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盘点流程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固定资产盘点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企业;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关键业务;流程
近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发展壮大,学校注重加强办学内业建设,不断提升各类办学资质,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因此,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面开始实行自行管理和核算模式。学校内部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已相对完善,但实际业务流程上还有一些不规范之处,导致操作上出现混乱。
一、 固定资产增加业务流程
(一)固定资产购入环节
固定资产的购入,须经需要固定资产的部门申请,部门单位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购入。经批准后由学院物资采购部门根据固定资产所需部门提出的要求购置固定资产,并签订购置合同或协议。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使用部门(申请)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财务经营处供货方(签订合同/协议)
(二)固定资产验收环节
固定资产验收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供货方、使用部门和纪委、工会组成验收小组,区别固定资产的不同取得方式进行验收工作。外购的固定资产,对于一般设备到货验收,由设备管理部门组织财务经营处等部门根据设备到货交接凭证、装箱单与实物进行核对,现场共同验收。在办理固定资产验收手续的同时,使用管理部门应完整地取得产品说明书及其他相关说明资料。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资产管理部门/供货方/使用部门/纪委/工会组成验收小组(验收设备)根据设备到货交接凭证、装箱单与实物进行核对,现场共同验收
(三)固定资产审核记账环节
由后勤管理处专门负责人对固定资产验收单进行审核,保证固定资产采购业务有效性、合理性;由财务部门对购入的固定资产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及固定资产登记簿,让后根据这些单据填制会计凭证,保证固定资产购置业务会计记录完整、真实、准确。
具体业务流程如下所示:
后勤管理处(对验收单审核后)财务部门填制会计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卡片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薄
二、固定资产使用业务流程
(一)固定资产的交接环节
经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由后勤管理处填制固定资产交接单一式三联,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各一份,作为登记固定资产台账和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的依据;对于经营性租入、借用、代管的固定资产,设立备查登记簿进行专门登记,避免与学院的固定资产相混淆。
其业务流程如下所示:
(经营性租入)设备查簿
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后勤管理处(填制固定资产、交接单一式三联)财务部门/后前管理处/使用部门
(二)固定资产实行“定号、定人、定户、定卡”日常管理环节
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固定资产编号,对每单项固定资产分类、分项统一编号,并制作标牌固定在固定资产上;根据“谁用、谁管、谁负责保管维护保养”的原则,把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落实到使用人,使每个固定资产有专人保管;以每个部门为固定资产管理户,设兼职固定资产管理员,对部门全部固定资产的保管、使用和维护保养负全面责任。调入增加时,登记卡片、台账,登记固定资产的调入日期、调入前的单位、固定资产的统一编号、主机和附件名称、规格及型号、原始价值和预计使用年限,以及开始使用的日期和存放的地点;调出时,登记固定资产的调出日期、接受单位和调拨单编号,并注销卡片。其流程如下所示:
实物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编号教学系部固定资产管理户/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户/中心馆所固定资产管理户/后勤保障固定资产管理户/社团组织固定资产管理户固定资产管理员保管/使用/维护保养
设备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持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定及流程,单人使用的设备由操作者负责,多人操作的设备实行班组长负责制或包机负责制。新设备投入使用前,要制订出操作规程和维修规程;设备使用人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设备使用人对设备要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所有设备都必须严格按照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和完好标准进行使用与维护。
三、固定资产处置报废业务流程
固定资产报废的主要业务流程如下所示:
设备管理部/财务部门/技术部门/专业人员技术鉴定小组对申请报废的设备进行技术鉴定核对设备账目,核实设备编号财务部门(汇总并填制报废单及报废汇总表)服务分公司(行文上报)集团公司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拟报废固定资产应及时履行程序申请报废;设备报废由设备管理部门召集财务、技术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组成技术鉴定小组,对申请报废的设备进行技术鉴定后,注明报废原因,核对设备账目,核实设备编号,并由财务部门提供设备原值、已提折旧、净值等,将所属单位申请报废设备统一汇总,填报集团公司统一格式的“固定资产设备报废申请书”与“申请报废设备汇总表”,将申请报废请示文件一并由服务分公司行文上报集团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设备报废应结合设备清查作为日常工作进行,对清查出的待报废设备,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成有主管领导,设备管理、财务、技术等部门及使用单位参加的设备技术鉴定小组,认真做好待报废设备现场核实与技术鉴定工作;设备管理部门对于未达到使用年限申请提前报废的设备,要组织进行资产损失技术鉴定,填写“固定资产设备损失内部技术鉴定表”。
设备报废由后管处负责上报集团公司审批;财务部门根据资产报废批复文件进行销账处理,无集团公司资产报废批复文件,财务部门无权自行销账处理。
每半年,由财务部门会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组成清查盘点小组,对学院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盘点,根据盘点结果详细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并与固定资产账簿和卡片相核对,发现账实不符的,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并及时作出报告。
固定资产盘点的主要业务流程以及在盘点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单据如下所示:
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清查盘点小组对中心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盘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表(核对)固定资产账簿和卡片
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表并及时作出报告
参考文献:
1 祝水富 高校固定资产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践创新[J];国有资产管理;2007年05期
2 仝永刚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的视角[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年09期
3 何文兵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年07期
篇2
关键词: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制度设计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10-03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效率提高,对于医院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起到直接的作用,运用科学的方法,融入制度设计,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把固定资产效益发挥到最大程度,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固定资产的范围和分类
按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等。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按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以及其他固定资产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固定资产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第一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相关政策的审定,对固定资产重大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决策,监督各职能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工作。
第二级,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牵头组织年度资产清查工作,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资产预算编制和资产报废处置等事项。设备、物资供应、总务、基建、科研和教学等科室为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在各自分管范围内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领用、清查盘点以及处置等项工作。
第三级,各固定资产具体使用科室,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盘点等工作,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和领用
1.固定资产购置应按照国家和医院有关规定进行,由使用科室提出申请,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在预算范围内进行审核并经医院或设备委员会审批后启动购置程序,固定资产购置业务流程图(见图1)。
