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采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3-07 17:5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中采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060-02
一、前言
我国《政府采购法》于2003年1月1日在全国开始实施,政府采购分为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政府集中采购是政府主导的由政府各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和财政监管部门依法共同参与管理的活动。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需求管理和采购结果的应用管理,也承担部分项目的采购实施职责;集中采购机构主要负责按照法定程序管理控制交由其执行的采购项目的采购实施过程;财政部门主要承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职责。政府采购各相关部门或机构充分发挥作用,是政府采购活动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重要前提。
二、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的政府采购管理的现状
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的政府采购工作是由政府采购办直接监督的,并指导献血办的财务人员进行采购工作。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进行分散采购时,单位必须到政府采购办指定的供货单位采购,并将采购发票验收单等相关手续报送政府采购办备案。瓦房市献血办公室对于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服务需要进行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的范围也从最初的购买办公用品、IT等通用设备发展到工程、服务等比较受社会关注的采购领域。
三、基层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的优势
首先,基层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能有效发基层单位采购的挥规模优势,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以货币形式向预算单位逐级拨付经费,各基层预算单位自主购买所需物品或支付劳务费用的分散采购方式。在这种制度下,财政只能对各基层单位支出的总额进行控制,对各部门的具体支出情况则难以监督。政府集中采购把财政资金的分配与使用结合起来,实现了国家对财政资金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的延伸管理,加强了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控,有助于实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在政府集中采购下,基层单位可以通过集中批量招标采购,引导供应商参与竞争,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政府采购成本。2012年,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对献血办的办公楼进行采暖管道改造,采用的是集中采购的方式,发包人与承包人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竞标。工程预算由最初的152380元降到88700元,节约资金63680元,工程造价下降40%多,工期也由原来的20天缩短为10天,并订立了维修合同,确保供暖设施事后长期安全运转。政府的集中采购制度,使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在工作中既做到了公开透明节约资金,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其次,基层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采购事务集中,有利于基层单位降低监督和管理成本。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在2006年前后未正式纳入政府采购时每年的平均办公费为52385元,在办公人员单位规模未变而且物价上涨的情况下,2014年通过政府采购所消耗的办公费为37807元,减少支出14578元,降比为27%。这样既节省了财政资金,又提高了办公效率。
在传统的一对一的自行分散采购方式下,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利用财政资金进行采购活动极易产生腐败行为,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阳光下的交易”,使基层单位政府集中采购活动在透明的环境中进行,防止“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瓦房店市献血办公室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将原来多个部门分别实施的采购行为集中由一个专门机构统一组织实施,监督部门只需对政府集中采购机构进行监督,就可以实现对政府采购行为的有效监控,这样既可以降低监督成本,又可以改善监督效果。
最后,基层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有利于实现国家宏观政策功能的目标。基层单位政府集集中采购的政策功能是指一国政府利用政府采购在市场中所占有的重大份额,调节市场和贯彻其社会经济政策的可能性。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采购的资金,约占GDP的10%至15%或财政支出的30%。经初步核实,2014年我国GDP总量约达63.6万亿元,如按此比例推算,政府采购的资金规模应在6.36万亿元以上,这是非常可观的。规模如此巨大的政府采购必然会对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基层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充分运用其政策功能,可以发挥它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将原来分散的采购行为相对集中,集中实施,这样不仅可以对各部门的采购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还有利于实现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如采购国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增加就业、支持不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等,增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
四、完善基层单位的政府采购的几点意见
(一)完善政府采购政策制度和框架
要以《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准绳,对现行政府采购法规制度和框架进行建设性调整。一是按照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充分考虑中央垂直管理系统纵向预算管理的特殊性,明确中央垂直管理系统主管部门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职责和作用。二是根据采购人、采购项目、采购需求归集对象的特点和市场状况,合理确定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引导各相关方合理布局,有效发挥作用。三是规范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行政行为,减少行政介入,加强执法监督和执法检查。
(二)构建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
采购方式上以“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为基本原则,构建合理的采购对象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包括:评价质量、评价誉与服务、评价价格。其中评价质量包括投标品种的GMP管理、质量内控标准、质量回顾分析等;信誉与服务包括基本的供给能力、退换货情况等;价格为在质量和信誉、服务基础上,所体现出的价格优势。构建三者的综合评价模式,加强质量权重,减少综合评价体系中的人为因素,确保采购对象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保障供给。
(三)进一步理顺监管与执行的关系,完善政府集中采购监督机制
将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收归财政,并不违背“管采分离”的精神。因为,“管采分离”的目的就是实行管理和执行的分设,只要达到目的,措施并不是惟一的。那么,政府集中采购机构一旦回归财政部门,究竟如何才能对操作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笔者认为:“管采分离”应该是相对的,“监督”和“管理”的分离是必要的。当前迫切需要从财政部门剥离出去的权力,应该是“监督”权,而非强行分离“执行”权。相反,政府集中采购和其他政府部门的业务一样,应该由审计、纪检监察等执法部门完成日常监督工作,他们才是实现国家监督的专门机构。所以,受理投诉、监督的权力应该从财政部门转交到纪检监察部门,让财政部门只负责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的制定、修订和监督操作部门的执行。因此,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回归财政的同时,监督权从财政剥离,由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结合社会监督,从而构建起完善、顺畅的政府采购监督体系。
五、总结
总之,从制度层面、执行层面入手,政府集中采购的制度将能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政府采购业务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的健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富国,何景成.政府采购管理国际规范与事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
[2]王亚星.政府采购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
[3]刘尚希.政府采购制度研究文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孟春.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篇2
引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项目投资的不断扩大,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人员和企业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工程造价必须与时展相适应,转变自身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科学有效地宏观调控。将建设项目投资企业及建设企业来对工程进行全面负责,而这些企业管理职能的发挥有赖于依法建立、独立于社会的中介机构来提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咨询服务。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财政评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
