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验证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验证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恐惧症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90-01
序言:目前艾滋病的流行特点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也由高危人群转向了普通人群。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性意识与行为、价值观的形成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对于性的看法越来越开放。有不少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过等高危行为,但由于缺乏比较完备的艾滋病知识加上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患上了“艾滋病恐惧症”,造成了心理负担致使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患“艾滋病恐惧症”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制定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策略提供依据。
1.什么是艾滋病恐惧症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简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据调查由于现代大学生思想观念、性观念比较开放超前加上社会、媒体、网络等的影响,不少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发生过各种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而患上了“恐艾症”。
2.艾滋病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及其分型
2.1艾滋病恐惧症的临床表现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的恐艾症较突出的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不少患病学生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由于羞于向老师和同学交流沟通,日积月累造成了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
2.2艾滋病恐惧症的临床分型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五种类型:焦虑症状型、强迫症状型、疑病症状型、恐病症状型和抑郁症状型。患恐艾症的大学生可以表现出上述五种类型中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
A.焦虑症状型临床表现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即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等。
B.强迫症状型此型艾滋病恐惧症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担心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处处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如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不敢接触血液制品等。
C.疑病症状型此型最为常见。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
D.恐病症状型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为恐惧。表现为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在接触到所恐惧事物的时候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症状。
E.抑郁症状型艾滋病恐惧症者在发生高危行为后,自觉对不起父母或妻儿,同时又担心感染艾滋病病毒。在这种双重压力下,逐渐出现情绪低落,对外界丧失兴趣、不想说话、不想活动、吃不下、睡不着,常常悔恨责备自己,对前途悲观绝望,丧失信心,最终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3.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特征: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具有以下特征:A.绝大多数为男生,女生较少;B.都有使用或未使用安全套的等高危行为;C.女生中职业暴露为多数;D.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身体存在低热、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不适等自觉症状。
4.艾滋病恐惧症患者的病因分析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普遍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失眠多梦等心理恐惧所引起的一些自主神经症状,所以笔者认为“恐艾症”是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病因:
4.1高危行为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都有发生不安全、职业暴露、使用未消毒医疗器械、血制品和纹眉等高危行为。
4.2缺乏对艾滋病知识科学、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尤其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所以很容易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后把各种自觉症状和艾滋病联系在一起。
4.3性格脆弱心理障碍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普遍性格内向,平时少与同学老师交流,性格脆弱难于承受大的失败和打击;而且往往具有过度执拗、要求过度精确及过分坚持的人格特性。
4.4社会、媒体的夸大宣传和普通老百姓的歧视艾滋病目前是全社会的问题,多年来由于某些社会团体、媒体、网络等存在夸大宣传艾滋病的传播、症状和治疗情况;普通老百姓都认为艾滋病是一种“脏病”,是做了“坏事”的人才会得的等等。使得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造成了严重的身心障碍。
4.5身体素质较差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普遍缺乏运动,而是喜欢独处或者沉全身乏力等症状。
5.艾滋病恐惧症的克服方法
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总的说来是一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表现,因此对他们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育应该是克服的首选方法。具体包括:
5.1接受综合的心理治疗对于高职高专在校大学生“恐艾症”患者结合心理咨询,给予心理治疗是必须的,重点在于指导患者克服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建立健康的心理应激状态。
5.2正确学习、了解艾滋病的基本健康知识
5.2.1艾滋病主要靠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传播方式;
5.2.2恐艾症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在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性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5.2.3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5.2.4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就是说,只要约束自己的;不吸毒;不盲目使用血液制品,就不必战战兢兢地生活,恐惧是多余的。
5.3相信科学检测: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不要再无谓地担心和猜疑。
5.4不要相信症状:很多同学怀疑感染了艾滋病都和自身的症状有关,的确有小部分人在感染了艾滋病后会出现急性症状,出现急性症状的条件是感染了大量的艾滋病毒,而这种病例实际上非常少,而且艾滋病急性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平时可能得的病没什么两样。从医学的角度讲,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的标准。恐艾者几乎人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症状,但最后的血检结果是99%以上都没事,这足以说明症状并不可信。
篇2
1课堂教学以验证与设计相结合
1)验证性实验.根据高频理论课涉及的教学内容,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主要分为3大模块:信号产生电路模块、信号放大电路模块和信号频率变换电路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几个系统子模块(电路):正弦波振荡器、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高频大信号功率放大电路、调幅波的调制与解调、调角波的调制与解调、锁相环等.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内容主要分布在前2个模块,从实验教学经验出发,选择正弦波振荡器和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作为验证性实验内容.2)设计性实验.高频通信模块的重点和难点是信号的变换模块,即基带信号调制和解调子系统.因此设计性实验准备了“AM调幅发射机整机模块设计”“AM调幅接收机整机模块设计”“FM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和“FM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4个实验,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实验.以“AM调幅发射机整机模块设计”为例:(1)完成实验题目的验证性实验过程.即利用实验箱上的AM调幅模块按照实验指导书将调幅波形显示出来,并计算调幅模块相关参数.该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把握AM调幅模块的相关理论知识,形成对电路组成和电路参数设计的必要认识.(2)熟悉功能电路的设计过程.在完成验证性试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仿真、设计制作、调试和测量等环节熟悉功能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AM调幅发射机整体模块包括信号产生电路子模块、信号放大电路子模块和信号调制电路子模块,如图1所示.AM调幅模块所对应的调幅接收机整机模块包括低噪声放大模块、中频放大模块、包络检波器和低频放大模块,如图2所示.3)设计性实验步骤.设计性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在设计性实验之前,要求学生根据所选题目(实验主题)在实验箱上自行完成参数的提取和验证,在分析基本单元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搭建.