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的基本准则范文
时间:2024-03-07 17:4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的基本准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财务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方面,终极的目标是从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成本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财务成本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财务成本控制可以对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充分的应用,实现对多种费用的计算和控制等,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的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给企业的提供更大的帮助,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中可以发现,财务成本控制对企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财务成本控制起着一定的保证作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成本费用,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和监督,要实现这方面的操作和目标,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时间和空间,主要对财务成本控制的方式进行充分的应用,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有效的发现,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解决和处理,为成本费用在规定的范围中得到有效的应用提供重要的保障,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财务成本控制的方式可以为企业目标的快速实现提供重要的保证。
财务成本控制可以起到一定的协调的作用。财务成本控制的水平和质量对企业的多个方面的利益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利益协调的水平对于财务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两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将企业的财务成本目标作为重要的依据和参照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多种客观原因对其有着相应的限制和影响,导致了不公平的现象的出现,对采取成本控制的方法进行充分的应用,可以对各方面的利益进行全面、有效的协调,实现多个子系统的统一。
2 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成本控制遵循的原则
2.1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对财务成本控制的实施是在定量的方向上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是量的控制在对定量财务成本控制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目标和要求等相符合。从定性财务成本控制方法的角度来说,将企业成本的开支范围在大方向来衡量,衡量的主要的内容是衡量成本节约和浪费、与国家的相关的规定和制度是否相符合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要使企业的成本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只是依靠定性和定量的财务成本控制是不行的,所以,在新会计准则的条件之下,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需要将定性和定量进行充分的结合,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下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2全面和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在进行财务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注意全面的实施,重视全方位财务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这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主要是由于财务成本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涉及面非常广的价值指标,如果不做全方位、全过程的考虑,根本无法达到控制的目标。此外,企业在全面控制财务成本的基础上,还要有所侧重,针对企业当中占据份额比较大的财务成本项目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而对于那些占据份额不是很大的财务成本项目进行全面控制,实行粗线条管理方案就可以。
3 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充分的完善,?@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工作的关键内容。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结合,对财务控制效益和控制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序运转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其二对日常的会计处理手段和程序进行记录和总结。
重视高素质财务成本控制人才的培养。在新会计准则之下,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来说,高素质的人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培养,制定与企业实际相符合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多种有效的培训方法进行充分的应用。同时,不断拓宽财务人员的知识技能方面的广度和深度,运用岗位轮换的方式。
从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理念的角度进行相应的研究,对其进行科学构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在此情况下,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商品销售的难度不断加大,很多的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更多的效益,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成本控制的理念,为实现财务成本控制的目标提供重要的保障。
篇2
一、1992-2001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范
这段时期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主要由《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两个准则规范。基本准则规范了长期投资的定义和核算的内容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并在六十三条指出,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投资准则规范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持有、处置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特点主要有:(1)长期股权投资从属于长期投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九条指出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2)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确定时可以按照支付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超过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的准备项目;反之,则确认为当期损失。(3)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账面价值的调整,《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投资企业按照对被投资单位影响程度,在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可以选择成本法和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其中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主要涉及宣告发放股利时是作为投资收益还是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权益法下主要涉及被投资企业净利润、其他权益变动和投资企业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摊销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影响。
二、2001-2006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范
1992年的基本准则、1998年的投资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公允价值的使用成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以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差额作为资本公积准备项目或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摊销等与公允价值使用相背离。在2001年颁布统一《企业会计制度》时对投资准则进行修订,主要是取消了投资方以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时按照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计量。这一变化也源于对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两个准则的修订,其中非货币易规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如果涉及补价的还要加上或减去补价;债务重组规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债权人应按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
这一时期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件事是《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颁布。暂行规定从另一方面规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即当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财务、经营拥有控制权时,投资方与被投资方形成一个新的会计主体――报告主体。该规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间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在长期投资项目中单独反映(贷方余额时以负数表示)。该暂行规定也规范了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合并报表的种类、内部交易的抵消分录等内容。
1992-2006年,我国虽已基本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统一的准则体系,但在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会计实践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表现为,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为避免管理当局操纵利润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转换问题;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间差额的摊销;合并报表中上述差额作为合并价差的处理;成本法下投资成本的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会计处理及后来的调整对真实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状况起到积极作用,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问题的处理并没有反映出股权投资的经济实质。
三、2006年至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规范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是我国第一次建立起以财务会计目标为指导的基本准则体系(财务概念框架)并以基本准则为原则建立了38项具体准则,其后又陆续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准则解释》。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涉及到四个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合并报表》,这四个准则分别按照不同的持股比例、会计主体规范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当持股比例低于20%且无法取得股权公允价值是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要求核算,若有公开报价且能获得其公允价值的按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持股比例在20%-50%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核算;持股比例达到50%以上且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按照《企业合并》准则核算;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制权时在期末按照《合并报表》准则要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一时期股权投资核算的特点主要有:
(一)计量属性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并存。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按照支付的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加相关税费计算确定;其他形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均按照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加相关税费计算确定。(相关税费不包括发行债券、权益性证券的发行费用)
(二)注重股权交易的实质 股权交易的实质可以理解为投资单位购买被投资单位财务经营影响权,放弃投资单位的部分资产,进而为投资单位带来超额收益譬如获得稳定的供货渠道、销售渠道等。以非现金资产作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所转移的非现金资产按照资产处置原则确认为当期损益;权益法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间的差额不在摊销,非同一控制下形成企业合并的在合并报表中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合并当期的合并利润。
(三)企业合并 新准则中股权投资内容的核算可以分为三块,其中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公开市场有报价的股权投资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核算。另外两块内容分别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企业合并准则》中规范。《企业合并准则》重点强调了在控股合并情况下,投资单位个别会计报表如何列式长期股权投资价值的变化,并把控股合并分成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合并会计报表则由《合并报表准则》规范。
四、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思考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在不同阶段都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色,并于当时的环境相适应。第一阶段的探索,我国开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核算体系,92年制定的基本准则以及随后颁布的具体准则中大胆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非货币易》、《债务准则》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与这些交易或事项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中也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在92年我国刚开始市场体系的建设,各项法规、服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会计造假行为。在随后的完善阶段,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具体准则进行修改,颁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影响最大的就是取消了公允价值的运用。这对抑制利润操纵,取到积极作用。在新形势下,准则体系重要变化就是建立起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原则的基本准则。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排序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指出会计信息应当满足财务会计的目标即相关性。那么现行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能实现这些要求吗?尤其是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核算方法?
