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入学服务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义务教育入学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义务教育入学服务

篇1

【关键词】职校;语文教学;就业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脱离实践的、单纯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会使语文这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与社会的需求脱节。为此,职校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就业,亦是当务之急。

那么,职校语文教学如何服务于就业呢?

1. 在思想上,应牢固树立为就业服务的指导思想

语文这门学科和各行业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者应有非常明确的服于就业的教育理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2. 在培养目标上,以《大纲》为准绳

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不难看出,新大纲语文学科各种“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是以就业为本。因此,我们必须以《大纲》为目标,培养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3. 在具体操作上,分以下几步骤

3.1 结合所学专业,有的放矢。

目前,各职校根据所开设专业,都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了一些语文课,如本学期我校的电子商务班和模具班都开设了语文课。下面我以这两个班为例,说说如何有的放矢。电子商务班,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但学生基础差,安排语文学习的时间短(二个学期),应采取低标准、严要求。低标准就是只要求字、词、句篇过关,口齿清晰过关,常用应用文体过关,严要求指能“过关”。

字、词、句篇针对必修课文,口齿清晰就是大胆上台讲话,能讲一口即便不是非常标准,但很流利的普通话(各地口音重的学生很多),常用应用文体,像请假条、借条、申请书、求职信等,要求会写会用,掌握正确格式,把握各种文体适用范围。

模具班的学生,针对其要求,专业知识较强,语文学科知识相对要求少些,且开设语文学习时间更短(一个学期)的特点,对模具班的学生则应侧重于口语和常用应用文体训练。不少学生性格内向,不善口语表达,只埋头于手工操作,动手能力强,但语言表达不到位,你让他说说做工过程,往往词不达意,急红了脸,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为此,我常让他们上台作口语练习,以加强口语训练为突破口,明确学习目标。形式多样的口语训练,叩开就业之门。 学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积极性提高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生动活泼的设计,让学生乐于学习,保持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创造时机,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如学生的姓名,无不浸透着父母的智慧和爱心,刚入学的新生,我就让他们从介绍自己的名字入手,进行个性鲜明的自我介绍。同学们相互学习,教师适时点拨,从声调、语速、表情、形象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学生们兴趣盎然。尤其是那些胆小、怯场的,给他们锻炼胆量,展现自我的机会,并及时地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中职语文课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交流沟通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加强专业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专业表达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当他们面对待遇优厚的招聘启事时,往往不能写好一份像样的应聘书;面对招聘考官犀利的问话时,语无伦次,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便被阻隔在就业的门槛之外。而一些应聘的成功者,首先取悦于考官的,往往并非是专业技能过硬,而是善于表达和沟通的能力,得以使他们走进职场,迈开就业的第一步。

常用应用文体的训练,即从最基本的便条开始,再到单据、启事、海报再到申请书、求职信、合同书、应聘信等,逐渐增加难度和加大写作力度,要求他们会写、懂用。在讲便条(请假条、留言条、托事条)的时候,很多学生不以为然,认为这些谁不会,尤其是请假条,在中学的时候常写、常用,有些胆大的甚至直接跟我说:“老师,这个别讲了!”于是,我就从最简单的请假条开始我的课程。

我叫三个同学上黑板,按他们以前学的方式各写一份请假条;然后再叫三个同学上来改,结果呢,两个班六个同学,只有一个同学写得稍好,但还不是全对,我指出了他们的毛病,他们无话可说,开始认真听我讲课。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上课不仅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要让他们觉得有必要学,学了有用,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的动力。加强应用文教学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重要途径。比如:他们在“面试与应聘”之前就得写好一份得体、有个性的自荐信。如果写得格式错误、语句不妥帖、词不达意,那么他们立刻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佳的印象,同时也就失去了一定的竞争机会。

3.2 走出去,请进来。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对学生们而言,如果仅停留在课堂所学的那点知识,可能以为自己已懂了,学到东西了。有计划、定期地安排他们见习、实习,让学生参与调查实践,安排不同的人群,让学生去接触去表达,把学校锻炼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定能以强取胜,叩开就业之门。