在实验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实验主体,指导老师仅提供一些参考题目,由学生自行设计、分析和搭建电路.也可以在原有成熟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适当地调整和功能添加.设计性实验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给出4个与调幅发射接收模块、调频发射接收模块相关的实验主题,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进行基于实验箱的验证性实验.(2)根据实验指导书的步骤完成验证性实验,在充分理解电路组成和参数含义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实验结果.之后由学生自行完成电路的复原设计和创新性设计过程,对增加的电路功能和电路参数的设定需要进行仿真验证,作出必要的分析后再进行电路或元器件的参数调整.(3)按照所设计的电路明确电子元器件的具体型号,列出元器件清单,教师参阅后由学生自己购买(或集中采购)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该步骤在于培养学生熟悉电路图和相关元器件的型号/性能以及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的能力.(4)在实验室完成电路焊接(由实验室提供信号源、焊锡、电烙铁、示波器等实验设备).学生可按照自己设计的电路图进行连线焊接,在焊接电路过程中,教师对出现的问题随时进行指导和纠正.(5)对焊接完成的电路进行测试,得出所需要的实验数据.将该实验数据与验证性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误差值并详细说明误差存在的原因,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根据高频线路基本知识进行自由发挥,设计功能更强的电路.
2实验教学以设计与实践相结合
为加强高频课程在大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信电学院根据高频教材内容并结合高频实验室实际情况,在实验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典型的高频电路设计性实验.并在多年实践教学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高频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之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1)“新苗”选拔环节.以统一出题统一打分的考核方式在大一学生中选拔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学生进入“新苗”班,作为学校设立的大学生科技基金的预备人员及暑期大学生电子竞赛参赛预备人员进行培养.2)专题设计环节.根据信息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在大二下学期设置“专题设计”学分修读环节.由3名教师分别牵头组成设计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业班级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3个题目,题目之间具有相关性和系统性,学生分小组进行选题和电路设计制作.专题设计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适应性.3)高频实验课程课堂教学环节.在大三上学期设置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高频实验课程教学,安排设计性实验任务,推进创新性实践.4)暑期实训环节.利用暑期进行短期实训以及暑期竞赛的培训.5)毕业设计环节.将高频实验教学相关知识点纳入毕业设计选题,如“基于DSP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设计”“高频数字FM调频发射系统设计”等.要求部分学生,特别是参加过相关课题研究的学生选择该类课题进行设计与实现.
3实验考核以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成效,信电学院将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加强教学控制和评价,并将实验成绩改为由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和奖励成绩3个部分组成.1)加强教学过程控制和评价.为加强实验教学特别是设计性实验过程控制,将验证性实验安排8学时;设计性实验安排为24学时.在设计性实验中,由学生设计电路方案,用LABVIEW等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仿真通过后,进行线路板绘制、制版、焊接、调试和测量.教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跟踪和打分评价,部分环节评价可让学生适当参与.具体评分方法为:出勤占10%;验证性实验20%;设计性实验过程70%(其中实验过程20%,实物30%,测试结果与报告20%).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实验报告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论等内容给出;实验操作则根据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进行重点考核.2)实行激励机制,倡导探索精神.在实验教学中,传授探索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是实验课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在引导鼓学生答题或设计时,应鼓励他们对题目要求以外的问题进行探索,对善于探索的学生给予其向同学示范的机会,以激发探索的激情和营造氛围.如在设计性实验“AM调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鼓励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自行设计电路模块和电路原理图,针对电路焊接与调试中存在的不确定问题尝试自己解决.教师则通过现场指导,网上答疑,以肯定、赞许、支持等激励手段进行过程控制,选择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参加大学生科研和大学生竞赛.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弹性;入学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100-02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入学适应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许多研究报告了日常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与人们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密切(Winnie,2005;蔡颖,2010)[1-2]。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也称心理压力,本研究指个体自知正处于重要但困难应对的环境时所出现的心身紧张状态。压力反应强度取决于压力源、个体与环境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适应(adaptation)本研究定义为个体对环境及其身心变化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状态。心理弹性(resilience,也译作“抗逆力”、“心理韧性”、“复原力”)可定义为个体成功应对变化、逆境或危机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Pinquart(2009)报告了心理弹性与应激的适应联系密切,而且心理弹性对入学一段时间后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具有预测力[3]。迄今国内外关于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基本有三种:直接预测作用、调节作用和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同,有必要进一步验证。
本研究特别关注从依赖逐渐过渡到独立阶段的大学新生群体。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国内大学生适应的有关研究多使用国外量表,存在文化普适性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针对了解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与适应状况的本土测量工具,利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心理弹性、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
选取哈尔滨市某所高等学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5份,有效问卷数508份,有效率93.2%。其中男生347人,女生161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24岁,平均年龄为18.90±0.90岁。
(二)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由梁宝勇和郝志红于2005年编制[4],共85个条目,包括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五个分量表,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由于肖楠和张建新于2007年修订[5],共25个项目,包含韧性、力量、乐观三个维度,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由方晓义等于2005年编制[6],共60个项目,分为情绪、自我、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择业适应及满意度七个维度,5点计分,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征。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相关分析
通过使用SPSS软件,采取皮尔逊相关法,对508名被试在三个量表上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 1 心理应激、心理弹性与适应的相关矩阵
注:***代表 p
表1表明,心理应激与适应具有显著负相关,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具有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适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二)回归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验证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是否能够直接预测适应状况,本研究将适应作为后果变量,将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分别作为先行变量进入回归模型,一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详细见表2与表3。
表2 回归分析的模型匹配表
表3 回归分析表
表2和表3显示,心理应激与适应和心理弹性与适应的回归方程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1),这两个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1)。统计结果说明,心理应激对适应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适应具有直接预测力。
