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6: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出厂检验报告的作用

篇1

关键词:南水北调 程序 管理 监控 促进

引言

南水北调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南水北调办公室,全面组织南水北调建设。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印发了《南水北调工程文明工地建设管理规定》,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并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水利检测机构进驻工地试验室,对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等按检测频次、数量和指标进行检测。

1工地试验室建设程序

1.1试验室资质

工地试验室为母体检测机构的派出机构,是受母体监督和管理的,应具备独立检测能力。设定流程如下:

(1)母体检测机构,以授权书的方式,授予工地试验室试验检测项目和类别、授权相关试验室主要人员,派驻母体常驻人员等。

(2)得到授权后,工地试验室要组织相关的资料,编写资质申请书,向建设单位提交能力证明材料,其中包括母体信息,工地试验室人员信息,仪器信息,开展的检测项目和类别等,证明已经具备试验能力,然后由质量监督站进行能力核验,核验通过,即可开展试验检测。

1.2人员的配备

工地试验室应配置检测工程师和试验员,条件允许还应增加试验工,试验员应持证上岗,检测工程师检测资质应涵盖项目所有类别;人员应定岗定员,负责专门试验;应该建立人员档案,包括上岗资质(主要为试验员或检测工程师证书),身份证明,职称证,毕业证,个人简历,岗位合同文书等材料。

1.3仪器设备的配备工地试验室应配备满足日常检测和常规试验的仪器设备,主要仪器都由具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标定,小型仪器或者规范无强制性要求的,可以由试验室自校。

2工地试验室的管理

2.1管理制度

工地试验室应建立如下管理制度:试验室职责,试验人员岗位责任制,抽样检验制度,样品收发、保管和处理制度,样品检验和判定制度,试验原始记录,试验台帐,试验报告管理制度、试验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制度等。

2.2仪器设备管理

试验室仪器设备的布置应合理并符合试验工作流程。试验设备应建立技术档案,包括检验、使用、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检定证书等资料。计量器具应由法定计量部门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计量检定。

2.3资料管理

工地试验室在进行检测时,以下资料必须完备。

(1)水泥检验委托单、水泥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抽样单、原始记录、复试检验报告。

(2)砂、石骨料检验委托单、抽样单、原始记录、复试检验报告。

(3)外加剂检验委托单、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抽样单、原始记录、复试检验报告。

(4)掺合料检验委托单、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抽样单、原始记录、复试检验报告。

(5)混凝土拌和物抽样单(抽样计划、时间)、坍落度、含气量检测记录。

(6)检测试块的抗压、抗冻、抗渗、抗折强度时,需具备试块检验委托单、抽样单、原始记录、检验报告。

(7)混凝土配合比需具备委托单、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原始记录。

(8)钢筋检验委托单、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抽样单、原始记录、复试检验报告。

(9)土样检测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

(10)仪器设备档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使用说明书,检定证书,仪器设备台帐及试验台帐。

3工地试验室的质量监控

3.1原材料质量的预控

3.1.1水泥的预控

工地试验室要遵循国家规范或行业标准要求,按批复测准备进入现场的水泥的各项物理指标,以确保混凝土质量。安定性、初凝时间检测不合格的水泥为废品。

3.1.2外加剂的预控

工地试验室主要检测外加剂的减水率和净浆流动度。减水率、净浆流动度不符合要求的外加剂决不能投入使用,即使使用也要进行最佳掺量的调试。

3.1.3砂、石骨料的预控

工地试验室除按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按批量检测外,还要充分考虑骨料级配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细骨料尽量采用中砂,石子应尽量选用连续粒级,针片状颗粒尽可能少。

3.1.4掺合料的预控

比较常见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工地试验室按批复测各项物理指标的同时,快速方法是对掺合料的细度、需水量比进行检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判定产品是否合格可否进场。

3.1.5钢筋的预控

钢筋在进入工地前,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工地试验室应检查钢筋的外观质量,如裂缝、结疤、气泡、伤痕及锈蚀程度等,并根据现实情况抽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3.2质量监控作用

3.2.1审核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在混凝土正式浇筑前,试验人员应在拌和系统操作间,会同监理人员认真复核混凝土配合比,确保配合比正确输入,并在配合比通知单上签字确认,从而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拌和。

工地试验室对施工质量有监督检查的权力,在混凝土拌和站拌和过程中,随时检查配合比执行情况,发现有不符合配合比拌和的情况,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质量负责人,要求纠正,如施工单位不听从整改意见,试验室负责人可直接通知监理工程师,汇报发现的质量问题。

3.2.2混凝土拌合物的监控

工地试验室应定时抽测拌合物的坍落度及含气量,含气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通常含气量增加1%混凝土强度会降低5%,含气量的大幅度变化,说明混凝土质量控制有问题,应及时通知拌和站采取措施。

3.2.3混凝土强度的监控

混凝土成型后,通常要到28d才能检测出其强度。为了能较早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价,以尽快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地试验室在接受施工单位的委托后,可以制作3d、7d、14d、21d试块,并在设计龄期进行压力试验,提供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报告,为施工提供依据。

3.2.4土方填筑的监控

工地试验室应对每一料场的每种土料分别取样,通过试验确定压实参数;在土方填筑过程中,要根据填筑层数及面积跟踪取样,并提供检测报告,为监理单位质量评定、下一道工序施工提供依据。

篇2

关键词:施工企业;阀门检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阀门是随着流体管路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阀门作为一个重要的配件,广泛的应用于设备、工艺管道等。通常阀门检验有三种情况:阀门制造出厂前检验,施工企业阀门安装前检验和安装后系统管线整体试压检验,三种阀门检验,因其所处的阶段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阀门制造出厂前检验,侧重阀门制造质量的检验,执行相应的制造标准,出厂前阀门强度、密封等检验已经完成,达到了合格的标准,但这只是静态的合格;施工企业安装前检验和安装后系统管线整体试压检验则是阀门正式投入使用前的二次检验,是动态的、全面的、整体性的检验,是阀门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安装前阀门检验、检验流程、壳体强度试验、密封试验

现代施工企业,所承揽的工程的施工建设用料,往往是由甲方也就是发包方提供,到达装置施工现场待安装的阀门,几经运输倒运,阀门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有可能导致阀门本身性能的改变。如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的变化;倒运装卸过程中的摇晃、震动、磕碰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阀门外部或内部的损伤。因此,在阀门安装前,独立进行一次阀门性能的全方位检验,并不是简单重复阀门在出厂前的质量检验,而是结合阀门应用的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以整体装置的施工工艺规范为依据,用迥于制造业的检验标准,对阀门的强度、密封等性能进行全新的检验。既是阀门对阀门在运输途中所存在的隐患因素的剔除,也是对整个装置系统在施工完毕后,阀门能在工艺流程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的有力保证。施工企业在安装前阀门检验的主要流程为:确定检验标准;阀门检验(包括质量证件审核、外观检验、强度、密封检验、其他检验等);阀门检验标识管理与储存管理;阀门检验记录等。

笔者立足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建筑施工企业,围绕阀门在制造合格出厂后,针对施工企业阀门安装前检验管理流程中容易忽视与混淆之处,谈几点理解与看法。

