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饲养方式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禽饲养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禽饲养方式

篇1

关键词:家禽易发病;种类及表现;防治对策;饲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69-2

随着饲养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家禽饲养业为饲养农户们带来了越来越高的经济收入,家禽的饲养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但一些常见的家禽易发病仍然是广大饲养农户们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尤其是近些年来家禽饲养品种的不断增多,饲养密度也越来越高,使得一些易发病变得更加复杂和容易发生。如何科学的认识家禽常见易发病,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已经成为广大饲养工作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家禽常见易发病的种类及表现

1.1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烈性的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鸡群当中。其中,高致病力毒株能够导致禽类的突发死亡,已经被列入国际兽疫局的A类疾病,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并且可以通过粪便或直接接触病毒的形式感染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人类会有33%的死亡率,是近些年对家禽饲养业打击巨大的一种家禽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以及皮肤损伤等,尤其是区域间的车辆、人员往来是传播禽流感的重要途径。

1.2 球虫病

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对家禽肠道有损害的寄生虫病,其寄生虫可以在家禽的小肠内成倍增殖,损伤家禽的组织,降低家禽的采食量和对饲料中养分的吸收率,造成家禽的脱水和血液损失,给家禽的肉和蛋的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近年来患此病的家禽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患病家禽的死亡率也达到了20%之多,已经成为家禽饲养业的一大严重威胁。感染病虫病,家禽一般表现为呆立、腹泻带血。一旦发现,要立刻对其进行隔离,如果病情扩散,很可能会造成家禽的大面积死亡,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1.3 鸡白痢

鸡白痢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病,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患病雏鸡主要表现为身体蜷缩,翅膀下垂,进食量大大减少,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并排白色粘稠或淡绿、淡黄色稀便,有时会出现被硬结的粪块封闭的情况。成年鸡多为隐形带菌,一般不会有临床表现,部分成年鸡患病后会表现出精神不振,排蛋清样或者黄绿色稀便。相对而言,鸡白痢对雏鸡的威胁性最大,病变特征表现为雏鸡脱水,眼睛下陷,脚趾干枯肿大,肝脏可见许多黄白色的小坏死点。卵黄吸收不良,成黄绿色液化。有灰褐色肝样变肺炎,肺内有黄白色的白痢结节,盲肠膨大,肠内有奶样凝结物。另外,产蛋鸡患病会造成卵巢萎缩,卵子变性,影响病鸡的产蛋。

1.4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也是一种常见的家禽易发病,主要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一般在家禽出现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其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给其他家禽,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笼具、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鸡舍通风不畅、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矿物质、维生素供应不足等情况都会给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传播提供可乘之机。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极高,对5周龄内的家禽威胁最大,死亡率高达15%~19%,雏鸡的死亡率甚至可以达到25%以上。本病的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6小时或更长,患病雏鸡一般没有前期症状,全群几乎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鼻肿胀、流鼻涕、流泪、打喷嚏、张口喘气,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缩头闭目、垂翅挤堆、食欲不振的情况。产蛋鸡一般表现为轻微的呼吸困难、咳嗽、气管■音、精神不振、减食、拉黄色稀便,症状较轻,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会对产蛋率和种蛋的孵化率有一定影响。

1.5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也被称作伪鸡瘟或亚洲鸡瘟。患病家禽会出现神经紊乱、呼吸困难、便稀、浆膜和粘膜出血的情况,以寒冷的冬春季节最为多发,死亡率极高,是目前危害我国饲养行业的一大易发病。

2 对家禽常见易发病的防治对策

2.1 科学控制家禽的饲养密度

家禽的饲养密度直接决定家禽出现易发病时受损害的范围和家禽数量,所以控制家禽的饲养密度对家禽易发病影响面积有重要意义。如果家禽的饲养密度过大,势必会影响到家禽的生活环境的温湿度、活动范围和光照情况,给一些家禽易发病提供可乘之机。一旦爆发一些传染性较强的家禽病,很可能出现传染速度过快,防范行动措手不及的情况,造成家禽的大面积患病死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家禽的饲养密度过小,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家禽易发病的防治,但饲养农户的经济收入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对家禽的饲养密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既要保证饲养户的经济效益,还要有效地实现对家禽病的防治。

2.2 做好不同季节的疾病防治工作

季节交替导致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家禽的生活环境,甚至严重影响到家禽对一些致病病毒侵害的免疫性。一般来说,冬季的时候,家禽的生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都会有明显的下降,虽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但也对家禽免疫致病病毒入侵的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降低了家禽的免疫能力。在夏季的时候,家禽的生活环境的稳定和湿度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从而给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增加了家禽染病的几率。所以在冬季温度和湿度下降的时候,要对家禽的生活环境进行升温和增加湿度,保证家禽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在夏季温度和湿度上升的时候,要做好对家禽的生活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定期对鸡舍进行人工消毒,抑制细菌和病毒的滋生,保护家禽免受治病病毒的入侵,这也是对家禽易发病防治的基本工作。

2.3 科学配料和饮水

饲料和饮水直接影响到家禽的正常生命活动,其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少都会对家禽的健康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进行家禽饲养时,一方面要对饲料和饮水进行科学配比,保证营养成分的充足和平衡;另一方面,要对饲料和饮水的质量进行监控,尤其在阴雨高温的环境中,饲料容易腐烂变质,甚至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提供场所,这些饲料一旦被家禽食用,会对其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或直接染病。饲养时,一定要保证饲料没有腐败霉变,没有受到病原体微生物的污染,保护家禽的健康,提高饲料效益。

2.4 做好家禽的接种疫苗工作

接种疫苗是家禽病预防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一些极易发生并且死亡率极高的家禽病,要定期为家禽注射相应的疫苗,防患于未然。作为家禽饲养业的工作者,为家禽定期注射疫苗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注意的是,在为家禽注射疫苗时要做好相应的卫生工作,避免因为卫生问题给病毒留下侵害家禽的机会。

3 结语

家禽易发病是我国目前家禽饲养业中最具威胁,也是最不稳定的安全隐患,给家禽饲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烦恼和困扰。但相信随着我们对各种家禽易发病的不断深入了解,坚持做到科学控制饲养密度、科学配料和饮水、定期为家禽注射疫苗,并能够灵活变化,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家禽易发病的防治会收到越来越好的成效,家禽病的暴发率会越来越低,家禽饲养户也将会获得越来越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韦钰.浅谈家禽疾病的特点与防治措施[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8).

[2] 丁文,丁武,陶鲁东.浅谈家禽易发病及其防治[J].吉林农业,2012,(8).

篇2

新年伊始,禽流感的警钟不断在人们耳畔回响。印度尼西亚4名患者两周内不治身亡,越南的动物疫情蔓延至8个省份,泰国卫生部在出现人、禽病例后设立了“作战室”,24小时监测病毒动向,韩国甚至出动了军队完成疫区的扑杀和隔离任务。与此同时,我国安徽确诊一例人感染病例,香港发现一只死鹰呈H5N1阳性后劝停放生野鸟的佛教仪式,日本则确认时隔13个月禽流感再次爆发。

面对星星之火、燎原之势的禽流感疫情,刚刚上任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提醒:“H5N1病毒给家禽业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感染者多一半失去生命。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保持警惕。”

根据WHO网站上每周更新的禽流感病例数据,只要略加分析就不难发现,H5N1病毒偏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目前,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动物疫情和人感染病例。截至1月15日,267例患者中,中国、印尼、泰国和越南占了总数的82%;在死亡病例中,印尼和越南的合计数字是总量的2/3。WHO这份国别统计表上不见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名字,禽流感似乎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关系密切。

如果将禽流感命题为发展问题,可以从防控工作中找到大量论据。

走私疫苗的背后

1月7日,泰国的英文日报《曼谷邮报》刊登了泰国警察查获3名曼谷居民走私中国禽流感疫苗的消息。警方称3名走私者隶属于一个禽流感疫苗走私集团,该集团多次向国内走私疫苗。泰国政府禁止使用禽流感疫苗,但是家禽饲养者通过走私渠道为家禽免疫已经不是新闻了,这种情况在北部省份尤为突出。

笔者看到这篇报道时正在泰国北部城市清迈采访禽流感问题,于是就此事询问了当地地方卫生部门的一名高级官员。该名官员拒绝透露姓名,但是同意笔者引用其意见。

疫苗使用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些养殖户和专家认为免疫家禽可以保证家禽不发病、不死亡。而一些病毒学家认为,使用疫苗会导致病毒加快变异,继而引发大面积疫情爆发。实践中的确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免疫的家禽虽然不发病,但是携带、排出病毒。清迈的卫生官员说,目前的疫苗并不成熟,免疫后不发病的家禽如果传播病毒,卫生部门连传播途径和感染源头都找不到,这会给防控工作增加难度。他还指出,越南大量免疫家禽,可是最近疫情在湄公河三角洲快速蔓延。

