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07 17:5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应急处理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编制目的
为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保证全县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抢险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妥善处置事故、排除隐患,有效地防范各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不良社会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结合水利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县度汛。水利工程新建、扩建、改建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4、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需启动《预案》时能够做到通讯联络及时畅通,指挥调动灵活,运转高效,救援有力。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由县水务局统一领导和指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各二级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收益谁负责"的原则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对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实行分级管理。科学预防,注重实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备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危险目标的确定及危险性评估、物资储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在县水务局统一领导下,局各二级单位、各股室协调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成立县水务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水务局局长吴济忠同志担任水务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对水务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做出处理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大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小组成员包括各二级单位和各股室负责人,负责调查了解险情的相关情况及险情上报,组织做好相关的配合工作。
三、日常管理机构
水务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监督股负责本单位所管辖范围内的水利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依法组织协调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组建与完善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监测和预警系统;制订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各部门制定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四、预警与报告
水务局突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各二级单位接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信息后,要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并按照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和预防工作,事态严重时及时上报给水利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事故(险情)发生后,有关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水务局报告。事故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遇险人数;
(3)事故的原因、性质;
(4)事故周围环境;
(5)已经采取的救助措施和救助要求;
(6)事故报告单位、人员、通信方法。
指挥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县人民政府报告。
五、突发事故应急响应和终止
1、应急响应的原则
发生安全突发事故时,各相关部门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启动应急响应。同时,要遵循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或撤消预警和响应级别,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的方式,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2、应急响应
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应急响应原则,报上级主管部门执行。
篇2
一、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制度及应急管理机构
为加强处理煤矿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2015年初,我矿成立了以煤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机构,明确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按上级部门要求组建矿山辅助救护队,建立了应急值班管理制度、隐患排查制度、事故应急处置制度、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管理制度、应急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事故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制度及组织保障。
二、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煤矿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我矿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主要针对矿井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融合在专项应急预案之中,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为防止矿井各种灾害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主要有水灾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顶板事故应急预案、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雨季“三防”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
三、做好应急宣教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
篇3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编制目的:为了正确、有序、快速地处置特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和事故影响,保障消防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保障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并结合实际而制订。
1.3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消防维护班组应急处置消防特发事件。
1.4安全风险辨识: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机房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如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消防设备误动作造成大范围受损事件。
1.4.1.自然灾害(地震)等导致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发生的安全风险;
1.4.2.人为外力(误操作)导致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发生的安全风险;
1.4.3.消防设备设施老化(管道爆裂)导致大范围受损事件发生的安全风险;
1.4发生事故的条件:施由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使用不当导致事故发生,都有可能造成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同时,消防设备设施遍布整个大楼,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设施老化、人为误操作,误动作等因素,导致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发生的安全风险很大。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预防为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要求到位,措施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考核到位,在提高设计水平、设备设施健康水平、强化预防工作的同时,健全应急体系,做好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应急工作,力争使事故损失和事故影响降底到最小程度。
2.2统一指挥。在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应急救援等各项应急救援工作。
2.3分级管理。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的有关要求,我公司按照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上下协调一致的消防设备设施特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加强应急宣传与教育、培训与演练、实施与评估等各项工作。