1、确定阀门检验标准

1.1检验标准的选择。依据承揽装置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安装前阀门检验应执行的标准。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因设备装置、流程工艺等不同,选用的施工工艺规范、所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也就不同,就施工企业安装前阀门检验而言,施工组织设计中会对于安装前阀门检验应执行的检验标准有明确的要求。例如:福建炼油乙烯项目7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其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要求: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在安装前均应依据SH3518—2000《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对阀门进行安装前的检验;天津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炼油工程23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其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要求:工艺管道上的阀门在安装前均应依据API598-1996美国石油协会阀门标准,对阀门进行安装前检验。所以,施工企业安装前的阀门检验管理工作的源头起于所承建装置的施工组织设计,熟悉理解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内容,是安装前阀门检验管理工作的必修课,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1.2阀门检验标准的异同。不同的装置,因执行的规范不同,导致有不同的安装前阀门检验标准,对于同一台出厂检验合格的阀门,因安装前执行的检验标准的不同,而导致迥然不同的结果。以常用的GB/T标准、SH3518标准和API598标准为例,其阀门检验的项目内容差异不大,都是壳体强度试验和密封试验,但在细微之处还是有诸多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壳体强度试验压力、最短持续时间不同;密封试验最大允许泄漏量、最短持续时间不同等,以钢制阀门Z41H-25 DN200为例:

由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相同规格型号的同一台阀门,在不同的检验标准下,其试验压力、持续时间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也很可能导致不同的检验结果。

2、阀门检验内容

阀门检验的内容包括质量文件的审核和实体内容的审核两部分。在质量文件的审核主要以程序性核查为主,而实体内容审核又包括阀门外观检验、强度、密封检验等核心性的内容。

2.1阀门质量文件审核。

首先对阀门必须具备的质量文件进行审核如合格证等,并对阀门在出厂前的强度、密封等试验和有特殊设计要求的项目作为重点逐一核查。如:低温阀的低温密封性试验合格证书;SHA级管道阀门其焊缝或阀体、阀盖的铸钢应有厂家无损检测合格证明书;不锈钢阀门晶间腐蚀试验合格证明书;铸钢阀门的磁粉检验和射线检验报告等。

2.2阀门外观检验。

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铭牌,标明阀门型号、公称压力、公称通径、工作温度和工作介质等;阀门表面有无砂眼和裂纹等缺陷;阀门法兰密封面应符合要求,且不得有径向划痕,阀门两端应有防护盖保护;对于有传动装置的阀门,其传动机构的检查如:蜗杆和蜗轮啮合良好、工作轻便,无卡涩或过度磨损现象是重点。

2.3强度、密封检验

2.3.1阀门壳体强度检验

阀门壳体强度检验是对阀体和阀盖等连接而成的阀门壳体进行的压力检验,其目的是检验阀体和阀盖的致密性,及包括阀体与阀盖连接处在内的整个壳体的耐压能力。

阀门壳体强度检验是重要的检验内容之一,因其选取的检验标准的不同,其壳体强度检验压力和最短持续时间也不同,在1.2中已举例说明,在此不再赘述。特别强调的是保证壳体强度的最短持续时间是必要的,同时要认真检查壳体外表面、阀体与阀体衬里、阀体与阀盖接合处是否有滴漏或潮湿现象,这也是检验肉眼无法辨别的壳体砂眼最为有效的手段。

2.3.2阀门密封检验

阀门的密封性能是指阀门各密封部位阻止介质泄漏的能力,它是阀门最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阀门的密封部位有三处:启闭件与阀座两密封面间的接触处;填料与阀杆和填料函的配合处;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处。其中前一处的泄漏叫做内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关不严,它将影响阀门截断介质的能力。对于截断阀类来说,内漏是不允许的。后两处的泄漏叫做外漏,即介质从阀内泄漏到阀外。外漏会造成物料损失,污染环境,严重时还会造成事故。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或有放射的介质,外漏更是不能允许的,因而阀门必须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

启闭件与阀座两密封面间的接触处的止漏性能的试验,称之为阀门密封试验(包括高压密封和低压密封),;填料与阀杆和填料函的配合处止漏性能的试验,称之为阀门上密封试验;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处止漏性能的试验,称之为阀门壳体强度试验(在2.3.1已做阐述)。

2.3.2.1阀门密封试验

当进行密封试验时,应向处于关闭状态的被检测密封副的一侧腔体充满检验介质,并逐渐加压到检验压力,达到规定保压时间后,在该密封副的另一侧,目测渗漏情况。阀门密封检验包括高压密封检验和低压密封检验,密封检验必须在壳体压力检验合格后进行。

阀门密封检验项目应根据阀门类型、直径和压力按规定进行选取(也就是高压密封检验和低压密封检验的选择)。以石油化工行业常选用的标准SH3518为例,截止阀和止回阀,通常情况下应选取高压密封试验,而不受直径和压力的限制;其他如球阀、闸阀等,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和公称直径大于100mm、公称压力小于或等于10MPa时,应选取低压密封;当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公称压力大于25MPa和公称直径大于100mm、公称压力大于10MPa时,应选取高压密封。阀门高压密封检验的检验压力为阀门公称压力的1.1倍,检验介质通常选择纯净水;低压密封检验压力为0.6MPa, 检验介质通常选择空气。

2.3.2.2上密封试验

一般情况下,阀门类型不同是否存在上密封也不同,如蝶阀、球阀、止回阀没有上密封。上密封试验时,封闭阀门进、出口,松开填料压盖,将阀门打开并使上密封关闭,向腔内充满检验介质,逐渐加压到检验压力,并达到保压规定时间,目测渗漏情况。

2.3.3检验过程中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阀门规格型号的不同,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的方向也不同。规定了介质流向的阀门,如截止阀、低温阀等应按规定介质流通方向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没有规定介质流向的阀门,如闸阀、球阀、旋塞阀和蝶阀,应分别沿每端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有两个密封副的阀门也可以向两个密封副之间的体腔内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止回阀应沿使阀瓣关闭的方向引入介质和施加压力。

2.3.4特殊阀门的检验。

针对一些特殊形式的阀门,如焊接直通式阀门、低温阀门、角式阀门、三通阀门等,其检验方法应编制独立的检验方案,以达到检验目的。焊接式直通阀门可根据阀门口径、坡口角度、压力级加工检验胎具,或在阀门端口上接焊封头,检验完后,从焊缝靠封头一端切掉封头,恢复成原坡口型式的方法检验;低温阀门可采用特殊介质或检验介质可选用水,检验完排放阀腔内水后再用风吹净水介质的方法检验;角式阀门、三通阀门,若为法兰连接形式,可测量阀门法兰几何尺寸,加工与阀门法兰同样压力级别的盲法兰的方法,若为焊接连接形式,可采用同于焊接式直通阀门的检验方法等等。

3、阀门检验标识的管理与储存管理

3.1阀门的标识管理

为了便于管理和投入使用后检验质量追溯管理,检验合格的阀门可采取阀体用红油漆写“合”字或用电刻笔刻“合”( 阀门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5mm)的方法,与尚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阀门区分开来。同时,为了便于投入使用后质量追溯管理,检验合格的阀门可由检验操作人在密封边缘加工面打上专用阀门检验编号,其中信息可以涵盖送检时间、批次、甚至是具体检验人员等内容,使其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并与阀门检验报告一一对应,确保与装置竣工资料的相互印证。