2.有关进口贵重仪器、设备,经专家及医院设备委员会论证并报党政联席会批准后按有关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3.捐赠等原因增加的医院固定资产,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完成审批后到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出入库手续,由管理部门统一登记后再分配到使用部门使用和保管。
4.加强固定资产验收控制。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规范的验收管理制度及流程,取得固定资产要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资产一经验收应立即办理入库手续并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资产卡片。
四、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资产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在办理资产出入库手续的同时制作资产标签交付使用科室及时粘贴。各科室应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协助科室负责人做好固定资产登记、标签的粘贴、日常管理、报废及调拨手续的办理,并协助管理部门做好清查盘点以及账实核对工作。使用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由经费审批部门归口管理,经费负责人对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过程中的安全完整负责。大型贵重设备、精密程度较高的固定资产应指定专人保管并配合资产管理部门做好设备效益分析月报工作。
2.建立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资产维修部门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做好详细记录,做好报废资产的维修鉴定工作。
3.固定资产如有丢失、损毁的,使用科室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向资产管理部门反映,根据不同原因明确责任,并办理固定资产增减以及审批等相关手续 。
4.使用科室固定资产管理员工作调动时,必须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将固定资产管理员名单及联系方式报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5.未经批准,各科室不得私自出借、出租固定资产。由于管理不善造成医院资产损坏或丢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五、固定资产的调拨和报废及处置
1.固定资产调拨。(1)使用部门由于工作的变更或其他原因,造成科室原有固定资产不再使用或有闲置固定资产,需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调拨申请,由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医院内部需要进行调配(固定资产调拨流程见图2)。(2)按医院要求装修、搬迁等原因造成的科室之间的固定资产调拨,由后勤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办理有关手续。(3)科室因设备故障需要维修而借用维修部门备用设备的(如电脑及相关产品等),按维修部门有关规定办理。(4)对于报废后再利用的资产,视同固定资产管理。
2.固定资产报废条件。(1)使用年限过长,功能丧失,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不能使用并无修复价值的;(2)资产耗能高,效率低,不适于继续使用,或技术指标已达不到使用要求的;(3)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或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市场价值的;(4)主要附件损坏,无法修复,而主体尚可使用的,可做部分报废;(5)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应当在监管期满,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并获得批准之后才能提出报废申请。符合以上报废条件之一的固定资产方可申请报废,报废流程(见下页图3)。
3.固定资产报废。(1)凡申请固定资产报废的,由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填制《固定资产报废申请表》,详细说明情况和报废的原因。维修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和鉴定,如确定符合报废条件的,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办理。(2)因医院行为等特殊情况造成的需提前报废的资产,能调拨其他科室使用的,由资产管理部门按规定办理资产调拨;无法办理调拨的,由使用科室说明情况经资产管理部门核实后上报处理。(3)未达到使用年限因各种原因损坏的资产,由使用科室说明情况,维修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核实和鉴定后按医院有关规定办理,维修部门应严格把关,如有违规操作,将严格追究维修部门的责任。(4)维修部门按各自分工范围负责报废资产检查和鉴定工作,如有交叉,会同相关科室共同鉴定并签名确认,医疗设备中的软件报废时由信息科和维修工程部共同会签。报废的资产,由管理部门统一回收,分类存放并建立备查分户账。报废资产的处置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及流程进行,资产残值变卖收入必须上交医院财务部门入账,任何人或科室不得截留,不能作价变卖的报废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销毁。
六、固定资产盘点及处理
1.医院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科室组成清查小组,共同组织清查盘点,对盘点的结果进行核实。
2.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程序和方法。(1)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准备工作。财务同资产管理部门在清查盘点前对固定资产的总账与明细账进行核对。(2)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的程序。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应设置盘点人、协点人。盘点人由清查小组人员担任,负责盘点和记录工作,协点人由科室负责人及固定资产管理员担任。
清查小组对盘盈、盘亏、毁损、闲置的固定资产查明原因后编制清查盘点表,根据不同的原因,分门别类提出处理意见,报医院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需追究责任者,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管理建议报医院批准后实施。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 财政部.医院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 仪器设备 实物管理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资源,也是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的基础条件,具有使用周期长、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链条长、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如何积极采取措施,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做到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本文从仪器设备的实物管理角度出发,针对固定资产中仪器设备实物管理环节出现的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管理流程不顺畅等问题,剖析了实物管理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二、仪器设备实物管理现状及问题
在仪器设备实物管理环节,台账的管理是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台账的精准,关系到科研事业单位挖掘固定资产潜能的准确与否,只有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才能为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提供真实的依据。
为了检验仪器设备台账准确与否,我们对某科研事业单位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盘点。盘点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包括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对账;中期包括现场实物核对、问题记录;后期包括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建议、按程序完成审批流程,最终实现仪器设备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通过盘点我们发现,一些仪器设备财务有账但资产无账、资产有账但财务无账;还有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一些仪器设备已流转但账目没有任何信息变更;也有些仪器设备并非固定资产但也在账多年;也有使用部门申请报废流程审批完毕,但财务部门没有及时销账;甚至有些仪器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其资产仍然以零值形式挂在账面上。可以把这些问题分为7类如图1所示,其中突出问题有三种,一是资产部门进行零值上账;二是已报废,但未销账;三是标识不符。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暴露出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主要病因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人员队伍建设力量不足
由于近年来仪器设备管理中更换人员频繁,导致交接管理出现漏洞、管理没有延续性。新进人员因缺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系统的培训。业务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业务上手慢。
(二)职责不清,仪器设备管理互相脱节
在仪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职责分工不明确,流程不清晰。责任规定不具体,责任划分中出现“帮助实施…”、“或也可以”字样,导致实际操作中,互相推脱任务、逃避责任的情况发生。如固定资产管理的一个部门统一下发设备保养计划、工时记录任务,但年终统计使用率、完好率又由另外一个部门完成。使用率和完好率的完成过程监管却成了管理流程中的疏忽环节。
(三)管理手段落后,系统功能不完善
例如:仪器仪表的计量检定计划单独在一种管理系统中执行,没有统一录入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另外,仪器设备的报废手续是在管理系统中进行,而仪器类中的计算机在新机器的发放时还是使用纸质的《固定资产领用单》。由此可见,仪器设备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模式。目前用于记录仪器设备台账的资产管理系统也只能起到一个入账、销账的变更。再有,实物的盘点工作也处于技术落后状态,需要逐一实物人工核对,手动抄写变更信息,再统一整理到Excel中,确认无误后,才能逐台变更系统内的信息。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练“精鹰”―建设固定资产人员队伍