2.4措施果断。一旦发生消防设备设施造成大范围受损事件,危及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干扰大楼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产生不良的影响,公司各有关部门必须按照职责与分工,反应及时,动作迅速,措施果断,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和事故影响。
2.5依靠科技。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努力提高消防设备设施抵御各种安全风险的标准。加大反事故技术措施落实力度,加强检测与监控的力度,做好备品备件和事故抢修值班制度工作,努力提高应对消防设备设施造成大范围受损事件的水平。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体系
3.1.1.成立应急领导组,全面领导银联信息中心消防设备设施特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应急领导组的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银联信息中心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
(2)统一领导消防特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3)组织制定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抢修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4)消防设备设施特发事件抢修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消防设备设施特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5)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3.3应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3.3.1.及时了解消防设备设施大范围受损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3.3.2.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各项应急指令;
3.3.3.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掌握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3.3.4.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3.3.5.组织开展消防设备设施特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3.4处置措施
3.4.1.在应急状态下,应当立即启动相应消防应急预案,奔赴现场,开展应急修复工作,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3.4.2.在应急状态下,应当调动一切力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消防系统稳定运行,保证重要地方的可靠保障,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3.5人员保障
3.5.1.所有公司消防维保人员为兼职应急人员,并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具备必要的安全工作技能和知识,并经考试合格,特种工应当取得相应资格证。
3.5.2.消防设备设施厂家配合应急处置工作,应当作为临时工进行安全管理,厂家人员应当在有关专业人员不间断的监护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5.3.建立全天24小时领导带班的生产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反应及时。
3.6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3.6.1.水系统钢管,配件,阀门,喷头,消防栓等备品备件充足力大于90%。
篇4
关键词:变电运行 运行管理 浅析
Abstract: the substation is contact power plants and users of the intermediate link, plays a transformation and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the importance of it to the safe and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has a major impact, we improve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work to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ystem is of profound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the substation running operation management analysed
中图分类号:TM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变电运行是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通过加强变电站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培训管理、站务管理和安健环、视觉系统等工作,达到变电运行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
1 加强变电站计划管理
随着电网不断发展,变电站数量增长迅速,变电运行人员日趋紧张,为达到减人增效,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变电站多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模式运行,当变电站设备需检修维护时由运行人员到站进行许可和监护;变电站维护工作非常繁多,包括设备维护、设备验收、大修技改、预试定检、缺陷处理、倒闸操作、设备巡视、反事故措施及其他专项工作等。加强变电站维护工作计划管理,合理编制生产工作计划,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计划的周期性、完整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生产计划编制原则:
1.1完整涵盖原则
生产工作计划必须完整,计划内容需完整涵盖全部工作,即要包括班组的全部生产性工作和非生产性工作。
1.2继承分解原则
年度生产工作计划应通过月度生产工作计划继承和分解,月度生产工作计划应通过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继承和分解。应加强周日生产工作计划的执行管理,以确保月度和年度生产工作计划的完成。
1.3 均衡生产原则
应均衡安排年度、月度生产工作计划,避免工作松紧无度或前松后紧等现象,并可根据实际状况,将计划进度适当超前。
1.4 保证重点原则
应根据电网状况,人员、设备等情况,认真做好生产工作计划与停电检修计划的衔接,要按照“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综合平衡、保证重点。
变电站生产计划应与停电检修计划有效的衔接,根据变电站巡视周期,将班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合理,形成变电站生产计划,切实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
2 加强变电站设备管理
2.1 加强变电站设备验收工作
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参与设备的检修、试验验收工作和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变电部设备验收规范》执行。
2.2 加强变电站设备维护工作
2.2.1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在巡视(监视)、试验、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做好记录,并按规定立即进行汇报和处理。变电运行人员应督促缺陷处理人员填写相应的检修试验记录,双方认可,对处理合格的缺陷进行注销。若有遗留缺陷,应详细填写,原缺陷予以注销,将遗留缺陷作为新缺陷重新填报。做好设备缺陷的跟踪,确保设备缺陷及时、有效处理,提高设备缺陷管理水平。
2.2.2加强重载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针对运行重载设备,制定特巡测温计划,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2.3变电站应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包括缺陷、试验情况等,每月进行一次设备状态评价,了解设备运行状况;
2.2.4 运行人员应每月开展一次继电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压板及转换开关投切情况检查,确保与运行方式相对应;
2.2.5每月对直流系统蓄电池进行检查、测量电池电压;
3 加强变电站安全管理
3.1变电站应必须根据本班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结合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经审批后签订。
3.2变电运行班组必须根据本班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结合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目标保障措施,经变电运行管理部门批准执行;变电运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保障措施应围绕“班组控制未遂和异常”的要求,制定防止误操作、预防违章、控制设备异常,以及防火、防汛、防小动物等具体措施。并将安全生产目标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纳入工作质量考核
3.3 加强变电站应急管理
变电站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全停事故应急预案、主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自然灾害应急处理预案、人身触电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站用电系统全停电应急处理预案、直流系统故障应急处理预案、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计算机监控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等,每年进行一次修订并制定年度演练计划,按计划开展演练;
3.4 加强变电站防误装置管理
变电站应具备防误闭锁系统台帐表、逻辑表、验收表,每次逻辑变更及维护工作应该有相关审批表格及记录,确保变电站防误装置可靠使用,杜绝误操作发生;
3.5 加强变电站防小动物管理
变电站应有防小动物封堵示意图,在鼠害高发季节按封堵示意图对封堵点开展有效检查,做好封堵,防止小动物进入高压场所;