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让他们到校外实习、实践,学生们普遍觉得自身所学知识不足,与求职单位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扎实地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正道理。回来以后,他们学习更加主动、努力了,老师们也明显感觉到他们懂事多了。如电子商务班的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和一手漂亮字体对他们的重要性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早上晨读,经常书声琅琅,自习时间常见不少学生练字;不少学生还主动提出如何把应用文体写好,写得有特色,以便求职的时候胜算更大,要求老师传经送宝。模具班的学生也不甘落后,他们大多数人平时性格较沉闷、不爱说话。通过实习,很多学生性格开朗了许多,就连平时不怎么爱讲话的,见着老师也主动打招呼、搭话。晚自习,不少学生在完成功课后,自觉地预习、复习或练习书法,更可喜的是不少学生爱学习、爱提问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们的学习有很大促进,身心都得到了锻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平时苦口婆心地劝他们学强百倍。

3.3 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培养更多的就业人才。

学生们在进步,从不愿说、不敢说,到经常举手上台朗诵或表演,从不会写请假条到能写申请书、求职信、合同书、应聘信,从只要格式正确就好到要求把握写作技巧、讲究语言魅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哪位教师不会由衷地欣喜呢?只是欣喜之余,别忘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完善语文学科的教学。

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定势,把 “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是语文教学成为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要领会语文课程的思想内涵,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上下功夫。职校学生不仅文化水平低,思想觉悟差,有的甚至心灵扭曲,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自控力极差。而语文课程所渗透的思想性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在《邓稼先》、《世间最美的坟墓》、等课文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崇高伟大的人格美;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碗清汤荞麦面》等文中,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珍贵、生活的幸福、人的巨大潜力,从而树立积极乐观、勇于面对困境、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大有益处,关系着职校生将来的就业发展。

时间非常紧迫,在短暂的一、二个学期里(有的专业只开设一个学期语文课),你如何教给学生易懂而实用的知识,确实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去努力探究的问题,但万变不离其宗,服务于就业这个指导思想是不能背离的。

社会在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书面语言信息在跨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职校语文教学的作用不容低估。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2] 《语文是能力型的人文学科》权曙明编

篇2

在移动互联网和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之类的移动设备不仅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进入了我们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习和工作方式才能适应这个时代。高职服务外包课程主要采用英语教学,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移动APP的出现,为新的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那么,移动APP该怎样融入到服务外包课程英语教学中去呢?

1移动APP概述

APP,外语全称是APPlication。移动APP,即移动应用服务,就是针对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的业务或者无线网卡业务而开发的应用程序服务。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运用,使得企业营销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和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移动终端营销不仅省成本、省时间,还能始终保持和用户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资源的分享和传播方面,实现的是裂变式的增长。如果能结合移动APP体现出来的优势将移动APP融入到高职服务外包课程英语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必定倍增,师生之间的沟通必定更加畅通,资源的共享和传播也更加便捷。

2移动APP融入高职服务外包课程英语教学的意义

移动APP融入高职服务外包课程英语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APP的融入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顺畅、更加深入。教学APP的操作原理是,让所有学生在自己手机上安装相应的教学APP软件,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如有疑问要和教师进行讨论,或者想要记录学习轨迹,就能在自己的手机上快速实现和教师的交流。这种快速和方便的交流不仅可以在师生间实现,还可以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同时也可以在小组与小组间实现。最重要的是,这些互动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现,也可以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实现,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随时随地解决疑问。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有新的资讯想要传递给学生,同样可以通过移动APP第一时间就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定期更新APP获得最新的资讯,以取得和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

(2)移动APP的融入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关注课程内容,因此,学习效果就得不到保证。移动APP的融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手机可以分享到课程最新的资讯,而这些资讯也不是通过传统的板书和课件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的动画、小视频、电子书、图片、音频文件或者小游戏表达出来,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而且他们对因此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也越有印象。借助移动APP,学生们可以非常轻松地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手机保存下来,然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知识和技能的反复体验上,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3)移动APP的融入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服务外包这门课程主要采用英语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功底,该课程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学习很被动,那么不仅语言关过不了,专业知识肯定更加难于理解。相反,人手一机,通过APP,在教师布置了学习项目之后,组建学习小组,团队内成员进行分工协作,和教师共享一些学习资源,主动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们必然会有全新的收获。这就是移动APP融入服务外包课程教学体现出来的绝对优势。

(4)移动APP的融入使得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更加方便、更加客观公正。借助于手机,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项目完成进度以及在这期间出现的问题。针对项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供学生参考。学生看到自己得到的评价之后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自己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在哪里,接下来该如何应对。通过移动APP进行的评价既省时、省力,又客观公正。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学生可以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亮点和特色点赞;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一些可行的建议,或者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及时跟教师交流。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教学相长”就可以慢慢实现。

