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的管理程序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变更的管理程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路变更程序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变更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工程变更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建设项目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及投资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和控制对实现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其实又以变更程序的制订尤为重要,设计、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并保持这些流程得到有效执行、控制和管理,对一个工程项目至关重要
一、变更在工程项目中客观存在
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每项工程的建设成本从开工之日起便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随着工程量及工期的变化,工程成本大多数都在不断变化,直到建成之日,才能形成定值。这是因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涉及的社会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因此工程变更在很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导致工程发生变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纳有如下方面的原因:
1.业主原因:工程规模、使用功能、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的变化,以及工期改变等合同内容的调整
2.设计原因:设计错漏、设计调整,或因自然因素及其他因素而进行的设计改变等
3.施工原因:因施工质量或安全需要变更施工方法、作业顺序和施工工艺等
4.监理原因:监理工程师出于工程协调和对工程目标控制有利的考虑,而提出的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的变更
5.合同原因:原订合同部分条款因客观条件变化,需要结合实际修正和补充
6.环境原因:不可预见自然因素和工程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工程变更
二、什么是工作流程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工作流程是指企业内部发生的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协调及顺序工作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工作流程是工作效率的源泉。流程决定效率,流程影响效益。好的工作流程能够使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工作良性开展,从而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转,相反地,差的工作流程则会问题频出,出现部门间、人员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等现象,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因此,设计、建立科学、严谨的工作流程并保持这些流程得到有效执行、控制和管理,对一个工程项目至关重要。
三、工作流程图的制作步骤
工作流程图有五个制作步骤:
1、目的分析:这一步是消除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其中应分析以下几方面:
实际做了什么?
为什么要做?
该环节是否真的必要?
应该做什么?
2、地点分析:尽可能合并相关的工作活动,其中应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在什么地方做这项活动?
为何在该处做?
可否在别处做?
应当在何处做?
3、顺序分析:尽可能使工作活动的顺序更为合理有效,其中应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何时做?
为何在此时做?
可否在其它时间做?
应当何时做?
4、人员分析:目的是分析人员匹配的合理性,其中应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谁做?
为何由此人做?
可否用其他人做?
应当由谁来做?
5、方法分析:目的在于简化操作,需要分析的问题有几个方面:
现在如何做?
为何这样做?
可否用其他方法做?
应当用什么方法来做?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消除工作过程中多余的工作环节、合并同类活动,使工作流程更为经济、合理和简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如何建立工程变更管理程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正确理解建立工程变更管理程序的目的
建立工程变更管理程序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规范工作流程,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2 明确工程变更管理程序适用范围
工程变更管理程序适用于建设工程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变更,包括影响工程造价的变更和不影响工程造价的变更。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
3 明确工程变更管理程序执行过程中的职责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承包人等各相关部门及人员负责贯彻执行管理程序。
4 确立工程变更管理程序的执行原则
1)逐级审批原则:建设单位对工程变更管理应实行逐级审批,各级人员依据管理程序、权限对变更提出的建议、方案等逐级审批。
2)及时性原则:建设单位的相关职责部门对工程变更指示原则上应在变更实施前填写申请上报批准,对现场特急事件可先口头请示,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变更实施后几个工作日内监理单位要补办变更申请。
3)完工计量确认原则:当工程变更指示涉及的工作内容完工后,建设单位职责部门和监理单位的工程师进行完工确认,对隐蔽工程,原则上应携同造价咨询部门的造价工程师共同现场见证或事后一周内提供影像、记录等资料于造价工程师,对于未能参与现场见证的部分,造价工程师应对事后提交的备查完工计量确认资料进行明确。
4)一单一算原则:原则上一个工程变更指示单应编制一份工程变更预算书,且对应一个工程合同,若变更指示单为不影响造价的签证或记录等,不需要编制预算书。
5)一月一清原则:每月月初,监理单位应就截止上月25日已完工且手续完备的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进行编制工程预算及编制预算汇总表,并报送建设单位工程成本控制部门备案。
6)原件结算原则:工程变更的结算要有齐备的、有效的原件作为结算的依据,如无原件,由承包人在复印件上加盖承包人公章并由承包人对复印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7)标准表格原则:所有的工程变更都必须使用规定的标准表格。
5 工程变更控制审批权限
为了能够使工程变更的控制不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可对工程变更控制设置审批权限。现在工程项目变更过程中,所有变更都要经过业主审批,但是业主审批时哪一级对什么范围内的变更有审批权也可以规定。例如工程部部长可对每次工程变更指示申请估算费用在20000元以内(含20000元)直接审批等。此部分建设单位可根据内部规定予以确定。
6更办理时间的规定
1)一般的工程变更指示申请表,应在建设单位完成签批后(包括口头批准),由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向承包人签发工程变更指示,承包人按收到的工程变更指示执行。变更程序应对提出申请及各部门的处理时间要求做出合理的时间规定。
2)应对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在工程变更指示内容完成进行完工计量确认的时间期限进行规定,并填制完工确认表。
7工程变更一般办理流程(例)
下面是某高速工程要求的工程变更流程:
该工程设计变更的分类: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三大类。其中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较大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以外的设计变更。一般设计变更分为以下三类:
A类一般设计变更:
单项设计变更引起工程费用调整超过50万元,但不超过100万元的;
B类一般设计变更:
单项设计变更引起工程费用调整超过10万元,但不超过50万元的。
C类一般设计变更:
单项设计变更引起工程费用调整在10万元以内。
附件3:
结语:
在实际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产生的形式及表现的形式呈现多样化,有些变更提出后无参照依据,有些部门责任不明确,变更迟迟得不到处理,工程不能及时竣工结算,有些基础资料不全,造成后期扯皮,形成不必要的矛盾。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区分工程变更的种类,对应制定不同的变更处理程序,采用合适的控制方法,建立专业管理组织及一整套完整的管理系统,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造价咨询单位各司其职,最终实现工程顺利推进,真正体现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建设项目管理,刘伊生,2008年,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公路工程国际招标文件范本(2009版)
