额,因此基金份额总是不固定的。
成长型基金:以追求资本的长期增值为目标的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具有良好发展潜力,但目前盈利水平不高的企业股票,即主要投资于成长性好的股票。
收入型基金:以追求稳定的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基金,它主要投资于盈利长期稳定、分红高的质优蓝筹股和公司债券、政府债券等稳定收益证券,适合较保守的投资者。
平衡型基金:界于成长型基金与收入型基金之间,它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成长性好的股票,又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业绩长期稳定的蓝筹股,是既注重资本的长期增值,又注重当期收入的一类基金。
对冲基金:又称套期保值基金,是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利用现货市场和衍生市场对冲的基金,这种基金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风险,因而也称避险基金。
套利基金:是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利用其价格差异低买高卖进行套利的基金。
国家基金:在境外发行基金份额筹集资金,然后投资于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市场的投资基金。 指数型基金:是股票型基金中的一种特殊品种基金,是指以目标指数中的成分股为投资对象,目的是取得与指数同步收益的基金。
ETF :是指数型基金中的一个品种。即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 与普通指数基金的区别在于ETF 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
LOF :即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它是开放式基金中的一个类型, 该类型的基金发行结束后,投资者既可以在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交易所买卖该基金。
FOF :即基金中的基金,是金融机构推出的一种理财产品组合。它投资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基金,并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基金组合,力争使基金组合能达到一个有效配置。 基金净值:也称基金资产净值,是指某一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权益。
基金单位净值 :又称基金份额净值,即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是指每一基金单位(份额)所代表的基金资产净值。
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与基础性金融工具相对应,是指在一定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一般表现为一些合约,其价值由作为标的物的基础性金融工具的价格决定。
套期保值:交易者为了配合现货市场交易,而在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上进行与现货市场方向相反的交易,以便达到转移、规避价格变动风险的交易行为。
金融远期合约: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个确定的时间,按照某一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远期利率协议:交易双方承诺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按双方协议利率借贷一笔确定金额的名义本金的协议。
金融期货合约:交易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
金融期货的标准化合约:是指期货合约的合约规模、交割日期、交割地点等都是标准化的,即在合约上明确规定交易的规模、交割日期、交割地点等,无须双方再商定。交易双方所要做的唯一工作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期货合约,并通过交易所竞价确定成交价格。价格是期货合约的唯一变量。
外汇期货:是以外汇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是金融期货中最早出现的品种。
利率期货:是以一定数量的与利率相关的某种金融工具,即各种固定利率的有价证券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品种。
股价指数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
金融期权合约:赋予其购买方在规定期限内按买卖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金融期权:是指赋予其购买方在规定期限内按买卖双方约定的价格(简称协议价格或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期权购买方为了获得这个权利,必须支付期权出售方一定的费用,称为期权费或期权价格。
期权费:又称权利金、期权价格或保险费,是指期权买方为获得期权合约所赋予的权利而向期权卖方支付的费用。
看涨期权:也称买权,是指赋予期权买方在给定时间或在此时间以前的任一时刻以执行价格从期权卖方手中买入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期权合约。投资者通常会在预期某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将要上涨时买入看涨期权。
看跌期权:也称卖权,是指赋予期权的买方在给定时间或在此时间以前的任一时刻以执行价格卖给期权卖方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期权合约。投资者通常会在预期某种金融资产的价格将要下跌时买入看跌期权。
欧式期权:是只允许期权的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
美式期权:允许期权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时间执行期权合约。
金融互换:交易双方利用各自筹资机会的相对优势,以商定的条件将不同币种或不同利息的资产或负债在约定的期限内互相交换,以避免将来汇率和利率变动的风险,获得常规筹资方法难以得到的币种或较低的利息,实现筹资成本降低的一种交易活动。
利率互换:交易双方对两笔币种与金额相同,期限一样,但付息方法不同的资金进行互相交换利率的一种预约业务。
货币互换:交易双方互相交换金额相同、期限相同,计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货币币种不同的两笔资金及其利息的业务。
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
管理性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主要有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
商业性金融机构:以经营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追求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我国现有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发行存款凭证的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
“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其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利润分配实行统收统支。
中央银行:是指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交易成本 :包括对资金商品的定价(即利率)、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和时间的付出、机会成本等。
资金融通 :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的流动与转让就是资金融通,简称融资。 信息不对称 :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的现象。
中央银行 :是指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
政策性银行:由政府发起或出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银行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特定时期,政府为解决银行业不良资产,由政府出资专门收购和集中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机构。
信托投资公司:以受托人身份专门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
财务公司:由大型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出资组建,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租赁公司: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其主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谓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
商业银行:依照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单一制商业银行:也称独家制商业银行,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
总分行制商业银行: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商业银行体制,其特点是,法律允许商业银行在总行之下设立分支机构从事银行业务。
控股公司制商业银行:也称集团制商业银行,其特点是,由一个集团成立股份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若干独立的银行。
全能性商业银行:指不受金融业务分工限制,能够全面经营各种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 专业性商业银行: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或某一类型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
存款: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的资金或货币。
活期存款:可由存款人随时存取的存款,它没有确切的期限规定,银行也无权要求存款人取款时做事先的书面通知。
定期存款:存款人和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储蓄存款: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存款,也称对私存款或个人存款。是商业银行稳定可靠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结构性存款: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类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金融市场参数的波动挂钩,或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从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较高收益的业务产品。
通知存款:存款人在存入款项时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
普通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统称为金融债券。这里我们把除次级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可转换债券以外的其他金融债券称之为普通金融债券
次级金融债券: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
混合金融债券:清偿顺序位于次级金融债券之后,且期限更长的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指银行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银行股份的金融债券。由于可转换债券附有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因此,其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债券,银行发行这种债券有助于降低筹资成本。
贷款:商业银行出借给贷款对象,并以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资金。 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发生损失的概率为零的贷款。
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关注或监控。 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已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置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
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的贷款。
损失贷款: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的贷款。
现金资产: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
表外业务: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会形成银行现实的资产或负债但却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业务。我国又常常习惯称其为中间业务。
资产管理理论:又称流动性管理理论。根据其发展主要有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等三种资产管理理论。
商业性贷款理论:也叫生产性贷款理论,它是商业银行资产理论中的一部分,它为保证商行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其贷款应是短期的和商业性的。
资产转移理论(可转换理论):银行的贷款不能仅依赖于短期和自偿性。只要银行的资产能在存款人提现时随时转换为现金,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就是安全的,这样的资产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不管是否有自偿性,都可以持有。
预期收入理论:称现代银行承作多种放款,且借款人以分期付款方式偿还贷款也相当普遍,故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而估算其还债计划,并据以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结构,便能维持银行的流动性。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人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收益。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金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均衡。银行应对资产负债两方面业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保证资产负债结构调整的及时性、灵活性,以此保证流动性供给能力。
账面资本: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监管资本:监管当局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最低资本量,是商业银行的法律责任,故又称为法律资本。
经济资本:指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出来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