回国后,笔者查阅了最近新华社的越南疫情报道,发现越南政府部门称禽流感爆发的养殖户大多没有免疫家禽,因此,该国准备进口5亿支疫苗,在2007~2008年加强免疫。笔者采访了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的高级兽医师曹平,曹平认为坚持正确和长期的免疫可以控制甚至消灭禽流感病毒。他说肉鸡50多天出栏上市、蛋鸡500多天淘汰,即使免疫后的鸡带毒、排毒,那么带多少毒?排多少毒?毒在鸡体内存活多长时间?这些毒能否造成危害?这些问题技术性很强而且没有定论,争论的现实意义不大而且极容易造成公众恐慌。

公共卫生专家公认的说法是,禽流感不会通过熟食传播,WHO中文网站如下表述:“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人曾因食用适当烹煮的家禽和家禽制品感染疾病,即使这些食品曾受H5N1病毒的污染。”

进一步探讨疫苗问题,我们会发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禽流感防控策略是不同的。一些发达国家坚决扑杀,不用疫苗。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养殖模式限制,实行单一扑杀措施困难重重,免疫和扑杀相结合是因地制宜的策略。

据曹平介绍,美国和欧盟家禽养殖企业是集约化经营,不免疫,一旦发生疫情全部扑杀,甚至另建厂房,这样可以保证一个时期内不再发生疫情。此外,政府的补偿政策往往决定扑杀的成败,财力充足的国家一般扑杀得干净彻底。曹平引用2001年英国控制口蹄疫的做法加以说明,政府以高出市场销售价格的金额补偿农户,农户积极配合,疫情在爆发初期得到迅速遏制。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东南亚地区,家禽散养比较多、政府补偿金的数量和兑现能力不尽如人意,因此扑杀措施难以完全落实。

传统养殖方式的考验

印尼最近的情况可以佐证曹平的观点。该国首都和附近地区发生4起死亡病例后,雅加达市长17日下令,2月1日起市区内禁止自养家禽,如果政府发现居民院子中还有家禽,或没收或扑杀。印尼卫生部长表示,禁令将逐步在全国推广。然而禁令能否有效执行,人们持怀疑态度。政府给被杀的每只病、死禽补偿12500卢比(1.4美元),这只是市场销售价格的1/3。对于健康家禽,政府没有补偿,禁令生效前居民要么卖掉,要么自己吃了。

印尼是世界上报告人感染禽流感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绝大多数感染是患者接触病、死禽鸟所致。政府禁令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人、禽接触频繁的传统生活习惯,倡导独立隔离的家禽饲养空间,但是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家禽养殖是一种投入低,见效快的经济模式。特别是对于散养家禽的农户来说,自家庭院里的鸡鸭是便宜、稳定的蛋白质和现金来源。然而,禽流感对散养和小户饲养模式提出了挑战。

以我国为例,家禽饲养量150多亿只,禽蛋产量世界第一。谈到饲养模式和禽流感防控的关系,农业部兽医司副司长李金祥对笔者说,我国60%家禽是小规模和农户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对防控禽流感的严峻形势来说,不很合适,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很难落实。因此农业部鼓励各地搞饲养小区和规模养殖,这有利于禽流感的防控和提高家禽产品质量。

为了体会规模养殖如何有利于防控禽流感,笔者先后走访了曼谷和北京附近的两家家禽养殖企业。两次参观竟然都未见一鸡一鸭,封闭的养殖模式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所有外来车辆不得进入养殖场,消毒间是进入大门后的第一关。泰国企业的消毒间长5米,里面的消毒液横向喷洒。笔者虽飞奔而过,依然没能避免成为落汤鸡的命运。京郊这家企业是紫外线消毒,那盏发出抑郁色彩的紫灯着实照耀了笔者好一会儿。

消毒后,谦恭的泰国养鸭场老板对湿漉漉的我双掌合十,一脸热情好客的微笑却丝毫没有请进鸭舍的意思,而是把我带到离鸭舍30米开外的一条白线后说,“可以拍照”。北京养鸡场的老板更绝,豪爽地招呼手下,“带记者去监控室”。通过摄相头,笔者在电脑屏幕上领略了鸡舍内部的情况。两家企业的管理者都承认,禽流感的威胁使家禽养殖场更加严格地执行生物安全措施、更加认真地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员工进入禽舍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以免带入病毒,而且能少进就少进,谢绝参观者更是顺理成章中的必然。

据带我参观的兽医杜守山介绍,集约化饲养对疾病控制的力度大,消毒和免疫等各项措施比较容易落实。封闭环境是天然屏障,消毒措施能把病原体堵在外面,连进去的饲料都是经过安全措施的。从营养和管理角度来说,集中饲养的光照、饮水、饲料、通风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禽类产品质量。而散养环境暴露,野鸟,饲料,人群都有可能带有病原微生物,导致家禽发病。另外,农户不一定能够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如此说来,禽流感的威胁倒有助于现代化家禽饲养企业加强自律了。但是,小规模饲养和农户饲养肯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恰恰是防控禽流感的薄弱环节。我国农业部采取春季和秋季集中免疫的办法,目的就是保证小户和散养户的家禽不发生疫情。

机关算尽的防控措施

就禽流感防控的难易程度,笔者走访了多位人士。泰国清迈卫生部门的官员认为,防控禽流感其实很容易,关键是教育饲养者,让他们了解传染途径和预防知识。比如人禽分离、接触家禽时带手套、之后洗手、病、死禽要深埋。然而难就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难在如何教育那些散落在农村各地的农户。比如处理病、死鸡,有些农户就不按要求处理,而是吃了,在接触、切割死禽的过程中很可能感染。因此,泰国准备从小学生教育入手,从小教他们如何对付禽流感。

高级兽医师曹平从理论上同意这个泰国同行的观点,他认为由于农户的教育水平有限,预防措施往往执行不到位。拿消毒来说,这是杀灭各种病毒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是农户往往掌握不好配药的计量,说明书上“从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十几”的稀释比例对于一些农户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药量少了杀不死病毒,多了人、禽健康受害。另外,具体操作上也经常出现问题,有些农户认为喷壶一喷,万事大吉,实际上剂量达不到不起作用。

另外,曹平从动物传染病理论上解释了现实中的困难。传染病传播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卡住任一个环节都可以阻止传染。但是,传染源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传染途径就更麻烦,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如何控制?再有就是人员问题,对于养殖场来说,外部人员可以谢绝参观,但是内部员工也可能出问题。因此有些养殖场定了规矩,要求员工自家不能养殖动物,以免将病毒带进养殖场;还有如何控制易感动物,总不能为了防止禽流感都去养马吧?

农业部兽医司副司长李金祥认为候鸟传播病毒很难控制。农业部和中科院专家做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从疫点分布和候鸟迁徙的季节情况分析,候鸟引发的疫情还是占主要的。李司长说,尽管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让家禽尽量不接触候鸟,但是不可能不让候鸟带病毒,只要候鸟带病毒,它就有机会感染留鸟和家禽。一旦家禽感染发病,鸡只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大量排毒,这对人的健康是非常大的威胁。

关于候鸟带毒、传毒的说法,最近日本的疫情可以提供佐证。1月13日,日本证实南部某农场出现疫情。该农场的经营者说附近池塘有大量的野鸭,农场人员一直给鸡舍挂着帘子,防止家、野禽接触。环境省认为,带毒野鸟的粪便可能从帘子周围的缝隙落入鸡舍,使鸡感染。可见,防控禽流感,有人算不如天算的一面。

面对一场预见中的流感爆发

自从2003年底H5N1型禽流感病毒登陆东南亚以来,种种关于病毒变异后可能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警钟始终长鸣不断。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人类难道真的会由于措手不及而惨遭重创?

