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的概念

篇1

关键词:历史建筑;青年社区;住宅;改造

Abstract:Urban youth consumer groups cannot be ignored in the real estate market, but actually there is little real residential products tailored for young people. For this phenomenon, we will discuss the residential design of the youth groups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Wuhan City Cotton Mill plant in this paper, and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youth community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historic buildings of the industrial class.

Keywords:historic buildings;youth community;residence;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U24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8-0074-02

1 引言

青年人是房地产市场中潜力巨大的成长性消费群体,他们对于居住的需求不断增大,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青年社区即为满足青年人居住需求而开发的面积紧凑、功能齐全的住宅,既满足了普通住宅的要求,又具备青年人的活动设施和青年人居氛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方式的应用,建筑和地区的功能、布局、基础设施随之提升,原有基础设施、土地使用的相容性、环境容量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导致许多历史建筑被遗留和废弃。历史建筑所代表的历史价值是无法替代和还原的:如地方历史、产业发展变迁;最原始的一段围墙、第一个车间、一个烟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载体。对这些建筑的再开发,尊重其历史价值和工业文化景观是必然趋势。

对于此类建筑和地区,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令其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并重新加以利用。它为城市更新发展中处于毫无价值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历史建筑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改造再利用能够使其场所精神得以保存和延续。针对于此,青年社区则成为了历史建筑改造的一个方向。

本文以基于武汉市国棉一厂工业厂房改造的青年社区的设计为例,从建筑功能的替换、建筑新老元素的协调、原有建筑空间和结构潜力的开发等方面来分析基于产业类历史建筑改造的青年社区的设计。

2 武汉市国棉一厂厂房的分析与评估

2.1 厂区历史

武汉国棉一厂是建国后武汉市成立的第一家国有棉纺厂。1880年,张之洞创设武昌铁政局,并选定大别山北(今龟山北麓)为汉阳铁厂厂址。1903年改名为汉阳兵工厂,厂房由德国人设计,全部厂房皆为砖木结构,铁皮瓦屋面。1951年在原铁厂遗址上建起了武汉国棉一厂。

2.2 区位现状

国棉一厂位于汉江南岸龟山北岸,西临月湖东临南岸嘴,汉江北岸汉口、南岸汉阳,东端汇入长江,靠近武汉市中心地带。这一地段主要为一些传统工业、仓储及居住用地,其中工业仓储用地占22%,主要企业有武钢机械修造厂、汉特种汽车制造厂、武汉市第二印染厂、824厂等。居住用地占23%,分布有汉南二村、汉南三村、汉南四村等小区以及武汉三中、晴川阁小学等教育机构。

2.3 结构与功能定位

厂区主要生产车间基本保持原状,现存的主要厂房为织布车间和纺纱车间,厂房是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柱距为6m的大空间。结构体系为牛腿柱上承现浇砼梁,屋面形式为典型纺织工业厂房的天窗承重的锯齿形屋面,如图1。

图 1-厂房现状

3 厂房改造与青年社区的设计

3.1建筑功能的替换

历史建筑所处的区位是影响其本身进行改造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地段潜力,营造新的功能需求。此地区周边虽分布多个小区,但青年人数众多,难以承担高额的房价,且普通住宅不能完全适应青年人的需求,更缺少青年人创业实现梦想的平台。因此,将厂房改造为青年社区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设计改造后的青年社区将办公与住宅相互融合,分为合租公寓、单身公寓和SOHO住宅。充分利用SOHO住宅模式的优势,将多数青年的工作问题在社区内解决,也为创业者提供实现梦想的平台。

对于SOHO住宅,根据创业人数和工作需求,将其分为以下类型:(1)创业型:利用原有厂房4个并列的6*6米空间,整合为一个独立空间。专为4-6人团队的公司设计,有独立的入户花园与室外休息平台。(2)自雇型:整合原有厂房2个联排的6*6m空间。专为2-3人团队打造,有独立的室内停车位。(3)在职型:为1-2人团队设计,充分利用了原有厂房6*6m的空间。设计者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净高与天窗采光,将夹层居住空间与一层工作空间分离,保证了私密性的需求,如图2所示。

针对于在外工作的青年人,合租公寓与单身公寓是很好的选择。合租公寓将原有厂房4个并列6*6m空间整合起来,可供6个青年人合租,室外的二层休息平台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空间。单身公寓则完全利用单个6*6m空间,拥有独立的厨房、书房和客厅,将单身青年的私人空间最大化,如图3所示。

3.2 建筑新老元素的协调

为了尊重原有建筑的历史风格,改造应该从形式和材料肌理上呼应原有建筑,以此达到新老元素的协调统一。

对于国棉一厂成片的横向肌理的厂房屋面,改造时我们顺应其肌理并适当竖向打断,在竖向打断处加建突出的基于原有形式的建筑,以凸显新的肌理,保证新老建筑肌理的对比与协调。同时,加建部分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与样式(包括轻型钢、清水混凝土与大面积玻璃),将历史与现代自然融合,产生出新旧交织的风格,使得改建后的青年社区具有历史时空感。

在青年社区的SOHO住宅和公寓中,新的结构依附于原有的梁柱结构,形成了新的户间承重墙与钢柱的支撑体系。新的结构从原有结构中生长出来,使得青年社区的住宅更加多元化,空间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组合形式中,新的建筑元素融入到原有建筑中,新旧之间相得益彰,如图4。

3.3 原有建筑空间和结构潜力的开发

挖掘原有历史建筑的空间和结构潜力,通过内部空间的功能替换,或对原有空间进行重组,从而为其找到新的合理可行的用途。

3.3.1尊重历史,结构形式的保留

原有厂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结构体系为牛腿柱上承现浇梁,屋面形式为典型纺织工业厂房的天窗承重的锯齿形屋面。对于其自身的改造,充分尊重旧有的建筑尺度、营造方式,原有厂房的外形和空间结构形式均未改变,最大化利用了原有结构。

3.3.2化整为零,功能空间的重构

我们利用原有6*6m的结构单元进行功能和空间的划分,采用水平划分的手法,在原有主体结构不改动的前提下,将原有建筑框架作为一个“支撑体”,水平方向增加墙体,使得开敞的空间转化为若干个小型空间,设计成为局部带有夹层的小单元的住宅,充分满足了青年人的居住需求。于此同时,由于对于建筑改动很小,建造成本也大大降低,减小了青年人的购房压力。

3.3.3基于改造,垂直方向的加建

在此厂房改造的设计中,根据青年社区的功能需求,需要有适当的服务性设施。依据功能与形式的对应关系,需要采用新的建筑形式区分原有建筑,凸显社区中区别于住宅的建筑功能。因此,我们选择在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垂直加建,从而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建筑面积,满足经济性和功能性需求。在打破了原有建筑的轮廓线的同时,形成了社区的一个视觉焦点,满足了青年人的需求,如图5。

图 2-三种类型的SOHO住宅

图 3-两种类型的青年公寓

图 4-新旧建筑元素的协调

图 5-垂直加建部分

4 结语

青年社区住宅是城市住房更新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如今的社会,青年群体的居住越来越受到关注。而随着社会对于文化资源的关注,基于建筑改造的建筑设计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基于历史建筑改造的青年社区既能满足青年人的居住和发展需求,又能保护与再利用旧有建筑,从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节约能源、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曹勇.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和住宅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3]郭琳琳.旧建筑再利用的场所精神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篇2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can not pursue a single economic objective, the enterprises should bear its own as a "social citizenship" responsibilities. Manifes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main building i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ry to clarify th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ommunity building on the basic theory momentum.

