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政策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建设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建设政策

篇1

[关键词]智慧社区;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86 ― 02

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再到“智慧社区”,“智慧”一词逐渐占据了城市治理理念的核心一角。社区是城市居民实现自我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实现城市社会整合的普遍形式。社区治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成熟度,而智慧社区的建设将会成为改善我国社区治理状况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智慧社区及其建设的动力机制

(一)智慧社区的含义

智慧社区一词最早源自1998年美国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概念。国外对于智慧社区的研究是作为智慧城市研究的一个分支而存在,其中以IBM给出的智慧城市定义为主流,即“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1〕。国内关于智慧社区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综合学者们的多维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智慧社区应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智慧社区的参与主体。社区是居民获得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因而社区建设不仅关系到居民全体,而且涉及到公共服务提供的多方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而智慧社区建设的目的是以一种更为“智慧”的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需求。而在社区领域,生产、生活等服务的提供脱离不了社区的诸多构成单元,因而智慧社区并未超出社区治理的范畴,而是同样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不同的是智慧社区在治理主体参与的方式、载体、效率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

第二,智慧社区的实现载体。智慧社区与一般社区治理的根本区别在于治理方式、工具的创新。智慧社区的“智慧”之处在于将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融合到了社区治理的整个过程,它不是一个个单一系统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相互交错、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基于大数据处理的信息化技术是其载体,承担了社区治理某些方面的主要职能,包括社区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公布,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多元化提供等等。

第三,智慧社区的实践效能。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实现社区治理水平的提升,其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全面整合社区资源,通过社区智能化服务平台的搭建,为居民提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监控、智慧安保、智慧学习等多领域、高效率、高质量的社区公共服务。

总而言之,智慧社区是指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样态,它强调的是基于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参与,借助于互联网、计算机、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社区资源的全面整合,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区的“善治”,也即社区服务的效率、质量、居民满意度等方面的提升。

(二)智慧社区建设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唐京华,孙宏伟

(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沈阳 110169)

[摘 要]智慧社区建设是改善我国社区治理状况的重要环节,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面临着政府引导力不足、居民参与率低、虚拟平台运行不规范、缺乏专业人才及技术等制约因素,强化政策引导以规范实践进程是完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智慧社区;动力机制;制约因素;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7 ― 0086 ― 02

动力机制

伴随着智慧社区建设实践在全国范围内的展开,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其建设的动力机制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消解社区治理的现实困境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动力。我国社区治理实践展开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社区治理的水平、效率均有不小的进步,然而从全国社区治理的实际状况来看还存在诸多困境。例如多元主体参与率低下,行政化趋势明显,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社区管理成本高以及治理主体之间矛盾丛生等。原有的社区治理方式已很难在这些问题的化解上有所创新,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来消解困境,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直接动力。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是智慧社区建设的间接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进入了飞速更新换代阶段,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生活面貌的极大变化,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信息技术已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计算机、通信、传感等技术的进步不断寻求应用领域的延伸,智慧地球、智慧城市建设早已进入技术延伸的范畴,社区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自然成为信息技术延伸的目标范围,技术应用的扩张需求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间接的推动力。

第三,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公共服务要求。单一服务模式、普适化服务标准、慢节奏服务速率以及单向交流方式等已难以满足居民需求,个性化、高效率、高质量、双向交流服务越来越成为社区居民需求的偏重点,原有的以人工服务为主的社区治理模式的不适应性日益凸显,面对社区居民不断攀升的服务要求,智慧社区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二、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各地的智慧社区建设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政府、企业、居民都对智慧社区抱有极大的热情。然而综合全国智慧社区建设状况,可以发现要将智慧社区作为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实现整体推进依然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一)政府引导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备

“智慧革命将深刻影响城市社区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这也必然倒逼社区对其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根本性的变革”〔2〕。在强行政压力环境下,政府行政导向在社区治理中依然具有主导地位,政府指导体系的不健全将深刻影响智慧社区建设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级政府或街道对辖区内智慧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没有专业队伍作为指导,存在盲目推进的现象;二是政策、法律规范不完善难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政府指导囿于技术层面而实用性不足。

(二)居民参与率低,政社互动性缺失

强化互动沟通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之一,然而从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不难看出,现阶段智慧社区建设更多的是政府、社区等单方实施主体的行为,居民作为目标对象并未广泛参与其中。匮乏的双向互动沟通主要源于几个方面的工作不力:社区消极不作为,将智慧社区建设当做“形象工程”应付了事;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社区与居民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智慧社区具体项目建设的实际效用不高,居民未能从中得到真实便利;智慧社区应用的操作难度较大,居民难以达到参与的文化程度要求等。较低的居民参与度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智慧社区建设的意义黯然失色。

(三)专业人才匮乏,应用技术不成熟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数据处理技术将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难题,此外虚拟平台的构筑、不同系统间的完整对接等都需要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尚处于模拟探索阶段,应用技术也处于不成熟状态,未来智慧社区建设还需要攻克各种技术难题。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偏低也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大障碍,据调查现有社区工作者不仅一般不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能力,而且拥有社区工作资格证书的也在少数,智慧社区所要求的核心技术人员难以寻觅。

三、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选择

面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多种制约因素,从政策上加强规范和引导是有效降低建设难度、有条不紊的实现社区治理“智慧化”的保障。

(一)以居民服务需求为动力导向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空间,也是城市社会开展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地域单位,社区的智慧化建设水平直接关乎城市居民生活的安全、便捷与和谐”〔3〕。居民的需求导向是社区服务发展的指示灯,智慧社区建设应当以居民的实际需要为前进方向,优先解决居民最为急切的要求。社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主体,各个社区状况千差万别,在智慧社区规划、筹建过程中应该广泛征求居民意见汇集社区共识,着力构建居民关于健康管理、商业消费、生活安保、社区医疗、社区养老、志愿服务等基础社区功能模块,然后配以单一社区居民特色需求功能板块,打破僵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从而打造各具特色的智慧化社区。

(二)以强化政府支持为实践保障

社区虽是居民实现自治的群众性组织,但在社区发展中政府作为全局支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智慧社区建设有赖于政府的积极作为。首先,政府的社区治理理念应当具有前瞻性,将服务型社区当作未来社区建设的模型,正确引导社区构建的发展方向。其次,“政府要承担起顶层设计的职责,各市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框架下进行智慧社区建设的统一规划、部署和协调”〔4〕,打破社区“各自为政”的局面,全面统筹社区资源,实现信息的交流、共享,构建社区总体布局,为更大范围的社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再次,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行业标准、评估体系、风险监控、违规处罚等规范,实现智慧社区管理的制度化,降低智慧社区管理的不确定性。

(三)以多元主体参与为推进重点

智慧社区建设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政府或社区的单方面推动只是外力而非内力,智慧社区稳步扎进的关键力量是多方主体参与形成的合力。其中政府应作为全局的掌控者,聚焦社区治理的大局,做好方向引导、“后勤”保障;自治组织要摆正服务提供者角色,以居民需求作为自己的行动导向;社区居民要明确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社会组织与企业则要扮演协调、辅助者的角色,在享受社区公共服务的同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造福社区。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是智慧社区建设的一股关键力量。

总之,智慧社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各方面条件协同配合的基础上分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在建设过程中强化政策引导以规范实践进程是完善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基础保障。

〔参 考 文 献〕

〔1〕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涵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04):69-71.

〔2〕蒋俊杰.从传统到智慧: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模式的困境与重构〔J〕.浙江学刊,2014,(04):117-123.