篇2
作为一项可以促进我国民生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施工内容,水利施工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我国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人力。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的基本情况,从细节出发,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做好各个设计环节的设计变更,对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进行规范,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达到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不过,由于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方面刚刚起步,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在实际工程设计变更的过程充有比较多的问题存在,对于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设计变更来说,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措施中没有对相关的机制进行设定,没有设立明确的标准,导致无法限定不同类型的水利施工设计,设计变更的权限也不够明确,甚至还有一些工程利用这个漏洞对施工内容进行随意减少,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逃避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的经济审核,为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水利施工设计的变更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设计变更的约束不够严格,导致很多设计变更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制度,甚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会利用设计变更不对树立施工的审批制度进行履行,打着先建设后审批的起好,对已定事实进行随意建造,对水利工程后期的施工设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此外,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方面,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根据我国新颁布的工程建设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来看,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工程勘察和设计内容的变更统一进行了规定,但是没有明确规定出设计变更中一些重大范围修改的权限以及修改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这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划分设计变更的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设计变更,如此以来,工程的规模、任务和设计标准等方面因素会对工程的施工周期、工程的安全性等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对施工效益和投资力度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力度,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3]。2.1划分设计变更时需要遵循的相关原则(1)在对设计变更类型的等级进行划分时,需要将工程的投资、效益、功能、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进来,对于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施工内容,要先经过审批机构审批后,如果不会对工程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才可以将相关权限提供给项目管理机构。(2)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工程建设管理和设计变更类型要一一对应,要充分将所有管理层次的职能都发挥出来,充分将所有层次的权利和责任都体现出来,要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的成本,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3)从设计变更的界定标准来说,由于一些小型的水利施工单位设计变更的情况比较繁琐,可以利用大中型施工工程的设计变更分类方法来对一些方法进行规定。2.2重大设计变更的界定准则在对一些重大设计变更进行界定时,主要将《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作为分级的参考依据,对于一些概念比较透明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可以将其作为参考依据,通过将规模超标、设计超标作为主要的考虑因素,核心建筑和关键部分的施工方案之间影响了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是后期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投资的过程中,剔除所有没有超过规定标准的物价和政策[4]。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会对设计变更造成影响,例如征地移民等直接影响了单独界定的设计变更。
3提高设计变更管理的方法
3.1进行设计变更管理措施的制定在工程设计生产的过程中,设计变更对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政府部门要在充分考虑工程的基本情况后,开展设计变更,制定和设计变更对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程序,施工单位要和设计单位积极进行沟通,确保可以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防止施工现场有安全隐患出现。于此同时,施工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对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制定出可行的管理措施,控制好工程施工前期的质量,开展严格的基础建设管理,达到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3.2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的控制力度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勘测设计是开展工程建筑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基本措施,在勘测的过程中,勘察人员要提高控制质量的意识,确保勘测资金、勘测周期、勘察技术的合理性,提高工程基础工作的控制力度,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防止在设计过程中出现漏洞,业主要和设计单位积极进行沟通,对相关的工程施工标准进行严格执行,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力度,避免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3.3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变更力度由于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在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发展历史比较长,所以,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也比较健全。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参考相关的管理标准。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小型水利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一些细节的问题往往不够重视,所以,在开展设计变更时,需要提高管理力度,在设计中小型水库时,要根据施工工序对变更策略进行设计,为了保证变更设计的精准性,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变更。
4结语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水利工程产生的设计变更主要是指建设单位提出新的建设要求,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进行调整,或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产生了变化和其他一些自然因素变化造成的设计变更。
一、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特点
工程设计变更主要强调的是在工程最初设计以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和审核前提下,根据施工工程设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具体细节变化所作出的初步设计更改。这种工程设计变更的改变一般存在于工程招标时期、施工设计图设计时期以及具体施工阶段,既包含基础的工程规模和工程任务的更改,也强调工程施工等级、工程任务的布置实施、工程施工的结构尺寸和型式以及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施工设备、数量或是施工细节方案的更改。而从水利施工工程具体分析来讲,工程设计变更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基础水文、地质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条件的变化等等。
