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服务提升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服务提升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服务提升计划

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技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57-01

我国的人口正在不断的增长,为了控制我国的人口数量,保证优生优育,为育龄群众提供必要的节育和生殖健康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我国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这一项政策。计划生育的实行是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有效运用上开展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已经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龄群众的生育质量、生活质量和心态,甚至是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因此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护理这一项工作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护理质量的高低对整个计划生育的服务质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护理质量,是使护理工作更趋向完美的必然选择。

1 方法

1.1 心理护理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则为我国的这项国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这项国策所坚持的前提必须是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1]。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女性一般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压力,因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特殊性,再加之很多女性对这项技术缺乏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导致她们往往会在接受服务的时候产生抵触心理,有的甚至萌生恐惧和害怕。所以需要相关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通,介绍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向其解释必要的节育措施,并帮助其选择长效的避孕措施,耐心的做好心理陪护工作。

1.2 针对

在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时候要注意做好针对,针对的原则是尊重个体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地看待接受服务的不同个体[2]。因为很多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女性都是生育过二胎的妇女,有些妇女两胎都是女孩儿,其心理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所以对于这一类的女性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还必须做好相关的解释工作,针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护理。要对其解释相关政策,并且介绍相关的手术过程和手术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解除其抵触的心理。

1.3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而言,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在医院、计生服务站内部,计划生育宣传工作的主要宣传主体是站、内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在做好相关的生理干预的同时,也要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护理人员需要向接受服务的女性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传播健康的生殖知识。可以针对不同的主体完善上面所提到的针对[3]。要做好新婚夫妇优生指导工作,向孕妇提供必要的保健知识,对于产后妇女要进行科学育儿的讲解工作,可以适当指导必要的避孕节育方法。除此之外,要做好育龄夫妇关于常见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更年期保健指导。关于院、站外的宣传,主要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杂志和报纸等宣传媒体来进行宣传,使计划生育更加的深入人心。

2 结果

通过本研究的相关护理干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护理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施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来,接受服务的女性的满意程度大幅度提高,而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态度都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改善。

3 讨论

为了做好新时期下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良好的机遇[4],要想实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成功的由强制型转向服务型,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护理过程中以“受术者至上”作为指导理念,关心受术者的自身情况和家庭环境,注重她们的心理变化和需求的不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女性的真切需要。除此之外,从护理人员自身来说,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工作,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医学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相关的心理护理知识、人文社会知识等。只有护理人员拥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并且不断的更新自身知识,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职业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护理人员才能根据不同受术者的不同心态进行不同的心理指导和疏通[5]。从目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实施情况来看,特别是对农村妇女进行节育手术时,由于她们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相对缺乏充分的健康知识,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不积极的配合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治疗,甚至个别妇女还产生了抵触心理。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要做好受术者的身心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走进接受服务女性的生活,站在接受服务女性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让她们消除一切负面的心理情绪,切实感受到温暖亲切,从而摒弃接受服务时的紧张焦虑甚至是抵触的心理,提高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计划生育事业做出有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华毛.基础护理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中的重要性[J].青海医药杂志,2012,33(06):154-155.

[2]保成华.浅谈基础护理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3,25(01):85-86.

[3]余立立.基础护理在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的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33(11):67-68.

篇2

【关键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护理工作;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should take the family planning work and the effect of. Methods: 157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2012 March -2012 year in August, to take care of all aspects, compared with 2011, January -2012 year in February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staff family planning department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service image, can make patients get better care, family planning at the exhibition, also can be more smooth.

