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提升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7: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才培养提升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才培养提升计划

篇1

P键词:外培计划;推进机制;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外培计划实施背景和概况

为进一步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机制,深化北京地区高校特别是市属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显著增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和整体发展水平,发挥其在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制定了“外培计划”项目。“外培计划”项目是北京高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项目之一,是推进北京地区高校同海(境)外名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高水平人才的综合改革项目。

“外培计划”项目交流学生主要通过市属高校招生计划定向投放和市属高校在校生遴选两种方式产生。其中,“招生计划定向投放”部分访学学生主要采用“1+2+1”和“1+3”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和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在海(境)外学校,或第一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在海(境)外学校。“在校生遴选”部分访学学生主要采用“1+1+2”和“2+1+1”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第三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二学年在海(境)外学校、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或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在市属高校、第三学年在海(境)外学校、第四学年在市属高校,政府根据海(境)外高校收费标准全额资助学生学费。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面向国际文化交流人才培养和研究为统领,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特色的国际化、有特色、高满意度的教学研究型外国语大学。学校凭借国际化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主动地抓住“外培计划”机遇,全面落实“外培计划”项目,成为“外培计划”项目实施的主力军。

目前,学校开展了外培计划交流的两种模式。一方面,在2015年度“在校生遴选”外培计划项目上,学校共派出20名在校生,分别派往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以及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修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艺术管理、演艺文化管理、国际视觉艺术和葡萄牙语专业。经过一年学习,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良好,部分学生成绩排名位居国外班级前列。另一方面,在2015年度“招生计划”外培计划项目上,学校共招生92名高考生。经过学校的全力培养和学生的奋力学习,2016年9月,学校一次性“外培计划”派出率达90%以上。分别派往美国纽约大学宾汉姆顿分校、南卡罗莱纳大学、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马里兰大学、法国巴黎高翻学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修读翻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艺术管理、演艺文化管理、国际视觉艺术、市场营销和葡萄牙语专业。

外培计划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的意义

1.外培计划有利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力的“讲好中国故事”和“做好中国事情”的国际化人才

北京市教委实施“外培计划”的目标是培养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急需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学校作为以国际化为特色优势的外语类院校,从项目实施之初,便着眼于实现高水平“外语+”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外培计划”有利于学校选拔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习。这使得外培学生在国外求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海外求学背景,同时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国际组织或区域性合作组织实践实习,从而塑炼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多语言驾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其次,“外培计划”有利于夯实外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培学生就读的学校都是国外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拥有一流的师资和学生,因此,外培学生通过一流教师的专业知识指导和一流学生群体的学习氛围熏陶,极大地提高自我习得国际前沿的专业知识、创新技能和能力。最后,“外培计划”有利于充分展现外培学生的抱负和激情,培养他们胸怀理想、锤炼品格、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在国外求学中,他们用自己的能力、民族的立场、世界的眼光向海外一流大学的师生和对象国展现我们国家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时刻用一颗炽热的家国情怀的“中国心”去“讲好中国故事”和“做好中国事情”。

2.外培计划有利于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为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的教师队伍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发现其都非常重视“国际化”教育理念的设想和“国际化”教育实践的开展。一支理论知识渊博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教师队伍是“国际化”教育理念和实践实施的主体性力量。“外培计划”作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途径和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从形式上看似送出去的是“外培学生”,从深层次上要求的是造就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为本土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

一方面,“外培计划”有利于鼓励和培养自己的教授和教师成为“国际性教授和教师”。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就19世纪美国师生普遍求学德国的现象说,我们到德国求学,为的是我们的子孙不再远赴重洋求学德国。这也正是我们外培计划实施的深层次目标,“国际性教授和教师”是这个深层次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和基础。另一方面,“外培计划”有利于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也有利于学校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

3.外培计划有利于拓宽高校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外培计划”是北京市教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北京市属高校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新模式。首先,外培计划有利于北京市属高校借鉴国际上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深化改革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其次,外培计划有利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从外培计划项目的深远意义上来说,它有利于吸引境外知名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与市属高校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更有利于市属院校多角度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最后,外培计划有利于提高市属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外培计划有利于加速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有利于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提升市属高校的专业和学科建设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增加市属高校与高水平的一流大学校际协作数量。

4.外培计划有利于建设北京的国际化人才特区

外培计划实施的历史任务是为全社会提供高端人才智力的支持,为北京市建成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创新性国际化人才支持。一方面,外培计划通过送出去的外培学生,经过国内和国外两个阶段的联合培养,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外培计划的示范作用,有利于北京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员回京和来京工作,为北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提供智力支持,最终形成国际化人才聚集特^。

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的对策

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外语+模式下的综合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和“中国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外国语大学”,而“外培计划”正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着无限机遇和契机。因此,学校在积极学习、研究和贯彻北京市教委“外培计划”相关文件精神的同时,全面思索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的对策,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地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1.培养方案是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水平外培学生的总纲性文件,它是联合培养单位对外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和纲领,是提高外培计划学生质量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对外培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要求和规格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学校应在全面思考外培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科学指导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全过程。

首先,科学制定外培计划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直接决定着外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因此,学校从校级层面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从院系层面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性作用出发,积极主动地与外方联合培养院校进行有效沟通和接洽,对外培学生,尤其是“1+3”模式的外培学生的培养定位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论证,最终形成双方共同认可的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其次,高度重视国内培养方案与国外培养方案的有机结合问题。外培计划最大的特色是“国际化”,最大的难点就是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的有效衔接问题。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衔接问题:一是增加语言考试达标课程。从新生开学初就启动托福考试语言能力加强班,提升外培学生语言达标率的同时,更增加外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国外求学做好充足的语言准备。二是增加全英文专业课程。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优势和国际化留学背景,让有能力的教师为外培学生讲授全英文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背景,增加外培学生国外求学的适应力。三是细化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学分认定、课程选择和学位授予等问题。四是高度重视外培计划项目培养方案反哺国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作用。学校应充分借鉴和利用双方共同认定的培养方案,结合本土化国际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国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全面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外培计划”学生教育全过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这一切要求都是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外培学生作为公派出国的优秀学生,学校一定要充分利用国内课程体系和教育信息化手段,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外培计划”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觉主动地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并向世界展现中国大学生的风采。