由于水利施工工程不同于其他施工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种类多、涉及范围广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水利施工工程的设计变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特点。从种类划分,水利施工工程一般分为引调水施工工程、堤防施工工程、灌溉施工工程、城市供水施工工程、水库施工工程、水土保持施工工程、河道治理施工工程等。每一类别的施工内容不仅从施工内容有所差别,对施工的质量以及投入的成本也有所差距,这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从规模上划分,水利施工工程一般根据施工规模的大小,分为大型水利施工工程、中型水利施工工程、小型水利施工工程。每一规模的施工方式以及施工管理程度都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大型和中型的水利施工工程更强调投入成本的巨大、施工工期的长度、施工设计的复杂和实际施工中的不确定因子过多等问题,更容易产生施工工程设计的变更。
二、水利施工设计变更分类
1、设计变更原则
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进行变更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水利工程的设计变更类型的确定要能够和施工管理体制相一致,在变更中充分发挥各管理层的作用,管理层充分发挥自身的责任和权力,对设计变更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进度。(2)在进行设计变更类型的确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变更对于工程的整体效益和工程总投资以及工程的预定工期,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对于其中产生的影响较大的变更要进行严格的审查。(3)在对设计变更进行界定时主要按照新建和改建的水利工程施工特点以及复杂程度,在小型的工程施工中可以遵循大型工程施工设计变更原则进行管理。
2、设计变更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的划分原则进行设计变更,为了保证分级管理的效果,可以将设计变更划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两种不同的形式,其分别是指施工规模、施工布局、施工布置、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施工技术等,其他的都属于一般设计变更的范畴。
3、重大设计变更判断标准
在进行重大设计变更的判断过程中主要对施工规模是否和初步设计标准相符合,重要施工环节布置和建筑方案是否对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工期产生影响以及施工投入是否满足施工预算。在进行界定的过程中主要是指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和施工任务、施工总体布局以及施工工程投资等。
三、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现状
水利施工工程作为我国一项经济工程、民生工程,对我国整体的建设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因此,对于水利施工工程建设,国家各方面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在建设水利施工工程的自身特点上,各级水利建设的有关部门和具体项目负责人,从细节出发,不断重视和关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现状,严抓各个设计环节的工程设计变更,切实规范和制定有关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做到安全生产、保质保量得完成建设目标。
但是,基于我国在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方面处于底子薄、发展弱、要求高、发展迅速、相关法律法规发展不完善等特点,导致我国在实际的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针对大中型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的分界标准以及设定机制,致使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很难界定,混淆设计变更的权限。一些建设工程更是利用此漏洞,随意增加或减少建设工程内容,以小报大,缩减建设成本,逃避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经济审核和质量审核,为整体的水利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2、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的项目管理不到位,设计变更的更改约束制度不严格,一些设计变更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造成一些水利施工部门借因设计变更而不严格履行水利施工工程的常规审批制度,打着“先建设,后审批”的旗号,任意建设,造成已定事实,为后期水利施工的设计更改带来了相当程度的难度。
3、我国对水利施工工程设计变更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认识和重视。依据国家在2000年颁布的《建设施工工程勘察的设计管理条例》,我国对于水利施工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内容变更以及工程勘察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但是针对于在设计变更中的重大修改范围、权限、内容以及界限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相当的具体实施细则,这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带来了难度。
四、加强设计变更管理的措施
1、加强勘测设计质量控制
在水利工程中的勘测设计是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有力措施。勘测设计单位要加大质量控制意识,保证勘测设计周期和资金、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加大对于工程基础工作的控制,进一步完善方案的设计,避免在设计中产生漏洞。设计单位要和业主以及建设单位进行有效地沟通。严格执行工程施工标准,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控制设计变更的产生。
2、制定相应的设计变更管理措施
在工程中产生的设计变更严重影响着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就需要政府部门在进行变更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参考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程序和管理措施。设计方要和施工方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杜绝施工现场出现施工安全隐患。同时各个建设部门和施工部门也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对工程的前期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实行严格的基建管理程序,从而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
3、加大对于中小型水利施工设计变更的管理
在大型的水利施工设计变更中由于其管理方法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备了相对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参照相应的管理规范。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中,小型的水利数量逐渐增多,而其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的特点,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对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忽略,因此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就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在中小型水库的设计变更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施工工序是定出设计变更策略,严格按照设计变更要求,保证设计变更报建的准确性。
结束语
总之,加强设计变更和签证工作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的体现。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变更性质、含义、审批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各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提高对工程变更的管理,最终实现工程顺利推进与投资控制相结合,真正体现项目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艳丽,李忠杰.浅析水利施工中的变更管理[J].民营科技,2011.
