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模式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建设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文化建设模式

篇1

关键词:AGIL模式;功能协调;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7605

收稿日期:2014-01-09

基金项目:淮南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1A08007)

作者简介:周学锋(1963-),男,江苏武进人,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和社会学研究。

The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AGIL model

ZHOU Xue-feng1,MIU Bao-ai2

(1.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Anhui 232038, China;2.Offic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38, 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labor division and intense heterogeneity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he modern city community lacks a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So,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community cohesion and promoting its residents’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belong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GIL model, communit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ub-system of community system. Meanwhile, the community culture per se is a system, composed respectively of the following four subsystems: the resource system playing the adaptive function, the organization system playing the target-acquisition function, the community awareness system playing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function and the community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playing pattern maintenance function. As a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system and enhance their respective systemic function so as to play the role of an organic integrity.

Key words:AGIL model; functional adaptation; cit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我国正经历从“总体性社会”向市场社会和行政社会的转型<sup>[1]</sup>,也即是说从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和垄断向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为主、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为辅的转变,相应的是社会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改革开放前,在城市对社会资源进行全面控制和垄断的就是国家成立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单位,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被纳入到单位之中,他们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等都与单位紧密联系在一起。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逐渐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单位的功能由大包大揽演变为单一的生产经营,人们的生活逐渐脱离单位更多存在于社区之中。当人们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之后,“社区”也逐渐取代“单位”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基本单元,伴随着社会管理中心的下移,社区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城市社区由于社会分工较为发达,人口异质性强、人际关系较松散、生活方式多样化等特点,使得“归属感”和“认同感”在现代社区缺失<sup>[2]</sup>,社区文化对于社区意识的培育和社区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概念

(一) 社区及城市社区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他认为社区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结合,呈现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这就是社区的本职。在社区中,人们与同伙一起,从出生之时起,就进行亲密的、秘密的和单纯的共同生活,就休戚与共,同感共苦<sup>[3]</sup>。简而言之,社区就是指基于共同利益或价值,生活在一定区域具有紧密联系和活动的人们共同体。

城市社区是基于空间特征对社区的一种分类,一般是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城市社区,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人口所组成的社会<sup>[4]</sup>。

(二) 文化及社区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有学者认为文化特指意识形态,不包括物质文化,如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社区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社区文化是“通行于一个社区范围之内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走向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社区文化是社会的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sup>[5]</sup>。

二、基本理论

AGIL功能分析模型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于1953年在系统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功能分析模型。他把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又可以分为子子系统,如社会系统又可以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区系统和社会化系统,这些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每个系统都承担着特定的功能,以维持整个系统的运行。

具体来说,这四种功能包括:适应功能(Adaptation),即任何系统应能适应环境并从环境中获得系统所需要的资源,以维持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目标;获取功能(Goal attainment),即应能够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立各种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并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整合功能(Integration),即任何系统应能够维持其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维持一定的和谐,使得系统各部分整合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模式维持功能(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即任何系统应能使各部分具有动力和动机,使得系统各部分在基本价值模式下参与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以维持系统原有模式的正常运转。

三、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在社区建设中,经济和物质资源在社区中发挥适应功能,决策机构在社区中发挥目标达成功能,政府、民间管理机构和组织在社区中发挥整合功能,社区文化在社区系统中起着维系功能<sup>[6]</sup>。但是就社区文化系统来说,社区文化系统也由四类子系统构成,资源系统发挥着适应功能、组织系统发挥着目标获取功能、社区意识系统发挥着文化整合功能、社区文化教育系统发挥着模式维持功能,因此必须加强社区文化系统建设,增强各自系统功能,从而发挥有机整体的作用。

(一) 增强社区文化的适应功能: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经费支持则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广开资金支持渠道,确保建设经费充足。

1.政府支持。

从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实际来看,社区自治并非是主流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sup>[7]</sup>。中办和国办于2010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社区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要基本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可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在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仍居于主导地位,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经费绝大部分仍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社区文化体系建设也不例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尤其是市区两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确保经费来源可靠。

2.社区自筹。

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对于社区建设大包大揽的局面将会逐渐打破,发展的总体趋势将是社区自治与政府有限参与的结合。因此,社区自筹是社区文化建设经费的又一重要来源渠道。《意见》同时也提出“社区居民委员会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费用,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按照自愿原则,可以向社区居民或受益单位筹集”。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群体将是社区的全体居民,社区可以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向社区居民筹集,或是通过社区自办的营利组织进行筹集,或是通过社区企业组织、公益组织赞助的形式筹集,但都必须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搞乱摊派。

3.社会融资。

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社区文化建设的瓶颈,有专家指出政府要抓社区建设的大项目,一些中小项目应让市场自身发挥更大作用<sup>[8]</sup>。就社区文化建设来说,由于社区文化具有群众性、普惠性、共享性、多样性等特点,社区文化建设所需资金就可以通过市场方式运作,采取社会融资的形式加以解决,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社区成员享受文化服务的时候,根据实际实行免费、少费或者完全付费。具体来说又可以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社区与社会融资实体(社会融资实体可以是公益基金会、企业组织、法人实体等)共同投资,按照比例分成,社区投资收益部分最终会用于社区文化建设;二是社会融资实体单独投资建设,收益自享;三是由社区成员共同融资,根据一定方式进行管理,但最终受益的还是全体社区成员。

(二)增强社区文化的目标获取功能: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社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必须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就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来说社区自治能力主要包括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发展能力、文化共享能力和志愿服务能力。

1.文化发展能力。

首先是要做好文化发展规划建设。文化发展规划建设制定的科学与否,不仅指引着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文化建设方向和内容,而且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成效。科学合理的社区文化发展建设规划应包括文化的硬环境和软换建设,包括社区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其次是要挖掘文化发展的动力。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就是因为动力不足,因此要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倾斜力度,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把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行为转让一部分给市场,挖掘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动力,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再次要是强力发展文化服务项目。根据城市的历史和特色,将一批健康、文明、向上的时代经典普及到社区,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地方特色文化。

2.文化组织能力。

通过鼓励发展和建立社区文化中介、文化社团、老年协会等各种文化活动组织机构,提高广大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自行组织和自行管理的能力。同时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通过请专家、名人、学者和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等方式,加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提高活动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大型文化活动,引导居民文化消费,倡导居民自办民俗文化项目,形成规模消费。以大型社区文化艺术节为依托,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区舞蹈、戏曲、腰鼓、书画、棋类等喜闻乐见、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项目,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3.文化共享能力。