3当前移动APP融入服务外包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是移动APP融入服务外包课程教学的首要条件。首先,需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实训室,实训室里准备一个大型的触屏屏幕,教师可以随时通过屏幕演示,实训室的装修风格要考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团队合作的方便性。其次,每个学生需要准备一台智能手机,可以无线上网,并且要达到一定的网速。最后,实训室需要打造一块休闲区域,主要用于教学期间休息和游戏之用。

(2)教学移动APP的定期更新和维护问题要有专人负责。教学移动APP的定期更新和维护如果没有专人负责,那么,接下来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APP的开发商定期维护软件,从技术上给教师和学生最大的支持。

(3)教师应该努力尝试通过移动APP进行备课及其他教学活动,将软件的优势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融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应该努力研究怎样将关键知识和技能通过APP快速的让学生消化,使得学生以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想要的知识和技能。

(4)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利用APP共享的优质资源,克服手机依赖症,并鼓励学生创新,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共享的资源“用”起来,更重要的是,应鼓励他们进行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技能。

篇3

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关键在于通过制度保障来促进教育与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而小学入学办法和小学升入初中的办法是义务教育制度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影响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教育部近期颁布的《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和《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对推进义务教育的制度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落实文件精神,应当把握几条重要原则。

首先,强化义务教育的规范性意识。义务教育是依法办学,制度建设是前提。入学和升学办法是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办法的明确性和稳定性是教育秩序的重要保证。有些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前一阶段,由于情况相对复杂,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够有力,出现了一些无序现象引起社会的不满。比如接受入学范围的随意改变,接受入学条件的任意增删,招生方式的违规考试,以及招生过程的不够透明等等。这次文件规定合理划定招生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从而将解决种种乱象的办法制度化。所以,各地落实文件精神应当从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各项入学行为的具体规范,为依法管理,依规入学提供依据。

同时,深入领会文件的针对性。两个文件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虽然已经普及,但地区之间、学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家长都希望子女能够进入较高水平的学校就读,所以在一些地区,就近入学规定和群众择校需求之间产生矛盾,由此引发出的种种问题形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件正是针对这些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所以,各地落实文件必须增强针对性,检验的尺度之一就是地区热点问题缓解和难点问题突破的进展状况。

再有,把握义务教育的基础。义务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它的任务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从而为每个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过分强调选拔功能会影响更多人未来的全面发展,应着力于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够健康成长。部分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采用通过考试等方法选拔部分智力开发较早、学习成绩优秀的儿童少年入学,直接引发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和小学教育的应试化倾向,不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地落实文件精神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实行免试入学,以体现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

篇4

2015年,为适应社会发展,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我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2015年秋季进城务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随迁子女应入学人数2693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100%安排入学就读。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2634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公办学校招收1803人,民办学校招收831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加强城镇中小学规划,加快学校建设

1、改扩建学校:城区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硬件建设,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址再建新校: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建设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督促学校建设进度。去年秋期,我县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远期36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

(二)加强管理,畅通入学渠道,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1、今年秋期开学前,教体局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范围学生同等对待。

2、于今年8月份印发了《XX县教育体育局关于2015年城区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确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招生办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通告》下发后,县教体局对城区学校的招生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强了领导,进行了专项督查,推进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3、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中,县教体局强化服务意识,在方城教育信息网上公布入学政策和咨询电话,在城区的显要位置张贴《招生通告》,接受家长的咨询。同时,简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手续,根据城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确保了我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入学。

(三)完善优化措施,加强教育、帮扶、资助工作,确保进城务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

1、认真组织城区各学校学习关于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文件、政策及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了接纳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前期准备工作。

2、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进城务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要求城区各学校完善制度,把做好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城区各学校教师提高思想认识,把教育好进城务工子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多给进城务工子女以关爱,多从正面引导,重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文明礼仪训练,使他们尽快融入到学校及班级中。要求多从生活上关心,学习上指导,对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尽快摸清,针对学生不同情况认真拟订出帮扶计划。要求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家庭进行走访,做到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了解学校工作,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各学校多创造条件,设计活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互相了解,互相认同,努力构建“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感情,少一点指责”的和谐氛围。今年春期,城区各学校开展了“手拉手、一本书 、传友情”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通过手拉手结对形式,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雏鹰假日小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学习和生活上的服务和帮助,使他们在读到一本好书的同时,交到一个好朋友,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3、动员各方力量,关心进城务工子女。县教体局积极联系团县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形成教育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开展进城务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努力使这一特殊群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全面发展,争做优秀学生。