4 加强变电站技术管理
4.1 变电站应加强设备台帐管理,确保设备台帐与实际一致;
4.1.1变电站应具有设备从出厂试验、生产使用直至从系统内退役的设备台帐,由专人负责,实行设备生命周期内网络动态全过程管理;
4.1.2若设备转移(包含站内间隔设备交换),该设备台帐应随设备转移到设备所在单位的运行管理部门;若单元内设备更换,相应内容应重新建档。
4.1.3新建、扩建、设备更新改造和主设备大修后及时更新或建立设备台帐。
4.2 变电站应加强设备图纸资料管理
4.2.1变电站应设置专用的资料室或资料柜,用于存放有关图纸资料。图纸资料应形成档案式管理,资料室应有所有图纸资料的索引,所存放的资料柜、资料袋有相应的目录。图纸资料实行借阅登记、定置管理。
4.2.2变电站的生产记录、生产报表、班组管理的资料形成电子文档。由兼职资料员定期每月进行维护和备份相关的资料。
4.2.3新设备相关的图纸资料应在设备投运前归类存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竣工三个月内,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必须向变电运行班组提供一套竣工图纸、设备资料和竣工电子图册及所有资料的电子文档。历史生产记录中,工程施工相关资料按照工程项目顺序定置,试验报告及运行巡视记录按照年度顺序定置。
5 加强变电站培训管理
5.1 变电站应制定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包括岗位有关的规程制度、职责和安全生产目标、所管辖变电站的设备、系统及运行情况、事故应急处理和一般维修技能、设备操作、维护和巡视、消防知识和技能;
5.2变电站根据培训目标,并结合员工的岗位知识、岗位技术技能、文化程度和实际工作需要提出培训需求,编制班组年度培训计划,将培训计划列入班组年度非生产计划中。
5.3变电运行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达到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有关的规程制度和能及时分析运行情况;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维修技能的要求。
5.4班组必须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培训档案应包含:学历证、培训合格证以及其他专业取证复印件、考试成绩等。
6 加强变电站站务及安健环管理
6.1 变电站合理安排班次,配备好各值运行人员,按班次轮换值班,值班表报变电运行管理部门备案。变电运行人员在值班期间,必须佩戴岗位标志,穿戴统一、整洁并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制服。
6.2变电站应按照相关设备标识标准(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的要求,参与变电站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结束后的安健环设施验收。
7 结束语
通过对变电站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培训管理、站务和安健环管理工作的规范及强化,确实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水平,保证供电企业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The electric power safety produce with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inking
Zhang-jianJia Yi-bao
【Abstract】This text aim at the disaster and the trouble in the production line of the electric power business enterprise, the advantage that is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safety with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the relation, strengthen to prepare a case to draw up, the to build up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meet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at the electric power the safety the production etc.4 launch discuss and put forward meeting an emergency management work to open an exhibition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Electric power;Safety;Meet an emergency a management
引言
2010年3月初,新疆伊犁地区220kV皇林Ⅰ、Ⅱ线由于发生雪崩灾害,造成5基铁塔损坏严重,造成伊犁电网与新疆主电网分网运行达两个多月。面对受灾范围广、程度深,损失大的严峻形势,新疆有关电力企业坚决贯彻新疆电力公司的应急部署,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按计划提前完成了恢复重建任务,保障了电网的正常运行,履行了应尽的社会责任。
今天,当我们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在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在宝贵的生命与社会责任面前,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深层次思考。
1.电力安全与应急处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可靠供电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向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强化电力企业的安全。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我们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束手无策,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保证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尽全力做好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电力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
2.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和基本内容。
电力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从公司到班组、岗位分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体系,互相衔接,并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同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相衔接。应急处置方案应做到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清楚,应急管理责任明确,应对措施正确有效,应急响应及时迅速,应急资源准备充分,要将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电力应急组织体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预案体系、培训演练、物资保障、科技支撑等方面建设,提升电力企业综合应急能力。
2.1必须编制应急预案。制订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规范电力生产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2.2编制多少应急预案才能符合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电力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数量应当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各种事故、灾难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又要与自身的应急能力相适应,这就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编制的数量。
2.3电力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制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3.加强预案编制,增强应急管理
对于任何生产工作,常规工作靠规范,突发性事件靠预案―应急机制。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也不例外,一、预案编制要常规化、系统性,并要及时更新;二、要把预案编制列入工作质量考核范围;三、要经常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再发现问题。
在预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成立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进行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同时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使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高。同时还要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尤其是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教训及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这是我们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最后要进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在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经过以上程序后,确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并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应急预案。
4.应急管理的推行