关键词:企业 社会责任 社区建设

Key words: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building

作者简介:

1雷鸣,(1987-)男,河南泌阳人,中南大学2009级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学

2张桂蓉,(1967-)女,湖南长沙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学,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

引言

社区建设,也称为社区发展,现在已成为现代国际思潮,也是我国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社区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城市社区服务工作普遍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而提出的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1]提出这个概念的目的,旨在以社区发展为切入点,全方位加强社区建设,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进入9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包揽的社会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于社会和社区,社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价值、功能等日益凸显,社区建设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会。目前,社会各界关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现在努力重点是如何更卓有成效的开展社区建设。经验显示,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种力量的参与。政府、居委会、驻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各种力量通力合作,在国内已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社区建设模式。这些典型的模式无一不是各种力量协同努力的结晶。在这些模式中,显而易见的是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及责任未能得到明确体现,因此,文章的关切是:对于企业作为一个在现在社会生活中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组织在社区建设中应该履行的责任进行理论分析,探讨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优势,进而更好地明确企业对社区建设的责任,探索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模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在文章语境中,社会责任的定义是:如果企业在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的前提下,还承担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就认为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2]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改革前的企业办社会并不是对等的。企业办社会,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的产物,企业不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经营单位,而且无视经营绩效,企业本身应具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等权利被政府取代导致以政代企;而政府的公共管理及服务职能却由企业遵照行政指令包揽下来;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支持社区发展,是在解脱社会事务的沉重负担以后,充分利用良好的社会和社区环境发展企业,积极参加必要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共建文明社区,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是企业与社区的一种新型关系。企业承担社区建设责任的方式或途径,主要以构建优良的社会公共关系、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建设的方式或途径进行。

二、我国当下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

社区是一定区域内的具有一些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大多以法定社区为操作单位。在当前语境中,实际确定社区实体所首选的标准是地域界限明显,至于成员归属感的强弱则是次要的。具体而言,社区在农村指的是行政村或自然村;在城市指的是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委员会辖区。[3]社区建设的实质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即使社区中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来共同建设社区。[4]社区建设要立足社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的建设和谐社区。

社区建设主体有政府、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以及社区的居委会等。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一大困境是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越位与缺位;居委会自身职责模糊不明;驻区企事业单位的缺位;社区组织的发展受到重重限制;社区居民漠视社区建设。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应当是指导、引导作用。目前社区建设中政府意志不可小觑,有时甚至越俎代庖,把本应该由社区组织承担的职责包揽于己身,没有放权给社区组织和基层居委会。另外,政府囿于计划体制下的观念,有时会限制社区组织的发展。社区建设资金等社区建设亟需的资源,由于基层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到位。

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基层的自治组织。但是居委会在产生之初就是作为国家权力在基层的延伸即政府的“腿”、“脚”等形象出现的。而且社区建设所需各种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等,居委会并不具备。同时,居委会的自治性质现在并未完全显现,居委会的各种工作对“上”负责的意味远甚于对“下”负责。这样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就不成为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重点,而完全是为了完成上级交付的行政任务。居委会角色的混淆势必导致社区建设步履维艰。

在改革开放之前,驻区企事业单位与社区基本上算是“一家人”,企业办社会成为一种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其时不存在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不在场。因为当时社区建设的所需资金等一些重要资源,社区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渠道就是驻区单位提供的资金。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驻区单位纷纷改制,国家为国企减负,提倡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在市场竞争中“轻装上阵”。同时国家又开始注重社区建设,但是凸显的问题是社区建设的各种资源从何处来?现在企事业单位的当务之急是分清以前的单位办社会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区别,企业要在新形势下参与社区建设,发挥企业的独特优势,以崭新的方式和形式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被广大社区建设成功的国家所证明,其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是由于政府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及对于培育社区组织没有经验等方面的原因,至此,我国社区组织发育缓慢,社区组织效能低下。社区组织的不健全,以及社区组织不能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导致社区组织对于社区居民缺乏吸引力,这样就产生恶性循环。社区组织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未能发挥明显作用,社区建设举步维艰也就在所难免了。

社区居民原先一直处于单位制之中,单位包揽了居民的绝大多数生活所需,导致居民只知单位,不知社区。当单位制趋于解体,社区建设大力发展之时,社区居民并未完全转变过来,保持着对社区建设漠视的惯性。目前,各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并不高,大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是退休的、下岗的等群体,作为居民中社区建设主体的青壮年群体大多依托在工作场所,而完全不理睬所住社区的建设及发展。社区建设的最主要的主体、社区建设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却完全漠视社区建设,由此可见社区建设的境况。

政府的力不从心、居委会的角色模糊、驻区单位的责任不明、社区组织的发育不良、居民的漠不关心等这些社区建设主体的集体边缘化,导致国家大力倡导并给予稳定基层社会厚望之责的社区建设未能如约而至,现在社区建设的困境迫切需要社区建设的各主体协作起来,各自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完成自己的职责。

三、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理论分析

从前面的社区建设主体的边缘化可以看出社区建设存在的些许困境。我们的关切是:企业参与社区建设有何优势?在社区建设中,企业何为?

(一)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理由及优势

企业的作用包括: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我国目前逐步走向成熟的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流通的直接承担者;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由于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作用重大,因此,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拥有和积累了许多资源,如人才、资金、先进管理方法等,这些资源皆可用于社区建设。

1.满足公众期望

从国际范围来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对企业的期待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人支持企业追求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目标。或许“社会”这个概念对一些企业来说显得飘渺,不如社区来得实在且可行。因此,企业参与社区建设也是社区居民对企业的期待。

2.增加长期利润

大多数研究业已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动不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利润。相反,有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可靠地获取较多的长期利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所带来的良好的社区关系和企业形象。

3.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与社区建设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所在社区的状况,这种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4.拥有资源

当前企业与社区相比,企业无疑拥有社区难以匹敌的财力资源、技术人员和管理才能等,企业从社会获得了集中资源,企业也因此理当承担社区建设的责任。[2]

(二)企业参与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公众期待、企业自身利益考虑以及企业确实拥有较多资源等优势使得企业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有所行动、有所作为。

社区生活本质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社区治理主体是包括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居民等的平等参与者;治理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治理规则是社区成员认同的社区规范;治理过程表现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互动行为的实体活动。社区治理主体的特征:多元性;平等性,强调各参与者是平等的,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明确界限。[5]

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单位,社区建设是一个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主体之间合作互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嵌入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状况是相互嵌入的。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政策扶持、公众支持、形象塑造、文化建设等无疑受到社区建设的影响;社区建设是各主体协调互动合作的过程,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建设主体,其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带来的不只是资金等物质资源,还包括企业的文化、现代经营理念等重要的无形资源。尤其是企业和社区建设在文化的相互渗透、嵌入方面,甚至可以说企业文化和社区优秀文化是相互型塑的。

四、结语

虽然目前关于社区建设的概念尚无一个包括政府官员、学者、社区居民各方共同认可的定义,但是社区建设的实践却已风生水起。社区建设不只是某一个主体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主体可以单凭一己之力搞好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场景中,企业在场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我国企业与社会责任的关系经历了企业完全办社会-企业剥离社会职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个阶段,而当前在改革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未免矫枉过正,导致大多企业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不能理解企业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自己的担当。企业参与社区建设初露端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企业自身的成熟,企业将会更自主的、积极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参与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 周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郑航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3

