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活动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建设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建设活动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实现我街提出创建文化特色街道的目标,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富有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促进街道和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为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1.以点带面阶段:在2010年底前,以社区(或小区:下同)、社区、社区为试点,各建成一个文化特色社区,以点带面,以试点工作推动全街道创建文化特色街道活动的开展。

2.全面实施阶段:我街道全面创建文化特色街道活动要在2011年在全街道各社区全面铺开,我街道(办事处)要力争创建一个市级的文化特色社区,在2年内(即2015年底前),在全街道建成文化特色社区*个。

三、创建标准

各文化特色小区的基本标准及评分标准为:(组织健全100分;参与广泛30分;活动经常40分;特色鲜明50分;设施齐备180分;经费落实100分。450分为达标分。)

(一)组织健全(100分)

各社区要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做好辅导、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要有专人管理的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兼职文化指导员3-5名,并要建立一支具有街道特色文化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队伍)。

1.创建组织评分标准(50分)

各社区居委会成立创建领导小组,有主管领导任组长,并有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管理创建工作。(每缺一级创建机构扣10分,无同级主要领导参加该级创建领导小组的扣5分;凡缺创建活动规划、组织实施方案、管理规章制度、开展活动的图文资料并建立艺术档案的,每缺1项扣5分,每缺一次活动资料档案的扣2分;没有配备专人管理文化活动中心的扣10分)

2.创建奖励评分标准(50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

(1)文化创作队伍方面(30分)。配备兼职文化指导员并有1—2人的创作队伍得30分。其活动或作品获以下奖励的给予加分,获县市级奖励的加2分,获地市级奖励的加4分,获省级奖励的加6分,获国家级奖励的加8分。

(2)文化活动队伍方面(20分)。有一支具本社区特色,老中青结合的文化活动队伍得20分。缺少老、中、青参与的队伍,每少一类扣5分;每增加一支活动队伍的加5分。

(二)参与广泛评分标准(30分)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在我地有一定的影响。

1.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30分)

2.在我地有一定影响的(该活动项目受到以下表彰的,给予加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在国际获奖或受命名的10分,获国家表彰或命名的8分,获省表彰或命名的6分,获地市级表彰或命名的6分,获县市表彰或命名的6分。

(三)活动经常评分标准(40分)

节假日、季节性节活动不断,常年坚持。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示范性,并开展跨街、跨社区交流活动(每月活动不少于4次,全年演出或表演不少于4次)。

1.每月排练演出或表演两次以上(20分)(每少一次扣5分)

2.每年举办演出或表演两次以上(20分)(每少一次扣5分)

3.开展跨街道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以下活动给予加分,加分以最高档次为准,不累计)赴国外或港、澳、台参加演出或表演的10分;到外省参加演出或表演的8分;参加省级演出或表演的6分;参加地级市演出或表演的4分;参加县市级演出或表演的2分。)

(四)特色鲜明评分标准(50分)

各社区要充分发挥我街道是全国“之乡”和“之乡”的特色和优势,根据实际,选定本社区最具特色的项目,如曲艺、民歌、诗词、书画、戏曲、花灯、舞龙、醒狮等,开展各有特色,各不同的特色文化活动。

1.项目特色(30分)。该项目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后继有人。该活动(工作)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家喻户晓,喜闻乐见,活动正常,并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能带动当地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并对周边的地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凡形成持续15年以上的历史传统项目给予加5分)

2.项目传承(20)。有较完整的记载该项目有形成时间、历史没革及产品成就的艺术档案或图文资料。

(五)设施齐备评分标准(180分)

有适宜开展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如活动室、排练室、小广场(含小舞台)、定期更换内容的宣传窗(栏)、图书室(藏书4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与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网络联网),有可供村民、居民活动的设备。

1.文化活动中心(30分)

建筑面积200m²以上为满分,(每增加10M²加1分,每少10m²扣1分)

2.活动功能室配备(30分)

活动功能室配置齐全(活动室、排练室、小广场(含小舞台)、定期更换内容的宣传窗(栏)、图书室(藏书4000册以上,有条件的应建立电子阅览室并实现与文化部“文化资源共享”网络联网)(6项为满分,每少一项减5分)

3.图书阅览室(30分)

(1)面积50M²为满分30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开办电子阅览室加5分,与文化部资源共享联网奖5分。

4.排练室(30分)

(1)面积50M²为满分30(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演出(表演)乐器、服装、基本灯光、音响设备齐备得15分

(3)每月排练平均次数(每增加一次加2分,每少一次扣2分)

5.少儿活动室(15分)

(1)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活动设施、器材齐备10分(每增加一项加2分,每少一项扣2分)

6.老年活动室(15分)

(1)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2)活动设施、器材齐备得分10分(每增加一项加2分,每少一项扣2分)

7.宣传栏(窗)(15分)

(1)面积10M²得分9分(每增加1M²加0.5分,每少1M²扣0.5分)

(2)每年出版期数6期得分6分(每增加一期加1分,每少一期扣1分)

8.文化小广场(含小剧场)(15分)

(1)面积300M²得分8分,(每增加50M²加0.5分,每少50M²扣0.5分)

(2)小舞台面积50M²得分5分(每增加10M²加0.5分,每少10M²扣0.5分)

(3)有演出(表演)基本灯光、音响设施得分2分

9.其他活动设施(文体活动室、球类、棋类室、场等),每个项目面积每项在20M²以上(每增加一项加2分)

(六)经费落实(100分)。

有一定的经费用于文化特色村和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必要的设施建设投入和开展经常性活动的经费开支。

1.每年社区划拨活动经费(以5万元为满分)每增加1万元加10分,每少1万元扣10分

2.每年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以5万元为满分)每增加1万元加10分,每少1万元扣10分

3.开展以文补文,多种经营活动收入,每增收1千元加2分

四、创建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街道创建文化特色社区(街道)活动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事处主管领导任正副主任,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街道文化工作站,由文化站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创建活动办公室负责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

(二)认真组织发动。开展创建文化特色社区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创建文化先进街道的需要,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区基层文化事业,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街道党委和政府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社区基层组织积极投入创建活动,指导创建社区制订计划、落实措施;街道文化站要积极发掘本地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项目并加以提高,同时要加强对创建活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要通过抓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确保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三)坚持注重实效。创建活动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阵风”,防止走过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实效,成熟一个、命名一个,扎扎实实地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要坚持特色,确保质量,力争通过努力,在全街道范围内命名个特色文化社区。