(三)调节作用分析
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将心理弹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以检验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结果详见表4。
表4 心理弹性对心理应激和适应关系的调节作用检验
表4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交互作用系数并不显著,也就是说,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的相互作用对适应没有显著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心理应激与适应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
三、结论讨论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应激与适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应激能够直接预测适应。Pinquart的研究证明了压力性生活事件对个体心理适应的影响(2009)[5],本研究得出相似的研究结果。生活中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能够对适应状况起到直接预测作用。进而说明对于刚入学的大学生,短期内承受的总体心理应激量越大,其适应状况就越不好。相反,新生所遇的心理压力强度越小,对新生活的适应越好。
研究还显示,心理压力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适应呈显著正相关,也验证了心理弹性与应激的适应联系密切的观点。心理弹性对适应具有直接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会感知或承受更少的心理应激,适应状况更好;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越低,入学适应越差。高心理弹性的个体比低心理弹性的呈现更好地适应结果及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Pinquart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2009)[6]。
从心理应激、心理弹性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结果看,心理弹性能够直接和积极影响大学生良好的入学适应。但尚未发现心理弹性能够抵御应激事件对入学适应的不利影响,心理弹性对心理压力与适应的关系不具有调节效应。
综上所述,心理弹性是个体适应压力的保护性资源,对促进积极适应具有重要贡献,能够维护和提升身心的健康水平。因此启发我们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教育者要积极关注和努力践行对学生心理弹性的培养,从而促进青年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大学新生活。
参考文献:
[1]Winnie,W.S.et al.A psychosocial model of stress
-distress relationship among Chinese americans
[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5,(3):422-445.
[2]蔡颖,梁宝勇,周亚娟.中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心理弹
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2).
[3]Pinquart,M.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30:53-60.
[4]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
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
与行为研究,2005,(2).
[5]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
篇4
关键词:研究性课程设计;大学生;就业
引言
随着近些年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不断完善以及各大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这个字眼不再如以前那般耀眼,趋于常态化。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4日的统计信息中第十项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全国大学生有4018.1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招生为721.4万人,在校生22547.7万人,应届毕业生达到749万人,实现了连续22年的快速增长。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59.4万的估算,仅2015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的年增长率就达到了12.0%。在大学生人数快速递涨的同时,也间接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为了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促使大学生能够找到更加满意的工作,有必要对应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及其在校期间的个人能力培养进行调查分析。就石河子大学5个工科学院的150名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当今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现实的社会化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轨,大学生毕业工作完全或几乎与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无关的案例层出不穷,并且部分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期间对所学专业缺乏自信。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个人兴趣有关,但更关键地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
研究性课程设计作为大学课程结课的主要方式,能够体现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情况,直接关联到大学教育的成败。这种课程观突破了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的局限,将积累、迁移和促进学生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指标,其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培养大学生在今后实际工作环境中应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其所在岗位创造剩余价值,提高用人单位的竞争力和大学生自身职位水平。
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案例,就其大学生的课程设计情况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形做具体分析,论述了大学生课程设计对其今后就业的重大影响,提倡高校重视课程设计,真正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型人才作应有的贡献。
一、研究性课程设计介绍
研究性课程是进行课程设计的主体,而我国教育部为大学生指定开设课程基本可以归纳为研究性课程。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问题和手段时,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因而具有研究性;它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直至结论的得出,均由学生小组完成,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它一般要通过调查、实验、小课题研究、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因而又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1]。
我国是教育大国,教育方针的主旨是以人为本。全国高校教育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现阶段研究性课程设计方针主要围绕学生开展,以学生作为课程的设计主体,摒除传统应试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革新出两条科学的课程教育模式:问题解决型和自主研究型。前者的一般程序为:创设问题情境搜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所学新知识解题。后者的一般程序为:确定研究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2]。
二、现阶段大学研究性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落后。现阶段大学教育的自主研究性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对于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高校硬件条件限制,多数学生只能从课本积累知识,缺乏实践验证的环节。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团队对于大学生的教学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填鸭模式,致使学生对大学课程失去兴趣。
态度怠慢。以石河子大学为例,通过本人于2014年10-12月对大学生上课情形现场调研发现,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态度不认真,学生反馈听不懂授课内容。其次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尤其是临近学期末问题更加突出,然而此阶段应为课程设计进行的关键环节,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低迷,严重制约了研究性课程设计的进行。
教学与就业脱轨严重。通过对石河子大学50名工科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针对“面对就业,你大学期间的最大收获是什么”的问题,其中11名学生认为他们学到的专业技能能够为毕业找工作加上重要的砝码;23名学生认为自己都是浑浑噩噩度过了4年时光,找工作心里没底;9名学生表示准备考研,希望研究生毕业工作好找一些;7名学生表示不想从事大学所学专业,准备另谋出路。不难发现其中仅有22%的学生对待所学专业的就业自信满满,14%的大学生决定不再从事所学专业。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闭门教学与现实就业的脱轨,一定数量的学生个人能力得不到提升,无法适应现代高新企业的需求。
(二)解决方法
加大各学院的基础设备投入,同时引进高新设备,确保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研究性课程设计,深入挖掘大学生自身的潜能,基础性的加工和相关检测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为了鼓励大学生对基础性研究成果进行不断创新优化,有必要适当引进一些高新设备作为硬件支撑条件,从而培养出一批有创造性的人才。
