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7:4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化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化论文

篇1

1.1具体项目实例

在山西进行的多方面农业项目建设中,文水县做得比较好,已投资2.7亿元,在全县13个乡镇成立了人才引进和劳动力转移协会,22个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并且还建设了1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上迈出了一大步。22个重点项目中,既有出口西兰花标准化基地、葡萄温室试验示范基地、设施蔬菜示范园区,也有肉鸡养殖示范园区、貉子养殖基地等。其中瑞驰景田的200hm2西兰花种植基地成为全省最大保鲜蔬菜出口备案基地,产品远销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西兰花种植销售收入达到195000元/hm2,利润75000元/hm2,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间接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北国风特种养殖第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第二期工程正加紧建设,已饲养貉子1.2万只。目前文水县在大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农业产业已基本形成十大产业链条,模式也日渐成熟,对促进农业化进程的效用非常明显。

1.2项目推进山西农业化进程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也获得相应提升,与此同时,受到加入世贸组织后期保护层被掀开的影响,我国农业面临的竞争也在日渐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山西省具有“农业大省”的标签,如果没有注重对农业模式的更新优化,那么这个标签迟早被替代。为了提升自身的农业实力,山西省积极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并在实践中发挥其实际效用,使农业项目的效益转化非常明显。

2结语

篇2

1.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手段在农业生产中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生产手段的先进与否、效率高低都影响了生产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是推动农业和国家经济的最大劳动力。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的丰产丰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中以机械动力代替传统的人力和畜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规模有了巨大的跨越,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大大推进了新型生产力在农业中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巨大变革,打破了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其大范围的实现使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迈进了一大步,并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的衡量标准。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技术水平,作为其中基础性设施的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和广泛应用是关键所在。

1.2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首要环节,在农业机械化中大量引进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成为重要组成成分和推动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在极大程度对农业的生产环节进行了改进,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病虫害防治设备以及洪涝灾害设备等机械化设备都在当今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们的使用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便利,方便和推动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先进的机械设备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生产能力,近年来我国已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在我国中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使机械化设备得以有效地在农业生产中实施,两者协调共同作用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农业先进科学生产技术的高效性在其中得以展现。

1.3农业机械化优化生产绩效

农业生产发展的目标是农业生产绩效的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生产绩效的提高有很强的优化作用。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更加优质和高效,它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作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力,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使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大提高,实现农业生产绩效的优化,促进农业生产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1.4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在生产环节中以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运用大量先进的农业机器设备,引入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智能化,在机械使用过程中对农民的技术水平进行训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意识,使其素质在本质上大大提高。这些高科技的新机器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使农民成为高素质的劳动力,成为能够对生产机械进行操作和管理的具有高素质水平的技术掌握者,有能力走在新农村建设的最前线。

1.5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重点,然而由于现代社会中的污水排放、农用化学品污染等问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业机械化引进了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机械灌溉技术和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等高新技术,对生态环境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告别以往将化肥撒施或浅施的不合理使用方法,防止作物不能吸收的化肥残留在土地中对土壤的结构产生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深施化肥有益农作物的吸收并且对土壤的破坏大大减少。机械灌溉技术克服了传统农业灌溉过程中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并且容易造成土壤的冲刷等缺点,有利于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机械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减少以往因多余的秸秆稻草腐烂或燃烧导致的环境污染,将秸秆还田改善土质,提高土壤养分,使秸秆的作用得到充分利用并避免了环境污染。农业机械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总结

篇3

1.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出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据调查,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31万个,比2006年增长132.2%;带动农户4亿户,户均增收3900多元。2010年,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万多亿元,净利润6700多亿元,当然这些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中居于首位的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截至2010年底所占比例也是最大占41%,合作组织带动型约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约占12%,其他类型约占14%。由此可见,目前由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的生产是中国农业产业化主要的组织方式。

2.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但地域发展不平衡,存在一定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中国各省区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而东北地区推行农业产业化稍晚于南方沿海及山东,河南等省份,因此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水平还很低。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龙头企业少(据统计,中国有60%以上的龙头企业分布在东部,仅有10%以下的龙头企业分布在中西部),农产品加工层次低,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健全,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组织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拉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1.龙头企业规模小,虽然近年来中国龙头企业数量增加了不少,但规模大、竞争力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不多。

