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教育方针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阶段教育方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阶段教育方针

篇1

摘 要:新媒体环境的出现令现阶段大学生党员党政知识学习得到了有效的拓宽,使得校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更为和谐。教师在提升党员学生党政知识教育实质的同时,也令学生对党政知识核心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巩固。新环境对党政原有教育方针进行了适当的优化,使之更为具体化、详细化。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即将面临的挑衅,简要阐述了新媒体环境制定大学生党员有效教育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途径研究

现阶段,拓展大学生的党员基础教育成为新环境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学生具有多方位学习党政知识的途径。在众多教育渠道之中,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为培养党员基础素养,以及党员对党课知识信息的涵养。一名合格的党员应具备与之身份相对应的修养,这种修养并非短时间内便可养成,而是经过长期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最终通过党课知识的掌握得以顺利培养。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教育面临的机遇

1.1 新媒体改善传统大学生党员教育方针

党员在大学期间会接收到来自各个渠道的党政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令大学生党员更好的掌握党课的知识及信息,使之更为快速的吸收这部分知识。培养大学生党员建立起对党的情感,并提升其对党的信仰。

新媒体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看似虚拟性较强,但是,实质则是在于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内容的消化与吸收,使其学习到的党课知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一全新环境下,党员的传统教育方式得到了质的提升,这种提升不仅表现在党课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改善了大学生党员的学习蓝本,使其学习方式被规范至全新的路径。

1.2 新媒体改良传统教育的客观手段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传统党课教育手段逐步演变至客观存在,但实际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实质仍是遵循传统方针。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这一互动模式之下,大学生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党课知识的学习,且其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所学习的内容也随之消化的越透彻。

全新的教育模式重在改良,而非改变原有教育方针,原有教育方针是先人经过近百年的研究与探讨下诞生的,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具有着相当高的稳定性,并且这一特性可充分推动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积极性。而新媒体环境所改善的教育方针,主要从党政知识教育的另一面展开,也就是学生学习党政知识这一层面,在这一层面之中,教师与学生同为主体,且双方互动性良好,并在互动的同时进行党政知识的探讨,教师的教育者主体身份得以正确发挥。

1.3 新媒体提升了大学生党员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效率

新媒体改善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方式,党政知识原有教育方式仅是采取课堂教育制度,但是随着新环境的到来,这一制度被逐渐改善并得以优化,新环境为学生们带来了党政知识的实践性,将所学习的知识范畴带入实际的生活与社会实践之中,加强学生对已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习的效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高效提升。

信息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数据承载体,而党政知识信息的内容则更为繁杂,其内容真实有效,且生动形象,因此将其知识范畴进行完全吸收原本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随着新媒体将其信息中所包含的核心内容进行分解后,党政信息便以多种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当下党政信息的主要形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及视觉暂留,这些形态加深了大学生学习党政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其更为高效的接受党政思想。

2 新媒体环境大学生党员教育即将面临的挑衅

2.1 废止原有教育限制

传统党政知识教育中普遍存在较难改善的困点、难点,这些问题都具备独特的特质,而这些特质具备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新环境下,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改善,改善方式通过对教育空间的扩展展开,原有教育方针主要是在固定场所下实施教育机制,其教育思维较为刻板,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整改方案应为释放信息教育的原有限制。

2.2 侵染大学生党员原有价值观

相对于其他大学生,大学生党员思想更先进、政治更坚定、自制力更强,但是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对他们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然而这些信息良荞不齐、真假难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独立选择和判断,使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世俗化。

2.3 削弱传统教育方针

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是通过党课形式进行的,教育管理的手段比较单一。而现如今,大学生党员大多数时间与“新媒体”相伴,短信、论坛等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沟通方式。

3 新媒体环境制定大学生党员有效教育路径

3.1 开拓党政知识教育的有效介质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教育,要顺应新媒体的诸多特点,积极拓展工作阵地,丰富教育载体。有效运用网络建立大学生党员网上管理平台,全面地、动态地掌握其信息。建立学生党支部QQ群、MSN、BBS、博客以及微博等网络交流平台,架起教育者与大学生党员之间以及大学生党员相互之间自山、平等、民主的桥梁,及时信息、通知等,随时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3.2 提升党政知识的相关教育内容

在虚拟性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面临被弱化的危险,因此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开展党员角色意识教育。在多种文化、多元价值观念并存的新媒体环境下,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党员的头脑。

3.3 革新传统党政知识教育方针

要积极运用新媒体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新媒体具有超级迅速性和互动性,教育管理者\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关注个性需求,注重分层教育。目前,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儿乎都注重共性教育,让大学生党员在集中教育之余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学习。

4 结论

在全新的媒体教育环境之下,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其改善方式通过众多渠道展开,其中革新教育理念,是新媒体环境下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理念,且在相关研究人员的时间下,其教育实效得到了准确保障,因此,在未来针对党政知识的教育工作中,新媒体环境将会作为大学生党员的主要教育环境而存在。

