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培训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教学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教学培训

篇1

关键词:小学教师 计算机教学 思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的课程组织结构失衡,语文、数学这些升学必考科排满了整张课程表,而音乐、美术、计算机这些“副科”则表上无名。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调整课程组织结构迫在眉捷。为了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就有了一定的要求。但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与课改要求不相符的矛盾日渐突出,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为了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本文就小学计算机教师培训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引起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参与讨论。

一、教师培训的目标

使受训教师在培训结束之后能独立担当小学的计算机教学任务是培训的核心目标。在培训过程中着力提高受训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培养受训教师科研能力,更新受训教师教学观念,使受训教师掌握新的科学教育教学方法。回归教学队伍后能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为我市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受训教师情况分析

受训教师来自我市各个地区、遍布各个年龄段,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有20来岁的青年教师,也有40多岁的老教师,致使了受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分析如下:

1.受训教师的学习能力不同

受训教师的学习能力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受训教师原有的知识水平不同。我市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农村地区,与城市比较,总体水平偏低。城市教师大都能对计算机进行基本的操作,而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受办公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很有限。另一方面,受训教师的年龄层次不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接受外界事务的能力明显要高,敢于尝试,能够举一反三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而对于老教师来说,思维不够活跃,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有的操作要反复很多遍才记住。

2.受训教师的学习态度性不同

学习的态度制约着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果。受训教师的学习态度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自己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一种是因为学校安排而不得不学。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兴趣它就会不断的探索,学习也就不再是一种负担和累赘,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站在这个高度,学和教都不再枯燥。而第二种学习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应命的学习,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被动地接受培训,这种学习成了一种苦行僧的生活。

3.受训教师的学习目标不同

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持有兴趣的学习者把提高自身知识能力水平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而另一种是为了学而学,抱有这种学习目标的受训教师,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练习中,都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任务而努力。

三、培训过程

教学是培训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利用教学过程让每位受训教师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学习能力的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达到我们最终要得到的教学效果。因此,探寻一条有效照顾教师差异,适合教师培训的教学方法成了首要问题。结合我在教师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点。

1.因材施教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受训教师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员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受训教师的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对受训教师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而是针对不同知识水平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重在操作,可以根据受训教师掌握知识的程度,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操作练习指导。程度好的受训教师借助已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的优势,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并给他们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使他们向更深层次的知识迈进。对于没接触过的计算机的受训教师,则要求他们踏踏实实从头学起。

2.分组学习

考虑到受训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差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一种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利用受训教师间的协作与竞争精神,使他们置身于协作和竞争的教学情境之中,相互提高。要达到这种效果,分组教学成了最好的选择。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特点的教师安排在一个小组内,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能做到相互模仿,相互激励。使受训教师能从相互协作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3.项目教学与任务教学相结合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使受训教师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独立担当教学任务,在培训过程中着重培养受训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受训教师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具有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和任务教学方式必不可少。依据不同的项目要求,设计不同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教学任务展开,使每部分内容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把项目教学与任务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以课本为本,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整个教学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最终实现培训的教学目标。

4.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巩固学习成果

根据计算机课程结构的特点,受训教师还要完成针对性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为了满足各种层次受训教师的需要,练习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一般来说,可以考虑设计三个不同层次练习。第一层主要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或稍加变化的练习,设计这种练习的主要目的是要抓好基础关。第二层练习可以是综合性和灵活性的,有利于提高受训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层次的练习对思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方面要求更高,着重锻练受训教师的综合能力,对于这部分练习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尝试解决。这样既使每个受训教师都能掌握基础知识,又避免了部分受训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基础练习后无所事事。

篇2

[关键词]培训机构;教学模式;高校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18-02

[作者简介]黄莉(1981―),女,硕士,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

一、背景

当前,计算机类培训市场呈现出繁荣态势,一方面弥补了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不足,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存在价值提出了挑战。在高等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1]的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育应重新理解国家、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调整目标知识结构和相应课程体系,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适应时展。

二、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优势

培训机构市场化生存的地位使其教学模式呈现出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能紧扣市场需求,对技术热点转换和用人需求反应敏捷,课程调整迅速。2.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学生能清楚、直接地了解到自己所能获取的知识和所能达到的效果,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预期。3.教学内容围绕具体案例、实际应用进行选择和设计,可操作性较强,知识关联度高,能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持续深入。4.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通过课时密集的教学安排,维持学生的专注程度,通过不断产生可见的阶段化结果,满足学生的成就感,维持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培训机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无可否认,培训机构由于其市场化生存的处境,在教学模式上具有上述优势,符合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有较强吸引力,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同样是由于这种处境,此种教学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下:1.参与培训的学生基本都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比如参加J2EE培训的学生在校期间都已完成了一定课时的Java语言学习与编程实践,如果面对零基础的学生,此种教学模式如何开展,效果如何还无法确定。2.教学内容设计具体,可操作性强,适合早期模仿学习阶段,[2]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均存在很大局限,所能提供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学生的后期发展会遭遇瓶颈。3.教学过程强调产生结果,缺乏对问题的探究,可能会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支持长期发展。4.通过高强度的课程安排,无疑能维持学生专注度和兴趣度,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较长的时间内,此种安排不易实施。

