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教育学习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入学教育学习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入学教育学习总结

篇1

校长报告介绍了我校目前的发展情况,而书记则主要从品德修养方面给新生上了重要的一课。上大学除了让学生获得专业的知识以外,更高层次上是实际能力的获得以及人的素质的提高。通过各场报告,新生来了解了学校的具体信息,更知道了“做事”“做人”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可谓收益丰厚。

在信息学院的学院开学典礼和专业教育及新生与班主任见面会上,各位领导、老师介绍了信息学院的具体情况,包括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专业特点、该专业的发展和就业、院系师资情况、学风教风、暑期实习等,让新生了解了所在学院和所学专业,帮助新生端正专业思想,增强对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辅导员也对新生们进行了引导,步入大学,自由的时间变得多了,学生应该善于制定合理计划,既要努力学习,也要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等,另外,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各种资源来充实提高自己。

在信息学院的新生党员见面会上,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分别介绍了各自的人员构成、特色活动等具体情况,书记也提出了对新生党员的一些建议和要求,让新生党员感到了党支部的温暖和关怀。在三次党课培训中,新生接受了关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做好自我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教育,学习了党的纲领和入党流程,明确了党员的标准,党委书记及一些学长也提出了给初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们的一些建议,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树立目标,做好学习和发展规划,明辨是非,独立思考,对于一些被调剂到本专业的学生,要摒除成见,不要带着抵触心理。新生在党课上收到了多方面的鼓励和教育。

校史报告不仅介绍了我校的创办经历、发展历程,还列举了很多对外经贸大学历届的优秀学子,激发学生爱校热情,加强新生对学校的了解,进而增进学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让学生们感到骄傲和对学校的信心、集体荣誉感,同时,这些优秀的学长学姐也成为激励新生努力拼搏的目标。

篇2

关键词:远程教育;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为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积极发展高等教育,2000

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

展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决定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但没有严格规定开展远程教育的学院名称应统一命名,只是规定了其应归“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因此,网络教育学院似乎是一个层次不定的单位,可以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学院来设立,也可以附属于其他二级学院或部

处而存在。除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少部分高校在网络教育建立之初把网络学院设在继续教育学院(部)中之外,其他试点院校同时设置了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等,这就容易造成远程教育中管理资源、教学资源、技术研究资源等方面的浪费和管理效率的低下。

一、远程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入学考试缺乏监督

教育部在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及入学考试形式上赋予试点院校很大的自,可以自行考试录取学生,其入学标准完全由学校自己确定。试点之初,各试点高校招生入学考试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自己不组织入学考试,完全依据普通高考成绩来录取学生;第二种是虽然有自己组织的入学考试,但是只针对专科和专升本的学生,高起本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第三种是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方法,即以自行组织入学考试为主。

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分数作为免试入学条件,这种入学考试在不同学校、不同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而第三种形式的试点院校是否组织了入学考试,还缺乏专门监督检查机构,表现出不同“宽进”原则,降低了入学门槛,导致了少数学校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二)教学过程管理不达标

教学过程的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点,简单地讲,远程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指学生注册到毕业的全过程。教学过程组织与管理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鉴于现代远程教育办学的特殊性,远程教育的所有课程均由普通高校提供相应的教学媒体,包括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的选定和编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程的讲授、考试命题等。但从部分高校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内的各方面人员的现状来看,他们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了解并不深入,也没有经过专门现代远程教育的系统培训,有些教师并不能适应远程教育新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教师队伍专业技能不强、教育观念不新、教学方式陈旧等问

题。因此,在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网络课件制作、选取的教材以及日常管理等等事项上,往往将普招学生的那一套进行照搬或者浓缩,并没有实际的针对性,教学过程管理很难达标。

(三)学习中心建设不规范

一是校外学习中心建设良莠不齐。一些学校为了争夺生源,为了多招生,滥设校外学习中心,有的把校外学习中心设在不具有高等教育教学条件的临时培训中心,有的把校外学习中心设在无校园、无固定教室、无专职教师的“三无”民办学校。二是招生工作不规范。按照教育部有关试点文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建立学习中心和招生要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批准以后才能招生。不少学校根本不理睬,他们乱发广告、乱设报名点,雇用大批社会闲杂人员进行招生。三是招差生,入学考试走形式,随意降低录取标准。四是教师队伍建设不力。有的学习中心随意变更教学计划,对辅导教师选择不严格,没有把校内最好的教师用于远程教育,让一些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达不到预期教学

效果。

(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辅导教师制度还很不完善,在这种分离式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多数人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这个必须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研究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二是用辅导教师的监督机制。对于学习者的特征和动机研究,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并找出相应对策,对于后一个问题来说,网络学院的确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据了解,很多远程教育的学生如果在一周内不参加学习,绝对不会有教师进行督促。大多数高校远程教育学院的在线辅导教师都是由学生或者兼职教师来担任的,教学辅导过程也都是开放式的,不能顾及全体学生,很多高校远程教育学院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显得无所适从。