资本充足:指资本数量适度,即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数量既能够满足其正常经营的需要,又能满足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要求。
信用风险:因债务人或交易对手的直接违约或履约能力的下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头寸出现亏损的风险。具体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
操作风险:由于商业银行内部流程、人员行为和系统失当或失败,以及由于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由于流动性不足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国家风险: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别国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合规风险:因违反法律或监管要求而受到制裁、遭受金融损失以及因未能遵守所有适用法律、法规、行为准则或相关标准而给银行信誉带来的损失。
声誉风险:由于发生了有损于银行声誉的事件给银行自身价值造成的损失。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称中介业务、业务、居间业务。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或其他委托事项,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包括:汇兑业务、结算业务;业务、信托业务、租贷业务、银行卡业务等。 战略风险:由于战略决策失误或战略实施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机构。
并购业务:即兼并与收购业务,兼并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实体形成新经济单位的交易活动,收购是指两家公司进行产权交易,由一家公司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权以达到控制该公司的交易活动。
证券承销:投资银行帮助证券发行人就发行证券进行策划,并将公开发行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以筹集到发行人所需资金的业务活动。
兼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实体形成新经济单位的交易活动。
收购:两家公司进行产权交易,由一家公司获得另一家公司的大部分或全部股权以达到控制该公司的交易活动。
资产管理业务:指证券经营机构开办的资产委托管理,即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为委托人提供理财服务的行为。
现金管理业务:是投资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现金管理服务,其目的在于解决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因不得不持有大量现金资产而产生的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即让企业在保持其金融资产足够流动性的前提条件下,将企业持有现金带来的机会成本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保险:保险是运用互助共济的原理,将个体面临的风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根据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由群体来分担的一种经济行为。
保险利益: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它体现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投保标的之间的利害关系。
财产保险:主要是对处于静止状态的有形财产的直接损失以及相关间接损失提供补偿的保险业务。包括火灾保险、海上保险、骑车保险、航空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等。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身体或者生命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或者经过特别合同约定的合同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的一种保险。
货币需求:在一定的资源制约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运行对执行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货币产生的总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指个人、家庭、企业等经济主体或整个社会在一定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金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或抽离货币的行为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为一种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交易动机: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必然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持币动机就是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为了一些未曾预料的、不确定的支出和购物机会而持有的货币。
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流动性陷阱:当一定时期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会上升而债券价格将会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将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 币形式存储起来。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原始存款: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派生存款: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存款派生乘数:原始存款在内的经过派生的存款增加总额除以原始存款的增加额即1/rd=D/R=K,K 通常被称为存款派生乘数。
交易方程式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其含义是流通中的通货存量M 乘以货币流通速度V 等于物价水平P 乘以交易总量。
剑桥方程式 :开创微观货币需求分析先河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和其学生庇古,20世纪20年代,他们创立了“现金余额说”,并利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予以解释,故又称为“剑桥方程式”。
流动性陷阱 :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下跌预期,货币需弹性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以货币形式储存起来。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各国法律通常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将其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这一比例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现金漏损率:漏出银行体系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它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样,与存款派生乘数呈反向变动关系。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通货一存款比率: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准备一存款比率:即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 狭义货币:包括铸币, 纸币, 所有的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又称交易性货币。
准货币: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如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是指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这就意味着中央银行可以控制供给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货币供给量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而相应的改变,倾向政策的效果较好,货币政策的目标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是指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内生变量,这意味着货币供给量是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央银行难以有效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进而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均衡: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失衡:一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偏离,两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国际收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进行的全部交易的货币价值记录,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按复式簿记记账原理编制的统计报表,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各国制定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与遗漏四个主要项目。
经常账户:也称经常项目,反映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明细项目。
资本项目: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包括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出售两项。资本转移又包括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
金融项目:反映了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借贷等经济交易引起的外汇收支变化。
资本和金融账户: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出售两项。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是金融项目的三个明细项目。都是按净额记录的。 贸易账户差额: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商品、服务进出口之间的差额,等于商品和服务出口—商品和服务进口。如果差额为正,称为贸易账户顺差;如果差额为负,称为贸易账户逆差;如果差额为零,则称为贸易账户平衡。
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加上收益账户差额和经常转移账户差额即为经常账户差额,因此,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
国际收支差额: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指的就是总差额。总差额大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顺差,储备资产增加;总差额小于零,表明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发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
结构型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某些经济结构方面的原因而引发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指数化政策:是指按通货膨胀指数来调整有关经济变量的名义价格,而使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保持实际值不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通常所称的CPI, 又称零售物价指数,它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批发物价指数:这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又称“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通货紧缩: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奥肯定律: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 的下降,描述失业率和GDP 之间的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经常使用的且能对社会的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节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
选择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采取的旨在影响银行资金运用方向和信贷资金利率结构的各种措施。
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已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进行转让的票据行为。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利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再贴现资格的规定与调整
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出通告、指示或与各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举行面谈的方式,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窗口指导:中央银行通过劝告和建议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一种温和的、非强制性的货
币政策工具,是一种劝谕式监管手段。
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所采取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进入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劵,吞吐基础货币,用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
信用配额 :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及客观经济需要,权衡轻重缓急,分别对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合理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度达到的政策变量,主要有市场利率、货币供给量等指标。