三、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启迪

培训市场的繁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存在不足,急需改革。与培训机构不同的是,高校教育需要兼顾国家、市场和个人的诉求,兼顾专业训练和思想育化,兼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塑造。这些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又会表现出各种冲突,谁先谁后,孰强孰弱,都需要根据当前时代的大背景和高校教育现状做出适度调整,寻求新的平衡。参照培训机构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在培养目标上,面对市场化的就业形势,应提供层次化、多元化的教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禀赋、环境和生活理想做出选择,当前尤其紧迫的是,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

2.在目标知识结构上,应重新对科学和工程进行平衡,处理好学科基础和技术热点之间的矛盾,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计算机学科迅猛发展,学科基础和技术应用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应当根据当前的技术应用现状,重新提取、整理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确立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在保持核心稳定的情况下,捕捉技术热点转换,提供多元化的课程。

3.在课程体系上,应围绕核心知识结构,重新整合课程内容,调整开设顺序,保证知识点的关联度和持续性,尤其要注意结合学科基础和技术应用,做到学科基础知识能够解释技术应用,技术应用能够反映学科基础知识,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4.随着学科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课程的知识价值和实践价值都会随之变化,这一方面需要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另一方面,也要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内容设计存在以下问题:(1)脱离工程实践,内容空洞化,不生动;(2)内容脱离当前真实的应用需求;(3)重理论,轻实践;(4)课程间内容衔接不足。针对问题(1)(2),可以重新提炼当前真实应用需求,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课程的主要思想,方法,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3]针对问题(3),可以加强实验课建设,和理论课教学相互衔接,工程能力的根本还是要在实验环节中获得。针对问题(4),可以从课程群的高度,协作研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加强衔接,从而在一个向度上使知识得以深化。

5.在教学过程上,传统的自底向上的模式,强调先基础、后应用,这导致较长的学习周期,很难产生阶段性的可见成果,无法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产生持久的学习驱动力,[4]不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考虑采取自顶向下的模式,[5]由外及内,从学生能最直观认知到的表象开始。比如,教授软件设计,可以从界面设计开始,理解软件开始,这种分析式的思维更符合认知规律,按照这种思路,一些课程可以提前到低年级开设,有利于较快把知识转换成生产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面对培训机构等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提出的挑战,高校计算机教育应积极变革,借鉴其优点,根据当前情势,主动调整自身的培养目标、目标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找到新的平衡,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系统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2).

[2]浅谈模仿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

[3]罗代忠,罗万成,李瑞.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4).

篇3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考证培训;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47-02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等职业技术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面对新的知识技能能够很好的学习与掌握,毕业后持有专业技能证书上岗,成为符合市场要求职业人才,中职学校面临着计算机专业建设与考证培训教学等问题。如何既能引导学生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最终能自主学习;又要完成考证的要求,让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对计算机考证培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考证培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职学校在考证培训过程中面临学生学习、培训教材、教师教学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学到专业技能,又能考取职业资格证,必需认真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及原因。

(一)学生学习问题。有些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比如考不上高中的落榜学生,会主动积极学习,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已经养成为了升学而考试,在考证培训过程中以为通过考试就可以了,根本不去发现问题,从而不能达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要求;有些学生在初中没有毕业、或已经辍学的在社会上工作过的学生,这些学生非常厌学,来学校就是混毕业,所以身在课堂,心在四方,不用心在学习上,可能连考证这个目标都没有,更谈不上学会专业技能了。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农村学生,学习主动性较高,但基础比较薄弱,不熟悉某些基础操作,或是遇见小问题没有能自己解决,比较依赖教师;城里的学生倒是接触过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了解停留在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生活娱乐方面,但又自认为计算机操作是很简单的过程,而且考证的钱是父母给的,考证不关我事,根本不专心学习。还有在参加培训过中,学生没有注意考证的技巧,考证是在规定时间规定题型的情况下完成规定的操作,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操作的技术与时间的安排。