(五)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健全

具体表现为:相当数量的试点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实用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也有一些试点高校的学习平台虽然有了一些内

容,但是服务项目很少,学生可利用的资源更少;教学网络不畅,网上课件点播、实时答疑等,因为网络原因,经常导致教学中断;学习支持服务机构不健全、学习中心硬件条件差,根本不能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服务;学习支持服务形式、途径少,甚至有的学校报到时直接发光盘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用说提供服务支持了。

(六)高校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重复、质量差

教育资源的内涵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家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或者标准,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和借鉴,导致各高校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出发对资源进行建设,虽然使教学资源呈现各自特色,但也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利于教育资源更新频率的加快。

(七)对资源的评价和反馈功能重视不够

评价和反馈是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协作者之间的评价很少,而这两种评价和反馈对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资源建设者只有通过有效的反馈途径才能知道资源的利用程度,从而不断地进行改进。

二、完善远程教育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管理,加大入学质量监控力度

1.加强入学考试监督

实行远程教育考试责任制,强化个人责任,实行“坐镇督查,全程监控”制度,重视入学考试,让考生重视入学考试和远程教育学习形式的重要性,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诚信考试教育,对于考试中舞弊行为、违纪事件严肃处理,加强考试管理和监督,实行考试高考模式、考试方式管理透明。远程教育正在尝试不通过统考的入学方式,是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研究探索的重中之重。

2.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教学过程是提供支持服务最多的阶段。它涉及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技术服务等众多部门以及辅导教师、管理教师等为学生提供的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加强网上课程、面授课、辅导课相结合管

理,实践性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管理和教学环节质量检查与评估,推行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奖。设立教学奖评制度,建立与实施面授辅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网授教学,考核以及评、聘的经济利益挂钩。

目前,远程教育教学对学员们关心最多的是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而对学习过程质量如何并不在意。笔者认为,终结性考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因为远程学习者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着差异,因而不能简单采用传统教育中以终结性评价为标准,应当把过程评价和课程终结评价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过

程质量倾斜。

(二)规范学习中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1.规范学习中心

根据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基本特点,提出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站点管理、教学组织四个方面的“规范”,加大对远程教育站点运行维护、教学资源建设、骨干队伍培训等监督力度,加强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维护、信息反馈等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评比、责任追究、督促检查制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做到配套设施完善、教学组织科学、管理制度健全等规范要求。

完善高校招生计划管理系统,招生计划专人负责,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严格控制招生计划,对相关区域招生计划进行控制,对在本区域不可能出现的专业严格控制审核,防止出现跨区域的招生情况;加大对报考信息的审核力度,对上报的报名信息,从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的审核到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的审核,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生源情况,增强对信息的敏锐性;完善学生沟通平台,和学生的沟通要做到无时空限制、无障碍进行,接受考生及家长的监督,对于接到的投诉,严查到底,无论是招生宣传方面的还是考试期间的,凡是不符合规定的行为都应该彻查,以防打着学校的名义,欺骗考生,做出一些虚假承诺。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是加强教师远程教育理论的培训,通过对教师进行开放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知识经济等内容的培训,让教师接受教育新理念,并将这些新理念应用到工作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人才,创新模式。其次是加强技术培训,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理论和技能应用的培训。再者就是现代教育方法的培训,通过现代教育方法培训,将传统课堂灌输教育模式转变为灵活的现代教育模式,变封闭为开放,变传统为创新,变课堂面授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授课模式。

(三)提供服务支持,加强资源建设

1.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立

(1)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的支持服务

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学习中心提供教育服务支持的首要条件。学习资源包括以教学内容为内核的技术、媒体、材料和环境。学习材料包括教材、辅导资料,课件、电子教案,直播课堂,异步点播课件等;学习条件与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室、机房、网上阅览室、网上图书馆、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局域网等及便捷的上网搜索、查询各种信息的手段;相关支持服务包括网上教学平台、网上讨论区及教学管理平台等。

(2)学习中心为教师提供的支持服务

学习中心组织教师学习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新认识;聘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院校的经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组织教师交流心得体会、撰写科教研论文,及时总结好的经验与做法并予以推广;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为教师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实践提供教学素材、技术支持服务,适应现代远程教育教学。

(3)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支持服务

辅导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检验、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材料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疑问的解答和学习方法的引导、学习资料的搜集和介绍等方面,要求教师有更广泛的知识面,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高校网络资源建设

加大对网络教育需要的设备、技术和资金的投入,鼓励社会民间资金和大中型企业介入高等教育,让高校走出校园,实行共同合作、共同开发网络课程;统一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实现多个库间的资源共享与互换,避免由于各厂商开发的系统不兼容,使网络教育资源共享、交流和互动方便、快捷。

3.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对于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系统接到反馈信息后,针对远程教育网络的特殊性,建立远程教育交互平台,建立学生交流平台、学习交流QQ群等渠道,用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将交流信息及时、顺利地反馈给教学管理者和被评价者,以便对教学过程及时调控。

参考文献:

[1]孙长忠.科学发展观:现代远程教育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新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2005(5).