篇3

【关键词】城市居民 社区治理 居民参与

二战以后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逐渐引起各国理论界和政策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居民参与已成为社区建设的新主题新动力,而我国城市居民参与意识的淡薄和社区参与的缺乏已成为制约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没有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将缺乏持久的动力源泉。

1.社区参与的界定

学术界对于社区参与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参与行为和参与过程。社区参与的主体不仅包括社区居民,还包括社区建设的其他参与方,如政府、自治组织、中介组织、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等。狭义的社区参与就是指社区居民的参与。本文我们所说的社区参与,是指狭义的社区参与,即社区居民的参与。

2.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现状

对于当下居民对于社区事务参与情况的评判,一般根据以下准则:参与度、参与率、参与期间、促使参与的原因以及参与之后的作用。按照上面这些准则,就我国现在的社区参与情况展开了以下分析。

2.1社区居民自主参与不高,以被动式、动员式为主

现在,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通常是经过负责人员的动员和劝说下进行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碍于规定被迫参加的,真正主动的自发性质的参与行为则少之又少。

2.2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划推动力和社区自下而上的需求拉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区居民缺乏社区事务的参与热情,不能主动参与到社区活动当中等。

2.3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不深、形式不够丰富、目标层次也比较低

目前我国居民参与的主要是社会和文化类非政治事物,而对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参与明显不足,导致社区参与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

2.4参与主体不平衡,弱势群体参与多

在总体参与率不高的情况下,社区参与同时体现出参与主体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老年人、青少年、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参与多,而中青年、在职在岗人员参与少。

3.促进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

3.1重视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

重视满足社区居民的共同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以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物品的依赖程度,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为基础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由于解决这些问题符合绝大多数居民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可以使居民从中得到利益,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和塑造居民的社区意识。

3.2增强居民自主性参与社区活动的意识

采取宣传教育的方式,培育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并把如何增强居民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利能力作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激发并调动获利能力较低的那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3.3强化居民和社区之间彼此的利益关系

将居民和社区之间彼此的利益更加紧密的相连,培养居民自主性参与的意识。只有让居民感受到自身利益和社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才能够产生出对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因此,增强居民与社区利益关联度,使居民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主动参与社区事务。

3.4重视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效价即价值感

由于我国居民大多是被动式参与,如果想吸引更多的居民自主的参加到社区治理工作当中,就必须在工作开展的时候强调居民个人的存在感,让群众感受到自身工作所做出的贡献。

3.5控制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成本创造更多利益

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控制居民在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同时增加其收益,以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社区活动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给特定的活动或者人员一定的补助等方式降低社区居民参与的成本,同时通过多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解决急迫重要的问题来增加居民社区参与的收益。

3.6深化改革,促进居民利益社

虽然我国的单位体制已经解体,但在有些地区有些领域依然没有将这项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导致他们对于单位有较强的概念,反而对于社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提高这部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极性,就要促进单位的员工待遇逐渐的转向社区这一领域,减少单位员工对于单位所存在的依附感,实现群众和所在社区彼此利益相互关联的目的,激发其参与热情。

30年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止到目前已初具规模和框架,并涌现出许多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模式。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社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问题中尤以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足为最甚。本文我们仅从理性选择视角出发来探讨了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但是社区建设是一项全面的规模庞大的系统建设,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也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要走出参与不足的困境,建立完善的居民参与体系,让小区群众对社区建设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同时提升居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激发小区群众对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能力,就要从多方面着手,配合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社区内外部环境的建设以及有效的宣传教育,促进社区参与体系的改革,增强社区服务质量,推动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我国社区居民参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刚、王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5):53

[2]陈雅丽.社区参与: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j].党政干部论坛,2002,(11)

[3]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2010

[4]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王刚、罗峰.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j].浙江学刊,1999,(12)

[6]陈桂香、杨进军.成都市社区参与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271-272

[7]肖富群.居民社区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5):161

篇4

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抓手,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参与,投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为抓好安全社区建设,我局成立以农业局局长任组长的安全社区建设领导组,全面指导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二、责任到位,岗位到人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结合县安委会划分的安全社区分解任务,县农业局将安全社区责任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参与安全社区建设,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一)共同部分。按照县安委会的统一安排,各部门、单位要做好自身办公场所和管辖领域的安全工作,协助当地乡镇做好安全社区宣传动员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排除安全隐患,将安全宣传活动要融入安全社区建设概念和内容,组织单位本身及家属区、生活区等区域积极配合当地乡镇开展安全社区宣传和项目促进。

(二)县农业局。加强对农业安全、农机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督促对种植业可能造成的农药污染、病虫害等造成的次生灾害制定预案、制定措施进行干预;督促本级单位、下属单位及相关企业积极参与配合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三)县畜牧局。指导督促对养殖业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流行疾病等造成的次生灾害制定预案、制定措施进行干预;指导督促对畜牧业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流行疾病等造成的次生灾害制定预案、制定措施进行干预;督促本级单位、下属单位及相关企业积极参与配合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四)县农能办。对农村沼气使用进行安全使用宣传活动,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本级单位、下属单位及相关企业积极参与配合安全社区建设工作。

篇5

关键词:完善 农村社区建设 问题 功能 建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农村社区的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流动性增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农民就业方式、经营方式和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渴望像城里人那样,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改善,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去实现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便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一,就是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会议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和任务。这标志着我党已经意识到农村社区建设对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农村建设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以往的农村建设多是着眼于经济建设的某个领域,如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等等,并以此为重点寻求突破。而新农村建设则是以人为本,通过对农民生活条件、生产条件、农民生存环境和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善与发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新农村建设是从以往的强调农村经济建设转向现在的重视农村社会建设。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涵义和特点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共同的东西”的意思。1933 年, 等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 译成中文“社区”。后来它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城镇以外,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为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包括农村居民生活的自然区域环境,和在这些辖区内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活动的社会群体。《全国农村社区建设暨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情况》中指出:农村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 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农村居民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一个比自然村落、社队村组体制更具有弹性的制度平台。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生活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凝聚力、认同感。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切入点。

农村社区的特点:(1)农村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农村社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结构体系。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农村社区内反映出来,人们能够通过农村社区发现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现象,能够从农村社会生活中听到社区居民最真实的意愿。可以说,农村社会是由若干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所组成, 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从农村社区建设入手。(2)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村居民。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产生、存在的前提, 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 农村社区的建设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做为建设农村社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农村居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增加农村居民建设农村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农村居民满意的社会经济生活场所。(3)农村社区的基础性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一人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农田种植业发展的同时,林牧副渔和二三产业大规模发展。(4)农村社区中血缘、地缘关系发挥基础性作用,血亲、姻亲以及由于世世代代血亲姻亲关系形成的复杂网路,是农村社会关系的核心和联系纽带。同时邻里关系也是农村社区中重要的人际关系。(5)(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较低,聚居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人口聚居规模是衡量一个社区人口状况的主要指标。(6)农村社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家庭。农村家庭不仅担负着生育、赡养、消费、文化娱乐等项功能, 而且还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单位和农村组织的主要构成单位。家庭的最基本特征能够比较充分的满足农业活动提出的多项要求。