篇2

关键词:文化建设;城市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逐步推进,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市区里以社区为单位形成了人们生活、工作、休闲的活动区域。在不同点社区中,随着人们的活动,又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各地区的政府部门和宣传管理部门也关注社区文化建设,在全国许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交谈的主题。我国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现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现在要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未来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可行方案。

一、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从当前现状来看,有些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从思想层面来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没有认识到社区文化的重要性,仅仅是从片面的角度来狭义的进行建设。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错误的认识:首先,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过于追求工作上的政绩,把经济发展的指数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认为社区文化建设是软实力、软指标,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见成果的,所以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集中力量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其次,把社区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化,庸俗化,认为搞好社区文化无非就是在图书室增加报刊和图书,在活动室添一些健身器材,逢年过节组织大家开展各项活动,表面上看似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实效,没有针对性,只是一些做秀式活动,没有真正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再次,一些社区的主管领导没有认清楚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错误的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应当归于文化部门来进行,其他部门没有过多的义务去辅助或承担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最后,还有些社区的管理者并没有对社区文化加以关心,在工作中也不愿意去和其他管理部门探讨社区文化建设思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社会文化工作。第二,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性,积极性有待提高。在社区中各项活动,离不开社区里的居民,可以说,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从事者,是重要的能动性主体,他们虽然每天在社区中生活、休息、休闲娱乐,但却没有想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将自己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观点、理念和想法等表达出来,以至于在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总是达不到开展活动时想要达到理想效果。目前来看,作为现代社区重要活力来源的年轻人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热度不高,而参与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一些退休人员当中。不难看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足,加上社会文化活动较为单调,活动形式比较枯燥,很难吸引中青年人群的关注,导致他们宁愿在家也不愿意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认为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过浓或有着比较浓厚的商业宣传氛围而不愿参与进去。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使得邻里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造成他们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喜爱日益淡薄,参与缺乏积极性,尤其是中青年由于整天忙于学习或工作,根本很少有时间来参与到社区的文化活动。第三,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滞后。在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基础设施是传播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最近几年,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迅速,在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也较为完善,同时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安排满足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现在的很多社区还存在着文化设施不齐全、不完善的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文化设施陈旧老化、种类贫乏,社区活动阵地狭小,经常借用辖区单位活动场所,活动管理难度加大。另外,有的社区由于管理不规范,工作人员,对居民提供有偿娱乐,私自收取费用。其次,社区图书室藏书量虽然基本达标,但图书陈旧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使得居民读书用书的热情不高。再次,有些社区为了追求工作政绩,存在盲目投入的现象,导致现有资源被闲置,未得到充分利用。第四,社区文化的专业性队伍建设很薄弱。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较高、工作积极性较高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岗的社区文化工作者大部分学历偏低、观念落后、工作积极性不高、平均年龄偏大,面临退休。此外,由于基层文化工作环境差、待遇低、负担重,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难引进有专业特长、适合社区文化建设的优秀人才来充实队伍,使人才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状况。其次,由于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使得各项工作都无法有效开展,而且有时候赶鸭子上架,把一些不懂业务的人来搞社区文化建设,导致建设效果不佳。最后,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缺乏系统和长远的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不一的局面。

二、解决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重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完整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更是没有灵魂的,如上文所述,社区文化从侧面来看,可以反映出整个城市的文化特点,是城市文化在微观领域的缩影,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中,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领导干部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都应当首先从思想认识上统一,并在战略高度上加以重视,肯定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努力做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是社区的居民。具体来讲,首先,政府的各部门领导要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区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管理,加大资金支持,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其次,任何事情有考核就会有成效,所以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干部政绩考核标准。其次,社区文化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社区文化建设当成自己的光荣职责,以满腔的热情和饱满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第二,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离不开人的能动作用,而在社区文化中,位于社区中的居民始终是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对象和重点因素,居民一方面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另一方面也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同时还是社区文化的传播者和受益者。因此,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所以,社区管理者应当充分地调动起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来,使他们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之中去。首先,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文化活动,把促进实际工作与满足居民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社区是我家”的温暖。其次,要努力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从便民的角度,来设置社区信息平台,居民关心的文化咨询,增加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的认识。最后,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以此来带动整个社区广泛参与,形成公共参与精神。第三,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首先,政府部门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城市发展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协调职能,全方位地提高文化基础设施配置水平,以及把搞好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作为街道社区干部的考核项目之一,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以确保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规划。其次,要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设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培育社区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借助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文化,从而确保经费的充足,是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手段。再次,要健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监管和维护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防止社区文化设施的闲置以及浪费现象的发生。最后,政府需加大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协调辖区单位,有效整合社区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实现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第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实现社区文化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因此,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当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对于社区而言,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水平将直接的影响作用,他们的数量和质量都将会决定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情况。所以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有责任心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首先,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做好长远规划和目标管理,加强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加大专项经费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不断应当站在调研的实际情况基础上,改善社区工作者特别是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与此同时,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编制问题,并制定合理而完善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计划,这样既能激发他们内心对于工作的热爱度,同时也能在此基础之上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来从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使社区文化建设工程形成良性的发展。最后,要以社区内的文化爱好者为核心,建立一支社区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得社区文化建设有实效、有活力。综上所述,我们不可低估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而是应当对其加以重视,要使其成为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抓手,借助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加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增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为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篇3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平安和谐 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在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但是,根据社区文化发展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社区文化建设这几年来一直在搞,不管是在职职工文化生活,还是居民文体活动上,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

2、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3、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结合中国水电一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处社区几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就要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导,以创建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为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骨干为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和谐文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社区文化才能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抓组织建设,建立有序的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基地处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和社区建设规划,量化硬件、软件指标,逐月、逐季考核,予以重点发展。首先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使之形成基地、社区、小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形成党委、总支、支部牵头,相关部门科室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共谋发展的格局,不断把各项资源优势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2、要抓好阵地建设,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

社区文化阵地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条件。为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要结合社区区域优势和实际,树立“共建共享、共促发展”的理念,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我们水电社区自成立以来,兴建了社区健身娱乐小广场,新建了阅览室和图书室,建立了文化宣传长廊。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良好功效。

3、要抓好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建设基础

社区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中老年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门球队,鼓励他们参加局内、外各项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其次要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中来。水电社区从2000年陆续开展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吸引辖区住户积极参与,为社区的平安文化献计献策,为弘扬平安文化各树一帜。在2001年有70户文明家庭、模范儿媳、模范丈夫的典型代表受到了社区的表彰,使平安文化成为水电社区的特色文化。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4、抓好活动创新,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成为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逐步改变了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社区再就业中心这一载体,为待岗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解决就业问题;开展党员帮扶结对活动,弱势群体救助活动,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使社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作用更加突出。