1.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1.1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就是要对现有的建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管理。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大量的建筑工程纷纷产生,一些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的实施合理性并没有进行全面和充分的论证。这种情况下冒然地实施工程,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有关部门要想实现对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就必须要从工程的初始环节,也就是工程的计划和分析环节对其进行严格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不仅需要实现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合理性的分析,还要对其使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进行经济性的分析,并且要根据工程的规划特点对工程进行专门的设计方案的论证,以便确定工程的方案和施工设计能够符合造价管理和控制的要求。在对建筑工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造价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通过专业的造价方面的管理知识对整个工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以有效的减少可行性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1.2项目设计阶段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设计阶段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建设工程的全寿命费用中,虽然其费用只占到1%左右,但是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会达到75%以上。然而在工程中,业主对于设计概算的重视程度不高,只注重投标报价以及竣工后的决算价。在设计文件中,概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些综合能力较弱的设计院中,由于没有提供设计的概算,就是的业主对于设计产品心中无底。工程造价咨询单位需要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作为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点来进行,具体的做法是,依据设计人员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说明,为设计单位编制初步的设计概算,从而帮助他们在投资限额范围内进行设计。最终达到优化设计,控制造价的目的。
1.3项目招标投标阶段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对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当时当地的相关的招投标的政策文件,对业主的咨询提供书面的意见。如果有需要,可以协助业主编制招标文件,可接受业主委托编制实物工程量清单(或工程标底)和一系列相关文件。开标后,可协助业主分析、研究投标单位的报价,必要时可参与评标、决标。
1.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合同落实、投资控制实施的作业过程。这个阶段对其造价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如工期长短、材料价格变化等,这些因素的大量存在对工程造价控制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必须与施工企业合作,选用科学有效地处理措施,加大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资金控制力度,合理控制成本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施工过程中如需进行施工方案变更必须对造价、项目使用需求、质量及工期等方面进行充分审查,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必须在工程变更实施前进行,同时要和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共同商定。为预防理赔事故的出现,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必须事先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这样可以为费用索赔的有效处理提供可靠依据。在支付工程款方式选择中,咨询单位也要协助投资方进行合理选择,在施工风险防范方面,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也要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严格遵循施工合同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防范性措施的制定。
1.5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阶段主要包括竣工结算、保修回访、试运行效果评估等工作,也是投资控制整个过程的最后环节。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是审核工程造价是否遵循合同规定进行,并重点审核施工结算与具体施工结算是否一致,同时遵循施工合同规范进行竣工结算,并审核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等,确保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在这个阶段对于竣工结算价款总额,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必须和建设单位、承包单位进行协商才能最终确定。在竣工验收阶段造价咨询单位必须立即进行审核结算工作,依据合同条款、图纸、定额等,一项一项地审核工程变更、工程量增减及材料变化等方面,对工程条款进行认真核对,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进行检查,依照竣工图对工程量进行准确核实,并重视每项费用的计取,确保竣工结算能够对工程造价真实反映。对预决算报告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进行造价控制报告的编制。
2.从财政评审的主要内容看工造咨询机构的作用
所谓财政评审,是指财政部门在财政性的资金投资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对工程的概算、预算以及决算环节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审查的行为,它是我国财政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到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相应财政评审工作的开展也就开始面临更多的审查对象和审查数据。在对工造咨询机构的功能进行探讨之前,我们首先应对审计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前文关于财政审计概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审计评审工作的开展,主要由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的三个阶段决定:即概阶算段,预算阶段以及决算阶段,其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这三个阶段使用资金的状况进行相应的审查与评价。审查的主要目的在于确定相应资金是否使用到位,而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资金的使用状况与其实际体现出来的工程价值是否相符进行评价,财政审计的结果能够直接体现出我国财政资金使用是否规范有效。
3.加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财政评审中的作用的措施
3.1建立健全科学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
要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评审。《预算法》中虽然宏观上明确了财政部门在预算环节的监管作用,而涉及微观范畴的业务范围、管理制度等需要以法规形式予以明确。财政及有关部门应当申请国家和地方立法,出台评审法、评审条例,制定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得评审的内容、范围以及程序的规定等更加明确,从而建立一个比较科学的评审机制,使得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成为公共财政框架内的法定环节,以使得地方上或者是全国范围内的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得到均衡的发展。
3.2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机构队伍建设
财政投资评审涉及面广,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要把配备人员的问题放在首位来考虑,努力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廉洁奉公的评审队伍。一要引进优秀人才,把好“用人关”。二要建立财政投资评审专家库,吸收社会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三要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形成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模式。
3.3加强评审中心与部门的联系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应树立服务意识,理顺协调好内外各部门之间关系,配合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于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管理,形成基建项目“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采购,先评审后变更,先评审后拨款”的机制。
篇3
2009年1月,中国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全面进入3G时代。3G技术推动移动电信和有线互联网产业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打开了互联网公司进入电信市场的大门。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竞争对手已不限于电信行业,更面临着世界级互联网公司的挑战,给中国电信运营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部门壁垒,流程冗长成为传统国有运营商必须改善的管理缺陷。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要求中国电信提高市场响应速度,避免作业流程效率低下。
同时,作为3G应用的终端载体,CDMA终端成为中国电信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武器,而目前CDMA价值链不够繁荣,供应链信息不够透明,导致中国电信终端成本居高不下,库存风险严重。
本文以CDMA移动终端采购流程为例,尝试采用作业成本法分析流程周转效率,找出流程中的时间陷阱,并提出流程改进建议。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美国,首先由美国会计学家科特勒教授提出,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并推广的一种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在ABC基础之上的以作业成本确认和计量为手段的流程管理思想――作业成本管理(简称ABCM)可以帮助企业利用作业成本分析的成果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提升。在具体的流程和作业分析中,ABCM应用的是一种根据作业增值属性分类的方法,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即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和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即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精确成本信息改进作业,消除无增值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依据对作业的评价结果改进企业;剖析作业的完成及其耗费的资源情况,同时考虑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动态中改变作业方式,并重新对资源进行配置;对价值链和作业链分析中进行动态改进,结合企业微观视野和行业宏观视野,向理想作业流程靠拢。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时间陷阱分析能够把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使结果更准确。时间分析法就是寻找业务流程中存在的时间陷阱,找出在流程中浪费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精益6西格玛》一书中提出的。分析步骤如下(参见图1)
