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禽养殖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养殖 污染 措施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49-01
任何事情均有两面性,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使畜产品得以畅销。然而,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畜禽养殖的安置处大多数在城市与乡村交界或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伴随养殖业的逐渐壮大,畜禽也慢慢向集约化转变、养殖区也随之呈现出城市化现象,畜禽产生的粪便不能够得到彻底快速的清理;还有农业施肥期间,大量的引进农业药物的掺杂,很少考虑到粪便的重新利用,久而久之,粪便量越积越多,环境破坏更加严重。畜禽养殖业期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粪便、污水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
1.1 粪便污染
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经统计折算,林州市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便量约46.8万吨,畜禽粪便中又含有很多的有机污染物,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清粪水随意排放,极易造成畜禽粪便流失,进入水系。养殖粪便产生量市场计算公式:W=Nqi;式中:W为养殖粪便产生量(吨/年);N为养殖场存栏数(头、只),qi为养鸡、养牛、养猪养殖粪便产生特征排放系数(克/年、头(只))
1.2 水质污染
畜禽产生的粪尿、畜禽场后期造成废水很多,经可靠消息透露,林市一年因养殖所造成的污水达660.37万吨。养殖产生的污水不仅COD、BOD、氨氮浓度较高,较多的病原体、细菌、病毒也出现在了里面,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的污水深入到地下或地表农田中,将带来很严重的水质污染现象。
1.3 大气污染
畜禽产生的粪便一旦积压时间长后,将会发酵,随之NH3、H2S、氨气等有害气体,以上气体将严重造成大量动物应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处于不断扩大的养殖行业,因为粪便长期堆积,不能清除,好多养殖场时常发出恶臭气体,对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引发的环境和纠纷也急剧增加,约占总量的60%。
2 林州市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
2.1 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市畜牧业原来的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加之粪便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污染影响不大。近年来我市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规模较大,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 规模小、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
我市养殖场平均规模养鸡在1000只左右,养猪80头左右。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选址不当,所排养殖废物和废水破坏了周边环境质量。
2.3 养殖业在我市周边化造成养殖业和农业脱节
随着我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使集约化养殖业由农村、山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并且呈畜禽养殖业城市周边化趋势,造成养殖业和农业脱节,畜禽粪肥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2.4 畜禽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率低
我市97%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户)均未建有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对养殖废物未采取有效的利用和治理化处理措施,随意堆放、储存,造成流失,形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大。
2.5 农业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
我市农业现代化由大量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大量使用化肥,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结果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
2.6 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监管不严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兽药的残留,通过人们摄食转移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另外有害物质通过畜禽的排泄,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3 林州市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控制养殖规模,优化整合畜禽分散饲养场(点),建设标准养殖小区,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目前,我市已出台了《林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
3.2 加强畜禽排泄物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目前,针对我市养殖污染现状,对畜禽排泄物的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主要有以下措施。
(1)深入研究多方位、高层次的污水及粪便消除和清理技术,最大限度控制病原体及病毒对环境及人们的危害,充分将粪便进行合理利用,提高粪便作为农田废料的利用率,增强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和纯利润的获得,保证环境质量不受威胁。
(2)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以达到降低粪便中的氮和矿物质含量的目的。
(3)采取收排污费的方式,能有效地减少粪便不恰当处理和贮存所造成的污染。
(4)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包括合理配制饲料;加强环保型饲料的研究应用;加强生物饲料的研究应用;建立生态型畜牧场或“综合农业”系统等。
4 林州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建议
(1)畜禽污染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结合实际情况,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将畜禽污染的管理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加强畜禽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对新建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评价,畜禽粪便、废弃物处置实行申报制度等。
(3)加强畜禽污染的宣传教育。要加强畜禽污染的重要意识,贯彻及时处理的必要性,阶段性的进行畜禽养殖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养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落实,逐渐推荐畜禽养殖行业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避免污染事件的发生。
(4)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收取原则。因为畜牧业是一个微利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全社会受益,因此可以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作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补充,即环境治理费用由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既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宏哲,武海俊.张家口市农业源污染现状及农业减排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2] 孙洁梅,王丽媛,凌娟.秦淮河流域农业污染源调查及入河量计算[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3).
篇2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污染;现状;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因为集中饲养等问题,导致畜牧养殖行业粪污排放量急剧增加。粪污中一般都含有各种毒素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畜禽粪便当中的污染物质不仅包含了悬浮物、有机物,同时也有沉积物、气体以及细菌、病毒等[1]。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在收集、运输、储存过程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家畜粪便产量每年大约为1.73×1011t,如此庞大的粪便产量已经明显超过中国工业行业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所以必须要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1畜牧养殖污染现状
我国畜禽每年的粪便产量比较大,而粪便中的氮、磷等物质含量都较高。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经超过了最大额度,显现出环境胁迫与环境压力问题。
1.1水质污染问题
水质污染一直以来都是畜禽粪便污染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因为如果粪便的浓度比较高,而且还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处理就直接排入到江湖当中,会严重影响水质。以上海地区为例,上海市郊地区的集约化畜禽粪便每年流失率约为50%,而这些流失掉的粪便会直接流放到周围环境中,导致周围环境恶化,并影响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光是上海,其余地区的污染也比较严重,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广州市、北京市情况也不容乐观。
1.2大气污染问题
畜禽的粪便在发酵之后,会产生较多的粪臭素等气体,这些气体会直接挥发到周围环境中,不仅会使动物应激,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对人类的健康水平产生影响。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因为养殖场的高层管理人员一般比较轻视这一环节的问题,所以对粪便的处理比较随意,导致养殖场时刻都在散发较为难闻的味道[2]。这种味道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环境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提升了空气污染指数。而且在恶臭的物质当中,包含了一些对人类影响较大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促使酸雨的产生。所以近年来各国的专家都在努力研究畜禽粪便当中存在的CH4以及NH3。
2治理措施
2.1好氧处理方式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好氧技术的方式来处理各种畜禽粪尿,将这些粪尿通过生物处理的方式,结合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序批式的反应器,是一种与Fill系统相对应的,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间歇性的活性污泥生产工艺。国内专家学者使用序批式反应器来处理粪便的实例比较多,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经验丰富。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很难单独使用,需要结合其他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处理。利用活性污泥膜分离技术来处理家畜日常产物带来的污水,利用膜取代前些年常用的二沉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出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提升活性污泥的浓度,让其抗冲击负荷能力不断变强,剩余下的污泥量也会逐渐变少,装置结构更加紧凑的同时,占地面积也变小[3]。报道称,使用SBR来处理宰鸡场排出的废水,可以有效提升沸水当中CODcr的含量,而且整体去除率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情况下,屠宰厂废水都必须要经过预沉池、厌氧以及SBR等诸多工艺环节,在满足一级排放标准之后再排出。好氧处理也可以使用在畜禽粪便进入到污水之前,或者也可以将其单独和其余物质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对这些家畜的粪便先进行脱水处理,等到这些粪便完全干燥以后,再将其生产成有机肥来使用。
2.2厌氧处理方式
厌氧处理是能量需求比较低,可以产生新的能源沼气,对温度、对环境都比较敏感,所以可以当成具有高有机物负荷潜力的物质来使用,部分好氧的微生物如果不能降解有机物,则可以使用厌氧的方式来产生沼气。
3小结
畜牧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是近年来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整体环境,提出了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方式,希望可以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质量。
作者:林建和 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家军,张韶林,陈妮琳,等.畜牧养殖过程中针对环境污染的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24):240.