提高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重视,积极开展人员的培训甚至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专职资产管理队伍。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仪器设备管理落实到个人,实现资产管理奖惩并施,促进积极、主动、负责的兼职管理团队的形成。
(二)抓“龙头”―掌握资产最全信息
资产验收是资产管理的“龙头”,是确保资产信息真实、完整、准确的关键所在。资产验收合格后,实物管理部门对报销单确认盖章,采购部门才能实施报销,然后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同时对仪器设备进行上账。在入账的时候,双方要建立统一的资产身份识别码,如统一编号或者内部编号,方便资产在账-账核对时的信息确认。
(三)控“凤尾”―清除账目残留
对资产进行及时的报废处置,及时销账确保账目的有效性,最终完成资产管理的闭环。因此,在各使用部门申请资产报废时,财务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统一报废条件,各使用部门填写报废申请,走完报废流程,双方同时进行账目信息更新。当使用人员调动、部门兼并有资产需要转移时,要保证物动卡动、卡随物走。由使用部门发起仪器设备变更申请,经领导批准后,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同时做资产账目变更。在实物管理过程中要制定实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核对账目的流程。这样才能使得固定资产的账、物、卡相符。
(四)调“经络”―建设信息化系统
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完整、统一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仅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增大管控范围,对资产进行监控,实现动态管理,还可利用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盘点时发挥重要作用,如管理员在系统中下发盘点计划,把相关数据导入扫描枪中,在实际盘查中,进行信息核对,盘点结束后,再统一把数据导入到信息系统之中。再有,利用信息系统对笔记本进行管理时,采用一人拖期归还资产超出一个星期,使用人所在部门借用程序全部封闭。如需借用必须办理更为复杂的审批程序。利用这种方法,使得设备借用归还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现了“要我归还”到“我要归还”的转变。我们需要加速开展管理系统建设,早日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在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环节,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后续要做到入账信息完整、报废及时销账、实物管理部门定期与财务部门进行信息核对更新、再进一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仪器设备中间流转环节实施动态监管。通过严格控制仪器设备的“龙头”、“凤尾”,不仅可以实现资产的账-账-物相符,还可以实现资产的合理支配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海东.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J].航天工业管理. 2013(3)
[2]赖永武.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0
[3]于艳萍.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5)
篇4
【关键词】固定资产;风险;控制措施
1.引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要的物资条件,其价值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诸如高速公路企业、物流仓储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类型的大型企业,其经营特点就是利用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为社会提供服务,其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高,一般达80%以上,有的企业甚至超过90%。如何能够管好、用好、核算好固定资产;如何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健全全面风险管控措施,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高效成为摆在企业决策层和经营管理层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从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出发,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风险,进一步明确各环节的主要控制措施。
2.固定资产的管理环节
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要实现全面与全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全程管理即是指对固定资产从企业外部进入企业到最终退出企业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所有环节上实行的由始至终、环环相扣的管理行为。通常,固定资产全程管理的环节如图1。
根据上述13个管理环节,可将固定资产管理大致分为进入、存续和退出三个阶段:
固定资产进入阶段,其管理环节包括制定战略、预算作业和取得验收。管理目标是在满足内部需求的同时取得效用最大的固定资产,即实现质优价廉,并通过验收和领用环节,保质保量地将固定资产分配至资产使用人。
固定资产存续阶段,其管理环节包括登记投保、使用培训、运行维护、更新改造、调拨置换、出租出借和清查盘点。管理目标是确保实现资产的合理使用和有序流动,并通过清查盘点等环节,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数量、分布、和资产状况等信息完整准确、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退出阶段,其管理环节包括毁损遗失、变卖出让和资产清理。管理目标是保证企业的支出合理和收益最大,防止企业资产减少时引起企业资产和收益流失,并通过及时的固定资产清理活动,实现资产信息和会计核算及时准确。
3.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3.1 固定资产进入阶段
企业固定资产的进入有外购、自行建造、接受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以及盘盈等多种方式,本文以外购固定资产为例,对其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加以描述。
3.1.1 固定资产采购流程(见图2)
3.1.2 固定资产采购业务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固定资产的采购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采购计划、采购价格、采购质量、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等供应活动进行分析,并关注各环节的主要风险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不断防止采购风险,全面提升采购效能。具体讲企业固定资产采购的主要风险和控制措施见下表:
3.2 固定资产存续阶段
固定资产存续阶段的风险主要体现在投保、运行维护、更新改造和清查盘点四个方面。
3.2.1 固定资产投保
主要风险:固定资产投保制度不健全,可能导致应投保资产未投保、索赔不力,不能有效防范资产损失风险。
主要控制措施: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投保工作,对应投保的资产项目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办理投保手续,规范投保行为;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人,防范固定资产投保舞弊;已投保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及时调查原因及受损金额,并办理索赔手续。
3.2.2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
主要风险: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维护不到位,可能使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或资源浪费,甚至发生事故,生产停顿。
主要控制措施:一是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维护和安全防范制度,将日常维护流程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定期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风险;二是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据以制定合理的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同时对固定资产的修理实行分类管理,其中简单维护可由操作人员或内部技术人员完成;大修理则需专人负责,必要时可聘请外部技术人员或专业机构。三是对特殊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确保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实现安全运行,不断提高使用效率。
3.2.3 固定资产清查盘点
主要风险:资产丢失或毁损等造成账实不符。
主要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盘点;对清查中发现的盘盈或盘亏的及时分析原因,妥善处理,比要时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审批流程结束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3.3 固定资产退出阶段
固定资产退出阶段的主要风险是处置方式不合理,可能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主要控制措施: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处置的相关制度,区分固定资产不同的处置方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定固定资产处置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审批权限,保证固定资产处置的科学性,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4.小结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的风险存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明确各环节的主要风险及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充分发挥企业资产效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增收节支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D].2010.
[2]韩东.固定资产管理对国有大型企业成本管理的作用[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
[3]薛映桃.浅析如何加强和改进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2009.