篇4
AP1000核电技术是我国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的新一代核电技术。在进行AP1000核电项目制造时,质量保证不但要满足国家核安全局的法律、法规和导则的要求,还要满足符合美国西屋公司(ASME标准)的一些质保要求,这就需要国内的设备制造厂对两个国家的质量保证要求融会贯通,编制符合这两种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保证大纲,以控制设备制造过程中的质量,使之满足合同、规范、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门1、2号机组和海阳1、2号机组的移动式过滤器吊装装置及废过滤器桶是我国针对AP1000核电技术研制的最早一批针对废过滤芯置换的设备,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操作人员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对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移动式过滤器吊装装置及废过滤器桶从设计到产品加工中质量控制的成功方法,剖析了在AP1000核电设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特点、要求和方法。
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设计过程的控制、设计变更的控制。
1.1设计过程的控制
为了保证移动式过滤器吊装装置及废过滤器桶设计过程的质量,所有的设计活动必须在经批准的质量保证体系下进行,以不断提升设计部门对质量管理文件的有效执行力度,彻底贯彻逐级的编审批制度,加强文件控制、设计验证及设计接口控制。
切实有效的执行设计审查制度,包括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查。在进行移动式过滤器吊装装置及废过滤器桶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内部审查,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合理问题。在设计的最终图纸生成后,将设计图纸报送工程公司进行外部审查,审查图纸是否达到了合同、技术规格书等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设计质量目标。
1.2设计变更的控制
设计变更的控制必须严格遵守质量管理程序的规定。西屋公司、国核工程公司、设计部门或者制造部门书面提出的变更申请,最终都需由设计部门处理并形成“变更通知单”,经逐级编审批后,成为有效实施文件。对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较多的设计变更,应对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进行升版。
2.制造阶段的质量控制
2.1技术交底
在设备开始制造前,设备制造部门的技术人员组织设计人员(必要时)、制造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会议,会议的过程需要由质量控制人员的见证,以利于后期的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2.2采购阶段的质量控制
核电站设备所用材料的质量对整个核电工程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所以必须重视起来。由于核电站设备的特殊性,核电设备所用材料在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和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都较高,所以材料采购方面的质量控制是核电设备制造中的重中之重。
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
2.2.1按照质量保证大纲和采购管理程序要求,首先采购文件必须由制造厂质量部门和工程公司进行审核,然后再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合格供方评价。合格供方的评价应从供方的规模、业绩、资质及信誉等方面进行评价。移动式过滤器吊装装置及废过滤器桶材料的采购都是在我院合格供方名录中采购的。
2.2.2材料进厂后必须对材料进行验收、审查。包括对其质量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和实体材料的规格尺寸、表面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核。另外对采购文件所规定的需要对重要零部件用材料进行复验的,还要送相关有资质的第三方部门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复验。对入厂检验或复验不合格的材料必须退换货处理。
2.3制造前工程公司对制造厂的质量保证检查
在制造开始之前,国核工程公司对制造前准备工作进行检查,这些检查包括:①人员资质的检查。移动式过滤器吊装装置及废过滤器桶的焊接人员与无损检验人员都是要符合ASME及相关标准要求的。②制造设备的检查。在制造前应保证所有的制造设备是完好无损并适用的,所有的监视、检验设备都是经过检定合格并且测量范围满足该设备的监视、检测要求的。③原材料准备情况的检查。检查原材料的到货情况,存储场地是否满足要求,所购买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④文件的检查。检查用于指导加工、检验的文件是否已编制完成并且是经过批准的,是否都是受控发放的。⑤设备的制造、试验环境的检查。如设备制造、试验的环境对不锈钢能否不受铁素体的污染,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是否满足试验的要求。
2.4设备加工中的质量控制
设备加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的实施来实现。设备制造中的质量计划由制造部门编制,报工程公司和业主单位选取质量见证点,见证点包括R点――书面见证点,W点――现场见证点,H点――停工待检点。制造部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工程公司、业主依据各自在质量计划上选取的见证的对制造的过程来进行控制,并督促制造部门对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尽可能把制造质量问题解决在制造过程中。对于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项,应按照预定的不符合项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3.记录的质量控制
记录是设备制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质量保证监查、追本溯源的重要依据,是经验反馈的重要载体。在设备设计阶段和制造阶段产生了非常庞大的质量记录,这些记录包括设计评审记录、设计输出记录(图纸,技术要求等)、设计变更单、文件发放单、质量计划、检验报告、试验报告、会议记录、不符合项报告等。对记录的质量控制就是必须保证这些记录是真实有效的,是易于查阅并受控的。
4.几点思考
篇5
[关键词] 市政工程 项目施工 安全内容 程序 任务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近些年来,市政工程项目数量激增,规模越来越大,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建设和施工单位的根本利益,因而抓好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方方面面,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和实施。对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情况必须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如对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等进行全程监管,对各参与方进行协调和约束)。如何有效地开展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设计、建设、施工和政府安全主管等部门都很关心的问题,需各方面团结协作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市政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状况
市政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的队伍也越来越多,其施工能力和水平相差甚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的管理及所采取的措施亦相差太远,因而质量和安全方面的隐患较多,其后果令人担忧。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有相当数量的施工队伍只注重对施工质量、进度和投入的人财物等方面进行监控,并没有真正把安全着为重要内容加以监控;不少施工项目中专职安全技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施工中因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据近几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中总伤亡人数的20%左右;建筑物倒塌、桥梁坍塌等事故常有发生。如2007年8月湖南凤凰在建的沱江大桥发生整体垮塌,造成64人遇难,22受伤;2009年6月上海闵行区莲花南路罗阳路口一幢13层在建的商品楼倒塌;2010年7月河南栾川伊河大桥垮塌(53人死亡,13人失踪);2012年6月辽宁抚顺月牙岛西跨河大桥在即将竣工时坍塌;杭州等几个城市在地铁施工中的坍塌事故等等。这类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极大。此类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基本建设规模快速扩大,城乡建筑增长过快;建筑市场不规范,监管不严(中标造价过低且抢工期,忽视质量和安全);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滞后(建设单位不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施工企业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无法实现对安全的“四全”监控);施工现场管理不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违规分包、转包、习惯性违章);政府行业监管存在管理漏洞等等。总之,此类事故的发生有施工质量问题,而更多的则是因施工过程中无视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所致。目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生产的形势并不乐观,要扭转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要牢固树立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将安全着为一项重要监控指标,并切实加大管理力度。施工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程序,要配备足够的专业安全技术人员和加大安全费用的投入,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优质和高效。