Keywords: technical services of family planning; nursing; nursing

计划生育服务站的主要目的为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药发放等方面的服务,该类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计划生育的事业发展,对群众的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使服务治疗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需要护理人员继续给予自身完善,为更多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现将具体的改进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患者157例,在相关治疗同时给予各方面护理,年龄范围:22-44岁,平均年龄为28.47岁。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60例患者,年龄范围23-45岁,平均年龄为28.21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心理方面护理 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必须要以人为本,使人的心理与生理都得到较好护理,减轻心中的抵触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关手术和治疗。需要进行计划生育手术的群众,大部分都已经生育过孩子,但是并不了解计划生育的手术,有恐惧和害怕的不良情绪,存在抵触心理[1]。因此对该类患者护理人员要给予相关的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的家庭和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开导,并阐述节育措施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使其能够达到更好的避孕效果。部分患者还存在较大的思想疑虑,因此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将心中的顾虑讲出来,并为其解答,从而较好的配合治疗。

1.2.2 提升自身素质 因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工作涉及较广的范围,有较强的技术性,所以对护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该部门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以及生殖健康[2]。在手术配合操作中,要按照规定采用无菌操作,避免患者的院内感染。做好手术室的配合工作,首先保证手术室的清洁,减少无关人员的进出,尊重患者的隐私,禁止手术中对其他话题的谈论。

1.2.3 良好沟通、满足需求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护理人员各方面的需求有一定了解,尤其对于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对病情和治疗方法都给予相关的阐述,减轻患者的顾虑,叮嘱家属多给予患者关怀[3]。可以针对患者具体的需求应用一些计划生育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给予乳腺病方面的查治,给予孕期妇女相关的优生检测和咨询,尽量满足群众各方面的需求。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各方面护理的157例患者中,133例护理满意,21例护理一般,3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1%;未采用护理措施的160例患者中,93例护理满意,46例护理一般,21例护理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6.9%。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计划生育是我国重要的基本国策,为了使该项事业顺利开展,又能使患者得到较为舒适的治疗和解决措施,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相应措施[4]。采取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并给予良好的沟通。能够使患者心中的顾虑较好消除,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感染等情况,使其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通过各项手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高达98.1%。由此说明在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够使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小萍,李丽红,张继海,刘宝乐.关于计划生育受术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的探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03):152-153.

[2] 曾庆伶,郭敏,王晋祥,王子翔.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的创建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16(05):127-128.

篇3

关键词:护士层级管理连续排班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157-02

优质的护士层级管理应确保全员参与,院长及护理副院长可统筹监管,令护士分批参与护理部开展的层级管理与连续排班相关工作培训。护士人员应明确工作理念、层级管理模式利弊性以及护理专科的良好发展前景,进而提升自觉参与工作意识。护士长应定期组织开会讨论,本着自愿原则,在医院范围内选择标杆科室做好层级管理的试点运行,并实践APN模式连续排班管理。可依据科室护士总体状况,本着自愿报名方式优选护理组长以及替值组长。对于具有专科护师的医院科室,学科带头人应抓好业务管理,完善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职责定位,做好工作流程的科学引导与规范管理。

1护士层级管理及连续排班科学实践策略

1.1护士连续排班科学策略。医院各科室应依据工作人员状况、护理工作内容,科学推行连续排班管理制度,可设置三班管理体制,即日班、小夜班以及大夜班连续排班模式。医院各科室应做好连续排班管理体制可行性研究分析,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并明确制定各个班次的轮换值班时间,应秉承人人参与的原则。而后可组织召开科室会议,针对护理工作人员应做好思想动员与教育培训,令其由思想意识上主动接受连续排班管理模式,而非被动执行。护理部门应深入探究连续排班模式,做好反思沟通,并组建推动管理小组,履行护士长统筹负责,护理人员全面分工的管理体制,并编制连续排班工作计划,优化方案设计,制定各个班次工作职责以及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以及助理护士有效均衡的连续值班搭配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应用与有效调配。各个科室具备护士人员总量固定,中午以及夜班时间的护士人员倘若提升,则会令白班人员下降。为此应做好护理人员的有效调配,将各个班次总体工作量做均衡分配,并实现饱和。可在扩充夜班及中午班人员的基础上将一些白