篇3
关键词:畜牧业面源污染 产生原因 危害 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随之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水的排放大量增加,由于粪便利用率的低下和排放的不规范不达标,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畜牧业面源污染具有污染源分散、分布广泛、成因复杂且潜伏周期长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许多国家已将畜禽污染的管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制定法律、法规,严加控制和管理。2001年3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把畜牧业污染防治正式纳入环境保护规划。目前,我国大中型畜禽场畜禽粪、尿年流失率达50%以上,致使畜禽场周围环境恶化,群众反映强烈,已经成为阻碍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轻畜牧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一、畜牧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原因
据2007年底统计,全国大中型畜禽养殖场达1.4万多个,加上农村小规模饲养户,禽畜粪便及冲洗污水产生量巨大,年排放量达1 800亿t以上,且基本上难以做到达标排放,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并列水环境污染的三大源头之一。畜禽养殖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过去我国畜禽养殖是以分散户养、小规模经营为主,产生的粪尿总量不多,也能被耕地消化。随着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推动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逐步形成了污染问题。二是农业生产上化肥取代农家肥比例增加。畜禽粪尿等农家肥与化肥比较,有体积大、用量多、装运不便等突出问题,加上化肥来源已相当方便,很多耕地大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畜禽粪便没有了应用出路,从“利”变为“害”,成为了污染源。三是畜牧业养殖环节属微利行业,无力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污染治理。与工业等其他行业不同,畜禽养殖业从总体上看利润率不高,而污染又相当严重,污染治理成本过高。此外,很多养殖户不了解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清洁生产技术。四是城市周边地区被清理的部分规模养殖场向农村迁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畜牧业污染问题。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陆续出台相关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办法,全面清理城市周边养殖场,实行严格的禁养政策,畜牧业生产重心将向农村转移,污染也必然会向农村转移。
二、养殖业污染的主要危害
一是污染水体。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鱼塘中,使氮、磷含量
高,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有毒、有害成分进入地下水,可使地下水溶氧量减少,水体中有毒成分增多,严重时使水体发黑、变臭,造成持久性的有机污染;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极难治理和恢复。二是污染空气。畜禽养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气体,恶臭难闻,引发养殖场与周围群众关系紧张,甚至产生社会矛盾。三是传播病菌。畜禽废弃物中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可成为人、畜传染病的传染源。
三、治理对策
1.切实加强对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将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环境容量条件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计划。在具体工作中,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依法综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各级财政应安排治理污染专项资金,以促进和推动整治工作开展。通过多种途径,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处理和利用难度,降低处理成本,为提高资源化水平创造条件。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吸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防治的教训,将畜牧业生态保护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提高全社会畜产品安全和环保意识。通过科技进步,推广高效、实用、价廉的治理技术,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抓好污染源头控制
一是划定禁养限养区。禁限养区范围内不再审批新建畜禽养殖项目。二是改建、扩建、新建畜禽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规划可养殖区域应有总体建设规划,并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提出用地规模、区域布局、治理模式、载畜量、环境目标等控制性要求,防止产生新的集中污染。今后凡新建场选址上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保要求,并要配套消纳污染物土地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三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养殖场从平原片区向山地转移,按照配套的山地面积确定养殖规模,采取干湿分离措施和沼气治理措施等,将废渣、废液用于作物施肥,利用植物(作物)全部吸收有机污染物,达到废水零排放的标准。
3.推广畜牧业污染治理模式,加强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监督管理
引导散户向规模化转化,规范处理措施,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排污量。应用饲用酶制剂等高效、无毒副作用和环保型的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减少畜禽排泄物中氮、磷的排泄量。对畜禽粪便进行技术处理,提高畜禽粪便作为农业肥料的利用率。因地制宜,采用混凝—脱氨—好氧生化、沼气池—生物塘、生物活性酶配套处理工艺[1-2]等方法处理养殖业废水,使之达标排放。禁养区内养殖场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予以关停,不再开展养殖活动,原有养殖场及配套设施拆除或改作他用。其他规模养殖场要结合实际,配套建设干湿分离机、沼气池、沉淀池、生化塘(机械曝气或自然氧化)、鱼塘等足够容量的物理和生化治理设施,减少或不排放污染物质[3-4]。要加强对畜牧业环境污染的监测,开展畜禽污染现状的调查,科学地掌握畜牧业环境污染情况,为畜牧业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于金莲,阎宁.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探讨[J].给水排水,2000(9):44-47.
[2] 陈银祥.畜禽养殖废水生物活性酶技术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8-229.
篇4
关键词:畜禽养殖;现状;发展趋势;江津区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6303
1 引言
随着我国畜禽生产的快速增长,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1]。畜禽粪便已成为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相并列的三大污染源之一。畜禽粪便主要处理途径是作有机肥施用,农田长久过量的施用畜禽粪便会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累积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2]。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畜禽粪便污染已居农业环境污染源之首。虽然我国对畜禽污染防治管理逐渐加强,但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管理力量依然薄弱且不完善。为此,全面深入研究江津区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通过对主要畜禽种类粪便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近两年政府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预测江津区2020年畜禽养殖发展趋势,为江津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信息采集区域
江津区是重庆市城市发展新区和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东经105°49′~06°38′,北纬28°28′~29°28′之间,东西宽80 km,南北长100 km。幅员面积3219 km2,辖28个镇街,总人口150万人。境内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江津辖区内长江干流127 km,约占全市1/5,跨区域次级河流众多且均处于下游。
2.2 信息采集方法
以江津区境内存栏生猪当量100头的畜禽养殖场为对象,统计猪、肉牛、羊、鸡等主要养殖种类污染源的存栏量、现有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状况(原始数据从略)。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和管理措施,预测2020年江津区畜禽养殖发展趋势及排污情况。
2.3 信息采集参数
重庆地区畜禽养殖参数见表1[3~5]。
3 结果与讨论
3.1 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种类现有养殖量及发展趋势
2015年江津区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40.2万头猪当量。江津辖区内水域面积大,水环境保护与监管的压力较大。因此,政府逐步建立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引导畜牧业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发展,2015年完成了29家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开展了3.4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根据《江津区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江津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可以预测出2020年的主要畜禽养殖总存栏量为15.2万头猪当量,比2015年明显下降。从图1可以看出,除羊的养殖量略有上涨,其它畜禽养殖种类比2015年显著下降。
3.2 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如猪的养殖量大,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也大。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减小,畜禽粪便和尿污产生量明显下降。随着猪和牛的养殖量显著下降,2020年粪便排放量将减少一半,尿污产生量将减少2/3。不同畜禽种类粪便和尿污产生量不同,畜禽养殖结构的调整对排污量将产生很大的影响[2]。
3.3 江津区主要畜禽种类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图1、图4和图5可以看出, 2020年,随着畜禽养殖量的减小,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比2015年显著下降。统计发现,其它种类畜禽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与畜禽养殖量一致,蛋鸡的养殖量小于羊的养殖量,其粪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产生量反而高于羊。畜禽养殖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到畜禽粪便的产生量,各类畜禽养殖数量的差异会引起区域禽粪便产生总量以及粪便养分总量的不同[6]。
4 存在的问题
4.1 投入不足
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环污问题越来越突出。畜禽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受市场需求影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户)投入不足粪污处理基础设施不配套。
4.2 布局规划不合理
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布局规划不合理,种养殖业脱节,造成生态链断裂,人为破坏了当地生态平衡,使局部地区养殖污染加重。
5 对策及建议
5.1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治污投入
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而进行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政府应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投入和政策支持。大力实施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降低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畜禽粪污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建设,对有条件的养殖区域要配套建立有机肥生产线,消除畜禽养殖污染的潜在环境风险。
5.2 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优化畜禽养殖结构
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严格畜禽养殖区域管理。禁养区内禽养殖场严格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搬迁,限养区、适养区内畜禽养殖场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并根据各个养殖场周围的土地消纳能力,引导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内部结构,大幅提高生态土鸡、兔、羊等粪便产生量较小畜禽养殖的比重。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结合江津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调整、优化江津区畜禽养殖业的生态布局,开展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防治,推行生态化养殖,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3 加强宣传和引导,实现科学布局
要广泛开展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整治畜禽养殖污染的舆论氛围,使“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高畜禽养殖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的紧迫感和责任心。畜禽规模养殖不能在政府依法划定的畜禽禁止养殖区域发展,畜禽粪便主要由相应的土地消纳,新发展的畜禽规模养殖应尽可能与养殖业结合。
5.4 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管理
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质量,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及时依法查处各种畜禽养殖环境违法行为,重点加大对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综合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参考文献:
[1]仇焕广,廖绍攀,井月,等.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的区域差异与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2013,34(7):2766~2773.