(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核算缺陷 企业合并中控股合并强调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经营财务的决策权,《企业合并准则》对是否取得决策权进行了定性的描述,最终的判断依据是管理当局持有该投资的目的。这样对同一控制下的股权投资就可能适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企业合并》两个准则,在这两个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适用的计量属性有两个即《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和《企业合并》中的账面价值。在两种计量属性同时存在时,企业就有操纵盈余的可能。
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之间股权投资,子公司通过受让母公司持有的另一子公司股权,并通过母公司间的协议控制被投资单位。例如,甲公司是A、B公司的母公司并分别拥有60%、80%的股份,B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600万,账面价值400万。A公司以公允价值350万,账面价值300万的非现金资产受让甲公司持有B公司40%的股权。A公司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核算,通过与母公司协议控制B时长期股权投资的按照《企业合并准则》入账价值可以是160万(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400×40%),以持股比例没有超过50%,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入账价值350万(A公司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不同方法处理对A公司净资产的影响金额190万(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而判断依靠甲公司、A公司管理层的意图。这种影响也会出现在取得控制权后部分处置股权投资,准则规定当控制时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成本法进行后续核算,不具有控制权时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核算。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适用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也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二)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核算的改进 对长期股权投资不同阶段核算特点的回顾,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同当时的市场环境、准则体系相关联的。当市场环境、准则体系不完善时,历史成本是最好的计量属性,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现阶段能否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核算改进呢?首先,现阶段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支付对价的依据多为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产权交易所挂牌价格、被收购公司股票自收购公告前20的平均价或者评估价格等,可以看做市场对被收购公司股权价值的最佳估计并能为投资方可靠地取得。其次,现有准则体系能支撑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核算的改进。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除了上述的4个准则外,《关联方披露》也规范了其核算,要求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应在表外披露,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包括:交易的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定价政策。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核算在这些准则的规范下采用账面价值能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但结合现在的环境是否可以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呢?
笔者认为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与准则体系下,能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即取消企业合并中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特殊规定,统一采用购买法以支付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进行核算。按照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在个别报表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并在合并报表中确认商誉或合并收益。这样能更好的反应企业合并的实质――通过合并带来的协同效应增加企业价值,并在表内进行了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表外按照《关联方披露》准则要求披露,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避免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另一方面,在采用购买法核算控股合并也弥补准则中的不足,如购买少数股东权益、不丧失控制权处置股权投资这些业务的计量属性是公允价值。而在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的合并日确是以账面价值进行处理,前后的计量属性不一致,降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也给会计核算带来了麻烦。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实施。
篇3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制度一直沿用预算会计来规范,并没有因为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改变,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财政体制不断深化,预算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协调性较差。其次,我国事业单位组成复杂。其中,一部分代行政府职能,一部分从事经营活动的具有企业性质,因此,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再次,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分布范围比较广,但针对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制度出台较晚,预算会计又不能满足核算要求。而我国企业会计的发展生机勃勃,逐渐与国际惯例靠拢,特别是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极大地促进了企业会计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发展滞后,研究相对薄弱。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现状分析
非营利组织一词是从西方引进来的。许多人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事业单位,因此,关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规范就是有关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但是,我国除了事业单位以外,还有大量的非企业非政府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这些民间非营利组织,财政部有统一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是由财政部的一系列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组成。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行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尽管如此,仍然显得比较混乱,不成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有些不能适应业务发展。一方面,十年前制定的准则应用于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会计环境,不可避免地造成会计信息被扭曲披露。另一方面,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适用的范围受到限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一些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等非国有事业单位遵照什么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标准。这就使得一些非国有事业单位在财务的管理上无章可循,导致这些单位的财务行为难以规范,财务管理问题很多,从而阻碍着这些单位的健康发展,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此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是一种“准则+制度”的模式,形成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也是一种“准则+制度”的模式。而这种“基本准则+行业制度”的模式,应当是一种过渡模式,似乎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空白之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模糊。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建立
(一)非营利组织的界定
我国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1998年预算会计改革的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管理模式。筹资渠道从单纯依靠财政资金转向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很大一部分非营利组织甚至可以做到收支相抵。从发展趋势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与政府会计差别越来越大。此外,会计的基本分类就是看其会计主体是否进行经营活动,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虽然从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从本质上又有很大的区别,即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期末有盈余,那只是结余而非目的。而且即便形式上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也有很大的差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今后发展中公立非营利组织肯定将被进一步推向市场,大部分单位将提高经费的自给程度,与民间非营利组织越来越相似。两者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规范似乎没有必要。而可行的方案是: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归为一类,统称为“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与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各种社会团体会计、基金会会计等合称为“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企业会计,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三足鼎立”的会计体系新模式。相应地,应当建立我国政府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
(二)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
目前,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民间会计机构或组织制定会计准则并;二是会计职业团体组织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由官方机构批准;三是由政府机构制定、准则或制度。美国作为当代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高度成熟的国家,其经验值得借鉴。在美国,目前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私立部门(包括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政府会计委员会负责制定州和政府机关及其公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总局负责制定联邦政府机关及其公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关权力超然独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由三个不同的机构制定,势必造成三套准则之间不协调,甚至矛盾。
而从我国的政府会计环境来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应该由财政部制定,这符合我国《会计法》的规定。这种做法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准则的权威性,但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代表性。建议我国财政部组建专门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一套科学、完整、有序、逻辑严密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人员的选择应该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要吸收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高等院校学者、研究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界人士参加,并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三)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体系
非营利组织单位经济业务与企业经济业务有相通之处。企业以经营为目的,事业单位也在从事一些风险较小的经营活动。因此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同处于社会经济的微观领域,两者具有某些共性,比如资产、负债业务及某些收入业务等。由此决定了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与计量和会计报表的某些方面,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可以吸收借鉴企业改革和企业会计准则的成果,完善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体系。但是非营利组织会计与企业会计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具体而言,应该明确如下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问题:非营利组织的界定;非营利组织会计假设;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非营利组织会计目标;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定与计量等。
(四)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的设计
1、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结构设计。目前我国会计界对企业会计准则层次的一般认识是,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两个基本层次构成。其中,基本准则主要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结构等,具体准则是基本准则的要求,就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特殊业务、特殊行业等所做的规定。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也可以借鉴这种层次结构。
2、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应该包括:(1)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和货币假设。(2)一般原则。(3)会计要素。(4)会计报表等。
3、在具体准则层面上应该由下列种类的准则构成:(1)共性业务处理的准则,即对教、科、文、卫、体等待业共同具有的基本业务规范会计确认与计量等处理的会计准则,如应收款项、存货、投资、借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折旧与摊销、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等准则。(2)特殊业务处理准则,如拨款收入、捐赠收入等。(3)报表列示准则,即规范报表中的项目分类、排列顺序及方式、格式的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准则,提供报表附表的准则,报表附注的揭示的准则。(4)提供补充信息的准则,用以规范会计报告应该提供补充信息的范围、程度及方式等。
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是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其构建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先就比较紧迫、理论发展比较成熟的事项制定具体准则,在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然后再进一步完善具体准则。
参考文献:
1、荆新.非盈利组织会计准则理论框架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王庆成.西方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J].教育财会研究,1996(4).
3、王庆成.论我国非企业会计组成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4(4).