社区文化作为公共资源,虽然受限于建设资金短缺的影响,一些服务项目会收费,但是普惠和共享将是社区文化建设最终的目标。增强社区文化共享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及社区组织应着眼于社区居民的长远利益,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内,加大建设投入,在社区内形成小规模,在街道内形成大中心,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较大的投入,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社区居民对先进社区文化的需求;二是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包括专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两支队伍,要统筹考虑、协调发展,根据实际需要配备高素质的人员,还可以通过职务晋升、职称评聘、挂职锻炼、外出学习等方式加强两支队伍的建设,提升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

4.志愿服务能力。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由于资源的有限,社区服务单靠政府、市场或者个人供给都无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志愿服务活动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不足,在特定情况下甚至会成为社区服务提供的主要方式。所谓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和参与状况决定着社区建设和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sup>[9]</sup>,作为社区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社区文化服务应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这也是反映社区自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应着重从培育社区居民的志愿精神入手,通过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培养社区居具有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

(三)增强社区文化的整合功能:大力培育主流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既有主流社区文化,又有社区亚文化,但是对社区影响最大的还是主流社区文化,培育主流社区文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大力塑造体现时代特征的社区精神。

1.社区公共精神的塑造。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开放的社会,相对于传统社会来说,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社会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强,这就使得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尤其社区意识观念较为淡薄,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不关心社区事务,不关心社区发展。因此,应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又能体现社区文化特色的社区公共精神,增强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社区成员间的凝聚力,将社区居民独特的个性、多元的个人利益转化为基于社区公共利益的个人利益。

2.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

社会分工的不同,一方面的结果是社区成员之间的异质性较强,而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缺乏联结的纽带;另一方面的结果就是职业的多元化导致人们的社会地位产生差异,出现不同的阶层。职业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理应不是阶层划分的标准,但事实上多元化的职业导致了人们的财富、社会地位和声望方面的不平等,社会分层的结果注定会产生精英阶层和弱势群体。睦邻友好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平等,倡导的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而且还包括实质上的平等。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有助于改变因阶层差异而导致的不平等,就社区文化建设来看,睦邻友好精神的塑造主要是体现在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上,应坚持人民的、大众的社区文化,而不仅是少数精英阶层的社区文化。

3.守望相助精神的塑造。

守望相助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已有之并延续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相比于传统社会而言,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发达导致了职业的专门化,社会成员根据职业分工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彼此之间异质性较强,相互的依赖程度也更高。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多的体现在业缘关系、地缘关系方面,传统的血缘关系影响力大幅降低,社区成员之间的守望相助显得更为重要。守望相助的精神不仅仅只是体现在临时的救灾济贫方面,更多的应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互相的关心、相互的帮助会增进社区居民彼此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道德水平,让异质性很强的社区居民能够凝结在一起,形成一致的利益,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增强社区文化的模式维持功能: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社区文化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教育。

1.依托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是社区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即是社区文化教育的服务对象,也是社区文化教育举办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社区文化教育的受益对象。由于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比较强,居民间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较强,因此,应以自愿原则为基础,由社区自治组织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发挥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有别的文化教育,提升文化水平,做到文化教育的自我举办、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发掘社区资源。

应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通过对辖区资源进行整合开发,争取辖区单位的支持,将辖区内大专院校、各类单位的操场、礼堂、舞台等活动场所与社区共享,形成家庭、楼栋、驻地单位共同参与的社区文化教育模式。尤其是要充分发掘辖区内大专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利用大专院校的教育教学场所和优秀师资,提升文化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有效性,从而弥补社区居民自我教育的不足。

3.寓教育于活动。

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尤其是对于社区文化教育来说,要不拘泥于一般的教育方式,创造性的开展教育。社区文化理论教育有必要,但不宜过多,否则效果就不好。社区文化教育应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来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社区居民一方面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受到教育或展示自我,得到精神的满足,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文化活动加强了与其他居民的联系和了解,增进了友谊和感情,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有助于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城市社区文化相对于农村社区文化而言,由于城市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社区居民的职业多样化,异质性强,社区文化承担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社区文化既是社区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是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主系统。作为子系统的社区文化,如果建设的不好,没有很好的发挥功能,就会极大地影响社区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主系统的社区文化,各个子系统也需要发挥好相应的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光.加快城乡社会管理和服务体制的一体化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9.

[2] 夏峰华.浅谈“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6):144.

[3]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3.

[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5.

[5] 胡乔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67.

[6] 毕天云.社区文化:社区建设的重要资源[J].思想战线,2003(4):86.

[7] 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2.

篇2

【关键词】文化认同 生态旅游

社区参与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44-02

一、中外研究综述

社区参与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的简称。在国外,社区参与理论主要由墨菲在20世纪80年代所倡导,随之,西方学者将社区参与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规划方法纳入研究视野。1980年,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首次提到了社区参与生态与文化旅游的概念。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再次定义生态旅游,指出了它的两个重要内涵,即“负责任”的旅游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旅游。2002年联合国“生态旅游年”,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主持召开了世界生态旅游峰会,会议提出“要使地方社区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在国外学者所做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试图设计出有效的手段来鼓励居民参与旅游规划过程以及如何使当地旅游持续发展与社区持续受益得到平衡。在社区参与旅游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则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问题展开论述,有些研究方法和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以分析我国的相关问题。

我国学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寻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着手研究旅游和目的地社区间的互动关系,从社区参与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和失衡,寻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保继刚、孙九霞将社区参与定义为: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体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责任和对发展成果的分享。如何使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这一不可或缺的机制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系统中良性运行,国内学者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视角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与论证,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认为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要进行全方位参与,才能分享旅游带来的各种利益,才能有助于生态旅游的成功。目前国内关于旅游社区参与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论和宏观的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

二、文化认同对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影响

广西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从旅游大省发展成为旅游强省,且将建设生态广西作为构建和谐广西的重要内容之一,出台的《生态广西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2011-2020年为全面建设和加快发展阶段,建设目标包括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其中六大领域的任务之一为建设生态文化体系。2012年5月至7月,广西组织县级住建、文化、财政等部门对区内的500多个村落开展了入村调查。经自治区专家评审组评审,确定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的传统村落195个。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广西有39个村落入选。入选的39个村落中半数发展了生态旅游,并通过生态旅游的建设使得传统建筑风貌、村落格局得以保存,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的区别在于游客置身于自然生态场域进行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因此更需将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与价值取向的文化认同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并由社区参与进来,在旅游活动的开展中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性,对环境的负影响保持在最小限度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三、基于文化认同的广西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构建