(二)培训教材问题。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教材多如牛毛,但培训教材只是从考证的角度考虑进行编写,不可能满足不同学校的教学要求。在教材选用上,有学校为减轻学生考证的经济压力,在培训时沿用教学大纲规定的授课教材,再辅助考证练习教材,这些授课型教材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讲解,一步一个脚印的教授操作,从易到难传授学生计算机知识。也有学校直接使用考证部门编写的考证专用教材,这类教材偏向讲解考试技能,着重让学生进行考证模拟练习。还有经验丰富的教师会选用一些新型的教材,比如带有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的教材,这些教材把计算机知识设计成一个项目或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或任务中掌握操作技能。授课型教材合适普及计算机知识使用,考证培训教学中它无法达到强化练习,提高技能效果;考证专用教材虽有针对性,对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太偏重于应对考试;新型教材把学生当学习主体,体现了它的先进性,但如果教师在考证培训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就无法让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成功考取技能证。

(三)教师教学问题。在目前的中职计算机培训教学中存在着三种教学的问题:一是强化练习型,教师少讲甚至不讲,学习不停进行模拟练习,忽略了学校考证培训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拿到职业技能证外,还有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学会自学的能力培养的教育功能,时间一久,学生上课的热情下降,感觉只为应付考证而学习。二是细化讲解型。教师把考证的内容,操作的过程,注意事项从头到尾详细讲解,一步一步演示操作过程,教师恨不得把所有计算机知识全部都告诉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在听,动手机会与动手时间少,学生听多了就烦,也记不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三是放松自由型,教师认为科任教师已经给学生上过计算机相关课程,考证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是把考证的教材与资料发给学生,就坐在机房里等学生来问,学生一看没有教师监督,就自己玩游戏去了。中职生中绝大多数的自学能力很差,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才具备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考证培训过程中即培训学生专业技能,又要培训职业素养。

二、考证培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

学生在参加培训过程中存在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态度不同,培训教材的多样性,教师教学的方法与模式滞后等,在开展考证培训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需拿出新方法、新思路。

(一)学生学习问题的对策,提倡在统一培训过程中分层次教学,兼顾学生能力差异。中职生源现状决定了学生的能力与态度,在考证培训过程中,教师应该与科任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考证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对每一个小组分别进行指导,让不同小组达到预期的目标。注意在分组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做法。

(二)对培训教材问题对策,建议使用培训考证的专业教材结合计算机学科教材,教师自己编写适合本校培训手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考证内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素养。首先需要教师精通计算机课程内容与考证培训教材,一方面,教师要博览群书,深入钻研计算机的知识,对计算机课程全面了解;另一方面,要充分熟悉和研究考证教材的优缺点,对考证内容做到心有数,合理将计算机课

程内容与考评培训教材两者合二为一。其次,要明确考证培训教学目标,根据本校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培训时间安排,科学选择不同的教材的内容,编写考证培训手册,减少目前不同教材编写的不全面性所带来的许多教学弊端。中职教材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教材不断地完善中职教材,使教材走向合理,走向科学,是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希望。

(三)教师教学问题对策,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兼顾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采用分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分步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需要综合应用。如分组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可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性,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对工作任务的执行能力,从而使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如采用分步教学法,第一步可以考证模块来讲解主体内容,让所有学生了解考证知识,第二步讲解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第二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把企业的项目结合考证内容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市场上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想走向稳定与持续发展,必需结合广西新一轮五年职教攻坚对在校生实施学历、职业资格“双证书”规划,在考证培训教学上下足功夫,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专业技能,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合格计算机职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双艳,《“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第14期。

[2]孙树森,《对计算机分组教学的探讨》[J].吉林教育,2008年。

[3]邓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及破解对策》[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0年第3期。

[4]冯永滔,《基于项目教学下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编写思

路与教学实施的探讨》[J]. 广州教研, 2007年第11期。

[5]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课程改革 计算机办公软件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办公操作人员教学的培育方针是培育既有科学手艺常识,又能把科学手艺常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手艺型、应用型的打字人员和操作人员。为此,中职教师肩负着艰难的教育教学使命,既要考虑人才输出与对接的问题,同时教学中办公软件内容的渗透,对于毕业生适应岗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有着重要意义,应如何顺应时代主流而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我们可以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而传统那种“板书+讲解”的授课方法必须淘汰。

二、精选合适教材。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而教材更新速度相对迟缓,并且计算机办公软件所用教材在书店里又五花八门,系统性不强,因此我们在教材选用上应十分慎重,要进行充分甄别,选择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有了好的教材,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也要进行调整,应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

三、精讲多练。

传统的那种赶鸭子上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特别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软件课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要注意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上一堂课,教师都要根据课堂内容,设计若干问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按完成的先后、质量的优劣来计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的只是答疑解难,点拨贯通的作用。教师讲的越精越好,抛砖引玉嘛!比如我在 Word2003 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只讲了其中一些较难懂的操作方法,如图文混排、报表绘制、表单的制作,其余的都留给学生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他们自身的价值,给他们自信,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向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学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学效果、学习效率共同提高。