篇4
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问题,自会计改革以来一直没有中断过讨论,随着改革的深入,要求更全面、更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
一、财务、会计、税收:处理企业、国家以及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切合点
要说明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税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首先应当对财务、会计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作出回答。
财务、会计和税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出发,他们可视为处理企业、国家和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三个切合点。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乃至于将来建立起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以后,这个结论也同样是成立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所有制结构,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这三是也就有不同的结合方式。
改革开放以前,基本经济成份是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方式是通过指令性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企业也采取和类似于国有企业的经济运行方式。就分配制来说,国家作为社会总产品分配主体,按照经典作者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实行对社会总产品的统一分配,形成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基金,从而实现社会再生。其中,财务制度通过规定资金投入、资产计价、成本补偿、收益确定、利润分配、基金形成等标准,成为三大基金分割的直接依据。财务制度也是国家税收的基础,财务制度所划定的补偿标准和收益确认标准,是确定税基的依据。而会计制度则是按照复式记账要求,根据财务制度和税法所规定的分配标准规范企业的会计科目、报告格式以及反映和核算内容。这时的会计制度本质上是薄记制度。
实践证明,以上分配制度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务制度、税收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定位,弊病甚多。主要表现在:第一,分配权力高度集中。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以及发展基金的分配比例都集中在国家手中。企业没有自,大到基建项目,小到更新改造,乃至职工福利设施,都是政府部门决定的。第二,分配过程缺乏制约。社会总产品有多少用于补偿基金,有多少用于消费基金,又有多少用于发展基金,服务于国家计划和预算,而没有考虑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根据国家计划和平衡预算的需要,可以调整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可以推迟确认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计划决定财政,财政决定财务,财务决定会计”的运行机制。在这种体制中,只有纵向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看不到相互制衡。
由于分配权力集中,又缺乏内部制衡,导致分配比例失调,突出表现是补偿和消费大量欠账,如,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账职工福利欠账,环境治理欠账,等等。这些隐患现在已经充分暴露出来,成为当前改革和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产品补偿基金、消费基金和发展基金之间进行分配。这一结论适应于各种社会和各种体制。问题在于如何进行分配,由哪个主体进行分配,在哪些层次进行分配,根据什么进行分配。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在于,社会总产品是在国家层次进行分配的,企业并不是分配主体。换句话说,社会资金实行的是宏观循五,补偿基金和消费基金是根据国家计划进而通过财务制度进行分配的。改革的方面是,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承认企业是商品经济的细胞,在企业层次上进行分配,按照资本运动规律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会计核算。
企业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投入,形成资本存量,然后经过生产经营过程实现资本的增值,对资本僧值进行分配,形成新的存量,进而实现新的循环。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我们就很容易地找到界定财务、会计和税收的各自作用空间,并且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问题的症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是投资本运行规律组织社会再生产,社会部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界定取决于财务制度,服务于国家计划和年度预算,最终表现为存量与增量界限的混淆,导致分配关系和分配比例的扭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当前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的深刻背景。
一般认为,会计通过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这个结论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会计的深刻意义还在于,通过资产、负债、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它划定了资本存量和增值量的界限,其中资产、负债和权益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存量的界限,而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划定了资本增量的界限,这六个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贯串于会计循环的全过程,是会计职业的崇高追求所在,也是企业的得以持续经营的基础。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所执行的财务活动,实际上是基于存量和增量的分割所进行的资源的配置,包括资本(即存量)的投放和利润(即增量)的分配。税收也是在合理划分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对增值的分配,尽管参与分配的法量依据完全不同于财务活动。
二、会计准则与财务制度
前面已经说到,传统分配制下,财务制度直接地执行统收统支的职能。是国家实现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工具。由于分配权力高度集中且缺乏制衡,导致分配结构失调,弊病甚多。为此,我们建议全合认训并重新界定会计准则的性质和功能,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转交由会计准则来执行,建立起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约束机制健全的社会总产品分配体制。
问题是,为什么会计准则能够执行这些职能,并且能够避免传统财务制度的弊端呢。这是由会计准则的内在机理决定的。
第一,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实践和人类智慧的结晶。经过近百年市场经济催化,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有一套逻辑严密的概念体系支撑的规范系统。象真实与公允、权责发生制、可比性、谨慎等概念和原则,已经成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因有观念,规范着会计实务,不仅支撑着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也使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分割建立在合理基础之上。
第二,在由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职工和会计职业等所级成的多角关系中,会计准则已经成为处理和协调经济利益关系在内的稳定器。企业是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联络点。这里所讲的经济利益,既可能表现为直接经济利益,也可能表来为经经济信息形式存在的间接利益,因为谁拥有更多的信息,谁就有更多的决策能力和影响能力,并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其中,对我们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有意义的,是其直接经济利益方面。会计除了其固有信息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资本存量与增量这间的分割功能。对于股权投资者来说,存量是其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一般情况下,会倾向于多确认存量(当然,例外的情况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只在意企业的短期价值,可能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而这本身就说明了多元利益的存在);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一般也倾向于多确认认存量,因为,存量充分意味着债权的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直接利益是税收利益,多确认增量,意味着更大税基;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其报酬往往是与企业的当期利润相联系的,他们也会倾向于多确认增量(当然,基于长期雇用、追求长期利益的情形也是有的)。类似于这样的利益主体及其利益倾向,还可以举出一些。为了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会计职业最早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主持会计准则的制定。
后来的实践证明,会计职业也是有自己独立的利益的,即,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其中,收益表现为市场份额、审计取费,风险则表现为可能的审计失误以及由此引起各种利益主体的诉求。所以它在行使其职能时,就会考虑特定利益关系中的力量对比,并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政策选择和设计。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英国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权限先后从会计职业转移到独立的会计准则制定团体手中的真实背景。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有理由将现行财务制度执行的制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的职能分解出来,使其成为会计准则的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准则形成机制,有效地负担起资本存量与增量的分割职能。将财务分配和税收分配以及其他分配形式建立在合理划定资本存量和增量的基础上。
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取能改造为会计准则的职能以后,相应的问题是,是否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笔者认为,将财务制度执行的资本存量和增量分割职能改造为会计准则职能,并不意味着取消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相反,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原则,改善和加强国家作为所有者对企业财务的管理。
所谓财务活动、财务管理,都是围绕资源的配置和分配进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和分配基本上是由所有者在国家法律约束和计划指导下实现的。资金投资到哪里,投资多少,从哪里筹资,怎样安排资金结构,利润应当怎样进行分配,多少分配给投资者,多少用于后备和发展,基本上是所有者决定的,或者由管理部门在投资者的指导下进行。国家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至多是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证小股东或债权人的利益作出必要的制度规范。可能的领域有,利润分配顺序,社会保障基金的提取,后备基金的建立,等等。现行公司法律对这类问题已经作出规定。
而国有企业的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国家是国有企业所有者,或者通过法人行使所有者职能。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财务进行管理。理由是:
第一,所有者对其资本的管理和控制,是市场经济赖以正常运行的保证。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国家,对于国有资本的投放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以对经营者的考核,必须由国家来执行。
第二,国有企业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目的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经济成份。国有企业固然要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所担负的经济社会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职能,平抑物价的职能、解决就业的职能等等。这都要通过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来实现。