流感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常见得让我们往往忽视其可怕的一面。全世界每年因流感致死的患者有25万人。流感病毒大约每20年变异成一种可以造成更大流行和危害的杀手,难怪联合国禽与人流感项目高级协调员DavidNabarro经常对记者说,“总有一天,世界性的动物与人流感大流行会爆发,但是我们不知道确切时间。”一些公共卫生专家经常引用1918~1919年的全球流感来说明危害之巨大。那次瘟疫持续了2年,经历了3次,最终吞噬几千万生命。更可怕的是,那次大流行就是动物疫情中的病毒变异后在人类中传播的结果。有了前车之鉴,专家们生怕H5N1同人流感病毒混合“杂交”,形成一种可以在人间持续传播的新型病毒,继而引发流感大流行。

几个月前,12个亚洲——太平洋国家的公共卫生专家在北京就如何防止本地区流感全面爆发展开讨论,笔者曾向会议主办方亚洲流感顾问委员会主席、新西兰专家LanceJennings讨教禽流感动物疫情和人流感的关系。

他告诉笔者,目前流行于全球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已经造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动物传染病,只要该病毒在家禽中生存、人禽接触继续,感染人的病例就不会停止。东南亚地区人与禽类频繁接触,无疑为病毒变异创造了条件,因此亚太地区的居民应该特别意识到流感的严重性。世界性流感爆发的时间,他认为那是早晚的事情,但是确切时间和严重程度无法预测。他同时指出,活跃在水禽中的流感病毒不只H5N1一种,这些病毒是否会变异成导致大流行的病毒、以及哪个会变异成引发大流行的病毒,人们无法预知。

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疫苗,但是直到今天,也没有人用H5N1疫苗投产上市的消息。WHO在人用疫苗上也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疫苗专家称之为“棘手的问题”。首先,有效疫苗必须针对流行毒株,由于流行还没有出现,研制中疫苗的有效性是个问题。其次,最保险的办法是人人接种疫苗,这不现实。即使有这个财力,免疫后没有流行怎么办?1976年美国一个军事基地的猪瘟引发公众对疾病流行的恐慌,几百万美国人接种了疫苗。然而流行没有出现,接种疫苗的部分人却出现了一种罕见的神经疾病,于是疫苗备受责难。

尽管如此,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WHO去年10月召集120名专家制定了提高疫苗产量规划,号召各国立刻行动,力争2009年达到7.8亿支疫苗的产量。即使达到目标,与世界人口相比也是杯水车薪。该规划耗资巨大,约30——100亿美元。大流行只是一种可能性,为可能性做现实准备可能意味着大量资金和设备的闲置和浪费,谁来买单呢?最容易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恐怕最力不从心。

如果免疫不成,治疗也是个办法。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越南胡志明市进行实地研究,结论是H5N1病毒繁殖迅速,如果不在最初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将其杀灭,病毒将夺取感染者生命,由此可见早期治疗异常重要。研究小组的带头人、病毒学家MennoDeJong认为,“早打、狠打”恐怕是对付H5N1流感的最好策略。但是与疫苗类似的问题随之而来,一旦世界大流行出现,抗病毒药物在哪里?如何分配?WHO早在3年前就向全世界发出流感大流行警告,并敦促各国制订防备计划并储存抗病毒药物,然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病毒药品生产厂家集中于西欧,一旦大流行出现,各国自顾不暇,国际援助很可能锐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很难获得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篇3

关键词 畜牧业;特点;发展形势;市场预测;安徽濉溪;2012年1—10月

中图分类号 F3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324-02

濉溪县以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为重点,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完善政策,狠抓落实,强化科技,力促“三保”(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着力加快畜禽品种改良,着力加强畜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稳步发展态势。

1 濉溪县畜牧业生产总体情况

2012年1—10月濉溪县生猪饲养量91万头,出栏5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8.5%和9.8%;牛饲养量2.2万头,出栏0.9万头,同比持平;家禽饲养量3 700万只,出栏2 6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8.6%和9.4%;羊饲养量59万只,出栏32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7%和5.5%;肉类总产量8.6万t,蛋类总产量3.07万t,同比分别增长2.8%和4.6%。

2 2012年1—10月畜产品市场特点

2.1 生猪价格止跌反弹

据调查,3月、6月、9月,濉溪县三元活猪价格分别为15.4、14.0、14.9元/kg,同比分别下跌0.2%、20.4%、19.2%;二元活猪价格分别为14.7、12.0、13.9元/kg,同比分别下跌0.5%、24.8%、19.9%;仔猪价格分别为39.2、36.0、29.0元/kg,同比分别上涨11.0%、10.0%和下跌22.6%;猪肉价格分别为24.8、20.8、24.0元/kg,同比分别上涨10.5%和下跌16.0%、10.5%。纵观1—9月生猪市场形势,因市场供多需少,生猪价格一直稳步下降,6—7月至最低位,持续了2个多月。同时,成本不断上涨,导致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损。导致生猪价格同比下跌的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生猪生产增长,市场供大于求;二是相关优惠驱使,母猪补栏增多;三是宏观调控影响,猪肉国际贸易频繁。进入8—9月(夏末秋初),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学生返校,猪肉需求量相对增加,生猪价格止跌反弹,养殖户养猪效益环比二季度有所增加,出栏1头猪可获利180元左右。

2.2 家禽价格全面回暖

3月、6月、9月,肉鸡价格分别为10.5、9.0、12.4元/kg,同比分别下跌6.5%、27.3%和上涨10.7%;鲜蛋价格分别为8.56、8.00、11.40元/kg,同比分别下跌10.7%、17.1%和上涨8.2%。养殖户出笼1只肉鸡可盈利3元,饲养1只蛋鸡可获利17元。引起家禽市场价格同比下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11年养鸡行情好,许多农户见有利可图,纷纷进入家禽养殖行列,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二是从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12月,鸡蛋价格一路走高,达到历史最高点,超历史的养殖效益极大刺激了养殖户不断增多,由于大规模补栏,蛋鸡存栏量和产蛋量增加,鸡蛋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滑。

2.3 牛羊价格一路上扬

牛羊市场持续表现出供需两旺的势头,养殖效益稳中有增。3月、6月、9月牛肉价格分别为50.0、45.0、47.5元/kg,同比分别上涨15.7%、10.5%、19.23%。肉羊价格分别为23.70、23.00、24.63元/kg,同比分别上涨36.5%、27.0%、15.2%;羊肉价格分别为44.1、40.0、47.4元/kg,同比分别上涨40.0%、32.8%、15.5%;牛奶价格一直保持在4.1元/kg,同比上涨3.8%。养殖户出栏1头肉牛纯利润2 000元以上,同比增加300元;出栏1只肉羊纯利润约380元,同比增加30元。

2.4 饲料价格持续看涨

2012年以来,国内玉米、小麦、豆粕价格持续走高,畜禽饲料价格随之上涨。3月、6月、9月,玉米价格分别为2.3、2.5、2.6元/kg,同比分别上涨11.6%、12.1%、10.7%;麦麸价格分别为2.0、1.8、2.0元/kg,同比分别上涨11.0%、3.6%、13.0%;米糠价格分别为2.2、2.3、2.5元/kg,同比分别上涨15.8%、16.5%、14.9%;豆粕价格分别为3.4、3.7、4.9元/kg,同比分别上涨5.5%、7.6%、40.0%;国产鱼粉价格分别为7.4、8.8、7.6元/kg,同比分别上涨10.6%、11.5%、9.0%;进口鱼粉价格分别为15.3、11.0、11.3元/kg,同比分别上涨6.3%、2.3%、9.7%;育肥猪料价格分别为3.2、3.1、3.2元/kg,同比分别上涨3.2%、0.3%、9.0%;蛋鸡饲料价格分别为3.00、2.95、3.00元/kg,同比分别上涨1.3%、2.3%、6.3%;肉鸡饲料价格分别为3.0、3.1、3.2元/kg,同比分别上涨3.3%、0.4%、6.7%。由于2012年先是南美干旱,接着是美国发生自1895年以来的大面积大旱,玉米、大豆减产导致全球供需紧张,生物燃料的谷物工业需求增加,国内饲料工业发展,国外进口谷物成本增加,玉米、饲用小麦、豆粕等价格不断上涨,在短期内“刚性支撑”不会有大的改变,预计饲料价格继续走高的可能性较大。

3 后期畜产品生产及市场预测

篇4

关键词:家禽饲养 禽病 控制 家禽 生态养殖 环境保护 管理

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家禽在生态化养殖过程中保证动物健康的关键,在家禽养殖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家禽处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因环境应激而引起疾病发生屡见不鲜。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噪音、饲料、饮水、微生物等。其应激反应表现为生产性能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条件性疾病暴发,免疫抗体下降等,对家禽养殖的危害性极大。

一、家禽生活环境与禽病的关系

1.温度:家禽没有汗腺,是通过呼吸和饮水来调节体温,调节采食量来控制产热量。既要把生理活动中产生的热量排掉,又必须保留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家禽周围的气温应低于其本身正常体温,以便吸走机体产生的热量,过低则不舒适。家禽的最佳舒适温度为18~31℃。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即使产热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多余的热量也难以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从而引起中暑,造成家禽死亡。温度过低时,家禽会互相拥挤在一起,常常诱发呼吸道疾病。温度超过39℃时可引起大批死亡。

2.湿度:温度舒适范围内最理想的相对湿度为60%~65%,最大范围为40%~72%,当环境湿度超越上限,排热量的增加是靠加强呼出湿气,此时环境湿度过高引起热应激而加剧中暑的发生。相反,在低温的环境条件下,家禽释放出来的部分热量被过多的湿气吸收,以致不能用来加热周围的空气,易引起冷应激。湿度低则会引起啄肛等现象。

