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几年来,我们在不断完善社区教育机制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同时,逐步加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力度,先后建立了街道和社区两级志愿者队伍。在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社区教育志愿者普遍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足,不了解社区教育的范畴和意义;二是社区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不够,有的志愿者甚至一年都没有参加过一次活动;三是服务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经过细致研究后,决定采取培训、交流、评优奖励等措施,来提高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素质,提升志愿者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开办志愿者培训学校,强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禄口街道有三十个社区居民学校和两所集镇居民学校,规模如此巨大,仅靠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12位教师和社区居民学校的个别管理人员,很难完成居民学校的学习培训任务,也很难满足广大居民的学习需求。虽然各居民学校都有数量不菲的志愿者,但缺乏系统培训的志愿者,在组织开展居民学校的学习活动时,往往手足无措,效果甚微。因此,自2012年开始,我们就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问题纳入日常工作的思考之中,作为解决居民学校发展瓶颈的课题来研究。2012年我们对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进行了广泛的比照分析, 2013年开办了“志愿者培训学校”。
首届培训对象为街道各部门、各社区的村官与社工。从2013年7月24起,先后进行了三期培训。第一期培训邀请了江宁区教育局的教育博士、高级讲师解国祥主讲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报告,从什么是社区教育志愿者、社区教育志愿者如何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讲解。8月27日,第二期培训邀请了江宁区社区教育专家、谷里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纪永回主讲了《传播终身学习理念 建设学习型禄口》的讲座,使志愿者们明确志愿服务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强化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意识。9月28日,第三期培训邀请了南京市教育局成人教研室主任章宏主讲了《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报告,章主任从理论层面为志愿者阐释了社区教育的兴起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时间节点等,分析了社区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因、发展瓶颈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勉励各位志愿者弘扬志愿精神,为农村社区教育贡献自己的光和热。通过三期培训,首届八十四名学员加深了对社区教育志愿者的认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境界,培养了能力。培训结束我们举办了结业典礼,为受培训的84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目前,第二届培训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至2014年底我们将培训三届近300名骨干志愿者。
开展社区教育征文活动,打造志愿者交流学习平台
为了让社区教育志愿者们了解各人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情况,交流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做法、经验,2013年6月,我们结合社区教育志愿者们平时的工作情况,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我快乐,我幸福――我做社区教育志愿者”的主题征文活动,许多志愿者踊跃投稿。9月初,共收到征文90多篇,我们组织专人认真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共26篇。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召开了所有参与征文活动的志愿者座谈会,会上,让优秀征文的作者上台演讲,通过演讲使到会的志愿者们了解了他人的做法和经验,找出了自己的差距。会后,我们举行了颁奖仪式,并把征文编辑成册印发给了大家。
开展总结评比,激励志愿者投身社区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个松散型的组织,不能以严格的组织要求和活动纪律来约束每个志愿者,作为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单位-----社区教育中心和居民学校,一方面要组织、支持、监督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也做好志愿者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考核和激励工作。
为此,我们制定了《禄口街道社区教育志愿者服务公约》、《禄口街道社区教育志愿者考核细则》、《禄口街道优秀社区教育志愿者评比细则》。我们将这些制度性的材料印刷并装订成册发给每一位社区教育志愿者,使他(她)们对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服务社区。
篇2
为积极推行“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电力服务“三农”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升农村供电服务水平,确保农村用电安全可靠,经县政府研究,今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新农村用电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方针
以“新农村用电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坚持“政府发动、乡村主动、电力推动、百姓互动”的基本方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乡镇和行政村积极响应,电力部门发挥行业优势,其他部门配合协作,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大力参与着力建设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农村电网。
二、工作目标
按照“总体布局、示范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今年重点实施“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以行政村为单位,计划实施20个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在前期准备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首批选择天荒坪镇井村村和递铺镇银湾村作为用电示范村工程试点,然后推广到各供电营业所所辖1-2个村,全年确保20个用电示范村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重点提高农村低压电网的供电能力,协调发展各电压等级的相互适应能力。“十二五”期间,着力完善电力设施,深化建设,使全县农村电网达到适度超前、规范标准,供用电关系和谐有序的目标。
三、建设标准
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电力基础工程建设的标准是:台区布局合理,线路架设规范,计量安装标准,电能质量优良,供电能力超前的农村配电网络。同时完善农村安全用电条件,改善农村低压排灌线路,规范剩余漏电保护的安装和运行,规范农村用电管理,加强农村科学用电、依法用电、诚信用电的宣传力度,提高供电服务水平,营造和谐有序的供用电环境。
四、组织与领导
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电力基础工程建设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县供电局组织实施,乡镇政府、村委会要积极参与开展具体工作。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全力推进工程的实施。
五、工作程序
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电力基础工程建设按照“总体布局、示范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步实施。今年“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的工作程序是:由行政村提出书面申请,乡镇审核,县供电局按照区域划分负责审批立项,并会同乡镇政府、村委会具体实施。
县供电局要对工程建开展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并根据工程进度组织阶段性和工程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予以公布命名为“新农村用电示范村”。
六、资金筹集与使用
新农村用电示范村电力基础工程建设资金筹集与使用的总体原则为:以《浙江省乡镇农电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浙经能源〔2001〕1350号)规定的财权分界点为限,电力部门产权范围内的电力设施建设,由电力部门责筹集资金;村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线路等电力设施,由各行政村自筹资金进行改造;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中的政策处理等费用由行政村负责。乡镇政府酌情给予适当补助。
、产权的划分
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电力基础工程建中涉及到的电力设施仍按原产权归属划分权利和义务。
八、工作要求
各乡镇政府必须切实加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电力基础工程建设的领导,把“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纳入本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并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分头实施,避免重复投资。各乡镇和试点村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电力部门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投入、乡村自筹资金改造自有设施、政府补助资金推动工程建设为原则,协调筹集资金,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各有关部门要突出服务先导,共同推进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电力基础工程建设。
列入新农村用电示范村的行政村应与电力部门签订协议明确新农村用电示范村电力基础工程建设的相关事宜。行政村应成立管电组织负责协调供用电事务,做好新建电力设施的政策处理工作,保护电力设施不被破坏,支持当地供电(营业所)所的硬件建设,积极做好科学用电、诚信用电和依法用电的宣传,承诺做到及时足额支付所辖范围内农业生产用电电费、农村路灯等公共设施用电电费,协助电力部门及时足额收取农户电费,积极营造依法、诚信、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秩序。
附件:XX县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
二六年六月五日
附件:
XX县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与管理标准
一、总则
(一)“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是电力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为扎实开展该项工程建设,加强示范村用电管理,积极营造“科学用电、依法用电、诚信用电”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标准。
(二)“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与管理要坚持以下方针和原则:
1.以“政府发动、乡村主动、电力推动、百姓互动”为基本方针。
2.坚持“统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的原则。