篇5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企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较大,增减变化方式繁多,比如固定资产的增加就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入、更新改造、以非货币易换入、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相应涉及的科目也很多,核算较复杂。折旧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独有的反映其价值转移的核算方式,其影响因素有:原值、已提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折旧方法一经选用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其所造成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一般的商品存货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组织工作,涉及基建部门、财务部门、设备管理和使用部门等,必须由这些部门共同联手参与管理。同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较强的技术性工作,应配备有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强、懂业务、会计算机操作、能讲肯干的专职人员。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预算容易流于形式。企业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预算不象销售预算那样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处置随意性比较大。
(二)一些非生产用专用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较难管理。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随着时间、人员、部门的变化,某些设备在哪里是否在用已经很难查清,形成长期账实不符。虽然每年都进行固定资产盘点,但无法通过盘点查清盘盈盘亏的原因,也无法明确相应的责任人。
(三)基础建设工程操作程序不到位。工程项目未进行招投标,工程预算存在随意性,工程规模随变随改;有些企业由于经营形势不太好,为了降低当期成本,逃避税金,将已竣工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仍然放在“在建工程”或“其他应收款”账中,不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审计。
(四)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按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账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设备使用或管理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账核对。 企业各部门间设备调拨频繁,有些部门擅自报废固定资产而不通知财务部门作相应账户处理。
(五)固定资产超期服役或不重视保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企业由于资金紧张,没有财力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导致已经提完折旧到了报废期的固定资产仍在使用;有的企业不重视对设备的保养,或用修理来替代保养,无形中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六)用折旧调节成本利润。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计提折旧,将其价值逐渐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通过销售收入使资金回笼。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不按规定提取折旧,而是根据当期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多提、少提或不提折旧,从而达到调节成本和利润的目的。
三、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财务应与设备管理部门积极沟通,紧密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固定资产购置,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来进行。由各使用部门提出预算申请,由预算管理部门批复预算,设备使用部门填写请购单,并由设备部门作技术经济论证,进行询价和价格比较,填写好拟采购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质量和估计费用等资料,送相关部门会签并报总经理批准,由设备部门统一购买。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成立专门管理小组。成员应来自工程部,审计、财务、投资、专家及使用单位,共同参与项目论证、公开招标等环节的工作。既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又通过招标等良性竞争手段,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有些专用固定资产如电脑、打印机等,由于其移动的方便性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应针对其制定特别的业务处理流程,如电脑等设备从确定采购的时候起就确定好使用人和责任人。
(二)企业固定资产的验收。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购建完成后,必须办理验收手续。验收人员可由企业的监察部门、使用部门及相关技术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固定资产验收,一要核对固定资产实物与凭证所列数量是否一致,二要检查所附备件是否齐全,三要查看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四要检查价格是否明显偏高。固定资产验收完毕移交使用之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编号,且该编号应与会计核算系统固定账卡反映的固定资产编号一致,对设备及时进行测试和清点,并贴上标识名牌。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加强对在建工程账户的检查和清理,对已经在用或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及时验收入账或暂估入账。
(三)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应明确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部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负责,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实物资产的日常维护与保管。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建立企业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固定资产实物使用部门应建立部门固定资产实物台账。设立固定资产卡片,有条件的单位,可选用合适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用电脑来管理固定资产数据。及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清理,查错防漏。在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应调整相关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篇6
【关键词】科研院所;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控制要点;控制风险
科研院所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和活力所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综合学科优势,提高科研自主创新能力。有关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的财务内控制度是当前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
科研院所应加强各项资产管理,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关注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存货和无形资产,并就这三项主要资产提出了相关的控制要点,揭示了应关注的主要控制风险。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控制要点与控制风险
科研院所应当加强房屋建筑物、机器等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重视固定资产维护和更新改造。科研院所应从多方面保证固定资产效能的有效发挥,对固定资产使用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充分掌握固定资产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避免错误操作导致的资产损坏;固定资产维护工作应当得到强化,无论是日常维护、定期维护、专业维护等,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资产运转正常;对技术落后和产能不足的固定资产,科研院所可根据情况进行更新改造,提升技术水平和扩大产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积极促进固定资产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固定资产是科研院所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资源,只有维护好固定资产的使用状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效能,才能有效促进科研院所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固定资产的记录、维护和监控
1、科研院所应当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按照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详细记录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折旧、改造、盘点等相关内容。固定资产记录工作主要包括制定固定资产目录、对每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和对单项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等。固定资产的记录应当完整,记录内容包括各项固定资产的来源、验收、使用地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运转、维修、折旧、改造、盘点等相关内容。由于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繁多,科研院所应当在具体固定资产上标示固定资产标签,以保证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实物的一一对应,以便查找。