篇2

用足用活老区政策,找准老区建设项目

“广宁是广东的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抓全县工作也是抓老区工作。”县老促会会长吴冠儒说。吴冠儒是县委专职副书记,主抓老区工作。由县委副书记兼任老促会会长,在广宁已经是一个历史传统了。吴冠儒认为,这正说明广宁县委、县政府对老区工作的重视,老区人民的困难和问题,可以很快上升到县委决策层。“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现在广宁老区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要缩小老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全力支持老区战略性重点项目建设。”“担任县老促会会长,发自内心愿意把这份工作做好,老区人民的那种淳朴令我感动,我们要争取一年为他们办几件实事。”

2012年以来,广宁老促会认真传达和贯彻时任省委书记关于“区别对待、扶持重点、分类指导、带动全局”的讲话精神,结合广宁老区的实际,提前对老区建设的新思路进行了谋划,并在县委副书记吴冠儒主持下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出《关于要求把广宁列入省革命老区建设重点扶持县》的申报材料。在市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该申报材料已上送到省有关部门,并得到了高度重视。该县用足用活了革命老区建设政策的做法,值得称赞。

近年来,在老促会的不懈努力下,广宁成功申报“把革命老区广宁县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为老区人民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长效路子。广宁老促会协同林业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实现老区人民长效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规划用4年时间新种油茶8万亩,至2015年全县油茶面积将达到10万亩。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宁顺利“列入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这为广宁老区人们的油茶发展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该县老促会还为革命老区镇石咀镇争取农建项目做了大量工作。石咀是革命老区镇,农田水利落后。县老促会根据调研了解到,该镇群众迫切需要改善该镇的水利设施,随即向上级部门汇报,调研报告得到了水利部门的重视。石咀镇农田水利建设整治项目在省、市老促会的支持和指导下,成功列入省级规划的小型灌区改造工程3宗,共投入资金380万元;列入小型水利改造的山塘2宗、陂头2宗,引排水8公里项目安排建设资金120万元。此外,还把石咀镇列入市级小型农田水利示范镇。按照市小型水利示范镇的标准建设,共四个小项目,安排投入资金1000万元;成功把石咀镇列入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在石咀镇小流域内建设18个小项目,规划投入资金2500万元。以上项目实施,共争取到建设资金4000多万元,覆盖石咀镇全镇,受益老区群众17000多人。目前,这一系列项目已进入施工前期阶段。据悉,这些工程将彻底地改变石咀镇水利的落后状况,老区人民将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在向上级争取资金方面,广宁老促会同样没闲着。为帮扶老区村办油茶种植项目,2012年,广宁老促会向上争取老区建设资金20万元,分别在排沙镇沙心崀乌石坑村、赤坑镇赤坑村开办种植油茶基地各100亩;为解决边远老区自然村沙埔路建设,2012年,广宁老促会向上级争取到解决老区自然村沙埔路建设资金12万元,帮助排沙镇蚌溪村、联和镇联星村、赤坑镇合成村,解决共8公里长的自然村沙埔路的改造,为铺硬底化水泥路打下基础,解决了老区群众“行路难”问题。

广宁老促会历来重视发放烈士后裔助学金工作,2012年,老促会争取到上级下拨资金2.3万元,发放给36个在读高中、中技、大专、本科的烈士后裔,资助其学业,使其不因贫困而辍学,告慰了烈士在天之灵。按照省老促会的要求,广宁老促会还对1995年以来毕业的由老促会资助过的烈士后裔成长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

继续做好项目的跟踪落实

近年来,广宁老促会积极跟踪落实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其中,有横山、螺岗、谭布、赤坑、排沙、坑口6个老区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去年,县政府投入资金600万元,每个镇100万元。现已有三个镇的楼房竣工交付使用,有三个县镇已进入收尾工作,近期可投入使用。老促会的促进和跟踪落实,使老区镇卫生院的医疗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收到了实效。

为跟踪落实老区群众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县老促会向上级争取资金282万元,促成了10个镇81所学校饮水安全扩网工程的建设,16000师生和老区百姓饮上“安全放心水”。

篇3

关键词:公租房;华中地区;建设;政策

Abstract:As the main solution to solving the housing difficulties of city sandwich layer, the construction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is widespread concerne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appropriate to the specific, people-oriented. Drawing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 reg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public rental approach of Chongqing, Hong Kong, South Korea thre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draw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Henan, Hubei, Hunan, public r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come up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rental in central China orderly development.

Keywords:public rental housing;central China;construction;policies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076-03

1 引言

2009年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部门研究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指导意见》,总结各地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经验,明确公租房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及相关政策。为扩大住房保障政策覆盖面,国务院2010年6月召开相关会议指出:“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主要是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阶段性需求,提供租金较低、户型较小的住所。”公共租赁房屋已经引起国家重视,城市夹心层的住房困难问题正逐步解决。

2 公共租赁房的基本内涵

2.1定义

公共租赁房简称公租房,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所有,以较低的价格供中低收入者或者住房困难家庭租赁居住,是解决新就业职工等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产品。

公租房是一个过渡性住房保障办法,是一种从政策保障角度出发的住房产品分配形式。相对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具有覆盖人群广泛,补贴标准灵活并且补贴对象明确,操作透明的优点。

2.2理论基础

政府规制理论――政府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功能,通过合理的保障政策,能够分别从土地、社会资金、房源、保障对象、价格或租金以及后期管理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引导和有效地宏观调控。

产业发展理论――从发展规律、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角度来分析我国公租房的发展。我国公租房虽然起步晚,市场空间巨大,集政策支持、覆盖面大、切实可行等优势于一体,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3 公租房建设发展借鉴

公共租赁房屋是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的住房保障政策之一,由2009年住建部率先提出并实行。目前实施状况较好的国内地区主要有重庆、北京、上海等地,国内外可供借鉴的经验比较丰富,本文将以重庆、香港和韩国为例(表1)。

3.1. 韩国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以“政府引导、融资支持、企业运作、定向供应”为原则,逐步形成了以永租房、公租房和国租房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租赁住房体系(表2),其针对不同人群的供应体制值得借鉴。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住房短缺,韩国政府采取了大量政策措施,如增加公共住房建设、市场调控、租金补贴等多种措施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供给。同时为了确保中低收入家庭享受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了基于强制住房合同预购账户制度和住房档案制度的“一户一宅”制度[1]。

3.2 重庆

重庆是目前国内保障性制度建设效果较好的典型地区之一。其主要经验在于:初步形成了有城市特色的城市住房“双轨制”供应体系[2],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实现了保障性住房的内部整合,包括不设户籍限制在内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创新,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重庆双轨制又不同于香港的租售双轨制,其鲜明特点在于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并在保障房的分配上实行严进宽出,同时放宽对于商品房的管制,使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3.3. 香港

香港推出了公共租屋计划(PRH)、居者有其屋计划(HOS)和私营部门参与计划(PSPS),形成了由市场和政府供应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3]。香港租售并举的保障性住房政策极大程度地保证了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的住房,有效实现了其“居有所屋”的政策目的。租售双轨制为香港提供了占市场总额40%以上的保障性住房,既满足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也为商品住房留出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发展空间。

4 华中地区公租房规划建设解析

我国公租房政策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别决策;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自公租房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住房保障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本文将对华中地区的公租房政策、建设情况和建设标准进行分析对比并提出政策和规划建设建议。

4.1湖南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自2010年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为买不起商品房也享受不到廉租房政策优待的“夹心层”提供了租房新选择。

公共租赁住房是面向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出租的政策性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或集体宿舍,成套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单套建筑面积严格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租赁合同一般为3至5年,同时提出强化退出管理,多渠道筹措房源,提出由市州、县市政府要统筹安排房源筹集工作。

2011年又提出《湖南省公共租赁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保障类住房已经获得政府高度重视,对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根据2011年湖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湖南省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总任务44.72万套,其中公租房4.2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2011年11月前全部开工,年底基本建成60%以上。

4.2 湖北

2011年5月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房屋的意见》提出商品房建设需配建5-10%公租房,并要求公租房建设符合安全卫士标准和节能环保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户型以40为主,并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房源。各级政府通过新建一定规模的公共租赁住房、回购商品住房、收购改造存量房、划转政府直接管理并腾空的公房、与社会组织合作建设、在市场上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公共租赁房。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运营公共租赁住房。鼓励用工单位投资购买、建设住房,供本单位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租住。