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数目仍相对较少,且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小。据统计,各类龙头企业近9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近6万家,过亿元的达8000多家。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且主要从事从产品粗加工。而农业生产力方式需要转变,农业的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中国农产品的价值链需要上移,这些都离不开技术。但现在中国的科技部门大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多,对农业领域涉及得甚少,农业的教育和科研和农业的生产也没有形成有效地结合。现有农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农业就业的比例也很低,农业科技知识力量缺乏。农民盼望科技,却不懂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获取科技,这是农业产业化迈不开步伐的重要影响因素。

2.契约关系的保障效应低下。

主要表现在农户和企业间的非对等的关系。首先是由于企业所拥有的完善的组织机构、治理结构、营销系统,决定了它处于优势地位;而大多数农户经营规模小且高度分散缺乏相应的组织支撑,资金、技术力量薄弱。因此在订立契约时农户往往是出于劣势地位。其次由于公司和农户间的目标利益不同可能导致的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败德问题。企业的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而对农户来说,他们在意的是农产品自身的销售是否能收回成本,增加收入。因此,当公司出现经营困难的状况,或者合同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很多时,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利益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卖给其他公司。以上所述的违约情况相当普遍,这样必然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健全和完善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1.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搞好龙头企业建设,能带动多种农副产品的开发。具体做法有:

(1)发展一些机制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利用龙头企业额的规模优势加快技术改造,增强实力,使其能够发展成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

(2)将重点放在农产品价值链的提升上,选择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利用现有的农业教育和科研院校联合创办高科技示范农业园,兴办农业基地,进行专业生产合作。

(4)加快龙头企业的科技进步,与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共建开发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创新提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从而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因此要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创新升级应该着重于三个方面。

(1)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使科技力量在农业产业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新品种开发、引进、培育中发挥龙头作用,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纽带服务作用。

(2)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建立灵活高效实用的培训体系,巩固完善培训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使农民能在产业化链条中使得科技服务充分发挥驱动作用。

(3)技术创新应该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为导向的。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经济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性,促进农业生态持续协调发展。

3.利用契约来完善现有的制度安排。

(1)降低交易成本。

充分运用好股份合作制的经营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紧密结合的组织形式。是农户入股龙头企业或者与企业一起组建合作制企业,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产为纽带联结起来,使双方收益趋于一致,就可以大大减少农业产业化运作中的运行成本,此外,可以加大合作社的资本积累和培养大户,且保护资产价值的相对稳定。

(2)增强公司和农户的资产专用性投资,稳定契约。

篇4

1.农业企业信息化项目技术复杂程度高。农业企业因为产品为种植作物,其生产经营受种苗、气候、天气、环境、土壤、降水、员工经验、管理经验、植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其信息化需求更难以把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比一般工业企业项目管理的难度更高。

2.员工信息技术程度低,导致项目实施难度高。如前所述,农业企业因受制于往前传统的种植和生产管理模式,具体的基层管理人员甚至子公司经理的信息化技能严重欠缺,且年龄偏大。知识转移的工作量困难较大,信息化技能培训的难度较高。

3.信息化建设项目员工参与度低。农业产业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企业中存在一定的保守、对新事物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等文化习惯,也导致企业员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参与意愿较低。

二、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化项目内在因素对进度的影响。(1)因农业企业的生产特点,导致进度受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因需求分析受以下几方面的影响:①需求提出的局限性。由于负责人职位问题,很少能够熟知全局业务运作,所提出的需求的完整性因人而异。②需求描述的复杂性。需求的完整描述不仅面面俱到,内部的关联性很强,错综复杂。③需求审查的随意性。面对如此繁杂的需求分析与描述举行的需求评审,并不能对需求描述作深入细致的分析。(2)低估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低估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实现的条件表现在低估技术难度‘低估协调复杂度、低估环境因素这样几个方面。

2.组织保障体系对进度的影响。(1)根本导向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内部协调不力、没有形成合力,则最终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基本准则和导向,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都必需加以强调,否则,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效将有极大的影响。(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项目组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其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矛盾、控制进度、维持运转和指挥决策等。作为一个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较重的农业企业,不可能成立项目式的项目管理组织,该项目的管理组织成员是由各部门抽调搭建成的,项目的项目组是矩阵式的组织构架,矩阵式组织构架既有项目组织注重项目的特点,而项目成员又是某一职能部门的成员,从而造成协调上的不利因素。

三、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1)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最后,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2)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1)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因此,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2)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到,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篇5