2.师资队伍是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也多次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由此可见,师资队伍不仅对于“外培计划”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本土化国际人才的培养更是起着关键性作用。

首先,学校充分利用外培计划的契机,加速国际虚拟教研室建设步伐。大数据时代,一定要有大数据的思维和能力。外培计划看似派出的是学生,实则内炼的是国内教师的教育和科研能力。通过外培学生的派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虚拟教研室,深化学校、院系和教师与世界一流高校、院系和教师的深度合作能力。其次,学校充分利用外培计划的契机,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外培计划在加速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向世界一流大学和学者展示了我国对教育强国目标的追求和对一流学者的尊重。据此,一方面,学校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外方合作院校访学交流;另一方面,加快引进和邀请世界名校师资来学校工作和作讲座,推进学校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3.学生管理是基础

外培学生的成才质量决定着外培项目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对外培学生的全程管理是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学校从项目实施之初,便充分意识到多维度、全方位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对外培学生的求学和成才的作用。

首先,学校高度重视外培学生的入学教育。一方面,全面强化外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外培学生作为优质资源的使用者,身上肩负着更大的爱国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自学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对外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力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成外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外培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另一方面,以外文教材、网络视频、在线慕课(MOOCs)、国际同步课堂以及国际专家讲座和视频等内容为教育工作抓手,全面提高外培学生的校内国际交流频率和普及化程度。其次,学校高度重视海外求学的教育质量。这是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环节,更是教育过程管理的关键。一方面,充分尊重双方共同认可的培养方案的纲领性地位;另一方面,根据派出学生数量,选派德才兼备的教师赴外跟踪管理,他们要根据学生的教育质量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力争海外求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最后,学校继续完善外培学生管理的“选、派、管、回、用”工作机制。外培计划项目作为贯彻“开放”理念的改革项目,学校要坚持“研究国家和北京市教育政策―形成建设性对策―制定学校合法制度―形成高效的工作原则”的工作思路,全方位调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合力的动力,为外培计划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4.绩效管理是保障

要提高外培计划项目的效益,学校必须充分重视绩效管理的保障作用,它不仅能够保证外培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外培计划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二级院系办学的主体性作用,加强院系自评力度和深度。院系作为管理外培学生的第一责任单位,他们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对外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客观、合理和全面的评价。其次,要全面配合财政评价和市教委部门评价,进一步梳理学校项目开展的实际情况、进度、绩效和经费支持情况。通过政府和专家的评估,有利于学校及时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促进学校外培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在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还要开展国内和国外结合的评估认证制度,完善项目的退出机制,加强项目信息公开,建立外培计划成功经验共享机制,打造出“留学国外一流大学”的品牌。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级教学管理改革项目“‘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改革问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高教处.启动“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实现高教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北京教育(高教),2015(5):19-20.

篇2

[关键词]高等学校;外籍教师;聘用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143-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为提升办学水平各大高校纷纷引进外籍教师,外教的聘用和管理工作直接影响高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对外教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聘用效益,成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者面临的问题。目前在对外籍教师的实际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诸多不科学、不合理之处,需要高等教育办学者和管理者深入思考。

二、当前高校在聘用和管理外籍教师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外教聘用部门与教学院系之间缺乏积极有效沟通

外籍教师管理一般由高校的外事部门负责,包括外教选聘、合同签订、办理签证和居留证等工作。但需要何种类型外教、如何最大化发挥其作用、具体聘用标准却只有教学系部才掌握。目前在外籍教师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外教聘用部门与教学系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未能真正了解教学系部对外教的实际需求,外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对教学工作的长远影响缺乏了解和评估,从而造成所聘外籍教师不符合实际要求以及外教资源的浪费。

(二)外教管理制度不健全

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仍属于新的办学模式,因此许多高校缺乏外教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管理制度,造成外籍教师管理与教学工作相脱节的局面。此外许多外教管理人员缺乏对国外文化的了解,在中外文化发生冲突时,不懂得如何有效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教工作管理的效果;有些学校与外籍教师签订的合同过于粗略,对具体教学工作与职责没有详细说明,造成外教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许多外教未能全面考虑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些院校的外籍教师甚至出现了整个学期没有教学工作,却照常拿工资的状况,导致了外教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外籍教师管理的缺失。此外,许多院校将注意力过多放在外教的教学工作方面,对外籍教师的课余生活关心不够,这会影响外籍教师的情绪,进而导致外教消极的个人情绪影响到教学效果,降低教学质量。

三、完善外籍教师聘用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聘用目标

高校应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保证质量”的原则,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学科建设方向等方面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外教需求计划,保证聘请外教质量。对于外教引进,要做到宁缺勿滥。外籍教师聘用部门应积极与教学院系共同商议制定出外籍教师聘用标准,明确外教的工作职责。此外,高校应通过网站、报纸等媒体平台,加大引进对外宣传力度,充分展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增加对外籍教师的吸引力,努力引进更多优秀外籍教师。

(二)建立健全外籍教师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

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制定合适的外教管理制度,做到按制度办事,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外教的工作情况进行科学化、常态化的监督,了解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了解其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考评结果良好的外教,应给予奖励,以激励其工作热情。而对于考评较差的外教,应及时沟通反馈,及时调整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坚持以人为本,多关心外教的日常生活

高校要为外籍教师安排舒适的居住环境,尊重其风俗习惯和个人禁忌。并及时解决其所遇困难,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高校环境,从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四)充分发挥外教作用,提高聘用效益

高校应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在除正常授课外,还可以安排外教负责硕士、博士的口语课、听力课、写作课等,以及开设专题讲座等。为了增强高校的师资力量,也可以安排外籍教师为学校骨干教师进行外语培训。另外,也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参加外语大赛评委、作为特约嘉宾进行学校英文广播播音等以充分发掘和利用外教资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外籍教师的聘用和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有关外籍人员聘用和管理精神,并结合各实际情况,本着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宗旨,认真做好外籍教师的聘用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外教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我国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使外籍教师在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能够真正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岗位胜任力;职业素养;专业教学;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3(c)-0141-03