班工作转移至夜班开展,并可适度降低白班护理服务工作。对于没有严格时间界定的工作,例如会阴消毒、无菌盘替换、管道护理等工作,可适当将其移至夜班进行。还可将输液卡相关打印汇总工作、次日输液整理摆放、治疗单、标签粘贴等工作向当天夜班有效转移,做到白班及夜班工作的均衡适中,进而利用更多的白班时间做好治疗、查房管理以及健康疏导教育工作。连续性排班还应做好人力资源的优质搭配,尤其在夜班时段应做到新老搭配,资历搭配,令资深、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带领新护士,全面激发其工作热情,降低夜班护理工作压力,并为其提供向老护士学习借鉴的广泛机遇,提升护理工作水平。

1.2护士层级管理应明确责任定位。医院护士层级管理应履行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工作,以及实施专科护士、护士以及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模式。护士长责任定位,应做到对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科学实施对护理组长整体工作服务质量的全面监督,并统筹协调,提升护士人员整体工作服务积极性。还应完善专业发展,做好病历书写记录工作。面向护理组长,护士长应实施良好定位管理,明确编制岗位责任体制,做好考核指标管理,并定期对护理组长进行工作业绩考核。护理组长岗位责任定位,应全面负责组内安排管理工作,优化护理质量,对下级护士应实施有效引导,并做好责任护士全面考评管理。助理护士则应基于责任护士的科学引导优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任务。对于助理护士为患者提供的生活照顾服务应做好水平、责任考评管理。

1.3护士层级管理实践模式。护士层级管理及连续排班实践中,护士长应依据护理部与医院科室内相关工作计划编制本病区服务管理计划,并做好实施状况核查、评价、总结、监督。应秉承合理、优质、人性化、科学的原则,基于弹性模式做好连续排班管理。同时应参照行业规范编制工作流程与具体指引策略。应全面了解病区开展护理工作服务状况,并做好复杂技术、各项创新护理业务的参与与科学指导。护士长还应积极参与科室主任查房工作,对于个各类大型手术、复杂或新开展医疗手术,应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参与疑难与死亡病例的研讨分析会议。为提升业务技能,护士长应定期组织病区开展丰富业务理论学习、实践技术考验,全面落实科室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规范业务技能培训,并编制良好的继续教育管理计划,为护理人员做好职业规划,完善护理考核管理。可引入五常法,完善病人、探视以及陪护人员的综合管理,明确护理人员的核心需求、思想意识、服务工作状况,进而全面提升凝聚力。护理组长应基于护士长或专科护师的科学引导开展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应依据工作状况需求,担负各班次服务工作,并服从护士长管理统筹,还可在需要时对护理组排班工作全面负责。对病区安全应强化管理,有效预防感染事件,还应做好小组业务技能培训及管理考核,监督助理护士以及卫生员的实践工作,并做好公正评价,年度临床完成的夜间值班工作则应高于十二次,并应做好工作信息资料的汇总收集,协助护士长完成护理报表的科学填写。

在病区管理工作中,责任护士应保证区域环境的安静、良好、健康、整洁,并为病人系统编制安全防护管理措施。其在临床值夜班的总体次数应在每年高于八十次。并应履行培训计划,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以及医院组织的在职教育培训。另外,助理护士应听从注册护士科学引导,依据分级护理工作要求,辅助注册护士做好基础护理管理工作以及低技术性、非专业性护理。其不应从事侵入性、需要无菌操作以及创伤护理的专业操作,也不能独自进行重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2结语

总之,做好护士层级管理及连续排班服务管控尤为重要,我们只有基于医院运行服务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优化管理模式,方能提升工作水平,创设优质的护理工作环境,并促进医院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强化法律意识,严格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1.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防范风险意识,组织全体护士、特别是对新上岗护士培训法律法规。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做到知法守法,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

2. 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护理部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掌握制度落实情况,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了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3.强化了环节质量。抓好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病人的环节监控、时间的环节监控、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提高了护理质量,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我们本着“质量、安全、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始终孜孜不倦,遵循科学规范的管理、高效优质的服务、为病人创造安全和谐的护理环境、赢得真诚满意的赞誉。

二、加强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提倡人性化服务,从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尊重病人,服务于病人,顺应时展和现代生活需要为切入点,不断改善服务措施。