5、抓特色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篇4

关键词:社区文化;社区建设发展;参与;研究评述

随着“单位制”向“街居制”的转变,社区的功能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城市和城镇建设的步伐加快,随之相应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我国社区的发展速度远远将社区文化建设速度抛到后面,由于社区人们的生活品质离不开社区的文化建设。

一、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基本概况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区文化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者们就开始对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梳理与归纳,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概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基本概况。

(一)、研究方法:笔者者通过阅读32篇中文文献,大部分属于定性研究文章,仅有少数几篇属于定量研究文章。例如:殷小青[1](2008)以定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新型社区受传统社区束缚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优化配置社区资源、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度,以及改革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问题。

斯琴高娃[2](2007)以新城区新华社区、铁路小区社区为例,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反应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社区、铁路小区社区的文化建设情况存在问题。主要表现有基础设施不健全、政府职能部门和基层部门之间职权明确、居民的社区意识与社区居民的参与较低等问题;之后给出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大力宣传提高社区居民与辖区单位的参与率、积极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和培养社区居民的归属感等措施。

(二)、研究模式

一是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例如:夏峰华[3](2005)认为:单位制逐步变为社区制,不同职业背景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让社区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精神需要,形成适应社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刘娴晴[4](1999)的观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应葵花[5](2007)则认为,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搞好社区文化产业、加强社区文化与制度化管理。周晨虹、马兆明[6](2006)认为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完善。

二是典型社区经验介绍。董梁[7](2009)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确立了拉萨城市社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与建设的途径,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彭阳[8](2009)以“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岳麓区实际情况,并用相关理论方法进一步阐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关系。

(三)、嵌入式研究,此类研究的作者主要是从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角度分析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袁懿[9](2004)、麦欣[10](2009)、李国霞[11](2004)等学者提出的发展建议主要是以下几点:充分做好社区调研工作;建立社区分馆;因地制宜,开展读者服务活动。徐海波(2009)、[12]李明翠[13](2009)等学者认为高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专业队伍优势,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网络技术等硬件优势。

王从江、赵立秋[14](2007)、郑文(2005)[15]等学者指出,互联网能有效地促进和改善社区文化沟通,同时他们也指出当前网络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消极的影响。

夏建中[16](2005)教授在《社区工作》一书中涉及到了社区教育这一内容,指出社区教育以培养和塑造有知识、有能力、以社区发展为己任的优秀公民为目标。高春凤[17](2009)在《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中认为在当前社区文化发展面临参与性低、设施缺乏等困难,社会工作介入可以帮助克服建设困境。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

1、社区文化的界定

文军[18](2001)等人认为,广义社区是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社区是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张凤玲[19](2007)在《社区管理》提出:广义社区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狭义社区指一定区域内聚居的人群的精神生活现象的总和。黄立营、王光[20](2008)从广义和狭义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社区文化。王燕[21](2010)认为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风貌、生活规范和社会团体组织等四项基本内容。刘鑫[22](2004)指是共同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存有相近的价值观念,认同意识的社会群体在物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因求知、求乐、求美、求安等需要而进行的社会性精神文化活动。

以上学者观点虽不相同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方面,例如:都是围绕社区文化的构成要素以及社区特征两个角度进行定义的,从文化的地域性、多元性、人文性和共享性等方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说明。基于前人定义,笔者也简单的将社区文化定义为:在特定的地域内的人们,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模式、公共道德等文化现象的集合。

2、社区文化的分类

(1)、社区文化的内容上分,唐浩和徐艳芳[23]认为可分为社区传统文化、社区公益文化、社区娱乐文化、社区个性文化。

a.社区传统文化社区

传统文化社区体现了不同传统的文化特点,具有居民文化意识、历史传承和行为习惯等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具有社区特色的民间艺术,社区传统形态的文化素质,和有社区文化建设产生的价值取向等。

b.社区公益文化

一般由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依托,为全社区成员服务的社会性文化活动,且具有群众性与非盈利性的特征。社区公益文化不仅能体现社区的综合实力和综合发展水平,而且是促进邻里交往和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基础。

c.社区娱乐文化

以娱乐场所为依托,带有盈利性特征。为社区成员的日常活动提供了多重选择,也是社区文化普遍性的基础部分,也成为社区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同时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d.社区个性文化

通过居民生活的集合体,体现社区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社区文化的艺术水平上,由于社区居民的知识与专业结构是多样的所以社区个性形象特征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二)从社区文化的建设发展

张雪[24]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包括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而且就目前来说,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要明显滞后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沈丽丽[25](2009)观点是用“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张刚[3](2001)从建设新农村和提高农村软实力的角度研究。

1.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是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孙晓刚[26](2008)认为和谐的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表现出宣传、凝聚、教育、娱乐、调节功能。王燕[27](2010)则认为:1.“社区精神” 由社区文化营造,通过提高居民的精神境界,从而去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2.社区文化的提高有助于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是社区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隋鹏[11](2009)的观点是:1.社区人口结构性变迁的需要; 2.城市化速度加快与管理任务加重的需要; 3.改善社区状况的需要;4.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5.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需要。陈颜[12]认为,城市社区文化不但是城市文明的载体而且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明与城市文化发展重要标志,更是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2.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

鄂忠群[28](2010)认为:财政用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的数额应该增加。虽然近几年投资有所增加,但是还是远远不够。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社区文化的大发展。王光[29](2008)认为.传统社区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等。孙娜[14]认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积极性社与参与性不高,这使得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有所下降。陈宇秦30(2008)则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只停留在一般的社区文艺活动层面,这种一般的文艺活动只在开始时具有吸引力。久而久之,人们对此会产生厌恶感,从而不愿参加。

三、总结与展望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对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都做了比较好的探索分析,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1、在做学术研究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谨记切勿固步自封,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断探索出一些有利的新兴因素,它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为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2、研究角度多,分析细致。目前虽然仍有学者做笼统的研究,但是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分角度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例如:从政府角度、高校角度、图书馆角度、网络角度等。大多研究细致,能够提出比较有意义的建议,能够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3、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意义、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发展建议。有的文章还会涉及到对问题可行性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较为全面。

笔者发现目前研究中,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的文章比例较大,定量研究的文章比例较小。

目前学者对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多为理论研究且成果现实利用价值不大。现有的研究往往泛泛而谈不够细化,没有将城市社区有系统的分类。

2、虽然研究关注到了一些新兴因素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但是研究尚不深入,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例如:网络因素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文章,对于新兴社区网上小区的研究少之又少。

3、重城市轻农村。目前关于社区研究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社区。而对农村社区文化研究寥寥无几。而社区文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是城市与农村文化建设缺一不可的。

4、交叉学科的研究需要丰富,现有的研究中嵌入式研究较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丰富研究的多元化。(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殷小青:《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2008.09.

