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06 17:5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运维管理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MES;运维管理
【中图分类号】 TE6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99-01
中国石油MES系统自2004年启动以来,目前已经先后完成了大连石化试点、第一批推广4家单位以及第二批推广7家单位的实施应用。2008年,MES二期工程项目(扩展项目)启动,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截止2010年底,26家系统全部建成上线,圆满完成了各项实施目标和任务。中国石油MES系统是一个面向炼化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需要24小时平稳、安全、高效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管理和指挥工作。随着中国石油MES系统的不断建设,系统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所以系统上线运行后的运行维护成为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1 人员管理
在系统运维管理工作中,只有有了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才能把MES系统建好、管好、用好,因此,把运维技术队伍的建设放在运维工作的第一位。中国石油MES系统运维人员的选拔面向系统建设队伍,全面参加项目详细设计、系统配置、上线前的功能、性能和试运行维护等,使他们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得到更新和提升。采用集中模式下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合理调配资源,下设综合组、系统组、应用组和专家组,每个小组根据技术关联性划分系统运维岗位职责,全面细致的定义每个岗位的运维内容。
2 制度和流程管理
中国石油MES运维采用三级运维体制,即地区公司运维、MES技术支持中心、外部专家支持。系统运维采用分层处理原则,不全部集中到技术支持中心处理,充分发挥基层熟悉操作、业务流程变化的优势,实现在地区公司、技术支持中心、外部专家支持按一定权限三级解决,科学划分岗位职责,明细化运维内容。在流程的执行方面,制定高效的运维流程, 如系统日常运维操作流程、系统权限管理办法、系统故障应急流程等。通过热线电话、远程协助、现场支持三种方式对地区公司MES系统进行技术支持,保障系统安全、平稳运行。运维专家团队利用运维管理平台,对MES系统进行监控和日常运维,并不断完善专家知识库,为企业用户提供在线支持和技术交流,支撑和服务企业日常运作、提升系统的应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成为一套高效的生产管理系统。
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实施细则,将各种运维活动按照流程的方式加以组织,使各岗位人员在制度的规范下协同操作,有效解决各类运维问题,实现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问题提交与反馈等各个方面,全部实现具体化、程序化、流程化,做到“责任到人、有章可循”。运行维护管理细则可分为:运行维护组织、运维计划、运维流程、运行管理、维护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备份管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运行维护考核。
3 运维技术
这几年随着MES系统的广泛和深入应用,系统越来越复杂,服务器、应用模块、用户数量等成倍增加,如果还像过去一样仅靠人工来监控,越来越不能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因此,系统运行监控技术需要应用到运维中。
通过建设网络信息平台,为企业用户提供在线帮助和技术支持,通过不断完善专家知识库,为用户提供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提供7×24小时运维支持。
运行监控系统对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运行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和事后分析,并提供报警手段,不仅可以对系统出现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并辅助快速定位故障点,而且还可以根据监控日志提供的线索,来检查系统的健康状况,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监控主要包括:服务器运行状态监控、网络监控、数据库监控,应用系统监控,实时数据接口状态监控、生产运行信息平台监控等。通过借助运行监控系统,使运维人员及时发现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了运维的相应速度,为快速恢复系统应用赢得了时间,加强了运维工作的时效性。
4 系统运行考核
中国石油MES系统运行建立了完整的考核管理制度,制定了一套比较详细的考核标准。细分了考核指标,通过提取关键指标实现系统的自动考核,根据每月的考核信息和监控情况,形成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的报告,对于考核中出现的问题,抓紧落实和整改,促进系统的应用。
5 结论
针对中国石油MES系统数量多、应用范围广、部署分散等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运维管理办法、建立运维管理体系、制定运维流程,加强了对系统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提高了运维速率,通过系统的自动考核,督促和加深了系统的应用效果,为全面掌握和了解运维状况,进一步做好MES系统的运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春红,陈龙.运维支撑体系的规划研究[J].电信技术, 2005,(1)
[2] 张永梅.基于IT服务流程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运维[J].电力信息化,2010(9):54-56
[3] 叶云.电信运维管理技术手段发展分析[J] .现代电信科技,2003(9):18-21
[4] 彭晓辉.利用运维服务优化调度系统进行运维精细化管理[J].电信技术,2007,(1):26-29
[5] 宫钦,吕雪峰.|基于工作流的网络运维流程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J].通信世界,2004(35):37-38
[6] 傅贵,胡少鹏,周敏,吴毅能.如何实施基于ITIL的IT运维服务管理[J].广东科技,2007(5):49-50
篇2
关键词:营运车辆;二级维护检测;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指不将整部车进行解体和拆卸,对汽车进行检查和测试,最后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从而查明汽车发生故障的原因和部位的技术。包括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和汽车故障检测技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极其迅速,汽车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为了保障营运性车辆的安全使用,需要检测人员能够对汽车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诊断。
一、汽车检测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汽车检测技术,即在汽车出厂使用与维护维修过程后,对其技术的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综合技术,它通常是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早期的汽车检测技术主要通过专业的检测人员来发现并有针对性的对汽车故障进行检测,而在如今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普及的形势下,汽车检测技术也逐渐发展为通过运用各种先进智能的仪器设备来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使整个检测过程更加安全、迅速且可靠。
汽车检测技能在对汽车不解体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环保检测,从而为建立安全与环境污染监控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能确保汽车具备符合要求的外观,还能保证其具备较好的综合性能和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排放性能,保证其在安全高效与低污染前提下运行。综合性能检测通常是指建立在汽车不解体前提下,为保证车辆的技术状况与工作能力而对车辆实行的质量监督,以保证车辆具备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汽车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
1、安全性检测
对汽车安全性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制动程序、侧滑、转向和照灯四方面。制动力检测程序是运用汽车制动试验台,通过电脑来确定汽车进入制动试验台后来采集汽车左右车轮的最大制动力,进而将采集到的数据交于电脑来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车辆制动是否合格。侧滑则是将车辆以3-5km/h的速度垂直侧滑板驶向侧滑试验台,使前轮平稳通过滑动板,在前轮完全通过滑动板后从指示装置上观察侧滑方向,并读取最大侧滑量。做转向检测则能够确认转向是否存在沉重故障。对前照灯的检测,通常运用前照灯检验仪来对车辆前右灯和前左灯进行发光强度与光速照射方向的检测,前照灯检测仪能够分别测量车辆前照灯的左右远、近光束的水平及垂直照射方位偏移值。
2、动力性检测
动力性检测主要是对汽车整体性能的检测。(1)车速的检测程序,在检测台上进行运动,将汽车的速度加到最大,然后立即松开制动器,踩下加速踏板让驱动轮带动滚筒平稳的向前运转,然后根据获得的数据分析获得关于汽车车速的最终结论。(2)加速度以及发动机功率的检测,发动机的功率受到了燃料、油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在检测中重视这些影响因素,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3)点火系统的检测,在进行点火系统检测的时候要使用万用表,逐点对接,找出整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检测顺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按照检测人员的习惯进行,重点在于一定要重视高低压线路的检测,保证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状况。