二、安徽电信CDMA终端采购流程时间陷阱分析
本文分析安徽电信各市分公司CDMA终端采购流程,该流程采购方为安徽电信各市分公司,销售方为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以下简称天翼安徽终端公司)。流程的起点是市分公司向天翼安徽终端公司提交采购需求,流程终点是安徽电信省公司统一向天翼安徽终端公司进行资金结算。为便于分析,将流程分解为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见图5)。流程具体步骤说明如下:
作业1,市政企部提交本部门需求:向市分公司个人部提出需求,部门写申请盖章;
作业2,市个客部汇总市分各部门需求:汇总各部门需求,报备领导签字;
作业3,省天翼终端公司汇总全省需求,在ERP系统上报:根据分公司和经销商的订货需求,当天或次日在ERP系统里提交需求;
作业4,天翼终端公司总部发货:一般在收到订货单据的次日发货;
作业5,省天翼终端公司收到总部物资,清点物资:省库验收货物,扫码、进行ERP和终端串号管理系统的操作;
作业6,省天翼终端公司在ERP系统中录入分发信息,办理二次物流:根据分公司和经销商的订货需求,录入分发单据,交物流发货指令;
作业7,市个客部在ERP系统中确认终端销售:核对到货数量时候相符,在ERP系统中确认销售出库;
作业8,市物资部在物资系统中录入采购入库:根据物资系统核对收料单与供货单价格和数量是否相符;
作业9,市财务部在财务系统中录入采购信息:在M8系统录入终端入库分录;
作业10,省财务部组织全省三系统采购数据对帐,纠正购销数据差异:组织17个市分公司3个系统四类数据的核对;包括:组织提取三系统数据,编制系统数据差异表格,下发对帐通知,催促市分上报,整理汇总市分报表,分析对帐差异原因;
作业11,市财务部核对本市三系统采购数据:根据省公司要求核对三系统采购数据;
作业12,省天翼终端公司签定合同,发起付款申请:根据系统数据和分公司到货签收单,签订结算合同,发起付款申请;
作业13,省财务部审核付款单据,要求市分确认“应付帐款”:5-6个市分公司的付款确认;
作业14,市财务部向省分反馈确认可以支付:核对M8系统应付账款应付中安徽天翼终端公司的金额,经确认后发送确认函;
作业15,省财务部集中付款:5-6个市分公司的付款,包括制作付款凭证、主任审核、出纳付款,银行支付;
作业16,省财务部下发列帐通知:一个月的集中采购列帐通知,包括编制表格,起草公文,主任审核、公文发送。
观察移动终端采购流程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我们可以发现,实体的物流和资金流都比较简单,但是信息流冗长,一个简单的购销活动由于涉及两家公司,3个系统,7个部门,各系统和部门间的信息流转不畅,导致移动终端销售资金周转缓慢,系统数据存在差异,因此终端采购流程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流存在时间陷阱,库存积压造成经营风险。以下我们进行时间陷阱分析。
步骤一.找出每个活动环节花费的时间
设计移动终端采购流程调查表,以信息流程为线索,按照流程前后步骤,询问每个步骤执行人的一般工作量、执行时间(最长、一般、最短)、执行工具及流程优化建议。向流程涉及岗位发放调查表,统计各执行步骤花费的时间。
步骤二.运用ABC法区分每个流程中的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
流程作业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产品增值或产生顾客价值。根据ABC作业增值属性分类方法。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增值作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该作业的功能是明确的;②该作业能为最终产品或劳务提供价值;③ 该作业在企业的整个作业链中不能去掉、合并或被替代。如果有一个条件不符合,该作业就不是增值作业。在省电信公司向天翼终端公司采购移动终端这一流程中,只有天翼终端公司总部向电信公司发货这一作业为最终的消费者提供了价值,属于增值业务。
非增值作业: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又可以区分为:非增值必要作业,指不创造价值,但是在目前产品开发、补充订货或者生产系统还需要,因而不能取消的活动,如产品生产各环节的检验活动;非增值不必要作业:指不能创造用户所需要的价值并且应该取消的活动。通过价值分析,企业可以有效地区分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从而为消除浪费,进行更有效的成本管理提供依据。
步骤四.计算流程周期效率〗
计算出增值活动时间Ta=40小时和流程总提前期T=195.17小时,计算得出流程周期效率=Ta/T=20%。〗
步骤五.分析时间陷阱产生原因〗
与世界一流的事务性流程周期效率50%相比,安徽电信移动终端采购流程周期效率与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分析时间陷阱产生的原因。
(一)采购流程中的时间陷阱原因
分析移动终端采购流程,发现时间陷阱主要由两类作业引起:
第一类,是非增值非必要作业。移动终端采购作业是市分自主采购项目,但是目前的流程中由于市分数据录入质量不高,省公司增加的检查、稽核、确认的作业,由于涉及省公司对17家市分公司的监察,这部分作业时间比较长,但是属于既不能为消费者增值,又不是公司必要的工作。
该类作业包括B10-组织全省三系统采购数据对帐,纠正购销数据差异30.67小时、B13-要求市分确认应付帐款18.67小时;t6-省天翼终端二次物流所消耗的12小时;合计流程可能节约时间61.34小时。
第二类,是非增值必要作业,但是在执行工具上可以优化。主要是省公司及市分公司未采用系统操作,仍然用手工方式汇总的下级需求,目前这类工作通过下级签字盖章,再发纸质传真的方式完成,这类作业建议改由市分在OA系统中提交需求,省去手工审批汇总传真的方式,流程优化的空间22小时。
该类作业包括:t2-市分汇总各部门需求信息6小时;t5-省天翼终端汇总各市分公司需求信息16小时,
如果能将这两类工作简化,则流程总提前期T=111.83小时,优化后的流程周转效率=40/111.83=36%;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因此,采购信息流程中时间陷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手工操作和市分数据存在质量不高,导致省公司增加检查、稽核、确认等工作环节。
(二)终端库存的时间陷阱原因
库存是一种浪费,移动终端库存已成为价值链中生产厂商、商、运营商共同的难题。过量的库存掩盖CDMA价值链中深层次的需求预测和信息传递问题。
就安徽电信公司来说,截止2009年8月底,各市分公司的手机终端库存可以支撑33天的手机销售出库需求(终端库存支撑天数=月末库存金额*30天/月均销售出库金额),在采购流程的分析调查中,我们了解,按现行的流程速度,从市分公司一线营业部门发起需求到市分仓库收货,总计需要96小时,大约12天(=96/8),也就是说移动终端采购的提前期应该是12天,再安排7天的安全库存量,原则上各市分公司移动终端库存支撑天数保持在19天(8天在途时间+7天安全库存)的使用量,可以在现行流程效率下,满足终端营销的需求。
那么实际上各市分公司的库存支撑天数平均为33天,比安全天数多了14天,究其原因,还是市分公司过量报送了14天的采购需求,而这些库存终端很大一部分已经超过三个月库龄,产生了跌价损失,甚至可能还需要支付滞销机的促销费用。
三、CDMA终端采购流程优化建议
针对采购流程及库存管理中存在的时间缺陷,提出以下流程优化建议:
(一)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市分公司负责掌握一线市场的各类终端销售数据,省公司负责指导市分公司根据科学的预测方法报送终端需求,天翼终端公司总部建立供应链信息透明传递的机制,中国电信公司市分、省分、总部;电信公司与终端生产商、终端商之间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电子商务供应链,对彼此的终端库存与销售信息透明,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避免因信息不畅、需求扩大产生的库存浪费,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立终端需求预测模型。关注CDMA终端销售的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出现过量库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需求预测不准,对消费者市场不够了解,进行需求预测没有科学模型。
(三)简化采购流程。英国历史学家斯科特•帕金森,说:“做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关系;一件事情膨胀出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与完成这件事情花的时间成正比。”采购本身是一件清晰简单的业务,如果市分公司从天翼终端公司采购终端像到商场采购东西一样流程简单,就可以省略很多核对、检查的非增值非必要作业。
本文基于作业成本管理,对安徽电信移动终端采购进行了流程的时间陷阱分析,主要分析了终端采购信息流冗长和库存冗余的问题,提出实行供应链管理,关注CDMA终端销售信息,建立终端需求预测模型,对非增值作业进行优化的建议。
篇4
采购成本在企业成本中占有重要的份额,采购成本的高低对企业产品的定价以及后续利润的获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采购是企业的成本中心,有“利润杠杆” 的效应。采购不仅仅是一个企业部门简单的购买决策,已经是集团化企业的战略决策。集中采购是国有集团化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
一、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模式的必要性
(一)原有采购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目前,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国有集团化企业的采购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竞争的需要,采购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二)采购的“利润杠杆作用”
采购成本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的百分比,一般来讲,可以达到成本的60%。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压缩采购成本就是在创造企业利润。转变采购模式,有计划和有效率的组织采购活动,降低采购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二、国有集团化企业集中采购的优点
(一)规模效应
相比零星的分散采购,集中采购明显更具有规模效应,它将企业下属单位的同类采购计划整合,在采购过程中的规模优势更加突出。为了获得大批量的采购订单,供应商会在产品价格和质量上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改进,从而有利于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据相关数据统计,企业集中采购要节省约10%的资金,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充分的发挥了采购的“利润杠杆” 作用。
(二)品牌效应
大型国有集团化集团的采购量往往很大,很多甚至占有行业垄断的地位,它的集中采购所形成的规模优势本身就是一种品牌。因此,对于很多投标厂商来讲,其品牌的影响力巨大。依托于集团企业的品牌效应,国有集团化企业的下属单位在采购过程中往往可以得到更多的价格优惠,获得更加优质的产品。原因是国有集团化企业的集中采购过程往往更加公平、严谨,采购量也很大,许多供应商都愿意在产品价格上让步,以期和企业长期合作,形成战略伙伴关系,所谓的“放长线,钓大鱼”就是这个道理。
(三)经验效应