第三,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要弱得多,随的经营失败风险比非国有企业也要大得多。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中,都表现为一系列的授权过程。于对非国有企业来说,有的是由所有者本人直接经营,自己授权自己,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都是很强的。有的则是由私人投资的股份公司,也具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当然,由于掌握企业命运的大股东,对小股东潜在的损害,保留必要的后备。公司法律有关条款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而在国有企业,授权层次大大增加,有时甚至不能直接确指是谁授权的。这就大大增加了授权风险。注重眼前利润而忽视长期利润,剥夺性经营而不注意资本维护和技术开发,冒险而不顾忌后果,等等。这就是产权经济学一再提醒的道德风险现象。可以说,国有企业的道德风险比非国有企业要大得多。这就有必要改善和加强国家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管理和监督,比如规定和监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率指标等等。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
在传统体制下,税法和会计制度都是以财务制度为依据的。会计制度根据财务制度规定的计价和收益确定标准规范账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税法则根据财务制度确定税基。随着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职能将由会计准则来承担。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是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还是另行制定一套扣税办法。或者将税法与会计准则统一起来。最近几年,不少同志倡导建立一门独立的税收会计学,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总的来说,有两种意见,一种观点是,税收会计学是财务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集中研究和处理企业与税收有关的会计业务,比如,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以及纳税申报。还有一种观点是,鉴于财务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以及会计准则与现实分配,即所得税会计。更有人建议,不但要确认所得税的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推,在此基础上建立税收会计学。
关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企业的纳税业务,与企业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并没有什么两样,交纳各种税收,所导致的企业纳税久务形成的负债以及多交税收而应当退回税款所形成的资产,与企业对存货、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经济业务的核算原则是一样的,都要遵循有关会计准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标准。单独建立一门纳税会计学,就象要建立应收账款会计学、存货会计学、固定资产会计学一样说不过去。
关于第二种观点,涉及到要不要保持财务会计与税法在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上的一致。就成本和效益方面考虑,会计准则与税法如果能够协调好乃至统一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那样既有助于简化企业会计核算,又便于税收征管。然而,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立法宗旨、服务对象和约束因素诸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就当前实务来说,税法与会计准则在诸多项目的处理上已经出现了一些差异。绝对地讲会计准则与税法保持一致,已经行不通了。但是,赞成会计准则与税法分离,并不意味着不顾成本与效益原则,盲目地追求两者的差异,甚至人为地夸大两者的差异,而不应当尽量保持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一致,不要夸大纳税扣除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某些税收政策的奖励或抑制作用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经营环境和企业机制下,更是这样。对于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某些项目的确认标准上的差异的处理,笔者赞同我国现任会计制度有关所得税核算的规定,即,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有同志建议,不但要跨期分配所得税,还要确认增值税时间性差异,并进行跨期分配,进而建立起税收会计学。笔者认为,借鉴所得税跨期分配原理进行流转税的跨期分期,不失为一种尝试,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任何一种会计方法的采用,都要符合中国现实和特定环境,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不能为会计而会计,为研究而研究;第二,流转税跨期分配与所得税跨期分配一样,都是会计原理和会计原则的具体运用,属于某一类会计业务,指望因此形成一门税收会计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四、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所要解决的实际上是会计规范本身的结构问题。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就象会计制度以外,还有会计规章、会计规则、会计规定、会计处理办法等多种法规体例一样。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搞会计改革,乃至于系统研究会计制度改革,开始用会计准则这个称谓,很大程序上受到西方会计实务的影响。因为美国、英国、加
拿大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都称accountingstandards或accountingprinciples,分别译为会计准则(或会计标准)和会计原则,当时国内大量介绍和译述西方国家会计文献,使得会计准则这个词成为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规范的象征。记得当时还曾就会计准则、会计标准或会计原则的区别或联系以及我们该选用哪一个名称进行过多次讨论和论证,后来在1988年义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准则研究组的的研究会主达成一致意见,今天统一用“会计准则”一词,不再在名词上争论了。
现在我们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名词本身的讨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现在都以其现实存在,直接影响着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当然,由于已经的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国际会计经验,会计准则几乎成为新的会计规范的代名词,因而影响更大一些。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会计准则,基本上是指已经或即将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而会计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且复杂得多。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两则两制”中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和后来陆续的其他行业会计制度,象公路经营企业制度,还有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制度两个会计制度。从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看,表现形式、体例结构、详略程度、政策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但所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需要理顺,从而形成有分工又有协调、结构严密的中国会计规范体系。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财政部着手研究和草拟会计改革发展规划时,就提出了会计准则体系这一动议。1991年的《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先后提出的《关于拟定我国会计准则的初步设想》等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包括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在内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设想。当时,按行为和所有制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企业会计制度等基本上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为框架的,这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执行的是薄记职能。也有一些例外,1985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及1992年年初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除了传统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方面的内容处,也独立地规定了一些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政策。实施“两则两制”时,由于当时《企业会计准则》只有一个基本准则,尚不能满足具体指导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所以根据基本准则按行业制定了13种会计制度。这些行业会计制度也相应地充实一些会计政策的内容,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随着具体准则制定工作取得进展,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重叠之处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关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会计准则时,还主要是直观地借鉴西方国家会计准则这名称和形式,那么经过10年来制定会计准则的长期实践,我们切实感到,分要素、分经济事项制定会计准则这个形式,有显著的优越性。一是分会计要素、分经济业务制定会计准则,有可能将某个要素或业务所涉及的定义、特征、确认、计量和披露要求阐述得比较全面且清楚,逻辑严密;而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其核心是账户设置、记录内容和借贷规则,不可能象会计准则那样根据特定要素或业务的需要灵活组织其结构和内容。二是会计准则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规范形式,已经为国际社会所认同,象法国、德国等国家也开始采用会计准则这种形式。
曾经普遍认为,会计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应当用会计准则取代会计制度。现在看来,评价会计制度,应当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就内容来说,通过会计制度规定资产计价和收益确定等会计政策,并不是绝对不可行。有人说会计制度规定过死,不利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并不是会计制度规定过死,而是财务制度规定过死,不能把财务制度的问题算到会计的头上;就现行会计制度来说,除了仍然过多受到财务制度制约之外,很难说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政策过死。再说,就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而言,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余地将越来越小。会计制度的问题出在它的形式上,即如前面提到的,由于会计制度是按会计科目组织其逻辑结构的,因此,无法对特定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确认、计量作充分交代,也就限制了它的作用范围,这也是形式决定内容的一个例子。
会计活动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因此,会计规范也就有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四个可能的要素。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都只包括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而基本上没有涉及记录这个环节,就我国的会计准则来说,必要时也有一些有关账的规定,比如,单设账户还是合并反映,直接转销还是备抵方法,就属于记录的规定,因为不影响计量的最终结果。有关记录环节,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账户的设置、账务处理程序、账户对应关系,账户与报表项目的协调和配合等等。现行会计制度的形式特别适合于记录制度。所以,要不要用会计准则代替会计制度,实际上就变成了还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有关记账方面的事,是不是交给企业自己来做?