生态旅游吸引物以自然环境为基础,而所有的自然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因此在生态旅游地,“文化”是以隐性或更多地是以显性的形态表现出来,与此同时,文化也成了生态旅游吸引物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文化认同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提出的, 后被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文化认同”理论随之也进入了旅游研究的视阈。文化认同成为个人或者集体界定自我、区别他者,以同一感凝聚成拥有共同文化内涵的群体的标志。

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基本原则为:首先,当地社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参与权、决策权,能参与到生态旅游设计、发展规划以及日常管理,并由当地社区反馈生态旅游开展的情况对环境承载的影响,以此作为生态旅游发展规模和程度的依据。其次,当地社区应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大受益者。生态旅游收入大部分保留在当地社区,用于旅游造成的各种生态影响的补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再投入。通过非政府组织或社会公益组织建立社区发展基金, 提高当地社区的教育水平、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再次,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取缔原有的不符合生态保护的生产活动,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即是参与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中,从而在深层次上提高社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积极性,降低对自然和文化环境的消极影响。只有居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才能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和现代社区意识,从而有效地整合与发挥社区自身的各种资源。

基于文化认同理论,从构成广西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行为的主要影响因子入手,构建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当地社区居民+政府+专家学者+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中心+旅游经营者。每一个参与方都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当地社区居民是资源和劳动力的提供者,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动植物物种知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地缘优势,作为地方文化的创造者和历史的见证人,他们保持着浓厚的族群特色,通晓地方文化内涵,文化的活态传承成为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旅游吸引物。鼓励和引导当地社区居民全方位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将有效地保障生态旅游的原真性,让生态旅游者获得独特的体验。因此,生态旅游开发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居民的参与和保护意识。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政府主要负责生态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生态旅游项目和该地区其他项目的关系,协调旅游经营者和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制定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提供市场研究和市场营销支持;在政策层面起重要作用,比如提供特许经营权、当地社区居民导游许可、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企业出台减免或推迟税收等政策。

专家学者包括旅游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主要负责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生态旅游影响研究、建设项目的论证和评审等,以及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中心作为一个咨询机构,成为文化传播、培训和技术援助的源泉。在广西这样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省区,为避免盲目或过快开发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破坏,应从政府层面提供专项基金支持,或由政府搭台,吸引环境保护或文化保护NGO组织参与。一方面将当地生态旅游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整理和宣传,尤其是向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传递当地文化,引导他们尊重并认同当地文化;另一方面,组织当地社区居民参加有关生态旅游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居民的旅游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居民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生存技能的培训,尤其是对原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旅游经营者具有资金、商业运作、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等方面的经验。通过资金投入、设施建设和市场开拓,在生态旅游发展中最具行动力。但由于经营者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与当地社区居民发生摩擦,也最有可能违背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

在这个模式构建中,文化认同是各参与者的黏合剂,某种程度上说,文化认同是一种资源博弈的工具,它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和认可,这种共识和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想准则与价值取向。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人们整合进一个共同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文化认同成为联系个体、维持群体结构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业、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及区域振兴三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它的合理运营与科学管理涉及当地社区居民、政府、专家学者、旅游经营者、社区精英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构建,这些利益相关者存在明显的文化异质性,模式构建中强调当地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彰显社区精英的主导作用,加强专家学者的教育、培训及引导功能,政府从政策和监管层面开展指导,旅游经营者不局限于争夺直接的经济利益,而拓展其他间接收益的获取。而基于文化认同的决策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最佳选择。文化认同可一定程度上规避经济利益差异对于各利益相关者的直接影响和制约, 从而保障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实践的有效性。生态旅游文化传播中心将在一定程度上修正由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偏离的生态旅游发展的本真。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一个长期的、困难重重的过程,但却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社区参与不仅能够使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得以复归和保持,让文化认同凸显,从而萌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还能使我国的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J].旅游论坛,2008(8)

[2]童晓娇.生态博物馆的社区参与模式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5)

[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 2006(7)

[4]刘静艳,韦玉春,黄丽英,等.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旅游科学,2008(4)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等学校科研立项项目(201204LX599)

篇3

【关键词】 艺术院校;社区;文化建设;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艺术院校的教学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检验学校的教学成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艺术阅历。对于社区文化建设来说,艺术院校鲜明的艺术特色,是其不可多得的艺术文化资源;社区也将越来越重视艺术院校对辖区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一、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可行性

(一)社区文化建设对艺术的需求和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也随着他们对文化活动认识层面的不断提高逐步地向艺术化发展,群聊、下棋、纳凉、看录像等简单的活动逐渐被文艺表演、票友会、书法活动等文化活动所取代。[1]85-87社区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丰富社区群众的业余生活,但是由于社区自身的原因,从艺术需求来看,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硬件方面先天不足。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在管理上主要采用政府主导的机制。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所需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因此,要改变目前硬件方面的制约,除了积极争取资金外,更好的办法应该是盘活社区内艺术院校的现有硬件资源。

二是软件方面人才匮乏。目前从事社区文化艺术方面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20世纪80年代培养起来的,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但其年龄、精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因为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原因不想从事社区文化工作,造成了目前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2]111-112这些原因使社区建立不起艺术骨干队伍,制约了社区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

(二)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的定位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和艺术院校各有不同的定位。社区是建设的主体,艺术院校特别是高等艺术院校作为合作方,它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将有利于解决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许多问题。

高等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一般组织和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多数艺术院校在资源方面拥有设施先进的音乐厅、剧场,有自己的画室和展览大厅等。这些地方既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也是他们艺术实践的舞台。据调查,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的硬件资源在教学期间的利用率不到70%。因此,艺术院校可以在政府主导下,制定一定条件,与社区共享资源,这一方面降低了艺术院校硬件资源的空置率和浪费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文化活动场所的重复建设。全国许多艺术院校与所在社区的联系还比较少,它们只是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做了一些政策性的指导和活动,这与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艺术院校还具有人才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作为专门培养艺术类人才的艺术院校,它们在文化艺术活动的组织上比社区更为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师长期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艺术理论,这些经验和理论可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与改进,这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教学和科研。艺术院校的学生也可以把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当作课余重要的实践活动,实践与学习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兴趣与艺术特长,又能够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创业与就业,有利于高校教学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3]22-23

