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工程安全监管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拆除工程安全监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拆除工程安全监管

篇1

【关键词】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工业也由早期的分散性建设向集聚区集中发展,原来位于城区的工厂因规划搬迁需要进行拆除;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技术进步不断采用新的生产手段,常常需要对原建筑设施进行拆除或者改造,这类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项目总量巨大。工业建筑设施相对一般民用建筑,其类型复杂,通常包括民用房屋、生产厂房、桩基基础、工业管道、生产设备、电气设施以及附属构筑物等,其拆除工程安全技术问题比新建工程要复杂得多,具有劳动力密集、难度大、技术性要求高、安全危险性高的特点。近年来,各地各种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安全事故频发,有资料显示,建筑拆除工程安全事故 占到全国建筑业重大事故总起数的三分之一,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安全事故占绝大多数,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疏忽安全管理和技术控制。研究这类拆除工程全过程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方法极具意义,以下通过科学安全管理方法,针对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研讨不同阶段的安全管控内容。

【正文】

1 当前工业建筑拆除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

拆除工作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充分评估拆除工程施工作业风险,盲目施工极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综合近年来的拆除工程安全事故来看,总括存在以下类型安全风险问题:

1.1 拆除工程疏忽安全管理,例如承包给无资质施工单位拆除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完善或者不经论证;作业过程中缺少技术指导或者安全监护;对作业者不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等情况,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屡见不鲜。

1.2 拆除作业者没有系统分析整个建筑设施技术资料,对设施的静力体系掌握不清,盲目拆除,导致人员伤亡坍塌事故,此种安全风险最为常见。

1.3 拆除工程往往在有限的场地内作业,没有进行有效隔离或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拆除时造成相关联或者附件的设施损坏,甚至引发二次事故。

1.4 对于构筑物的使用状况缺少分析,原使用过危险化学品的建筑设施包括土壤,遗留的危险化学品给作业人员造成健康伤害甚至中毒死亡;例如2009年媒体报道位于杭州三里亭附近的杭州农药厂旧址,拆迁后的土壤中残留大量存在黄磷等农药成分,有毒气体弥散,甚至发生黄磷自燃产生白烟,影响周边人群中生命健康安全。

1.5 没有对使用设备设施、工业管道进行有效的安全处理后进行拆除或切割,可能会发生中毒、爆炸等安全事故。

1.6 使用素质不相适宜的人员进行作业,尤其是使用农民工,不经安全教育上岗、特殊作业无证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无证作业拆除电气设施极有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1.7 没有对拆下的设备或者可移动设备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例如2007年3月12日,上海拆迁位于浦东新区南码头路200号的上海溶剂厂废弃厂房过程中,由于钢筋砸中罐体发生液氯钢瓶泄漏事故。

1.8 没有对隐蔽工程(电线电缆、埋地管道等)采取安全措施,连同建筑物本体一同拆除,导致触电、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2010年7月28日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附近进行的拆迁作业现场,因施工挖断了丙烯管道造成丙烯泄漏,旁边的一私家车主启动车辆时产生明火引发爆炸。

1.9 其他安全风险问题,例如没有处理好既得利益这之间的关系,导致社会发生时而有之。

由此可见,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安全风险因素复杂繁多,主要体现在对拆除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够,过程安全管理控制不到位,缺少施工安全经验不科学地应用专业安全技术,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欠缺等。

2.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事前安全管理

2.1 拆除工程社会风险评估

城区规划改造而引起的工业建筑设施拆除工程往往会涉及到政府部门、原业主、拆除人等相关主体,拆除作业的实施应充分考虑社会影响风险,判断是否会引起周边业主的不满,相关利益人的协调和补偿是否到位,是否会存在对遗留潜在安全隐患的心理焦虑,是否与区域内同类的项目间存在明显的不公平,拆除施工作业是否有障碍或安全风险隐患,是否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等。工业园区建筑设施拆除是否会存在对周边工厂产生影响,尤其是相连的工业链式的生产集聚区,拆除施工可能会带来周边房屋的安全威胁,影响生产等情况。一旦引发成为社会事件,极有可能导致拆除工程不能如期进行。

规避社会安全风险应对周边环境和相关利益人做出全面的评估,依照现行法规制定合理的方案,针对相关利益方进行协调,做出有针对性、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让相关利益人拥有合法的知情权,及时签订相关的安全协议和经济合约。