2、科研院所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和大修理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消除安全隐患。应做好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工作。
3、科研院所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应加强生产设备的运转监控,建立设备监控系统和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对操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特别是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而言更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二)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1、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目标做到保持固定资产技术的先进性和科研院所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研院所自主创新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可以减轻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成本,增强科研院所效益。
2、科研院所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方面,应加大技术改造投入,不断促进固定资产技术升级,淘汰落后设备。一方面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设备。
(三)固定资产的清查与处置
1、科研院所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对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应建立并执行固定资产清查制度,作为实物资产,例行的清查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控制措施。科研院所在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时,应当明确固定资产清查的组织、程序、频率和要求等内容。通过定期的固定资产清查,可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清查中发现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损毁、丢失、被盗等情况,清查人员应当及时查明原因,由全体清查人员签字确认清查报告,报科研院所内部批准后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责任,妥善处理盘点差异。
2、科研院所应当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关注固定资产处置中的关联交易和处置定价,防范资产流失。应加强固定资产处置的控制,在固定资产处置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关联交易有失公允和处置定价不合理。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还可以集中管理固定资产的处置,采取招投标或拍卖等公开化手段,保证固定资产处置行为的规范性。
(四)固定资产的抵押
1、科研院所应当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等。要建立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的条件、程序、审批权限和要求等,建立规范的固定资产抵押、质押管理流程。
2、科研院所应当加强对接收的抵押资产的管理,编制专门的资产目录,合理评估抵押资产的价值。科研院所将固定资产用作抵押的,应由相关部门提出申请,经科研院所授权部门或人员批准后,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质押手续。
(五)固定资产的投保
科研院所应当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保政策。这要求科研院所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投保行为,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保政策,由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固定资产投保事宜。应当严格对应投保的固定资产项目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及时办理投保手续。这可以有效避免暗箱操作。
二、存货管理的相关控制要点与控制风险
科研院所应当规范存货管理,采用先进的存货管理技术和方法。对存货取得、原料加工、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处置等环节的管理明确要求。规范存货管理,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强化会计、出入库等记录,着眼于存货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现代管理已越来越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利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信息传递中的失真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手工操作可能存在的弊端。加强会计、出入库等记录,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手段,使工作和控制具备可追溯性和可验证性。规范存货管理不能只对存货的个别环节进行管理,应当对存货管理全过程进行管理,防范存货管理的系统性风险。
(一)岗位责任
1、科研院所应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这是有效规范存货管理的基础工作,只有职责权限明确了,才有可能促进相关部门和岗位各负其责,实现存货管理目标。
2、在存货管理中应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是健全内部控制的基本手段,存货管理方面的不相容岗位一般包括存货的请购、审批与执行,存货的采购、验收与付款,存货的保管与相关记录,存货发出的申请、审批与记录,存货处置的申请、审批与记录等。科研院所在分离不相容岗位时,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岗位分离不足的风险,对于一般性的不相容岗位职务可实施岗位职责分离,对于重要的不相容岗位职务可实施部门职责分离。
3、内部除存货管理、监督部门及仓储人员外,其他部门和人员接触存货,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特别授权。财产保护控制是实物类资产通常采用的基本控制手段,未经授权的部门和人员随意接触存货,会加大存货丢失、毁损的风险,影响存货的安全与完整。
(二)存货验收
1、科研院所应当重视存货验收工作,规范存货验收程序和方法,应根据存货的来源和种类特点,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验收程序和查验方法,检查库存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等,验收无误方可入库。否则应当及时查明原因,根据情况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处理。
2、对于自制的存货,除查验数量外,应当重点关注产品质量,对不合格品应当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报告处理。这主要是由于产品质量在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的,科研院所一般均会将产品质量看成科研院所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在关注产品质量的同时,科研院所也不应疏忽对产品数量的查验,否则也可能导致存货损失。
3、科研院所对于外购的存货,应当重点核对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存货的数量、质量、规格等核对一致。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货物,科研院所可以在必要时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协助检验。这里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科研院所自身没有检验能力的,可以根据外购存货的重要程度,选择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或聘请外部专家协助检验;二是科研院所自身有检验能力的,可由科研院所内部检验部门会同采购、仓储等部门进行联合验收,确定外购存货无误后入库。对于验收不一致的存货,科研院所一般会有多种处理方式,比如货物退回、损失索赔等,具体应该根据对该批存货的利用价值,供求双方协商情况,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处理。
4、科研院所对以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应当根据相关合同或协议,查验存货来源、质量状况及实际价值是否符合有关合同协议的约定。对于验收不一致的,一般区别取得方式和途径,经双方协商,并经科研院所内部批准后处理。
(三)存货保管
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明确存货保管制度的重点内容,包括严格出入库手续、明确储存条件和措施。明确了上述内容,说明科研院所的存货保管制度是健全的。存货保管制度应当以上述基本内容为出发点,定期检查一般不能仅仅依靠主管部门的自查,还应当包括相关部门会同组织的联合检查,只有部门自查和部门外部检查相结合,才能有效监督存货保管措施的落实。
科研院所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重点关注存货在不同的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关注对代管、代销、暂存、受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相混淆。关注加强生产现场的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关注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健全防火、防盗、防潮、防变质等管理规范。关注结合科研院所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合理降低存货意外损失风险。
(四)存货发出
1、科研院所应当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对于常规的存货发出和领用,应当事先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审批权限,在存货管理制度或授权制度中明确哪些部门和岗位可以审核批准哪些存货的发出和领用,而未经授权的部门和岗位无权批准存货发出和领用。