革新教学模式,加大高校的奖惩力度,激励师生的实干精神。在高校大力度的引进教学仪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最核心内容就是改变高校教师的传统教学思维,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积极研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如问题解决型和自主研究型。同时高校自身要加大对其师生的奖惩力度,对有突出成就的高校师生予以褒奖,对不思进取的师生予以惩处,使得高校不再是一个“学术温床”,继而激发师生的实干热情与实干精神。
强化师生与企业的接触,加强校企合作,避免教学与就业脱轨。为使大学生能够提前适应企业的生产和技术需求,高校及各学院应加大与生产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带领大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为企业解决相应的技术难题。从而使得大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技术方向,更易于得到企业领导的青睐,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
继续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紧密把握社会前沿科技发展动态。高层次技术人才是一个高校的中坚力量,在围绕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带动整个高校师生钻研科学问题,解决实际难题。鼓励高校教师带领学生,在紧扣前沿技术发展的同时,思考前沿技术中可能存在的研究焦点,在高校现有的科研设备基础上开展相应的研究,促使大学生能够掌握当前高新技术,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三、研究性课程设计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四点作用
小组分工,有利于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小组分工和定期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灵感和工作热情,通过一次次的协作努力,在不断提高个人解决问题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将个体融入到团队中,发挥出团队创造力和执行力。
查阅分析技术文献,撰写设计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按照课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可知,查阅分析技术文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查阅技术文献,将视野扩展至整个所研究的领域,而非局限于课本知识,从而拓宽了整个研究的知识面。其次针对所研究的多个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文献得到相关的解决方法或方案。更能够基于现有的多个决策方案,激发大学生新的灵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渐锻炼学生查阅分析技术文献的能力。进而根据拟定的方案,撰写设计报告,这些不仅能够长期提高学生工程技术文件的写作能力,锻炼设计报告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工作态度,更培养了学生的全局工程观念、意识和素质[3]。
将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科技层出不穷,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必须要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然而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将专业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在原有的制造基础上进行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
从理论设计到试验验证,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技能。由于产品自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性,在进行理论设计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多种问题,同时结合实际条件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多次试验不断发现实际加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完善技术方案,锻炼学生实际环境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学期间长时间的实践,促使大学生思维模式不断完善,思考方式不断创新,实践技能逐步加强。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关于研究性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0(2):29-31.
篇5
关键词:心理素质;适应性;大学生;量表修订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3-0075-07
一、引言
大学阶段是个体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是个体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因此该阶段也被称作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在此阶段,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对大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大学生,处于一个剧烈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学生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影响身心健康、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适应性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不同的研究者对适应性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研究者从外在状态的角度对适应性做了界定,探讨适应性的功能;而更多研究者则是从内在本质的角度对适应性做出界定,探讨了适应性的机制和发生条件。但是,适应性究竟是一种能力倾向还是行为状态,是心理特性、心理过程还是行为结果并没有统一的结论。根据王钢对人际适应和人际适应性的区分,适应性应当是在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特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静态性。张大均从个体心理素质的角度界定了适应性的概念,即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的重要功能成分,指个体对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或品质,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在大学生适应性的测量上,国外目前应用较多的量表主要有大学适应量表(CAS)、明尼苏达多重个性测试表中的大学适应不良分量表(MMPI-2)和大学生适应问卷(SACQ)等等。但是,这些量表基本上都是从问题角度出发,被用来筛选可能具有适应问题的在校大学生,并以此为相应的干预提供指导意见。并且,这些量表多关注的是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缺少对大学生的持续发展的关注。鉴于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和我国的具体国情,国内学者开发了一批针对中国大学生适应性的测量工具,目前主要有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大学生学校生活适应量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分问卷和大学生学校适应不良量表等。经过分析,我们发现上述量表存在以下问题:(1)从可推广性看,部分量表取样集中于某个别地区,故进一步推广有待考虑;部分量表仅针对学校适应,并未能全面考察大学生适应性。(2)从编制细节上看,部分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不够理想,因素负荷值过低。(3)从测量角度上看,除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问卷是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功能性层面出发,其它测量工具主要是从适应性的状态、过程等心理活动的动态方面出发。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它们是动态的、外显的成分,受到稳定的、内隐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和制约。心理素质作为人心理结构的核心成分,是心理活动的根本(起支配作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我们认为适应性作为心理素质重要的功能性成分,是心理现象内在的属性和特征,体现的是适应的内部本质特征。实现对大学生适应性品质的测量,不仅可简单地了解大学生适应状态或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诊断大学生适应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能进一步预测大学生适应状况发展变化的趋势。因此,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性成分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适应性问题,对于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品质,培养大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优化大学生适应性心理品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滔从理论探讨和实证调查两方面着手,采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系统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并研发了相应的测评工具。她认为,大学生适应性品质应当包含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大维度。这两大维度又细分为七个因素,分别为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生理适应性、职业适应性、社会环境适应、人际环境适应和应激适应。她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问卷共有35道题: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53,稳定性系数为0.775。但是此问卷存在以下问题:首先,部分因素定义的属性不一致。有的侧重于能力,有的侧重于状态,未能更好地测量到适应性品质;其次,从问卷的可推广性看,样本集中于重庆、厦门和广州,不具有普遍性;最后,从编制程序上看,在进行差异分析时未能报告效应值等。所以我们在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分问卷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以求编制出更科学的测量工具。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首先通过访谈对原量表的结构进行审核,并结合专家讨论意见,最后确定大学生适应性包含六个因素。其次,通过整理访谈提纲、参考原始问卷部分题项及同类量表题项等途径形成项目库。然后集合多名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反复讨论,在确保项目内容效度的基础上,形成初始测验问卷。另外,通过试测、初测和正式测量,验证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最后,我们选取一般健康、自尊和生活满意度作为效标考察其效度。