2.2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风险评估

工业建筑设施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拆除工程安全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新建项目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区别。在拆除施工前,须对原始建筑图纸和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审查,依照拆除对象的现有状态进行安全技术风险评估,确定科学的拆除方案。评估内容包括:

2.2.1对照建筑设施的技术资料识别建筑设施的主体结构,分析静力系统,确定拆除程序,选择安全可行的拆除方法;

2.2.2 辨识建筑物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有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等情况,避免拆除时遗留危险物品对作业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包括是否存在土壤污染;

2.2.3 对照建筑设施竣工资料,查找隐蔽工程内容,确定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例如埋地管道、隐蔽电缆等设施;

2.2.4 设备设施的分布情况,采取合适的卸载方案;

2.2.5 考虑自然气候条件对拆除作业的影响,应准确判断气候对拆除中房屋的不利影响,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2.2.6 考虑拆除后的废墟清理作业方案。

根据评估的内容,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2.3选择符合资质的施工单位

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不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施工机具,往往安排没有专业能力的农民工采用土办法进行拆除作业,据资料显示,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承揽的建筑拆除事故起数占事故总起数的60%。选择符合资质的拆除作业施工单位尤为必要,在选择前应充分考察施工单位的业绩和专业技术能力,并签订相应的安全协议,严禁分包转包给无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2.4 作业前安全培训教育管理

作业人员是拆除工程的作业执行者,当前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的施工企业具体施工作业人员主要由农 民工组成。这些人员往往没有经过基本的安全培训 ,不了解或不熟悉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拆除施工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又因缺乏管理 违章作业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整改。针对特定工程,应对拆除作业者做好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拆除管理方应监督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制定培训教育台帐。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Deng Huijun

Abstract: According to relevant report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rapid development, as construction companies for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in place, the number of security incidents is growing, not only to the families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brought great grief, for the enterpris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Therefore, to do construction work at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s currently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a brief analysis, poin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measures in the hope for the safety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to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site;Safety supervision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环境比较复杂,因而其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的排除,将会给施工企业和人员造成巨大的损失。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管,规范相关的施工安全制度,建立保障施工安全的机制,健全相关的安全设施,对于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问题,并将其解决,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通过安全监管还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从而及时的将其排除。总之,通过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施工企业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人员也能够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效率,减少了企业额外损失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企业在同行中的信誉,对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管的几点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制度

施工单位应该根据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特点,明确而施工现场安全工作的防治目标,从而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并将安全目标分配到不同的基层,保证每层都得到较好的落实。另外,建立有效的安全施工制度,并保证其得到有效的实施。在日常的施工安全监管中,加强安全制度的监管,对于没有建立安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单位不办理安全监督。对于安全检验合格的单位也要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敦促建筑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让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另一方面,建立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将施工安全落实到岗位,从而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建筑企业应建立一套从经理到下面各级人员的安全制度,通过一级对一级签订安全生产的责任书,确定每一个人的安全责任。

2、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因此,在施工中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教育。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后,项目安全负责人员必须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杜绝空谈的款式内容,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操作的书面考试,根据考试登记工作人员档案,配发安全合格证书,要求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其次,进行班前教育。项目负责人堆当天的施工内容和容易出现的安全因素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分配给当日安全值班人员实施。通过每天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的讲解,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最后,进行季节性教育。相符安全负责人员根据季节的变化组织对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教育,主要包括雨天施工、暑期高温施工及冬季寒冷天气施工的安全施工等,并登记教育内容,分发给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比较醒目的地方挂“安全第一”的横幅,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重安全操作。

3、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安全隐患也比较多,因此,工程负责人员因该充分的认识这些存在的隐患,做好相关隐患的防护措施。项目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对施工现场的运输通道、电路布置、机械设备和各种工地办公设施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安全,保证符合安全要求。施工现场周围用防护网等与外界隔离,入口处防治标示,进行一些安全的忠告。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应按照规定的高度,不同材料间距保持在50CM以上,对于一些带有钉子的材料应将钉子拔出或砸弯后进行放置,减少因施工人员疏忽造成的安全问题,有毒材料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建筑单位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设施的完整性。各种安全网、洞口盖板、防护罩、限制保险装置和护栏等都必须齐全且有效,施工人员不能擅自移动或拆除,因施工需要临时拆除后要及时还原,确保安全设施的完整性。