3.光照:良好的光照控制能使家禽发挥其良好的生产性能,反之亦然。光照时间不可忽长忽短,光照强度亦不可忽强忽弱,必须按规定进行,突然延长和突然停电等都会引起严重的应激。如:啄肛、生长发育迟缓或过快、产蛋率上不去等。

4.空气:空气对于鸡舍的小气候非常重要,禽舍内需要新鲜空气提供氧气,利用通风来排除废气、多余的热、湿气和微生物。鸡的消化道短,粪便中残余蛋白量高达20%~28%,在温暖季节极易发酵产生氨气和硫化氢。这两种废气对家禽非常有害,能刺激鸡的呼吸系统而诱发呼吸系统疾病,亦可诱发腹水症、大肠杆菌、眼炎等。鸡舍在设计时必须优先考虑通风性能。

5.噪音:当噪音在40分贝以下时,其生产性能良好。60分贝时生产性能为正常的80%,70分贝时仅为50%,80分贝时只有30%。突如其来的响声会引起严重的惊群而发生猝死综合症,有的甚至在短期内停产,在选择场址时首先就应考虑远离公路、铁路以及嘈杂的场所。

6.饲料质量和饮水卫生:病从口入,饲料质量和饮水卫生指标要求非常严格。饲料和饮水是养禽的物质基础,饲料来源复杂,加工、运输和保存过程中饲料很容易被污染,造成饲料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甚至霉变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和霉菌性肺炎发生。有条件的最好做饲料和水的卫生监测。如:病原微生物污染程度;残留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微量元素及其他微量养分的含量;新鲜度或变质程度;纯洁度及杂质种类、含量等各种主要营养成份含量。

7.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是危害养殖业最大的敌人。传染病的发生有3个环节,即病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当这3个环节都存在时,便发生传染病。注意与野禽、野兽进行隔离,各种动物不得混养,防止互相传染

二、家禽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环境管理的现状

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发展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家禽产品。特别是一些成本低、效率高的家禽养殖业在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这些家禽养殖行业中也存在着家禽食品安全和养殖污染的问题。家禽生态养殖是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家禽养殖业中出现大量的畜禽粪尿及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采取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生态养殖不仅能够发挥养殖业优势,而且能够保护环境。因此生态养殖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认可,有利于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生态养殖主要是指遵循生态学的主要原理,采用系统的养殖方式,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好养殖项目规划、设计、组织和管理养殖生产的全过程。

1.在养殖的过程中保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维持养殖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发展,既要实现养殖的经济价值,又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整个生态平衡发展。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禽生态养殖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比较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生态养殖的模式单一、养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不到位、生态养殖的技术更新难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了我国家禽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

篇5

关键词:畜禽粪尿;环境风险;耕地负荷;吉林省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31-04

Abstract:The calculating parameters and method of manure resources was analyzed and determin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literatures in Jilin province.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Jilin province in 2011, the paper estimated the amount of livestock animal, pollutant generation and loss of pollution in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was totaled 761.49 million tons, poultry waste was totaled 9.1 million tons, pollutant loss was totaled 2.73 million tons, and poultry manure cropland load unit 11.16 tons/hectar of Jilin province in 2011.The total amount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Changchun, Sipping, Jilin and Songyuan area. The l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county dis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risks in Changchun, Siping, Songyuan and Baishan region of Jilin Province livestock waste pollution.

Key words: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Environmental risk;Land carrying capacity;Jilin Province

近年来,吉林省畜牧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吉林省将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任务。然而相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吉林省的养殖业生产管理水平比较粗放,畜禽粪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养殖业废弃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1]。及时准确地估算畜禽粪便的产生量,了解其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特征,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畜禽粪便资源,将有助于缓解畜禽粪便排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吉林省畜禽统计数据,估算吉林省畜禽粪便资源产生总量及其污染物COD、BOD、NH3-N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分析耕地的畜禽粪便负荷量、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以期为吉林省养殖业的合理布局、科学区划、畜禽粪便资源利用及环境污染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基础数据 本研究主要对象是2011年吉林省及其各县域的禽养殖种类、数量,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吉林统计年鉴2012》,并对统计年鉴中的原始数据进行了符合研究的处理。本研究按照畜禽饲养量、饲养周期和养殖期内的粪尿排放系数进行计算:畜禽粪尿总量=饲养量×排放系数×饲养周期。

猪:吉林省养猪的平均饲养期一般为199d[2]。因此,猪的饲养数量就是当年的出栏数,吉林省饲养量1480.2万头;牛:吉林省牛养殖主要是黄牛和奶牛,黄牛和奶牛一般当年不出栏,各自的年末存栏数即可视为当年饲养数量。因此,吉林省黄牛的饲养量为405.7万头,奶牛为18万头;羊、马、驴和骡:生长期一般长于1a,因此,将其饲养周期确定为365d,采用年末存栏量作为当年的饲养数量。吉林省饲养量羊为391.6万只、马45.8万匹、驴23.2万头、骡子12.9万头;家禽:数据未区分鸡鸭鹅种类和统计出栏量,蛋鸡的饲养周期超过1a,肉鸡饲养周期为60d,鸭、鹅日排泄量高于鸡。因此,本研究将家禽数量均计算为蛋鸡数量,以此作为家禽总数量。吉林省家禽饲养数量为15 302.8万只。

1.2 参数确定 畜禽的粪尿日排泄量与品种、体重、生理状态、饲料组成和饲喂方式等均相关。中国目前尚没有国家权威部门的整套的畜禽粪尿排泄系数,研究者引用的系数出处也不尽相同。确定畜禽粪尿排物系数及其污染物的含量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通过查阅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2-15],收集其中与畜禽粪尿排泄及其污染物的相关参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取其平均值作为各种畜禽新鲜粪尿及其污染物的排放系数(表1)。另外,多数研究将牛、猪、羊污染物含量的数据,按照粪便和尿液分别列出,但是实际上由于粪尿排泄数量很难分开统计,所以把牛、猪、羊、马驴骡的粪便和尿液污染物含量相加作为粪尿污染物含量。

畜禽粪尿堆放及清粪冲洗极易流失进入到水体中,一般通过两种途径进入水体:一是在饲养过程中直接排放进入水环境;二是在堆放储存过程中因降雨和其他原因进入水体。不同地区、不同管理水平下畜禽粪尿的流失程度差异很大。据1997年国家环保总局对畜禽养殖场粪尿流失情况的研究,从全国来看[3],畜禽粪便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流失率在2%~8%的范围内,而液体排泄物则可能达到5O%。根据实地调查,结合吉林省相关研究,确定吉林省畜禽粪尿流失率为30%。

1.3 计算方法 根据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本研究采用的计算方法汇总如下[4-6]:

(1)畜禽粪尿产生量计算方法主要是:黄牛、奶牛、马、驴、骡、羊、蛋鸡采用下式计算:粪尿产生量=饲养量×年排泄量;猪则采用下式计算:粪尿产生量=饲养量×199d×日排泄量。

(2)畜禽粪尿污染物产生量计算方法:畜禽粪尿污染物产生量=畜禽粪尿产生量×畜禽粪尿污染物含量

(3)畜禽粪尿及其污染物耕地承载量计算方法:畜禽粪尿及其污染物耕地承载量=畜禽粪尿产生量(或粪尿污染物产生量)/耕地面积。

2 结果与分析

2.1 吉林省畜禽粪尿总量 本研究计算的畜禽粪尿量主要是牛、猪、羊、马、驴、骡以及家禽,对于吉林省的梅花鹿及家兔等未考虑,会造成粪尿总量偏小。根据上述计算方法,计算出2011年吉林省畜禽粪尿总量为7 614.99万t,其中黄牛粪尿总量为4 097.57万t,占粪尿总量的53.81%;其次为猪粪尿量1561.17万t,占20.5%;第三位为家禽粪便量815.64万t,占10.71%;奶牛粪尿量为349.2万t,占4.59%,马驴骡粪尿量合计为450.72万t,占5.92%,羊粪尿为340.69万t,占4.47%。可以看出吉林省畜禽粪尿量的产生量主要是牛、猪、家禽,三者合占总量的89.61%。

2.2 吉林省畜禽粪尿量资源分布 吉林省畜禽粪尿资源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差异性显著,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其中,长春市畜禽粪尿量最大,为2 435.03万t,占畜禽粪尿总量的31.98%;其次为四平市,畜禽粪尿量为1 685.36万t,占总量的22.13%;第三位是松原市,畜禽粪尿量为970.91万t,占总量的12.75%,最低的为白山市仅占总量的1.72%。长春、四平和松原既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也是吉林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三者合占粪尿资源总量的66.86%。