3.2 阀门贮存管理:

在阀门检验过程中和未被领用前,做好标识管理工作,建立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三区必须界线分明,能有效防止人为差错的出现。同时, 阀门根据不同规格、型号、材质分别摆放; 阀门室外摆放时应下垫,或放于无土地面,小型阀门在库内存放;检验合格的阀门不立即安装的,应在关闭件和阀门密封面涂上工业用防锈油脂,但塑料、橡胶密封面、禁油的管道阀门例外。需特别注意的是:检验合格的阀门闲置时间超过半年,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检验。

4、阀门检验报告

篇3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问题及对策

要建成一个安全坚固并且各项设计都能够达标的建筑物,那么建筑材料的安全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这也是对工程质量和原材料的合理利用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笔者从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此进行简单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建筑材料的检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钢筋、水泥以及砂子、石子和砖。下面就这五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一)钢筋

因为可以从很多的渠道进货,所以钢筋在使用的产品规格上就会有所不同,而且施工的现场又比较杂乱,管理上也不到位,因此经常不能按照规定进行组批;如果只从一堆的废料里找到所需规格的钢筋进行试验,或者直接从一根上截取一段来试验,那么无疑是缺乏代表性的,也不能有效的起到节约定尺的钢筋的作用;因为低碳钢热轧圆盘钢筋的取样若是按照标准应是用较为轻质的锤敲直,而事实上经常使用的却是用卷扬机直接进行拉直处理,使其在试验时的屈服强度不够明显,而且伸长率方面也有所降低,极限的强度也有所偏高,使检验结果不够科学精确;如果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足,并且焊接试件的样品也没有从成品中取出,而且可焊性试验也没有按规定进行,那么直接进行模拟试件是不能达到其作用的,也不具备真实性。

关于钢筋的进场是有着严格的规定的,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并且要求在进场前要进行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合格证和出厂的检验报告以及进场复验报告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在进行产品抽样时,试件还必须符合“四同”标准,即同一规格、同一炉号以及同一出厂日期和同一交货状态,符合要求的同一批量的货品再进行抽样,且每批的重量不得大于60吨,试件分为两根冷弯试件和两根抗拉试件,每一个检验批次至少要各自检验一个;因为冷弯试件的长度一般情况下是大于等于250mm,且小于350mm的,而抗拉试件的长度一般情况下是大于等于500mm,且小于650mm的,还应分批进行验收。

(二)水泥

因为很多施工单位对水泥的进货渠道并不固定,所以造成了产品品种杂乱,并且经常为了方便,或者节约试验费用而一次性的提取一整袋的或者半袋的某种品种的水泥作为样品,致使试验结果失真;按照水泥的相关标准,其安定性的检验是必须要达到合格的,不然就要视作废品,不能再使用。而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不经过检测就直接将刚运到的水泥用到施工中,完工后再进行抽样检测工作,而安定性检验一般是需要2至3天的时间才能出检验报告的,所以,就算出报告时该水泥为不合格产品也已经晚了,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就会变成潜在的建筑物的安全威胁;水泥的堆放也存在不符合规定的问题,经常出现乱堆乱放的现象;水泥若是出厂超过了3个月,对于快硬性硅酸盐水泥来说超过了1个月,则必须进行复检,因为受潮的关系,水泥很可能会成团或者结硬,致使强度发生变化,若是仍旧按照以前的强度等级进行使用,则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袋装的或是散装的水泥末也经常出现不按照要求进行计量的现象。

水泥在进场的时候对其包装和品种、级别都是有着严格要求的,还有散装仓号和出厂日期也要进行严格检查,对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也要按照相关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结果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于正在使用的水泥质量如果存有疑虑,或者是其出厂日期已经超过三个月,那么就要进行复验,等复验结果出来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如果按照“四同”状态进场的水泥,那么袋装的水泥以不超过200吨为一个检验批,而散装的不应超过500吨,并且现场进行见证取样,每个批次都要进行至少一次的取样工作;对于抽样工作,要在同一批的不同部位进行等量的采集,并且试点也至少要在20点以上,混合均匀后,再用防潮容器进行包装,其重量不应少于12千克。

(三)砂子

送检的砂子必须是细砂,并且在使用时还要及时调整砂的含水率,而一些施工单位经常以粗砂或者中砂作为替代,造成了取样的真实性不足。

在进行混凝土的配制时,最好优先选用中、粗砂的混合,如果是细砂则要及时的进行配合比的调整;在施工的现场一般都是将砂堆放在露天的环境中,砂中的含水量会随着空气中的湿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对单位用水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细砂的泥块含量和含水量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对其也要进行严格控制。

(四)石子

在选择碎石的时候经常出现其颗粒的级配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并且还含有较多的泥块,没有及时将其级配进行调整,也没有冲洗泥块,就直接投入施工中。

在使用单粒级配的石子时要做好技术分析,并且还需通过试验,以证明其不会发横离析的现象或者对混凝土的质量有明显影响。

(五)砖

因为季节等原因,所以砖不时的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一些质量和外观都比较差,尺寸大小不一,表面也凹凸不平,甚至出现缺棱掉角的砖也会被施工单位购进,再买入一些质量较好的砖进行混合使用,再在送检时挑出一些质量较好的,致使施工所用的砖与检验的砖不一致。

二、对建筑材料检测的几点建议

对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调查研究得出以下几点建议措施:

1.因为建筑材料的检测对于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所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切实承担各自的责任,并且贯彻落实国家对于建筑材料检测的各种规范标准,同时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状况的具体措施。

2.最好是在施工单位的内部建立实验室来为企业的质量做出有效的保证,同时严格执行取样和送检的各项制度措施,使各个试件或者试验真正能够代表其货物的质量状况。

3.在进货渠道上,要选择正规的厂家,并且还要检查该厂家的营业执照和相关的营业资质和生产许可证等。

4.各个质量检测中心要对出具的质量报告负有直接的责任,并且要严禁只对试件负责的报告,质检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作风也要不断提高,加强对其的培训工作,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

篇4

关键词:电线电缆;质量;监管

中图分类号: TM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电线电缆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力设施,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家居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被形象的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是现代经济和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但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在低位徘徊,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部分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偷工减料、制假售假等质量失信和违法现象非常突出,质量问题对安全、环保和健康带来较大隐患。因此,提升我国电线电缆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刻不容缓,对我国未来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生产企业、监督检验机构、销售市场方面论述如何对电线电缆质量进行把关。

一、企业在质量把关中的重要性及对策

作为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和直接负责人的生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关负有首要职责,但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当质量和利益冲突时,往往被牺牲的是质量。为此,企业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关。首先,企业应加大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主创新和质量保障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其次,企业要在完善资源配置的同时,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高质量的电线电缆产品,并以顾客满意、符合安全生产为目的,从建立质量经营战略的高度出发,培训高端的质量检验人才,为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最后,企业要全面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按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责任人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实行从原材料进厂把关、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厂检验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原材料和产品生产与销售台帐制度,确保企业依法诚信生产经营。