二、下步工作打算

1、我县城东新区再新建一所小学,建成后为城区招生缓解压力。

2、县政府已研究规划并将卫庄小学迁址新建,新建学校计划36班规模,有效缓解城区学校尤其是城区一小、龙城小学的办学压力。现在资产处置工作正在进行。

3、县政府、县教体局和释之街道中心学校正在协调有关方面,整合城关二小、四小资源,在鲁姚路南原南关小学旧址改扩建一所寄宿制学校,由原来20亩地的基础上再征地10亩,学校建成后将容纳学生1500人。

篇5

根据汕头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安排工作的通知》和《汕头市龙湖区20*-200年度全日制基础教育事业规划》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年秋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组织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入学年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今年,我区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为六周岁(即2002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学龄儿童)。

二、招生服务范围

原则上农村片小学承担本村(居)常住人口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任务,城区片小学的招生服务范围见附表。各校在学位许可情况下,要接受非户籍常住人口的适龄儿童登记。

本学年,衡山庄、金桂园的适龄儿童安排到夏桂埔小学就读;31街区、嘉逸大厦的适龄儿童安排到珠池小学就读;3、4街区(长江公寓、正阳园等)的适龄儿童,安排到华美小学或南方小学就读。

各校在五月底将学校的招生服务范围向社会公布。

三、入学登记

农村片的小学由各校根据本村(居)实际自行制定一年级新生登记、注册的时间和方法方式,保证辖区内适龄儿童准时入学。城区片的小学入学组织工作统一安排,招生范围见附表。各校要重视做好适龄残疾儿童的入学组织工作。对符合本区学校招生条件的残疾儿童,一律按正常儿童同等受教育权利给予登记,安排入读。各校要依法保证所辖区域内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四、班额和编班要求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每班学生的班额原则上控制在50人。民办小学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严格控制班额,保证办学质量,确保学生安全。

各小学要认真执行《广东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编班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实行常态编班,不得设重点班、实验班。

五、城区片学校的入学组织工作]

1、登记时间、要求7月12日至13日为一年级新生登记时间。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凭常住户口簿、住房证、出生证、独生子女证等原始证件和复印件到服务范围所属学校办理登记手续。

学校在接受登记过程中,要把工作做细、做好,对家长提供的各种资料一定要认真核对,避免出现错漏现象。验证人在验明证件后,要写明该复印件与原件是否相符,并签名以示负责。因搬迁新入户的适龄儿童,户口迁入我区截止时间为20*年5月31日。

2、登记原则四证齐全的适龄儿童优先,再登记有服务范围内常住户口(与父母同住),有与户口相对应的住房证且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适龄儿童,接着再解决有服务范围内常住户口、有与户口相对应的有效住房证明的其他适龄儿童;户口状况属寄户的,在户口所属学校登记,再视学位情况安排就读。

市区因家庭住宅拆迁,确需在我辖区内临时住房附近学校就读的适龄儿童,由其家长(或监护人)凭市旧城改造办公室有效证明和寄住地派出所或街道办事处证明及住房证明,到区教育局招生办申请登记,经审核后,在区教育局指定的学校就读,可享受户籍所在地就读学生的同等待遇,但回迁期到期后,应转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

3、审批手续,公示、放榜和新生报名时间

7月18日前,城区片各小学要将到校登记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分类造册(一式二份)送区教育局审核。

8月21日,各小学公布一年级新生名单,接受家长校对和群众监督。各校要公布区教育局招生办和学校的电话号码,接受咨询和监督,并将公布情况于8月23日前报区教育局招生办。

8月25日,小学一年级新生注册。

篇6

署名除外

通知指出,在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实行多校划片的,应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对于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学校,要加快推进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在去年11月26日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会上,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就表示,教育部正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这样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能确定是上哪个学校。王定华表示,将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多校划片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实行过,即一个学区有五到六所水平相当的学校,学区内各所学校水平相对均衡,居民如何选择主要看积分。广州的公办小升初派位也是采用多校划片的方式,将多所热点初中分散至多个片区。

事实上,早在202019年初,教育部就曾接连下发文件,要求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的方式,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并在19个重点大城市试点。根据要求,到2019年,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2019年3月23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就已明确提出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