四、培养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计算机办公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而我们所学的内容却相对滞后,使得今天的课堂所学并非适合将来之所用,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面对的将是形形的计算机办公软件。凭他们所学的知识很难应付,所以只有靠他们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办公软件,研究利用。因此计算机办公软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传授现有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将来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把新问题先交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钻研解决,如在进行“Word 图文混排”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制作自己的简历,让学生充分自主,这很可能带来课堂气氛的活跃,此时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课堂良好的氛围,又不使课堂进入无序状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学生们都想在题材的选择和技术的运用上力争做得更好,同时又让他们感到知识的不足。教师就此因势利导,指出计算机办公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办公软件的应用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学的能力,指导学生上网浏览,了解当今文字处理的先进水平,树立科学永无止境的思想。然后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作品的展示和评讲,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团结互助,共破难关。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现有的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生遇难而上,刻苦钻研,勇攀高峰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法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经过本人的实践探索发现,项目教学法对计算机办公软件这门学科非常适用,而我国也已编制出相应的计算机办公软件项目课程实施大纲,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明确的目标,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是我们目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办公软件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己从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而认识运用规律反过来指导今后的学习的重要性。由于计算机办公软件这门学科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它的灵活多变,决定了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所以在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胜任将来的工作,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办公操作人员。

参考文献:

1.赵俊玲,浅谈职业中学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国科技信息,2006(1):163

篇5

关键词: 中小学计算机 有效性 教师培训

一、计算机培训中的问题

1.教师计算机使用观念和技能落后。在教师教育行业有很多的培训体系及制度,但是很多学校不重视教师计算机能力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使得教师很难得到应有的计算机培训计划,而且对于教师对培训的认识是不深刻的,误区较多,主要是:第一,学校领导层认为计算机培训工作没有在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计算机培训工作投入的人力、资源等都是在进行不必要的培训,也就不可能为了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而进行积极的设施引进。另外,当前教育行业的教师流动性很强,某些学校的领导层因为担心人才的流动,一旦自己学校的教师经过培训后选择跳槽就会让培训投入完全打水漂。第二,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某些教师只关心收入和生活,很少关注计算机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教师在心理上更多地注重自己的收入如何提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培训能让自己的教育能力有所提升,所以不仅没有从心理上重视计算机培训课程,还会认为学校安排的培训是一种简单形式主义,不学也罢。综合领导层和教师自身观念的落后,使得中小学的计算机培训工作更难以有效进行。

2.计算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现实教学情况进行。学校的培训方向主要集中在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想要教师在明确自己教育职责的情况下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干。而真正提升计算机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则相对较少,学校在计算机培训中本来应该充分发挥教育领域的魅力和特色,针对学校实际问题的进行计算机培训。学校忽略对教师的品质素质的关注,又没有结合学校教学和未来战略与员工需求进行培训是不可能从单方面进行计算机能力培训就达到效果的。这些脱离教学需求的计算机培训没有在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产生积极影响,反而使得教师厌倦参加这种意义不大的计算机培训,学校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升效果不佳。

3.计算机培训形式单调。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已经经历新课改转型,原有的计算机培训机制中投入很多资源,但是形式单一的特点使得计算机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原有的培训基本上施行的是大班集中培训,计算机培训人员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认识和操作经验大量灌输式的培训成为培训的主要形式,这种压制交流和探究的培训形式使得教师兴趣大大降低。

二、计算机培训需要有序进行

1.正确划分层次。中小学需要通过学校使用各种设施或设备进行计算机培训,为教师提供计算机培训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那么在为教师安排计算机培训课程时就应该关注教师能力的层次,特别是关注教师职务、计算机技能水平等的不同,为他们量身定做相关的计算机培训。为普通教师开办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为管理人员开办计算机管理培训,帮助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学校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办相关设备使用技术和开发技术的培训,帮助他们成长为学校计算机领域的一线人才。

2.灵活选用方式。中小型计算机的培训安排需要在学校教学改革趋势和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背景下,制订各种培训调整的计划,在计算机培训内容方面则可采取多样化策略,用教师参与或者活动引导方式进行计算机培训。比如培训不一定需要大班进行,可以采用培训人员进入学校进行现场指导等形式。

3.提高教学效益。计算机培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强教师的教学效果,因而在计算机培训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通过最优化的计算机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有效性对策

1.从教师教学需求定位培训目标。中小学计算机培训只有通过学校对教师的了解制订全面的计算机培训计划,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体系,才能使得学校针对教师教学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制定出有准确方向的计算机培训。在明确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计算机培训的目的性更强,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等才能更高效。

2.根据教师能力层次进行差异化培训策略。差异化培训是指中小学根据教师的素质和地方文化或者学校设施设备、教师差异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计算机培训内容。如普通教师针对他们的学科教学工作需要安排计算机ppt操作和文档编辑的培训;学校管理层和决策人就针对他们的管理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文化素质培训。