1.1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综合性落后,农田的有效灌溉率低,灌溉能力普遍减弱。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方用电不保障,安全隐患多。基础条件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基地建设,制约着产业化的发展。

1.2土地流转难度逐渐加大

农业现代化就是为降低生产成本,为农民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产业化的必经之路.长期以来,农民思想上形成的土地是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个观念还没有改变。流转行为不规范,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不健全,承包纠纷处理较难等因素,影响土地连片流转的正常进行。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1.3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大部分初中以上的毕业生都转移出去或从事别的行业,在家务农人员文化学历不高,年龄偏大,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

1.4产业化经营拉动力低

农业仍以农户家庭经济为主体,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大部分农产品以原料形式外销,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商品率及附加值低。农产品种植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相当一部分农产产品仍停留在低层次、低效率的发展阶段。由于龙头企业偏少,对农业生产促进作用不明显,这些都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推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公共设施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要下力气搞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扩大灌溉覆盖面,提升灌溉质量。要完善投入体系,引导农民投资投劳搞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要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巩固和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积极兴办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2强化素质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开展技能培训。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和农民工培训工程,让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增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能力。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另一方面,普及素质教育。依托城职联校,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2.3突出抓好产业规划

篇6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其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并充分利用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从而抓住了难能可贵的发展机遇,率先进入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而与此相对,在广大中西部地区,还存在着众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传统农区就是这一类地区的主体。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如果这种区域发展失调的状况不能及时得到改善,势必将严重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动态均衡,进而制约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根据传统农区的自身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选择科学可行的发展路径,以加快这类区域的工业化进程,进而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上的全面转型,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1选题意义

而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研究我国现阶段传统农区的发展路径问题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大都以新古典经济学派的模型为基础,将资本与技术视为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极力推崇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作用;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则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出发,竭力强调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将市场经济制度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此外,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给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寻找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经济增长的途径,但它在如何发现这种比较优势方面,以及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比较优势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何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发展问题方面却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此外,从国内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大部分研究二元经济转型的学者都是从整个国家出发来研究转型与增长问题,缺乏对国家内部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对比研究,即使有也很少能站在欠发达区域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不容易发现影响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型与发展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很难为这些地区寻找到一条具有较大实际操作价值的具体发展路径。因此,本文认为,如果能在综合利用这些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有关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工业化与转型发展的分析框架,从而给传统农区如何启动工业化、如何转型,两者的步骤与次序以及整个过程中的动力机制问题都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应该说在理论上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1.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工业化与农业关系问题的阐述,刘易斯在((二元经济轮))中认为,农业是被动的、附属的部门,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工业,农业部门只是起着输送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之后,美国的拉尼斯和费景汉对此作了补充,海亚密和拉坦则全面地分析论证了工业化对农业的各方面影响,他们认为,工业化对要素市场的影响也许比对产品市场的影响更加显著,工业发展增加非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由于工业专业化和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新知识应用的结果,使工业部门生产的现代农业投入,如化肥、机械的成本不断降低。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还通过提高支持农业研究的能力,扶持农村普通教育和生产技能教育的能力,支持发展更有效的交通和通讯系统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农村服务的自然和社会基础设施的能力,从而对农业生产率提高作出贡献。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城乡分割的工业化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带动传统农业的改造,在农村单一经营条件下,工业的发展也未获得稳定提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支持。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屏弱的传统农业与高速推进的工业化之间的矛盾,成为整个工业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矛盾。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农村工业化之路。因为,农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农业的稳定发展有巨大作用。农村工业是从农业里土生土长出来的,农业是农村工业的母体,而农村工业的发展,又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推动了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物质等方面支持农业,成了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关于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阐述,国内学者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切实可行的路子应该是走自然资源节约,技术优先发展的道路,走生物技术现代化和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农业现代化技术相结合,机械工具以及半机械工具和手工工具相结合的道路,采取高就业、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以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距与城乡差距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武装农业为支柱,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实行集约化经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途径,在国家对农业实施有效保护政策和协调工农业顺利发展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分阶段、分地区、分类型,逐步把传统农业建设成为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