笔者认为,会计制度有关记录环节的规定,主要是帮助企业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象会计准则那样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所以,要不要对会计记录环节作出规定,取决于企业会计实务有没有这个需求。离开特定环境,绝对地说取消会计制度或保留会计制度,都是片面的。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建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包括会计记录在内的账务处理作出规定或提供指南,日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设的发展中国家和体制转换国家会计指导委员会(即steeringcommittee;我国会计文献大都将其译为“筹划委员会”。笔者认为,译为“指导委员会”更为贴切),其研究课题之一是,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要不要就会计程序提供指南提出决策建议。另外,法国的通过会计制度(即plangeneralcomptibles;国内大多将其译为“会计总计划”或“会计总方案”,这实际上是对法文的直译。法律注册会计师协会最近出版的英文文献,将其译为generalaccountingsystem.笔者以为,为正确表达这份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应当译为“通用会计制度”)作为法国会计特色的体现,在西非国家及世界一些地区有很大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命题也是,要不要提供象法国通用会计制度那样的会计指南。
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会计实务来说,企业会计制度体系还没有形成,企业会计人员尚不习惯于自己设计会计制度,所以提供一套与会计准则相配套的会计制度,推荐会计科目,解释会计科目的性质和使用方法、交代会计程序、提供主要经济事项分录范例,对于帮助企业更好地运用会计准则,提高会计效率,加强内部监督和政府监督,还是有必要的。鉴于目前会计制度种类比较多,不便于检索和执行,建议适当加以归并。随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企业会计人员薄记水平的提高,加这之会计准则指南中提供了各类业务的相关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会计制度的作用将逐步弱化。什么时候会计人员感觉到这套制度对于企业说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这套会计制度也就自动取消了。我们实施没有必要再在准则与制度的
篇5
[关键字]存货;新准则
财务会计上所指的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为生产过程中消耗而特有的,或为销售而处于生产过程的各种有形资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完善,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能客观、有效地反映存货的价值。但是,新存货准则在现实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本文将会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1.新旧准则关于存货方面的比较
(1)结构层次更为简洁和明晰。将原来本属于计量范畴的内容单列并入“计量”进行阐述,相较于旧准则,新准则各部分间关系更为明晰紧凑。且在其中强调依据基本准则制定存货准则,突出了基本准则的核心地位。(2)新存货准则在“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中将旧存货准则中“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成本”的内容修改为“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使之更加明确、更加具体。(3)新准则只排除了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在建工程两项内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明确表示收获的农产品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新存货准则规范的存货范围更为广泛。总之,存货作为一种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重要资产,涉及会计核算的各个方面对存货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并披露相关信息,对于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财务人员对新准则应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2.新存货准则应用中应注意借款费用的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也就是说,如果某项存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销售状态,则与该存货发生的相关借款费用应当予以资本化。新准则扩大了应予资本化的资产范围,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也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这一改革将会直接影响这些行业内企业资产和费用的计量,从而增加报告期存货资产和利润,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新存货准则的利弊分析
3.1积极作用分析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法的变化。由于旧准则允许企业转回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导致一些不法企业通过当年大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年冲回的会计操作,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新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这一变革截断了企业通过存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途径,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客观、真实。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面的变化。新准则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由此可知,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采用明确限定为一次转销法和五五摊销法两种,取消了旧准则中“分次摊销法和净值摊销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使得那些利用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变化,多计提或少计提费用,以达到调节利润的行为受到了一定的遏制。
新准则不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平均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从而减少了企业可选择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利润操纵的机会,有利于存货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的相互连接,使资产负债表日存货资产价值接近市价。
新存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即应当按照公允价值来确定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而公允价值的确定是本次新修定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而旧存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确定。所以旧存货准则对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人为可操纵性很大,容易造成存货资产的不实。
新增了劳务存货成本的确定。新存货准则第13条规定,“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新增劳务存货成本的确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扩大了存货的内涵,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存货资产的价值。
3.2弊端分析
新准则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取消了旧准则对商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内容的说明条款(即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
新准则对“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和“存货盘盈”这两类业务的处理未做出明确规定。而旧准则对企业接受捐赠存货成本确定规定:“捐赠方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应当参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因此,企业是否可按照旧会计准则处理,待新规定出台后再进行调整。
期末存货计价的问题。新准则第十五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该规定体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新准则将“可变现净值”定义为:“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由其定义可知,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需要会计人员较多地估计和主观职业判断,带有较多的人为因素,这给会计实务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加上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这给企业随意调节资产价值、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
新准则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某些会计处理上加大了企业选择的空间,以及与现实中的一些情况不相适应,增加了实务操作中的难度。这需要相关部门针对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作出具体的解答或说明,提高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强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体系,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发展水平,保证新准则的贯彻执行。
4.附注中与存货有关信息的披露
与旧准则相比,其中有关存货要求披露的内容,新准则在考虑重要性原则和准则内容的相关变动后,不再要求企业披露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1)存货的取得方式以及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
(2)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与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差异。
(3)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等
篇6
摘 要 水利部门各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方面各不相同,财务的运行方式、管理体制也各异,本文结合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就如何加强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应对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水利 基层单位 财务 管理
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在水利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日常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全面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速,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向前迈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逐步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靠拢。而当前水利部门各事业单位在落实财务方面各不相同,财务的运行方式、管理体制也各异,特别是企、事不分离的单位,事权不够清晰、产权不够明确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样必然使得会计核算更加复杂化,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难度,因此,下面依此就如何加强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应对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水利基层单位内部财务管控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单位财务的具体负责人必须对此树立清醒的认识,并紧紧把握好该“规范”,督促所属部门严格按此“规范”以及相关配套性指导意见建立贴近单位具体实际情况紧密、操作性强的内部账务管控制度,从而有效保障单位的经营管理合理、合法、合规,确保单位的资产安全和财务安全,并促使单位的经营效果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确保各单位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保持持续健康态势。基层单位财务管理负责人应当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针对财务管控的薄弱环节和单位的核心业务,探索关键业务财务管控的着力点,通过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预算及绩效考评等措施,强有力地加强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和管理,力求在事前预见到有关问题、从而可以在事中有的放矢地解决相关问题。
那么,在水利基层单位具体如何加强和完善水利基层单位内部财务管控呢,根据本人自身的实践经验,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加强,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切实加强单位的资金流量管理内部控制,加强资金预算管理。这里涉及比较敏感的是单位的资产负债的比例控制以及流动性管理,对此账务管理负责人必须确实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准确地界定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和年度工作目标;制定本单位各项事业的发展规划;掌握本单位人员编制和机构设置与构成等等。二是切实严格单位的资金收支预算控制。对此必须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严格资金收支预算控制,重点加强监测经营性现金流,以及及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等等,例如:按任务性质分为专项工作和基本工作,通过定岗定责管理好财务。
二、积极适应经济形势,加速财务工作重心转变
当前,水利基层单位工作必须积极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紧跟国内经济形势和发展步伐,加速调整单位财务工作重心,立足单位现有条件,着眼从富裕、殷实的行业出发,努力实现单位财务工作“两个转移”。首先,就是要加快达成从支出管理向收入管理的重心转移,对此,也就是说单位的财务管理负责人必须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确实适应时代需求和步伐的积极的理财观念,加强财务收入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对财务管理的理解范围突破单一的资金管理,拓展到资金、资产、信贷、投资、理财等范畴,确实用好、用活、用足现有的合法合规政策制度,不断创新开辟增加投入的新途径、新路子、新渠道。