3.计算机培训需要做好计算机技术使用效果评估。计算机培训的目的是使得教师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技术,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应如何进行准确的评估呢?笔者认为评估应该从培训之初开始,先对计算机培训目标是否合理进行评估,然后对培训过程的针对性要进行评估,最后对事后教师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有明确评估体系和监督才能使得学校的计算机培训工作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落到实处。

综合上述情况,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想要提高有效性需要看清楚当前教学改革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培训工作,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才能实现教师计算机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计算机; 信息技术 ;教学; 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技术进步,使得知识老化的周期不断缩短,极大地加快了职业的更替,促进了我国职业培训市场的蓬勃发展。然而现有的公共就业培训体系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培训需求的增长和培训对象的结构层次,只有建立大规模的公共实训基地,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将原有教学方式进一步灵活化、生动化,使之有利于现有培训的规模、组织、教学、评价,才能缓解日益严重的教、学矛盾,解决当前培养、评价能力不足的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1. 现有培训教学供求情况分析

当今社会上的公共就业培训体系,大多是从职业教育机构转型而来,甚至有些培训机构的培训主体就是成人教育学校,其教学方式沿用了一般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制定—招生—指定教师—课堂面授—考核”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职业培训的参培人群存在很大的不适应性。目前社会上职业培训参培人员的主体大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来劳动力等社会弱势群体,现有的教与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冲突:

(1)参训人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死记硬背的理论内容不能很好掌握,往往造成理论考核不通过影响职业技能培训的整体效果。

(2)教学过程与教学时间较固定,虽然教学的安排可以利用休息日与晚上,但有家室和工作的参培人员往往不能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不利于学生重点学习短缺的知识。

(3)教学的课程安排与管理较困难,容易造成学员上课爱来不来,学校教学一头热,教学资源与经费严重浪费的情况。

2.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对于以上分析的现有职业培训教学体系与受众的矛盾冲突,运用宣传发动、考勤约束等的教学管理方法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整合教学资源,全方面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成果达到职业培训教学服务于就业的根本目的。

(1)建立覆盖全市的培训信息数据库。增加职业培训教务管理软件,建立培训管理从人员信息验证、报名、课程安排、教师配置、教室安排、组班、班级管理、考核管理、证书管理、培训机构监督管理、财政审核、报表统计等一系列业务功能,实现全程电子化、网络化、一体化、无纸化。

(2)基础课程与理论知识电子化。对于一些经常开设培训项目的基础课程以及简单的理论知识,整合优质师资进行教学过程全程摄录,将培训课程一次买断。这部分课程资料利用课堂、网络允许学员多次学习体会,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3)技能操作培训情景化。引入力反馈、触摸屏、虚拟场景制作技术等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将面点制作、数控操作、叉车驾驶、汽车维修等专业的技能培训操作过程电子化,使参培人员能够在计算机模拟平台上熟悉操作步骤和方法后,结合少量现场实际操作使之完全掌握该项技能。

(4)培训课程模块化改革。根据课程进度与不同级别的知识层次,充分调研学员的学习需求将培训课程按模块或单元方式来进行设计,将培训内容分成许多不同的小块或单元,使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培训内容个性化。

(5)引入电子签到考勤系统、二维码技术及信息群发系统。运用设置在教学场所的电子签到考勤系统,既可以使教务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教务考勤工作中解脱出来,又可以方便学生就近选择教学点学习相同教学课程模块,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的即到即学与统一管理。信息群发系统可以使教学信息快速有效的传递到每位学员,结合二维码技术能够将参加讲座以及培训的资格确定到个人,实现刷手机短信入场或参加相关培训教学。

(6)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实现学员在家学习相关课程模块及实现学习资料下载、作业提交、学习状态查询、远距离培训指导等学习操作,使学生和教学点从教学场所与教学时间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7)建立考试题库及专项考核软件。建立各科培训项目理论知识的考核题库,运用考核软件实现鉴定无纸化考核,运用身份证识别系统、考点现场照片信息采集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充分实现考试鉴定的规范化。

3. 信息技术改革后的教学拓展

在运用了以上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原有的职业培训教学进行改革后,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服务于旨在提高学员就业能力的职业培训的教学工作。再此抛砖引玉做简单探讨:

(1)进一步扩大公共就业培训覆盖范围,实现全民培训。通过与民政、妇联、公安、社区等机构合作,运用覆盖全市的培训信息数据库、二维码技术、信息群发等技术,对单亲母亲、无家可归者、刑满释放者、甚至包括女犯人及吸毒者等处于社会边缘的人赠送量身定制的免费培训资格。通过这种公益性质的培训,关心好此类人员的思想情况、生活状态和技能情况,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