广州电脑派位就是

多校划片具体做法

由于目前广州小学采取的是按地段入学的方式,屡次被提及的多校划片让许多买了学位房的家长担心竹篮打水一场空。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回应称,多校划片在广州并非新鲜事。广州多年来在义务教育招生阶段实行的对口直升和电脑派位较好地解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其中,电脑派位就是多校划片 的一种具体做法,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关于多校划片的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以区为主、实行属地管理,市教育局会要求并指导各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精神。在2019年2月,经市政府同意,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该文件有效期3年,今后一段时期,广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

在《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中,对小学招生的表述是 划分公办小学招生地段时,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在3公里以内。100%的公办小学按当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地段招生。2019年起,以学校为单位,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必须控制在10%以下,并逐年减少。

广州100%的区已成为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广州市教育局方面还表示,就广州而言,学区化建设并不是新鲜事。2019年越秀就启动了学区化建设工作,海珠、荔湾、天河等区也一直在以不同形式进行探索。由于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各区实行学区化建设的基础和方式不同,广州将继续指导各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探索或推进学区化建设。

记者注意到,除了多校划片,教育部的通知还提到,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要积极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在不久前,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曾提到,在义务教育阶段,广州100%的区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市本级财政专项投入12亿元,推动各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占比99.53%。100%公办小学划片就近入学。

政策解读

文/广州日报记者谢绮珊

划片须设立

必要过渡时限

去年,包括北上广在内的24个大城市全面启动了小学、初中划片入学,其中包括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单校划片为主。而多校划片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择校的作用,但也助长了学区房的疯涨。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学区房白买了?通知同时明确提出,片区确定后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划片及片区调整工作备受关注,应当提前广泛告知,设立必要的过渡时限,给社会留出合理的预期时间。

通知还要求,要方便随迁子女入学,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居住证暂行条例》要求,研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学校要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生活。学校要按照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在学生实际到校报到后,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

并非直线距离

最近就能入学

通知指出,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统筹下,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片区范围。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

特长生招生原则上

篇7

一、坚持以国家和**市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立足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构建面向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的教育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区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对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并组织实施,要加强对本辖区内生源的摸底调研,并根据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定各校对口招生入学范围等工作,确保辖区内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有相应的学位。

三、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加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

四、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贯彻就近入学原则,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

五、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合理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级规模,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接纳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学校班额可适当放宽。有条件的地区,小学班额可在30人以内,初中35人以内。

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不得以任何形式测试选拔学生。不得将开展学校教育实验研究、创建特色学校与招生入学工作挂钩。

七、公办学校应按照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少年入学。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听力残疾和视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到户籍所在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名,安排进入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八、跨区县就读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在就读学校参加小学毕业考试。小学毕业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回户籍所在区县就读初中,或在就读学校所在区县就读初中,办理回户口所在地就读手续的截止日期为20**年**月**日。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本区县制定的初中招生入学的规定和实施办法妥善安排回户籍所在地就读的学生入学,各类初中学校不得招收无学籍材料的学生。

九、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指导本辖区内公办寄宿制学校或寄宿班按照规定的招生范围招收本地区新生,报名的学生人数少于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如数录取,报名的学生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电脑派位”等方式录取学生。

十、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本部门和学校网站公告、发放新生入学《告知书》、在社区张贴《招生告示》等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报名时间、地点,以及报名所需携带的各种证件,20**年**月**日为全市小学新生报名时间。

十一、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指导与管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核准招生计划和招生范围。民办学校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范围内招生,有寄宿条件的经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并报市教委备案后,方可跨区县招生。民办初中学校报名时间为20**年**月**日。

十二、民办学校要规范招生程序和方法,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采取电脑派位或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报名费和面谈费。面谈程序要规范,面谈内容不应涉及学科文化知识。民办初中学校面谈时间为20**年**月**日,民办小学面谈时间为20**年**月**日。

民办学校录取学生时不得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不得要求报名学生提供其他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证书,不得要求学生提供在低学段学校(幼儿园)或参加社会办班取得的学科考试与测试成绩或竞赛证书,不得要求小学或幼儿园推荐“学科学习特长生”。民办初中学校于20**年5月31日前完成招生录取工作,民办小学于20**年**月**日前完成招生录取工作。

十三、民办学校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及招生简章须向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备案,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向社会公布并实施。对民办学校上报备案的自主招生办法、招生广告和招生简章存在违规条款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要求学校及时纠正。