3.坚持“建管并重、长效管理”的原则。
4.实行“政府统筹、多方筹资、专款专用”的原则。
(三)本标准适用于XX县范围内“新农村用电示范村工程”建设与管理,以行政村为单位考核。
二、示范村配电网
(一)台区布局合理,线路架设规范,计量安装标准,电能质量优良,供电能力超前,满足该村5—10年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二)电气装置标准、施工工艺等达到《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等规程与标准。
(三)配电网供电指标应达到以下要求:
1.农户通电率和一户一表率均达到100%;
2.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5%;
3.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7%;
4.居民生活用电保证率不低于98%;
5.10kV及以下线路和配电装置完好率达到100%;其中一类设备达到80%以上;
6.低压电网电能损失率不高于10%。
三、示范村用电管理组织
(一)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用电管理组织(简称“管电小组”),在供电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管电作用,以促进农村用电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民主化管理。
(二)管电小组可由村支书(或村长)担任组长,辖区农村电工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村干部、村聘电工和思想素质好、责任意识强的村民等若干人组成。
(三)管电小组应公开人员名单、工作职责和办事制度。
(四)管电小组应有效地开展以下工作:
1.协助用电申请业务;
2.开展“科学用电、依法用电、诚信用电”宣传;
3.开展安全用电检查,指导村民安全用电;
4.大力推广节能产品,指导村民节约用电;
5.及时公示(公告)用电信息;
6.调解用电纠纷;
7.协助供电部门做好政策处理工作;
8.协助供电部门开展电力扶贫帮困和便民服务活动;
9.组织开展本村公用配电设施的保护工作;
10.做好农业生产专用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
四、示范村供用电环境
(一)制定用电“村规民约”,创建“科学用电、依法用电、诚信用电”的供用电环境。
(二)普及农村安全用电常识,村民自我保护意识较大提高,全年不发生农村触电死亡事故。
(三)营造节约型社会,大力宣传科学用电知识,村民节约用电意识普遍提高。
(四)村民依法用电和诚信用电意识明显增强,无私拉乱接、窃电和破坏电力设施的现象。
(五)农村公用变总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达到100%。
(六)家用剩余电流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达到100%。
(七)《供用电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八)年度电费回收率达到100%。
(九)农民交费方式100%实行银行代收。
五、示范村考核验收
(一)县供电局对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验收并进行动态监督。
篇3
关键词:“走出去”发展;示范性建设;协同创新;发展建议
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朝着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前进,才能不断推动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进而保持旺盛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
一、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内涵分析
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我国推动高职院校建设的重大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00所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从而“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一是特色,二是水平,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依存,特色凸显了水平,水平支撑了特色,把握住“特色”和“水平”两个核心,就能把握住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方向,实现质的提升。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办学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社会生命力,只有具备一定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才能在国内众多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得到不断的发展。从哲学的角度看,特色是事物的特殊性,但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建设示范性院校的特色创建是建立在全面完成示范性建设任务基础之上的,是在全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亮点”。不重视全面建设与发展而形成的特色可能会一夜成名,但最终只会“昙花一现”。 因此,创建特色必然能带动示范性建设院校的全面发展。
从方法上来看,确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创建高职院校特色的首要,对自身准确地办学定位是创建高职院校特色的基本要求,凸显特色专业建设是创建高职院校特色的核心环节,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创建高职院校特色的重点和目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创建高职院校特色的基础环节,注重从严治教和规范管理是创建高职院校特色的内在要求。
在当前社会上高职院校同质化严重,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实现“走出去”办学能实现较好的体现院校的实力和特色,也是其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走出去”办学在当前国内的高职院校教育中属于较为前沿的话题,能有效地执行高职院校“走出去”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能抢占未来院校发展的制高点,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其办学水平的一条可行的路径。
二、高职院校“走出去”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国内众多的企业响应国家“走出去”发展的号召,在境外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前景的中资企业,在经济上“走出去”已经打下较好的基础。借助外部经济的优势条件,高职院校凭借自身的办学优势,完全可以践行“走出去”发展,为自身拓展发展空间的同时,增强中外文化、教育的交流和互动。
(一)外部因素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成就被视为奇迹,随着我国开放程度不断深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也在不断迈向深水区;与国外各种层面的交流不断增多,全方位地与世界接轨已经是全社会正在努力的方向。
经济层面上,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位,在境外投资额也在持续增长,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带动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文化、教育的交流与互动也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我国经济多年来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向集约型经济方式转变,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部分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开始逐步转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海外优势的资源条件和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投资最为重要的考量。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发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当今,已经是不能规避的话题,我国境外投资项目的增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项目的增多,必然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有素质的劳动力和基层管理骨干,而这些必然可以为高职院校“走出去”提供办学保障。
需求层面上,我国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在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的背后,我们也看到高职院校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同时,高职院校也在经济的浪潮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而这些正是境外许多新兴发展中国家所急需的,这就为我国高职院校实现“走出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新兴国家旺盛的人才需求和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将为高职院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与此同时,中国在境外众多的投资企业,特别是陆续实现产业转移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将需要更多当地及时骨干和基层管理人才,这为国内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竞争层面上,在我国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超过1000所,在校学生近800万(2006年统计数据),随着国内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院校间招生竞争和学生的就业都出现一定的困难,国内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而在境外,众多新兴国家的发展方兴未艾,经济和职业教育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某种程度上讲,高职院校“走出去”发展面对的是一片蓝海,竞争压力将比国内要小,而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将会是非常明显。
(二)内部因素分析
我国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不仅是当下时代的机遇,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自身角度来看,国内高职院校经过几十年来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处于平缓期,各方面已经趋于完善,而国内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今社会,高职院校要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难度。而践行“走出去”办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通过文化融合,带动当地教育发展,交流中提升办学水平,取得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创新,为学校的发展取得突破。
从社会角度来看,随着国人与世界的不断接触,眼界和视野不断开阔,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更愿意“走出去”寻找发展机会,而高职院校可以满足国内学生的需求,在境外办学实现人才的交流学习,培养国际性的人才,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高职院校“走出去”发展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学者们普遍认为,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