篇2

【关键词】儿童教育;舞蹈教学;展示课;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24-01

我国目前对儿童的舞蹈教育存在一定偏见,多数家长认为只有女生才需要进行舞蹈训练来培养气质,而往往忽略了男孩子同样需要进行舞蹈锻炼来完善自身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方针的制定就显得十分重要。然而现阶段多数幼儿园由于设备或者环境不允许,儿童不能进行相应的舞蹈课程学习,又或者是学校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想要改善这种局面,就需要从根基抓起,通过进行幼儿园展示课,帮助儿童上好舞蹈课。

一、幼儿教育的目标以及主要的特点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分析。作为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受到各领域的关注。现阶段我国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需要为儿童未来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及打下坚固的根基,进而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幼儿教育的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分析。由于幼儿的年龄很小,理解能力也就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保持充分的耐心,授课时也要抓住重点来进行讲解,通过简单的示范来让学生进行学习,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对儿童进行授课要求内容简单且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发展。

二、目前幼儿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现阶段幼儿舞蹈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缺陷分析。现阶段多数幼儿园不能很好地提供必要的条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资源的缺乏,这包括人才的缺乏和设备的不足两个方面。虽然现在幼儿教师都要求会至少一门才艺,但是受过专业舞蹈培训的幼儿教师却十分匮乏,同时,专业的舞蹈设备在幼儿园中非常少见。其次,幼儿园对舞蹈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过于死板,不适合现阶段儿童的舞蹈学习。

(二)舞蹈教育展示课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舞蹈在儿童整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对美的认知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可以让儿童得到足够的锻炼,展现新时期幼儿的健康面貌。舞蹈教育对学生整体气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可以纠正儿童站、坐姿不良等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好,对其整个人生都十分有帮助。同时,展示课有助于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目的,使他们更好地配合学校项目的开展。

三、幼儿园舞蹈教学展示课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一)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教育质量。现代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家长开始注重儿童的艺术素质培养。舞蹈教学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它有助于锻炼儿童的协调能力,提升幼儿对美的正确追求,培养幼儿自身的创新能力,帮助全面开发儿童智力。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育之前,需要先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养,确保教给小朋友的是正确的知识。要系统地学习舞蹈,请专业从事舞蹈事业的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老师积极接受;同时教师也要接受儿童心理学的训练,保证能够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展示课,让家长对学校的实力放心。

(二)把握好舞蹈课堂的节奏,松弛有度。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一次接受太多知识既会造成心理排斥和厌烦心理,同时对他们的记忆能力也是考验,因此,要合理安排课程,一节课要有学习新动作的时间,也要留出拖耙郧把Ч的内容的时间,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习的内容,也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展示课,上好舞蹈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舞蹈的优美,或者通过动画的方式分解舞蹈动作,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以便于舞蹈课堂的开展;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让儿童跟随音乐完成舞蹈训练,从心理上产生对舞蹈课的向往,从而上好舞蹈课。

四、结语

舞蹈能够培养儿童的气质,帮助其找到正确的站姿,有助于儿童骨骼发育,促进儿童的良好发展。幼儿舞蹈展示课的开展,能够向家长展现儿童在学校的进步,看到学校整体舞蹈教育的意义所在,使他们更好地协助幼儿园工作的开展。展示课很好地适应了当下对幼儿教育的需求,是我国幼儿舞蹈教育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王可心.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6):247-249.

[2]王印英.幼儿园舞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来自兰州市五所幼儿园的调查[J].大众文艺,2013,(18):179-182.

[3]李丁辛.浅议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创新性与规范化[J].学前教育研究,2014,(05):32-36.

篇3

一、学生的差异性问题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和考试中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及开放性的问题,不唯一的答案。如果一味的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只学会死记硬背,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学有所长,严格贯彻“因材施教”方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也就是“饿的能吃饱,饱的能吃好。”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课一样上,试一样考。这样会出现如果教师讲的有难度、有

高度的内容,差生上课就会如坠烟海,不知所从。教师讲授浅显的知识,优秀生就会觉着索然无味。同样考试题目容易,测不出优秀生的水平,激发不起学习的积极性;难度大了对差生是一次打击,甚至因看不到希望而丧失学习信心。许多教师往往为了照顾差生或者说平均分数,而忽视了优秀生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差的没变好,好的被拉下。所以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个性、特长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这也是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所在。所以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切实关注这些差异,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熟悉学生的家庭背景。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普遍的是:个性被抹杀,特长得不到发挥,家庭背景被忽视。说白了教师想把学生做成所谓的合格“产品”,“听话”的孩子。这是不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表现。上述三问题解决不好,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逃学和辍学,能力没提高反而变成问题学生。

二、教师理念需要更新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帅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篇4

关键词:十;新疆;双语教师;角色转型;新视角

党的十报告中总书记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报告第7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书记表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部分报告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在报告中表示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办教育就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加大对偏远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及特殊教育,并且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社会环境是多种文化并存,双语教育是新疆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双语教育的质量将对新疆社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全面、科学的把握新疆双语教育的现状是推动新疆双语教育质量的根基。