十四、切实做好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凡符合市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学校就读免借读费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号)规定条件的农民工同住子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部分地区的公办学校限于条件不能完全接收招生地域范围内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可统筹安排进入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就读。小学毕业的农民工同住子女,统一安排至本区县公办初中就读。

对农民工同住子女及在本市借读的其他非本市户籍学生,学校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等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十五、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招生工作管理。经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可以按有关规定招收批准项目与计划的体育、艺术特长生。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地区体育、艺术类特长生招生办法,建立健全特长生资格确认制度,确定本区县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的条件。严禁学校以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为名招收择校生。区县体育、艺术特长生招收数不得大于本年级学生总数的5%。各区县要将招生办法、经审核批准的学校名单、项目名称、招生名额等报市教委备案并予以公示。

十六、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通过本单位网站和其他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信息。

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向社会公布如下信息:

(一)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

(二)本辖区招生信息,包括学校对口招生的区域范围、当年招生计划(班级和人数)、招生结果;

(三)经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学校、招生项目、招生名额、招生条件、招生录取结果;

(四)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与设施等基本情况,包括在校学生人数、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和专用教室数量、运动场地面积和设施设备、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数量和面积、图书馆生均藏书量、实验室及其数量等内容。寄宿制学校须公布其寄宿设施情况和收费标准。

(五)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专职教师人数和师生比、中高级职称教师数量和比例、教师学历结构和达标比例。民办学校还须公布学校教师队伍中退休返聘教师的人数和比例;

(六)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班招生范围及招生名额;

(七)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办法、收费标准;

(八)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咨询、监督举报电话、接待部门地址。

学校应通过本单位网站的“信息公开”专栏,及时公开招生的相关信息。

十七、各区县教育行政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招生监察工作机制,监督招生入学有关政策和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依法依纪查处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违纪违规事件,协助解决本地区中小学招生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对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重点督导农民工同住子女招生入学、体育及艺术特长生招生、民办学校规范招生等。

十八、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凡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或拒绝接受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凡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擅自提前招生,招收无小学学籍材料学生、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费、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收学生或存在其他违规招生行为的,对其中的公办学校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对校长等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分;对其中的民办学校由所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及时纠正,拒不改正的核减该校第二年30%招生计划数。

十九、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应按市教委规定的时间节点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全市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对象统计时间内,根据本区的实际适龄儿童人数做好资源配置、招生计划编制以及招生范围确定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市教委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信息公开和上网公布工作,并按时向辖区内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监护人送达《告知书》。

二十、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在招生工作结束后应向社会公布招生录取结果。各类学校应在20**年8月15日前向已经报名录取的适龄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发出该学生的入学通知书。

篇8

为了贯彻执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新生入学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我校招生入学行为,保障我校2019年小学一年级新生登记工作有序进行,根据《前川街2019年秋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实施方案》统一安排和部署,特制定枣林小学2019年一年级新生登记工作方案:

一、成立新生登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刘光怡

成  员:全体行政人员  

二、登记对象

前川教育总支划定的服务范围内,2013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出生,年满 6周岁的适龄儿童。

三、登记时间

2019年4月20日—21日(上午8:00—12:00;下午2:00—5:30)

四、登记资料清单

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来校登记时,家长须按以下三类情况准备相应资料,并于登记时提交给学校以备核查:

1、儿童户籍和第一监护人(父母)房产均在本校服务区内的学生:

①含有儿童户籍的户口本原件;

②房产证原件(或网上备案的购房合同和发票); 

③以上各项原件的复印件。

2、儿童户籍在本校服务区内的学生:

①含有儿童户籍的户口本原件;

②含有儿童户籍的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和儿童页复印件。

3、第一监护人(父母)房产在本校服务区的学生:

①含有儿童户籍的户口本原件;

②房产证原件(或网上备案的购房合同和发票);

③以上各项原件的复印件。

五、相关说明:

1、本次登记工作由刘光怡任组长,全面负责;行政人员组成工作小组成员,负责登记、收取发放证件、资料整理、安全、后勤保障等相关工作。

2、所有收取的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学校将按一人一袋建档,并要确保名册顺序与档案袋摆放顺序一致,学校对提供的证件初审其真伪,随后教育总支还将再一次对各学校初审的相关证件请房产和公安等职能部门逐一进行验证真伪。对虚假资料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收缴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且一旦确认是假证,将进入失信名单,进入失信名单的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都不能到假证对口的学校就读。