[2]李芳.国内现代远程教育招生背景及发展现状浅析[J].中国科技教育,2011(8).

[3]李嘉岭.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J].现代远程教育,2006(2).

作者简介:

篇3

好就业易移民

选择到国外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对于留学生未来就业前景十分可观。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对实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正好与社会需求接轨,更加容易就业。专家表示,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脚步临近,技能类的专业留学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如翻译、护理、汽车修理、空调技师、西餐师、设计等。服务与技能性的留学人才未来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就业前景很可观。

选择到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就读能够成为留学生获得移民资格的有利“跳板”。经过国外职业教育培训后符合实用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学生未来工作概率大,更加容易获得移民资格。专家说,如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根据澳大利亚的最新移民政策,学生毕业后需要找到相关工作才有机会申请移民。所以,准备出国学习职业教育的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需慎重。此外,对当地而言职业教育属于紧缺专业,所以颇受有移民意愿学生的欢迎。

国外职业教育:对于“三校生”是新选择

国外职业教育对于高考落榜生、中专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最适宜。业内人士说,由于留学国外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而且各个国家职业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语言成绩较之其他类别学校申请要求不高。另外,国外职业学校对学生录取标准宽松。

据相关专家介绍,对于高中、中专以及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选择国外职业学校就读是出国留学的新选择。由于,国外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尤其对申请者的语言要求不高,如加拿大职业学校施行“双录取”制度,一方面学生有能力通过雅思6.5分考试方可录取,另一方面没有语言成绩也可以被录取,学生将获得预录取通知书。学生可以在申请学校或是学校指定的语言培训机构学习达到所申请专业的语言成绩。

此外,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录取标准是:只要申请人拥有中国政府所承认的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证书即可,如中专毕业证书、职高毕业证书。

国外职业教育:入学门槛低成为有利优势

由于国外一些企业的重要岗位对实用技能人才需求很大,职业学校成为社会岗位需求与学生就业要求对接的有利桥梁。同时,对于学生最有利的优势在于国外职业教育入学门槛低,便于学生踏入国外职业教育的大门,掌握一技之长在未来拥有更大的发展以及上升空间。

专家特别介绍,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课程较为突出,以此为例总结职业教育课程有几大优势利于学生。首先,国外职业教育学习费用较低。国外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费用只相当于普通大学学费的一半左右,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实惠。

篇4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需求;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016-01

1.开放教育学习者的特点

开放教育学习方式灵活,不受年龄、职业、时间、地理位置等的限制而且毕业证可以在教育部网上电子注册,国家承认学历,终身有效。这么好的学习方式为一切希望获取更丰富知识并渴望终身学习,希望提高自身实践应用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人敞开了大门,吸引了大批求知者来加入学习。那么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有哪些呢?

1.1 入学方式不同,学习者差异较大。开放教育的学生是免试入学的,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差异较大,他们基于各自不同的学习动机,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应对社会的需要。他们当中有普通高中、大专的学习者,也有中专、中职和高职的学习者,在理论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1.2 学习动机明确。参加开放教育学习,一般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如为了提级、升职必须获得某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文凭;为了适应新的职业或岗位要求必须掌握某个专业的知识技能;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或出于兴趣爱好而修读某些课程等。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大多希望能够学以致用。

1.3 学习方式不同,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差,专业基础薄弱。开放教育的学生以在职、业余、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方式等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但是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并不强,主要表现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时缺少对资源的收集和利用能力,其次是专业基础薄弱。

1.4 学习者工学矛盾突出。开放教育学习者绝大多数是在职从业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学习时间无保障,工学矛盾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安排工作、家庭和学习的时间,就没有精力完成学习任务。

1.5 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开放教育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对各种学习资源(包括多种媒体教材和多种现代化手段)的利用更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而学习者在自主学习时还是选择以文字教材为主,对除文字教材以外的其他多种媒体资源使用不够,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2.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经过多年的开放教育教学实践和有关调查显示开放教育的学习者对学习支持服务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材和多种学习资源。虽然以文字教材为主的多媒体教材已充分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并受到普遍欢迎,但希望可以从校园网下载教学信息,希望学校可以提供多种音像资料使用途径的学生还有很多。如何设计和发展适合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优质文字、音像教材和网上学习资源,使开放教育学习者能在良好的学习支持下,独自进行个别化学习,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2.2 面授辅导。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学习经历影响,许多学习者喜欢或习惯于面授方式,不喜欢独立自主学习。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有所侧重的精心设计一些面授的指导学习十分迫切,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者基础较差的专业课程。