新疆双语教育实施30年以来教师稀缺、资源紧张、条件不足等的因素都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双语教师逐渐成为了新疆双语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同时十的召开也对双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加快自身的内涵式的提高和深化,从而达到能够使教书的知识性、工具性和技能性、人文性等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要记住:好的老师关键是教书就是在教人,教知识就是在教做人。

(一)新时期双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新时期新疆双语教师思想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双语教师作为新疆双语教育的主力军,是双语双文化的传授者,新时期双语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民族教师之间有了很好的交流,教师通过“接对子”“一帮一”等互帮互助的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了课堂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但是在新疆很多不同的偏远地区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个是双语教育新时期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双语教师要不断的学会结合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力求做到指导学生和引导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营造和谐环境、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智能基础

新时期双语教师的问题在于如何教好,如何实现有效教育,科学解决诸多教学中为什么的问题。同时结合教学情况、学生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解决实践中的诸多问题:文化问题、心理问题、方法问题、学法问题、知识问题、实践问题、理论问题等。因此,新时期双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层次,多元发展。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智能基础应该向多元化转型。双语教师的责任要比普通教师的责任要繁重,双语教师是双语双文化的传授者,双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而且还要不断挖掘其潜在的潜能,只有二者更好的结合,才能保障文化与知识的传授。

(三)、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能力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专业水平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双语教育的质量提升主要是依靠教师,即双语教师是双语教育的主导力量。科学的把握新疆双语教育的现况来说,现阶段的关键是不仅要提高双语教师的数量,而且要稳步的提高双语教师质量,双语教师要从量到质发生转变。作为双语教育的第一实践者,双语教师若能够将实践教学和自己的科研结合在一起,那么这会成为解决双语实践中的不同问题关键。

(四)、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基础

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基础包括双语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学术能力、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几个方面。双语教师首先掌握学科属性,学科是构成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基本单位,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正确的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又对双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掌握自己的学科知识以外在业余时间多多了解交叉学科知识,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双语教育课堂教学水平。

(五)、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公民美德基础

教书育人是双语教师工作的重要部分,作为一名双语双文化的传授者,双语教师应该首先具备公民美德基础。是包括:智慧、公正、坚韧不拔、正直、勤奋、工作积极的人生态度、爱、谦逊、自我控制、感激。双语教师只有兼备了这些公民美德基础,才能成为真正的双语双文化的传授者。

结语

十的召开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特别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双语教师作为新疆双语教育的主力军,身上肩负着重大的双重责任,包括双语教师自身的专业伦理责任与双语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伦理责任。在面临新疆社会多维转型的今天,双语教师的角色转型势在必行,双语教师通过形成智能基础、学术能力、专业基础、生态基础、公民美德基础等,不断在实践中大胆的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学方法,通过对自身经验的反思,优化教学过程,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双语教师在学校的角色是多维的,她们是协调各种文化生态的主力军。新疆双语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十报告精神,不断的用多元知识充实自己,力求更好的服务于新疆双语教育。(作者单位:1.伊宁市第八中学;2.伊宁市第23中学)

参考文献:

[1]林梓华,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及问题,新疆双语教育研究文集[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2]十书记《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3]李儒忠,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历史进程综述,新疆双语教育研究文集[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4]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0

篇5

〔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音乐 教学现状 整改策略

公共音乐艺术作为普通高校中的基础性学科,能够愈加清晰地将现代社会大众多元化的思想、情感与生活状况映射出来,确保日后大学生能够结合实践经验愈加理想化地创造想要的生活环境。作为现代专业化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学主体,其核心使命,便是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为该类群体今后全方位发展,提供保障。

一、高校开展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持续激化,无形之中给普通高校学生造成严重的身心压力,如若长期放置不管,便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和烦躁等心理问题。相比之下,音乐可以辅助学生很好地舒缓心灵压力,同时锻炼他们高超的审美技能并且塑造健全化的人格,因此高校领导和教师务必要加大对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视力度。须知科学合理的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学,绝非如以往般进行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而是要求教师时刻引领大学生保留美感,将多元化的情感灌输到既定的理论之中,使得原本单调的概念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在公共音乐艺术课堂之中自由翱翔、提升个人精神品位、挖掘无限的美感要素、树立起理想化的人生观念。

二、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实际状况

音乐艺术的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与之相互冲突的是,因为各类高校实践经验有限,开展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不可避免地遗留诸多缺陷。

(一)既有的管理机构与团队不够完善。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时间较晚,因此难免会出现实践经验不足、既有管理团队不够完善、专业化公共音乐艺术研究部门严重缺乏等问题,最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仍旧存在许多普通高校领导,始终将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放在嘴边,一直未能提供系统、妥善化的理论指导。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将会引发教学设备欠缺、课程组织效率低下、音乐课程教材规范力度不够、任课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低下等危机。归结来讲,如今社会诸多领域都在推崇素质化教育和全面发展理念,而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核心载体,却始终未能贴合当前时展的需求。