2012年2月湖北省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会议顺利进行,针对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各地市都作了工作报告,武汉市承担了全省住房保障计划的三分之一,首批公租房将在2012年3月提供入住。十二五期间武汉承担了40万套保障性住房任务,政府对保障民生方面投入巨大,公租房建成高峰将集中在2012-2015年,建设情况反馈有待研究。

4.3 河南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公租房建设情况,将公租房定位为住房保障主力军,明确要求公租房要占保障房的40%。2011年开工建设9万套,竣工2万套,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公租房57万套,并确保2012年公租房开工40万套。目前,郑州首批公租房已提供入住。

为落实公租房建设发展,加强管理水平,河南省公租房管理有自己的模式:第一,加大政策支持,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建设用地、创新融资机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第二,严格规范管理,要科学规划布局、规范建设标准、加强土地管理、严化配租管理、强化退出管理;第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政府责任、科学编制规划、强化工作监督。

5 结语

人人有房住的发展目标需要通过建设公共租赁房屋来实现,加快保障房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通过对比分析,提取借鉴经验,对华中地区公租房建设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商品房市场下,公租房租金和租期无疑是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韩国的分类保障体系值得借鉴,应提供不同标准的住房以供不同主体选择。公共租赁房屋可向全社会开放,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租用不同标准的公租房,而各层次公租房可根据所面向对象制定租金标准。

第二,住房标准与地段也是影响公租房普及的重要因素。住房面积应低于60m2,户型以2室为主,应有卫生设施和简单家电。地段应以城市次中心周边为主,交通便利,并引导中心人口到市郊。

第三,运营主体方面,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住房保障发展基金和公共住房建设租赁管理公司应做到三者协调,确保公租房体系稳定持续发展。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立法保障是确保公租房运营的重要前提。

第四,协调公租房与其他住房保障体系的关系。尝试将租赁型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单位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实行分类保障,建立起长期、中期、短期租赁与单位租赁房相结合的公租房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杰,张鹏飞.韩国的公共租赁住房体系[J]. 城市问题,2010(6): 第91-97页.

[2]王建新,崔佳. 公租房建设的“重庆模式”解析[J]. 决策导刊,2010(10): 第6-9页.

[3]范嵘,孙雯雯.探索深圳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改革之道――深圳公共租赁住房与香港「公屋比较研究[J]. 城市开发,2009(6): 第78-79页.

[4]陈杰.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难点与对策[J]. 中国市场,2010(20): 第53-55页.

[5]李忠东.国外公租房发展现状与前景[J].价格与市场,2011(4): 第42-43页.

篇4

上述问题也引起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关注。从执政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更加和谐”的小康社会,到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和谐社会”建设列为专门议题,这表明执政党正在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逐步地将发展目标从以经济发展为重心调整为构建整体的“和谐社会”。与此同时,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也对其政策作出相应调整,期望通过“二次分配”和其他调控手段消除社会不和谐。

那么,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公共政策究竟应该坚持什么价值取向?

社会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是两种不同的目标。“社会和谐”与“社会公平”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强调共同性,告诉我们“做人要厚道”,“要悠着点儿”,不要太过分;后者强调差异性,告诉我们“做事要理所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太客气。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社会公平主要地体现为一种根本的制度安排,而社会和谐更多地体现为政策调节。从理论上讲,“社会和谐”应当以“社会公平”为基础和前提。在两者的关系中,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当然是更加根本的要素,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而社会和谐强调的是各种社会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不同阶层的成员相互认可,彼此认同与互助合作 。因此,没有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安排,“社会和谐”就会变成缺乏动力的静态的“和平状态”(即平均主义状态下的“共同贫穷”,或者称之为“呆滞状态”更为恰当)。进一步而言,没有社会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和谐,那样的话,社会就处在一种“战争状态”;一味地强调“社会和谐”而不强调“社会公平”,就会导致平均主义,那样的话,社会就处在一种“呆滞状态”。

而“和谐观”与“和平观”有所不同。和谐观不仅仅注重和平共处这样的静态结果,而且更看重和谐互动的动态效应,强调在不同和差异的基础上,互助互补,保持多样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一味追求相同反而因内聚力不足而容易引发不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区分“机械性”和“有机性”社会的结论是,维持“机械性”社会的“和平状态”只能靠强力――专制或军事暴力),差异与多样化创造互补与合作的机会,反而容易促成和谐状态。

贫富悬殊、收入分配失衡,让“公平分配”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为了克服贫富悬殊,人们自然想到了政府,主张政府积极干预,呼唤政府加大“二次分配”的力度。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才算是“公平”?是不是“二次分配”就算是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换句话说,把富人的钱拿来补偿给穷人,这是不是就是社会公平的全部意义?

一般认为,贫富差别被认为是市场机制的必然结果,但是,贫富差别的存在不一定就意味着“社会不公”。那种旨在缩小收入差距的分配政策,其理论依据可能是“社会和谐”,而不一定是“社会公平”。换句话说,被人们称道的所谓“二次分配”政策,其出发点应该是“社会和谐”,而不是“社会公平”。“公平”主要不是财富分配的所谓“平等”,而是机会的自由,也就是给每个人以机会,不让富人凭借自己的优势永久地占据主导地位,也不让穷人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一个好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社会:让富人始终保持危机意识,永远面临别人的挑战;让穷人永远不会感到绝望,始终保有信心和机会,即使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不会将沮丧化作仇恨。这才是最大的公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制度安排就是给每个成员以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发现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和途径。

反垄断,保自由:和谐社会的政策导向

那么,谁是机会自由的敌人?垄断!那些强势集团和既得利益者,凭借自己已有的资源优势,通过垄断把别人挡在门外,扼杀别人的机会,以便永久地保住自己的优势地位。如此看来,政府作为社会公正的维护者,它所做的工作就是破除垄断,保证自由竞争,它的现实政策指向就应该是:设法削低市场准入门槛,保证给更多的人以机会;设法消除行业垄断,打破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地位;设法保障市场自由规则,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保证公平竞争。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哪些政策值得检讨和反思。缩小贫富差距(“二次分配”),实行行业监管,保护民族产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城市改造与市政管理(政府追求形象目标)等等,这些都成为政府干预的理由和借口。然而,这样的干预可能在很多情况下保护了垄断利益,牺牲了机会自由。

比方,就拿政府监管来说,金融监管、信息监管、网络监管、新闻监管、文化监管、社团组织监管等等,这样的政府监管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政府确实在许多领域都普遍实行监管。但是,为什么而监管和监管什么,这却是一个少有人关注但很值得推敲的问题。

按照一般的理论,政府监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市场自由公平竞争,反对和杜绝垄断行为,打击投机欺诈活动,保障公民权利,而政府监管的内容往往是通过设定标准(如服务质量、劳动保障、环境、健康、安全、卫生、财务等方面的标准)来限制企业有害公民权益的经济行为。但是,现实中政府所实行的监管在很多领域和很多方面可能不是为了保障自由市场,而恰恰是试图取消市场,保护已经形成的垄断利益。

例如,为了保证国家对金融秩序的控制,金融监管规定禁止民间信贷组织,结果,只有现存金融机构才能提供金融服务,而能够享受这些金融服务的只能是那些满足其高档要求的“富人”,而那些只要有小额资金就能摆脱贫困的穷人,如农民,在政府监管的既有金融体制下,却很难得到金融的支持;再比如,信息监管保障了目前国家电视台、广播台信息的垄断地位,让公民无法真正享受国际资讯和文化生活,只能别无选择地忍受文化的粗制滥造和庸俗广告的狂轰滥炸;网络监管的目的是防止所谓不安全不健康的信息,结果公民独立判断的权利和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权利又不得不被打上折扣。这样的例子确实还有很多。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也许恰恰是这样的干预造成或强化了社会优势集团的优势地位,导致或助长了贫富悬殊,从而引发或加剧了社会不和谐。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06)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从中我们可以得知,没有自由就没有繁荣。一个好的社会并不是没有穷人也没有富人的社会,而应该是让人们“各领三五年”的社会。社会的最大不公正也不在于贫富差距,而在于制度的约束使富人和穷人的角色固定化――富人永远是富人,穷人永远是穷人。贵族社会之所以不公正也不利于发展而最终被淘汰,就是因为它通过世袭制度,将贵族特权固定化。弱势群体之所以弱势,是因为他们不具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条件。穷人之所以贫困,原因是他没有变富的可能。当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所谓的监管行为不是为了保障自由,相反却是为了保护垄断的时候,这种制度和监管所维护的一定是强势的利益,让穷人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篇5