(2)学习学分化及鉴定专项化。模块化教学、电子考勤系统和全市一体化培训数据库系统的设置,为开展学习学分化和鉴定专项化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平台支持,可以方便参培学员在学习实践上实现跳跃式学习和选择性学习,在必修课程学员并修够专项学分后,按照个人所需参加各种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结业证书、专业项目证书、职业技能各类初中高等级证书等,灵活的学分制与鉴定方式有利于大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3)套餐化及定制化。同样得益于模块化教学和覆盖全市的培训数据库系统,我们可以为社会各阶层人员、企业急需工种甚至于劳动力市场紧缺工种量身定制培训套餐,充分调动参培人员积极性,实现培训服务于就业的最终目的。例如:公务员人群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花卉 艺术等科目;下岗失业人员开展烹饪面点、收银员、叉车驾驶员等科目;刑满释放人员开展矫正刑满释放人员讲座、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指导、社会紧缺工种培训等科目。

4. 项目改革实施效果分析

同样,对现有职业培训教学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改革后,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在此做简单介绍:

(1)通过整合全市培训资源,进行初期一次性投资后,有利于后期管理降低工作维护费用,有利于有效利用财政资金,扩大免费培训覆盖范围,确保培训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

篇7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高中计算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强的科目,它与传统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讲求知识传授,还重视操作实践。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计算机教学,需要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标。计算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其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且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前瞻性。为此,高中计算机教学必须要重视改革与创新,紧密地与时代需求贴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意义。

1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高中院校积极参与教学理念创新,确定了全面发展学生的任务和目标,教学实效有所提升。但是,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教学模式单一

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教学模式理解为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稳定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程序,它反映了计算机教学体系的脉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计算机教学整体实效。目前,某些高中院校依然沿用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传统讲授模式,没有渗透新型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全面发展学生层面上所取效果甚微。在计算机新兴的时代,学生可能会因为新鲜事物本身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配合教师互动。但是,随着计算机普及化,学生接触计算机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扩展,新鲜感也逐渐退却。此时,教师再一味地讲求知识教授,而不注重教学模式转变,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培养,某种程度上摧残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教学效果提升。

1.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作为现代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引导者,其表现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实效。在整个计算机教学体系中,软件力量较之硬件设施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重要,而师资力量就是软件力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支撑不足。不少高中计算机教师在未经培训或短暂培训后直接上岗,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创新教育的要求认知不够深刻,也没有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理念,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限制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升层次。另外,部分教师本身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不足,简单地将其视为信息化教育的附属产品,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知,致使学生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此科目学习上,上课打游戏现象更是频频发生。

2完善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体系的对策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院校必须要加强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创新。作者基于对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完善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体系的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

2.1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素材,合理地设置教学课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学生预留出充裕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有机地把教与学统一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新鲜元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融入,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学习法以及情景引导学习法等,创设自主学习机制,完成计算机技术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着重注意自身教育引导功能地发挥,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建议,引导其选用正确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学习风格。

2.2加强师资建设

高中院校必须要重视计算机教学,并将这种观念意识传达给各级教师,明确计算机教学教师肩负的责任,合理地调配各学科所占用的时间比,努力创设良好的计算机教学环境。具体而言,高中院校需要加大在计算机教学环境建设上的投入,积极采购先进计算机软件和设备,保证教学内容始终与技术前沿接轨,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除此之外,高中院校还应该重视和加强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研等途径丰富计算机教学教师的理论知识,补充其实践教学经验上的不足,及时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强化他们的职业教育素质和技能,促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教师作为师资建设的主体和对象,则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界组织的培训、教研等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与其他教师进行深度交流,汲取他人身上的有效经验,并付诸于实践。

3结语

总而言之,对当前我国高中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地承认,并做出理性地分析,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完善对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实效性的发挥。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上各高中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实际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希望高中院校结合素质教育、时展的需求,重新审视自身的计算机教学体系,可在本文论点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完善对策,付诸于实践。

参考文献

[1]尤凌志.浅谈高中计算机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8).