(二)教学活动组织期间偏重于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活动参与和体验需求。现阶段我国各类普通高校设置的公共音乐艺术课程形式,都偏重于理性和知识化方向,即时刻强调教师口头灌输,而不能实时规划布置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急切的参与和体验心理遭受压制。须知在如此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经常会将多元化的社会音乐生活背景和学生课本音乐需求等抛掷脑后,大学生在L期被动接纳孤立的知识点而并非完整音乐的前提下,便会逐步丧失对公共音乐艺术钻研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这类矛盾状况,即大学生普遍内心都是钟情于音乐艺术的,但是经常会出现一些学生厌倦上音乐课。专业化倾向严重的教学模式势必不利于实现现代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的教学指标和自身价值,因此需要及时地予以革新调试。

三、新形势下科学化开展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策略

现代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主张向每个大学生敞开大门,但与之相冲突的是,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因为个人天赋不佳和自信心不足,或是因为该类课程学分占据比例不高,而使得预设的艺术教育目标难以顺利达成。须知不同学生智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发展结果自然不尽相同,因此作为普通高校领导和音乐教师,理当想方设法为大学生创造满足其心理需求的音乐课程,并实时制定实施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引导模式,令学生能够时刻在多元理想的音乐文化和生活背景下自由徜徉,进一步开发出该类群体更高等级层次的音乐智能。

(一)持续加大对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现阶段我国素质化教育方针已然得到全方位推广执行,许多高校领导和教师开始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大学生身心健全化发展层面上,而其间最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进行公共音乐等基础性艺术教育。特别是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其能够令大学生时刻感受音乐艺术美感的熏陶效果基础上,树立起完善可靠的审美理念,为日后成才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强化对传统公共音乐艺术教育体制的创新改革实效。基于至今我国普通高校对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始终未能予以精准化定位的状况,希望有关机构能够协助领导集中化探讨日后公共音乐教育方案的创新改革举措,进一步透过不同途径修缮既有的音乐教育体制。

首先,督促各类普通高校尽快地将公共音乐艺术鉴赏课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程,同时确保提供充足的课时。

其次,要求普通高校全面设置专业化的公共音乐教育领导组织,保证特定时期范围内探讨论证公共音乐教育的科学有效方式。

再次,创建由音乐教育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管理的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活动中心与相关科研活动室,同时实时性地将公共音乐教育内容规划到高校总体教学大纲,保证日后这部分艺术教学计划制定实施的实效性。

最后,激励高校不断加大在公共音乐艺术教育领域投入的前提下,快速地将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经费列入到年度经费预算体系之中,并且逐渐满足国家预设的公共音乐教育经费储备要求。借此保证公共音乐教育所需的技术设备能够及时革新供应,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活动能够顺利布置延展。

(三)编辑优质化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材。诸多实践经验论证,想要确保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得以有序且高效率的布置延展,第一要务便是编辑供应足够优质化的公共音乐艺术教材资源。现阶段我国许多普通高校沿用的教材内容,都遗留粗-细、优-劣、充实-残缺等严重的冲突隐患。面对此类状况,便希望公共艺术教育主管机构,能够及时地将公共音乐教材全新编辑任务列入到整体教育纲领之中,同时时刻关注并结合大学生音坊础状况,进一步编辑出兼具深度-广度、理论阐述-实践指导等功能特性,又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代中国基础国情和高校学生现状的公共音乐艺术课程的一系列教材。

另外,就是处理好师资培训工作。须知教师始终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课程布置延展的参与主体,如若这部分师资力量不足,一切完美计划都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今后不同区域普通高校在开展现代公共音乐艺术课程设计工作过程中,要争取竭尽全力培训出了解学生实际状况、精通公共音乐课程机理、实践应用能力高超的音乐教学师资团队。具体来讲,就是定期组织音乐艺术鉴赏、表现和创造等培训指导活动,借此持续大幅度提升普通高校音乐艺术指导教师业务实力并促进他们革新传统教育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我国普通高校想要贯彻和落实公共音乐艺术的科学化教育指标,必然要经历较为漫长艰辛的挑战适应过程,保证其间处理好理念的革新解放、行动和决策上的果敢坚决等自我改造使命。与此同时,更要求广大普通高校领导能够持续加大对公共音乐艺术课程的重视力度,保证督促相关指导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以及相关机构全面化的支持。只有这样,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才能在我国得以顺利推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音乐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9(01):177-179.

[2]张刚.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分析[J].音乐时空,2014,21(15):179-184.

[3]吴贞.新形势下音乐艺术教育的路径抉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28(12):166-184.