从县域空间分布上看,年产粪尿量超过800~200万t的县域共有14个,主要是榆树、梨树、农安、德惠、九台、公主岭、伊通、长岭等县域,集中分布在吉林省中部地区;年产粪尿量50~200万t的县域共有16个,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通化市、白山市和西部的白城市;年产粪尿量50万t以下县域共计18个,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延边州和长白山山区。从畜禽粪尿种类的空间分布上看,牛粪量超过200万t主要有榆树、德惠、梨树、农安、九台、伊通和长岭,说明吉林省黄牛和奶牛养殖业主要集中在这些县域;猪粪超过100万t县域主要有梨树、农安、榆树、德惠、公主岭和九台,上述地区是猪养殖业的集中地区;家禽粪便超过50万t的县域主要是长春市区、伊通县、扶余、榆树、梨树和公主岭。

2.3 吉林省畜禽粪尿污染的环境负荷

2.3.1 畜禽粪便流失污染负荷估算 吉林省畜禽粪便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COD、BOD、NH3-N、TP、TN。根据畜禽粪尿污染物产生量计算方法和污染物排泄系数,计算2011年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物总量为910.86万t,COD、BOD、NH3-N、TP、TN产生总量分别为406.34万t、348.19万t、35.21万t、20.87万t、100.25万t。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最多的地区为长春297.06万t,占总量的32.61%,吉林市为120.99万t,占总量的13.29%,四平市为203.57万t,占22.35%,松原市为110.1万t,占12.09%。污染物排放量多的地区依次是长春、四平、吉林和松原。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研究,确定吉林省畜禽粪尿流失率为30%,计算得出畜禽粪便流失污染负荷总量为273.26万t,COD、BOD、NH3-N、TP、TN分别为121.9万t、104.46万t、10.56万t、6.26万t和30.08万t。

2.3.2 耕地畜禽粪便负荷 长期以来,畜禽粪便一直作为农业生产的肥料返田使用。如果粪肥供给的养分超出当地农作物达到目标产量所需,会造成作物施肥过量。一方面,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增加了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量,使周边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威胁。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李国学的研究,尽管不同畜禽品种和不同区域会有所变化,但是一般每hm2土地能够负荷的畜禽粪尿在30~45t左右,如果高出这一水平,就会带来土壤的富营养化,对环境产生影响[3]。一般认为预警值为R=Q/P,Q是畜禽粪尿重量负荷量,P是有机肥最大适宜施用量。目前,吉林省畜禽粪便处理的方式是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其余大部分畜禽粪便被直接任意堆放。因此,吉林省畜禽粪便负荷量以农田面积作为实际的负载面积,根据吉林省各市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特点,这里P值取最大限度35t比较适合。根据相关研究[6-15]确定分级为:Ⅰ级(≤0.4)为无环境威胁,Ⅱ级(0.42.0)为环境威胁很严重。

根据表3可以看出,吉林省畜禽粪尿量负荷量为11.16t/hm2,COD、BOD、NH3-N、TP、TN的单位耕地负荷量为0.6t/hm2、0.51t/hm2、0.05t/hm2、0.03t/hm2、0.15t/hm2。畜禽粪尿量负荷大的地区主要是白山、长春、四平和吉林地区,粪尿负荷量超过吉林省平均水平,预警值超过0.4,稍有环境威胁。目前吉林省畜禽排泄物对耕地的负荷尚未影响到环境,但预警值值有上升趋势,耕地面积每年的增加量是很小的,甚至减少,但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量的迅速增加,畜禽排泄物的量将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因此,畜禽排泄物对耕地负荷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3 结论与讨论

(1)近年来,吉林省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养殖不断扩大,目前规模化养殖农户个体散养为吉林省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畜禽养殖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粮食主产区,并出现不断扩散的趋势。

(2)2011年,吉林省畜禽粪尿总量为7 614.99万t。畜禽粪尿种类主要是牛粪、猪粪和鸡粪,占总量的89.61%。畜禽粪尿量集中分布的地区长春、四平、吉林和松原。吉林畜禽粪尿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COD、BOD、NH3-N、TP、TN,分别为406.34万t、348.19万t、35.21万t、20.87万t、100.25万t。畜禽粪便流失污染负荷总量为273.26万t,COD、BOD、NH3-N、TP、TN分别为121.9万t、104.46万t、10.56万t、6.26万t和30.08万t。吉林省畜禽粪尿单位耕地承载量11.16t/hm2,COD、BOD、NH3-N、TP、TN的单位耕地负荷量为0.6t/hm2、0.51t/hm2、0.05t/hm2、0.03t/hm2、0.15t/hm2。畜禽粪尿污染负荷量较大的地区主要有白山、长春、四平和吉林。粪尿负荷量超过吉林省平均水平,预警值超过0.4,稍有环境威胁。总体上吉林省的畜禽粪尿对环境没有影响,长春、四平、吉林市和白山市稍有环境威胁。

参考文献

[1]高洪军,朱平,彭畅.吉林省畜禽粪便污染分析及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5):33-35.

[2]张克强,高怀有.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与处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2-23.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防治对策[M].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技术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4]马林,王方浩,马文奇.中国东北地区中长期畜禽粪尿资源与污染潜势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8):170-174.

[5]彭里,古文海,魏世强.重庆市畜禽粪便排放时空分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4):213-216.

[6]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14-617.

[7]张序美,董元华,王辉.江苏省畜禽粪便负荷时空变化[J].地理科学,2007,27(4):597-601.

[8]刘忠,段增强.中国主要农区畜禽粪尿资源分布及其环境负荷[J].资源科学,2010,32(5):946-950.

[9]白明刚,马长海.河北省畜禽粪尿污染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2:161-164.

[10]王新谋.家畜粪便学[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1998:49-50.

[11]董红敏,朱志平,黄宏坤.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和排污系数计算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303-308.

[12]阎波杰,赵春江,潘瑜春.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量估算及环境影响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7):733-737

[13]陈康林,李江涛,王芳,等.广东省畜禽粪便时空变化特征及耕地负荷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177-7181.

篇6

关键词 禽流感;疫情治理;防疫控制

中图分类号 S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334-02

2005年席卷全球的禽流感疫情波及了中国半数以上省份[1],疫情导致18.6万只家禽死亡,2 284.9万只家禽被扑杀[2]。2005年11月,辽宁省黑山县暴发禽流感,当时全县共养殖2 140万只蛋鸡,其中1 540万只蛋鸡被扑杀。2005年的禽流感疫情,使黑山县当地农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国家采取各项措施治理和防控危机,过程中渗透了复杂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禽流感引发了国家与当地农民关系的变化和调整,重构了当地农村社区结构。2006年6月1日,黑山县解除因禽流感疫情设立的养殖封锁,农民重新开始饲养蛋鸡。据此,该文将禽流感危机的应对过程分为2个阶段:2005年11月至2006年6月1日的疫情治理阶段和2006年6月1日至今的防疫控制阶段,前一阶段着重于对已发疫情的消除,后一阶段着重对疫情风险的防控。

1 禽流感疫情治理阶段:国家短期强制倾向与农民的被动

1.1 国家的短期强制倾向

黑山县暴发禽流感后,大批蛋鸡死亡,疫情严重。疫点周围3 km范围内的家禽全部被强制扑杀,武警部队、县镇政府和相关技术人员参与执行扑杀任务,扑杀的赔偿标准为每只鸡10元。S村200户农户中约有40户养殖蛋鸡,全村约80万只蛋鸡全部被扑杀。政府和技术人员首先采取“劝告”的方式向农民讲解疫情的严重性,争取农民的同意,然后执行扑杀任务;若农民表示出异议或阻止扑杀,武警部队将直接进行强制扑杀。在扑杀任务结束后,黑山县政府了家禽养殖封锁,禁止农民购买鸡雏养殖蛋鸡,直至2006年6月1日才解除家禽养殖封锁。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危机时,为抑制疫情蔓延,确保农民的生命健康不受到疫情威胁,保证公共卫生安全,挽救当地养鸡业,国家采取了短期的强制措施[3]:强制扑杀和养殖封锁。武警部队、县镇政府和相关技术人员的行为反映了应对突发性危机时的强制力、威慑力和知识权威,而每只鸡10元的赔偿标准也体现出了国家强制措施下的公平性的原则。

1.2 农民的被动

疫情暴发后,S村农民“含泪”配合蛋鸡大扑杀。每只蛋鸡10元的赔偿款远远低于市场收益,这让农民损失惨重。面对疫情,S村农民普遍感到恐惧、不知所措和无经验感,此时的农民没有任何自主空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向国家的强制扑杀行为展示出了体谅和感激,普遍认为政府的强制扑杀是正当合理的。

S村农民的被动应对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对禽流感疫情的治理和防控知识一无所知[4-5]。乡土社会的知识主要靠经验的积累,是通过血缘关系的承接和地缘关系的互通有无而来。对农民而言,禽流感是从未遇到过的大型疫情危机,没有知识经验储备,以原有的血缘和地缘途径来获取新型知识在短期内是不可行的。