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要建立三个保障体系,即组织体系、目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就是要确立各层面的负责人,能担当起自主管理领导岗位,在工作中要提高管理意识,注重工作成效;同时要推进各项工作管理标准化。目标体系就是指在整个应急管理中、工作的推进中将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考评体系就是要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考评方法、考评内容,注意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推行应急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这样的风险管理应该是集风险识别、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公关四位一体的体系。在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中,人员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人才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人才的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努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和安全工作水平,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5.应急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优势
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是减少事故频发、提高安全管控水平的有效举措。推行应急管理的优势在于:一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全员管安全、全员保安全的人本思想,形成企业安全、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企业的安全基础创建;二是在紧急时刻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缩短管理半径,避免逐级报送、反馈的繁琐环节,利于安全管控;三是改变平时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垂直管理模式,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缩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篇6
信中指出:“无数事例表明,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终归要毁灭企业,而且企业负责人也会付出沉重代价。” 从2013年发生在青岛的“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来看,事故之所以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与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有直接关系。
首先,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其次,下属企业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未督促指导潍坊输油处、青岛站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潍坊输油处对管道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缺乏演练,应急救援人员对自己的职责和应对措施不熟悉。第三,事故应急救援不力,现场处置措施不当。对泄漏原油数量未按应急预案要求进行研判,对事故风险评估出现严重错误,没有及时下达启动应急预案的指令;未按要求及时全面报告泄漏量、泄漏油品等信息,存在漏报问题;现场处置人员没有对泄漏区域实施有效警戒和围挡;抢修现场未进行可燃气体检测,盲目动用非防爆设备进行作业。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2013年公布的几起重特大事故调查报告总结发现,每一起事故的扩大,都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有直接关系。
鉴于历次事故教训,新安法对企业履行应急救援主体责任做了新的规定:首先,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其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第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新安法同时还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对于高危企业,新安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篇7
关键词:石油化工;应急管理体系;应急救援;应急投入
1应急管理及应急处置存在不足
尽管目前我国形成了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的“一案三制”,构成了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基本框架,石油化工企业也基本建立了各自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但通过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的应急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1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应急管理工作认识不足,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抱有侥幸心理,寄希望于不发生事故,缺乏防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对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应对能力,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积极性不高,片面的理解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工作就是成立应急机构、编制简单的应急预案。
1.2预案编制不够系统
目前部分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往往只满足数据的简单梳理、排列,甚至重复抄袭,预案编制前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不到位,企业的危险源分析不够,事故危害程度分析不足,不能很好的衔接上下级预案,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处置措施没有针对性等等,导致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1.3应急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流于形式
部分企业在应急教育培训方面,流于形式,教育培训形式单调,内容简单,根本达不到应急教育培训的目的。部分企业的应急演练,应急演练很大程度上以宣传性、演示性为主,而不是按照实际需要组织的演练,只是“演”,不是练,没有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不能真正发挥演练在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员工、切实提升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作用。
1.4应急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较多企业在应急资金投入和应急物资储备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一是不愿意花钱在应急物资的储备和采购方面;二是不愿意花钱在应急队伍的组建和培训方面;三是应急投入保障金储备不充足。
1.5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应急专家指挥中心建设不完善
部分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基本未建立,也未与有应急处置能力的单位签订必要的应急救援协议,导致应急处置基本靠现场的作业人员,较小的事件基本可以处理,但较大的应急事件就没有办法及时处置了。
2关于解决目前应急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2.1应急管理体系要逐步完善
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总体规划方案》所规定的内容,逐项落实,建立应急组织体系,规范运行机制,执行法律法规体系,落实应急支持与保障系统,保证应急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同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要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托现有资源,资源共享;整体设计、分布实施等原则,吸收国内外的成熟经验,硬件与软件并重,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的加强应急管理体系、机制、制度、队伍及人才储备的建设。
2.2系统编制应急预案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应急预案的编制要从成立工作组、资料收集、危险源和风险分析、应急评估、应急预案的评审和6个步骤逐项开展,客观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及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企业生产工艺、作业条件、设备设施状况、环境、工作安全活动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石油化工企业实际的现场各层级应急预案,可以制动石油化工生产企业的综合安全预案,涉及石油化工生产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针对专门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制定专项安全事故的预案,如果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针对石油化工的生产现场,需要制定现场处置的应急预案,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必须做到简单化、实用化、可操作性化,内容要简明、管用、注重实效,让所有应急人员都能很清楚的找到自己应该在应急处置中具体负责内容。
2.3应急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要合理化规范化