篇6

一般认为,产学研三结合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的确,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是从高等教育提出来的,但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不同的知识运行的形式,只不过三者的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有所不同而已。学——传承知识。以学习已有知识为主的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承,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学习者有所创新,但主要是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年轻一代。研——创新知识。无论从事何种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或开发性研究,都是在进行知识的创新。产——应用知识。生产活动是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因此,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围绕知识运行,现代的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产——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依存于“学”;产还有赖于技术的开发,即依存于“研”。只有依靠专门人才与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更新产品。因此,产离不开人与科技,即学与研。研——首先,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研究的主体是人,需要学校培养科研人才从事研究;其次,科研的课题从何而来?可以说,无论直接还是间接,绝大多数科研的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有些科研的课题,虽属于抽象的基础理论,包括最抽象的数学,实质上也或多或少间接地反映了生产能力与社会生活提高的需求。因此,研必须依存于“学”与“产”,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应用。学——必须联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即平常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依靠“产”。同时,学要重视学习最新的成就,只有传承最新的科技新成就,才能培养出站在科技一线的高质量专门人才。从上述意义而言,围绕着知识运行,产学研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在现代建设中,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二、产学研结合的时代性

无论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些思想早已有之:德国的洪堡在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英国所流行的“三明治”教学,有的也叫做“合作教育”,或者“产学交替”的教育,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在中国,20世纪50年代,已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事实上,当时也已提出过教学、生产劳动与科学研究结合的问题。笔者就曾在20世纪50年代撰文论述过三者的矛盾与统一。[1]不过,无论是洪堡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还是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或是中国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都未能充分体现产学研三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时代来临之前,理解难以深入。举例说:中国20世纪50年代虽已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把它作为教育方针,但当时的生产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粗放阶段,不需要太多科技知识;当时所强调的是生产劳动的思想教育意义。其后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生产劳动更演变为惩罚手段。只有一定的时代到来之际,相应的理解才能逐步深入。具体而言:

(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产学研三者的结合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就是说,掌握高新科技的人才,将知识运用于生产和社会文明建设中,才能不断地驱动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如果产、学、研各自为政,互不相关、互不支持,它们就难以结合成为经济社会的核心驱动力。

(2)市场经济的发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全球性发展,使人们相信经济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国家与国家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人才,如何把产学研相结合作为教育的方针,更加引起关注。

(3)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培养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过去,学术型人才尚可以在象牙塔中培养。今天,应用型人才绝不能仅仅在象牙塔中培养,必须要结合“产”与“研”。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中,可以发现产学研结合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产学研结合不仅推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其人才培养有逐步高位移的趋势。20世纪上半叶,大学主要培养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型人才,也叫做传统的精英型人才。当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大学的任务,只是中学阶段的职业学校的任务,这一点不论是在二战之前的发达国家,还是解放前的中国,都是如此。二战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到六七十年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不能满足于中等职业教育水平,于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这从美国社区学院职能的变化就可以看出。美国的社区学院,本来称为初级学院,主要是为方便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就近入学而出现的。二战之后,要求提高职业技能的青年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一需要,初级学院大量开办职业培训,名称也纷纷改为社区学院。如今,美国的社区学院80%是培养应用性和职业性人才,只有20%是招收普通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说明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需要高职。不仅如此,很多高职还上升到本科水平,促使文理学院大量开设应用性、职业性本科课程。进而还出现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课程。专业硕士、博士学位也是侧重于培养应用性人才。这就是说,产学研结合的时代特点是逐步推进、逐步提高的。我国的政策制定在反映这一趋势方面略显滞后。20世纪90年代初,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的仍只是中等职业教育。当然,中等职业教育也应重视,因为我国的产业大多数技术水平还不高,不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到90年代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才大量发展高职。近期,国务院,特别是总理的几次报告,都着重强调高职发展。在“十一五”期间,规划培养高职毕业生达1100万人。但对于如何发展,大家的意见还不一致,毕竟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中,还没有完全进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因此应该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育,现在的本科教育也应大量建设成为应用性本科。

三、产学研的矛盾统一

产学研相结合在本质上存在必然联系,但是它们是三种不同的社会性活动,各有自己的目标、任务,应当遵循各自的运行规律和活动过程。产的任务是创造物质财富,提高经济效益。它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律,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研的任务是创新科技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所遵循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追求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它所遵循的是教育规律,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这三者任务不同,所遵循的规律不同,达到的目的也各异,因此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只有重视客观存在的矛盾,才能正确地解决或者消除矛盾。以下通过教学与生产的矛盾来说明这一道理。

(1)教学任务与生产任务的矛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制造产品。培养人与生产产品是两码事,是两种不同的任务。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培养与企业的生产往往会产生矛盾。

(2)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矛盾教学过程主张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知识水平;生产流程往往是固定、单调的,具有不断的重复性以生产同一模式的产品。教学的循序渐进与生产的重复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产生矛盾。比如,学生从学校进入工厂参与生产实践,最初也许兴趣高涨,认为能够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反复从事同样的操作,就会认为学不到新东西,他们的兴趣就会有所淡化,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与生产流程发生矛盾。

(3)课程组织与工艺组织的矛盾课程组织基本上是按照学科进行的,而工艺组织,并不是按单一学科组织。一种工艺,往往凝聚了多种学科;一个学科,往往可以应用在多种工艺上。即使是工艺性课程,同生产流程中的工艺组织也有所不同。