[2]张绪美,董元华,王 辉,等.中国畜禽养殖结构及其粪便N污染负荷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2007(6):1311~1318.
[3]肖艳平,雷 毅,陈清莉,等.江津区畜禽养殖区域分布与粪污产生量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5,33(3):23~27
[4]彭 里.重庆市畜禽粪便的土壤适宜负荷量及排放时空分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篇5
凭借着对养殖事业的执著,1995年,潘久成辞职下海,在友谊农场林场“两荒”拍卖时,他决然的购买荒沟,开垦耕地,建起了畜禽养殖场房。畜禽采用散放养殖方式,形成饲料自给一畜禽(林间散放)饲养一植物秸秆、粪肥还田等良性循环的有机食物链条,实现了畜禽有机生态养殖。
多年来,潘久成一直身临畜禽养殖第一线,掌握畜禽有机养殖、獭兔高效养殖的关键性技术,在獭兔养殖、良种繁育、防疫、疾病防治、饲料营养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特别是2004年,友谊县科协确定獭兔产业为友谊县重点推广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彰显出了他的超凡才能和智慧。该项目是以友谊县黄源兔业有限公司为载体,成立的“友谊县兔业协会”负责推广。
由于黄源兔业经营范围过大,老板弃之而去,致使项目推广严重受挫,广大养殖户受到严重危机。在这关键时刻,潘久成承担后期项目的推广重任。不论刮风下雨、镇内镇外,随叫随到,为全县广大养殖户排忧解难,他不但破解了獭兔饲养中遇到的大量技术难题,同时挽回了广大养殖户经济损失近1400万元,受到了县科协领导及全县广大獭兔养殖户一致好评。
多年来,他曾数次在县科协、科信局、团委、妇联等单位组织的科技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中受聘,传授畜禽及獭兔养殖技术。为友谊县畜禽养殖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县域畜禽养殖业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对养殖业的探索,友谊县一直受到传统养殖观念及销售市场不畅的束缚,养殖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看到农民急切致富的心情,针对当时友谊县养殖业发展盲目混乱的现状。2007年他率先成立了友谊县畜禽养殖协会,拥有会员567人,养殖农户1079人,该协会重点是以獭兔(家兔)、禽类(黑羽绿壳蛋鸡、山地鸡、乌鸡、火鸡、蛋鸭、美洲雁)类等良种繁育、养殖和肉、蛋、皮、毛以及有机饲料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2011年他又投资190万元,成立了鹏飞有机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516亩(其中:耕地面积近200亩,荒山、荒沟300多亩),禽舍建筑面积500m2。建立完善了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体系,为广大养殖户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可靠稳定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为养殖户供、销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使产品与市场形成有效对接,解决广大养殖户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证。
为了扩大友谊畜禽养殖产品知名度,筹建“友谊县畜牧协会网站”,申请与中国畜禽网、松际农网、北大荒信息港、黑龙江物流(网)等大型畜禽信息网站进行链接。几年来大批客商争相抢购友谊县的优质有机畜禽产品。使生态鸡的价格飙升到120-150元/只,生态鸡蛋30-36元,公斤,兔肉32-36元/公斤,产品供不应求。
目前,合作社正在进行产品的商标注册,
“有机”畜禽产品认证的申请。为下一步有机畜禽产品(肉、蛋等)进入大中城市餐桌奠定坚实的基础,解除会员及广大养殖户的后顾之忧。通过实践证明,鹏飞畜禽养殖合作社的建立,最大化的实现畜禽养殖经济效益,不但保证了畜禽食品安全,而且能使养殖户获得最大的实惠。
畜禽养殖协会和合作社的成立,首先规范了友谊县畜禽养殖行业的购种渠道,整顿了畜禽养殖之源秩序,把住畜禽纯种、良种繁育质量关。针对养殖户因经验不足、爱占小便宜,购买低劣、假冒畜禽品种现象。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山东、河北、江苏等各大城市市场、知名养殖大公司和科研所进行考察,参加全国举办的农畜产品交易会,为养殖户选择纯种及优良品种,协会从莱州市獭兔研究所、邯郸市临英兔业集团引进德系、法系原种獭兔,其产子率、成活率、生长速度、皮板质量等各项指标高出目前市场獭兔品种的几倍。
另外,从江苏、安徽等地引进黑羽绿壳蛋鸡、白羽乌骨鸡生长速度快、产蛋率高、蛋质好,节省饲料,肉蛋料比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麻芦花、青脚麻肉鸡、巨型美洲雁等山地散养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倍受养殖户和市场青睐。
为不断提高养殖户对有机畜禽养殖的认识,协会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利用农闲时间,聘请山东省莱州市獭兔研究所所长初安庭,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究员张玉笙等6位专家到友谊县龙山镇、凤岗镇、兴盛乡等7个乡镇举办大型培训班11场,培训近千人次。通过培训,不但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生态养殖的积极性,而且大大的提高养殖户对科学养殖的认识和科学养殖的水平,受到广大养殖户的好评。目前,鹏飞畜牧养殖合作社,拥有有机畜禽养殖户110多家,年养殖数量5千只以上的有机畜禽养殖户达12家。
目前,他正在利用灯光诱杀昆虫及飞蛾技术,为禽类索取有机饲料,同时进行人工培育蝇蛆、黄粉虫等动物性蛋白饲料的技术研发试验,为禽类有机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6
关键词:畜禽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方式
一、污染现状
1.粪便污染
畜禽粪便中污染物质主要包括悬浮物、有机质、沉积物、盐、气体、病毒、细菌与微生物和氮、磷、钾及其他养分,这些物质在畜禽粪便收集、贮存、运输、肥田期间均有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畜禽粪便每年产生量约17.3×1010t,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2.7倍。一些地区养殖业排放废物总量已经超过了当地土地负荷警戒值,养殖场粪便、污水的贮运和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普遍。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达到0.49(正常值应
2.水质污染
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形式是水质的污染。畜禽场污水、高浓度的粪尿排入江河湖泊中,导致水质持续恶化。从调查中得知,畜禽粪便普遍流失致使92%的大中型畜禽场周围环境恶化,大中型畜禽场畜禽尿、粪年流失率至少为50%,可对畜禽场密集地区地下水质及地表形成污染危害。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严重污染地下水。
3.大气污染
畜牧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体现在畜牧业引发的温室效应和畜禽粪便的恶臭2个方面。研究显示,与其他食品生产相比,畜禽产品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贡献更大。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畜禽饲养,粪便管理以及后续的零售、加工和运输阶段,其中粪便管理与畜禽饲养阶段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主导地位。畜禽养殖场的恶臭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排出体外后,腐败分解所产生的乙醛、乙醇、苯酚、硫醇、胺和硫化氢等上百种有毒有害物质。
二、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政策
1.命令控制型政策
以前,我国缺乏专门性的畜牧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体系,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畜牧法》等法律作为执法依据进行管理。现在,面对严峻的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其中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首次明确规定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了“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的总原则,并规定:“畜禽养殖业应积极通过粪便和废水的还田或其他措施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鼓励粪污利用专业化、大型化和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适合不同养殖形式和养殖规模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污染防治措施应优先考虑资源化综合利用”等。
2.建立严格的畜禽养殖场环境准入机制
畜禽养殖场的建设应综合评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作物需肥量和周边人口密度等环境对畜禽养殖规模的承载能力,应严格遵循畜禽养殖场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畜禽养殖结构和规模,科学地从总量上控制区域畜牧业环境污染。完善畜禽养殖场粪肥管理政策,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畜禽粪便处理等综合利用技术规范。鼓励畜禽污染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建立相应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并选择典型地区或养殖场作为示范;对采用生态环保养殖的养殖业主给予补贴,对因划定禁养区搬迁或关闭的畜禽养殖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补偿;利用补贴、税收和信贷等优惠政策,支持沼气设施建设,有机肥生产,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以及沼气入户等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工程。
篇7
【关键词】畜禽养殖;管理;启示