3、所有收取的相关证件将于2019年4月30日返还给家长。

4、凡是具备在前川街学校入学条件且在4月20--21日未按要求进行登记的适龄儿童,统一于8月20—25日到教育总支补办手续,由教育总支根据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5、6月20日以前,教育总支按照有关要求,确定辖区内各小学拟正式招收的入学新生名册,上报区教育局基教科,并领取《通知书》,于7月3日前将《通知书》发放到学生家长手中。

六、今年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相关政策

1、关于就近入学的解释。

按照《义务教育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规定,户籍和住房一致的,安排对口入学;户籍和住房不一致的,不作为对口入学依据,由各街乡教育总支统筹安排入学;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街乡教育总支和学校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杜绝漏登、瞒登、错登、假登行为。

2、关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

武汉市以外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于4月30日前,持黄陂区居住证、就业证明(或经营许可证),到居住地所在街乡教育总支登记,实行统筹安排入学,纳入《通知书》发放范围

3、关于拆迁户子女入学。

按照《武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被征收人、公有房屋承租人迁出原地后的义务教育入学,征收之时可一次性选择6年内继续在原户籍所在地按照原招生办法入学,或者在迁入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划片招生的就近学校入学”的规定,符合条件的拆迁户子女,要求在黄陂区入学的,由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拆迁证明、房产证、租房协议等),向所在街乡教育总支提出申请,由所在街乡教育总支安排入学。

4、关于大学生创业人员子女入学。

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等工程,凡已办理户籍由市外迁入我区的人员,其子女均可在黄陂区接受义务教育,由其落户所在街乡教育总支安排入学。

5、关于不足龄儿童入学。

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结合本地办学现状,把握学生入学年龄规定。因学位紧缺,盘龙城开发区、前川街、滠口街、横店街、武湖街等地中心区域小学新生入学需严格执行“年满 6周岁” [即2013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出生]的规定(以上五区域内不足龄儿童不能办理一年级学籍);其他小学在学位富余的前提下,可将新生出生年龄适当放宽至2013年12月31日前,但家长必须与学校签订《不足龄学生入学承诺书》,以确保学生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为规范入学行为,严禁将学前班学生纳入一年级混读。

6、关于特殊儿童入学。

符合条件的6周岁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各小学要向家长大力宣传送其到区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接受专门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同时也要根据家长的意愿接收并安排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因身体原因不能到校学习的三类残疾儿童,可以由区特教学校送教上门。因疾病、伤残需缓学或因丧能需免于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家长或监护人提出申请,附区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书,报户籍所在地街乡政府或区教育局批准后,发给缓学或免学证书。

7、关于择校生的规定。

学生实际就读学校与《通知书》指定学校不一致的视为择校生,凡择校入学的学生,在入学前必须与所择学校签订《择校入学自愿放弃“分配生”资格承诺书》(简称《择校协议书》)。《择校协议书》一式三份,《通知书》指定学校、实际就读学校和区教育局基教科各持一份。义务教育阶段有择校记录者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到校指标,即不得享受区一中“分配生”资格。择校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返回《通知书》指定学校就读。

因家庭搬迁等原因导致居住地改变,在《通知书》指定学校办理入学手续以后正常转学的学生不算择校生。

此方案未尽事宜或与上级文件精神不一致的,以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准。

篇9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现状,措施

一、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体制下,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情况如何呢?根据最新数据报告,2011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约79.2%,比2010年增长了12.7%。这说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还有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1、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的问题

入学难主要是指就读公立学校的困难。这反映了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近几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要求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平等。但并非所有农民工子女都可以就读公立学校。国家应该保障所有农民工子女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子弟学校数量增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立教学校的压力,但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缺乏足够的办学资金,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匮乏;教学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校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恶劣等。同时,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不具备办学资格随时面临被取缔的危险。

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的。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提供本地户籍人口中学龄儿童的教育服务,对教育的规划、学校的布局、政府教育经费的支出等都以满足本地户籍人口义务教育需求为依据。这就使得流动人口子女处于真空状态。他们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又被排除在流入地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之外。这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深层体制原因。

2、相关政策规定模糊,执行性差

虽然国家各级政府出台很多政策,但这些政策规定模糊,可操作性差,执行方式与效果没有评估标准,甚至相互矛盾,影响了执行效果,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没有实际的帮助。

三、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的措施

1、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地方政府应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应打破本地孩子与流动人口子女的界限,消除他们在城市中接受义务教育的差异,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招生计划,以常住人口管理取代现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属地管理体制。

