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的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管理硕士的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管理硕士的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5-03

一、引 言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有着多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前有工程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三个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涵盖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控制工程等17个工程领域。学校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行业科技进步、国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专业学位教育以在职人员不脱产攻读为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学位教育仅培养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的各项指导意见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经验,从2009年开始我校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层次的研讨和深入的思考。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学习期限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等影响培养质量的不利因素,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定细则

培养方案的设置应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符合专业学位培养的实际,还要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规律,特别是要体现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1]我校根据教育部文件的指导精神并结合多年来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该方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设置课程与学分要求、必修环节要求、学位论文要求、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1.培养目标和定位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定位有其自身的特色,因为它的生源特点和培养模式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也不同于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部在2009年[1]号文中明确指出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根据这一定位并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全日制工程硕士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要掌握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担负工程或管理工作的能力;同时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研究方向设置上,我校规定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所设方向应属于本学科领域,且密切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并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

2.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过去工程硕士多是在职培养,学生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的是学校组织短期的培训班,学生在学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或者学校在校外教学点组织学生学习。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一样采取的都是学生在校全日制学习的培养方式,由学校集中进行管理。因此根据教育部的指导文件,我校规定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为导师负责制,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三部分内容可以相互交叉。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课程学习要求在校内完成,原则上要求在0.75学年内修完全部课程学分;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位论文工作要结合工程实际,论文工作的有效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3.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课程学习是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课程的设置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背景上,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可以按照职业需求自成体系,同时授课内容还要不断加入该专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使之更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

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参照了学术型硕士的设置框架,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在课程总学分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压缩了理论课的学分,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学分。课程按一级学科设置,要求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学位课不低于17学分,实践环节5学分。每门课一般为1~3学分,每学分对应16学时。每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原则上不超过8门,专业选修课原则上不超过12门。

在授课方式上,要求学位课一般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选修课可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选修课采用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辅导研究生进行研讨或实践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要突出应用性,因此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较好理论水平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承担部分课程。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它贯穿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我校的专业实践要求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实习、实践形式可做多种安排,每个学科要制定出专业实践指导方案(大纲),供学生选择。学生撰写实习、实践报告,考核合格,获得相应学分。实践教学可按下列方式实施:①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实验课或以实验为主的专题课;②与学科应用技术相关的硬件、软件设计或机构设计;③在本学科实践教学基地或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践基地进行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实践教学。

4.论文要求及学位授予

全日制工程硕士论文的特点不同于学术型学位论文,它主要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设计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论文可以是研究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并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或实际管理课题,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企业诊断报告或高水平的案例分析报告。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能够从事技术应用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校学位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审核:①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论文是否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展;③论文中工艺、技术和设计的先进性和可行性;④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学位论文阶段可以根据导师的课题情况,在校或者企事业单位或学生拟就业的企业中完成。应聘请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应用研究经验的专家进行评阅,答辩委员会中应至少有一名来自企业或应用研究部门的同行专家。

学生满足相应的学分要求、完成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撰写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可以授予相应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三、质量监督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我校在招生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导师遴选、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

1.生源组织与选拔

生源质量是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目前由于社会对这一新生事物的认知度还较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生源质量整体不高。针对这一状况,我校重点在复试上下功夫。坚持注重能力,把考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复试采取理论基础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及较高理论水平的教授来进行命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领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设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将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考生选。既保证了生源质量,也为今后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是缺乏具有相当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3]为了确保优良的课程教学质量,我校要求各专业学院选择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授课质量高的教师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和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除部分基础课外,其他课程均由具有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担任。为了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提高教师的应用技术水平,我校同时还挑选一批综合素质高、学习和实践能力强、培养潜力大的中青年教师走进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将行业的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引入相应学科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校聘请了一批在企事业单位中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授课教师和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学生授课,同时负责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和完成论文研究期间的合作指导工作;并大力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学位教育,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从而最终形成本校授课教师、企业授课专家、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多方位、高水平师资团队。

3.校内外导师遴选与职责

导师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把握培养质量的主体。我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很多研究生导师承担着纵、横向科研课题,具备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良好条件。全日制工程硕士采用的是校企联合的双导师负责制,校内外导师的职责分工各有不同。校内导师为主导师,我校要求担任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工作经验且在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内有明确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已取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具有完成研究生培养工作所需的研究经费。校外导师为副导师,应从与我校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工程实践单位选聘,具有高级职称并与我校相关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有科研合作经历。取得了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在研的科研项目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能提供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学期间的科研费用和学校规定的生活补助。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论文期间,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食宿条件和一定的科研补助。在校内有明确且较固定的合作导师。

校内导师的职责是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订,负责拟定所指导学生的个人培养计划,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确定课题方向,组织并审查学生的论文选题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论文工作计划,指导科研论文工作,定期检查,严格保证培养计划的执行和完成。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部分的指导等。他们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指导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建立校院二级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保证。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专门化三个主要特征。

系统性是指有系统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机构,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网络,并且贯穿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管理、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针对性是指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的特殊规律,目的明确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与服务;专门化是指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由专门的机构与专职的人员负责,建立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与程序。

校研究生学院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学位授予等环节的实施与质量监控。各专业学院具体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的配备、工程实践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校研究生学院的培养办公室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各项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各专业学院主管院长负责,重要的问题由各专业学院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批准。

学校设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学院成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督导组,协助相关部门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监督,实施全方位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5.学位论文阶段

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是关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前者属于共性要求,后者注重个性培养。在论文标准上,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要有自己的规格、特点,不能照搬工学硕士的学位论文标准。[4]为了加强论文质量的考核和评价,我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论文选题由同行专家组成开题评审小组从论文选题的意义、工作量、技术难度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把关,强调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实际工程价值,力争解决企业存在的技术改造、产品提升等实际问题,从而保证选题的质量。在完成学位论文后,研究生学院对学位申请进行严格审核,对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在论文答辩阶段,聘请2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而且至少要有1名来自企业的同行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开会审议,通过后方能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6.实习基地建设

工程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如果工程实践环节缺失,工程硕士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特色;如果工程实践没有有效落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人才。[5]由于我校多年来坚持“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培养了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应用能力突出的毕业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很多杰出的校友走上了领导岗位。学校通过校友办公室与全国各地的校友密切联系,通过校友的大力协助,学校与东方电气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等多个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实践实习培养基地。企业在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管理模式及部分专业课教师的选聘等方面提供帮助;学校则为企业提供参与项目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模式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了校企双方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

四、结束语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出现改变了长期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实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其内在的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各个培养环节,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虞翔.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阶段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高职研究,2011(05):200~201

2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3 丁雪梅等.实施分类培养 构建应用型人才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