2 禽流感防疫控制阶段:国家的自上而下主导与农民的自主空间寻求

2.1 国家的自上而下主导

对国家而言,相对于疫情治理阶段,防疫控制阶段更像是一场“持久战”。强大的强制力、威慑力和绝对的权威可以暂时消除疫情危机,但决不可能长久地作用于防疫控制阶段。2006年6月1日黑山县解除养殖封锁,农民可以自由养殖蛋鸡,代表着国家的绝对强制阶段的结束。在接下来的防疫控制阶段中,国家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控制行为,通过政策控制、机构重建、疫苗控制和技术控制构建起一套防疫控制体系。

2.1.1 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鉴于禽流感疫情因饲养环境恶劣、饲养密度大和家禽交叉感染等因素感染和扩大的认知,禽流感发生后,国家开始支持标准化、规模化家禽饲养方式,提出了建设人禽分离的养殖小区发展思路。在农业部制定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改进畜禽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这时候的养殖小区模式为“某一地块集中建造畜禽圈舍、农户分户饲养的生产方式”。2011年《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提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构建畜禽标准化生产,完善蛋鸡和肉鸡规模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6]。

2006年辽宁省出台针对禽流感疫区实行养殖小区的扶贫帮困政策,要求“走出村屯,实行规范化养殖”,对从事养鸡小区的扶持标准是向每个占地0.7 hm2以上、养殖规模5万只以上的养殖小区补贴10万元资金,要求养殖小区必须距离村庄至少500 m。依照这一标准,黑山县当年受到扶持的养殖小区有22个,截至2007年,黑山县受到扶持的养殖小区增加至78个。解除养殖封锁后,距S村居住区800 m远处、占地1.6 hm2、能容纳S村的12户养殖户的养殖区域被黑山县确认为养殖小区,要求小区内养殖场统一规划建设。在政府看来,养殖小区是一种最适合小型养殖户标准化、规模化的养殖模式,可以降低禽流感疫情发生率,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率和收益。

2.1.2 重组县镇畜牧兽医体系,细化部门职能。黑山县畜牧局改名为黑山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突出对畜牧卫生的监督管理责任,由事业编制变成了政府的直属部门。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下设5个分工明确的部门,分别是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局、动物卫生检疫站、畜牧技术推广站和畜产品安全监察所。动物疾病控制中心主要负责防疫、抽血和监测;动物卫生监督局主要负责防疫监督和鸡蛋外运;动物卫生检疫站主要负责驻养殖场检疫;畜牧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推广畜禽养殖技术和审批建设养殖小区;畜产品安全监察所主要负责监管饲料、兽药和瘦肉精等。在乡镇一级,全县下设了11个镇级动物卫生监督所,每个动物卫生监督所管理2个乡镇。

黑山县增加了预防禽流感的人员设置。从每个行政村招聘1名具有畜牧养殖和防疫知识的农民作为村防疫员,成为村防疫员需要参加正式的专业考试。全县现有300名村防员,工作性补贴由开始的1年2 000元增加至现在的1年6 000元。S村的村防疫员N也是养鸡户,现年50岁,拥有10多年养殖蛋鸡的经验。总之,黑山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5个局级部门、11个镇级动物卫生监督所和300名村防员构成了应对禽流感的防疫控制体系。

2.1.3 禽流感成为国家强制免疫类型。2005年禽流感疫情出现后,禽流感疫苗成为国家强制免疫类型。疫苗由国家免费提供,要求农民定期为蛋鸡注射禽流感疫苗。黑山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要求村防疫员定期记录疫苗使用量,用于监督农民的免疫行为。S村农民可以直接到所在Z镇的动物卫生监督所领取疫苗,也可以经由所在村防疫员N获得疫苗。

2.1.4 发放官方免疫程序,村防疫员指导防疫过程。国家在向农民发放禽流感免费疫苗时,也随之发放官方免疫程序,指导农民的免疫行为。村防疫员是政府通过兽医专业知识考试招聘的本村农民,其掌握基本的蛋鸡养殖知识和防疫知识。因此,可以由村防疫员代表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指导和监督农民的养殖过程。S村防疫员N负责向养户发放免疫程序,协助养殖户防疫,帮助解决和反映蛋鸡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2 农民的自主空间寻求

黑山县解除养殖封锁,农民开始重新养殖蛋鸡。在禽流感危机防疫控制阶段,面对国家力量自上而下的控制,农民作出寻求自治、市场和知识自主空间的努力。

2.2.1 消极对待养殖小区的统一行为要求。S村有近40年的蛋鸡养殖历史,且农民养殖蛋鸡已经形成了固定习惯,不易改变。该村进入养殖小区的12户农民并没有完全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养殖,而是消极对待养殖小区的诸多规定,并没有执行统一养殖类型、全进全出、人禽分离等标准化养殖的基本要求。这导致养殖小区模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农民之间组成互助组的形式,存在亲戚血缘关系或养殖场距离较近的几户农民往往能够组成一个互助组。互助组内的农民共同购买鸡雏、饲料和兽药,相互帮忙注射疫苗,共同运输鸡蛋,由此节省资金、时间和人力成本。互助组不是严格的正式组织,没有绝对的领导与从属关系,但成员会默认1名年龄较大、养殖经验丰富或养殖规模较大的农民作为决策者,协调互助组的运转。总之,互助组是依照S村农村社区的固有秩序和逻辑运转的,遵循农民之间相互协商的组织和决策过程。

2.2.2 使用市场上的免疫程序和进口疫苗。随着兽药市场的完善,S村农民开始从孵化场、饲料商和兽药店获得免疫程序。在长期采用国家免费提供的禽流感疫苗进行防疫后,农民发现疫苗效果并不理想,试着放弃使用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花费高价购买进口禽流感疫苗和进口注射器。

2.2.3 构建民间知识权威。S村农民并不认同防疫员N的知识权威,构建起了民间知识权威[7]。农民不甘于完全被其知识左右,在长期的禽流感防疫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逐渐形成了民间非官方的经验集合,形成了民间知识权威。在S村,每位农民都可以自信地称自己为民间知识的权威代表。

禽流感的防疫控制是长期过程,通过长期养殖行为,农民开始对禽流感形成个人经验的累积,并通过社区内的相互交流形成民间知识权威。

3 结论与讨论

禽流感危机应对中,在国家主导空间下,农民创造了自己的自主空间;在官方知识权威主导下,民间知识权威生成和强化。在危机的危害消除阶段,指向的是国家的短期强制倾向和农民的被动;在危机的防范控制阶段,指向的是国家自上而下主导和农民的自主空间寻求。在疫情治理阶段,禽流感疫情得以暂时消除;然而防疫控制阶段的防控成效却不甚乐观。主要表现在:养殖小区管理不善、农民瞒报发生大批死鸡现象、禽流感疫苗疗效下降、疑似禽流感疫情多次发生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家单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8-9],以及农民的民间知识权威与国家的官方知识权威的对立。

4 参考文献

[1] CAROLINE RUDISILL,JOAN COSTA-FONT,ELIAS MOSSIALOS.Beh-avioral adjustment to avian flu in Europe during spring 2006:The roles of knowledge and proximity to risk[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2,75(8)1362-1371.

[2] 蒋芳.浅析我国禽流感疫情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建议[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0):25-26.

[3] 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4] 米歇尔・福柯.性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

[5] 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6] 农业部.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J].中国饲料,2011(24):1-9.

[7]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6.

篇7

一、上半年畜牧业生产情况

(一)肉、蛋、奶产量快速增长

上半年,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良好,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肉类总产量达到5.5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2%。其中猪肉4.09万吨,同比增长7.1%;牛肉0.21万吨,同比增长1.9%;羊肉0.07万吨,同比增长2.8%;禽肉1.17万吨,同比增长13.3%。禽蛋产量5.46万吨,同比增长7.4%;奶类产量11.71万吨,同比增长6.2%。其中牛奶产量9.71万吨,同比增长11.2%。数据显示,肉类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是猪肉和禽肉产量增长的拉动。

(二)奶牛养殖业发展较快

上半年,全市牛存栏8.34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奶牛6.0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4934头,增长8.9%。主要是近年来我市奶业发展迅速,销售渠道稳固,生产效益可观,增强了广大养殖户的信心,从而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三)生猪生产发展迅速,养猪效益大幅提高

受生猪及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养猪效益大幅提高,农民养猪积极性空前高涨。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出栏均增长较快。其中存栏62.08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5.7%;出栏54.91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7.1%,为缓解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及抑制物价进一步大幅上涨奠定了基础。增长的因素:一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猪肉消费需求稳定增加。二是效益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养猪户的积极性。上半年,生猪市场平均收购价为1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5%。生猪收购价虽比春节前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经测算,目前的生猪生产成本约为900~950元/头,若按当前的价格测算,养一头猪可获利500~600元。三是由于对防治口蹄疫、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情措施和方法及时到位,降低了养殖风险,使养殖投资者没有恐疫心理,敢于投资。