首先,根据以往成员企业的采购经验,集中采购部门可以对成员企业的采购信息和主要供应商的投标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这些宝贵的经验信息可以为之后企业集中采购和下属单位采购提供采购依据和协商谈判的资本。举一个例子,假设笔者所在国有集团下属单位要急需采购一批办公设备,而直接采购厂家只有一家。直采厂家掌握了企业急需更换办公设备的信息,有意提高了设备的价格,这时企业就处于了不利地位。但是一旦企业采取集中采购的采购模式,就可以利用企业集中采购的经验互享优势,从其他单位调来该供应商以往投标的信息,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对该供应商的投标信息进行全面分析。这样一来,由于已经掌握了供应商的利润和成本结构,在和直采厂家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做到成竹在胸、游刃有余,获得最理想的采购价格。
其次,集中采购部门成立以后,会逐渐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适合本企业采购工作的采购程序。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以往下属单位分散采购过程中出现的招投标程序不合理等问题,从而有效的预防采购过程中不公平和投诉的现象,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采购“寻租”的发生。
(四)成本效应
资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集中采购可以有效的降低积压成本,加速企业资金周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活力。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集中采购在降低成本上有很大优势。首先从物流、库存、人工和管理等成本来看,由于集中采购将下属单位的同类采购订单整合,统一采购,减少了采购的次数,因此,可以有效地减低企业在物流、人工等方面的成本。其次,从采购价格来看,由于是集中采购,企业每次的采购订单量比较大,而且一般都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采购程序比较公正合理,订单对供应商的吸引力很大,因此,企业在协商价格和谈判过程中具备更大的优势,可以有效的降低采购价格。从以上两方面来看,集中采购在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篇5
【关键词】药品集中采购;行政性垄断;行政规制;制度完善
一、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缘起
2015年是我国药品集中采购划时代的分界,国家发改委的904号文决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取消药品的最高限价,由市场分类定价。同期国务院“7号文”和国家卫计委70号文相继颁布,各省依文件要求陆续出台了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方案。现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是以省为单位分类采购,各省级药品采购平台彼此互通、上下联动,由政府指引各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形式购进所需药品。从公立医疗机构的分散自主采购转为联合集中采购再到以政府为主导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行政权力逐渐深入药品采购活动并把控整个程序。其中,政府干预主要表现在: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内的药品,从方案制定到结果执行,都由相P行政职能部门负责组织遴选形成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组织全面实施采购活动。
二、药品集中采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1.我国医药购销市场的运作使得药价虚高,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靡然成风,药品市场机制缺陷明显,集中采购改革势在必行
(1)药价虚高群众看病贵
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陈竺部长便指出:药价攀升源于药品分销的集中度低、规模化程度低、物流配送水平低,药品流通环节多及其市场秩序混乱等现状。当下我国药品分销领域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通常药厂生产制药,药企购买后批发给医疗机构或零销商。这样的药品流通体制下完成生产销售过程需经过5~8个环节,生产成本大多低于最终药价的30%,医院、零售商的利润约占30%,其余40%是流通成本。这些繁冗的流通环节及交易主体形成合推之力,层层叠加的公关费用最终附加到药品中,成为当下药价虚高、群众看病贵问题得不到切实解决的源头。作为医药的终端消费者,患者只能被动买药,毫无选择空间。因此要挤掉药品的“价格水分”,就必须简化药品的流通程序,提高药品分销的集中度。
(2)药品市场机制的缺陷明显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药品的作用二重性、质量重要性、鉴定科学性和使用专业性决定了药品的信息不对称性及不确定性、供给存在的垄断性,使其所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机制存在很大缺陷,很多时候无法保障用药安全及群众利益,如医疗保障领域的整体平衡、医疗卫生体制的长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垄断、弱势群体的医疗可及性等问题,都是市场机制所力不能及的。同时,作为采购方的公立医院的根本属性是归国家所有,并不具备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容易出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失灵现象。因此,保证药品市场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化,必须要求政府加强行政干预并承担相应职责,需要实行政府主导的集中采购。
2.现下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有其行政规制的合理性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决定着为药品集中采购提供服务
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便强调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让卫生问题重回公共服务领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教育、卫生等公共领域,政府需发挥更大作用。当下药品供应不足、药价高昂不仅成为患者的沉重负担,由此引发的医疗卫生问题亦是处于变革时期的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隐患。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是深化新医改的关键,而国家公共产品服务的基本职责是要保障基本药品供应充足、质量过关、价格稳定,所以必然要求政府在这些领域的必要调节和干预,强化责任加大投入力度,为药品集中采购提供专业性指导及服务。
(2)现有的行政与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采购活动
我国药品市场,呈现药品数量及种类繁多、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品定价虚高、竞争秩序混乱等特点。药品供销市场中商家唯利的盲目竞争加之宽松残缺的评选制度、价格机制与质量标准,使得分散的单独采购者医疗机构“顺理成章”地臣服于药企的承诺利益下,无视药品本身的质量优劣,从而药品采购的方式成为过场。全市药品集中招标基础上的现行采购制度,突出强化了政府规制作用,从结构上实现了医疗机构药品的购销分离,有利于斩断公立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间的利益链条,削减回扣利益、公关费用等附加成本,使流通环节及运输费用锐减,从而降低生产销售成本和医院的采购成本,平抑药价,还能保证基本药品的稳定供给,对医疗保障助益良多。
三、药品集中采购法律规制的不足
1.药品集中采购的法律依据冲突
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十八条,各公立医院采购纳入药品集中采购目录的药品须委托集中采购机构进行,可知“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是药品集中采购的招标机构,那么理论上该机构就不应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存在不当的关联关系。然而根据《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集中采购机构是由相应政府机构依法设立的非营利事业法人,执行集中采购项目。这就意味着,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将对集中采购机构的产生进行资质审查和遴选。表面看来公立医疗机构与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无直接利益关系,但很难使人信服: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织产生的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操作采购事宜、确定采购结果的过程丝毫不受行政权力的干涉。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旨在将公共领域的采购事宜委托于集中采购机构,把具有公权力性质的采购人的采购行为导向民事规范领域,以此与履行职能的行政行为加以区别来避嫌。然而这样于法无据的组织构成和职权安排,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模糊不清的法律属性,使得本属规范定义上民事性的药品集中采购活动拥有了行政职权性质,从而虽然具备了行政诉讼可诉性却实际上不该也不能纳入行政法调控范围。如此一来,药品集中采购机构便得以隐蔽在民事性质的招标机构貌似公正中立的标签下,而完全不受行政法律规范的严格约束与监督,这显然与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初衷背道而驰。
2.易产生行政性垄断行为
根据7号文和70号文,在省级采购平台上,对于省级药品采购机构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方式采购药品的程序遵循双信封制的办法。流程是先评技术标,第一个信封是对投标的药企的综合考评,包括企业生产销售规模、药品质量管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配送能力、商业信誉等方面。技术标评审合格的企业则进入第二个信封即商务标的评审,基本办法是综合考量投标品种数量、临床使用规格频次、合理用药的需要及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后确定入围率,最终低价者中标。这样看似完备的评选机制实则隐藏着一些问题:
招投标的评标体系是招标程序的关键,现行制度采用的方法是:由药品集中采购机构依相关行政部门公布的药品采购管理办法,对投标企业进行评价。如前所述,药品集中采购机构相当于招标机构,而其产生是由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组织遴选的,如此一来便易滋生行政性垄断行为。
2015年8月,国家发改委监督调查后认定安徽省蚌埠市卫计委在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招标过程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同一药品不同生产企业间的公平竞争,排挤外地的潜在投标者,属《反垄断法》第三十二条的限定交易行为。随后,四川省、浙江省卫计委亦因行政性垄断行为被相继点名。细观各省的药品采购政策,几乎都可找到地方保护条款的花样形式:针对外地药企设定歧视性指标,如限定外地经营者的中标数量、招标范围,制定倾向于当地企业的评分体系等,在信息公布、准入门槛等方面予以差别待遇,阻挠外地药企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排斥其市场准入。除了违反《反垄断法》三十三条及三十四条的地区封锁和排斥、限制外地经营者投资等行政性垄断的方式,亦存在变相的政府限定交易行为:通过对招标药品设置收费标准、技术要求及检验标准障碍,严格限定部分企业的药品入市的审批程序和许可条件,人为增加利益相关药品经营者的竞争能力,阻碍其他企业正当、平等地参与竞争,从而达到利用公权力变相限定交易的目的。
四、药品集中采购法律规制的完善?????
