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畜禽养殖条例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模畜禽养殖条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有什么现实针对性?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的个别条款涉及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原环保总局于20xx年专门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这些规定对于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规定过于原则,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当前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协调不够。一方面,有的地方为追求增加畜禽养殖量,盲目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导致局部地区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为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随意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二是畜禽养殖者的污染防治义务不明确。目前有关环保规定没有体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特殊需要,没有考虑不同规模畜禽养殖者的实际承受能力,规定的污染防治义务过于笼统,致使大量养殖者未切实履行环保义务。
三是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最佳方案是通过制取沼气、还田利用等进行综合利用,但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很低,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四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在总投资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法制保障。
问:条例在统筹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环境保护、强化污染源头管控方面做了哪些规定?
答:合理安排畜禽养殖生产布局、强化污染源头管控,是实现促进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加强环境保护“双赢”的前提和基础。对此,条例明确,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要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污染防治要求,合理布局畜禽养殖生产,科学确定畜禽养殖的品种、规模、总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要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确定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同时,条例还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划定禁养区、对污染严重的养殖密集区域进行综合整治等措施,对不合理的畜禽养殖生产布局进行调整,并对整治中遭受损失的养殖者依法予以补偿。
问:为提高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针对性和可行性,条例作了哪些规定?
答:条例规定,考虑到我国的畜牧业发展相对较弱,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形势又比较严峻的现实,条例明确其适用范围是养殖场、养殖小区,并要求省级政府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具体规模标准,同时明确牧区放牧养殖不适用本条例。要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已委托他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代为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设污染防治设施。要求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之外的其他养殖户,采取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并及时收集、贮存和清运畜禽养殖废弃物。要求对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密集区域,由市、县政府进行综合整治。
问:对扶持畜禽规模养殖及其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条例规定了哪些激励措施?
答: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是调动养殖者积极、主动进行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
条例规定,一是各级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装备研发提供支持。
二是针对畜禽养殖活动的特点,明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并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费用给予补助。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扶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示范奖励等措施,支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改造;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明确建设和改造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可以申请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
四是对制取沼气、天然气、发电、生产经营和购买使用有机肥产品等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给予相关税收、资金、运力、价格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对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发电的,还要求电网企业提供无歧视的电网接入服务,全额收购多余电量。
五是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
篇2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消纳地;监管
发展畜牧业可以丰富人们餐桌,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保障了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但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健康平衡发展,如无序地发展养猪业,也会给社会、环境带来许多负面问题。如何规范发展养猪业,是目前相关监管部门、生猪养殖户必须面对并认真做好的问题。
1树立养殖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可通过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宣传,如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养殖行业相关文件资料学习培训等,提高养殖户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建设养殖场前应对养殖户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及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并应取得相应的证书。
2提高规模养殖场建设的准入门槛
2.1专业知识
养殖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实际管理人应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污染物处理、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相关知识)。
2.2场址选择
既要符合生猪生产疫病防控和利于生猪生产与管理人员生活方便的要求,也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符合当地政府的养殖规划要求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要求。
2.3设施设备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三条作出了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且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自行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的,应当确保其正常运行,或建设配套其它有利于现代化污染物处理的设施。
2.4措施方案
养殖企业要有明确的可行性的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方案、无害化处理产物最终去向,可作为生产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依据。