(4)人才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矛盾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要有一定宽度,不能固定于一种工种。人才培养的知识需要宽、厚,岗位技能则更多地要求专一、熟练。宽、厚与专一、熟练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客观存在的矛盾不能不重视。如果我们仅仅按照教学任务、教学过程、课程组织的需要对待产学研,这种合作很难持续进行。尤其是一些高校学生,参加工厂、企业的生产劳动,学校考试或寒暑假期间,都要停工,不顾生产单位的生产任务,必然不受生产部门的欢迎。那么如何应对呢?下面,提出几点原则性意见。

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若干原则

解决产学研的矛盾,可以遵循下列原则:

(1)互利性原则(双赢原则)。在产学研结合中,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非常重要。仅仅对一方有利的合作难以长久,因此,在合作中,不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相互关心对方利益,尽量使对方利益最大化,使对方困难或损失最小化,力求做到平等、自愿、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协调性原则。在合作过程中,要共同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目标统一、内容明确、责权分明,各方受益。如果确属不能同等受益,一方应主动对另一方提供适当的补偿。例如高校提出以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协助解决生产上难题以补偿产业部门在学生实训期间所受的损失。

篇7

一、教育公平性的评判原则

追求教育公平,首先需要了解教育公平的评断标准。教育公平就其本质来看,就是一种价值的平等观念,我们不可能确切地说公民是否教育公平,不同的人对于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理解[1]。就政策这个方面来说,对于教育公平没有确切的原则和要求。当前,在国内主要使用以下几个原则:其一,教育资源的分配要保证公平,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调节手段,主要通过协调相关的教育资源进而最大程度的实现教育公平;其二,对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要尊重,在对公平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我们盲目的追求公平,我们的评价原则中不能忽视差距的存在,如果不过差异一味地强调公平,实际上是一种忽视其他公民公平的体现。另外,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制定合理的政策引导教育资源的在分配和调节,这种政策主导下的资源再分配和调节主要是在个体上得以体现,将资源补偿给接受教育比较少的个体,但是我们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是青年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选择,引导和支持发达地区来扶持相对落后的地区[2]。

二、政策对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性

无论是教育公平的内在属性、还是教育公平的外在需求,政策都是一种引导教育公平实现的可见的重要手段。教育并不是一种物品,可以随意的进行搬运,而且不受市场的约束和支配。教育是在政府的统筹之下,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的组织,因此,首先,在进行有关的教育政策的制定时,一定要最大程度的尊重人们的诉求,如果存在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就代表教育政策的制定没有以人们的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其次,需要建立弱势群体的补偿政策,我们由前述可知,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需要从政策的角度入手,将这种地区之间的差异削弱,从政策出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当前,缩小和缓解教育差异的最主要和虽有效的手段就是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制定政策进行调动,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需要对教育公平的评断标准进行完善。进行政策评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具体的事实进行评估,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评判过程。因此,当前通过政策评判过程所建立的价值体系,才是我们在特定的国情之下对于人权公平的思考。现阶段,进行教育政策评估时,教育公平效率的协调关系应该引起重视。最后,建立健全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我们的教育质量的优劣,最终主要体现我们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上,因此,在对教育公平进行衡量时,我们最主要的参考就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达到我国教育的要求和任务。对教育资源进行积极的调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人对于教育的需求,我们只有在明确了教育体系对于培养目标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使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最大程度的降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三、教育政策公平性的政府定位

目前,我国的公共教育主要是由政府控制的,而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改变。政府对公共教育进行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公共教育系统的利益,但是这样会造成另一个问题,公共教育系统在享受稳定的财政支持的过程中,危机意识缺乏,安于现状,这对于公共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是不利的。改变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能定位,就需要将政府管理教育的方式改变,使教育政策在政府中的定位能够突显,为此,一方面要将以往的权利关系进行改变,政府在对公共教育进行投资时,要最可能的保证透明化、公开化,确保各项教育方针的公平性[4]。其次,由以往的公共平台,向市场和社会领域转变,在确保公共教育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扶持和鼓励社会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篇8

关键词:创新;校本研训;教育;内涵发展

伴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具体对于学校实体的教育发展是一项重要的过程,因为教育的意义本身就是育人和实践,对于我国现今的教育行业,在不断地各种体制改革中,也在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和平台传播知识,使知识在互动中进步。

一、传统教学模式探析

对于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学,对于学校来讲,学生一般为主体。从知识层次的教育实体创新改革也都是以学生为研究背景进行相关实践。所以,相对来说是比较被动的,知识的传承主要以相互交流沟通为主,对于单一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

对于教育行业现状,应该围绕两条主线进行开展。一条是学校自身,另一条是教师本身,而教育的主体虽然为学生,但学生的进步却是由学校教育环境和教师教育方针为引导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方向,不断探索,积极沟通,以促进知识传承。