3、环保性检测
汽车是一种会影响到环境的交通工具,所以一定要注意环保性方面的检测。检测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噪音部分,需要通过不同的噪音等级对汽车进行噪音等级检测,保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噪音污染;另一部分是尾气排放,尾气排放是汽车污染环境的重要因素,一定要检测好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污染物,并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减少汽车在运行中产生的尾气污染。
二、信息技术在汽车检测中的应用
1、仪表与通信方面
电子计时与定时、电子测速与油耗指示、电子温度控制与调节、电子车速里程表、电子转速表、里程测算与燃料消耗提示、汽车运行在线报警(诸如:灯丝切断,排气温度,水面,液面,未关门,未系安全带等)、多功能电子图示综合屏幕显示仪表盘、车载通信装置(多路信息传输、光纤通信传输)、电子导航(诸如: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屏幕显示街道图及交通阻塞状况图)等。
2、远程网络技术
汽车二级维护检测已不仅仅是一个安全控制环节。通过二级维护检测,在控制车辆行车安全性能的同时,还希望控制车辆的行驶守法、排放控制、盗抢等与社会安全相关的多个方面,这时就需要用到远程联网技术。
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部门通常分布于广袤的区域,为了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必须使用远程联网技术。远程联网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阶段:从电话线联网、ISDN、ADSL到现今已经普及的光纤通信,经历了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光纤以其高速、高稳定性、电气隔离、廉价已成为远程联网的首选通信传输介质。
早期的远程联网常使用点对点连接技术,这种技术的高成本是无法回避的。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部门不得不以较大的代价换来其远程联网的优越性。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虚拟专线以经可以完全实现点对点连接专线的所有功能,而其成本代价却可以大幅度降低。
篇3
【关键词】公路 运输经济 信息化管理 应用
公路运输属于交通运输关键的构成部分,在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加快公路运输和现代信息技术二者结合的速度,能够对于公路运输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进而加快总体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对于公共交通事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十分有利。因此,下面将进一步阐述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实践。
一、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及作用
目前信息化时代,物流和信息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物流业正是因为将信息技术当作支持,才可以给使用者提供高效安全的运输服务,并且还可以减少运送的成本,所以说,想要发展现代物流必须要采取信息化管理模式。
信息化管理属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我国持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改革,既要求健全的基础设施,同时还要将各种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交通信息资源不只包含运输生产流程信息,同时还包含部门之间信息的互换,所以,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是成功建立整体交通运输系统的必然选择。
促进信息化建设速度,可以加快资源节约型运输行业发展的速度,实际上指的是物流信息化可以有效减少运输汽车空驶机率,加快周转的效率,减少能量方面的消耗。利用互联网不停车系统,可以减缓交通运输堵塞情况,从根本上提升交通基本设施的使用率。所以说,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的前提条件。
信息技术借助强大的信息储存功能以及快速的网络运行速度,能够短时间内,汇总整个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给公路\输公司运行过程中提供需要的准确信息,有利于随时改进自身的战略。信息化管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可以让用户对于信息更加了解,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打下了良好的客户基础信息化系统能够将公路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信息汇总,进而有效的规避风险。
二、信息化管理流程
实际上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每个行业工作的全部流程实施更加高效的管理,将工业化和信息化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公路运输经济当中的信息化管理打破了以往的管理模式,通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一系列的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管理公路运输的全部流程。
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重点包含下列几个方面:在顾客成功下单的那一刻,就要对于顾客个人资料以及详细的要求实施系统的登记,将其录入到信息系统当中,之后生成相应的信息条。在收到货物的时候,必须要认真的核对收到的货物,通过检查,不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下,才可以包装扫码,方便登记。在调度车辆的时候,必须要针对运输距离和货物的尺寸,合理选择车辆,保证汽车的安全程度。在送货完成之后,应该及时的整理顾客的信息,将其存入档案,一旦发现投诉,可以短时间内找到相应的信息档案,对于每个流程实施检查核对,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防止相同的事件再次发生。
三、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应用策略
(一)基础环节:建立关联式信息管理网络
在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网络建设属于十分关键也是基础的环节,缺少信息化的管理网络,那么公路运输经济不可以称作是信息化管理。虽然大部分的公路运输公司均成功建立公路运行的信息管理网络,但是绝大多数信息管理网络都仅仅限制在公司内部信息方面的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有关的别的行业外部信息,几乎没有录入到信息网络当中,交通运输行业在建立信息管理网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于有关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使用关联式的信息管理网络当作建立的根本目标,给公路运输行业制定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依据,让公路运输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市场经济提出的要求。
(二)核心环节:加大建设用户服务体系的力度
用户群属于公路运输发展的关键因素,公路运输行业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必须要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当作中心向导,建立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交通运输企业要让用户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针对用户的具体要求去开展工作,这样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的投资,进而增加公路运输行业经济方面的收益。所以,建立用户服务系统变成了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例如,在用户服务系统当中,能够依照用户需要设计专门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在这个界面当中,通过操作,找到自己的货物档案以及需求等信息,进而获得更加系统,且人性化的服务,对于公路运输进行选择,这种软服务在根本上增加了公路运输经济方面的收益,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优化环节:设计信息管理评价体系
针对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应用无法一下子做到完美,不存在任何缺点和问题。所以,要求建立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评价体系,针对行业发展的每个时期实施客观的评价以及信息反馈。经过评价之后可以快速的找到总体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缺陷,可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策略纠正这些问题。信息化管理评价体系,必须要具备分析行业具体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情况的功能,促使信息化管理能够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直接挂钩,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确保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长时间稳定快速的发展,进而通过信息化管理,提升运输公司经济方面的收益,不断强化公司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应用实践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公路运输行业当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运输成本,有效规避风险,给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而增加经济方面的收益。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公路运输信息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加快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姜博.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测评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