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2014年,畜禽养殖业COD和氨氮排放量为1049万吨和58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5.7%和24.3%[1]。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接近全国总量的一半,畜禽养殖污染已到了不得不治的阶段。美国被公认为水污染防治政策完备、管理措施到位的国家,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2]。
1中美畜禽养殖共性特点
比较中美均是畜牧业大国。我国2014年畜牧业产值超过2.9万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美国每年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8%。除畜牧业产值占比相近外,美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高,畜禽粪便以还田为主,与我国畜禽行业发展形势以及污染防治管理方向一致,具有很好的经验借鉴基础。1.1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秩序增长美国2005年80%以上的养猪场规模都在1000头以上,其中55%的养猪场规模在5000头以上[2]。我国2015年整个畜牧业的规模化率为39.6%,比2012年增加5.5%,“十三五”期间目标是突破50%。2015年生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规模化产能占比达43.3%、48.3%、17.5%、37.2%、45.5%[3],各类畜禽养殖规模以上比重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规模化已成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见我国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将会不断提高。
1.2畜禽粪便还田是主要综合利用方式
美国的大型农场主十分重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紧密联系,会根据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量确定种植规模,畜禽粪便还田是基本的综合利用方式。我国同样鼓励畜禽粪便还田,国家层面加大力度引导畜禽粪便还田利用,国办、农业部等管理部门通过出台文件和资金补助,鼓励畜禽粪便和废水科学还田利用。全国畜牧总站在2014年对全国上报的2802个标准化养殖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方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粪便还田是占比最高的处理利用模式,各类畜禽品种比例分别是:生猪40%、奶牛38%、蛋鸡41%、肉鸡40%。
2美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经验
在畜禽养殖环境保护方面,美国现有法律法规包括联邦、州、地方三级体系,通过养分管理规划等管理手段实现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此外行业协会、大学等也充分发挥了技术支撑和宣传辅助作用。
2.1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美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三级政策体系中,由联邦政府颁布的环境法律适合解决共性的问题,各州和地方政府在结合自身实际的状况下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环境法条文,通过具体而详细的法律措施去实现污染防治的目标。不同层级的政府各司其职,中央层面负责制定宏观的统筹性法规,地方政府负责制定微观的实施性细则,环境管理要求既做到了统一协调,又实现了因地制宜。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多部法律法规都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相关的规定,如《清洁水法》、《联邦水污染法》、《动物排泄物标准》等[4]。其中《清洁水法》里视集中养殖业为点源性污染,纳入排放许可证管理范畴,非点源污染主要使用最佳管理实践(BMPs)进行防治[5]。对如何控制非点源污染,联邦没有制定出具体的政策,只是要求各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非点源污染控制计划,并与点源污染计划结合来实现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州级的法规政策较联邦法律则更为具体。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实现环境质量标准和要求,要靠州一级政府制定出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如伊利诺伊州1996年颁布了《畜禽养殖管理条例》(LMFA),条例包括:新建设施和搬迁设施建设的要求、养分和废物管理计划、畜禽设施运营者的培训管理和认证、财政激励和资助措施、安全距离要求等。又如俄克拉荷马州要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申请执照之前,要先制定预防污染计划,还规定对猪场经营者和猪场员工实行9小时课程强制教育以及每年3小时的回顾学习[6]。城市和县级政府会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土地使用计划等一系列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规划和土地使用计划对畜禽养殖的数量和布局提出要求,控制牲畜饲养数量用于防止牲畜粪便的集中产生给土地消纳能力带来重大压力,提出布局要求用于防止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禁止畜牧经营的区域带来环境影响。
2.2细致的养殖场分类管理
在法律层面,美国将畜禽养殖场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进行分类管理。将存栏1000个动物单位以上的养殖场划为点源污染源;1000头以下的养殖场,根据其养殖设施、排放状况等,由环保局的地方管理人员或相关负责人通过现场考察来确定是否属于点源。点源污染被纳入排放许可证的管理范畴,排污许可证包含了一系列目前最佳可用技术的排放限值和达到标准的最后期限,用于保护受纳水体的质量。非点源污染主要通过最佳管理实践(BMPs)进行防治,BMPs是指任何能够减少或预防水污染的方法、措施或操作程序,以经济激励、规划、鼓励型政策手段为主。分类管理充分考虑了操作层面的可行性,既避免了对规模较小养殖场的过高要求,也未放弃其开展必要的环境管理。在监管层面,美国环保局对集约化规模畜禽养殖场(CAFO)进行严格的环境监管。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包括大规模CAFO(大于1000个动物单位的养殖场)、中等规模CAFO(300至999个动物单位的养殖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养殖场。环保局要求所有集约化规模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养分管理规划;每年必须提交施肥和养分管理年度报告;必须具备储存所有粪尿的储存区,设置污水防护措施,保障25年一遇的24小时强度的降水不会出现径流;养殖场与周边公众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每年检测粪便,每5年检测土壤,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施肥率。这些监管要求和措施为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降低了守法难度;也为环境监管提供了执法依据,提高了监管效率。在管理层面,美国环保局和农业局强制要求集约化规模养殖场实施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其他养殖户自愿执行。管理计划报告中要明确畜禽种类及年粪尿产生量,确定粪尿中的养分浓度,以及作物信息并量化所需营养成分,根据检测报告或是经验系数核算施肥信息和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做到四个标准: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粪尿来源,正确的施肥率、正确的施肥方法,确保农场主不过量施肥。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保证了“种养结合”的科学性实施,既实现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又避免了综合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
2.3全方位的配套支撑
在美国有多方渠道为畜禽养殖场的环境保护提供项目资助和技术支持,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大学等研究机构。美国农业部、环保局、水土保持委员会等会帮助养殖业主落实和进一步完善养分管理管理计划。美国政府承担75%的养分管理计划项目补贴,对新养殖业主及弱势群体补贴可提高到90%。此外,美国环保局与农业部开展了多种合作,旨在引导养殖场进行自我约束,防止环境污染。现有的四类合作项目包括:养分回收和利用的项目、农业与动物养殖研讨会、农畜禽粪尿利用知识以及保护水环境方面的防治技术推广视频、环境保护的奖励项目等。民间协会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全美养牛协会有会员4万余名,包括27个育种机构和23万个种牛农场;全美养猪协会有会员8万余会员。协会的主要工作包括帮助政府推广环保计划、提供环境保护和粪污管理服务方面的技术信息、技术培训、资助相关的科研项目等。第三方咨询公司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从安全距离要求、储粪池设计要求、养分管理要求等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从而使农场主能够从各渠道及时了解管理要求和实际技术操作。大学等研究机构会帮助政府部门给养殖场主提供培训,讲解养分管理计划的基本知识,辅以具体实例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同时,对于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成果会及时推广,将使用者受益作为新科技被使用和被认可的标准。
3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及政策建议
在我国畜禽养殖不断走向规模化的进程中,美国经验对于我国畜禽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可借鉴美国的管理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方法。
3.1制定畜禽养殖场分类管理要求