三、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就是把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全过程,其过程之复杂,涉及范围之广泛,考核指标的内容之繁多是不言而喻的;但其中有两个实质性的内容,即质量和安全。安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工程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安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安全目标监控的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应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组织施工,杜绝施工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冒险性,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有效的消除各类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杜绝或减少各类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使安全生产成为现实。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应根据各种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程序和内容。施工中安全管理的内容很多,但大体可归纳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控制和安全技术管理四个方面;从而分别对施工中的人、物和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在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五种关系(即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互保,安全与效益的兼顾)和坚持六项基本原则【抓生产同时抓安全;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在管理中发展提高】。施工前应编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及安全紧急预案,落实安全资金和安全器具。举办项目部全体成员(含民工、临时工等)参与的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要使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实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落实各分项工程、工序及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安全器具,要定期组织安全综合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等行为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四、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程序及措施
市政工程项目施工中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程序和措施十分重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程序能使施工中的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各工序均处于受控状态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问题。监控安全管理程序能有效地约束安全体系的运行,能保证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处于受控状态,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完成。工程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程序一般可分为招标、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四个阶段(招标阶段的工作在项目中标时亦已完成,不在赘述)。
施工准备阶段:安全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管理程序和安全预防措施;调查了解并掌握可能导致意外伤害事故和财产损失的各种因素,掌握“四新”技术的工艺要求;安全设施和器具应首先就位,并应检验其符合性。查验安全技术措施、自检体系及安全紧急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施工阶段:安全管理程序是在工程项目施工程序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点。安全技术人员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全体参与施工人员及相关方的职责,并进行全程监控。应核查各类有关安全生产文件的适宜性和施工现场安全组织体系的可操作性。查验“四新技术”是否经过有资质部门的鉴定和在应用时的安全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参与分项工程及各工序的安全交验和现场的各项安全检查。对擅自变更工程设计图纸,擅自替换或变更工程材料,使用没有合格证明的原材料,发现安全方面的异常后改进措施不符合要求等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工程项目的安全实施。
篇6
第一条为了规范“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按照《省年扶持“菜篮子”水产品生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县所有水产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二章项目的审批和上报、管理程序及部门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项目包括如下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
2、养殖设备装备水平建设。
3、档案渔业建设及技术培训。
第五条项目审批上报程序
1、项目审批上报程序包括项目申请、评议审查、上报省水产局批准三个主要环节。
2、项目申请:由项目实施单位自愿向县水务局提出申请。
3、评议审查:接到申请后,县水务局组织人员对申请内容进行核实,并对项目预测效果进行论证。
4、上报省水产局批准:县水务局评议审查合格后上报,经省水产局批准后,确定项目实施单位。
第六条项目管理程序
1、项目管理程序是指报经省水产局批准后,项目开始实施到项目完成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实施、中期检查、总结验收、评估等环节。
2、项目实施实行项目负责制,由项目实施单位组织项目的实施,水务局、财政局、项目实施地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等工作。
3、项目验收由项目实施单位组织自验,水务局、财政局、项目实施地镇人民政府参加,初验合格后由水务局、财政局上报省水产局、省财政厅或者省发改委,接受省级部门验收,需要接受农业部抽检的项目,由省级部门组织抽检验收。
第七条工程项目管理部门:
1、基础设施建设:由项目实施单位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对工程项目全权负责,进行统一管理,小组成员可根据项目需要由项目单位人员、项目实施地镇人民政府、财政局、水务局等单位人员组成。
2、养殖设备装备水平建设: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实施。
3、档案渔业建设及技术培训:由项目实施单位在水务局的指导下具体实施。
第三章项目工程管理
第八条项目工程管理是指项目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包括招投标管理、工程材料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资金与核算管理、竣工验收管理。
第九条招投标管理
一事一议、单位(或者群众)自筹资金、先建后补项目,可不实行招投标管理程序,采取项目实施单位自建的形式组织建设;其余项目按照县人民政府和县发改局的相关文件政策执行。
第十条招投标管理细则
按现行招标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工程材料采购管理
项目工程所需材料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付款。项目实行招投标的,材料采购也需实行招投标。具体事项由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第十二条施工管理
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施工现场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材料和工程项目的完整,保证项目施工按期完成。
第十三条施工管理内容
1、选择建筑施工单位后,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与施工单位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报水务局备案。
2、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派遣工程监督人员或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责令施工单位整改或返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要求。
3、项目工地所需材料实行进出库登记管理制度和材料采购验收制度。
4、项目工程开工后,必须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或设计图纸严格施工,现场确需变更的,需由项目实施单位请示水务局、项目实施地镇人民政府,现场确认后另行制定方案,施工单位按照另行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
篇7
【关键词】质量控制;监理程序;有效性