二、新时期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逐步开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要求文化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这极大地鼓舞了社区文化建设,也给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一)国内的现状和经验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经济发达地区和底蕴比较深厚的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参与度比较高,它们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是双方共建实践基地,共享软硬件资源。这种模式采取艺术院校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共享艺术资源,为社区群众普及艺术教育,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如上海音乐学院与普陀区共建艺术实践基地,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高年级优秀学生到那里为社区文艺团队提供创作指导、排练辅导;定期以实践基地为平台,举办系列音乐艺术普及讲座和音乐会。再如四川美术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开放的六月——四川美术学院艺术游”,供社区群众参观。

二是参与社区规划设计,营造社区文化艺术特色。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包含艺术的成分, 艺术院校参与到社区规划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把艺术的氛围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例如在城市的旧城改造中,四川美术学院就充分应用其专业特色,参与设计规划“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为社区文化开创了新的亮点。

三是面向社区的文艺表演活动。这是一种最为普遍的参与方式。小到社区的表演、各类的文化艺术节,大到全国性、国际性的活动,都有各艺术院校的身影,比如上海世博会,就有众多艺术院校参与各个社区组织的文化演出活动。

四是开拓文化艺术市场,以扶植毕业生创业和就业为目的成立社区艺术中心。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沈阳音乐学院与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合作成立沈音莱茵河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师资力量来自沈音的部分老师和学生,沈音的毕业生同时可以在艺术培训中心实现就业甚至创业,社区群众也从中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双方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

(二)新形势下的对策和建议

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几个省市,如北京、上海、成都、沈阳等地的艺术院校和当地社区的共建程度比较高,许多模式值得参考和借鉴,但是仍有大部分地区的艺术院校和当地社区的文化共建比较落后。因此,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艺术院校和社区都应该抓住机遇,在思想上强化认识、激发热情,在行动上明确定位、创新管理,努力使双方取得共建双赢的成果。

1.强化认识,激发双方共建热情

目前,在艺术院校与社区文化共建方面,艺术院校和社区在认识上均不够重视。

一方面,部分社区对自身文化建设有非常迫切的需求,但是没有充分利用社区内的文化艺术资源,更有部分社区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组建艺术队伍、搞硬件建设,实际上是在软硬件方面重复建设。因此,强化社区内部对与艺术院校共建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是社区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内艺术院校资源的宝贵,积极主动地与艺术院校沟通;二是要合理科学的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

另一方面,艺术院校也忽视了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对与社区文化共建上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缺乏从艺术院校内部产生共建的动力。因此,一要加强理论学习,艺术院校从领导层到师生,都必须正确认识到学院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并不是政治任务,也不会对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造成影响,相反,它作为一个实践平台,对学院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要重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促进共建、加深认识,在学校与社区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建立自己是社区的一份子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不断促进社区文化艺术发展的共识。

2.创新管理,有效对接,积极开拓合作新途径

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如何有效对接是管理上的一个难题,这关系到共建的美好蓝图如何落实的问题。在对以往案例的调查研究中发现,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落实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在创新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接模式。

一是个人层面的对接。这主要是指学校师生与社区定的帮扶对象之间的指导与合作。既包括学校领导与社区领导的对接,更应该包括师生艺术骨干与社区特定对象的对接,比如教师艺术骨干可以针对社区文艺工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艺术骨干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社区中有特定要求的群众进行辅导。这些措施从最小的社会单元——个人层面上有效地促进了共建共享政策的落实。

二是单元层面的对接。这是指社区管理层、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与艺术教研室、学生文化艺术社团的对接。艺术院校的教研室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师资力量,根据各个社区自身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特点,对社区管理人员、专业文化工作队伍进行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能力。学生艺术社团的特点是校内活动比较多,难以拓展到社会。这使学生艺术社团失去了在社会大舞台实践的机会,制约了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通过在社区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文化交流站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工作,牢固树立工作从基层做起的思想。

三是单位层面的对接。这主要是指街道与校团委、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进行对接。街道作为社区的管理部门,负责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统筹、指导和管理。团委、学工处、就业指导中心等校级工作部门对学生思想工作和实践工作,包括创业就业方面应予统筹和指导。因此,街道和校级工作部门应积极对接,共同制定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纲领和框架。在对社区文化传统与文化特色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软硬件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在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再安排实际层面的工作,确保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将不断涌现,这对社区文化建设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艺术院校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双方共建共享过程中在管理上不断创新的要求也将越来越具体。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作为社会上专门培养高级艺术人才的殿堂,艺术院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佳,郎学田.音乐艺术与社区文化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01(5).

篇4

【关键词】 油田;社区;文化建设; 队伍;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作为胜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灵魂,建设和谐社区需要文化作支撑。油田社区与城市社区相比具有特殊性,仍属于企业。因此,随着油田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油田社区要实现和谐、稳定、科学发展,就必须要适应新形势,顺应企业发展规律,尽快建立起具有行业特色的社区文化。近年来,胜南社区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以文化立社区,以和谐促发展,保稳定,通过社区文化“软实力”推动和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培育社区精神,着力构建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文化体系,以小区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建设为重点的文化体系建设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健康发展。本文就如何建设有自身特点的基层社区文化,促进小区发展为出发点展开论述。

1 加强社区文化形态建设, 体现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

社区物质形态文化是指社区各种文化设施的总和,主要包括以居民生活环境、社区容貌、文化阵地、社区标识等内容。建设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社区文化离不开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精神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物质文化可体现社区精神风貌,因此应重视社区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始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公平正义,真正使“人人享受文化”这一人文理念转换为职工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多种文化形式。社区所有文化活动,始终根据职工群众的实际需求,确立活动的着眼点,在活动内容上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鼓励基层的首创精神。在服务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上实施倾斜政策,代表和维护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使更多的弱势群体感受到人文关怀。