从美国经验看,点源和非点源养殖场分类管理,提高了管理效果和行动的操作性。目前,我国畜禽养殖管理按养殖数量分为规模化养殖场和非规模养殖场。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文件要求,规模以上的养殖场需要履行严格的污染防治责任,包括选址要符合法规要求、依法环评、配备污染治理设施等。今后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遵守排污许可管理规定和环境税规定。对非规模畜禽养殖场,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还没有明确提出管理要求,但非规模养殖场(户)占比高、污染重,已逐渐成为各地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以生猪为例,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户)数占全部生猪养殖场(户)数的99%左右,养殖量占全部产能的57%左右。而非规模禽养殖场大多无污染治理设施,冲粪废水直排、粪便乱扔乱堆、气味难闻,严重污染当地环境,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群众投诉较多,急需措施减缓环境影响。因此建议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对非规模养殖场的环境保护要求,以废弃物禁止乱排乱放为底线,引导和鼓励非规模养殖场开展综合利用或者污染处理。
3.2完善畜禽养殖属地精细化管理
美国在畜牧发展和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方面形成了联邦、州和地方三位一体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控制了畜禽养殖污染。我国目前在国家层面有《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出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地方还需进一步制定细化的可操作的政策细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政策,包括环境保护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养殖发展规划、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项目环保准入要求等,因地制宜落实国家要求。地方环保部门在监管中,重点关注畜禽养殖场的合理选址,以及粪便和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行效果,避免养殖废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学习美国种植养殖综合养分管理的经验,以源头控制和还田利用为主要环境污染防治手段,实现种养平衡。建议采取整县推进的形式,统筹考虑县域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需求,研究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的计算方法和经验系数,以全县域农田、林地、草地和园地作为畜禽粪便的消纳场所,定量计算作物对粪便中氮和磷的养分需求,用于核算发展畜禽养殖需配套的土地面积,或是确定县域畜禽存栏量,提高种养平衡的科学性此外,针对畜禽粪便还田重金属累积影响问题,在严控饲料重金属添加量基础上,还需关注畜禽粪便重金属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贡献,分析粪便还田导致的重金属累积与土壤-作物系统的风险响应关系,提出合理的控制对策,目标是实现安全还田。通过完善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要求,逐步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
3.3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社会化运作机制
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地方政府通过强制措施和扶持激励政策,引导养殖企业、农户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以“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谁受益”为准则,鼓励专业技术公司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提高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的专业化水平。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投资基金,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处理和利用工艺研发和运行模式创新。选择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较好的县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示范,典型引路,探索社会化运营机制。
参考文献:
[1]《2014年环境统计年报》,环境保护部.
[2]金书秦,韩冬梅,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美国经验,环境保护,2013,41(2):65-67.
[3]《中国畜牧业统计2015》,农业部畜牧业司、全国畜牧总站.
[4]蒋松竹,蔡琼,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现状及思考,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5(10):93-98.
[5]韩冬梅,金书秦,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世界农业,2013(5):8-12.
篇8
关键词:当前;农业污染;现状;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 X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17-03
近年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其严重程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担忧。但人们一说到环境污染,首先就想到工业污染而忽视农业污染。其实,农业污染,即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空气、水和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已经成为整个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环境部门检测,农业污染已占整个环境污染的60%左右。最近几年长江、淮河和巢湖反复出现的“红潮”、“蓝潮”现象,主要是农田氮、磷肥料养分流失所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沿淮沿江地区大面积的农作物秸秆焚烧所引发的空气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安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空气环境。已经引起了国内各大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面对越来越突出的农业污染,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逐级签订责任状,加大了省内几大水系的综合治理,强化秸秆焚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但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始终拿不出很好的解决办法,没有形成农业污染治理长效机制。笔者根据从事农业第一线工作的体会和多年的调研结果,针对我省农业污染主要形态与解决途径谈点拙见。
1 农业污染现状
1.1 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引发的面源污染 化学肥料的使用虽然为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但长期使用和过分依赖化学肥料而出现的“化工农业”,导致了农田土壤有机质普遍下降,土壤理化性能弱化,综合机能失调。既影响农作物抗性和品质,又造成化学肥料的利用率不高,流失严重。据农业部门估计,目前农业生产上的化学肥料的田间利用率不足40%,其余60%以上主要通过高温挥发和水利排灌流失到江河湖泊,造成大面积水系富营养化,破坏水系内环境,打破水生动植物生态平衡而引发的水面污染。
1.2 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 最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对秸秆作为传统生活燃料的需量减少,加之秸秆的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利用的经济性差和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导致剩余秸秆难处理。为了赶农时、图方便,农民采取了在田间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火灾和引发交通事故等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根据卫星监测图像显示安徽省是全国农作物秸秆焚烧最严重的省份,焚烧点主要分布在江淮和淮河以北地区。这是一种既浪费农业生物质资源,又污染空气环境和恶化土壤结构的不良行为。焚烧秸秆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特别是刚收割的秸秆尚未干透,燃烧时产生大量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的作用下还会产生二次污染物-臭氧等。这些有害物严重污染了空气,危害人们的健康。然而在田间直接燃烧农作物秸秆,仅能利用所含钾的30%~40%,其余氮、磷、有机质和热能则全部损失,而且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会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耕地环境和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1.3 不合理使用农药造成的污染 虽然,近几年禁止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但农业生产中无节制的、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而造成的农作物产品污染和面污染是无法估量的。农业生产主体的分散、规模化程度不高,致使农业综合管控技术和统防统治技术无法有效推广,病虫害防治上过度依赖化学防治,生产上滥用化学农药形象非常严重。甚至一些违禁农药仍被一些不法厂商生产销售,使用在不该使用的作物上,把一些农产品变成了“毒产品”,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民众的普遍担忧。
1.4 畜禽养殖场排放造成的污染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粪便的随意排放已上升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据环保部门检测,畜禽养殖排放污染占整个农业污染的30%左右,畜禽养殖区域的当家塘、沟、渠、河以及地下水均不同程度受到畜禽养殖排放物的污染,严重的情况可谓触目惊心,水是黑的,空气是臭的。这些黑水、臭水通过水系的流动扩散形成面污染。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畜禽养殖场规模小、分散、不规范、没有统一规划。有些养殖场虽然建设比较标准规范,配套了畜禽养殖排放处理系统(如沼气池等),但由于循环利用不能跟上,其排放处理系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任何作用。由于养殖污染物治理滞后,污染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 有效解决途径