货币政策时滞:从制定货币政策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 内部时滞:中央银行从认识制定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实际行动所耗费的时间,也就是中央银行内部认识、讨论、决策的时间。
外部时滞:从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行动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所经过的时间。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用以影响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进行限制,并随时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加以调整,目的在于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 不动产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在房地产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不动产信用控制可以在经济高涨时期抑制房地产过度投机行为
优惠利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部门,如出口工业、农业等,所采取的鼓励措施,借以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
预缴进口保证金:是指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价值总额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过快的进口增长。预缴进口保证金多为国际收支经常出现逆差的国家所采用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其手段包括信用配额、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最高限等。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指“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中央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不同口径的层次划分。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是指中央银行依据一定的标准流通中的各种货币形式进行不同口径的层次划分。
货币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为资产的变现性;是指资产转化为现实购买手段的能力。
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这种变量的最主要受政策的影响,而不由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税率就是一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又称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量,通常不为政策性所控制。
收益的资本化: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该事物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企业声誉:是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美誉度、知名度与忠诚度,它能够给企业创造丰厚的价值,是企业最重要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任何有损于企业声誉的事件都会导致企业价值的损失 货币政现的中介指标:是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需求管理;范围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957-02
1 项目概况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政府部门之间无纸化办公、透明化办公、规范化办公,提高政府部门之间办事效率,起到信息上传下达作用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笔者所在公司实施过多个政府部门的协同办公系统,该文以某一个地级市政府的协同办公系统(以下简称“本项目”)为例,该市为了更好地完成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的建设,由市政府秘书处负责总牵头,数字办负责具体的平台项目的承建,自2011年4月份开始进行招投标工作,2011年6月份正式中标,项目最终要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功能包括办公门户、收发文件、政务公开、事务协办、档案管理、车辆管理、会议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人员管理、短信发送、手机办公(Android和iOS两个手机操作系统版本)等功能模块组成。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与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协同系统实施项目不一样,其具有操作人员多层级不同、行业特性强、业务流程和协同要求复杂度高等特点,在本项目研发和实施过程中,项目范围和具体的业务实现需求变更频繁。同时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项目实施没有标准规范,业务需求经常因人而异、因部门而异,因此业主(最终客户)与系统集成商之间的沟通有时会出现偏差。
根据目前国内已实施的许多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无论是在项目规划、合同签订过程还是在具体的研发执行过程,对项目范围大都没有很非常明确和精准的圈定,经常是一句话需求,因此在项目合同签订后往往会叠加超乎合同范围的需求,同时也会经常因某些要求或事件需要临时增加需求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范围界定,因此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最终交付的成果往往是一个“四不像”,且整个项目实施过程复杂度高、周期长、成本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使用人员的更换需求和项目范围往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何控制好需求和项目范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2 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范围管理对于信息化系统项目的成功实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管理体系中,项目范围与时间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相互牵制和相互影响,项目范围的不确定性将直接影响到项目计划,也将致使整个项目的时间管理出现大范围波动、项目范围的不清晰将致使项目质量无法得到直接的控制最终导致项目交付成果与项目预期不一样、项目范围的经常变动对于项目研发和工程实施团队而言可能致使类似返工等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投入因而使得项目的成本管理处于不可控状态。
需求开发指的是对客户提出来的初步需求或想法进行深入调研、沟通、了解并进行细化和设计的过程,目的是最终定义产品需求。需求管理则是为了确保参与需求相关干系方能够获得统一一致的需求理解,制定需求跟踪矩阵以对需求从产生到最终实现的全过程管理和跟踪,包括需求的变更和控制。范围管理则是一项管理性工作,目的在校验和检查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范围的各种动作是否得到执行、是否包含了全部的工作,范围管理包括为成功完成本项目所需的范围计划编制、范围定义、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共计五个过程。
本项目通过需求开发来获得客户最终需要的产品需求,并以此作为基础制定本项目的项目范围,同时进行项目范围管理。需求管理则是对已获得批准的项目需求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需求管理定义、需求计划制定、需求管理流程、需求管理计划和需求实施建议等。对于项目的需求可以根据客户的紧急程度同时结合项目本身的特性等等情况分期或分步骤实现,而不管分多少期或分多少个阶段,一旦确定的需求则本期项目或本阶段项目的项目范围也就随之确定了。需求管理是针对已获得批准和确认的需求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变更控制,需求的变更会引起项目的范围的变更。
3 范围管理过程、方法和、工具及实施效果
通过前期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招投标等环节最终我司负责承建本项目。项目中标后签署合同时,大部分需求都比较笼统且泛泛而谈,双方在合同签订时对需求范围的界定缺乏严格的审核,在后面项目执行期间,用户总习惯于追求“大而全”的功能范围,以为“功能越多越好”。
例如,本项目中有一个功能模块叫“会议管理”,在需求中写明“乙方提供会议管理功能”就一句话,经过与市政府秘书处沟通确定该需求需要跟数字办进行调研和沟通,同时指定教育局作为试点单位提出项目建设需求,最终确定会议管理功能实现会议室名称管理、会议室使用管理两个大功能,其中会议室使用管理主要是会议使用者可以向会议管理中心申请并预占会议室,同时要求短信通知与会人员。但短信通知需要通信网络支持,合同签订时没有写明短信费用谁来出怎么出,最后考虑到成本的问题,经过艰辛的沟通最终确定采用邮件和OA界面提醒的方式进行会议通知。因而一句话需求在合同签署时一定要确定具体功能。
没有对具体的需求进行细化,项目范围就无法确定。例如,在合同中约定“乙方提供协同办公系统、移动办公系统的建设”,同时经常在合同上附上一个功能模块清单但没有具体的业务流程、业务要素和业务要求,这些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过调研后发现跟需求提出时的要求偏差很大。
综上,在该项目合同签订后的两个月内,我们需求人员负责对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和设计。本项目的使用部门涉及市政府、市委、人大、政协、市委下属部门(宣传部、纪委等)等单位和部门,根据不同单位和部门的需求,我们针对客户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工作特性采用访谈、小组会议、问卷调查和原型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收集。特别是访谈,我们采用了引导式的访谈模式来聚焦客户的需求,事先准备好提纲,采用开放式的沟通模式围绕提纲进行交流;而小组会议则也是以预先做好的界面原型为基础进行沟通,聚焦并细化需求,尽量避免模糊需求。需求收集完成之后,我们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分类整理,并形成需求跟踪矩阵同时制定需求管理计划。
收集各种需求后,项目组内部召集需求讨论会议进行细化,最终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包括项目概述、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的具体需求、项目的接口和边界、项目可交付成果、可验证成果和验证标准等内容。
需求内容基本确定之后,考虑到本项目跨越多个部门,我们采用谁提需求谁确认的原则,对于每一个需求点均与需求提出者进行确认并获得相应的书面确认材料(邮件回复或纸质签字),最终提交给数字办进行统筹需求管理,对于数字办最终审阅的需求有所删减时,我们主动跟客户进行沟通,双方最终确定本项目的项目需求,当项目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双方采用需求变更申请流程,获准后才进行开发。对于因政策调整缘故发生的需求变更,也要求客户进行再次确认。
4 结束语
项目的需求对于整个项目的成功生死攸关,做好了项目需求就是项目好的开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跟客户进行需求沟通的时候,有些客户不是专业的IT人员,有的时候对于IT实现的产品需求搞不太清楚,但有些客户则对IT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需求设计和需求范围确认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人员特征实行不同的项目管理工具。而需求一旦确定则项目的范围也就随之确定。
参考文献:
[1] 莱芬韦尔.软件需求管理用例方法[M].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篇8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对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关于电子政府,作者将国内外不同的学术观点归纳为十类,即工具说、系统说、能力说、机制说、模式说、形态说、服务说、改革说、过程说、政府说。在分析、修正和补充的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更为宽泛和明确的界定,其重点由以往的主要关注技术应用逐渐转到了更为关注如何利用技术应用影响政府治理与变革,内容范围也从局限于虚拟政府扩展到现实政府中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和过程,进而上升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政府结构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的高度上去理解和把握。这种认识,使得国人对于电子政府概念的认识大大向前延伸了一步。该书认同“把‘e’放在政府前面,是因为承认公共管理正处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转变它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过程之中”,并不是要特别强调它的技术特征,在于强调“公共部门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设备来提供服务、信息和民主”这一观点,揭示了电子政府的本质特征,确立了电子政府理论体系规范性的逻辑起点。