企业应将应急教育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纳入年初HSE工作计划当中,编制专项的应急工作计划,细化应急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的具体内容,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培训要在自身开展的同时,可以开展聘请应急管理的专家讲课、开展应急技能大比武、应急救援技能培训等活动,丰富应急教育培训的方式,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演练要结合实际生产需要,着眼实战,讲求实效,并且要有精心的组织,保证达到锻炼员工应急处置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对应急预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完善应急预案的最终效果。
2.4企业应急管理投入必不可少
各企业要加大对应急投入力度,使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防护用品、救援装备、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在应急状态下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响应,进行物资的筹集、配置与调度,最快捷地向突发事件事发地供应物资,抓住黄金救援时间,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5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落实应急救援人才的培养
企业应配备一支具有固定配备人员和应急救援设备的应急救援队伍,及时配合相关单位开展必要的安全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全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建立高素质的应急处理队伍。并实施有效的考核机制,制定不同的奖励制度,按照救援的能力进行区别对待,不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应加强应急指挥人才的培养,坚持送出去培养和下基层培养结合的方式,不仅仅是理论方面的学习,还应该对实际操作中的接触各种现场问题,培养应急处置能力。
3结束语
石油化工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了国家化工产品的生产需求,满足了各级各类生产部门对物资的需求。为了保证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强化和完善石油行业的应急管理十分重要。新形式下的应急管理要结合目前的科技与信息水平,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石油化工应急管理救援的手段、方法和时效,保证必要的应急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才能有效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保证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钢铁企业 安全生产 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46-02
钢铁企业具有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及生产过程连续的特点,主要生产设各有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炼焦焦炉、轧钢生产线、大型锅炉、大型起重机械、大型车辆等生产设备。设施种类繁多,危险因素复杂,危害性大,各工序之间的关联程度较高。生产过程中主要事故类型有煤气中毒、火灾和爆炸、高温液体喷溅、溢出和泄露、机械伤害、电缆隧道桥架火灾、煤粉爆炸、职业病危害等。发生事故的风险高,安全管理的难道大,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机械伤害、职业病等重大安全生产危险因素。
首先,根据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对特定的生产场所及贮存场所确定为企业危险目标。根据危险性的大小将危险源划分为A级危险源、B级危险源、C级危险源三个等级。A级危险源即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工艺条件特殊,易发生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及严重人员伤亡的场所和设施(如油库、火药库、高压锅炉、加热炉、烧结点火器、喷煤系统及煤气贮柜等),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B级危险源是指作业的危险性较大,危险物质储存数量较大,但未超过临界量,工艺条件较为特殊,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具有一定危害的场所和设施(如煤气水封、防爆板、煤气阀门、放散阀等)。C级危险源是指作业的危险性较小,危险物质储存数量较少,工艺条件一般,即使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危害较小的场所和设施(如机械传动部位等)。
其次,要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最好以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担任组长,成员由安全、环保、生产、安保、能源、运输部门和危险源较集中的成员单位领导者组成。要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分别负责指挥调度、监测监护、疏散人员、组织抢险救援、生产恢复和善后及评估等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及其所在单位要分工清晰、责权明确,务求高效。
第三,要完备报警装置,制定切实可行、简捷高效的应急措施。
采用可靠的仪器、仪表等技术监控措施对公司内部危险源建立完善技术监控手段,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制定可靠的人工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根据钢铁企业生产特点、事故情况和企业对事故的控制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可制定三级应急响应预案:
(1)Ⅰ级响应。这个级别包括一般安全生产事故及能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类别的事故。包括极小范围的危险物资泄露,可能发生小型火灾初期。现场人员要履行他们的职责,分厂及作业区的应急能力也可以处置。
(2)Ⅱ级响应(现场应急)。公司的应急能力可以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影响范围基本处于厂内),主要部位需要关闭,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和阻止事态进一步扩散。现场人员应履行他们的职责,公司应急预案全面启动。
(3)Ⅲ级响应(全体应急)。这个级别包括特别重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已超出企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向周边扩散(影响范围超出厂界),事故可能影响周边企业或公众。公司生产区需全部关闭,需采取立即行动保护和撤离现场人员,需要取得外部支援,请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响应程序可参照下图所示制定。
1、初期响应
紧急情况发生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人员根据事故情况确定的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应急程序,如通知有关人员到位、调配救援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等)等。
应急行动队伍及时进入事故现场,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
(1)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措施。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将采取相应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1)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
2)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主要毒物、事故性质、对救援的要求,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3)按应急救援程序,派出救援队伍。
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保持与救援队伍联系,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排出增援队伍。
(2)危险区的划定和隔离:
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选择有利地形(地点)设置现场救援指挥部或救援、急救医疗点。
(3)事故现场检测与评估:
应快速鉴定危险源的性质及危害程度,测定出事故的危害区域,提供有关数据。
(4)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监护:
救援人员在救援行动中,应配戴好防护装置,并随时注意事故的发展变化,做好自身防护,执行救援任务时,应以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互相照应,带好通讯工具,随时保持通讯联系。
(5)危险区域人员的紧急疏散与撤离
1)在组织和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后,再撤离危险区域。
2)组织员工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3)员工要互救互助进行撤离。
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后,进入应急恢复阶段;当事态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进入扩大应急响应。
2、扩大应急响应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或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事故响应级别需要提高时,应积极快速开展人员救助、工程抢险、人群疏散等有关的应急救援工作,并向政府部门及外援机构请求援助。
(1)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应尽快地开通通讯网络,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和危险程度,制定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2)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
抢险人员撤离的优先顺序是周围群众与员工――工作人员中的非关键人员――应急关键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
(3)事故扩大后的应急措施