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加农村工业化,其发展道路应该是走集约持续农业、即集约农作、高效增收和持续发展的路子。关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问题的阐述,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就是非农化、即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的过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出路在于城镇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除与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同步推进,运用现代常规技术、尖端技术与我国传统优秀技术相结合外,特别强调要采取工程建设的方式,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同时,应在继续完善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则对中国的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提出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工农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以及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的提倡与推行,不仅在20世纪末、而且在21世纪都是不可能、不必要的。其原因在于,中国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市化所需巨额资金难以落实,现有城市吸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城市隐蔽失业较为严重。因此,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与中国的国情难以相符,超前性太大,可操作性太小。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在实现生产条件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向生产技术、经营体制、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转移。中国农业现代化应是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综合考虑、全面发展。因为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利,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知识化“四化”联动,同步推进,互相促进。其中,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农村工业化是动力,农村城市化是载体。中国农业现代化应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关于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的阐述,国内理论界一致认为,其内涵和实质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

1.3研究框架与方法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传统农区概念的界定含糊不清,本文首先运用了经济学及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指标,对传统农区的区域特征及地域分布作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本文所确定的研究方法,就是为达到研究目的所采取的基本手段的复杂性,本文准备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研究。

2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压力现状评估

2.1研究区域的选择与界定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传统农区的概念。简单地讲,本文所要研究的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主要为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这些地区大都身处内陆,缺乏可供开采加工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口众多但思想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从具体地理位置上看,根据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省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东北、华北和黄淮三大平原的全部”。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学所研究的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实际使用时常以行政区划界限为界线”。

2.2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压力评估

现阶段,传统农区要想顺利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社会的转型,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卓有成效的发展道路。就目前来讲,通过劳动力外向转移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不失为一条这样的道路。正如前文所述,传统农区人多地少,农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且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自然经济时期,再加上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一般都严重滞后,无法有效地就地消化、吸收农业领域大量冗余的劳动力,这就又进一步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一切都决定了劳动力剩余问题是传统农区实现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归根到底,一切发展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以此为突破口,逐步实现农民增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等一系列目标。为了对本文的研究对象—传统农区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现状有一个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我们下面利用数学建模中的常用方法之一—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从而对传统农区(以河南为例)当前的农业人口压力程度作出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估,这样在后面的分析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才能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在人口自身压力的衡量方面,我们选取农业人口比重、文盲率以及近几年平均人口增长速度等三项指标作为代表,这些指标虽不能立即对改变当地人口压力的大小,但却有着一定的滞后效应,因此也列入考察行列

3博弈因素分析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日益深入,跨区域的劳动力流动渐成规模。诚然,这种域际间的流动给落后地区的农民带来了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劳动力输出区并没有由此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进而走上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道路。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将“劳动力转移带动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这种发展机制的前后阶段很好地衔接起来,通俗地讲,也就是没有将“富民”成功地转化为“富区”。那么,制约这种转化得以实现的障碍因素都有哪些呢?

3.1思维方式与理念

思维模式过于保守,小富即安,是很多传统农区农民的共同特征之一。一般来讲,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背井离乡、抛妻别子地出去打工;而一旦被迫外出之后,又通常会满足于每月的几百元钱,不思图作更进一步的发展规划。务工收入的绝大部分一般也都是用于建房等传统的家庭支出项目上,这就对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产生不了多大的带动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目标。因此,改造传统农区劳动者的思维固式是推行整个发展机制的关键所在。这一方面需要农民自身解放思想,敢于走出两亩薄田去谋生,敢于到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接受冲击和洗礼,敢于有意识地积累创业的资金与经验,敢于把有限的务工收入投入到创业、扩大再生产中去,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尤其是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将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小农意识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观念并逐渐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归根到底,一个地区的发展还是要靠人的发展,只要人的问题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乃至整个传统经济社会的转型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此外,对那些劳动力大量流入的发达地区来讲,也需要改变自己长久以来的固定思维模式与思想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上,即很多岗位都存在着对农民工的歧视现象,大部分农民工只能从事那些苦、脏、累的工作,而很难有机会进入有前途的职位空间,这对务工者的成长是很不利的,而且也不利于整个劳动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3.2制度环境与交易成本