2 把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定位

社区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社区文化中,社区精神文化是最具核心意义,是社区文化的灵魂。社区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满足社区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取得更高质量的社区居民生活。文化是“魂”,文化是“根”。社区着眼于从实践这个层面上研究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一是树立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建设观和人文理念,用这些新的理念来指导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二是找准新定位,把社区文化的目标锁定在倡导精神、理顺情绪、服务需求、营造环境上;三是探索新模式,,即针对社区的文化形态、资源优势、人文特色,重点培植、总结和谐社区文化示范性工作的模式;四是建立新机制,在完善和谐社区建设运行体系的前提下,围绕资源、环境、阵地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制度。

3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优美的社区人文环境

提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营造社区良好的人文环境应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要以“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为目标,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整洁优美,治安状况良好,生活便利、舒适、人际关系和谐的高标准现代化社区。胜南社区加大了对文化阵地建设的投入,努力扭转文化阵地设施薄弱的状况。一是社区文化广场的建设。社区通过加强老区改造、新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扩增文化广场的面积。以文化广场为依托的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室内文化设施的建设。图书室、阅览室、文体室、健康教育室、职工之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独活动到集体活动。三是社区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社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办网上学校,随时随地为职工群众提供学习内容,使职工群众的学习交流更为方便,文化信息的传播互动更加快捷。

4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涵,营造共建和谐的良好氛围

社区文化活动是丰富职工居民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形式。要使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必须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兴办社区文化事业。组织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注意把居民群众的热爱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并有意识地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提高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立足群众需求,以活动为载体,推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构建社区文化,需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集聚各种资源优势来推动,实现资源共享。胜南社区在积极挖掘文化智力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驻共建、促进和谐”的原则,大力营造团结协作的合力。一是主动加强与主营单位密切联系,注重发挥驻地单位的阵地作用。二是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融合,良性互动。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场所资源,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不同文化修养及情趣爱好的群众都能各展其长、各得其乐。

5 共建共享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完善社区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社区新型的财力机制等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胜南社区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创建目标和规划,把社区文化分为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次,从安全文化、班组文化、青工文化、老年文化等方面构筑起完整的社区文化体系。设计制作社区标志。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将文化理念渗透、融入具体的规章制度中,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坚持从社区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具有文化特征的理念和精神,进一步构建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社区文化理念。

6 结 论

篇5

一、当前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在我国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社区建设现已得到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社区医疗建设效果明显,但是对社区文化建设却重视不够,社区的居民参与不够,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

1.2经费短缺。由于政府对社区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普遍太少,社区用于建设社区图书馆,购买藏书和文化设施的经费不足,用于文化建设的活动经费不足,无法有效的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1.3人力资源缺乏。社区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不足,有些社区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借阅工作,还不能达到按科学管理图书及为读者推荐书刊、指导读者阅读图书等方面的要求。

1.4文献资源缺乏。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文献资源缺乏,主要是社区的藏书数量少,种类少,藏书质量不高,新书补充不足,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对藏书的利用和需求。

二、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

2.1文献信息资源优势。高职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有自身特色,它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结合学校所设置的专业组织藏书。藏书系统完整,学科专业齐全,信息含量较高,针对性强,提供的信息具有准确性、及时性等特点。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越来越重视,高职图书馆建设经费也大幅度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文献数量的增加以及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共存共补,使高职图书馆在文献的收藏、文献提供上有一定的优势。

2.2专业队伍优势。高职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厚的文献信息优势,而且有着庞大的专业队伍优势,拥有一批学科专业齐全、素质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人员配备齐全、比例均衡、文化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他们可以解答咨询问题,也可以辅导读者进行信息检索,对情报的收集、加工、整理等工作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2.3基础设施优势。高职图书馆还有着馆舍及其他服务设施的优势,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图书馆发生了显著变化,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各高职院校纷纷新建或扩建了一批规模大、功能先进的图书馆。各种服务设施也日臻完善,具备了向社区开放的条件。

2.4技术设备优势。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及网络化等技术手段与设备在高职图书馆得到普遍应用,为信息用户获得快速、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保障。在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拥有强大的网上资源和数字化信息资源。设备的先进,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信息检索的方便和快捷,现代技术的充分利用,是社区图书馆所不可比拟的。

三、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尝试

3.1多方筹措建设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美好的计划和意愿也只是空谈,多方筹措建设经费成了高职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可以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获得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其次,利用人才水平评估的契机,增加高职图书馆评估经费预算,把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也包括到人才水平评估当中,作为高职图书馆的特色建设之一;再次,与社区一起努力转变文化建设模式,把社区文化建设也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来运作,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文化建设产业化,让投入的建设经费形成良性循环。

3.2加强馆员的社区文化建设意识。高职图书馆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一项事业来抓,必须有一支具备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高素质的队伍,要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有了一支拥有社区文化建设意识的队伍,高职图书馆就能卓有成效地服务于社区文化建设。

3.3与社区共建共享信息资源。高职图书馆要有突破传统观念,向社区开放,在信息资源保障上推行与社区共建共享的新思维,更好地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高职图书馆与社区共同协商,资源共享,共同建设社区文化。高职图书馆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而社区有场地方面的优势,双方具有极大的互补性。

3.4积极为社区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社区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充分利用高职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开展为社区主文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另外,要对社区居民进行信息检索教育,提高其利用网络检索所需信息的能力。如果说为社区居民提供知识和信息是“授人以鱼”的话,那么,信息检索教育则是“授人以渔”。高职图书馆在信息检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系统知识再加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使得高职图书馆有能力开展面向社区的信息检索教育。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 问题和对策

1 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上了社会发展的议程,对改变“三农问题”的现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社区文化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整个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社区活力,带动社区整体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中在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更要注重农村的文化建设,促进软实力的提高。

2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探讨

2.1 发展成绩。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农村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后,农村文化工作开始走出低谷,逐渐呈现出不断升温之势,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活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曾经出现过两次: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创建文化先进县市、先进乡镇活动。在这两个时期,农村文化事业的载体明显增多。

2.2 地区文化差异。 东部沿海富裕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已经有了以下特征和趋势:富裕农民的生活模式已从生存型转向小康型,为他们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西部地区农村文化事业的现状同城市文化相比较,农村文化的贫困和弱质表现得更为突出。

2.3 时期的对比性。 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农村经济迅速好转,群众文化建设掀起热潮,乡镇文化站、文化室如雨后春笋普遍建立,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文化专业户,从而形成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俱乐部)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

而在最近一些年内,与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要求相比,农村文化领域显露出了很多值得忧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严重短缺现象,(2)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象,(3)自我创收能力较低现象。