(1)更进一步加强了临床基础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生活护理。每天由责任护士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提供床上洗头、面部清洁、梳头,床上擦浴,剪指甲、协助大小便等基础护理工作。同时,通过巡视病房,在与病人交流的同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并处理,及时满足病人的各种需求,有效地减少了呼叫的次数,保证了病区良好的环境。

(2)病区还开展了多项服务:即一张笑脸、一句问候、一张舒适床位、一个清洁环境、一个详细入院介绍等。

(3)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特别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饮食情况,了解病人有无饮食上的误区,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护士们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的过程中,不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可起到心理安慰的效果,减轻由于住院所带来的不适感。

(4)进一步加强专科护理,增进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根据我院的专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床头采用温馨提示卡、利用宣传栏、公休座谈会、示教等形式进行。

2.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部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岗位工作职责、修订和完善了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同时在门诊强调必须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进行满意度调查和门诊慢性病就诊患者电话回访和出院病人电话回访;住院部根据本病区特点提供“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患者和家属还没有想到或提出,我们的服务就提供给了患者,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三、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安全

(一)落实护理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为适应护理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特色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

2.注重培养年轻骨干护士,有意识的培养第二梯队,加强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近几年,我院通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护理队伍如今已经形成新的格局:既有一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高年资护士,又有一批年富力强、承上启下的护理骨干,更有一批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青年护士,这是我们医院最宝贵的财富,必将成为我院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按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分层级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的培训:护理部制定了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毕业后1-5年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毕业后5年以上护理人员、护理骨干的培训计划。对她们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法。

4.今年在护理队伍中,护理部的邹翠娥主任被市卫计委评为优秀护士,这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价值。

精湛的专业技术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重要保障。护理部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多项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提高,提升了医院专业技术整体水平。

(二)护理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各科室护理重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细则,每月重点查,同时进行不定期抽查。在基础管理、质量控制中各科室护士长能够充分发挥质控领导小组成员的作用,能够根据护理部的工作安排做到月有计划,周有安排,日有重点,月底有小结。

(三)严格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业务学习2次,科内每月业务学习2次,护理技术操作1次。每季度“基护”理论考试,要求护理人员全员参加。

(四)提高护士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制定了临床护理应急预案、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程序,提高了专业护理救治能力。

四、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对于护士节等重大节日,护理部都在院内组织女性护理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同时还有机会组织参加市卫计委举行的各种活动,通过组织开展和参加这些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增进了女职工之间的交流和友谊,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女职工努力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篇5

【关键词】pdca循环  健康教育  手足口病

        护理健康教育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护理对象进行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今年以来,我科在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中应用pdca循环,提高了健康教育的实效与依从性。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计划

        1.1.1评估收集资料  每月安排一名护士主要负责资料的评估收集。针对就诊患儿家长对疾病及其他健康相关知识的心理需求,小儿常见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评估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收集。

        1.1.2 制定完善计划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整理选择,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的主题及计划并在护士例会上进行讨论修改,主动征求科主任和医生的意见,使计划更加科学可行。

        1.2 实施

        1.2.1 组织培训学习  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实丰富专业知识,使每个参与手足口病护理的护士都能真正了解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到这是从事传染病护理护士的根本任务,真正适应新模式下护士角色多元化。要求护士切实将计划落实到位,防止走过场。

        1.2.2 贯彻落实措施  注意将评估、内容、时机、方法四者随机有效结合。做到因人、因时、因材、因病施教,达到预期效果。

        1.3 检查

        1.3.1 检查对象  护士长、责任组长检查护士是否按照计划要求按时执行健康教育,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取得的效果、宣传资料、展板、板报等是否及时更新,与陪护人员交流了解检查其对宣教知识的理解、依从情况。         1.3.2 检查方法  护士长不定时利用床边交接班时的口头提问护士对健康教育计划内容的掌握情况。提问护士每人每月不少于1次,以促进护士不断学习。管床护士通过实际查看与交流评判患儿及陪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实施后的实际效果、行为依从性。