2.3 交互手段和形式。在自主学习遇到疑难或困难时,有些学习者习惯于选择比较直接、便捷的方式与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联系,然而在现代开放教育环境下,更多的学习者希望开放教育提供充分的网络资源如E-mail、QQ群、MSN和BBS讨论等等交互手段和平台进行沟通和学习,不仅丰富了学习者自主学习活动,而且还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协作学习。

2.4 提供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课程实验、模拟实践、专题讲座、参观访问、文献调研等实践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了解所学课程理论研究前沿进展情况,观察行业和地区改革发展动向和趋势,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操作技能,增强综合素质,以便学习者更好的学以致用,更好的把在开放教育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和利用。

2.5 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开放教育学习者对教师的期待值很高,希望教师具备很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丰富的专业管理实战经验,能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运用电脑多媒体进行教学,还有就是希望老师们都热心与他们交流,认真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提高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服务

3.1 要有实用的课程配置,丰富的学习资源,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有兴趣; 而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可见,如何配置课程,让学生学习怎么样的课程内容,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问题。为此,要根据时代需求和形势变化,不断地推出新专业,改造旧专业,让学生感受所学专业对自身发展的有用性实用性。教学的设计和理念一定要将学习者置于核心地位。围绕学习者,针对他们的学习欲望,巧妙进行学习资源的配置,为学习者排忧解难。

3.2 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培训。教师不仅要熟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有很强的独立获取、加工、运用和创造教学信息的能力;具体网上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能从课程的总体设计、教学要求、教学媒体及现代技术手段使用、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指导,特别是利用各种现代通讯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的辅导,使学生及时获得学习帮助。

积极把握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激发和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努力探索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新思维新路子,不断加以总结和提升,是开放教育对电大教学管理体制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余善云.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一学期来,在学校的统一计划安排下,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使今后的班务工作更好的开展,特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抓好德育工作,全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不做坏事,分辨好坏。通过耐心教育,学生的学习风气更好了。

开学初重点抓好了学额巩固工作,使入学率、巩固率达100%。四月份重点抓好了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思想品德课编讲爱国故事。五月份主要抓好了爱集体、爱劳动教育。通过学习教育,同学们懂得了爱校如爱家,自觉维护学校利益。

二、抓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从期末考试来看,本学期比上学期有所进步,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学困生的辅导还要继续加强。

三、抓好了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一学期来至始至终没有放松安全教育,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安全措施去抓,一学期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事故。

四、抓好学生家访工作,加强了家校联系,对每一位学生都家访一至二次。

五、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1.对学困生的辅导要继续抓好,还须更耐心的辅导。

2.对学生的学风要狠抓,不能放松

篇6

一、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班主任的职位虽然小,但对于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曾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同学上课时被男老师撵出了教室,原因是这个男同学在老师讲课时玩自己的玩具,还说话,影响老师上课。而当老师教育他时,他说:你教的我都会了,太简单了。结果把老师气得把他撵了出去,还说了狠话“你这样的学生要能出息,我的名字就倒着写!”这位老师说什么也不肯接收这个学生了,学校把他转到了另一个班级。新班主任细致了解了这个学生的特点,他是非常有活力的学生,头脑聪明,四肢好动,对于老师上课所教的内容一学就会,但由于太好动,学会了以后就有空余的时间玩和不听课了。新班主任对于这个学生的特点,每次在上课的时候都给他布置多于其他同学的任务,满足他的求知欲,并对各种题型的难题和他多探讨研究,生活中多和他交流,告诉他自己应该改的小毛病有哪些,慢慢地和他成为即师即友的关系,而这位同学也在悄悄的变化,上课认真听讲了,多做习题,爱钻研难题。结果在以后的求学道路上,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而他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来看新班主任,提起旧事,常感叹多亏了班主任的教导,否则没有他的今天。而这个新班主任就是我的父亲。

而如今,我也是一名班主任了,我时常想起这件事,时常以它来警醒自己,话不可说冒,事不可做绝。不要一眼把学生看到底,对于缺点多的学生不要一棒子打死。平时要注意语言的影响力,不说刺激学生的话。要清楚自己不起眼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学生要从多角度考虑,多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走入学生的内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 班主任工作要有艺术性

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应当考虑到学生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摸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

作为班主任,在日常工作教育中,更要注重教育的艺术性。要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所需求的,才能真正让学生接纳我们。怎样做才能走人学生的心灵呢?