文/夏左

【摘要】“一带一路”顶层规划已经出台,沿线各省市已明确自己的定位。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建设中离不开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本文拟从财政政策角度出发,分别从财政投资、转移支付以及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方面探讨了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难点和着力点,并据此提出可供政府选择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财政政策;财政投资

【基金项目】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横向转移支付框架下19省市对口援疆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夏左,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政策、税收。

一、引言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新疆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将按照北、中、南通道建设规划,切实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储备,启动实施一批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局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三通道、三基地、五大中心和十大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上所有规划和项目都离不开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历来都是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财政投资、转移支付、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国债等财政政策工具,对新疆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对于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建设将发挥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二、新疆财政政策工具效果分析

1.财政投资。财政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它对提高投资质量,增强区域经济的基础地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很大。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拉动民间投资,这也正是我国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各专家学者对财政投资范围的界定也不同。本文从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角度出发,借鉴严成樑和龚六堂(2009)的划分标准,将政府生产性公共支出主要包括财政基本建设支出(JC)、财政教育支出(JY)和财政科研支出(KY)三者分别看作政府对物资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和研究开发的投资。

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中截取2003~2013年的财政投资与GDP的数据,使用eviews6.0软件对各统计量取对数得LNGDP、LNJC、LNJY、LNKY,并做双对数回归模型,结果如表1所示。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得双对数模型为:

LNGDP=4.156061+0.533903×LNJC(-1)+0.1248×LNJY(-3)+0.1568×LNKY(-2)+et=(15.76358)(8.949327)(1.328654)(2.805926)

R-squared=0.985958F=93.62087D.W=2.412243(1)

由双对数模型(1)可以看出,各统计结果都比较显著,除了滞后3阶的LNJY的t检验不显著以外,其他各变量的统计结果都在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说明财政基础设施投资(JC)在滞后1阶情况下每增加1%,GDP增加0.53903%。财政教育支出(JY)在滞后3阶的情况下每增加1%,GDP增加0.124774%,但是统计结果不显著。财政科研投资(KY)在滞后2阶的条件下每增加1%,GDP增加0.156754%。

总体来说,新疆的教育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较小,且时滞效应更长。财政基础设施投资对新疆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财政科研投资在一定时滞效应下对GDP的贡献也是正的。

2.转移支付。自2010年以来,以19省市对口援疆为契机,中央财政和其他各省市对新疆援助的强度明显加大。由表2可以看出,新疆的财政缺口绝对量逐年加大,转移支付数额占财政支出额的比重也都维持在60%~70%之间。

从2010年开始的19省市对口援疆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由表3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援疆资金累计已达455.98亿元,占“十二五”规划援疆资金总额的81.3%,组织实施了涉及住房、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项目4987个,1612个项目建成使用。通过对口援疆,增强了新疆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社会和谐,一定程度上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3.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新疆自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解禁以来,每年都发行一定数额的地方政府债券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

由表4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除了2010年和2011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没有增加以外,其他年份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增加。2014年新疆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更是达到了110亿元。从债券资金的用途来看,每年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除了一部分用来偿还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券以外,其他资金都用在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交通等中央公益性投资项目和地方性民生项目的建设。新疆全区的社会稳定和公共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改善,这也将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起到助推作用。

三、总结和建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事关全局的任务,新疆作为“核心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自明,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新疆在接下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扩大财政投资规模,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充分发挥财政投资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促进作用。鉴于财政投资各指标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在保持财政投资总量增长的前提下,要优化财政投资结构,继续加大财政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特别要加快交通与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将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建成交通、能源、信息三大通道,发挥连通我国与欧亚大陆国家的枢纽作用。此外还应注重挖掘科研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抓住新一轮对口援疆的重要机会,加强新疆和内地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借助支援地技术和人才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2.明确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的责任范围,加快建立我国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以明晰对口援疆的属性。随着新疆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全面展开,19省市对口援疆计划也进入平稳运行期,在这期间,要协调好对口援疆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关系,从而使对口援疆资金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中形成合力。同时,对口援疆总体来看是中央政府的一项政治行为,具有明显的横向转移支付的性质,通过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不仅可以明确对口援疆的属性,还可以使以后其他类型的对口支援计划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3.加强有关部门对各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各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19省市对口援疆资金、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募集的资金等来源广、数额巨大,如果缺少管理和监督,没有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予以规范,很容易降低部分资金的使用效率。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中应该科学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子伦,马君.财政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J].财政研究,2014,(6).

[2]史菁.财政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2,(28).

[3]胡兴旺.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1,(4).

[4]潘晶.浅析中国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5]秦占敏,李红梅.西部大开发与财政政策支持[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6]郭庆旺,贾俊雪.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4).

篇6

>>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政府采购相关问题的探讨 探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展 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化服务的几点建议 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应用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 当前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问题及其对策 航空客舱服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移动通信工程服务项目中挣值管理方法的应用 表面工程技术服务项目中的专家咨询模块分析 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探讨与建议 新型黄金服务项目:社区快捷洗车服务 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工作的发展路径 “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慈善助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落地生根 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研究 海外工程服务项目外籍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国残联的假肢服务项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任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成趋势[N].京华时报.http://epaper.

/html/2015-01/19/content_162988.htm.

[3]赵璐.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01).

[4]毛颖.地方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

篇7

(一)研究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地区经济及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此,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锁钥,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之路。在新时期、新阶段、新环境的大格局下,我国行政体制机制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进步。但是,还有很多地区受到了“官本位”“机械唯物主义”等思想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无法很好的促进地区行政管理基层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开展了对我国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我国地区的行政管理基层建设进行剖析,找出地区行政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来提高地区行政管理基层的建设,为我国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浅薄的建议。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的水平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只有完善、跟进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才能为地区的各方面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二、我国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管理层级和幅度存在矛盾。行政管理层级和幅度存在矛盾是我国地区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政层级和幅度存在的矛盾,由来已久。行政管理层级是指行政管理的纵向,行政管理的幅度是指进行管理的横向及广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一味的追求某一值的极点,势必会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无法达到政治生态的最佳值。顾及行政管理的层级,那么则会影响行政管理的幅度,相同,顾及行政管理的幅度,则会影响行政管理的层级。二者永远都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这就是行政管理层级和幅度存在矛盾。由此可见,这个也是我国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的一大问题。

(二)地区缺乏正确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部分地区由于缺乏必要的经济条件,这也使得其在制度指定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急功近利、一劳永逸的“临时性”政策也可能会落地出台。地区缺乏正确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才会导致行政管理基层建设不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是每个地区的骨架,一旦缺乏正确科学的行政管理制度,那么这个地区发展直接受到了影响,使得整个行政管理基层都处在一个松散混乱的状态,这样一来也无法更好的促进基层行政管理基层的建设。

三、影响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的因素

(一)资金管理因素。资金不足的特点,也是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且,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这就更加影响了行政管理基层建设。专项资金得不到专项利用,基层政府部门的公建设施居多,需要花费的项目类别也繁多。上级的拨款,往往是加以整合再重新分配,余下可利用的相应专项资金少之又少。进一步而言,则导致了我国行政管理基层建设不完善的根本问题。