3 原因探讨

3.1 成因的级次探讨。 从官方的角度看:对农村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能抓住群众的兴奋点;对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措施不利;乡镇文化站的疲软无力。从村级组织角度来看:农村基层社区组织功能的弱化,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级文化娱乐设施的形式主义。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的现象比较严重,农民自身需求的层次性,农村文化土壤的板结化现象(人才流失)。

3.2 “二难困境”。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农村文化的转型则陷入了一个二难困境。[1]

户籍制度的存在割裂了城乡文化交流的纽带。农民被人为的拒斥在城市之外,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难以实现。

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弱化了文化发展的动力。相比城市而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城乡文化的冲突滞缓了农村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4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1 官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相结合。 官办文化(包括三下乡文化,文化站室的文化),应该和寻找出路的民办文化相互联手,共同打造新的农村文化局面。一是对文化站、文化室进行改革,促其向产业方向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引领农村文化发展方向。二是大力倡导民办文化产业。

4.2 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换。 中国传统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愚忠愚孝、三从四德、宗法等级观念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和当代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都是格格不入的,需要加以摒弃。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合理的成分,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有着较大的影响,并直接为我国当代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宜吸收的文化资源。

4.3 加强乡土文化的推进。 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原生资源,发展特色文化,特别是要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的契机,推动和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把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团结到一起,并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增加相互交融的浓厚情感,对促进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2]。

4.4 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与先进文化接触少,现代文明知识严重缺失,农民的精神文明领域出现了两种文化的争夺现象。当健康的文化生活缺位,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便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

4.5 推行成本分摊。 农村文化事业筹资的主体当然应该主要是政府,但政府并不是惟一的筹资主体。为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农村文化产品的及时生产和提供,就必须在明晰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政府筹资为主体,积极引导市场化筹资和社会捐赠等行为,建立起筹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筹资机制市场化等具有农村特色的多渠道筹资模式。

4.6 树立问题 大文化观念。 树立农村“大文化”观念,保障和维护文化生活贫乏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所谓农村“大文化”, 就是公益性文体事业、市场文体事业和农民家庭文化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伦理思想、道德风尚、文化艺术、文教卫生、体育诸多方面, 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战略中,农村的文化建设应当跳出固有的、僵化的、封闭的“小文化室”、“小活动站”的思维, 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思想。[3]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 陈玉华. 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0(6).

篇7

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对促进经济提升、构建和谐社区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既繁荣当地经济社会又改善居民物质条件

社区文化是某一区域内发达程度和文明程度的具体标志。它影响人们的沟通方式、思想意识和行动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更深层次的是对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对当年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为5.5%。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中最高,存在较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总体来说,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部分,重视流动人口参与文化建设对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流动人口物质生活改善。具体来说,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其效益。一方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从改革开放至今,流动人口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往往产生更大消费能力。管理好、环境好的社区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前提条件,增加了周围入驻企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增加自身收入提供了更多机会。譬如,流动人口即可通过政府授权、组织支持的前提,以个人性质去开展营利性文化获取一定的利润。另外,提供岗位给未就业的、有特长的流动人口在文化组织中全职就业,也可以利用闲时为文化活动中兼职服务来增加个人的收入。

(二)在参与中分享社区文化成果,感受到社区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

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其目的也是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和幸福感。好的社会发展充分体现在人民的心理体会和内心幸福感。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将会真正融入现代城市新型“邻里互动模式”——彼此更加熟悉,有困难彼此帮助,有共同的事情一起承担责任,感受到“根”的温暖,增加了社区的和谐氛围。随着社区的人文关怀,流动人口行为的转变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习惯方面,改变了大量时间足不出户或者网络虚拟世界的习惯,促进流动人口之间、各类社区之间彼此融合,加深邻里关系。社区治安方面,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消除人际心理隔阂,减少社会犯罪概率,形成更为安全的、诚信的、和谐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方面,利于减少享乐主义、物欲主义的不良风气,利于纠正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念,促进传播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正能量,促进发展人文素养、和谐温暖的新型社区。

(三)参与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承,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很大程度上,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是依靠每个社区文化建设来完成的。流动人口的参与才能真正地满足他们最急切的、最需要的、最深入的精神需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字就是“大”。这个“大”的标注有六个层面的含义:凝聚能力要“强”、发展门类要“全”、实力规模要“大”、环境氛围要“活”、覆盖范围要“广”、文化特色要“显”。凝聚建设社区文化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途径,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正好与六个层面的要求相一致。其一,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增强了社区的人文关怀,其社区氛围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其二,人口类型主要是本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之分,本地居民参与社区文建设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流动人口参与完善了社区文化文建设的活动内容。其三,社区建设进程离不开流动人口,流动人口参与增强社区文化建设实力规模。其四,流动人口的参与感受到了对社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和谐。其五,从不同层面开展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加快某个社区的建设,而且增强了地区与地区间社区文化建设,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其六,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激活了更多建设渠道,充分挖掘了人资潜力,整合了社会资源,增强了社区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一个案例

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平时的直观调查了解,笔者初步判断流动人口参与社会文化建设状况差异很大,在一些地方表现不容乐观。为了深入研究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真实状况,笔者选择红光镇作为研究的样本。在网上查阅红光镇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红光镇部分领导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场参与和感受了红光镇一些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也随机采访了一些流动人口,对四川省郫县红光镇个别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进行了观摩。四川省郫县红光镇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东邻犀浦镇,南邻成都高新区,西邻郫筒镇,北接团结镇、三道堰镇。镇域土地面积31.2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18.53平方公里,耕地1.45万亩。合兴、金土、金仪、铁门、高店5个社区,下设67个居民小组,68个村民小组。2012年末,辖区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万人(不含6所大中专院校),城镇化率71.1%,另有流动人口4.8万人。人口出生率13.05‰,人口自然增加率4.17‰,人口密度2722人/km2。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四川省郫县红光镇取得显著的进步。例如,“三下乡”、“温暖红光”、“公园1号”杯社区优秀节目展等系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加入。但是,结合以郫县红光镇部分社区的流动人口参与现状作为个案和研究其他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就目前全国大多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而言,主要存在主观意识不强、群体覆盖面窄、缺乏经费保障、缺乏制度保障、缺乏领导力和组织力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