1)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人员安全疏散。
3)现场交通管制。
4)现场治安秩序维护。
(4)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1)对伤员按轻、中、重简易分类,急救措施上按照先重后轻的治疗原则,在急救顺序上应优先处理能够获得最大医疗效果的伤病员。
2)注意保护伤员眼睛。
3)对救治后的伤员实行一人一卡。
4)合理调用救护车辆。
5)合理选送医院。
3、应急结束
事故应急救援结束程序:
(1)如属于本公司自救,当安全生产事故得到控制,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影响减少到最小,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消除,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正常或受控状态。事故现场已经恢复后,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
(2)如需政府启动应急,则由公司安环部组织配合环保局,对事故现场及周边某某范围区域进行某某浓度监测。当监测结果表明,空气中的某浓度在正常标准范围时,由总指挥长报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安监局等),并宣布事故危险全面解除。
4、后期处置
后期处置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应急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评审,总结预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订应急预案,进入新的应急准备阶段。
5、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
紧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警戒及现场保护工作由公司安保部门警员负责进行。
(1)事故发生后,在对事故处理期间,由安保中心对警戒区各入口实行警戒封锁,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
(2)事故处理完毕,人员撤离后,事故发生岗位实行警戒,未经抢险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
(3)事故现场的拍照、录像应经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批准。未经批准,禁止任何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
事故处理完毕后,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由公司安环部负责统一安排进行,公司应急抢救救援小分队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站负责对事故现场环境卫生安全监测。
6、事故调查处理
应按照规定来调查和分析事故。
7、恢复生产
能源装备部门对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和厂房通道等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修复。在确认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制定生产恢复计划和方案,尽快恢复生产。
8、善后处理
应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测试,对伤员提供充分的医疗救助,按企业有关规定对伤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
另外,还要做好对应急处理部门及人员的应急培训及演练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危机意识。
参考文献:
篇9
1.1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指导和规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2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提高全社会防范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可能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报告、早处理。
属地负责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区人民政府成立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工作。发生较重或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时,请省、市派专家到达现场,协助区人民政府成立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开展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跨区的食物中毒事件,由中毒人员所在地人民政府协助处理。
依法规范完善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食物中毒事件和可能的食物中毒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依靠科学开展食物中毒事件防范和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学、技术保障。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1.4现状
近几年来,我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强了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食品卫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食物中毒报告的规模和起数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我区是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枢地带,人口高度密集,交通拥挤,为预防食物中毒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加强我区食品卫生监督尤为重要,在今后一段时期里,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将是食品卫生的重要任务。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1、应急处理指挥机构组成与职责
市区人民政府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分管区长任指挥长,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对辖区内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协调和指挥,作出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决策,决定要采取的措施。其组成单位为:人民政府办公室、卫生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公安主管部门、工商分局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局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农林水局主管部门等。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临时调整组成部门。
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应急处理机动队、医疗救治组、物资保障组、信息管理组。
应急处理机动队:成立1-2个应急处理机动队,人员由食品卫生、流行病、卫生检验、卫生监督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应急调查处理,调查中毒的原因,提出现场处理建议,并具体组织实施。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
医疗救治组:组建1-2个医疗救治组,负责中毒病人的救治,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
物资保障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处理所需物资、经费保障,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
信息管理组:负责食物中毒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其他应急工作。
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指挥部设立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办公室(下称“应急办”),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2.1.2、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成立和各组成部门的职责
发生严重食物中毒事件,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卫生局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主管区长担任总指挥。组成部门为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卫生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局、区财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区工商分局、区农林水局等。各组成部门的职责: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部门协调。
区卫生局: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现场控制、病人救护、查处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
区教育局:督促学校落实控制措施,负责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责任追究,协助卫生部门调查处理学校食物中毒事件。
区公安分局:负责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公共秩序维护,调查处理人为投毒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件。
区财政局:负责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物资和经费。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中毒病人按有关政策规定落实劳动保障、抚恤金等。
区农林水局:负责农药、鼠药造成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的农药、鼠药监管处理以及提供相关资料信息。