如前所述,传统农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人员思想观念保守,机构办事效率低下,小富即安,缺乏长远的发展目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市年年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外出招商引资,签订的投资协议也不少,但往往能落到实处的不多,能在投资地落地生根、发展壮大的就更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环境太差,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传统农区吸引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虽说能够避免一部分交易成本的产生,但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环境建设的问题,不能切实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不必要的协调成本,传统农区就无法真正走上拥有自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这方面,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是传统农区政府应该着重抓好的主要工作之一。其次,户籍制度也是限制“劳动力转移带动工业化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因素之一。所谓工业化、城镇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大量劳动力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农村转向城镇,但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却并没有给这种转变创造多么有利的条件,相反还制约着它的顺利实现。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已经开始有所松动,并带来了明显的积极性效果,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渐成规模的“民工潮”就是最好的例证,其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说也是功不可没的。但也不可否认,户籍制度方面的改革还很不彻底,城市户口依旧还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融入现代社会的主要障碍之一。再次,当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传统农区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我国目前实行的还是土地国有化政策,土地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据调查,由于在外务工的多为农户中的主要劳动力,剩余在家的则多是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之类,俗称“386061”部队,这些人的劳动能力较差,因此大量的农田只能以极低的价格转包给别人,还有的甚至干脆处于抛荒状态,从而给我国本来就比较紧张的耕地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但如果土地能够比较顺畅地合法交易流转的话,一来可以使外出农户免除后顾之忧,并获得一部分创业启动资金,二来也可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集中化与现代化经营。当然,土地制度的改革不是一件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政策法规、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农区工业化博弈的选择

4.1传统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与调整方向

传统农区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北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大宗农副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传统农区具有明显的要素察赋、经济活动等方面的特征。具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内其功能表现为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对外表现为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系统的运行中扮演着有别于其他地区的角色。农区产业结构现状:以河南省为例,200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为:21:48:31,尽管第一产业比重在过去20多年中降低了20个百分点,但仍然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具有显著的农业大省特征;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61%,高于全国10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占全省人口的25.8%,比全国平均人口低10多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明显偏低。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一是工业经济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总量仍偏小;二是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三是工业化程度低,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滞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农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原则及农区实际,显然,目前农区产业结构调整仍处于资源导向阶段,亦即立足本地优势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层次,走有区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4.2工业化内涵辨析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替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这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n”型变化。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依据若干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在传统意义上对工业化的理解,仅指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即与农业化时代相对的工业化时代。它是指18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历史性发展过程,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引起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标志着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一个新飞跃的开端;另一方面,工业化不仅是工业部门的工业化,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即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的过程。就物质生产领域而言,工业化包括工业的工业化和农业的工业化,正如张培刚同志所言:工业化“可以表明以往两个世纪中经济和社会的主要变化,而且将工业发展和农业改革都包括在内。简言之,工业化包括农业及工业两方面生产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国内外有关专家还根据工业化对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方面,提出了衡量工业化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工业化社会可用产值(或增加值)标准和劳动力标准来共同衡量。标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农业增加值比重;标准之二:从事非农产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超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劳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满足了以上两个标准,称其己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如果两者都不满足,称其还处于农业化社会;如果满足其中之一,称其进入了半工业化社会。权威专家还认为,工业化不只是工业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事情。工业发展的重点在“工”,工业化的重点在“化”。化者,乃变革、改进、创新之意,是某个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含义是现代大工业的发展,使一切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国民经济中原来独立于工业之外的经济活动,纳入工业发展的轨道;使一切不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经济运行机制适应工业发展。现代工业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将大部分农村居民“化”为市民,将传统农业文明“化”为现代工业文明,是工业化的真谛。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早年曾提出了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不但包括制造业、而且包括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在内的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并认为农业的生产函数或要素组合方式的进步也是一种工业化进程的表现形式。这个定义的意义在于,对于传统农业大国而言,尤其是中国,单纯以非农业的份额大小来衡量工业化的进程,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原有的工业化国家,而这个定义却说明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即使农业的份额偏大,但农业的技术水平很高,同样也可以看作是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国可以单纯的发展农业成忽视工业部门份额的扩大,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即恩格尔系数的下降等过程,工业部门的扩大是个必然的结果,但也不排除一些发展农业生产非常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和国家可以以农业为主。其实这个定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于政策的制定而言,追求工业化并不是单纯追求非农业或工业的比重的上升,非农业就业人口或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的上升,农业的工业化也是工业化过程是所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而其农业又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也曾撰文指出,科学的农村工业化定义应该是把农村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大量地吸纳到工业生产的循环过程中去。由于国民经济是高度复杂的整体,而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法完全认识经济发展内在的复杂联系,无法顾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比例关系,割裂了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使得我国的工业发展与工业化严重脱节,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发展,形成了有“工”无“化”的格局。相比较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和贡献而言,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作用明显薄弱。众所周知,由于对工业化内涵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我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战后工业化起步以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始终推行以牺牲农业换取制造业发展的工业化战略。这种战略从其推行的开始,就对发展中国家战后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起着强化和加固作用。从另一种意义而言,这种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又必须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作为前提和手段,由此形成了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工业化”一“城乡分割”与“工农对立”一“二元结构强化”的“累积性因果恶性循环”。因此可以说,不恰当的工业化战略,是我国“三农问题”得以产生、并形成并呈“积重难返”之势的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因此,对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制定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反思,为走出“三农困境”寻找出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4.3农区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论农业产业化》一文中,把农业产业化定义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以此为指导,我国农业及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但理论与实践的结果也表明,农业产业化远非农村工业化,它着重解决的是如何使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而较少涉及产业升级问题。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一是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通过利益纽带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二是在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三是在生产经营目的上,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使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得到提高,逐渐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农区工业化则是农区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为了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资源能充分发挥效能,使农民能尽快脱贫致富,在搞好农业的同时,由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依托市场,依托农村小城镇,发展农村现代工业,使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力占到农村总劳力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农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城市水平。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不等于实现了农区工业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组织形式、经营体制都还很不完善,还不能说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更低,即使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也不等于实现了农区工业化,离农区工业化也还有一段或长或短的路要走。就农业产业化自身而言,也只是仅仅强调了“产业化经营”这个微观层次概念的研究和实践,而距离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还相差甚远。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尽管存在着上述区别,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重要的联系。首先,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具有相同的经营规则。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都是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