胜任力一般指的是某一工作中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1]。临床岗位胜任力是指医疗服务中熟练运用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推理、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反思行为,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社区得到优质服务[2-3]。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朝阳专业和产业,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到义齿加工企业、矫正修复体公司、口腔医疗器械公司从事义齿研发和制作、工艺的发明和改良、口腔设备及口腔材料发明和改进等工作。这就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岗位能力要求。该专业毕业生不但要熟悉口腔和牙齿的解剖生理功能特点,更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路并最终解决问题。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手段要紧密地和产业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培养眼高手低的理论高材生,也不能只是企业流水线上的熟练工人。经过深入企业调查,和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构建和确定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毕业生的最核心的岗位能力为:①复合型理论知识,要熟悉口腔医学尤其是牙齿颌骨的形态功能等,也要熟悉高分子化学、材料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②熟练的操作技能,懂操作,会操作,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③以沟通、审美、合作、创新为主的综合能力。

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口腔修复技师主要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改革开放将口腔瓷修复技术,钛铸造技术,精密附着技术,种植义齿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引入我国,带动了口腔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治疗水平的提高,社会在需要高素质口腔医师的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口腔技师。此外,随着医疗高分子化学、口腔材料学、口腔设备学和口腔美容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义齿公司的技师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员的培养层次低,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操作技能、自我知识更新和适应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即岗位胜任力与岗位要求相距甚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急需发展,2005年,四川大学率先面向全国招生。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培养体系大部分院校还是参照医学培养模式即公共课程部分、专业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而口腔医学技术是理学范畴,注重的是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的是实用型“技师”人才[4]。泰山医學院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201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该校以胜任力为目标,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教学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1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调整理论教学模式,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技师,既能胜任口腔修复、正畸工艺的各个流程和操作技术,又能够对实践中的如流程革新、技术发明、材料合成等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口腔工艺技术的提升。夯实专业理论是胜任力的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分段“整合”、教学内容的整体“融合”,使医学、工学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机“复合”。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调整课程体系:①打破三大块模式,融入更多的实验、见习、实践课程,精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类课程,增设高分子材料学、医用分子材料学、美学、口腔医学美学、数字图像处理、口腔医学概论等课程,加大三大教学模块之间的衔接和融合。②实施模块化教学,将相关课程、实验重复课程模块化[5]。以口腔材料学为例,除前三章总论部分外,课程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为口腔内科学材料、口腔修复学材料。由于以上两门课均有涉及相关材料的实验课,所以可以删除口腔材料学实验课,将口腔材料学理论课拆分至两门课相应章节同时授课。③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比达1:2,更多地在实验实践中学习,培养动手能力。2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提升技能水平

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其核心能力,培养出的学生必须能动手,会动手。围绕这一核心目标,逐步落实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原则:①实验教学改革,将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固定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等课程教学搬到实验室中,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做中学,先预习,再到实验室实验,最后带着疑问和实验心得看书、看课件,教师答疑。②见习模式和见习方法的研究,开学初专业教育放到义齿加工中心或相关设备公司,大一寒暑假即开始预见习,学生到广州、深圳、东莞、青岛、日照、泰安等地的义齿加工公司观摩学习。③实习模式研究,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更多的融入产业,实习时间延长至18个月。反复的实践,使学生对口腔工艺流程、义齿加工仪器设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备了较高水平的技工操作水平和岗位胜任力。

3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导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培养口腔医学技术本科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其基本能力。国内口腔技师的水平与国外优秀技师比较,最大的差距不是技术学习和应用方面,而是突出地体现在内在的人文知识、专业素质及基本功的欠缺上。学生的人文修养、美学修养、交流和沟通能力对其技能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如技师加工的义齿,不仅仅是产品,更应该是艺术品,从美观、使用、舒适度、个性化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教学过程中:①开设医学心理学、口腔医学美学、修复工艺质量管理课程;②选修医患沟通、大学语文、奇石鉴赏等课程;③举办见习、实习讲座,请有关专家和技师现身说法,交流义齿加工过程中的好于坏、得与失;④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和企业的科研项目。通过各种环节,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能力、科学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的培养目的[6]。

4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办好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几点思考

①口腔医学技术与口腔医学在名称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但二者理学学位与学士学位的区别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志愿报考等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是否考虑使用口腔工艺技术等名称也需广大同行讨论。

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减少生源的流失。学生入学后,真正清楚口腔医学技术和口腔医学的区别后心理落差较大,转专业率高,如该校2013级转专业率为29.4%,2014级为28.0%,这说明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同时,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转行率较高,很多人对本行业满意度不高[7]。王洪生[8]指出,口腔医学技术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达到50.6%,62.7%的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或一般满意。入口和出口两方面都不甚满意,说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才培养方向和定位还需进一步的明确。

③是否设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实地考察师资、实验培训条件、实训基地、图书等,严格本科办学的准入。口腔医学技术本科专业在2013年之前全国只有10余所院校开设,近几年有井喷趋势,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纷纷申请设置该本科专业,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培养的人才也不一定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对这样一个相对精细化的朝陽专业,办学的准入要求是否要更严格、更苛刻。

④细化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的培养标准,加快研究生培养。目前口腔医学技术有统一的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按照高等教育和产业对接的要求,是否尽快组织高校、企业、毕业生代表进一步研究、细化教育教学标准。另外,口腔医学技术的研究生培养高校非常之少,加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会对本科教育起到一个促进作用,也会对其专业地位有一个提升,也会对口腔医学技术本科教育教学反哺,加快其发展。

⑤尽快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教材体系。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该专业的全国高等教育统编教材。有的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有的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必须以胜任力为目标,精选、完善适合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课程及实验教材,形成知识配套、结构合理、内容协调、特色突出的口腔医学技术教材体系。目前,该校已编写《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程》,拟编写《口腔素描学》和《口腔修复工艺质量管理学》等理论与实验教材。

⑥加强知识复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从事口腔医学技术教学的教师主要都是临床修复的医生,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师不能只是理论型的教师,而是懂教学、懂生产变革、懂经济的知识复合型人才。理论知识要丰富,动手操作和科技变革的能力更要强化。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同时聘请企业一线专业技师进校参与教学工作,逐步建成与企业联系紧密、规模稳定、人员互动、水平较高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9]。