为大力鼓励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创新模式,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旨在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其中,须特别说明的是,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从内涵上来讲,高职院校“走出去”发展办学完全符合协同创新的理念,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相关企业展开深度合作,面向特定境外区域的具体情况,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当地社会发展为重点,推动当地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以热带地区农业为例,为满足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带动当地区域的发展,在国家的号召下,国内较多企业陆续在热带地区投资农业及附加加工业项目,如天然橡胶、棕榈油、糖业、木薯、水果等领域,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基础管理骨干,这就为以培养热带农作物方面各类人才的高职院校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一方面,其可以满足所在项目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实现校企之间良好的资源互补,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国内没有或少有的热带环境)进行技术研发,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为国内的科研奠定基础,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可以以跨境办学为办学特色,以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规范学校办学制度,理顺内部关系,力争被纳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走出去”发展视野下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若干建议
高职院校实施“走出去”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须将自身的优势条件、当地的具体环境和可动用的各种资源优势相结合,以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要“大胆创新,稳健推进”。为国内高职院校能更有效地实施“走出去”办学,笔者经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以下若干建议。
(一)找准切入点
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不能盲目选择,必须从自身具备的条件资源出发,找准切入点,选择合适的目标地区,着眼于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以恰当的方式和方法“走出去”,是实践“走出去”发展的首要前提。
有特色的专业建设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走出去”办学的有效手段,根据目标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结合自身的优势专业和办学条件,以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各项要求为目标,选择有针对性、有效果的特色专业作为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二)做好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走出去”办学要做好协同创新,协调好各相关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国内政府和当地政府的优势资源作用,有效利用自身的技术、专业、人才优势,与境外企业特别是中资境外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实现相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走出去”办学的必要手段。
高职院校可以在国内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与境外当地政府层面建立联系,与当地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建立广泛沟通机制,展开各领域的深度合作,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带动“走出去”办学的实践。
(三)高效整合资源
高效整合资源就是将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互补优势,实现“走出去”办学的顺利进行。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包括政府资源、企业资源和当地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是内部可控资源。高职院校应以引导政府资源为契机,有效调度企业资源为手段,针对当地优势资源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自身内部资源,达到高效整合资源的目的。高职院校应优化示范建设的特色、优势专业,优选核心课程,共同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瞄准“双专”目标,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与交流。同时,借助政府资源和企业力量,积极构建跨国校企合作机制,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
(四)稳健推动,融入当地
高职院校实施“走出去”办学应稳步推动、完善机制、健康发展,不能一味求快、求大,应以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推动实施进度。“走出去”办学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要逐渐融入到当地社会,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院校可以先采用合作办学,后采用独立办学的方式,逐步实现“走出去”办学。在项目管理方面,要以完善机制为管理核心,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适用当地的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等方式,建设成为有特色的“走出去”示范性高职院校。
五、结语
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建设过程,而且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内涵建设的过程,有“走出去”特色的示范性院校更是如此。高职院校通过与跨国项目的深度合作,发挥协同创新的效应,实施“走出去”办学,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共同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走出去”示范性高职院校在确定创建特色的思路时一定要做到结合自身优势,慎重选择,富有创新,须将自身的优势条件、当地的具体环境和可动用的各种资源优势相结合,努力实现协同创新效应,降低“走出去”的难度和风险,实现可持续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11-14.
[2]李光.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质性思考[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3]马树超,郭扬.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及对策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8(06).
[4]陈小燕.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探索,2009(03).
篇4
【关键词】地质;塔式起重机;设计;承载
塔式起重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普遍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在建筑施工中如何对于塔式起重机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管理确实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塔式起重机的特点和分类为依据,针对广东地区不同的地质条件分析了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管理。
1、塔式起重机概述
塔式起重机是一种旋转起重机,他的动臂装在高耸塔身上部。塔式起重机的作业空间大,它一般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物料的垂直和水平输送及建筑工程中一些高层建筑部件的的安装工作。塔式起重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工作机构、金属结构和电气系统。工作机构的组成是起升、变幅、回转和行走四部分的组件。金属结构包括起重机的底座、塔身和动臂等。电气系统的组成是电动机、配电柜、控制器、连接线路、照明和信号装置等。
2、不同地质条件下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主要有三种形式。天然地基上设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塔吊支撑在工程结构主体上的基础设计。根据广东省的不同的地质条件。笔者选择了天然地基上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以及桩基础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其中,桩基础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就是应用在特殊的地质条件下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式。这是因为在软土地质、粘土地质等特殊地质条件下,必须要额外设置附加措施才能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桩基础。若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地质的特殊性,采用了深基坑桩支护的措施,就更加应该选择桩基础的方式来对塔式起重机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一般可取其中的2~4根支护桩代替其中2根塔吊桩,降低工程成本。下面,笔者就根据广东地区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来对塔式起重机进行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分析和管理。
2.1天然地基塔式起重机基础设计和施工
2.1.1基础设计
天然地基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适应于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可以为建筑工程设置较浅的基坑。天然地基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的关键是计算塔基的承受自重、倾覆扭矩、力矩和水平力的作用,而只设置塔基之后可以认为塔基仅仅承受着自身的自重作用。设计时应将塔式起重机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
天然地基情况下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塔基承载力验算时,由于水平力和扭矩的影响很小,所以可以将其忽略。下面我们来对天然地基情况下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步骤进行分析。
(1)对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埋置深度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的埋置深度为2~3m。
(2)对塔式起重机的地基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3)要确定塔式起重机的地板的最小重量和最下厚度。然后对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的说明书进行查阅,获得塔式起重机的基脚对基础的最大压力和拔力值,然后利用抗冲切等方式进行验算就可以计算出塔基应该设置的最小厚度。进行抗冲切等方式的验算时,可以不考虑地基的反力对底板抗冲切承载力的有利影响。