4、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加强施工安全监管

一些建筑企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其原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就是没有有效的安全监管机构,从而缺乏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的监管,因此,要达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建筑企业要对其高度的重视,成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专门负责施工现场各种安全措施和施工人员的施工转狂,对于安全设备缺乏的单位进行严格的处罚。一次同时,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安全素质,因此,对于监管人员的选择,建筑企业可以从外界进行招聘,也可以在企业内部选择一定的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施工监管的培训,最终通过一支高素质的人员完成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工作质量的体现,同时对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也是十分有利的。建筑项目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担负着确保施工安全这一责任。在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同时,让建筑企业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是每个建筑企业都想得到的,因此,做好施工安全工作,是这些建筑企业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陈卫星.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6)

2、邹宏新,陈荣袱.安全管理及其应用研究[J].管理学报.2007(02)

3、郭秋生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090

篇3

关键词:三个转移 工程质量 安全监管水平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它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日渐形成,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挑战。我认为,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的挑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实现“三个转移”。

一、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房屋建筑又注重建设领域其他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拓展监管的广度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些地方只注重对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忽视了市政工程、开发区工程以及园林建设、城市道路、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就成为了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去年长沙黑石铺车站事故,就是由于该工程没有及时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受监手续,致使工程没有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而施工单位在质量安全保障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最终酿成重大责任事故。鉴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管是办了手续还是没办手续的,都无一例外应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开掘监管的深度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等的划分越来越具体,使建设监管难度越来越大,衡阳衡州市场“11.3”事故和常德桥南市场“12.21”事故的发生,充分说明只注重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而忽视建设工程全过程监管是极其危险的。

所谓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产权登记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衡阳衡州市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工,而更为严重的是其开发商私下雇请有关人员擅自设计、施工,并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在未经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情况下擅自投入使用。因此,要遏制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监管。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三、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二是要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三是要建立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工程保险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措施,通过工程保险的引入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诚信建设。

四是要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目前,工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工程建设的造型、结构类型、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突破原有技术标准的超高、超常、超深的结构,并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它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日渐形成,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以及当前建筑工程普遍存在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项目部人员配备不到位,工程质量通病(屋面、卫生间、墙面渗水,墙体与砼结合处开裂)和安全生产投入不足。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必须须实现“三个转移”。

一、从单纯注重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转移到注重建设领域所有建设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拓展监管的广度。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只注重对房屋建筑、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未注重园区工程以及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易成为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只要是在政府所管辖行政区域的工程项目,不管是办了手续还是没办手续的,都无一例外应依法纳入监管范围。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二、从单纯注重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监管,转移到既注重施工现场又注重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开掘监管的深度。

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

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

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推广使用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三、从单纯注重监管行为,转移到既注重监管行为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加大监管的力度。

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一是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二是要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篇5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严峻形势,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过扎实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筑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网、监督网、保障网,积极预防和有效遏制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确保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住建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三、检查内容

㈠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是否层层落实到一线、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落实到每一名干部职工,是否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安全科技应用推广、教育培训、持证上岗、应急管理、职业危害防治等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是否落到实处。

㈡重点区域专项整治

⒈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整治。整治内容是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人货两用电梯等起重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情况。重点是起重设备装拆方案、塔吊基础、各种起重机械的安装、顶升环节、使用中的安全装置及安装队伍资质和操作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整治(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重点是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坑放坡、边坡支护、基坑边沿临时设施距离及物料堆放等是否达到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案、支撑体系的基础、支撑体系所用材料的材质及搭设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是否达到国家规范标准的要求;工具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外挂防护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使用及安全管理,以及高处作业安全防护、“三宝”的使用、洞口临边防护等是否达到国家规范标准要求,严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等事故。

⒊“一区四园”工程管理。“一区四园”工程管理职能部门落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各类开发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专项检查的通知》和我局《关于“一区四园”建设工程安全监管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泰住建〔2013〕68号)工作要求情况。