篇4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摘要: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协同教育理论及“2011计划”建设理论,从知识视角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思路。在实现途径上,需要允许校企全面人才渗透,强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并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其中体制机制改革主要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路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和人才资助体系方面入手,实现校企之间知识环节与人才培养环节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校企合作;校企协同;体制机制;2011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9-0072-04

收稿日期:2014-12-04

作者简介:汤勇(1978—),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网络、区域创业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计划’框架下地方高校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项目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及绩效评价”;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计划引导地方高校技术创业职能形成的机理与管理体系构建”(XJK013CGD067)

随着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急剧上升,传统意义上大学课堂的讲授模式在理论界和实践领域已经广泛受到质疑。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大学主政者不断审视其管理与运作模式,产生了以校企合作为代表的广泛容纳大学、企业及社会诸主动性要素的全方位大学模式,将大学的“大”触角伸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大学的全面改革,一部分学校能很好地通过系统内其他要素反馈的信息,适时对本身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而另外一些学校虽然也在加快步伐促进其融入社会大环境中,但由于主体本身对市场的不适应性,或者由于本身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兼容程度差,或者在新建大学体系里各要素之间交易成本高,导致大学主体地位丧失、社会认可程度下降、培养目标混乱、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叶鉴铭等,2012)。

针对当前较为激烈的大学如何与社会相适应的问题的争论,本文以较为广泛采用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出发点,在国家“2011计划”推行背景下,围绕合作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与最终目标。

一、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现状

校企多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大学由来已久。在近200年发展过程中,国外已形成较为一致认可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基于国家或地方投资的基金会项目模式(Hewitt-Dundas,2013);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大学创办科技园,引入企业驻扎,然后由驻扎的企业与大学开展人才培养合作(Park,2010);第三种模式是大学企业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模式,在共同教学与科研目标下组建,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等结合,形成强市场导向与高效的培养机制(Etzkowitz,2001);第四种模式是孵化器模式,通过大学组建孵化机构,为新成立企业提升主要技术支持(Etzkowitz,2002);最后一种模式是教学公司模式,该模式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创业视为同等重要任务,在培育产品上不仅强调企业成活、成长,也强调人才培育与提升,以公司化的方式将两类产品作为公司绩效目标(Biggs,2011)。

国内对校企合作的认识是近年来在大学市场竞争条件下才出现的,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大学率先让学生培养从象牙塔里面走出来,通过大学校办企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实践实训基地等方式,广泛吸纳能有效承接大学教师与学生开展实践性活动的企业、政府及研究机构。校企合作将大学从单点知识传授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市场化的视角从校外寻求可以用来组合和学习的资源[1],增强了大学知识存量的广度与深度,促进了大学知识的市场认可度。

在校企合作模式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校企多方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Ponds(2010)从知识范围的角度提出了大学边界的扩张问题,认为实现大学与企业的合作能有效提升人才的知识范围,提升知识绩效。LeeS.(2010)从开放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校企合作展开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产品培育的问题,认为大学应该突破边界,将创新视域扩张到包括企业在内的一切合作机构,并且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创新的责任主体与收益分享机制。

然而,大学校企合作制度虽然在国内实施多年,也见证了一批丰富的合作成果,但并非所有的大学都能从中受益。特别是针对一批教学质量相对较弱,发展根基不强的地方性大学,较少形成稳固有效的校企合作典范,更无法将校企合作全面深入推广下去。其原因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校企合作缺少良好的合作基础。长期以来,大学与企业相互独立成长,它们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要求。大学一直追求人才知识的灌输,以最大程度输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和产出高度创新性的原创性成果为发展目标;而企业往往以市场为导向,一般应按照市场的需求设定其发展目标。由于两者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两者在组织机构设置、实施制度、绩效评价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偏差,两者之间存在较多的基础性条件差异。

二是主体之间认知度低。在国内,大学一直被视为精英聚集的场所,代表了知识高度发达的领域。大学相当长一段时间以神圣的象牙塔形象出现,其知识的水平和存量往往被视为同时代知识巅峰的代表。大学理所当然地认为其最有责任和能力担当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使命。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具备创利能力的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企业一方面凝聚了大量的创新人才,同时其发展视角往往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当市场环境下重新思考人才培养时,两类主体均认为自身具有不可撼动的优势,甚至导致两者合作时,互相之间并不承认对方的主导地位;在实际合作中也会有意地通过制度障碍影响另一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动性。

三是受制度束缚,交易路径复杂,交易效率低。由于大学和企业是两类不同的行政管理单元,即使双方有意向主动了解对方,甚至承认对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各自的行政风格影响,均期望对方能按照自己的行政习惯办事,或者一方的制度无法兼容另一方的制度,使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拉得过长,在洽谈事宜、签订合同、执行计划、开展绩效评价等具体事务时互相牵制对方。

由此可知,校企合作虽然对于大学人才培养顺应社会潮流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受制于传统制度及认知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的实施并非如预期那样顺利。特别是对于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基础本身较为薄弱,社会影响力不大,在开展校企合作时难度更大。为此,本文认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症结在于两类主体存在较大的体制机制屏障;要突破屏障,必须重新审视两类主体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问题,扫清其合作障碍,建立起能顺畅通达各方重要环节、全面覆盖各方培养要素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思路。

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知识视角

在知识管理领域,学者们提出协同知识构建的命题,认为协同知识建构是指由于知识是个体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不能独立于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而存在,因此个体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具有共同的学习目的,通过交流、协作而共享成果[2-3]。由于协同知识建构的多方特征,一些学者提出了“协同教育”的概念[4];BransfordJ,BarronB,PeaRD,etal.提出通过将协同学理论移植于教育领域,探索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发挥自组织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5]。由于强调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必须有协同,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种社会机构力量,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需要超越家庭、学校、社区简单的信息互通,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联合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按照合作知识建构的原理,人才培养合作双方要取得好的合作效果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首先,具备知识高度同化与顺应的空间场所,提供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培养目标的真实情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知识结构的过程,其中就包含了结构化的知识(如能用语言文字再述的知识),更包括大量的以技能、能力等为标志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知识。知识的形成需要环境提供能充分使个体与外部的环境进行交流的条件。为了使人才充分吸纳新的知识,要求人才成长过程中不断根据个人的接受能力与主体知识交流,同时在情境影响下同化其知识元素,实现对人才原有知识的不断改造和重组。为了达到该目标,要求人才培养具备相对完整的知识情境,使待接收的知识能真实反映待指导的客观实际。在现有的培养要求下,将企业与大学统一,形成“大学里的企业”和“企业里的大学”格局是最能接纳情境、营造客观实际的手段。