(4)对施工现场设置塔式起重机的地基承载能力进行计算。这个承载力的计算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塔基设置时候,塔式起重机架设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塔式起重机架设之后。此外,如果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力是不同的,需要对不同的地基的承载力进行相关的验算。
(5)计算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塔式起重机是架设在基坑的侧上方时,就必须对塔式起重机产生的附加土压力进行考虑,要额外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支护加固的设置,具体的土压力的数值是可以通过实现设计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6)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板配筋设计。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板可以设计为独立的基础底板,可就是说不和塔式起重机为一体的。
2.1.2施工管理和注意事项
天然地基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完成后,就要对塔式起重机开始架设施工,施工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一些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在进行施工时要注意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其强度不能低于C20。最小的基础配筋率不能小于0.2%。
(2)在塔式起重机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地基的验槽工作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完全符合事先的设计要求。如果地基的承载力小于130kPa,这种地基的变形是较大的,一般不能将这样承载力的地基作为基础的持力层使用。
(3)塔式起重机安装后要对塔式起重机的垂直度进行测量,要将塔式起重机的倾斜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4)对塔式起重机和其附着设备或者加固设备的连接工程已尽早进行。
(5)要做好塔式起重机的地下部分附近的防排水的措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塔式起重机的地下部分生锈,延长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寿命。
(6)塔式起重机的基坑施工阶段,就可以使用起重机了,但是这时的起吊重量最好要少于设计起重量50%以上,且操作要符合规范,不能让吊物高速迅速 下坠。
2.2桩式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
2.2.1基础设计
桩基础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适应于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例如软土地质、粘土地质等。在这种地质条件下,必须为建筑工程设置较深的基坑。天然地基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显然不适合这种情况。桩基础塔式起重机的设计是将将塔式起重机基础设置在桩基之上,则如同桩承台,设计步骤如下:
(1)首先要确定桩承台的最小面积。面积的计算是根据塔式起重机自身的情况和地质情况来联合计算的。
(2)计算出桩的承载力,然后确定桩的长度。长度的计算需要依据桩所承受的压力和塔式起重机的全高来计算的。
(3)基础稳定性的计算。桩式塔式起重机的基础一般都设置在较深的基坑的旁边,所以该基础除了要承受倾覆力,还要承受来自基坑的土压力。所以基础稳定性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4)桩身承载力的计算。桩身的承载力可以分为水平方向的剪力、塔身的压力及桩身本身的混凝土的配筋等。但是桩身承受的水平方向的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2.2施工管理和注意事项
桩基础的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完成后,就要对塔式起重机开始架设施工,施工时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一些注意的事项,主要有如下几点。
(1)桩基施工。塔式起重机的桩基的施工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事先设计的内容进行,对桩基进行精确定位,其施工要和工程桩一同完成。
(2)塔式起重机基础土方的开挖施工。土方开挖需要依据塔式起重机的位置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要按照要求分层开挖,每层土方开挖的深度不能超过1500mm。如果塔基土方开挖的坡面较长,不能只采用1台挖土机就将土直接倒运到土方运输车上,就需要安排多台挖土机进行接力挖土、倒土的方法。
(3)各种施工材料的参数设置。桩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该大于40倍的钢筋直径。桩基和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大于一定的强度,一般的强度设置为C25以上。桩身承台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5%,纵筋不宜小于0.2%。桩身伸入承台内的长度不能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承台边缘至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边缘挑出部分不应小于150mm。
3、小结
广东省内的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基础设计和施工管理应采取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式。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数字化;英语课程;社区教育
数字化社区建设是当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社区相比,数字化社区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各种教育、文化资源。数字化社区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实现了现实社区的延伸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社区所不能实现的不同区域和空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数字化社区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满足社区居民学习生活需求为目的,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向社区居民提供在线教学资源的现代教育系统。开发数字化社区教育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硬件环境。比如有网络环境的智能手机或电脑,或者有条件进行数字化教学的社区学校等。二是符合社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的网络学习课程。三是有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社区教育的资源和服务支撑,目前主要有在线信息服务平台和教育专题学习网站。四是有合理整合分类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比如整合学校或社区的多种教育资源,按照合理地方式分类优化,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相应的学习服务支撑。
一、数字化社区英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数字化社区英语符合现代社区英语学习的需求,以网络为媒介进行英语教学,居民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学习,遇到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授课老师请教。数字化社区英语教学模式有不同的模块,如课堂讲解,课后练习,阶段性考核和学习策略强化等。和传统英语教学相同的是,数字化社区英语教学也要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者在线上学习时既可以通过观看相关内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能实时与课程导师互动,如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者归纳、总结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在线学习的互动性能有效提高社区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传统英语教学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内容较为单一,更新速度较慢。相比之下,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则更灵活,可以及时更新现有的教学内容,以及引入最新的技术手段。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习群体的需要。如多媒体课件可以用超链接等方式制作,微课程视频等,提高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在线教学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关联信息,使用便捷,大量的参考资料和理解性输入方便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理解和学习,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二、数字化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常州社区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并持续有序发展。目前,“常州终生教育在线”已完成升级改版,全市已初步建成了多终端,多层次,覆盖广的终身教育网络系统,全面启动了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提升社区居民的信息化技能和意识,建设数字化教育社区等网络工程,因此,数字化社区教育得到极大的推进。到目前为止,全市城乡县镇所有社区均实现了网络覆盖,社区教育建立了居民、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送教上门的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模式。在开发了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基础上,常州社区教育还建设了公共学习管理系统,以支持信息化建设,并对其进行质量监督和考核评价。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社区教育英语课程开发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一)课程内容单一
社区教育课程应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常见的分类有生活小知识类,健康养生类、体育健身类、经济理财类等。但就目前的数字化社区教育课程分布来看,分类仍然不够系统科学,比较零碎单一。仍然以休闲、文化、生活类课程为主,课程内容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在这种课程开发大环境下,现有的社区教育英语课程也显得单一零散,主要集中于一些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如语音音标、简单日常用语等,能满足更高层次的职业人士工作需求的应用型英语类课程少之又少,造成网络化学习平台的吸引力不够,系统性的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课程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
(二)学习对象覆盖面窄
社区教育应面向的是全体居民,所以教学资源应兼顾覆盖幼、少、青、中、老等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而从当前课程开发的情况来看,对象比较单一,不够广泛,课程的教学对象以中老年人群体为主,教学目标也只是普及英语语言基础知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开发的课程缺乏,更是很少涉及职场人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的活跃程度。
(三)课程开发不够规范