二、监督检验机构对质量把关的作用及对策

监督检验机构作为预防、把关和出具质检报告的机构,以法律为准绳,以标准为依据,以技术检测为手段,对电线电缆产品进行质量监管,在质量把关的工作中同样担当重要角色。监督部门要严格进行对生产许可和强制性认证的管理,加强对企业获证后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证照不全企业查处力度,切实提高许可准入管理的有效性,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从源头上确保和提升产品质量。鼓励生产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及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引导企业建立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主创新和质量保障能力。

1、为了使企业产出更优质的产品,监督检验机构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1)对企业出厂的产品要进行及时的抽检检测,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并及时出具相关的检验报告,严禁不合格产品流通于市场,从源头遏制劣质产品的产出。

(2)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检测,不得错检或漏检相关项目,并实事求是的及时出具检验报告,不得出具虚假的报告。再次,检验机构可与生产企业进行相关经验交流和指导工作,以提高企业的自身出厂检验水平。

(3)应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宣传,提高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意识和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三、市场在质量把关中的对策

目前我国是总产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但作为主要的基础行业,其市场规范程度并没有受到相应的重视,且相关行业也同样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市场混乱,产能过剩。虽然我国电缆市场容量增长较快,但需求量的增长却没有与之相随。且大多数厂家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没有质量和资金的保证,更没有信誉可言,多数以恶意压低价格抢夺市场。有的甚至伪造厂址、出厂日期、质检标识等,从而降低价钱,以次充好来争夺市场。市场的抽查报告显示,超过五成的电线电缆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产品的成本,这类产品极易造成短路起火,危急消费者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电线电缆市场监管和治理的需要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销售市场,监督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市场上销售的电线电缆进行抽检,加大抽检力度,严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争取不放过任何不合格的劣质产品,营造一个良好的销售环境,以此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加大力度对电线电缆质量进行宣传,使销售者充分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自觉抵制不良产品的销售。使消费者的安全意识同样得到提高,遏制劣质电线电缆的使用。

结语

电线电缆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其规模占到电工电器行业四分之一,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要严格对我国电线电缆质量把关,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水利工程 材料 检测 质量控制 措施

水利工程材料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庞大、品种繁多、来源多样,而且有些材料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保管不当而产生质的变化,会因性质发生变化而降级使用甚至报废;材料的技术性质和规格等如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用于水利工程中将可能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时间损失和安全事故等。因此,工程材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工程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结合北方寒冷地方工期短施工计划紧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1、 影响水利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a.材料供应无计划、堆放不规范、标识牌不全,混堆,尤其是北方地区施工计划紧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原材料容易受潮、变质、锈蚀,降低或失去原有的性质。

b.材料检测不及时、漏检、错检,把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材料使用,造成不应有的质量隐患。

c.施工别是钢筋未按设计图纸的规定要求进行采购,焊接不合格,未及时检测控制,易造成质量事故。

d.半成品构件,强度还没达到,就直接安装在构造物上,易造成意想不到的质量故事。

2、水利工程常用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水利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力学性质。

修建水利工程首先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只有了解了材料的必检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下面就几种常用的材料的必检项目简述如下:

a.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反复弯曲试验。

b.钢筋焊接。抗拉试验。

c.水泥。胶砂强度、安定性、初凝时间、中凝时间、细度。

d.砂。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e.碎石或卵石。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超逊径含量、压碎值指标,必要时做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检测。

f.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抗压强度比、钢筋锈蚀。

g.粉煤灰。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

h.回填土。颗粒分析、含水量、界限含水量、击实。

3、水利工程常用材料的检测频率及检测方法

3.1钢筋

进场后检查每批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对每批进场的钢筋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取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钢筋力学性能试件应两根钢筋中截取:每一根钢筋截取一根拉力、一根冷弯。试件在每根钢筋距端头不小于500mm处截取。拉力试件长度为500mm,冷弯试件长度为300mm。

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去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验收批钢筋判为不合格。不合格钢筋不得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混入其他批量中。

3.2水泥

进场后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再对同一水泥厂出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袋装以不超过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散装以不超过500t为一验收批。同时,要注意水泥的失效期,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相邻两次水泥检测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当对质量有怀疑时,应随时检查。

每一验收批至少取样一组,数量为12kg。水泥取样要有代表性,装袋水泥一般可从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或20袋中取等量样品,总数至少12kg,拌合均匀后分成两等份,一份由试验室按标准进行试验,一份密封保存备校验用。散装水泥随机地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各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取不少于12kg水泥做检验式样。

3.3沙石

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400m3或600t时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是亦按一验收批检测。并注意在施工中,对其含水量每工作班次至少测定2次,天气变化大时,应增大加次数。

每一验收批式样一组,砂数量为22kg,石子数量为40kg或80kg。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砂8份,每份11kg以上,石子15份,每份5~10kg,搅拌均匀后分成一组试样。

3.4外加剂

进场后检查产品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合同证。应以同一厂家、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种类的外加剂,掺量不小于1%的外加剂以100t为一批,掺量小于1%的外加剂以50t为一批,掺量小于0.01%的外加剂以1~2t为一批一批进场的外加剂不足一个批号数量的,应视为一批进行检验。运至工地的外加剂每批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检验,进货与工程试配一致时方可使用。

3.5掺合料

粉煤灰以200t同等级、同厂别的粉煤灰为一批,不足200t是亦按一验收批检测,粉煤灰按干灰的重量计量。散装粉煤灰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去15份试样,每份试样1~3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1倍的试样;装袋粉煤灰取样时从每批中任抽10袋,并从每装中各取试样不小于1kg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比试验所需量大1倍的试样。

4、水利工程常用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水利建筑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40%~60%以上,降低材料费用是提高费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不能因为提高经济效益而降低材料质量。所以,合理的使用质量好、数量多、品种齐全、费用低廉的材料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证,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经验,作为施工单位,一般对进行场材料的好坏最了解,也是最大的责任方。因此,选用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材料并正确地储存、使用、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的前提。应采取如下措施。

4.1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好的供货厂家,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

4.2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的占用量,按质、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确保正常施工的关键环节。

4.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质量关

a.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和各种构件,进场时必须具有厂家批号和正式的出场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然后按部颁标准抽样进行复检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b.在现场配置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配合比,应先提出试配要求,送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后才能使用。

c.对上坝材料首先应进行料场复查,对上坝材料的含水量、界限含水量、颗粒组成进行检测、并确定各种用土(砾石)的击实标准,按现场碾压试验确定施工技。

4.5掌握工程质量动态,杜绝质量隐瞒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预制结构件不安装,在现场掌握工程的质量状态,及时提出有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所施要求。

4.6 材料存放设标识牌,是原材料处于受控状态

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用处、严格自检,认真执行ISO19001:2000标准,是原材料自开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性。

篇6

【关键词】 产品质量 检验 途径

质量检验就是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定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符合规定质量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活动。质量检验是质量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在质量管理中,质量检验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一个上下工序紧密联系的复杂过程,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各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和正常的工序。

产品质量检验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产品质量检验根据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并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对比,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完工产品在未经检验之前其质量状态是未知的,只有经过检验之后,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态,检验工作对产品质量既起着把关作用,又起着预防作用。通过产品质量检验实行严格把关,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鉴别、分选,剔除不合格品,通过入厂检验、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和抽样检验等环节,收集质量检验数据,严格把住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关。及早发现并排除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以预防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品的零部件不组装,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具有评价、把关、预防和信息反馈作用,能够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做好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并及时报告反馈给生产、工艺、材料、设计等部门,以便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一、重视产品抽样检验