(二)人才因素。我国缺乏行政管理基层建设人才也是导致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专业的的行政管理人才就是为了帮地区解决一些问题或者是突发状况,同时也可以促进的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的发展。如果没有专业的的行政管理人才,那么出现问题时,也无法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与处理,这样一来,直接影响到该地区行政管理的基层建设。人民日报曾有一文,标题为:基层年轻干部为何留不住?里面提到的一个观点:“有的年轻干部不会与群众打交道,所学与实践脱钩严重,一身书生气下不了田间地头;有的心高气傲,认为群众的诉求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耐心也没心思去处理;有的作风浮躁,从“来”的时候就想着将来怎么“走”,总觉得在基层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总想做一番大事业……无论是“本领恐慌”,还是“眼高手低”,都让这些年轻干部无法踏踏实实在基层服务群众。”也同样值得地方政府对基层人才建设认真反思。

(三)监管、效能因素。地区监督制度建设、及效能督办制度的不完善,也是我国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缺乏监管机制,这就给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了“懒政”的机会。同时,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也会让“关系主义”盛行,造成了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缺乏公平、公正性,严重的影响了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缺乏效能机制,这就对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措施办法针对性还不强,岗位责任体系建设不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长久如此,民众不信任情绪增加,继而有损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四、解决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缓解行政管理层级和幅度之间的矛盾。管理的层级和幅度,如果运用“零和博弈”的思想,只会将我国地区政治制度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带入歧途。如果想要缓解行政管理层级和幅度之间的矛盾,那么就需要达到两者的均衡。或者利用忽视另一方的弊端的方法。既然层级少可以让我国行政管理基层建设提高,那么就忽视行政管理的幅度问题,相反亦然。只有缓解了二者之间矛盾,才能更好地提高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二)制定正确科学的行政管理方法。地区缺乏科学的行政管理方法,才会使在行政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时无法解决。所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制定正确科学的行政管理方法,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制宜。每个地区都应该制定一个符合该自身发展的行政管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同样,推进制度建设,提高机关效能,也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是规范内部管理的关键所在。但机关效能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逐步建立起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把机关效能建设从“活动型”的动态模式转变到“制度化”的常态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人才的任用。要干部更多留在基层,不妨多一些对干部的细心关爱,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更多激励。同时,也要继续加强从严治吏,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基层工作环境,为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台。“工作累,但待遇好”“成就感足”让这些话成为干部中的常态。领导岗位职数虽然有限,竞争也非常激烈。但是,中央《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的印发与实施,让基层干部看到了奔头与盼头。除了物质激励,提拔任用也是对基层干部的一种重要激励手段。在选拔任用上摒弃论资排辈的现象,简单清爽的人际关系,弊革风清的政治环境,让干部们在工作实绩上更加用心、用功与用情。

五、总结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评价进行了研究,并且通过解决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地区今后提高行政管理基层建设提供了意见和建议,这也为我国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浅薄的建议。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地区行政管理基层建设进行研究,得出了地区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明白了地区行政管理不仅关系着地区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发展

作者:包晓明 单位:温州市泰顺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1]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2]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篇8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会展业;竞争力;对策;郑州

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2月,国务院正式《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发展会展业,举办国际性展会,培育知名会展品牌,支持郑州发展国际会展业。为郑州会展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与郑州市会展业发展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河南省省会,将郑州定位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将大大提升其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作为新兴服务业,会展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郑州市会展业起步较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曾一度被中国会展界誉为“中国流动展的摇篮”。上个世纪末,由于场馆不足等原因曾一度落伍,随着2005年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郑州市会展业又重新迎来了辉煌。据统计,2012年郑州全市举办展览158个,展览面积达175万M2,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约150亿元,发展水平居中部地区首位。但展会规模、品牌建设和管理水平与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也面临着武汉、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的强劲竞争,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为郑州市会展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会展业竞争力和郑州会展业发展优势

1.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的内涵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它行为主体之间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公认的分析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宏观工具,该模型也适用于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即某地区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具体到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是指在城市经济结构、文化观念、制度政策及资源环境等多个因素作用下,城市会展业与其它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增长的能力。竞争力的提升主要由会展市场状况、行业内部资源和外部支持产业所决定,同时还和产业相关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等密切相关。

2.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1)经济实力雄厚,中部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会展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近年来,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会展业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郑州市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基础雄厚,2012年GDP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47亿元,增长12%,中部城市仅次于武汉和长沙,省内远远超过第二位的洛阳,日益增长的GDP为郑州市会展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条件得天独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通、通讯枢纽,是全国东西、南北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电信主干线交汇中心,是沿海开放省市向中西部内陆辐射和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联系的轴心和必经之地,2013年3月又获批国内首个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可以满足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举办的需要,并保证参展商的参展成本相对较低。

(3)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聚度高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生产、火力发电、食品工业、大客车生产等基地,拥有中国铝业、宇通客车、白鸽集团等一批国内乃至亚洲最大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业中速冻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郑州女裤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同时,洛阳的机械制造业,许昌的电力设备、烟草,漯河的食品、纺织、造纸,平顶山的煤炭,焦作的化工、能源及开封的文化旅游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优势为郑州市会展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4)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优越

郑州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轩辕黄帝故里、裴李岗文化、商城遗址等记载了郑州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帝故里、黄帝宫等为代表的黄帝文化,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少林武术文化和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代表的嵩山文化给郑州增添了无穷魅力。目前郑州拥有自然和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名胜古迹156处,其中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6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会展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专业市场发达,商贸体系健全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289.90亿元,位居中部城市第2位。还拥有银基商贸城、凤凰建材城、汽配大世界等一批年销售额超50亿、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是重要的服装、汽车、农业品和建筑材料等商品的集散中心。银基商贸城客商日均流量超过10万人次,年交易额超过百亿,商品辐射20多个省市区;北环汽配大世界,年交易额达60亿元,是国内三大汽配市场之一。高度集聚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大提升了郑州作为区域商贸城市中心的地位。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郑州市会展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制定郑州会展业总体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宏观调控

近年来,郑州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会展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会展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政策制度文件,通过制度明确会展业的主管机构、管理内容、展览主体、市场准入机制及办展主体的资质和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等,明确了行业发展的规范。但面临沿海和周边城市会展业的迅猛发展,郑州会展业显得力不从心。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后,对郑州会展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需要从区域会展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的制定产业总体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和郑州市的区位、城市空间、市场和产业优势,规划布局场馆和服务设施,引进和举办特色展会项目。出台会议、展览、大型活动、广告设计等相关行业优惠政策,并确保实施到位。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全力配合,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全力营造会展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工商、税务、城管、质检等部门大力支持会展业发展,努力创造健康、有序的会展市场秩序;公安、商检、消防等部门高度重视,为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城建、交通等部门要为会展活动的户外宣传和公交线路、参展人员展品展具的进入与撤离等给予支持和配合。营造郑州一流办展环境,提升会展产业竞争力。

2.构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方协调的会展发展模式

郑州市会展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大型展会和活动都带有政府举办的痕迹,政府却没有起到应有的调控作用。行业协会的缺乏也使得政府在管理上举步维艰,难度很大,导致郑州会展行业环境杂乱,展馆垄断、参展商满意率不高、展会效益低下,城市会展形象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其实,最行之有效的会展行业管理模式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互动的有机整体,三者职能分工、各司其职。政府通过营造宽松而规范的会展经济运行环境,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等方式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引导并约束微观企业的行为;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通过规范经营和公平竞争,以独特的会展产品和服务占有市场并获取利润;行业协会作为非赢利性行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根据国家法律和协会条约,制约和协调会员个体行为,并为企业提供信息、研究、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会展产业的整体健康发展(下图)。