在电子政府的前景上,该书大胆推断,“未来的电子政府将达到几乎囊括现实政府所有功能、内容及其相关过程在内的程度,那时就将是包含现实政府和虚拟政府的所有功能内容和相关过程在内的大的‘电子政府’了。……那时,冠以‘e’的政府将只被简单地视为超越‘电子’的、‘有效的’或‘高效率’的政府的象征,而‘电子政府’将有可能被重新称为‘政府’,虽然它已经是‘转变’的政府,……”。这一论述超越了以往诸如工具论、模式说、改革和过程论关于电子政府定位的局限,解决了电子政府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中的学科定位问题,并且清晰地确定了电子政府理论的学科发展方向。关于电子政务,作者注重从历史的和实践的角度,将之视为一种结果或是过程,其创新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广义的电子政务、狭义的电子政务和政府的电子政务(e-GovernmentAffair)作出区分,有助于学科术语的规范化;二是首次提出电子政务的发生过程和必要的促发条件这一观点,认为“我们所希望的或理想中的政务处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决不能是简单的仿真或直接的平移,而应该是一连串的政治行为和行政干预促成的彻底的行政体系要素转变之后形成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到底怎样,取决于政务部门能否为电子政务建设创造必备的促发条件并进而使其合法化地发挥作用”,为首次于电子政务的定义中对促发条件进行了明确的描述,对电子政务建设涉及的复杂的组织变革和利益关系,以及政治、权力和风险的认识极为深刻。该书对电子政府的概念体系,尤其是关于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的内涵与外延的论述,兼顾规范性与灵活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对事物的发展历史和前沿动态的准确把握,把当前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该书中的“电子政府的理论基础”“电子政府的政府基础”为新增加的内容,与“电子政府的技术基础”共同构成了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系列篇章。这两章的内容为同类教材中所独有,其一方面侧重于从行政的角度对电子政府的理论支撑进行系统的阐释,将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协同政府和管理信息系统解释为电子政府的理论支撑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依据,进而强化了电子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的公共服务范式的观点和认识;另一方面,它关于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协同政府、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之间的关联和推动作用的论述从深层次上把握了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的内在规律,扩展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工具,其融合和整合为电子政府理论框架增加了新的内容。值得关注的是,电子政府的政府基础为该书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其基本的理论来源于电子政务建设的促发条件这一观点。由于电子政府自产生之时起就存在行政主导和技术或管理主导之争,并始终困扰着公共行政学者以及公共部门的实践者,而“信息技术能改变政府管理的图景,但指望信息技术应用能够自发地促成政府管理形态变迁在本质上是一种误导。电子政府的发展前景,固然与信息技术进步密切相关,但更取决于相应组织和制度变迁的引导与配合”,这一观点鲜明地指出政府管理理念、过程、结构、体制和机制为电子政府构建的决定性的基础条件,并将之用“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这一概念来表述,具有原创性。在对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的把握上,作者综合了信息主义、信息技术范式、行政网络环境,以及信息化和全球化理论等多种理论工具,体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和对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把握能力。而从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特征和电子政府的实现形式角度建构的电子政府背景下政府基础的基本模式,已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
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综述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被各国家政府认为是“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核心工程,成为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必然方案,但是,与一般的建设项目相比,电子政务具有高投资、高效率、高风险、营运时间长以及投资完全不可逆等特点。鉴于这些特点,我国许多机构和专家学者都展开了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本文主要目的就是在探究国内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主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为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国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情况
1.1各种机构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国内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网络化政府绩效评价管理体系,使各种及官员行为置于全社会的评价、监督和考核之中。目前许多公司、大学、网络、实验室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政府网站和电子政务战略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有突出研究成果的机构主要是: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公司、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研究课题组、赛迪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北京时代计世资讯有限公司、广州时代财富科技公司等等。对机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有待专家、学者去考证、评估,本文将着重介绍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所以在此就不详细叙述了。
1.2国内专家学者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根据电子政务自身的特点,基于不同视角,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研究情况如下:
1.2.1基于多种视角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一个涉及到许多领域的体系,因此,对其研究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视角。从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相关者分析出发,能够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评估。有学者就基于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360度全面绩效评估体系。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者基于语言属性的视角,运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借鉴多属性群决策领域的语言属性理论,将定性指标转换为数值型结论,建立基于语言属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型并定义了电子政务成熟度。基于证据推理对电子绩效评估进行研究是一个较为创新的视角,有研究者就利用改进的证据推理方法把低层次指标属性集成到高层次指标属性,在评估成本和评估精度上寻找平衡,分析如何根据评估结果来指导决策。基于公共管理视角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进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有人就在这一视角下提出了电子政府绩效评估风险的防范的宏观和微观措施并提出了构建政府电子化服务绩效评估框架的基本理念。相关学者则基于网络影响力的视角,在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政府网站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32个省级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络影响力进行了测评。
1.2.2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不少学者从宏观、中观层面探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有人则认为电子政务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应以“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有相关研究针对电子政务的特点,结合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一般性标准,总结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该体现出“重在政务”和“政务为民”的特点,至少应该包括服务内容与质量类指标、管理效益类指标与基础设施类指标,以全面评估电子政务绩效。也有人基于粗糙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方法和步骤,并认为电子政务的评估指标要满足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实现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实现该政府部门与其它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政府部门能够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二是实现电子政务各业务处理系统与对外服务系统的紧密结合,使整个政府范围内的工作流和信息流都保持通畅和相互有机联系。有研究统计出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认为绩效评估主体的选择除了政府(包括其聘请专家)之外,还可以是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等。总之,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应重视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完整性与可操作性。
1.2.3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
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综合评价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参考国内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经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案例验证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基础上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方法,认为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模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它主要包含建设产出、应用效果和投资绩效三个层次;用净化现值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对实施电子政务带来的货币化的增长效益进行评估,而对一些难以货币化指标,一方面可以采用分层次分析法,数据网络分析法进行多目标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使用软性标准如顾客满意度等进行测评;从电子政务的投入产出衡量的基本模式出发,从系统成本、系统效益和系统质量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并根据电子政务的非线性特点,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尝试对电子政务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了这种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1.2.4关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的研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根据不同的研究方面,被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有研究在探究电子政务评估的必要性和意义的基础上,借鉴信息化领域评估所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参考国内外电子政务评估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建构一个较为合理的电子政务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电子政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有的则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综合模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型,并运用实际案例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有学者通过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多角度研究,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弱点和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多维立体结构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双棱柱模型,进而设计了与之相配套的三重指标体系。有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适合本评估体系的隶属度函数,建立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型。还有的则结合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子政务项目生命周期模型”。
2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的领域,学者们就政府绩效评估许多方面展开了研究。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还很薄弱,能为政府设计操作性的绩效评估体系的专家十分稀缺,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
(1)评估内容过度关注政府网站外部绩效,用政府网站提供服务水平代替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很少有深入电子政务内部绩效方面的理论研究或评估实践。
(2)在电子政务绩效的整体构成上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各有偏重,使得各种评论结果无法进行横向比较。尤其是对地方性电子政务的研究并不充分,并不存在公认的统一的城市电子政务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
(3)在绩效指标的选取上,缺少严密的逻辑层次关系,没有考虑到电子政务的层次性,没有考虑到不同级别的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上的差异,使得指标所包含的信息出现重复或遗漏。
(4)在研究过程中,直接引用国外的模型或做法,对国外的制度背景研究不够透彻而产生副作用,另外,研究过程中,重电子政务绩效,轻政务绩效,以研究评估“电子”为主,指标研究多是技术性指标为主,很少真正对“政务”方面的评估进行研究。没有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对电子政务进行研究,本土特殊研究较为缺乏。
(5)研究过程中,重电子政务绩效,轻政务绩效,以研究评估“电子”为主,指标研究多是技术性指标为主,很少真正对“政务”方面的评估进行研究。
3结束语
世界各国对电子政务运行的成功率不高,而绩效评估是保证电子政务质量,提高其成功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的评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构建科学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也处于摸索时期,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快速发展,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实际状况,借鉴国外成熟先进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使其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问题,亟待有关专家、学者去探索、去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少彤.2007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管理百科,2008,(1).