随着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传统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方式逐渐不再适应当前的形势,因而要从机电设备的种类入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运维管理方式,构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系统,迎合时代要求,提高机电设备管理的服务性。
1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的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带动机电设备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管理。因而在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要求实现以下三点发展。
1.1系统化管理
机电设备要求进行数据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信息数据的主要载体,同时网络能够提高数据分析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因而机电设备的管理依托于网络的顺畅运行,通过网络技术能够统筹兼顾各项数据信息,最终达到系统化管理的目的。
1.2标准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运维管理要求对整个组织机构的运行进行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涵盖的所有内容,日常管理和拓展业务进行运维。机电设备的运维管理作为运维管理行业的一个分支,同样要求对越来越复杂的交通环境、功能操作越来越复杂的机电系统、机电设备相关的维护人员等进行系统化管理。
1.3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在社会分工逐渐精确、服务对象逐渐精确的发展趋势下衍生的管理方式。机电设备在科学管理方式的引导下,必须要经历精细化的管理。在现代管理方式的要求指导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要求进行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实现管理的层层递进,将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达到机电设备管理对推动交通顺畅的积极作用[1]。
2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新形势下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实现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但同时,高速公路和机电设备所存在的主观因素也在推动着机电设备运维的精细化管理。2.1机电设备种类繁多而资产管理混乱高速公路中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证明其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涉及到大量的资产管理内容,如资产的存在状态管理、资产的购买报废状态等。同时高速公路还存在着多个虚拟仓库。当前机电设备多而杂,但管理人员和管理方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致使整体出现无序性和无效性[2]。
2.2维护单位对机电设备维护的忽视
高速公路的运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运营单位的自维;二是专门运维单位进行承包。承包的运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缺陷,在于无法对机电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质量进行跟踪监控。这主要是由于承包的运维单位是出于经济考虑进行运维管理工作的,因而对相关的质量标准的重视度不够,报告具有随意性。而对于承包方式下的运营单位而言,因为无法掌握到最新的数据信息,所以无法采取比较分析,无法为决策提供参考。
2.3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滞后
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因而要求全面掌握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提前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而现实中的机电设备使用巡检监督的方式是靠人工定期巡检,具有时效性差、巡检不全面等缺陷,而导致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监控系统等机电系统在遇到故障时,停止运营时间长[3]。
3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式
根据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研究可知,实现运维精细化管理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和对策,展开实践活动,从而证明方法的可行性。目前,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
3.1实现机电设备专业咨询小组,提供集体决策
实现机电设备运维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成立专业的咨询小组,发挥个人的力量,收集把握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发展现状,为机电设备运维提供数据基础,同时在机电设备运维进行项目成本运算、工程任务分析和机电项目库管理等工作时,专业小组能够发挥集体才智,进行查缺补漏与科学决策。3.2执行机电设备仓库化管理,规范使用行为由于机电设备种类繁多,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容易制造更多的问题,从而增加管理的难度。因而要求对机电设备进行仓库化管理,将全处的运维项目实行三级入库管理,同时三级管理方式中分别对不同的项目负责,项目入库程序清晰明了,相关资料齐全,从而实现资金的动态管理。
3.3定时展开机电工作会议,落实各项工作
机电工作会议主要参与人员有机电管理人员、运维专业咨询工作人员、运维承包商和机电设备商。主要是通过总结在场各个代表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掌握最新的行业消息,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细致的部署。这种形式对于工作内容公开化、工作内容细致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还有利于监督管理。使全处机电运维精细化管理程度得到提高[5]。
3.4进行管理业务培训,加强科技力量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包含4个系统,这4大系统中依托于众多的现代科学技术,如电子信息、计算机存储和传输等,体现了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而加强科学技术同样成为运维精细化管理的保障。因而最重要的方式在于加强人的科技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具有精确化业务技能的队伍,通过不同渠道进行科学学习和交流,实现对运维人才的培养。
3.5完善信息管理制度,建立资料库和档案室
实现精细化管理要求对各个时期各个机电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掌握,提供给下一阶段的运维管理一个真实的工作状态反应。所以可以通过完善信息管理制度,提高各运维人员对信息管理的主动性和科学性,同时要求实现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同现代信息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
4结语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是由当前机电种类繁多、机电监督滞后、承包维护不重视所决定的。而真正实现高速公路机电运维精细化管理在于集体的力量,机电入库的规范性在于各项工作的落实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信息收集的全面等。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精细化管理质量,因而从实践中加以证实和优化创新[6]。
作者:薛志伟 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廊坊北三县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唐红斌.基于ITIL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G].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北京:中国智能交通协会,2012.
[2]张明月,韩彬.高速公路联网机电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研究与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10):331-335.
[3]余振耀.论广东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机电运维管理系统[J].广东科技,2013(14):137-138.
[4],许伟强,王永春.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费用的精细化管理思路探讨[J].科技资讯,2015(17):130.