2.5消纳地
有足够便于无害化处理产物消纳的消纳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制造有机肥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明确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导向就是通过“种养结合”、“就地就近”、“还田”等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畜禽粪便、污水、沼渣、沼液等用作肥料的,应当与土地的消纳能力相适应,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疫病”,明确了还田利用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做到无害化,二是不过量。3强化科技研发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意识科技工作人员应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相关科技的研究,提供实用、低运作成本、可持续运作、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且养殖废弃物处理后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生态养殖模式,如“猪-沼-牧草-牛(羊)-肥料”模式、“猪-牧草-牛(羊)-肥料”模式、“猪-沼-果树(林木)”模式、“猪-沼-牧草-猪”模式及养殖户因地制宜自己设计的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模式等,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解决养殖污染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科学依据,同时政府审批部门要对养殖户提出的污染物处理方案进行具体的科学评估,并对评估结果终身负责。政府监管部门应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污染物处理方案进行认真监管,要把责任具体化。
4配备全方位的监管设施
为了更好、全方位地对养殖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管,特别是在现代规模养殖场所为了减少人员往来、避免造成疫病传播又得保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对养殖废弃物的去向监管到位,养殖场应配备好便于监管部门对生产中产生的养殖废弃物进行实时、全方位网络远程监管的设施设备,并对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负责。同时,养殖场所也得有便于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管的条件。
5养殖企业要有详细准确的废弃物处理方案
养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生产规模,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产模式,选择适合本场养殖废弃物处理具体的方法、流程、去向,消纳地如何对污染物进行消纳等。总的原则是,不管用何种方式处置废弃物,最终都得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发生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不得在养殖场周边及养殖废弃物处置地下游出现因无害化处理产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
6规模场建设均应进行相关专家现场考察论证
规模养殖场建设之前均应经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农学、兽医、环保、水利等专业)、环保风险评估,对业主的整个养殖生产方案(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案、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方案)作出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负责。同时对相关设备设施建设进行验收,特别是对养殖废弃物远程监管设施建设也得进行同步验收。
7结论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原则,按“畜地平衡、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协调发展”战略思路,划定畜禽养殖区域,逐步实现畜禽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资源化、生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坚持畜地平衡、总量控制原则。
(四)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优先的原则。
三、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三)《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四)《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
(五)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六)市农业局、环保局《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四、目标要求
通过畜禽养殖“三区”划分,可促进我县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畜牧业与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力争2016年底达到禁养区无各类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只拆不建,并对已存的畜禽养殖场限期建立配套粪污处理和利用设施;可养区畜禽养殖场实行规模上限控制,配足配齐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相应基础设施,切实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为创建中国秀美乡村—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五、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的规划
(一)禁养区范围
(二)限养区范围
(三)可养区范围
除上述规定的畜禽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外,由县人民政府根据畜牧业发展需要,划定畜禽养殖可养区范围。在可养区范围内要合理规划和适度发展,达到区域密度、规模和结构的合理配置,养殖畜禽应当遵守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其排放的污水和废渣不得污染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六、具体要求
1、禁养区内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新建、扩建、改建各类畜禽养殖场。
2、禁养区内畜禽场不予申报项目和政策扶助。
3、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按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场)负责限期搬迁或关闭或转产,县相关执法部门应密切配合。
4、限养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
5、可养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须经县环保部门环评审批,并经有关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畜禽养殖实行养殖规模上限控制,开展生态养殖模式,实行污染物集中处理和利用,实现污染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镇政府要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统一部署,严格考核。乡镇政府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负总责,环保部门负责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农牧部门负责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的生态指导和服务,其它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工作。
(二)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三区”划定的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广大养殖户充分认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生态养殖,增加效益。大力推广农牧结合、果牧结合、渔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户效益。重点扶持发展畜禽粪便加工利用企业,鼓励畜禽粪便加工成生物有机肥还田和沼气发电。
篇4
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加强2020年双节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安全生产两防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我站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兽药经营户、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屠宰场、规模养殖场户、畜禽检疫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行了认真检查、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狠抓“瘦肉精”、生鲜乳整治工作。