社区居民,是数字化社区学习者,是课程开发的研究对象和主体。因此,对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是数字化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决定了课程开发是否有效。为了数字化社区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社区教育管理者、教师和社区居民三方应积极合作,共同参与,将社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最大化。但就课程开发现状来看,常州市的数字化社区英语课程开发,在很高程度上还是单纯依靠开发大学进行,与社区教育管理者和社区学习者的沟通、交流、和合作还不够,社区学习者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关于数字化社区英语课程开发的设想
(一)进行需求调研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常州出入境人员急剧增加,2015年,全市公民出国境办证40万件,常住境外人员6千余人,临时入境外人员10万人次。这说明需要掌握英语交流能力和知识的本市居民越来越多,这使居民需求调查成为数字化英语教育课程开发需要迫切实施的第一步。我们应确立“以需定供”的课程开发理念,按照儿童、青少年和中老年三大类人群,深入企业、社区,通过电话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途径,充分调研各种学习层次和年龄层次的社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在准确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的英语课程。
(二)分类课程目标
社区教育是以目标明确、实用性强为特点的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倡导把英语作为工具来学习并应用。可以在本地社区教育网站上开设英语学习的专栏,对于英语无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幼儿和老年居民可设置“幼儿英语”、“青少年英语”、“老年英语”等子栏目。对于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有职场用途需求的职业人士可以开设“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子栏目。还可以开发一些介绍地方文化,体现地方特色,趣味性和人文性较强的英语课程,可以用视频或微课的形式,效果较好。在栏目设置上尽量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兼顾趣味性、文化性、实用性和全面性。
(三)组建教师团队
发展数字化社区英语教育不仅需要配备网络化学习平台和网络化学习设备等硬件条件,还需要一支优质的,专业和技术素质全面的英语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有开发数字化社区英语课程的教师,还要有能进行数字化课程辅导的教师。他们不仅要具有较强的英语教学业务能力,还要掌握良好的网络教学技术,如PPT制作,微课制作,组织论坛活动等。课程开发团队应在社区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水平、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开发相关的课程,采用文本、视频等多种形式,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入课程评价机制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更新完善。因此,及时有效的课程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便于促进和推动数字化社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实现数字化社区课程的科学化动态式管理。评价标准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满足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二是积极促进社区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要从两方面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一是对社区学习者进行认知度,满意度和参与度调查。二是对社区机构进行课程影响力调查。根据评价考核情况,社区学校,数字化社区英语课程开发和教学团队再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辅导方式等做出调整和进一步的优化,以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提高社区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叶忠海.社区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陈乃林.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思考[J].成才与就业,2009(19):56-59.
篇6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对服务竞争性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形成并获得患者期望的正确认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开展市场调查,了解国家政策,分析自身差距和优势,定期开展卫生服务调查,重视监督投诉机制的健全,多渠道收集信息,掌握居民需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有针对性、目的性制定发展规划[4]。
2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风险教育,分析医疗纠纷事件,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供符合服务质量标准的服务,明确各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如慢性疾病管理、医疗、重点人群管理、义诊、健康教育等。并对标准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考虑,全面、系统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3建立服务运营机制
重视内部营销,宣传灌输服务标准、企业文化,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服务流程,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理顺民政局、居委会等外部和卫生服务中心团队、科室等内部间的关系,综合提高卫生服务质量[5]。依据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需制定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制度和人员编制制度,以吸引高素质医务人员。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构置适宜设备,减少风险,并完善监督机制[6-7]。
4观察指标
4.1健康知识掌握
采用自制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发放,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自我照护、用药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4.2生活质量评分
包括睡眠、规范饮食、生活环境等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讨论
篇7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设施体系。一是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根据产业布局及时编制区域性消防规划,开发区、专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等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同步规划建设公共消防设施,合理布设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和场所。二是提升消防站建设水平,在广泛布点、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达县(市)组建特勤消防站,年均接警出动300次以上的消防站辖区增建消防站,建成区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或居住人口超过5万的镇全部建有消防站,依托大型社区建设消防执勤点,化工集中区全部建成专门消防站,水运、陆运发达的地区根据需要建设水上消防站和高速公路消防救援站。三是加强城乡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新建农村住宅区和居民住宅区同步建设消防设施,逐步改造老旧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消防水池、消火栓、消防车通道等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全民化宣传教育体系。一是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消防宣传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深化消防安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纳入教育教学和普法等内容,组织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公益消防宣传,充分运用网络微博、手机短信、楼宇视频、户外显示屏等贴近受众的媒介开展消防宣传。二是普及群众消防安全知识,加强消防安全培训,组织火场逃生疏散演习,引导居民配备家用消防产品,全面开展消防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办消防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积极培养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专业人才。三是促进群众消防安全习惯养成,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三提示”活动,加大习惯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大力发展消防志愿服务,从引导、警示、服务三方面入手,共同规范人的行为举止。
加快构建综治化社会管理体系。一是强化政府对消防工作的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每年召开消防工作会议、逐级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和平安地区创建考评范围。二是强化部门依法监管,完善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协调机制,发挥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作用,加强部门之间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规范联动工作程序和联合监管机制,集中整治区域性、行业性火灾隐患。三是强化单位全面负责,深入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广泛开展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在火灾易发、高发并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高危行业、场所建立消防安全等级评定制度。四是强化公民积极参与,鼓励群众监督举报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建立区域联防和多户联防制度,深入开展社会化消防巡防工作。五是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机构,大力推进公安派出所点消防工作,开展农村、社区消防安全达标创建活动。
加快构建专业化消防力量体系。一是大力推动现役消防队特勤化、专职消防队规范化建设,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有需要的地区发展特勤消防队,以现役消防队的标准训练、管理和使用政府专职消防队。二是提升消防装备科技水平,建立完善装备建设评价论证机制,对技术先进、功能特殊的车辆装备进行实战测试,立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优化装备结构,实现消防装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三是加强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坚持从实战出发,深化执勤训练改革,大力开展事故处置技、战术研究及训练、演练,提高应对多样化任务的实战能力,做到情况熟悉、技能娴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加快构建信息化警务实战体系。一是夯实信息化设施基础,围绕监督执法、灭火救援、队伍管理等中心工作,加强顶层设计,重点抓好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建设,推动形成上下贯通、内外互联的“一体化”信息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二是推进信息化实战应用,积极引进物联网技术,完善通信指挥平台和调度指挥体系,广泛开展基础知识、业务应用和技术保障培训,努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软实力。大力推进移动办公、数据采集、现场执法等移动应用,健全完善全员采集、全员录入、全员应用、全网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三是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建立健全数据信息综合研判机制,强化数据信息高端应用。大力推行符合实战化要求的警务模式、管理方式,建立以信息主导决策指挥的预警研判机制、以信息主导规范透明的消防监督机制、以信息主导快速反应的灭火救援机制、以信息主导服务群众的社会管理机制和以信息主导精兵严管的队伍管理机制,加快实现传统警务模式向现代警务模式的转变。