检验样品是由质检人员在生产企业仓库或商店柜台上随机抽取的产品。取样要有一定的公正性,才能真实地代表产品的质量水平。抽样是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第一道工作程序,也是关键工序,检测人员应根据国家产品检验标准及产品性能正确抽取样品。抽样就是通过抽取少量的样品来检测和了解这一批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能否正确地抽样直接关系着这一批产品的质量特征,影响着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如果抽取的样品不能代表全部物料成分,那么检验数据再准确也是徒劳无益的,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抽样准确与否关系到质检产品的质量好坏和质检部门工作水平的高低。

抽样时必须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认真填写抽样单位的样单,抽样方案要有代表性和合理性,抽样后存档备查。进行抽样检验时应根据产品特点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做好抽样文书的填写记录,使抽样检验工作手续完备,程序完整正确;抽样数量需按抽样依据规定抽取,既不能少,也不能多,需加倍抽样的,要一次抽取;抽样检测时为保证产品检验结果真正地具有代表性,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无论是分散随机或单纯随机还是分层随机的哪一种形式,每个被抽取的样品都具备随机性,减少抽样的随机误差;保证抽样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做到抽样坚持原则,不弄虚作假,避免个别抽样人员带有倾向性,尽量从所有产品的各部分进行抽检取样,不能产生有意识抽取质量好或坏的产品行为,提高抽样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二、提高产品检测准确度

随着经济交易活动日益频繁,产品质量检验已成为社会经济和贸易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涉及面广、科学性强,其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企业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产品质量检验准确度是用绝对误差值或者相对误差值来表示的检测结果与被检测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关注的是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反映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效应。不准确的检测结果会导致资源浪费、产品报废,给企业、消费者和社会都带来极大的损失。

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人员素质、仪器设备、受检方法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即使技术很熟练的质检人员,用同一种方法使用同一种样品进行多次检测,检验结果也不会完全一致,这说明检测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高产品检测准确度,检验方法应首选检验标准中指定的方法。对于同一产品、同一项目的检测有时会有几种方法,不同的检验方法对同一项目检测会产生偏差,检测结果也会不相同,所以要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具体成分、含量、检测准确度的要求来选取检验方法。

当检测结果出现合格与不合格的临界值时,必须审慎地考虑到不确定性的影响,不要单凭一次检验检测、化验出的数据做为判定依据,应在采用合理的核验后再最后确定。为确保检测值准确可靠,原始记录要忠于观察到的事实,如实反映检验中的重要操作或测量、化验数据结果,并要层层把关。检验人员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前,必须做好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检验产品与执行标准是否一致,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凡对检验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测量或检验设备,必须按时进行校准或检定,保证检验设备满足检测要求,进行实际演练验证,掌握关键环节及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要素,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做法清楚,这样才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产品质量检验的准确度。

三、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产品质量检验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质量以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检验活动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能影响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与产品质量检验的质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检验技术与方法的不断更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服务质量提升的竞争与压力,质检工作对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

提高检验人员的素质必须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加强内部管理,明确检验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岗位责任。为保证各项检验任务完成,必须注重质检人员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检验人员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强对专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培训学习,使其熟悉产品质量标准,通过科学的检验、化验方法展示出产品质量的各项质量特性,按章操作,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出具准确公正的技术报告和结论,加强质量管理。加强检验人员法律法规、检验标准和管理知识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推行业务技术考评制和竞聘上岗制,以激励专业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考核专业人员的实际能力。对于学有专长、知识全面、技术优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要从优引进,以充实壮大专业队伍技术力量。为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必须造就一批精干、高效、懂业务、懂法律的质检队伍。

四、正确撰写检验报告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报告是质量检验机构依据产品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项目测试,再经过数据处理等整理归纳后出具产品质量性能的技术报告,是质检机构为社会提品质量的公正数据,是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供的法律依据,也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资料。检验报告是检验机构的最终产品,是其工作质量的最终体现。检验结论具有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具有法律效力,对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影响,是质量评价、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质量仲裁的重要依据。检验报告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质量检验报告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为了避免质检报告的失准而引起的行政诉讼和其他质量技术纠纷,必须遵守编制质检报告的有关规定和程序,严格按机构制定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去做,严格审核及核验,使质检报告更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质检报告的格式多种多样,为了使质检报告更具有准确性和严密性,必须规范有关格式和内容,应精心设计编排,有关数据的表达应使读者易懂,不同类的质检报告格式应逐一专门设计,但标题应尽可能标准化,符合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要求。

质量检验部门通过质量检验获取准确的检测数据,掌握产品的质量信息,并通过检验结果报告的形式反映出来。检验报告应当按照一定标准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鉴定对象的性能或指标,科学性、公正性和真实性是其本质特征。检验结果的概括总结要简明、准确、精练,概念要明确,检验报告结论和建议应简明、准确,做到规范化和科学化,应把受检企业名称、型号规格、检验检测的标准和规范对该产品的总判定和结论等写清楚。

综上所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化的环境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科技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产品质量检验是质量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质量检验是生产过程中必要的工序,应当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和各道工序的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判断产品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只有通过产品质量检验,才能了解产品质量状态,及时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完善产品检验和质量监督工作,必须重视产品抽样检验,提高产品检测准确度,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正确撰写检验报告,产品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产品监督检验是质量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玉溪:如何对质检报告实施质量控制[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0(7).

[2] 郝夕军:浅谈如何加强产品质量检验[J].中国西部科技,2010(9).

[3] 蓝斌:浅谈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及结果的准确度[J].科学之友,2010(14).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资料的管理对施工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是工程进行检查、改建以及管理维护的重要依据。建筑工程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材料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讨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

一、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内容

在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资料主要包括计划任务书、施工现场地质、水文、气象等文件资料;征地和拆迁等文件;整个工程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等材料;工程施工规划、消防以及环保等政府的审批材料和资料;中标文件、双方签订的合同、协议书等;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等文件资料,有关工程施工、组织和竣工等的照片、录像等。还包括建筑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报告、设计变更和技术交底等。整个工程的组织设计,监理的规划和细节等,各种材料实验和检测的记录登记;关键和隐蔽工程的验收检查记录、安全事故记录以及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技术总结等。最后还包括平面布置、管线布置、装饰和结构、给排水管工程、通风空调等工程的竣工图。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二、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现状分析

1、工程检测不及时影响下道工序的及时进行

建筑工程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我们会进行见证取样,除原材需复检合格之外,对涉及主体结构的砂浆试块、混凝土试块同样要进行见证取样留置试块,进行强度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施工单位要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浇结构板厚、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强度等的检测。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测量,施工单位根据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查看是否能够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砂浆、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不合格时,应及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回弹检测,检测合格方可进行墙体抹灰等施工,如果检测不合格,要采取取芯、加固、设计院进行安全与使用功能的核定等方式处理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但在现实施工过程中,我们的现场在赶工,我们的报告在生成。有的时候装饰装修已经完成了,可进行资料检查时,发现不合格试块没有进行处理,于是就进行委托回弹,现场凿除抹灰表层,再进行回弹等,既增加了人工量又影响了进度,同时给后期墙体裂缝、空鼓等埋下了隐患。