2.1 增施有机肥料 减少化肥使用 土壤是农业之根本。长期使用和依赖化肥是对土壤掠夺式生产,使土壤有机质下降,破坏土壤理化性状。过度使用化学肥料,使肥料流失严重,导致江、河、湖等水系富氧化,造成面污染。应大力推广化学肥料科学施用新技术;通过政府制定激励机制,出台更加完善的提升土壤有机质奖励政策,鼓励大面积使用有机肥与休耕等措施,扭转掠夺式生产方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持水持肥能力,提高土壤自我调控水平。增施有机肥,打破依赖化肥习俗,保护耕作土壤应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2.2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 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科学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和机制的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采用法律手段,严打重罚违法违规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者。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化。
2.3 加快畜禽养殖场规范化建设与废物利用 目前,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加强养殖业污染综合防治、有效化解养殖业持续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加强畜禽养殖场在一定区域内的统一规划和布局,规范畜禽养殖场规模与标准,激励发展规模化、标准化、清洁化养殖。通过环境污染重罚等环境倒逼机制,促进现有规模小、不规范、不标准,对环境污染大的养殖场进行升级改造,凡是投资畜禽养殖场,必须配置畜禽粪便发酵(如沼气池)等排放物处理系统。
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机制,培育种养大户和以种养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引导畜禽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沼液、沼渣等为纽带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相关的产业。鼓励沼肥还田和以沼肥为原料生产有机肥料。促进沼肥还田、沼液养鱼等多模式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
2.4 农作物秸秆还田和回收利用 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也是农业产出资源,富含氮、磷、钾、镁、碳氢化合物和有机硫等营养成分,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物约50%以上存在于秸秆中,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等。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已经推广多年,但由于季节让茬时间短以及技术程序较复杂难以被土地生产经营者所接受,很难大面积推广。因此,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作为农业资源产品加以回收利用已成为当前首要任务。首先应利用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广秸秆打捆机,集中和规格化田地间分散无序的农作物秸秆,方便于回收运输。其次,通过环境倒逼机制、政府激励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推动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资源向良性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产业化回收利用的主要途径有4种。
2.4.1 加工畜禽饲料 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作为粗饲料营养价值低,必须对其进行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的加工处理过程,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便于吸收的低分子单糖或低聚糖等营养成分。必须加大农作物秸秆加工技术集成研究的力度,大力推广秸秆直接粉碎饲喂技术;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秸秆高效生化蛋白全价饲料技术;秸秆氨化技术;秸秆热喷技术等。通过市场机制,鼓励饲料加工企业增加以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饲料生产比例。形成以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为原料的饲料加工产业。
2.4.2 加工有机肥料 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有机肥也是广义上的秸秆还田。通过各项政策支持和引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有机肥,加快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加工有机肥技术集成研发和推广。通过工厂化、市场化、产业化解决农作物秸秆还田问题。
2.4.3 农作物秸秆发电 生物质能源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约占生物质能资源量的近50%。安徽省现有十几个县建成或在建生物质发电厂,主要以农作物秸秆燃烧为火力。农作物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秆气化。除秸秆气化以外,秸秆还可以用来加工压块燃料、制取煤气等。通过市场引导作用,进一步落实政府奖补政策,强化再生性能源生产管理,尽早制定再生性能源生产标准,以防止生物质发电造成二次污染。只要坚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方向,强化监督管理,正确引导,安徽农作物秸秆发电产业必将蓬勃发展。
2.4.4 建材、轻工和纺织原料 秸秆是高效、长远的轻工、纺织和建材原料,既可以部分代替砖、木等材料,还可有效保护耕地和森林资源。秸秆墙板的保温性、装饰性和耐久性均属上乘,许多发达国家已把“秸秆板”当作木板和瓷砖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此外,经过技术方法处理加工秸秆还可以制造人造丝和人造棉,生产糠醛、饴糖、酒和木醣醇,加工纤维板等。在总结国外技术经验基础上,在根据本地区情况进行技术集成研究成熟的条件下,推广农作物秸秆的全面工业化应用。
3 结语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和措施实施,既可缓解农业面污染、空气污染与农产品污染,又能改良土壤环境、空气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既使农作物秸秆及其副产品向良性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王川,施六林,等;低碳农业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3.
[2]周良.对国内秸秆利用现状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
[3]汪翔.江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
[4]任仲杰,顾孟迪.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5,11.
[5]管叔琪、汪建来.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3.
[6]耿士均,陆文晓,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7]尹丽辉,刘钦云,等.湖南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控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1,23.
[8]李伟华,袁仲,张慎举.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控制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
[9]王建英,邢鹏远,袁海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
[10]耿士均,陆文晓.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2010,25.
[11]张安福.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刻不容缓[J].湖南农业科学,2012,24.
[12]贺艺.扎实抓好农药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湖南农业科学,2011,22.
篇9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境政策;巢湖流域
中图分类号 S8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5-99-04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to find out the dominant reasons of the animal husbandry pollution of Chao Lake based on the surveys and researches related to the scales, distributions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of surrounding farms.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make suggestions towards the improvement of pollution management of Chao Lak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of managing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combined with theories concerned with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ool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policies.