三、农村社区的功能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农村社区以亲缘和血缘为纽带,以居民为基础,在农村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农村社区的应具备如下功能:。首先是要具有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发挥着组织、协调、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等作用。农村社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展社区经济。如何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增加农村社区居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是社区发展经济的目的所在。发展经济,在搞好一般农业生产的同时,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培育和发展社区特色经济,不断壮大社区经济能力。二是具有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发挥着贯彻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各类社区组织,推进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等作用。三是具有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农村社区担负着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为农村社区组织具有维护本社区的治安秩序、调解民间纠纷、管理计划生育、维护社区的社会稳定等项功能农村社区文化。弘扬优秀农村传统文化,开展具有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并通过社区的道德约束和纪律约束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文化功能的具体要求。四是提供社会保障功能。农村社区是各种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环节。一般来说,农村社区的社会保障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利用社区集体资产向社区成员提供医疗、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邻里之间的互助也加强了社区的社保功能,成为农村社保的一支有力的辅助力量。

四、完善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考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农村社区建设概念,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进一步强调,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经历了探索、实践和逐步推进的过程。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地方政府也进行了很多边试点、边实践的积极探索。但是农村社区建设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在发展农村社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村社区理解不透彻、对社区与政府的关系搞不清楚、对农村社区建设缺乏系统认识、农村社区内部组织发展不足、农村社区人才缺乏、社区管理者后备力量不足等等。而造成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三个“不到位” 即思想认识不到位、资源整合不到位、建设资金不到位。(1)思想不到位表现在一是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长期性认识不足。有一些部门领导热衷于进社区挂牌子、向社区下任务, 而没有从固本强基的高度来正确看待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二是对农村社区的工作职责认识不清,部分农村社区干部的观念和工作方法还没有从原来的村委会的工作方式转换到为社区居民服务上来,仍把社区居委会视为一级单纯的政府组织进行管理;三是居民对农村社区概念的认识模糊,对农村社区没有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未能从“单位人”真正转化成“社区人”。(2)资源整合不到位,表现在“村改居”后,社区居委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却未被赋予相应的权利,致使责权不一致;社区居委会只负责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不能建立经营组织,充实开支;责权的不一致使社区居委会工作的开展受到资金的限制。(3)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缺乏庞大的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普遍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所需资金主要靠村集体自筹。农村社区发展所需经费紧张,无法满足正常运转需要。资金缺乏导致社区发展内容难以拓展、水平难以提高,社区发展的服务供给滞后于居民的需求。

从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 民政部提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应当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 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提升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功能,健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提升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按照以上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视增收为核心

以经济建设为核心,全面发展农村的经济, 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打下坚固的地基。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结合本地实际,搞好搞活农村经济。将推进农村改革和调整农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稳步发展, 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一步改善乡村的整体治理结构,加强公共服务。使农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完善,使农民越来越具有幸福感。

2.统一农村社区规划与布局

做好农村社区的整体规划与布局, 既能节约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土地,既能促进生产发展,又能达到村容整洁的目的。因此要制定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该体系应该对各个项目所要达到的数量和质量标准做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做到合理布局,着重搞好生产力、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的分布规划建设。

3.多渠道保证资金供应,完善新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不足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应该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既要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自力更生相结合,也要坚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社会参与、政府引导, 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努力完善新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统一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这一中心可以集警务室, 医务室, 学习室和娱乐室为一体。让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功能多元化,多功能化。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城市的生活。

4.以村民为主体建设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建立一批志愿者为骨干,群众广泛参与的庞大“集合体”,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村民,没有村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就将成为一句空话。要从加强宣传着手,以唤醒群众的社区意识,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广大村民认识社区,明确社区建设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方法。要用共同利益的红线将群众与农村社区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使群众眼见为实,亲身感受到农村社区建设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只有他们感到社区与自己息息相关,才会有参与的积极性。

5.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 政府依法行政与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只有让村民广泛参与村民自治,依法行使属于自己的民利,村民自治活动才能显现出生机和活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治。将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进行有机结合, 才能深化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提升基层民主政治水平。借助这两者的结合,广泛宣传和发动广大村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使自治内容不断充实、自治形式更为多样。

6.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农村的村级自治组织干部会随着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得到了优化。但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针对这种情况, 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

参考文献

[1]. 政府工作报告[N]. 人民日报,2008、2009、2010、2011、2012.

[2]巩村磊.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区发展[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

[3]段炼.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2).

[4]詹成付.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讲义[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5]袁方成.两型社区: 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J]. 探索,2010,(01).

篇6

[关键词]智慧社区;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86 ― 02

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再到“智慧社区”,“智慧”一词逐渐占据了城市治理理念的核心一角。社区是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实现城市社会整合的普遍形式。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成熟度,而智慧社区的建设将会成为改善我国社区治理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智慧社区及其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智慧社区的含义

智慧社区一词最早源自1998年美国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概念。国外对于智慧社区的研究是作为智慧城市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其中以IBM给出的智慧城市定义为主流,即“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国内关于智慧社区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学者们的多维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智慧社区应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智慧社区的参与主体。社区是居民获得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因而社区建设不仅关系到居民全体,而且涉及到公共服务提供的多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而智慧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以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需求。而在社区领域,生产、生活等服务的提供脱离不了社区的诸多构成单元,因而智慧社区并未超出社区治理的范畴,而是同样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不同的是智慧社区在治理主体参与的方式、载体、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第二,智慧社区的实现载体。智慧社区与一般社区治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理方式、工具的创新。智慧社区的“智慧”之处在于将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融合到了社区治理的整个过程,它不是一个个单一系统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相互交错、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基于大数据处理的信息化技术是其载体,承担了社区治理某些方面的主要职能,包括社区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公布,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多元化提供等等。

第三,智慧社区的实践效能。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全面整合社区资源,通过社区智能化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居民提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监控、智慧安保、智慧学习等多领域、高效率、高质量的社区公共服务。

总而言之,智慧社区是指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样态,它强调的是基于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参与,借助于互联网、计算机、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社区资源的全面整合,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区的“善治”,也即社区服务的效率、质量、居民满意度等方面的提升。

(二)智慧社区建设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唐京华,孙宏伟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沈阳 110169)

[摘 要]智慧社区建设是改善我国社区治理状况的重要环节,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面临着政府引导力不足、居民参与率低、虚拟平台运行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及技术等制约因素,强化政策引导以规范实践进程是完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智慧社区;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86 ― 02

动力机制

伴随着智慧社区建设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其建设的动力机制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解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动力。我国社区治理实践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社区治理的水平、效率均有不小的进步,然而从全国社区治理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诸多困境。例如多元主体参与率低下,行政化趋势明显,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社区管理成本高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矛盾丛生等。原有的社区治理方式已很难在这些问题的化解上有所创新,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来消解困境,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动力。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间接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进入了飞速更新换代阶段,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生活面貌的极大变化,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信息技术已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计算机、通信、传感等技术的进步不断寻求应用领域的延伸,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早已进入技术延伸的范畴,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自然成为信息技术延伸的目标范围,技术应用的扩张需求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间接的推动力。

第三,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公共服务要求。单一服务模式、普适化服务标准、慢节奏服务速率以及单向交流方式等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个性化、高效率、高质量、双向交流服务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需求的偏重点,原有的以人工服务为主的社区治理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面对社区居民不断攀升的服务要求,智慧社区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二、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各地的智慧社区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政府、企业、居民都对智慧社区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综合全国智慧社区建设状况,可以发现要将智慧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实现整体推进依然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引导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备