⒋房屋拆除的专项管理。建设单位是否具备房屋拆迁许可证,施工单位是否具有资质,是否签订房屋拆除施工合同;房屋拆除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经监理单位确认;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现场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是否具备拟拆除房屋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的说明;施工作业人员人是否办理身意外伤害保险;施工现场周围是否设置了不低于高度2.2米的遮挡围墙或者硬质遮挡围护。施工单位是否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设置施工单位告示牌、房屋拆除安全生产牌和文明施工牌,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和监督投诉电话等内容;是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划定施工危险区域,拆除工程施工前,是否对沿道路两侧和居民住宅区周围的拆除房屋使用脚手架和密目网进行封闭围护,在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夜间作业是否设置警示灯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

㈢“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⒈非法违法行为

⑴建设工程项目不办理施工许可等法定建设手续,擅自开工的。

⑵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的;无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施工活动的;违法分包、转包工程,托管、代管、挂靠的。

⑶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的。

⑷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监理单位等责任主体,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检查整改通知,不认真落实的。

⒉违规违章行为

⑴未建立安全组织机构,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人员的。

⑵项目经理、项目总监、专职安全人员长期脱岗,未严格执行施工现场负责人带班制度的。

⑶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到位的。

⑷临时用电未按有关规范编制方案和实施的。

⑸安全防护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

⑹未建立消防组织,未按规定配备消防设备、设施的。

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查、论证、实施及验收各环节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行为

⑴高支模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未按规定进行模板支撑系统搭设、验收及使用,混凝土浇筑作业顺序不合理,所采用的钢管、扣件等配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⑵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安装、拆除、验收、使用和维修保养等各环节不符合有关规定及技术标准规范要求。

⑶深基坑工程未按照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土方开挖、基坑支护、临边防护、变形监测等。

⑷脚手架工程的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安全技术交底无针对性,脚手架搭设、验收、使用和安全防护不满足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要求,所采用的钢管、扣件等配件不满足设计要求。

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降低行为

⑴安全生产许可证过期从事施工的。

⑵企业资质等级、增项发生变化后安全相关人员配备不足的。

⑶安全生产制度、机构未健立健全的。

⑷施工现场存在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等行为的。

㈣安全事故查处

按照“四不放过”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事故调查。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尤其是对责任企业和人员的处罚。认真落实省住建厅《关于加强全省建筑安全生产责任追究若干意见的通知》(苏建质安〔2011〕847号),通过严厉处罚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切实起到震慑和警示作用,提高安全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㈤汛期隐患排查

⒈施工现场排水。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规划和设计排水方案及设施,利用自然地形确定合理排水方向;指定专人负责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⒉边坡基坑支护。及时清除沟边多余弃土,减轻坡顶压力;雨后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加大对基坑周边的监控,配备足够的潜水泵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

⒊脚手架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立杆底端周围应设置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浸泡脚手架;悬挑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要有加固措施,将架体与建筑物按照架体的高度设置连接件或拉结措施。

⒋施工临时用电。施工现场落实临时用电的各项安全措施;检查各类临时用电线路有无漏电、腐蚀、松动等现象;现场电气设备的接零、接地保护措施是否牢靠,漏电保护装置是否灵敏,电线绝缘接头是否良好。

⒌宿舍、办公室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在大风、大雨前应整修加固;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汛情期间应设专人负责,实行昼夜值班,遇有险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⒍临时围墙。位于学校、集贸市场、城区人行路边等人口密集地段的施工现场临时围墙,存在不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除险加固措施,对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要坚决予以拆除。

四、方法步骤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以“一区四园”、乡镇(街道)工程管理职能部门、施工企业、监理企业自查为主。各地、各单位应根据建筑施工安全工作特点,加大明查暗访和重点督查的力度,切实排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具体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㈠企业自查自纠与上级督查相结合阶段(6月17日-8月10日)。“一区四园”、乡镇(街道)工程管理职能部门、市建设工程安全监察站要督促(查)各施工、监理单位根据安全生产大检查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迅速动员部署,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治理纠正非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排查出的问题要逐一登记,建档立案,落实整改。各施工单位要认真填写《安全生产大检查企业自查表》(附件1),由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于8月9日前同时报送所属园区、乡镇(街道)和市建设工程安全监察站。

㈡安全检查督查与严格执法相结合阶段(8月11日-8月31日)。我局将依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监管检查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坚持“零容忍”现场作出处理,并跟踪督查整改。