1.管办分离,放开公平竞争
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下由政府牵头引导各医疗机构购进所需药品,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公立医院属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其收入构成有相当比例是由财政补助的,医疗卫生属公益事业,药品采购的公共采购性质决定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于是对公立医院享有很大话语权的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便既办又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职权严重越位、错位。独资经营、行政隶属的一元化产权结构为其行政干预提供便利,为保持既得利益很容易出现垄断局面。医疗市场无法形成充分有效竞争,药价也就无法降低,医疗服务自然不够优质。
要解决行政性垄断,就需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医疗卫生部门管办分离,预防主管部门过多的行政干预,形成市场化的医疗竞争机制。于政府而言:产权改革将减轻政府投资公立医疗机构的财政压力,政府投入可转向优质医疗服务领域,更好地配置卫生资源、监管医疗市场秩序,保障社会公平。而公平竞争的机制可充分地调动医疗机构医药采购的自主性,各种所有制的医院将自觉控制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病患者的就医体验将大大改善,这对于扭转当前医患紧张的尴尬局面及根深蒂固的行业不正之风大有裨益,得以从根源上减少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管办不分的行政干预、招标评选的不公不正、医药购销的腐败现象等。
2.明确职权,确立法律依据
如前所述,因招标机构貌似公正及药品集中采购活动原本的民事性质,其采购结果的确定可能受到行政规制的影响但却难以与行政诉讼程序顺利衔接,从而得以躲避行政法律规范的严格约束与监督,这显然与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初衷背道而驰。
必须加快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相关的立法步伐,明确界定药品集中采购机构的职责安排和作用范围,清晰定位药品集中采购机构的法律属性,授予其职权依据。将其纳入行政规范的约束范畴,比如按照行政委托的制度程序对其予以规范,如此以保障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对行政性垄断起到制约作用。
3.透明招标,规范评价程序
尽快制定药品集中采购的配套程序及统一规则,切实践行“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公开药品采购价格、规格质量等信息,建立竞标企业和财政、监察、审计、卫生、药检等部门参与的多全位、多领域的监督机制,置公立医院的招标采购活动于阳光之下,促进合理的交易价格形成。加强采购合同订立和执行情况的约束,将量价挂钩落到实处。设置统一的招标评价体系进行公平公正地资格审查,避免政府的手伸进市场的准入门槛,尤其需要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差别待遇,对投标生产企业一视同仁。可以以法律的强制力进行保障,如给予跨地区的市场以充分支持,不给地域、部门封锁留有可乘之机,从而打击行政性垄断。
4.设立机构,提供救济途径
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忽略了对投标生产企业合法权益的照顾,在相关规范文件中,几乎没有提及关于药品集中采购争议解决的救济程序。实践中,常常是形式上存在供参与投标企业向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反馈质疑与申诉的渠道,却因缺少足够的权威与约束机制而仅仅流于形式,寄希望于行政机关对卫生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进行主动纠正亦是难上加难。再加上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模糊的法律定性,使其实际上很难纳入行政法的调控范围。参选的药品生产企业投诉无门时,只得被动地面对中标失败的结果。
国家可以建立独立于行政体制外的药品集中采购的专门调查机制与监督机构,如类比反垄断委员会及反垄断执法机构,借助游离于于行政体制外的力量,面对争议时的公信力及权威较体制内就更胜一筹。赋予投标的参评药企以质疑投诉和纠纷解决的救济途径,不仅能助其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对行政行为起监察之效能,也能倒逼药品采购的程序运行趋于公平公正,充分保障自由竞争、健康平等的市场秩序和国家医药购销政策的有效落实。
五、结语
我国现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改革寄望于政府力量引导规范药品采购活动,以行政权力为后盾的药品采购固然可以把控监管全过程,促进医疗机构药品购销工作的规范践行,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减少流通环节,一定程度地削减药品采购成本,减轻病患者的药费负担,然而仍伴随着地区封锁行为、政府限定交易行为等行政性垄断的现象。从实行管办分离、明确职权依据、规范招标程序、提供救济途径等方面完善药品采购的法律规制,有助于打破行政性垄断,更好地对行政规制趋利避害,从而改善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为高热的药价降温。故而既要肯定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积极意义,也当认识其局限性。唯此,方能愈发规范、完善这个制度,才能把市场调控与行政规制的巧妙结合真正落到实处,从而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形成能保证民生稳定与竞争活力兼备的药品采购秩序,切实推动医药产业和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l改价格[2015]904号) .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7号).
[3]《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 [2015]70号).
[4]瞿丽华:《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医药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2013年,第14页.
[5]《关于建议纠正蚌埠市卫生计生委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有关行为的函》(发改办价监[2015]2175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局:《四川、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时纠正药品集中采购中违反《反垄断法》、排除限制竞争行为》,载《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15年第11期,第15页.
[7]王婕,黎东生,符桂林.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对制药企业的影响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5 (08) .
[8]管晓东,张宇晴,史录文.上海市药品带量采购分析和思考[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12) .
[9]常峰,刘洪强.美国集中采购组织实施效果研究及其对我国药品采购的启示[J].中国卫生经济. 2015(10) .
[10]毛宗福,沈晓,王全.我国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回顾性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10:5-10.
[11]王萍,李丽军.医疗费用增长与控制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13(04).
[12]江必新.论行政规制基本理论问题[J].法学.2012年12期.