图 会展行业三方协调管理模式示意图

郑州市会展行业实施三方协调管理的模式任重道远,首先管理机构混乱,郑州市会展办、河南省会展业商会、河南省国际展览协会、河南省贸促会都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会展活动进行监管,文化、节事活动则是由文化、旅游部门监管,造成了多头管理的局面。其次缺乏行业协会,郑州市迄今没有成立会展协会,使政府和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再次会展企业各自为政,短视“撒谎”行为导致郑州市整个办展环境欠佳。当前会展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依托政府、协会、企业三方有效协调的管理模式,政府尽快转变职能,加强行业的宏观指导和设施建设,引导企业、研究、教育、培训等部门尽快成立郑州会展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企业在政府和协会的监管下自主经营、规范竞争、逐步壮大,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3.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促进展会项目品牌建设

良好的办展环境和设施,优质的展会项目离不开有效的宣传推广,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宣传推广理念,宣传、旅游、商务、广电等部门联手开展对外宣传推广活动,塑造城市会展形象和品牌。会展管理机构主导下赴外地推介本地办展环境、场馆、服务和优质展会项目,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国内外品牌展会公司和展会项目。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充分发挥广告、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各类媒体对会展业的宣传推广作用,提高宣传专业化水平。加强对重点会展项目、节庆文化活动和赛事演出活动的宣传,丰富、完善会展推介内容。既要在大众媒体上造声势,引起国内外普通群体的关注,又要加强与专业媒体的合作和国内外交流推广,在《中国会展》等专业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会展业在专业领域的知名度,吸引专业机构、专业客户的参与。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立足河南,面向中部,走向全国,利用交通、产业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种子交易会等品牌展会,孕育一批具有专业水准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力争每年都培育2-3个市场前景好、高质量、高效益的品牌展会,在宣传推介、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优惠。加强全市会展项目等级认定制度,按照品牌展会的等级标准制定展会升级规划,逐渐形成一批专业化展览和品牌展会,从而提升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4.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

近年来,郑州市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已基本具备举办大型展会的能力。但市内交通、场馆、酒店和会展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国际大型会展项目的接待需求。应该借鉴发达城市“场馆带动商业”的发展经验,发挥郑州商贸城市优势,鼓励大型商业企业与会展场馆合作,按照参会人员的购物心理,在会展场馆周边配套建设汇聚世界品牌的大型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及星级酒店、餐饮、商务楼宇等配套项目,吸引银行、证券交易等金融机构向会展场馆周边集聚,积极发展邮政、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完善主要活动场地周边地区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加快建设地铁1号线、2号线、快速交通、智能交通、大型停车场、盲道系统、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优化相关地区交通组织和换乘系统,形成各交通方式进出便捷、人口快速集聚和疏散的现代交通格局,为大型展会项目的举办提供方便。尽快启动新郑会展城项目,实现室内展览面积20万、标准展位10000个国际一流场馆的规划建设目标。充分考虑到城市会展业发展迅速的特点,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整体布局、功能合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会展业空间布局,以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导向,以“展览、会议、节庆”联动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会展业服务水平,培育郑州特色会展业“产业集群”,推动郑州会展业跨越式发展,把郑州市打造成为中部会展产业带的龙头城市。

5.采取多种形式,加快会展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

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郑州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据统计,当前郑州市专业展览公司近200家,专业从业人员却不足千人,且多为半路出家,学历水平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完善、人员流动性强,具有专业教育和培训背景策划、管理人才凤毛麟角。由于人才短缺,2005年郑州市忍痛将刚投入使用的国际会展中心“外嫁”给香港会展管理公司,会展人才的开发和培养迫在眉睫。应该积极鼓励具有大型展会项目运作经验和能力的会展高端人才到郑州发展就业,充分利用“豫籍会展企业家联盟”的力量,引进会展专业高级管理人才,全面提高郑州会展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和会展管理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在职培训,创造条件,输送会展职业人才参加国内外的权威性继续教育,及时培养涵盖会展策划、运作、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开展会展策划师、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形成各个级别和层次的会展管理和技术人才评估机制和专业人员聘用体系。同时,加大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支持和投资力度,从行业扶持资金中划拨部分款项设立郑州市会展教育发展基金,加大会展师资的培训力度和政府主导下的校企深度合作,使高校和培训机构能够真正培养行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程爱学 徐文锋:会展全程策划宝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1.11-16.

[2]成 燕 刘 涵:郑州会展业继续领跑中部[N].郑州日报,2013.01.17.第01版.

[3]王述珍:城市会展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9(07):16-19.

篇9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中原经济区

一、建立中原经济区与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

2011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的建立将转变河南原有的发展方式,因而需要大批各级各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河南省现有普通高校117所,本专科在校生150.01万人;在学研究生3.09万人;2012届高校毕业生48.5万,比2011年毕业生增加4.5万。未来三年河南省毕业生人数预计持续增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如何让高校毕业生有效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河南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地发展,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完善培养方案等积极措施为河南经济建设和现代农业转型输送大批“适销对路”的专业技术人才,也是河南省内高校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一项机遇和挑战。

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的三个阶段。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河南省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的意见》《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参军入伍等。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市场供大于求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2010~2012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分别为40.1万、44万和48.5万。20世纪末中国实行的高校扩招政策致使毕业生人数连年来持续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增加的幅度远低于毕业生增加的幅度。这就意味着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充分就业。也就是说,即使在理想状态下,毕业生素质高、完全符合市场需要,也注定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无法就业。

2.就业信息渠道不通畅

以往,高校毕业生获取的就业信息多由就业部门提供,如校内公告、校园招聘会等。而随着近年网络的普及,很多用人单位通过网络用人信息,筛选求职者的简历。部分毕业生仍依赖学校的需求信息,有的毕业生认为网络上有很多欺诈性的网站,害怕上当受骗;有的毕业生则是网络搜索能力不强,查询到的岗位有限;甚至有的毕业生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主动性较差。这就意味着,用人单位有需求,毕业生也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但是两者之间脱节,无法将可用之人放到可用之处。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眼睛只盯着大城市,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及基层就业,因而也错过了很多很好的就业机会。

3.就业竞争力不强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表现在:第一,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调整有一定的周期性,往往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多注重科学研究,与生产一线接触较少,知识更新常常与社会实际脱节。第二,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尽管有部分学生利用寒暑假外出打工,但从事的工作也以单纯的体力劳动居多。寒暑假的短工能使学生赚到一些零用钱,却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不用说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第三,求职技巧匮乏。在当前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尽管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常用的求职简历撰写、求职礼仪以及面试技巧等实用性技能仍相当欠缺。

4.创业意愿与创业准备不足

高校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多数都会选择报考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及参加招教考试等,很少有毕业生首先选择创业。高校毕业生创业意愿低是当前的一种普遍现象。为鼓励学生创业,有些高校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免费提供电脑、桌椅、货柜、空调等创业设备。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创业孵化基地运行状况堪忧。打着创业旗号的学生在创业孵化基地开着空调上自习、上网,创业孵化基地部分已沦为免费的自习室和网吧。即使选择了进行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由于对风险没有恰当的预期,开始时胸怀满腔热情,最后却因缺乏资金、技术或者经验不足等原因而以失败告终。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优化

1.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岗位的实质性增加

自2009年起,河南省虽然先后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已连续4年,每年招聘1万名基层教师)、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措施。政策实施4年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服役期满陆续退出现役,大量高校毕业生重新拥入就业市场,当时采取的种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的弊端逐渐显现,政府和社会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要想把就业这块“蛋糕”做大,政府可以通过不断开拓新的就业领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岗位实质性的增加,并且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实现高校毕业生的优化配置。政府、高校和中介机构群策群力,共同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2.就业预警与专业调整并行

教育部明确要求,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高校自行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能会存在就业率的误报,因此,应该由独立的研究机构定期毕业生就业率和市场需求,用以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实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政府应实时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预测,依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给予高校一定的专业设置自,以便于及时进行专业调整,适应市场需求。