其次,允许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循环,承认知识交互的客观规律。在协同环境中,当各知识承载主体相对独立运作时,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知识均以一种平衡的态势存在;但一旦开放原有封闭的体系,知识将通过信息等手段溢出,各知识承载主体由于先验知识的不一致,势必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知识的不平衡。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这种不平衡往往成为知识各方争论的焦点,都以更大的热情对自身固有知识元素进行正面评价,而忽略他方知识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而校企协同强调动态平衡的观点审视知识的动态行为,在人才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如果承认各主体均存在知识优点,按照人才实际培养的需要发挥各自知识主体的专长,就能充分提供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源。虽然这种持续的过程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平衡”、“打破平衡”,但其结果是使知识的受众更能贴近真实的培养目标,知识的指导意义更具效率。

最后,要有完整的满足知识产生、吸收、加工、溢出、共享的通道和联运机制,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有机统一。人才培养是一个知识管理的系统工程,涉及知识从生产到共享的全过程,其实质是将知识环节与人的培养统一起来。但当前校企合作中,在体制机制束缚下,往往其人才培养的环节只满足知识环节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常见的联合攻关,就是人才培养适应知识生产的典型代表),造成人才培养基础环节断层,无法充分满足知识循环的需要,因而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一定的低效。而要实现人才培养环节与知识环节的同步,就需要突破现有校企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束缚,以人才培养潜力的充分发掘为导向,重点整合校企之间、大学内部及企业内部诸多不利于知识循环的屏障和不利于人才对知识认知的屏障,将大学的培养手段与企业的培养手段统一起来,实现双方在人才培养上的完全通畅。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校企协同与校企合作的最大不同表现在合作的基础、合作的层次与合作的手段上。校企协同突出了基于体制机制全面变革的深度合作,力求合作的全面、全方位与全过程,要求合作双方具备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具备能促成深入交流实现的机制,以及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过程与方法体系。

三、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根据协同教育和“2011计划”的要求,结合知识视角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过程,本文认为校企协同是现有体制机制全面改革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全面化和精细化,具体体现如下。

(一)讲究校企全面人才渗透

在现行校企合作中,人才一般归属于各自依托单位,他们对本单位的指令负责,强调本单位利益最大化是人才服务的目标。在人才培养上,各主体单位往往都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进行培养。企业在自身人才培养上,强调其实用性,能迅速物化为企业资产,并参与生产过程;而大学人才培养上强调其人才培养的长效发展机制,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高尚的人格、强烈的求知精神和可持续的创造力。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平台上,如果双方互派人才进行培养,大学会以传统的阶梯式教育方法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造成无法满足企业即来即用的要求;而大学如果将人才置于企业培养,也会发现企业过多地关注人才的实用性而忽略对人才全面性培养,可能造成人才的盲目逐利,不利于为社会提供广泛认可的后备人才。在校企协同人才培养要求下,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双方协商的结果,因而合作双方会在人才培养的起始阶段就明确培养的目标,按照各主体的专长划分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环节,使人才能够按照培养的规律在两类主体之间自由流动,保证人才的综合性能力全面提升。

(二)注重人才全过程合作

目前校企合作强调以“事件”为对象的人才培养,如突出联合攻关、联合承担课题、共同开发项目等。这样做会造成完全基于事件的人才培养短板,使人才的培养过于突出某一特定事件的有效性,而忽略人才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

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突出“人”的发展规律,而不是以事件为导向。因而在培养过程中,首先会将人才培养的规律纳入到合作的首要位置;至于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事件,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成分,而非主导成分。在完善的人才培养协议下,合作各方重视对人的绩效的考核,有意识地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考核体系。当然,考虑到企业的逐利要求,企业和大学会将事件有意识地引入,这样做不断可以达到利用人才获取收益的结果,也能有意识地锻炼与考核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

(三)突出校企体制机制融合

校企协同中最重要的一环是通过体制机制融合实现合作各方的融合,其基本思想体现在“2011计划”中。2012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简称“2011计划”),确定包括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改革在内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理论起源于著名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结构理论,该理论将大学科研范围突破内部少数“科研集团”,将研究价值链扩展到社会领域[6]。深入分析了三螺旋的结构问题,明确了大学产、学、研结合的合理性及实施的制度结构。国内学者在“2011计划”启动后对其的内涵及指导意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从组织发展角度看,要使协同创新主体在平台上成功合作,必然要求一种新的组织体制与之相适应[7]。为此,郭菊娥,李圭泉提出通过“2011计划”,建立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官产学研用的协同合作,汇聚优秀的科学家团队,培育创新人才,提升高校创新能力[8]。

由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得合作各方能有效突破边界,将大学里面的公司与公司里面的大学完整融合起来,产、学、研主体的边界进一步模糊,制度对各方的阻碍消失。在这种情形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从一个主体自由地进入到下一个主体:在需要实践能力时,人才可以走进企业;在需要理论培育时,人才返回大学。保障这种自由流动实现的主要体制机制改革思路如下。

首先,建立校企协同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模糊校企之间的边界,强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在组织架构上,由各方负责人才培养的机构共同组建领导班子,划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手段、人才培养考核标准等;该组织结构对合作双方的人才质量培养负责。

其次,重构人才培养的路径。为充分释放人才活力,增进人才对合作各方知识的吸收质量,要求充分放开各方知识交流的通道,让知识能在更高程度动态循环中衍生新的知识单元,并为人才培养所用。传统意义上的科技部门、生产部门、流通部门等都应该向培养的人才开放,增进人才对真实知识情境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重新规划合作主体之间知识流动的路径,建立起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保证知识的流动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环节的互动相一致。