二、方法
篇6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创新计划;教学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49-02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和化学变化的深度阐明生命活动机理的科学,是整个生命科学的领先学科和中心支柱。近几十年来生命科学取得惊人成就,生物化学也成为该领域最活跃的学科之一,是发展生命科学各学科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基础,特别是21世纪随着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生命科学迈入了后基因时代,应用各种生物化学技术手段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流,作为生命科学基础学科的生物化学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验技术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物化学及其实验课程是生物工程等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如微生物学、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生理学、酶工程等的学习。在学习生物化学理论的同时,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所学理论,以便熟练掌握实验技能,为今后继续深造和参加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所在学院开办生物工程专业已有二十余年,其前身是原贵州工学院轻工系1986年建立的发酵工程专业。生物化学及其实验课程是目前我院生物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地位十分重要。然而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开设的实验项目较为陈旧,人均实验学时偏少,难以适应现代生物化学的研究与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针对现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笔者认为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院自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以来,虽然实验内容经过多次调整和改进,但受制于实验经费不足、师资缺乏,以及教学改革带来的课程学时压缩等因素,目前开展的实验教学已很难适应现代生物化学的研究与发展。笔者认为当前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提高整个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人均实验学时少,学生缺少足够的动手训练机会。笔者所在学院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主要面向生物工程和酿酒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结合很强的课程,需要开设足够的实验来验证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然而随着多次教学改革的实施,实践教学部分得到加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课时却减少了。目前我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总共16~18学时,远远低于省外一般大学和211院校,无法满足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实际实验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实验经费、场地以及师资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在开展实验时往往2~4人一组,每个人只负责实验的某个环节,很多实验不是独立完成,因而学生缺少必要的实验锻炼。虽然近几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基础实验教学用地等方面得到很大提升,但短期内很难显著提高学生人均实验学时数。
2.验证性实验为主,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目前我院生物化学课程开设的实验,如氨基酸的层析分离、酪蛋白的制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等,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而综合性实验比较少。由于验证性实验一般都会有比较明确的实验预期,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实验不认真,甚至根据预期编造实验结果,同时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另一方面,生物化学属于专业基础课,笔者所在学院一般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开设该门课程,而这阶段学生思维还是沿袭了高中的授课方式,以老师灌输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主思维创新的能力较差。虽然授课教师会反复强调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由于很多学生自觉性较差,并不能按时预习。在实验的过程中只是按照实验教材中的步骤机械地进行,部分同学对实验的原理、步骤和现象不理解,教学效果欠佳。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惯于接受、疏于思考、依赖性变强的恶性循环,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降低。
3.开设的实验内容滞后,难以满足现代生物技术发展需求。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提高以及专业的进一步细化,最近我院在原先生物工程基础上,结合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的需求,新开办了酿酒工程专业,这对生物化学及实验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目前生物化学教学一直沿用原先发酵工程的模式,实验内容及大纲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做了细微的调整,没有体现各专业对生化实验技能的特殊要求。另一方面,最近十几年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生命科学迈入了后基因时代,应用各种生物化学技术手段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主流。受制于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匮乏,我院目前开设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基本停留在简单的定性验证,且实验对象大多数集中在糖和蛋白质,核酸部分的实验学时偏少,学生很难接触到分子生物和基因工程等先进仪器设备,难以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实验技能。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部和许多院校都设立了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即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参与科研实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我校也加强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笔者这几年作为指导教师,带领本科生完成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加强,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实验教学的缺陷。
1.实验时间有保障,动手能力得到加强。教学实验一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且教学课时比较少,所以很多学生缺少机会进行充足训练。相比而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则比较灵活,一般是在空余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虽然大部分创新性实验计划只资助半年或一年,但项目结束后仍可在老师指导下继续参加导师项目研究,甚至还可以结合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持续锻炼,因而学生做实验的时间有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远远大于教学实验工作量,虽然每位参与学生在课题执行中承担各自的任务,但人均实验量还是比较大,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锻炼动手能力。
2.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本科教学实验开设的内容相对比较滞后,无法满足学生对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模式是按照科研项目的评价体系来申报和验收的,因而实验需要突显一定的创新性。本科生在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时,需要在老师指导下阅读一定量的文献,了解与研究相关的前沿技术,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和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近年来生物科学进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后基因时代涌现很多新技术和新方法,而现有的实验教学基本停留在原先的模式,学生很难掌握日益革新的实验技能。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实力。