(一)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的主观意识不强

流动人口不清楚如何着手参与社区文化的人文关怀,自然很难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大多工作收入不太稳定,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只能将心思放在挣钱维持生存。因此,他们难以将社区的好坏与自身利益相联系,将自己与社区之间处于一种分离的、被动的状态,社区参与的主观意识比较消极。

(二)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流动人口群体覆盖面窄

倾向融入社区文化活动的流动人群中,大多是离退休人员和儿童。年轻人更愿意参与看电影、电脑游戏、网上冲浪等社交方式,参与社区文化意识远远不够。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占66.5%,其中60岁以上的占35.1%,而35岁以下的仅占4.6%,36-49岁的占25.9%。没有很好的社区活动内容,流动人口参与的热情就无法高涨。

(三)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经费保障

政府投入社区文化建设大多都是参照本地居民,社会组织的赞助也不多。流动人口自身的经济收入不宽裕,没有更多能力去购买精神产品。物质条件的贫困,伴随着精神文化的贫瘠。最终,真正分配到流动人口的人均经费就少之又少了,引导流动人口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难度非同一般。

(四)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制度保障

流动人口的参与没有合理的制度保障,参与权益无法保证,参与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没有相应制度保障,社区文化建设也是盲目的,社区文化的秩序混乱也难以规范,反而增加了社会管理问题。

(五)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领导力和组织力

部分政府部门认为流动人口参与属于文化组织的事,领导更多只是沟通协调,不需要直接参与管理。同时,政府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性工作要求,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任务。因此,抱着侥幸心理和走着形式主义,没有更好地管理和引导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更加举步维艰。

三、促进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就目前而言,当务之急是改善流动人口参与现状,建立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激励机制、服务与参与机制、经费机制、组织机制、领导机制等,创造和共享社区文化建设文明成果。换句话说,就是要引导和管理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产生高效、高质的社区文化,主要有以下五大解决措施:

(一)健全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激励机制,改变社区活动形式单一的现状,加强主观参与意识

提高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需要宣传教育的方式来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加强流动人口参与意识。其一,共建公共文化宝库,塑造全民人文涵养。建立公共图书馆和文化展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有效资源。其二,利用知识讲座、广场电影等手段,让广大流动人口心灵和意识得到熏陶。其三,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新风。将道德模范、好人好创出相应的文艺版本或段子,通过投影播放、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营造社区高尚、和谐的文化氛围。

(二)优化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与参与机制,构建和培养文化主流部队和支流部队,扩大社区文化建设的群体覆盖面

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普及程度,关键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参与方式问题。其一,重视有资历、有能力的社区服务人才,列入编制计划,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后顾之忧,建立科学的职称认证,扩大专业型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其二,通过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支持并鼓励社区文化建设爱好者参与,降低参与门槛,设置多渠道、全方位的参与方式,奖励为社区文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员。创建更多的社区文化建设平台给思想健康、素质较高的团队组织,去传播社会正能量。淡化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分,让他们自觉成为文化活动带动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雅俗共赏、文明共享的和谐局面。

(三)制定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机制,让流动人口参与不再流于计划

解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问题,其具体建议:其一,政府支持方式创新。加入民生问卷调查、网络意愿投票等方式,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赞助其社区文化事业。利用“项目贴息”和“年终分红”等方式引入社会资金,对其企事业单位进行推广宣传,提升其公益形象。政企合作、资本融合是解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首选途径,克服文化投资主体单一问题,释放文化产业活力。其二,抓住创业机遇,解决资金难题。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总理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让大量的有梦想的人有了创业的良机,也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经济基础。制定相应创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鼓励创业是解决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经费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完善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机制,优化参与保障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参与权益

任何社会活动顺利进行都是以制度保障为前提,流动人口参与保障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决。其一,规范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提高社区生活质量。通过办理居住证,以宣传教育的方式,让流动人口意识积极配合人口管理是一种利于社会和谐,提升社区生活质量,改善社区治安管理的重要途径。其二,社区组织创新。通过社区公告栏、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通知信息,建立起与社区生活居民间互动平台,让包含流动人口在内的广大居民参与决策发言或旁听。其三,自发组织创新。在国内外成熟的社区组织的学习借鉴下,建立有效的自发组织成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潜能力量。例如,日本文部省“法定”的“社会教育团体”PTA(ParentsTeachersAssocia⁃tion)(家长教师协会),是家长们按照地区组织起来的,学校教师自愿参加的组织,会长由家长担任,会员缴纳会费。

(五)加强流动人口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流动人口参与计划在政府组织管理下更加有序执行

篇8

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离不开人才。综观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建设现状,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在各种矛盾中尤为显得突出,所以,在加强社区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高校是思想、文化及科技资源的聚集地,也是培养音乐文化人才的摇篮。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认为:“少数民族文化是我们独立面对欧洲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有的精神营养。”③要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建立新机制,就需要艺术院校主动出力,对当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规划,在地方与院校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所有设置,都是为培养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将来对社会的具体服务,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的实践教育,更是旨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对接。西南地区居住着藏、彝、羌、白、壮、傣、苗、回、僳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在高校艺术类人才的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依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拓展艺术实践,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等途径,强化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结合,进而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又熟知本地区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能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应用型专门艺术人才,最终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以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为例,学院在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根据社会要求,尤其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为中心,广泛搭建实践平台,制定出以学习民族音乐元素为主的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民族音乐、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全面结合的课程结构。学院与地方文化对接,将音乐教学目标与办学定位紧密结合,充分考虑社会音乐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不断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的建设。近年来,不但将少数民族艺术纳入艺术教育体系,构建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和课程结构,而且还在少数民族器乐教学方面,聘请优秀的民间老艺人担任专业教师。少数民族器乐不仅是民族文明的延续,也是民族文化的升华,学习它的演奏,不仅揭示了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符号,更赋予了我们在传承基础上培育新的音乐文化的使命和责任。学习、研究和推广民族器乐的演奏曲目及演奏技巧,使之成为学校民族音乐教学的特色品牌课程,逐步建立起独有的本土化民族音乐教学体系,这对于培养民族音乐人才,延续、继承并发展民族音乐文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高校的民族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当地传统民族音乐的理论研究,并与开发地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相结合,将地方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融入教学,让民间艺术家走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实现民族传统音乐的口传心授,从而使学生掌握民族音乐“根”的文化。总之,这些做法可以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方式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