加快构建市场化消防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培育消防设施检测维保、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消防安全监测评估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督促指导各类行业协会开展自律管理,制定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二是充分发挥保险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积极作用,鼓励保险公司承保以防范火灾为主要目的的保险种类,推动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企事业单位投保以火灾为主要责任的财产保险。三是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监理、消防技术服务和消防产品生产、销售等领域,积极推动社会消防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将单位消防安全状况纳入信用等级评定、财产保险费率调整等内容。
篇8
(一)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社区人员中,社区管理人员为40人,占4.2%;社区工作人员为54人,占5.7%;社区居民为860人,占90.1%。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329人,占34.5%;年龄在20~30岁的49人,占5.1%;年龄在30~40岁的268人,占28.1%;年龄在40~50岁的120人,占12.6%;年龄在50岁以上的188人,占19.7%。
(二)家庭信息化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在有效样本的860户居民家中均拥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或两者兼有。其中,仅拥有1台台式电脑的家庭为52户,占6%;拥有1台台式电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423户,占49.2%;拥有1台台式电脑和2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354户,占41.2%;拥有3台笔记本电脑的家庭为31户,占3.6%。在被调查的居民中,电脑使用覆盖率达到86.2%。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使用者占38%;年龄在20~50岁的使用者占52.6%;年龄在50岁以上的使用者占9.4%。调查居民中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占67.1%,且品牌集中在华为、三星、HTC、苹果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平时上网除了工作之外,主要集中交友聊天、网上购物、观看电影、阅读小说、浏览新闻、检索资料并下载等方面。
(三)居民信息化需求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85%的居民愿意接受信息化技术的免费培训;5.8%的居民表示不愿意,主要原因为没有时间参加及生活中没有需要;9.2%的居民表示无所谓。在有培训意愿的人群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69.2%,且内容主要集中在电脑维护、办公软件应用、信息检索、图像处理与制作、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年龄在20~50岁人群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手机的常用软件、网站及功能介绍、淘宝开店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年龄在50岁以上老年人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如何上网、交友聊天等。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对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保养需求比较迫切,如电水壶、电饭煲、微波炉、儿童电动玩具的维修等。
(四)社区信息化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德兴社区拥有信息化平台外,其管辖的7个封闭式小区、3个半封闭式小区、4个松散型小区均无信息化平台。在被调查的社区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中,认为德兴社区信息化平台模块不完整的占75.3%;认为内容不充实、原因为不能实时更新的占99.1%,具体体现为有的模块下的内容较陈旧,个别模块下尚无内容。调查结果还显示,居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从社区网获得信息的仅为12.3%,更多的是从社区公告栏获得信息,占54.8%,居民聊天为17.6%,报纸为15.3%。96.7%的居民认为平台未能正常运行,体现在不能在平台上实时了解社区动态、一些便民工作不能在平台进行、未能通过社区平台学习相关信息化知识等。德兴社区虽然已经基本建成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但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还是有限的,社区信息化平台功能仍需完善,使用的普及水平还亟待提高。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导致社区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的因素主要为以下五点: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激励机制;社区编制不足,无专人管理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缺乏;不了解居民的具体需求;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不够。
(五)社区信息化需求
调查显示,77.7%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制度和措施并不完善。普遍表示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在以下方面有较大需求:一是上级部门加大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二是引入企业力量,运作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三是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四是增设信息化平台专职维护管理人员;五是安排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六是开设相关信息化技术培训,引导居民使用信息化平台。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比较关心,有效问卷率达到86.7%。家庭电脑拥有覆盖率达到100%,使用覆盖率为86.2%,智能手机使用人群占67.1%。青少年对信息化培训意愿比较强烈,重点体现在电脑维修、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及新知识新技术的介绍;中年人的需求重点为智能手机功能及软件介绍、淘宝开店;老年人的需求体现在如何上网和交友聊天。同时,居民提出了对家庭常用电器的维修和保养的知识介绍和现场服务的迫切需求。调查结果也反映了社区信息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资金、人员、技术等问题。
二、基于区校协作,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在构建科技和谐社区要求下,应主动服务,对接需求,从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
(一)建立“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形成品牌特色
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中,青少年占34.5%,主要集中为中小学生,在校主修语数外课程,同时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信息技术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希望能对电脑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处理,对PPT制作技巧、图像处理等也表现出浓厚兴趣。高校中拥有一批高素质、技能型的优秀学生资源,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与社区合作建立“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定期为社区的青少年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业指导。一方面,通过不同年龄学生间的交流,可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在传输知识的同时培养社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提高高校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践行服务社会的宗旨。
(二)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拓宽社区服务领域
目前,社区的服务领域不宽,项目不多,开展扶贫济困、就业服务相对较多,社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够多;服务对象不广,面向老年人、弱势群体的服务比较多,面向一般居民的服务比较少。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一般居民对信息化技术方面的普及教育也颇感兴趣。大部分人已使用智能手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于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下的常用软件了解程度不够,常用软件下载及信息获取网站不熟悉;还有一些居民有网上开店的想法,但不知操作流程和方法,急需此方面的辅导。充分发挥高校充足的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针对社区普通群体,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服务,具体内容包括智能手机常用软件介绍、智能手机使用技巧辅导;Android、苹果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介绍、淘宝开店指导、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信息检索方法、办公软件应用、电脑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等)、消费电子产品维护保养服务等。通过各类培训和服务,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信息技术水平,解决居民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在提高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服务对象、拓宽了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水平,也能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科技创新成果进社区,引导居民创新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潜在能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高校会举办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大赛,其间会涌现出各类优秀作品。向社区居民展示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如关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采集与传输技术展示、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节能路灯控制、汽车智能车窗控制)、广告设计与会展等。一方面,展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让社区居民对高校及学生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励他们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为科技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配合德兴社区科技和谐社区的整体建设计划,针对广大社区群体,进行“大学生创新项目社区精品展”活动,通过项目演示、现场介绍等方式开展活动,具体展示项目有三维光立方(可随音乐节奏闪动的灯)、汽车智能天窗的设计与实现、人性化的智能饮水机、灵动节能路灯、数控雕刻机的制作、自动吸尘黑板擦设计、基于WEB的远程控制系统(智能家居)、快速鉴别真假红酒的试纸制作、吉祥物设计与旅游产品开发、简易家庭智能用电管理系统等。