3.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本科生物化学开设的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质,同时实验内容较为单一,缺少对知识理论的综合运用。相比而言,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基本属于探索性研究,实验结果一般不可预知,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验较为系统,不仅仅是由单一实验构成,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需要学生完成微生物的接种和培养,固态发酵工艺的控制和优化,以及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和酶促反应动力学测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蛋白质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微生物培养这块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创新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前几次实验需要指导老师进行准备和示范,后续的研究一般要求学生学会独立设计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准备和具体实施,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方案。因此,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三、结语与展望
通过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的实施,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然而受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考虑到一般学校很多老师的科研项目与生物化学专业知识体系密切相关,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学生吸纳到教师的科研实验进行锻炼,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前沿技术,并通过创新研究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胡晓倩,陈来同.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960-962.
篇7
【关键词】 生命价值;意识;问卷调查;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1-0982-03
生命意识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1-2]。笔者认为,生命意识是一种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感悟,包括浅层次的生命存在意识和深层次的生命价值意识2个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大学生生命与死亡教育的缺失,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压力或遭受挫折时,易选择轻生或伤害他人[3]。有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率为同龄一般人口的2~4倍,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4]。目前,我国各高校中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5-7],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已经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的深入思考。
在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的定量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的量化研究,笔者编制了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并进行相关检验。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预测试抽取河北省3所高校一~四年级57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剔除无效问卷后)。正式测试抽取北京、河北、湖北、河南、江苏5个地区7所高校1 100名一~四年级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1 022份,其中一年级学生293名,二年级学生284名,三年级学生236名,四年级学生209名;男生451名,女生571名。
1.2 方法 在文献研究、个案访谈以及借鉴《自杀态度调查表》[8-9]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的维度和初始题目。拟定从对生命存在的意识、对自杀行为的认知、生命价值感、自我生命体验和对安乐死的态度5个方面,建构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的框架,并初步确定了量表的初始题目。初始题目共49道,由26道正向计分题目和23道反向计分题目构成,所有题目采用5点记分,1~5分别代表“完全同意”、“不完全同意”、“说不准”、“不完全反对”、“完全反对”。首先进行小样本预测,对预测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正式施测问卷。重新抽取被试(正式被试1 022人)进行正式施测,对正式施测的数据随机分成2个部分,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一半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最终形成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及AMOS 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采用2种方法对题目区分度进行分析:(1)应用决断值(CR)的方法,即按量表总分的最高和最低各27%进行高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各个项目得分的平均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将CR未达到0.01显著性水平的项目删除(删除第11,19和40题);(2)采用相关法,即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低于0.20的题目删除(删除第3,14,15,17,23和31题)。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见表1。
对预测量表中保留的40个题目进行因素分析适宜性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KMO检验值为0.824,说明样本大小适宜于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4 200.970(df=780),达到统计学水平,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以下标准逐步删除题目: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比较接近;因子负荷值小于0.40;共同度小于0.30。根据以上标准,先后删除16个题目,保留24个题目。24个题目共解释44.893%的方差。大学生生命意识调查表有5个维度构成:第1个维度 (特征值2.672,贡献率11.132%)包括6个题目,内容反映个体对个人及他人生命存在及生命安全的意识,可命名为“生命存在意识”;第2个维度 (特征值2.178,贡献率9.076%)包括4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待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可命名为“自杀行为认知”;第3个维度 (特征值2.006,贡献率8.360%)包括4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可命名为“生命价值感”; 第4个维度 (特征值1.964,贡献率8.184%)包括6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自己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体验,可命名为“自我生命体验”;第5个维度(特征值1.954,贡献率8.142%)包括4个题目,内容涉及个体对待安乐死的认识和态度,可命名为“安乐死的态度”。
2.3 信度分析 24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84~0.769之间;量表分半信度为0.897,各维度的分半信度在0.742~0.802之间,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都可以接受。见表2。
2.4 效度分析 各维度间的相关在0.116~0.388之间,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 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极大似估计法检验拟合程度,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显示,χ2/df=1.945,GFI=0.925,AGFI=0.907,CFI=0.850,NNFI=0.829,RMSEA=0.043。从模型的拟合指数来看,该模型的数据有较好的拟合,说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 讨论
人们对生命意识的研究开始于对生命教育的探索[10]。1979年在澳洲雪犁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er: LES )”奠定了“生命教育”的基础[11]。1996年我国台湾地区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杀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12]。香港受到英国的影响,对生命教育也较早给予了极大关注,对青年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主要贯穿于其公民教育中[13]。目前,国内有关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14]。
有研究表明,自杀与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有关。从多起大学生自杀案例可以看出,心理障碍一直伴随大学生自杀行为发生前的一段时间[15]。除遗传因素外,大学生的自杀诱因突出表现在学业压力、情感纠葛、人际危机、就业压力、悲观厌世等方面。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往往成为引爆自杀的导火索,尤其是连续的负性生活事件的累加,会骤然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当压力超过一定的阈值,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生命意识淡漠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16]。生命意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大学生个体对负性事件认知的价值取向和采取极端行为前心理压力阈值的高低。当大学生出现“行为方式忽然而显著的改变、语言表达、人际关系变化、情绪变化与心境变化、反复在危险区逗留、身体与神态的变化等”[17]异常时,个体生命意识水平对这种异常能否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研究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的维度结构,并从系统分析观点出发,对大学生生命意识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最终形成的大学生生命意识量表包含24个项目,5个因子,且量表有较高的信度。从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项拟合指标来看,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标准,能够作为测评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的有效工具。