再次,重新确立人才培养的考核体系。在承认知识环节与人才环节的统一性基础上,以认知知识规律作为人才培养考核的基础,分阶段划层次设环节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考核。如企业考核中不仅要考核其对实践知识能力的理解与掌握,还应该深入分析该人才的理论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大学考核时,需要将人才的动手能力、情境理解与适应能力等纳入到考核中来。通过考核体系的指挥棒,引导人才培养在整个协同体系内充分展开。

最后,建立具备持续供给能力的人才资助体系。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一个较为头痛的问题在于培养经费的承担与分配问题;特别是在权责不清晰的培养环境中,可能成为阻碍人才培养的最大屏障。为此,要在财务体系中进行制度创新,通过合作各方共同建立起人才培养基金的方式保证资金的供给,然后根据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费用的消耗情况分担培养费用,实现经费在各合作部门中的统筹使用。

通过以上体制机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有了明确的管理部门、明晰的培训途径和考核手段、真实的知识情境和强大的经费支撑,解决了传统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如合作基础欠缺、主体认识偏差及交易路径长的问题,对于充分释放各主体的知识能力、增进知识情境、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教育界和实业界由来已久,在长时间实施过程中对于增进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才培养过程中情境阻碍、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大学的普及程度加大,受合作基础、合作主体地位认知、培养过程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教育与实践管理者的关注。

针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受“2011计划”启示,认为要改变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通过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建立起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此,本文结合协同教育理论及“2011计划”建设理论,认为当前实现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可以从以下思路展开:首先是使协同单位之间具备知识高度同化与顺应的空间场所,提供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培养目标的真实情境。其次,要在协同单位之间允许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循环,承认知识交互的客观规律。最后,要保证协同单位有完整的满足知识产生、吸收、加工、溢出、共享的通道和联运机制,使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有机统一。

在上述思路下,本文提出了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的任务,包括允许校企全面人才渗透、强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措施。其中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人才培养路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和人才资助体系方面入手,实现校企之间知识环节与人才培养环节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孙倩,汤勇.知识转移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大学科技职能演化机理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5).

[2]樊治平,冯博,俞竹超.知识协同的发展及研究展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

[3]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

[4]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9).

[5]BransfordJ,BarronB,PeaRD,etal.Founda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oflearning[J].TheCambridgehandbookofthelearningsciences,2005 :39-77.

[6]LeydesdorffL.TripleHelixof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Relations[M].SpringerNewYork,2013.

篇5

摘 要: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供需错位”、“供需不匹配”状况,亦需进行供给侧改革。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基于高等教育发展

>> 高职供给侧人才培养质量改革实践研究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的三层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双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辅导员对人才培养的思考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资产评估人才培养问题的若干思考 人才培养视域下思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供给侧”视角下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改革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的地方高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视角下提升商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 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刘金存.“卓越计划”模式下的“校政合作”机制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6).

[5]娄成武,魏淑艳,曹丁.“校府合作”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09(9).

篇6

关键词:协同创新;迫切性;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61-02

一、“协同创新”及“2011计划”提出的背景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他首次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为了落实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为“2011计划”。并在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及“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这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1148”的具体内容是: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包括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三、实施“2011计划”的迫切性

1.实施“2011计划”对国家发展的迫切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制造大国,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严重障碍。这就迫切需要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以,实施“2011计划”对国家发展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2.实施“2011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性。“2011计划”是落实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推动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高校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重大机遇和挑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高校只有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推进地区性及全球性的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人才创新精神,提升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创新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实施“2011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同样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四、高等院校在“2011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还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并实现“五个转型”中责任重大、地位重要且作用独特。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高校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这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国内外诸多协同创新实践所证明的。高校应当也必须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创新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科中的“211”、“985”院校适宜建立第一种和第二种即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其他普通本科院校适宜建立第三种和第四种即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输送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快科学生产力的转化,也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适宜建立或参与第四种即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着力点应该是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高校“四大功能”的中,人才培养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仅是“211”、“985”院校的任务,各类各级学校都必须在自己的层面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不同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论培养硕士、博士生还是高职、中职生都应该保证是所在层面的高质量人才,这样才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

1.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探索及实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必须紧紧依靠并牢牢抓住这两个“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调动起来,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有效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出我国各行各业急需的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好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重大问题。

2.应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3.应当注意重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高校校内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系(院)、跨专业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系(院)、跨专业教育平台,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专业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专业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系(院)、跨专业的选课制度,按专业群开设大量的跨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跨系(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专业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校外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用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方面。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境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04-19.

[2]协同融合?摇致力创新?摇利国兴校——关于协同创新的初步认识和探讨[N].工学周报,2012-03-02.

[3]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2-08-30日.

[4]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2-04-24.

篇7

>> “卓越计划”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 高职加本科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关键问题分析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几个关键问题思考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高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人才招聘的关键问题研究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准职业人目标的高职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关键问题探索 中西部地方工科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探析 我国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 地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探析 工科院校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工科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研究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EB/ OL].http:///view/7388748.htm

[3]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 http:// baike.baidu.corn/view/5273763.htm.

[4] 教育部, 财政部.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EB/ OL].http:///view/7263799.htm?fromId=7044945

[5] 崔刚,陆勇.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J]. 教学研究, 2012, (5): 97-98.

篇8

1.1协同创新是破除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体制机制障碍的“破冰锤”

“2011计划”中明确要求高校要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积极同具有不同优势资源的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享优势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根据协同创新理念的要求,高校在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突破传统的运行机制,主动与其他相关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的四大基本职能。因此,协同创新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有助于高校突破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机制障碍,显著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及办学效益。

1.2协同创新是促进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催化剂”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不仅要求高校内部进行协同创新,同时也要求高校与其他高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进行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理念的要求下,一方面,高校内部必然要打破各组织机构、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人才的多学科、多专业复合培养,从而促使学生拓展视野、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全面掌握、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将促使高校深化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从而引入更多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的实践性、操作性内容,促进相关成果转化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显著提升教学成效。因此,协同创新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1建立“高校主导、多元化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协同创新的要求,高校应建立起以高校为主导的多元化培养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主体不仅限于高校本身,还包括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等,并以高校为主导,建立配套运行机制及激励评价机制,形成基于多种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联盟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联盟机制,一方面能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局限性问题,另一方面能够使多元化的培养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配合,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2.2建立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高校应大力探索教学、科研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要积极整合利用各人才培养主体的优质资源,建立起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在校内和校外实现人才联合培养的目的。例如,在校企协同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在校内由专科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在校外由其他培养主体中的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的方式,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