(四)禽产品价格稳定,家禽存出栏大幅增长

上半年,全市家禽存栏1176.36万只,比去年同期增加109.59万只,增长了10.3%;出栏827.77万只,比去年同期增加98.64万只,增长了13.5%。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今年我市各级各部门严格防控,家禽养殖业没有受到各种疫病的影响。二是今年以来,禽蛋销售价格一直走高。六月份,鸡蛋市场零售价为7.28元/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长2.1%。三是养鸡效益提高,养殖户增多,规模扩大。

(五)猪、牛、禽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占全社会的比例进一步扩大

6月末,全市规模户生猪存栏13.89万头,同比增长57.1%,其中能繁殖的母猪存栏1.99万头,同比增长89%;牛存栏0.53万头,同比增长19.1%,其中奶牛存栏0.46万头,同比增长27.9%;家禽存栏702.44万只,同比增长40.5%。猪、牛、禽存栏分别占全社会的6.4%、22.4%、59.7%,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个、7.3个、12.8个百分点。为加快我市由传统畜禽饲养方式向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的现代高效畜牧业转变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当前农村畜牧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是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来源少,无法把握市场的最新动态,用传统的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的多,科学养殖在创收中所占的比重小。

二是由于资金、技术各方面的原因,养殖规模小,对市场、疾病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

三是农村畜牧养殖以庭院养殖为主,缺乏环境保护和养殖业所必需的生物安全意识,对疾病的防治措施不力,成为畜禽疫病发生和传播的主要疫源地。

三、做好下半年畜牧业生产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部门要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宏观调控,在收购价格和饲料供应上给予适当的保护和补贴,在市场信息和养殖方法上给予指导,在品种改良和生产结构调整中给予帮助。

篇8

(1)政府部门对畜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政府只注重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而忽视了畜牧业的发展,对品种改良、动物防疫、饲草饲料生产、畜禽圈舍建设等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较少,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畜禽饲养方式落后,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差,饲养水平低。多数养殖户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技含量不高,养殖观念落后,尤其对动物防疫认为可有可无,而在畜禽饲养方面缺乏科学饲养管理,导致高投入,低产出,养殖效益低,影响了农民发展畜禽养殖的积极性。

(3)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科技产出率不高,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还较弱。虽然基本建立健全了畜牧兽医科技服务体系,但设施简陋,设备不全,畜禽品种结构单一,并且得不到更新换代,加之科技服务手段落后,现代实用的先进技术得不到推广。科技服务体系的滞后,成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点和难点。

(4)饲草饲料供应不足,成为发展畜禽养殖业的一大障碍。随着农村经济作物的拓展,大力发展种植烤烟、核桃等作物栽培,使畜禽养殖所需的饲料原粮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得不到充足的供应,加之现有的草地只管放牧,缺乏改良和保护,草地退化严重,超载过牧日趋突出。饲草饲料的供应不足,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5)畜禽养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程度低,难于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畜禽养殖方式大多数是以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致使畜牧业长期处于不能自给的状况,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商品意识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动态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任务

1、发展思路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以“规模经营、群体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发展重点和“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原则。其发展思路:稳定生猪生产、加快牛羊发展、突出特色家禽业发展,大力推进畜禽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发展。

2、畜牧业发展目标及任务

(1)畜禽出栏

到2015年末,生猪出栏达20000头,牛出栏达3000头,羊出栏达3500只,家禽出栏达23万羽。比2012年分别增长24.2%、24.4%、39.2%、22%。

(2)畜产品产量

到2015年末,肉类产量达2500t,比2012年增加477.6t,增长23.6%;人均占有肉180kg,比2012年增加33.2kg,增长22.6%。

(3)畜牧业产值

到2015年末,畜牧业产值达5000万元,比2012年增加1000万元,增长25%。

三、主要对策与措施

1、增加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投资融资机制

镇党委、政府应更加重视对畜牧兽医事业专项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对动物防疫、品种改良、饲草饲料、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等重要服务行业的投入,不断巩固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尤其对猪种改良、肉牛冻精改良、牧草种植等做出重大贡献的给予奖励;二是支持和鼓励规模养殖户(场)生产发展,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奖励,对年出栏肉猪50头以上的养猪户给予每头肉猪奖励30元,对年出栏肉牛5头以上的养牛户给予每头肉牛奖励50元,对年出栏肉羊10只以上的养羊户给予每只肉羊奖励30元,对年出栏肉鸡100羽以上的养鸡户给予每羽奖励5元;三是建立银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特别对农民利益联系紧密、有前途、有效益、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规模养殖场(户)优先安排,建议政府按当地畜牧业发展需要,协调银行安排出一定比例的畜牧业专项贷款额度,谁能发展扶持谁,谁有能力贷给谁。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农民畜禽养殖的积极性,又可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2、大力推进畜生产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牛冻精改良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种畜场建设,建立符合生产实际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自主繁育和良种供应能力,提高种畜质量和供应能力;二是加大饲草饲料的推广力度,加快秸秆利用推广步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三是积极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兽药残留控制技术和绿色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动物免疫、检疫、诊疗、监测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推行“统一组织、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防疫模式,对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牢固防疫保障。建立和完善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保障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五是强化养殖规范化管理,指导和督促规模养殖场(户)建立健全各项养殖规程、制度,改善动物卫生条件,进一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规模养殖备案管理,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畜禽生产安全。

3、积极创办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协会,推进产业化经营

要把加快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重点建立畜禽良种生产及繁育、畜产品生产、饲料生产为一体的畜禽养殖组织。积极发展“协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和“产、供、销”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增强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推进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天然草地保护和利用,加快发展节粮型畜牧业

以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为契机,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大力推广林草畜结合、粮草畜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建设人工饲草料地和加大对天然草地的改良和保护,提高牧草地产草量和载畜能力,实现草畜平衡,加快发展以牛羊草食畜为主的节粮型畜牧业,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5、狠抓培训,努力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

篇9

关键词:双莲鸡;体重;生长曲线;非线性模型

中图分类号:S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

双莲鸡是一个肉蛋兼用型地方鸡品种,体型中等、体态匀称,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屠宰率高、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好、抗病力强[1],是生产优质禽产品的优良地方鸡品种之一。双莲鸡于2014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并被收录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湖北省地方畜禽品种中的重点保护对象之一。近年来中国对优良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双莲鸡作为优秀的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而关于双莲鸡早期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畜禽生长曲线的分析和拟合是畜禽育种和生产的基础工作,是研究畜禽生长发育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2]。近几十年来,已建立了多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对畜禽生长曲线进行描述[3,4],目前在畜禽上常用的主要有三种生长曲线模型: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5-7],这三种曲线的参数估计值能够反映不同群体在生长率、最大体重方面的差异,对深入了解畜禽遗传特点和规律,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差异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因此,本研究对双莲鸡0~17周龄种母鸡早期体重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和研究,以期为双莲鸡的资源保护利用及其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研究以饲养于宜昌市民大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保种场的双莲鸡为试验材料,从留种的母鸡中随机选取200只,出雏时进行个体编号,立体笼养、自由采食、饮水,采用按公司制定的双莲鸡营养标准配制的饲料饲喂,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2 体重测定

雏鸡出雏时称测初生重,然后每周测定试验鸡群的个体体重(空腹称重)直至17周龄结束,计算群体每周的平均体重。

1.3 统计方法

1.3.1 拟合曲线模型 采用三种常用的生长模型,即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模型表达式及相关参数见表1,其中A为极限生长量,k为瞬时相对生长率,B为调节参数,t为周龄。

1.3.2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Excel整理体重数据、绘制曲线图;非线性模型拟合采用SPSS 18.0软件,利用不同周龄、体重资料,拟合计算出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A、B、k,建立生长模型,计算出拐点周龄、拐点体重。

1.3.3 拟合曲线的拟合度指数 根据复相关指数R2衡量所拟合曲线的拟合度。

R2=1-∑(Wi-W)/(Wi-W)2

式中,R2表示曲线拟合度(复相关指数),Wi表示观测体重值,W为拟合曲线估计体重值,W为观测体重平均值。当R2越接近于1,说明曲线拟合得越好。

2 结果与分析

2.1 双莲鸡母鸡实际观测生长发育情况分析

双莲鸡母鸡累积体重生长曲线见图1,周增重曲线见图2。由图1、图2可以看出,双莲鸡母鸡在0~10周龄期间增重较快,其中在5周龄时达到最大周增重;10周龄以后周增重逐渐减慢。

2.2 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利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三种常用生长曲线模型对双莲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拟合参数估计和拟合度(R2)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三种模型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均能很好地拟合双莲鸡母鸡的生长发育过程。三种模型拟合的曲线与实际曲线基本吻合(图3)。就三种模型而言,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拟合效果均较好(拟合度均为0.997)。