本研究的不足:(1)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该研究还没有进行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检验,虽然该研究的各个维度及总量表的题目内部一致性信度都比较高,但是还不能说明量表跨时间与情景的稳定性,这需要今后继续做更深入研究;(2)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文献,并多次与有关专家学者交流、讨论,从而提出生命意识的内涵与范畴,形成了测试题目,但题目是否全面、恰当,能否准确反映当代大学生关于生命存在的认知与生命价值取向,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个体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及其生命价值取向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也就决定了本研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研究和改进。
4 参考文献
[1] 连淑芳,魏传成.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2007,2:61-63.
[2] 王习发,陈仁军.教育心理场中生命意识的缺失与回归.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4-125.
[3] 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价值取向的实证分析.高教探索,2007,3:108-110.
[4] 于情,王礼桂.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4,21(4):277-279.
[5] 唐勇,周亮,徐慧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危机干预暨自杀预防全国学术纪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2):134-135.
[6] 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0):732-734.
[7] 徐慧兰,马贞玉,肖水源,等.长沙市大学生自杀预防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54-656.
[8] 肖水源,杨洪,董群惠,等.自杀态度问卷(QSA)//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64- 366.
[9] 肖水源,杨洪.自杀态度问卷的编制及信度与效度研究:自杀列研究之一.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 250-251.
[10]王学风.国外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43-45.
[11]何源,徐济达.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施途径.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2):1 037-1 038.
[12]吴威威.高校德育的重要维度:生命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7,6:70-71.
[13]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教育探索,2005(5):92-94.
[14]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0-421.
[15]季建林.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31-432.
篇8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其意义不仅仅是比赛本身,其对参赛学生的意义是不可小觑的,同时比赛更是带动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促进了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的产生。
1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对学生所学
知识的检验及进一步升华,学有所用,相得益彰该竞赛主要针对的是电子信息类的在校学生,在本科期间,会学习电路、数字电子基础、模拟电子基础等基础课程,以及相应的实验,这些是专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竞赛的准备阶段,会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在深入学习的思考中,对专业基础的认识已远非书本上死板的知识点,而是从中窥出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学习,会对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灵活利用及升华。
2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了相关教学体系的改革,使电子信息类专业蓬勃发展
电子设计竞赛促进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适应现代高等教育需要的一个新的教学课程体系的形成。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越来越成为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有利措施,并使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按着理论和实践并重、分析和综合并重的道路发展。[1]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析轻综合,重个体轻协作,重继承轻创新等现象。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时,就会发生诸多的问题。如:理论设计正确却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单元电路正确却无法实现系统联调,个人能力很强却各自为政等。原因则在于,电子设计竞赛既强调理论设计,更强调系统实现;既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试题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涉及的内容是一个课程群而非单一的一门课程。电子设计竞赛反映了电子技术的先进水平,又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形式与内容基本符合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求,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挑战,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必须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丰富实验手段,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工程概念,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电子设计竞赛的水平,随着集成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器件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模拟电子线路》、《脉冲数字电路》等基础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已远不能满足电子竞赛和电子信息时代的要求.注重电子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势在必行。
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现行的实验教学内容较陈旧,方法较单一,实验安排过多过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太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却偏少。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会误导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削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举办,则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提供了契机。许多院校总结参加竞赛的经验后,纷纷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教学计划中将电路类、单片机、计算机原理等课程提前安排;将单一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科学验证、分析设计、系统综合相结合;对传统的实验课进行整合,开设了《电子设计》选修课程和独立的《电子设计综合实验课程》。由于竞赛的需要,也促使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许多院校已经将一些新器件(如CPLD/FPGA等)和新技术(如EDA、电子电路软件仿真、虚拟仪器技术等)引入实验教学中,从而丰富了实验内容和手段,提高了实验课的技术含量。不少院校还投入巨资建立专门的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基地),为参赛队员提供训练、提高的场地,也面向全校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环境,提供发挥创新思维、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2]
3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促进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的产生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设计多门学科,多个专业。该项竞赛是对学生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团队精神以及体力的一个大挑战,它检验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3]实践证明,学科竞赛使得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其个性与共性都得到了培养和加强。通过多学科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综合运用,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工程实践的训练得到加强,培养了他们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参赛学生在信心、勇气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等非理性思维及素质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这些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贡献社会、回报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4]
篇9