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产业化与农区工业化都无从谈起。因此,农业产业化与农工业化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经营规则进行经营。其次,农业产业化是通向农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样,农业是工业的基础,没有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很难有农村工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是通向农区工业化的重要途径。第三,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仅仅依靠农业产业化是不够的。其实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链条的拉长,农业产业化必然会走向农区工业化,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继续。总之,农业产业化和农区工业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区别,但更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和互动的。农业产业化是农区工业化的基础,农区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延续,农区经济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和农区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和最终目的。离开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性作用,试图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农区工业化是不可能的。同样,离开农区工业化的带动作用,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也是不可能的。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农区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加快本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尽快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首要选择。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基础,传统农区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应使工业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甚至包括城镇化)相结合,以避免有“工”无“化”、工农割裂的局面再次出现。综观世界不同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前都曾有过一场农业革命,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在农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后者出现了城镇繁荣与乡村贫困并存、城乡差距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使得工业化难以为继。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带来了农业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环境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基于以上分析,认为,传统农区在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工业化发展路径时,应着眼于工业化与推进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期达到用工业化解决农区农业比重过大问题,用城镇化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用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的效益问题的结果。

5对策与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从前面的计量分析以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现代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即使在所谓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这样,这就一方面对工业化的推进形成制约,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传统农区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空间与居住间的扩大。因此,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国家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从而为传统农区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社型创造有利的条件。

2、加大对传统农区的教育投入,尤其是要增加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

教育水平的提高将是改造传统农区农民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农区农业劳动力大量过剩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导致思想不够开放,不敢轻易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几亩薄田外出闯荡谋生。一旦他们的文化素质上去了,了解的信息增多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在综合权衡利弊之后打消原先的顾虑,勇敢地离开土地到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中去谋生。此外,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知识、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传统农区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质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高素质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对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不利影响。再次,转移后的劳动力究竟能否迅速积累起必要的资金与能力,从而实现由单纯的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身份转变,最终带动整个传统农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也需要有非凡的魄力与开放的思想作保证,而这又是离不开对教育层次的要求。据统计,目前传统农区农民人均受教育水平不到8年,而一个人的收入与其所受的教育是成幂指数增长的,这就导致了农民祖祖辈辈都无法摆脱窘困的生活,因此教育对传统农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来讲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因为教育收益滞后性的存在,农民往往不舍得大力投资,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合理加以引导。除了义务教育不可松懈之外,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力度也是提高传统农区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但会有利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更有利于城市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3、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后期转变,引导整个发展机制逐步稳妥地推进