2、改革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确保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经费

加强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共同承担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建立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补偿制度,减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3、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的范畴,明确政府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中的职能

地方政府也应把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正规义务教育管理体系中,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在流入地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明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发展中的职能,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4、调动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发展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在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小结

教育机会不平等、制度性保障缺失和社会动员不足是目前国家流动儿童教育的主要困境。由于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要完善各项制度,并将其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畴;政府加大对于农民工子女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支持力度,并加强督促与管理,使农民工子弟学校尽快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呼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劲松.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共政策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6):74-77

【2】陆正中.全社会都应关心流动花朵的健康成长[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3):66-68.

篇10

一、开展专项督查,规范办学行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2013年4月1日至5月10日期间,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工作(自查项目和自查表见附件),并于5月15日前将自查报告报教育部。在各地自查的基础上,教育部将从5月中旬起组成督查组对部分省份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将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二、加强招生管理,规范入学秩序。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指导学校依法有序做好招生入学工作,科学划定本行政区域内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的招生范围并向社会公布,明确招生时间,推进网上招生,主动公开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要加强监管,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举办任何形式的选拔生源考试,严禁将“奥数”及其他变相培训与入学挂钩,严禁将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严禁公办学校举办或参与举办“占坑班”。要设立举报电话或其他举报平台,认真受理举报信息,及时核查,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违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并对查实的问题进行公开曝光。

三、完善培训管理,推动行业自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商工商等部门探索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措施。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各类培训成绩与义务教育入学挂钩为名进行虚假宣传,不得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不得超出批准的业务范围开展学科培训,不得有上新课、赶进度等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培训行为。鼓励和提倡更多培训机构加入《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自律公约》,规范培训机构的资质、服务、质量和收费,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绿色培训。

四、创新工作方式,推介“身边的好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新媒体拓展方式,丰富内容,深入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介绍素材要以学生、家长、亲属、教师、校长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以客观、生动地反映被宣传学校的鲜明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正确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教育部将通过设在新浪网、腾讯网的官方微博“微言教育”推出专栏对各地报送的“身边的好学校”进行报道,同时也将开展“身边的好学校”微话题及微活动等。

五、探索科学评价,完善考评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方案,组织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逐步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积极开展中考制度改革,推进综合素质评价,鼓励用等级制呈现中考成绩,扩大优秀初中毕业生保送人数。

六、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典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减负”经验的收集、整理工作,科学论证、深入挖掘、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并采取新闻会、采访、专栏、微话题、综述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先进经验的总结交流与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努力把“减负”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各地要将“减负”的有关规定、解决问题的进展情况予以公告,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和舆论监督。要协调有关媒体大力宣传“减负”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对一些“减负”工作不力,甚至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地区和学校予以曝光。

七、加强组织领导,务求取得实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减负万里行”活动作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推动行风建设、维护教育良好形象的大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措施,切实把“减负万里行”活动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各地教育部门要制订对下一级教育部门“减负”工作的考核目标,县级教育部门要与义务教育学校签订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减负”要求责任书,建立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工作的考评制度。义务教育学校要将“减负”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考核,做好对教师的日常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各地在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期间要坚决贯彻中央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深入基层、厉行节约,避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附件

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专项督查项目

(一)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

合理划定公办学校招生范围情况;每学年向社会公布行政区域内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及有关要求情况;就近入学和择校生的比例;是否存在变相将公办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情况;是否存在“名校”和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情况;是否存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联合招生情况;是否存在公办学校参与举办“占坑班”情况;是否有学校组织招生考试或以竞赛名义招生;是否存在将“奥数”同招生入学挂钩现象。均衡编班情况;举办实验班的政策及落实情况。对民办学校招生入学秩序监管情况。

(二)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规范小学、初中的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情况;学业水平考试和教育质量监测制度建立情况;是否存在组织学校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情况;学校考试是否存在超出课程标准要求,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和增加考试次数的情况。

(三)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

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是否作出了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是否存在组织学生集体早自修的情况;寄宿制学校是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情况;是否存在教师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的情况。

(四)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国家课程方案落实情况,是否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规定课程,是否存在挤占体育、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的情况;是否存在随意加深课程难度、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的行为;是否存在占用法定节假日、午休和自习时间补课的情况;是否存在在职教职工举办或者参与学生有偿补习活动,或组织、介绍学生参加有偿补习活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