        1.4 处理

        1.4.1 及时评价  健康教育是护士与服务对象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管床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后需对护理对象的行为作出及时的评价,指导其不足之处。同时注意征询和听取服务对象的需求及建议。

        1.4.2 持续改进  每月召开1次护士例会,以总结,交流,听取,汇总及服务对象对本月健康教育的反馈,肯定优点,继续更好的深化保持。对薄弱之处及时提出建议进行讨论修改,定下个月的健康教育计划,以不断促进和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4.3 激励机制  对健康教育主题选择适时实用,内容先进丰富,实施效果明显,受到服务对象好评的护士在例会上应给予表扬和肯定,并记入护士绩效考核,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2  实施效果

        我科将pdca循环应用于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中,护士专业综合知识,沟通技巧都有了明显提高。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1]。刚入院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又要进行隔离,往往不知所措,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环境、消毒、疾病的转归情况、流行情况、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一告知。对患儿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进行动抚及鼓励赏识。并通过健康教育平台向患儿家长传递了更为科学切实可行的健康行为指导,对小儿常见传染病,季节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理解。促使其改变了一些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喂养和传统陈旧的医疗护理观念。逐步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有效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开发式的沟通与宣教同时也改善了患儿及家长焦虑烦躁的情绪[2]。

        3  讨论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运用pdca循环对护士健康教育进行质量管理,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管过程,能科学、真实、及时、系统地控制健康教育质量。实践证明,运用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保证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应用pdca质量管理的程序与健康教育目标有机结合,注重护患双向的反馈与交流,持续的改进,以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依从性。

参 考 文 献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站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各有150例患者的试验组和比较组。试验组中,年龄最大为35岁,年龄最小为23岁,平均年龄(30.57±1.84)岁;其中,上环80例,取环29例,人流41例。比较组中,年龄最大为36岁,年龄最小为24岁,平均年龄(30.94±1.74)岁;其中,上环82例,取环31例,人流37例。通过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构成、手术类型、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比较组患者按照传统方式给予常规性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健康检查、术后的用药指导等。试验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服务,具体如下:定期在站内开展护理知识讲座,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锻炼其操作技巧,提高其综合素质;要求护理人员在服务正式开始前,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完整细致的工作计划,将每日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落到实处,使护理服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由于一些患者是第一次进行上环和取环,对手术的实际情况没有很明确的认识,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此,护理人员应当在手术开始前,将上环和取环的意义和作用告知患者,并向其详细地解释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提高患者的认识程度,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担忧。此外,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主动与其谈论患者感兴趣的事物,增进护患之间的亲密度,并以娴熟的护理技巧获得患者的信任。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在日常膳食上,应为患者安排富含铁质元素、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猪肝、瘦肉、鸡蛋等,叮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促进胃肠消化,防止便秘,保持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另外,每天定时监督患者进行合理作息,改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禁止患者抽烟酗酒。环境护理: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定时打扫和消毒病房,保持室内干净整洁;还可在空地上摆放一些香气宜人的绿色植物,使患者身心得到缓解。健康指导:告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三天之内,应尽量保持卧床休息,防止环脱落或伤口出血等不良后果的发生。1.3观察指标。将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作为预后的等级评价标准。若患者已完全恢复,则为优;若患者基本恢复,则为良;若患者术后出现轻微并发症,无严重的不良情况,则为可。(优+良)/总例数×100%=护理效果优良率。1.4统计学方法。数据的分析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并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采用t进行检验。若结果为P<0.05,则说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优良率。如表1所示,试验组的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2.00%,明显高于比较组的83.33%,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比较两组的护理事故发生率。试验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生护理事故4例,护理事故发生率为2.67%;比较组在研究过程中,发生护理事故15例,护理事故发生率为10.00%,试验组显著低于比较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临床护理观念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整体护理是一项在现代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全新的护理模式[4],它将护理对象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以“以人文本”的理念作为指导方针,把护理对象由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部分组成的一个开放性整体,使护理的运行程序更为系统化、程序化,从而使护理对象得到全面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6]。其宗旨为在护理过程中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加强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注,尽量减小其受到的伤害。在本次实验中,通过针对性讲座的开展,使得护理人员主动地适应新的护理模式,并且技能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环境护理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从方方面面重视患者的护理需求,获得了最舒适的护理体验[7-8]。

综上所述,将整体护理服务应用于计划生育工作中,可以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不仅使患者获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事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吕雯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参考文献

[1]边彩云.整体护理服务应用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33):7084-7084.