㈢巡查与抽查相结合阶段(9月1日-9月30日)。我局将组成安全专项检查组,采取抽查、巡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所辖企业(项目部)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隐患整改情况。在此期间,各单位要做好迎接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督查准备。

㈣推动整改与标准化创建相结合阶段(6月17日-9月30日)。强化督查督办,落实整改责任,确保安全事故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推动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和标准化创建工作。

五、工作要求

㈠强化组织领导。“一区四园”、乡镇(街道)工程管理职能部门,各施工、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区、单位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宣传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本次大检查的目的、要求和内容传达到所辖企业和项目负责人。施工和监理单位要结合企业特点深化完善本单位检查方案,并落实到每个施工现场,督促各项目部严格按要求进行自查和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㈡强化教育培训。加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安全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现场工人的培训教育,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增强从业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篇6

Abstract: Construction safe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 this paper, construction security accidents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ccidents.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construction safety;accid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02-01

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分析

1.1 事故类别2009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主要涉及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等类型,这些事故类型的死亡人数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53.10%、14.43%、10.57% 、6.72%和7.18%,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2.0%。

1.2 事故部位2009年,在临边洞口处作业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20.9%;在各类脚手架上作业死亡的人数占死亡总数的13.14%; 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9.67%;因安装、拆除塔吊死亡的人数占事故死亡总人数的8.08%;因土石方坍塌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5.66%:因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5.44%;因施工机具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6.72%。

1.3 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3.1 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按照法律和法规,建没主管部门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由于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导致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一足与有关部门沟通不力,事故处理不当,造成了很多同类事故在同一个地区经常发生,发生后又不能及时结案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和教育;二是部分建设丰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还未能落实在行动上。三是对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村镇建设工程以及房屋拆除工程,管理体制科学,存在监管肓区。

1.3.2 安全技术规范在施工中未得到落实。2009年发生的三级以上事故中,有十多起事故是因为没能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有的是浇混凝土楼扳的模板支撑失稳事故,其楼板高度都超过了10m,未能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实施;有的虽按照规范的要求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了设计计算,但在具体施工时却把设计的中心受压立杆变成了承受由扣件传过来的载荷的偏心受压杆件,改变了传力系统,使立杆极易失稳;还有的属于脚手架工程事故,有些是在使用吊篮时,违规在吊篮两端设置保险绳,当动力钢丝绳断裂时无法控制吊篮坠落造成的。还有些触电事故也是因为未能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1.3.3 有章不循,冒险蛮干。有些工程项目对分项工程既不编写施工方案,也不做安全技术交底,有章不循,冒险蛮干。例如,标准明确规定,在不设置临时支撑时,不得采用挖墙角的方法拆除墙体,而实践中南于违反此项规定发生了许多墙体倒塌事故。

1.3.4 以包代管,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很多工程项目低价中标,中标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将程转包给低资质的企业。有的中标企业虽然成立了项目班子,但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分包单位为了抢工期、节约资金,一切从简,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投标而编制的,并不是用于指导施工。至于其他安全管理制度能免则免,不能免的走形式。

1.3.5 一线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当前,不论具有多高资质等级的施工企业中标,很多工程项目基本是由在劳务市场上招聘来的民工施工。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就连入场的三级教育也往往是走形式。特别是那些刚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工,他们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了解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能辨别危害和危险。还有些工程项目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使得建筑施工中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规、标准只停留在项目管理班子这一层,操作人员不了解或者不熟悉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又因缺乏管理,违章作业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事故隐患未能及时的发现和整改,造成事故的发生。

2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国家相关部门继续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针对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联系建筑业实际发展状况,与时俱进,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建筑市场,弥补法律漏洞,使执法单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2.2 建筑施工单位应完善安全监管机构,健全安全监管制度。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工地施工项目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以现场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从开工到竣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工作。建筑企业要组织制定本企业各岗位安全责任制,从管理层至工作层,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定期进行考核,指定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有效实施。

2.3 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企业要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企业必须定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