其次,就是要将财务工作管理重心从制度管理领域推向政策管理领域,提升管理层次与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度是管局部、管近期、管具体的,而政策则是管大局、管长远、管统筹的,毫无疑义,对于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的管理工作,既要搞好政策层面的管理,也要搞好制度层面的管理和建设,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必须在高效抓好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从大的政策层面维护好本行业和本单位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经常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和密切联系。比如:物价部门、财政部门的有关政策对接、协调和沟通,努力探索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障碍的协调沟通机制,加强各类问题的研究探讨,寻求相关部门对本部门本行业的理解,并努力获得他们的支持,从而为单位可以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宽松、舒适、和谐、友好的经营环境,加速推进本单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单位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建立合理的资产价值补偿机制
水利基层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但它同时又兼具有经营性的功能。对此,必须树立客观而清醒的认识,认识到有关公益性的资产耗费补偿应积极依靠和争取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而对于经营性资产价值补偿必须认识到经营投资的风险性和收益性,确实立足于通过引入有偿服务,以及构建经营性资产的良好高效运行,达成经营性资产价值补偿和赢利。当前,不少水利基层单位对于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的认识和界定非常模糊,存在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从而相关关系无法正确理顺,对于经营性资产价值补偿方面的问题,由于收费机制和价格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出现种种困难,而公益性资产耗费补偿方面,由于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不通畅,导致渠道不畅、资金不稳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应当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据水利和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引入合作、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兴修水利,实行市场化调节,达成水利股份合作制,从而构建合理的资产价值补偿机制。
综上,加强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是动态的,只有不断加强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获得更好的财务管理模式,推进水利基层单位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财务重述;经济影响;动因分析一、引言
1970年法玛提出有效资本市场假说,围绕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展开讨论。法玛认为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信息环境下有三种不同的“有效”形式,即弱势有效、半强势有效、强势有效。他认为只要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就不会存在信息的不对称,进而也不会存在套利行为。然而现在资本市场很难达到半强势有效和强势有效,所以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是必然的,他的理论为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财务报告基本上是以会计的周期为单位作为报告以此来披露上市公司的,是相关利益获取信息的来源和依据。所以保持客观公允的财务报告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必须的,但是随着我国的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许多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存在大量的因前期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误导、遗漏的财务重述行为。
我国的财务重述制度初步形成于20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以第33号财政部令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进一步规定和确定了我国的财务重述制度。财务重述是企业对前期披露的财务报告存在的虚假部分、或是具有误导性部分、或是许不准确、遗漏部分进行重新表述的行为。会计实物界把我国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称为 “年报补丁”,即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以后,频频以重大事项临额时公告的方式各种补充性的历史公告,对企业以的财务报告中存在的信息缺漏和信息错误进行更正公告。陈凌云(2006)指出,我国每年大约有20%的上市公司的各种各样的补充性公告和更正公告。
二、财务重述的经济影响
根据2007年版《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准则》财务重述制度阐释,笔者认为财务重述制度是一个会计领域的问题,也涉及到经济、司法、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财务重述可能产生于会计人员的错误,更或是企业的舞弊心理。企业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或是自己收益的最大化,或是实现融资的目的,会在公司的对外报表上夸大收益、低估费用等等一系列手段,给投资者展示公司良好的财务资质,借以推升公司的股票价格。财务重述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首先是公司的形象受损、信用评级降低、进入资本市场受阻;其次会导致证监会的调查以及巨额的费用支出;最后有可能也会导致整个公司的破产,并可能引发金融系统的波动和经济的不稳定。
三、财务重述的动因分析
既然财务重述对企业来说并不是明智的行为,那企业为什么还会进行毁灭企业价值的财务重述呢?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对财务的“差错”归类为几个方面,包括:计算错误、会计原则应用错误、忽视或误用财务报告公布日已经存在的事实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只是一些表面的原因。 当下的理论界主要是从经理人薪酬契约和资本市场压力等外部和内部视角深入剖析财务重述动机,而笔者基于企业财务重述目的视角,把企业进行财务重述的动因分为客观技术性操作和主观预谋操作。
3.1客观技术因素分析
企业发生了真实的会计差错,进而纠正会计差错。财务重述起因于企业真实会计差错,是对已经发生的会计的差错进行的更正。由于会计差错不能完全更正的原因,对于已发生的差错进行更正就成为饿保证会计信息的必要和必然的要求。但魏志化(2007)以1997年到2002年1435家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为样本,对中国上市公司年报财务重述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引发财务重述的原因为技术性、无主观目的的人为失误几乎为零。
3.2主观预谋因素分析
1、资本市场的压力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从本质上说资本市场就是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而企业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凭借自身的资质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金。为了保持这种资质,企业就是可能采取较为激进的措施,于是产生了财务重述。
企业融资需求是导致财务重述的主要资本市场动因。我国证监会对公司上市、上市公司的配股、特别处理和退市等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如对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进行了统一的严格要求。企业为了满足IPO 标准,然后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公司就会通过调节企业的业绩分配,从而导致财务重述的频率更是大大增加。
财务预期是指公司盈利、成长性的过高和不适应性预期等。上市公司制定了相关的财务预期,但是现实状况发生变化企业没有达到财务预期,可能导致公司在业务经营中遭受损失。为了迎合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预期的标准,上市公司就尽可能的去刺激和激进盈利的持续增长,向外界宣传公司盈利高、增长速度高的种种正面信号,以此来达到外界对公司财务预期的标准的信任,从而导致了财务重述更加的频繁。
2、高管薪酬的契约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的管理层可能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为自己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于是存在着成本的问题。为了解决这问题,企业于是把高管薪酬与公司价值捆绑在一起,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管理者的利益挂上钩,也就是说管理者的收入更多的来自于股票期权和其他的股票相关收入。虽然经理人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趋势相同,但这样却有可能会激励经理人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来提供盈利和抬高股价以达到自利目的。于是管理者可能采用财务重述行为。
3、财务重述惩罚较小
企业的财务重述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因此相关的监督机制应相应配套。但是我国当下与之相对应的监督机制极不完善。例如在公司虚假陈述上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也不严格。处理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削弱了法律的效力;存在责罚不明的现象,尤丽芳(2009)认为经济处罚是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权益来承担,即用本应属于股东的利益来偿还股东的损失,由投资者来为公司的造假行为承担责仟,从而转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责仟人应负的责仟,极少影响到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利益正是由于会计虚假陈述的预期收益明显大于预期成本,才会不断上演公司虚假陈述的闹剧。(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杰,吴颖.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动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
篇8
摘要:财政部2006年相继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本文首先论述了公允价值的涵义,并简单回顾了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进而阐述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最后提出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更是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士讨论与分析,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最大变化。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流动的市场上交易,其标明的市价(需经实际交易发生的交易费用调整)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参与市场交易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回顾
公允价值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重要的计量属性之一。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起步比较晚,公允价值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准则中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此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里。然而,这三项准则中刚刚使用这种计量属性不到两年内,公允价值的使用就发生了很大变动。这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地显现出“公允”,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且流动性不强,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占较大比重,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较为完善的会计和证券监管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2001年1月,财政部对这几项准则都进行了修订,对于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尽可能的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这次重新应用公允价值是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此次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十分谨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三、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此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其中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套期保值三大领域公允价值的应用尤为明显: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
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另外,期末应将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进行估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购买商品房进行房地产投资,在原有会计制度下此房地产应按历史成本记入企业的固定资产,并按其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显然,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扭曲了企业投资的真实含义,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极大地损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2.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随着近两年我国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其在金融企业内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及减值等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由于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短期在市场中价值变化比较大的属性,所以采用历史成本等其他计量方法是不能正确反映市场价值的,而用公允价值计量则能更好地反映其市场价值。