1.首先开展兽药饲料环节整治。xx现有饲料生产企业x个,兽药饲料经营户x个,我站对这些兽药饲料生产经营厂户进行分片包干,要求包靠执法人员到所包靠企业进行检查、监管,按照兽药饲料监管程序进行严格检查,并严格填写监管记录。严厉打击流动兽药贩子,净化兽药市场。
2.加强对规模养殖户、部分散养户、重点是奶牛场的监管。我站安排两名执法人员,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监督检查,并严格填写监管记录。对辖区内规模养殖户、部分散养户,我站工作人员实行包靠社区,对所包靠社区内的规模养殖户、部分散养户,按照市畜牧业发展中心文件要求,要求养殖场必须建立养殖档案。要求包靠执法人到所包靠规模养殖户、散养户进行监管,按照监管程序进行严格检查,并严格填写监管记录。我站组织社区防疫员开展“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集中普查检测工作,没有发现养殖户饲喂“瘦肉精”的情况。
3.我站安排执法人员,按照《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生鲜乳生产收购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监督检查,并严格填写监管记录。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健全日常监管记录,监督奶站对三聚氰胺、抗生素每天按比例进行检测,做好记录,把三聚氰胺检测卡标记时间,并保存两年。
二、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并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进行严格监管。
1.我站共出动执法车x余次,定期到有问题村庄进行检查,确保我镇不发生私屠滥宰和病死畜禽非法交易的违法问题。
2.加强了对养殖户病死畜禽的监管,目前我镇的无害化病死畜禽回收工作开展良好,老百姓都比较认可,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死畜禽都由无害化处理厂定点回收。
三、畜牧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监管
篇5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主要畜禽禁养区的划定。
2 划定依据
(1)《环境保护法》
(2)《畜牧法》
(3)《水污染防治法》
(4)《大气污染防治法》
(5)《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
(8)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3.1 畜禽
包括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其他品种动物由各地依据其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确定。
3.2 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指达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养殖规模标准的畜禽集中饲养场所(以下简称养殖场)。
3.3 禁养区
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止建设养殖场或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的区域。
4 基本要求
以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的,以统筹兼顾、科学可行、依法合规、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综合考虑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及生态功能重要性,在与生态保护红线格局相协调前提下,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区域为重点,兼顾江河源头区、重要河流岸带、重要湖库周边等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范围,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促进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协调发展。
5 划定范围
5.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包括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已经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按照现有陆域边界范围执行;未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参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中各类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确定。其中,饮水水源保护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养殖场。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注:畜禽粪便、养殖废水、沼渣、沼液等经过无害化处理用作肥料还田,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不造成环境污染的,不属于排放污染物)。
5.2 自然保护区
包括国家级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公布的自然保护区范围执行。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内,禁止建设养殖场。
5.3 风景名胜区
包括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国务院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名单为准,范围按照其规划确定的范围执行。其中,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禁止建设养殖场;其他区域禁止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养殖场。
5.4 城镇居民区和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
根据城镇现行总体规划,动物防疫条件、卫生防护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因地制宜,兼顾城镇发展,科学设置边界范围。边界范围内,禁止建设养殖场。
5.5 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划定的区域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建设养殖场的区域。
6 工作流程
6.1 摸清底数
县级以上地方环保部门、农牧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规章等,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畜牧业发展规划等,识别和初步确定禁养区划定范围。
6.2 核定边界
在初步确定划定范围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实地勘察,调查禁养区划定相关基础信息(包括有关地物信息,养殖场分布、养殖规模等),明确拟划定禁养区范围边界拐点,形成禁养区划定初步方案,包括比例尺一般不低于1∶50 000的畜禽禁养区分布图,以及禁养区划定范围的文字描述等。
6.3 征求意见
禁养区划定初步方案应当征求同级有关部门意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正,必要的应当进行现场勘核,形成禁养区划定方案(送审稿)。
6.4 报批公布
各地环保部门、农牧部门将禁养区划定方案(送审稿)报上一级地方环保部门、农牧部门进行技g审核后,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省级环保部门、农牧部门应当及时掌握本行政区域禁养区划定情况,并定期向环境保护部、农业部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7 其他
7.1 禁养区划定后原则上5年内不做调整;需要调整的,根据本指南开展工作。
7.2 已完成禁养区划定的、已形成禁养区划定初步方案的,但划定范围与本指南要求不符的,应当根据本指南予以调整。
篇6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特点
1.1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据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对全国23个规模化畜禽养殖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我国1999年畜禽废弃物产生量约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的2.4倍(我国工业当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91亿吨),畜禽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仅COD一项就达7118万吨,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COD之和。