纺织服装行业是一个分布地域广泛、就业人口众多、涉及门类复杂、大学生所占比例稀少的行业,全国各地的纺织服装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以东华大学为例,2014 年,其纺织学院和服装学院毕业生共 1211人,就业率分别为 96.39% 和93.86%。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如此高的就业率,也再一次验证了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的纺织服装行业所拥有的持久生命力。
众所周知,纺织服装行业属于传统行业,近年来,由于社会上对纺织服装相关专业存在一误解,故将其归类于“冷门”专业。然而在各大招聘会上,这些所谓的“冷门”专业,由于人才少,反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稀缺、高待遇的“热门”专业。
相比于长三角地区,新疆对纺织人才的渴求则更加明显。据悉,新疆自治区现有纺织产业就业人员约20 万人,目前,其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都还存在较大需求。作为全疆高校唯一的纺织培训基地,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郭江就表示,目前,在自治区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背景下,学院通过订单、定向培训所培养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时就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就业率达 100%,可见纺织服装人才正成为稀缺人才。
就业率固然重要,但唯有就业质量才是保证人才可持续的根本。我们发现,近年来,虽然纺织服装类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跳槽频繁。就像东华大学的一位老师所说,有时候,推荐一个学生给熟悉的企业,企业精心栽培,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对其培训,还未见“收成”可能学生就辞职了。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屡见不鲜。
其实,学校不仅要在专业上保证毕业生的“出厂质量” ,还要在人生规划、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等等方面给予学生正确的规划指导。近日,麦可思研究院了一份《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对一些专业的就业率作了分析。 最值得关注的是,该报告最后还给出了就业的绿牌、黄牌以及红牌专业,尽管似乎让人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但是,细细品味,却是五味杂陈。
最近,刚高考完的考生们就要选择自己的专业,而很有可能大多数人对自己即将要学什么专业是无概念的,他们主要依靠家长指导、市场上的热门专业,甚至是口口相传而去选择。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实验教学 创新实践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55-01
1.引言
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是培养大学生主动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是每一名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也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维、激励人的创新,使之成为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创新的源泉[1]。近些年,全国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对实验内容、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研究[2-4],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不是通过仅仅几门课程的教学就能够实现的。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重点应放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协作能力上。计算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为此,高校要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科学体系。本文从培养高素质本科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出发,结合近年来课程讲授经验,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2.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2.1创新实验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思维、方法为主线组织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科研,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2层次化实验教学内容
对计算机基础实验项目进行分类,划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种类型[5-6]。验证性实验可作为基本实验要求,及时让学生上机验证教师所讲的例子,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设计性实验是给出待求解的问题,由学生完成其操作过程,为了提高效率,可要求学生先给出思路,然后再上机验证,设计性实验的形式及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竞赛项目、兴趣小组等形式进行;综合性实验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给出综合应用题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和实现。
2.3优化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和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石,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突破和超越。为了进一步把教师讲授的内容消化为学生理解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实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任务”驱动[7]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为课程的讲授做好铺垫,循序渐进,侧重能力培养,给出逻辑结构,由学生动手来实现。
2.4丰富实验教学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之外,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积极开拓思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适时地组织各种计算机竞赛,例如打字比赛、排版比赛、编程竞赛等,提高大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和关注度。
2.5革新实验考核办法
改革的做法是对每堂实验课都进行成绩考核,期末时取平均,同时适当提高实验课成绩所占的比例。上机实验更多的考察学生平时程序设计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平时考核和比例提高后,使学生更重视实验教学的学习,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态度,实验课程成绩总体上有较大提高。
3.建设实验师资队伍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强调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如何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指导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通过教师技能大赛、定期开展各种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来提高,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能力,逐步建设一支出色、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
4.构建信息化实验教学平台
要充分利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为实验课程教学提供服务。实验室将计算机连接成互联局域网络,购买高配置、高性能服务器,配置大屏幕投影仪,逐步改善和提高多媒体硬件设备利用率。与课程主讲教师沟通,开发满足实际需求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采用B/S模式开发,可提供各种教学辅助资源,包括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讲义、实验项目、PPT课件和教学视频等。同时,系统提供在线答疑和作业收发功能,教师在线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布置和回收作业,可以通过更为灵活的方式与学生沟通,辅助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
结束语
近年来高校基于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较热,很多的研究成果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如何把新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当中,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还缺乏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环境下,大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缺乏深层次的比较研究。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教育这个课题,更加深入地对其进行探讨探索、反思和研究,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顾春华,刘江.大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8:270-274.
[2] 傅丰林,孙肖子,陈南,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设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3):3-5.
[3] 刘尧猛,陈军.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4(1):17-19.
[4] 陈吉明.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2):85-87,113.
[5] 实验教学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8):76-78,154.
- 上一篇:职能部门晋升考核方案
- 下一篇:城管中队自查自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