Key words:Animal Husbandry;Environment Policy;Chao Lake
1 巢湖流域污染现状
20世纪50年代,巢湖水质优良,矿化度很低,酸碱适中,水草茂盛,是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大型天然湖泊。 1962年巢湖建闸,湖泊逐渐变成为人工调节的半封闭水体,巢湖水环境由水动力扰动转变为以营养干扰为主,湖泊水质日趋恶化。自20世纪70年代有水质记录以来,就已呈现明显的富营养化态势。巢湖首次富营养化发生在1978年,到80年代,湖水水质已低于Ⅲ类水标准;到90年代,湖泊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甚至出现全湖湖水水质超过V类的严重状况。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中国5大淡水湖泊环境质量,巢湖居5大淡水湖污染之首。1999年以来,巢湖多次爆发大面积水藻,全湖平均水质属中度富营养状态。2014年7月,水藻又开始大面积爆发。造成巢湖水质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既有工业废水为主的点污染源,又有畜牧养殖、农业耕作和生活污水为主的面污染源。面源污染源多而散,在重点治理工业源的同时,如何控制畜牧养殖等面源污染是改变巢湖流域水环境要面对的重担。
2 巢湖流域养殖及其污染现状
2.1 养殖现状 巢湖流域规模化养殖场数目较多,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主,大规模养殖场较少,养殖种类基本以猪和鸡为主。养殖场分布较为分散,但相邻养殖场之间距离并不远。据统计,仅巢湖市(原居巢区)2007年拥有规模化养猪场133个,存栏数23 399头;规模化养鸡场699个,存栏数339.33万只。详见表1。养殖场大多靠近水源分布,其粪便排放对水质会造成直接影响。
2.2 养殖粪便排放量计算 为计算养殖粪便排放量,将巢湖流域各类畜禽的粪便量换算为猪粪当量。根据畜禽日排泄总量,推算出该流域全年畜禽粪便(按猪粪当量计)为2 515.35万t,BOD为102.46万t、COD为85.64万t,氨氮为11.70万t。参考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畜禽粪便污染物平均流失率为30%~40%,本研究取30%流失率,则巢湖流域畜禽粪便年流失BOD为30.74万t,COD为25.69万t,氨氮为3.51万t。详见表2。表2表明,每年有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到巢湖,对该流域水环境直接产生了不利影响[1-3]。
3 污染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2013年夏天的现场调研可以看出:只有少部分的大型养殖场配有完备的粪便处理和沼气发生及收集装置,大部分的养殖场都只有简单的堆粪池,没有或者正计划建沼气处理设备。设备运行维修成本高、政府补贴少,产出的沼气、有机肥等副产品定价高,缺少销路,企业本身缺少动力进行粪便的无害化处理。而没有粪便处理和沼气产出等设备的养殖场,只能将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直接排入周边的农田或者河流。经讨论,造成这样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企业盈利能力有限 养殖行业的盈利与市场行情密切相关,养殖业产品价格波动起伏较大,所以养殖场的收益不固定,企业发展不稳定,企业的盈利只能勉强维持其自身的运转,粪便处理停留在口头。实际上,畜牧粪便堆积对养殖场自身而言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养殖企业也都愿意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但苦于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有限,经营举步蹒跚,政府补助又很难争取,资金来源一直是个门槛,企业很难有能力购置环保设备来处理粪便。
3.2 政府管理部门尽职不力 首先,政府部门对养殖业的关注程度不够高,原因在于养殖业属于传统行业,很难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拉动作用。同时,不同的政府部门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如:畜牧管理部门希望能加快当地畜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环保方面可能不会有严格的要求,更多的会顾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而环保部门会更重视环保指标的达到,往往会忽视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强制要求企业安装、运行环保设备等,要求过高,既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和壮大,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环境的改善。其次,政府环保资金到位率不高。巢湖周边大大小小的养殖场有几百个,而每年环保设施建设资金项目却只有几个,意味着只有极少数发展较好的养殖企业才有机会向政府争取到这项资金,绝大多数企业是争取不到政府环保资金,环保设备也就难以建成,牲畜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置,由此造成的污染便可想而知[4-7]。
4 发达国家和地区养殖业环境管理政策经验
4.1 美国
4.1.1 点源与非点源治理结合 美国通过立法将养殖业划分为点源性污染和非点源性污染进行分类管理。点源性污染的防治是通过收集和处理技术使污染物达到国家污染物排放许可再排放。美国在1977年的清洁水法里明确规定将超过一定规模的畜禽工厂化养殖业与工业和城市设施一样视为点源性污染,排放必须达到国家污染减排系统许可。这类养殖场建场必须报批,获得环境许可,并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政策法案。
对于非点源性污染专门设有非点源性污染的管理部门,制定了非点源性污染防治规划。美国的非点源性污染主要是通过实施国家、州和民间社团制定的污染防治计划、示范项目,良好的生产实践推广、生产者的教育和培训等综合措施科学合理地利用养殖业废弃物,与美国水污染治理中采取的“最佳实践”模式相类似[8-9]。
4.1.2 税费和财政补贴 目前美国资金补偿主要包括农业税收、信用担保贷款、农业养殖补贴、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补偿等。对养殖场采取的政策,一是征收税费。对集约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等征收废物税;二是财政拨款补偿。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对养殖污染治理给予高额补贴;三是养殖污染环境责任保险补偿。通过环境投保方式,由保险公司来推行环境强制责任保险、环境自愿责任保险等制度,加强养殖业环境管理。
4.2 欧盟
4.2.1 落实补贴政策,加强监督与管理 在经济上实行农业环境补贴,将农业补贴与环保标准挂钩,对减少肥料使用、减少畜禽粪便排放、扩大生态农业耕作、使用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其他生产技术都可以给予补贴,并大幅度增加用于环保措施的资金;辅以严格的保障制度,对于资金来源、支持条件、支持额度、违规处罚等都有操作性非常强的明确规定,财政补贴往往以合同方式落实。
4.2.2 引导农户提高环保行为意识 欧洲农业环境保护主要是以自愿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成员国在执行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时,必须尊重公众意愿。
5 解决养殖污染问题的环境政策设想和建议
5.1 效仿发达国家经验,将养殖场分类后区别对待 效仿美国的养殖场环境管理政策,将巢湖的养殖场按照一定规模划分为点源性管理和非点源性管理,点源性管理可以参照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原则及方法,严格执行达标排放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允许并鼓励排放市场的形成和排放权的交易,并对超量排放且不遵守规定的企业予以警告和重罚;非点源的管理,则采用最佳实践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考虑试用其他国家的先进实践和生产经验,推广其治理手段、方式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参考国内类似区域的养殖场治理中较为成功的项目,结合NGO组织、科研机构制定的合理的污染防治计划范项目,更加科学合理地管理当地养殖业运营以及处理污染物的排放。
5.2 统筹规划,采用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方法控制污染 考虑巢湖流域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将巢湖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管理单元,结合流域内畜牧养殖业粪便排放的特点和转移过程,编制和制定控制污染的环境规划和政策。
参考巢湖地区统计年鉴得到巢湖流域历年的牲畜养殖类型及数目,如可按环境承载量、流域污染容纳量及养殖业最适饲养数量的环境经济学原理,估算该流域最适宜的最大牲畜养殖数量,按照地理区位因素、饲养种类等,划分出一些面积较小、行政区划相对简单、养殖场较为集中的子区域,再计算并规划出每个区域适宜的饲养头数(存栏量),从而实现统一规划,从源头上达到粪便污染控制的目的。
5.3 区分养殖场规模,采取补偿政策
5.3.1 对大型养殖场进行生态补偿 对于大规模的经营效益较好的养殖场,政府及有关环保部门应该分别对其粪便处理设施和后期沼气处理产品的价格进行生态补偿。处理设施方面,应督促其厂房、用地等同畜禽粪便处理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同步运营,对沼气处理设备前期的购置、安装需进行补贴,并对其后期的运转维护等给予一定的补贴。对沼气处理的副产品,如有机肥,因其成本较大但是对环境无害,需对其进行补贴,例如可以给有机肥设定最低价格,也可以由政府补贴有机肥的最低售价与农民最高支付意愿之间的差价,使企业生产者拥有生产有机肥的激励和动力。此外,需对购买有机肥的农民进行鼓励,对农民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有机肥的优点和相对于化肥所拥有的低毒性和有效性,鼓励农民多使用有机肥,甚至可以对使用有机肥的家庭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补贴的同时,政府也应加强对补贴路径的监管,确保其落实在有机肥的生产和销售环节上,企业不得将政府补贴挪作他用。
5.3.2 对中型养殖场进行经济扶持,适当补贴 对于还处于发展中期的中型养殖场,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将养殖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发展,采取鼓励扶持的政策,支持此类养殖业本身的发展;当地的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等,也可以聘请养殖业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饲养和粪便处理方面的指导;根据养殖场的具体经营情况可以考虑帮助其建设不同程度、规模的粪便处理设备设施,并进行合理的补贴,待其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良好的养殖场后,再按照上文所说的大型养殖场的方式进行生态补偿工作等。
此外,对于小型养殖场,一方面可以将经营模式相似的养殖场合并为更易于管理的养殖区域,从而施行类似于中型或大型养殖场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鼓励部分饲养量过少的小型养殖场将牲畜转移为自家饲养,对产生的粪便可以无害化处理后自行施用在自家的农田和菜园里,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处理成本和管理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5.3.3 补贴资金来源 养殖场粪便处理的补贴应该纳入政府预算,可来源于收取的水资源费或者居民水价中的污水处理费用。此外,当地政府应该增加可以享受补贴的企业名额,让更多的养殖场可以享受到补贴待遇。同时,国家要出台相关的法规对补贴政策进行规定。
5.4 因地制宜,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不论是大中型养殖场还是合并后聚集的小型养殖场,都可以考虑配合养殖场的粪便处理设施建立畜禽养殖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做好周边土地的利用规划,尽可能规划蔬菜、果树等用地,推广诸如林-草-牲畜-沼-粮(或果)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一体化道路。这样一来,企业生产出来的有机肥可以就近施用,大大降低了运输和人工搬运成本,也实现了更优化的资源配置。
5.5 强化执法、监管和处罚力度,完善和落实排污收费制度 当地各级环保部门需严格参考《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防治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法规文件,加大环境执法和监察的力度。对新建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要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切实把好选址和审批关,从源头将其可能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削减至最低。
对已经建成的规模化养殖场,应该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运用排污收费这一经济杠杆,控制养殖场的排污总量;同时,需加强对偷排的监管,对于偷排者予以警告,屡教不改的企业或个人可以适当进行处罚。