(四)搭建科技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
当前,政府行政部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平台化的工作网络不完善甚至缺乏、未配备信息化管理专门人员、资金投入不够的不足。可利用高校的技术优势和人员优势,发挥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特色,协助社区开展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平台。在原有平台基础上,根据区校协作特色,开发“青少年电子思维驿站”特色模块,用以展示各类活动风采;学习园地模块主要包含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学习交流和辅导内容,由高校师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在线辅导;将高校师生的创新成果同步更新至科技创新成果展示模块下,彰显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特色人才资源库模块,利用社区人才资源,传承娄东文化,形成“江南丝竹、书法、娄东画派”等娄东文化的特色社区。整合搭建社区科技信息化服务管理平台,为社区居民之间、居民和街道政府部门之间、社区与高校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信息高速公路。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根据德兴社区实际情况,结合调研获取的居民和社区需求,整合搭建社区信息化平台。
(五)稳定多元资源,实行社区服务长效性
篇9
一是为了强调练习的整体性。新教材的“自我测评”置于每一单元综合探究课后,与本单元构成了一个整体,共16题,它修正了原先教材练习量大、问题烦琐、忽视对本单元整体感知等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如第二单元的第四题像一根线把第二单元的知识大洲与大洋、自然环境、世界大家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对世界环境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的世界。
二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新教材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自我测评”大大增强题目的可操作性,使用了许多表示行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动词,并且这些动词的动作完全是从学生出发的。如“画一画”“描述”“勾画”“说出”“调查”“介绍”“收集”等,显而易见,题目贯通了多种学习途径、多种渠道,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了自信心。
三是为了注重教学的生活性。“自我测评”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题目,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如“画一幅你家所在社区的平面图”,“实地调查你所在的小区”,“对你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规划进行一次调查,并尝试绘制一幅布局图”。这些自测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大量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能力。
笔者认为,改进后的“自我测评”贴近教学课标,符合课改理念,是一座联系课标与教材的桥梁,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把握和达成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
然而,《历史与社会》“自我测评”的使用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或“自我测评”使用随意,有些教师在本单元结束后,常常根据课堂上剩余时间的多少来决定“自我测评”的使用,剩余时间多就多讲,剩余时间少就少讲,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讲,教学的随意性大。或“自我测评”使用盲目。有的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对“自我测评”没有选择,不分侧重点,往往平铺直叙地讲解,似乎“不讲不放心,讲过就放心”,教学明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实效却很低。或“自我测评”使用片面。有些教师认为,客观题答案单一、明确,易于讲解也便于学生回答;实践活动题的解释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一时半刻难以讲清,甚至难以回答,白白浪费教学时间不算,可能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于是,他们在使用“自我测评”时只选择一些客观题,一律放过大量的实践活动题目。
以上种种认识与做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背离了设置“自我测评”的初衷,降低了“自我测评”效用。笔者认为,要让《历史与社会》“自我测评”教学落到实处、达成目标,以下策略不可或缺。
一、依据“自我测评”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材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是实施教学目标的范本,是知识的载体。而“自我测评”是教材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编排着眼于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能力训练的载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依据“自我测评”的内容钻研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确定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和选用教学方法。
例如,第一单元“自我测评”的第一题:画一幅你家所在社区的平面图草图,注意以下事项:①确定好地图的方向;②设计好你的个性化图例符号;③一些重要的事物可以标上注记。立足于学生的年龄,设计了具有生活化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绘制自己最熟悉的社区平面图,并提示学生在绘制中,要注意地图的方向、图例和注记。本题清晰地告诉我们第一课的重点:通过绘制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第三题:请说出下列生活情景,哪些常见于乡村,哪些常见于城市。本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出乡村的生活情景和城市的生活情景,感受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异、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进一步明晰第二课的难点:比较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异,以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在比较和探究过程中,体会聚落是人类生活的家园。
又如,第二单元“自我测评”的第一题:在空白纸张上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标出它们的名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大洲和大洋”的重点内容。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它们是难点。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重、难点不仅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行动指南,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体现着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依据“自我测评”的内容钻研教材,确定的重、难点既符合教材的编排意图,又能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能较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二、围绕“自我测评”组织教学过程
作为《历史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测评”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落实基础、提升能力所不可或缺。有效地使用“自我测评”,《历史与社会》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地使用“自我测评”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自我测评”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力求为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三维目标服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利用“自我测评”,指导学生预习
单元后的“自我测评”涉及许多学生在教材和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历史术语、概念和资料,它们有助于学生补充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史料的水平和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叶圣陶曾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读,自求解决。这就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历史与社会》中的“自我测评”问题各式各样,有测评知识掌握情况的,侧重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有测评能力的,侧重于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自我测评”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围绕“自我测评”积极思考、专心自学,有助于他们巩固、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例如,第一单元“自我测评”的第四题:实地调查你所在的小区,完成下列内容:①小区的主要设施有哪些?②小区最近开展的主要活动有哪些?笔者在讲新课前,先让学生利用“自我测评”,调查自己所生活社区内的各种配套设施,如学校、商店、银行、医院、邮电局和居委会等,在了解社区配套设施的基础上感受社区为人们的生活所提供的便利。再了解自己生活的小区最近开展了什么活动,如社区居民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社区超市在大促销,社区居委会对租户逐一的登记等。最后,组织学生自主分析归纳社区具有的政治、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归结社区活动的作用,如为居民创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等,启发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社区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从而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产生喜爱和依恋的感情。