[2]李东,张秀杰.电于政务项目后评价及其指标体系建设[J].经济管理,2007,(17).
篇10
电子政务作为新兴的信息技术在政府组织的实施,必会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效应,它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发展过程(Dawes,2008)。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Andersen,2006;Hiller,2001;Layne,2001;Moon,2002)、钻石模型(Leavitt,1962)、技术执行框架(Fountain,2001)、利益相关者理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关键性管理问题,这些理论为电子政务治理理论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1、动态发展的视角———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
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是电子政务研究中较早被关注的研究领域。最早是Layne(2001),通过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辨析以及对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动因的经验研究,较为前瞻性地提出了的“电子政务四阶段成长模型”。该模型从集成程度、技术和组织的复杂程度两个维度,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信息分类浏览、事务处理、纵向集成、横向集成四个阶段;同一时期,Hiller的研究报告从政府对公民、政府对企业、政府对雇员等六个维度,将电子政务划分为信息、双向交流、在线事务处理、集成、参政五个阶段,其明显的特点是关注了“参政”问题;Moon(2002)基于上述两个模型及相关公共管理理论,从政府内部、政府外部、技术使用程度三个维度,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信息目录、双向交流、在线服务和支付处理、纵向和横向集成、参政五个阶段。在这些研究中,Layne的四阶段成长模型一直是电子政务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阶段模型,也是WebofScienc统计中被引用频次最高的电子政务研究文献。在2009年2月底之前达133次。由于该模型是在电子政务发展的初期提出的,因此,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Andersen(2006)对该模型进行拓展研究,突破该模型中对技术和组织复杂性和集成性两个维度的关注,认为电子政务发展不仅要关注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核心,更要关注如何在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中,投入更多力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让最终用户成为最大的受益方。为此,在Layne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部门流程再造成熟度模型”,该研究基于电子的广泛性和公众为中心的程度两个维度,将电子政务发展分为培育、扩展、成熟、革命四个阶段,并讨论了四个阶段的不同特征。与学者们的研究相类似,一些咨询公司从实践的角度,在其有关电子政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各自的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例如,Gartner(高德纳)公司从技术和组织复杂性的角度研究了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Baum,2000);Accenture(埃森哲)公司从服务成熟度的视角研究了电子政务发展阶段模型(Rohleder,2004)。而一些国际组织则就电子政务成熟度进行了宏观层面研究(Bank,2003)。
上述模型虽然基于不同的维度和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电子政务实施发展状况,但是,它们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是所有模型都认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二是所有模型都认为电子政务都将经历一个从简单的信息到复杂的一站式服务的过程;三是所有模型都认为电子政务实施将经历一个技术对组织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嵌入过程。虽然这些模型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电子政务复杂的实施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影响作用,但是,没有从组织采纳的角度探讨电子政务作为新生事物,政府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文化氛围等因素对其引入过程的影响作用。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组织变革的视角———钻石模型
Leavitt的钻石模型作为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广泛接受的模型(Bostrom,1977),解释了信息技术实施时可能产生的组织管理问题,是信息系统实施的研究基础(Sarker,2000)。该模型将组织抽象为一个由技术、任务、人和组织结构四个因素构成的钻石形,认为信息系统的实施具有推动组织变革的潜力,同时也将深刻影响组织权力结构、文化氛围和工作状态等,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会促使组织的其他三个因素之间相互调整、相互作用。一般在技术引入的初期,这三要素会通过共同作用形成“组织抗拒”,进而迫使技术调整以适应现有组织状况,信息技术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微乎甚微,而只有当组织变革力度增大时,才会迫使其他三个因素继续相互作用,以采纳信息技术。事实上,信息技术的实施过程,就是这四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表现了信息技术引入组织过程中的一种极为复杂的作用状态。同时,该研究认为,组织是否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实现其潜在价值,信息技术导致的组织变革的吸收、扭曲和失效取决于组织对任务、人、组织结构的安排状况。
由于企业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并且在利润最大化的单一目标的驱使下,能够比较容易地排除组织阻力,通过迅速的人员调整、组织和任务安排,能够比较容易地采纳信息技术以提高效率,应对竞争。而政府组织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则相对比较勉强,在政府组织中,除了政府组织的任务安排、组织结构相对于企业来讲更具刚性以外,政府垄断的特性和利益集团政治的重要性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即便如此,钻石模型也能很好地解释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技术引入政府组织时,四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电子政务的实施试图通过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创新改善公共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时,现存的政府结构、人员和任务安排会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成效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电子政务的实施带来的转变必然触及政府现行的职能、结构和人员等方面的改变和调整,甚至危及到某些部门或人员的权力和地位,这三个要素往往难以接受电子政务引入所带来的变化,会做出抵触反应,这种反应会迫使电子政务实施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的轨迹,使电子政务实施与现有的组织状态相适应。表现在项目的实施结果上,很可能是电子政务的实施达不到预期目标,减少项目实施的内容,缩减项目实施的范围,甚至导致项目实施失败等。当然,这四个因素之间作用力的强弱,取决于电子政务实施对变革程度的影响,如果变革涉及的深度大,例如涉及多个组织层面,范围广,例如涉及多个组织部门,则相互作用会愈加激烈,反之亦然。
与一般的组织相比,政府组织还有其独特之处,诸如管辖权限、等级制度、规则和程序等。虽然Levitt的钻石模型说明了信息技术引入组织时组织结构、人员、任务三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管理问题,但却没有明确它们相互影响的具体方式,也没有充分解释信息技术引入组织时“政治竞争”过程的特点和对信息系统实施制度安排的影响。3、制度安排的视角———技术执行框架技术执行框架是公共管理领域有关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贡献。Fountain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区别了政府组织引入技术之前的“客观信息技术”,即技术本身,主要指信息通信技术,诸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与引入和使用后“被执行的技术”,即被特定组织中的行为人感知并实际使用的信息技术。同时,识别了制度安排、组织形式、官僚网络对于信息技术执行的影响作用。该研究认为,政府组织形式一般是基于韦伯官僚制结构,带有层级的、理性的、客观的、有效率的和基于规则等特点。同时,与这些组织形式相关联的,是政府组织的行为人之间形成的非正式的、缺乏权威、游离于规则管辖之外的官僚网络。这些官僚网络在行为人之间具有较高的信任程度和丰富的社会资本,其中,一些非正式官僚网络还扮演着跨越官僚等级边界、跨越部门的交流、协调和问题解决机制。当然,这些非正式官僚网络也可能成为冲突和割裂的起因。制度安排来源于制度化的概念,指一定时间内一个团体中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思想和行为。Fountain认为,制度安排包括四个方面:认知行为与习惯、文化信仰和符号、社会结构以及正式的政府法律和规则体系。在政府组织里,制度安排可以是政府办事的惯例、政府文件的组织形式、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等,这些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变化的、较为稳固的思想行为框架。制度安排与组织形式和官僚网络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影响作用(Fountain,2001)。