[2]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

[3]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3-145

[4]刘娴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5]应葵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微》,《滁州学院学报》,2007.(3)。

[5]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6]董梁;《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学学报,2009,(5)。

[7]彭阳《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

[8]袁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J].图书情报.2004(2):90

[9]麦欣.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J].继续教育研究.2004(6):93―95

[10]李国霞.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9,29(1):13―15.

[11]徐海波.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32―33

[12]李明翠.地方院校图书馆与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70―72.

[13]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3):47―49.

[14]郑文.互联网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67―168.

[15]斯琴高娃;《呼和浩特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3-145

[16]刘娴睛:《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17]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8]董梁;《拉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大学学报,2009,(5)。

[19]彭阳《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3

[20]袁懿.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功能[J].图书情报.2004(2):90

[21]麦欣.公共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J].继续教育研究.2004(6):93―95

[22]李国霞.公共图书馆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9,29(1):13―15.

[23]徐海波.高校图书馆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0):32―331.

[24]李明翠.地方院校图书馆与现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70―72.

[25]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2007(3):47―49.

[26]郑文.互联网与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5.(1) :167―168.

[27]沈丽丽:《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转型期乡村社区文化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8]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南方论坛》,2008.(6)

[29]王燕: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207

[30]鄂忠群: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0,(3):48-49

篇5

【关键词】城市社区 文化建设 社会工作 困境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想认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党的十报告也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社会是由或大或小的社区所组成,每个社区都可以看作是其所处社会的缩影,社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素质。其作为社区的基本形式之一,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社会越发展其引导与激励作用就越显突出。它能提升城市居民的精神境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随着国家对社区文化的重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迅速展开,但同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也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文化专员能力不足,缺少凝聚力。社区文化专员是社区居委会中专门负责文化活动的工作人员,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近一段时期以来,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文化专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的一些问题。

第一,在社区文化专员的挑选上过于注重任命,而忽视了社区居民的意愿。一些社区在选拔和任用文化专员时,只是随意在社区居委会里指派一人来负责文化活动,这样一来,就容易构成上下级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缺乏文化活动的自主性,使得社区文化建设在居民心中产生巨大心理障碍。

第二,过于注重文化专员的文艺特长,而忽视了对其组织能力的培养。一些社区在文化专员的任命上只考量其才艺如何,而放松了对组织能力的把关,以致于一些文化专员在组织活动时无人响应,只能硬着头皮自己上,形成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局面。

第三,很多社区的文化专员具有一定的文艺专长,精力旺盛、动力十足具有较强的积极性。他们有干好工作的热情,也有努力工作的激情,但大多缺少工作经验,缺少组织能力;他们想干、肯干,但不知怎么干。

笔者建议每个社区推选一名文化专员,负责组织开展社区的文化活动,并开辟文化活动的专门场所,场所应包括图书阅览室、乒乓球羽毛球场地、健身器械区,有条件的社区还应建立小型图书馆,方便居民借阅图书。文化专员在图书阅览室办公,并作为社区日常文化活动的联系点,负责上下协调工作,接受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和管理,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只要有专人负责文化活动,社区居民就知道找谁提出建议反映问题,各社区形式新颖、内容健康科学的文化活动就会迅速传播推广开来,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

主体认识不清,缺少参与积极性。一提到文化建设,人们头脑中浮现出的就是国家的政治宣传、标语口号,人们亲身接触的社区文化建设也大多由国家出谋划策,提供资金,所以很多人认为就应由国家为主导,引导繁荣我们的文化建设。但社区文化的参与主体是社区居民,没有社区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社区文化建设只能是单向行为,不能有效发挥社区文化应有的社会功能。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的享有者、受益者,也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社区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但是,在现有的社区文化活动中都是由上级部门下达任务,由社区居委会负责活动的筹划实施,因为不是社区居民自己想组织的活动,所以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大多带有社会普遍存在的官僚气息和形式主义,让人反感,一些活动还要统计人数,组织部门为了凑数应付上级检查,强制社区居民参加。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活动是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所以,社区文化专员应由社区居民在社区内自己选择。文化专员应经过居民投票选举确定,候选人要由社区居民推荐竞争上岗。

居民选出的文化专员,一方面因为他是由居民选出,居民了解他的真实情况,对他知根知底,也容易沟通接触;另一方面他是本社区居民,生活在社区,同居民有密切的联系,了解熟悉社区的具体情况,容易开展工作。同时,上级文化组织应加强对民选文化专员进行组织能力培训,提高他们管理社区、组织文化活动的能力。

形式简单,发展途径匮乏。一些社区开展的文化宣传活动形式过于简单,只是摆几张桌子,放几个宣传牌,用这种简单的宣传方式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如果形式多样,采用一些类似情景剧的形式,那就会大相径庭。

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公益性文化和经营性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等;经营性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市场为主导,以文化产业项目为支撑来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只是公益性文化建设,只注重硬件设施的完善、忽略了其长期良性发展的需要。

资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区文化体内的血液,没有血液的社区文化将无法运转。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缺少资金社区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曾经指出,文化能有效促进劳动、资本等物质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了能获得文化建设资金,应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各种资源,引进和聚集国内外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利用其特点优势,出谋划策,设计挖掘出一系列带有本土特色,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的文化产品,创造出自己的文化品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也可借鉴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即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社区文化特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从市场获得文化建设资金,不断完善丰富社区文化,实现社区文化建设和市场融资的双赢。

模式固定,缺乏适用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搞一刀切、一概而论,按照统一模式开展是行不通的,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大部分城市社区参与文化活动的社区居民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退休后生活节奏变慢,有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有主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而具有城中村性质的城市社区,既有城市社区的共同特点,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

城中村社区是城市化改造过程中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而演变成的城市社区。其具有农村社区普遍特点,人口密度小,亲情关系紧密,其居民以往从事农业种植,以务农为生,生活结构松散,时间观念淡漠。现改为城中村后居民失去土地变为城市居民,其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他们渴望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有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但其中的青年群体具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肯放弃追求以满足于现有的娱乐生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获得更富裕的生活。马克思曾经指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要实现社区居民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在城市社区应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设立培训机构,以满足青年群体竞争找工作的需要。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积极推进社会文化市场化。放弃过去单靠国家扶持社区文化建设的做法,避免社区坐等国家支持资金和国家过度投资造成资金浪费的问题,要放松管制,强化社区文化市场化。如果能够将社区居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就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去邀请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丰富社区文化内容,吸引社区居民,扩大影响力,也会提高组织者的成就感,促进其继续谋划,形成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模式可借鉴高校社团建设模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每一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偏好与兴趣。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帕克的人文区位学理论来看,社区里的每个成员都存在着相互之间或多或少的联系,这就要社区居民自己行动起来,根据自己的想法与爱好去创立文化社团,将具有共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由他们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引进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以政府为主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由规范健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服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充分运用自身专业机构优势,合理运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将个人、组织、社区、社会有机结合,开展以社区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提升社区居民文化道德素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篇6