二、创新校本研训方法相关探析

1.校本研训方法的内涵

顾名思义,校本研训指的是,以学校为主体根本,联系到学校本身现有条件下的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以促进学校先进文化的交流,教师的提升,最终达到学生的先进优越教学。

2.创新校本研训对引领学校内涵的发展

校本研训方法的提出,其广泛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十分受用,此方法的提出对于教师行业的发展也是起带头作用的。在学校本身,教师的作用可谓是领头羊,社会在不断发展创新,教师作为知识传承的桥梁纽带,也应不断学习进步,即动态学习性。

另外,对于学校来说,具备优秀的老师,对学校也是一种鼓动发展。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每个学校的规模、师资等都有所差异,这也就导致了实力薄弱的学校教学能力和改革比较困难。针对每个学校的校风,教学模式都应有所差异,对于校本研训的提出与应用,也加强了学校的文化互动,也展示了学校文化内涵的先进性。

3.校本研训的方法和实践平台

校本研训的初衷是教师的发展,对于小学期间的具体应用,一般有三个方面:(1)学校内部教师间的互动学习;(2)各校区间的教师联合活动;(3)互联网联系活动。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应用也体现了知识互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例如,学校内部的教师活动主要以科目课题探讨活动为主,实践性强,对于校园内部来说沟通性也比较强;校区之间的活动一般以主题探索活动为主,旨在探索出课题结果,取得进步;对于互联网的联系活动主要以教师对知识的需求为主,内容也很广泛,通过文件资料、影像视频等表现,也很方便。

从校本研训实践应用来说,形式多种多样,能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情况,使知识得以发展,也对教师是一种培养和考验,因为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是一直前进的,只有不断完善创新,才能提升自己,提升学生,提升学校!

教育行业中对校本研训方法的提出,不仅对教育实体是一种变通改革,也加强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知识的传承,在后期也将会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中;学校管理;教育观念;校风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72-01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对于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良好氛围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其各项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此阶段正确的教学管理有助于促进学生成长,并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益,接下来,本文探讨如何优化高中学校的管理。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中对学生的要求仅限于提高其学习成绩,使之向更高的学位进修。现阶段提倡素质教育,校长开展管理工作时不应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优秀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受益。例如开展教师大会,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迎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应督促教师以教学为首要任务,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培养学生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使学生成为受益者。现阶段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校长在紧抓教学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开展艺术节让学校内的音乐、美术等社团联合举办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使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校长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也应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督促各个班级开展关于“体育活动重要性”的主题班会,由各班班主任为学生强调体育活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积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去。

二、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

要强化教学水平,首先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明确各管理部门的责任,制定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抓好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应强化学校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构建管理分层制度,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如分管校长负责协助校长教学管理工作,教务主任负责管理纪律,教研组负责编写导学案、试卷等,分工明确有助于各项教学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其次,应强化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作用,班级是学校教学以及进行各项活动的基本组成单位,班主任管理工作对学生有很大作用,学校应建立班主任班级管理制度,提倡班主任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参与班主任间的交流会,通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应提升各科教师水平,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责任人,学校应严抓教师教学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与各类教学交流会,通过与其他优秀教师的交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不单单是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建立教学管理制度,也应加大对各项教学资源的投资力度,例如建设图书馆,提供有益的书籍供学生借阅,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有助于丰富其见识,开阔其眼界。

三、注重校风建设

篇10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审美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160-02

一个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变化是根据这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变化来决定的。我国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改变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正式被提出,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观对审美素质的要求。将美学课程列入高校师范生专业基础课,是我国教育方针变化的直接产物,成为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主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师范生美学课程在教学效果上不很理想,有些学校开设美学课程类似于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鉴赏课;还有些学校的美学课程不是偏向西方美学就是偏向于东方美学,过多讲述纯粹的美学原理知识,忽略了美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地方性院校的师范生美学课程,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程相比,学生在学习动机上表现的兴趣不高,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以上问题的本质原因,主要存在于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及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两个方面。

一、美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

高校培养师范生审美素质的教学课程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种是文学审美,通过文学类课程体现,比如大学语文或文学作品鉴赏等;一种是艺术审美,包括美术、舞蹈、音乐、声乐等课程。第三种是美学课程。美学课程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担任什么角色是此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关键。首先,在已有文学类和艺术类课程的前提下,国家为什么还要将美学列入课程范围内,而且还作为教育类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此问题说明了美学课程在整个审美教育中的独立性。美学是研究美的一门科学,从美的形式来分类,有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和社会美。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社会的美化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哲学升华,因此不能将其等同于文学教育或艺术教育。美学的这种独立性中的哲学特点,注定了此类课程担任提供审美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的角色,为进一步展开审美实践活动起到原理指导的作用。其次,目前我国高校的艺术类、中文类和教育类学生都以美学作为基础课,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将其作为全校性的选修课。那么,为师范生设置的美学课程的区别在于,师范生的专业特点是教书育人,学习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审美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一种有关美的理性知识教育,是以人类审美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审美规律的教育。从狭义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审美素质的教育,是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等特定的教育,目的是促进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情感,开拓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由此可见,从性质上,广义上的审美教育倾向于外在美学,着重于美的形式,而狭义的审美教育则更重视内在美学,立足点放在审美教育中的“育”上。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美学指导学科教学,通过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育出国家所需要的全面发展人才。因此,师范生美学课程的角色定位应具有审美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涵义,并作为教学目标。