[2]皇甫莉,陈桂花.整体护理在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96-97.

[3]熊琦.研究整体护理模式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31):105-105.

[5]汪秀兰.整体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7(07):388-388.

[6]姚群.整体护理服务应用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临床效果[J].特别健康:下,2014,3(03):585-585.

篇7

进一步巩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成效,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深入开展,提高护理管理品质,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规划和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按照医院优护方案,拟定新生儿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巩固成果,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升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患儿家属满意度≥95%;健康教育知晓率≥85%。

二、实施措施

(一)继续完善修订科内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修订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

(二)全面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专科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强化基础护理及分级护理的落实并保证质量。

2、 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按照新生儿科培训计划分层对全科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牢固掌握护理基本技能,夯实基本功底.

3、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以提高全院护理人员的

业务素质,提高护士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能力。

(三)严格遵守《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并按其要求规范管理。

1、新生儿科护士必须持证上岗,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2、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患儿住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确保患儿身份正确。

3、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任何人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4、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5、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6、制定新生儿外出检查、治疗、转科和出院安全流程并有效落实。制订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安全。

(四)夯实基础护理 ,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保持病床整洁、无异味、无污迹,物品摆设整齐规范,输液滴数与医嘱相符,勤巡视输液患儿,防止或减少输液外渗,善于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1、改变排班方法,实施责任制排班模式,弹性排班。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责任护士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给药、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为患儿提供连续、全程的工作,切实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患儿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六)定期满意度调查

1、患儿出院时发放满意度调查,听取家属对优质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篇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6.338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质量和服务有了越来越高的期望值,因此,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势在必行,而且,市场的竞争促使我们改变护理观念,探索新的护理方法,去适应市场的需求[1]。

现以患者为中心,夯实基础护理,提升专业价值,提供满意服务,转变观念,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护理技术水平,落实责任制护理,调整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健全“创优”监督及护士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树立服务标兵,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结果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及患者满意度,彰显了护理管理水平。体会如下。

转变观念,改变服务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2]。首先,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创优”相关规范,《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从群体形象入手,护士着装标准整洁,精神饱满,表情亲切,态度和蔼,言语轻柔,动作轻稳。并推出了行之有效便民措施,优化服务流程,确保患者入科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困难有人帮,疑问有人答。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从主动服务到满意服务,做到接待患者有问候声,操作配合有感谢声,不足之处有道歉声,巡视病房有咨询声。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温馨在试点病房得到体现,创造人性化服务品牌。落实了“五到位”即关心患者到位、了解病情变化到位、护理措施到位、基础护理到位、沟通指导到位。

以老年患者为主,更加需要温馨、体贴、亲情般的关怀,护士经常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服药情况,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等,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安全、有序。

护理工作是体现服务性较强的职业,患者的满意度就是评价护理服务优质程度最关键的标准。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反映,每个月举办病友公休会,征求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服药和执行康复计划的依从性,增进了护患感情,并根据反馈意见采取可持续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提升护理技术水平,岗位练兵,健康教育显成效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全面、技术过硬、工作认真负责为首要的护理指征。通过加强三基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以老带新,传授操作经验,以及护士们勤学苦练,提高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再者我科以老年患者为主,健康教育不仅是宣教的形式,更是一种治疗的手段,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成效,从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预后。每一个患者,建立有健康教育宣教单,按要求完成健康教育内容。利用病区特殊的庭院式环境,根据不同季节、疾病发生规律等,在病区内制作内容丰富的宣传板报,定期更新内容,丰富健康教育内涵。