社区是居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地域,实质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生活的共同体。关于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含义。我国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认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文艺创作、哲学著作、、风俗习惯、饮食器服之用等等。狭义的文化,专指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特点的精神成果。对于社区而言,文化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维系社区整合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社区之间形成区分的显著标志。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无论是何种定义,共同点都在于突出了社区文化的物质层面建设、精神层面建设和组织或者制度层面建设。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社区文艺建设,社区环境美化建设,社区民俗文化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社区文化具有复合型文化的特征。当前我国的社区建设在理论和实际上并不成熟,社区文化建设也处于萌芽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文化活动投入不够

资金短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充足的资金是社区文化建设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如果社区居委会经济拮据,又没有好的政策税收等优惠,很难吸引众多的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我国大多数社区没有文化建设投入和政策性的财政支持,政府重视不够,一些社区文化活动室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没有对群众开放。

2.设施设备滞后,资源贫乏且配置不均衡

由于资金出了问题,所以出现了硬件设施问题,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环境和设施建设的评价总体上是偏低的。硬件设施的缺乏和环境的落后大大减少了居民们参与社区活动的兴趣,更难以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教育引导休闲等功能。当前我国社区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资源的来源主要靠政府和社区管理的供给。一旦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社区资源也会存在不足,进而导致“物未尽其用”的资源配置不均现象。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与社区管理体制有很大关系。传统的“条块分割”式管理体系,由于存在许多各个不同的行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不存在上下级的管理关系,这就造成了各部门各行其是,对社区文化建设不理不睬,更不愿意用自己的资源共同创建社区,致使社区资源更加缺乏,配置更不均衡。

3.社区文化功能薄弱,只重外表忽视内涵

社区文化功能的发挥非常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规范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整合功能。但这些功能在我国大多数社区中都没有体现出来,很多文化活动没有太多趣味,没有体现文化的真实内涵。很多稍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也只是徒有其表,没有具体落实到位,更是难以吸引社区居民(1)社区文化活动过于行政化。很多权利都在政府手中,居民只能充当参与者的角色,大多是自发组织的散乱的自娱自乐活动。一方面,会使社区文化建设过度依赖政府;另一方面,使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缺乏一定积极性和创造性。(2)政府在主导社区文化建设时,偏向于建设社区的基础文化设施和构建和谐社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但在实际内容上却以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形象工程为重点,仅仅是组织开展一些歌舞、书画等单调形式的活动,忽视了内涵的重要性。(3)文化传播受众单一。社区里很多居民是上班族,生活忙碌,有的甚至没有双休日,社区举办的相关文化活动的对象一般针对于老年人,大部分的青年人都不知道社区平时举办的文化活动,即使知道,也多认为是老年人的活动,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所以,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人不仅大部分是老年人和中年妇女,居民的参与的积极性也普遍不高。

4.社区文化队伍薄弱,专业人士缺乏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很多领导对社区文化建设忽视。二是社区本身民间文艺骨干少,且流失现象严重,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文体积极分子缺少扶持引导和保护。三是社区经费短缺,工作人员缺乏较高薪酬及福利待遇作保障,有些人员还是临时工,没有正式的编制。四是一些居民文化层次偏低、文化意识薄弱、思想观念老化,还有生活条件、生活方式的差异,使他们很难真正融入社区的文化活动。

5.社区认同感薄弱,居民缺乏认识和参与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社区产生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属于执行性参与,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对各类文化活动却显得漠不关心,有些甚至认为是劳财劳民而加以抵制。

三、完善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分析

1.建立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

资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文化体系。政府可以鼓励社会积极参与,为社区文化建设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制度建设和具体操作上,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其规范化、制度化,再对各种投入的资金合理的分配,优化资源的分配机构,逐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第二,社会集资,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进行投资。基于社区建设基础薄弱,存在资金短缺的现状,要积极拓展集资渠道,逐步形成以地方投资为主体,居民投资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社区投融资格局。

2.完善社区文化相关设备设施

要构建社区文化,必须改善目前的设施陈旧的现状。由于社区文化的硬件设施是社区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载体,可以通过构建社区图书馆、体育健身室,业余兴趣活动中心等相关设施,加强管理社区的环境,扩大绿地植物种植面积,营造一个绿色美丽的环境,建设设施齐备,生态和谐的社区加以解决,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社区有更好的文化氛围。

3.组织多样性社区文化活动,发挥社区文化功能

如何开展各类有意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为社区文化建设策划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定期举办传统戏剧演出、太极拳、广场舞展示,活动不仅是老年人的业余休闲,也可以吸引成为儿童和上班族的参与。

4.加强社区文化工作队伍建设

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社区文化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活跃程度。第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视,社区干部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招募了很多大学生,为社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社区单位应招聘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充实文化队伍。第二,要解决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留不住人才是因为没有相应的保障。人们都想向往好的地方。社区建设的缓慢,职业发展空间不足,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加强人才的保障性建设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加强社区文体队伍精英的培训。把人才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活动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准。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人担任社区文化指导员,辅导他们开展活动。

5.建立社区文化的居民参与机制,增强社区的认同感

篇7

关键词:社区文化;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201-01

近年来,苍南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实施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不断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一些新规划、新开发的社区,配套设施全,功能发挥好,如时代小区、怡和小区相继争创文明社区,自发组建了舞蹈队、文宣队,文艺人才大有人在,经常一个小区群众就能举办节目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丰富了社区群众文化生活。社区群众对子女的文化修养也十分重视,各类艺术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师资力量也非常强大,文艺人才从小得到很好的培养。