即使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对称的现象依然存在,处于相对封闭、闭塞环境中的传统农区农民更是深刻感受到有效信息的匮乏。据调查,目前绝大部分外向流动的农民所利用的信息途径都是亲友、同乡等所谓“人带人”的传统信息机制,效率可想而知,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的特殊地位,充分发挥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优势,及时将外界的有效信息传达给农民,并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加以适当的教育培训,从而保证前期流转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引导外出劳动力“智力回流、返乡创业”阶段,也需要政府把握好合适的回流时机,选择好合适的回流对象,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尤其是要切实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一些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从而为企业在传统农区的生存成长、发展壮大创造最适宜的制度环境。

篇7

依据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所确定的行为模式,则像一支无形的手,指导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左右企业的活力、形象和业绩,并在紧要关头能指导企业把握机遇、做出及时正确的抉择,促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建立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在超越制度之上实现员工的自觉管理,必然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

二、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更新的着力点

1.建立与企业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相统一的企业理念

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应该首先从企业文化理念开始,而企业理念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企业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相统一,才能成为企业的精神动力。在制度文化方面,需要按照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建立现代企业集团管理体制,使企业制度健全、职能划分明确、运作规范高效;在行为文化方面,需要构建学习型、拓展型、创新型工作团队,在重要战略的制定和决策,业务流程和经营管理理念的优化提升等方面,做到让广大员工参与,在讨论、交流、竞争中实现自我超越;在物质文化方面,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更新产品、服务、技术质量,美化车间、厂房、设备设施等工作环境风貌,提升员工各项福利待遇等,并通过有效宣传重塑农垦企业新形象。总之,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战略而存在,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创新、竞争和客户导向。

2.把提炼企业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农垦企业文化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针对当今社会转型多变、经济观念多元、企业集团文化理念不明等现状,企业文化理念建设需要企业集团高层充分重视,通过广泛征集一线员工、职能部门的意见,召开企业文化研讨会等形式对集团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梳理和可行性论证,初步确立企业集团核心价值理念。然后组织专门力量把核心价值理念融合进企业的管理制度、行为准则,根植到员工的价值观、信念中。经过生产经营实践中的检验、磨合、修正,最终确立起包括企业制度、企业行为、企业精神,以及三者综合凸显的企业形象等为内涵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3.设计富有农垦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根据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促成的经验,结合未来市场的预测和农垦企业的行业特点、资源状况、发展战略、经营特色等,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出符合农垦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1)是超越现状、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的企业精神。要始终坚持满足现状就是落后的企业哲学,建立超越现状、敢为天下先、创新产品设计和社会服务的企业价值,锻造人企合一、人人合一、讲求效率的团队精神。

(2)是科技兴农、科学管理、为民富民的经营宗旨。以科技兴农为支撑,发展资源节约、技术密集、环保高效、产品安全的现代农垦企业,规范现代企业经营模式、运行机制;以创造财富、提升职工生活质量为经营宗旨。

(3)是以人为本、人才强企、效益激励的用人策略。以人为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认同载体,通过给予员工理解尊重、关心依靠,组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学习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参与激情向心力。

(4)是资本运作、市场主导、快速应变的经营机制。适应当今金融资本流转环境,确定资本化运作、产业化经营、都市化服务的经营方向,产品和服务的发展顺应主导市场化、竞争有序化、应变快速化的经营机制。

篇8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网络信息化技术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农业是与信息化同步的农业,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物联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在农业信息化上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发展重点是朝着微小型、可靠型、节能型、环境适应性、低成本、智能化方向发展。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范围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管理方面。通过智能传感器实现环境信息的实时采集,通过智能分析系统或数据挖掘技术,给予智能决策。例如,监测天气和联网气象部门数据,做到天气提前预报与预防工作;联网水利部门数据,为服务于防汛抗旱工作,及时监测雨量、水质、水量相关信息,协助农田灌溉。在灌溉系统中,通过感应土壤、空气中的水分和湿度,并在设定条件下与接收器通信,控制灌溉系统的阀门,有效实现智能化灌溉。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生产到流通至销售环节缺乏监管,加大农产品监管力度,将农产品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而物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运用追朔系统综合应用农产品电子标签及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信息自动采集与传输技术,云计算,建立供应链跟踪与追朔体系,将其用于个体标识,结合无线传感网络,手持设备,以及终端数据库,以便跟踪相应产品的生产、加工、批发、物流、零售等各个环节,实现数据的有效追踪和业务共享。三是生态环境管理方面。运用无线传感器智能网络,建立精准控制系统,进行农作物田间生态环境控制,根据参数的变化,检测收集土壤温度湿度、大气气压、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从而适时调控灌溉系统、保温保湿系统,确保最好的生长环境,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一的标准体系相对滞后