区安全生产监管局: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原因分折排除安全隐患。
区工商分局:协助卫生部门调查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2.2组织体系框架描述
2.2.1、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区人民政府根据本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本地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协调和指挥,决定采取本行政区域内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措施。
2.2.2、日常管理机构
区卫生局设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办公室是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能是:组织制定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组建与完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专业人员进行有关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各地实施食物中毒事件预案。
区卫生监督所负责本辖区内食物中毒事件应急的日常管理工作。
3、预测、预警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3.1.1信息监测
3.1.1.1区卫生局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区实际,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动监测。各级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机构负责重大食物中毒的日常监测工作。
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
3.1.1.2全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发生食物中毒的患者或其它知情人,一旦发现重大食物中毒情况,可以立即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监督所报告。
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区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及其隐患,有权向市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食物中毒事件,不得瞒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3.1.2、信息报告
3.1.2.1责任报告单位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
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
区人民政府;
区卫生局及区卫生监督所;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报告人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医务人员;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3.1.2.2报告时限和程序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食物中毒事件监测报告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卫生局报告。
接到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件信息报告的卫生局应及时填写《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随时报告势态进展情况。
接到较重或严重食物中毒事件信息报告的区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市人民政府报告。
区卫生局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应当通知有关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
3.1.2.3报告内容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和接收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报告食物中毒的内容包括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
区卫生局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食物中毒事件或隐患的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经调查确认的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填报《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3.2预警预防行动
区卫生局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向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可能涉及的其他县、区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通报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况。
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或者发现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区卫生局通报。
3.3预警支持系统
食物中毒信息监测网络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建立专用应急电话,制定应急信息报告制度,24小时派人值班,做好信息记录,以确保通讯畅通。
3.4预警级别及
根据食物中毒事件性质、危害程度,食物中毒事件划分为一般(Ⅲ级)、较重(Ⅱ级)和严重(Ⅰ级)三级,依次用兰色、黄色、橙色进行预警。
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Ⅲ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报告。
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Ⅱ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或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
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Ⅰ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3.5解除预警
解除食物中毒事件预警需符合以下条件:食物中毒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3.5.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由区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请区人民政府或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市卫生局报告。
3.5.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市人民政府或市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省卫生厅报告。
3.5.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由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或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批准后实施,并向国务院卫生部报告。
3.5.4食物中毒事件后期评估
食物中毒事件结束后,区卫生局应在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评估报告上报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
4、应急响应
4.1一般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
4.1.1接到一般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
4.1.2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并根据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
4.1.3区卫生局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必要时请求市卫生局提供支持。
4.2较重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
4.2.1接到较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省卫生厅和国务院卫生部报告。
4.2.2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机动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调查处理情况。
4.2.3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主管部门做好食物中毒信息收集、现场控制和舆论宣传工作;保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
4.3严重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反应
4.3.1接到严重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后,区卫生局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省卫生厅和国务院卫生部报告。
4.3.2区人民政府根据区卫生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成立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主管部门做好食物中毒信息收集、现场控制和舆论宣传工作;保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