2.3建立高校—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培养模式

高校应探索建立高校—企业、高校—院所联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不断完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约束机制”,以形成学校与企业、院所“共谋发展前景、共建学科专业、共享优势资源、共管人才培养”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与企业、院所积极签署联合人才培养的合作协议,积极挖掘自身的办学潜力和学科优势,把控创新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不断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高校需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满足地方企业、院所的发展要求,为其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企业、院所的研发效率。

2.4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制度

如今,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趋于多元化,这要求高校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机制。多元化学习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选择和自身发展空间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符合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结语

篇9

关键词:本科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观念、毕业生未来发展能力等问题日益突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了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落实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上层建筑,是人才培养目的和培育要求的具体手段,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怎样依据人才培养目的和规范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整合,是打造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内容。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

(一)秉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谐推进的要求。加强授知前提下,增强学生获知、提问、析问、答问水平的培育。着重开拓基础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内涵太窄、太专特质,增强含自然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育。

(二)秉持整合的要求。依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的与学制的需要,统筹全局,科学整合基础和专业、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主科和支科、教和学等诸关系,清晰各自目的与功能,把握它们间的主次与联系,确立科学的时间权重。重视学科融合,适当调配,整合课程,精求综合。推陈出新,重视优合。

(三)秉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要求。教学计划须把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联系起来,反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能力。以学生为本,就学生差异引发对教学要求的差别,编排模块化的知识构架与弹性的课程安排,对相关课程推行层级教学。适当减必修课、增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完善。

二、打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途径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培育要求是确定培育计划的开始站。应用水平的培育是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确定培育计划的主轴,依该主轴打造整合的,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三位于一体的课程内容系统、教学计划,是确定培育计划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圆此目标,就必须打造以下5 个科学途径:

(一)依照一级该学科专业的培育目的和培育要求,依照近来对用人单位的务实查询,对该学科专业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展广泛思辨,即开展学科知识要求思辨、专业技能要求思辨、综合素质要求思辨。

(二)依照对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思辨,根据“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于一体”的主轴,推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该设置啥课程,该含啥教学内容,该安排啥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有个基本构架的方案,清楚主干课程和主干实践性教学内容。

(三)依照整合要求,理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依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打造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需开拓巩固,所以须依课程内容系统整合目的,打通在该学科下的若干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优选内容,并整合学科基础课,建设整合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同时,打造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方向课平台上的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

(四)依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进行的要求,横向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纵向促成三个密切联系、一起并行的教学内容系统,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的内容系统。

(五)根据课程的纵向构架编排教学进程表,且配置学时和学分,最终成就教学计划。

三、以技术技能水平培育为主轴打造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人才的培育内容系统常依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厚实的学科理论根基、宽厚的专业口径,一般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和深奥理论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育,对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就缺少深层的考虑与体系的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统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要求,以水平培育做主轴,打造既独立又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组成上必须要有宽厚知识、扎实基础、强实践力的特征,所以要求努力整合理论课程,突显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打造目的清晰、逻辑严密的平台和联系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在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的过程里,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进行改革,重视基础、专业平台的建设,在课程架构上慢慢促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结构、“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育系统,推进人才的基本规格与多样化、个性化前进,让学生加强了对社会的适应。

依人才培养目的与样式需要,改革传统的按学科范畴安排课程的做法,努力整合课程与学生全局知识架构的计划。在全局计划出学生要把握的知识点与能力提升的需要后,从实际出发,就各课程开展主动剪裁、整合与内容的翻新,计划、组织且建设崭新的课程,打造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相应给实践教学预留足够的学分学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中心,把课程分成几个课程组,清楚课程组在人才培养计划全局中的地位、功能和它同其他课程组的关系。经对组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与丰富,使所有课程组的教学内容全部强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专业特色。根据类设计学科基础模块,打造一致的公共基础平台与技术基础平台。要完备思考社会对人才的各项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设置利于学生自由选择的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系统课程,许可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成为公选课,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时空更大,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应的考虑该专业特征,推行分层与分类教学。

除所规定的专业主干课为必修课程外,须加一些有行业应用技术内容,同专业主干课程相融合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将行业要求作主轴,把所学的知识相串联,为综合技能的建设供给较好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

(二)建设实践教学内容系统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平需要,要求打造分层教学、分类计划、分步落实、独立设计选修和必修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打造自课堂内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技能培训,至课堂外自选的开放实验、打通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培训与校外实习相联系的培育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动手能力的需要,和谐实验内容,敲定对应的基础实践技术系统、专业实践技术系统与模块实践技术系统等内容,裁减证实性实验权重,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成分。证实性实验同相关理论课保持紧密关系;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须表现技能的综合训练需要,表现实验课的阶段需要。需突显各阶段的能力培育重心,证实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培育个性化,在确定实验课程性质时,可将本专业需把握的知识点确定为必修实践;技能拓展性实践或次技能点实践,设为选做实践,给学生自选,供学生个性化前进时空。用基础性和先进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相统一的原则,淘汰一些老课程内容系统内的证实性经典实验,改善、整合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深入认识实验原理、方法,解决、处置实验中可能曝露的问题,提升分析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水平,加强学生的拓新水平、技术研发水平的培育。

就实验教学的方法,须重视因果式指引与成果型培训,激励学生的成功感,激励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钻研的上进心。这是主动学习性格和研究气氛养成的正能量。

(三)建设素质拓展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非“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却需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除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外,还需打造素质拓展系统。要拓展的素质,含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质,和适合社会前进的综合水平、精神面貌与身心情操。须把规范化的素养拓展追求当作学生全面前进的工具,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功效,重视科学精神的启迪对成人、成才、成功精神的熏陶。所以,把素养拓展置入人才培养计划,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

素质拓展内容系统含社会综合能力的培训与专业外延的培训。须促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融汇,推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课内教学的融合,规范与增强课外教育管理事业。校内素质拓展培训,可同科研工作相统一。考虑专业特征,推行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科研与拓新行动,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经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和实施,提升知识运用水平,达到初级的科研水平。激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比赛,参与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素养、获取技能。可结合学生社团工作,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素质拓展系统化,含一定的必修、强制内涵。素质拓展用学分模式纳入教学方案,学生只有获取对应的专业素质拓展学分、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只有获取对应学分需要才有评奖等资格。学生用项目方式申请素养拓展内容,通过审批,确立项目学分。学生依设计符合培训需要时,可获取对应学分。

综上所述,以能力培育为主轴的三大教学内容系统的全局打造,是培育知识、能力、素养和谐与共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需要。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持续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务实推进因材施教与激励学生个性完善,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30.