由于客观信息网络技术强大的内在逻辑可以用于加强信息共享、协作和非同级的沟通,或者可以被强制地设计使用以促进对组织的控制。当客观信息技术的使用导致深入的结构变革时,现行组织和官僚网络下的行为人,无论是那些致力于流程再造与组织重构的,还是那些试图保持地位或强化其部门权力和自治力的,对于抵制还是拥护变革的态度变得更为明显。由于公共部门中的行为人是受规则驱使的,而这些规则与网络环境下的行为、激励和信息流动的规则不相适应。因此,组织引入信息技术时,不能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被使用和采纳,其设计、执行和使用受到组织形式、官僚网络和制度安排的影响。信息技术最终会被用于促进变革还是抵制变革,其具体执行取决于组织结构、官僚网络和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正是由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下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的。客观信息技术的执行结果在不同情境下的组织形式、官僚网络和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可能存在多种可能性,难以预料,虽然对信息技术的执行过程如何影响、影响力会有多大还没有办法衡量和测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结果一定会受到理性、社会、政治逻辑的影响。
从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实施是一个典型的信息技术执行过程,是技术执行过程中促使组织制度演化的过程。当电子政务项目实施时,依据现有技术手段确定技术和功能目标,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参与信息技术实施的主要行为人,即各部门决策者、参与决策者和实施者,依据他们对于电子政务项目实施风险与收益的认识,左右项目实施的方向,使得项目实施能够朝着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通常这些组织行为人的认识都是在政府组织的特性、官僚组织中正式及非正式的部门或个人关系的官僚网络,以及由价值观、行为、文化和法律组成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因此,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结果是否与最初既定的目标一致,取决于决策者、参与决策者和实施者的认知、行为和期望。技术执行框架揭示了客观信息技术以行为人为媒介和组织安排、制度安排互相影响,并在设计和应用的过程中成为被执行的技术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然而,由于技术执行框架过于抽象、研究假设没有得到大量有效的实证研究验证(Norris,2003),研究案例均来自美国联邦政府、缺乏文献基础(Bretschneider,2003)等问题,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尽管如此,技术执行框架还是为电子政务实施过程的制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4、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利益相关者理论
上述三个理论模型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了电子政务实施的动态复杂性,也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政府组织的行为人(包括电子政务的决策者、参与决策者、实施者等)的认知、行为和期望在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电子政务实施的政府组织行为人是否尽职尽责,是否经济,是否达到了纳税人资金效用的最大化,如何防范政府在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败德行为”,是值得深思的问题(赵豪迈,2007)。为此,有必要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组织行为人特征和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萌芽始于Dodd的研究,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是在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院(StanfordResearchInstitute,SRI)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得益于瑞安曼(EricRhenman)和安索夫(IgorAn-soff)的开创性研究,弗里曼(Freeman)、多纳德逊(Donaldson)、克拉克森(Clarkson)、琼斯(Jones)、科林斯(Collins)、卡罗尔(Caroll)、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运营的基础和合理性;第二阶段的研究强调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战略分析、规划和实施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第三阶段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讨论利益相关者参与对公司所有权的分配问题。利益相关者分析即识别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分析他们的相关利益和这些利益影响组织运行的方式,通过确定利益相关者的相关假设和影响方式,促进问题的全面深入解决。电子政务实施中的现实问题与其他领域的问题相比更加具有复杂性和社会性,对各种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尤为重要。根据ITGI的界定,IT治理的利益相关者是指对企业信息技术负有责任或对信息技术存在期望的任何人,如股东、董事、管理层、企业和技术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使用者、员工、政府、供应商、顾客及公众。因此,本文认为,在微观政府组织的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包括五类:(1)电子政务的决策者。负责确定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与战略规划,一般来自于组织的高层,是政府组织的行政首脑。对电子政务实施的具体工作流程缺乏深入的了解,更加关注电子政务项目绩效;(2)电子政务使用部门的管理者。通常来自于组织中层管理者,负责沟通高层与信息部门管理者,对现有的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十分熟悉,但缺乏对信息技术潜在能力的全面理解,更加关注本部门利益;(3)电子政务实施部门的管理者。通常来自于组织中层管理者,负责沟通高层与电子政务项目直接使用部门的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潜能具有深刻理解,但缺乏政府业务部门的管理经验,更加关注本部门利益;(4)电子政务实施部门的信息技术人员。负责具体项目实现、日常维护或者技术指导,具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但缺乏政府业务部门的工作经验,更加关注自身业务的正常运行;(5)电子政务使用部门的普通员工。即电子政务应用的一般使用者,更加关注电子政务实施对自身业务的直接改善。
任何政府组织都具有多级次结构,这一方面表明,政府治理结构的内在动力基础是上级对下级的权威;另一方面表明,政府治理结构设计必然会遇到委托———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上层官员并不关注效率,而是追求个人控制权收益最大化;二是下级官员利用信息优势虚报下级部门履行职能所需的预算支出借以谋取部门利益;三是政府官员们利用权力从事寻租活动,为其制造便利(王小龙,2004)。可以看到,电子政务实施涉及的每个群体所关注的利益点是不同的。虽然高层掌握着大量的组织信息,但出于管理层与委托者之间的契约所带来的责任关系及尽可能降低决策风险等多方面的考虑,技术的选择与使用方式等决策多数是委托给中层管理者做出,或者委托给外包公司;而中层管理者又将技术的具体操作和实现委托给信息技术人员完成,这期间自然存在多层委托关系。如果几方的利益博弈没有达成一致,则电子政务实施很难为政府组织带来良性的收益。此外,电子政务的产出是无形的,加之各类人员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的委托问题随处可见。
根据委托理论,当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时,就产生了委托关系。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专用性IT资产,并且IT资产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分离的,使得IT资本的提供方与IT资本控制方形成最为基础的委托关系。同时,由于电子政务不同于组织的其他资产,从开发到运营再到新系统的应用,形成了一个在时间上延续的持续投资,加之业务对IT的依赖程度增强,不同群体关注的利益点不一致等都使得风险增加。这些因素导致了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成为影响电子政务实施成效的根源。
电子政务治理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1、电子政务治理的提出