篇5
1、在教育事业单位中实施集中核算所具有的优势
1.1、有利于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降低单位在运行时的成本
在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使得在工作之中各项报账性的工作都采用了会计电算化的有关系统来进行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使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之中解脱了出来,不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还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进行了保障。在结算工作中,就能对名单上的资金结算工作直接做转账形式的处理,也就不必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有关手续的费用开支,还能提高单位对资金的利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对单位的管理成本进行了控制。
1.2、使财务监督工作和单位资金流动过程变得透明
在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单位之中的每项支出都是由相关核心中心在经过审核之后才得以支付,这就使得能够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改正,使单位的财务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准确和更具合理性、真实性。为各单位和有关财务部门准确地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从而为单位的资金流动情况提供相关的数据依据。另外,也能保证单位能对预算的过程进行严格执行,使得其支出具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顺序性,真正做到执行有力度、预算有依据。
1.3、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能使得在教育事业单位中的各项资金都能在唯一的账户上进行集中,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相关财政部门对教育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管理的力度,还能使资金在最大程度上进行流动。在未实施此核算制度之前,在一些教育事业单位中,经常会出现多头开户和重复性开户的状况,使得部门对资金的管理过于分散,甚至还会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金的使用率。现在,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正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很好地解决,提高了对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率。
2、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之后,如何加强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在教育单位中实施会计集中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之后,使得财务的核算工作的管理中心进行了变化,对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也在向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转变。使得现在的财务管理机制包括有财务的全面管理以及单位性的经济活动管理,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教育事业单位的财产管理、年度预算收支情况、财务管理等机制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其具有的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对资金的管理权力却在向核算中心进行转移,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2.1、健全对会计核算中心的内部管理制度
在依照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有关规程之后,要在会计核算中心的业务运作过程中,建立起严格的控制制度,对相应会计人员的分工进行明确,将资金会计和财务核算的工作进行了工作上的分离,从而提高专业化的会计核算水平,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平稳地运行。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使得对教育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进行完善和考评,对核算工作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保证其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2.2、积极进行沟通,加强与各单位间的管理
在实施会计核算工作之后,要经常与各单位之间进行及时沟通,从而对一些政策性的法规进行理解,对各单位间的相关业务情况进行不断了解。另外,要对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加强,进而为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相应的基础。于此同时,教育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都是进行全额性质的拨款,而且,相关的财政部门对教育事业单位的拨款都是具有特殊用途的。例如对业务的经费、对人员的经费等等。因此,在对教育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时,要严格按照专款专用的有关原则,不能对资金进行随意挪用,防止对教育事业单位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在对教育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行核对之后,要对单位的用款额度进行严格控制,并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工作在事前就做好控制。
2.3、加强对资金的支出监督管理力度
在教育事业单位中实施会计核算制之后,能对各部门间的资金预算工作做好事前上的控制,使得会计中心在对有关单位发出的预算申请之后,再确定其申请是否能进行支付、应该如何支付,最后再向银行通知,进行付款操作。会计中心在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进行转变的过程中,要在根本上扭转核算机构的单纯扭转管理的理念,使得其在源头上对预算工作进行了管理。
篇6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3)03_0254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3.03.36脑卒中后期的康复患者中约有42%由于疾病原因诸如意识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需持续或长期借助胃管进行鼻饲饮食治疗[1]。脑卒中中后期的康复患者需每日外出行高压氧或康复治疗,由于搬运时胃管牵拉或患者意识障碍及康复时未适当固定肢体等原因,导致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胃管拔除,即非计划胃管拔除。非计划拔管虽不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但是反复插管易对患者鼻腔、食管、胃粘膜造成刺激或损伤,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一定的经济负担。我们对行高压氧和(或)康复而留置胃管的脑卒中康复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更注重过程环节质量控制[2],大大降低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以及胃管重插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行胃管留置外出进行高压氧、康复并进行CQI管理的脑卒中康复患者,列为实施后组,共308例,男201例,女107例,年龄41~86(62.61±9.92)岁。将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我院留置胃管外出行高压氧、康复的脑卒中康复患者列为实施前组,共251例,男156例,女95例,年龄42~83(61.36±7.91)岁。两组病例在外出转运期间均有护士陪送。两组年龄、性别、意识、ADL能力及陪送护士素质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有可比性。