“智慧革命将深刻影响城市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这也必然倒逼社区对其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在强行政压力环境下,政府行政导向在社区治理中依然具有主导地位,政府指导体系的不健全将深刻影响智慧社区建设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级政府或街道对辖区内智慧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没有专业队伍作为指导,存在盲目推进的现象;二是政策、法律规范不完善难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指导囿于技术层面而实用性不足。

(二)居民参与率低,政社互动性缺失

强化互动沟通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之一,然而从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不难看出,现阶段智慧社区建设更多的是政府、社区等单方实施主体的行为,居民作为目标对象并未广泛参与其中。匮乏的双向互动沟通主要源于几个方面的工作不力:社区消极不作为,将智慧社区建设当做“形象工程”应付了事;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社区与居民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智慧社区具体项目建设的实际效用不高,居民未能从中得到真实便利;智慧社区应用的操作难度较大,居民难以达到参与的文化程度要求等。较低的居民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智慧社区建设的意义黯然失色。

(三)专业人才匮乏,应用技术不成熟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处理技术将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难题,此外虚拟平台的构筑、不同系统间的完整对接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尚处于模拟探索阶段,应用技术也处于不成熟状态,未来智慧社区建设还需要攻克各种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偏低也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据调查现有社区工作者不仅一般不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而且拥有社区工作资格证书的也在少数,智慧社区所要求的核心技术人员难以寻觅。

三、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面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多种制约因素,从政策上加强规范和引导是有效降低建设难度、有条不紊的实现社区治理“智慧化”的保障。

(一)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动力导向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空间,也是城市社会开展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地域单位,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水平直接关乎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便捷与和谐”〔3〕。居民的需求导向是社区服务发展的指示灯,智慧社区建设应当以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前进方向,优先解决居民最为急切的要求。社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主体,各个社区状况千差万别,在智慧社区规划、筹建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汇集社区共识,着力构建居民关于健康管理、商业消费、生活安保、社区医疗、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等基础社区功能模块,然后配以单一社区居民特色需求功能板块,打破僵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从而打造各具特色的智慧化社区。

(二)以强化政府支持为实践保障

社区虽是居民实现自治的群众性组织,但在社区发展中政府作为全局支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社区建设有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首先,政府的社区治理理念应当具有前瞻性,将服务型社区当作未来社区建设的模型,正确引导社区构建的发展方向。其次,“政府要承担起顶层设计的职责,各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框架下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部署和协调”〔4〕,打破社区“各自为政”的局面,全面统筹社区资源,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构建社区总体布局,为更大范围的社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再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行业标准、评估体系、风险监控、违规处罚等规范,实现智慧社区管理的制度化,降低智慧社区管理的不确定性。

(三)以多元主体参与为推进重点

智慧社区建设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政府或社区的单方面推动只是外力而非内力,智慧社区稳步扎进的关键力量是多方主体参与形成的合力。其中政府应作为全局的掌控者,聚焦社区治理的大局,做好方向引导、“后勤”保障;自治组织要摆正服务提供者角色,以居民需求作为自己的行动导向;社区居民要明确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与企业则要扮演协调、辅助者的角色,在享受社区公共服务的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造福社区。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股关键力量。

总之,智慧社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各方面条件协同配合的基础上分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在建设过程中强化政策引导以规范实践进程是完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04):69-71.

〔2〕蒋俊杰.从传统到智慧: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困境与重构〔J〕.浙江学刊,2014,(04):117-123.

篇7

关键词:智慧社区认识体制;资源开发;人才培养;宣传推广对策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建设方兴未艾,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古以齐家治国方能平天下,建设智慧城市必先从智慧社区开始,并且铁杵尚未磨成针,推进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克服。

一、智慧社区问题的提出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智慧社区立足于智慧城市建设细部,让互联网与家务、政务、商务聚合,解决社区居民衣食住行的难题,避免办事难、手续繁、跑断腿、磨破嘴、门难进、脸难看的实务办理,让生活方式更简单、更快捷,打造幸福生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建设智慧社区的问题

中国的南海之滨——茂名,是著名的南方油城、果菜之乡,是广东经济强市,经济总量位居前位,陆地总面积达11459平方公里,下辖茂南区、电白区,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全市户籍人口757.7万人。2012年就已开始启动建设滨海新区,打造智慧型、生态型、集约型现代化的宜居宜业城市,时过5年,成效甚微,是什么制约了其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1.认识问题

在茂名施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可能存在对智慧社区内涵认识的错误和不足。干部层面会存在在总体认识不够准确,定位出现错误,单一的把智慧社区的建设当做表面的简单升级,或者脱离了社区,没有树立服务意识忽视了居民主观性,一味地发展技术。群众层面,容易对领导阶层传达的信息理解有误,把智慧社区建设理解为政府的工作,离自己很远不相干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建设主体地位。茂名随着2017年深茂铁路的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建成开通,即将融入珠三角2.5小时生活圈,与此同时随着智慧城市的逐步试点推广,茂名智慧社区建设的条件日趋成熟,建设趋势愈渐明显,但茂名还没有相关的系统具体的规划方案,缺少科学的指导规划。茂名本身的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很多滞后的问题,办事效率低下,存在权责不清缺位、错位的问题。社区建设不足,公共服务得不到满足,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不能适应智慧社区的管理模式,制约智慧社区建设。据调查,以茂南区官渡街道为例,居民对本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来源不了解,当地户籍居民和当地非户籍居民的比例分别是39%和58%。在“居民参加社区活动情况”的调查中,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的本地户籍居民和非本地户籍居民分别占33%和49%,居民对社区建设情况不了解参与冷漠,社区管理出现脱节,与受众主体脱离,与建设自发力量脱离。此外,茂名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也很突出,据官渡街道的情况了解,居民对社区的需求已经由生存阶段上升到发展阶段,对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很迫切,培训咨询、网络社交、社区养老、幼教服务等发展型服务越来越符合居民生活的发展趋势。要全面满足居民需求,必须发展数字信息化的社区。茂名的社区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位于茂名中部和西部,养殖业、种植业、林业较发达,社区建设整体相对较落后,一些山区交通十分落后,镇级公路穿街而过,缺乏管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位于茂名市中南部,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产业相对集中,社区建设较发达。但也存在新老城区并存的状况,茂南官渡街道拥有湖泊环境幽美的高等豪华小区有国际花城、碧桂园等,海印集团•茂名“森邻四季”是在茂名布局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但也存在很多基础设施老旧、医疗卫生落后的单位社区和聚集大量外来务工居民的城中村。

2.资源问题

据快报数字,2011年茂名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12亿元,据快报数字,比上年增长27.3%,在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为11.47亿元,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够;茂名缺乏集成智慧社区建设的商企,企业投资不足,智慧社区建设资金不足。茂名本土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弱,很多技术依靠外来,技术引入和技术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

3.人才问题

智慧社区建设将会产生一大批相关的就业岗位,就业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能、科技创新力和应用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社区服务工作。茂名市产业主要以石化、对外贸易为主,人才培养主要针对专业技能和对外交流,不能适应智慧社区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求。