企业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和遵守本工种及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2.4 严禁施工企业挂靠施工,强制施工单位加强安全投入,增强安全防护措施。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政府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凡是挂靠、私自分包的工程一经查出,坚决严肃查处;开展群众举报制度,实行社会监督。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工程师审批,监理公司批准。特殊的施工部位,如:模板施工、吊装施工、深基坑开挖、脚手架施工及现场临时用电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工程师审核批准,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并加大检查和验收力度,确保技术上可行、安全上有保障。

篇7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我国基本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日益增多,工程技术风险、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日益突出,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日渐形成,给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挑战。我认为,要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的挑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拓展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当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一些地方只注重对房屋建筑质量安全的监管,忽视了市政工程、开发区工程以及园林建设、城市道路、旧房拆除等其他方面的监管;只注重履行了建设手续的项目监管,忽视了因为各种原因未办理手续的项目监管。无人监管的项目就成为了质量安全事故的高发区。去年长沙黑石铺车站事故,就是由于该工程没有及时办理施工许可和安全受监手续,致使工程没有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管,而施工单位在质量安全保障没有进行严格审查的情况下,擅自开工,最终酿成重大责任事故。要切实加强对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充实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主动出击,对那些监管的“盲区”和“空白地带”实施不同强度、不同深度的监管。而且越是规避监管的项目越要重点监管、重点查处。真正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体系,建立起覆盖全行业、全城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提高专业化水平

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等的划分越来越具体,使建设监管难度越来越大,要规范工程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程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质管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管。要督促建设单位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合同约定,按照谁投资,谁决策、l收益、谁承担风险和责任的原则,认真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要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做好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工作,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做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和规范,确保提供优质合格的建筑产品;鼓励施工企业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研究、开发、推广一批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技术措施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通过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证能力和安全生产水平;要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和社会力量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社会监督的制约作用。同时,要严格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关,从而把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全面引向深入。

3 加大监管力度

目前,建设工程监管通过采取日常巡查、随机抽查、告知性检查和强制性介入检查等监管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不仅仅靠监管,更重要的是要靠一套好的制度来保证,努力建立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引导,制度激励,制度约束,制度规范来保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

3.1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认真制定勘查、设计、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把企业是否具有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作为市场准入的必备条件,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规范和保障各方主体的权益。

3.2逐步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建立健全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市场信用制度,形成建设工程市场信用体系。在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各方责任主体的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建设工程市场责任主体信用档案,建立起建筑企业、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用档案,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质量和安全行为评价体系,对企业的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价,实现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企业资质实行动态管理的目标。

3.3建立建设工程保险制度。工程保险就是用市场的手段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措施,通过工程保险的引入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降低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也促进建设工程市场的诚信建设。

3.4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目前,工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工程建设的造型、结构类型、结构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很多突破原有技术标准的超高、超常、超深的结构,并伴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给工程建设带来重大质量安全问题。

4加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包括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和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两个方面。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的控制主要是指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的各因素进行控制。又可分为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条件控制。施工准备方面控制,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因素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效果控制主在实施步骤上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也就是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通过试验室测定其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整理,达到与标准对比条件。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产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符合给予认可签认。

5实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监控应分清主次,抓住关键,依靠完善质量体系和质量检查制度。

首先,确立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计划要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和质量检查制度。

其次,要设置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控制点设置原则,主要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大小、危害程度以及质量保证的难度大小而定。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就是生产和检验、材料、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是企业中最经常、最大量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质量目标的基本保证。

所谓建设全过程,就是事前、事中、事后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工程监理、质量安全监督、竣工验收备案、产权登记等所有建设程序和步骤。部分公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在没有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工,而更为严重的是其开发商私下雇请有关人员擅自设计、施工,并降低工程质量标准,在未经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的情况下擅自投入使用。因此,要遏制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监管。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很多城市的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纷纷涌现出来,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往往是人们所重点关注的对象,只有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才能正常的进行工程建设,也只有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福建.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设,2013(3).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城市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主体基本能够自觉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大多数工程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及法定建设程序情况较好,能充分重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工作,不断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主要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1 部分私营企业厂房和个人安置建房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违规施工现象仍然存在,质量安全未能全面纳入政府监管范围,存在较多质量安全隐患,且这类工程实际为业主自行组织施工,质量安全意识淡薄,在监管过程中不配合,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开展。原因分析:一是在片区改造拆迁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不是采用货币补偿或等面积安置房置换,而是允许拆迁户进行自建;二是为了经济发展、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的需要,大部分企业往往在办理建设工程用地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未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便直接开始自行组织厂房基建。