利用“自我测评”,学生能找到基础练习的落脚点,从而很好地通过自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与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只有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形成、提升认知能力,有效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依托“自我测评”,优化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自我测评”的题大多是教材知识的重点,在课堂教学时使用这类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的重点内容。而如果能够优化使用,即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予以改编,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主要讲了世界的海陆分布以及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是学生认识地球、认识世界的开篇。其中,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是该课的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一重点,笔者在教学中选用了该课“自我测评”的第一题——在空白纸张上画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标出它们的名称。笔者要求学生对照图2-3,先观察赤道与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轮廓,在大脑中形成各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形状的整体印象;然后用简笔画勾勒出七大洲与四大洋(要求:画出赤道,确定各大洲的大致经纬度,用最简单的几何图形画)。有学生画出如下这幅图。
根据这幅图,学生很快地完成了第三题的第1、2小题——“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正确描述出非洲位于欧洲的南面、亚洲的西南面;非洲位于大西洋的东岸、印度洋的西岸;第四题的1、2小题——“找一找‘金砖国家’,说一说它们分别位于哪一大洲”,使“金砖四国”位于哪一大洲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画一画、说一说,最终达成能正确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的教学目标。
围绕“自我测评”题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教师不仅可以准确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更重要的是教师把“自我测评”题糅合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与讲读教学有机联系的一部分,从而强化课堂训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达到节时省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 基于“自我测评”,拓展教学知识
《历史与社会》“自我测评”设置了实践活动题,旨在巩固和扩展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主要是社会实践。基于实践性和活动性的特质,此类题目灵活开放,难度较大。但我们不能因其难度大而弃之不用,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一般来说,在新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自主地完成“自我测评”中设置的实践活动题较为妥帖。期间,教师要及时检查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需要时实施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例如,七年级上第四单元选择五个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政治文明、工业文明、精神文明、科技文明和生态文明等角度展示了城市及城市生活的不同特色。学习城市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认识城市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世界上不同城市不仅自然条件不同,而且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差异更为明显。为此,本单元“自我测评”设置了第二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反思并借鉴其他城市建设中的经验。①对你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的规划进行一次调查,并尝试绘制一幅布局图。②你认为一座令人向往、宜居的现代城市应该是怎样的?③比照巴西利亚等城市的建设经验,请你为所在城市或乡镇的建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前面习得的方法,通过调查自己熟悉的城市,绘制一幅包括主要建筑、功能分区、主要道路等的布局图(好的图在学习园地中展示);分析自己所在城市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对比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从布局的规划、经济发展、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写给规划局局长的一封信的形式呈现)。为此,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读了几位学生的建议,并对他们的建议进行点评,让学生体验一座今人向往、宜居的现代城市,应具有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生活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等特质。
篇10
一、加强领导,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工作机构和制度建设
我会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年初及时召开了信息化工作办公会议,部署全年信息化工作计划,明确将建设门户网站和加强有关工作人员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材料交换以提高办公效率为本年度信息化工作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对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审核和把关,我会还成立了以工会主席任组长、党组书记和工会副主席、工会干部任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下设新闻宣传报导组。同时并选派了具有一定电脑操作基础和有较高文字水平的同志负责信息化工作的网络管理及日常维护运作;由此完善了我会信息网络,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信息化工作组织有力、体系健全、职责明确。为切实推进信息公开、提高办事效率,我会建立健全了工会部门信息报送制度、信息工作会议制度、收发文制度、报送信息奖励机制等,在加快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实行长效管理,从而更好的从制度上规范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全面完善了部门信息化工作体系。
二、突出重点,确保全年各项信息化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我会继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计算机配置基本达到人手一台,并由专人负责,实现了所有非计算机的内部共享,满足了办公自动化对电脑的需求,为单位办公业务的电脑化、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配合区信息中心做好各项信息化工作,在全面实施公文无纸化传输和电子公文交换的第二年,我们能够按照区信息中心的要求,及时、准确、接收发送公文,在收到文件后及时签收、反馈、办理,使文件的处理以及上报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大大提高了效率。今年未出现延误接受、未及时发送回执等事件。基本能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底有总结的良好工作秩序。
三、资源共享,门户网站建设打开工会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区工会维权之窗”网页是我会的对外窗口,我会指定专人负责单位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做到每周更新,及时地对需公开的政务、工会信息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进行公开,方便我会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查询。开通网上下载功能,使得各基层工会干部的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在提高了我会内部的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支出和资源浪费的同时,与外部的交流和合作更有效率,与各基层工会干部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我会门户网站成为一个展示*区工会工作的重要窗口。今年5-11月份工会网累计共各类信息400余条,印发《工运之窗》4期,充分发挥了信息沟通反馈、宣传工会形象的作用,为我会信息化工作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加强学习,推动计算机在办公和业务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随着计算机局域网的建立,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迫在眉睫。为顺应形势,切实拓宽广大干部职工眼界,实现学习资源信息共享,我会建立了工会工作资料为主的学习资料信息库,信息库的学习资料主要以电子文档、图片和视频光盘为主,向全区干部职工提供借阅,有效地实现了信息化资源的集中和共享。同时组织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计算机操作应用和局域网共享使用的培训,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的很多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我会办公自动化的进程。
20*年,总体说来,我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基本完成了区信息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但与区信息中心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大部分工作人员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真正实现网络办公还有待时日;二是围绕门户网站栏目、内容合理设置而进行的网站改版工作需要尽快落实。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以发展的眼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不断巩固和提高信息化工作成果,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使之更好地为我会的发展服务、为*区的工运事业宣传添光彩。
2009年工会信息化工作安排: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信息中心的领导下,将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本会重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要将信息化建设工作开
展的好坏,作为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不断提高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明确适应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步伐,更好地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学习,强化培训。明年将结合我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要对全体工会干部,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进行信息化知识专项培训,不定期参加计算机培训班,组织开展计算机技能操作比赛,全面提高工会干部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