1.2畜禽废弃物污染环境相当严重。据调查,由于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且90%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畜禽废弃物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极为普遍。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估计,目前畜禽废弃物中氮、磷的流失量已大于化肥的流失量,约为化肥流失量的122%和132%。畜禽废弃物产生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1.3畜禽废弃物污染严重威胁和影响大中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许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便于运输,大多建在大中城市近郊,由于城市近郊无足够的土地消纳大量畜禽废弃物,加之监管不利,造成畜禽废弃物随意丢弃、污水乱排乱放,给大中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严重影响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据上海市对上海黄浦江上游污染源调查表明,畜禽废弃物污染已占污染总负荷的36%,并分别超过了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黄浦江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严重威胁和影响上海的环境质量.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
2.1污染水体。高浓度畜禽养殖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由于含N、P量高,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大量畜禽废弃物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会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的将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
2.2污染空气。畜禽养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污染养殖场及周围空气,影响养殖场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有的畜禽养殖场离文教区、居民生活区较近,由于恶臭污染问题,导致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十分紧张,有的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2.3传播病菌。畜禽废弃物中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尤其是人畜共患病时,会导致疫情发生,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2.4危害农田生态。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会使作物陡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毒害作物出现大面积腐烂。此外,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3.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3.1实施种养区域平衡一体化。强调畜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化。发达国家发展畜禽养殖业,绝大多数是属于既养畜又种田的模式,畜禽废弃物有充足的土地可以利用、进行消化。例如:荷兰全国只有4个大型农场,整个农业、畜牧业分散在全国13.7万个家庭农场,产生的畜禽废弃物自身农场进行消化;丹麦则靠全国8万个既种粮又养畜的自耕农;美国虽有大型畜牧场,但在养猪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年产200-500头猪的小型农牧结合的农场。
3.2积极采用各种措施支持和鼓励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同许多工业污染源不同,其中含有丰富的肥源,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畜禽废弃物的大量流失或弃之不用,是资源的巨大浪费,利用好畜禽有机肥,不仅可减轻畜禽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综合利用。 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防治污染。要建立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严格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管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手段,努力实现达标排放。
3.3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法规体系已着手建立,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已出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防治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已出台,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的法规建设,环保总局正会同农业部等部门拟订《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条例》,相信随着条例的出台,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将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3.4采取多管齐下的宏观性管理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多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深化对规模化养殖业的监管;合理调整环境资源价格,取消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优惠,提高化肥销售价格;将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同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考虑,进行环境规划,实现合理布局;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适用技术、工艺的研发,包括利用畜禽粪制沼气、发电等技术,建立环保商业运做市场;强化宣传和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养殖者的环境意识、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推广等。
参考文献
[1]施正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与管理探讨,环境保护[J].2004.(3):14
[2]马香娟.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其解决对策,环境经济[J].2005.(3):25―27
[3]赳亚凡.对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世界环境[J].2006.(2):27―29
篇7
(1)加强对养殖场选址、布局的监管养殖场的选址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分开,要有完善的隔离、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建全各种制度、健立防疫程序、作好生产记录。应严格进行审核和技术指导,促使规模养殖场、大户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确保其具备动物防疫的基本条件。其次,从水源、消毒设施、污水处理、病畜隔离、疫病的预防等方面严格审查,对开始建厂有一项不符合动物防疫规定的放弃审批。从源头抓好对于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有重大的意义。
(2)强化宣传力度,提高管理相对人认识明确宣传内容,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加大对及时申请动物防疫条件审核;落实国家强制免疫政策;及时加施畜禽标识;重视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自觉申报产地检疫;及时报告疫情,并规范处置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自觉做好跨省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胚胎、、种蛋的审批申请;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和畜禽养殖档案等等方面进行宣传,提高管理相对人综合素质,同时对规模养殖场业主、畜主等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等法律法规宣传,让规模养殖场业主、畜主懂得只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依法养殖,科学管理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让从事饲料、兽药、动物诊疗人员进一步提高依法经营正确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兽药和添加剂,才能保证畜产品安全,才能保护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管理相对人素质为全面提高规模养殖户科学养殖意识,拓展规模养殖户创业观念,提高养殖场(户)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应对规模养殖场户业主和畜主进行创业理念培训。对具有一定养殖规模、有一定文化基础、年富力强的、有创业愿望的养殖大户,分期分批,通过参观学习、专题讲座、集中授课、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创业理念、经营管理、专业技能等方面,分猪、牛、羊、禽不同畜种对规模养殖户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化培训。再者要进行用养殖技术的培训。建立标准化养殖小区培训学校,用看得见的养殖小区建设样板和标准化的饲养管理对全区养殖户免费进行轮训,逐步提高规模养殖户养殖户的科学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从源头上加强畜牧养殖企业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8