落实责任制护理,调整岗位职责,细化工作流程,保障护理安全

护士长依据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安排责任护士,使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士数的比例≥1:0.4。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原则不超过8个。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履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职责,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改革了排班模式,实行APN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熟悉自己分管患者的病情、观察重点、治疗要点、饮食和营养状况、身体自理能力等情况,根据分级护理制度要求,满足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护理和治疗要求,并能够及时与医师沟通。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内科专科特色,丰富了服务内涵,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保障患者安全,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石,是优质服务的关键,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既是管理的要求又是管理的目标之一。每个月集中护士学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参加全院“创优活动支持系统协调联系会议”,加强与各部门和临床科室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后勤保障,下收下送,提高了“创优”工作效率。

健全“创优”监督及护士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成立了“创优”活动管理小组,加强了质量监控,负责按“示范工程”活动的要求组织、实施,并定期检查整改,启用规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台帐记录本,内容包括“文件学习、科内外沟通、大科护士长检查、改进护理服务措施、护士征求患者意见、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等”。囊括了活动开展的所有内容,建立护士长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记录本,落实护士长每天检查3次基础护理情况。使用基础护理计划表和基础护理记录本,方便检查反馈,能及时发现基础护理项目是否所有患者都落实,是否有遗漏,按计划完成基础护理工作。向领导小组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接受上级督导、患者评价和社会监督,定期上报了活动报表,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成效。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以工作能力、工作量、工作质量、岗位风险、患者满意度等要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打破大锅饭局面,体现多劳多得,高风险,高报酬。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高年资护士价值,体现工作能力强工作出色的护士的价值,通过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服务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树立服务标兵,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加强了活动引导及信息交流,组织护理骨干外出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探索具有本科特色的“创优”服务措施和工作模式,不断创新思路,服务患者。

及时进行阶段总结,包括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培养集体荣誉感,评选表彰“优质护理服务标兵”、服务“创优”活动先进小组,建立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优质护理服务标兵”的示范作用,为年轻护士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增加职业的自豪感和价值感,而年轻护士有了学习目标和动力,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听取意见和建议,边整改边提高。在工作中对护士给予人性化关怀,了解个人的感受,对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讨 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把时间还给了护士,把护士还给了患者,病房变得安全、整洁、舒适,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到位,增进了护患沟通,从而促进了护患和谐,患者满意度提高,通过加强三基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成立“创优”活动管理小组,加强了质量监控等,使得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彰显了护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但与经济发达地区比,起步较晚,而且硬件、软件设施相对落后,只能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工作,边评估,边改进,边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力争护理服务质量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篇9

院护理部制定了每月二次操作演示计划并加以实施,特别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如:铺床法、无菌技术、肌肉注射、导尿等二十项操作集中讲解与示范,强调了操作技能的标准和操作过程中关爱病人、保护病人及护患沟通技巧,注重了病人的感受和舒适度,以突出舒适的人文关怀,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院护理部通过每天开放示教室,为我们自觉主动的操作训练创造了条件。制定了每年两次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考核计划,上半年的考核工作已在五月份结束,各科室在任务重、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对每月的操作演示和考核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来自各护理单元的护理人员都非常认真主动地参加了学习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并顺利通过了考核,为科室广泛开展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操作质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患者对医疗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加强护士技术操作训练及理论学习,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护士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仅靠服务态度好,是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对此,院护理部通过大力开展活动,制定了一系列的业务培训计划和考核措施,促使护士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刻苦训练各种技术操作,使护士的技术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通过考试,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比如:个别护士的无菌观念不强,技术操作不熟练,学习风气不够浓厚等。有些知识光靠讲授不能理解和掌握,还需进行演示,这就要求我们每月的操作演示老师要做到:能够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而且要动作熟练、手法准确、表情自然;要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理论基础和原理,着重分析和研究病人的基本需要,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的各种基本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能学习的速度一般较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大家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到示教室练习,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调动大家学习护理新知识的主动性,可以在考试过程中设置特定的病情进行提问,让考生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此考核技能知识、技能操作,这样既能对考生的护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检验,又能使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使考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随着社会的进步,全民素质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及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治疗、护理、服务环境亦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情况下,我们认识到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把每项操作做到尽善尽美,以优质服务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患者的亲人、朋友,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