1、 要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活到老学到老。

平时多进修多学习,遵循教育学,心理学科学原理,准确把握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在授课方面体现出博学多识,让学生钦佩你。在生活中,班主任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只有品德纯洁高尚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成为品学兼优的栋梁。

2、 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具有一颗“学生心”。

“学生心”也就是“童心”,不管年龄多老的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学生心”,多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经常反思: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心”是班主任和学生拉近距离的必要条件,你没有“学生心”,就无从了解学生的思想,你对学生的教育就不可能深入他心。

3、 要想走入学生的心灵,还要具有“爱心”和“耐心”。

我们从心里喜欢学生,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并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这样学生才能愿意走近我们,愿意和我们说心里话。而耐心,是我们教育者所必须磨练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的。无论从授课方面,还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一定要耐心再耐心。

4、 要想走入学生的心灵,最关键的是要有“智心”。

篇7

关键词: CRAA模型 体验式入学教育 逻辑分析 遵循原则 发展策略

一、库伯的CRAA逻辑模型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库伯教授在总结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人经验学习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经验学习圈理论。经验学习是一个由具体经验(concrete experience)、反思观察(reflective observation)、抽象概括(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及行动应用(active experimentation)四个环节构成的程序化、科学化的体验循环过程[1]。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即CRAA逻辑模型。体验学习圈理论本质上并非一个单纯的平面循环,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过程。各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配合的,保证整个体验过程处于一种均衡协调的状态。

对学习者而言,体验学习是一个适应周围环境的过程,包含物理空间的转移,如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以及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也体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中。由创设的具体情境体验开始,历经反思观察与抽象概括到行动应用,再回归于具体的情境体验,在这一螺旋上升过程后,学习者的情境体验与先前的情境体验大为不同:所有体验都是崭新的体验,所有学习都是崭新的学习,体验感受更深刻,学习成效更明显。

二、CRAA模型的体验式入学教育的逻辑分析与遵循原则

(一)CRAA模型的体验式入学教育逻辑分析。

具体体验。教育是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2]。具体体验通过直接感知周围情境的过程而习得,是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是整个经验学习过程的前提与基础。该阶段并不单单是教育活动的过程,侧重于学习者内心的感受,在体验中内化为品质。教育者应把兴趣作为创设情境的内驱力,引导学习者认识教育真谛,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在做中获得的目的。

反思观察。反思观察是学习者在情境体验后对自身经历过程加以思考的过程,是作为教育主体的学习者在教育组织者的引导下主动反思与观察的过程。学习本身充满紧张与冲突,学习者不仅要积极体验,还要反思观察。反思先前的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学习过程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所谓学习者的成长与发展。

抽象概括。抽象概括即抽象概念化,指学习者必须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通过抽象概念化的过程形成。该阶段教育者要不断唤醒、发掘学习者的潜能,促进其自我探索、自主发展,使学习者分析创设情境体验,总结遇到的问题疑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形成合乎逻辑的概念,为行动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应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是人们能动改造与探索现实世界的活动。人类经验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不可避免地依托于运用、尝试、改造等社会实践活动,行动应用恰恰是实践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Q问题之中。

(二)CRAA模型的体验式入学教育遵循原则。

系统性原则。体验式入学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各子系统中,其功能并不等价,但每一子系统都应融入整个体验活动,并做到协调一致,最终达到体验效果整体最优的目的。

程序性原则。体验式入学教育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四个子系统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结构排列,前一子系统功能发挥制约并影响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又承接并制约前一子系统。

可行性原则。体验式入学教育要实现预期目标,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方面考虑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原有知识结构及师资水平,客观方面考虑教育教学条件等;具有可操作性,即体验式入学教育能指导具体实践活动。

反馈性原则。反馈性原则涉及体验式入学教育效果评价问题,以体验前后的变化及对体验活动进行科学测量为依据。效果评价的目的在于获取反馈信息,修正并完善原有的体验活动。

三、基于CRAA模型分析体验式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具体体验内容不明确,脱离学习者实际生活。

当前多数高校入学教育内容繁多,涵盖校情校史、校规校纪、生活适应、心理健康、国防安全等诸多方面。入学教育大多集中在入学后一个月内,有限时间内,某些高校并没有十分明确入学教育目标,安排几场讲座会或者报告就把所有内容灌输给学习者。学习者自始至终被动接受,没有亲身参与其中加以体验与领悟。鉴于大学生活与学习环境相比高中存在较大差异,学习者在思想、生活、学习及心理等方面面临诸多不适,出现缺乏自信、不懂感恩、少有宽容、极为自我等现象。

(二)反思观察程度不深入,停滞于较低层次。

体验式入学教育着眼于学习者的全面成长,目的是促进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态度与技能等和谐发展。入学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学习者的人文关照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有些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应付了之。在学生需求的情境创设方面没有下功夫,在内容设计与安排上未能真正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学习者没有足够的经验应对新环境,加之不能很好地从教育者那里得到应有的指导,在创设的情境中难免存在反思观察程度不深入、认识停滞于较低层面的问题。