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旧准则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3.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非同一控制人之下的企业合并,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对被并购方资产负债的记录,以“公允价值”体现,不影响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则,所得税方面,也没有处理上的很大争议。因为在并购交易的过程中,实现“当期收益”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实现,其金额也有限。
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是必须采用的方法,主并方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分配为两部分:(1)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入账,(2)支付对价超过“公允价值”的部分,记录为“商誉”,主并方公司未来资产折旧的基数,将超过合并各方企业的简单加总,因而产生所得税递延的效果,这是产业整合的结构性利好。
除了以上几项以外,在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收入、政府补助、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和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一系列其他准则里,公允价值计量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共计17项。此次在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中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使我国和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惯例又近了一步。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公允价值的获取和使用问题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的价值波动是通过损益表反映的,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的各项指标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因此公允价值的确定办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但是有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公允价值本身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公允价值难以计量就放弃其在新准则中的运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为公允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优化其存在的基础。
2.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交易双方自己来确定,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公允价值可能再次成为会计造假的工具。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3.正确处理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关系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采用是基于会计的可靠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则是基于会计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在现阶段是两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事实,即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公允价值,以求得会计信息有用、相关和可靠,并且在外界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步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总之,从发展的眼光看,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必然趋势,而不能仅仅看到公允价值容易纵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能够不断满足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的需求,我们应该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公允价值研究的力度并促进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5
篇9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变革
[作者简介]张科,广西金熙集团会计师,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F233;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1-0131-03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了一系列新的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次的会计准则,是在综合考虑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后作出的又一次重大会计改革,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将自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随后将逐步推广到所有公司。同时,不再执行现行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之前,我国的会计准则由一个基本准则和十六个具体准则组成,大部分是于1996年至2001年期间,而这次新会计准则改革的口号是“与国际惯例趋同”,而不是2001年的“与国际惯例协调”,也不是1993年的“与国际惯例接轨”。无疑,新准则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为目标,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从而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有效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保护其合法利益。新准则必将促进我国企业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企业质量的根本提高。与以往准则相比,这次准则的和实际实施中间间隔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是,新会计准则变化大、难度高,要在一年之内完全了解其内容实质、充分吃透其精神,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必须抓紧时间,全力以赴。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的学习与理解,对由于新会计准则的而引致企业财务变革的因素进行交流与探讨。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感觉到新旧会计准则之间存在着差异,特别是一些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操作与中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和实务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新会计准则将导致企业财务的哪些变革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会计要素计量的变革
新的会计体系按照现行国际惯例把“公允价值”概念引入了我国会计体系,公允价值的应用,使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新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作出重大调整,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其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来说,主要区别就在于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上,新准则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上相对国际准则强调公允价值作为基准计量基础而言,仍然有一定的保留。总体上说,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的。
由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运用了公允价值来计量,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这对于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则孕育了一定机会。由于可能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每股的净资产,降低市净率。另外,由于折旧消失,相应会提高公司利润,有效提升公司股票的估值水平。但新会计准则同时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如果上述两个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则仍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成本,不确定损益。上述规定特别指出,若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能导致发生的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二、存货管理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下,存货管理办法中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对于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公司和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原先采用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在原材料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成本将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会造成毛利率和利润的不正常波动。例如,使用“后进先出”法的某上市家电公司,在显像管价格下跌过程中,一旦使用“先进先出”法,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当期利润下降。而对于某以有色金属为原料的公司来说,把“后进先出”改为“先进先出”的话,无疑则将增加利润。另外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对于生产周期长的行业,如造船及某些机械制造行业,允许将用于存货生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这将降低它们的成本,提高毛利率,提高会计利润。当然,在一个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下,使用后进先出法可以降低税收,因此,转向先进先出法会对企业不利。但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在当前的中国经济环境中无需考虑,因此“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对原采用的企业尽管有一定影响,但一般认为影响不会很大。
三、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革
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所谓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可回收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该资产可回收金额部分确认为资源共享产减值损失。国际会计准则中,允许资产减值回转,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是不可以回转的。我们都很清楚,通常在公司盈利上升时,往往会多计提跌价准备;而盈利下滑时,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是公司调节会计盈利的手段之一。但会计准则变动后,上市公司不能冲回上述准备,今后其他公司也将不能这样做了。
四、债务重组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不再计入资本公积。现行准则不允许债务人将债权人的让步确认为重组收益,只计人资本公积。新制度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也就是说,债务重组利得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给上市公司带来利润。我们注意到,新会计准则详细规定了可能产生损益(主要为利润)的债务重组四大情况: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人当期损益;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的,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等。为此,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特别是会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但对于ST及ST公司而言,则不能幻想依靠债务重组获益而摘帽、摘星。这是因为,上市公司摘帽、摘星的条件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值。债务重组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利润,在实际会计操作时将计人营业外收入肯定是非经常性损益。因此会在摘帽、摘星时被扣除。
五、合并报表会计处理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报表会计处理至少面临两方面的变革:一是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这一变革,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二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目前我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不一定是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双方完全出于自愿的交易行为,合并对价也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不代表公允价值,因此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以避免利润操纵。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可以有双方的讨价还价,是双方自愿交易的结果。因此有双方认可的公允价值,并可确认购买商誉。
六、费用资本化的变革
新会计准则下,费用资本化发生变革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费用准予资本化。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区别对待,允许将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准则将无形资产的开发划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即费用化;而开发阶段的支出,如果能够满足相关条款规定时,进行资本化处理,计人无形资产。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无疑会提升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业绩,减轻经营者在开发阶段的利润指标压力,从而提高他们在研发投入上的热情。这无疑将大幅增加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利润。二是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在新《借款费用》准则中,扩大了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如果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并且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费用也允许资本化。