2、整理混乱

建筑工程在开发、施工过程中通常都是建筑群,所以施工单位的资料员在面对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过程中须养成分类摆放、整理的好习惯。这样便于工程资料的查找与追溯。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减少资料漏项、丢失等,发现遗漏及时补充完善。而事实上有的项目部一个工程从开工到竣工资料员换了几个,在更换的过程中又没有书面交接资料,于是资料的缺、漏、混乱现象比较常见。

3、资料收集、见证取样不及时

建筑工程通常工程规模较大,施工现场工作量纷繁复杂,涉及到的分部、分项多,关系到专业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的人员也多,因此当工程主体封顶,进入到屋面、装饰、给排水、电器、电梯、节能等工程施工时往往会合格证书收集、见证取样不及时,导致漏项。

三、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问题对策

1、要建立相应的工程资料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制度,从而为各项的材料搜集和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对各个分部和分项和子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汇总,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遗漏。还要明确施工资料岗位的责任,保证专门有人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保证与建筑工程能够同步;要不断对资料管理职责进行细化管理,落实到位和个人。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同时进行必要的定期考核,提高资料管理的效率。最后,要加强对工程资料的检查,保证工程施工材料的真实、客观与准确,对于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纠正,避免造成恶劣影响。同时,要明去人质监站等相关机构的职责,不断对相应措施进行完善,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2、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工程资料管理人员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要针对施工图纸提出适当的疑问,不断完善施工设计图,做好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同时要认真填写准备工程开工必备的资料,具体包括整个工程开工条件和文明施工开工条件验评表、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审查表、工程施工开工报告、材料取样表以及工程整体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在所有资料准备齐全后,然后办理相关的手续。在搜集好材料后,要做好相应的分类和整理,为以后竣工材料的整理做好准备。就目前而言,工程资料一般分为施工技术管理、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和竣工图四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资料收集就按照标准的顺序进行及时的分类归档;同时要整理工程监理的资料,对于在施工过程中的表格,进行适当的分编号,保证便于使用。

3、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检验记录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原材料的检测和实验。对于工程原材料必须送到检测中心进行必要的检验,保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质检过程中,应注意严把质量关,保证检测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还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将整个工程的概预算、测量情况、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记录,与其他设计报告许可证一起进行整理归档。

4、施工管理资料需要注意的事项

施工管理资料包括:工程概括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工程开工(竣工)报告、企业资质证书及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证书、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记录等。施工管理资料通常是一些综合性资料,如企业资质类证书等,这些证件为复印证件,在上报监理前要加盖单位章。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在进场后开工前及时填写上报监理。工程开工(竣工)报告的日期要如实填写,及时上报监理,这项内容涉及工期计算及工程交付。

5、施工物资资料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出厂合格证书(检测报告)、原材料、构配件复检报告等。施工现场的物资资料,普遍存在出厂合格证书为空白,施工现场填写合格证书内容的现象,有的出厂检测报告也已经过了有效期,还有出厂合格证书(检测报告)与现场使用材料规格不符等现象。针对这样的类似情况,施工现场资料员要做好审核与把关,确保施工物资资料出厂合格证书(检测报告)的准确与有效。另外,施工物资资料要齐全有效,分类整理摆放,有可追溯性。

6、施工试验记录

施工试验记录包括: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钢筋连接型式检验报告、灌(满)水试验记录、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风管漏风检测记录等。施工试验记录要及时、齐全。现场大部分施工试验为施工单位自检记录,这些资料只要在施工现场试验结束的同时,如实做好记录进行报验就可以了。但是这其中也有些为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测,比如: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或送样检测的:钢筋连接检验报告等,钢筋连接见证取样送检的时间一定要及时,要在柱子封模、混凝土浇筑前复检合格。

7、要做好竣工资料整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最后资料的汇总。具体检查材料中是否出现报漏或者错误等情况;同时要对全部的施工工序评定表进行点数汇总,并精确计算和填写工序质量、部位质量以及单位工程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工序、部位和单位工程的合格率能真实客观的真实客观的反映出来,再最终完成后,要由监理及业主方的签字进行确认。将所有工程涉及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和竣工图等资料清单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合理的整理和汇总,进行归档。在整体建筑工程竣工后,要及时有效收集竣工报告、交工验收证书以及施工质量保修书,保证最后的所有手续完备。

8、加强对资料管理员的培训

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和加强档案法规、工程档案基本知识的教育工作,要求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人员学习档案基础知识和施工过程中对竣工资料整编、工程项目验收的基本要求,使他们了解档案业务,提高档案意识,为确保竣工档案资料质量打下基础。每年一次对各项目资料员的工程建设管理、档案管理知识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工程专业知识和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按高标准整理好基础资料,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是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切实加强这项工作,才能有效地促进施工企业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才能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形象,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秀梅,林楠.浅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常见问题及规范管理之措施

篇8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钢筋问题;措施

一、钢筋的进场

1)原材料的采购

作为施工企业,在购买原材料,如钢筋,应严格把握供货渠道,严把质量关。对制造商、分销商要一一排查,要选择生产能力强、信誉良好的经销商生产供应商。这样才能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2)进场堆放

钢筋的进场堆放保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钢筋乱堆乱放,日晒雨淋,会造成钢筋锈蚀加剧,严重地影响钢筋的质量。锈蚀严重的钢筋需降级使用,这样就造成了浪费。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投标书中的承诺,将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原材料按照投标书中“七牌两图”的承诺,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堆放,并要求施工企业在钢筋下垫好垫木,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钢筋不能和酸、碱、盐、油类等物品一起存放,存放地点不得与有害气体生产车间靠近,以防钢筋被污染和锈蚀。

3)钢筋进场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钢筋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 2011新版),要求施工企业在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把关检验验收(强制性条文)。钢筋分项工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施工现场要从严要求,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钢筋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2011新版)增加了钢筋重量偏差作为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及标准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JG190冷轧扭钢筋、JGJ 95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及JGJ19冷拔低碳钢丝技术规程的要求。同时,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负责人还要检查钢筋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等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

4)外观质量验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要严格按照投标承诺书进行钢筋的外观质量验收,经进场质量验收合格的钢筋方可在工程中使用。钢筋外观质量必须符合钢筋分项工程的强制性条文(2011新版)的规定,不应有颗粒状、不应有片状老锈、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油污、不应有气孔、不应有结疤、不应有折叠、不应有凸块、不应有凹坑、不应有夹杂等,以免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

5)进场验收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在钢筋进场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到场共同进行检查、验收及见证取样等工作,验收时应检查以下内容:

①检查能够代表该批次待检查验收进场钢筋质量情况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等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原件。

②检查能够代表该批次待检查验收进场的钢筋表面标识,螺纹钢筋的表面必须有标识和附带的铭牌。

③检查能够代表该批次待检查验收进场钢筋的外观质量,如:钢筋的表面不应有颗粒状、不应有片状老锈、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油污、不应有气孔、不应有结疤、不应有折叠、不应有凸块、不应有凹坑、不应有夹杂等。

④检查能够代表该批次待检查验收进场钢筋重量偏差及钢筋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

6)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

钢筋进场后现场监理应检查出厂合格证、规格型号、数量等。并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做好抽样复验,经复验合格,驻地监理认可后即可用于工程。钢筋焊接,包括电弧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直罗纹机械连接、锥罗纹机械连接送检,见证取样送检频率为所有送检材料的30%。