2、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应当实行特别授权。这主要是基于上述存货的重要程度,采用一般授权如果发生错弊,则容易遭受损失或发生安全事故。所谓特别授权,是相对一般授权而言的,比一般授权更加严格,审批级次更高,责任更大。
3、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销售出库通知单发出货物。仓储部门只有验证经有效审批的销售出库通知单后,才能据此发出货物。仓储部门对销售出库通知单,负有检查的验证的职能,只有确认销售出库通知单上的审批手续时有效的,才能执行发货指令,否则应当拒绝执行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处理。
(五)存货记录
1、科研院所仓储部门应当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做到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这是账实相符的基础,这种定期和不定期的核对,不仅包括保管人员的自我核对,也应包括内部其他人员的独立核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仓储记录与存货变动及库存实物的一致。对于核对中发现的记录与实物不一致的情况,科研院所仓储部门应当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2、科研院所仓储部门应当定期与财会部门、存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相关部门在定期对账时,出现核对不一致的情况,应当及时查明原因,经科研院所内部批准后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在对账后,应当妥善保管好对账记录。
(六)盘点清查
1、科研院所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结合科研院所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等相关内容,核查存货数量,及时发现存货减值迹象。存货的盘点清查制度,是存货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加强存货管理、防范存货风险的重要控制措施。科研院所应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盘点周期、盘点组织、盘点流程。
2、科研院所应当每年年度终了开展全面盘点清查,盘点清查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存货盘点周期虽由科研院所自定,但并没有限制,全面的盘点清查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时间应当放在每年年度终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存货盘点次数。需要注意的是,科研院所的每次存货盘点清查,均要保留书面报告,由参加盘点的人员签字确认,以备日后查验。
3、盘点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盈、盘亏、毁损、闲置以及需要报废的存货,应当查明原因、落实并追究责任,按照规定权限批准后处置。在实际管理中,部分科研院所对存货盘点清查发现的差异,不问缘由一律进行账务处理,这是不对的。只是及时查清异常原因,分清责任,并经批准后处置,才能有效促进存货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管好用好科研院所存货资产。
(七)合理库存
1、明确了科研院所建立合理库存应当根据各种存货采购间隔和当前库存,综合考虑科研院所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因素。科研院所建立合理库存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存货采购间隔月、当前库存、生产经营计划、市场供求等。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科研院所才能建立合理的库存,避免库存过高或过低。库存过高可能导致科研院所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降低科研院所资产的流动性,影响效益的发挥,甚至可能导致存货积压和呆滞;库存过低可能导致科研院所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断,处于停工状况。
2、明确了科研院所建立合理库存应当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确保存货处于最佳库存状态。这明确了科研院所建立合理库存应当采取的手段。这种手段是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随着科研院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工手段已越来越不适应科研院所发展的要求,高效率的信息化手段被普遍采用。在科研院所确认合理库存时,同样也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合理确定存货采购日期和数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三、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控制要点与控制风险
科研院所应当加强对品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应当分类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办法,落实无形资产管理责任。针对各类无形资产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无形资产的取得、培育、推广、保护、清查、处置等内容进行明确和规范,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无形资产的管理目标应当促进无形资产有效利用,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对提升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科研院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越来越成为科研院所的重要资源,无形资产的有效利用,已成为科研院所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无形资产的权属
1、科研院所应当对各类无形资产的权属关系进行梳理,加强无形资产权益保护,防范侵权行为和法律风险。这要求科研院所全面梳理无形资产权属关系。科研院所通过无形资产权属关系的梳理,明确界定哪些无形资产属于科研院所所有,要求科研院所妥善保管好无形资产权属证明,建立无形资产清册。在无形资产的利用过程中,科研院所应当实时监控和防范无形资产领域的侵权行为,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权益,避免法律风险。
2、对于无形资产具有保密性质的,科研院所应当采取严格保密措施,严防泄露商业秘密。这就要求科研院所对具有保密性质的无形资产采取保密措施。一般来说,科研院所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保护好科研院所商业秘密不被泄露,对企业至关重要。保秘的一般措施包括:建立保密制度;资料密级标示;加强保密教育;签订保密合同;订立保密协议;加强保卫措施;限制外人参观生产技术过程;安装监控;派专人封存和保管有关资料,等等。
(二)无形资产品牌维护和提升
1、科研院所应当重视品牌建设。提高打造和提升品牌的社会认可度对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科研院所有众多品牌,但主业品牌应当得到优先发展,成为科研院所的核心品牌,还应同时加强商誉管理。
2、科研院所应当通过提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等多种方式,不断打造和培育主业品牌,切实维护和提升科研院所品牌的社会认可度。维护和提升品牌的基本途径,就是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只有提供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科研院所品牌才能被社会认可。同时注意及时更新品牌市场形象、创新品牌运营模式、注重品牌的法律维护等。
(三)无形资产的更新
1、要求科研院所淘汰落后技术,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是科研院所具备旺盛生命力的源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科研院所只有根据评估结果,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技术,促进技术更新换代,才能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篇7
【关键词】条形码系统;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
一、前言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不断增加的固定资产和设备加强管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广东广电珠海分公司同时协管珠海市斗门、金湾两个区分公司,需要管控的各类固定资产正在成倍增加,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数据分散、统计时间长,资产发生转移时在账面上不能及时反映的问题。由于盘点工作量大,信息反映不及时,经常导致资产重复购置,造成成本增加,影响效益。
在这个背景下,公司急需通过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与NC系统进行对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运营管理,完成对资产的科学管理和全程管控。
二、系统的设计思路
珠海分公司计划采用条码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标识管理。计划在总部对自身资产种类进行编码,对下属各部门、区分公司的固定资产设备分配唯一的编码号。资产标签的内容参照了资产卡的信息内容,主要包含的字段有:资产编码,资产名称,规格型号,使用部门,生产厂家等。设计实施新的资产管理系统软件,使用固定资产管理模块,采用固定资产管理卡条码打印和条码数据采集器设备辅助人工管理。
珠海分公司及斗门、金湾分公司的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要求是各自独立的管理系统,在条码管理系统中数据源有总部NC资产卡片数据及各自的实物管理表格两个部分。
三、条码进行资产管理的优点
条形码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解决资产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实物与帐务、账目不符的情况,减少企业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盲区。随着条形码技术在资产管理中应用,将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公司总部对各部门及区分公司的管理效率。条形码技术结合信息系统可以使总公司快速及时了解分公司的资产管理状况,不仅提高了公司管理部门的效率,而且可以使管理人员对公司资产情况有整体把握。
2.提高资产管理效率,降低资产管理成本。通过条码技术,可以随时查询固定资产使用情况,随时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折旧情况,大大提高了公司管理部门效率,避免重复购买固定资产造成的浪费,并减少人力成本。