尽管苍南县已全面加快乡镇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改造了乡镇文化中心,农家书屋工程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点和面的文化差距还是很大,如何做到以强带弱、减少社区文化建设的不平衡,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问题。笔者就目前苍南县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提出几点对策与措施。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站在社区居民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举办一些人文活动。以苍南县各个乡镇社区为例,灵溪镇溪心村文化中心举行的端午民俗包棕子比武大赛、游泳比赛、国家级非遗布袋戏和省级非遗渔鼓演出;平水桥村文化中心的足球、篮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赛;龙港镇新渡村文化中心的象棋赛、书画展、朗诵、读书推广活动;张家堡村文化中心的猜谜语、知识竞答、木兰扇表演、社戏演出等等;这些活动虽然很平常,却很适合社区群众积极参加,每次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社区群众牵家带口,几乎人人参与,场面热闹非凡。每年举办这些活动,提高了社区群众对文化中心的热爱,如今的苍南县部分乡镇以及村级文化中心成了居民休闲的必选之地,从根本上调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构建多元化的建设主体

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要重新确定社区文化多元化建设主体。可以积极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组织为主的文化建设主体。这样一来,在保证了政府部门社区文化建设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前提下,明确社区文化的建设方向,积极引导社区文化部门对于社区文化实施专项管理。组成社区文化部要不断调动社区组织的积极性,逐渐适应社区文化需求。在积极引导社区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首先要重视业主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发挥其潜在力量;再次是要让城市的文化团体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挖掘团体拓展空间,逐渐摆脱个别城市团体对于政府部门的一来程度;再次是要重视社区志愿者和一些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志愿者对于社区的和谐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政府还要鼓励企业参与进来。以苍南县的部分乡镇社区为例,钱库镇车头村文化中心由一部分志愿者参与组成的送春联活动以及厨艺大赛,倪处村文化中心和文联合作举行的十佳农民歌手大奖赛、才艺比拼、米塑表演等,很好地发挥了基层协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创先争优工作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在建设社区文化过程中,要不断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因为社区居民既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首先要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来促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强化社区的凝聚力;其次要使得社区信息对称,居民要掌握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信息,不断激发社区参与文化建设的活动;再次是不断发挥社区党员的带头作用,为大家作出示范,积极引导社区成员积极转变思想,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比如,苍南县金乡世代徐村文化中心举行的太极拳表演、戏曲盔头展览,为了让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社区文化组织人员开始进行宣传,跟居民进行交流,积极鼓动一批太极拳爱好者参与。夏八美村文化中心也是利用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邀请一些拳友和武术爱好者共同商议,举行的南拳邀请赛、武术比赛、“草根微舞台”演出等,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

四、精心打造社区文化特色

要针对不同的社区特点进行模块化设计,不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文化名片,要对社区中原有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保证文化建设的体系化进程,在城市中建设几个文化特色鲜明的社区,这些社区文化是城市的标志。要做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论证其科学合理性,不断的优化其结构,不能搞盲目建设。比如钱库镇新安社区东社村李氏宗祠改建成的环川文化中心,展示江南第一个农民协会--环川农民协会的历史,是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非遗展示馆、名人纪念馆、爱国教育基地等与宗祠融合在一起,使宗祠功能更趋多元,传统意义上的宗族活动已慢慢渗透进爱家、爱族、爱国的教育内容。这些地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以“人”为本,彰显社区文化的内涵。从单一的传统社区转化为多元的文化社区,带动社区群众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居民参与情感 困境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是居民个人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针对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喜欢或者厌恶、支持或者反对等价值体验或价值观念。它作为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在此过程中参与实践的主观反映,必然会对居民的参与行为倾向产生最直接的影响。鉴于此,有必要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的困境加以解析,并借助对困境的排解来助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的困境

居民参与情感作为影响居民参与意愿的重要因素,会直接作用于居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参与行为。如果居民具备良好的参与情感认知,那么其可能会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表现出更积极的参与意向和更有效的参与行动,反之则会影响其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反观中国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状况,虽然较之以前有了大幅提升,但仍旧存在有待排解的困境。

其一,从中国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层面看,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动机和价值理念不同,其参与情感也会呈现出各种差异。例如,有的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可能只是单纯的兴趣使然,而有的则是受各种利益驱动。居民参与情感时常会受到其自身理念或利益的驱动,但是在狭隘或者是错误价值理念影响下的情感认知势必会出现各种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不利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单纯的利益或奖励等并非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本质内涵,相反这些会成为直接的阻力因素,因而,如果无法将参与意愿内化于居民的参与行为当中,文化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将难以达到。

其二,在当前居民参与情感的测评中,体现出明显的价值初衷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脱节现象。社区居民在参与情感认知和实际参与行为状况之间存在两面性,即一方面社区居民对其所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诸多问题体现了理性的情感认知,但是真正体现在实践层面上时,居民的参与情感很难有效转化成实际参与行为。同时,当前中国很多社区中居民对参与情感的判断容纳了更多理想化的内容,因此,当其与社区发展的实践进行比对时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茫然感,这也是导致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

其三,不同价值理念牵引下居民参与情感的多样性以及居民过高的价值企盼等导致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度不高。一般来说,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与其自身利益诉求紧密联系。如果社区内部特定的公共事务与居民的切身利益趋于一致,那么居民便有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去参与,其中可能充斥了责任心、满足感和归属感。但是,当社区公共事务与居民的切实利益相背时,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困境之成因

在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存在的困境进行归因时,基于主客观两个层面进行解析似乎更能使问题得到澄清。

从主观原因看,居民自身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归属感、居民个体的价值观念、参与能力和参与效能等因素影响了个体的参与情感状况。第一,与所在社区的利益联系程度是影响居民参与情感水平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当前情况看,居民利益与所在社区利益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与居民之间的联系也很少,所以居民对社区的依赖程度和归属感不够高,致使其参与情感水平不高。

第二,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缺乏导致居民参与情感出现问题。就目前中国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看,社区居民总体上缺乏参与社区公共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导致其参与情感认知水平不足。

第三,居民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效能是影响居民个体参与情感的重要因素。当下的很多社区居民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知识技能来参与城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因此产生出更多的挫折感和失败感,并日益恶化为对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排斥和厌恶。

从客观原因看,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居民参与情感必然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行政化导向使得社区自治的实现缺乏优越的制度环境。第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略显僵化,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这就影响了居民的参与情感。第三,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居民的参与情感出现问题。

增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路径选择

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知情感水平主要基于个体参与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在注重社区物质条件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情感认知水平。

首先,以居民主体特征为标准,提升城市社区文化服务水平。居民主体特征如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情感水平,因此应当以社区居民的主体特征为参照来寻求增强其参与情感水平的途径。同时,可以通过提升城市社区文化服务水平来增进社区居民参与情感。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依据居民主体特征提供更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城市社区文化产品。

其次,加强城市社区文化教育水平,提高居民综合文化素质。一个社区教育水平的高低极大地影响到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尝试构建和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教育体系,借此提高居民的综合文化素质,从而着力提升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度,并增加其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情感认知。