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对电子政务实施中治理问题的产生形成以下结论,如图1所示。(1)根据Fountain的技术执行框架,本文认为,电子政务实施是一个典型客观信息技术转化为被执行信息技术的过程。电子政务的实施起始于根据客观信息技术制定的预期目标,在技术执行的过程中,由于触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将产生诸多组织管理问题。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产生和解决,电子政务实施过程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动态复杂性,导致了电子政务实施成效与预期的实施目标发生不可预料的偏离。(2)电子政务实施的动态复杂性,取决于三个层面:一是从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来看,电子政务作为新生事物,在一个组织内部随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化,电子政务项目的不断增多,会导致技术与组织的复杂性日益增强;二是从钻石模型来看,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引入到政府组织,会导致组织中的三个重要因素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政府组织对电子政务的采纳程度;三是从技术执行框架来看,组织的制度安排,作为影响政府组织行为人的行为和期望的关键要素,也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效果。(3)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实施动态复杂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电子政务的实施影响了组织的重要资源———信息资源的重新格局。因此,造成了参与实施的组织利益相关者(也可以称为组织行为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可见,电子政务的实施事实上就是政府组织中的利益群体之间,或者利益相关者之间为了争取组织政策、程序与资源上的影响力所做的“微政治”竞争的结果。电子政务的实施成效与预期目标的偏离程度取决于“微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4)电子政务治理作为电子政务实施的决策制度安排,是为理顺电子政务实施中的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服务的。电子政务治理基于对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关键性决策项的分析,和对电子政务实施的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和利益主体的识别,进行决策权的治理安排,并设计相应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试图从有可能造成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偏离预期目标的根源上,控制电子政务的实施路径,保证电子政务的实施成效。因此,电子政务治理是电子政务实施成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2、电子政务治理概念的界定
概念是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象表达,目的是简化思考,便于沟通(李怀祖,2000)。无论是“电子政务”还是“IT治理”都是信息管理领域活跃而崭新的研究话题。为了避免概念混淆与理解差异,本文对几个主要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治理”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与“统治”一词交叉使用(俞可平,2000)。1989年世界银行在概括当时非洲的情形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此后“治理”一词便广泛地被用于各种体制问题的研究当中,被认为是针对各国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而提出的一种替代性制度安排(黄德发,2005)。可以说,“治理”一词渊源已久,最早专用于政治学领域,后来被延伸应用到社会、经济领域。因此,“治理”是一个具有极其广泛意义的概念层面的词汇,在政治学领域,“治理”即意味着“政府治理”,在企业管理领域,“治理”即指“公司治理”。信息技术在企业组织的广泛渗透性应用,改变了企业业务流程,给内部控制、治理结构,及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尤其是SOX法案(Sarbanes-Oxley,塞班斯法案)颁布之后,要求上市公司提高透明度,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IT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IT治理也从企业组织的IT项目管理层面,被延伸到组织管理层面,成为公司治理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产物,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电子治理作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新趋势和最终目标,给政治学和公共管理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模式,是政府治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电子政务到电子治理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大量电子政务实施项目不断涌现,对其实施过程的有效治理必不可少。需要说明的是,电子治理是近年来国际上针对信息社会的来临而提出的一种先进的社会治理形态(陈祥荣,2005)。电子治理不是信息通信技术(ICT)在公共事务领域的简单应用,而是一种更多地与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组织与利用方式相关联的社会—政治组织及其活动的方式(Dawes,2008)。汪玉凯(2004)比较了“电子政务”和“电子治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认同多数学者提出的电子治理是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的观点(陈波,2002;黄璜,2006;李春,2005;臧乃康,2004;翟校义,2006;张成福,2003),同时还提出了实施电子政务的国家大约要经过四个阶段:以组织为中心的电子政务阶段;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阶段;以组织为中心的电子治理阶段;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治理阶段。该研究认为,美国正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的转化时期;而我国还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时期(汪玉凯,2004)。可见,“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在对象、范围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本研究认为,电子政务主要集中于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范围内,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属于管理学的研究范畴;而电子治理则更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社会群体相互间关系领域的虚拟的政治与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方式,更重于政治学的研究范畴。
本文所提出的电子政务治理则是在IT项目管理层面,对IT治理理论在政府部门的探索性应用和拓展,也有少数研究将其称为“政府IT治理”(彭彬彬,2008)、“电子政务IT治理”(欧阳剑雄,2005)等。本文认为,电子政务治理概念的提出是由于电子政务应用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复杂的阶段,政府组织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依赖性日益加强,跨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利益冲突日益明显。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实施成效,并发挥最大潜力,实现电子治理的目标,有必要借鉴IT治理理论研究电子政务决策活动的责权利安排和约束与制衡关系。当然,由于政府治理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区别,IT治理的概念和理论有必要在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实践中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
上述几个概念之间的演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对电子政务治理的概念界定如下:电子政务治理是本研究应用IT治理概念和理论在政府组织的探索性研究,是指政府组织在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项目既定目标,而进行的决策权和责任的部署及决策机制和实施机制设计,即确定该项目的决策者、决策机构和流程以及该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沟通方式、监督方式和激励方式。电子政务治理是IT治理概念和理论在政府组织中的具体化,是关于电子政务决策制度安排的研究。
3、电子政务治理概念的核心要素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的关键性IT投资项目,在提高政府部门公共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作为触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利益、跨部门实施的IT项目,电子政务的实施也蕴含着多种风险,因此,对电子政务实施过程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Rocheleau,2007)。电子政务治理作为IT治理概念在政府部门的延伸,是指政府组织通过对关键性电子政务决策权力的安排和制衡,监督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者的绩效,保证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促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大化。电子政务治理从制度层面规范了政府组织关于电子政务项目决策的模式、结构、流程和机制,既保证规则上的依从性,也保证信息技术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为政府部门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决策效率、实现战略目标、规避风险等服务。因此,电子政务治理的概念体系如图3所示,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电子政务治理目标。是明确关键性电子政务决策的权利安排,保证关键性电子政务决策活动处于可控范围内,确保信息技术条件下,电子政务的利益相关者达到新的利益均衡,促进电子政务决策的科学化,最大化实现电子政务的投资价值。