篇10

【关键词】 大学校园;社区健康教育;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64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18-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大幅提升;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健康教育是社区护士主要职责之一;因此,必须在高校内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以调动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社区护理技能素质。很多高校内部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且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进行综述。

1 大学校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原因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课程,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基础课程,且成为大学公共课程、护理临床专业课程,这为护理学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教学实践来看,教学过程中偏重社区健康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性操作教学较少,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社区健康护理技能相当不利,且不利于后期社区护理服务。因此,为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社区服务能力,落实社区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特征,教学中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计划与活动。

2 大学校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实践途径

2.1 制定教学计划 社区护理学是专业必修课程,要求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参照《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结合同期平行课程,制定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具体方案。其教学目标在于实现教学目标与社区需求相结合,学生技能掌握与能力提升、素质提升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展开前,教学研究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基础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对内容进行优化,实现教材与学生相统一、教师力量与教学需求相统一,编写实践方案,保证方案可行、可靠。向学生简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目的、方法,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分,以促使学生参与到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

2.2 落实教学内容

2.2.1 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活、行为相结合,主要内容有:大学生的饮食习惯、睡眠情况;对常见疾病的认识,如肺炎、乙肝、结石、牙痛、感冒等;对大学生减肥的认识;大学生的就医认识,其包括对校内医务人员的工作技能、服务态度、护理方式等评价;女大学生对女性疾病的认识,且关注女大学生保健、个人卫生等。

2.2.2 教学实施方法 ①展开小组教学,确定实践主体。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关注实践教学,将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因此,以小组方式,让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知识普查,了解大学生对社区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②进行问卷调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护理专业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对样本中对社区健康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并根据样本人群特点、健康问题特点,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经老师指导后确定计划实施。③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全面评价实践结果。对特定人群展开健康教育干预,一方面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社区护理知识教育与培训,以全面提升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讲座、座谈会、发放社区健康教育手册等方式,提升样本人群的社区健康认识,并以演示操作传授样本人群日常护理技能。经社区健康知识、技能宣传培训后,各个护理专业小组对健康教育进行综合性评价,并调查、统计、分析社区健康教育效果,与初期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并总结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技能要求、服务要求等。④形成总结报告,反馈实践结果。护理专业学生在《社区护理学》课程结课前做好社区健康教育报告总结,其内容包括社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总结、实践结果分析与总结、个人发展分析等方面,此后提交书面报告。待收集完小组报告后,由任课教师对报告进行批改、评定,将评价结果积极反馈给学生。

3 大学校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的意义

社区健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且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因此在在大学校园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且对学生后期生活、工作起到积极性的指导作用。

3.1 激发学生兴趣 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转变了传统以知识教学为根本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发挥教学指导、组织协调的作用,将原来的“讲台授课”变为“学生实践”,直接要求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并在其中发挥个人力量,相对于枯燥、死板的教学,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社区健康教育实践中,设置的调查问题较多,且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关注的问题,如减肥、保健等,可直接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3.2 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且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人文素养等,尤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护理的目的在于服务患者、服务社会,因此,教学实践必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校园中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要求学生将理论运用实践,并通过调查分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实现调查结果,必须以小组内部合作为前提,以与外界沟通为保障,因此,社区健康教育实践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

3.3 其他作用 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群体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护理知识、医学知识,且利于提升大学生人群、社区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认识等,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条件:在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中,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实践、自我探索,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知识,获得了一定社会经验,可为后期工作提供准备。

4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社区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提升,因此,护理专业教学中,必须以综合型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利用大学校园展开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提升大学生护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帮助大学生和社区群体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小年,由旭,郭岩.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设置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2):24-26.

[2] 彭静媛,毛昌银.城市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状况调查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0(03):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