一是要加强社区文化教育,提高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现代城市社区教育依照其作用可以分为功利性的教育功能和非功利性的教育功能,前者是以职业定向和培训为目的活动,后者则旨在提高居民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等内容,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就要十分注重非功利性层面,特别是重视公民美德的培养。通过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教育这一载体,提升居民在政治、文化、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素质,并在提高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提升其自主参与情感。

二是要规范城市社区教育机构,扩展社区教育对象。城市社区文化教育水平和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根本要求,要在保证和规范社区文化教育机构的基础上,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情感。考察社区居民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以社区人口和阶层分布来合理规划社区教育机构的性质和体系;制定完善的社区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制度,有效地运用社区人才资源。

再次,培育居民公共精神,提升归属感和参与意识。公共精神表明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向,及对社会基本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公共规范的维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实施要在给社区居民提供利益表达机会的协调机制中逐渐培养其公共精神。

一方面,建立全新的参与型社区文化是培育居民公共精神的有益途径。参与型社区文化要求居民能够在公民的层面上具备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同时能主动关心公共管理事务,如若居民形成了一定的社区参与认知,并拓宽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信任网络,那么势必会提高其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情感认知。

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居民的伦理教育也是培育其公共精神的重要步骤。通过不断积累和夯实社区公共文化和伦理规范的社会资本基础,将对社区居民的伦理教育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让社区居民意识到其作为公民所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其对社区自身的归属感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情感基础。

最后,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增强居民参与情感水平。社区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情感受社区文化事务的规范化影响程度较高,而且合理规范的社区文化组织活动更有可能吸引广大居民的参与。因此,为保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优化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制度规范特别是完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以便增强居民参与情感水平。

一方面,制定和完善居民参与社区的规章制度,据此健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体系。通过规范发展各种社会自组织,为社区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较好的制度平台;通过制度化措施来保障和激发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明确其对社区本身的权责,借此形成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另一方面,要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的参与能力进行明确定位。居民主体特征不同,能够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程度也迥异,因此要求社区管理者和建设者们从社区居民自身角度出发,以居民的实际参与力作为建设社区文化的着眼点。

篇9

Abstract: In order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e mus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booming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start a new upsurge of socialist culture construction to enhance the nat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let culture play a good role in leading fashion, educating people,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promoting development.

关键词: 文化馆;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Key words: culture centre;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socialist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319-02

0 引言

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从单纯的兴趣爱好,发展到多元化的需求。文化馆作为政府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必须担负起引领和指导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导作用,推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文化馆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社区文化既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基础,又是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区文化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是党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纽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基本载体和基本阵地。社区文化建设对人民的安居乐业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社区需要文化,它不但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增强社区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而且社区文化还能以多种形式直接物化到社区经济、社区服务中去。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社区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最直接的反映,是用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思想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最便捷的途径。社区文化是群众文化,没有群众的参与社区文化工作是搞不好的。因此,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不少城市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晚会活动以及节庆活动等之所以长久不衰,是与群众的广泛参与分不开的。只有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涌现好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社区文化活动才能越办越有生机和活力。社区文化建设要用先进思想教育人,用社区的好人好事倡导良好风尚形成。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广大群众在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增强群众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性,提高全民素质,搞好社区精神文明。文化馆作为一个指导社区文化建设、普及文艺教育、改善社区文化生活、提高居民文化素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基地,在发展社区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 目前社区文化的状况

随着公共文化资源向社区农村的倾斜,目前的社区农村文化建设状况有很大的改观。各街道、乡镇有文化站,各社区(村)有文化室、图书室、体育器材、活动室、文化广场等,每年上级单位还配备相应的乐器、戏剧舞蹈服装、锣鼓等,相当的丰富。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社区文化建设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认识不到位。不少领导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意识和战略发展眼光,而注重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占次要的。认为文化建设就是休闲、健身、娱乐,居民有个去处就可以了。把社区文化建设看作是点缀而已。没有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因此社区文化的建设也就处于很有限的水平状态。②制度的不健全。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和人员编制都是临时性的,有的甚至是40、50人员代替文化专干的工作。没有专业技能,最多是组织大家一起扭扭秧歌,活动单一乏味,不能起到一个专职的文化专干的作用。③专业人员少。社区的文化专干基本都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而且社区的居委会工作繁杂,文化专干还在兼职科技、卫生、教育等多种工作集一身,有的甚至很少开展文化活动,现有的文化设施形同摆设。④群众参与的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生活节奏的加快,参加社区活动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在职的青年居民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参与活动,很多的特别是以女性居多,活动的内容都是以打打麻将为活动的项目。⑤活动的内容单一。活动的内容不丰富,没有吸引力,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活动经费的不足,限制了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文化活动的需求。

3 文化馆专业辅导员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3.1 下派专业人员。笔者所在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基本都是从专业学校毕业的。有美术、摄影、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专业,有的专业人员虽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但是经过了好多年的实践,也在本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专业的人员,下派到社区,以社区为服务中心向周围辐射,定期举办各种专业的培训,为不同文化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基本文化服务。不断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学习、文化娱乐、文化信息交流等活动的蓬勃开展,真正实现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有听、有看、有写、有画、有学、有歌、有舞、有演、有说”,使活动丰富多彩,从而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成为社区居民向往与喜爱的场所,真正发挥专业文化辅导人员的作用。

3.2 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由许许多多的家庭组成的大家庭,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更加的渴望,也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社区文化联系着千家万户,下派的文化专业人员要根据社区的特点,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组织有专长的居民成立舞蹈队、秧歌队、乐队、美术、书法、声乐等,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居民来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3.3 发挥专业文化辅导人员的专长。面临社区文化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派的文化专业人员应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如我馆的舞蹈专业人员,组织早上和晚上广场上跳舞的人员,使用流行和受大家欢迎的舞曲,编排了一些简单的舞蹈,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通过举办多种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让社区居民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相互交流,为构建和谐社区、繁荣社区文化发挥余热。

3.4 培养后备力量。在社区文化辅导的过程中,能发现有一定特长并且文艺基础比较优秀的人才和队伍,这就需要我们专业的辅导员,多加关注和指导,使这些优秀的人才和队伍能快速提高,以点带面引领更多的居民共同发展繁荣社区的文化建设。