1.2方法:由护士长和责任组长负责,全科护理人员参与,分析实施前组转运途中非计划胃管拔除的原因,制定和实施阻止脑卒中康复患者转运期间非计划胃管拔除的质量改进流程,如做好康复病人的胃管留置宣教、自制防护手套有效约束活动肢体、建立与辅助科室的管道留置交接班制度等。明确目标和分工,负责人关注实施情况,每月组织小组讨论,修正流程,分阶段进行效果评价,总结经验。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版分析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CQI实施前组发生非计划性胃管拔除13例,其中清醒患者8例,(清醒患者中单纯因饮水呛咳而留置胃管7例),转运途中发生拔管10例,在康复室和高压氧室治疗期间发生拔管3例。其中患者自行拔管8例,搬移平车或轮椅由于牵拉意外拔管2例,因鼻翼油脂太多、布胶粘合不固意外拔管2例,剧烈咳嗽、喷嚏导致胃管滑脱1例,重新置管率84.6%。通过该质量改进流程的实施,实施后组发生非计划性胃管拔除4例,其中在康复室治疗期间发生拔管1例(为边上其他病人家属不小心予以拔除);而清醒患者3例,无1例因鼻翼油脂太多、布胶粘合不牢或剧烈咳嗽、喷嚏导致胃管滑脱等情况,见表1。
发生率实施前组25113(5.17)10(3.98)3(11.95)实施后组3084(1.30)*3(0.97)*1(0.32)注:与实施前组比较*P
3讨论
3.1对CQI实施前组非计划胃管拔除原因进行分析:
3.1.1患者因素:患者意识障碍、躁动不安、不合作;清醒患者对胃管持续留置不易耐受,对疾病好转缺乏信心,尤其是能够经口进食,但因饮水呛咳,必须继续留置胃管进水、进药的清醒患者;出汗、剧烈咳嗽、知识缺乏、年龄因素等亦是重要原因。
3.1.2胃管管理方面的因素:常规胃管固定法[3]由于咳嗽、打喷嚏极易导致胃管自行松脱;胶布被患者的汗液、分泌物污染失去黏性,引起固定不牢导致胃管自行滑脱;为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时不增加经济负担,患者的主要营养支持是以鼻饲相对较稠厚的匀浆食物为主,所以,留置的胃管管径相对为大,患者的舒适度会更加降低。
3.1.3医护方面的因素:医护人员未能及时评估病情,没有充分认识到意外拔管的危险性;护理措施上有缺陷,如对躁动患者搬运时约束不到位,固定带不合适或太松;鼻翼上的固定胶布没有及时更换,导致粘合不牢;对重点患者未进行交班,相关治疗室医护人员未重视非计划拔管。搬移患者至轮椅、平车前未妥善固定好胃管,易导致牵拉使胃管拔出;转运途中医护人员会因先顾及周围的环境安全,而忽略患者的鼻胃管在位性。
3.2制定及实施质量改进措施:
3.2.1做好健康宣教:针对持续留置胃管的患者有心情压抑、悲观等心理特征,护理组制订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措施,由护理组长和责任护士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强调意外拔管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反应[4]。充分说明留置胃管的目的和意义,搬运时注意防止牵拉以及对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的防范,使其主动配合。另外,患者在外出治疗前,护士要经常给予患者精神支持,做好心理护理,以实例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3.2.2制定留置胃管患者的搬运流程:转运前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度,妥善固定好胃管,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防止将胃管拉出;在转运途中要及时观察胃管的位置、胶布固定及胃管通畅情况,并及时发现、阻止患者的拔管行为。
3.2.3妥善固定胃管:常规胃管固定法易导致胃管自行松脱。我们科室统一采用一条长8cm、宽2cm的医用胶布1块,纵行在布胶的中间剪到一半,先将未剪的一半固定在患者的鼻翼部,再将剪开的两边布胶在靠近鼻孔处分别左右缠绕胃管2~3周。固定后,用适当的力度按摩鼻翼上的胶布数秒钟,使鼻翼与布胶的粘合性增加。掌握胃管留置的观察技巧,对留置胃管的患者建立合理的护理流程,每天清洁鼻腔2次,更换胶布1次。胶布潮湿时及时更换,随时保持胃管清洁明亮,避免食物滞留。了解患者有无拔管倾向。
3.2.4使用自制式的防护手套及时有效约束活动肢体:为了防止患者因肢体约束,以头颅靠近活动肢体而拔除胃管,同时保证患者的手掌为功能位,我科用一只肉色的普通弹力袜,置入一块较手掌略大的硬纸板,将患者手掌朝向硬纸板整个套入弹力袜,使患者的手指头可以向内活动,但又不会行拔管的相对的精细动作。对肢体肌力不佳的患者,也可在手心置一大小适中的软垫,避免手指过多活动。
3.2.5建立和完善与辅助科室的交接班制度:在护送康复患者到高压氧或康复治疗室时,与相关治疗室的医护人员交接患者在病房的情况:病情动态、心理情况、配合胃管留置的顺从性等,同时建立康复患者交接单,切实填写患者各种管道情况。
3.2.6加强质量控制培训:包括护士对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认知,患者情况的评估技巧,以及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的相关护理对策的培训。把康复患者转运途中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管理纳入质控范围,要求当班及时填写意外拔管事件报告,每月邀请相关治疗室医护人员一起召开质量控制总结会,使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CQI可降低脑卒中康复患者转运途中非计划胃管拔除,同时可提升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评估能力、沟通技巧及有效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维护患者的安全[5]。持续培训评估技巧、固定技巧、沟通技巧、非计划性拔管后的应急处理,及时总结经验以确保CQI的有效实施,使每一个质量环节能持续的改进,有助于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
参考文献
[1]荣江波,范国锋.脑卒中患者鼻胃管脱落原因分析与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6):515-516.
[2]俞继芳,邱贤云,李章平.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7):601.
[3]李小寒,尚小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0.
[4]步惠琴,王黎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防止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与康复,2007,6(2):133-135.
篇7
在客户的选择上,李晓芸介绍说,“净资产达到100万美金的客户并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在中国,我们更想接触家庭型客户。比如,这个家庭到了第二代传承时,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一些长期规划。国外家族办公室客户的门槛是5000万美金,中国有各种限制,不过我们还是想远离(客户净资产)100万美金的最低要求。100万(的客户)交给大零售的客户经理,我们团队资源比较有限,要向私人银行的金字塔尖发展。”
在业务上,私人银行的项目包罗万象。
法兴私人银行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合作叫“家族办公室”。“它比传统私人银行的门槛要高,在欧洲,我们面对很多皇室和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正面临传承的问题。这在中国也有现实意义,如何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帮助他们把财富延续下去。”
“我们曾推出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这种产品投资标的为固定收益类市场,包括: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AA+级企业债、A—1及以上短期信用评级的企业短期融资券、债券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货币市场产品等。”
从法兴私人银行在全球业务看,可谓包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有委托理财、财务咨询、外汇买卖、税收等;还可进一步提供旅游、信息、交通和娱乐等全方位公共服务。“这些项目如果能在中国被放行,将完全能疏通中国富豪的投资渠道。”
“很多客户第一次见面就会问,你们现在有什么样的产品。其实私人银行的服务单纯说产品就会显得有些短视,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对于客户的全方位服务。”李晓芸说,在国外,一个酒庄老板的第五代酒庄经营者唯一的诉求就是将酒庄经营下去,多余的钱就会交给私人银行做信托或者基金。
与刚刚起步的中资银行相比,拥有丰富长久经验的外资私人银行底气十足。
篇8
在ITIL 3.0和ISO 20000相继,ITIL、ITSM、BSM逐渐升温的势头中,IT运维管理是否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它将如何继续保守在市场上的一席之地?