由表3可以看出,用三种模型拟合的双莲鸡各周龄体重值与观测值均较为接近,综合考虑拟合度、最大体重(A)、拐点周龄、拐点体重等4个指标,Von Bertalanffy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3 讨论

利用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三种模型拟合双莲鸡母鸡的生长曲线,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拟合效果均较好,拟合度均为0.997,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这说明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模型较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双莲鸡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曲线拐点指的是生长速率最快的时候[8],拐点以后生长速度将逐渐放慢。本研究中用Gompertz生长曲线拟合的双莲鸡母鸡的生长拐点为5.987周、拐点体重为492.216 g;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拟合的生长拐点为5.199周,拐点体重为420.399 g。这两个模型拟合的生长拐点均早于其他地方鸡的相关报道[9-13],这可能与所选择的品种及生长环境不同有关。此外,从拟合曲线的参数估计值可以看出,Von Bertalanffy模型的估计值与实际生长值更接近,说明Von Bertalanffy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Gompertz模型,在本研究中,Von Bertalanffy模型M合的双莲鸡母鸡生长曲线效果最佳。

理想的生L曲线模型在指导畜禽饲养管理、育种及控制畜禽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生长曲线模型一方面可以确定畜禽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可以与畜禽采食量等数据结合用于预测畜禽各生长期的体重生长率、饲料转化率等[14]。Bertalanffy模型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双莲鸡母鸡的极限体重为1 418.843 g,低于双莲鸡母鸡的成年体重(2 286 g)[15],这可能与试验时间有关,由于本研究中体重测定的时间段为5~9月,在8周龄左右进入夏季炎热天气,热应激较大且天气闷热影响双莲鸡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拟合的极限体重与实际成年体重相差较大。由此可见,通过生长曲线的建立及曲线拟合分析,可以对鸡群的生长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

参考文献:

[1] 丁山河,陈红颂,刘静平,等.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刘旭光,高 丽,赵益贤.淮南麻黄鸡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7,24(4):362-365.

[3] 张 浩,吴常信,李俊英,等.藏鸡和低地鸡种的生长曲线拟合与杂种优势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5,41(5):34-37.

[4] 陈 清,赵文明,吴信生,等.不同生长模型估计籽鹅早期体重发育规律及其遗传参数[J].中国家禽,2006,28(24):146-147.

[5] 杨海明,徐 琪,戴国俊.禽类三种常用生长曲线浅析[J].中国家禽,2004,8(1):164-166.

[6] NARUSHIN V G,TAKMA C. Sigmoid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growthand production curves in laying hens[J].Biosystems Engineering,2003,84(3):343-348.

[7] BILGIN O C,EMSEN E,DAVIS M E. Comparison of non-linear modelsfor describing the growth of scrotal circumference in Awassi male lambs[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4,52(1-2):155-160.

[8] 项 云,王 伟.不同育雏方式下雏鸡的生长曲线[J].浙江农业学报,2000,12(1):49-52.

[9] 叶伟庆,杜炳旺,刘宜林,等.信宜怀乡鸡不同品系生长曲线拟合分析[J].家禽科学,2014(12):8-11.

[10] 汪 峰,潘如芳,张家良,等.太湖鸡生长发育与曲线拟合情况分析[J].畜牧与兽医,2008,40(1):57-60.

[11] 朱志明,强巴央宗,朱猛进,等.藏鸡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9(10):2159-2162.

[12] 葛 剑,谷子林,李 英,等.河北柴鸡1-16周龄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比较研究[J].中国家禽,2005,27(14):9-11.

[13] 张 红,龚道清,张 军,等.溧阳鸡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6,38(2):7-9.

[14] 张录强,杨振才,孙儒泳.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生长曲线分析[J].北京师范大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 549-553.

篇10

禽流感病毒不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它于1900年首次被发现,当时被命名为“真性鸡瘟病毒”,直到1955年,才正式确定为甲型流感病毒,并在以后命名为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俗称流感病毒群。目前,已知禽流感病毒不少于15个H亚型和9个N亚型。已发现引起人类致病的有:H5N1、 H7N7、 H9N2 、H10N7等,其中以H5、H7亚型中一些具有高致病性的毒株毒性最强,危害最大;其次是H10、H9亚型中一些毒株。

禽流感病毒通常只导致禽类和猪的感染。最早记载的禽流感流行是在1878年的意大利。当时被称为“鸡瘟”。而第一例有记录的人类感染禽流感,出现在1977年的香港。当时,H5N1禽流感病毒导致了18名市民感染了严重呼吸道疾病,并有6人死亡。通过广泛调查表明,与活病禽的密切接触是人感染禽流感的原因,基因水平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禽流感病毒直接从禽类转移到人类。当时也出现了几例医护人员的感染病例,但未出现死亡。香港当地在三天内迅速销毁了约150万只禽类,消除了禽流感直接传播给人类的机会,避免了人类禽流感的爆发。

人类可以感染禽流感,并且后果十分严重,病死率很高,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人类对禽流感易感,否则的话,整个越南全部会陷入禽流感的漩涡。为什么人类对禽流感不易感?生物学有严格的规则与特征,人和动物基因不同,感染的病毒也不相同。同为甲型病毒感染,禽类用Hav、猪用Hsw、马用Heg,只有人类才用H表示。一般情况下,Hav只对禽类感染,是不影响人类的。也就是说,每种动物发生的流感多是自己种族内部的问题,一般不产生交叉感染,对于其它的动物不构成威胁,但是对于一些高致病性禽流感,如H5N1、 H7N7等,不但会引起家禽大量死亡,且有直接感染人类的能力,危害极大,死亡率很高。

我国饲养家禽十分普遍,人与家禽接触密切,一旦一个地区鸡群发生瘟疫,病毒可以通过交易市场、空气气溶胶等形式传播流感病毒。当人们把病死的家禽拿回食用,或是养殖场工人和农贸市场的商贩,与病禽接触密切,就有可能感染。此时,被感染后的病毒仍是禽流感病毒,和人们流感病毒不一样,其感染人的概率不会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会不断的发生变异,并使更多的人与禽类发生感染。

目前,确诊的人感染的禽流感病毒,仍是鸡禽流感病毒,尚未发生抗原位移。抗原位移或基因重组,有一个生物学特性,就是禽流感病毒必须首先发生变异。2004年从瘟鸡体内分离到的H5N1病毒株,与1997年和2003年香港发生的H5N1型病毒株有着明显的不同,这表明禽流感病毒正在不断的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医学上称之为“抗原漂移”,尽管禽流感病毒目前仅在较小程度上产生变异,但它对人类还是一个全新的病毒,传播到何种程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异,直至抗原位移,谁也无法预测。这也是人类倍加关注的理由。

在此,需要提醒人们不仅要关注禽流感问题,同样要注意其它动物的流感。例如,与易于感染禽和人流感病毒并不发生基因重组的第三种动物(如猪)的流感。2004年,在越南发现的猪感染禽流感的个案,在猪的身上发现了禽流感的基因结构,但是还没有找到猪发病的证据。不过这提醒我们要警惕周围的其它的动物有否感染。因为,像猪等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将来发生禽流感感染,将会很容易传染给人,人类和猪的基因相似度远大于和禽的相似度。

有人认为,候鸟可能是禽流感主要传播者,日本禽流感的发生说明了这一点。日本发生疫情的养鸡场周围是个湖泊,通过检测湖泊上的候鸟基因发现和这次流行的禽流感是一致的。科学的证据证明了禽流感是候鸟传播的,因为这些候鸟在湖泊上栖息,还可能到周围的养鸡场去吃饲料,把病毒传染给饲养的禽类,造成禽流感的流行。

随着气候的转暖,在我国各种候鸟将向北方迁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传播疫情的风险。野禽、家禽都面临着禽流感的考验。因此,提醒家禽饲养者,特别是养鸽人注意,鸽子属于禽类也是禽流感易感染的物种,目前正值回春季节,建议不给鸽子放飞,以免与外界野禽接触,增加传播禽流感的危险。并加强对家禽例行常规检疫和保持群体家禽养殖环境卫生,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方式,不乱捕、乱吃野味。

链接:依据历史模式,流感流行的发生频率是一个世纪出现3到4次,当新的病毒亚型出现,将会更加容易使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然而,流感的全球流行发生是不可预测的。在20世纪最大的流感全球流行爆发发生在1918-1919年,导致全世界44万到54万人死亡,跟着的流感全球性流行发生在1957-1958年间和1967-1968年间。专家认为,另一次全球性流感流行是不可避免的,很可能近几年就会爆发。更多的流感专家提出快速筛查香港1997年整个家禽中可能感染的群体,将可能有助于避免一次大的流行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