(三)抽象概括力度不到位,不能满足学习者内在诉求。

库伯把学习描述为“一个起源于体验并在体验下不断修正并获得观念的连续过程”。体验是学习本源,要获得新的认知与观念,必须提高在情境体验中抽象概括的能力。但在实际入学教育过程中,抽象概括的力度是不到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习者方面,受其自身局限性,不能对体验内容进行有效的抽象概括与吸收消化,未获得经验性、理论性的总结与升华;教育者方面,经验学习的概括化程度不高,没有真正把教育内容与要素以抽象概括化且易于学习者吸收与消化的方式融入体验情境中,不能满足其内在诉求。

(四)行动应用实效不显著,没有实现应有目标。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目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而行动应用恰恰是实践的主要表现。如前所述,教育者应引导学习者懂得学习与生活及如何学习与生活,主动将自身形成的合乎逻辑的概念见之于现实生活世界,这是从教育学科“应然”视角得出的结论。从“实然”角度出发,结果遭遇尴尬:学习者往往不能学以致用,不能很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迁移到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力不从心,行动应用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教育的预期效果。

四、基于CRAA模型的体验式入学教育发展对策

前提:明确教育目标,创设体验情境。明确教育目标是实施体验式入学教育的首要环节,决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规格。人类学习与发展的源泉在于体验,而体验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创设体验情境。系统地创设符合学习者思想特征、情感依归与心理状况的体验情境,将学习者导入预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用手触摸、用耳倾听、用眼明察、用鼻闻息、用心体会、用脑思索,对学习者吸收知识与发展智力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应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习者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科学合理地创设体验情境。

保证:选择学习经验,加强反思观察。皮亚杰强调,知识源于个体感官的经验,智力于经验中形成。可见经验对于个体智力发展与思维能力提升举重若轻。在选择学习经验时,首先要明确教育内容的重要性,适应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结合院校实际工作情况将教育内容融入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发其积极性与注意力,丰富其情感体验,提高其参与意识与参与程度。如院校方面可借鉴PA课程(Project Adventure)的做法,结合校园热点与社会现象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并加强学习者的反思观察。

支撑:整合体验内容,提高抽象概括。学习材料及经验内容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应该经过严密的设计、加工与处理,使教育内容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有机统一体。尽管如此,学习者在体验活动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与内容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不成系统的,这就要求学习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体验内容,对体验到的内容进行加工与改造,合理内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当中,不断训练抽象概括水平;同时,教育组织者应主动引导与帮扶。当人们思考变得深刻时,便开始将具体内容变成抽象概念,继而整理、提炼、升华成为新知识、新概念,形成自己的理念、信念、态度及价值观。

关键:评价体验结果,强化主动实践。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链接能很好地为创设的情境体验活动提供反馈信息。首先应明确评价对象――体验结果,其次建立考核评价体系,根据评价指标实施全面评价,最后结果应用,做出评估改进。评价的目的是改进。体验式教育可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内隐的,即内心体验;其二是外显的,即行为体验,而行为体验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实践的过程。应该认识到,只有在主动实践过程中才能认识、参与并适应生活世界。学习者只有通过主动实践,才能真正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以评促改:评中改、改中评,评改结合;以行求知:做中学、学中做,做学合一。

参考文献:

篇8

    (一)现象学教育学主要观点

    现象学教育学最初起源于欧洲,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逐渐被欧美教育思想界所接受并形成现象学研究传统。在20世纪末,现象学教育学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成为影响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潮之一。在《现象学教育学与意义问题》中,范梅南首先谈到现象学教育学有四个特点:(1)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验,而不是沉重的认识论、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问题;(2)具有规范性倾向,而不是坚持社会科学的价值中立;(3)着重具体经验的反思而不是理论的抽象;(4)现象学研究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共识,即要求兼具写作深刻文本的高超才能和反思性的学识。

    (二)现象学教育学启示

    首先,教育应立足于具体的实践场景,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使儿童、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建立丰富的联系。同时,把对真实生活的深厚描述和对话等现象学方式引入教育学恰恰有助于真实教学生活的自身显现。

    其次,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应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教育受到自然实在论的理论范式的深刻影响,教育者们讨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结构等,但是对于“人”的问题却很少谈及。“1980年代开始,国外课程研究对这一以工具理性为内涵的Tyler课程模式提出挑战,产生了一系列有人称之为后现代课程的哲学观和教育观。”其中,现象学教育学就是教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转换。这一转向带来了教育研究把人的心灵成长而非客观可测的知识和话语灌输作为核心,同时也带来了对课程的全新解读。

    再次,儿童应充分享有与教师、其他伙伴对话和互动的空间。现象学教育学认为,既然教育植根于生活世界,那么,教育者可以把交流作为一种形式,提倡与儿童平等地交往。同时,儿童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与其他伙伴进行会话、交流与互动。正是在这样一种交互的、积极的和促进的多形式联系中,教育在实现并显现着智慧的价值和意义。