随着ITIL 3.0和ISO 20000的,IT服务管理(ITSM)、业务服务管理(BSM)升温的势头有增无减。然而,对于大多数还处于IT运维管理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CIO更关注的还是那些运维管理系统能使企业自身的业务和应用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运维管理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那么,面对新形势,IT运维管理该如何站稳自己的脚跟?
运维管理的拿来主义
一般来说,完整的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包括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运维流程管理解决方案以及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等几部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完整的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还应该包括运维管理流程的梳理和规划,运维系统的实施管理(方法论),运维系统建设的回顾和检查以及运维流程的优化。
当然,同样作为IT服务的一种管理方式,运维管理与ITSM、ITIL有着密切的联系。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运维管理专家谭立蓉分析认为,ITIL 3.0和ISO 20000标准的,对IT运维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ITIL 3.0更加强调IT服务与企业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强调服务的生命周期管理,这一点对企业IT服务管理的发展是有指导意义的,同时也使得IT管理更加受到企业的重视,最终使ITSM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当然,这一点目前还不是很明显。而ISO 20000标准的,对运维管理的影响则更加明显。从国内的企业来看,特别是对于准备走向国际化的发展较快的大型企业,ISO 20000标准的,使得企业更加重视服务的管理,从而加快了IT服务管理的步伐。
ITSM主要关注企业IT服务管理,而BSM更加专注于企业的业务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发展已经与IT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而IT管理的目标也一定是跟企业的业务发展目标所吻合,才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价值。可以看到,目前很多管理软件企业多年来在ITSM领域摸索后,已经从IT管理向业务服务管理转变。例如,神州泰岳9月推出的新产品中,包括投诉管理和电子运维管理,这两个部分都已经涉及用户的业务管理。运维管理是神州泰岳利用IT服务管理的理念向整个运维领域推广和延伸的一种具体体现。运维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IT设备的服务管理,例如在电信运维领域,所管理的对象已经延伸到对通信设备和业务,而管理所涉及的人员也已经不仅仅是IT设备的管理人员。从这个角度看,运维管理也是BSM。
实践中完善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本身包括设备管理、应用/服务管理、数据/存储/容灾管理、业务管理、目录/内容管理、资源资产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等子系统。IT系统运行维护业务也是围绕着技术、人和业务流程三个基本元素展开的,这三个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共同决定业务运作的成效。对于IT运行维护业务来说,业务目标保证IT系统正常、可靠、高效、安全运行,为业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技术指各种管理监控系统,人员指IT支持部门各级员工,流程指IT运行维护的各种业务过程,如报警故障处理流程、设备配置修改流程等。
运维工作本身比较繁杂和琐碎,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中,技术提供商首先要充分考虑作为运维人员的工具和助手,系统一定要好用、实用,能够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这就要求企业将这种设计原则体现在产品线中,系统的功能日趋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系统管理,用户可以定制自己日常使用的派发组、派发对象,可以自定义短信提醒功能,如在工单到达或下班前作业计划没有完成时提醒等。在值班中集成了值班平台,值班人员可以在同一页面进行作业计划、工单等方面的处理,为运维人员提供一个集中处理的平台而不需要到各个功能模块中去分别处理。
作业计划是整个运维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维护人员需要通过作业计划的执行对现有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为网络优化和问题处理提供更好的分析数据。因此作业计划内容是非常烦琐、庞杂的,通过模板定制功能规范整个作业计划的制定,使之规范化和简洁化,同时通过细粒度的设定(cell级别),使今后的分析更为方便。同时系统提供自动巡检功能,能够使作业计划中日常的工作能够自动执行,减轻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量。
值班工作是保证整个IT系统持续性运行的必要手段,首先,从值班用户角度出发,为值班的用户建立一个完整的值班平台,值班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顺利完成故障处理、任务处理、公告,执行相关的作业计划等,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于值班日志。
而对于运维系统一般都会出现的延迟问题,较好的办法是采用事前预警和事后督促两种方式来解决。运维系统提供了多种事前预警机制,如工单到达短信提醒、审批提醒、作业计划未完成提醒、排班提醒等,同时给运维人员提供客户化定制提醒功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运维工作能够准确及时地完成。
在出现延迟后,系统提供服务等级协议(SLA)管理规则,通过该规则可以定期不间断地提醒运维人员要及时完成工作,同时可以定义相关规则,当出现延误后系统可以升级问题级别或者通知相关人员。
以中国联通运维管理系统为例,中国联通增值业务部为了适应在增值领域中市场竞争的变化,必须不断加强对增值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并加强总部对各省分业务运行情况的统计和考核。中国联通全国增值业务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同时增值网管系统不能只监控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还要对短信中心、短信网关、语音平台、炫铃、WAP等业务子系统进行监控。通过对各业务子系统的整个处理流程进行监控,全面掌握各业务子系统的运行状况。
因此,整个运维管理系统包括工单管理、总部内部管理、知识库、值班管理、资料管理、局数据制作管理、作业计划管理、系统管理等。
链接:运维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前期,IT运维管理侧重于网络、硬件等设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运行成本、保证系统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地解决等软课题的重要性,即更看重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目前看运维系统更加突出流程化、规范化。
篇9
关键词:供电企业;运维一体化;管理
1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出的背景
1.1 原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电网发展要求
输、变、配电管理模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效率质量和员工队伍和谐稳定。进入“十二五”后,在电网规模飞速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的宏观形势下,供电企业延用多年的营配分离、输配电管理分开、变电运检分离的管理模式模式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电网发展和生产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弊端。
1.2 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三集五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当前三集五大的大背景之下,统筹电力企业人力、技术、装备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实施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已成为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1.3 SG186系统上线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
PMS系统和GIS系统的上线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平台,进一步优化输、变、配电相关业务流程,整合相关性销功能,可实现各类图层的精细展现及设备点的精确定位、控制和拓扑分析、潮流计算、理论线损精确计算、智能巡检定位跟踪、车辆抢修管理等功能,增强对电网设备的资产管理、运行管理和监管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缩短抢修时间,提高服务满意度,更好满足用电客户对电网“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经济运行”的现代化要求,这些都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全面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所谓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是指电力系统中输、变、配电实行专业化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相结合的生产工作组织模式,即整合输、变、配电现场操作、设备巡视、运行类维护及维护类检修业务重组整体。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以强化输、变、配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供电可靠性为主线,以生产精益化为重点,以技术管理创新为支撑,精简规范组织架构,创新生产管理方式,优化调整业务流程,统筹配置生产资源,做强、做精核心输、变、配电运检业务,积极拓展外包检修业务,实现输、变、配电设备运行和检修“双向融合”构建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体系。