一、整治目标
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开展整治,倒计时安排,在月底前取得明显成效,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
二、整治任务
整治任务:拆除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禁建区内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后新、扩建的规模养殖场和禁养区外治理未达标的规模养殖场;加快对禁建区内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前建成的规模养殖场以及适度养殖区内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整治重点:《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督促市区进一步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的函》和《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函》中指出涉及区域的养殖场污染整治。
三、整治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省森林条例》、《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监察厅关于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监察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开展整治工作。
四、整治要求
(一)分类整治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街道作为整治主体,按要求、按进度认真抓好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改落实,确保整治任务不留死角。
1、拆除工作。禁养区内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前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必须于月底前自行拆除;逾期未拆除的,依法,同时取消拆除奖励。禁养区、禁建区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后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必须于月底前自行拆除,拆除不予奖励;逾期未拆除的,由乡(镇)、街道组织依法。
2、治理工作。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内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前建成的规模养殖场,必须在月底前完成污染治理,实现养殖污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逾期未完成的,取消治理奖励,并采取断电等措施予以关闭。适度养殖区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后建成的规模养殖场,也必须在月底前完成污染治理,不予奖励;逾期未完成的,采取断电等措施予以关闭。在完成治理之前,各养殖场养殖污水要实施堵、截等措施,禁止养殖污水直排。
3、坚决制止新、扩建养殖场。乡(镇)、街道要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三区”划定,成立联合执法巡逻队伍,加强巡查力度,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力量,建立投诉、举报、奖惩等有关机制,坚决禁止新、扩建养殖场行为,一经发现,立即拆除。
4、奶牛场整治工作。各奶牛场要确保治污设施正常有效运行,若治污设施破损,应立即修复完善,实现养殖污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各有关乡(镇)和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奶牛场治污设施监管力度,对奶牛场偷排、漏排、超标排放行为,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罚,直至关闭拆除。
(二)整治措施
1、乡(镇)、街道要列出本辖区内养殖场拆除和治理对象,于月日前上报区政府、区重点流域整治办。列出整治时间表,任务层层分解,建立镇干部挂点包片、村干部包户包场等工作机制,每个养猪场都要有一个工作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对在月底前自行拆除的禁养区内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前建成的规模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给予奖励150元/平方米,有污染治理设施的给予奖励180元/平方米,转为它用给予奖励80元/平方米。
3、对在月底前完成污染治理并通过环保验收的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内年《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下发以前建成的规模养殖场,给予奖励投入资金总额的30%。
4、国土、林业部门要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发现未经审批用地的要立即予以制止。
5、电力部门对未批先建的养殖场坚决不予供电,对各乡镇、街道上报需要断电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断电。
6、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养殖场排污口以及小流域交界断面的水质监测;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偷排、漏排、超标排放污水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7、畜牧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严格控制养殖规模。
8、监察、效能、“两办”督查室要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督查,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9、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制度,督促养殖户对病死畜禽实行无害化处理,对乱丢弃病死猪行为的要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10、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养殖规模、饲养密度、土地载畜量等控制标准,控制养殖规模;对超量养殖的要按照养殖总数10%—20%的比例逐年减少养殖数量。对已通过环评的养殖场要督促其严格按照环评审批的规模进行养殖,严禁超量养殖。
11、对不配合我区开展重点流域整治工作的养殖场,乡(镇)、街道将其列入影响生态环境的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或业主,今后在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等方面暂缓执行或取消。同时,由乡(镇)、街道将黑名单上报至区畜牧、工商、银行等部门单位,区直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相关证照或不予信用支持。
五、组织领导
1、高度重视。挂点乡(镇)、街道的区领导要深入基层,加强对整治工作的指导,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精心组织,迅速落实。根据本意见,制定本辖区流域整治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每周二、周五上报整治工作进度(附表)至区政府、区流域整治办。
篇9
一、加强饲料、兽药监管
(一)严格行业准入,从源头上保障饲料、兽药安全。依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的规定严把准入关。
《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从今年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我市将对全市饲料生产企业按照《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重新进行资质审核,进一步加强饲料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饲料企业准入的门槛。鼓励和支持大中型饲料企业发展,限制和淘汰作坊式饲料生产,达不到饲料企业设立条件的不予审批,生产条件发生改变达不到要求或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注销企业生产资格。