3.建立健全毕业生实习见习制度

建立健全毕业生实习见习制度,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增强就业能力。实习见习岗位可以由高校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或实训中心等提供,也可以由相关的用人单位提供。然而用人单位通常不愿意设立实习见习岗位,因为这些岗位的设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降低用人效率。当毕业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时,有时又会另攀高枝,令培养单位蒙受损失。政府可以通过给设立实习见习岗位的用人单位划拨专项资金或者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使用人单位乐于设立实习见习岗位。高校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实习见习形式(如职场体验、暑期就业培训和国外实习等),强化高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4.优化创业扶持和援助政策

政府不仅仅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简化相关手续办理过程和程序、减免相关费用,更要关心中小型企业的成长,在产业政策调整、企业融资贷款、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提供优惠扶持和援助政策。“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其尽快度过创业期,进入成长期。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大力建设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筛选出一批市场前景好、商业开发潜力大的创业项目入住孵化基地,免费提供必备的设施和场所以及相应的创业启动资金,并通过定期评估、扶优汰劣、完善准入和准出制度等措施,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出校门,真正走上创业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5.完善毕业生失业救济制度

尽管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力争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但是,由于就业岗位有限、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等原因,现在尚未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因此,大学生失业也应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部分“暂时失业”的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和指导,并提供一定的失业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以保证其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关键词:家电下乡,渠道建设,海尔网格化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家电下乡对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据家电下乡信息管理系统的消息,截止2010年6月,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93.1万台,实现销售额134.6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倍和1.5倍。但同时家电下乡更是一次挑战。我国农村市场地域广阔,居民分布散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这是对企业的产品创新、市场网络、配送能力以及服务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考验。根据苏宁电器的《2009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消费者对于现有的渠道表现出了极大的无奈和购买担忧,对渠道的不信任感明显。家电下乡企业该如何加强自身的渠道建设,健全农村家电市场网络成为家电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集团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带动下,“家电下乡”产品在农村市场的销售增长迅速,2008年的同比增速是50%,2009年的同比增速已超过53%,弥补了出口市场的下滑。冰箱作为海尔比较强势的品类,每月在农村市场的销量就达到了80万台。截止2010年6月,海尔在家电下乡产品销售量最大中排名第一。与其它企业相比,海尔依托家电下乡政策,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在渠道建设方面的创新研究---网格化建设模式。鉴于此,本研究对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进行深入剖析,以便理清可供其它企业借鉴的农村家电渠道构建的基本模式,并将其在理论上进行有效地拓展。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首先对我国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海尔农村家电市场的网格化建设模式,最后对该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及推广。

二、我国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

国家推广家电下乡政策不仅仅是给一些财政支持,一“补”了之。而是希望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关注农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农村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网络。我国农村家电市场的渠道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而家电下乡企业要加强渠道建设,只有对渠道建设滞后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才能进一步明确渠道建设方向。具体来说,我国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的原因如下:

其一,农民收入相对城市居民较低,购买力不足。农民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要留作追加的生产费用,用于农民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剩下的较少部分才作为生活消费。此外,农民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有其独特性,农民的后顾心理比城市居民更强烈,比如担心养老、看病等问题。因此,农民对家电产品的消费心理偏于谨慎,消费行为较保守。

其二,农村消费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家电的使用环境特殊,比如电压不稳、雷电、潮湿、信号差等。农村消费环境差致使家电消费存在“潜力大、容量小”的问题。一般的家用电器均需与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严重限制了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及。

其三,农村家电市场终端销售网络不健全。因为农村市场的家电产品售点远离城市生产基地,地域分布广阔且分散,所以生产企业一般不能直接服务乡镇的零售终端,而是通过经销商来分销,产品流通模式单一。此外,农村市场客户订单零散,距离比较远,因此物流配送成本较高。

其四,农村市场家电产品的供需不平衡。许多家电下乡企业由于对广阔的农村市场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仅以简单的销售方式进入农村市场,企业的产品结构难以适应农村消费者要求,加之对农村市场的关注不够,所以无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民无法购买到满意的家电,产品货源不足、品种单一、种类不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购买需求。

其五,农村市场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凸显,也从侧面反映了农村家电市场的渠道建设滞后问题。2009年12月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报告显示,家电下乡产品得到广大农村消费者普遍认可。然而,由于部分企业的售后服务严重滞后于产品推广,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家电下乡销售快,售后服务跟进慢”现象,农民普遍反映农村家电维修网点少、维修费用高、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维修条件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积极性。

三、海尔农村家电市场的网格化建设模式研究

(一)网格化建设的背景及内涵

1、网格化建设的背景

通过以上对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可见,家电下乡企业只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渠道体系构建方案,才能有效地解决“三高一低”的难题,即高营销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服务成本和低回报,从而建立竞争优势。海尔集团也曾面临海尔产品在农村市场的进货渠道混乱、产品窜货乱价等现象,并且这些市场无序行为损害了客户的利益,降低了海尔在用户中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为了克服这些企业发展困境,海尔集团及时地推出了农村市场的网格化建设模式,并通过县镇村三级网络迅速地深入到农村市场。

2、网格化建设的内涵

海尔农村市场网格化建设以创造第一的客户满意度,实现客户利益的最大化,创造第一的用户满意度,创造第一的市场份额,同时最终形成品牌的第一竞争力作为对自己的定位。

网格化建设的内涵即经家电企业授权,对市场进行区域化管理,按市场容量和目标份额确定家电企业在市场的销售目标,根据销售目标选择合适的渠道和平台商,通过严格的市场规范,确保家电企业市场份额最大化,从而实现客户满意度与用户满意度的最大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①网格化建设是将渠道根据农村家电市场特点划分为有序的、最快到达用户手中的、端到端的货物流通平台,依据性质划分为到店的零售平台、到区域的理货平台,实现对客户的货物流通构架网,以确保海尔价格营销体系的规范运作,实现海尔份额的最大化(如图1所示);②网格化建设要求以“终端用户、市场份额第一”为导向,制定出适合于平台商和零售商的资源配置平台;③网格化建设以最小的零售单位划分网格,以最大化的中心单位划分区域,根据市场容量规划目标,实现一个出口多个端口的市场体系,实现用户第一满意度,进而达到海尔与平台商利益双赢。

图1网格化建设图示

(二)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

海尔通过在农村市场的网格化建设模式,搭建了营销网、服务网和物流网的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

图2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图

1、海尔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

如图2所示,“深入到村”的营销网络体系主要指:海尔在农村市场建立了以县网为核心的营销网络,以县辐射到乡镇,通过乡镇辐射到村,建立了村级联络站,并设立联络员直接销售到村,使农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买到海尔产品和享受到海尔服务,同时农民的需求可以及时反馈到企业,研发出满足农民需求的产品。“送货到家”的物流网络体系是指:一级配送中心实现了产品从工厂到客户,做到定时、定人、定线;二级配送中心实现了产品从客户到用户。目前,海尔在全国建立了44个物流中心,建立了到镇、到村的配送体系,实现一日一配,24小时内送达,并且能够根据农民的需要及时配送到位。“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络体系:42家技术服务中心(对服务人员进行实战培训;提供技术支持),1000多家星级服务中心(用户互动、增值服务创感动中心),5000多家特约服务商(星级服务中心力量的补充,为用户提供规范专业的服务),实现了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络体系。此外,为方便与全国各地的用户沟通,海尔在全国开通了统一的服务电话(4006999999),对用户的需求在24小时内做到响应到位。

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使更多的农民购买到性价比高、服务有保障的名牌家电产品。更重要的是维护了海尔客户的利益,避免了海尔产品进货渠道混乱、窜货乱价现象严重等市场无序行为,维持了市场稳定,促进了合理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海尔通过网格化建设,也实现了自身的市场份额最大化,并且使企业更加贴近用户、贴近市场。