3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做法
3.1 建立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型
以高科技为支撑,深入开发和应用SG186系统,建立完整、成熟的电网模型,包括输电、变电、配电设备,提供对输、变、配电一次、二次设备和相关设备附件的统一管理。电网模型的设计支持对物理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对电网功能位置点的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以电网设备管理为核心,同时涵盖生产运行中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台账维护、缺陷管理、两票应用等各项工作。覆盖供电企业各级单位,实现输电、变电、配电等全过程的生产管理业务应用,全面提升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生产指挥提供决策支持。
3.2 人尽其才,实施运维一体化管理
着眼于解决当前管理困境和提升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质量,深入剖析以往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现有人员队伍结构和工作承载力,总结提炼出以提升输、变、配电运维管理质量、作业执行能力和队伍凝聚力为目标的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输、变、配电运维业务及人员的优化整合,进而通过管理模式嬗变提高专业管理质量和队伍凝聚力。抓好专业技术及安全管理,主动适应电网装备技术进步,积极开展前沿知识培训,在各相关专业内部打造一批技术领军人才、培养一批操作技术能手、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战斗力的团队,实现所有输、变、配电运维人员均能在工作中独挡一面,均能正确处置电网异常状况。着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温暖的氛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中青年员工挑大梁,老职工当好参谋、做好助手,上下同欲,形成一个相互关爱、同谋发展、积极向上,具有广泛感染力的专业工作环境。
3.3 加强超前管控,实现检修专业化
全面深化状态检修,建立按电压等级、按输、变、配电设备类型由各专业承担电网设备运维检修任务的生产体系,实现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
抓好设备管理,将原来的抢修处理转变为设备超前管理。加大设备管理力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抢修次数,降低安全风险。通过季度、月度的设备安全隐患排查汇总情况查找设备薄弱环节,按照轻重缓急,根据缺陷、隐患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对由于设备老化、装置性违章等原因引起的暂时无法解决的隐患,纳入年度大修技改储备项目。
3.4 狠抓现场管理,开展输、变、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
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突出对作业现场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和控制,加强监督考核和培训,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提高了计划刚性管理水平。实行标准化作业,工作前要完成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表、作业指导书(卡)的编制,突出作业前期计划和准备,确保了现场作业的有序进行。同时,加强计划的综合平衡管理,提高了临时工作、计划工作变更的审批门槛,杜绝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效控制了非计划停电;提高人员业务素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集安全管理、技术参数、检修工艺等于一体,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同时加强对重要设备的专业巡视和带电检测、在线监测;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尽可能减少现场的检修工作,对部分确需开展的现场工作,做好前期准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确保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到位,严格控制现场作业关键环节,严格进行作业危险点预控。
3.5 开展联合巡检,缩短由“巡”到“检”的周期
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将隐患、缺陷消失在萌芽状态,若有缺陷,不需要停电的缺陷力争第一时间现场直接处理,部分需要停电的缺陷根据其性质分类,紧急缺陷通过电力调控中心调整运行方式,当场办理停电手续进行消缺,普通缺陷结合春秋检计划、大修技改工程等或者办理正常的停电手续进行消缺。根据需要对极端天气、高(中)考保电、节假日保电、迎峰度夏等特殊时期联合巡检计划;相关专业按所辖设备进行联合巡检;对发现的缺陷分类,按照缺陷性质分类进行消缺,最后再组织验收。通过联合巡检,进一步缩减了由 “巡”到“检”的环节和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益,实现了管理环节的简化,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6 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技能培训
加强教育,抓好转岗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输、变、配电相关员工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大局观念。结合岗位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组织员工集中精力学习掌握安全规程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岗位和专业变动的员工,上岗前重新组织《安规》考试,重点抓好工作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三种人”及新入职员工的《安规》考试,确保培训覆盖率100%、考试合格率100%,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准上岗。强化技能培训,规范各专业人员的安全行为,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防止违章作业,防范安全事故。
4 供电企业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效果
4.1 社会效益
过实行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落实、提高了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供电优质服务水平,推行实行输、变、配电一体化运维管理、联合巡检和现场标准化作业,使检修施工按计划完成,确保检修质量,缩短停电时间,延长检修周期,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同时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提高了公司的优质服务水平,在客户中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4.2 经济效益
实现了“1+1+1>3”即与原输、变、配电运维管理相互分离的管理模式相比,新模式实现了输、变、配电设备运维检修、抢修时间最短化、效率最高化、成本的最小化,统筹配置了人力和生产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运维成本,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化,解决了公司生产派车困扰,原本需要派两到三次辆车的任务现在有机会一次性完成,节约了成本,合理利用了资源实现了人、财、物的有效统一,显著提高了用工效率,杜绝了客户不必要停电,缩短了停电检修时间,每年年大约增供电量300万kWh;每年节约用车大约380车次,仅此一项每节约运维成本76000元左右。
4.3 管理效益
推行输、变、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检修”体系建设的各项成果,为状态检修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助于实现输、变、配电专业资源集约化、组织扁平化、业务专业化、管理精益化。实施一体化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积极做到每个环节有人负责,量化、细化、标准化输、变、配电检修各环节,每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化要求操作实现了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有机结合;规范了检修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确保输、变、配电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处于“可控、能控、在控”状态,有力地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彩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03).