严格监控非兽药GMP企业动态,制止、处罚其生产、经营行为。坚持对GMP企业派驻监督员及开展巡查工作,监督员每月到企业不低于两次,市级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巡查,以此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着重规范企业标签、说明书、批记录等行为,督促其对问题产品实施召回、销毁,并做出认真整改,依法处罚,结合上述工作开展对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二)继续开展全市饲料、兽药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按省局统筹的国家、省级专项抽检和执法抽检,完成2008年省局下达的抽检任务,规范饲料、兽药检测抽样行为,采取市局直接抽样和市局安排区县局间交叉抽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抽检样品准确、公正。
(三)深入开展以整治“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为重点的饲料、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强化例行监测的基础上,今年开展一次“瘦肉精”集中监测,采用“瘦肉精”试纸对养殖小区、无公害基地、规模场(户)的生猪尿样进行快速检测。各区(县)今年至少开展两次饲料、兽药质量安全专项集中检查,市局对专项整治活动进行督查并组织区县开展交叉检查。
(四)进一步规范和整治饲料、兽药经营市场。以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制度、质量管理制度、产品购销台帐以及技术人员考核上岗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结合国家兽药专项整治行动,以清查“瘦肉精”等禁药、假药、非法经营兽用生物制品为重点,区、县坚持一季度一次的集中清查,市级全年统一清查二次(5月、10月)。进一步完善兽药监管的长效机制,在自井、富顺、荣县的城区批发环节,四月前全部实施进货、销货、退货、销毁的台帐制度,乡镇在下半年全面实施。
各区(县)应积极探索和推行饲料、兽药连锁经营、相对集中经营和加入产业化合作模式经营等方式,形成区(县)建立相对集中经营区,市(县、区)乡建连锁店的经营体系,以此来保证对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确保安全优质饲料、兽药进入养殖千家万户。
(五)加大假冒伪劣饲料、兽药查处力度。
1、进一步加强对“舀舀药”和“代加工”行为的打击力度。“舀舀药”和“代加工”行为给畜产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各区县要依照《四川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坚决取缔,切实保障养殖业的安全生产和农民群众利益。
2、对国家和省级饲料、兽药抽检不合格企业,市局在要求区(县)局依法查处整改的同时,向企业所在区(县)政府通报。对生产、经营、使用饲料中检测出违禁药品和牛羊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的企业及养殖场(户),坚持“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责任人和企业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同时将生产、经营企业列入全市重点监控名单,实行不少于半年期的跟踪监测。坚决纠正只查不处和以整改、检讨代替处罚或以罚代法等行为。对因执法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要抓好使用环节的监管工作。按照《畜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强化养殖环节投入品的监管,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户、业主不使用禁药、假药、人药的意识,使之转化为自觉行动。对畜禽养殖小区、畜禽养殖“一村一品”村和适度规模养殖户及养殖场要依托基层畜牧兽医站、农村畜牧专合组织,农村能人对畜禽养殖档案进行统一记录和管理,真正做到投入品的可追溯制度,切实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二、做好无公害基地(产品)的认定(证)和管理工作
把无公害畜产品基地建设及其产品认定(证)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继续抓好我市的18个畜产品和18个基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果,鼓励有条件的业主积极申报无公害基地(产品),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全市无公害畜产品基地管理意见,进一步规范畜禽生产。
加强无公害基地长效管理。以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建立健全畜产品生产技术管理规范、动物疫病防制、饲料使用规范以及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机制。以质量监控执法为保证,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和市场准入三个环节,进一步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无公害意识,确保无公害畜产品名副其实。各区(县)要对无公害基地和产品业主单位的负责人,技术管理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培训,对无公害基地和产品建设的经验进行交流和情况通报,对今年无公害畜产品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统计。
三、努力打造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
巩固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认真执行市局下发的饲料生产企业质量保证的17个规范性文件,做好销售方面和畜禽生产的记录记载,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安全放心的畜产品。
提高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一是要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是要将标准化工作推上新台阶,加强质量检测和监督;三是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尤其是从事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投入的积极性;四是加快畜产品安全方面的技术创新、抓好龙头企业的畜产品安全设施建设,购置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先进设备,加强管理;五是在每个环节增强畜产品安全风险控制意识,尤其是要做好关键点控制工作,把降低畜产品安全风险的措施落到实处。
篇10
一、工作目标通过综合整治,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要求根据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数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综合整治。(一)城区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对水源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年底前停止养殖,其他的应在**年5月1日前停止养殖。(二)禁建区内养殖场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在**年5月1日前全部达标排放。
(三)加强对禁建区内监控,禁建区内不得出现新的养殖场。
三、工作职责(一)成立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山管理局为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工作。(二)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1.县农业局:(1)负责养殖场污染整治的牵头工作。(2)推广先进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技术,发展“猪—沼—果”等形式的立体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县环境保护局:(1)积极配合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2)检查督促禁养区内养殖场按期关停;指导督促禁建区内的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养殖场污物排放监控,对于超过排放标准的,要求限期达标。(3)抓好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加强对新建养猪场执行“三同时”制度进行监督检查。(4)受理、处理养殖场污染事件。3.县国土资源局:(1)积极协助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2)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手续。4.县城乡规划建设局:(1)做好违章搭建养殖场所的整治。(2)积极协助县农业部门开展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5.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山管理局:(1)组织对本辖区内禁养区、禁建区的养殖场情况进行摸底。(2)开展有关污染整治法规宣传教育。(3)做好本辖区内禁养区、禁建区养殖户的思想工作。
- 上一篇:群众满意度走访方案
- 下一篇:工程款申请监理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