[2]林勇,伊晓丽.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篇8

1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1.1对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重视不够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知识更新非常快,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非常强。但在高职计算机院校,很多教材的内容滞后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知识的时效性不强。在教材中,很多计算机新内容和新技术没有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对于计算机教材而言,教材的更新需要产生一定的成本,比如,教师需要重新备课,对教学进度进行重新设计等等,这是造成计算机教材与实际脱节的重要原因。计算机知识的时效性差,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1.2对计算机教学实践性重视不够

高职计算机教学要突出实践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但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教师基本上都是通过讲解的方式组织教学的,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很多教师不为学生安排实践学习的时间,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外,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设置不够完善,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也是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1.3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

要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必须配置优秀的计算机教师,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但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很多教师的计算机专业素养不是很高,他们不能把难度内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播给学生,不能对知识做准确的把握,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不能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这些都是影响到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1.4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的重视不够

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不够,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这使得很多学生的在计算机学习中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计算机水平较差,而另有一些学生,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之前,就广泛深入接触到了计算机,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较高。因此,从整体上而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是很大的。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通过传统手段进行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同样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统一的计算机学习目标和任务,这种过于一致性的计算机教学是不尊重学生差异的教育,自然,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异性的忽视也是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

2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2.1加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

要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师资力量建设是关键。高职院校计算机师资力量不足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作为学校领导要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的师资力量做认真分析,缺乏优秀的人才,就要积极引进或者是培养计算机优秀教师,缺乏硬件计算机教学的建设,就要投入资金进行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学校要针对自身实践情况,有计划地分步骤地对师资力量进行建设。进行师资力量建设,要做好两个工作:第一,要重视对计算机教学设施的完善,对机房设施进行完善,为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提供支持。第二,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学校提高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一方面需要引进人才,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本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活动,要引导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

2.2加强教学内容的建设

高职计算机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是与时代相脱节的,作为计算机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客观存在,要能够以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建设,积极地把社会需要的新内容和计算机新技术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教师要积极应用互联网等具有信息传播优势的媒体扩充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只有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建设,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层次性,才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促进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发展。

2.3丰富教学方法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要能够根据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这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工具使用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计算机授课,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注意力,在教学方式应用上,教师可以用情景教学法,以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方式,以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学校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采用产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丰富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教学的质量。

篇9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3

1 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特点

1.1 新生入校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因为当前全国范围内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发展并不均衡,部分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接收的计算机知识不够系统、专业,导致新生在入校时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后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职学生的这种计算机水平差异表现的更加明显。普遍情况时城市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一般都较好,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较差,导致其计算机知识主要体现在网络知识方面,尤其是对聊天工具、计算机基本操作等较为熟悉。而农村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较差,甚至有部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些都给后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 学生的整体计算机素质较差

首先,由于普通高校扩招,中职学生的素质呈现出每况愈下的问题。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不感兴趣,而只是对利用计算机进行游戏、上网聊天有兴趣。同时,随着网络覆盖范围以及网络应用的增加,在给学生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部分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染上了“网瘾”。加之青少年网络犯罪比例不断上升,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给中职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 教师整体知识结构、教学态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吃力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通常是半路出家,计算机专业知识不足。另一方面,部分中职学校对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足,导致教师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师缺乏与外界的交流,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新知识获得学习、新技术的开发等,“吃老本”的方式使得教师工作难以胜任。

1.4 学校管理对计算机教学造成影响

每个中职学校、每个班级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各不相同,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学校在管理过程中不重视计算机教学,而将计算机课程时间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操作;部分学校甚至根本没有设置计算机教研室,没有对全校的计算机教学、教研工作进行统一管理,间接的造成了计算机教师工作不积极、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2 提高中职数学教学应该遵循的几项原则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的照帮其他学校的教学方式,必须将之与中职学校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具体是:

2.1 尊重中职学校技能教学的办学主旨

中职学校的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因此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办学的主要内容,所以计算机教学工作也应该以此作为立足点。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内容和方法进行设计,使得内容与方法更具有针对性。其中,部分智能化层次较高的技能专业尤其要做好计算机教学工作。对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可以从几个阶段进行:基础计算机知识――实用性计算机知识――发展型计算机知识。其中的实用性计算机知识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立足于学生将来就业的大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清晰定位,彻底解决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2 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发展创新教学精神

计算机教学的方法与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根据计算机水平以及计算机应用层次而发生对应的变化。在新时期的教学热潮中,教学改革是我国教学体系改革的集中点。但是,其关注的主要是普通教育,虽然国家也向公众表明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这并没有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的偏见。当前,计算机教学改革公众正改变着中职计算机传统教学,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部分新的教学设施和方法被引进,人们对计算机的认识不再只是科幻、神秘、呆板,计算机课程也可以变得非常可亲近。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面临这人力基础、环境基础差的问题,更应该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

3 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水平的策略

3.1 提高学校师资水平

因为计算机与其他的基础类科目和技能课程不同,教师需要及时的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新。否则将会导致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另外,教师还应该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将教学放在首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转变教学观念,使得其适应新时期中职教学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好学生的“向导与顾问”角色,同时做好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工作,当好“教练员与训练员”的角色;其次,学校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要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得较适合在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跟上计算机知识的发展步伐。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分类、分层的方式进行培训,通过分批次的方法进行教师培训;再次,利用培训、进修、企业实践等机会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让中职学校“留得住人”。