2、网格化建设模式的支撑点

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不仅是网络体系的搭建,而且还要有其构建的必要支撑点。如图2所示,①围绕“用户定单”的端到端的流程控制,可以实现端到端的单线货物流动控制,对市场进行有效地控价,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平台商和零售商的积极性。并做到人员管理和走访的端到端,实现到店的信息化取数考核。②政策保证。产品部到县的目标制订要有相应的产品政策支持。此外,产品部网格化目标与区域网格化目标要协同一致,避免各自有一套目标、一套政策,使渠道建设与产品目标政策一致且形成合力。③支持平台,主要包括售后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市场控制平台、物流配送平台等。售后平台是指在一个网格内,至少有一个核心售后服务网点,每个县及大镇有一个核心授权网点,确保当天到位的服务半径。建店要符合海尔所规定的新建店标准,选址由客户线或产品线完成,售后负责建档资料、网点考核、呈报审批等工作。人力资源平台包括1个客户经理、产品代表团队、2-3个网格经营团队及N个终端销售人员,来负责网格化建设。市场控制平台,主要是为了实现市场有序经营和公平竞争,实现客户盈利发展,提高海尔品牌的整体竞争力。而海尔、专卖店和乡镇网点的三方网络协议的制定可以实现价格的有序化;实现供货渠道及价格的规范化、唯一化;实现海尔对网络的直接管理化;实现资源投入产出的最大化。窜货乱价处理规定可以加强海尔的市场控制力,提高客户经营海尔产品的信心,使市场在一个有序的环境下竞争,从而提高海尔的整体目标份额。物流配送平台的支持可以实现客户量少多批次配送要求,实现当天配送。同时由平台商提供伞下网络明细,鼓励平台商为伞下店储备充足的多样化货物。平台商和物流车队签订配送协议,由平台商作为第三方物流配送到位,50Km以外网络签订三方配送协议。

四、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及推广

(一)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可以用于其他企业实践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海尔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其渠道及品牌影响力在农村市场的优势明显。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内农村市场的潜力将被逐步挖掘。从前期家电下乡情况看,海尔已经占得先机,若今后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家电下乡将成为海尔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次,“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在农村市场中,通过网格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三位一体的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的网络体系成功地覆盖了广大的农村市场,实现了销售到村、送货到门、服务到户。海尔在农村市场渠道建设方面的创新研究—网格化建设模式,对于其它家电下乡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再次,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很好地弥补了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同时实现了产品进货渠道的唯一性,杜绝了进货渠道混乱,产品窜货乱价等市场无序行为,维护了客户的利益,实现了企业与客户的双赢,而且网格化建设模式符合当前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实际。综上,网格化建设模式是一种开放农村家电市场的成功模式,值得其它家电企业借鉴。

(二)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的推广

1、确定渠道建设目标,并进行目标细分

企业在了解产品在该区域的发展现状基础上,首先要明确每个产品在每个县的市场目标份额、目标量及差异,及要开发的网络数量,确保产品在农村市场每个区域的份额最大化;其次将上述目标分解到县、到店、到产品、到日、到人,并转化为可信息化的日清考核,关闭差异。

2、基于网格内的平台商的管理

开发农村市场,特别是建立完善的乡镇网络,网格内平台商的选择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要发展良好的平台商,可以通过借力的形式,借助当地乡镇的资源优势建设乡镇渠道,开发零售商,从而达到投入产出比最大化。网格内平台商的选择原则是:在当地较有代表性的平台商、在同行及当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服务意识强、愿意与企业共同发展;平台商的数量宜精不宜多,以保证平台商长期、稳定、合理的利润;最大覆盖原则,以每个平台商的覆盖能力进行区域划分,区域划分上无盲点、不重叠。

此外,企业根据总体的渠道建设目标和要求,结合区域特点和当地的市场容量,协助平台商制定合理的市场进度计划,并直接参与落实产品陈列、服务规范、市场操作方法等,切实地帮助平台商取得利润,从而与平台商建立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同时企业对平台商可建立动态考核淘汰机制,定期进行考核,改变单纯的量大返利政策,将市场质量和销量结合起来,考核与奖励平台商,既保证销售政策执行力,又能保证优秀平台商的利益。例如,A区平台商的考核指标如下:销量指标:(40%);覆盖率指标(25%);陈列指标(20%);价格维护指标(10%);窜货指标(5%)。奖励方法:月度得分达到90%以上的平台商,当月奖励。全年月度考核平均分90分以上者,年终另外奖励。

3、网络构建

企业应加强对规范的综合性零售网点的建设,推动高度分散的农村家电渠道的整合,从而使农村消费者真正买的舒心、用的放心。农村市场渠道的细分,以县为区域,以镇为单位,通过县镇村三级网络,逐渐做到从县市渗透到了乡镇和村庄。

在营销网建设方面,明确商和零售商的职责,以县为单位对农村市场的理货商与零售商重新进行规划,确定需要开发的乡镇网点数量,并指定专人进行营销网络的推进,建立起合理的渠道架构。海尔在农村建立的村级联络站,并不是为了卖产品,而是为了及时获取农村消费者的需求,联络员则是海尔设计农村产品的第一级信息员,因此海尔所有家电下乡产品都是适销对路的。此外,农民电器出现问题可以通知联络员,联络员在村广播上通知全体村民。海尔售后人员来到村中,可以一次性解决大家的问题,达到上门一户、服务全村的效果。村级联络站的诸多好处,值得其它企业学习和推广。

在物流网建设方面,针对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渠道普遍位于较为富裕的乡镇,相对偏远地区对于产品购买、物流配送安装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整体物流成本单台配送成本过高的现状,企业应加强农村物流配送网络的建设,积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利用行业领先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近中远程多级配送,还可依托物流力量进行家电下乡大篷车活动的开展,直接为农户实施上门购物和送货到家的服务,便利于民,鼓励消费。

在服务网建设方面,企业应该把服务贯穿在产品的售前、售中及售后,而不是出来问题才服务。比如海尔以创造感动为原则,搭建了方便乡村用户的随叫随到的服务网络,很好地解决了海尔产品在农村市场的售后服务问题。海尔的服务队伍备有卡车、摩托车和自行车,海尔服务人员走乡串户,主动到农民用户家中对家电进行检修,不是等家电坏了以后再维修。海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变被动维修为主动巡检,所以其服务网络的特色成为农民消费者选择海尔家电产品的重要砝码。

4、农村市场的操作模式

图3农村市场的操作模式

如图3所示,平台商是农村市场唯一的资金理货平台,零售商及网格内所有业务往来都是通过该平台来操作。企业可以对网格建设团队进行考核经营,并由网格建设团队对零售商进行现场培训活动。该农村市场的操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产品进货渠道混乱、窜货乱价等市场无序行为。

五、简短结论

本文在对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海尔在农村家电市场渠道建设方面的创新研究--网格化建设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和推广。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其一,农民收入低,购买力不足、农村消费环境差、家电市场终端销售网络不健全、家电产品的供需不平衡以及农村市场的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是制约农村家电渠道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其二,海尔通过在农村市场的网格化建设模式,搭建了营销网、服务网和物流网的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其三,在对海尔网格化建设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模式推广首先要确定渠道建设目标,并进行目标细分。在网格内选择合适的平台商,明确其目标和职责,并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进而进行网络的搭建。

Theinnovativestudyonthechannelconstructioninruralappliancemarkets­­underthepolicyof“Appliancestothecountryside”

---WithHaier’sgridconstructionexperienceasanexample

WangYingying

(Businessschool,QingdaoUniversityQingdao266071,China)

参考文献

1 苏宁电器.苏宁电器《2009中国农村家电消费调查报告》[EB/OL].

2 家电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推广家电下乡政策解答[EB/OL].

3 史新峰.从家电下乡项目看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6):217-220.

4 赵荣.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与思考[J].农业展望,2009,5(4):23-27.

5 牛胜强. 从家电下乡谈农村市场的开拓与发展[J]. 商业时代, 2009, (33) :13-14.

6 杜海涛.中消协调查报告:家电下乡销售快,售后服务跟进慢[N].人民日报,2009-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