当前,各个企业、行业都根据自己的特长定制标准,各自为阵,且物联网发展过程中,传感、传输、应用各个层面的技术层出不穷,应用接口不规范。专用网之间,无法实现联网,不能形成规模经济,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更不能降低研发成本。同时,正处于初创阶段的物联网技术标准,无论是在国际上还是国内,尚未形成一整套技术体系,缺乏协作和跨国合作。

(二)物联网技术有欠成熟

RFID技术和传感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技术核心,尚未全面进入产业化。而如今国内的RFID技术仍旧以低频为主,高频RFID刚进入产业化初期,传感器、RFID、仪器仪表、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等80%以上依赖进口、海量数据处理、云计算基础架构、中间就件等缺乏核心技术,全系统集成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

上与国际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国内三大移动运营商以及中兴华为这类系统设备商均已是世界一流水平,但物联网的产业化必须需要芯片商、传感器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协作,所以我国要发展物联网,在体制上需要加强广电、电信、交通、水利、农业等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建设,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体质优化改革。

(四)物联网应用在设施农业上

需要考虑前期投入和利益分配的问题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依靠农民自筹资金的困难相对较大,政府应当出台合理的政策,利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资金的投入,吸引企业投资或政府担保贷款,以解决前期投入问题。尤其是在实验室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资源不足、地形及自然环境复杂,传感器及线管设备成本费用较高。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价格较低,设备及器件费用高,这就使得电子标签等设备不能应用到单个产品上,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

(五)信息安全面临的长期挑战

除了要面对移动通信网络的传统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其他的特殊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是由大量的机器设备构成,缺少人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并且数量庞大,设备集群等特点,会面临物联网设备、感知节点本地安全问题,传输信息安全问题,以及核心网络传输问题。

三、展望

篇9

广东省陆地面积为17.98万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其中耕地面积312万hm2,林业用地面积1025万hm2,荒草地面积57万hm2。山地占全省面积31.7%,丘陵占28.5%,台地占16.1%,平原占23.7%。目前的机械化作业情况为:机耕面积3264.63km2,机播面积117.39km2,机电灌溉面积1745.08km2,机械植保面积1264.61km2,机收面积1310.92km2。农业机械化方向主要以水稻生产、园艺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牧水产生产为主,特色优势现代农业机械也已初具规模。截至201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414.2万kw,农业机械化投入经费为245944.98万元,经营效益1321730.28万元。表1为2011年广东省农业机械化的分类统计信息。广东省农业机械主要以水稻种植与收获机械、设施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水产与园艺作业机械为主。

2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广东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条件和农业结构,其中地形条件决定种植结构的组成,广东地区的农业结构主要由种植业(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等)、水产养殖业、禽畜养殖业等组成。因此统计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区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结论

(1)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珠海以种植水稻、蔬菜、水果、园艺花卉等为主,建有相当规模的农业现代化园区,农业生产技术手段与经营方式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今后要利用国内外市场的有利条件重点推进园艺产业、池塘养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高效运作区域。

(2)汕尾、揭阳、汕头、潮州农业较发达,近年来在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推动下,农业机械推广已由平原地区向边远山区推进。进一步的发展重点应以促进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

(3)湛江、茂名、阳江属于季节性干旱地区,水稻耕种面积较大,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有一定的规模,水产养殖、畜牧以及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农机化技术水平也逐步推进。另外应重视发展水果、蔬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

(4)韶关、清远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机械化,农机的消费从以前单一的拖拉机逐渐向丰富、先进、适用的新型农业机械转向。加工粮食的分离成套设备及油料作物成套设备,薯类加工与茶叶加工等设备的使用量陆续增加。此外该地区有的特色产品如茶叶、竹笋、菇菌、果品、药材等机械设备也都有新的发展。

(5)梅州、河源以水稻、蔬菜、水果和茶叶的种植为主,地形上主要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南方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较大空间。另外要以发展名优、特农产品和畜牧业为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和畜牧业养殖机械化,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

篇10

八十年代以来,吉林省农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全国1/25的耕地,为全国提供1/10的商品粮,1/5的专储粮和1/2的玉米出口量,粮食生产10年跨跃了3个台阶。吉林省的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决定因素是坚持不懈地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动力,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的科技进步。

1、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2、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吉林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4、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5.1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了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结合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市(州)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