4.宣传问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10年,茂名市常住人口5817494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759686人,65岁及以上人口550522人,分别占常住人口的13.06%和9.46%,分别比国际认可的老龄化标准高出3.06%、2.46%。茂名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比重大,不利于智慧社区的宣传推广。茂名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约为341万,人均拥有量约为0.586,移动电话普及率较低,不便于智慧社区手机端服务。茂名新媒体宣传手段在社区宣传的运用较少,宣传效率低、方式单一,不能满足智慧社区建设推广宣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36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704元,增长12.6%。茂名居民可支配收入虽有增长但是仍然不高,且农村城市差距较大,居民收入还有待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也较低,居民收入不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思想意识不到位,传统不固有的思想观念不易改变。

三、建设智慧社区的对策

2011年,茂名提出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和城市发展新格局,以片区规划为单元,形成“一核双轴五带,多节点放射状”的城市发展模式。像市民片区,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公共活动、时尚居住、生态居住、观赏旅游等。公共设施占12.11%,绿地占28.91%,道路广场占10.71%。配置小学3个,中学、综合医院、体育中心、邮政局等各1个,垃圾中转站2个。而站南片区,居民地较集中,绿化较少,脏乱现象较明显;7所中小学,学校规模小分布散,宿舍紧缺,班额超编;医疗设施数量水平都存在不足,没有卫生监督所,未成立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河东主城区的联系道路集中在天桥路,主次干道贯通性不够,时常拥挤造成公路损坏,停车位预留不足,严重影响交通和居民出行。此外也有具体规划建设一批新社区,如牛岭小区、福地小区、粤华小区、吉祥小区等等。现基于茂名社区建设规划情况,以茂名市为例分析智慧社区建设解决的解决对策:

1.认识上,提高到战略地位,科学规划

领导干部阶层要起好带头作用,深刻领悟智慧社区建设要领。从建设大局出发,做好系统全面的上层建筑理念设计工作,总体与阶段现结合,完善好相关的标准条例、评价体系、规划目标。建设智慧社区不仅重视科技互联网的运用,也要关注社区管理的新理念,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必须明确社区职能,分工明确,职责划分清晰,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主动服务群众。同时做好茂名市居民相关概念普及工作,让居民认识到自己的定位,发挥主体的作用。更新社区管理制度,充分考虑居民主体地位,利用移动互联网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让居民参与到社区管理中,让社区管理融入适应居民的生活方式。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增设新的体育健身器材、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充分保证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克服原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引进互联网技术,利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居民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实现物流信息、家具维修、外出旅行、政务办理、社区养老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服务的数字化、智慧化、人性化。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融合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展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活动,形成专业的社区文化工作室、文化站,以现代化手段满足居民发展需求,拓宽公共服务供给广度和深度。协调体制,发展社区建设。一方面继续扎实推进较发达的市区的经济建设,对老旧社区进行翻新改造,进行综合治理,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如茂名官渡二路官渡北社区。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茂名欠发达地区信宜、高州等地的社区建设,给予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倾斜支持,先从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入手,在基础设施完善成熟后加强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2.资源上,政策支持优安排,落实到位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无论在政策上还是财政资金上都给予倾斜优惠,一方面,加大改善社区基础建设、公共设施、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打好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上发展智慧社区的企业组织,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一切有利因素发展智慧社区,采用政府+社会+商企协同驱动模式,既要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也要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培育非营利性社区服务组织,营造全民融入智慧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重点发展移动互联网、通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尽量自主掌握核心技术,减少技术上对外的依赖,同时积极引进外来先进的技术,在学习外来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术,实现技术的升级和换代,从而更快更好地自主掌握核心科技。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的维护,制定信息安全条例,保证技术引进和运行中的信息安全,对边界管理、访问权限、安全监控、云服务安全事件等技术环节都要加强安全维护。

3.人才上,外引内培促催化,以人为本

加大教育投入,注重对学生技术水平、管理才能和人文素养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就业适应到智慧社区建设当中来。制定定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已经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技能的训练和人文知识的普及,对于管理阶层的工作人员加强信息技术的技能培训,了解跟多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管理指导工作。制定适当的奖励机制,从外部引进智慧人才,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合作,满足社区建设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利用他们的成果技术实践经验更好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

4.宣传上,线上线下造舆论,营造环境

创新多种宣传方式,注意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采用符合社会发展、大众潮流的宣传方式。线上,利用论坛、博客、社交、SEO等手段推广,普及相关概念知识,营造智慧环境。线下,针对从老人到小孩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案,如老人的养老服务、小孩的幼教服务等,重点对青壮年进行推广,再由青壮年作为主力辐射连带家庭,以家庭为单位推进智慧社区的服务推广;宣传的同时推进移动手机等设备的普及,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思想宣传教育,促进居民传统思想观念转变。

作者:吴莺莺 梁家维 梁沛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社区建设;公共精神

一、现代城市社区建设和公共精神培养的价值关联。

社区是我国城市管理实施“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框架内最基层单位,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的改革,地域界限打破,人口可以自由流动,基层单位实体渐渐分化和消解,原来传统的“单位人共同体”“地域人共同体”已渐渐变身为“社区人共同体”。 现代社区共同体是由来自于不同地域环境和行业的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差质人口所组成的, 特别是长沙作为省会和中部发展快的城市,吸引了来自于各地、州、市和全国各地的人才定居或参与长沙现代城市的建设,这些不同异质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因为个体差异降低了邻里关系情感认同,增加心理上误会和矛盾,其认同危机影响社区共同体建设。加之社区行政化倾向导致居委会工作模式成就、工作方法简单,社区居民大多是在不了解前提上被动性参与社区事务,随意性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上弱化和忽视,影响社区公共精神提升。

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各级部门越来越受重视社区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长沙城市化快速发展拆解原有的地域关系纽带,单位集体记忆和情感归属日渐远去,个人与社会关系网络发变化。为适应长沙新形势社区建设需求,培育社区公共精神以促进社区建设与和谐发展,进而提高长沙市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此课题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概况

(一)西方:学术界针对社区研究有的两种不同倾向:

①一种是针对城市社区中邻里关系变化进行研究所形成两种对立的社区消失与继存的理论。以滕尼斯、韦伯等社会学家为代表的社区消亡论和以美国社会学家甘斯、刘易斯为代表的“继存论”;。前者认为社会分化结果是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差异增大、社会认同感降低使得传统社区存在基础丧失。后者认为认为传统社区不能完全否定和消亡,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居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情感与外面的世界并无多大影响。②另一种是社区解放论。费舍尔、费尔曼和雷顿在20纪70年代运用社会人类学网络研究的理论研究城市社区的变化。强调现代城市社区人际关系应从地域局限中解放出来,有应该更广网络,开启了新的网络研究视角。

(一)国内在中国社区概念的研究上:、吴文藻等人创立了“社区”概念和研究社区的范式。对社区研究近年来有几种不同观点:

①,社区共同体包括地域性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精神的共同体,社区精神文化是从生活共同体提升到精神共同体的关键。社区自身就可以实现自我管理、教育、服务、约束来实现社区公共生活有序化。

②公共精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行为准则、规范的认可,并体现于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从道德上而言,公共精神是以利他方式关心公共利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超越个人狭隘界限和个人直接功利目的关怀公共事务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态度,它孕育并镶嵌在特定的社会架构和文化土壤当中,并不断地影响、修复、变迁着特定的社会结构。有的学者认为公共精神是孕育于人类公共生活之中的,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基本道德和政治秩序观念,态度和行为取向,以公共性作为价值基石,表现为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关怀和参与,对公共生活的热情融入和,对政治社群的虔诚认同和归属。