3.优化采购方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通过条码技术可以对固定资产情况有清晰了解,避免盲目采购带来的浪费,提高管理水平。条形码技术可以使公司全面、快速掌握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情况。
四、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系统的技术特点
整个系统的平台为多层应用系统结构,数据集中在省公司本部的服务中心进行处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整体结构采用B/S模式,数据集中在总部,所有数据导入、导出都在服务器端执行,分公司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网络基础建设投入。
2.先进性和成熟性。利用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传输应用技术,数据基于HTTP协议完成交互,技术实现上是目前先进的存取模式,同时在技术成熟度上也有保证。
3.可靠性和稳定性。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建立在现有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网络基础之上,可以满足业务需求。
4.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系统内部的VLAN等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5.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在新增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时,只需要接入现有的Internet/Intranet即可实现。
五、条码应用于资产管理的方案设计
1.数据源
根据珠海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发展的需要,计划引进条码技术设备配合定制开发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资产数据根据原有和新增的资产采用以下方式获取:珠海分公司及斗门、金湾分公司的实物管理按照系统规定格式的表格导入到资产条码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管理。按照系统格式的实物管理Excel报表à导入系统进行查询à条码打印粘贴à条码采集盘点à报表输出、打印管理。
2.系统架构
3.系统流程
(1)服务器端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2)手持机端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
(3)服务器系统模块
4.系统数据
(1)实物管理系统格式EXCEL报表数据导入
(2)查询数据导出
六、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1.条码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从NC导入资产数据+实物管理表格—>资产条码管理系统服务器—>资产条码管理系统服务器中各自独立的数据库à资产条码打印+资产盘点+资产盘点过程中对存放地点、使用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等的变动的手持盘点机实时备注功能+对资产数据、资产盘点数据及盘点中变动的数据进行综合模糊查询+查询报表导出+查询报表打印。
2.系统的管理目的
使资产管理变得便捷、高效。珠海本部的仓库出库管理系统从NC导入数据到条码系统中时,自动生成一个临时流水条码号-->输入相应的领用人、工程项目信息等信息后打印相应的条码-->系统自动保存信息。
3.关于软件的需求使用简述
针对珠海分公司的固定资产和实物管理(两者以下简称资产)进行实物的系统条码管理,主要满足日常打印条码、资产盘点、部门的资产自行查询管理、资产盘点的备注信息的修改等要求。仓库出库管理系统从NC导入数据到条码系统中时,自动生成一个临时流水条码号-->输入相应的领用人、工程项目信息等信息后打印相应的条码-->系统自动保存信息。
4.资产条码的日常使用流程
(1)由实物部门人员使用系统规定实物管理表格导入或通过NC读取数据到资产条码管理系统,并打印条码、粘贴;
(2)条码管理系统可让操作员进行日常一般的条件查询,操作人在指定权限内对盘点后的资产的存放地点、使用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等备注内容进行修改调整;
(3)珠海本部的仓库出库管理系统从NC导入数据到条码系统中时,自动生成一个临时流水条码号-->输入相应的领用人、工程项目信息等信息后打印相应的条码-->系统自动保存信息
(4)条码管理系统的资产信息数据与NC系统的资产信息保持一致,即NC系统的资产信息产生变化后,条码管理系统的资产信息也会更新,从而不影响条码系统操作员的查询结果;
(5)珠海本部的仓库出库信息数据与NC系统的珠海本部的仓库出库信息保持一致,即NC系统的库存信息产生变化后,条码管理系统的库存信息也会更新,从而不影响条码系统操作员的查询结果。
5.仓库出库管理收发类别含
工程领用出库、维护器材出库和入户安装业务。
珠海本部的仓库管理系统从NC导出工程领用出库、维护器材出库和入户安装业务数据到条码系统中时,自动生成一个临时流水条码号(对工作站等大项的设备进行一个流水条码管理)à输入相应的领用人、工程项目信息等信息后打印相应的条码à系统自动保存信息à将需要的转为资产的设备编码管理。
篇8
【关键词】 资产管理 分析 措施
引言:按照资产“属地化管理,按职能归口,责任到人,确保“账”、“卡”、物”、“人”、“四位一体”的基本原则。由静态管理方式改进到运营资产动态管理。
一、运营商的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1.1日常管理机制
管理意识缺失,突击盘点、转固不及时和原有设备混肴使用,导致资产盘点不实、发生资产错盘、漏盘,甚至为达任务目标而舞弊,造成盘盈和盘亏等资产不实的失误,与资产管理目标背道而驰,即进入“前清后乱”的恶性循环。
1.2电子信息化手段的功能不足
现有的电子化系统是支撑和管理资产台账的唯一手段,但是存在真正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不能掌控和了解到资产使用人、借用人的个人名下资产台账信息和使用状况,导致资产“账”的管理仅浮在资产管理员管理层面。
1.3工程项目转固阶段接收资产审核不严
每年新增数千万甚至更多资产的接收、管理量,不到现场进行台账、实物信息的核对,导致资产接收后便出现卡实不符、出现盘盈盘亏情况,增大了后续资产信息更新操作量及维护难度,缺少有效的在使用和监管的手段。
二、管理措施
资产管理不是一次性任务,必须自始至终在组织实现其目标的全过程中实现动态管理,现有管理方式就严重忽视了管理的持续性过程管控,未形成常态化的管控机制,让资产管理人员“谈资产色变”,针对以上情况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2.1创新管理―落实动态化管控机制
按照“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理论,创新出一套完整客观的动态化管控流程,需要资产管理人员有组织,有计划的落实,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清查上报、分析,进行过程进度管控,将资产清查工作融合到日常巡检工作中,同时对机房、基站内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提高工作整体效率,有效性的完成计划任务。
2.2技术创新―有效的电子信息化支撑方式
开发和完善现有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系统内容。第一,对现有电子支撑系统资产管理模块进行扩展、延伸,建立实际资产责任人台账管理模块,使责任人直观看到个人所有固定资产的数据信息。第二,落实固定资产的责任制,对新增资产进行确认接收、拒接操作,对非自己名下的资产,进行退回,由资产管理员进行重新调配。第三,利用系统及配套的多功能扫描仪,现场扫描资产卡片信息情况,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计划执行进度。利用系统比对功能,扫描结果在系统中直接导出数据,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汇总、统计、分析工作量。第四,对资产所在地点进行地址标签粘贴,建立坐标位置和地理信息,简化盘点扫描过程。
实物管理系统总体实现了固定资产个人台账显示,个人资产确认、固定资产标签打印及盘点管理功能,使操作人员能够轻松上手。“实名制”的管理,落实“谁维护、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实行责任捆绑,将帐-卡-实-人对应,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同时,通过完善资产台账数据维护的闭环流程,保证属性数据的持续维护,使资产管理职能向维护人员的末端延伸,经过责任人亲自确认接收、拒接,为后期资产管理打下基础。
2.3实物管理系统配套的多功能资产手持扫描终端
实现电子化资产清查、盘点,减少手工登记、手工清查的大量劳力,手持终端中安装了开通GPRS网络功能的SIM卡,通过APN接入点与实物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同步及终端扫描结果的实时动态上传达到了监控的目的,同步看到资产扫描动态结果,解决了原有支撑系统功能的缺失、不足问题,创新性的实现了有效电子信息化手段,对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
2.4健全管控措施,加强资产源头控制
加大前期管控力度,严格要求交接双方至现场进行资产实物的审核、点交、清点、审核、签字,把控源头资产信息数据的正确性,杜绝资产信息、实物不清的情况,对履职不清、不严的情况加大考核指标。
篇9
一、电信行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进行了体制改革,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电信行业经过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资产的结构与数量已经得到了优化。并且通过逐步完善管理制度,推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目录进行了修订,并且明确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的流程与管理范围。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2、不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培训,对固定资产管理从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绩效管理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提高企业固定资产利用率有积极的作用。
3、进行资产清查,按照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核实企业固定资产数量以及组成,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电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内部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强。我国的电信企业普遍存在着重构建但是轻管理的现象,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所以,虽然内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是由于意识的淡薄,造成公司内固定资产有效利用率较低。