(2)电子政务治理安排。是为了保证电子政务治理目标的实现,电子政务治理的过程和方式。电子政务治理安排包括治理模式、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三个要素。政府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变量以及管理变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形成了电子政务决策项的权利分配模式即电子政务治理模式,电子政务治理模式决定了电子政务治理结构安排和治理机制设计的基础。而电子政务治理结构作为治理机制的外在表现形式,治理机制作为治理结构的内在动力基础,两者的相互作用成为电子政务治理模式有效运转的保证。可以说,电子政务治理安排三个要素共同作用于电子政务治理绩效(Weill,2005),体现了电子政务治理能力。
电子政务治理理论的研究框架
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性说明,表现为一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有逻辑关系的肯定陈述,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及其论述所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客观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确定性回答(刘军,2008)。关于电子政务治理概念的界定仅仅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而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体系构建。基于对电子政务及IT治理文献的归纳总结,本文认为,电子政务治理的理论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如图4所示。其中,电子政务治理安排是关于如何进行电子政务治理的回答和总结,是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将基于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对比研究,形成以IT治理理论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治理安排研究。而电子政务治理绩效作为治理的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从评价的角度明确了电子政务治理对电子政务实施成功的影响作用,揭示了治理安排的差异对电子政务治理绩效的影响。
1、电子政务治理安排研究电子政务治理安排包含三个关键组成要素:
(1)电子政务治理模式。是关键性电子政务决策项的权利分配形式,即关键性决策项与治理原则的匹配方式。借用Weill(2004)研究中对“治理原型”的界定,“治理原型”描述拥有电子政务决策权和参与电子政务决策的人员的组合方式,例如联邦制、业务君主制等;而电子政务关键性决策项是指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决策项,例如有关电子政务战略规划类的决策、有关电子政务技术架构类的决策等,这些决策项对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电子政务决策项的类型、特征、涉及范围不同,以及不同政府组织部门的内外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不同的电子政务决策项匹配不同的治理原型。
(2)电子政务治理结构。是电子政务决策制定的组织机构,由参与电子政务决策的组织单元和角色构成,一般以各种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主要用于补充现有组织机构的不足。一般而言,在政府组织部门,决策的组织单元涉及决策层、管理层、业务管理层、项目管理层;决策的角色则包括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即:行政首脑、部门主管、业务主管、IT主管,电子政务的用户。
(3)电子政务治理机制。电子政务治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监督机制、沟通机制、激励机制等,但是,治理实践中不存在最佳的机制。电子政务责权利的归属及利益与风险的分担虽然会因组织环境、战略目标和组织文化而各有差异,但是会在反复的动态博弈中达到均衡。Rainey(1976)讨论了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一是环境的驱动力和限制不同;二是组织的强制和对利益的关注范围不同;三是内部的过程复杂性、授权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同。这些不同之处导致了信息系统管理中的诸多不同之处。近年来,Bretschneider(1990)、Caudle(1991)、Mohan(1990)、Rocheleau(2002)、Scherlis(2003)、Scholl(2006)、Ward(2004,2006)等多数学者也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类似研究(Bretschneider,1990;Caudle,1991;Mohan,1990;Rocheleau,2002;Scherlis,2003;Scholl,2006;Ward,2006;Ward,2004)。综合这些研究的主要观点,本文认为,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一是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不同,相对于私有部门对经济效益的考虑,公共部门由于更加关注“公共利益”,因而系统建设目标更加广泛;二是管理者的态度差异,相对于私有部门的基于市场竞争压力的积极主动性,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公共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通常是被动的;三是绩效衡量方式不同,相对于私有部门对成本和收益的考虑,由于缺乏可靠和明确的绩效评价方式,公共部门系统建设绩效更多的关注投入和预算而不是关注产出。这些重要的不同之处导致了公共部门或政府组织与私有部门在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管理方式和决策行为上的显著差异,也导致了IT治理安排的不同(Sethibe,2007)。
从实践角度讲,我国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与运营管理还存在一个典型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我国电子政务的推进工作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以中央直属部门为主要推动力量的纵向电子政务建设,包括三类:一是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十二金”工程建设,从省到市(地州)甚至于到县(市区),基本实现了业务协同和资源整合;二是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公安等七大部门,从省到市(地州)均建立了内网,信息共享程度较高;三是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商务、民政、林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等以业务为主的部门电子政务推进较快;另一条是以地方政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横向电子政务建设,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单位网络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各个平台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同时,由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受上级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自上而下逐级推进,这种推动力带有很强的行政性,因此,形成了目前“纵强横弱”的现象,这种现象尤其以市(地州)表现最为突出。有必要基于案例展开电子政务治理安排的深入研究。
2、电子政务治理绩效研究
电子政务治理的目的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治理模式、良好的治理结构、有效的治理机制,规避电子政务项目投资风险,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保证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成效。电子政务治理绩效是对电子政务治理有效性的评价和衡量,尽管Weill的研究对IT治理绩效评估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但是,四个治理绩效评价指标,除了IT的成本效益外,其他三个指标对于政府组织的电子政务建设缺乏良好的适用性。电子政务作为政府部门的公共投资项目,治理要实现三重使命:一是要关注其投入。即尽可能降低成本(邓崧2005),尽可能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Layne,2001);二是关注其过程。即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和抗风险能力(Scherlis,2003;王红霞,2003);三是关注其产出。即尽可能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价值交付能力(VanGrembergen,2004),以促进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West,2004)。因此,电子政务治理的有效性,不应仅局限于它所可能带来的电子政务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还应系统考虑其在对增加电子政务投资价值、控制建设成本、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以及有效防范电子政务投资风险等方面的贡献。为此,本研究认为,应该从价值交付、成本控制、IT资源利用、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四个维度系统考虑电子政务治理绩效。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