[2] 特约记者.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46-49.

[3]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 陈飞.技术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态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3):32-35.

篇10

关键词:CDIO;财经类;工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052-02

一、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及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规律,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的专业目录不单纯是原相近专业的合并,而是按照学科分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要求。新的专业目录打破了以往按产品,过细、过窄设置专业的局面。这样一来,不仅学生要面对市场择业,而且高校也要面向市场。如何确定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反映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四个字母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CDIO模式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MIT等四所大学从2000年起,历经4年的探索研究提出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依照CDIO培养大纲,工程毕业生的能力被分为四个层面,分别是: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工程教育模式包含12条标准,分别是:①以CDIO为基本环境;②学习目标;③一体化教学计划;④工程导论;⑤设计-实现经验;⑥工程实践场所;⑦综合性学习经验;⑧主动学习;⑨教师能力的提升;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11}学生考核;{12})专业评估。2005年,瑞典国家高教署(Swedish 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以上述12条标准为依据,评估了本国100个工程学位计划。评估结果显示,新标准比原标准适应面更宽,更利于提高质量,尤为重要的是新标准为工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至今为止,很多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按此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各界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自2005年,汕头大学工学院开始学习研讨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加以实施,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2006年,汕头大学成为首个中国高校CDIO成员。他们的改革目标是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吸收世界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建立符合国际工程教育共识的课程体系。2008年5月17~5月19日,由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和汕头大学联合主办的“2008年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在汕头大学隆重举行。

二、CDIO模式下财经院校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科院校在教育实践中存在实践时间没有保证、内容缺乏新意、场所建设滞后和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重视理论培养及提升科研学术能力,忽视了创新意识培养。然而从社会层面看,缺乏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因此,如何尽快培养这类人才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也是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

各高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花八门,培养目标极具特色,具体目标不尽相同。具体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改革方案。虽然我们已按我校的情况,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制定了我校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但在计划的落实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采取切实的步骤、方法、手段保证计划的实施。另外,为配合学校及学院发展的需要,我院引进了大量的博士,甚至包括海归博士,博士后等人才。但这些新进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院校工作,虽然在各自研究领域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是缺乏企业的经验和工程训练的经历,与教师的工程素质和水平与模式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基于CDIO模式的人才培养策略

1.凝练CDIO内涵。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模式,原意为事物的标准样式,是构成事物的要素所形成的一定结构。人才培养过程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因素相互之间的联系构成一定的结构,从而形成一定的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范型。工程教育模式的内涵是把CDIO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财经类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项目生命周期紧密结合,提出全新的财经类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试图解决传统教学重视理论和技术、轻视实现、忽视运作,或者片面强调实践、轻视理论基础、依然忽视运作等问题。

2.构思课程设置。由于财经类高校的特点,工程类专业课程设置偏向经、管、法。对于工程类专业,从其知识结构上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列教育在基础科学上的重视程度不高且工程技术系统提炼方面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仍然是按各专业进行专门培养,没有形成按学科大类培养的模式,这样一来就无从谈起宽基础突出工程特点以及学生能力持续提高。另一方面,忽视专业教育与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工程技术类课程设置较少,这样就会出现学生毕业分配工作后出现理论丰富而实践能力差的情况。尤其对先进的现代工业工程有关课程、软件、前沿专题等,就业和学习关系比较疏远,学习知识与在校成果和就业连续性不强,即知识和成果社会认可度还不能和国际接轨,还不能满足就业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理论的结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科行业背景知识。因此,对于工程类专业教育来说,在保留经济、管理以及法律平台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应加强工程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重视实践环节。CDIO模式强调工程教育在保证工程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因此,应大力推动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在财经院校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其就业和创业。因此,要逐步加强学校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推动产学研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环节。着重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落实小学期实习成效。在实习过程中尽可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工程实际,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提升教师能力。CDIO12条标准中的标准9教师能力的提升和标准10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这两条标准对提高教师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我校党委书记、校长牵头,推出了“驼峰计划”。它是我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名字,他随即成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和解决后顾之忧的坚强后盾。让青年教师培养“落地”正是“驼峰计划”的重要目的,为此推进领航、铸魂、修德、卓越、暖心五项工程。针对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水平推出了“领航工程”;针对深化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推出“铸魂工程”,学校注重把培养理论素养和培养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结合专业实际深入企业、社区或农村调研帮扶;另一方面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专业实习。为将提升青年教师师德素养和实现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推出“修德工程”,一方面把师德表现作为青年教师考核、聘任、职称评定的重要标准,充分利用新教工入职培训、职务晋升、遴选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后备学科带头人等节点,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规范教育;另一方面努力为青年教师创造职业提升条件。立足于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资助,加强业务培养,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和平台,推进“卓越工程”;针对解决青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推出了“暖心工程”。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经费,而且提高青年教师的租房补贴,这有效缓解了新入职青年教师的住房压力,从而帮助青年教师安心进行科学研究。同时,学校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加强学科之间交流,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学校引导教师参加各类CDIO 工程教育培养模式相关的培训,在学校层面上组织教学研讨,从而尽快转变教师的授课习惯。

四、小结

各高校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具特色,进一步,具体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各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出台了各种改革方案。虽然我们已经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有关院校的经验,出台了我校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但在计划的落实上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采取切实的步骤、方法、手段保证计划的实施。CDIO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指导学生、培育科研成果、促进学生就业及创业等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提升我校竞争力;有助于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增强其能力及素质的整体发展;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提高。

参加文献:

[1]陈勇飞,吴小花.CDIO模式下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3,(35):63-63.

[2]李彤,张璇,王旭,等.SE-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