2、电信企业缺少集中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而导致了管理工作中监督约束力薄弱。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十分巨大,在企业内部却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监控。而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兼职代管,而兼职人员不论是从时间精力角度,还是从素质与专业程度角度来看,都无法胜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且这样的制度下,没有相关的责任人,没有明确的分工职责范围,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3、采购预算机制不够完善,固定资产积压问题相对比较严重。电信企业现有的采购预算机制一般是省级及以上公司都具有采购权,而对于使用部门,它们也可以采购和安装自己需要的固定资产。这种预算机制十分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重复性购置和不必要的积压,直接造成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低下,资产的投入回报率低等问题。
4、固定资产核算账务存在一定的漏洞。经过多次分营,电信企业固定资产存在着账务和实际不符的现象,比如存在一些有实无账以及有账无实的资产。电信企业资产种类繁多,线路又不断的变化,这就给固定资产的核查、盘点等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线路动态化使得更新资产目录以及新旧目录交接的工作量十分庞大而且更新的频率较高,因此,设备盘点的难度大、成本高。尤其是许多企业核算盘点制度不完善,更多的是流于形式上的核查、盘点以及对账,对于实际现场情况疏于管理,又加之通讯电线、电缆经常被盗,有些企业甚至将设备直接无押金以及相关防范措施地交与个人使用,从而造成账面与实际不符的现象比较严重。
5、缺乏协同作业的管理系统。各部门的台账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的联系薄弱,因此,会出现较多得重复建设和重复核算问题。例如在资产发生变动时,各部门的重复录入与修改,以及各部门台账的独立性使得各部门账目在统一时的难度加大问题。
三、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我国电信运营行业在固定和资产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一些可行化的建议:
1、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企业应该提高对固定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将提高资产利用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并且加入到管理人员的经营业绩以及员工的考核制度上。同时,加强员工的固定资产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及专业化素质。
2、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进行专业化管理。对于资产的购置、安装以及检修、盘点工作以及转让、报废等都应该设立专职人员,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些专职人员掌握资产的增减变动、维护检修等,并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等进行监控和督查。另外,专门部门、使用部门包括财务部门都应该对固定资产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分析,从而了解企业资产的使用状况、结构分布以及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等等,实现固定资产优化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3、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建立严格采购预算制度,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审批以及购置,避免资产的重复购买。其次,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核算、检查、盘点以及考核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统计核算,加强固定资产及时入账、折旧、分类明细数、资产的分类和比重以及固定资产的各项统计分析,解决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的问题。
篇10
摘 要 固定资产是属于企业生产资料,是企业物质生产的基础。其涵盖内容有电子设备、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运输工具等,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流动资产相比,固定资产的购置或取得,通常要花费较大的代价。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固定资产所占的资金在其资金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企业家底的“大头”。由于经济价值大的特点,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也有很大影响,任何在固定资产计价或记录上的错误,都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但由于旧的管理方式和新形势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并且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使用分散、使用期限较长,在使用和管理中容易发生被遗忘、遗失、损坏或失盗等事件。
关键词 固定资产 财务部门 问题 对策
引言
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主要职能部门之一的财务部门,如何有效地发挥出作用,减少国有固定资产的闲置,避免国有固定资产流失,挖掘其最大价值,进一步促进国有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以某电网公司下属某局为例浅谈关于固定资产管理所出现的一些经验、问题及对策。
一、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做法
(一)固定资产存在的问题
经财务部对某局管辖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盘点清理,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代管资产方面:
目前,某局代管其上级公司的资产主要有两个变电站、一个串补站、集控中心一次、二次设备及部分输电线路等生产设备。进行切实盘点后发现存在四点突出问题:一是财务资产账信息缺乏及时有效更新。对生产设备确认为固定资产主体的概念标准界定不明、分类不清,账上资产名称、核算单位模糊,资产型号、调度编号、存放地点不全、较笼统;二是运行设备台帐建立不全、质量不高。现某局仅三大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设有台账,而辅助设施、输电线路等资产均未设台账,生产部门台帐建立与财务资产账的编制标准不一致;三是财务资产账与设备台帐无法有效衔接。两者缺乏固定规范的资产链接信息项,财务资产名称与设备台帐的叫法、分类不同,财务与生产人员对资产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固定资产账、卡、物不相符;四是未落实管理责任、建立管理机构。对已报废、属于其他单位、局自管的资产未进行有效的区分,资产的盘点多半流于形式,未真正建立资产管理组织,资产使用部门未对资产未派专人负责。
2.自管资产方面
目前,某局自管资产主要是由生产工器具、仪器仪表及上级公司下拨资产组成,进行切实盘点后发现存在五点突出问题:(1)固定资产卡片未下发到资产使用部门,实物未贴卡片,不利于现场管理。(2)局属资产与代管公司资产未区别标记,不利于现场人员的区分与辨识。(3)资产盘点流于形式,有些使用部门未按制度要求盘点固定资产或盘点资产时敷衍了事未认真核对资产信息。(4)固定资产领用、调拨、变更使用地点时及固定资产变更、报废申请手续不及时,导致固定资产台账与实物不符。(5)未标识区别继续使用的已报废资产。部分已报废的固定资产仍在继续使用,但未进行备查登记管理,也未贴标签与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区分。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经验做法
针对某局盘点中出现的问题,财务部门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变:
(1)将清查后局属所有固定资产按要求粘贴固定资产卡片,并由财务部门将编制好的电子固定资产卡片及资产明细发给各使用部门存档,综合部、生技部、政工人资部、财务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资产贴卡片情况进行了抽查。将代管公司的固定资产与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区分标记,以便于现场人员资产的辨识、管理与盘点。
(2)把固定资产按生产性与非生产性进行区分并归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由职能部门督促各使用部门定期对本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增减、位置变动及使用状态等情况,并反馈到财务部门。有效改善了由于财务人员不熟悉生产设备,生产人员不了解财务信息造成的沟通不畅现象。
(3)按实际情况修改不适用的制度规定,并以流程表单的形式明确了人员变动时资产管理的交接过程以及相关人员责任。
(4)针对资产盘点流于形式的现象,由财务部发起联合各部门组建资产管理机构。主要做法是在指定生产和非生产组成兼职资产管理员,在部门层面也相应指定专人对资产进行管理、在各变电站及集控中心指定一名生产人员作为兼职资产管理员,形成资产实物管理部门主导、资产使用部门执行、资产价值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机制。由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奖惩,并纳入绩效考核,在全局范围形成一个资产管理的独立议事、办事组织,切实把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具体的人身上,保证资产管理持续有效。
二、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想法:
我们认为对于财务部门而言,在资产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资产安全与资产价值最大化;在基层财务管理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做到资产安全,确保账实相符。做好这一步主要是要建立一个机制、把好三个关口,抓住资产一条主线,以资产卡片为依托。
(一)建立一个机制――建立自上而下的资产管理机构,有培训、有监督、有考核。
(二)把好三个关口:
购置关――严格做好资产购置计划、资产合同管理、资产接收、资产调拨。
此处的购置是广义的购置,是指资产的来源,包括:零星购置、上级划拨、工程移交、兄弟单位调拨、外部单位赠送等等。
- 上一篇:变更管理工作流程
- 下一篇:中学生物教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