二、促进艺术创新

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下,如何将我国宝贵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仅靠高校一己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应当注重高校与相关产业的结合,形成优势互补,以推动文化的更好发展。当前,由于我国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变,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边缘化状况逐渐得到改善。高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教学中应突出民族特色,不断彰显优势,立足本土,开展实践,同现有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紧密结合,共同开创更加有效的、合理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模式。多年来,高等艺术院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挖掘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具有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色的作品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加强各地民族艺术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强化民族艺术院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弘扬和传承所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作用。从社区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可最大限度盘活社区内高校的软、硬件设施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资源,开展与驻区高校文化共建,积极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而言,高校要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让培养的人才服务社区,这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果,检验理论服务实践、服务社会的时效性。可见,两者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专业创作队伍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为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符合广大群众审美的作品,组织队伍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群众文化生活。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羌族文化重建受到高度重视。灾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建羌族文化,是与羌族聚居社区民众情感紧密联系并鼓舞其信心的重要举措,也关系到羌族的未来。笔者到羌族地区采风,从原住民的羌族歌曲中捕捉了四个乐句的旋律,带着对羌民族民间音乐深深的爱,吸取川西羌族民间音乐元素,创作了无伴奏多声部声乐作品《羌山妙音》,用羌族音乐语言表现了崇山峻岭中羌民族特有的生活情趣,以天籁般的旋律与精致空灵的和声展现了羌族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仿佛“雪山”“、薄雾”升华为天籁般的羌音。2011年11月,笔者带领西南民族大学女子合唱团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参加了“感恩奋进、喜迎羌年——2011年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新历年篝火晚会”,为北川民众带去了这首作品。演员通过最简单的音符以及和声哼唱,表现出羌族人日常生活的情趣与幸福感。这首旋律优美、风格独特、音域宽广的川西羌族民间音乐作品在社区平台上演绎,获得了羌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在少数民族社区群众中搭建起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新北川,展现出羌族儿女感恩奋进、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以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为主,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创作的音乐作品再次成为文化载体,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社会参与度以及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和可行性,而且也有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植入与渗透,推动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树立地方文化形象

在全球化大潮中,随着学界对“西方中心论”的质疑,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形象”的讨论热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跻身世界文化交流平台。在2012年3月8日全国政协召开的“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记者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就表示:“现在谈文化强国,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国家文化形象,而建设文化强国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建成一个高素质的、文明的社会,我们全民是一种高素质的文明,拥有高素质的文化,在这种品质下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我国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环境、风俗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格局,构成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集体创作的,具有文学性、社会性和教育性等综合艺术审美价值,形式种类繁多,举不胜举。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地方形象的树立打下坚实基础。高校是地方先进文化的聚集地,也是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和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高校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智囊团,其教学设施、科研团队等资源都可以为民族地区本土音乐研究提供优质条件。反过来,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又支撑和促进着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多年来,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一直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艺术教学实践中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内容去落实。高校作为建设国家文化形象的团体,在艺术实践中,我们的艺术家、教师以及培养出的学生队伍都是实践与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主体。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树立地方文化形象要通过具备较高艺术创作和表演水平的专业队伍去实践,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大力整理、挖掘传统文化,反映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创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从而体现地方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形象,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大众享受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篇9

一、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建设的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化的核心内容,在高校社区内,我们应当致力于打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由此形成教师与学生对高校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高校社区管理水平。和其它生活社区和商业社区不同,高校社区的主要面向群体是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快,因此为了避免高校社区文化变得分散、庸俗和弱化,高校社区建设和管理应从学生的自主需求出发来营造高校社区的独特文化,施以必要的文化引导和约束,凝聚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为此,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种方法。其一是建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校园内部形成民主风气,更好地加强学生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大力支持高校兴趣社团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共同的文化志趣和文化认同将学生聚集在高校社区的聚落中,以学院、班级、社区等各种形式强化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建设团结友爱的社区核心文化观;其三是通过高校公共服务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来加强社区文化功能管理的服务水平,在精神文化引导、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规范和环境文化创设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建设的科学管理

在当前的高校社区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各自为营,行政管理为主,学生参与度不足,高校各类服务项目不为学生所熟知;二是高校社区管理引入第三方管理团队,专业化程度、管理水平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我们要想实现高校社区管理的专业建设,就应当积极实现高校社区管理专业建设的科学管理,一方面是推进管理体制的科学变革,从基础设施、组织体系、学生参与、服务升级等角度来不断引进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是强化管理团队的素质培养,从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全面提升管理团队的素质,打造人文服务,让学生既能够从高校社区管理中获得高质量的服务,也能够从体验上和情感上感受到社区管理的温情。

篇10

活动联合地方文化:多方资源互动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流行或者消逝都与有话语权的当权者的爱好和趋向有不可剥离的关系,而品牌的艺术活动的创建也是如此,它与大背景下的相关政策和话语权者的要求密切相关。

云南艺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连续九年来设计类专业坚持每年与一个地方政府合作,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和毕业综合实践开展创意设计,打造了“创意腾冲”“创意石林”“创意瑞丽”“创意个旧”等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活动。旨在搭建一个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信息交流、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最鲜活的艺术创意结晶的产品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提供直接的窗口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举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展示自我、便捷沟通的平台,促进用人单位甄选适合人才及毕业生的高效就业。

各地丰富的地方性的传统文化为学校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了素材,而学生们富有活动和年轻气息的设计作品又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时尚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文化商品,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并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奠下基础,由此成为该校品牌性的艺术活动,在云南省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由政府牵线、由地方提供文化资源、由高等院校提供创意资源,多方面联合打造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此类艺术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校园内的范围,而是走出了校园并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特色性和影响力独树一帜。

校园活动与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品牌

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和对社区文化建设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可以说是双赢的好事.因为将两者结合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是高校的需求。有效地整合了高校和社区两方面的资源。高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特殊单位.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团体.又有富有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上有着天然和特殊的优势。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既能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人才匮乏.质量不高的问题,又能为大学生提供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舞台和机会。在实践中。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高校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很多艺术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美术协会、舞蹈协会、书法协会、戏剧协会、吉他协会、集邮协会、棋类协会。学生艺术社团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宣传精神文明成果,可以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持。

2)举办文艺汇演、文艺比赛。各高校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者社区周年庆联合社区举办一些文艺汇演、文艺比赛,把校园里的演出、比赛拿到社区,这样即有机会可以多次展演.还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高品质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