5、应急保障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区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大对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全区统一的食物中毒事件预防控制体系,保证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1技术保障
5.1.1信息系统与通讯保障
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办必须配置专用固定电话一部,专用手机一部,传真机一台,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全区统一的食物中毒报告电话为:。区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办电话为:。
5.1.2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我区按合理布局、科学决策,平战结合、统筹兼顾,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科学建设、坚持标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食物中毒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主要包括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治队伍和医疗救治机构。我区指定区人民医院为食物中毒医疗救治医院。
5.1.3应急处理机动队
区卫生局建立应急处理机动队,组织开展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应急救治和现场处置能力。
5.1.4培训和演练
区卫生局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建立考核制度。
区卫生局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应急预案,统一组织安排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演练。
5.2物资经费保障
5.2.1物资储备
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的计划,建立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物资储备种类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材、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的用品和应急设施。食物中毒医疗救治医院应储备常见食物中毒救治应急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储备各类食物中毒快速检验检测技术和试剂、卫生防护的用品和应急设施。
5.2.2经费保障
区人民政府应保障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基础项目建设和食物中毒事件处理经费,所需经费列入区政府财政预算。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日常运转经费每年不少于30万元,区人民政府建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储备金制度,应急状态时,政府根据食物中毒事件需要决定动用应急储备金。
5.2.3法律保障
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根据本预案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实行责任制。对履行职责不利,造成工作损失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篇10
近期在全国各地安生生产发生的重大事故,给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精神,切实做好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公司按照安全生产相关要求,检查安全责任和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落实安全责任和隐患整改情况、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具体自查内容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公司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黎勇同志任组长,公司经理刘奎忠同志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工作自查领导小组。并对实施方案进行充分、认真的研究,确保自查的真实性,确保对公司负责。实施工作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部署。研究决定解决生产隐患排查、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整治工作。对全公司各个危险源,对药品生产、检验、储存等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整治。
二、检点:
1.
库房:
存储原辅料和成品的环境;
2.
质量部:
对化学药品的存放和可能混淆的药品,应分区保存;对危险化学试剂,应加强监控、管理并在公安部门备案。
3.
生产车间:
操作人员按GMP相关要求进行规范操作,规范管理。
4.
办公楼:
负责认真排查厂区的用电线路,消防水管,灭火器材,消防通道等。
三、检查内容
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开展自查和隐患的排查,对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全面执行医药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要求,查找岗位责任的落实情况,基础设施,技术指标,环境情况,防控手段等存在的隐患。具体包括如下: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企业负责人与安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安全负责人与实施人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
按照相关法规和GMP规范要求,落实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在生产、检验、存储的环节需配置报警器和灭火器材,对设备的重点部位必须有防静电,防爆装置。
隐患排查整改:
重大危险源,重要设备、环节要进行监控和应急管理,隐患排查整治建立档案。对易燃的原辅料和包材要有记录。
四、安全制度和责任的落实情况
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备案存档工作完整,各制度健全,应急预案完整,演练可行,各项操作规程考核效果较好,各级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制度和规程内容,无违章现象。
各班组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较强,切实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职工在自己岗位上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为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五、继续加大宣教教育力度,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公司根据上级领导的整体安排,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教活动。
一是深入开展普法教育,通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等形式,宣传和学习《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二是丰富宣传活动形式,通过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参加消防安全演练,并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各种安全知识、及安全法规。
使广大员工深入了解安全,广泛重视安全,极大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警示牌、宣传栏、标语等)使员工明确自己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明确在危害发生时的救护措施。培养员工熟练掌握小型工伤的紧急处理技能,将伤害控制在最小程度。使职工能够熟练的使用劳动卫生防护用品,降低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使职工能在突发事故中正确熟练地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六、落实安全责任和隐患整改情况
设备、管道、安全防护装置及平台、爬梯、护栏、支架等防护设施的保养维护记录齐全有效。设备、管道表面清洁,无破损、裂痕,无跑冒滴漏现象,各种阀门、仪表正常。各种安全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按规定穿戴劳保防用品。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由电工操作,非电工不准装修电气设备和线路,对易发生事故的电气设备有专人管理,责任到人。电工人员作业时能够按规定配备劳动保护用品,按操作规程作业,并定时检查线路及一切电器设备,所有高压危险场所,都设置了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非电工作业人员严禁进入配电房或电气设备护栏内、严禁私拉乱挂、严禁靠近高压危险场所。针对薄弱环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安全制度是否落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是否齐全完好,漏洞隐患是否纠正。
七、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情况
为防止突发事故的产生,公司每年针对部门员工进行至少1次突发事故预案的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公司生产的特殊性,模拟了突发火灾消防演练。在演练上着重考察了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排查处理及人员自我防护措施等情况。通过实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使员工清楚认识到了安全在生产上的重要性,增强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逐步健全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员工应急处理及实地救援的技能。
我公司经安全生产工作自查,并没有发现大的安全隐患,但我们绝不会掉以轻心,还将就安全生产工作做好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春节期间无任何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