1.2 部分监理企业监理人员素质低,人员到位情况差,监理职责履行不力。原因分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监理收费较低,为节约成本、增加收入,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往往同时兼任多个工程项目的总监、专监或监理员,这样导致监理人员在多个工程项目之间奔跑,不能集中精力,相应的监理职责也就履行不到位。

1.3 基层质量安全管理干部职工人数偏少,专业不配套,接触新知识、新信息等渠道少,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策及措施

1.1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有利发展,实事求是,依法行政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置:对未经批准非法占地建设的工程,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拆除和处理;对检查发现违反法定基本建设程序在建工程,责令立即停建,限期进行整改;对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责令责任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并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与鉴定,该拆除的立即拆除,可加固后使用的工程应采取加固措施,待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继续使用。二是加强新建项目的监管。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并联审批”的作用,对投资建设项目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实施集中勘察、并联审批、综合验收,缩短审批时间;对建筑设计方案符合规划要求,且施工图设计文件经具备相应资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可采取“先上车后补票”的原则,边施工、边完善相关基建手续,同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应先期介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但工程建设竣工前必须补齐相关手续,否则不得给予办理验收竣工报备手续并严禁投入使用;对企业高层建筑可采取“桩基先行”的措施,即企业建设项目高层建筑工程在设计方案审定后、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前,经申请批准后可先期进行基桩工程施工,并提前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报监,好让监督机构提早介入。

篇9

关键词:桥梁工程 安全控制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多,桥梁数量也随之增加。而桥梁施工管理的严谨有序、节能降耗、有法可依、劳资双方的和谐对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与否在重要性上很有位置,具有普遍意义,对于一般的施工单位来说更是必修课。工程进度和质量是所有工程的重抓项目,公路桥梁建设工程中另一个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工程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行生产活动,贯彻“安全发展”、“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可见安全施工是工程建设中最让人关心的问题。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息息相关,质量松懈将引发质量安全事故,其损失和造成的维护也巨大。

一、我国桥梁事故发生的特点

桥梁工程有别于其它工程施工安全影响因素较多,危险系数也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大跨度、高桥墩的桥梁建设中,安全隐患到处存在。桥梁工程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其主要的安全事故特点表现如下。

(一)复杂性

受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复杂的特点影响,桥梁工程的危险因素也较为复杂,同一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所以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多样性,导致安全事故存在一破格的复杂性。

(二)严重性

在桥梁工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一般比较严重,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较大,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所以桥梁工程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不可轻视。

(三)多发性

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在不同阶段、不同作业环境下和不同的施工部位发生安全事故,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是桥梁工程安全事故的突出特点。

(四)可变性

在桥梁工程中许多安全隐患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它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和恶化,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要具有一定的危险意识。

二、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基坑开挖安全措施

基坑施工是桥梁施工的基础,不论是陆地桥梁还是海上桥梁的架设,都应该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基坑施工,设置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并提交施工规划书;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在使用吊车时应该保持在安全距离以内,在使用之前仔细的检查设备各部分是否完好;对于基坑施工后期的拆除工作应该在工程负责人监督下完成,一旦出现塌陷应该及时的撤离施工现场,保证自身的人身安全。

(二)加强施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桥梁工程施工的一线操作人员大多为农民工,他们大多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和安全方面的培训,安全意识差,操作水平低,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对象。所以桥梁施工单位应加强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尽管在这方面会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做好了安全管理工作也会减少相关安全事故损失带来的费用支出。安全教育培训可安排在雨天等不能施工作业的间歇期,这样还可减少对工期的影响,并使工人在雨天有事可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还可借助安全竞赛、现场安全标语、图片等形式,达到随时随地提醒注意安全,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生产自觉性的目的。此外,还应强化现场监督机制,以促进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施工企业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施工企业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应改变传统单一的静态的安全监管方式,要结合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建立桥梁工程施工建设全方位、全寿命周期的动态监管体系。另外,施工企业应加强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配合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展开全面的施工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真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工程安全高效的建设发展。