二、美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符合师范生的美学课程?要达到前述美学课程在师范生审美课程中的原理指导与审美育人两层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选择。

1.原理指导

原理是某一学科的最基本科学理论,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人类一切活动都蕴育着一定的规律,活动的开展必须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因此,学习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知识是认识美、发现美、发展美的理论基础。离开了这些基本理论,单凭自我的主观感受以及日常经验,只能简单化地分析审美现象,将现象表面化,无法透过现象中看到本质问题,甚至被现象的表层所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美学原理的学习是最基础的,然而,原理是抽象的。师范生的先前美学知识经验相对缺乏,特别是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过程中审美教育缺失,导致在接受美学原理学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美学原理内容的选择上更需要针对学生的先前学习经验来确定。此外,美学原理内容上要突出指导性的现实意义。学习美学原理不是让学生成为美学哲学家,不是为了对我国美学本体的理论研究和体系的构建,而是主要用于指导师范生自我审美素质的提高以及今后实际工作的开展。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专业的需求,原理内容的选择要围绕审美活动为中心展开,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构成和发展。将学生置身于内容中,成为审美主体,通过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分析,感悟到自身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及审美判断等方面的变化。将学生身边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在教学中创造情境,让抽象间接的原理知识变得形象和直接,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在情境的设置上,审美活动的选取要突出专业特色,围绕着师范生今后工作的方向,将审美活动与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相结合。比如教师教学技能上美学的运用,通过仪表美、语言美和教态美,美化教学工具,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和符号演变成美学中的对称美或平衡美,等等。同时,班主任也可以运用美学理论实践到班级建设,比如在教室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从座位的安排到班徽的设计,都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审美活动。当学生感受到审美原理对自身的现实意义,才会激发学习欲望,主动思索美学问题,将外在知识理念转化成内在需求,此时,原理的指导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2.审美育人

师范生的培育是为了输出我国未来的教育主力,尤其是基础教育。师范生将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教育专业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同时学会在未来的学生中挖掘美学情趣,陶冶美学情感,完善心理品格,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因此,美学课程对于师范生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原理,还要学会以美引育,达到育人的目的。美学课程要发挥审美育人的功效,就要紧扣内容进行选取。立美教育论提出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观,由美的外部形式内化到教育自身,作为提高教育功效的重要手段,确立教育的美质特征。美学情感论,将个人生命历程的情感积累与社会文化以美的形式相统一,将美学置身于情感教育中,呈现美学育人的功能。在两者理论基础上,美学内容既要与德育相结合,也要关注个人人生情感问题。如果将美视为一种特殊的人生境界,通过审美活动对于人生的关照,从人生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审美育人,既符合德育中人生观的树立,也满足了个人人生情感的需求。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浮躁不安正严重阻碍了青少年科学人生观的树立和个人情感的丰富,年轻的一代对人生的态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迷茫、烦躁、麻木和焦虑,心灵得不到平静。人生美学是审美人生,是人生的审美化,从美的角度追求美好人生,主要围绕着自我、人性、德性、人格和生命等方面,指引人们塑造出美好的心灵,这正是审美育人最重要的目的。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人,不仅是师范生自身的要求,也是对他们未来学生的要求。美学内容引入人生美学,从审美的自我出发,在意识上培养审美自觉性,正确认识自己;在美的观照中,相信优美人性的存在,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学会修养的方法;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熏陶,从创造与享受中体现真善美的统一;从塑造完整的人格中懂得优雅和淡泊、崇高和壮丽,学会在孤独体验深沉的审美情趣,懂得平凡中的献身;明白痛苦与欢乐是人生两个永恒的审美体验,善待生命,热爱人生,欣赏人生。只有以人生美学作为美学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方法上感悟人生、掌握人生和享受人生,从而提升他们全面的素质水平和生命质量,使师范生的美学课程充分发挥审美育人的作用。

美学课程要发挥在高校师范生审美素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在课程教学目标上正确定位,既要区别于其它审美课程,又要符合师范生的专业特点。课程的设置承担着美学原理指导师范生今后实际工作的任务,同时还起到提高未来青少年审美素质、培育他们具有美好心灵的育人作用。在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课程的内容设置应体现出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两方面。在原理指导上突出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将理论的现实意义转换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审美育人上以人生美学作为主要内容,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人生情感,指导学生以审美的方式看待人生和感受人生。只有原理指导和审美育人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师范生美学课程的价值意义才能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学和美学交叉研究的三种水平――兼论“美学教育”概念的建立[J].中国教育学刊,1995,(3)

[2]张志勇.情感教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徐碧辉.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哲学研究,1996,(12).

[4]赵宋光.论美育的功能[J].美学,1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