一、现场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监理细则的贯彻和施工工法的审查及产品质量过程控制上。施工前,由总监组织编写可操作性和可控性的监理实施细则,以指导现场监理人员的质量控制,并将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过程控制上。注重细则成为监理工作的操作指南、检查、监测的依据。通过培训、研讨、领悟,使监理人员都能依照细则控制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点和关键环节。同时通过对监理人员的考试和考核,推动监理实施细则的贯彻和落实,将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通过细则宣贯、考试和考核,提高了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考试不合格的人员组织重新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实施结果,使工程各单项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2、施工工法
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时,重点审查施工工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质量的保证性,为承包商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产品实物质量监控重点为过程控制。在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对施工环节监督管理做到该审查的审查、该检查的检查、该返工的返工、该报告的报告。控制方法做到该旁站的旁站,该巡视的巡视、该检验的检验、随时纠偏消除施工隐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一次验收合格或优良。监理资料质量坚持预控,按标准及公司“一次符合要求、每次追求更好”的质量目标进行填制和监督检查与管理,保证监理资料达到真实、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开工前编制出各单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并明确了各工序和单元工程的质量检验与评定表格式,组织承包商宣贯,按统一标准实施控制。
二、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工作程序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也是工程质量目标具体实现的过程。工程建设监理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每道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使工程质量的形成处于受控状态。施工阶段的监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基础上形成的,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就能使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在受控状态下才能把握住施工过程中活动脉搏,适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与验收。监理程序可归纳为三大类,其一,为运行管理程序,主要为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其二,为监理内部质量体系运行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及其传递途径;会议协调;各种监理业务处理程序;资料的分类、整编、归档、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建设各方的关系及其处理。这些程序运转直接影响监理工作质量,它是做好监理控制工作的内在因素,内在的根本保证。凡是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质量组织体系,质量体系的优劣除反映在人员素质、专业配套、组织结构运转、效果可衡量性外,重要一条就是组织可控性,可控性依赖信息传递畅通,信息传递、反馈的途径就是程序。内部可控程序无疑来自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体现命令源,责任与权限控制;横向保证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和信息流程。
其三,就是围绕监理任务落实制定的外在控制程序,包括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索赔、工程变更、施工分包队伍审批、竣工验收等程序,这些程序是监理控制程序的核心与关键,它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先后开展顺序和衔接,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同时这些控制程序都在相应的系统中制约了系统的行动,保证各个系统在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基本控制程序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三、水利工程加固除险全面监理
1、设计
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及时向施工单位签发设计文件,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法人报告。协助项目法人会同设计单位对重大技术问题和优化设计进行专题讨论。审核施工单位对设计文件的意见和建议,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研究,并督促设计单位尽快给予答复。代表项目法人审核按工程建设合同文件规定应由施工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保管所有设计文件及过程资料。
2、施工
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招标和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全面管理工程建设合同,就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资格进行审查批准。督促项目法人按工程建设合同的规定,落实必须提供的施工条件,检查工程施工单位的开工准备工作,并在检查与审查合格后签发工程开工令。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技术措施、作业规程、工艺试验成果、临建工程设计以及使用的原材料等。答复工程施工单位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工程进度控制:根据工程建设合同总进度计划,编制控制性进度目标和年度施工计划,并审查批准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实施进度计划和检查其实施情况。督促施工单位采取确实措施,实现合同的工期目标要求。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及时向项目法人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意见,经项目法人批准后,完成进度计划的调整。
篇8
【关键词】工程项目;专业化;分包管理
1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l)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
2)建筑工程项目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上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
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
2建筑市场向完善的专业化分包体系发展是必然趋势
1)建设市场竞争加剧,分工更趋专业化。建筑市场早已是卖方市场,夺标竞争激烈无比,利润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本专业的知识信息深度。市场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建筑市场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速度变快,顾客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2)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对大型建筑总承包企业来说,所面对的顾客要求具有良好的管理服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目前的建筑企业,为压低成本,不得不仍使用企业自有的机械设备和劳务队伍,一方面企业必须为这些付出资源低效使用的时间成本,一方面由于需要投人人力和精力来管理这些低端的生产资源,其管理水平和能力被拖住,不能提高。
3)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在大型的建筑企业中,由于项目直接面对顾客,对顾客的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的变化,能更敏锐的感觉和更深刻的理解,企业要想更快的了解变化,为顾客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必须更贴近顾客,减少中间层,以便信息能更快的传递,行动能更快的被理解被实施。
3分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3.1发包方式
就总包方内部而言,按发包方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组织发包两种方式:l)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分包发包方式。2)项目团队发包这是由项目团队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
3.2分包合同管理
按合同支付方式分类的合同类型有:l)总价合同,也称约定总价合同,一般是相当规模者按招标要求,与招标方达成一个总价,在总价格下完成合同规定内容。2)单价合同,估计工程量单价合同以估计的工程量为依据,投标者只填报单价,而计算出的合同的价格的发包方式。3)成本补偿合同,也叫成本加酬金合同,指业主在支付工程实际成本后,再按实现约定的方式支付给承包商管理费用及利润(酬金)。
项目分包合同准备包括下列内容:
分包计划一合同范围确定、询价(招投标)、合同谈判。形成合同文件。
l)分包计划由总包商拟出。
2)确定合同范围根据分包计划,便可对分包工程进行合同内容确定。
4)合同谈判一般要对以下几点进行深人的讨论和澄清:1)合同因合同范围一般由总承包方拟订,对总承包有利,分包商往往对合同范围要进行讨价还价。2)进一步明确变更的处理程序和办法、费用。3)甲乙方责任和义务。4)违约责任明确包括质量、工期等方面的惩罚规定。5)支付方式或条件,总包商要依靠合同谈判获得更有价值的价格,分包商也可通过谈判得到有利的合同支付条件。
5)形成合同文件。经过合同谈判,将谈判结果整理,双方签署认可,即形成正式的合同文件,合同文件一般包括:合同协议书,招标函、投标函、合同条件、业主要求、资料表、投标方施工技术方案和其他应该成为合同内容的文件。
3.3注意要点