3.2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决定于所建立的教学培养目标。而中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额为诸侯,所以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计算机知识,而且还要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还要将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思想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架构于这种思想基础之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只适合内部建构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而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当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输入者。这使得计算机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由外而内”注入方式变成了“由内而外”的自主吸收,使得教学效果明显增加。

例如,在Word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较适合可以将教学任务设定为“报刊设计操作”、“毕业生自荐表的制作”两个方面。由于这两个话题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而且两个内容都涵盖了Word中的文字设置、段落设置、表格制作、图文混编等知识点。这种方式不但使得学生有兴趣接受任务,而且能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而且使得学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3 合理改革考核机制

在传统的考核工作中,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书本为主,而且通常也是以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为“纲”,甚至考题直接就是教师平时的课堂练习题。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在考前进行突击,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达到过关的目的,而且还容易得到高分。但是,这样并不能完全证明学生掌握了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新时期,中职院校的计算机考核除了要对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考核之外,还应该对计算机实际操作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同时考核学生遇到新问题时的实际应变能力。另外,在考核过程中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利用网络来与其他专家、学习者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将考核试卷等上传到网络,进行在线考核,以达到多样化考核的目的。

4 结语

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中职院校的具体情况设定对应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和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彩平.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教学模式[J].新课程(教师版),2010,12:56-59.

[2]金希萍.新时期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之我见[J].大陆桥视野,2010,15:224-225.

[3]宋丽红.新时期中职计算机课堂改革初探[J].职业,2011,6:99.

篇10

 

一、计算机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在我国计算机的应用时间比较短,对计算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较差,从师资力量的角度来讲实力也比较弱,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另外对相关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选取不够合理。

 

1.从教学角度出发的相关问题探讨。

 

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崛起,相关部门进行了很多的调整,例如进行了大规模计算机教师培养计划,在中学计算机教师学历上没有很高很严格的要求,一般为大专学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实行的教学路线较为传统,基本是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讲解之后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心中基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无限的进行重复和循环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是从内心讨厌计算机学习。

 

2.从教人员科研经验不足。

 

教学归根结底并不只是简单的只是传授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

 

的更新和发展,对于中学计算机教学而言,一味地进行原有的知识传授将会使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停滞不前,许多计算机的应用是不断发现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相关的思维意识,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将自身所掌握的有限的计算机知识教给自己的学生,没有真正领悟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核心。科研是将计算机教学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从中发现相关问题,将问题不断的完善,并将此过程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进行实际交流。计算机领域发展迟缓的大部分原因便是相关教师的教学更新意识不强,被禁锢的传统教师思想所束缚,导致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社会相关的全新应用脱节。

 

二、合理开展计算机教学的相关方案

 

1.组织相关从教人员进行课后培训。

 

现存的中学计算机教师培训选择多数为一些高学历的在职教育,其中包括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等,虽然说高等学历提高了教师的综合实力,但是不可逃避的事实就存在这里,中学计算机教学与这些在职培训显得有些高低不平,雄厚的师资力量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用。对于此现象相关部门应组织中学计算机教学人员进行职后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中学计算机教育过程的教育方式方法,让教师与学生拥有共同的话题,将一系列教学活动引进课堂,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感兴趣。

 

2.计算机教材选取。

 

教材是教学工具的基本所在,好的计算机教材应实现全面的知识普及,随着外界信息

 

的不断更新来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教材对于教师来讲是课程讲解的主要范围,一部好的教材会使教师的教学非常的顺利,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却更加的关键,课堂永远是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获取标准的,全面系统的教材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优秀导师。因此教材选择是一件需要相关人员仔细斟酌的一部分,在系统、全面的基础上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2.计算机教学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定位是有效的辅助工具,他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

 

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精准程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相关学科引入其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其它课程的处理和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根本所在就是掌握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技巧,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计算机对相关课程进行学习便是模仿性的练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结合,例如计算机Word与文字处理相结合,还有相关立体图的绘制等等。

 

3.计算机教学的及时更新。

 

计算机软件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它的更新换代频率极高,这也使得计算机教学具有很

 

大的困难。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计算机学科一定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结合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动态,不能一味的进行原始知识讲解,不懂得使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教学成果就不会明显,我国计算机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教师应具有非常丰富的相关教学经验,并组建相应课程更新的科研小组,定期的进行教材整改,在教学整改过程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目的便是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计算机学科的特性所在,要学会适应计算机的更新速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进行计算机更新教学探讨,以便于更加灵活的掌握以及运用计算机。

 

结论:计算机将是时代的主流工具,每个人都需要灵活掌握的一项技术。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讲,如果想更好的在未来社会取得更加优秀的发展,计算机学习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任务也变得十分艰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但是教师除此以外的任务便是要面向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科学探究,以便于形成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