对涉及到建筑工程结构质量及安全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和“主体”分部工程等,应由施工企业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及现场监理工程师一同对见证取样的材料进行密封标示共同送样复检。

在进场验收及见证取样环节上,如果发现存在不合格的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应由该工程项目的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理工程师立即对不合格的钢筋进行标识,并喷涂不合格的色标,以示警惕。不合格钢筋标识完成后方可将该批次钢筋清退出施工现场,同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7)建立台账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现场“瘦身钢筋”“进场验收”“外观检测”及“见证取样及送检”等一系列检查完毕后,要建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部现场钢筋的台账制度,对施工现场进场的钢筋台账的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台账就是钢筋材料报审登记表。钢筋进场,谁检查的,谁取的样,钢筋用到了什么地方,施工方和监理方都要签字,留有台账。一旦出现了问题,直接可以追溯到责任的主体。

二、钢筋加工与安装

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钢筋绑扎前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认真核查钢筋配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半成品的尺寸、核实是否与钢筋配料表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现场钢筋的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要采用22号铁丝进行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要采用20号铁丝进行绑扎。施工现场钢筋加工必须严格按照2011年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对钢筋调直后的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的检验要求进行了修订和增加,加强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不法分子以盈利为目的过度冷拉加工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盘条钢筋调直加工可采用机械调直的方法及冷拉调直的方法。冷拉调直法应严格控制冷拉率,HPB235级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2011年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增箍筋内净尺寸的要求,为保证受力钢筋和箍筋本身的力学性能都较为重要。

三、钢筋分项工程验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必须严格按照2011年新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钢筋分项工程的验收,验收的重点是钢筋直径及重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钢筋不得使用,具体有:①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间距、形状;②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是否符合构造要求;③钢筋锚固长度,箍筋加密区及加密间距;④检查钢筋接头: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结束语

钢筋工程作为施工现场重要的一项工程,对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施工的过程时,对其施工的技术手段要进行严格的把握,对于每个方面都要采用严格的措施进行处理,为其在关于建筑物整体上的性能的完善以及其质量方面能够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熊林.论施工现场钢筋工程精细化管理[J].四川建筑,2012,02:

[2]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and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s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use function, more directly affect the service life of building long-te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uilding materials of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architecture; Material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材料( 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 是一切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一般的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约占总项目费用的60%左右,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只有有效的控制好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基本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在于整个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的全过程,从订货、加工、采购、包装、运输,一直到检验、堆放、储存、保管、加工,每一道程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一、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外观质量、复试报告均符合要求的原则

外观质量和复试报告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并与质量保证资料内容一致。如果外观质量和复试报告等其中之一不符合要求,说明与质量保证资料内容不一致,质量保证资料不真实。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是证明进场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有效文件。其内容必须真实、齐全、完整,并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只有当材料质量保证资料、外观质量、复试报告全部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才能判定建筑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贯彻相关规范标准的原则

总体来说,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还是比较齐全的,但现场施工人员对规范标准的熟悉理解和贯彻还很不够,往往是一知半解,也没按要求把相关规范标准配套使用。检查控制建筑材料质量的每个环节都要依据现行规范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要做到“ 有据可依,执行必严” 。作为监理工程师必须熟悉相关规范内容,熟练地运用规范标准,才能把好材料质量控制关。

3、控制材料质量的原则

进入现场的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必须严格按照材料监理质量控制程序执行。在材料进场前,承包商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供应商的企业资料及材料样品。监理工程师可结合具体情况,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以做好事前预控。当材料进场后,承包商应在组织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材料报验。收到材料报验申请后,监理工程师首先要核查其质量保证资料。在质量保证资料齐全的基础上,进行外观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合格后,按规定需要复试的材料,必须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并按批量和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样复试。材料复试合格,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报审表后方能使用。

二、建筑材料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

由于现行的建筑市场管理混乱, 劣质材料屡禁不止, 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非常严重, 并且难以弥补和修复, 因此工程中必须尽力避免发生此类问题, 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监管中, 首先应该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并明确建设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合同办事,加强合同管理,以合同为依据, 始终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和检测单位复检、建筑单位和监理单位见证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才可以防止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2、首先应选择具备丰富经验的监理工程

大多数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需要一段时间和一定的检测手段, 而在施工现场大量合格材料中混有不合格材料时, 监理工程师对建筑材料的某种特性有直观的判断能力,以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建设。对于常用的工程建筑材料, 熟练准确掌握其质量性能指标是很有必要的, 监理工程师不仅应该知道其指标的高低, 还应知道其具体涵义和作用。

3、制定严格的工程材料采购、检验程序

首先由承包商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和施工设计图纸要求,选取满足工程质量要求的材料样品(至少三种以上),报项目管理机构进行现场签字确认,现场确认内容包括:材料设备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材质要求、档次、用量、价格、特殊技术要求及相关说明,严格按照材料设备认质单要求填写明确。其次认质单必须在承包商采购实施前签字确认,专业工程师、项目主管必须根据合同约定和设计施工图纸要求共同认可,并按制度要求报工程管理部门批准。单一认可、事后补办及未经批准均不能作为结算依据。再次,制定严格的材料抽检及送检制度。材料抽检要在专业工程师和项目主管见证下进行取样、封样,并派员陪护送检以防途中样品被换掉。

4、检查验收关。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

首先,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用于工程的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应提供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文件、检验报告,有“准用认证”要求的材料和产品,还要提供省部级的准用认证许可文件。其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等由施工单位、专业工程师、项目主管进行验收,签署进场验收意见。如发现承包商进入现场的原材料与实际认质材料设备的名称、品牌、规格、材质要求等不符时,应及时书面承包商处理,并监督承包商进行限期更换,并对相关情况作书面记载直至作出相应处罚。再次进场验收合格的原材料、产品、构配件设备,按见证取样送检有关要求进行取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材料堆放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按品种、规格、批次、进场日期分别堆放,并注有醒目的标牌区分。

三、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监管措施

1、钢筋原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 针对原材料多源头、多渠道的情况, 对进场的每批金刚筋要求施工单位分批、分品种堆施、贮存, 并及时提供出厂合格证。在此基础上, 对每批钢筋均要做力学性能试验, 特殊部位所有钢筋要另做化学成分分析试验, 并进行现场监督取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中要随时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场外。

2、水泥

现在的建筑市场上小厂和小窑水泥很多, 因此施工单位在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及时到检测单位对其强度、安定性和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监管单位如对使用中的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上,经检验不合格的, 应及时清除现场。

3、钢筋焊接样品

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主要以多层或高层为主,绝大多数进场钢筋均要进行现场加工后才可用于工程,如钢筋焊接、成型、张拉等。下面以钢筋对焊为例谈谈焊接制品的质量监管。钢筋只有经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进行加工。在施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措施交底、质量监控程序等,并要求施焊人员具有焊工上岗证, 拒绝无证人员上岗施焊。对有焊接操作上网证的人员, 要求对不同品种、不同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做焊接试件,试件经检验合格、方可施焊。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管的工作重点, 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还要对成品的质量进行监管。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首先从外观上, 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抽样,坚持每300根接头取一线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 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 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各种管理条例进行验收检查。

4、混凝土

混凝土是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加工材料, 它的质量不仅涉及到各种原材料的质量, 而且影响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各种组成材料的计量、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一系列环节,均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直接重要的影响,是保证建筑物使用安全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完善材料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质量的监督管理,对材料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才能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而更好地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光耀,叶桂兰. 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中华建设, 2007,(07) .