诚然,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企业财务相应产生的变革还远不止这些,如企业《所得税》的处理、金融工具的利用等,都将产生系列的变革。面对这些变革,我们企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应对措施呢?笔者认为我们需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评估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工作计划,并及早开始行动。具体来说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无论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均应对有关管理层和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和熟悉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加强其财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和领悟。企业财务人员是财务报表的直接编制者,因此其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新会计准则的各项要求。同时,必须加快中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必然给国内企业界带来不小的影响,特别是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运用的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有约14万会员,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数字远远未达到中国经济发展对会计师人才的需要。显然中高端会计人才的缺口相当大。其次,必须尽早修订企业的会计手册,针对复杂的会计业务,制定具体操作指引;确定新会计准则与以往会计准则和规定的差异,做出衔接调整;评估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表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还应针对投资者和其他市场人士,拟定计划与之沟通,使之尽早了解有关影响;再次,必须安排好内部资源,建立系统,收集有关信息,以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这些工作可能包括以下方面: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新设置和调整会计科目、账务系统和财务报表编制系统;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对于活跃市场的报价进行信息收集、建立计算机模型、聘请专业评估人员等;对于存在多种经营或跨地区经营的企业,按照新准则的要求,确定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收集分部信息;建立系统来追踪金融衍生工具;对于银行来说,针对贷款,建立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以评估减值损失;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收集和重述在列报和披露方面的上年比较信息等等。
总之,新会计准则体系几乎涵盖了现行所有企业的所有经济业务,影响广泛,规范性也很强,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方面的许多空白,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进一步统一了会计原则,提高了准则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其所产生的系列财务变革我们必须吃深吃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总会计师编辑部.新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财务变革[J].中国总会计师,2006,(3).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不足;优化方案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财会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惯例,提出了公允值的计量要求,对会计计量的规范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也进一步完善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促进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新起点与突破,让我国拥有了真正能够满足国际通用标准的商业语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质量的高要求具体表现在: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对稳健性原则的适度运用以及加强了会计职业的判断标准等等。因此,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是对财会工作人员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此,作者对旧准则下的财会工作进行分析说明,并给出了新会计准则下的财会工作优化方案。
一、旧准则下的不足
1、监督体系陈旧
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缺乏经验、脆弱的,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现代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一直处在完善过程中,所以能够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还不算完全可靠,也缺乏统一、标准、科学的“公允性”计量属性。除此之外,旧的财会监管模式依然无法适应现行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无法与外界多变的环境相适应。由于中国会计监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市场监督力量还是很薄弱,监督手段也较为单一,形式较为固定,致使监督效果大打折扣。
2、无法应对复杂的财务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在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这些新生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契约性、未来性、高风险性和杠杆性等固有特点,传统的会计理论已经无法对这一新生事物做出科学、合理、准确的计量和解释。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但是狭窄的、无法随时更新的财务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
3、财务管理方式不完善
现行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发生分离,企业由股东掌控,由经营者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只保证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对其他的权益主体如债权人、职员、消费者等没有做到兼顾。同时,企业财务的透明度也不高,致使财务决策的正确性得不到保证,这样必然将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资产负债表的地位认识度不高,对资产价值的高估,和对负债和损失的忽视都会成为企业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4、各工作人员职务混淆
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人员较少,对财会工作又不太重视,因而公司内财务机构与财务机构中的人员管理做得不到位。这样一来,单位负责人、财务机构和人员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责任无法理清,难免会发生一些越职操作。财务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基础制度,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性的组织管理,长期以往,将会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很大的阻力,进而引发无法估计的恶果。
二、新准则下的优化方案
1、创新会计监督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学习型的监督理念。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计量方式之一,又逐渐取消会计制度,这样一来,给会计人员提供更大的空间,也增加了道德风险。促使工作人员在学习中进行监督,在监督中又不断学习,以提高监督成效。其次,要强化服务性的监督意识。长期以来的监督理念使得监督者有高高在上的地位观念,而被监督者有本能的抵触情绪。在不改变监督原则的基础上,要改变监督者的监督意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积极性,使监督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工具。最后,要建立会计监督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远远要比出了问题再解决好,因此,预警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使用预警机制对监督过程中的环境进行预测、估计与推断,然后做出警报和预控。随着网络的发展,还可以借助网络信息系统建立预警机制,以便对企业进行适时、全面和准确的监督。
2、创新和发展新型财务分析
首先,从财务分析的目标进行创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经济环境日趋开放和多元化,我国的投资方也越来越多,企业的财务分析已经不仅仅是从现实信息上着手就能满足需要的,还要放眼于未来的信息,要做到高瞻远瞩。其次,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财务分析的内容也将进一步增加。而且财务分析的内容也会随着使用者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和扩充。新会计准则指出,人力资源分析、社会责任分析、公允价值分析等其他非财务指标也将会成为财务分析内容的一部分。这些非财务性质指标对于财务目标的实现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最后,财务分析的方法会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由于信息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性进步,人文环境在物质基础满足的状况下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财务分析的科学化、合理化以及人性化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3、改进财务管理方式
首先,要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要树立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对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不但要保证投资者的利益,还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尽最大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次,要改变企业经营的评价体系。要修订原先的评价体系,关注企业的可流动资金状态和固定资产状况,关注资金增长速度和方式,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优化资产分布结构,避免因小失大的决策的出现。然后,要完善财务信息系统。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保持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企业可以利用财务软件的运用,得到大量的基础数据,从而提取公允值计量和减值准备。最后,要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新会计准则对于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它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给财务管理人员去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是重中之重,是整个财务管理工作高效、准确执行的基础。
4、理顺财务管理中的相关责任
首先,要理顺单位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中的责任。会计法中明确指示,单位负 责人是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他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和控制制度,也要为本企业单位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其次,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制定确切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近期和长远的目标,让财务管理有明确的目标性。最后,在人员管理方面应该任命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分级责任制。在制定好目标后,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进行合理的预测,然后制定计划方针,展开控制。以会计核算为核心,实行财会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和义务,建立明确、合理的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人员管理方案,把确定每一级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作为重点,划分各类工作人员的责任,避免在事后追究问题原因方面产生混乱。
三、总结
总而言之,新会计准则下的财会工作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企业内部的财会工作环境已经跟过去大相径庭了。我们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规律和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不完善的财会工作进行调整。在财务的分析、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树立学习型的监督理念,强化服务性的监督意识,建立会计监督预警机制;创新财务分析目标,增加财务分析内容,改善财务分析方法;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改变企业经营的评价体系,培养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也要对进行各财务方面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出调整,首先,要理顺单位负责人在财务管理中的责任,其次,财务管理方面采取明确的管理制度,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有计划的组织控制。 最后在人员管理方面采用分级责任制,把责任分配到具体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提高责任意识。这样,企业的相关人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避免越权现象的发生。各企业结合实际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财会工作优化方案,努力提高财会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让企业能不断繁荣发展,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孔繁坤. 浅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财会工作的要求[J]. 对外经贸财会, 1994, (01)
- 上一篇:小学教师结对帮扶计划
- 下一篇: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