合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实质是监督合同的执行情况,努力促使合同双方按合同要求认真完整地履行合同义务。合同执行阶段的管理须注意以下几点:l)不断明确和深化合同范围,项目也就正式进入了实施阶段,合同管理的目的是努力确保按要求履行合同,就体现在合同范围内。2)验收交接和缺陷修补。3)合同变更项目,变更必须发生,总分包双方应在工程开始之初就商定变更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并写人合同文件。4)合同支付应在合同签订时确定。5)风险和保险风险分担应在合同订立时确定,一般总包方在发包时将风险转移到分包商身上,但在执行合同时,分包商往往将一些风险向总包转移。6)索赔、争端和仲裁。
3.4程序化管理
建立合同文件管理系统是合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合同文件管理系统应有两方面的工作:合同文件的文档化管理、合同事件的程序化管理。
合同文件主要包括:招投标文件、正式合同文件、来往信函、会议纪要、各类支付款记录、变更文件、施工记录、财务报表、索赔文件、进度报表、开竣工文件、技术质量文件等。
合同事件程序化管理一般包括:合同前期管理程序、合同执行管理程序、变更控制管理程序、索赔程序等。
3.5分包生产过程管理
分包生产过程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l)质量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分包工程具有任务型工作的特点,它区别于工厂重复性作业的特点。认为传统的质量保证体系起源于工厂作业型的质量生产方式,并不适用于任务型的生产方式。
2)确定刚性化的目标。总包商必须与分包商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并能逐级分解,使分包商深刻理解,使目标能出现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3)总分包协调。项目总分包之间是由合同这一法律关系来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企业内部行政关系不同。在以下两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
对分包商的激励在分包合同中,事先要求分包商有义务将与总包或其他分包进行协调配合,说明可能需要配合的事件,并且分包商有权收取协调配合费。采用巧妙的支付手段来激励分包商工作。任务型工作需要施加高压力。
4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探讨
l)专业化程度更高,使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更精分化。
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方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
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程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会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对分包商的授权会增大,具体施工由分包商完成,分包商将趋于自我管理。
5结语
以上是在本人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分包管理方式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得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任何建筑企业都有增强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需求,专业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企业不会是大而全了,而是精而强了。这种趋势将使企业压缩规模,专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使用分包的形式,利用更有效的资源,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
篇9
【关键词】高校建设;基建管理;要点;分析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各个事业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给各大高校的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负荷。因此,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原有的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使得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部门也成为了高校运行发展的一部分。高校基础建设具有规模大、投资大、管理不便的特点,使得其在管理工作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以便基建任务顺利完成。本文针对高校基建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管理工作中的要点控制措施和注意事项,为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也为诸多高校的基建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帮助。
2、高校基建项目管理要点分析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管理需要从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内容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主要方向要把握到位,才是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始。因此,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也是如此,对管理模式、程序和内容进行主要的分析。
1)管理模式。通过对各大高校的基建管理部门的研究和经验探讨,我国高校自立基建部门对基建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基建工程的项目规模庞大、投资高、有时候任务重工期特别短的特点,这会使得管理需要消耗很大精力和人力物力去完成,而且相关的协调管理工作都会有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时间、地点、工程量、建设条件等等,都是导致管理失败、投资加大、浪费严重的后果。因此,发展新的管理模式是当前高校基建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
2)管理程序。任何建设项目需要进行立项、开工、验收等工作,都需要严格的审批和程序的过程,然而随着我国高校基建规模的日益扩大,伴随着一些施工程序、隐蔽工程验收、建设周期限制、劳动积聚的繁冗要求和不便,使得管理方面在走法律程序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施工许可证未办理就通过开工,立项、资金等都未落实就进行工程的后续工作,验收工程走过场,结算不严谨、审计不到位等问题,往往给后续的投入使用带来隐患。
3)管理内容。管理部门对项目的管理需要从立项、设计、施工、投入使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显然在这种自立门户的管理模式下,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得到及时的解决。我国高校基建项目的增多,带来各个施工企业的投标和后续的施工,有的企业投标走过场、走后门,施工不到位、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等都给建设项目带来隐患。设计方面设计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投资和施工,设计单位工作量大、设计时间短,在盲目增大安全系数的同时会带来不必要的投资,而有些设计经过优化会降低设计费用,这是对设计管理矛盾的一面,而设计的施工图质量往往影响施工单位的施工,会造成工程索赔等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另外,对项目风险的管理也要进行必要的考虑。
3、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要点控制探讨
1)重视高校基建管理模式。我国80年代进行基建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逐渐形成了工程指挥管理模式即甲方项目制管理模式和后续的设计施工总承包、设计采购总承包等管理模式。为此,要对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的研究调查之后进行确定,对项目的可研要进行咨询评估,评估完成之后再进行设计和施工单位的选择。同时要经过专业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需要专业的工程专业人员的经验和技术,保证工程质量。
2)规范高校基建管理程序。在基建项目的各个阶段,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控制。高阶段时期的任务就是要对项目的提出、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项目计划表、立项的批准等进行全面控制。通过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工程咨询,需要在项目的可行性、实用性、经济性、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预测,并做好项目的可研报告。对于项目的投资估算需要科学、严谨的进行,由于投资估算作为立项的基础和相关设计的基本依据,如果偏差太大,会影响到后续的决策、方案设计和经济可行性。因此,此项工作需要科学严谨的进行,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合理的计算、评价。
3)重视基建项目各个阶段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准备阶段的控制管理工作,包括征地、拆迁、监理单位、申请项目规划施工许可、招投标等等,重要的就是招投标工作,为此,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原则,符合相关的法律程序,并对招标的进程公开化、透明化,对投标单位进行公正的评标,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单位的能力、资质和相关业绩进行实际考察,避免出现资质与能力不符的情况。其次,对于设计阶段的工作管理,要从经济、技术和设计功能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重视设计图纸的监督审查,必要的设计需要进行专家评审和论证,对于限额设计需要充分的调研和考察,确保实现设计的经济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最后,对于施工阶段的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盒监督:要对设备、材料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材料进场、验收等需要甲乙双方共同参与;众多的隐蔽工程部位的质量监督要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控制设计的变更,做到不随便变更、变更需要实际报告,并及时的调整工艺方案;现场的签证需要真实性和准确性;竣工阶段的质量验收评定需要十分重视,预检、正式验收、审查结算这三个环节需要加强管理。