    二、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

    在去除了英语教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等政策性文本左右英语教师选择自主教学内容的影响后,他们应尝试在文化视野下的“自然”选材,即教学材料与内容应结合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及师生的日常生活经历。考虑到中学生心智与认知正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能够满足青春期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内容,将其转换成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一张张优美的图片,一段段美妙的音乐,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游戏,让学生真正享受英语世界的美妙。

    2.教学方法

    在现象学教育学视角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使中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首先,教师应该学会运用“还原”的方法把一切先前的偏见和预设都去除,从而看到那些被忽略的隐秘的,但恰恰却是最原本的作为依据和意义来源的东西,进而获悉对学生英语学习来说生活本质的东西。从青少年生活世界中的“事情本身”出发,即“回到事实本身”。其次,在直面师生生活本身的同时,教师又要敢于基于事实本身进行突破与创新,并与学生形成互动与交流共同体。“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精神建构,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思想的交流、理解和沟通,而人的思想、人的精神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的同时,应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沟通与理解,而不是灌输与强求。最后,英语教师要将反思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两者良性互补。这里的反思不仅包括教师自我的反思,也包括教师群体的反思。“生活的视角意味着教育学的理论主张不可能来源于某一种知识的演绎,而是来源于对教育实践的思考。”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等等进行反思,在自我思考的同时与其他教师就教学实录或教学感受取得思想的互通,这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习模式

    1.整合知识内容,建构整体性知识网络

    在现象学教育学的视角下,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遇见新知识新内容时,他们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对新知识的本身进行学习和思考,那样的知识是缺乏系统性与整合性的。在这个时候,学生应该将新知识和曾经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而使新知识回归到知识本身的源头进行思考,并最终将从学习内容基础上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逐步建构起来。依据现象学的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整体性建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中学生在学习时,可以从具体的学习内容着手,逐步扩大知识储备,在丰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逐步建构自己个性化的整体知识体系。如在进行英语词汇学习的时候,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时可以在脑子里形成一幅单词网络图,这样不仅容易进行单词联想,记住各个相关词的意义,而且可以扩充单词量。当然,英语语法、语音等等的学习都有异曲同工之处,来加以借鉴。

    2.重视自我兴趣,回归体验式学习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应该仅仅关注书本。现象学教育学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作为主体的体验与互动。因此,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积极关注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内容、话题,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图书馆去搜索英文资料和素材,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多视角地深入学习这个话题,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供大家相互学习、交流。这样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学生在其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英语知识,更多的是如何找资料,如何深入挖掘兴趣点,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他人交流等等知识与技能。

篇9

班主任工作组织过程主题班会顾名思义,主题班会就是以某一主题为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班会。这种以特定内容为主题的班会,其内容集中,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影响较深,教育效果显著。同时,组织主题班会是项高密度工作,主题怎么确定、学生如何发动、各项工作怎样安排等,都必须一一落实,那么,怎样组织好主题班会呢?

一、明确主题班会的目的

主题班会作为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需有明确的目的性、方向性。要有效地组织好主题班会,必须十分清楚地明白,组织这一活动究竟达到什么目的,起到怎样的效果,这对于教育者或组织者来讲,是个首要问题。如“话改革,议开放,谈改革”这一主题班会,我们就要通过“话”“议”“谈”使学生懂得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义务感的认识,使自己的热情转化为一步一步的实际行动,这是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感恩教育”这一主题班会,则要有更明确、更细化的主题——“学会感恩、与爱同行”,通过学生也熟知的容易让引起共鸣的感恩活动,更要通过学生自己亲历的各种各样的愉快的包括悲伤的只要是能让自己感爱到爱的历程,激发大家的感恩之心,真正做到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首先感谢父母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无论贫穷与富贵,高尚与卑微,珍惜世上最关心我们的人;学会感恩,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他们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含辛茹苦的传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爱惜阳光下最崇高的老师;学会感恩,感谢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帮助你、关心你、指点你,还是怨恨你、伤害你、抛弃过你的人,毕竟他们都是你短暂人生回忆中的精彩部分,用我们的真诚和善良,教会学生们都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二、确定主题班会的内容

主题班会的内容非常丰富,诸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前途教育、党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意志教育、集体教育、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学习目的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等。作为组织者应根据所需要的目的,针对性的选题。

1.主题富于时代特点

主题要富于时代特点,就是指结合形势和时令而言。结合形式的如“学习十座谈”“文凭与文凭的含金量讨论”等;结合时令的,如“七一的太阳诗朗诵”“建党九十周年唱红歌”“虎年有虎劲演讲”等。