此外,可以考虑将排污收费逐步转化成排污收税,因为排污费有时局限性较大,容易导致收费秩序的混乱,而且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排污税更灵活,税率的确定可以依赖于市场,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政府盲目设定额度造成的失灵和低效率。对于积极通过技术改良,如采用生物发酵技术或生态养殖模式,来削减排污量的养殖企业,可以予以一定的税收减免,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5.6 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将污染治理责任具体化 首先,须确定巢湖流域畜牧养殖业污染防治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流域内畜牧养殖业开展专项环境整治和管理;其次,需发挥其他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鼓励并促进畜牧、农业、工商及卫生等各部门的相互合作,加强对养殖场的重点监督。把保护和改善巢湖周边生态自然环境作为目标,将环境容量作为基准,秉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合肥市正在推行的“河长制”就是落实责任和义务的一个很好的做法。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将每条河流的日常清洁排污及污水监控等工作落实到个人上,问责时便可以追溯到个人。这样的制度将河流的日常管理及污染治理的问题进行了细化,管理方式更加清晰和具体,可以把巢湖流域养殖场的管理划分区域,给每个区域分配固定的负责人,由这个负责人统筹管理区域内养殖场,即为“片区饲养镇长(乡长)”责任制,控制牲畜数量,监督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等,实现牲畜粪便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最终达到合理的环境规划和管理的目的。
5.7 产研结合,注重技术革新 不论养殖场的规模大小,都应重视对粪便处理技术的研发工作,政府部门也应该在技术革新方面予以鼓励和财政补贴,推广养殖业的粪便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等生态环保生产路线。一方面,应该对运营较好,污染防治效果理想且成本低廉的养殖场的经营模式以及粪便处理模式予以推广,鼓励其他类似养殖场效仿;另一方面,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的投入力度,利用其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加强研发养殖业污染防治的技术和工艺,通过技术革新使巢湖流域养殖场的粪便排放达到“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5.8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控制并解决污染问题 政府应该开展多层面地宣传教育活动,让企业员工和人民群众认识到巢湖水质恶化的严峻性以及养殖场采取合理的粪便处理措施的必要性。长期以来,部分畜禽养殖业从业人员没有对畜禽养殖给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致使养殖场周边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群众矛盾。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强和提高公众和企业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监督作用。环保部门或者NGO组织可以不定期开展生态养殖和环保知识普及活动,进一步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使公众充分认识到畜禽养殖业对人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让其明确防治污染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彭军,司友斌,张震.巢湖流域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现状与环境管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14-316.
[2]汪洁,栾敬东,马友华,等.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生态补偿 措施和政策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95-299.
[3]龚伟,欧元雕,马友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税法策略调整――以巢湖流域农业生态状况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22(4):74-79.
[4]吕文魁,王夏晖,李志涛.发达国家畜禽养殖业环境政策与我国[J].农村水污染控制机制与政策示范研究专刊,2011(6):22-25.
[5] 宋大平,庄大方,陈巍.安徽省畜禽粪便污染耕地、水体现状及其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0250-3301(2012)01-0110-07.
[6] 陈丹丹,谷子林,王圆圆,等.禽畜粪便污染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2009.
[7]丁恩俊,谢德林. 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D].西南大学,2008.
[8]李秀芬,朱金兆,顾晓君,等.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1002- 2104(2010) 04-0081-04.
篇10
关键词 农村污染;现状;节能减排;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TK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210-01
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对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1]。彰武县是一个农业县,要实现彰武县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便不能忽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因为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防治力度的加大,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没有根本的改观,尤其是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防治的瓶颈,成为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面[2]。
1 彰武县农村污染现状
1.1 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不断蔓延
农民为了尽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往往在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由于不能被作物完全吸收,导致一些化学物质在土壤和水体中大量残留,有的则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全县农村人口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基本上是直接排放和露天堆放,严重污染了耕地和水体。
1.2 规模化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日益突出
全县规模化养猪场几百家,养牛养羊户几百家,养鸡场上千个,每年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还将逐年增多。这些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大都不经处理自然堆放或直接排放。养殖污水中腐败性有机物在细菌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水体厌氧分解,使水体变黑变臭。
1.3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难以逆转
一是地膜污染。由于地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随着地膜覆盖栽培面积的扩大、使用年份增加,耕地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该种污染靠自然降解难以逆转。二是农业投入品包装物污染。目前,除大包装化肥包装物被农民回收利用外,农药及小包装化肥包装物基本上没有回收,而是随意丢弃,严重污染环境,其中农药包装物造成农药残留,化肥包装物形成白色污染。三是农作物秸秆污染。由于秸秆过剩,多数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很多秸秆被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污染空气;没有焚烧的秸秆,或弃置堆放,或推入河沟,经日晒、雨淋、沤泡引起腐烂,产生污水,污染了水体。
2 彰武县农村节能减排的建议
2.1 重点治理排污企业
一是狠抓节能减排工程不停顿。争取彰武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早日正式通水运行,确保完成化学需氧量削减的任务。同时要把二氧化硫减排的任务落实到各企业,明确责任,落实治理设施建设计划[3]。二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措施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商贸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综合运输等生产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增效、减排、降耗、节能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用循环经济模式来提升资源性产业[4]。三是狠抓“双高”行业节能减排不动摇。从源头上控制新建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坚持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条件。
2.2 抓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推进秸秆气化、固化也是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方法,可以推广秸秆裂解气化、生物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发展节能型住房,推广应用隔热、省地、保温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农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建造太阳能房。发展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普及户用沼气,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5]。二是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节能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推广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及生态、高效、集约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6]。三是推广节药节肥技术。推广应用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新品种及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提倡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实行免耕或少耕,发展生态农业。五是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推广节能型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六是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在制砖企业推广节能风机、窑炉密封、新型节能转窑、空心砖等节能技术。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
3 参考文献
[1] 刘树庆.农村环境保护[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2] 李子华.农村生产与发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 王建彬,郝平,王倩倩.对当前农村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47-49.
[4] 薛利媛.关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的几点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8):18-19.
- 上一篇:中学校长述职述责述廉报告
- 下一篇:固定资产投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