4 文化馆专业辅导员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4.1 辅导培训优势。文化馆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在群众文化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且各门类艺术人才较全。文化馆专业人员可以发挥自身的业务优势,提供专业化的辅导与培训。社区居民中有很多业余文化爱好者,他们在声乐、书画、器乐、舞蹈等文化艺术方面都有专业的基础,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坚力量。如何发挥这批骨干的带头作用?文化馆就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形式的辅导和培训,一方面提高其艺术素质,另一方面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为社区文化作贡献。使文化馆的业务人员与社区文化骨干保持经常性的联系,而且,也能让他们更好地熟悉体验生活,同时为吸取民间艺术营养提供一条畅通的渠道,两者相得益彰通过培训辅导,可以增强社区文化自身的“造血功能”,变“送文化”为“种文化”,从而使每个社区都有固定的文艺骨干队伍。

4.2 组织引领优势。文化馆不仅拥有各类专业文艺骨干、文艺团队,还拥有一批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和信息,在开展社区群众文化中文化馆不仅能发挥自身优势,而且可以努力挖掘、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为发展社区文化提供更多的文化建设信息,同时文化馆能够为社区文化发展提供宽广的演出平台,如广场文化的演出,为社区居民的演出,通过演出来锻炼社区文艺队伍,正确引领社区文体团队开展弘扬主旋律、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社区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社区文化建设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

4.3 组织活动优势。文化馆开展工作要以社区民间社团为基础,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文化馆不仅要辅导各社区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分散的文化活动,让社区群众从被动欣赏转变为自觉参与,文化馆还要策划大型的节庆晚会,结合本地主题活动、品牌活动等重大活动,引领、带动社区的优秀文艺团队参与其中,积极组织参与本市、本省及全国的文艺比赛,来增加社区居民文艺展示机会,形成“以点带面、点面互动”的生动局面。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文化馆在承办本区“社区文化艺术节”、本市“老年人健身大会”、“广场舞比赛”等社区文艺展演等活动中,就是多次从社区中选拔优秀社团(队)节目参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此外,通过坚持不懈开展“送戏进社区”、“书画进社区”、“三下乡”、“送戏进校园”、“送戏进军营”等活动,都为建设和谐社区繁荣社区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5 文化馆在发展社区群众文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5.1 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离开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将成为无土之木,无源之水。社区文化活动要满足不同职业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兴趣品味居民的精神需求,就需要文化馆的专业辅导人员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社区文化建设为目标,时时提醒自己,摆正位置,履行职责,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品位和活动质量,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5.2 努力加强自身修养。社区文化工作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馆的首要任务。社会在发展,各种文化活动形式纷纷出现,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如何才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因此,文化馆必须加强自身特别是队伍建设,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来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增加知名度和凝聚力,这是确保社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保证。加强自身修养,做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加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5.3 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与方法。社区文化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发展社区文化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它同样要求在工作方式方法、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首先应着眼于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创新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在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机制,培育先进的社区文化,不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并能促进群众文化工作走向新的繁荣。总之,社区文化作为最基层的文化形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馆发挥着宣传作用、桥梁作用、传承作用、娱乐作用、引领作用及稳定作用。当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馆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在此前提下,文化馆应顺应形势的发展,切实担负起职责与使命,创新机制与方法,大力发展社区群众文化,从根本上增强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在构建和谐社区、稳定社会的实践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文化馆的正能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新梅.浅论基层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途径[J].中国城市经济,2011(05).

篇10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思考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显得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繁荣社区群众文化惠及百姓,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区群众文化是所有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和,是体现社区群体意识、价值理念、行为规范等文化现象的首要标志。本文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状况、问题及思考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已从“都市里的村庄”发展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安全有序、生活便捷的“工薪族的乐园”。但在设施建设、机制建立、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文化服务、品牌培育和资源整合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问题:

街道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室、社区图书馆和社区文化广场是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四块阵地。然而由于这四块阵地未与城市发展规划同步进行,加之有些标准严重脱离实际,造成了社区群众文化阵地建设实际上无规划、无考核、不完善。街道文化服务机构其性质是基层文化事业单位,职能是运用文化艺术进行社会宣传、开展文娱活动、举办读书活动、培训文艺骨干、普及科学知识、保护文化遗产、做好文物保护和指导社区文化室开展工作。从实际运作情况看,社区服务中心兼职文化干部身单力薄,社区服务中心日常管理任务又重,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社区文化根植于社区的土壤,离不开社区的物质基础和人文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实事工程。紫荆山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上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发展的、创新的理念思考,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解决。

1.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软环境建设起点较低,缺乏组织力保障。由于社区居民来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决定了一部分居民在文化素养、认知程度、心理状态等方面与市民的文明素质尚存在一定差距。加上长期以来,基层群众对社区文化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唱唱跳跳”、“健身锻炼”、“读书看报”。相应地,社区文化工作者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不过是发动居民搞搞活动、评出名次而已,少有总体性规划。

2.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空间受限,缺乏财力支撑。为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到位,社区(街道)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但在另一方面,行政行为主导的社区文化事业,对经济基础依赖较大,而且各类文艺团队大都是非营利性组织,离不开政府的资助。但是有限的资金投入难以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造成社区文艺团队成长壮大的后劲不足,文化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局限。

3.硬件设施质量有待提高,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多与居住区同步建设,有的建造时间较早,部分设施配置标准不高,很难与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步发展。另外居民小区没有自身独立和固定的活动场所,一些文体团队很难在社区内立足,其流动性和随意性很大,社团成员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4.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面需进一步扩大,专业性还需增强。目前,街道主要负责社区文化活动建设的工作人员因受编制的限制,缺乏专业性。对具有专业水准的文艺、体育、科普辅导员或管理员等文化人才吸引力不强,造成从事社区文化的人员缺乏专业水准,在社区文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功能性上离专业水平尚有一定距离,不易带动群众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三、大力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线,社区和谐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1.加强和改善党对社区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建全覆盖,通过党委下属的文化指导站的作用,管方向、管队伍、管人才、管资产;增强党对基层文化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组织力;提高文化管理能力,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基层群众心声统一起来,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社区中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构建和谐社区服务。

2.充分发挥文化团队平台载体的力量和作用。社区中部分热衷于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组成的文体团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实体,正是这些公益性、非营利性民间团队组织在社区中的活动,吸引了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逐步形成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改变了目前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发展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团队活动的规模和质量,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因此,对居民自发组织、自愿参与、自我管理并达到一定专业水平的文化团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制订相关优惠政策,配合具体的业务指导,为其发展壮大铺路搭桥,从而构建多层面的文化活动格局和人人参与的群众基础。

3.加大对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硬件建设的投入。在注重对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投入,有计划地推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文化网络,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经常、就近、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同时,在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上,应抓好软件建设,在活动内容和运营管理上积极探索多元化与社会化的运作机制。

总之,大力开展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为社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提供文化理念的支撑,提高了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增强了社区综合实力,发挥着促进人与人和谐、人与自身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区和谐的桥梁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