篇6
关键词:物资;采购;中小企业;节支;策略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采购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如何有效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高企业采购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逐渐成为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传统分散的企业物资采购方式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已经无法适应当代企业采购需求,国家节能降耗政策的出台,对企业节能降耗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采购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了,既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也迎合了国家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趋,具有重要意义。
物资集中采购的优势
(一)方便采购物资的集中化管理,优化企业资产配置
集中招标对于企业资源的整合,资产的合理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降低企业之间发生摩擦的频率,减少甚至避免重复采购事件的发生,集中招标采购机制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以及时间的浪费,实现物资资源在本单位甚至本领域内共享。
(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集中采购对于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集中采购通过对资金的合理使用与分配,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监控,从而达到资金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转化的目的,有利于实现单位对资金的延伸管理,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有利于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价格
集中采购招标机制的实施,吸引大批供应商参与投标竞争,规模化的竞争有利于采购成本的降低。集中采购公平竞争以及公开透明机制的引入,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因此,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之间是公平竞争的关系,不受区域以及企业性质的限制与束缚。对于冲破贸易壁垒,地区垄断以及行业规定具有重要作用。
(四)促进资产的有效配置
集中采购可以减少采购人员的使用,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培养一批熟悉社会主义市场规律和规章制度、掌握产品性能和价格、具有敏锐的市场分析和决断能力的采购人员方面,可以极大地降低采购成本的投入,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还能够提高采购的质量和水平。
降低监督和管理成本
集中采购模式由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始终兼职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一切采购活动事宜都是透明的,受财务、物资、审计以及检查部门的监管,有效避免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集中采购模式的探讨
物资集中采购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
以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物资采购管理条例,对于各部门人员的职责进行详细明确的划分,并将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原则贯穿到物资采购条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集中采购招标工作的规范性,从而提高企业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集中采购使用招标方式还可以借鉴国家的招投标条例,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律法规进行招标采购的相关事宜,可以有效避免经济风险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确定集中采购物资的种类
确定企业集中采购物资的品种对于优化企业物资采购招标管理、减少采购成本的投入、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作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集中采购之前要做好各部门或者下级单位各部门需要集中采购物资品种和数量的统计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如实上报统计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方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集中采购物资都可以实行公开招标。公开招标方式的应用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多家生产的价格高、生产批量大的产品适合公开招标。采购批量大、金额大、具有特殊性、选择的余地较小,只能从某一个或者有限范围内选择采购的,品种多、金额大的物资适合邀请招标的方式。采购任务重、时间紧迫、专业性强的物资采购适合竞争性谈判的招标方式。因此,企业集中采购选择的招标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自身采购需要以及市场发展变化制定最科学的采购方案,选择最适合的采购方式。
(三)运用电子信息手段,服务企业的集中采购工作
建立专门的企业采购物资记录档案,确保物资的种类、编号、编制的记录准确科学。优化集中采购信息管理空间,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变动、库存状态以及价格波动,提高信息在企业各部门或者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率,从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采购效率提高的目的。
正确处理好节约采购开支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物资集中采购期间一定要处理好成本与质量的关系,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价格第二的原则,节约企业采购支出固然重要,但是相比之下,物资的质量更为关键,如果以牺牲物资质量换取暂时的节约开支,企业的发展也不可能长久。因此,集中招标要加强对中标物资质量的检查力度,并详细检查物资的生产日期、合格证明、保质期等,除此之外,在合同中要明确供应商物资供应质量相关的责任,确保物资质量安全。
集中招标采购可能遇到的问题
质量安全压力增大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采购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不仅要保证物资的质量还要尽可能的节约采购成本。采购的压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制定详细科学的抽检计划方案,严格把关采购产品的质量,尤其要重点抽检在以往使用或者抽检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第二,熟悉了解国家以及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规定,加强过期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复查力度;第三,产品的质量应该是企业采购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只有在质量过关的情况下,再进行价格的比较,优先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供应商,招标以及合同签订期间都要将物资的质量保证明确写入合同。防止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却找不到责任人事件的发生。
资金与招标供应产品之间的矛盾
集中采购招标会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最为优惠的价格,然而,在谈判期间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可能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在产品的价格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也无法保证供应商能够严格按照合同要求生产合格的产品。
集中招标采购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也必将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因此,企业集中采购也存在很大风险,在集中招标时,对于未来产品的市场价格难以准确把握,产品价格受全球化经济以及政治形势的影响越来越大。
结语:
总之,新时期对于企业来说,集中采购具有很多优势,遵循集中采购的规律和模式,积极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可以有效拓展企业节能降耗的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集中采购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加强对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灵活应对集中采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节能降耗计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目标的早日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兰玲.我国政府采购法中集中采购的若干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2013(03)
[2]陈燕平,张丽莉.协议供货与批量集中采购利弊分析及路径取向[J].中国政府采购,2012(12)
[3]贺长江.加强集中采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科技信息,2012(34)
篇7
物资采购直接关乎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行。实行集中采购使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更具计划性,也能够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并推动其全面发展。本文对电力企业物资管理集中采购的意义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措施,以提高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质量。
关键词:
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集中采购
一、前言
物资计划管理是电力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电力企业负责人和物资管理人员要依据电力企业发展背景,对电力物资采购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运用集中采购方法,使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达到良好的电力物资采购管理效果,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内容
物资计划管理,主要包括物资、工程及服务的需求计划、采购策略、采购计划、统计分析和计划考评等内容。物资计划管理遵循“统一、集中、全面、刚性”的原则,执行统一标准、统一申报平台,强化集中采购目录和批次计划管理,覆盖所有采购需求,规范采购策略,加强计划全面性、准确性考核,确保计划实现刚性管理。
三、电力企业物资管理引入集中采购的意义
电力企业属于支柱型产业,而电力供应尤为重要。但是,电力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其比较特殊,无法被储存,需要通过技术、制度、经济方面的约束,在发电、供电和用电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该过程中需实现物资集中采购。假定电力系统发电机组产生故障,会对电网产生负面干扰,使其无法正常运行。电力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材料的电力物资采购情况。电力物资集中采购状况不仅关乎电力工程建设效果,也直接影响了电力生产成本。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力企业要认识到物资集中采购及管理的重要性,以实现商业化运作和法制化管理,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集中采购现状
首先,供应商和采购方过度关注短期优势,不注重长远利益,双方信誉度缺失,增加物资采购风险;而电力企业为实现效益增长,对供应商更换频繁,增加了采购成本。其次,部分电力企业采购部门不注重对采购单据进行有效评估,使采购流程不合格。也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合理评价,导致重要物资采购之前缺乏评估,影响了电力企业物资管理质量。最后,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应用并不普遍,电力物资供应不及时。物资需求单位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使部分信息传递断档,无法保障物资验收、发料以及与相关项目核对的准确性。
五、物资计划管理在集中采购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计划审查管理,保证集中采购工作的有序开展物资计划管理加强了招标项目合规性和需求计划准确性的审查。按照招标有关规定,对招标项目是否具备法定招标条件,以及需求物资的型号、数量、交货期等内容进行认真审查,避免在实际采购中出现偏差。保证集中采购物资技术性能及数量与实际生产所需物资完全匹配,也减少了集中采购过程中投标单位的质疑和澄清工作量。
2.抓紧计划管理“三严”措施,实现集中采购可控在控(1)严格集中采购目录执行。按照采购目录界定的采购范围和组织形式,执行统一的采购管理规定和业务操作流程,将采购目录内的各类采购需求均纳入一级平台管控,严禁随意扩大乙供范围规避采购集中管控,确保集中采购目录执行到位。(2)严肃批次计划刚性管理。需求单位统筹安排项目建设进度计划,加强专业协同,明确分工,按照批次计划关键时间节点,确保需求计划内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从源头落实集中采购的规范性要求,提高集中采购质量。(3)严控批次外采购。对需紧急采购的批次外物资,按照权限划分分级开展采购,履行审批制度。杜绝需求单位以应急名义规避集中采购。
3.强化计划执行结果评价与集中采购的联动,实行采购闭环管理通过对供应商生产供应能力核实、供应响应及售后服务评价,以及对供应商产品质量监造、关健点见证、产品抽检等措施,量化供应商履约评价结果,实行供应商资信确认,并应用在批次集中采购标的评分,实现计划、采购、供应闭环管理,促进集中采购管理螺旋式上升良性循环。
六、实现集中采购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措施
1.合理筹划物资集中采购管理首先,对物资采购定额计划进行合理规划,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采购人员进行物资采购,使物资采购过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确保物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也要依据具体情况,编制物资定额,既要确保单项定额的完整性,又要对材料基本信息进行明确标注。其次,制定物资消耗定额时,要涉及到市场需求、生产技术变化等各项指标。第三,集中采购过程中,也要对物资的季节性、经常性、保险性等定额储备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安排专业人员合理规划物资消耗定额,使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构建完整的集中采购管理约束机制首先,权力约束。依据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对内部权力进行合理约束及划分,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机制,实现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权力控制及民主决策。并将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和人员。如果电力企业面临重大物资采购情况,需进行集体和民主决策,分别由物资需求部门和采购管理部门对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采购计划和招标询价工作等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制度约束。对电力物资采购中的奖惩责任制进行有效完善。如果采购部门及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物资采购工作,要对其进行奖励。
七、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计划管理能够提高电力物资集中采购质量。电力企业负责人和物资采购管理部门要依据电力企业实际运营及发展背景,对物资采购管理系统进行完善,使电力企业日常发展中的各项业务更加均衡。并实施集中采购方法,提高物资采购管理质量,对采购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为电力企业开拓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使其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
作者:林建成 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杨秀峰.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在集中采购中的重要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364.