篇10
【关键词】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电信集团的长期发展建设目标,其运维管理需要与公司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需要对从事的业务进行更加精细化、信息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运维管理中的核心内容,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文章主要针对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往的主机管理信息系统向网络的分布式系统进行转变,试论述其方案设计的方向。
1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电信集团属于一个大型的企业,其管理的事务多而繁复,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帮助企业管理,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现在多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系统发展即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当前各企业的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处于提高水平阶段,电信集团也不例外。据调查,网络运维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过半的比率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系统的不完善。电信集团作为网络运营商,需要保证IP所承载的安全和稳定,现目前通信企业主要采用的是SSH管理模式、VNC管理模式等,主要对网络的核心内容进行维护。
2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电信集团的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正处于提高水平阶段,因此,系统的不完善会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极大的制约了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发挥其作用。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2.1系统运维管理维护难
电信集团网络系统中所涉及的内容繁复,包含了大量的网络设备、主机终端等,而这些东西又分别支持着集团的各种业务进行活动,进行管理的人员也不尽相同。管理状态的分散化决定了系统运维管理的维护困难,不利于统一化和整体化。
2.2账号共享的安全性
虽然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程序都有唯一的账号密码体系,但是在集团内部,为了方便操作,通常会制定统一的账号密码进行账号共享,对安全性造成极大的威胁。2.3账号流程管理不善电信集团的业务量非常大,用户可通过多种账号登录方式进行访问,但是用户和业务间基本属于短连接方式,有可能造成多重交叉,使账号流程的管理十分混乱。而访问的方式又过于简便和多样,如果在使用某种访问方式时系统不能对其进行甄别,很容易造成漏洞。
2.4缺乏审计
每个业务间的运行和管理应该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审计也应该相互独立。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审计内容欠缺,发生问题时只能追寻到具体发生时间,而具体账户破坏很难追查。此外,不同操作系统所记录的日志内容详细程度不同,容易发生操作失误。
3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基于其所应具备达到功能需求而制定。因此,针对设计方向,对功能需求进行以下三方面分析:
3.1基本管理功能
大型的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建立一套基本的管理功能使其最后反馈于更高层次的运维管理中。基本管理功能包括:网络基础信息管理维护、网络运行信息查询与统计、二维地图信息的网络定位等。这些功能可以对一些配置信息或物理网络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如网络节点位置。此外,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如网络分布的空间区域信息。当具备这些基本功能配置时,系统运维管理维护的困难可以很容易被解决,同时还可以发散其他功能作用。
3.2服务端业务管理
网络运行业务中的资源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①资源需求管理,电信集团属于大型企业,运维管理需要从全局出发,对网络运行资源的需求和运行进行统一的管理。如在计划申报环节时,工程部门提供相关文件并得到责任工程师审核签字后,记录信息系统中。②资源巡查管理,其功能是针对网络及管线状态进行巡查。建立巡检计划后,如若出现问题,要进行事件报告、事件定位和查询、派发巡检任务、增设事件巡查这一整个环节的相关处理程序。③逻辑资源管理,主要包括SDH系统、传输系统、业务平台等一系列的运行资源。在逻辑资源管理中,干线光纤是极为重要的通信资源,并与之前的二维地图功能进行整合,有利于进行网络运维管理。
3.3移动端业务管理
这类管理信息系统指场外操作人员持终端或分站点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资源状态等信息的发送,而用户也会通过这些终端提供分点数据并最终进行网络运行数据整合。这类系统有许多实际操作功能,如对常使用的GIS功能进行延伸,可进行地图放大、缩小等服务。此外,移动终端功能还支持用户进行信息管线设施资料等内容的查询,或与服务端里面的资源巡查管理功能相结合,实现巡线任务记录。
4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针对所涉及的部分进行具体的系统设计,同时为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善补充。设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对电信集团的贡献作用和与之相适应的功能结构,避免出现设计矛盾。
4.1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
电信集团的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最重要点是要符合其安全性能要求。同时设计原则要满足操作灵活、可靠安全、审计严格等特点,用户对网络系统中的相关操作和控制能够更加规范化,记录内容真实具体,降低问题出现的频率。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整体结构、服务端子系统、移动端子系统三个方面。数据库整体结构采用浏览器结构且支持移动终端访问,通过“用户界面———访问接口层———二维空间图层———网络基础信息、网络资源数据———巡线事务信息”这一整个流程图进行管理。服务端子系统,包括之前功能分析里面的资源需求管理,即对每种工程资源进行时间设置管理,制定最晚完成时间,同时将所要进行的任务层层分解,了解每个子节点对应的资源状况;资源巡检管理,根据计划编制填写与计划相关的人员、时间等内容,同时利用GIS地图进行道路巡线路径制定,并保存提交到数据库;逻辑资源管理,需要实现对逻辑对象的创建、配置更新等功能,且每个功能需要有一一对应的参数化配置,此外,还要对更新的配置增设重载功能接口等处理和计算方法。
4.2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系统模块设计主要是指对之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性方案设计。①统一认证和鉴别用户身份。对网络运维管理中各信息系统的维护困难状况,审计操作为管理人员创建独立的登录账号,并先登录在管理信息系统内,再登录到目标服务器中,确保身份识别。针对不同的业务系统处理,通过session保存登录信息。②用户访问权限控制。系统运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用户账户、操作命令等对其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具有包括访问范围、登录时间、授权机制。此外,进行远程访问时,要进行同步监控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③历史操作记录查询。支持界面查询功能,如发生网络安全事故,电信集团可根据历史记录进行查询,并最终确认网络地址、时间、用户名等相关信息。信息的查询同时要以表格输出的形式进行书面报告,方便运维管理人员的后续管理。
5结束语
文章从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论述,最后通过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设计方案,最终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运维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电信集团实现集中的运维管理,降低问题发生的频率,最终实现电信集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殷学强.电信集团网络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4):48~50.
[2]石坚.校园网络运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3.
[3]田永利.通信台站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工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4]胡杰.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