综合来看,国内外这些学者的相P研究,对课题组展开社区共同体建设与公共精神培育研究颇具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国内著名学者如秦宣、韩庆祥、张雷声、刘书林等近年来也高度关注城市化社会发展、共同体建设和核心价值观提炼与培育等问题,深刻回答了城市化社会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其观点不仅为此课题开启了研究思路,而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国内外研究尚存在些许不足和遗憾:①侧重社区共同体或公共精神某一方面的研究,欠缺综合性的研究;②;对应到长沙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还较缺乏;③长沙社区公共精神培育策略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研究。

三、长沙社区建设中公共精神的现状分析

长沙作为省会和中部发展快的城市,吸引了来自于各地、州、市和全国各地的人才定居或参与长沙现代城市的建设,这些不同异质的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社区,因为个体差异降低了邻里关系情感认同,增加心理上误会和矛盾,其认同危机影响社区共同体建设。加之社区行政化倾向导致居委会工作模式单一、工作方法简单,社区居民大多是被动性参与社区事务,随意性大,导致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薄,社区公共精神上弱化和忽视,影响社区公共精神提升。

(一)社区公共精神培育包含培养独立人格、民主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社会责任、社会公德、自控自律意识六个方面。但是长沙社区存在公共精神缺乏现状:

首先是社区意识比较单薄,从而存在对社区的认同危机,从1996年至今长沙实行单位住房货币化,原单位的福利房通过房改后成为人们有使用权的私有房,住房都是单位人,后来随着房地产的飞速发展,人么需要换更大更好的房子,所以出现将原有从单位购买的房子进行转手买卖,这样使得原来的单位人集中居住的状况变为各种外来人员杂居的现象,这样彼此因为不同的需求而再生的居民社区成分相对复杂起来。经过对社区居民的100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其中因为邻里彼此不熟悉,即使门对门也不往来不熟悉的占40%。甚至因为工作的时间不一,有20%的问卷说几个月都没看见邻居。这样一来,因为居民间彼此陌生,对房前屋后和楼道的的公共卫生、共有园林的保护等公共环境也漠不关心,缺乏对居住环境的爱护和维持的公共情怀,乱放乱丢垃圾的现象常见。邻里之间缺乏相互帮扶和相互关照的共同意识,还因为出租房客的成员复杂性,以及其不同的生活习惯,更增加了相互交流和沟通难度。这种复杂情况得邻里相互很难融入在一起,引发了社区共公共精神的认同危机。

其次社区居民公共参与公共活动的自觉度不多,更难得经常性开展。为了增加社区粘合度和凝聚力、增进交流和邻里情感,即使有社区热情发动居民一起参与的社区公共活动,也常出现参与度很少,多数居民抱着看热闹的心理或不理不睬的尴尬局面,收效不大。

再次是社区建设的困境:社区主体、社区自治、社区服务、社区参与、社区文化等困境。

社区主题因为社区主体的结构先对变化,原来有单位管理的变成了社区自治,社区管理机构一般带有政府行政性,社区划分不够合理,管理的区域比较大,人员与管理区域不匹配,加上社区工作人员素质偏低,工作方法简单、宣传较少,基础设施不足,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供给缺口大;加之社区机构与政府和住区物业管理理顺不足,一有问题,就是“临时抱佛脚”,解决问题也是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没有形成规范的社区管理机制。城市社区的行政化严重常常限制了社区自制能力的发挥。

最后社区法制建设滞后,与社区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社区建设的运行缺乏良好的法制环境。导致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社区公益保障、社区的公共精神的加强缺乏制度保障,公共活动难以开展,居民的公共文化难以普及。

(二)是长沙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加强社区公共精神的构建。

随着长沙城市的发展现代化,长沙市政府确立了“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宏伟规划,迫切需要加快长沙城市的的现代化建设体系;而作为长沙城市建设的的重要内核构成细胞就是的社区建设,可见社区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而社区公共精神的缺乏现状与现代化社区建设是极其不协调的,所以加强对社区建设,重点是社区公共精神建设,才能带动公共意识、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文化的和谐,构建和谐的现代社区。社区公共精神的建设对策和路径有如下几点:

1、营造浓厚的社区意识,搞好社区服务,增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建立社区通信录和社区现代QQ群和微信群,加强社区公共活动的广泛性,提高消息发散性和居民知情权,扩大活动的居民参与度;建设齐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2、理顺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加强居民自制组织建设,争取处理好社区自治组织与政府和物业之间关系。加强社区法制建设和立法工作,重视社区制度化建设。争取处理社区和政府行为之间的联系,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拨优秀的专业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提升社区管理质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

3、社区要加强所辖居民区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协同合作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增强社区服务的多样性、社会化和产业化。

4、推社区管理创新,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学习广州和香港等地的社区公共精神建设的经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社区与非政府组织的物业和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社区管理体制,突出政府的服务职能,形成以民生为重点、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服务体制,丰富社区建设的服务内容的宽度和广度,构建以儿童入园、一站式医疗服务和康复、学习和生活娱乐健身等多形式的服务体系。按权力下放中心下移原则,制定法律法规,协调社^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5、建立社情民情表达机制,充分发挥老龄群体对公共精神余热的作用。重视大学生公共精神。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彰显社区管理善治理念、构建地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意义共同体、加强行政性复合与自主性合作、结构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包容共享致力形成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体系和氛围。

6、加强社区的资金和人才投入,设立社区服务基金,大力培养非政府的社会服务组织,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支持”为辅的多元体制。

7、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进社区人员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从而推进社区公共精神建设。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引导作用。政府介入方式转变维护和体现了社区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自主性。培养社区意识,重建公共精神,这也是社区核心和关键。充分发挥居民公共精神与社区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一个充满尊重、关心和爱护的和谐社区,是解决认同危机的关键。让公共精神成为是社区建设中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

篇9

[关键词]房地产业 和谐社区 “三位一体”社区管理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元,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和重要内容。如何发挥房地产业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房地产业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起点

社区形成的一般规律,是先有住房,再有住户,再发展为大小规模不等的居住区。在居住区的影响和辐射下,周围的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各种设施和社会组织应运而生,这就产生了社区。房地产业是直接开发人居环境,直接生产民众的生活、学习、经营空间,是创造社会群体聚居的地方,因此该产业也是直接“生产”社会的行业。房地产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也是社区物质载体和发展空间形成的过程。

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对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升作用,更在于其直接产品――房子的特殊性。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现代社会的住房在一定程度上业已成为民有(产权)、民享(安居)、民生(乐业)的象征。住房质量、价格和社区管理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成为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的焦点问题。因此,高质量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创建和谐社区的物质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起点。

房地产业是建设和谐社区的起点,至少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开发理念。房地产业应该以人为本,无论什么楼盘,不论房价的贵贱高低,从规划、设计到建设,都要充分考虑当代人居环境的需要,把每个家庭每天的日常生活所需、日常生活习惯、日常生活成本放在第一位,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经济、实用、优良的硬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社区的环境舒适、安全、健康和人性化。要避免人为地把开发项目划分为高档区、低档区、富人区、穷人区等,这些理念本身就容易引起争论,争论就包含着一定的不和谐的因素。

居住环境。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各种自然生态条件,实现社区与周边生态、人文、建筑等环境的和谐协调。建筑空间布局合理,要有充分的阳光、绿地、空气和水,具备良好景观的自然空间、人际交往的文化空间、健康休闲的运动空间、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空间。