4)对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人员加强建设。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从业能力是一个项目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管理涉及到多个专业学科的整体配合,需要管理人员有广泛的知识能力和实践水平,因此,要进行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到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下要求:爱岗敬业、对工作任务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必备的从业能力;基建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要有耐心;丰富的工作实践经历和业务专业知识。
4、结束语
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因该项目的特殊性变得非常复杂和难以管理,且建设项目管理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此,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人员要针对高校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和难点进行重点考虑,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体系选择、管理程序的规范化、项目各个阶段的重视以及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水平上的培养,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由此作为出发点,重视上述要点的管理和控制,提高高校基建项目的管理水平,确保项目的合理进行。
参考文献:
[1]黄华平. 加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 企业导报.2011,(1)
[2]苏宜根. 高校基建管理难点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0,(11)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建筑业的投资越来越热,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说,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影响的是整个建筑行业的经济利益,对于市场经济下的其他行业也都有一定的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控制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病,比如招投标阶段存在人情工程、一味追求工程费用的行为,施工设计阶段存在技术和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行为等,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严重抑制了工程造价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给国家造成经济财产损失。
1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
造价的控制直接的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建筑企业应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充分发挥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作用,建立建设方主导各方积极参与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新模式,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投资效益,还关系着企业的可续发展。通常来说,建筑工程项目是一种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工程的施工周期长,资源消耗投资力度比较大,而如何利用最少的钱体现出最高的经济效益,就是工程造价控制所要做的工作。
2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对策
2.1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不完善。
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大多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没有推行限额设计,设计人员只重视方案和设计质量,忽略造价控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和概算编制能力欠缺,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概算偏差较大,给后期工程的资金运营造成较大影响,如果偏差过大会严重误导建设方的最初成本预判,给整个工程项目埋下巨大风险,所以建设方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提前介入,发挥其经济分析的优势,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既经济又技术可行的最终方案。
2.2施工阶段变更管理
施工中由于多种原因,难免出现变更签证,变更方案没有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而随意确定变更方案,造成变更金额较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内容多、涉及的专业多,是造价控制的难点。在施工阶段还可能因为图纸会审、设计修改和变更、现场签证、暂估价材料认证等增加造价费用,我们必须严格控制上述不合理费用的发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2.3造价管理人员偏少。
有的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偏少甚至没有,项目前期投标工作大多集中在公司经营部门,施工阶段规模不是很大的项目就没有派驻造价人员,在工程建设中缺乏造价管理人员参与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对整个项目的动态投资缺乏控制,会产生诸多浪费,公司造价部门信息渠道不通,进而造成对工程中产生的经济洽商反应迟缓,延误最佳最合理的洽商确认时机,甚至遗漏经济洽商的办理,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4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工程竣工之后,部分建设单位只是简单的在施工图上盖上竣工章作为竣工图,却忽视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将设计变更内容和工程量反映到竣工图中,这种工作上的疏忽很容易导致结算时将竣工图工程量和变更签证工程量重复计取,进而导致建设单位经济利益受损。
3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需要注意的几个主要方面
3.1在施工方与建设方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的经营管理人员要积极与技术人员、材料管理人员等建立良好的沟通,保持密切的联系,把经营管理放在整个工程的核心位置,把成本管理视为主要工程管理目标之一。
3.2 合同管理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对《合同法》引起高度的重视,要认识并理解其中的内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保证承包合同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相关经营部门人员要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避免出现权责不明,模糊,边缘内容出现,导致后期相互间的扯皮与纠缠不清。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方和建设方,都要意识到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合同签订,就不能够随意更改。所以,在施工方与建设方的签约阶段,一定要保证合同的公平合理性。
3.3施工及现场的造价管理
首先在材料的管理方面,材料费用大概占据整个工程造价的60%以上,因此抓好材料的管理是很关键的,要认识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规定,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在价格上要严格把关,同时严格监管避免采购到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应当让造价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大宗主要材料的库存量,及材料的消耗量。制定变更签证管理制度。
其次制定项目变更签证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明确变更签证中每个人的权限和职责,任何变更必须遵循制定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制度,保证变更办理的及时性,合理性,变更资料要准备齐全,如果需要附带经济洽商报价书的要保证报价真实准确。
3.4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
竣工结算整个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做好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竣工阶段要着重注意的就是做好竣工资料的整合,其中包括竣工图、结算书、会议纪要、往来书信等,全面开展工程洽商签证及预算增减账工作,对于工程材料价格详细核对认证。审核时要和原招投标文件对比,认真审核工程量的变化。作为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增加工程量应按合同及投标清单中已有的价格计算价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工程造价预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