(四)加强施工现场设备及安全设施的管理

桥梁施工过程中常用到大型起吊设备等设施,这些设备设施的性能和质量往往会影响到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所以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关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也应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充分重视起吊过程的安全管理。施工企业还应经常性地对桥梁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校验,平时做好保养工作,减少由于安全设施损坏所导致的人员伤亡等事故的发生,达到安全防护目的,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五)制定完善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施工企业应根据《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相关安全技术条例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相关工程施工建设实践经验,建立完善系统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由项目经理直接担任组长。由现场施工技术员、安监员等共同组成。一旦施工现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立即启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扩大,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损失。

三、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门新的科学,桥梁施工安全问题更是五花八门,而且隐蔽复杂。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熟悉和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与科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许俊伟,肖亮.论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J].科技资讯. 2009(29)

[2] 王飞.论桥梁施工管理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J].科技资讯.2009(18)

[3] 钟志强,王友好.提升桥梁工程质量管理初探[J].项目管理技术. 2009(S1)

篇10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1 我国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现状

国家统计局了2014年国民经济各项数据,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7.67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20%。而据住建部通报,2014年1-12月,全国发生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共522起,造成死亡人数达648人,相较于2013年同期事故起数降1.14%及3.86%。其中2014年全年全国发生的房屋市政工程较大及以上事故共29起,死亡人数105人,较于2013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了4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同比分别上升16.00%及2.94%。频繁出现的各类安全事故,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人身伤害,也给施工企业、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2 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存在问题

2.1 安全意识薄弱

施工是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通过近几年频发的建筑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人的安全意识薄弱是引发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安全意识的薄弱性体现在这几方面:1)领导的重视不足,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2)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3)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薄弱;4)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2.2 建筑安全技术方面,安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

传统的手工操作,人为制约的因素很多,如操作人员的懈怠、疏忽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不仅要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增加了施工的成本,施工的效率和进度都会有所降低。而近年来,施工难度大、施工危险性大、科技技术含量高的工程增多,而我国建筑业安全科技相对落后,这些都对施工安全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2.3 建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2004施行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加强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规范国内建筑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相关的建筑法律法规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和缺陷,相对于建筑业发达国家,我国的建筑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差,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交叉和重复的问题。此外,建筑企业在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中,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往往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出现“真空”段,措施薄弱,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的管理工作也相当不规范。

2.4 安全监督部门监管不力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管工作的开展并未完全到位。主要体现在:1)主体责任尚未落实,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不清,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2)缺乏日产的监督管理制度及措施,对建筑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停留在突击性的大检查上;3)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足,资金不落实,手段落后,未能有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 建筑安全技术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强化安全意识

首先,将安全教育培训全面覆盖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其次,利用多媒体、报告演讲、案例分析及新兴的企业微信等多种形式,提升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最后,是要营造安全的环境氛围,个体的安全行为离不开现场的环境氛围,如果现场施工条件差、脚手架私搭乱设、材料设备随意堆放等,这些都会很容易降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因此,整齐摆放现场材料,清晰明确的安全标识,会潜移默化地使得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隐患和违规操作的行为。

3.2 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充分利用先进科研成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优良品质的重要保证。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推广使用自动化技术,合理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仅能极大降低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提升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工作,包括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的特点、危险点、危险源及其具体预防措施,相应地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应注意的安全事故,以及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避难和紧急救援措施等交底内容。

3.3 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除了国家部门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外,作为建筑企业,更多的是需要建立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1)制定安全控制目标,包括伤亡事故控制目标、安全达标目标、文明施工实现目标;2)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专业性强、危险性大的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制度,设备安装、拆除验收制度等;3)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考核等。

3.4 严格执行安全监督机制,保证监管到位,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可从这几方面展开:1)建立合理的建筑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合理的施工监管模式,如引进建筑安全生产评价中介组织机构,构建企业、社会中介组织、政府三级管理体制;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规范安全监管工作,实行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充实安全监管人员,制定标准规范的组织机构,保证监督检查的质量;3)建立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施工现场检验及评估情况、安全监督管理计划、依法检查资料及工程竣工查验等,都要进行归档处理,通过加强监督检查记录提升监督检查的效果。

4 结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应是企业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筑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时刻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围绕人的健康和安全是落实执行,只有将“以人为本”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始终,才能确保建筑企业真正做好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杜淑敏.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原因的诊断技术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