篇8
关键词:集中采购 采购管理 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293-02
前言
2013年,在晋煤集团资源整合的号召下,晋城王台科工贸有限公司由原来的独立法人制转变为晋煤集团长平公司下属全子分公司,负责长平公司井下支护产品生产、煤炭资源再利用、电梯安装维护、职工通勤服务等,企业经营规模和范围呈现出多元化,而此时,受煤炭市场疲软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巨大的挤压。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分散采购方式,必会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物资采购作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的上游管理环节,决定着库存成本和销售成本的高低,所以必须实行物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
一、集中采购的概念
集中采购就是指将采购需求汇总,设立专职部门或单位负责安排所有采购工作,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即集中物资需求,集中采购权利,集中供应商信息资源,提高采购交易中的话语权,从而降低采购成本,获得优质、全面的供应商服务。在集中采购模式下,王台科工贸公司取消了以往各个下属部门采购机构和人员,新设立了物资供应部,将企业物资需求整合成一个大的订单进行采购。
二、集中采购的优势
科工贸实行集中采购后,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采购渠道、供应商等优势资源集合起来,并规范采购流程,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集中采购具有以下优势:
1.集中采购能够实现规模效益。集中采购整合了整个公司、部门的采购需求,形成规模化采购,规模化可以享受供应商较高的商业折扣,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集中采购因为有规模,所以能够挑选一批合适的优质供应商,作为物资采购战略供应商,能够保证采购物资的品质;同样基于规模优势,集团有较强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选择利于自己的采购方案,降低采购费用。
科工贸物资供应部目前有5人,部长1名,副部长1名,计划员3人,保管为一个下属公司,相比原来10个采购部门和几十个采购人员来说,精简了重复设置的采购部门和人力,提高了采购专业化及规范化。物资集中采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实现了规模效益。
2.集中采购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库存物资是为以后的生产经营做准备的,库存的消化是一个逐步投入使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库存是闲置的,这些闲置的物资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库存会造成储存及管理的困难,占用宝贵的资金资源,甚至影响企业的其他业务运转。集中采购可以在集团总体层面统筹规划内部各分、子公司的供需比例,对集团内部库存实行统一调配,防止一方库存过多同时一方库存不足的情况发生,有效监控库存,有效降低库存,降低资金占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集中采购能有效防止采购腐败的发生。分散采购业务模式下,采购工作分散于各单位,采购腐败隐蔽、分散、无从抓起。虽然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许多措施,采购业务操作实行职务分离,采购需求现场部门提出,采购由专门人员采购,收货后由质检部门进行货物的验收等,但是暗箱操作时有发生,采购中的回扣、送礼问题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而集中采购由于采购金额重大,采购制度要求多个相关部门共同审核监督,采购制度规定了采购公司或部门在采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明确了其他相关单位或部门的服务与配合,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采购业务活动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避免其他因素的过多干涉。通过明确分工,由多个部门协作完成采购全过程,同时这些部门又分别接受质检、财务检查和监督,有效地预防腐败发生。
4.有助于提高供应商管理能力。通过收集整合优质供应商资源,去除资质不好的供应商,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提高集团企业的竞争力。集中采购不仅仅要求降低物资成本,更要关注如何从供应商获得最新产品与技术的信息来源,在集中采购模式下供应商不是被当作对手,而是作为提高企业整体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也将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从战略层面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提高供应商的忠诚度,谋求从更广泛的采购市场内调控采购资源,改善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益。
5.有效整合采购机构,培养专业采购人才。随着行业细分,企业物资需求也越来越专业,采购业务呈现出专业化趋势。实行集中采购,让采购人员不断在实际业务中得到提升和锻炼,并通过培训和学习培养出一支业务水平高、整体素质强的采购队伍,将物资采购、供应与管理融为一体。
6.集中采购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集中采购通过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实现信息高效流转,在集团的协调及有效管理下,能够消除各企业各部门之间沟通障碍,从而使集团内部构建一个高效的信息流转通道。通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可满足生产者、采购者、物流配送、资金调度等不同方面的需求,大大提高供应链上每一环节的工作效率。
三、集中采购的劣势
企业实行物资集中采购可以优化企业资源,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费用,提升采购管理水平等,虽然集中采购有着众多的优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1.物资采购的真实需求和特殊需求不能被有效反映。在集中采购模式下,采购企业或部门是综合了下级单位的需求,汇总主要是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无法全面表达需求,所以采购企业或部门很难完全掌握下级单位采购方面、市场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汇总的需求和下级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差异,而下级物资需求方无法与供货商进行直接联系和沟通,物资的真实需求和特殊需求不能被有效反映。
2.采购审批的流程过长,采购灵活性差。采购审批环节多,一旦市场有变化,物资需求需要做微调,但面对如此过多的审批流程,涉及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如采购申请要做调整则需要提供许多解释说明及相关证明,经常存在需求方为了减少复杂的审批程序而放弃采购调整申请的情况。
3.采购的组织层次架构复杂,内部关系繁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来进行内部沟通协调。在集中采购的环节中,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规定和诉求,时常因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引发诸多矛盾。
参考文献:
[1] 孙明贵.采购物流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管曙荣.供应链优化的有效手段――电子供应链[J].东北大学学报,2004(6)
[3] Arian J Van Weeie著.梅绍组,阮笑雷等译.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分析、规划及其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9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始于2004年9月,次年,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开始实行。目前,对人民银行基层行集中采购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基层行集中采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从现有的结论或建议看,大部分是零散和非系统性的。本文对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业务形成的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基层行进一步加强集中采购业务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分析发现,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存在着明显不同于省级以上分支机构的特征,对应基层行采购机制设计应有所不同。
二、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业务发现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
(一)集中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人民银行存在未结合业务实际制定本级集中采购工作实施细则的问题,在集中采购管理和实施中执行上级行有关制度,导致集中采购实施部门职责不清晰,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内部控制运行机制还存在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基层人民银行人员紧张,一人身兼多岗的问题更为严重,具体管理和实施采购的人员既不固定且不专业,管、采分离的要求不能很好落实。
(三)部分集中采购业务不规范
部分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业务存在资料不完整;合同资料要素不全、会议记录不规范,集中采购评审人员库人员构成不合规等问题。
(四)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县级支行由于人员紧缺的原因,没有专门的纪委、内审部门,对采购过程、采购效率、采购程序及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三、对以上风险隐患按照制度风险、廉政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分类
分析风险隐患产生的原因:
(一)制度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是基层人民银行未能根据本行实际制定集中采购实施细则。由于基层行会计财务部门人员紧张、且零时聘用人员较多,熟悉集中采购相关制度的人员较少,因此在集中采购管理工作中多是参照使用上级行制定的一些制度办法,大部分基层行未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导致集中采购相关工作程序不规范、部门职责不清晰。
(二)廉政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管、采分离的原则未能有效落实。此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基层人民银行员工数量少、机构职能多,每个员工基本上都身兼多岗。集中采购工作投入人力不够,采购部门和实施部门往往重复,容易造成采购过程由个别部门或人员“一手清”现象,有产生廉政风险隐患的可能性。
(三)操作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为集中采购业务规范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岗位人员对制度规定学习不够、对集中采购业务流程不熟悉,导致控制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集中采购工作不规范。
(四)法律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为采购合同审核方面的问题。此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基层人民银行缺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对合同等法律文书的审核把关不够严格,一旦发生违约行为,会给单位造成合同纠纷从而引发法律风险。
四、针对各风险的预防建议
(一)针对制度风险的预防建议
基层人民银行要参照上级行相关制度和办法,及时修订完善本级的集中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并将相应的制度文件报上级行备案。
(二)针对廉政风险的预防建议
基层人民银行要高度重视集中采购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明确采购相关部门职责,合理设置采购岗位,明确岗位分工,严格采购流程,切实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一手清”的情况。
(三)针对操作风险的预防建议
基层人民银行要高度重视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积极通过集中培训、跟班学习等措施,切实加强采购相关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引导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四)针对法律风险的预防建议
要切实发挥法律事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相关法律文书的审核,对不具备自身法律审核能力的项目,可聘请外部专业的律师对相关法律文书进行审核,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五、对今后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应针对目前的人员现状,每年举办几期集中采购相关知识的培训班,同时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行跟班学习,以提高基层行集中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积极总结目前集中采购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相关制度,制作切实可行的采购操作文书,确定适合基层行操作的采购业务流程,不断规范集中采购业务。
篇10
摘 要 重要物资的采购关乎建筑类集团公司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建筑类集团公司的资金、成本、分公司管理等方面对物资集中采购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集中采购 集团公司 提高效益
集中采购是指企业集团或各种组织在采购商品和原料时,通过对供货商、采购价格及采购招投标的统一集中管理,汇总和整理各子、分公司的采购申请以形成企业集团的采购计划,最终进行商品原料的集中订购和集中结算业务。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集团公司专门成立一个或几个部门来进行采购业务,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复采购,从而节约集团公司的成本,提升公司竞争力。一般来说集团性大型企业实行集中采购比较合理。
建筑类集团公司一般需要集中采购的重要物资主要有:耗材、周转材料、起重设备等。其中耗材主要指的是钢材、商砼等,周转材料则有方木、模板、三钢工具等,起重设备包括塔吊、电梯。以往这些重要物资的采购一般都是交由各分公司自己负责,而现在大多数的集团大公司都将这些采购业务收回集中归由一个或多个专业分公司管理。那么这种集中采购的优势在哪里,又有什么弊端呢?
一、集中采购的优势
1.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有利于整合采购资源,加强供应链管理。有了负责集中采购的专业分公司,集团总公司就可以将本来分散与各施工分公司的采购资源加以整合,面对外部供应商即以集团总公司的名义洽谈业务,可以增大采购规模,使得更多的公司愿意为集团总公司提供原材料。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让资源的整合更加便利,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资源整合看做是采购数量的增加,而应该从战略的层面上对供应商进行调整。以拓宽物资供应渠道,保障重要物资的供应。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企业间协调、互动的经营战略,它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彼此的主要产品把跨企业的各项供应业务联系起来。这样的话就可以共同面对风险,降低成本,以达到竞争力的提升。
2.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采购费用,节约采购成本。集中采购一般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来确定供应商及采购价格的,这样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能够激起供货商之间的竞争,各供货企业为了招标成功,就都会以他们最优惠的价格提品。另一方面,既然是招投标,则买方可以比较方便的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招投标规则,这样拿到的产品就都是企业最优的物资,同时还可以节约采购成本。在面对一些价格不稳定的原材料采购时,集中采购可以有效的抵御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使得企业的采购成本不至于成为企业的负担,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有利于物流优化,提高企业之间的诚信度。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运输工作在集中采购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试想一下如果集中采购了大量的物资,而没有运输的保证,就会极大的影响到集中采购的科学性,增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现代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给集中采购大量物资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运输服务,实现了较大范围内大量物资的低成本流通。
4.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更有利于规范其行为,让采购过程更加公平、透明。集中采购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妥善的安排好了采购权的分配,对各部门有详细而又明确的分工,从根本上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由于整个采购过程是在不同部门的协作下完成的,同时还要接受集团公司的监督和检查,就这样整个采购过程犹如暴露在聚光灯下一样,毫无阴暗的死角,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暗箱操作。
建筑类集团公司要想真正的发挥出上述集中采购的优势的话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建筑集团公司的施工规模要足够大,这样才有集中采购的必要性。二是集团公司对下属分、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要规范,各分、子公司于集团公司的步调要一致。三是集团公司要有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专业分公司采购人员的监督管理也要常态化,以保证集中采购的效益不打折扣。
二、专业公司集中采购的不足
1.集中采购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集团的集中采购因为其量大的优势可以从供货商处拿到较理想的价格,但这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其优势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集团公司要集中采购一种周转材料方木,方木的销售地离集团的一些下属施工分公司比较近,但是离另外一些施工分公司比较远,虽然专业公司代表集团谈下来的价格比较的优惠,但是加上运输到另外较远的施工分公司的运费,再综合下来的价格对离方木产地较近的施工分公司来说就不一定是最优惠的了。
2.面对激变的市场,专业公司的集中采购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在当前大多数集团公司实行的集中采购模式中,由于建筑集团公司对各种重要物资的需求多样性和某些材料用量的不确定性,直接加大了专业公司集中采购的难度。另外集团公司与各供货商的合作信誉各有不同,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集团公司在采购价格上一般都有较长的定价周期和决策机制,在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时,难以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当外部市场环境持续变化时,不能很好的做出适应市场变化的调整。
综上所诉,专业分公司的集中采购在集团公司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并且尽量的避开其不足,才能为集团公司采购到优惠的各项重要物质,为建筑工程项目的优质高效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能很好的控制建筑集团公司的成本,促进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上一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社区运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