[2] 李仕斌. 浅谈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中国建设信息, 2007,(21) .

[3] 刘艳,高乃坤,李季虹,陈光. 如何搞好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辽宁建材, 2006,(02) .

篇10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

随着工程建设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城市主城区附近,自建拌合站用受场地限制、环保要求高等难以现场建设;部分工程因混凝土使用量小,综合经济分析,自建拌合站单位混凝土成本太高,这时使用商品混凝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然而市场上的商品混凝土站良莠不齐,为防止使用商品混凝土导致水工结构物的主体结构出现了重大质量问题,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发生其他质量问题导致推诿扯皮现象,影响工程进展,因此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就成为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建设中如何对商品混凝土进行有效控制呢?本文认为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 多做市场考察,优选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

选择合理的搅拌站(厂)是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首要前提,对其的选择要进行实地全面的考察,选择信誉高、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

审查企业生产资质、营业执照、近期业绩及其它有关证明文件,查看是否具备生产的资质和能力。

审查是否建立和完善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制定必要的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制度。

审查该企业的混凝土专项试验室是否通过省级以上计量部门的计量认证。

审查材料员、试验人员、质检员等工种是否齐备,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以及计量、搅拌设备的性能是否稳定。

实地考察拌合站,尤其考察拌合站原材料是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隔离及分类存放,现场原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确保拌合站质量保证体系得到了确实的执行。

2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水泥要选用规模较大的正规水泥厂家生产的,水泥的复验批量的划分符合GB50204标准,对进场水泥应检验其强度和安定性,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优先选用C3A 含量低的中、低热的普通水泥或复合、矿渣水泥等,水运工程严禁使用烧粘土质的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水泥等级和混凝土等级应相匹配,一般C25 以下混凝土宜选32.5 级水泥,C30 以上混凝土宜选42.5 级水泥,但水泥品种不能混用,不同产家、不同品种即是同一水泥等级也不能混用,同厂家、同品种不同批号的水泥原则上也不能混用。

2.2 粗骨料

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骨架的作用,并且对胶凝材料的收缩具有一定抵抗作用。要求集料级配良好,最大颗粒粒径不大于80mm,不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不大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4/5。每次申请混凝土前对进场集料进行复验,对集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时或有氯离子含量要求时,检验氯离子的含量。

2.3 细骨料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控制以2.92左右为宜。泵送砼宜采用中砂并靠上限,0.315mm筛孔筛余量不应少于15%。细骨料的含泥量不超过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其他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海水环境工程中严禁采用碱活性细骨料。

2.4 外加剂

外加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膨胀剂与其他外加剂一起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并且同种外加剂与不同厂家的水泥也存在相互影响,造成塌落度损失过快等,因此在使用前应经试验确定。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进场时要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试。

2.5 矿物掺和料

硅灰品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的有关规定。检验要符合《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有关规定。

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应质量稳定并附有质量证明文件。进厂检验必须符合《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和其他相关规定。

粉煤灰中CaO含量大于5%时需经实验证明安定性合格。

进场掺合料需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其掺量要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

3 混凝土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对水运工程结构物实体质量,尤其面层外观质量极为重要,必须严格进行控制。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环境温度等提出所需商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由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要求配制混凝土配合比,对确定的配合比制作试件要根据要求的性能进行校核试验,试验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的有关规定,确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合理可靠。

配合比设计时严格控制搅拌用水量,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混凝土中适量掺入粉煤灰和矿渣微粉,可以减少混凝土裂纹的产生。

为防止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 ,采用与水泥匹配的缓凝剂,改善集料级配,适当提高砂率,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保证混凝土和易性。

4 混凝土拌合控制

每一次开盘前,工程师核对任务单、配合比通知单、工料机配备及搅拌时间等,混凝土的拌制过程,全面跟踪监控,确保混凝土搅拌严格按配料单配料,并确保计量准确。

严格控制拌合时间,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起,至开始卸料时止,其连续搅拌的最短时间符合搅拌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5 加强出厂检验的控制

要求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根据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对出厂的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拌合物性能和强度等进行出厂检验,坍落度的确定要考虑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值。用于出厂检验的试样在搅拌地点采取,出厂检验试件取样和试验工作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厂)承担,将试验报告及时送交施工单位上报审查。对不满足要求的混凝土不允许出站。

6 运输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使用是一个连续过程中的几个相连环节,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同的施工段、不同的工程部位、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方的技术水平、设备状况、施工准备情况,混凝土的供应必须有针对性。

混凝土供应前施工单位工程师就要会同搅拌站进行运输路线的勘察,确定至少两条路线,并注意不同时段的通行能力,从而确保浇筑混凝土的连续性。还要保持与搅拌站的联系,及时沟通,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检查整改,从而满足工程的混凝土供应需求。搅拌运输车运送的混凝土宜在1.5小时内卸料,混凝土的运送频率应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

在混凝土出场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过程中,运输车应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并要求司机严禁向运输车内的混凝土加水,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7 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控制

(1)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加水及二次运转和搅拌,严禁将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用于工程。

(2)查验运输单,确认商品混凝土的强度、数量、坍落度、出厂时间,并记录搅拌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运输时间超出技术标准的应当清出现场。

(3)商品混凝土到达施工地点,施工单位应邀请现场监理人员一起对商品混凝土实施见证取样,混凝土试样的采取和坍落度试验要在混凝土运到交货地点时开始算起20min内完成,试件的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4)现场取样检验,按如下步骤操作:①卸料前,让搅拌车快转30S,搅拌均匀后卸料;②取样检测应连续抽取卸料至搅拌车1/4-3/4部位的混凝土,并人工翻搅、拌合均匀后检验(含坍落度检验);③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及养护符合《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的相关规定;④严格按国家标准GB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和GB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对进场的每一车商品混凝土验收,并签认交货检验记录。

(5)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具体时间,按实际测试的坍落度要求控制施工进度和划分浇筑区段和分层厚度。

(6)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随时检查坍落度的变化情况,保证坍落度满足施工的要求。

(7)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后,必须及时进行二次抹面,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

8 混凝土养护

由于商品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所以商品混凝土施工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要比传统现场搅拌混凝土高得多,容易在早期发生混凝土半和物沉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温度裂缝等,所以需要改变传统观念,混凝土浇筑后及“早”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加以覆盖,结硬后保湿养护。养护方法根据构件外型选定,宜采用洒水、土工布覆盖浇水、包裹塑料薄膜、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当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宜洒水养护。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满足《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S202-2011)中相关规定。

9 结论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保证,对商品砼公司,在于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合理的配合比、充分均匀的搅拌和及时准确的运输;对施工单位,在于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技术措施,包括正确的浇注、振捣、抹面和养护方法等。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不仅需要商品混凝土公司严格控制生产环节和出厂质量,更需要施工单位大力配合和支持,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商品砼公司与施工单位应增进交流、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双方都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这样才能建造出质量优良的混凝土工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