2.主题要具有班级特色

要根据班上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有针对性选题,例如,某班面临毕业,学生精神不够振作,学风不如以前,班主任就确定开展一次“鼓足干劲,更上一层楼”的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地谈谈心得体会,统一思想,树立作终点冲刺的信心和决心。切合班上实际的主题班会内容很多,如“学习方法座谈”“学习目的的讨论”“校规校纪的深入学习”等方面也都是一种具有班上特点的班会。

三、讲求主题班会的方式方法

要使主题班会开得热气腾腾、兴趣盎然,应当讲求方式方法。第一,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大凡报告、座谈、辩论、演讲、文艺游艺、体育竞赛、参观、访问等。第二,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先要了解班级情况,并广泛征求学生,特别是班支委的意见,然后,要在全班作动员,并细致地安排好每一项具体工作。活动的组织过程要充分体现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度的民主作风,使活动的组织过程成为教育学生,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过程。第三,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既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又要求每个人都在会上活动(发言或表演等),并且让班干部主持会议,以此培养全体学生的工作热情、工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班干部的组织才干。第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班主任既要当好“导演”,又不包办代替,在班会上既是组织会议的精神支柱,又只是与会者中普遍一员,要灵活地掌握会议,巧妙地左右进程,把活动引向深入。

篇10

关键词:重要性; 认知教育;促进作用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在第一部分“总则” 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由此,学前教育的目标更为明确,学前教育工作也必须对学前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一、学期教育对终身教育起到的作用

学前教育泛指0岁到6岁儿童的教育,其中包含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即指孩子家庭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社会教育即是社会设施和资助,如:幼儿园、托儿所等各种机构组织。

学前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不断的强大,学前教育已经成为独立的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思想、学识教育,促进儿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均衡的发展,引导儿童发展规律。

随着教育学建立的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理论也不断的丰富起来,因为人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健康等方面认识是在学前阶段开始慢慢形成的,广泛的传播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教育,使学前教育更加的科学。从而促进终身教育的实行。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培养一个人的良好品行、道德意识、人生态度、社会观点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大脑的开发、潜能的激化、兴趣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正确、科学的早期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能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入学率升高、辍学了减少,就业能力不断上升。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二、学前儿童认知培养对以后教育起到的作用

认知教育,是一切的教育的开端,培养儿童有一个正确,积极向上的认知,对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作用。

6对前,是儿童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人格品质、性格的初步形成期,是培养儿童礼貌、友爱、谦让、责任心、道德心、活泼性格的重要时期,影响着儿童以后成长的社会性、人格的发展和水平。在儿童学前期,培养期良好的人格品质,道德观念、认知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成才。

婴儿出生一个月后就会有记忆能力和分辨学习能力,婴儿出生后每个家长照顾孩子的方式方法,就会对婴儿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造成影响,随着语言能力的得发育,儿童的认知水平就会快速的提高,他们学会看图听故事、帮忙脱衣服、玩简单的游戏,知道年龄、性别、数字等个东西等。在这个阶段,对儿童灌输积极向上的思想,可以培养儿童正确积极的乐观心态,使之以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培养其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开发儿童的大脑,培养儿童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儿童便有自己的想法,对于不懂的知识敢于开发和创新,使学习更上一层楼。

儿童在2-6岁这个阶段,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和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的判断,会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如果儿童在学前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在以后的学习阶段会更加的难适应学校社会生活,厌学、逃学、不遵守纪律等情况增重,甚至会出现人格障碍,走向犯罪的道路。

在这个阶段,要加强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告知他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不可以乱扔垃圾,不可以随地吐痰,不可以和小朋友打架,要学会用理性的方法觉得问题,而不是暴力;在家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不可以攀比,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拿,饭前饭后洗手,做错了事情要勇于承认等相关的教育。使儿童对道德观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从而树立道德意识,改正自身的错误,正确的定位道德价值和方向,避免以后的学习生活出现问题,为以后的自身发展奠定一个基础。

三、学前教育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儿童以后的学习效率

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历程的基础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学前教育,帮助儿童做好上小学前的准备,包括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正确的态度价值观、良好的品德素质、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帮助儿童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和教育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受过幼儿教育的孩子和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相比,往往更能顺利的入学,过早辍学的可能性也少的多”。由此可以总结出,学前教育对于整个教育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儿童在0-6岁的入学前阶段,模仿能力、学习能力非常的强大,心理状态也在这个时间段初步形成,心理学家把儿童的这个阶段叫做“关键年龄”。学生学业的好坏,有很大的因素在于早期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儿童大脑的发展非常的迅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也非常的迅速,在学前对儿童进行合理的训练,给予充足的学习机会,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开发,锻炼大脑的思维活跃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儿童入学后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构建好终身教育,学前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认识学前教育的作用,重视学前教育,重视学前儿童的素质训练,确认终身教育的理念,跟上时代的脚步,完善教育体系,使之更加的科学化、实用化,为更好的促进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小燕.试论学前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D]201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