建筑质量。强化建筑的构造措施,注重建材的环保性能,保证住宅的性能品质,革新住宅的设备配置,改进管道布管方式,切实做到密闭、隔热、保温、换气、除湿、防燥、防结露、防冷桥、防噪音等。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能源,降低产品能耗,建设高舒适度、低能耗、智能化住宅。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全装修成品房供应。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完善各项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整体功能转化,实现区域土地增值,为城市形象增添亮点。

二、房地产业要和社区、业主一起成长

房地产业要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就要坚持和社区、业主一起成长,这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和提升。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房地产项目是一个时间点的观念,开发企业在“交钥匙”这一时刻,其任务就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由销售商去做。人们满足于有房住就不错了,房地产业只有生产,基本上没有服务的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住房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私有财产。人们购买住房的要求,和过去分配、租用时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社区的功能也发生了了重大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有少数“无单位人”才与社区相联系的情况不同,现在的社区是为广大居民群众组织活动、交流信息、提供服务的平台。目前,我国有5亿多人生活在城镇社区,每年还有1.4亿的流动人口流向社区,特别是4400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2600万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离退休职工、2200万城市贫困人群、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更与社区密切相关,对社区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对于房地产开发业来说,其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产品和售后服务,两者缺一不可。

从现代制造业的营销观念来看,产品和售后服务应该是密不可分的。以电脑、家用电器等产品为例,在产品的销售总额中,制造产品的部分一般只占50%~70%,其余是做售后服务的。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也应该确立这种理念,进行经营战略调整,为社区住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集成。

房地产业高质量的服务集成,是指房地产业突破传统的房地产概念,引进参与建设和谐社区的内涵,把楼盘建设从注重人居环境的物质层面,发展到满足住户群众包括精神层面在内的其他多层次的需求,如社区生活、居民交往、社区民风、利益关系等等。这是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最高层次的竞争。

在这种竞争中,房地产业应该提倡和社区、业主一起成长。我们曾经和业主探讨过,“你们为什么要搬家,为什么要二次置业”?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原来的住房质量不行,或者是环境不好,或者是服务不好,或者是兼而有之。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当年开发商建房的时候,建的这个产品是一个点,建完了就完事了,不做超前的准备。要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商就必须树立和社区、业主一同成长的概念,想社区和业主所想。

所有的开发模式的重点都要往终端来做,更多地考虑和突出社区公共服务的部分,使业主在所在的社区越住越有兴趣,住房也会因为社区的成长性不断升值。这样房地产商不但不会被他们抛弃,而且他们还会为你做宣传。当你开发新楼盘时,老客户就会给你带来新客户。这样,房地产业的信誉和品牌就得到了扩大和发展。

三、以物业管理为纽带参与和谐社区建设

发挥房地产业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作用,需要寻求具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建设社区相结合的途径。房地产业应该以物业管理为纽带,积极参与到新型的城区管理模式中去,有效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和发展。

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受物业所有人(使用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以有偿服务的方式,依法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物业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业公司也可以承担物业所有人所需要的其他委托服务。

“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是指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管委会和物业公司为两翼,全面推进社区自治、服务、学习、生态、安全等管理,使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完善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管理创新。“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体系,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居民自治,强化居民委员会的自治职能,淡化政府干预社区事务的行政色彩,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民主机制。

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促进社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通过分工协作,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社区服务基本功能,为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目标和措施。服务与开发建设同步规划,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服务设施。

繁荣社区文化活动,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重视社区建设的文化基础。通过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活跃社区文化生活,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引导居民爱祖国、爱城市、爱社区,形成崇尚先进、团结互助、扶正祛邪、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增强社区凝聚力。

大力加强社区治安保障,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把社区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社区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及IC卡技术基础上,采用系统集成方法,建立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达到了“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的目的,实现以家庭智能化为主的智能型社区。在家园安全方面,采用技防加人防的防范措施,设门禁卡系统、周边防越系统、家居红外线报警系统、保安巡更系统和全园的录像监控系统,切实保证了园区安全。

优化社区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以物业公司的专业力量为依托,积极建设生态社区,形成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和方方面面合力共建绿色、环保生态社区的局面。

实践证明,“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方面具有以下优势:实现了“三脱离”向“三结合”的转变。“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原有社区管理中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委员会三脱节的矛盾,从社区实际出发,通过建立社区管委会,有效整合三方的力量和资源,增强了三方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1+1>2”的整合效应。

完善了社区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扩大了各项工作在社区的覆盖面,增强了各项工作的服务内涵,促进了社区服务体系的日趋完善,使全方位、多层面、人性化、市场化为特征的现代社区服务得以最终实现。

调动了多方面的积极性。“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不仅使房地产开发商、物业、社区相整合,同时也使当地党政机关、各职能部门、街道甚至是驻街单位等组织,也突现在社区建设的前沿位置,成为和谐社区的引导者、建设者和维护者。

共生产生共赢。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建设和谐社区,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安定团结,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房地产开发商以物业管理为纽带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满足了业主的各项需求,塑造了高品质的企业品牌形象,提升了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启东主编:《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沈阳出版社,2002年5月

[2]彭春芳:《关注社区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省略

篇10

关键词:中国;日本;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创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从社区文化的概念、功能以及日本社区文化建设和对中国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日本社区文化建设的分析借鉴,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社区文化定义及建设意义

社区文化是指以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为主体,以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包括各种群众性的文娱、体育、教育、科普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等在内的一种群众性文化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进而也能提高成员文化修养。文化是社会的灵魂,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社区居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日本社区文化建设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为了保护自己的文化,丰富居民的生活,在社区文化建设上下了很大力气,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备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文化建设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社区文化建设。

1.制度化

日本首先从立法体系上抓起,规划制订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在长期的实践中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备的法制制度。社区文化建设在一整套法律制度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并不断优化。

2.合理筹资

日本社区居民根深蒂固的社区意识为社区建设资金提供了重要保障。社区自治会、町内会等自治组织得到了社区居民共同支付的关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等相关方面的经费。政府负责制定规划、提供经费支持以及进行审计监督,社区居民共同筹集的资金被充分利用,这对社区文化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3.分工明确

政府和社区自治组织两者分工合作,部门职能明晰,责任分工明确。通过政策引导和信息传递,建立了地域中心体制,社区居民自发建立了住区协议会、町内会等自治团体。这充分体现了社区自治、以民为本的理念,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三、中国对日本社区文化建设经验的借鉴

为了完善我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日本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予以创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文化建设之路。其中可供中国借鉴的经验有:

1.法制化管理

法律对社区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规定,利用法律调整社区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多元筹资机制

社区文化建设属于公益事业,中国人口基数大,政府尽数拨款到每个社区个体的难度很大,因此要逐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拓宽资金的运作渠道。

3.扩大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首先,巩固、壮大现有社区文化活动团体,扩大人才队伍。其次,要强化教育,不断提高社区文化骨干的业务素质。最后,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吸引那些对社区文化建设有热情的志愿者,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

日本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合其自身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特点的社区文化,成功地达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促进了日本社区的有序协调发展。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显示出不足之处。中国社区文化建设也必须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充分借鉴和吸收日本的成功经验,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同存.浅析在新时期如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J].商情,2010(2).

[2]汤亚凡.简论社区建设的创新[N].龙源期刊,2010(20).

[3]张波.浅谈国外社区建设及其启示[M].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08).

[4]傅小鹏.国外社区建设的成熟经验及借鉴[N].吴中区委组织部,200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